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梁启超《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功过是非

著者:梁启超书名:李鸿章传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年月:2012年4月1日李鸿章是晚晴第一名臣,由于生在了特殊的年代、身处特殊的位置,他的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责任和负担。当局势发展到仅凭个人实力无法扭转的地步时,这个人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时代的殉葬品,成为众人唾骂的对象。长期以来,李鸿章被国人骂作卖国贼,究其根源,盖因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签订《中俄密约》直至签订《辛丑条约》。这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历史事件都与李鸿章有直接联系,责备他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把这一切责任全都推到他身上就未免有失公正。

要说对李鸿章的论述和评价,最公正、最深刻的绝对要数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了,一者梁启超与李鸿章是同时代的人,对当时的世界和国内形势有更直接的体会,更能理解李鸿章的艰辛与无奈;二者梁启超是一位有着深厚修养的大学者,其见识自非普通人所能及;三者梁启超在写作此书时,正直国内形势大动荡、政府不能统御全局之时,这使梁敢于说真话,如果后退五十年就会是截然相反的景况了。

李鸿章从小受的传统儒家文化的教育,再加上日后曾拜曾国藩为师,潜移默化,最重修身,“李鸿章之治事也,案无累牍,门无留宾,盖其规模一仿曾文正云。”“不论冬夏,五点钟即起,有家藏以宋拓兰亭,每晨必临摹一百字,其临本从不示人,此盖养心自律之一法。”“每日午饭后,必昼寝一点钟,从不失时。其在总理衙门时,每昼寝将起,欠伸一声,即伸一足穿靴,伸一手穿袍,服役人一刻不许迟误云。”除此之外,忠君思想在他身上表现得极其明显。太平天国军队起兵金田,一路北上,势如破竹,李鸿章受命于危难之间,兢兢业业,忠心剿发,虽握重兵,未有私心;八国联军攻进北京,皇帝太后仓皇出逃,此时李鸿章正在两广任职,本来极其不愿北上收拾残局,但是苟安西安的慈禧太后一道懿旨发下来,已是暮年的李鸿章才又顶着卖国贼的罪名在毫无谈判筹码的情况下签订了《辛丑条约》,要知道在此之间曾有不少的人在劝李鸿章“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而李鸿章不为所动,其中便是忠君思想在起作用。中国自古有“夷夏之辨”的观念,从来是“尊夏鄙夷”,这在李鸿章身上也有体现:李鸿章游历欧洲之时,经常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问别人的年龄和家产,身边人告诉他这在欧洲是犯忌讳的,但他充耳不闻,依然如故,“盖其眼中直无欧人,一切玩之于股掌之上而已”。他始终认为西方只是在器物上胜过中国,而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上又远胜之。这是由于时代的局限,非李鸿章之罪也。

李鸿章以淮军平乱起家,以积极筹办洋务而达到一生辉煌的顶点,甲午战败是其人生的转折点,而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则渐渐的为他戴上了“投降派”“卖国贼”的南冠。那么,李鸿章在这一连串事件中的表现该如何评价呢?

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由于清朝正规军早已腐朽孱弱得不堪一击,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如破竹、震撼朝野。无可奈何,清廷才又请出正在丁忧的曾国藩组建乡勇平乱,此时正是曾国藩幕僚的李鸿章得以借机发挥自己非凡的军事才能,另外建立了淮军,成为帝国的又一根支柱,在平定太平天国之乱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建国后,官方对李鸿章的评价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反动派。平心而论,这一评价有失偏颇:无论太平天国运动是不是官逼民反,这一运动肯定会扰乱社会秩序、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暂时阻碍中国的近代化;太平天国以公平正义、饱暖均富为口号,但在定都天京后却说“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而且诸王的奢侈生活比清朝大员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政权已经变质,它的存在已经不会对中国产生什么促进作用了。李鸿章对清廷仍然寄予厚望,因此平发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在当时,社会上对李鸿章在此事中的作为也是给予肯定的,认为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是其一大功。

一系列的失败暴露了大清朝的落后,这使得大批有见识的大臣开始思考图强之法,于是开始了洋务运动。李鸿章就是这一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李鸿章全力推行洋务,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李鸿章20多年的心血尽付东流、20年的荣誉扫地

殆尽。那么,洋务运动和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究其根本原因,李鸿章等人见识浅薄、认识不到中国的政治制度乃至思想文化的落后。但是,平心而论,在当时的中国能找出见识超过李鸿章的人来么?除此之外,朝中的顽固势力还经常掣肘,给洋务运动的推行增加了少阻力;当时清朝的吏治极端腐败,这是妨碍中国前进的一大毒瘤。

