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淮阴工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淮阴工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淮阴工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淮阴工学院公共危机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公共危机:指对整个社会正常秩序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威胁或危害,需要做出关键决策

进行处置应对的各类突发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指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通过检测、预警、预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控制、应急处置、评估、恢复等措施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与运作过程。

2.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广义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指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企业甚

至公民个人在内的各类主体在公共危机应对和处理中所形成的关系模式。狭义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指国家和政府机关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中所采用或形成的关于机构设置、权责划分及运行机制等各种制度的总和。

3.公共危机决策的定义与主体

定义:在公共危机状态下,要求组织在极为有限的时间、信息、资源、人力等严格约束条件下快速采取非常规的危机应对具体措施来控制、降低和消除公共危机。

主体:以政府为核心的包括非政府组织、媒体与公众在内的决策群。

4.公共危机监测:指根据公共危机的性质和种类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监测目

标的动态分布、影响因素、影响范围和后果等资料,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和反馈,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5.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应急处置部门或人员在有关政府部门领导的指

挥下,为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

6.公共危机管理的恢复与重建:指在应急处置结束后,管理主体为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

运行状态所采取的一切措施的总和。

7.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体系:指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中所需要的各种

资源及其调配机制所构成的总和,包括人力、财力、物资、技术、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

8.心理危机干预:指调动各种可利用的内外资源,采取各种可能的或可行的措施,限制乃

至消除人员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失衡状态,从而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获得新的应对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9.公共危机沟通:指公共部门以沟通为手段、以解决危机为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化解危机

和规避危机的活动过程。

10.比例原则:指对人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必须使目的与手段之间符合一定的比例,使限制和

保护之间达到某种均衡。

非名词解释

1.公共危机的成因理论主要有哪些?

①风险社会理论②社会冲突理论③群众心理狂热理论④转型期社会过渡理论

2.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①效率性原则②协同性原则③安全性原则④依法应对原则⑤科学性原则⑥适度性原则

3.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有哪些主要功能?

公共危机管理活动的组织保证、有助于整合社会资源

4.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组织结构、职责分工、运行机制

5.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建设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①以人为本、以防为主②权责明确、依法行政③指挥统一、运转协调④资源整合、信息共享⑤坚持循序渐进

6.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有哪些主要特点?

①党和政府主导②发挥专家作用,提供智力支持③社会协同

7. 简述公共危机决策的特征。

①快速果断②决策环境条件的严酷性与决策的高风险性③决策程序的非常规性与效果的非预期性④决策者个人的人格化与创新性

8. 公共危机决策的基本原则和特殊原则有哪些?

基本原则:①以人为本②可行性③动态性

特殊原则:①快速有效②符合比例原则③依法科学

9.公共危机决策的方法有哪些?

①危机事前决策法②危机事中决策法③快速决策分析法④危机专家紧急咨询决策法

⑤电子会议法

10.公共危机决策的模式有哪些?

①理性行为决策模式②组织过程决策模式③政府政治决策模式

④领袖和非理性行为决策模式⑤精英团队决策模式⑥集体动力决策模式

11.当前我国公共危机决策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

突出问题:①公共危机决策意识不强②公共危机决策机构存在缺陷③公共危机决策的公开性和可预测性较差④公共危机决策人员素质普遍较低⑤公共危机决策工具缺

乏创新

改进和创新: ①转变公共危机决策观念②优化公共危机决策组织机构③提高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④优化决策环境

12. 应急预案有哪些特点?

①科学性②全面性③简洁性④详尽性⑤权威性⑥适用性和可操作性⑦预案与其他计划类文种不同的特点:具体任务明确,内容详细系统,措施行之有效

13. 我国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①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②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③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④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⑤企事业单位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的应急预案⑥举办大型会展和文化体育等重大活动

14. 应急预案制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法制性原则②统一性原则③成本控制原则④简洁性原则⑤可操作性原则

15.简述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①组织指挥体系域指责②预防和预警机制③处置程序④应急保障措施⑤恢复与重建措施

16.应急预案演练具有什么作用?

①使每个成员熟悉他们在危机中的任务和位置,并知道如何应付由于危机时可能出现混乱导致的指挥失灵②通过演练,调动、组合、部署人员,当危机真正发生时,为管理人员节余更多的时间③加强互助,熟悉预案的具体实施④找到危机状态下最有效的沟通方式⑤体会媒体在危机状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⑥学习尽快恢复危机一段落之后的组织正常状态

17. 公共危机预警的特征是什么?

公共危机预警特征: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复杂性、持续性

18. 公共危机监测与预警的功能与基本原则有哪些?

功能:监测功能、警报功能、评判功能、免疫功能

原则:①以人为本原则②政府主导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原则④公开透明原则⑤规范化原则⑥科技支撑原则⑦常备不懈原则⑧多部门协调原则。

19.公共危机预警分析包括哪些内容?

