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特复习题答案

中特复习题答案

中特复习题答案
中特复习题答案

1,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

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发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社

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视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江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它既有整体性,又有发展的阶段性,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实践是无止境的,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未竟的事业,是继续发展的事业,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要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3,为什么说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理论根据根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立足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想问题,办事情,制定规划,确定具体的方针政策,都不可忘记国情,不可脱离党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冢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正确制定执行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4.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的制度优势。请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中国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的制度优势取得成功是因为一是共产党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成为全党的统一意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二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战略,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逐渐加以实现,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当前需求,又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同时,明确提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1)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基础生机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活力在于吸纳人民群众的智慧。(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切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都在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引向自为阶级,并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且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她指给人们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3)持正己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旺盛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于正己自觉改革的政党。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在持续增长,民富国强的态势基本形成。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正己和改革,不仅有力地推进自己领导的事业持续进步,而且也显示了自己至今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中国经验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和借鉴中国经验的积极意义主要不在于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而在于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借鉴。所以,一定要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种发展的自主性本身就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和意义。

虽然中国模式给对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官员腐败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度、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方面的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以及由于利益格局调整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等等。因为我们中国还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初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如何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处理好中国模式中存在的国内问题,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建设一个真正可持续的、环保的、公平正义的发展模式,是我们今后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成熟完善的中国模式还是要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混合经济为基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地区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合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的作用,正确处理城乡、地区、不同利益群体、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尽量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向以集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以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为特征的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5.目前我国发展中存在哪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作为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过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腐败问题,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当前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是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二是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及环境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使环境遭到破坏;三是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

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措施: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总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改善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以高质量的城镇化带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要素在国土空间和区域间的流动,带动区域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大量的劳动密集型非农企业带动全社会就业机会的增长;鼓励自主创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要加快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环节改善收入分配,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3)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理顺资源环境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相关的政府监管政策,丰富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政策

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碳汇产业,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既要明确改革优先顺序,也要合理确定改革的重点任务,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改革的参与度,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已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1987年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1992年中共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上,强调走自已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中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以上答案为书本内容,个人认为,从马列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乃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很多东西都处于落后的状态。无论从物质上还是从精神上,我们都远不能和西方已经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相比。只有承认了,并且切实改善了,我们社会主义才走的下去。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这些大道理讲讲可以讲几天。但是真正只有让人民富裕了,生活舒坦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才能被所有人接受。其他都是空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9、如何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

两方面的背景。从国内的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面对严重的困难,我们的出路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从国际环境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我们的出路也只能是通过改革开放。邓小平正是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第一,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开放的旧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二,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因此,改革开放既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多次指出,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三,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因此,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0、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一是要正确看待收入分配差距。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市场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将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价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积极因素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二是合理调剂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第一,要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水平。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1、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你对未来跨入中等收入群体有哪些考虑?

所谓“橄榄型”分配格局,又称“纺锤型”分配格局,通俗的说法就是“两头小、中间大”,是指一个以中产阶层为主体,富人阶层和贫穷阶层比例都比较小的,形如橄榄形的社会群体收入分配结构。

“橄榄型”分配格局是一部分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再政治的宏观调控及法律规范下逐步形成的,如瑞典、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事实上这些国家在此前曾经有过这样的类似的格局。目前、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实际存在不同于“橄榄型”的其他分配格局,主要表现为“金字塔型”、“哑铃型”、“倒丁字型”等多种分配格局。

多数学者认为,一个真正现代化的、稳定的国家必然是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高、低收入者所占比重都不大的“橄榄型”结构。现代社会或者工业化社会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里,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分配差距比较小,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比较丰足的经济收入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受益。

