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四章 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四章历史时期水系湖泊的变迁

第一节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基本概念

大溜:江河中心速度大的水流。

正溜:主流。

雍水:由于受河岸两侧地形的限制或人为影响,所导致的河道中水流断面收缩。当水通过时所产生水位高于常水位的现象,这种水位上升称为雍水。

民埝:滨河之堤,谓之民埝,系民所修,官所守,为现时东水最要之堤也。民埝距水,远近不等,有即在水滨者,有离水至三四里者,当时修造,任意为之,并无定理,

甚至其弯曲有令人不可解者。其高低厚薄,亦各处互异,有高于现时水面九尺者,

有高至一丈五尺者,高逾沙滩五尺至八尺不等,高逾堤外之地亦九尺至一丈五尺不

等,其堤顶有宽二丈四尺者,有宽三丈六尺者,新筑之埝则较厚。忽高忽低,忽厚

忽薄,其收坡亦斜直不同,良可异也。

一、黄河简介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之脉各姿各雅山东麓的卡日曲,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在山东垦利县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75.24万平方千米。

黄河在内蒙古托克托

县(河口镇)以上为上游,

河长3472千米。根据河道

特性的差异,又可将上游

段分为河源段、峡谷段与

平原段。青海贵德龙羊峡

以上为河源段。从卡日曲开始流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龙羊峡。

大部流行于青藏高原面上,河道迂回曲折,两岸多湖泊沼泽,河水清浅而稳定。龙羊峡至青铜峡,河道切过祁连山向东南延伸的余脉,形成峡谷和川地相间分布的形势。在坚硬的片麻、花岗岩及变质岩地段,形成峡谷,而在较松软的砂页岩、红色岩系分布区则形成宽谷。

这一段共有峡谷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青铜

峡等近20个峡谷。出青铜峡后,河道沿着鄂尔

多斯高原西北边界繞流,沿途所经,大部分为干

旱和半干旱地区,几乎河流加入,河床平缓,两

岸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从河口镇至孟津围中游,流程1122千米,

由北向南穿行在山西、陕西峡谷之中,至龙门,

河长仅718千米,水势落差却达611米,著名的

壶口瀑布,平水时瀑布跌落17米,龙门河床宽仅100米。龙门以下至潼关,在长130千米的河段内,主要接纳了汾河、泾河、渭河、洛河等不少重要支流,水量大增。同时,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河道很不稳定。黄河过潼关折向东流进入黄河最后一峡谷段三门峡。黄河中游两岸大部分为黄土高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年输沙量占黄河年输沙量的89%.这也是黄河洪水主要来源,其径流量占黄河总径流量的40%.所以,黄河中游是治理黄河水患的关键地段。

孟津以下为下游,长870米。此河段在华北平原上游荡,河床宽坦,水流缓慢,尼山淤

积旺盛,使河床平均高出两侧平地4-5米,是

为“地上河”。除在孟津至桃花峪间纳入伊洛

河、沁河,在山东纳入大汶河之外,再无其他

支流汇入。

据文献记载,20世纪50年代前黄河下游

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改道有二、三十次,

特大的有6次,史称黄河“六大徙”.

二、黄河下游水道变迁

1、公元前4世纪以前

黄河进入历史时期,直至战国时代开始在下游两岸修筑堤防的长达数千年的岁月里,其基本流向大致都流经河北平原(包括豫北、冀南、冀中、鲁西北),在渤海西岸入海。由于没有堤防,每遇汛期,免不了要满溢泛滥,每隔一个时期,免不了要改道。因而不论是新石器时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时代,平原中部都存在着一片极为宽阔的、空无聚落的地区。据文献记载,当时流经河北平原的《禹贡》、《山海经·北山经》、《汉书·地理志》中的三道。前

两道大河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东麓北流,至天津市区附近入渤海。而《汉志》中大河

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

北、冀东南,东北至黄烨县

境入渤海。这三条河道,在

战国中期以前,或迭为主

次,或同时存在,而以流经

《汉志》中大河为常见。黄

河这种迁徙不定的局面,直

至战国中期,即前4世纪中

叶,下游两岸修筑了堤防,

河道才开始固定。

2、前4世纪至公元初年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

修筑堤防之后,固定下来的

河道就是《汉志》中的大河。

这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黄

河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

面,是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

改道。但是,自战国以来在

黄河两岸筑堤之后,来自中游的泥沙堆积加速,至西汉前期即公元前2世纪中叶,开始出现频繁决溢的记载。决溢的地点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古淇水口至浚县东北古黎阳县的70余里河段内,河堤修得很高。因为河水流经今浚、滑二县移动的一段,是下游河道的窄段,东岸有滑县的天台山、白马山,西安有浚县大伾(音坯)诸山,在两岸山地的夹持夏,上游来水至此形成雍水,加速了以上河道的淤积,形成了地上河。决堤的原因,还有在堤内修筑民埝有关。河道出古黎阳之后,地势渐趋平缓,流速减弱,成为宽槽河段。大溜得以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滩地紧系垦殖,并修筑民埝以自卫。因所修民埝距离河床远近不同、高低厚度不同,就迫使河床宽窄不等、河身多弯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自西汉文帝时,开始出现较大规模的改道。至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河水在今濮阳瓠子口决溢,洪水东南泄入巨野泽,由泗水经淮水入海,这时历史记载上

黄河夺淮入海的第一次。洪水泛滥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的广大地区。公元11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决口,当时执政的王莽因河水东决可使他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任河水离开古道,东部平原受灾达60年之久。造成黄河第二次大改道。

3、公元11—1127年

直至公元69-70年,东汉政府才动员了数十万人工,在王景的领导下对下游河道进行治理后,才固定处一条新的河道。这条河道是为东汉大河。王景治河根据公元11年黄河决口后几十年来冲成的河道的趋势,制定了随地地势的高低,通过疏浚雍塞,开凿高阜,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这条新道自河南濮阳之西的长寿津由西汉大河别出,大体流经今冀鲁交界地区,在山东垦利县入渤海。自此以后的800多年的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安流),虽间有决溢,但未酿出大灾,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改道。究其原因,是因为东汉时候开始,大量的北方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退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原来的栽培植物,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下游河道泥沙也相应减少了。其次是当时的黄河下游河道的两岸存在在不少分支,沿途还有许多湖泊,均起着分洪、排沙和调节流量的作用,减轻了干流的负担。再次是经王景整治过的河道,流路顺治,有利于河道的冲刷,延缓了泥沙的堆积。

