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马哲原理习题

马哲原理习题

马哲原理习题
马哲原理习题

马哲原理习题(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基本问题中()。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2、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规律性

D、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

B、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

C、马克思哲学是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

4、在哲学上,二元论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C、否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否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5、科学证明,人脑是()

A、思维的源泉

B、思维的产物

C、思维的器官

D、思维的对象

6、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的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

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7、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

8、“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9、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道路

10、下列现象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昼夜交替

B、寒来暑往

C、摩擦生热

D、电闪雷鸣

11、无产阶级在斗争中成长的主要标志是()。

A、队伍的壮大

B、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次数增多

C、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的加深

D、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B、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

C、认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D、物质和意识结合起来

13、哲学研究的对象是()。

A、人类社会

B、整个世界

C、整个自然

D、客观事物

14、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物质的

B、能动的

C、意识的

D、实践的

15、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的根据是()

A、后出现的事物

B、符合事物发展必然性

C、它的形式新奇

D、它的力量的强大

16、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内部矛盾

B、普遍矛盾

C、主要矛盾

D、次要矛盾

17、掌握“适度”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A、质和量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C、质和量的对立

D、质量互变的结果

18、斗争性的无条件性是指()。

A、能打破特定条件的限制

B、不被任何条件所限制

C、可以脱离统一性

D、不需要任何条件

19、真理与谬论()

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B、真理永远是真理

C、谬误永远是谬误

D、真理和谬误是不能同时存在的

20、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是通过()

A、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来实现的

B、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的

C、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来实现的

D、民族素质来实现的

21、劳动过程是()。

A、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统一

B、物质与意识的统一

C、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D、自然物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

22、组成国家的暴力机构中的主要成分是()

A、军队

B、警察

C、法庭

D、监狱

23、划分阶级的惟一标准是()。

A、政治标准

B、思想标准

C、文化标准

D、经济标准

24、社会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政治关系

B、阶级关系

C、经济关系

D、思想关系

2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属于()。

A、唯心论

B、庸俗唯物论

C、形而上学

D、主观唯心论

26、人们常说:“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体现的最主要的辩证法原理是()。

A、世界永恒发展的原理

B、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27、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不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不顺利和显著

28、马克思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本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29、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上犯了()。

A、类似唯心主义验论的错误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30、“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一个()。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

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3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32、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33、劳动过程是劳动的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它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B、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C、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协作过程

D、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过程

3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35、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唯心正确态度的有()。

A、全盘否定,划清界限

B、基本肯定,积极继续

C、认清其本质,揭露其错误

D、剖析其根源,指出其危害

E、具体分析,批判继承

2、下列各项属于意识能动性具体表现的有()。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影响作用

D、意识活动具有通过实践改变世界的作用

E、意识活动能够改变社会运动的规律

3、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C、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4、下列命题中属于提示事物本质的有()。

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5、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6、马克思主义把科学当作()。

A、是“历史的有力杠杆”

B、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C、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尺”

D、是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

E、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7、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是()。

A、绝对的

B、永恒的

C、无条件的

D、无法掌握的

E、上帝驱使的

8、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是指()。

A、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不平衡

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不平衡

C、普遍矛盾与特殊矛盾的不平衡

D、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E、个别矛盾和一般矛盾的不平衡

9、因果联系的复杂性是指()。

A、同因异果

B、一果多因在

C、多果多因

D、一因多果

E、无因无果

10、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是由于人的认识()。

A、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B、主体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的限制

C、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D、受人的身体素质的限制

E、由上帝决定

11、任何一个真理都具有()。

A、客观性

B、有用性

C、相对性

D、绝对性

E、无限性

12、意识的来源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对客观物质的主观印象

C、社会的产物

D、人脑的机能

E、上帝赋予的

13、一事物当它还有存在的理由时就要()。

A、维护它的存在

B、保证它的发展

C、始终不能改变它

D、把握住它的发展趋势

E、否定它的存在

三、简答题:

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它的基本形式。

2、简述内容和形式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简述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

4、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主要特征?

