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学科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701 授予学位:理学学位

◆培养目标

全面面向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地理科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具有地理科学思维的基础扎实、适应面广、综合素质较高,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能够快速胜任中学地理课程教学、进行教学研究和管理的地理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和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等各种实践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地理学科教学的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

3.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的基本能力;

4.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6.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7.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8.把地理科学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具有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中学生,遵循中学生成长规律,能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主干课程

气象气候学、地质地貌学、土壤植物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环境科学概论、教育学、心理学、地理教学论。

◆实践环节

按照强调基础,突出提高能力的思路,构建地理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以地理实验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以专业实践(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人文地理区域综合实习、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毕业论文、课程设计、综合课程实践活动为主线,以科研训练、学术科技活动为依托”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职业教育(描述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职业)的基本要求,结合专业教育、实践教育阐述其职业

教育的课程设计、课程结构以及内容体系,并简述行业(职业)人才培养模式)

以“整合连贯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实行“3+1”的培养模式:1—6学期主要进行通识课程和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7—8学期集中进行教师职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教育教学实践(教育教学见习、实习和研习)。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共42.5学分,必选12学分,方向选修在其方向课程组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修读说明:专业限选课程在两组限定方向课程组中任选1组,每组最低修读12学分

专业、公共任选课程修读说明:任选课程包括专业任选课程和通识课程任选课;其中通识课程任选课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哲学社科类、文学与文化类或艺术体育类三类课程中选修

职业教育选修课修读说明:必须修读所有课程或教学环节,共28学分

专业实训课修读说明:必须修读所有课程或教学环节,共27学分

地理科学(师范)

地理科学(师范) (Geography) 一、培养目标 以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培养掌握现代地理科学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实践与实验技能、了解地理学研究最新进展和地理教育最新研究成果、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学教学、热爱教学事业的优秀中学地理教师。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学专业基础知识和教育基本理论,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热爱教育事业,了解教育法规,熟悉基础教育改革实践现状,具有以反思、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研究素养及在基础教育领域开拓创新的潜力,具有坚定的教师职业信念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主干学科 地理学、教育学 四、核心课程(共19门) 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统计分析、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学教学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实训、现代教育技术基础、地理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实践性强,需要多方面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落实。主要有: 教师教育实践教学课程: 本教学计划中有课堂教学实践的课程有: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技能实训、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地理多媒体教学、地理教育心理学、地理网络课程设计等。此外,安排“教育见习”的综合实践教学。

专业方向实践教学课程: 本计划中主要专业实践技能的课程有: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掌握自然地理相关内容的野外观察分析方法、提高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掌握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野外观察分析方法、提高数据的采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计划中,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都是必修课,且开设相应的野外实习。 教学技能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 本计划中地理教育实践技能的安排有教学技能实训、教育见习实践课程,以及半年的教育实习,进行课堂教学和班主任活动的实习,掌握地理教学设计和地理教学的基本技能,为未来担任中学地理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六、学制 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毕业总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毕业总学分:155。

