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

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

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
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

如何护理昏迷不醒的病人

昏迷是意识完全丧失的一种严重情况。病人对语言无反应,各种反射(如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呈不同程度的丧失。

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这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另一个是由于全身疾患引起的昏迷,这包括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如下二种情况。一种是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病人昏迷;另一种是病人因脑血管病或颅脑外伤等已昏迷一定时期,病情稳定后需回家中恢复和休养。做好这两种情况下昏迷病人的护理是家庭护理的重点。

家庭护理要点

1·当我们身边突然出现疑似昏迷的病人时,鉴别病人是否昏迷最简单的办法是用棉芯轻触一下病人的角膜,正常人或清症病人都会出。现眨眼动作,而昏迷,特另(是深昏迷病人毫无反应。当确定病人昏迷时,应尽快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在护送病人去医院途中,要注意做好如下几点。

(1)要使病人平卧,头侧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顺。

(2)病人有活动性假牙,应立即取出,以防误入气管。

(3)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

2·对于长期昏迷的病人,做好如下护理非常重要。

(1)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容消化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鼻饲。鼻饲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鼻饲给病人。每次鼻饲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鼻饲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轻扣病人背部等,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3)预防褥疮。昏迷病人预防褥疮最根本的办法是定时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另外,还要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被褥和衣服。现介绍:人翻身法(以置病人于左侧卧位为例):第一步家属站于病人右侧,先使病人平卧,然后将病人双下肢屈起;第二步家属将左手臂放于病人腰下,右手臂置于病人大腿根下部,然后将病人抬起并移向右侧(家属侧),再将左手放在病人肩下部,右手放于腰下,抬起、移向右侧;第三步将病人头、颈、躯干同

时转向左侧即左侧卧位;最后在病人背部、头部各放一枕头,以支持其翻身体位,并使病人舒适。

(4)预防烫伤。长期昏迷的病人末梢循环不好,冬季时手、脚越发冰凉。家人在给病人使用热水带等取暖时,一定要注意温度不可过高,一般低于摄氏50度,以免发生烫伤。

(5)防止便秘。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便秘,为了防止便秘,每天可给病人吃一些香蕉及蜂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每日早晚给病人按摩腹部。3天未大便者,应服用麻仁润肠丸或大黄苏打片等缓泻药,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6)防止泌尿系感染。病人如能自行排尿,要及时更换尿湿的衣服、床单、被褥。如病人需用导尿管帮助排尿,每次清理病人尿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导尿管要定期更换。帮助病人翻身时,不可将尿袋抬至高于病人卧位水平,以免尿液返流造成泌尿系感染。

(7)防止坠床。躁动不安的病人应安装床挡,必要时使用保护带,防止病人坠床、摔伤。

(8)预防结膜、角膜炎。对眼睛不能闭合者,可给病人涂用抗生素眼膏并加盖湿纱布,以防结、角膜炎的发生。

(9)一般护理。每天早晚及饭后给病人用盐水清洗口腔,每周擦澡1~2次,每日清洗外阴一次,隔日洗脚一次等。

老年人昏迷的护理

一、按照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或按医嘱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三、预防意外损伤。躁动不安者,须安装床栏,必要时应用保护带,以防坠床。用热水袋时严防烫伤,有痉挛抽搐时,应用牙垫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以防误入气管。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伤。

四、预防肺炎:定时翻身拍背,并刺激患者咳痰或予吸痰。患者平卧时,应将头转向一侧,口中有分泌物或呕吐物时,应及时吸出。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五、预防口腔炎,每日早晨及饭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口唇干燥时,涂以润滑油。

六、预防角膜损伤,患者眼睑不能闭合时,应涂以抗生素软膏,加盖湿纱布,经常保持湿润及清洁。

七、预防褥疮,见褥疮护理常规。

八、预防泌尿道感染,见瘫痪护理常规。

九、长期昏迷者应预防肢体畸形、挛缩,促进功能恢复。

十、给予高营养饮食。不能进食时,按医嘱给予鼻饲。三天未解大便者,可按医嘱给予缓泻剂或小量不保留灌肠。

昏迷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昏迷病人由于吞咽反射及咳嗽反射消失,口及鼻腔和气管的分泌物不能咽下或自行排出,引起呼吸不畅,出现低氧血症,脑组织缺氧,不利于脑功能的恢复,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来解除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碍,有利于清除呼吸道泌物,保护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术后并发症。

1.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隔离病室内,室温保持在22℃,湿度保持在60%,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口处。每日四次空气消毒,两次含氯消毒液地面消毒。

2.手术之初患者一般取侧卧位,在病人气管内有痰或听到痰鸣音时,给予翻身、叩背,有利于气管内分泌物排出。

3.酌情雾化吸入,每1~2小时向气管套管内滴入生理盐水、a-糜蛋白酶及敏感抗生素等配制液,以稀释痰液及局部清洗。

4.为预防口腔细菌下移,每天两次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

5.随时清除气道中的痰液,掌握正确的吸痰的方法。

(1)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手套。

(2)吸痰管应选用质地柔软的硅胶管,一根管只能用一次。

(3)每次吸痰前应先用生理盐水试吸,应用电动吸引器负压不应超过133kpa.

(4)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左右旋转吸痰管将痰液吸出,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以免损伤气管壁粘膜,吸痰管插入深度以刺激轻咳为宜,因为咳嗽反射有利于深部痰液的咳出。

(5)先吸气管内分泌物,然后再吸鼻、口腔分泌物,如无特殊二次吸痰,时间相隔半小时以上为宜,过频或过长时间吸痰均会影响通气功能,造成缺氧或窒息。

6.预防感染

气管内套管每天取出清洁消毒2~3次,外套管一般在术后一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之后可拔出更换消毒。术区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更换,用碘伏消毒切口,换药时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周围有无感染。

7.脱管

常因固定不牢所致,脱管是非常紧急而严重的情况,如不能及时处理,将迅速引起窒息,停止呼吸。

8.出血

可由气管切开时止血不彻底或导管压迫、刺激、吸痰粗暴等损伤气管壁造成,一旦发生大出血时,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压迫止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9.皮下气肿

为气管切开术比较常见并发症,气肿部位多发生于颈部,当发生皮下气肿时,应注意观察进展情况,对症处理。

10.感染

为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与病室内空气消毒情况,吸痰操作的污染等有关。

昏迷的分类

昏迷是一种常见病,多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导致人们的意识障碍等,而且昏迷的种类很多。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昏迷的分类,好让人们更好的了解昏迷。

昏迷的分类

昏迷患者觉醒状态丧失,临床表现为患者的觉醒-睡眠周期消失,处于持续的“深睡”之中,不能觉醒。患者的知觉、注意、思维、情感、定向、判断、记忆等许多心理活动全部丧失。对自身和外界环境毫不理解,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对简单的命令不能执行。给予强烈的疼痛刺激,除有时可出现痛苦表情或呻吟外,完全无意识性反应。