5、社会革命与社会改变的区别是什么?

6、简述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

四、论述题:

1、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及重要意义。

2、应用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原理,说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3、运用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原理,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4、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5、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和非意识形态思想体系的区别是什么?

马哲原理参考答案

一、1、B 2、A3、C 4、A5、C 6、D 7、C 8、D 9、B 10、C

11、D 12、B 13、B 14、D 15、B 16、C 17、A18、A19、A20、C 21、A22、A23、D 24、C 25、C 26、C 27、B 28、A29、D 30、B

31、D 32、D 33、A34、C 35、C

二、1、CDE 2、ABCD 3、ABDE 4、CDE 5、ABCDE 6、AB

7、ABC 8、B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D 三、

1、答:(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2、答:(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之间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3、答:(1)人类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获取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动物只能获取自然

界提供的现成的食物和其他物质资料。

(2)人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动物的活动没有社会性。

(3)人类能够能动地改造自然,动物则只能消极地适应自然。

(4)人类社会发展的继承方式与动物界发展的继承方式不同。

4、答: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

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1)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对该社会制度的社会体制某种程度的调整,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2)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而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3)社会革命就其一般规律而言,往往要通过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的形式,实现国家政权的转移;社会改革一般说来,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5、答:第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第二、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公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

第三、彻底消灭了人对人的剥削、压迫和统治关系,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

第四、消灭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使人们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在生产领域和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实现完全平等;

第五、全体社会成员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大提高,全民教育普及并不断提高,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普遍地树立起来。

6、答:(1)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包括以下四个内容:第一、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第三、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第四、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2)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其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1、答:(1)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哲学依据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2)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我国的社会发展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我们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以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2、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

(2)这一原理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先进的社会意识,特别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人民,抵制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3、答:(1)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为前提,并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既克服又保留。

(2)这一原理说明,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对传统文化全盘肯定,搞复古主义;另一种是对传统文化一概排斥,搞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

4、答案见教材

5、答案见教材

复旦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

2015年复旦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经验写这个东西算是为对自己轰轰烈烈,对他人平平淡淡的考研做一个总结。感谢那些曾经帮助和鼓励我的亲人朋友同学和陌生人。希望我这一辈子遇到的人都可以安好。 一、自己正式复习前的各方面情况介绍 本人就读于武汉一985学校的政治学专业。下面介绍一下我正式复习前自己各科的基本情况。介绍这个是希望大家可以根据我当时的情况对比自己,从而复习定一个合理的计划。 【政治学】我在考研前被政治学熏了快三年,知道基本的理论和常识。但是应付复旦的专业课还是不够用,当时的真题有许多名词解释完全没有见到过。老版政治学概论曾经看过两遍。 【行政学】行政学的东西大概了解。看过丁煌老师的行政学说史两三遍,黎民老师的公共管理学两遍,公共经济学和经济学的东西大概了解,学过管理学。 【公共政治】由于高中一直学的文科,所以底子还行。 【公共英语】我英语基础还行。大二过了六级之后一直没有放下过,在正式开始复习前已经将09年之前的真题做过一遍并将新东方单词背了一小半。 二、关于选择复旦行政管理的原因 在武汉呆了四年,我希望出去逛逛。北京和上海是自己当时唯一可以选择的地方。但是北京一直在郁闷我,所以就只好上海了。上海