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海洋生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1. 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1) 1.1 海洋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1) 1.2 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1) 1.3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2) 1.3.1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现状及特点 (2) 1.3.2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 2 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对策分析 (3) 2.1 加强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生物管理法规 (3) 2.2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治理旧的污染源,防止新的污染源.. 4 2.3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 (4) 2.4 加强渔业资源研究,制定合理捕捞量定额 (4) 3 结语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发展空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面临的重大课题。鉴于陆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极限及陆地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人们便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海洋也因此将成为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疆土。70年代以来,向海洋进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已被列入许多国家的发展计划,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我国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亿,人均占有陆地面积仅0.008平方千米,远低于世界人均0.3平方千米的水平[1],且陆地资源日益匮乏,环境状况令人堪忧。为满足十几亿人口日益增长的对食物、海洋药物和其他海洋生物制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海洋生物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由之路。 1. 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1.1 海洋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阳光、水、空气、矿物等构成了地球生命的基础物质。生活在海洋这一水体环境中的海洋生物具有特殊的新陈代谢机制,使得海洋生物最终将日光转换为化学能量和各种特殊的细胞产物。海洋生态环境赋予了海洋生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化学成分多样性、食物网的复杂性、整体性和脆弱性。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生态环境有如下几个特点:(1)立体空间:水生环境由全球海洋构成一个运动的、相互连通的立体空间,并形成海洋——陆地——大气三位一体相互影响的地球生命系统;(2)互相制约因素:水生环境使生物间关系更加密切,使一种生物同周围其它生物间产生了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3)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每种海洋生物都处在相互交错的食物链中,在捕食和被捕食中相互依存,循环往复,形成复杂的食物网;(4)其它因素:防卫、洄游、生殖、捕捞因素等[1]。这些因素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种群结构、繁衍和补充。海洋特殊的生态环境赋予海洋生物有别于陆生生物的显著特点。海洋生物体内形成了特殊的生化机制,生物间又形成了相互影响的生化体系,整个海洋生物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巨大的共轭生态化学系统。 1.2 世界海洋生物资源状况 占地球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地球上80%的生物生活在海洋中。海洋生物资源通过生物个体或种群的繁殖、发育、生长和新老替代不断更新,种群也不断获得补充,并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数量上的相对稳定。整个地球每年生产的生物总量相当于1.5×1010t有机碳,而海洋生物就占了87%。已知海洋生物资源蕴藏量约3.4×1010t,有约20万种海洋生物。目前,海洋每年向世界人类提供9.0×107t以上的渔产品——高质量的蛋白食品。据估算,每年仅海洋鱼类的生长量多达6.0×108t,在不破坏资源的前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一)指导思想 培养方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教学改革。着眼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发扬“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重能力”的传统优势和办学特色,发挥学生自我设计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体现与资源勘查工程、资源环境等相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拓宽学生专业渠道。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服务于国土资源及相关行业”为战略目标,培养能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完成学业后,应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地图制图技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在资源勘查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专业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理论框架,基本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和应用等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科研和管理能力,为今后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除必要的专业课程学习外,还将通过参与各种科研工作,培养学生比较全面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或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操作和使用方法,以适应未来地理信息科学和遥感信息科学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的多方面需要。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在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教学、设计和开发工作,以及从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进行环境资源调查、监测、区域规划和管理工作。 (三)培养要求 1.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 2.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掌握地理信息问题的研究方法,具有专业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具有扎实的地质学、地理学、资源环境等自然科学的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最新进展; 4.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合理使用相关科技文献的能力; 5. 其它相关方法论的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获取地理学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6. 外语达到国家外语四级水平,具有熟练使用专业外语的能力;毕业论文合格。 7.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组织、决策能力;热爱祖国,具有振兴中华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开拓进取、严谨务实、勤奋敬业的作风;奉公守法、举止文明、情趣高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身体健康。要达到思想与心理素质综合评定合格。

人文地理专业排名

考研人文地理学研究生院排行榜 2010年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其中包括中国研究生教育按31个省、市、自治区(未含港澳台地区),按56个研究生院,按476所高校(含分省、分类型),按11个学科门类分高校,按81个一级学科和373个专业等8个方面的508个排行榜。 排名学校名称星级重点学科博士点开此专业学校数 1 北京大学5★ 1 1 52 2 华东师范大学5★ 1 1 52 3 中山大学5★ 1 1 52 4 北京师范大学4★ 1 1 52 5 南京大学4★0 1 52 6 武汉大学4★0 1 52 7 安徽师范大学4★0 1 52 8 福建师范大学4★0 1 52 9 南京师范大学4★0 1 52 10 辽宁师范大学4★0 1 52 11 兰州大学3★0 1 52 12 华中师范大学3★0 1 52 13 河南大学3★0 1 52 14 西北大学3★0 1 52 15 西北师范大学3★0 1 52 16 陕西师范大学3★0 1 52 17 东北师范大学3★0 1 52 18 湖南师范大学3★0 0 52 19 浙江师范大学3★0 0 52 20 宁夏大学3★0 0 52 人文地理学人气院校 1.南京师范大学人气:88100 2.华中师范大学人气:64115 3.中山大学人气:106618 4.湖南师范大学人气:38318 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 6.南京大学人气:121405 7.西南大学人气:587438.北京大学人气:133538