李鸿章是当时的一大外交家,但他最受国人诟病的地方也在此。晚清的外交大都是屈辱外交,而尤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甚,不幸的是,这两件大事都与李鸿章紧密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条约的签订,责任应该怪在李鸿章头上么?两次都是在中国战败的情况下慈禧太后命李鸿章去议和,无疑李鸿章替朝廷背了黑锅。每当满清朝廷把帝国折腾的濒临崩溃时,他们唯一必须起用的人就是李鸿章。而这一千疮百孔的老大帝国岂是临时请个裱糊匠(李鸿章语)就能根本挽救的?只不过是暂时补补漏洞、勉强维持而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李鸿章不可避免地成了众人唾骂的“投降派”“卖国贼”。其实李鸿章的这40年,无一时不在为大清国呕心沥血,无奈生不逢时、成了没落帝国的殉葬品。在临终前,李鸿章回忆一生,感慨万千,曾口述七律一首: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对于李鸿章晚年的一系列失败,梁启超将原因归结为“不学无术”,即见识短浅、能力有限。这是由于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如果能晚生30年,他一生的作为或许就会是另外一种景象了。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梁启超所作《李鸿章传》,与吴晗的《朱元璋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及朱东润的《张居正传》并称为世纪四大传记,四位皆是近现代中的有名学者。《李鸿章传》开篇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定下客观论断的基调,此中既言明对李鸿章不可等闲视之,他在平捻军之乱、平太平军叛变之中,维持了中国的稳定大局, 他兴洋务办海军也有开眼看世界的独有魄力眼界,其生平立下业 绩并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另一方面,李氏也未能扭转中国危亡的 局面,他在外交事务中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种种,致使国土流失并 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遭后世人种种谩骂,因而生前 死后所受毁誉参半。因而梁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 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二者在政治上素来是公敌,梁却能放 下偏见,持一颗公平心对李鸿章生平境遇作评判,或者他对李所 惜所批所悲之感,也有百日维新失败的自我悲叹罢。 梁对李的评断,一言以蔽之,则李氏乃时势所造英雄,而非 造时势之英雄也,他提醒我们有几个历史前提需要注意:一是满 清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权登峰造极之时,二是李身处满汉民族矛盾 利益冲突急剧之时,三是外患紧迫逼近之时。 其一,中国的专制政体自春秋战国形成的中国文化大传统为 起点(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和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主流),从秦朝建立大一统帝国到明清时期君权逐步达到顶峰,皇帝将权

力集于中央一己,明有内阁而清设军机处,均是直授皇帝要谕, 底下官员则相互掣肘,因而专制程度越深,权臣数量越少,我们 便可以想象,有识之士当时要推行变法实行变革实在是困难之事。 其二,清朝是满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制度上虽承袭汉人制度,政治权力的内圈仍是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谋生的八旗子弟 则是其外围,因此形成一个靠族群血缘关系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因而梁后来回忆变法之难,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于满族利益集团不愿因变法而使政权流散于他族之手, 在任用大臣方面对满汉也存在亲疏之别,直到清朝意识到内乱无 法由懒散惯了的八旗子弟军平定时,才愿意由汉族大臣出兵镇压。 其三,观当世大事,欧洲列强依靠变革强大起来,他们将势 力进一步东扩,已不再是原来需要天朝大国进贡的蛮夷之邦,中 国面临有史以来最紧迫的危机,如若继续紧闭国门不愿求变,便 要不断受到强国威胁,不论外交手段如何狡狯机智,内治不修终 是“弱国无外交”。 以上述三点为基本背景,纵观李鸿章一生,作为军事家,他 是一个真正善于统率将领的人才;作为直隶总督,他认识到中国的 危机局面,看到西方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因而积极倡导办洋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步有重要贡献;作为外交家,他斗智斗勇 表现出战国策士的遗风,还几乎牺牲自身性命,也要为本国争取 最大利益,却最终落得一个卖国贼的骂名。然而另一面,梁认为 他有谋略却也有用人不当、任人唯亲的过失,他有足够的权力和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这本书大家在读过以后都有什么感触呢?以下是本人收集的读书笔记,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一我读了《李鸿章传》颇有感触,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他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读者在了解李鸿章生平的同时,也使人对当时国民性和国人的劣根性有了初步了解。 作者一开始并未直接给李鸿章盖棺定论,而是要读者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那就是“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得烛照而雌黄之者也。”我个人觉得这个是很有道理的,我们评价一个人并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好或者坏,而是应该站在他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所处的位置去看待这个人。以前在我对李有粗略认识的时候觉得他实在是卖国-贼一个,然而看了此书之后觉得李的内心是爱国的,其爱国主义精神在当时没几个人可以超越。虽然也知道李也有过错,但是李确实是可称为一代豪杰人物。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作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