那边只有交大和复旦可选。复旦文科名气大一些,但是招的人太少;交大文科稍弱,但是招的人相对比较多。我开始想考交大,结果发现交大的复习资料和真题找不到。很郁闷,所以就选了复旦。其实当时还在想如果复习状态不好,就考武大吧。谁知道最后无法回头,就只好一条道走到黑了。 我本科读的政治学,不讨厌也不喜欢。考研选择行政管理是出于就业形势和考试难易两个原因。政治学要考思想史,而思想史确实把我搞怕了,所以不敢考政治学。而考行政管理我就有了政治学原理这一门课的优势。再者,行管就业相对好一点。 三、两门公共课的复习 英语篇 我的英语76分。还算比较满意,毕竟我考试时候状态很差劲,从进考场就开始犯困,一直困到出考场,而且基本是两个小时做完的。犯困估计是因为考场空气太差,而且中午午觉没有睡好。我一直都有午休的,但是考场在一个中学,中午就在附近华师同学那儿睡午觉,没有睡好。这个希望后来者一定要有防备。最后考试分数还比较理想,说明平时的功夫是收获结果了。下面就说一下我的复习方法。最后会附上一个上届学长的英语学习方法。 【用过的所有复习资料】新东方词汇一本、新东方十年真题、张剑曾鸣的真题解析、胡敏阅读200篇、张锦芯阅读200篇,星火阅读阅读、张剑曾鸣的模拟上下两本、文都最后几套题以及徐绽的几套模拟题。

2013马哲原理复习题(正式)

多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组成部分有() 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 空想社会主义 C.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A. 德国古典哲学 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 西方哲学 D. 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 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 C.自觉的实践性D.客观实在性 4. 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5. 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 我思故我在 B. 存在就是被感知 C. 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 D. 万物皆备于我 6.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 A. 物质生产劳动实践 B. 科学实验 C. 社会历史实践 D.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7.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 ) A. 空间位置暂时未变 B. 根本性质暂时未变 C. 空间位置永远不变 D. 根本性质永远不变 8. 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形态是() A.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 C. 辨证唯物主义 D. 原子唯物主义 9.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10.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有() A. 磨擦生热 B. 冬去春来,夏尽秋至

考研马哲原理必背

马哲原理必背 一、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我们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还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反对割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 1、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意识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和作用。 2、二者的辩证关系: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B、要在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C、实践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d、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3、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实现。 二、辩证法 联系 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2、任何事物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世界眼光,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出,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性,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辩证法是解决一切矛盾的方法论。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目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全校网络学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各类专业本科生、专升本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通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为全校网络学院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各类专业本科生、专升本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通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在章的课程概述中。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网络教学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观看网络课件、作业和多种形式的辅导完成的。学生在教学指导书的指导下,经过自学教材和参考书,完成规定的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课和学生自学情况,对每章的重点难点通过远程教育集中讲授。并通过互连网及其它方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每

章布置若干个复习思考题,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学生应在掌握本章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着重对思考题有关内容进行复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但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所以,学习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在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师生可以利用电话、书信、计算机网络等渠道进行交流、答疑。 第一章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了解哲学的含义,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其意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基本形态,理解哲学的品格和功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马哲试题及答案解析(三十九)

1、多选题下列有关物质和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客观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 世界是运动着的世界,一切事物都在运动着、发展着 C: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 运动具有相对性 参考答案: AD 本题解释:AD[.解析]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故A项说法错误,应选;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D项说法错误,应选。 2、单选题对“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_____。A: 是唯心主义观点,不具有科学性 B: 这一观点将工业和环境理解为主观的 C: 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 D: 否认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象的客观性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C【.解析】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工业和人的环境,一方面是客观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人的认识和价值观念的体现。正因为工业和人的环境是人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体现着人的爱好、心理和价值,所以我们可以把工业和人的环境看作是人的一本打开的心理学。故本题选C。