东汉以来的黄河经过近千年的堆积,河口的泥沙越来越多,终于在公元944年,黄河在今河南浚县之南的滑县决口,淹没了曹县、单县、濮阳等地区,洪水又聚集在梁山周围,将原来的巨野泽扩大为梁山泊。1034年,黄河又在澶州横陇埽(今濮阳东)决口,形成一条横陇河。从今濮阳东北经聊城、临清一带,在今山东滨县、惠民以北入渤海。1048年,黄河又在澶州商胡埽决口,北流经进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下合御河(今南运河)、界河(今大清河),在今天津市区入海,是为宋代黄河的北派。是为黄河第三次重大的改道。1060年,河水又在魏县第六埽决出一条分流,东北经今马颊(音甲)河入渤海,是为宋代黄河的东派。总之,自1048年以后,至北宋灭亡,黄河时而北流,时而东流,时而两股并流,时而决入梁山泊。河道在河北平原呈游荡性活动。

4、公元1128—16世纪中叶

1128年冬,宋王朝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河南滑县西南李固渡人为决河,使黄河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流入淮河。从此,黄河东流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县、滑县一带的古道,不再进入华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内以东南入淮为常。这是黄河历史上第四次重大的改道。

浚、滑两县之间由于是黄河的窄段,由于这一段河道的控制,以下河东决口后的摆动的

范围,基本上限制在太行山以东、山东丘陵以北的河北平原上,离开了这段河道控制之后,下游河道折向东或东南,摆动于豫东北至鲁西南地区。这个时期,河道变迁呈现以下趋势:河道干流摆动趋向东南,决口地点渐往上(西)移动;大河除干流之外,还有几股岔流同时存在。究其原因,河道初入豫东北和鲁西南地区,都是平地漫流而成,河床宽浅,变易不定,虽有堤防,多为沙土所筑,易受洪水冲溃,汛期往往决成数股并流。二是,金朝开始南侵时,宋朝曾一度以黄河与金人为界,河道不断南摆,金人占领区遇大,对金朝越有利,所以也不致力于河道的固定,只采取那里决口分流,及在那里筑堤的消极防御,遂使多股分流的局面长期保存下来。

到1286年,黄河又在河南原武或阳武境内分成三股,夺颍河入淮河,到达了扇形平原的最西南极限。这是黄河第五次重大的改道。这与河道沿岸条件变化有关。黄河下游河道北岸出山以后,南岸还有今郑州市西北邙山控制。邙山古称广武山,是嵩山从伊洛河口沿黄河南岸行东延伸的部分,原作西南——东北向。自北宋中叶以来,黄河主溜渐渐冲刷南岸,逼近山根,渐渐使原来的东北向变成东南向,遂使黄河有可能在郑州一带决向东南,夺颍入淮。

由于黄河不稳定,以致黄河下游多次决溢。1351年,在贾鲁主持下开展了治河工程。这条河道大体上经今封丘县南、开封北,又经东明、兰考县,越经今鲁豫交界处,又过商丘北、虞城南,夏邑、砀山之间,东经萧县北,于徐州入泗水,循泗水入淮。明初,黄河干流又改走颍河入淮。明永乐年间定都北京,并修复了元末淤塞的会通河。以后治河的目的是为了保运河,即不使黄河北决冲毁山东境内的会通河(安山镇北至临清)。所以,明中叶以后形成较固定的汴水、涡水、颍三道,以汴道为主(约当今废黄河)为干流。15世纪末,又在河南武陟县至江苏沛县修筑了一条绵亘180公里的太行堤后,黄河北决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疏濉、涡、颍等河入淮。

5、16世纪中叶至1854(清咸丰四年)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基本结束,后经万历年间潘季训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被固定在单股河道,即今地图上的废黄河。单股河道的固定,对于修防和漕运来说是有利的,但由于水沙不能旁泄,泥沙在河床越积越多,河床很快淤为“悬河”。因此,一次新的改道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6、1855年黄河大改道

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今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先向西北淹及封丘、祥符各县,又向东南流于兰仪、考城、长垣等县,分成三股,皆东北流至张秋镇,汇合后穿山东运河经小盐河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至此,黄河结束了长达700多年的由淮入海的历史。这是黄

河第六次重大改道。由于清军忙于应付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起义,所以直到1876年才将河堤修成,是为今天黄河下游的河道。

三、黄河下游水道变迁认识

1、从新石器时代以来至12世纪20年代,黄河下游绝大部分时间流经太行山以东、泰山山脉以北的河北平原,由渤海湾入渤海。12世纪开始,河道离开了河北平原,东南流入黄淮平原入黄海,前后约700年。先是流经黄淮平原北部,以后逐渐南摆,到13世纪末已经达到豫西山地东缘,至此黄河在华北平原扫了一篇。16世纪末,大致固定在今废黄河一线。19世纪末,又折而东北流,至渤海湾西岸入渤海。

2、从历史上黄河数十条改道来看,由利津入海的东汉大河和由徐州会泗夺淮入海的明清大河,流经的时间较长。前者大致行水800年,后者约500年,两者均为1855年前黄河下游各泛道的主干。这时因为黄河下游冲击平原由山东丘陵分割为两部分,是黄河具有或东北入渤海,或东南入黄海的两种可能性。黄河按照水流就下的规律,必然寻求着坡面最陡河距海最近的流路,而这两条泛道正具备这两种条件,因为成为各条泛道的主干。

3、历史上黄河改道的根本原因,在于中游水土流失和下游防御措施不力。

4、历史时期黄河不断地决口、泛滥和改道,地下游平原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

5、黄河下游水道变迁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文条件方面,洪水和泥沙是黄河下游变迁的主要原因。河流地貌方面,托克托以上的上游河段落差3846米,中游落差890米,下游落差95米,由高原到平原,泥沙易沉积在华北大平原上。下游地貌条件,太行山前冲积扇的发育,华北平原西北与东南地面的高低不同。广武山的侵蚀与切割,宋、元前后对黄河流向的影响。

人类活动因素:1、人为不合理的开发,采伐不节制,破坏了黄河中游的森林与植被。2、战争的破坏。宋建炎二年(1128)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限金兵。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决花园口大堤阻日军进犯,均造成了惨重的灾难。

6、“保护黄河”的新问题:

然而进入近代以来,黄河水患一定程度得到控制之时,我们看到这样一组统计数据:20世纪70年代黄河出现6次断流,80年代为7次,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从断流长度而言,70年代黄河断流130公里,80年代黄河断流150公里,到90年代则达300公里,其中1995年达800公里;从断流时间来看,70年代断流21天,80年代断流36天,而1997年断流达226天,特别是创下了黄河口330天无一滴水入海的记录。