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后来又写李兴办洋务,实乃为了救国图存而已。他所办的洋务,主要在军事和商务两方面。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他创立北洋水师舰队,成为中国水军的主力。作者也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代表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就是李“兵事上之声誉终,而外交上之困难起。”从此李的外交生涯开始,然而这也是他人生的失败之处。后人多因此事而骂李之卖国,“李鸿章之外交术,在中国诚为第一流矣,而置之世界,则瞠乎其后也。”虽然李之外交确实不够英明,然而这实在是被-迫无奈之举,要知道“弱国无外交”。试想当时中国之处境,李之举措实在是迫于无奈,后人也应该可以理解吧。晚年是李的投闲时代,在朝中没有居其要位,被派去治水,到了“义和团”起,李又被重用。实在是说明李在当时中国的重要性。最后作者客观地把李同许多历史名人相比较,李也是有长有短,说明作者治学严谨,也说明李虽为当时英雄,也有缺点。从中我们可以更加客观的看待李,看待历史。 我对于李的评价是功过参半,但是我还是十分佩服他的。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寒。即使

梁启超《李鸿章传》 读书报告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书之开章,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针对时人对李鸿章的贬讽,梁启超用客观的事实,客观求实地定位李鸿章,评价李鸿章一生的历史功绩和历史地位。梁启超十分欣赏李鸿章的才识:“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对李鸿章所犯的错误和自身的不足,梁启超也尖锐地指出:“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着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作者并没有将当时的许多责任归咎于李鸿章,而是从史学的角度来看待李鸿章。梁启超在文中客观地分析道:“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综观李鸿章,得益于淮军失意于淮军。咸丰、同治间,受曾国藩之托,回乡建立有别于八旗而效仿湘军的淮军,作为李鸿章得意的淮军,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军事行动中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由此

为李鸿章奠定了其飞黄腾达的官宦生涯。然而,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淮军在朝鲜的失败,在东北的望风披靡,以及所倾力打造的北洋水师(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亦属淮系)在黄海大黄沟的战败,在威海的全军覆没,使得李鸿章的声誉扫地,四十年所经营的淮军、二十年所倾力打造的北洋舰队就此溃崩瓦解,李鸿章的政治生涯也就此开始走向末路。 其二,滥觞于外交亦身败于外交。十九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而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固有保守守旧的思维,使得这些冲突变得尖锐复杂,由于满清多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官僚保守自大无知,对西方的文化以及政体了解甚少。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外交事物的处理上,满清政府官僚自以为是的处理方式,往往引发了许多冲突,综观从鸦片战争的外交事物的处理,清朝庭官僚多不熟谙外交为何物。 同治九年(1871年),天津教案爆发。身为直隶总督的曾国藩接案处理此事。然而,处理的结果让法方和国人皆不满意,李鸿章奉旨接任曾文正的直隶总督。梁启超评述道:“是为李鸿章当外交冲要之滥觞,使同治九年八月也。”因为有在上海与洋人打交道的经验,李鸿章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有了个双方满意的结果,从此李鸿章善于外交的解决纠纷的声誉大起,从此以后三十年大清国的重要外交国事基本受其操纵。 但是随着甲午战争的失利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清政府都任命当时最善外交的李鸿章出面解决,虽然签署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2000字: 春节这几天看完了英国人布兰德的《李鸿章传》,算做个读书笔记吧。 我在拿起这本书之前就定了一个想法,算是有目的阅读,即我想看看在一个组织面临生死变革的时候,其中核心人物为何难以破立而只在做“糊裱”工作,只是无意义滴做了延长沉船时间的挣扎?这种困境是否也会在今天的银行业变革中重现?至于李中堂到底是中华民族的“卖国贼”还是大清帝国最优秀的“掌舵人”,这些都不是我所关心的。 看完书后,不敢说已经有了答案,但至少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完成认知升级是一个突破,但转变心性是更重要的突破。 李中堂比他同时代的所有人都幸运,他最早接触到洋务,并在与一批洋人共事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了中外技术上的差距,而在随后的洋务、外交生涯中更加了解了大清国所处的局面。 在这个层面上,李鸿章可以说相较当时迂腐的满清政坛,完成了一次认知升级,他是高于那个时代的一个存在。他兴洋务、办北洋,周旋于列强,可以说在他掌舵的那十年大清多少还是有了一些新气象。但一次甲午海战就将所有努力摧毁,而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必然。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李中堂的认知虽然完成了突破,但其封建体制的心性毫无改变,也就意味着他所能带来的变更只能是面子光鲜而动不了体制本身。其结果必然就像是李中堂自己创建的北洋水师一样,看上去船坚炮利实际上腐败中空经不起考验。 虽然李鸿章与张之洞之间不对付,但同样作为大清朝中的洋务派,一个掌北洋,一个掌南洋,在许多观念上还是一致的,比如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李鸿章身上就表现的同样明显。 尽管李鸿章在处理洋务在与洋人周旋的过程中显得很洋派得体,但李中堂有一种天生的骨子里的高傲,书中这样说:“当他小心谨慎地建议和洋夷和解时,他自始至终都相信中国社会和政治传统在伦理上的优越性。” 这就让李鸿章这个倡导变法的先锋人物,在处理涉及到朝廷方面的具体事务的时候,又无可挽回地成了坚定的保守派,他总是奉行先例和传统。所以李中堂的改革努力就好比鸠摩智用小无相功催动的少林七十二绝学,看上去一招一式都有那么点意思,但终究不是我少林正宗。 形成简单的认知其实不难,就像现在我们能够肥肠直接地感受到银行业的日子不好过,也能通过自身亲历发现银行的客户及业务的流失,读后感所有银行人包括非银行人都明白,不搞转型不搞变革肯定就是死路一条,可是这种认知到底停留在怎样一个层面呢?仅仅是认知还是身心都已经准备好了?大清国的立宪是真立还是预备十二年再说?要知道,中华民国可等不了你十二年。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 读李鸿章传有感(一) 作为晚清朝政重臣之一,李鸿章在中国背负的指责和诽谤很多,自我们从中学课本中学到的历史以来,李鸿章这一“卖国贼”的形象就已深入人心。而众人眼中的李鸿章各不相同,唯有梁任公先生的这本《李鸿章传》最为公正。 这是一个英雄眼中的另一个英雄的形象,梁先生在这本书中这样评价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而这本书,确实是围绕晚清复杂的政治时局中,李鸿章的功与过来写的。 以李鸿章的学识,虽大权在握,但他的成就也就今天看到的这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而不知道有民政,只知道有外交,而不知道有内治,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道还有国民。 这本《李鸿章传》给了我颇多收获。 首先,是梁公治史的态度。梁启超和李鸿章是政治上的公敌,但作者曾亲口说道:“这书中有不少为他开脱辩护的语言,很多与时下的论调不一致,这完全是因为作史者一定要禀着公平之心来写。”为自己的敌人写传记,还能脱离世俗的论调,以公允之心来评定,这是一个史家所拥有的胸襟和态度! 其次,是获得了对李鸿章接近真实的认识。从前对他“卖国贼”的认识,在今天读到这本书后,才是真正地把李鸿章放在他所处的时代、政治时局、世界、和周围的人和事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李鸿章。李鸿章虽饱受国人非议,却被外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他所犯下的历史过错不少,不学无术,许多“不平等条约”的中方代表,都是他签的字,但我读到的更多是惋惜。虽对朝廷忠心耿耿却不知体恤百姓,虽从政严谨细心,却不明时局。总的来说,“李鸿章之遇”之所以“悲”,其根源在于整个民族的落后,而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 梁先生的介绍彻底改变了我先前对李鸿章的认识,由此比较中国近代历史人物,李鸿章确实是伟大的开拓者! 读李鸿章传有感(二) 是功,是过?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