3、单选题从中国整体发展的角度考虑,中部就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才能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要使中部崛起,首先要解放思想,使中部人民从旧思想、旧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只有中部“腰板”直了,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这说明_____。 A: 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部分的性能状态 B: 部分制约着整体,关键部分的性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C: 整体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条件是可以转化的 D: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B【.解析】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整体和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各个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本题中“中部发展,,是部分,“中国整体发展”是整体,体现了部分对于整体的重要作用。故本题选B。 4、单选题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照规律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这一观点属于_____。 A: 客观唯心主义 B: 主观唯心主义 C: 朴素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题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带答案 1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C A.古希腊罗马哲学 B.中世纪唯名论哲学 C.德国古典哲学 D.近代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经济和政治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A A.作为“科学之科学”的哲学 B.一切唯心主义哲学 C.一切唯物主义哲学 D.一切思辩的哲学 4.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C A.掌握基本理论 B.亲自参加实践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人求教 5.物质的惟一特性是D A.实际存在 B.运动变化 C.可感知性 D.客观实在性 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D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7.时间和空间C A.同物质运动无关 B.是一种先验的形式 C.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D.是运动着的物质自身 8.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B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C.人脑健康自然会有正确的意识 D.意识是对外界事物的正确反映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实践第一的观点 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1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C.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D.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11.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尽管在发展中曾遇到和仍将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它已经取得并将继续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胜利。这说明( D) A.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2.真相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 ) A.真相是客观存在的,假象是主观想像的 B.真相是表现本质的,假象是不表现本质的 C.真相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表面 D.真相从正面直接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14.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B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15.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 A.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B.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C.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D.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 16.在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多数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定是非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B[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发展的实质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正确答案】D 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正确答案】A 3.世界上本没有鬼,可是人们能画出牛头马面人身等各种各样的鬼的图形来,这仍然表明() A.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B.意识的内容来自主观能动性 C.意识的内容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D.意识的内容来自外部世界 【正确答案】D 4.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正确答案】A 5.价值的客观性在于(BCD) 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6.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B)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8.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9.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是由() A.社会再生产的规律决定的 B.社会再生产的形式决定的 C.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D.竞争规律决定的 10.资本积累.积聚和集中的相互关系是() A.资本集中是资本积累的直接结果 B.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实现条件 C.资本积聚有利于资本集中 D.资本迅速集中会加快资本积累 11.资本主义政权的分权制衡是指() A.立法权 B.管理权 C.行政权 D.司法权 二、单选题 12.尽管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但如果能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微博可以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这说明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辩证统一的 B.主次矛盾是辩证统一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要用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马哲原理

1有些事,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意识的能动性……影响生理 2生活要往前看,不要回头看过去。我们如果不知道探索前方,一味地回顾往事,只有悲伤,人也会无精打采、昏沉度日。因为,我们不知今日该如何做,从而会为明日烦恼。所以,人不要活在回忆中,要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要学会让自己从自己悲伤中解脱出来,全身心地投入自己喜爱的事情中,排解心中的不快。时间的一维性。意识影响心理。意识……实践……意识、 3有一次,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老婆希拉里去一加油站,加油站一小工是希拉里的初恋。克林顿自我得意的跟老婆吹嘘说:“你要是不嫁给我,你老公可能还是一加油站小工。”希拉里看了眼初恋小工对克林顿答说:“我要是嫁给他,当总统的可能是他,哪里会轮得到你?”矛盾的特殊性。因果联系。现象和本质 3弱者从来不懂得宽容,宽容是强者的特质。矛盾的特殊性。因果联系。现象和本质4. 【人生处处是天堂】你若渴了,水便是天堂;你若累了,床便是天堂;你若失败,成功便是天堂;你若痛苦,快乐便是天堂。人生天堂其实并不遥远,欲望满足了就是天堂,满足不了便是地狱;管好自己欲望,人生处处都是天堂。价值评价是主体性。主观唯心主义5初生的路,跟着父母走;学生的路,跟着老师走;社会的路,跟着名人走;这已成了人们成长的模式。其实,跟着是要学会独立,而不是随从,更不是模仿。让心灵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花,结出与众不同的果,虽然可能要付出代价,经历风雨,但也会让你自豪,让别人羡慕。——运用相关哲理加以论述内因和外因的作用 6 人的眼睛有5.76亿像素但却终究看不懂人心感性认识的局限 7人生在世,无法预知未来。幸与不幸,总须坚持到最后才能知道。有时候,明明很幸运的人,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乐极生悲倒大霉;而有时明明很倒霉的人,只因平静地面对不幸,反而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所以,人生的好坏都取决于心态。你的心态好,坏事变好事;你的心态不好,好事也变成坏事。第一句:实践决定认识;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乐极生悲倒大霉——量变可以导致质变;平静地面对不幸——意识的能动性;你的心态好,坏事变好事——主观唯心主义 8 读经典,练翻译:“宗教是受压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是失魂社会的灵魂。宗教是人们的鸦片”(卡尔.马克思)--Religion is the sigh of the oppressed creature, the heart of a heartless world, and the soul of soulless condition. It is the opium of the people.(Karl Marx)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9 【易中天语典】:“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死于忧患,生于安乐。所以,当面对压力的时候,不要焦燥,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相信自己,一切都能处理好,逼急了,好汉可以上梁山。时世造英雄,穷者思变,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活着就要去旅游外因的作用。物质决定意识。矛盾的转化 10 生活中有很多不经常联系的人却一直在默默的关心着你真的很感动现象和本质 11忍人所不能忍,方能成人之所不能成。天称其高,以无不覆;地称其广,以无不载;日川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忍的最高境界是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一切。能忍住痛苦,才能分享痛苦带来的成长;能容忍他人的短处,才有机会用到他的长处。不屑于什么,你必将与什么无缘。一,非理性因素。二,意识的能动性……指导实践 12 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每个人都能会成长,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熟。成熟的人,不为得而狂喜,不为失而痛悲,竭心尽力之后,坦然接受而已;成熟的人,不因功成名就而目中无人,也不因籍籍无名而卑躬屈膝,持一颗平淡的心,不卑不亢地生活。成熟的人,能够担当,懂得感恩,心静气和,淡定从容。一,实践决定认识。经历阅历……实践,成长成熟……认识。二,量变质变规律。成长……量变,成熟……质变 13习近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报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读书报告 学生:庞小龙 专业方向:景观建筑设计 年级:2012级3班 学号: 20125083 任课教师:张强 2014年10月19日