①危机迹象监测②公共危机识别③公共危机迹象的诊断④公共危机评价

20. 公共危机预警的过程是怎样的?

①信息监测②信息发布③不同级别的预警措施④预警的调整与解除

21. 我国在公共危机监测和预警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改进和完善?

问题:p131+p132+p134

措施:p135

22.应急处置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基本原则:①以人为本②快速高效③主动公开④科学应对⑤统一指挥⑥社会参与

⑦次优选择。

23.应急处置程序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①启动预案②制定处置与救援方案③实施处置与救援方案④调整处置与救援方案⑤应急处置与救援结束

24. 公共危机管理的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恢复与重建中应遵循什么原则?

主要内容:物资重建、社会重建、心理恢复。

遵循的原则:①以人为本②及时高效③统筹协调④广泛参与⑤公开公正⑥依法究责。

25.制订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规划有何必要?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规划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哪些?

必要:①有助于区分短期和长期问题②有助于确定危机管理部门努力的重点。

主要内容:①危机恢复对象总论②每种危机恢复对象所配置的物质资源③每种危机恢复对象的人员配置④补偿与激励⑤危机恢复的预算⑥危机恢复个人与团队之间

的协调和沟通政策。

26.如何构建公共危机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①建立政府协调机制,加大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经费投入②组建、筛选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团队③加强灾难心理卫生研究和训练④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心理引导作用⑤加强心理危机干预的国际合作

27.公共危机后应该怎样改进公共危机管理?

①反危机意识的教育②危机后的预案治理③危机后的组织变革④政策的改进

28. 公共危机沟通的方式与策略有哪几种?

公共危机沟通的方式:①现场沟通②新闻公告③个别会谈④电话和信件⑤接待中心

⑥网络平台

公共危机沟通的策略:①差异沟通策略②对等沟通策略③双赢沟通策略

29.媒体在公共沟通中的作用?公共部门应该如何与媒体沟通?

作用:①危机预警功能②信息沟通功能④情绪引导功能⑤舆论监督功能

如何沟通:①将媒体管理纳入战略管理②确保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权威性③确立危机信息发布机制④保持与媒体的密切关系⑤政府掌握应对媒体的技巧,对新闻媒体进行有效管理

30. 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意义何在?

①公开信息,化解危机②设置舆论议程,塑造政府形象③满足公众需要,维护社会稳定

④建立与媒体的良性互动,化危机为转机

31. 如何完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①建立应急物资目录②整和应急物资标准③应急物资实物储备④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⑤应急物资紧急采购和进口⑥非政府物资征用 7加强应急储备物资的管理,防止储备物资被挪用、盗用和流散;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及时依法查处并进行补充;对于过期失效的管理方案应该及时更新

32.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法治原则;应急性原则;基本权利保障原则。

33.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①战争与政治突发事件法律规范②恐怖性突发事件法律规范③骚乱、社会突发群体事件危机法律规范④灾害性危机法律规范⑤安全生产事故危机管理的法律规范⑥中华人民

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⑦其他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规范。

34. 公共危机管理中必须确保哪些基本的公民权利?

生命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获得物质帮助权;申诉控告检举权;国家赔偿和补偿请求权。

35.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公共危机有哪些新变数?

①政治冲突②经济动荡③战争威胁④资源危机和生态恶化⑤恐怖主义威胁

36.转型期我国的公共危机形态有哪些特点?

①危机事件领域呈现多层次②危机事件规模扩大,影响范围扩展③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④危机影响方式多元,震荡频率加大⑤危机事件趋于国际化

37.我国转型期为什么需要更加重视公共危机管理?

①现代社会系统的脆弱性日趋加深②自然灾害日趋频繁和严重③转型期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增加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公共关系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上相当数量的公众所持有的共同意见、态度,指的是()。 A.时尚 B.价值观 C.舆论 D.性格 2.提出“5W传播模式”的美国传播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香农 C.布雷多克 D.麦库姆斯 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将公众划分为()。 A.顺意公众,逆意公众,边缘公众 B.临时公众,周期公众,稳定公众 C.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为公众 D.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被追求的公众 4.在组织形象地位的测定中,属于最佳公共关系状态的是()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C.高美誉度、低知名度 D.低美誉度、高知名度 5.在VIS中,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多的要素是() A.标准字 B.标志 C.标准色 D.企业选型 6.在充分搜集、研究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列出演讲提纲,并且演讲时按照提纲进行演讲的是()。 A.宣读演讲 B.提纲式演讲 C.即兴演讲 D.背诵演讲 7.在公关传播中运用“名流公关”的作法,主要是想发挥舆论的()。 A、制约作用