根据觉醒状态、意识内容及躯体运动丧失的病程演变和脑功能受损的程度与广度的不同,临床上通常将昏迷分为4个阶段。

1.浅昏迷临床表现睁眼反应消失或偶呈半闭合状态,语言丧失,自发性运动罕见,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及内在的需要,完全无知觉和反应。但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患者有痛苦表情、呻吟或肢体的防御反射和呼吸加快。脑干的反射如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眼脑反射亦可存在。呼吸、脉搏、血压一般无明显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2.中度昏迷病人的睁眼、语言和自发性运动均已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疼痛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可见到周期性呼吸、中枢神经元性过度换气等中枢性呼吸障碍。脉搏、血压也有改变。伴或不伴四肢强直性伸展和角弓反张(去皮质强直)。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3.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及去皮质强直。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全部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大小便失禁,偶可潴留。

4.脑死亡表现为无反应性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扩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并伴有体温、血压下降。脑电沉默,脑血管造影不显影等。此时即使心跳仍在维持,但全脑功能永不恢复,一定时间内心跳也终将停止。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昏迷的分类,人们一旦出现昏迷,要及时的对症治疗,不然会延误治疗时机。

引发昏迷的原因是什么

昏迷是指对外界的一切已经没有知觉,没有任何意识,可分为疾病性昏迷和意外性昏迷,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引发昏迷的原因!

引发昏迷的原因分以下几点:

1.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昏迷。最常见的有各种脑膜炎、脑炎、中毒性痢疾,以及败血症、肺炎、脑脓肿等。

2.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昏迷。如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肿瘤晚期,脑水肿引起的脑疝等。

3.药物或化艺品中毒引起的昏迷。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以及乙醇(酒精)、巴比妥类、氦丙嗪、异烟肼肪、颠茄类药物中毒等。

4,意外伤害引起的昏迷。如溺水、触电、中暑等。

5.肝昏迷。常有肝病历史。

6.尿毒症昏迷。多有肾炎病史,昏迷呈进行性加重。昏迷前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浮肿、贫血及肾脏功能减退等征象。

7.低血糖昏迷。血糖低于50毫克%以下就可出现昏迷,昏迷前常常有饥饿感、头晕、软弱、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

小编提示:从上述可知,引起昏迷的疾病较多,原因也比较复杂,要找到明确的病因应到医院去检查。

应该如何护理昏迷患者?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包括昏迷过程、昏迷程度、体温、脉搏、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等。观察有无偏瘫、颈强直及瞳孔变化等。

2、体位及肢体护理

病人绝对卧床、平卧位、头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翻身采用低幅度、操作轻柔、使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以免肢体肌关节挛缩,以利功能恢复。

3、呼吸道护理

病人肩下垫高,使颈部伸展,防止舌根后坠,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准备好吸痰器、吸氧用具等。

4、皮肤护理

昏迷病人不能自己转动体位,最易发生褥疮,应定时翻身、按摩,每两个小时一次。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应及时擦洗干净,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及塑料床单上,应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碎屑,被褥应随湿随换。使用的便盆不可脱瓷,盆边要垫上布垫。已有褥疮可用0.5%洗必泰擦拭,保持疮面干燥,可局部照射紫外线等。

以上就是关于应该如何护理昏迷患者的介绍了,想必通过本文的介绍,您对昏迷患者的护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可以查询我们网站相关的文章,或者咨询我们在线的专家,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昏迷的初步鉴别和紧急救护措施

昏迷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那么大家怎么能够做得到简易观察和初步鉴别的方法还有如何做出紧急救护措施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一)简易观察和初步鉴别的方法如下:

1.注意观察病人的瞳孔。如果病人瞳孔缩小像针尖一样,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若瞳孔两侧不对称,不一样大小,提示脑外伤、脑出血等;若瞳孔扩大,提示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等。

2.注意观察病人的面部和肢休。若面部出现不对称,一侧肢体瘫痪,提示对侧脑部有病变。

3.注意检查病人的颈部。若病人脖子发硬,颈项强直阳性,提示患了脑膜炎等。

4.注意容易与昏迷相混淆的几种情况。突然发生头晕、眼花和片刻的意识丧失,但病人自己很快就恢复过来,这种情况医学称为晕厥,是由于一时性脑缺血引起的,不是昏迷;患了癔病的人,看上去好像昏迷,但病人表面上虽然意识不清,可是对外界刺激常能显示出一些反应,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也没有改变,给予适当处理后,意识障碍常迅速解除,医学上称为瘟病性意识障碍,而不是昏迷;有的人患某种疾病后精神不好,陷入了睡眠状态,睡不醒,但可以唤醒,醒后能够正确回答问话,这种情况医学上叫做嗜睡。嗜睡虽然不算昏迷,但往往是一种轻的意识障碍,在许多疾病中,昏迷常以嗜睡、昏睡等睡眠过多性障碍为前奏。因而对嗜睡病人既要与昏迷相区别,又要警惕其意识障碍的发展,严密观察是否加深而进入昏迷。昏迷是一种紧急、危险的信号,必须立即进行抢救。

(二)紧急救护措施如下:

1.当病人出现昏迷时,应立即把头放低,并将其头转向一侧,便于口涎外流。如果病人的舌头后缩,应用纱布将舌头拉出口昏迷病人已经不会吞咽,所以不要向其口中喉水或喂药。

2。保持呼吸道通畅。要把病人衣领的扣子解开,如果病人口腔和鼻腔有分泌物,应该抠出来,并要及时吸痰。

3.保护眼睛。如果病人眼睛闭不合,应涂上眼药膏,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湿敷于眼睛上,防止角膜损伤。

4.预防肺炎和褥疮。这是在家庭里护理昏迷病人很重要的方面,一定不要忽视。由于昏迷病人自己不知道活动,对外界的刺激也没有反应,因而应注意给病人盖好被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每隔2~3小时翻一次身,并轻轻地拍打病人背部,使痰液及时排出。每天早晨要用淡盐水棉球给病人清洁口腔,要防止口腔内分泌物呛入气管,引起吸人性肺炎。病人的床辅要保持清洁卫生、平整无皱褶,至少每天上下午清理两次,尿湿的布单要及时更换,要经常给病人翻身,并按摩臀部等突出受压的部位,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5.及时送往医院。由于昏迷的原因很多,昏迷的抢救、治疗也很复杂,因此不要在家里以免错过抢救时机。最好能叫到救护车,尽快送到医院确定诊断,尽早针对病因进行抢救和治疗。