四、思考题

1、黄河行水废黄河500年的原因

2、黄河下游的改道与城市变迁研究

3、黄河下游的改道与中国古代经济中心的转移

4、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中游水土流失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下游河道仍在不断地淤高,黄河决溢的隐患还不能说已根本消除。

第二节长江中下游河道湖泊的变迁

一、长江简介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以沱沱河为最长,是为正源。其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等十一个省(市、区),在崇明、长沙、横沙三岛附近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上第二大河,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9335亿立方米。从河源到河口落差6600多米。

从河源至湖北宜昌段为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上游河谷宽浅,水流缓慢,两岸草滩成片,是良好的高原牧场。自青海玉树直门达以下下至四川宜宾一段为金沙江,长2308米,奔流于横断山脉峡谷地带之间,河谷深切,水流湍急,到云南石鼓,河道进入虎跳峡,最窄处江面仅宽30余米。出峡之后,金沙江穿过云贵高原北部,接纳了雅砻(音龙)江等支流,进入四川盆地。自宜宾以下始称长江,其中流经四川盆地一段习惯上称为川江;它穿行在紫色砂叶岩组成的山地丘陵之间,河曲发育,并接纳了沱江、嘉陵江、乌江等支流。过万县之后,山势渐高,从奉节以东进入世界著名的长江三峡区。长江出峡后,自宜昌以下进入中游冲积平原,河道迂回曲折,尤其自湖北枝江至湖南城陵矶一段(称为荆江)尤为突出,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荆江自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千米,河道长达247千米。由于水流缓,泥沙沉积旺盛,荆江河床高出地面,亦称之为“地上河”。每当汛期,洪水位高出平地10-14米,极易溃堤成灾,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是长江流域重点防洪区。

长江中游的一大特点就是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汉江,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水诸河和鄱(音坡)阳湖水系的赣、抚、信、饶、修诸水。虽然中游有洞庭、鄱阳等湖泊的调蓄作用,但因地势低,汛期洪水来势凶猛,泄水不畅,容易酿成洪涝灾害。

湖口以下的下游,湖泊港汊众多,但汇入的支流较小,主要有青弋江和巢湖、太湖水系的几条短小河流汇入。

历史时期,长江河道水系的变迁也主要集中在自宜昌以下的中下游地区,这里因地势平坦,河床摆幅及沿岸的湖泊水系均曾发生重大的变化。现将古今变迁较大的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荆江河段、洞庭湖区、鄱阳湖区级太湖水系等部分分述如下。

二、云梦泽的演变过程与周围聚落设置的变化

云梦泽是古代江汉平原上一个著名湖泊,它是在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上逐渐发育而成的,并随着湖陆的变迁而演变。不过,云梦并不等于云梦泽。云梦,只是楚王的一个狩猎区,是多种地貌,如丘陵、湖沼、森林等的综合体。云梦泽是狩猎区的湖沼部分。云梦的范围十分广阔,东西约八百里,南北也不下五百里。其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昌、宜都一线,北至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这个时候,在云梦泽的两侧,分布着两大平原:西部为江陵以东的荆江三角洲,东部则为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的泛滥平原。这两块平原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聚落出现。如今江陵县以东、潜江县西南的汉晋华容县城内的章华台和长江泛滥平原上的今洪湖县境内的州国故城。

秦汉时代,长江在江陵以东继续通过夏水和涌水分流分砂的结果,荆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南发展,并和来自今潜江一带向东南发展的汉江三角洲合并,形成汉江陆上三角洲。与三角洲不断向东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也有所发展。因此,汉代在荆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岸的章华台附近,首先设置了华容县。不久又在三角洲顶部,今潜江县附近建立云杜县。县治的设立,是三角洲扩展、经济上升的必然结果。这时云梦泽的主体被排挤在当时的华容县的南境。其东其北,虽属云梦泽,但均以沼泽形态为主体。东汉末,曹操赤壁战败,引军从华容道步归,行至云梦大泽中,遇大雾、泥泞,迷失道路。可见从乌林至华容的云梦泽,甚至还存在着可供“步归”的华容道。

魏晋南朝时,江汉陆上三角洲和云梦泽变化较大。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自北向南掀斜下降的性质,加上荆江三角洲上的夏、涌二水分水分沙激增,所以荆江三角洲向东延伸的同时,迅速向南扩张,从而迫使原来华容县南的云梦泽主体,则为新扩展的三角洲平原所代替。随着荆江三角洲扩展、开发的结果,西晋时分华容县东南境,于涌水自然堤上设置监利县。东晋时期又在今沔阳城关附近增设惠怀县。

随着荆江三角洲夏、涌二水分流顶点高程的增加,平水期水流归槽的结果,夏、涌二水逐渐变成冬竭夏流的季节性河流,并自魏晋之后,此二水分流口之间的长江中,开始出现,迫使大江主鸿向西岸发展。河道逐渐西移的结果,使二水源头离江越来越远,以致最后枯竭。据6世纪《水经注》记载,这时的云梦泽在云杜、恵怀、监利一线以东已经被沙洲分为许多小湖。诸如大浐湖、马骨湖、太白湖等。随着江汉陆上三角洲的向东扩展,云梦泽主体不断被迫东移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的泛滥平原上,陆地沦为湖泽。西汉时设置的长江西侧泛滥平原上的州陵县也随之撤销。必须指出,随着夏、涌二水的断流,云梦泽的面积已大非昔

比,深度也较为平浅。

南朝以后,随着江汉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原已平浅的云梦泽主体,在唐宋时代基本上已经淤平成陆。北宋初期,为了开展和管理新成陆区的农业生产,在今监利县东北60里设置玉沙县。近年来考古工作者还在洪湖在发现不少宋代的遗址和墓葬。至此,江汉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已经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取代。

宋代以前荆江河段排水沙口均在北岸,所以云梦泽变迁趋势是水体缩减,陆地扩展。元明以后北岸诸口逐渐淤塞,南岸出现太平、调弦、藕池、松滋四口,荆江水沙主要排向南岸,加上江汉平原上来沙不多,下沉速度超过堆积速度,江汉平原上排水不畅。这样,洪湖地区逐渐为积水所汇,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洪湖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今江汉平原上最大的湖泊。

总之,江汉平原上著名的云梦泽,由于长江和汉江带来的泥沙沉积量大于新构造下沉量,江汉陆上三角洲不断扩展的结果而逐渐消亡。

三、荆江河床的演变

荆江专指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岳阳城陵矶,全长400公里,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其中藕池口以上称上荆江;藕池口以下为下荆江。两段因地貌形态不同,河床演变模式各有差异。

