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端午节主题ppt

端午节主题ppt

端午节主题ppt
端午节主题ppt

端午节主题ppt

【篇一:端午节说课稿】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端午节》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进端午节》。我将从以下九个

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主题背景的确立

端午节是咱们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过端午节也是我

们民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习惯。然而,许多学生对传统节日的

感受和记忆相对较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逐渐淡漠。为

了让学生亲近传统文化,增进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我设计了《走

进端午节》的综合实践活

动,让学生通过本次活动,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对端午节文化的认

同感。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培养

学生的技术素养,以

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端午节的历史传说、节日习俗、饮食文化以及相关诗词歌谣;

2、在包粽子等实践活动中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在展示交流与总结评价过程中发展思考与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学会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2、通过动手实践,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通过各种民俗活动

体会实践带来的幸福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

认同感。

针对以上三维目标,本次活动的重点为: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特色

饮食文化,培养学生

动手实践能力。本次活动的难点为: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端午文化

的认同感。

三、活动理念的诠释

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是以端午节的节日文化为核心,以研究性

学习、技能学习为基

本形式,以学习包粽子为主要载体。在自主活动与实践操作中,培

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

力,了解与感悟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对端午文化的认同感。

四、学生情况的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有很强的探究欲望,通过小组

分工,有制定活动方

案的初步经验,在交流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评价水平。

五、活动条件的保障

我们学校配备了专门的综合实践活动室、图书室、电脑室,学生可

以利用这些活动室查

找、收集资料,进行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学校的家长义工制,使

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得到

有力支持。另外,我们学校位于丰泽小区中,可以充分利用社区资

源拓展活动范围。这些有

利的资源,充分保障了活动的顺利开展。

六、指导活动的方法

本次活动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演示法、实

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多元评价法。力求促进学生综

合实践素养的和谐发展。

七、活动时间的安排

本活动分四个阶段,用时五周: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阶段,用时一周。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阶段,用时两周。

第三阶段:展示交流阶段,用时一周。

第四阶段:拓展延伸阶段,用时一周。活动过程体现渐进性、实践性、体验性、发展性。(课件)

八、活动流程的设计

共三个环节:一准备阶段,二实施阶段,三展示交流阶段。先说说

准备阶段。

(一)准备阶段

通过确定各小组活动主题——成立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这三个环节,为实施

阶段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过程中,侧重于探究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确立端午节

由来、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食俗、端午节相关诗歌这四个小主题,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主选择,进行活动

方案的设计,为活动的实施做好必要准备。

(二)实施阶段

依据制定的活动主题和方案,关注各小组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引

导学生有效地收集资

料、调查研究、准备展示与交流。在研究活动中,包粽子这一端午

节习俗学生们很感兴趣。学会包粽子,不仅能提高学生

的生活操作技能,也能让学生从中了解与端午节相关的文化。于是

我便开设了一节“学包粽

子”的技能学习课。下面重点向大家汇报下这节课的活动流程。(课

件五个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伊始,通过课前欣赏各式各样的端午

粽子图片,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包

粽子的兴趣,主动进入实践氛围。

二、合作探究,掌握方法(分为以下两个步骤、课件)步骤一:动

手试包,摸索方法首先,进行彩泥模具试包,孩子们初步感知包粽

子的方法与步骤,感觉挺容易的;接着,初次真材实料试包,尝试

中发现了包粽子成形难、容易漏、捆扎松等一系列难题,

深刻意识到包粽子的不易;最后,带着发现的问题,再次真材实料

试包,学生们在动手实践合作探索中,寻找包粽

子有形、防漏、扎紧的有效办法。经过三次实践,由易到难,层层

递进试包活动,孩子们对包粽子的方法和步骤初具轮廓,

而对于每一步骤的具体包法以及动作连贯性还不是很清晰。步骤二:播放微课,明确方法此时播放音画同步、效果直观的微课。在微课

学习后,引导同学交流补充,提炼包粽子步骤和技巧,明确了包粽

子的具体步骤

与注意事项。

三、作品展示,体验成功

利用投影仪,各小组将自己的粽子作品向全班展示,学生在交流中

互相欣赏,在欣赏中发出由衷的感叹,从而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四、品尝成果,畅谈感受实践课后,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将包好

的粽子进行蒸煮,与同学一起品尝,分享劳动

成果,畅谈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感受。

五、学以致用,拓展延伸除了今天包的四角粽外,由于各地包粽子的选材差异、饮食习惯不同,粽子馅和粽子形

状也各具特色。鼓励同学们课后继续探索、动手实践,包出形态各异,富有地方特色有文化

味的粽子。

(三)展示交流阶段

经过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收集了大量资料后。此时,展示交流阶段已水到渠成(课件),