小编提示:综上述相信大家对昏迷的初步鉴别和紧急救护措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以上的介绍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1.当病人出现昏迷时,应立即把头放低,并将其头转向一侧,便于口涎外流。如果病人的舌头后缩,应用纱布将舌头拉出口昏迷病人已经不会吞咽,所以不要向其口中喉水或喂药。

2。保持呼吸道通畅。要把病人衣领的扣子解开,如果病人口腔和鼻腔有分泌物,应该抠出来,并要及时吸痰。

3.保护眼睛。如果病人眼睛闭不合,应涂上眼药膏,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手帕湿敷于眼睛上,防止角膜损伤。

4.预防肺炎和褥疮。这是在家庭里护理昏迷病人很重要的方面,一定不要忽视。由于昏迷病人自己不知道活动,对外界的刺激也没有反应,因而应注意给病人盖好被于,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每隔2~3小时翻一次身,并轻轻地拍打病人背部,使痰液及时排出。每天早晨要用淡盐水棉球给病人清洁口腔,要防止口腔内分泌物呛入气管,引起吸人性肺炎。病人的床辅要保持清洁卫生、平整无皱褶,至少每天上下午清理两次,尿湿的布单要及时更换,要经常给病人翻身,并按摩臀部等突出受压的部位,以防止褥疮的发生。

5.及时送往医院。由于昏迷的原因很多,昏迷的抢救、治疗也很复杂,因此不要在家里以免错过抢救时机。最好能叫到救护车,尽快送到医院确定诊断,尽早针对病因进行抢救和治疗。

小编提示:综上述相信大家对昏迷的初步鉴别和紧急救护措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以上的介绍会给你带来一定的帮助!

评估方法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的评估有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肢体运动三个方面,三个方面的分数加总即为昏迷指数。

睁眼反应(E, Eye opening)

?4分:自然睁眼(spontaneous)

?3分:呼唤会睁眼(to speech)

?2分:有刺激或痛楚会睁眼(to pain)

?1分:对于刺激无反应(none)

?C分:肿到睁不开

语言反应(V, Verbal response)

?5分:说话有条理(oriented)。

?4分:可应答,但有答非所问的情形(confused)。

?3分:可说出单字(inappropriate words)。

?2分:可发出声音(unintelligible sounds)。

?1分:无任何反应(none)。

?T分:插管或气切无法正常发声

肢体运动(M, Motor response)

?6分:可依指令动作(obey commands)。

?5分:施以刺激时,可定位出疼痛位置(localize)。

?4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回缩(withdrawal)。

?3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弯曲(decorticate flexion)。

?2分: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肢体会伸直(decerebrate extension)。

?1分:无任何反应(no response)。

昏迷程度

昏迷程度以E、V、M三者分数加总来评估,得分值越高,提示意识状态越好,14分以上属于正常状态,7分以下为昏迷,昏迷程度越重者的昏迷指数越低分,3分多提示脑死亡或预后极差。

?轻度昏迷:13分到14分。

?中度昏迷:9分到12分。

?重度昏迷:3分到8分。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五、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六、尿路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七、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八、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九、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十、腹膜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应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室内温度宜22~24℃,湿度50~60%。 2、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当四肢水肿严重时,应抬高肢体20~30°,待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病人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状、尿量及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 5、正确指导病人留置各类标本和检查。如:尿常规、尿细胞学、尿筛选、尿培养、肾脏和膀胱B超、肾盂造影等。 6、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应特别交代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加量、减量甚至停药。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大剂量冲击疗法时,病人的免疫力及机体的防御能力受到很大抑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继发感染。

7、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稍长,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温盐水漱口2~3次。 8、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其避免疾病、病程、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除不良心理。 9、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规律,少食腌渍食物,做好个人卫生。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病情稳定后可做一些轻体力活动,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待完全康复后才能恢复正常的体力劳动。 3、饮食护理:急性期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一般<3g/d,对于特别严重病人应完全禁盐。每日进水量为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加上24h尿量,进水量的控制应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4、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5、临床症状的护理: (1) 血尿的护理:观察并记录尿液性状及尿量,指导病人正确留置尿标本,勤换衣裤,做好个人卫生。 (2)水肿的护理:观察水肿的部位和性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做好皮肤护理。 (3)高血压的护理: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处理。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6、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时,应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监测电解质。 7、皮肤护理:保护好水肿的皮肤, 协助病人做好全身皮肤粘膜的清洁。对于水肿较严重的病人应避免着紧身衣服,卧床休息时宜抬高下肢,指导病人经常变换体位,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并适当予以按摩。 8、肾穿刺活检术前、后护理。 9、心理护理:耐心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教,多关心、巡视病人,使病人心理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完整版)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2

脑出血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2年09月18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题:脑出血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士长陈太琼主持:大家下午好!欢迎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各科护士长及护士姐妹们来参加我科的护理业务查房。今天所查疾病是脑出血,本病是我科的常见病之一,虽然时间仓促,但是我们也做了充分、认真的准备!希望通过本次查房,共同提高该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共同探讨该疾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和方法。请大家多多指导。 下面请助理护士长付默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付默主管护师:脑出血系指原发性非损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脑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女性,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起病急,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发病前多无先兆,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呕吐、偏瘫、失语、昏迷等,意识障碍呈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剧烈头痛、头昏不适。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

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脑出血发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CT可显示出血量、出血部位。 下面由管床护士陈小菊介绍C3床腾树英的简要病史。 管床护士:大家好!我叫陈小菊,是C3床藤树英的管床护士。 C3床藤树英,女性,51岁,因“头昏伴右侧肢体乏力1+天”于2012年09月03日入院,平车推入病房,查:T36.7℃,P:84次/分,R:22次/次,Bp:250/150mmHg,发育正常,营养肥胖,急性面容,神志清醒,精神萎靡,回答切题,双侧瞳孔圆形等大,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疹,全身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口腔黏膜无溃疡,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软,胸部:扣诊为轻音,听诊呼吸音规整,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心尖搏动正常,心率齐;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无畸形,右侧肢体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既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10+年,长期服用“泼尼松”治疗,“高血压”病史1+年,血压高达200/100mmHg,平时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用药不规律,血压未监测,否认“肝炎、伤寒、结核”传染病,否认“心脏病、糖尿病”疾病,无手术、输血及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辅助检查:头颅CT示:左侧顶叶脑出血(出血量约4.8ml) 入院诊断:1、左侧顶叶脑出血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3、类风湿性关节炎 入院处理:入院后遵医嘱给予止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控制血压,营养脑细胞,护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吸氧等治疗。按内科