9.武汉大学人气:15667810.上海师范大学人气:31089 11.华南师范大学人气:2751712.东北师范大学人气:57634 13.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14.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 15.兰州大学人气:5283616.西北大学人气:46088 17.辽宁师范大学人气:2420318.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人气:12196 19.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20.四川师范大学人气:19982 21.华侨大学人气:1979522.北京师范大学人气:91865 23.宁波大学人气:2000424.西北师范大学人气:19090 25.延边大学人气:1462026.南昌大学人气:41526 27.天津师范大学人气:3283528.陕西师范大学人气:41791 29.首都师范大学人气:4100630.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气:16317 31.贵州师范大学人气:1433532.福建师范大学人气:24722 33.中国科学院人气:4181934.河北师范大学人气:23862 35.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气:1726736.湖北大学人气:22249 37.浙江师范大学人气:2116338.内蒙古师范大学人气:16566 39.山西师范大学人气:1657840.山东师范大学人气:27782 41.曲阜师范大学人气:1714042.广州大学人气:15853 43.宁夏大学人气:1481644.青海师范大学人气:12452 45.华东师范大学人气:9074346.重庆师范大学人气:15366 人文地理学 一、专业介绍 1、概述: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2、研究方向: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01区域发展与旅游规划 02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地理科学新进展讲座》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理科学新进展/ New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课程编码:12014023 课程类型:专业任选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5地理科学 学时数: 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课外学时:0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第8学期以前的全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查制订日期:2005年 制订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林媚珍 执笔者:陈健飞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地理科学专业选修课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较了解和关注地理科学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关注学科动态、追踪学科前沿的意识和不断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主要为: (1)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热点问题及其研究动态; (2)介绍地理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在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状态; (3)介绍本地区本单位承担的主要科研课题、研究特色、研究特长和进展情况。激发学生参与相关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和展望;结合毕业论文任务,能把握学科方向和创新途;初步养成关注和追踪本学科发展动态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导读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专著的新近论著;介绍最新学术会议的学术报告;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专题检索、信息过滤、学术沙龙和文献综述。(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与先修专业课程呼应,使学科知识条块清晰;直接服务于毕业论文选题,为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联。 (五)教材与教参 选印系列代表性论文及提供电子版论文文档; 教学参考书: 陈述彭主编. 地球系统科学—中国进展,世纪展望.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上、下卷).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 Helmut Geist. Our Earth’s Changing Land, An Encyclopedia of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2006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007

国内研究所排名

国内研究所排名.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0201 理论经济学 3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202 应用经济学 6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2 0302 政治学 35 87902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 67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303 社会学 31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403 体育学 27 84601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71 0504 艺术学 39 84201 中国艺术研究院 77 84202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65 0601 历史学 39 87802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64 0701 数学 62 80002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94 0702 物理学 57 80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95 82801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70 0703 化学 51 80032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96 0704 天文学 11 80025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80 8002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78 0705 地理学 26 8007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86 0706 大气科学 8 8005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84 851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71 0707 海洋科学 12 8530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74 8530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68 0710 生物学 64 80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81 8010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77 0712 科学技术史 10 80029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77 0801 力学 42 8000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88 0802 机械工程 73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70 83303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64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03 光学工程 28 8013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85 80142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85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27 82932 中国航空研究院(304 研究所) 68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72 80144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92 82913 中国航空研究院(621 研究所) 75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08 电气工程 26 80148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78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4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42 830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78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1 83801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63 0815 水利工程 20 82306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72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 11 86001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72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41 833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所) 64 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20 83306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67 0819 矿业工程 15 8331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 71 83304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67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docx