B、监督作用 C、鼓动作用 D、指导作用 8.“我选择,我喜欢”属于()。 A.观念广告 B.实例广告 C.信誉广告 D.响应广告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它们全部选出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后面的答题纸上,错选或未选全匀不给分。) 1.现代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基本条件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C.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D.尊重人的需要和情感经营 2.组织凝聚力主要表现为( )。 A.员工的满意度 B.员工的归属感 C.组织内部的价值观 D.组织内部的世界观 3.新闻稿的写作基本要求是( )。 A.主题突出 B.内容丰富 C.简明扼要 D.生动活泼 4.“公共关系就是百分之九十靠自己做得好”这句话意味着( )。 A.要以实际行动获取公众的了解和好评 B.在扎实的服务基础上搞好宣传建立形象 C.行动比空谈更有力 D.公关不必使用任何宣传手段 5.有些学者将手势分为( )。 A.固定手势 B.指示手势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 26 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 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答案:A 正确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 A、1-2人 B、3-9人 C、10-29人

D、30人以上 答案:C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B 7、 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8、 ()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 D、突发事件的善后 答案:A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答案:A 1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 A、紧急规范 B、模范作用 C、带头作用 D、群体作用 答案:C 正确答案:A 1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12、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 A、流动性风险 B、资金风险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P5简: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其次,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指事务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现。 再次,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 最后,危机是从人的角度来定义的。 P6论:如何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和机会? (一)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性 1.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可能给人们只带来坏处而没好处。 2.将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的思想。 3.人们在接受危机造成损失和带来痛苦的同事,也应该看到危机中存在的机会,并好好的利用机会。 (二)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 1.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

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警觉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 2.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 3.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机来获得这些机会。 4.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 5.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忽略掉。 (三)从不同视角看待危机中的机会 1.从面临危机的组织或个人来看。 2.从其他组织或个人来看。 P8名:风险: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是否发生无法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 P8 简:危机与风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哪里? 1.危机必须造成严重的损失,而风险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只要有可能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就可以认为存在风险。 2.危机一般是事务质变的的结果,而风险不一定

公共危机管理瓮安案例分析

关于瓮安县群体事件分析 摘要:2008 年贵州瓮安县“6·28”事件是一起群体性事件,是当地民众与其政府管理部门互信度不高,民众对政府的各种不满情绪长期积聚的爆发。该案例从事件聚集、围观、参与人数、事件的剧烈、破坏程度来看,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较典型的群体性危机事件。瓮安县的此次危机事件的后果严重,影响广泛并且社会关注度高。本文对此次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政府部门处理程序及其处理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并对政府部门提出相关建议以改善、提高我国公共部门管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工作、能力。 关键词:“6·28”事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危机管理 一、瓮安县“6·28”事件发生的背景 (一)经济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 瓮安县坐落于中国最贫穷省份之一的贵州省腹地,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3.25%,第一产业比重占GDP的38.6%。瓮安县水利资源丰富,正在建设的有国家重点工程构皮滩电站,同时瓮安也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县,全县煤炭总储量10.64亿吨,磷矿总储量6.5亿吨,铁矿藏量1500万吨,锌矿藏量60万吨以上。农业县、水电站、矿产,在中国可以分别将它们理解为贫穷、移民、暴富阶层,因此瓮安是一个贫穷的县城,瓮安县群众长期以来对县经济发展缓慢,收入太低,生活艰难十分不满。 (二) 政府与民众矛盾突出

瓮安县政府和瓮安县人民之间有深刻的矛盾。该县治安长期不好,安全指数极低,群众的幸福感也低,少数公安人员涉黑严重。因此,县公安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在群众中丧失了公信力和权威性,在“6·28”事件发生之前,2007年9、10月,瓮安县城连续发生了四起爆炸案,至今未破案,此事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一些居民直言根本不信任警察。有的领导干部和公安民警长期以来失职渎职,对黑恶势力及严重刑事犯罪、群众反映的治安热点问题重视不够、打击不力,刑事发案率高、破案率低,导致社会治安不好,群众对此反应十分强烈。 (三) 少女之死 贵州省黔南州瓮安县三中初二(六)班学生李树芬于2008年6月22日凌晨溺水死亡。当日7时40分许,经雍阳镇责任区刑警队现场勘查、尸检、DNA鉴定,认定李树芬系跳河自杀。死者家属不能接受,认为有被奸杀嫌疑。6月25日,黔南州派法医复检,结论仍为溺水死亡。死者家属要求公安部门责令当时在场人员王某、刘某、陈某等人赔偿50万元。6月26日,经县工作组多次做工作,死者家属表示同意县工作组的协调意见,答应在6月28日签订协议了结此事。 二、瓮安县“6·28”事件演变过程 (一)危机前阶段 6月21日晚,李树芬在刘某做俯卧撑的时候“被水淹了”。十几名消防队员打捞半个多小时未果,撤走。 22日,家属请求将王某等三人带回派出所询问。派出所未做笔录就将人放走。家属怀疑死者系他杀,请求刑侦。公安局鉴定死者系溺水死亡,未予立案。 23日,家属对结果怀疑,向黔南州公安局申述、提出再次尸检要求。公安局认定死者溺水死亡系自杀,并向死者家属送达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和《尸体处理通知书》 24日,家属对公安机关结论不服,拒绝领回尸体处理。维稳办组织双方调解,失败。 26日,黔南州公安局再次进行尸检,仍维持溺水死亡结论。家属则坚持奸杀嫌疑。调节依旧失败。