下荆江自藕池口到城陵矶之间,直线距离仅80千米,河道长247千米。由于水流缓,泥沙沉积旺盛,荆江河段河床高出地面,亦成为“地上河”,每当汛期,洪水位高出平地10-14米,极易溃堤成灾,自古就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是长江流域重点防洪区。

江陵以上的荆江河段,发育在长江出峡以后的冲积扇上,河道呈分汊河床形式,随着江心洲的南北摆动,主汊河床交替演变。近千年来,随地势的变化,分汊河床逐渐演变成分流水系。

(一)上荆江河床的演变

先秦两汉时期,长江出三峡后,至枝江县、松滋二县进入冲积扇平原地区,由于摆脱两岸山约束,河流比降(河源与河口的高度差称为河流的总落差,而特定河段两端的高度差则是该河段的落差,单位河长内的落差叫做河流的比降,以小数或千分数表示。流域面积是流域的重要特征之一。)陡减,河床中沉积一系列沙洲,长江开始形成分汊河道,南支为主泓道称江,北支为叉道称沱(《说文》沱,江别流也)。江沱之间有很多沙洲,其中以百里洲为最大。(清·曹以履《枝江—竹枝词》:“缘堤深柳绕周遭,百里洲边景最绕。山色湖光看四面,楚王台并庚台高。)江、沱约在今松滋涴市会和后,又东流至江陵南,接纳了自北而南、折而东流的沮水(今沮漳水)。沮水继续东流,接纳了阳水。可见江陵县南的北江这时

尚未形成。

魏晋时代,江沱分流量渐趣平衡。故东晋南朝之际,江又称外江,沱又称内江。内江流量逐渐增大的结果,使沮水东折的流路被江水袭夺,于是江水进逼江陵城下,威胁江陵的安全。东晋开始沿江北岸创筑金堤,以策安全;同时逼沮水南下,原来江、沮之间滩地被流水冲断,形成了许多沙洲。于是,出现了江陵城南的北江分汊河道。沮水遂改在今江陵西南李家埠附近入江,后又逐渐西摆,至明万历以前西移至今枝江县江口一带入江。

明嘉靖年间,由于内江流量不断增大并超过外江流

量的结果,终于在今江口附近,冲断百里洲,东南与外

江汇合,使江沱会合点上移至今松滋县新闸附近,百里

洲被分割为上下两个百里洲,原来的主泓道在外江,由

于沙洲密布,水流雍塞,逐渐演变成为大江的汊流。江

沱易位是上荆江河道的一大变迁。新的江、沱分汊点也

由于江中沙洲不断往上游发展而向西移动。今日之分汊

点,比《水经注》时代上移六、七公里。但是内江横断

百里洲之后,下百里洲以北以东的内江古道逐渐淹废;与之相关的江陵北江也随之浅狭。相反,江陵南江则因径流量增大,河床不断拓展刷深。到了明万历年间,沮水下游泛滥,江口一带水流雍塞不畅,改行下百里洲东北内径古道,东南流沿萎缩中的北江古道北折,至江陵东南注入长江。至此,江陵以西荆江河势大体形成。

(二)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过程

江陵以下荆江河段进入云梦泽地区,其演变过程与云梦泽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从上述云梦泽的演变过程分析,荆江河床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荆江漫流阶段,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和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阶段。

1、荆江漫流阶段:史前时期,长江出江陵进入云梦泽地区,荆江河槽淹没于湖沼之中,河床形态不甚显著,大量水体以漫流形式向东南汇注。同时,因该地区现代构造运动具有向南掀斜的特性,江陵以东的漫流,逐渐向南推移、汇集之势。

2、荆江三角洲的分流阶段:至周秦汉时期,由于长江泥沙长期在云梦泽地区堆积,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早在云梦泽西部地区形成。这时,荆江在云梦泽陆上三角洲上形成扇状分流水系向东扩散。在陆上三角洲中部汇注云梦泽的荆江分流有夏水和涌水。

3、荆江同一河床的塑造阶段:魏晋至唐宋时期,是下荆江统一河床塑造完成的阶段。

魏晋时期,荆江三角洲向东向南推移,云梦泽被向东排挤。于是自江陵以南石首境内的荆江开始摆脱湖沼地区的漫流阶段,塑造自己的河床。但往下监利境内河床仍处于湖沼之中,尚未形成固定的河床。唐宋以来,江汉平原上云梦泽完全消失,其主体部分已被零星的小湖沼所替代,监利境内同一河床最后塑造完成。

(三)下荆江河床形态的演变

魏晋时期荆江三角洲在向东发展的同时,也向南迅速发展。石首境内先形成自己的河床,石首在西晋时置县。唐宋时监利县境内云梦泽消失,荆江河床形成,监利县才于南宋端平年间自夏涌水自然堤上迁徙至今所,可见统一河床已完全形成。下荆江河床的演变经历了分汊型河床和单一型河床两个时期。

1、分汊型河床时期魏晋时代,石首境内下荆江河床形成之后,至北魏《水经注》时代,河床两岸形成许多穴口和汊流,分泄荆江水流。同时,河床中沙洲非常发育,特别是在分汊穴口,沙洲之多超过了现今数倍,故当时的下荆江河床属于分汊型河床。它的水文特征:河床水位变幅小,流量比较均匀,洪水过程极不显著。

2、单一型河床时期唐宋时代,当下荆江河床塑造形成完成之后,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洪水过程显著。宋元明时期,筑堤围垸之风大盛,两岸穴口汊流,尽归于淤塞。下荆江河床被束缚在大堤之内,代之而起的人口穴口,不久亦废。由分汊型河床演变成单一河床,是下荆江河床形态的一大变化。因此,河床水位变幅和流量不均匀系数增大,洪水过程机器显著,堤防溃决殆无虚岁。

在下荆江单一河床形成后,由于下游雍水和洞庭湖的顶托,河曲活动亦随之发展。明代中叶,监利县东南典型的河曲弯道已发育形成,以后又有自下游向上游推移当时明显趋势。清代下荆江河床曲流活动全面发展,监利县境内河床有八曲之多。清代后期以来,由于藕池、松滋分流形成,大量水流进入洞庭湖,顶托左右不断加强,河曲活动更趋频繁。从19世纪

