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远绍千年历史,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它姐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至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包含了中国艺术的精粹。

怎样欣赏一件篆刻作品?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试图以王守桢老师最近新作中的一方“高瞻远瞩”朱文印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有不当之处,望行家、朋友指正。

欣赏一件篆刻作品,一般从篆法(又称笔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着手。

一、笔法,即线条,线条是汉字书法的脊梁,王老师形象地称之为“零件”,线条要优美流畅、舒展明快、婉转多姿。如图所属示,高瞻远瞩四个字的线条优美舒展,特别是“远”字中的两笔;字的笔画的起笔、收笔交代清楚;同一方印中出现两个“目”,设计则-有所变化,显得生动有趣,突现了“零件”的优美。

二、章法:章法又称布法,王老师独创的“五个原则加留空”,则是章法的最高境界。

1、中线,如图“远”字与“嘱”字的中线同在一条垂直线上,显得挺拔有力。

2、对称,中线左右线条要对称。如“远”、“嘱”

3、间隔,笔画间的间隔要匀称。如图中“高”、“瞻”、“瞩”笔画之间的间隔相等匀称,几乎无可挑剔。

4、重心,每个字的重心应在字的中心位置,因为汉字一般为上密下疏,因此每个字的重心应略微偏上1/5为好。

5、印中平行两字的底线、重心要一致,同在一条平行线上。

6、留空,印面要注意留空,上下留空、左右对称留空。这样才能达到“密不容发,疏能跑马”,“虚实相顾”、大红大白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印中每个字不是孤立的,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要有线条的穿插,有的地方相连,有的互相呼应,有的沾边,且要有粗细变化。再看“瞻”字的一撇(注6)甚至大胆突破框框,体现了王老师独特的胆识,真是惊世之笔。达到了“耐人品尝”的隽永韵味。

三、刀法,王老师治印,刀法不拘一格,切刀、冲刀均有之,起笔收笔交点代清楚,特别是几处回锋笔的处理、崩裂的处理,加强了线条的力度,体现了线条的婉转多姿。

王老师的印风,讲究章法、笔法、刀法的完美融合。其章法取之赵之谦,大疏大密,所谓“疏能跑马,密不透风”;笔法参照吴让之,粗细变化,顾盼生姿;刀法借鉴齐白石,崩裂自然,气韵生动,切刀、冲刀、滚刀灵活应用。其作品印面内涵丰富,耐品耐尝,开拓了篆刻艺术的创新之路,使王老师声名远播,深获海内外知名人士的好评。

附图:

00

吴让之篆刻作品经典赏析

吴让之篆刻作品经典赏析 吴让之一生精研邓石如篆刻,对邓石如篆刻的各种样式加以锤炼、整理,使之穗妥、精致。再加上对汉印的体悟,以及浑厚的篆书修养,刀笔相融,完美地呈现出他的艺术魅力,以致于吴昌硕认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 吴让之在篆刻上取得的成就和他的篆书是分不开的,其篆书和篆刻互为滋养,相互渗透,是同一种思想在不同材质上的共同体现,承载了他的艺术思想。“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其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篆书作品,是皖派书家中弘扬邓石如篆书而能旁滲多方的集大成者。 吴让之强化了皖派长于冲刀的流派特征,独创了“披削法”,能充分表达笔意,有如铁笔作书,直接了当地把他的篆书形质,还原在石面上,充分在表现了其篆书的婀娜多姿,圆转流畅。用刀如用笔,使得所作更具韵律感和笔墨情趣,有“神游太虚,若无其事”之妙。 篆法与刀法的相互生发和直接对应,使其作品更能传达情绪,表达感情,篆刻作为一种抒情的方式,在他的作品里被表达得极为透彻,从而为篆刻史展现了一幅水墨淋漓、多姿多彩的优美长卷。 经典解析: 吴熙载印 此印师法汉私印而隶意更足,刻痕爽利,有如书写。布局钗对角呼应,边界有三处崩残,既团聚了气脉又修饰了留红,吏红地具有节奏感,也强化出了左右两排之间留红

的醒目、明确,突出了印眼所在。两块精巧的留红一上一下,醒目耀眼,宛如双眸,从而能“真放在精微”了。回到印面上,用刀极为随意,单双刀结合,深凿浅刻并施,刀痕组合有速度感,节奏奔放,自是大匠把式。 熙载之印 此印分布平整,书法谨严,而印面效果又能如此生动,则归功于吴氏刀法。该印用刀浅行、深凿并施,信手拈来,随意之极。少数线条在深刻的基础上“披削”加宽,既精确了留红又加强了章法的对比关系。“载”字崩残并笔是视觉重心,具力量惑,突出了留红的呼应。印面刀光剑影,用力极其抒情,披削法的运用既准确地表达了书写性又呈现出苍浑醇厚的质感,神采奕奕。 仲陶

篆书历代名作欣赏

篆书第十五周:篆书历代名作欣赏(二) 七秦公簋銘 此铭在民国初年出土于甘肃天水。其铭文继承大篆而近《石鼓文》与《诅楚文》,既有浓郁的西周金文气息,又有秦小篆之雏形。笔画细匀而劲健,整饬而趋圆,气势生动,笔致豪迈,在先秦金文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八石鼓文 石鼓文,因文环刻在十块鼓形石上,故称“石鼓文”。是春秋时期秦国的文字,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出土于唐代初年。石鼓文的书法艺术历来备受推崇,其结体方正严谨,笔画饱满圆润,布局匀