201609_《公共关系学》复习题库(机考)

公共关系学100%终考复习指导----判断题第一章 1. 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对) 2. 公共关系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科学。(错) 3. 公共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关系。(对) 4. 公众与组织之间不一定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错) 5. 美国学者香农提出了双向循环的传播模式。(错) 6.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使其对产品产生好感,“让别人买我”。(错) 7. 广告并不等于公共关系,但是,公共关系工作可以采用广告的方式。(对) 8. 首要公众是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对) 9. 一般来说,低知名度、低美誉度这种状态是组织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状态。(错) 10. 1903年,艾维·李创办了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公开对外营业,才使社会上出现了公共关系职业。(错) 第二章 1. 引进西方的经验就可以推动中国的公关事业的发展。(错) 2. 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就会产生发达的公共关系。(错) 3. 艾维?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传事务顾问所。(错) 4. 中国公共关系事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对) 5. 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第一本公共关系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该书被视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历程碑。(对) 6. 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出现在19世纪30年代,以美国的“揭丑运动”为标志。(错) 7. 《原则宣言》的提出,标志着公共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现代公共关系真正的开端。(对) 8. 卡特里普和森特在合作的权威著作《公众舆论之形成》一书中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错) 9. 1985年9月,复旦大学率先招生国内第一届公共关系专业的大学生,是公共关系教育走上了正规化的轨道。(错) 10. 2003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宣布,把每年的12月21日定为“中国公关节”。(错) 第三章 1. 公共关系完全是为组织营造生存、发展环境服务的。(错) 2. 产品形象是整个组织形象的基础。(对) 3. 公共关系90%靠自己做得对,10%靠宣传。(对) 4. 在比较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公众的消费行为主要是由消费者心理支配的。(对) 5. 从定义上来看,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共之间的一种双向传播活动。(对) 6. 对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塑造组织形象不是很有必要。(错) 7. 当代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就是组织形象符号化,便于公众理解和记忆。(对) 8. 企业与政府、事业单位不同,它需要面对两方面的公众。(错) 9. 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组织只能提升组织成员的个人形象意识。(错) 10. 一个组织的形象是由产品、员工、机构、管理、文化等形象综合反映出来的。(对) 第四章 1. 一般认为,公共关系的人才培养,就是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错) 2. 公共关系部是贯彻组织公共关系思想、实现公共关系目标的专业性机构。(对) 3. 公关人员的素质应该是性格、品德、智慧、教育和经验的组合。(错) 4. 技术型角色是公关部门从事专项技术的业务工作人员,他们是最普通的、最基层的公关人员。(错) 5. 侧重于公共关系传播功能的公共关系部应隶属于接待部门。(错) 6. 美国一份调查显示,拥有25人以上的公共关系公司为中型公司。(错) 7. 公关组织中的经理、部长、主任等担任着专家型公关角色。(错) 8. 按照相关理论研究,通常来说多血质气质的人更适合从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对) 9. 优秀的公关人员需要具有开朗、有耐心、宽容的性格。(对) 10. 公共关系公司除了提供全部的公共关系服务之外,还提供专门技术性的单项服务。(对) 第五章 1. 在公关调查中,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准备率高,但又省时、省力、省钱的好方法。(错) 2. 组织的自我期待形象,是一个组织自我希望具有的社会形象。(对) 3. 开放式问卷的特点是答案比较规范,公众回答方便,结果便于定量分析。(错) 4. 公共关系宣传要尽量选用中性的词语,以显得平易近人,慎用最高级的赞语。(对) 5. 服务型公共关系模式以提供各种实惠的服务工作为主,目的是以实际行动获得社会公众的好评,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对) 6. 公关调查主要包括社会环境调查、公众调查和组织形象调查。(对)

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专业技术人员公共危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题) 26 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 C )。 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根据事故报告的规定,对于特大和特别重大事故,省级政府和国务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须在事故发生后( B )之内上报至国务院。 A、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12小时 答案:A 正确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D )。 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按照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特大事故一次死亡( C )。 A、1-2人 B、3-9人 C、10-29人 D、30人以上 答案:C 5、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关键是做好( C )。 A、领导体制 B、组织体制 C、一案三制 D、信息体制 答案:C 6、不同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涉及范围、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等各不相同,实行(B)。 A、分级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层管理 D、分群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B 7、 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A 正确答案:D 8、()是危机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 A、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管理 B、突发事件的处理 C、突发事件的运行 D、突发事件的善后 答案:A 9、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系统要实现指挥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执行程序化、()的建设目标。 A、决策智能化 B、检查经常化 C、处理及时化 D、责任明确化 答案:A 10、发生火灾时,如果有人提一桶水来救火,大家就会冷静下来,跟着去提水救火;相反,如果有人第一个逃走,大家同样会效仿,争先恐后地逃跑。这个行为就成为()。 A、紧急规范 B、模范作用 C、带头作用 D、群体作用 答案:C 正确答案:A 11、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12、经济安全危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风险、财政风险和( )。 A、流动性风险 B、资金风险 C、房地产风险 D、经济战略资源危机 答案:D 13、下列事件中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 A、高速列车碰撞 B、南方雪灾