学生可以根据活动方案,利用身边资源,发挥自身特长,确定展示形式,将活动成果在全班

进行展示。如,演讲阐述端午节的由来;朗诵、歌曲表演展示端午节的诗词歌谣;学习手工

制作展示端午节习俗;制作访谈视频介绍端午节的食俗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

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落实了活动目标。

(四)拓展延伸阶段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到此结束,在端午节前夕,我们学校举办了包粽子比赛,将这

一实践活动拓展到全校,同学们参与热情极高,活动也吸引到了学生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积极

参与。同时,我们还将“包粽子比赛”等实践活动延伸到社区,开拓了活动领域,将端午文化有效渗透到社会中。

九、实践活动的总结

(一)畅谈收获、评价总结在这个阶段,让学生畅谈本次活动带来的收获及感受,填写评价表。利用多标准、多角

度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活动中“一学多得”的好处。与此同时,抓住学生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新问题,启发学生继续研究。

(二)活动的效果与反思

1、《走进端午节》这一活动的设计,立足传统,源于生活,实践性强。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的各项才艺得到了充分展示,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与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收获了实践带来的成就感。

2、本次活动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实践活动延伸至社区,使学校与社区的

有效合作形成了教育合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3、加强对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有关的实

践活动,对于引导学

生更加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将继续带领学生

深入了解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用心倾听,谢谢大家!篇二:端午日说课稿

《端午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端午日》是苏教版七年级教科书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

元编者以民俗风情为主题分别编入了《端午日》等四篇课文,它介

绍的是中国的传统

节日之一。端午日》是一篇新增加的课文,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让

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本

单元的教学目标有:

①、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②、欣赏作

品展现的优美画面和语言风格,体会作者的美好情思。③、调查家

乡的风俗民情,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过了鲁迅先生的《社戏》,同学们已

经初步表现出对地方风俗的浓厚兴趣。加上端午节是同学比较熟悉

的节日,所以这一

节课的任务是让同学们对风俗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并学会对人物

的多角度描写。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①对赛龙舟精彩场面描写的赏析。②传统节日体现的价值。教学难

点是: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虚实相结合。

三、多媒体介绍

1、课前我根据课文的内容以及该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设计

制作适用面较广、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的课件以便在教学中使用。如风俗由来

的flash动画,课文音频朗读,赛龙舟的图片,桨手风采的图片展示。

2、教学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图片、视频、音乐的欣赏,口语表达等。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授课过程中我从教改理念贯穿和对学生未来的关注出发,通过探

究练习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习俗,让学生学会自学。初一学生由

于受年龄的限制,

观察力比较肤浅,缺少精确性、概括性,因此在授课中分析赛龙舟

场面是教者在意引导他们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分析,这样就能够避免学生盲目地去找去

分析。另外我还采用了小组合作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 “想”“划”“议”“结”的学习法,并作出规定:在“议”的过程中,四人

为一组,每人

都要议,在“结”的过程中,指令其中一个人任记录,把讨论的结果

记录下来,教师提问时,

其中一人作代表发言。

五、说教学程序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共分了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总结全文、布置作业六个环节。

1、导入

由一首小诗提问传统节日而引出端午节,接着多媒体flash介绍端

午的由来并让学生结合当地来说出一些端午节的的风俗习惯,用多

媒体动画为学生

拓宽知识面介绍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再以“同学

们想知道湖南的老百姓

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吗?”一句来引导揭题,板书课题“端午日”--沈

从文并展示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这一过程计划是5分钟

2、初读感知

在听读感知课文阶段,我设计了探究目标:

(1)自由学习过程: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文章中,作者提到了茶峒人的哪些端午节的习俗呢?请用三字

词语概括。

(3)在这些习俗中,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找出相关词语或短语。

(4) 对于赛龙船的胜利者的奖品,人们主要看重的是什么?从中你

明白了什么道理?