国内外渔业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今世界的渔业在高科技与经济密切结合、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形势下即将迈向二十一世纪。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正深刻影响着世界渔业发展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各个经济时代的主要区别不是生产什么,而是怎样生产”。在新技术革命时代,渔业生产的对象没有变,仍然是仍然是捕捞、养殖、加工、销售等,但科学技术对怎样捕捞、怎样养殖、怎样加工、怎样销售、怎样管理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尽管世界渔业的资源量在衰退,而渔获量却在增加,养殖产量在大幅度地增长,水产品主要来自捕捞的比例正在改变,这主要利益于科学技术的推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资源危机的时代。科学技术的确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使社会飞速地发展,但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也带来了危机,而最终摆脱危机的办法还得依靠科学技术,这就是高科技时代发展的辩证。 一、世界渔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1、渔业正成为人类食物生产的重要领域 今天,世界人口每年以8700万的速度增加,而耕地则从1961年的人均0.44公顷降到目前的0.26公顷。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0.15公顷,土地将出现严重短缺的局面。然而,今天人类食物的90%是在耕地和牧场上生产的,只有10%来自地球的水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人增地减粮食紧已经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严峻问题,而是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因此,世界经济要持续发展将更多地依靠海洋,如何开发海洋和内陆水域,如何开发新的食物来源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一场全球性的“蓝色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人们曾把本世纪60年代通过矮化基因育成的稻麦高产品种,称之为“绿色革命”,后来又把畜牧业上的重大技术变革的成就称之为“白色革命”,把向水域索取食物的重大技术变革称之为“蓝色革命”,把耕海牧渔看作是节粮、节水、节地型立体农业的一部分。水产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拓展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罗马召开的各国渔业部长级会议和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渔业对粮食安全保障的持续贡献国际会议”,都特别强调了发展渔业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60年代以来,美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主要渔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建设海洋农牧场,用农牧化的手段增殖水产生物,成倍地增加资源量。从海藻中提取食物的技术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展现了光明的前景。尽管目前从海藻中提取的食物还很有限,但科学家们预测说,假如使太阳能转换成海藻化合物储能的转换率为2%,从海藻中提取人类食物的提取率为5%,地球上海洋可栽培面积总数约有200亿公顷,这就是说,将来海洋牧场规模化发展起来后,足够维持相当于200亿人口的生活所需。 2、水产增养殖业异军突起 自60年代日本、美国和苏联等国家提出海洋“栽培渔业”的设想后,世界水产增养殖业得到很大发展。增养殖的种类向多元化发展,人工培育苗种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一些优良增养殖品种如牡蛎、扇贝、鲍、海带、紫菜、裙带菜、鲑鳟类、鲆鲽类、鲷类、鲈鱼类等种类突破了工厂化苗种生产难关,养殖技术不断完善,网箱、拦网、筏式和延绳垂下式养殖、开放海域网箱养殖系统普遍得到采用,达到很高的产业化水平。自7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海水增养殖业的开发与利用,技术发展很快,不少种类育苗实现了工厂化、集约化生产,人工饵料专业化高效率生产,外海网箱养殖系统被普遍采用,使生产由近岸性向外海性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简称为GIS)是一门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包括大气层)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科学。从学科角度定义,GIS属于技术学科,主要涉及地理学、测量学、制图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其中计算机制图、数据库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遥感和计量地理学形成了GIS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地理信息科学广泛的应用在不同领域的建模和决策支持,已经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向着集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迈进。 专业编号:110812 专业代码:0705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遥感和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地理信息处理的方法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专业技能,具备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软件应用与应用系统开发能力,能在资源、环境、生态、规划、国土、农业、交通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数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掌握遥感(RS)原理、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提取方法;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原理及方法。 5.具有熟练地运用RS、GIS、GPS技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和决策

支持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6.了解地理信息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主要课程 地图学、遥感原理与应用、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GIS软件工程、GIS设计与应用等。 四、学制及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doc