称疏朗,呈现出古朴浑厚、卓然不凡的艺术风貌,对后来的小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历代评论家常有“习篆当从石鼓文开始”之说,学习效法者代不乏人。 九秦诏铭 此为秦二十六年秦始皇下诏统一度量衡的诏文,均刻在权、量上。秦诏版有多器,文字风格基本一致,不少学者将其称为“秦刻凿金文”。由于诏版的功用性质,诏文没有过多的雕琢和修饰,一任简单质朴,随手而出。正是在有意无意中,构成了相承起伏的韵律,留下了生动自然而节奏多变的作品,给后世书家以珍贵的艺术参照和借鉴。

十峄山刻石 又称“峄山碑"。秦始皇二十八年东巡登峄山,丞相李斯为颂秦德而立,石久佚,今传本乃宋淳化四年郑文宝以南唐徐铉摹本重刻于长安。此碑文笔画简净圆润,字形规整匀称,空间分割均等,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特征。这种规范,一直为习篆者的立身之本,并对后来的汉隶和唐楷的结字构形具有示范作用。

十一袁安碑 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立。1929年发现于河南偃师县。此碑属小篆体势,字迹清晰,用笔流畅自如,笔势强健遒劲,字形飞动,结体宽博,给人以温和婉转之感,和同一地方出土的《袁敞碑》篆法相同,合称《二元碑》。为汉代篆书的代表之作。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了解重要的书法家和流派,了解中国文字的源流以及书法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的不同流派及表现形式;对书法作品的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3、情感目标:对书法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关注和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形式、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了解中国文字形成的源流和发展的历史,领略文字书写的艺术美,认识书法艺术与一般文字书写的区别。 教学难点: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造型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教材。 学生用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1、直接板书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板书)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阅读,粗略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 2、提问: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书法。什么是书法?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书法:“书”中国文字;“法”是书写者内涵、性格、精神的一种体现,一种书写文字的方法,即书写方法。(板书)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写字是艺术,可是,写字却不一定是书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这是人类艺术产生的极源。同样人们在书写活动中,也有美的追求,希望把字写得漂亮,而这种对美的追求以前是处于本能,后上升到自觉的一种行为,所以产生了书法这门艺术。本课主要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分析、评述一件书法作品,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

古代篆刻欣赏81~100

1 官印漢定安令印(077b-4 2 官印漢西鄉(049b-6) 3 官印漢大醫司馬(077b-1 4 官印漢關外侯印(077b-3 5 官印漢魏率善氐邑長(078b- 6 官印漢騎督之印(076b-4 7 官印漢未央廄丞(038b-5 8 官印漢濟南司馬(030b-2 9 官印漢楚騎尉印(030b-6 10 官印漢濟南尉丞(030b-3

1 官印漢右苑泉監(031b-4 2 官印漢楚中候印(031b-1 3 官印漢都水丞印(031b-5 4 官印漢楚衛士印(031b-2 5 官印漢溫水都監(031b-6 6 官印漢大官監丞(031b-3 7 官印漢上將軍印章(026b-3 8 官印漢代郡農長(038b-1 9 官印漢楚司馬印(030b-4 10 官印漢器府之印(038b-6

1 官印漢上昌農長(038b-3 2 官印漢上久農長(038b-2 3 官印漢渭成令印(039b-4 4 官印漢康陵園令(039b-1 5 官印漢單父令印(039b-5 6 官印漢安陵令印(039b-2 7 官印漢僮令之印(039b-6 8 官印漢狼邪令印(039b-3 9 官印漢梁菑農長(038b-4 10 官印漢陷陳募人(028b-5

1 官印漢御史大夫(014b-2 2 官印漢護軍印章(027b-1 3 官印漢軍假侯印(027b-5 4 官印漢軍司空丞(027b-2 5 官印漢候丞之印(027b-6 6 官印漢校尉之印(027b-3 7 官印漢外里祭尊(046b-2 8 官印漢落索平難司馬(081b- 9 官印魏晉南北朝兼南陽別屯司馬(103b 10 官印漢楚都尉印(030b-5

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远绍千年历史,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它姐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至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包含了中国艺术的精粹。 怎样欣赏一件篆刻作品?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老年朋友,由于年龄原因,大都无法再从系统的、高深的理论入手,笔者试图以王守桢老师最近新作中的一方“高瞻远瞩”朱文印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有不当之处,望老年朋友指正。 欣赏一件篆刻作品,一般从篆法(又称笔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着手。 一、笔法,即线条,线条是汉字书法的脊梁,王老师形象地称之为“零件”,线条要优美流畅、舒展明快、婉转多姿。如图所属示,高瞻远瞩四个字的线条优美舒展,特别是“远”字中的两笔(注1);字的笔画的起笔、收笔交代清楚(注2);同一方印中出现两个“目”,设计则-有所变化(注3)显得生动有趣,突现了“零件”的优美。 二、章法:章法又称布法,王老师独创的“五个原则加留空”,则是章法的最高境界。 1、中线,如图(注4)“远”字与“嘱”字的中线同在一条垂直线上,显得挺拔有力。 2、对称,中线左右线条要对称。如“远”、“嘱”(注5) 3、间隔,笔画间的间隔要匀称。如图中“高”、“瞻”、“瞩”笔画之间的间隔相等匀称,几乎无可挑剔。 4、重心,每个字的重心应在字的中心位置,因为汉字一般为上密下疏,因此每个字的重心应略微偏上1/5为好。(注5) 5、印中平行两字的底线、重心要一致,同在一条平行线上。 6、留空,印面要注意留空,上下留空、左右对称留空。这样才能达到“密不容发,疏能跑马”,“虚实相顾”、大红大白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印中每个字不是孤立的,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要有线条的穿插,有的地方相连,有的互相呼应,有的沾边,且要有粗细变化。再看“瞻”字的一撇(注6)甚至大胆突破框框,体现了王老师独特的胆识,真是惊世之笔。达到了“耐人品尝”的隽永韵味。 三、刀法,王老师治印,刀法不拘一格,切刀、冲刀均有之,起笔收笔交点代清楚,特别是几处回锋笔的处理、崩裂的处理,加强了线条的力度,体现了线条的婉转多姿。