并以这些为纲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这一过程计划是10分钟

3、合作探究

在精读课文阶段,重点是介绍赛龙船场面。在具体指导学生赏析这

一段时,我采用多媒体和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来打开学生的感

觉器官,让学生在

美轮美奂的语言文字中、龙舟图片中真切地感受到赛龙舟场面的激烈。结合文中语句,指导

他们试着多角度去分析场面。对赛龙舟场面的赏析,我以分析桨手

的风采为突破口,针对文

中描写桨手的文字并非很多再加上学生对赛龙舟并没有感性的认识

的情况,我制作了一个桨

手风采的图片展示,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由讨论从多角度

来描绘桨手。虚实结合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

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首先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作者想象的

句子,然后让

学生假想如果身在现场会有怎样的想象,最后结合多媒体上的江中

疾馳的龙舟展开想象,正面、侧面描写也是本文的一个难点,我仍

然采用了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多媒体打出三幅观众人山人海的图片,然后让学生到文中找描写观众的文字,

教者指出这种描写就是侧面描写。对于捉鸭子的场面我采取简略处

理的方法,由图片再到文中语句。这一过程计划是15分钟

3、小结并升华

在小结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许多我们

熟悉的和不熟悉的风俗习惯。其实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

民族有各个民族

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完美地相结合,就构成了神州大地上的

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民

就亲身领略到了东方文明

的美丽和神奇”。同时我们也学到了不少描写场面的写作方法,如正

侧面描写,虚实描写等。接着让学生们根据文章内容,发挥想像,

自己选定一个角色(带头的、锣手、鼓手、桨手、观众??),用一

段连贯的话有针对性地向大家介绍你在活动

中所在的位置,所做的事及所起的作用。在最后的对文章的主题升华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段话:“ 同学们,在雅典,世界人民亲身感受到了东方文明的魅力,世界为之惊叹,为之喝彩。开放

的中国在了解世界,而世界人民也在了解开放的中国。同学们!一个没有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

悲的;一个丧失自己文明的民族是可怕的;只有使自己的文明不断进步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同学们让我们为把

中华民族推向世界而努力学习吧!”这一过程计划是5分钟

4、作业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两道题目:

(1)、背诵赛龙舟精彩片段。

(2)、用我们刚学过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场面

六、板书设计:端午日

--沈从文

湘西的民俗:

穿新衣、画王字、吃鱼肉、看划船、赛龙舟、追鸭子桨手:持、划(动作)

正面描写:鼓手、锣手:敲打、调理(动作)激烈紧张

赛龙舟{(实写)带头人:拿、挥动、指挥(动作)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外貌)

侧面描写:观众

(虚写)梁红玉老鹳河水战追鸭子:热闹、有趣篇三:《端午日》说课稿《端午日》说课稿

安宁一中起光文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沈从文的《端午日》这篇课文,我主要从

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一.说教材

【篇二:端午节习俗研究教案】

端午节习俗教案

教学时间:2013年5月8日

教学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

2. 感受食粽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3.培养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

教学难点: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实施与研究、成果与交流。

教学准备:收集与端午节有关的资料、flash动画视频和课件。教

学过程:

一.导入

1.启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中秋节、清明节、

春节、元宵节)

2.谁能说一说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都在吃什么?(新年吃饺子、中

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

3.刚才有同学说端午节吃粽子,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一下端

午节吧!

(板书:二、端午节习俗研究)

二、新课教学:

1.谈话:①谁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间?(农历五月初五)今年的端

午节是公历的什么时间?(六月六日)

②你们每个小组都确立了本组要研究的课题了吗?请同学们说一说吧!(小组汇报)

③噢!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丰富的资料呀!那就随老师一起共同整

理一下我们收集的资料吧!

2.汇报:实施与研究(端午节食粽)

㈠历史记载:①每小组学生汇报本组收集的历史记载资料。

②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课件、师生交

流)。

㈡民间传说:①每小组学生汇报本组收集的历史记载资料。

②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出示课件、师生交

流)。

㈢粽子沿革:①学生汇报。

②观看课件。

㈣南北名粽:观看课件,教师配乐讲解各地粽子的特点。

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粽子哪?(因为饮食与节日之间蕴涵的是我

国的传统文化)

(赛龙舟)

学生汇报,教师讲解:

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

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蚊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

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家乡的习俗)

讲述;今年端午节即将到了,说一说我们家乡有什么样习俗活动?

学生汇报,把收集的图片拿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讲一讲。

3.讨论:完成书中9页的(成果与交流;反思与评价)指名汇报完

成情况。

4.活动拓展:书中9页的活动拓展就是我们今天的作业,大家继续

对其他节日进行研究吧!

5.总结:我们轻松一下,观看flash动

画短片《端午节》来结束我们的这节课。

【篇三:人教版第10课《端午粽》优秀教案(含反思)】 10 端午粽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

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

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

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

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

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

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

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

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

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

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

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

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

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