我国正在进入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阶段,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已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构建“橄榄型”格局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1.政策向中低收入者倾斜,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2.调整产生结构,创造更多能产生中等收入的职业和岗位。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定中等收入群。4.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橄榄型”社会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基本特征是"两头大,中间小",也就是中阶级层数量和规模比较大,精英和低层数量相对少。其目标就是使收入分配相对比较平均,中等收入者占多数。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满足大多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有利于经济的均衡增长。如果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多数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或者工业化社会的分配格局应该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它有庞大的社会中间层即中产阶级。在社会中间层规模大的社会里.社会资源的配置一般都比较合理.经济分配差距比较小,大多数社会成员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获得比较丰足的经济收入和公平的发展机会.生活比较安定,社会成员在现代化过程中普遍受益。这样的社会是最稳定、最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间层通常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较强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利益冲突较强的缓冲功能,它可以在社会高层与社会底层之间起到“缓冲层”的作用,可以使激烈19社会矛盾和冲突得到缓解,有利于社会

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结构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的社会中,社会主流意识更趋稳定.不容易受极端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中等收入阶层数量庞大,其拥有的资金和财产多,消费需求大并能持续增长,因而能够推动和扩大内需.形成高收入、高福利、高消费、高产出的良性循环。

温家宝总理指出,“橄榄型”社会是我们此次收入分配改革的终极目标,而所谓“橄榄型”社会,是指“两头小,中间大”的椭圆球形社会财富分配格局。这一社会财富分配模型所表明的是,极富极穷的“两极”在社会财富分布阶层结构中只占很小的比重,而中间阶层相当庞大。从全球视阈来看,世界上许多的现代化发达国家都是这种结构,当然也正是这种结构铸就了许多国家今日的发达和社会稳定。因为庞大的中产阶级具有对社会贫富分化有着较强的调节功能,对社会利益冲突有着较强的缓冲功能。与“橄榄型”社会相对的是“哑铃型”社会,假如一个国家处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状态之中,那么贫富分化所导致的阶级对立肯定会加剧“为富不仁”和“杀富济贫”并存、推进式的、永无休止的阶级斗争,于国于民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那么,从我国的现实出发,如何才能塑造一个理想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呢?部分学者认为,只有通过社会政治改革,改写不合理的社会规则,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给民众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实现各个阶层之间的良性社会流动才是构建“橄榄型”社会的根本。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李宝元教授认为,中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关键不在市场而在官场,从长期战略和治本策略来看,要尽快破除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各种限制市场自由的身份歧视制度,旗帜鲜明、大刀阔斧地进行反行政性垄断和各种腐败行为,从而在长期战略方向正确、短期应对策略有效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行个人高额累进所得税、开征遗产税等再分配手段,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占阳教授认为,解决当前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问题需要落实到两点上:一是大幅度地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从而使之有钱花;二是大幅度地提高他们的社会保障水平,从而使之敢于把增加的收入花出去。而要做到这两件大事,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化改革,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坚冰,解决分配制度问题,还富于民,建立起公共财政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研究员认为,鉴于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建议成立国家层面的收入分配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务院领导挂帅,有关部委参加,统筹规划收入分配改革问题。要研究拟定收入分配整体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指导思想、原则,明确调整经济结构以促进调整分配关系、深化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以促进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步骤,制定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措施。

部分学者则认为,中国目前的现实是中产阶级成长环境极为恶劣,房奴、车奴、孩奴……光鲜的外表下是中产阶级夹缝中求生的真实境遇。在“每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的荒谬现实中,中国的所谓中产阶层始终匍匐前行,又何谈去充当社会的“稳定器”。建构“橄榄型”社会,实现中产阶级的增量,仅仅靠收入制度改革本身是不够的,必须增强社会的流动性,加速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特别是保持底层社会向上跃升途径的畅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孙萌博士认为,要使社会结构中的中产阶层膨胀起来,仅仅依靠底层的奋斗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更为紧迫的是改变当前的“权贵资本化”和“资本官僚化”