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李鸿章传读后感2000字 读完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有半个月了,想写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启笔。但是不写,却又觉得憋得慌,这也是奇怪了。 不知什么缘故,我从小对历史就没什么兴趣,读书时历史总考不及格,记得最高一次考了73分,老师还表扬了好半天。对于历史,我学过跟没有学过差不多,对于年代,人名我常常是晕的。正因如此,这次看李鸿章传,还像是第一次读史,兴许是岁数大了的缘故,这次读完李鸿章传,心情异常的沉重。有种感觉,如果早点喜欢历史,读点历史,可能我的人生会大不相同。 传记一开始梁启超说“普天之下只有那些平庸的人 既不会遭人唾骂,也不会得到他人的赞誉。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骂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遗臭万年的大奸雄了;假如全天下的人都异口同声赞美一个人,这个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流芳的英雄豪杰了。但是,说这些话的人几乎全是平庸之人,在他们之中找不到一个有见识、有才华的人,如果让平庸之人去评论超乎寻常的人,这件事本身就不值得可信。”

“先不说这样的人到底是奸雄还是豪杰,就他所处的位置和层次而言,并非平庸之人目光所能达到的,也不是平庸之人随便张口胡说的。只有能够理解我说话意思的人,才可以真正读懂我的这本《李鸿章》。” 梁启超一开场没有说李鸿章是奸雄,也没有说李鸿章是豪杰,他对李鸿章暂定义为一个“非凡的人”。对梁启超的这个开场,我倒是感慨万千,我们作为一平庸之辈,而且是后世之辈,是没有资格对那些“奸雄”也好,“豪杰”也好妄加评价的,更不可胡说瞎吹。可是,从小到大,身边总会遇到那么一些人,好像他们跟“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共事过似的,总喜欢评头论足,头头是道的,常常让人觉得那些“伟人或者是非凡的人”还不如他们,如果是他们,难道能力挽狂澜。想想这些自以为是的人也是挺可怕的。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警觉,你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何况道听途说的,我们不要随便去评价任何一个人,更不要随便去评价那些历史的人物。做人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目中无人”。“了解一个人,必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那些“妄自批评李鸿章,主要原因是他们不过是一群只能指手画脚,图口舌之快的旁观者罢了”。工作中也会遇见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什么都不干,却喜欢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的。大概从古到今,这样的人不在