马克思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 摘要: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古代的圣人先贤们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而真正第次把“和谐社会”提到理论高度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列宁则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付诸实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思想,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引言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论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近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它对世界现有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马哲原理和概论让我们学会怎样理性的去面对问题,并通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学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且被老师对待生活的态度所感染,并且对对待生活中的事情的态度有了更近一步的理解,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进行了很多拓展,扩大了我们的视野。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我们必须从世界历史和经济全球化的维度,立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社会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演变,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结构,建构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这既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提出的历史任务,也是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对进一步坚持、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30 分)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c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 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 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 —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b

历年考研《马原》试题库完整

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再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为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社会存在是指省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D] 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 3.马克思把商品转化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D]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 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7.1971年迪尼斯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成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下草种,5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完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的启示是[AB] A.要从实践中获得灵感B.要尊重实践的要求C.不要对任何自然事物做改变 D.要求对事物本来的面目做直接反映 18.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纵、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由于[ABC] 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 B.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 D.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统一性 19.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原创性主要是[AB] A.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 B.提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 D.强调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20.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思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CD] A.阶级斗争说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论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1894年1月3日,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饿《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A]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 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 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 2.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3.右边这张照片反映出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融化,致使北极熊无处可去的场景,颇具震撼力。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D] A.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 B.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 C.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D.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C]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 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 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二.多项选择题。 17.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ACD]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 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 18.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CD]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19.有一则寓言讲到:狐狸把鱼汤盛在平底的盘子里,请仙鹤来和它一起“平等”的喝鱼汤,结果仙鹤一点也没喝到,全被狐狸喝去了。这个寓言给人们的启示是,尽管资产阶级宣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ACD] A.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B.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既是资本主义的本质 C.它的实质是将劳资之间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D.这种平等的权利是建立在财产不平等基础之上的权利 20.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BCD] .学习帮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B)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C.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静止和运动都是相对的 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可以说明(D) A.时间的连续性 B. 空间的三维性 C.物质的客观性 D. 时间的一维性 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4、黑格尔认为,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地位,这种观点表明 (D ) A、整体是部分之和 B、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C、整体决定部分 D、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 5、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含义的是(B) A.矛盾双方相互排斥和否定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对立和斗争 D.矛盾双方相互离异和冲突 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C) A、两点论 B、均衡论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一点论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C) A.人的智力为自然界立法 B.自然界是人的智力发展的现实基础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D.自然界的改变决定了认识能力的改变 8、“真理可以变成谬误,谬误也可以变成真理”,这是因为( B ) 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C.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具有主观随意性 D.真理本身具有阶级性