曾翔篆刻作品欣赏

曾翔篆刻作品欣赏 中央数字频道收藏天下频道(北京111)《艺海传真》:“春秋笔法·狮子吼”曾翔798作品展专题片重播时间:2018/05/18 星期五11:42 19:49 03:57 2018/05/20 星期日 14:36 02:38 北京111,廊坊88,厦门81,青州94,曲阜112,潍坊93,济南94,上海144,大连69,齐齐哈尔114,南京136,杭州133,重庆129,福州83,南宁89,青岛100,烟台109,淄博153,济宁112,泰安89,聊城150,其他地市以当地广播电视频率为准!谢谢关注!百度搜索“收藏天下直播”亦可观看。 曾翔篆刻作品欣赏: 艺术家曾翔曾翔,祖籍湖北随州,现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秘书长、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湖北书法院副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 曾翔作品如来美术文化周刊对话曾翔:写意篆刻强调文人意趣 写意其实不简单美术文化周刊:为什么强调“写意篆刻”?曾翔:我们的传统艺术一般分为两个方面:工笔和写意。写意的艺术属于文人雅玩,更讲究情趣,讲求精神寄托。国家

画院杨晓阳院长提倡“大写意”,我们说“写意篆刻”也是有意强调篆刻艺术的写意精神,这正好也是针对当前篆刻领域里面的一种缺失。大家都在一窝蜂地追摹所谓的典雅、工稳、精致、流美那种制作的篆刻风气,我们因此就想提倡一下写意精神。 这些年的美术展览,工笔画屡屡获奖,写意画反而不行。这可能与我们大的社会环境和审美是相关联的。大家认为,写意精神越来越缺失,印章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不能不受到影响。提倡什么,往往就是什么缺失了。比如,我们要提倡舍己救人、吃亏是福,实际上就是这些东西少了,多了也就不必提倡了。古人的篆刻没有写意和不写意之分,我们提倡“写意篆刻”也是这样,是因为写意精神缺失了。 曾翔作品大宜子孙 美术文化周刊:工笔画在造型、技法、画面整体上的优劣好判断,对于写意画,却没有清晰的、公认的判断标准。写意篆刻是不是也面临这个问题?写意的篆刻更强调个人的表现,比如,字的篆法合不合规范,多一笔少一笔,在表现自我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符合传统规范,是否也有一个度的把握? 曾翔:一些人认为写意就是简单,不合乎规范,写意就是有点胡来,这是一种误导。实际上,真正好的写意是非常讲究的,可能多一点不行,少一点也不行。写意的标准往往比那

2014年大科节获奖汇总(校对稿)

附件2: 河南省大学生校园书法、篆刻、摄影、美术作品 大赛获奖名单 一、书法类 一等奖(39人) 南阳师范学院董幸如《古诗两首》 郑州大学秦亚利《古诗一首》 许昌学院姚鹏媛《桃花源记》 郑州大学李帅文《古诗五首》 河南师范大学李梦影《古诗四首团扇组合》 中州大学荆佳伟《中国梦》 商丘师范学院朱小青《长恨歌》 河南科技学院陈奎元《咏蛙》 黄淮学院王帅飞《留月披风》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方申奥《魏碑四尺中堂陆游诗》 商丘师范学院李亚茹《魏碑始平公》 平顶山学院孙俊香《心经》 安阳师范学院李敏《五柳先生传》 南阳理工学院赵艳阳《篆书对联》 河南大学王桢涵《四尺中堂》 商丘师范学院黄彩桢《归去来兮辞》 中州大学张文颉《古诗一首》 河南科技大学江涛《古诗数首》 洛阳师范学院孙全杰《古诗两首》 河南大学池子铭《篆书四绦屏》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乔健《翰墨抒情》 郑州大学李解《古诗三首》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于智《曹全碑》 洛阳师范学院许耿硕《敦煌遣书》 郑州大学马亚青《路机文赋》 安阳师范学院来悦《古语抄录》 南阳师范学院程传涛《诫子书》 河南师范大学常洁《孝经选节》 河南大学彭芳媛《心经》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王卓远《西江月》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王俭博《小楷》 郑州大学张文博《书论》 河南科技学院韩旭磊《仲兄弟云山和铭》信阳师范学院孙志军《王维、吴道子画》洛阳师范学院高榕《李白诗一首》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张觊《书法》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付华锋《篆书》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段喜兵《临赵孟頫胆巴碑》许昌学院何冰《隶书条幅》 二等奖(44人) 南阳师范学院王静《古诗三首》 河南教育学院李婷玮《草书》 河南农业大学王亚虹《大江东去浪淘尽》安阳师范学院高建楠《满江红》 郑州师范学院杨卫星《波若波罗密心经》南阳师范学院沈永恒《颂党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李金华《古诗二首》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王婷《书法》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闫海波《对联句》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祖亚敏《书写艺术》 信阳师范学院张天赋《行书李白关三月》开封大学王县委《始平公》 河南城建学院李璐《颂我河南城建》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蒋明源《古诗二首》