脑出血患者护理查房

脑出血患者护理病例讨论时间:2016、8、2 地点:**** 参加人员:**** 主持:*** 记录:*** 内容记录: 今天我们进行脑出血的护理查房,讨论一下脑出血的有关知识及护理,首先请责任护士简要汇报一下病史。 责任护士:*** 内科、31床、患者,***、男,78岁,农民。入院诊断:1脑出血;2.高血压;3.心律失常,;4.脑萎缩。家属代诉:因“意识障碍一月余”入院。一月前突然出现昏迷,意识障碍、呼之不应。到市级医院住院一月余,病情无明显好转,仍然意识不清,带留置尿管,胃管、遂转入我院继续治疗。入院时:T:36.6摄氏度,P:82次/分,R:12次/分,BP:154/100mmHg.抬入病房,神志模糊,言语不清晰,双侧瞳孔不等圆等大,右侧直径约4mm,左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检查不配合,骶尾部见一约5x6cm2大小的褥疮,已破溃,但干燥无液体渗出。在我院未做辅检。 既往史:有“脑出血”病史四年,高血压病史10年,左侧面肌痉挛病史多年。 入院处理:嘱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给予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改善循环监控血压,营养脑细胞,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吸氧,留置导尿、褥疮护理等治疗。 主持人***:下面请***护士谈谈该病的临床特点。 护士***:该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起病急,发病时多有情绪激动,血压上升,常有昏迷,持续加重,意识清楚者常感头昏,头痛,多有呕吐及偏瘫,预后取决于出血量、出血部位及有无并发症。轻型可恢复工作,重症者病死率高。 主持***:下面请护士***说脑出血的定义 ***护士: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青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 主要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偏盲、大小便失禁、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病因:半数是因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血管淀粉样血管病变、脑动脉炎、先天性血管畸形、梗死性脑出血、抗凝或溶栓治疗等。 主持***:请责任护士提出主要的护理措施。 ***责任护士: 1.患者烦躁、有跌倒坠床,拔管的风险、与意识不清有关。 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a、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头部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b、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流通;c、

内科护理学-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考点汇总

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 以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临床上绝大多数属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一)病因 本症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在β溶血性链球菌A组中,由呼吸道感染所致肾炎的菌株以12型为主。 (二)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儿童5~14岁高发,男性多见。 前驱症状:常为链球菌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淋巴结炎等,潜伏期为1~3周。前驱链球菌感染后经1~3周无症状间歇期而急性起病。 1.典型表现水肿、血尿、高血压及程度不等的肾功能受累。 (1)水肿:是最常见的症状 初仅累及眼睑及颜面,晨起重; 重者波及全身,呈非凹陷性,少数可伴胸、腹腔积液。 区别: 肾性水肿---晨起,颜面部

心源性水肿—身体下垂部位 (2)血尿(必有表现) 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 镜下血尿---为主 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 通常肉眼血尿1~2周后即转为镜下血尿,少数持续3~4周。 (3)高血压:因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大所致,为轻或中度增高。 2.其他常有乏力、恶心、呕吐、头晕。 3.并发症 主要有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衰竭。 (三)辅助检查 1.尿液检查

尿液镜下检查,尿中红细胞多为变形红细胞,还可见红细胞管型,是急性肾炎的重要特点。 尿沉渣还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白细胞、透明和颗粒管型。尿蛋白通常为(+)~(++)。 2.血液检查 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可稍低。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增高。 血沉增快,2~3个月内恢复正常。 3.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GFR)呈不同程度下降,但肾血浆流量仍可正常。临床常见一过性氮质血症,血中尿素氮、肌酐增高。 4.血补体测定早期血总补体及C3均明显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 (四)治疗原则 以卧床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 1.卧床休息 急性期症状明显者通常需卧床休息4~6周,逐步增加室内活动量: ①肉眼血尿消失 ②血压恢复正常 ③水肿减退 3个月内宜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2.对症治疗 宜限制盐、水、蛋白质摄入,利尿、降压治疗。 3.控制感染灶---青霉素(10~14天) 4.透析治疗 发生急性肾衰竭且有透析指征者,应及时给予短期透析治疗,以度过危险期。 (五)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钠、水潴留,血压升高有关。 3.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有关。 4.潜在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 (六)护理措施 1.休息 症状明显者起病4~6周内卧床休息,至水肿消退、血压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在室内轻度活动。 2.饮食管理 给予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盐饮食。 急性期1~2周内,应控制钠的摄入,每日1~2g,水肿消退后每日3~5g,水肿严重、尿少、氮质血症者,应限制水及蛋白质的摄入。 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渐由低盐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念 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2。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二、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全身麻醉,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心肺复苏等。2。绝对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 3.相对禁忌症: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三、气管插管的作用 (1)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漏气; (2)便于呼吸管理,保证通气; (3)减少气道死腔量,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 (4)头颈部手术可远距离控制麻醉和通气; (5)便于控制呼吸动作,稳定手术野,利于精细的手术操作 四、气管插管的护理 (一)气管插管的固定:(1)双套结固定法:用一根小纱带在导管上打死结,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2)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文档交流

(二)保持通畅(1)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2)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3)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文档交流 (三)预防感染(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流。(2)病房管理: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做空气培养。(3)口腔护理。(4)及时吸痰。.。。。。.文档交流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1.呼吸机上配套的加温和湿化装置,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2°-35°为宜.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3.雾化吸入...。..。文档交流 (五)气囊的管理:最适宜的气道压力为20cm水柱-25cm水柱。(六)心理护理: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护士应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文档交流 五.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无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即可拔出气管导管。.。..。文档交流 文档交流感谢聆听

颅内血肿常规护理

颅内血肿护理常规 疾病定义:颅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是颅脑损伤中最多见,最危险,却又是可逆的继发性病变。由于血肿直接压迫脑组织,常引起局部脑功能障碍的占位性病变症状和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改变若为及时处理可导致脑疝危及生命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可在和大程度上改善预后。 分类: 1、根据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分为: (1)硬脑膜外血肿(EDH):出血积聚于颅脑和硬脑膜之间。 (2)硬脑膜下血肿(SDH):岀血集聚在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3)脑内血肿(ICH):出血聚集在脑实质内。 2、根据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及早期脑疝症状所需时间分: (1)急性型3天内出现症状。 (2)亚急性型3天-3周出现症状。 (3)慢性型3周以上才出现症状。 硬脑膜外血肿 一、病因: 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内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硬膜外血肿一般多见于颅盖部颞区。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 二、临床表现: (一)意识障碍可以是原发性脑损伤直接所致也可以是血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脑疝引起,后者长发生于伤后数小时至1-2天。典型的意识障碍是在原发性意识障碍之后。经过中间清醒期,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次加重。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严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也可能不出现中间期清醒期。少数病人可无原发行昏迷,而在血肿形成后出现昏迷。 (二)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头疼、恶心、呕吐剧烈。一般成人幕上血肿大于20ml、幕下血肿大于10ml即可引起颅内压增高症状。幕上血肿者大多经历小脑幕切迹疝,然后合并枕骨大孔疝,故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场常发生在意识和瞳孔改变之后。幕下血肿者可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较早发生呼吸骤停。