2019年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实力排名及就业前景排名(完整版) 全国共有45所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大学参与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武汉大学,排名第二的是西南交通大学,排名第三的是河海大学,以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列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学校名称1武汉大学2西南交通大学3河海大学4中国农业大学5南京邮电大学6长安大学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华中农业大学9郑州大学10南京师范大学11湖南师范大学12云南大学13北京建筑大学14湖北大学15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6东北林业大学17东北师范大学18延边大学19西安科技大学20昆明理工大学21江西理工大学22安徽科技学院23滁州学院24兰州交通大学25黑龙江工程学院26东华理工大学27山东建筑大学28河南理工大学29安徽师范大学30桂林理工大学31长江大学32江西农业大学33长春师范大学34成都信息工程学院35山西农业大学36淮海工学院37重庆师范大学38安徽理工大学39闽江学院40山东农业大学41安徽农业大学42湖北科技学院43新疆师范大学44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45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以上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学排名是根据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在热门省市(北京、湖北、广东等)的录取分数线综合排名,供大家参考。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近20年来新兴的一门集地理学、计算机、遥感技术和地图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科学与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灾害、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司、高校、规划设计院所,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空间数据结构、数据库、程序语言相关学科等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70504)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70504) 一、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地理信息系统及信息化企业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基础空间信息建库、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1总体业务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3)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国防知识,具有遵纪守法、团结合作、苦干实干、吃苦耐劳的思想品德,有较好的文化道德修养,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及一定的公关能力。 (4)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顺利地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5)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创造学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创造能力,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能从事的业务范围 通过四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矿山、地质、土地、交通、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3知识、能力及技能要求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具有测绘学、地理学、土地科学及环境科学等综合背景,兼有理工结合的复合性专业特色。经过本专业课程与实践环节的学习,本专业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及技能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数据库、地图学、遥感技术、数字矿山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科学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和管理能力; (4)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地理科学专业学习资料

地理科学专业(免费师范)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地理科学专业(免费师范)隶属于地理科学,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办学经验。1950年开始招生,2007年成为教育部师范生免费教育专业,2009年被评为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专业以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为支撑,依托重庆市级实验(实习)教学中心和完善的3G实验实践教学体系、金佛山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基地等10余实验实习基地,以培养理论素养深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技能突出、乐教适教的地理学基础教育高级专门人才为特色。毕业生主要到基础教育部门、教育管理部门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工作,也能从事资源、环境等相关领域的教育、研究和管理工作。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 培养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要求,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扎实的地理科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教学基本技能,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地理教育优秀师资、地理研究和管理领域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现代地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深入了解国内外地理科学发展及地理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关键问题和新成果;了解相关领域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知道基础的科学方法论,具备基本的地理思维,富有创新精神;掌握资料调查与收集、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从事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3.具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和教学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多媒体与新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具备应用GIS、ARS和地图分析的基本能力,形成良好的地理专业素养和教师职业修养,具有从事基础教育地理教学及教育管理的能力。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和一定的地理教学研究能力;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地理教学和研究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具备完整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体魄、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备教育管理的基本素质。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实习期 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岗位工作的情况

地理科学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基础厚实、特长显著,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娴熟的操作能力,能从事中学地理教育和地方国土、环保、规划、水利、气象、旅游等部门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根据学校新的定位,着力构建两年基础、一年专业、一年实践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不仅是省级品牌专业,也是正在立项建设中的国家特色专业。办学理念先进,特色明显,师资雄厚,设施齐备,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就业前景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强,在同类专业中具有一定优势。 二、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在职教师人数16人,其中博士11人,专业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在襄樊学院各专业中平均学历最高。另外,还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隆中学者。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 三、硬件设施 本专业己建有7个基础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特色研究所。7个基础实验室包括:天文观测实验室、地质标本实验室、水文与地貌实验室、地图与测量实验室、流域过程实验室、地理教具制作 实验室和一个气象站。1个GIS专业实验室和汉江研究所,良好办学条件,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四、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坚持以学生为本,十分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切实解决学生的困难,谋求学生的长远发展和核心利益,为学生的就业、考研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当前国家比较紧缺的专业,近十年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考研率也达到了30%左右。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在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一部分毕业生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才,他们中有成功的企业家,有知名的学者(其中10位获得博士学位,有教学的名师,有优秀的政府官员……。 作为正在建设中的“国家特色专业”和“省级品牌专业”,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的大力扶持,为本专业发展带来一个良好的机遇。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几代地理人的努力,地理科学专业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岱山县海洋渔业现状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岱山县海洋渔业现状的研究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渔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但21世纪是海洋世纪,渔业的地位必定会上升一个台阶。渔业生产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国民身体健康以及渔民自身经济利益等重要问题,因此国内外对渔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研究规划向来都十分重视,沿海国家和城市尤为凸出,渔业资源的收集调查、与渔业相关产业的信息收集等,是国家及地区制定渔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与其他渔业强国如:美国、日本、挪威、英国等相比,我国在渔业信息收集的数据真实性方面还比较欠缺,这与我国渔民、渔船众多,港口多而分散,国内流通市场多以及渔业执法监督部门的执法监督的力量薄弱等原因是分不开的。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1、介绍岱山县海洋渔业资源现状; 2、提出岱山县渔业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3、探讨如何促进岱山渔业发展;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从海洋捕捞、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等方面对岱山渔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2、从岱山县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建议。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研究步骤: A.收集历史数据资料分析整理; B.收集并研究国内外的渔业政策法规; C.对数据进行数理分析,完成论文。 2、方法: (1).利用学校图书馆以及互连网数据库检索相应资料;