近代篆刻名家

近代篆刻名家 近代因考古学的兴盛,加之西泠印社的建立,篆刻的创作异常活跃。当时有吴昌硕、丁辅之(鹤庐)、陈衡恪(师曾)、赵石(古泥)、齐白石(濒生)、赵时棡(叔孺)、乔大壮(曾劬)、王禔(福庵)、邓散木(粪翁)、钱瘦铁(叔厓)、来楚生(然犀)等诸家知名于世。然论其流派风格影响深远者,当推齐白石、赵时棡、王禔三家。 近代篆刻继承了明清文人篆刻的传统,然而在技巧上更精能,取材上更宽大,境界上也更奇伟。总之,近代篆刻使篆刻艺术蔚然独立,而且使其更加波澜壮阔。 齐璜(1864--1957) 字濒生,号三百石印富翁、借山吟馆、寄萍堂主人、老萍、借山吟馆主者、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白石是借用湖南湘潭老家村庄的名字。是一位木匠出身而又诗、书、画、印均卓绝出众的艺术家。他自认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在近代篆刻艺术史上是继吴昌硕、黄士陵之后又一位能开宗立派的巨人。 他的篆刻初学浙派中的丁敬、黄易。后学赵之谦、吴昌硕。从汉《祀三公山碑》得到启发,改圆笔的篆书为方笔;从《天发神谶碑》得到启发而形成了大刀阔斧的单刀刻法;又从秦权量、诏版、汉将军印、魏晋少数民族多字官印等受到启发,形成纵横平直,不加修饰的印风。他在艺术见解上最推崇“独造”,并且身体力行,曾说:“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唯秦汉人。秦汉人有过人处在不蠢,胆敢独造,故能超出千古。余刻印不拘古人绳墨,而时俗以为无所本,余尝哀时人之蠢,不思秦汉人,人子也,吾亦人子也,不思吾有独到处,如今昔人见之,亦必钦仰”。由此可见,他对自已的独创充满着自信。 齐白石的篆刻作品章法强调疏密,空间分割大起大落,单刀切石,大刀阔斧,横冲斜插,极富猛利狂悍、痛快淋漓,创造出一种“写意篆刻”的独特风格。 江南布衣 大匠之门

重庆市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书写内容

重庆市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书写内容 一、诗文书写 二、 (一)古代 1.宋·刘望之 水调歌头·夜郎溪春泛 劝子一杯酒,清涙不须流。人间奔名走利,骑鹤梦扬州。向见楚玉台畔,云雨无情有恨,眠却数沙鸥。聚散随来去,天地亦虚舟。 谪仙人,换了马,抛了裘。共君何事流觞,曲水附悠悠。鸟亦弹丝吹竹,花亦飞香舞艳,泥饮更何求。三万六千日,日日此酣游。 2.宋·王坚 游观音岩 两载南州客,悬岩此日登。翠环千丈壁,红映一龛灯。 索句拈枯笔,凭高倩老藤。闲身何所托,抛剑欲依僧。 3.明·王白云 山中漫兴 城中山林去路赊,历书颁不到仙家。 社前社后惟观燕,春浅春深只看花。 全仗酒杯扶道力,不须甲子计年华。 醉来笑坐东风里,鬓也蓬松帽也斜。

4.明·赵贞吉 赠衣契 僧慧宗,号别传者,綦江人,年七十也。住峨山凡四十年。修铜瓦殿,铸大钟三口,造铜佛像数十,他佛不胜数。其费甚鉅,所以勤劳庄严,峨山之意至矣。顷下山谒余,余问:“此回当作何事?”曰:“欲种千百万亿松柏,以覆荫此山耳。”余曰:“噫嘻!此谓之德林也欤?”因解余拥寒裁绒氆氇衣与之曰:“以御子种树,风露苦寒其毋辞。”乃顾谓弟子左右辈曰:“谚云‘十年之计,莫如种树。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种树在力,种人在智。种树为当时力之广也,种人为天下后世智之广也。”嗟乎!充老僧之心,在士大夫中,则文太守、郭有道、王文仲、范希文、程伯淳,其人必能种一时之人才矣。在有国宰衡,则菁莪棫朴,吐握恺悌之化,必能种一代之人才矣。又大之则洙泗指迷,继往开来,种千万载之人才矣。嗟乎!老僧今一起予哉!乃老僧默然,漫不知为何指。予语之曰:“破头山中栽松,道者弃手中插,即得别传之旨。汝其后身耶?”老僧始一笑书之,为赠衣契。 5.明·周作乐 荐死难兵民疏 伏以天道远而人道迩,机捷感孚,神罔怨而鬼罔恫,礼崇禋祀。无文不载,有赫斯灵。言念綦江遭罹播恶,无辜横死刀兵。寒烟空二将之魂,长江流万人之血。刺婴儿于槊,胁幼女以兵。折妇离夫,含生悲于异域;剖棺伐冢,抱幽愤于穹泉。覆宗绝嗣之家,蒸尝无主;伤生殒命之众,掩瘗凭谁。白骨交横,空城寂寞。致今无依之鬼,几

书法高考试题汇总打印版

2009 年北京师范大学书法考试试题(加图)第一场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第二场钱起《秋夜送赵冽归襄阳》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1 2009 年山工艺考题(试题图片)临摹北魏穆亮墓志28 字创作,篆隶楷行草任意两种字体徐陵《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争啼。繁体徐陵《烏棲曲》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2 3 广西艺术学院2009 年招生专业考试郑州考点考题4 2009 年临沂师范学院书法考题上午临摹:(时间三个半小时)礼器、乙瑛、张猛龙、九成宫(四贴选一)要求落款。5 下午创作(时间一个半小时)四尺对开(三题选一),不得少于28 字。楷隶篆创作:1、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