颅内血肿清除术护理常规.doc

颅内血肿清除术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手术物品准备: 1、手术器械开颅基础器械包 1 个、干持物钳 1 套、蛇型自动拉勾 1 套、若为小脑出血则再备后颅窝撑开器 1 个。 2、敷料基础辅料包 1 个、大腹包 1 个、手术衣 4~6 件 3、一次性物品骨蜡、切口膜、止血纱布、明胶海绵、棉片、小纱布、缝 针、丝线若干。 4、药品常用生理盐水、平衡液、双氧水、止血用生物胶。 5、仪器双极电凝器 1 套、开颅电钻 1 套、中心吸引 1 套 手术体位:根据血肿的部位选择合适的体位 手术步骤: 1.皮肤消毒 常规 1%聚吡咯酮碘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贴无菌切口膜 2.头皮切开和止血 2.在耳上方做“∩”形切口,切开皮肤,止血后上头皮夹。 2.2 切开皮下组织、帽状腱膜。 2.3 分离颞肌,剥离骨膜,将皮瓣翻向耳侧,电凝止血。用双2-0 丝线或皮肤固定勾固定皮瓣,充分暴露术野 3.打开骨瓣、硬膜 3.1 用电钻在颅骨上钻 4 个孔,孔间插入线锯导板,用线锯将颅骨锯开,骨 瓣放入双氧水中浸泡。

3.2 骨窗周围用骨蜡封闭止血。用 6*17 圆针 3-0 丝线将骨窗周围硬脑膜悬吊于附近的骨膜或帽状腱膜上。 3.3 用 11 号刀片在脑膜沟处切开脑膜,用窄神经剥离子轻松分离后,脑膜 剪“∩”形剪开脑膜 4.清除血肿 4.1 脑穿针蘸水湿润后探查血肿部位及深度,电凝器止血后用窄脑压板轻轻 拉开脑组织,用小号吸引器吸出脑内血肿,电凝器仔细止血,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也可用双氧水小棉片放入腔内止血。 4.2 将坏死组织一并切除。可将止血纱布剪成小块铺于出血腔内,再在表 面喷可吸收生物胶。 5.缝合硬膜。 5.1 清点用物后,用6*17 圆针 3-0 丝线严密缝合硬脑膜。 5.2 若硬脑膜从颅骨内分离而有渗血时,可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垫一明胶 海绵, 6*17 圆针 3-0 丝线悬吊止血。再次清点用物。 6.放置引流管 同前 7.关颅 7.1 将骨瓣复位, 8*20 圆针 2-0 丝线缝合骨膜数针以固定骨瓣。9*25 三角针 2-0 丝线缝合帽状腱膜及皮肤。 7.2 双氧水或 1%聚吡咯碘消毒皮肤,小纱布覆盖切口,绷带包扎切口

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自2005年3月~2007年4月,我科共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122例,并在专科ICU病房采用多参数监护仪,现将该组病例的术前临床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2例中男98例,女24例,年龄6~80岁,平均39岁。车祸伤87例,坠跌伤15例,斗殴伤11例,物体砸伤9例。伤后有不同程度生命体征变化92例,有原发性昏迷98例,其中出现中间清醒期35例,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68例。全部病例均经CT、X线摄片及核磁共振(MRI)扫描确诊,并经手术证实。其中硬膜外血肿62例,硬膜下血肿28例,脑内血肿10例,硬膜外合并硬膜下血肿12例,硬膜下合并脑内血肿10例。合并颅骨骨折56例,颅底骨折22例,合并脑挫裂伤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脑干损伤15例,入院即有脑疝者16例。开颅行血肿清除术102例,钻颅血肿冲洗引流术20例。痊愈102例,植物生存8例,自动出院12例。 2 护理体会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继发性病变,占颅脑损伤的3%~10%,占重型颅脑损伤的40%~50%。病情具有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 颅脑损伤后的继发性颅内血肿主要是通过观察意识变化发现的,故掌握伤后意识障碍的各期表现及演变规律,有利于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如伤后意识稳定或由昏迷逐渐清醒,常为病情好转的表现,原发性昏迷逐渐加深或原发性昏迷很深,说明脑损伤严重;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说明有进行性脑受压存在,提示颅内血肿持续增大或脑水肿加重;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则是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中间清醒期在伤后2~24 h,大多数为6~12 h。本组35例伤后出现中间清醒期平均9 h。经过本组观察,出现以下情况提示有早期颅内血肿形成:(1)原来意识清醒,而后出现嗜睡。(2)原来嗜睡但易醒,而后出现呼之不应,或需用较强刺激才能清醒。(3)躁动之后,突然进入昏睡状态。(4)意识虽清醒,但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或在定期进行性检查中,痛觉反应渐迟钝。(5)意识虽清醒但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并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消失或出现凝视现象。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规 定义: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即为脑出血。 临床表现: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因出血的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而不同,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呕吐、头痛、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一、主要护理问题 1、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2、自理缺陷:与出血压迫神经引起的失语、肢体瘫痪等症状有关。 3、肢体失用性萎缩、畸形:与肢体运动障碍有关。 4、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再出血)、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 二、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颅内出血、水肿致颅高压引起头痛。并向病人仔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患者配合。 (2)饮食:需要手术的病人严格禁食禁水,以防术中误吸。非手术治疗且意识清楚、吞咽情况好的病人可给予半流质,吞咽障碍的病人应给予鼻饲饮食。 (3)体位肢体偏瘫的病人,应尽量避免患侧卧位,患肢摆放功能位,加放床档,及时给予翻身。颅内压增高病人,呕吐时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免引起误吸、窒息。 (4)症状护理: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①严密注意病人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变化,以了解病情进展和严重程度,防止脑危象形成。