《公共危机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 罗森塔尔对危机的定义。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作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2.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是什么?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包括: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 3. 应急管理中的政府责任有哪些?保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权利降低社会危害开展危机教育 4. 转型期我国公共危机的特点有哪些?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大规模的特点危机事件的组织性、暴力性、危害性加强危机波动方式多元,震动频度增大危机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 二、论述题 1.分析中国目前危机决策的弱点及改进措施。 弱点:危机决策意识不强 危机决策机构存在缺陷 危机决策的公开性和可预测性较差 危机决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危机决策工具缺乏创新 改进措施:作为危机决策者的我国各级政府必须把危机决策和常规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在组织的正常运转中以常规决策为主,危机决策为辅,加强日常管理中的疏导防范工作,防患于未然,进而从根

本上改善我国的公共治理结构,从源头上遏制危机的发生。 2.公共危机管理与企业危机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答: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是危机管理中两种不同形式。企业危机管理是对解决企业面临的危机,使其重新焕发生机的管理活动。公共危机管理则是针对大众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危机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企业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就危机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预防和化解危机而言,两者是相似的。就企业和公共部门需要树立危机意识而言,它们也是相似的。但是,两者在以下几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危机管理目标。公共危机管理以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为目标。企业危机管理者追求的是经济利益,而公共危机管理则关注的是公共利益,社会大众的利益,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经济的,还有社会的,政治的方面的内容。其次,危机管理的外部环境。对于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很难对其他企业的危机给予同情和援助,除非收购、兼并处于危机中的企业成为自己企业的一部分。公共危机管理是面对社会公众的,其外部环境是开放的、非竞争的,甚至是相互配合的。再次,危机管理的手段,公共危机管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公共危机管理遵循的是公共管理的原则,依法行政。此外,由于公共危机管理是要应对紧急的、危害性大的事件,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必要时可以运用强制性的行政权力。企业危机管理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辅之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最后,公众的监督和约束。由于公共危机管理是一种非营利性的社会活动,也是政

公共关系学2018暨南大学复习资料

暨南大学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组织、公众、传播沟通是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答:因为:(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的对象; (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的过程和方式。 2.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答:“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可以进一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加以说明: (1)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2)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 3.如何理解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答: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关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形象”的概念? 答:“形象”一讯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1)首先,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重视组织信誉; (2)其次,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 (3)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具体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 (4)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5.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 答:(1)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 (2)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 (3)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 (4)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18年12月考试《公共危机管理》考核作业(答案)

东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公共危机管理试卷(作业考核线上) B 卷学习中心:院校学号:姓名 (共页)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公共危机 答:公共危机是指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2.政府危机管理 答:政府通过监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措施,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以减轻损失,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 3.合法原则 答:合法性原则,是指执行机关在执行活动中的执行根据要合法,执行程序要合法,采取的执行措施要合法。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公共危机管理中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的关系。 答:科学决策是决策者遵循科学的原则、程序,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的决策活动。它的特点是强调建立科学的决策体制,注重集体共同决策。经验决策主要是凭借决策者个人的知识、才智和经验而做出的决策。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是两种不同的决策方式,它们的结果并非完全对立。科学决策的结果并不必然是科学的、准确的,而经验决策的结果也不一是非科学的、不准确的。传统社会主要以经验决策为主,后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

学决策逐渐占据上风。但是,经验决策在当代社会并没有随着科学决策方式的诞生而消失,在特定的情况下它成为科学决策的有益补充。 2.简述危机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答:一般来说,危机应急预案应当包括:危机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组成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危机的检测和预警;危机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危机应急处理技术和检测机构及其任务;危机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危机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以及其他物资和技术的储备与调度;危机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危机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危机的变化和预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补充。 3.简述如何实现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 答:在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对政府公共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了改革契机。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把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地探讨和论述,其目的在于为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提供合理的思路和有益的建议。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责任之所在,政府必须把公共危机管理作为其重要职能:从理论上言,政府权力源于人民,为人民谋求福祉而存在,而公共危机危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政府承担公共危机管理的责任是政府存在的目的使然:从实践上看,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表现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发展大局,关系到民心向背和国家政权兴亡,政府对公共危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现实价值更加彰显。为此,必须构建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模型,明确政府在公共危机发生的不同阶段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现实中,由于政府对危机认识不足、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缺位、政府奖励与惩罚体系错位、公共应急法制建设滞后等原因,公共危机管理中还存在诸多政府责任缺失行为,其表现在危机管理意识淡薄、危机管理模式单一、危机管理协作机制不完善、危机管理制度缺失、危机反馈控制缺乏等方面。为使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责任得以有效强化,就必须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先进经验、强化各级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转变政府职能及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健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协作机制、完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制度建设、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反馈控。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公共危机的特点分析政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时间原则。政府在危机事件中,在时间及信息有限等条件的限制下,必须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应对危机,以避免人员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危机事件通常都具有突发性、震撼性的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共26页word资料