楊柳風。2、刘熙载《书概》:“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也。” 學書者有二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如是,則書之前後莫非書也,而書之時可知也3、陈淳《春》09 鞍山师范学院山东考点试题!临帖:初月帖,西狭颂,楷书(不知道啥名)创作: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2009年太原师范学院山东考点(济南)试题临摹:礼器、九成宫(图片后附)部分理论试题:1,颜真卿书法的特点及历史地位2、写出五个历代小楷代表作。3、写出四个汉隶代表作。4、初唐四家是哪些?5、《南北书派论》的作者是谁?6、《广艺舟双楫》的作者是谁? 7、杨凝式行书代表作?8、临帖

书法篆刻艺术欣赏

书法的艺术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欣赏、分析、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展开研究、分析、讨论、评述,增加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习惯于欣赏纯具象美术作品的学生而言,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完全是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对其的学习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画、结构(结体、章法)、墨色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汉字的艺术样式。 书法与篆刻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模拟客观物象,不再现、反映具体的自然、生活场景,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书法与篆刻不同于具象绘画,不模拟、再现客观物象,它又不同于纯抽象绘画,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书法与篆刻艺术形象是“形”、“势”、“义”统一的文字造型形象。其“形”是以汉字形体为基础的抽象形象。汉字形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造型审美条件,书法文字形象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体。其“势”决定了书法形象的时序性定向连续空间。书法的空间形式具有时间性、运动性,书法造型结果凝结着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性特征。其“义”使书法形象成为形、义兼备的综合审美形态,字义因素对书法造型形式和审美情感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书意与文义的和谐统一是书法美的理想状态。 书法与篆刻以汉字为表现载体。汉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字体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 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的精品供学生欣赏,并对八种字体的演变及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作了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篆刻艺术作品欣赏。课文对篆刻的意义、篆刻艺术的沿革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展示了各朝代的、各种风格的、不同形式的篆刻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本课学习内容表现形式为学生常用的文字书写,学生最为熟悉。但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欣赏评述,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演变,帮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演变,而是历史文化的凝缩和表现,是中

历届兰亭书法展获奖作品欣赏

历届兰亭书法展获奖作品欣赏 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为让艺术品走进大众,走入生活,促进艺术品大众消费热情,推动艺术品的互联网交易,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将在 12 月 17 日联合推出“荣宝斋全国书法展获奖作者心经、兰亭专场”(第一期)。这是继 11 月 10 日荣宝斋书法馆与荣宝斋在线成功联合推出“当代书法博士精品扇面 0 元拍场”之后的第二个专场。 此次,专场参拍的书法家有:孟庆星,刘京闻,张东明,程度,方建光、蔡梦霞、程志宏、张伟民、梁治国、秦健、贺进、龙友(按年龄排序)。他们在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有较强代表性,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潜力和价值。荣宝斋书法馆及荣宝斋在线还将联合推出更多专场和精彩活动,敬请持续关注。孟庆星行书斗方《兰亭序》作品规格:68cm×68cm 4.0 平尺作品材质:白宣已托作者简介:孟庆星,1966 年生,书法专业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教研室主任,湖北美院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湖北省书画研究会副主席。书法作品 xx 年获中国书法最高奖“首届书法兰亭奖”银奖,xx 年度获书法报全国兰亭诸子奖,xx 年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首届书法册页作品展三等奖。十几次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行草书展、扇面书法作品展。承担并负责国家级课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

助项目《万历书坛——邢侗个案研究》(已结项),论文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刘京闻行书横幅《兰亭序》作品规格:34cmx137cm 4.2 平尺作品材质:彩宣作者简介:刘京闻,1967 年生于山东陵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书法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廊坊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多次入展全国书法展及兰亭奖,曾获全国第二届青年展二等奖,全国第三届扇面展一等奖,xx 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三名”工程,同时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 60 家”作品展,曾多次担任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览评委,xx 年为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公益大讲堂”专家组成员。张东明小楷手卷《心经》作品规格: 13.5cm×103cm 1.3 平尺作品材质:花笺纸拼接作者简介:张东明,1970 年出生,又号有鱼居士,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中国书协会员,徐州书协副主席,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特聘授课教授,清华美院及荣宝斋画院张旭光工作室教授,全国七十年代代表书家艺委会委员,荣宝斋签约艺术家。获“徐州市艺术家”称号及“江苏省优秀青年书法家”称号,《中国书画》提名“中国当下最值得市场关注的书法十家”,《中国书画》提名“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提名“江苏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中国书法院首届毕业展策展人,首次“吴门雅集--吴悦石师生迎春画展”策展人,徐州有鱼书院创办人。获得第八届全国书法展全国奖,第二届全国行草书大展金奖,第五届

书法高考试题汇总打印版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书法考试试题(加图)第一场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第二场钱 起《秋夜送赵冽归襄阳》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 滴鹊惊林。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1 2009年山工艺考题(试题图片)临摹北魏穆亮墓志28字创作,篆隶楷行草任意两种字体徐陵《乌栖曲》绣帐罗帷隐灯烛,一夜千年犹不足。惟憎无赖汝南鸡,天河未落犹 争啼。繁体徐陵《烏棲曲》繡帳羅帷隱燈燭,一夜千年猶不足。惟憎無賴汝南雞,天河未落猶爭啼。 2 3 广西艺术学院2009年招生专业考试郑州考点考题 4 2009年临沂师范学院书法考题上午临摹:(时间三个半小时)礼器、乙瑛、张猛龙、九成宫(四贴选一)要求落款。 5 下午创作(时间一个半小时)四尺对开(三题选一),不得少于28字。楷隶篆创作: 1、僧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

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2、刘熙载《书概》:“学书者有二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如是,则书之前后莫非书也,而书之时可知也。” 學書者有二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如是,則書之前後莫非書也,而書之時可知也3、陈淳《春》09鞍山师范学院山东考点试题!临帖:初月帖,西狭颂,楷书(不知道啥名)创作: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009年太原师范学院山东考点(济南)试题临摹:礼器、九成宫(图片后附)部分理论试题: 1,颜真卿书法的特点及历史地位2、写出五个历代小楷代表作。3、写出四个汉隶代表作。4、初唐四家是哪些?5、《南北书派论》的作者是谁?6、《广艺舟双楫》的作者是谁?7、杨凝式行书代表作?8、临帖