倾向:国企无论盈亏都实行高管高薪,而一线职工却没有渠道表达自己的声音;社会资源集中于政府和国企,而进入这些部门的人事渠道相当狭隘,几乎已经沦为当前权贵和“资本家”的“关系网”交易产品。一个真正的“橄榄型”社会不仅需要一个相对庞大的中间阶层,更需要一个各阶层之间活跃的交通渠道。北京学者宋桂芳认为,从西方的历史经验来看,“橄榄型”社会不仅仅是一个个人收入的分布模型,更涉及社会流动问题,而社会流动则要求政府必须做好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方面相应的配套设施工作。政府只有下定决心,在医疗、教育和住房等领域进行彻底地改革,才能真正培育出自己的“橄榄”,改变“倒丁字型”结构,继续为底层群众的上行道路寻找突破口,中产阶层才不至于长期“蜗居”在底层的某个角落,“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更殷实起来。此外,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博弈中,广大群众在收入分配方案上应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另有部分学者认为,解决中国当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必须和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模式的转变联系在一起,从经济发展的长期运行中根本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认为,除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外,要解决国民的贫富差距问题,更要思考造成贫富差距更深层和更具有主导性的原因。需要讨论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社会,究竟实行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和政府政策,才能最有效地控制住收入分配差距拉得过大,甚至有效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王小广研究员认为,国民收入分配的改革必须要有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经济增长更加重视消费、自主创新和就业。国民收入分配的改革如果想真正推行开来,一方面,就必须在完善税制、垄断行业、实现国有企业的全民所有和分享上取得一些突破。另一方面就必须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如果投资驱动的模式不变,国民收入分配的问题就很难改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认为,收入的核心是收入的结构。当前国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外收入差距过大,而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着眼于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在整个收入分配的结构中,提升居民的收入分配比重,降低政府和企业的相对比重,在还富于民的同时,以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和收入公平分配模式。

橄榄型”分配格局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与“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是“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是一种两极分化的结构。尽管对于当前我国是否属于“金字塔型”分配结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事实。一方面,一些富人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名车及各种奢侈品一掷千金,甚至令发达国家的民众都感慨“中国人真有钱”;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只是实现初步小康,还存在数量众多的贫困家庭。许多国家的实践都证明,收入分配结构呈“橄榄型”的社会比呈“金字塔型”的社会要稳定得多。在我国,人民群众对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意见很大,并且成为许多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如果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因此,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12、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必须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总结执政经验教训作出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人民的民主参与愿望普遍增强。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

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要求,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任务。我们党必须适应新的情况,把扩大民主参与,引导人民更多更好地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作为改进执政方式的根本取向和坚实基础,最大限度地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管理国家和一切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必然途径。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所依之"法",是规范化了的人民意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和法律,并且运用宪法和法律来治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人民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行使被授予的各种权力并且接受人民的监督。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法律的实施。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模范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而且还要领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树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党的领导,并通过党组织的卓越工作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13、如何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1.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El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

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3.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重要基础。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1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高度重视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保持党的纯洁性

世情: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国情:“三个没有变”(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三个世所罕见”(在我国这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

党情:面临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在这样的形式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挑战,面临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

四个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为人民掌好政、执好政;

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中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所有这些,都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革开放考验: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任务。面对改革开放中日益呈现出的新旧矛盾、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排除来自“左”

和“右”的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执政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

市场经济考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经济领域中的市场交换原则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乃至党内生活中来,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党的肌体。如何既能领导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是摆在党面前的重大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但也要看到,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

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也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以敏锐的眼光洞悉发展先机,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如何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维护国家安全,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也是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精神懈怠的危险:对于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在长期执政和取得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精神懈怠,如何克服一些党员干部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忧患意思的思想,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这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能力不足的危险: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趋势新特点,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挑战性更加突出,对领导者素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克服一些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够,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够等问题,不断提高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本领,更加突出地摆在全党的面前。

脱离群众的危险: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官本位思想严重,有些党员干部还存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不讲原则、不负责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整治不力,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坚决反对腐败,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目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铺张浪费、奢靡享乐,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中发生的腐败案件影响恶劣,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等。这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15、怎么认识当代中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外方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