中叶至20世纪初,下荆江河曲经几次重大演变后,大致形成现今形势。

(完整版)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及现实价值 引言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在古代是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干线,现今的欧亚大陆桥中经由的路线有一大部分是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称其为现代丝绸之路,这是目前亚欧大陆由东至西最为便捷的通道。它促进了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并沿用至今,也简称为丝路。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内容摘要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本文主要描述丝绸之路的由来、丝路上文明的交流史和文明的传播,浅析东西方民族间的交流融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丝路文化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尤其对当代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意义现实价值 正文: 论丝绸之路在历史的文化价值 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它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古今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丝绸之路的形成 丝绸之路,亦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13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东段: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 引言 自古至今,许多历史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王朝兴衰,朝代更替等问题都会考虑到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手段,统治的经济基础,被统治阶级的生活等方面,而且,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的时候,都会采取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三步分析法。至于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会被人忽略。张全明先生认为,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人”本身的因素,其二是地理环境的因素。笔者并非“环境决定论”的信奉者,但纵观中国历史,我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影响不是绝对的,就如张全明先生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联系实在复杂,当然,这结论放在中国也是适用的。 在诸多地理环境因素中,我想重点讨论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人讲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是取胜的关键。考虑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业的发展程度对整个社会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农业很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天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意义甚大。本文将试图通过探究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影响,探索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 1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概述 气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包括了气温,降水和风等因素,由于我国降水地域差异较时空差异明显,不易分析,因此,本文把气温作为气候变迁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冬季的温度。至于对中国历史气候的气候变迁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已有许多学者为之贡献一己之力,当然,提到前后变迁,不得不参考竺可桢先生所写的丰碑之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氏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把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史分为四个时期:“一,考古时期, 大约公元前3000至1100年, 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刻在甲骨上的例外;二,物候时期,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 当时有对于物候的文字记载, 但无详细的区域报告;三,方志时期, 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在我国大半地区有当地写的而时加修改的方志;四,仪器观测时期我国自1900年以来开始有仪器观测气象记载, 但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他还划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当然,他对具体分期的准确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将以张全明先生等学者对四暖四寒分期的具体时间为主要参考,具体分期如下:第一温暖期是人类社会从仰韶文化至殷墟时代,大致为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第一寒冷期为西周中期至西周后期,时间约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第二温暖期从春秋时期起,经历了数百年,时间约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第二寒冷期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初,时间约为公元初—公元600年。第三温暖期为隋-唐-五代十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2)

中国历史地理作业 1.简述黄河下游湖泊演变的特点。 答:(1)从演变的过程来看,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由大变小,甚至完全消失,如荥泽、圃田泽、孟诸泽、菏泽、雷夏泽等;一种是湖区有移动,如大陆泽等;一种是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如南四湖、洪泽湖等。(2)从湖泊演变的动力来看,湖泊的演变一方面受黄河河道的改变、泥沙的淤积有关,一方面与人为的垦殖有很大的关系。 2. 简述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森林植被的变迁。 答:(1)黄河流域的森林植被 A、平原地区的森林植被破坏殆尽。到公元6世纪时,关中平原、汾涑河平原、伊洛河谷、黄河下游平原等平原地区的天然森林已被彻底破坏,只是局部地区还有一些人工栽培的经济林和风景林 B、山地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山地森林逐渐遭到破坏。 1、吕梁山、横山森林资源的开发 这一时期为修筑洛阳城,曾到山西吕梁山、陕北横山等山脉砍伐木材。 2、阴山山脉森林资源的开发 阴山山脉的林木也遭到砍伐,如北魏为讨伐夏国,曾到阴山砍伐木材制造武器。

总的来说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山地森林的破坏还只刚刚开始,广大的山地森林仍然茂密。 (2)长江流域的森林植被 这一时期自永嘉南渡以后,黄河中下游的汉族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南迁至长江流域从事农业生产,长江流域的局部地区随着农业经济区的形成,森林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森林植被破坏较大的区域: 太湖平原 洞庭湖平原 成都平原 长江流域的其他区域森林植被仍保持良好。 3.简述传统历史地理学的特点。 答:(1)研究内容主要是沿革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方面的内容少。 (2)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对各种地理现象的简单记载和描述,缺乏规律探讨。 (3)研究资料主要是来源于历史文献,资料来源比较单一。 (4)典型的地理著作少,大多数地理著作都要追溯历史,学科的独立性不明显。 4、论述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1)第四纪气候的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起源(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书名:丝绸之路的起源(欧亚历史文化文库) 书号:ISBN978-7-311-04662-0 定价94.00元 作者简介: 石云涛,男,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中国古代文学 和中西交通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讲 析》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内容简介: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主要收入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内陆欧亚诸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选择了部分国际欧亚学的经典名著,涉及区内众多民族、多种文化类别的语言、文字、风俗、宗教、生产和生活方式等内容及其相互影响,在研究方法和资料构建上独显欧亚视野的优势和特色。 该套丛书的出版宗旨是:使读者能够在欧亚这一视野下系统、全面地品读历史,审视文化传统的发生、发展和变迁,认识我们的历史文化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推动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进步。 系统出版这些成果,对于指导我们国家的发展实践和构建稳定的发展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民族史、宗教史、边疆史、各断代史乃至中华文化传统等现代中国历史文化研究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也将意义深远。 通常意义上的丝绸之路,指东起渭水流域,向中国内地延伸的贯通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道路。有时随着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都城的迁移,丝绸之路的东端会改变为其他地方,比如东汉时洛阳,就成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条道路绵亘数千里,两千多年间是中西交通的大动脉,它不仅是贸易路,也是古代世界文化交流的道路,对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巨大的作用。本书探讨了丝绸之路经历的创辟和开拓两个阶段,始终把中外交通的开辟和文化交流的开展与 “人”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上编讲述汉代以前丝绸之路的创辟,下编讲述汉代

中国海岸带变迁的原因

1、中国海岸带变迁的原因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沿海城市的高速开放和大规模建设以及衍生的一系列连锁因素让海岸带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然而,海岸带的变化随着地势差异、发展模式不同,甚至气候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如填海造陆。如天津市临港工业区一期20平方公里的围海造陆工程环境影响通过国家工程院专家评估,一期围海工程已经正式启动。此项围海造陆工程最终将造陆5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围海造陆扩张工程。一期工程位于塘沽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域,西侧以海防路为界,北侧以海河口南治导线为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围填面积20平方公里,形成可使用陆地6.5平方公里。再如广东珠江口等地,80年代以来共围海造陆近两万公顷,广州市番禺区有80%的土地是历代围海形成的。 另一个影响较大的就是生活或工业排污。例如海南,工业和生活排污不仅改变了海滩的地貌形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海岸的环境质量,从而剖坏了三亚宝贵的旅游资源。据调查,三亚湾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无机磷,由于三亚湾的水体自净能力较弱,所以常有水体发黑的现象。 当然,人为建筑的影响对海岸带也不弱。如三亚市