中国文韵 篆刻艺术发展简史 历代篆刻名家 图

中国文韵之篆刻艺术发展简史历代篆刻名家图 篆刻解读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从玉字旁。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

实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到了秦始皇时,将全国书体作综合整理,书分八体,印面上的文字叫“摹印篆”;王莽定六书时,称为“缪篆”,从此便明定篆书为印章印文的使用字体。唐宋之际,由于文人、墨客的喜好,虽然改变了印章的体制,但仍以篆书作印,直到明清两代,印人辈出,篆刻便成为以篆书为基础,利用雕刻方法,在印面中表现疏密、离合的艺术型态,篆刻也由广义的雕镂铭刻,转为狭义的治印之学。而此治印之学也有人直接称为“刻印”、“铁笔”、“铁书”、“刻图章”等。 篆刻历史 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二千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篆刻发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

【经典收藏】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高清图集

【经典收藏】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获奖作品高清图集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获奖作品高清图集》 张志庆(河北)行草书《书画轶事》册页?40cm×30cm×12提名评委:李有来 这件行书册页是十一届国展所有作品中的一个亮点,取法“二王”一脉,进而下探宋人消息,尤用力于米南宫。笔墨精到,温润妍雅,收放有度,擒纵自如,率性自然中不失法度,且前后一贯,无有懈怠。可以想见,此作当是作者平心静气时倾力所为。窃以为,判断作品高下当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笔墨功夫是否精到,二是能否于笔墨中寓性情。此作两者兼备,故得评委一致好评。当代书家经常为了强调章法变化而穿插小字,此作于文中、眉头兼有两色小注,虽亦碍眼,然细细品读,小字亦有古风,多为其习书心语,亦属博综。李良东(江西)行草书《古诗二首》中堂?243cm×98cm 提名评委:李木教李良东大字行草作品用笔娴熟干净,结体匀称平正,章法疏朗自然,虽行草相杂,但燥润相生而绝去矫饰造作之病,显见作者在王、米、赵、董帖学一路的深厚功力上熔冶有成,面目初具。作品兼具小字的精到与大字的洒脱,与时下一些专事摹仿、油滑描划乃至扭捏作态、矜才使气者迥异,清新雅逸、平淡沉稳中亦有才子气,殊可玩味。篇中断行抬头稍嫌刻意,虽出于手札习惯用以布白变化,

但毕竟小处着力非大家手段。张胜伟(陕西)行书柳永《望海潮》中堂?240cm×100cm 提名评委:刘洪彪 作者以纯正之行书录柳永《望海潮》词,洋洋107字,一气贯注,优游不迫。其点画精致而不流滑,字形端丽而不媚俗,章法工整而不刻板,墨色匀和而不迟暮。统观全幅,依稀可见“二王”风韵,清晰窥得“苏米”形神,于帖学一路、“二王”一脉涉猎甚广,钻研颇深。时人作书之流弊,大抵三类:或不临古,下笔无由,正书立不住,行书走不端,草书跑不稳;或浅临古,不得要领,行笔欠技法,结字缺古韵,谋篇少文气;或死临古,照猫画虎,点线喜描摹,造型好程式,章法多雷同。此作不然,虽属恪守传统、遵从前贤之典型,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化古法为己有,实为既到位又有味道、理性调控而能感性书写之佳作。 蒋乐志(山东)行书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中堂?248cm ×129cm 提名评委:刘洪彪此作一张白纸、48个大字、40个小字、三方印章。作者心无挂碍,信手由心,率意行进,自然排布。大格局,正能量,磊磊落落,力健气雄。其远追魏碑古拙之气,近熏时代快捷之风,深得赵之谦外形内蕴,兼融各流派墨趣笔情。作者操大笔,用宿墨,多扁锋,惯方折,取横势,喜密实,自始至终情绪饱满,从头到尾笔法统一,个性语言

篆刻章 布局 闲章知识大全

篆刻章布局闲章知识大全 汉字的构造汉字主要有六种造字法:指事、象形、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篆刻知识:〖章法·布局〗篆刻的章法布局,是根据印文和印面进行构图的。前人在这方面作了很多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许多固定俗成的章法程式。纵观历代印学典籍,归纳起来,共有三十法,基本概括了前人已经尝试并获得很好艺术效果的章法程式。当然,随着印学的发展,也会有新的章法产生。〖对比法〗此种方法就是将印文在疏密和朱白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扩大印文所占的空间矛盾,使疏者更疏,密者更密,朱者更红,白者更白,产生较强烈的对比感觉效果。如吴让之的“攘之”白文印,作者就利用这种布局方法。“攘”字本来笔画多而密,却将其所占的位置略作缩小,“之”本来笔画简单,所占的空间位置却比“攘”字大,这就形成了强烈的疏密对比,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对称法〗这种方法就是使印在疏密、虚实上作对称处理。它可以有斜角对称、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交叉疏密对称等。如郭尚先的“兰石石简”一印,就是把笔画多的“简”与“兰”二字和笔画少的“白”与“石”二字,分别作斜角对称处理,并以笔画代替边框,形成了“密不容针,宽能走马”的构图意境。〖借用法〗这是使印文中上下两字相同部分的形体相同部分不重复的 一种处理方法。可以把下一个字或上一个字形体相同的部分