9、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说明(C ) A、生产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有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决定作用 10、商品交换的原则是(C) A公平原则B平等原则C等价原则D赢利原则 1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C ) A.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价值量不变 B.劳动生产率降低时价值量不变C.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正比 12、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标志性著作是(C) A.《资本论》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共产党宣言》D.《反杜林论》 13、面对当代严重的环境问题,正确的态度应该是( D ) A、保持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的低速发展 B、着重追求眼前的物质利益,迅速地索取自然资源 C、反朴归真,重过古代田园诗般的生活 D、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14、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是(D) A.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C.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完全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15、关于国家,下列选项错误的是(D ) A.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B.国家不是永恒的,它只是一种存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 C.国家是阶级社会中才存在的阶级现象 D.国家本质上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机构

马原期末试题B及其答案

马原期末试题B及其答案 It was last revised on January 2, 2021

201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期末考试试题(B) 专业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的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的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列宁这句话说明() A.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科学性。 C.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革命性。 D.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政治立场。 (2)“科学的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注: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01页。)这说明()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B.阶级斗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C.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D.群众史观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3)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他还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则”。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上述论断说明() A.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B.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 C.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 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方法 (4)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过一个因为地图错误而导致惨重损失的事件。1943年11月,美军准备在日本占领太平洋上的小岛塔腊瓦登陆。由于当时美军指挥部使用的是一张100多年前绘制的旧水图,结果美军登陆舰到达塔腊瓦岛海岸时,已淤浅的港湾致使登陆舰不能靠岸,海军陆战队士兵只得涉水登陆,美军部队暴露在日军火力面前,成了日军炮火无情攻击的目标。这张过时的旧水图,使美军付出了伤亡3000多名士兵的高昂代价。 这件事情说明() A.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B.美军指挥部瞎指挥是战争失利的重要原因 C.历史与逻辑一致原理的重要性 D.调查研究的重要性

马哲原理整理的一些简答题

马哲原理整理的一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科学前提和直接理论来源) 4.简述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7.简述物质与运动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8.简述运动及其与物质的关系,并指出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9.简述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简述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10. 用物质和意识辨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意义。 11.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一切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

12.运用整体和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13.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14.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两手抓”的重要意义。 15.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 16.试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并说明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简述量和质变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17.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8.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试述真理的客观性以及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并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0.试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并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21.试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及二者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22.运用理论和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知识点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复习考核要求(共120个知识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 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9世纪40年代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6、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阶段和成果。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什么?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什么? 2、什么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3、如何理解列宁的物质定义?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4、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5、如何理解世界的统一性问题? 6、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怎样?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怎样? 7、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8、什么是实践?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9、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0、如何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1、什么是联系?联系有哪些特点? 12、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4、如何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各自起什么作用? 15、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二者的关系怎样? 16、什么是量变与质变?什么是度?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怎样? 17、什么是辩证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8、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19、辩证的思维方法有哪些? 20、什么是规律?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有什么区别? 2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2、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怎样才能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什么是主体与客体?二者关系怎样?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 2、如何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3、认识的本质是什么?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与唯心主义认识论路线的对立。 4、以往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两个缺陷是什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如何克服以上缺陷的? 5、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各有哪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怎样? 6、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7、造成人的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的原因是什么? 8、如何理解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9、什么是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0、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怎样? 11、如何理解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 12、什么是谬误?真理与谬误的关系怎样? 1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