危机管理复习资料 P5简:如何理解危机的定义,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危机的发生有一个量变的过程。 其次,危机是指即将发生质变和质变已经发生但未稳定的状态,而不是指事务稳定运行的状态,说明剧烈的变化是危机的表现。 再次,危机是指那些给当事人带来严重损失的质变,并非所有的质变。 最后,危机是从人的角度来定义的。 P6论:如何正确认识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和机会? (一)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的合理性 1.任何事务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不可能给人们只带来坏处而没好处。 2.将危机与机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的思想。 3.人们在接受危机造成损失和带来痛苦的同事,也应该看到危机中存在的 机会,并好好的利用机会。 (二)正确看待危机中的机会 1.危机毕竟不是人们愿意发生的事,过分强调机会会使人们忽视对危机的 警觉性,疏于对危机的防范。 2.危机中的确存在机会,但这些机会不一定需要通过危机来获得,组织或 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或变革来获得这些机会。 3.危机中的机会是付出很大代价才获得的,可以说几乎没有人希望通过危 机来获得这些机会。 4.危机中把握机会的难度很大。 5.危机中,人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于危机处理,危机中出现的机会容易被

忽略掉。 (三)从不同视角看待危机中的机会 1.从面临危机的组织或个人来看。 2.从其他组织或个人来看。 P8名:风险:风险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包括:事件是否发生无法确定,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状况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后果或严重程度不确定。 P8 简:危机与风险的主要区别在于哪里? 1.危机必须造成严重的损失,而风险不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只要有可 能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就可以认为存在风险。 2.危机一般是事务质变的的结果,而风险不一定是事务质变的结果,它可 以是事务量变过程中造成的损失。 3.人们对危机和风险的反应是不一样。 4.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而危机的偶然的。 P9 单:突发性(本段第一句话) 破坏性(本段第一句话) 紧迫性(本段第一句话) 信息不充分(本段第一句话) P11 填:危机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危机开始阶段、危机爆发阶段、危机持续阶段。 单:危机开始阶段是指危机的第一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个阶段。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题

公共关系案例分析 广州本田自我“曝光” 2007年3月19日起,50 余万辆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将被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实施召回。本次召回包括2003年1月7日到2006年12月21日期间生产的各款雅阁轿车共419613 辆。召回范围内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助力转向油管可能会出现渗漏。情况严重时,可能出现转向操纵力增加,方向盘转动沉重。本次召回还包括2005年2月22日到2007年2月14日期间生产的奥德赛轿车共68993辆,2005年8月1日到2005年9月30日期间生产的雅阁、奥德赛和飞度轿车共39800 辆。 案例分析: 1.公共关系是坚持以“美誉为目标”的,广州本田自揭“家丑”的行 为和公共关系的原则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 2.公共关系的原则;真实性原则;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创新原则;互 利互惠原则;全员公关原则 3.坦诚原则就是告诉公众事件真相, 争取公众的同情,减少危机的损 失,使公众理解真实情况。 4.人道主义原则也就是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危机在不少情况 下会带来生命财产损失,舆论界对造成危及人的生命的事故或事件尤为重 视,甚至加以渲染。 5.企业要讲信用,企业的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而危机的发生必然会 给企业信誉带来损失,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故而维护信誉原则是企业处 理危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则。 6.大家都知道一句名言:态度决定命运。对危机事件来说,这句话再 也贴切不过了。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上,态度比方法更重要。如果态度过 关,方法就算有所欠缺也会挽回损失;而态度不好,再好的方法也会无济 于事。因此,笔者希望,在此“危机四伏”的年代,我们的企业一定要秉 承一种积极的、负责任的理念,并保持良好而诚恳的态度将理念落实到实 处,无论遇到什么事件,都要把“诚实”、“负责”的态度放在首位, 真正经得起社会公众的考验,变“危机”为“机会,进而赢得消费者更高 的忠诚。 2.假如你是该厂的公关部经理,针对这一事故进行一次公关活动策划。 公关目标:让有关公众尽快得到该事件的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迅速平息流言,稳定企业 的正常生产秩序,尽可能减少事件对企业生产及在社会的公众形象的不利影响。 一、前期准备工作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章节考点汇总,考试重点标识板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小册子】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1、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和答案