写成“=”或“:”,以避免印文的形体重复造成印面单调、呆板。如叶路渊“日日新又日新”一印,就采用了几处借用方法。〖挪让法〗这是打破印文笔画均衡占据印面的一种处理方法。笔画多的字,使之宽,笔画少的字,使之窄,使印文顾盼有情,向背相对,于平板中见生机。如汉印“颍川太守”,即是左右挪让。其它还有上下挪让、斜角挪让等。〖穿插法〗这也是打破印文均衡占据印面的一种处理方法。可根据字的笔画特点,空白多少,互相穿插,以达到整体的紧凑、生动、美观。如蒋仁的“小蓬莱”一印。〖欹正法〗这是以不平正来求得平正的处理方法,可以让字形东歪西扭、上俯下仰而达到“柔中带刚,活而不乱”的艺术效果。如宁斧成的“阳刚”一印。〖夸张法〗这是故意夸大或缩小印文的一种处理方法。可以将印字的某些笔画或构件伸长或缩短,加粗或缩细,字体放大或缩小,给印面带来不板不滞的艺术效果。如齐白石的'澹容轩'一印。此法多用于单数字的印文处理。〖连字法〗连字法又称文字嵌合法,这也是对单数印文的处理方法。可将印文中的两个相邻近的笔画少的字连在一起,占据一个字的地位,以取得整齐的效果。如吴昌硕的“泰山残石楼”一印,将“泰山”二字嵌在一个字的位置上。〖并画法〗这是对多笔画印文的一种处理方法。一些笔画较多的印文,可将某些笔画作适当的合并,合并后应仍然使人看得出原来的笔意,又叫并笔。这种处理,即克服印面的繁杂呆板,又可获得含蓄的艺术效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浅谈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 篆刻是我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远绍千年历史,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与其它姐妹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兼涉镌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和文学修养,从里至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包含了中国艺术的精粹。 怎样欣赏一件篆刻作品?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笔者试图以王守桢老师最近新作中的一方“高瞻远瞩”朱文印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欣赏一件篆刻作品,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只作抛砖引玉之用,如有不当之处,望行家、朋友指正。 欣赏一件篆刻作品,一般从篆法(又称笔法)、章法、刀法三方面着手。 一、笔法,即线条,线条是汉字书法的脊梁,王老师形象地称之为“零件”,线条要优美流畅、舒展明快、婉转多姿。如图所属示,高瞻远瞩四个字的线条优美舒展,特别是“远”字中的两笔;字的笔画的起笔、收笔交代清楚;同一方印中出现两个“目”,设计则-有所变化,显得生动有趣,突现了“零件”的优美。

二、章法:章法又称布法,王老师独创的“五个原则加留空”,则是章法的最高境界。 1、中线,如图“远”字与“嘱”字的中线同在一条垂直线上,显得挺拔有力。 2、对称,中线左右线条要对称。如“远”、“嘱” 3、间隔,笔画间的间隔要匀称。如图中“高”、“瞻”、“瞩”笔画之间的间隔相等匀称,几乎无可挑剔。 4、重心,每个字的重心应在字的中心位置,因为汉字一般为上密下疏,因此每个字的重心应略微偏上1/5为好。 5、印中平行两字的底线、重心要一致,同在一条平行线上。 6、留空,印面要注意留空,上下留空、左右对称留空。这样才能达到“密不容发,疏能跑马”,“虚实相顾”、大红大白的效果。 此外,还要注意印中每个字不是孤立的,不是各自为政的,而是要有线条的穿插,有的地方相连,有的互相呼应,有的沾边,且要有粗细变化。再看“瞻”字的一撇(注6)甚至大胆突破框框,体现了王老师独特的胆识,真是惊世之笔。达到了“耐人品尝”的隽永韵味。 三、刀法,王老师治印,刀法不拘一格,切刀、冲刀均有之,起笔收笔交点代清楚,特别是几处回锋笔的处理、崩裂的处理,加强了线条的力度,体现了线条的婉转多姿。

篆刻历史与文化

篆刻历史 玺印的产生和它在古代的用途 一、玺印的产生 (一)商代已具备了产生玺印的物质、技术条件,但尚无使用玺印的社会要求。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印章,是战国古你(秦以前的印章统称古你―“你”即后世的“玺”字),多是用铜、锡、铅的合金(间有用银)铸成的。印文奇古,有的已无法认识。 古你的产生需要三方面的条件:一要有较完善的文字作前提;二要有熟练的刻字技巧;三要有较高的冶炼、铸造技术。就这三点而论,商代已具备了。从文字和契刻技巧来看,甲骨文不但比较完善,契刻技法娴熟,而且文字结构和章法,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平。从冶炼、铸造工艺来看,商代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已达高峰,著名的“司母戊”鼎是其代表作。北京尊古斋有三方类似玺印的“古物”(据说出土于殷墟,详细来源不明),青铜质,有环钮,朱文。甲骨文、司母戊鼎和三方类似玺印的“古物”,说明商代已具备产生玺印的物质、技术条件,但类似玺印的商代遗物极少发现,这说明商代社会生活或许还没有使用玺印的需求,玺印尚未产生或没有广泛使用。 (二)春秋时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玺印应运而生从历史记载来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武子取卞,