(2).到岱山县海洋渔业局网站获取官方数据和相关政策的实施; (3).分别从经济和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岱山海洋渔业的现状和发展。 四、参考文献 [1] 虞丰权.浅谈发展效益渔业[N].浙江省岱山县海洋渔业局.中国水产,2004,2. [2] 李建华.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努力增加渔民收入,促进渔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J].中国水产,2004,1(1):1-5. [3] 吴万夫.21世纪初的海洋渔业发展趋势[J].1999,(1):145-150. [4] 王爱香,韩立民.我国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农业经济问题,2003,9(9):50-53. [5]宋伟华,池弘福.舟山市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展望[J].海洋湖沼通报,2003, 2(4):79-8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处理、管理和可视化表达及初步的GIS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等素质,掌握地理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素质要求 (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遵纪守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稳定的专业意识,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科学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团队意识。 (3)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地理信息基础理论知识和进行空间信息管理与应用开发能力,具备结合社会需求进行GIS应用模型创新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 (4)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能力要求 (1)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系统学习GIS基本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沟通技巧、学习能力和在GIS应用中解决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具备计算机技术及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能力; (2)应用知识能力:具有利用GIS专业知识对相关应用领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处理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 (3)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3.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①要求学生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②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程序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文献查阅和检索技能;具备较强的数理建模基础。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①要求学生能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②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和鉴赏力;掌握一定的社会交际技巧。③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意识;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及管理技术和经济分析工具。④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3)自然科学知识:①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利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②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初步应用。 (4)工程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能解决常规性技术问题的工程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有关的工程设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

海洋渔业技术专业简介

海洋渔业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代码510402 专业名称海洋渔业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捕捞学、海水动物增养殖、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基本知识,具备海洋资源调查、海水动物增养殖、现代渔业设施建设能力,从事海洋捕捞、海水动物养殖及海水养殖技术服务等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海水苗种繁殖、海水养殖及海水渔业技术推广及海洋捕捞等企事业单位,在海水育苗、海水养殖、海水渔技服务及海洋捕捞岗位群,从事苗种繁育、成品增养殖、技术推广与服务及捕捞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渔业资源、渔业环境调查研究,海水捕捞,渔具渔法设计和渔业管理的能力; 3.掌握渔业资源、海洋环境、渔具渔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渔业水环境调控与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设计技能; 5.掌握常见海水经济种类增养殖、疾病防控技术; 6.具备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掌握营销技能; 7.掌握互联网和物联网营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有线上线下销售水族产品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水质监测与调控技术、鱼类增养殖技术、虾蟹增养殖技术、海水贝类增养殖技术、渔具与渔法、渔业资源与渔场学、名优水产养殖技术、海洋捕捞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海水经济种类苗种繁育、海水养殖、生物饵料培育等实训。 在校外合作企业进行渔业生产、渔业资源调查、海洋牧场管理等项目的实习。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海水鱼(虾)贝育苗工海水鱼(虾)养成工水生生物病害防治员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海水生态养殖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地理科学考研学校排名

地理学的综合排名的学校依次是: A+ 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 A (14个)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新疆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 B+(26个)河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B (26个)成都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鲁东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山西大学,河海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吉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聊城大学 C (18个)华南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华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延边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南昌大学,西南林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自然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 B+(18个)首都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B(17个)广州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11个)广西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海南师范学院,重庆交通学院,聊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B+(16个)辽宁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 B(15个)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C(10)浙江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延边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南昌大学,曲阜师范大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校排名依次是:A+ 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矿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B+(18个)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 B(17)新疆大学,长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学院,湖北大学,河南理工大学 C(11个)云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江西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山东可见大学,青海师范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