②遵医嘱定给予脱水剂,降低颅内压。 ③限制探视人员,保持病房安静及病人情绪的稳定,告诫家属不要刺激病人。 ④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形成,进行呼吸道管理防止肺炎的发生。 ⑤高热的病人,尽量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控制体温,可用冰袋、冰囊、乙醇擦浴等持续物理降温。 ⑥持续吸氧,防止缺氧加重脑水肿。 ⑦准备好吸痰、气管切开、气管内插管以及各种抢救药品,以备急用。 (5)术前准备: ①急诊手术准备:立即采血进行血型、凝血象等检查,备血、剃头,清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等。②控制高血压,防止再出血。 2、术后护理: (1)对神志不清、躁动或有神经症状的病人,床应加护栏,并适当约束,以防止发生意外。 (2)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并协助病人轻扣背部,以促进痰痂的脱落排出,但急性期应避免刺激咳嗽,必要时可给予负压吸痰、吸氧及定时雾化吸入。 (3)体位: ①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键侧,以防呕吐物吸入呼吸道。 ②清醒后血压平稳者,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4)饮食:术后24小时意识清楚地病人给予清淡、低脂、低钠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周青新252600 摘要:近年来,气管插管在保持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是确保患者抢救成功与否的要素之一。众所周知,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途径之一,重症脑外伤的患者常常因为昏迷等原因不能进食,吞咽和咀嚼功能丧失或者受限,而且又经口气管插管,使口腔处于持续性开放状态,容易造成患者口腔粘膜干燥,唾液减少分泌,口腔自净作用和局部粘膜抵抗能力减弱,会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由于气管导管和牙垫的存在,使得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无法对患者口腔的舌面、牙齿等部位以及口腔深部积聚的分泌物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更为口腔内的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繁殖条件。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 气管插管是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点。同时,因为气管插管的广泛应用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特别是插管头几天,口腔内会残留因插管时损伤咽喉部粘膜造成的残留血渍,以及病人咳出的痰液,为了防止口腔内的细菌生长,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就更应该做好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 现在临床上口腔护理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传统的方法(单人操作),传统的方法对非气管插管病人是可行的,由于方法的局限性不适合用于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因为患者口腔内有气管插管和牙垫的阻挡,使口腔内空间相对减少,限制了护士为患者进行充分彻底的进行口腔护理,因此现在我们有了一种新方法(双人操作)。 1 方法 1.1 严防液体下漏至气管实施口腔护理时,保证气囊充气足够,使气管导管与气管壁的腔隙处于密闭状态。充气时最好使用气囊测压器,充气不足者用测压器注入空气至25cmH2O,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密封,记录气管插管与门齿的刻度,吸净呼吸道分泌物〔1〕。如无气囊测压器,则采用最下封闭压力保持气囊压力〔2〕,方法是将听诊器至于病人的插管处,边向气管内注气边听漏气声,直至无漏气声,然后抽出0.5ml气体时,又可听到少量漏气声,再注气直到吸气时无漏气声为止〔3〕。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临床多数病人主要源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此病发病急骤;常在活动中发病,与情绪激动、饮酒、过度劳累,用力排便等诱因有关。临床表现:重症脑出血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面色潮红、昏迷、尿便失禁。如脑室出血,出现肢体强直、抽搐、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偏瘫、凝视麻痹等,同时伴有心血管病。急性期过后又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甚至脑软化等后遗症。 一、护理措施 1、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立即抢救。 2、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位15-30度,头置冰袋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压,利于静脉回流。 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 3、神志清楚的病人,谢绝探视,以免情绪激动。 4、脑出血昏迷的病人24-48小时内禁食,以防止呕吐物反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以后按医嘱进行鼻饲。 5、加强尿便的护理。 6、预防并发症:1)加强皮肤的护理。2)加强呼吸道管理。 7、急性期应保持偏瘫肢体的生理功能位置。恢复期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被动活动和按摩, 对失语的病人进行语言方面的锻炼。 二、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颅压增高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限制活动卧床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失语有关。 5、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偏瘫,感觉障碍,尿失禁有关。 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昏迷有关。 8、有误吸的危险:与昏迷有关。 9、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昏迷有关。 10、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时间留置尿管有关 11、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少有关。

颅内血肿的_护理

颅血肿的护理 一、外伤性颅血肿 外伤性颅血肿(intracranial hematoma)形成后,其严重性在于可引起颅压增高而导致脑疝;早期及时处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预后。按血肿的来源和部位可分为硬脑膜外血肿(epidural hematoma)、硬脑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及脑血肿(intracranial homatoma)等。血肿常与原发性脑损伤相伴发生,也可在没有明显原发性脑损伤情况下单独发生。按血肿引起颅压增高或早期脑疝症状所需时间,将其分为三型:72小时以者为急性型,3日以后到3周以为亚急性型,超过3周为慢性型。以下分类说明其临床特点。 硬脑膜外血肿 (一)、病因 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由于颅盖部的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松,易于分离,颅底部硬脑膜与颅骨附着较紧,所以硬脑膜外血肿一般多见于颅盖部。引起颅压增高与脑疝所需的出血量,可因出血速度、代偿机能、原发性脑损伤的轻重等而异,一般成人幕上达20ml以上,幕下达lOml时,即有可能引起,绝大多数属急性型。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血肿最常发生于颞区(图19-4)。 (二)、临床表现 1.外伤史颅盖部,特别是颞部的直接暴力伤,局部有伤痕或头皮血肿,颅骨x线摄片发现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或后枕部受伤,有软组织肿胀、皮下瘀血,颅骨x线摄片发现骨折线跨过横窦硬脑膜外血肿可能。 2.意识障碍血肿本身引起的意识障碍为脑疝所致,通常在伤后数小时至

1~2天发生。由于还受到原发性脑损伤的影响,因此,意识障碍的类型可有三种:①当原发性脑损伤很轻(脑震荡或轻度脑挫裂伤),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大多为数小时或稍长,超过24小时者甚少,称为“中间清醒期(1ucid interval)”;②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则见不到中间清醒期,可有“意识好转期”,未及清醒却又加重,也可表现为持续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③少数血肿是在无原发性脑损伤或脑挫裂伤甚为局限的情况下发生,早期无意识障碍,只在血肿引起脑疝时才出现意识障碍。大多数伤员在进入脑疝昏迷之前,已先有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定向不准、遗尿等表现,此时已足以提示脑疝发生。 3.瞳孔改变小脑幕切迹疝早期患侧动眼神经因牵扯受到刺激,患侧瞳孔可先缩小,对光反应迟钝;随着动眼神经和中脑受压,该侧瞳孔旋即表现进行性扩大、对光反应消失、睑下垂以及对侧瞳孔亦随之扩大。应区别于单纯前颅窝骨折所致的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primary injury of oculomotor nerve),其瞳孔散大在受伤当时已出现,无进行性恶化表现。视神经受损的瞳孔散大,有间接对光反应存在。 4.锥体束征早期出现的一侧肢体肌力减退,如无进行性加重表现,可能是脑挫裂伤的局灶体征;如果是稍晚出现或早期出现而有进行性加重,则应考虑为血肿引起脑疝或血肿压迫运动区所致。去大脑强直为脑疝晚期表现。 5.生命体征常为进行性的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和体温升高。由于颞区的血肿大都先经历小脑幕切迹疝,然后合并枕骨大孔疝,故严重的呼吸循环障碍常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意识障碍和瞳孔改变后才发生;额区或枕区的血肿则可不经历小脑幕切迹疝而直接发生枕骨大孔疝,可表现为一旦有了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和呼吸骤停几乎是同时发生。 (三)、实验室检查 CT检查:若发现颅骨板与脑表面之间有双凸镜形或弓形密度增高影,可有助于确诊。CT检查还可明确定位、计算出血量、了解脑室受压及中线结构移位以及脑挫裂伤、脑水肿、多个或多种血肿并存等情况。 硬脑膜下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下腔。是颅血肿中最常见者,常呈多发性或与别种血肿合并发生。 (一)急性硬脑膜下血肿(acute subdural hematoma) (一)、病因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根据其是否伴有脑挫裂伤而分为复合性血肿和单纯性血肿。复合性血肿的出血来源可为脑挫裂伤所致的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也可由脑血肿穿破皮层流到硬脑膜下腔。此类血肿大多由对冲性脑挫裂伤所致,好发于额极、颞极及其底面(图19-5左)。单纯性血肿较少见,为桥静脉损伤所致,此类血肿可不伴有脑挫裂伤,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常规 一、 二、概念 1.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或直接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2.气管内插管:是通过口腔或鼻孔经喉把特制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 二、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全身麻醉,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治疗以及心肺复苏等。 2.绝对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 3.相对禁忌症: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三、气管插管的作用 (1)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漏气;