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襄公二十九年为春秋中期。一般认为玺印产生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普遍使用。鲁迅先生曾说:“尝闻艺术来源于致用”(《蜕完印存代序}) )。作为实用艺术的玺印,必然是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而发展的。它所以会产生于春秋时期,主要由于: 1 ,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代已出现了商业,但还不够发达。春秋时,商业在各诸侯国间广泛发展起来。随着商业的发展、物资交流频繁,需要一种类似符节的信物作为转运和存放货物的凭证,于是玺印应运而生。《周礼,地官·掌节》中说:“货贿用玺节”。注释说:“玺节者,今之印章也。”可以说玺节是古代允许经商的凭证。 2 .适应政治制度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征,战争频繁,宗族制逐渐破坏,家族制逐渐兴起。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再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任命官吏需要授予一种行使权力的信物,玺印的产生又增加的新的社会需要。 (三)玺印是由“符节”和“母范”演化而来一种实用艺术的产生,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观察历史文物,玺印可能是由“符节”和“母范”演化而来。上文提到的三方类似玺印的古物,可能就是这一演化过程中的产物。至战国时,齐国的陶文绝大多数是用“字范”直接压印出来的。 二、古代玺印的用途 (一)在商业上的用途 1 .是古代允许经商及商品出入的凭证。《周礼·地官·司市》:“凡通货贿,以玺节出

2020智慧树知到《篆刻欣赏》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

2020智慧树知到《篆刻欣赏》章节测试[完 整答案 ] 智慧树知到《篆刻欣赏》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下面哪个不是古代印章的用途 A:器物记名 B:烙马 C:殉葬 D:称重 正确答案:称重 2、明清以前制作印章主要的材料是 A:金属 B:象牙 C:石头 D:泥 正确答案:金属 3、下面哪个不是古代印章的制造方法 A:铸造 B:凿刻 C:蟠条 D:吹制 正确答案:吹制

4、下列哪种白文印大多都有边框 A:古玺 B:汉印 C:将军印 D:玉印 正确答案:古玺 5、从考古可知最早的印章出现在( )时期 A:商 B:周 C:春秋 D:战国 正确答案:商 第二章 1、真正把文人印开一代风气的人是 A:米芾 B:赵孟頫 C:王冕 D:文彭 正确答案:文彭 2、文人印的涉及 A:自篆 B:自刻

C:使用易于刻制的石材 D:在文人间流行 正确答案:自篆,自刻,使用易于刻制的石材,在文人间流行 3、“以书入印”的开创者是 A:邓石如 B:黄牧甫 C:何震 D:文彭 正确答案:邓石如 4、“印外求印”的开创者是 A:黄牧甫 B:吴昌硕 C:赵之谦 D:陈巨来 正确答案:赵之谦 5、“西泠八家”的主要刀法为( ) A:冲刀法 B:切刀法 C:舞刀法 D:顿刀法 正确答案:切刀法 第三章

1、田黄属于( ) A:寿山石 B:昌化石 C:辽宁石 D:青田石 正确答案:A 2、下列哪个不是篆刻四大石材之一( ) A:青田石 B:寿山石 C:巴林石 D:辽宁石 正确答案:D 3、寿山石产自( ) A:浙江 B:江苏 C:广东 D:福建 正确答案:D 4、巴林石产自( ) A:内蒙古 B:江苏 C:广东

中国传统文化——篆刻

中国传统文化—— 篆刻艺术简介 篆刻是一种从古至今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的传统艺 术。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 艺术品。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秦始 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 私人用印统称“印”。 篆刻的「篆」字,古时写作「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 书写用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为“竹”。其实 在古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的范围,都可称为“篆 刻”。按照印文的凹凸,可以分为朱文印(阳刻、阳文)和 白文印(阴刻、阴文)。 传统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 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 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 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 2009年9月30日,“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所谓篆刻艺术,乃于金属、象牙、犀角、玉、石等质材之上雕刻以篆体文字之艺术。因以制作印章为主,又称印章艺术。作为国粹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一以贯之、厚重的悠久传统。其融万千气象于方寸之间,向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或自篆自用,或馈赠文友,钤记落款,观赏把玩,可从中获得无尽的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 篆刻艺术概述

所谓“篆刻艺术”,不是简单地用“篆书”这一载体去刻印就是篆刻艺术。历数历史上有建树的篆刻家,他们首先是有风格、有个性的篆书家,亦即“以我书入我印”,如:邓石如、吴攘之、赵之谦、黄士凌、吴昌硕、齐白石。 传统的篆刻艺术,它的标准是:只有在形成了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书艺术以后,才可以催生出有个性色彩和具有审美价值的篆刻艺术作品。 篆刻,就是以刀代笔,在印材上按照已经写好的书法,或画好的图像,进行刻写。它是中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篆刻最常用的字体是篆字。此外,还有隶书、楷书、行书等。篆刻的材料有水晶、玉、金属、兽角、象牙、竹、木、石料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石料。 中国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由于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中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从体式来看,分为真、草、隶、篆;从艺术来看,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正 因为中国文字具有 这些特点,才使得 篆刻这门以文字书 写形式为表现内容 的传统艺术,有了 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源泉。 入印文字的采 用,一般以大篆、小 篆和汉篆(即缪篆) 为主。宋元之后,用 字范围渐有拓宽, 隶书、楷书,甚至行 楷等,有时也被引 人印章。即以篆书入印而言,流派印章兴起之后,所取范围也日趋广泛。诸如甲骨、兵器、石鼓、诏版、泉布、瓦当等实物上的文字,无一不在篆刻创作的文字取资之内。特别是明清之际,流派作家中的几位巨将,能成功地以自己独具风貌的篆书入印,使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而这也正是形成印章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以真、草、隶、篆中的一种——篆书来说,就有好多门类。秦以前的统称大篆;秦统一后的文字,称小篆(即秦篆、斯篆);汉代则出现了一种专用于摹印的书体称缪篆。属大篆范畴的,有金文、石鼓文、籀文;秦篆类的包括诏版、权量书体;汉篆则还有汉砖、碑额书体。而且在篆书中,一个字往往出现多种写法,有的甚至多达百余种。但是不论篆书有多少类别和多少写法,归根结底却“万变不离其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