李鸿章传读后感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最为后人所憎恨的是他当政期间,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作为大清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由此身败名裂,留下骂名。然而,把全部的责任都归咎于李鸿章是有失公允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他是想救国的,但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这样做。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写道:“李鸿章是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尽管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尽管李鸿章在军事,改革运动中是杰出的带领者,然而他不懂得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国家的严峻形势,再者在改革前进的摸索中无人指引,也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却又无能为力。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梁启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是一介书生,但是戎马生涯改变了他的初衷,做不成学问却成为了“忠臣”,举起屠刀的时候没有眨过眼睛然后时候也扪心自问,那双满沾鲜血的双手让人心惊胆战。想想为什么“粤匪”会反朝廷,为什么朝廷军队会不堪一击?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国之痛,民之哀,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能扭转这一切,所以只能在自己权职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放心东南这一块。最令人担心的是夷技这一块,外国军械优越,若起祸端,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后来他就想尽快新办洋务,他写下了《致总理衙门书》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后来朝廷同意了,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鼎盛时期“坐镇北洋,遥执朝廷”。他推动了中国将现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就因为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众多人所误解,留下骂名,实属不公啊!

八年级语文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词与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 (2)海内存知己,▲。(作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5)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 (6)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陆定一《老山界》) (7)老王年老退休了,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从此就一无用处,他仍想做些对社会有益的工作,他的这种品德可用“▲,▲”诗来赞美!(龚自珍《己亥杂诗》)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pān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quán( )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疾展开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pān ▲谈quán ▲缩 (2)给加点的字注音。颤.▲抖教诲.▲ 3.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①踏着柔嫩的茵茵绿草,宛若走在软绵绵的碧绿地毯上。 ②遮天蔽日的枝叶把竹林荫得格外深幽,在湿漉漉的空气中感受着竹的馥郁、芬芳。 ③望着丛丛簇簇的碧竹新篁,你会感受到屈原“余处幽篁兮,经不见天”的幽深意境。 ④漫步绿涛涌动的竹海,那湿润的,带着泥土与竹香的空气直往鼻子里钻,使你的精神为之一振。 ⑤那一簇簇篁竹直指蓝天,如剪的竹叶欲把碧空剪碎。 A. ④①③⑤② B. ④②①③⑤ C. ②①④⑤③ D.①③⑤②④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大丰经济发展快,社会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B.新丰“荷兰花海”景区设计新颖,匠心独运 ....,国庆期间引来无数的游客。 C.人们听了歌唱家腾格尔演唱的经典曲目——《天堂》,不由得触目伤怀 ....。 D.日本一再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读梁启超版《李鸿章传》有感

读梁启超版《李鸿章传》有感 人们或许不会归咎抢救病人失败的医生,但如果这个人坐上了医国上医之位,这个国家又危机四伏,一旦功败垂成,世人往往极不开明大度。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可用一句话来形容: 研究中国近代史,就不得不谈到李鸿章。 作为不可或缺的绝对主角,李鸿章为大清鞠躬尽瘁,而病死任上后却是毁甚于誉,不禁令人唏嘘,这是不正常的。 李鸿章在很多时候,给人一代权臣的印象。 然而果真如此吗? 结合梁启超先生的评述及笔者的归纳,中国历史上的权臣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功盖寰宇却谨守臣节,如周公、张奂、王导; 二,豪杰纷争,以军政才干掌控朝局的臣属,如曹操、司马懿、桓温、刘裕、萧衍、宇文泰; 三,权势源自君主授予,有逾制之实,如霍光、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和珅; 四,谄媚君主、盗用国家权力以至擅权的,如赵高、李林甫、蔡京、秦桧、严嵩、鳌拜。 那么,如果李鸿章也算权臣,该归入哪一类呢?乍看之下,他似乎应该打上第一类和第二类双重标签。 然而,深究起来,并非如此。 一方面,他的君主理论上是光绪,但他并未忠于这位主子,而是效忠于篡权的慈禧,这怎么算是谨守臣节呢?另一方面,他位高权重,却极少飞扬跋扈,从未威胁君权。 他虽以剿灭太平军和捻军、办洋务而日益显赫,甲午惨败抹去了他所有军事生涯上的光辉。