(2)便于呼吸管理,保证通气; (3)减少气道死腔量,增加有效肺泡通气量; (4)头颈部手术可远距离控制麻醉和通气; (5)便于控制呼吸动作,稳定手术野,利于精细的手术操作 四、气管插管的护理 (一)气管插管的固定:(1)双套结固定法:用一根小纱带在导管上打死结,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2)用两根胶布在导管上交叉固定在口唇周围,经口气管插管者由于口腔分泌物易流出,造成胶布松动,应密切观察并及时更换。 (二)保持通畅(1)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分泌物,(2)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3)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三)预防感染(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流。(2)病房管理:做好日常通风消毒,室温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70%,病房物体表面用消毒液擦拭,每月做空气培养。(3)口腔护理。(4)及时吸痰。 (四)人工气道的湿化:1.呼吸机上配套的加温和湿化装置,湿化器的温度一般控

制在32°-35°为宜。2.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3.雾化吸入。 (五)气囊的管理:最适宜的气道压力为20cm水柱-25cm水柱。 (六)心理护理:采用一切尽可能简单,易理解的交流方式,如非语言交流方式,手势,写字板,卡片等,让患者尽量表达其感受,护士应及时满足其合理要求。五.拔管指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呛咳反射恢复,咳痰有力,肌张力好,无喉头水肿等并发症即可拔出气管导管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要点

业务学习 时间:2011-05-13 地点:护士长办公室参加人员:巫荣萍张丹花王吉芳殷春芳杨静怡倪益益贺明静苗振英何萍陆薇汪春琴徐燕虞红叶吉志娟 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要点 由于气管插管的应用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口腔感染的机会,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感染途径与吸入含病原菌的口腔分泌物有关,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口腔护理直接相关。 1 口腔护理 1.1 心理护理由于带气管插管失去了语言交流的能力,对神志清醒的患者操作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和患者交流,嘱予以配合。 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气管插管的患者病情变化快,因此,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若有变化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严重时暂停操作。 1.3 加强口腔冲洗口腔内病原微生物容易繁殖,加之会厌的保护功能丧失,分泌物易流入气道,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棉签护理法:(1)吸出口咽部分泌物;(2)确认气管插管内压未降低;(3)侧卧体位,头偏向一侧;(4)去掉固定气管插管的胶布,将牙垫移至一侧磨牙之间;(5)用棉签浸 2.5%碳酸氢钠溶液擦洗牙齿、牙龈、舌、腭、颊黏膜;(6)确认插管的位置,用胶布重新固定;(7)口唇干裂者,用棉签沾少许植物油或石蜡油涂于口唇上。刷牙式护理法:(1)吸出口咽部分泌物;(2)气管插管内压应提高40cmHg;(3)侧卧体位,头偏向一侧;(4)去掉固定插管的胶布,将牙垫移至一侧磨牙之间;(5)两人同时操作,一人一手拿压舌板,一手拿沾少许牙膏的软毛刷清洗牙齿各面,再用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边冲洗口腔边吸痰,由另一人负责吸痰,将吸痰管放口腔下方操作,直至冲洗干净;(6)确认插管的位置,用胶布重新固定;(7)口唇干裂者,用棉签沾少许植物油或石蜡油涂于口唇上。 1.4 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气管插管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吞咽功能及自行排痰功能受到影响,口咽部分泌物多要及时吸出,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持续吸痰时间不易过长,每次10~15s,压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并观察有无发绀,如血氧饱和度低于85%,立即停止操作。气管插管的气囊内应充气,防止口咽部分泌物渗漏。高压力气囊每2h 放气5~10min,进口硅胶低压气囊每4~6h放气15min,放气前必须将气囊以上部位的分泌物、滞留物吸引干净后方可放气。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修订版)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出血多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和丘脑,其次为小脑和脑干。 一、致病因素 1、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出血性疾病史、先天性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 2、诱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劳累或用力排便等。 3、有烟酒嗜好,肥胖及有本病家族史者。 二、临床表现及特征 1、多在白天体力活动、酒后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病情发展快,病人先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迅即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深沉有鼾声,脉搏缓慢有力,血压升高,大小便失禁。出血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的神经系统体征:①内囊出血有典型的“三偏”症状,即出血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②脑桥出血表现为交叉性瘫痪,头和眼转向非出血侧,呈“凝视瘫肢”状,大量出血常破入第四脑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双侧瞳孔呈针尖样,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中枢性高热,中枢性呼吸障碍,常在24~48小时死亡。③丘脑出血早期即可出现昏迷,去大脑强直,脑干功能衰竭等表现。血肿﹥10ml时,即可并发脑水肿和阻塞性脑积水,是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和转折点。丘脑出血常破入脑室,形成脑室积血、积水,引起颅内高压,甚至破坏视丘下部和中脑,死亡率高。④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头痛和平衡障碍,无肢体瘫痪。 2、脑脊液检查呈血性,压力升高;脑CT示:高密度出血影,可准确显示出血灶的部位、范围。 (注:腰椎穿刺的部位:腰3~4或4~5椎间隙,正常脑脊液压力70~180mmH2O, ﹥200 mmH2O为颅内压增高,﹤70 mmH2O为低颅压,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 三、临床治疗 1、颅内压增高的治疗脑出血患者最大的危险是颅内压持续增高,因此,有效、及时地控制颅内压增高是颅内出血治疗的首要任务。 (1)脱水治疗常用的脱水剂是甘露醇,150滴/分钟以上,另外,甘油氯化钠、甘油果糖、人血白蛋白均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可与速尿合用。 (2)改善通气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通过吸氧改善缺氧状态。 (3)亚低温治疗应用冬眠药物及安定剂和降温措施,以减低脑耗脑量。 (4)手术治疗适应症①脑叶出血≥30ml;②基底节区出血≥30ml;③丘脑出血≥10ml;④小脑出血≥10ml;⑤脑室内出血,引起阻塞性脑积水,铸型性脑室积血者;⑥颅内出血量虽未达到手术指征容量,但出现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⑦血肿导致脑疝,危及生命的,可立即手术,以解除或缓解脑疝。 禁忌症:①脑干功能衰竭;②凝血机制障碍,有严重出血倾向,如血友病;③明确的颅内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引起的血肿。 2、脑疝的治疗所有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原因都可能发生脑疝,具有临床意义的脑疝有: (1)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双眼球上视困难,意识障碍。; (2)枕骨大孔疝; (3)中央型脑疝双侧瞳孔均缩小,意识障碍,呼吸不规则。 3、调控血压 正常人平均动脉压的上限是150~200mmHg,下限为60mmHg,只要在这个范围内波动,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正常。如果平均动脉压降至50mmHg,脑血流量就降至正常时的60%,出现缺血缺氧症状。过高的血压可能使血肿扩大,而不适当的降压则可能使脑灌注压降压,加重脑损害,血压的最高水平应视患者既往血压水平,颅内压、年龄、出血原因而定,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的控制不可盲目,