整个建在三亚沙坝上,沿海岸的人为建筑破坏了海岸的整体形态,改变了海岸海滩的动力条件,使完整的自然滩脊型海滩转变为背脊型海滩;人工建筑与岸路成为堤坝,阻挡了进流翻越,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退流冲刷海滩上部;人为建筑切断了沙坝向海滩供沙的通道,从而影响了海滩的发育。 对于个人来说,养殖业对海岸带的影响可能更熟悉。海水养殖的污染类型复杂。由于养殖过程中的投饵、投药的物质种类丰富,富余量大,污水又经过多次物化、生化反应,所含污染物类型复杂,影响近岸土壤、近岸海域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比如青岛夏季总会周期性的爆发赤潮,这与周边发达的养殖是脱不了关系的。 与之前不同的是,随着人们意识逐渐加强,人工海滩,人工湿地也越来越多,为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青岛,有好几个海滩都是人造的,虽然其目的可能是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但多一条靓丽的风景又何乐而不为呢?人工湿地的积极作用就比较明显了。例如海边的红树林,具有防风护岸,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等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红树林也为大量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对生态起着平衡作用,算是对人类破坏的补偿吧。 总而言之,中国海岸线的变迁实际上是人类活动的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 教学内容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

路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是原来将亚欧大陆连接的一条历史要道,它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1世纪之间,直至15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道路本由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古罗马帝国。起初它是没有命名的,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时,大家就接受了这个称呼。 (上图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总图) 丝绸之路的兴起: 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于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丝绸之路的繁盛: 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丝绸之路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丝绸之路。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地上的海市”。唐朝贞观年间,中国僧侣游历印度的东道,并详细记载了从河西,经青海,由西藏进入尼泊尔的具体路线。玄奘就是其中的一位,从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宜穈、麦,有粳稻,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铜、铁、铅、锡。气序和,风俗质。文字取则印度,粗有改变。管弦伎乐,特善诸国。服饰锦褐,断发巾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这就可以展现出丝绸之路的诸国 经济繁盛的大概了。 丝绸之路的没落: 海运的兴起,曾经使古老的丝绸之路在宋代以后逐渐没落。由于西域的风沙化,导致当地的特产不再丰富,饥荒也变得逐渐的频繁起来,再加上战乱等多种因素导致丝绸之路从此不复存在。 本文资料节选自知乎,百度知道,百度百科 丝绸之路图片 玄 奘西行图:东 京国立 博 物 馆 藏 大唐西域记 玄奘著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解释and简答 【沿革地理】记述并考证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等的沿袭与变革的领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即沿袭,革即变革,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制度、地方名称和方位、水道名称和流经的沿袭和变革。沿革地理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成为一门显学,出现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名家,清末杨守敬则是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编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二千年来沿革地理的最后终结。 第一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 1.简述近1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可参考名词解释) 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 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 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 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 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2.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两次气候温暖期, 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控制权, 也是与气候变化分不开的。事实上, 隋唐温暖期于中唐后结束。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 中唐后期的较寒冷阶段是短暂的, 大约维持了一年。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短期的寒冷事件, 对中原势力退出西域起了决定性作用。两次气候温暖期, 即两汉温暖和隋唐温暖期, 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 这种王朝, 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伸展到了中国的西域及中亚。中原王朝势力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 今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 因而东域与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 东域、西域的文化交流增多, 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在政治上是必要的。其次, 气候湿润使得东部军队可能开辟西域。东汉年间, 中原国队经居延海北侧西进, 其行军路线, 今天已经变得极为严酷, 如果依今天的环境条件如此行军, 已无可能。至唐代, 西域驻军, 屯田是维持驻军的主要方式, 如无相应的气候条件, 屯田是不可能的。再次, 气候温湿期, 中国人口、政治重心位于西安附近, 人口、政治中心的西偏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援西域的中原军队, 政治上也易于控制。 【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5000年,世界进入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许多人类文化的出现都有明显的体现。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其代表,同时许多无人区也出现了人类。 【冰后期】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全新世时期,这个时期是在经历一个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为冰后期,这时期,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中世纪温暖期】是指处于600年到1000年左右间的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这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 【南宋寒冷期】1100年至1200年的寒冷时期,这次12世纪的气候转寒标志着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气候虽有反复,但总体看来是以寒冷为主。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海岸带变迁

渤海湾西部贝壳堤与古海岸线问题 王颖,1964,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贝壳堤:贝壳堤是由具壳物质所堆积成的沿岸沙堤(或称沿岸堤,滩脊等),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形成在开阔的海岸段落,是激浪活动的产物。波浪在近岸浅水区破碎,形成激浪,激浪对海底具有强烈的冲刷扰动作用,因此往往掀起滩底泥沙,把它们向岸边搬运,堆积在高潮线附近。这样长期地作用,岸边泥沙逐渐堆积加高而形成沿岸沙堤。 贝壳堤形成的基本原理:贝壳堤是形成在缺少混浊淡水汇入的、沿岸海底繁殖有大量具类的、以激浪作用为主的开阔的粗粉砂与细砂质海岸带。 广东全新世海岸线变迁 李平日,方国样,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1 本文讨论全新世海岸线变迁,主要根据下述证据: 1、海滩岩海滩岩是公认的海岸沉积物,依据不同时代的海滩岩出露位置,可以复原当时的海岸线。笔者在研究华南全新世海滩岩时,曾提出广东某些岸段的海岸线变迁问题〔1〕。 2、滨岸沙坝滨岸沙坝也是获得普遍承认的海岸变迁证据。笔者曾将华南全新世沙坝划分为6个形成期,并认为存在从陆往海由老至新的序列〔2〕,可以反映海岸线的变迁。 3、贝壳堤贝壳堤是很好的海岸线变迁证据。前人在渤海湾沿岸已作了大量工作〔3、4〕。笔者在粤东曾依据贝壳堤的年代和位置,推断韩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变迁〔5〕。 4、贝丘贝丘为人类堆积,多数含咸水或咸淡水种贝类的贝丘位于当时海岸附近,可推测岸线概位。广东有数十座新石器中、晚期贝丘,可凭借它们推断海岸变迁〔6〕。 5、海陆交互相沉积物海陆交互相沉积物一般为潮间带或海岸、河口的堆积,虽不能指明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但结合其它标志(例如微地貌、线状分布的典型堆积物等,常可判断或追索某时期海岸概位。例如牡妨层常在海岸或河流入海口附近出现。我们曾以之作为珠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一种证据〔7〕。 6、海蚀遗迹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等皆为当年波浪侵蚀海岸的遗迹,可反映某一时期相对稳定的海岸位置。例如广州七星岗海蚀遗迹,是中全新世海岸线的一段〔8〕。 7、历史记载中全新世晚期至晚全新世已有文字记载,尤其是在秦汉以后,历史记载渐趋完备。海岸线变迁是环境变化的大事,史籍不乏记述。例如广州“历来初地”为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达摩禅师从西天竺凉海至此登陆建庵之地,可作为梁代珠江江岸位置的证据〔9〕。 各种证据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常可获得比较符合实际的海岸线变迁认识。 三、海岸线变迁的内外动力条件分析 1、构造升降对海岸线变迁的宏观制约作用 总的来说,构造沉降区海岸线外伸速度快,序列较清楚,可以划分出多期岸线(例如韩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梅陇平原)。隆起区(包括后期抬升区)则仅在局部小海湾有一列沙坝可作为岸线标志,外伸速度慢,甚至在晚全新世遭受侵蚀后退。构造升降对海岸线变迁起着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 2、海平面变化对海岸线变迁的主导作用 广东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有三个阶段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早期前段(距今约12000-6000年)为迅速上升阶段;中全新世早期后段至中全新世晚期前段(距今约6000-4000年)