但他始终难逃权臣之嫌:广植党羽,安插门人;把持朝廷军政大权,虽是文臣,却掌握着数万当时中国最精锐的海陆军——淮军和北洋水师;权势熏天,以致于国际上“只知中国有李鸿章,而不知有皇帝”。 如此说来,他更像是一个近似权臣的非传统忠臣,很有点儿超越忠君观念,更忠于国家和民族。 李鸿章是中兴之臣,毋庸置疑。 我们可以列一个表格来展示他在军事、内政、外交上的作为: 这样一个能臣,怎么就背上了后世骂名呢? 李鸿章生在一个时势造英雄的时代,应该说,生于这个时代,是他的大幸,也是最大的不幸。 尽管他38岁才开始崭露头角,然而短短三四年光景他就荣升高位,不可谓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

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

李鸿章传读书报告

成也时势,败也时势 ——《李鸿章传》读后感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卷首曾有言:“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诚然,评价一个人不可盖棺论定,更不可断章取义,应站在客观的角度,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梁启超先生之所以在卷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这让我不得不认为,在梁启超先生的时代,甚至时至今日,世人对李鸿章的评价,仍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 李鸿章这个名字,在中学课本上出现的位置,大多都是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而唯一相对不那么贬义的地方,就是在洋务运动一章,而洋务运动被认为是用以维护封建统治的手段,而“封建统治”被世人认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汇,象征着落后和屈辱,因此,便在脑海里给李鸿章扣上了一顶“权臣”的帽子。 评价一个人,要从他所处的时局而观之,世人只知李鸿章是代表清廷与列强缔结不平等条约之人,而不知李鸿章是个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能够知人善任,也善于交际,同时在那个时代,他具有一定的远见。 他是时势所造就,当时的清政府内有忧,外有患,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席卷了整个中国,清廷花费十年有余而不得平定,官军军备废弛,一片萎靡,而列强瓜分中国的步伐也在稳步前进,曾国藩令李鸿章平定江浙一带的太平军,因此,李鸿章组建淮军,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时无往不利,这与李鸿章个人所拥有的卓越的军事才能息息相关,也与当时的李鸿章能够知人善任密切相关。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淮军将领曾国荃率军于南京城下鏖战之时,朝廷也曾多次敦促李鸿章率洋枪队前往协助,而李鸿章深知曾国荃处于即将战胜之时,并不想夺取其功劳,

因此他面对荣誉能够按捺得住,而曾国荃收复南京之后,朝廷许多大臣都曾因嫉上谗言,而李鸿章却能够尽力维护之,可见李鸿章并不是逞一时之快,目光短浅之人,而是调和人脉,八面玲珑之人,这也能够体现其外交潜力。 除此之外,李鸿章训练北洋水师,在其位,谋其政,它能够比清廷的其他官员更能认识到清朝的军队,相对于国外的军队弱在哪里,因此他能够发起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兴办了一系列工厂和西式学堂,并派遣一部分留学生前往海外留学专攻西洋之术,主张修建铁路等等,李鸿章对于世界格局的认识是逐步开阔的,从朝鲜事件时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故步自封,到北洋舰队于刘公岛惨败的痛心不已,可以说李鸿章也是逐步在开眼看世界的,他的目光相较于那些认为铁路的铺设是“扰东陵,毁庄稼”的目光短浅的清朝大臣开阔许多。因此,李鸿章得以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纵览中国大权,立于世界政治的舞台。 李鸿章在晚年也评论自己的一生,都只是在做修修补补的工作,只是一位裱糊匠而已,他的确是一位忠臣,不过也正是这份忠诚,使他不敢去做真正救亡图存的事情,只是将自己局限在维护清朝统治这件事上,他只是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并不能够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从一开始自居天朝上国而贻误战机,到洋务运动“官督商办”的失败探索,李鸿章做工作始终是畏首畏尾的。 此外,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基本上是在许多国家之间寻求平衡,采用一方势力制衡另一方,首先求助的对象不是自己的国家,而是英国或者俄国,这也是李鸿章招至诽谤的一个方面,但这也是屈服于时势的无奈之举,然而他善于辞令,也能够在其间周旋,尽一己之力减少清廷的损失,能将十亿两白银的赔款凭一己之力争取到4.5亿两,已是壮举。梁启超先生说他“不学无术”我认为的不学无术,是指李鸿章乃科举出身,熟读的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尽管他才能卓著,但是

梁启超读后感(总结类)