脑出血患者护理计划

脑出血患者护理计划 脑出血是由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突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头痛;②生活自理能力缺陷;③语言沟通障碍; ④肢体活动障碍;⑤有误吸的危险;⑥有发生压疮的危险;⑦潜在并发症——脑疝。 一、头痛 【相关因素】 颅内出血、水肿。 颅内压增高。 【护理目标】 病人叙述疼痛减轻。 病人叙说疼痛消失,感觉舒适。 【护理措施】 1.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耐心向病人解释头痛的原因:颅内出血、水肿致颅高压引起头痛,并向病人仔细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取得病人配合。 3.提供安静、舒适、光线柔和的环境,避免环境刺激,加重头痛。 4.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5.各项护理操作动作应轻柔,以免加重病人疼痛。 6.减少探视人员,保证病人充足的休息时间。 7.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速尿)和止痛剂。 8.给药半小时后观察头痛有无缓解,无缓解时应通知医师。

9.认真观察病人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程度及伴随症状等,并作好记录,报告医师。 【重点评价】 病人能否述说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程度及伴随症状。 病人能否针对头痛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头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二、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相关因素] 偏瘫。 意识障碍。 体力不支,虚弱。 认知障碍。 [护理目标] 病人卧床期间感到清洁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病人能进行自理活动,如梳头、洗脸、入厕、穿衣等。 病人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护理措施] 1.协助病人完成自理活动,鼓励病人寻求帮助。 2.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3.呼叫器放在病人手边,听到铃声立即予以答复。 4.恢复期鼓励病人独立完成生活自理活动,以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以适应回归家庭和社会的需要,提高生存质量。 5.卧床期间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 6.穿衣/修饰自理缺陷:①指导病人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 【病因】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伴发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炎,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可并发脑出血。 【临床表现】 脑出血多在白天发病,如情绪激动、活动过后、酒后或 排便用力时,血压突然急骤升高,致脑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 发病,以内囊出血最多见。表现为剧烈头痛、头晕、呕吐(颅 内压增高),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出血越多,意识障碍越重,鼾声呼吸,可伴有抽搐和大小便失禁,同时可有上消化道出 血(胃应激性溃疡)。体检;颜面潮红、意识障碍、脉搏慢 而有力,血压可达(200mmhg)以上,出血常损伤内囊而出现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性偏盲(称“三偏征”)。当清醒后可检出瘫痪肢体肌张力减弱、腱反射消失(急性期),数天后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 阳性,多因大量致颅内压增高、短期内迅速形成脑疝而死亡。脑桥出血轻者仅有头痛、呕吐,重者表现为出血灶侧周围性 面瘫,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称交叉瘫。当出血波及两侧时

可出现四肢瘫,瞳孔呈针尖样。小脑出血表现为眩晕、呕吐、 枕部头疼、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急骤, 常在活动中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 刺激征阳性。 【护理措施】 1加强防止加重出血的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少搬动,避免牵刺头部,头偏一侧,头部抬高5—30°面瘫侧向上。(2)防止血压增高;防止剧烈咳嗽,打喷嚏,躁动,用力排便等,遵医正确,应用降压药物。(3)加强病区空气及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开窗通风,2次/d,室温控制在20~22 ℃,湿度60%~70%。避免患者受凉,因寒冷可使患者气道血管收缩、黏膜上皮缺血缺氧,抵抗力下降,细菌容易侵入。流感流行时限制或减少人员探视,以防交叉感染。 2病情观察 2.1对瞳孔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瞳孔的观察十分重要,它是反映颅内高压危象的最重要的指标。观察双侧瞳孔是不等大同圆,及其对光反射的灵敏程度,若双侧瞳孔缩小固定,形状规则,对光反射消失,则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桥出血所致。如果双侧瞳孔散大直径在6cm以上,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则是脑干损伤或是小脑扁桃体疝形成。 2.2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改变反应病情的恶化与转归,是判断病情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脑出血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

气管插管病人护理 气管插管: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的技术称为气管插管。这一技术能为气道通畅、通气供氧、呼吸道吸引和防止误吸等提供最佳条件。 作用及意义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症状护理】 1.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材大小、插管的途径选择导管及用物。2.对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者,插管前应先行人工呼吸、吸氧,以免因插管而增加缺氧时间。 3.固定导管,检查其深度。保持气管插管下端在气管分叉上1-2cm,插管过深导致一侧肺不张,插管过浅易使导管脱出。选择适当牙垫,以利于固定和吸痰。质地柔软的气管插管要与硬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官

腔变形,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4保持气道内湿润吸氧浓度不可过大,一般以1—2升/分为宜,吸氧针头插入气管导管内一半。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雾化吸入一次,或向气管内滴入湿化液,每次2—5ml,24h不超过250ml。5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肺,需及时调整。6.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口腔-鼻腔,不能用一根吸痰管吸引气管、口鼻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7气囊管理机械通气病人应首选低压高容量气囊气管导管。气管导管过细致气管漏气、气囊漏气,可触发低通气量报警,故选择导管型号要适宜,并检查气囊是否漏气;气囊充气要缓慢,充气量为5~10ml,最好在气囊测压表的监测(充气量)下,根据病人的循环情况及气囊充气时间,适当调整气囊充气量,尤其对低血压或休克病人则应相应减少气囊压力,以保证局部组织血供。气囊应每隔6~8h放气一次,每次约5min,以解除局部粘膜压力,避免气管粘膜长时间受压引起溃疡或坏死。放气前先吸净气道内、口鼻腔、咽喉部的分泌物,预防分泌物误入气道导致病人剧烈呛咳、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8气管插管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及血气指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