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特征与综合治理

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特征与综合治理 何起祥1,2)刘守全1) 周永青1)刘健1,2)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青岛,266071 内容提要中国大陆东西地形差异和南北气候分带,构成了中国海岸带的宏观地质背景,也决定了其物质平衡的脆弱性。中国海岸类型多样,其稳定性是确保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球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内陆开发引起的沉积物收支平衡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中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多学科的海岸带综合治理是一项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以地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的技术集成。本文提出了确保我国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海岸带地质特征海岸带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 广义的海岸带包括从沿海低地到陆架坡折带的广大地域,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汇地带,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最活跃、人为环境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由于人口增加、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海岸带的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海岸带综合治理(ICZM)已被历史地提上了日程。 海岸带综合治理是以解决海岸带尖锐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主要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以地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的技术集成,已经受到沿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共舆论的普遍关注。 我国政府一贯关注海岸带的综合治理,建国以来多次组织海岸带的综合与专项调查。但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岸带的综合治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与我国整体地质调查水平相比,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海岸带地质特征和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海岸带开发的基本战略,以确保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 1. 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特征 1.1 中国海岸带的宏观地质背景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仓河口,全长超过18,000 km,大小岛屿6,500座,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长达32,000 km。 中国海岸带背靠西部大陆,面向全球规模最大的西太平洋边缘海,其形成和演化是海陆相互作用的物质表现和历史结果。 自从冈瓦纳古陆解体后,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漂移。在白垩纪以后的65 Ma内,向北总移距达

第六章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

第六章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 历史时期的海岸变迁经历了一个沧海桑田的过程。我国的海岩线,有沙岸(平原海岸、低海岸)和岩岸(基岩海岸)之分,沙岸系海水淹没从前低平的河流冲积平原而成,岩岸系海水浸淹从前的基岩山地而成,其分布范围大致以杭州湾为界,北部多为沙岸,南部多为岩岸。 一、下辽河海岸的历史变迁 第四纪冰后期海浸,下辽河平原下部受到淹没,并使平原未受淹没的近海部分因排水不良,成为大片沼泽地带。 辽金以前,岸线推展缓慢,说明早期的辽河入海泥沙不如今日丰富。辽金以后,辽河中上游间有开垦,遂使流域来沙渐丰。 二、渤海湾海岸的历史变迁与天津成陆问题 渤海湾在黄河口与滦河口间,海岸的演变过程受到这两条河的深刻影响。天津的成陆过程和渤海湾的海岸线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天津周围的海岸线与黄河的摆动所带来的泥沙和海浪的冲刷导致的海岸线后移有很大关系。 三、苏北海岸的历史变迁 苏北平原在先秦时期,其南端的长江古沙嘴由扬州向东延伸,经今泰州到如皋东北海安以东的李保,由此向北沿今东台、盐城、阜宁、连水县东的云梯关、锦屏山东麓的析浦、连云港市以至赣榆为其海岸线,之后一直到北宋天圣二年(1024)。 四、长江河口与上海成陆及长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

五六千年前的大海浸使长江口退到镇江、扬州一带,镇、扬以下成为海湾,以上才为长江。其时海岸北岸沙嘴由今江都向东北延伸至海安李堡附近,与岸外沙堤合,形成里下河洼区。南岸沙嘴自江阴以下,沿着常熟的福山、梅李、支塘、太仓,嘉定的处岗、黄渡、青浦的盘龙镇、松江的漕泾一线,向东南入海,至杭州湾中的大金山、王盘山。 五、杭州湾的历史变迁 在第四纪冰后期海浸高海面时,杭州湾口与长江三角洲原有一片浅海。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南沙嘴的发展和钱塘江北沙嘴的成长,逐渐连接封闭而成太湖地区的古潟湖,其后,钱塘江北岸形成杭嘉湖平原,在南岸形成宁绍地区的姚江平原。 六、珠江三角洲的历史变迁 距今6000年前的珠江三角洲是一个以今广州为顶点的岩岛罗列的漏斗状的浅海湾。 思考题:简述历史时期中国海岸的变化及原因。

中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

中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 陈兴龙 安树青 李国旗 程晓莉 (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南京 210093) 张纪林 沈邦勤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东台林场) 摘 要 我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约有115科359属517种具有经济潜力的耐 盐植物,其中药用资源植物436种,芳香资源植物46种,纤维资源植物83种,油脂及树脂资源 植物50种,饲草资源植物152种,此外还有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作者对其进行了分类评 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盐土农业 中图分类号 S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006(1999)04-0081-04 The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 Resources o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Chen Xinglong An Shuqing Li Guoqi Cheng Xiaoli (Depar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Zhang Jiling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 Shen Bangqin (Dongtai Forest Farm of Jiangsu Province ) A bstract There are abundant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s o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They mainly include the salsuginous plants screened by the coastal saline environment and the salt -enduring species bred with 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There are 517species which belong to 115families and 359genera of salt -tolerant plants that have a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Of them 436species are medical plants ,83are fibrous plants ,50are oil and res in plants ,152are forage grasses .Besides those ,there are some honey plants and ornamental plants o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review of the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 resour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m ,hopin g to provide some basic data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exploit -ing salt -tolerant plant res ources ,developin g the saline soil agriculture and makin g full use of the tidal flat resources in China .Key words Coast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 ;Saline soil agriculture 海岸带是一种特殊的国土类型,其外界在15m 左右的水深线一带;内界河口部分为海水入侵的上界,我国海岸带面积为34万km 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 29[1]。海岸带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滨海盐土植物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受到沿海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外对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的研究报道很多[2,3],国内学者对局部海岸带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均有报道[4~20]。作者根据对我国沿海的实地考察及各种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初 收稿日期 1999-02-25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9-06-23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007-03-05)  第一作者简介:陈兴龙,男,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硕士研究生。 第23卷第4期 1999年7月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Vol .23No .4Jul .1999