1、事故灾难预防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倡导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法制,贯彻“依法治安”方略,推动安全科技进步,加大安全投入和()。 A、加强教育培训 B、遵循市场原则 C、强化安全责任,落实责任制 D、加大资金投入 答案:C 2、强调设置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并不排除极端特殊情况下成立公共危机管理的临时机构.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 A、统一领导与指挥原则 B、常设性原则 C、社会性大协作原则 D、属地管理原则 答案:B 3、“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 A、基本原则 B、基本政策 C、基本思路 D、基本方针 答案:D 4、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中,()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 A、研究所 B、科研机构 C、咨询组织 D、高校 答案:B 正确答案:C 5、通过对危机诱因、危机征兆的严密观察,收集整理反映危机迹象的各种信息和信号的功能属于()。 A、信息收集与分析 B、危机预报 C、危机监测 D、信息发布与媒体管理 答案:A 正确答案:C 6、考虑政府治理能力、民众心里承受能力和大众传播媒介等诸多因素属于()危机预警机制的原则。 A、以人为本原则 B、常抓不懈原则 C、分级预警原则 D、讲究方法原则

答案:D 7、经济安全事件属于()。 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答案:D 8、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属于()。 A、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突发公共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D、突发公共事件地方应急预案 答案:B 9、在非常规状态下,即便没有针对某种特殊情况的具体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也可进行紧急处置,以防止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受到更大损失。这是指()。 A、权力优先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B 10、在非常规状态下依法行使行政紧急权力造成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损害后,如果损害是普遍而巨大的,政府可只提供有限的救济,如相当补偿、适当补偿等等。这是指()。 A、救济有限性 B、紧急处置性 C、程序特殊性 D、社会配合性 答案:A 11、在我国,预警级别是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来分级。 A、伤亡程度 B、严重程度 C、发展事态 D、可控程度 答案:C 12、紧急行政权力具有某种优先性和更大的权威性,必须在紧急状态下才能行使,紧急行政权力主要包括紧急决定权、紧急征用权和()。 A、紧急控制权 B、紧急强制权

《危机管理》课程复习重点

《危机管理》课程复习重点 本课程的考试成绩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10%,第二部分是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90%。期末考试是开卷形式,着重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能力,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 为帮助大家复习,在此对各章的具体要求作以下介绍。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危机管理》课程的基础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掌握危机、危机的特点、危机管理和危机管理的原则及处理措施。 1、危机:指组织面临或即将面临的危险或紧急的时刻、境地及产生危险和紧急状态的根源。管理学认为:危机是组织(企业)遭受严重损失或面临严重损失威胁的突发紧急状态,这种突发状态在很短时间内波及很广的社会层面,对组织(企业)会产生恶劣影响。实际上,危机就是危险与机遇,是组织命运转机与恶化的分水岭。 2、危机特点: 1)意外性 2)聚焦性 3)破坏性 4)紧迫性 3、危机种类:决策危机、组织危机、灾难危机、财务危机、创新危机、人才危机、公共危机、质量危机、责任危机。 4、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应对危机的管理机制。是指组织(企业)为避免或者减轻危机所带来的严重损害和威胁,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措施和应急策略的动态管理机制。包括危机的理念及文化、危机的组织、危机的规避、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与危机解决后的复兴、危机监控和危机预警等不断学习和适应的动态过程。危机管理就是要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有利因素,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性,掌握处理危机的方法与艺术,尽力避免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并且能够缓解矛盾,变害为利,推动组织(企业)的持续发展。 5、危机管理的目的:1)预防危机 2)控制危机 3)解决危机 4)在危机中恢复 5)在危机中发展 6)在危机中学习 7)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INTEL公司前CEO 安迪.格鲁夫曾这样说:优秀的企业安度危机,平凡的企业在危机中消亡,只有伟大的企业在危机中发展自己。”