读《梁启超传》有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之所以想了解一些有关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可以说完全是因为《少年中国说》里的这段话。身为梁启超口中的少年的我们,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又该如何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到真正的中国少年呢?或许通过对《梁启超传》的阅读,了解他的身处的特殊环境,感受他屹立时代前沿的想法,能让我收获不少吧。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他的名字与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重要的事件,如公车上书、立宪行动、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等紧密相联。他一生多变,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古今中外各种思潮的影响,其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都极其复杂,且时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是争议颇多的人物之一。他的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通过他既可以从一些侧面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又可以从一些层面了解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变化的轨迹。 《梁启超传》是李喜所和元青所著,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传记。一方面对其思想文化建树分析评价;另一方面对他的家庭生活、个人性格、业余爱好、人际关系,以及后人情况等进行介绍。 读书之前,就曾听说读梁启超,如果能读出忧患,便是读懂了他所处的时代,甚至也会读懂他身后即今天的中国和世界。确实如此,梁启超一生,可谓波澜壮阔而事业多艰,这也是跟近代国家之忧患坎坷相合。他的思想,也是在不断地求新求变,其思想正如他自己所言的:“以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以明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战。”但其思想的一个核心,还是爱国,强国之梦,忧国,忧民之心。 梁启超所生于的时代,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世,内忧外患,乱象毕现,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堕入地狱的底层”。然而最可悲的还不在此,而在于当时道德的堕落、思想的颠倒和民智的固陋,堕入地狱的底层而不自知,“哀莫大于心死”!梁氏师从康有为,率先睁开了眼睛,为挽狂澜于既倒,发动戊戌变法,创学会,办报纸,达到了其政治生涯的顶峰。然而,诚如梁氏后来所言,“戊戌维新之可贵,在精神耳”,戊戌变法是次很不彻底的改革,依靠的是绝无寸柄的光绪帝,方行百日,即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如何不叫人感到无奈与惋惜呢?或许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吧。 读《梁启超传》给我新的认识是:一是不能用“维新志士”这样一个简单的标签来概括梁启超复杂的一生,二是不能把康梁混为一谈,梁启超是常求新求变的,其后来之发展,远远走在了康有为的前面。如果说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则梁启超便是民主思想的先行者。他为民主共和冒死冲锋,其功绝不在武人之下。他自己承认“陈胜、吴广”之功,但天下后世的公评,他的勤劳、他的气魄、精神、声威,实在比陈胜、吴广高出万倍。 梁启超处国家危亡之时势,奋而欲变法救国。其维新运动之时,思想为学日本明治维新,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读书笔记 学习中国近代史,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李鸿章,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李鸿章的历史,就是大清国四十年的历史。我们读李鸿章,其实也是在读清朝这个老大帝国的衰落与悲凉晚景。然而,一百多年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是褒贬不一,没有定论。最近读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近代史专家雷颐的作品《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这本书以晚清名臣李鸿章从发迹到去世的一些重要奏折和信函作为切入口,进行了目光独到的解读。从表面上看,他从“为官”?“外交”和“洋务”这三个方面考察了李鸿章一生的为人处世,堪称学术界第一次“正说李鸿章”,实际上作者在展现李鸿章由幕僚到封疆大吏到晚清重臣的发迹轨迹的同时,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李鸿章所处的时代是中国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海禁大开、强邻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遇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领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这些内忧外患中到处都有李鸿章的影子。李鸿章的个人命运是末代中国从衰落走向灭亡的见证,是中国逐渐被迫开放的写实,他是中国驶向世界的第一个舵手。 从他步入仕途官阶之始,就正是西方列强肆志于东方,“西力东渐”的时代。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之日,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时代造就了李鸿章,而李鸿章也以自己的言行在绚丽多彩的时代画卷上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李鸿章人生旅途,跨越道、咸、同、光四朝,出将入相,“坐镇北洋,遥执朝政”,涉及晚清几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他身为清朝“柱石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实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所言所行,往往新旧纷呈,中西杂糅,内则“开拓”与“因循”毕具,外则抗争与妥协并存,因而有时是顺乎时代潮流,有时又是阻挡历史车轮。 和晚清很多汉族大员一样,李鸿章的发迹,走的也是从书生到带兵官的路子。李鸿章在给曾国藩做幕僚时,以其见识独特和文笔优美而深得曾氏的赏识,曾国藩赞许他“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重臣,是一个很会在官场运筹帷幄的人。1898年戊戌政变,慈禧太后重训朝政,光绪被囚,康、梁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维新人士。李鸿章却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并和康有为、梁启超暗中联系。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问他:“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在这里,慈禧太后最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力,是支持自己主政还是支持光绪主政,其他事,诸如是不是支持维新主张变法,则在其次。李鸿章作为洋务健将,改革口号喊了很多年,主张变法这一条是怎么也赖不掉的,但既然当权的是太后,那只要表明自己并没有紧跟皇上就行了。 由此李鸿章的官场智慧可见一斑。李鸿章的官场心机、政治手段,尤其是其向皇帝上奏折的功夫堪称一绝。可以这么说,凡是有上下级关系存在的地方,本书都值得反复研读和收藏。从一介书生到晚清第一重臣,给朝廷打报告的艺术,改革家的风骨,痞子手段与外交荣辱。 奏折是高级官员呈给朝廷的报告、请示和建议,凡是稍稍重要一点的事,大臣们都要向朝廷汇报请示。然而,皇帝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所以奏折不能写得太长,或者说要尽可能用简短的语言来陈述。但是所上奏的事又大多数都是国家、地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大事,其中不少又与上折者个人利益甚至身家性命息息相关,如何以最少的文字陈明原委、说透道理,委实不易。可以说,奏折中的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都不能浪费,可谓是一字千金。如何写奏折、广而言之下级如何向上级报告,确实大有学问。 李鸿章确实为中国近代外交的“第一人”,生逢于大清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