渤海海岸带变迁及其环境地质效应_段永侯

渤海海岸带变迁及其环境地质效应 段永侯(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北京 100081) 摘要:渤海海岸带变迁频繁。自第四纪以来,由于新构造活动与气候变迁,约有7~8次大规模海侵。渤海海岸带变迁对海岸带岩相古地理、海岸带地貌的形成演化、海岸带卤水矿床与贝壳堤分布、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强度、地下水流系统划分,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渤海;海岸带变迁;环境效应 中图分类号:P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665(2000)20320001205 Abstract:T he coastline of the Bohai Sea changes frequently.A bout7~8ti m es of large2scale seaw ater invasi ons have taken p lace due to the neo tectonic movem ent and cli m ate change since the Q uaternary.T he Bohai coastline changes p lay an i m po rtant contro lling ro le on paleogeography,fo r m ati on and evo luti on of geomo rpho logy,distributi on of brine and shell ridge,type and intensity of geoharzards,and groundw ater flow system. Key words:the Bohai Sea;coastline change;environm ental effect 1 渤海的形成与演化 渤海及环渤海平原是在第三纪基底构造的背景下形成和演化的。平原基底的第三纪地层与更老地层,与上覆第四纪地层为连续沉积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平原与周边基岩山区多以断裂为界。该区新构造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断块升降活动,主要受N E、NN E构造体系控制,构造线以N E、NN E向为主,NW、NWW向断裂规模较小,但往往错断N E、NN E向断裂,成为本区最新活动构造体系,其断裂交汇部位,为现代构造活动的焦点,是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累积和释放地带,也是地震的高发部位。 渤海及环渤海平原在第三纪时期,呈整体下降,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以湖积、冲湖积、冲积为主的巨厚细粒堆积物,在古洼2岭为格局的古地理基础上,演化成第三纪末期的准平原地貌景观。 第四纪早更新世,第三纪末期的湿热气候变为以干冷为主的冷暖交替周期性变化的气候。在第三纪古地理的背景基础上,周边山体继续上升,并遭受侵蚀剥蚀作用,平原进一步沉降,部分准平原开始解体。当时翼鲁平原与下辽河平原连在一起,为统一的平原,现今之渤海尚不存在。周边山区河流携带大量碎屑物质倾注入平原地区,在其山前形成一系列规模较大的粗粒相扇形堆积和与其毗邻的广大冲积、冲湖积平原。在冀鲁平原的东部、下辽河平原地势低洼处,形成河湖、湖沼洼地及河湖三角洲堆积,部分地区见有1~2次小规模海侵发生。河北沧州、赵县、山东无棣及蓬莱山前地带见有火山堆积。 中更新世,气候以暖为主,新构造活动仍以垂直升降为主,平原迅速扩大,沉积物的面积大大超覆于早更新统之上,平原中、东、南部地区原来的湖、湖沼面积大幅度缩小乃至消失。黄河在冲破三门湖之后与下辽河等大型水系已明显影响本区,山前冲洪积扇进一步扩大。在此时期内,冀鲁平原的东部及下辽河平原的南部,曾有1~2次由洋面升高造成的海侵发生,此时渤海已显雏形,但并未达到现今之规模。在河北海兴、山东无棣一带见有火山堆积,大山玄武岩的连续喷发,形成高出现今地面70多米的小丘,至今未接受更新的沉积覆盖其上。 晚更新世气候变化剧烈,由初期的温暖变为中期的寒冷,至晚期又有偏暖波动,此时形成了两次大规模的海侵,渤海基本形成现今之规模。至晚更新世末期,气候再度寒冷,造成了洋面大幅度下降,海岸标高曾达到-150m,这一事件对我国东海大陆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我国大陆架大部分裸露水面。致使现今之渤海海底、辽东半岛、庙岛群岛等地形成了黄土类土堆积。此时渤海又变为远离海岸的内陆海盆。晚更新世的堆积范围比第四纪其它各时期堆积的范围更大,山前冲洪积扇再度扩大,冲积物覆盖了平原的大部分,原来的洼地几乎全部消亡。晚更新世末期,在河北赵县、海兴一 收稿日期:2000202218

知识点测试:海岸与海岸带

知识点测试:海岸与海岸带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 1.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 A.滩涂海水侵蚀B.沉积平原海浪搬运 C.三角洲河流沉积D.冲积扇河水冲积 2.有关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上河流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比南侧慢 B.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C.三峡水库的蓄水,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D.形成沿海低地,可作为滨海宝贵的湿地环境资源 3.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受到广泛的重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是 A.从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B.从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 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200海里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如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涨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D.退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 5.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原因可能是 A.大规模海退B.大规模海进C.河流改道入海D.沙坝面积缩小2011年6月渤海发生重大溢油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海水污染。据此回答6~8题。 6.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北部湾B.台湾海峡 C.琼州海峡D.黄海 7.我国四大海域蕴藏丰富石油的共同地质条件是 A.大陆架B.沉积盆地 C.大陆坡D.浅海 8.为防止污染范围扩大,当地渔政、海监部门必须掌握渤海海区的海况,其中首要的是 A.风向和潮汐B.风力和海浪 C.潮汐和风力D.海浪和潮汐 2012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据此回答9~10题。 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宽度为 A.12海里B.22海里C.100海里D.200海里

路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变迁 陆上丝绸之路是原来将亚欧大陆连接的一条历史要道,它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1世纪之间,直至15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道路本由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古罗马帝国。起初它是没有命名的,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时,大家就接受了这个称呼。 (上图为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总图) 丝绸之路的兴起: 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 西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 138年,张骞带着百余名随从从长安西行,于途中 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设法 逃脱,辗转到达大月氏。那时大月氏西迁已久,无 意再与匈奴打仗。张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报告了 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在张 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 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 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曰趋频繁。 丝绸之路的繁盛: 丝绸之路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在丝绸之路 东段,大漠南北与西域各国,修了很多支线通丝绸 之路。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 国相通。敦煌、阳关、玉门这些地方,成了当时“陆 地上的海市”。唐朝贞观年间,中国僧侣游历印度 的东道,并详细记载了从河西,经青海,由西藏进 入尼泊尔的具体路线。玄奘就是其中的一位,从玄 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宜穈、麦,有粳稻, 出蒲萄、石榴,多梨、柰、桃、杏。土产黄金、 铜、玄奘西行图: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