《公共关系学》期末复习资料

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公共关系的含义 “公共关系”,英文为Public Relations,缩写符号为PR,简称是公关。其定义可以表述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要,并使公众也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 2.“公共关系”一词多义 对公共关系含义的理解和定义的表述是多层次的。它既可以是一种状态,又可以是一种活动,还可以是一种学说,更可以是一种观念和职业。 (1)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任何组织,都处在一定的公共关系状态之中,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态。 (2)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活动,主要包括协调、传播、沟通等手段,即以创造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的一种信息沟通活动。这种活动表现为日常公共关系活动和专项公共关系活动两大类。 (3)公共关系观念。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公共关系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观念主要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此外,公共关系观念还包括团队观念、创新观念、服务观念、社会观念等等。 (4)公共关系学。是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状态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史、公共关系原理和公共关系实务,它们共同构成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 (5)公共关系职业。是指专门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服务而获取报酬的职业。其任务是协调社会组织同公众的关系,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以促进组织不断发展和完善。 公共关系职业产生于1903年,人们通常把美国的新闻记者艾维·李尊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3.公共关系的特征 公共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现形态,科学形态的公共关系与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同,有其独特的性质。 (1)情感性。公共关系是一种创造美好形象的艺术,它强调的是成功的人和环境、和谐的人事气氛、最佳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了解、信任、好感与合作。 (2)双向性。公共关系是以真实为基础的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的公众传达或对公众舆论进行调查、监控,它是主体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信息系统。 (3)广泛性。 (4)整体性。它侧重于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和整体形象,以使人们对自己产生整体性的认识。 (5)长期性。公共关系是一种长期性的工作。 4.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公共关系的结构是由组织、公众、传播三要素构成的。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范畴,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实际操作都是围绕这三者的关系层层展开的。 (1)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简称组织,是指由一定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一般具有以下的特点:群体性、导向性、系统性、协作性、变动性、稳定性。 人们组合成为组织必定是为了完成某种共同目标,但目标的存在方式又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社会组织必然具有多种类型。其一,盈利性组织;其二,非盈利性组织;其三,互利性组织;其四,公益性组织。 (2)公共关系客体——公众 公共关系也称作公众关系,因为公共关系的工作对象就是公众。要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公众。 公众:是对某一组织具有现实或潜在的利益关系,并且对组织的目标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个人和团体。简言之,公众与组织之间必须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公众有四个特点,即群体性、同质性、变化性、相关性。 几种常见的公众分类方法。 ①根据公众与组织的所属关系分类,可以将公众分为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 ②根据公众与组织发生关系的时序特征分类,可以把公众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非公众是公共关系学中的特殊概念,指的是在组织的影响范围中,但不受组织各项方针政策和行为的左右;同时,他们的行为和要求也不影响组织的方针政策和行为。潜在公众是指已经同组织发生了某种直接关系,由此引起了某种问题,但他们尚未意识到这一问题存在的公众。知晓公众是由潜在公众发展而来的。知晓公众不仅面临共同问题,而且本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但还未采取行动。行动公众是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的。行动公众不仅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而且准备或者已经采取解决问题的某种行动。 ③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程度分类,可以把公众划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首要公众指决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公众,他们对组织的生存、发展与成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次要公众指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的公众,其重要性小于首要公众。边缘公众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小。 ④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分类,可将其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对组织持赞赏、支持、合作和信任态度的公众。逆意公众又称为敌对公众,是指对组织持反对意见、不合作态度,甚至采取敌对立场的公众。他们是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独立公众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朗,或未表态的公众。对于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来说,顺意公众是组织的基本依靠对象,逆意公众是组织急需转化对象,独立公众是组织值得争取对象。 (3)公共关系中介——传播 ①传播的含义。传播是指个人间、群体间或群体与个人之间交换、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过程。这种传播是双向性的信息交流与分享。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答案

3、简述事故灾难应急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案:事故灾害的机理分析;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应急预 案管理;应急过程动态管理; 4、简述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 答案:①第一时间报告疫情,并先期处置;②组织专家开展紧急救治,必要时实施隔离,控制传染源,严防疫情扩散;③加强疫情的调查、监测、评估工作,密切注视动态,尽早预防和控制;④及时、准确、公开发布信息,满足群众知情权,避免谣言传播,维护社会稳定;⑤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二、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自然灾害发生后,应从哪些方面、如何妥善做好受灾群众生活 保障工作? 答案: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要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1.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救灾指导。2.快速反应,及时调运应急救灾物资。全力做好受灾群众安置工作,确保“五有”。灾害发生以来,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深入灾区一线,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 采取动员投亲靠友、互助互济安排一批;3.超前谋划,做好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由政府组织协调,在附近没有受灾的村屯分散安排一批;4.及时查灾核灾,为科学救灾提供依据。 2.地方政府和企业在事故灾难预防及抢险救援工作中如何做好协调联动?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做出了明确规定,就是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1)建立健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保障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应急预案是政府加强应急管理,应对事故灾难,开展抢险救援的前提。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要坚持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协同配合、快速高效、资源共享的原则,发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急预案在指挥控制、组织协调、预测预警、决策部署、通信联络和社会救助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各级政府在加强应急管理与抢险救援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补充完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在发生事故灾难时,要按照事故性质类别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开展现场救援,把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完善,在抢险救援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3)加强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企业安全生应急预案建设,是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关键。 3.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做到食品安全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答案:(一)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主动监测制度,做到“早发现”。1.检验检测。从地区源头管理情况、产品特点、生产工艺、企业信誉、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行业、消费者反映等信息,组织开展专项风险监测。省局和各分支机构要及时收集、整理、汇总监测数据和信息,落实每季度食品检测数据分析制度。2.收集风险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应当认真筛选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报送。对需要采取处置措施的要同时实施,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3.组织明查暗访。(二)对工作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要做到“早报告”。 1.核准信息。对工作中收集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从速核准,确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