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 着力实现六个破除读《梁启超传》有感

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着力实现 六个破除读《梁启超传》有感 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着力实现六个破除“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发言稿做好“六字”文章着力实现“六个破除”按照省、市委关于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要求,郊区区委紧密围绕省委“六个破除”“六个坚持”“六个着力”,结合实际,聚焦主要任务,细化具体措施,创新方法形式,在“变”“新”“改”“转”“进”“实”六字上做文章,确保大讨论活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一、破除僵化保守求“变”主要围绕确定重点改革事项,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全区性的一些重点工作,由常委、人大、政协领导牵头,实行专班责任制,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着力解决“不愿为”的问题,以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二、破除因循守旧求“新”围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打造,创新人才支持三大创新载体,着力解决“不想为”的问题,以创新驱动激活发展动力。 三、破除封闭狭隘求“改”主要瞄准京津冀、聚焦环渤海和雄安新区建设谋划招商,积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着力解决“不敢为”的问题,以扩大开放带动改革发展。 四、破除资源依赖求“转”主要围绕依托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生态新城建设主战场,抢抓机遇、打造发展平台、拓展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以荫营工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做好物流产业和汽

车服务业整体规划,着力解决“不善为”的问题,以市场思维打开发展通途。 五、破除随遇而安求“进”主要落实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办法,在全区范围大力宣传担当作为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着力解决“慢作为”的问题,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 六、破除慵懒散漫求“实”通过推行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大力弘扬改革先锋和英雄模范精神,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立说立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担当的干部担当,对负责的干部负责,努力把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 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 同时,将《实施方案》的35条具体内容,12个“规定动作”步骤,列出了责任分解图、时间表、任务栏,逐一细化,具体到人,确保有序开展,取得实效。 读《梁启超传》有感读《梁启超传》有感自从我们中学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以来,我们都离不开讲维新变法的那一段历史,更离不开讲其主导的重要领袖康、梁二人。 然而,囿于惯性的认识,每当我们总结或回顾那段历史时,总是容易以大是大非的角度,直陈其利弊,批判其教训,以期达到警示后人的目的。 但难道历史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吗?历史不应该是无数人的人生体验与经历才汇聚而成的江流海涛吗?或许,承认这个前提,我们去阅

李鸿章传读后感(总结类)

实用总结 《李鸿章传》读后感 读了梁启超先生写的《李鸿章传》,不禁赞叹梁启超国学功底之深和文采之非凡,客观而公允的评价以及中西对照的写法使我了解了李鸿章的一生,读完之后颇有所感。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的一生最为后人所憎恨的是他当政期间,先后签署了《马关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作为大清外交第一人,李鸿章由此身败名裂,留下骂名。然而,把全部的责任都归咎于李鸿章是有失公允的。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图有一腔爱国热情,但是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当时人们的愚昧麻木,他是想救国的,但是那个黑暗的社会不允许他这样做。梁启超先生在书中写道:“李鸿章是时势所造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尽管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尽管李鸿章在军事,改革运动中是杰出的带领者,然而他不懂得民众的实质,不通晓世界的发展趋势,不懂得政治的本源,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国家的严峻形势,再者在改革前进的摸索中无人指引,也只能让他停滞不前,却又无能为力。 一开始李投奔于曾国藩门下,在围剿”义和团”战斗中其军事才能崭露头角,用兵谋定后动,料敌如神,还和曾国藩等人一同建立了淮军和常胜军,且其品德气量也为人所道,故梁启超评论说:“按此亦李文忠之所以为文也,诏会剿而不欲分人功于垂成,及事定而不怀嫉妒于荐主,其德量有过人者焉。名下无虚,非苟焉已耳。”他是一介书生,但是戎马生涯改变了他的初衷,做不成学问却成为了“忠臣”,举起屠刀的时候没有眨过眼睛然后时候也扪心自问,那双满沾鲜血的双手让人心惊胆战。想想为什么“粤匪”会反朝廷,为什么朝廷军队会不堪一击?这一切的一切不得不令人深思!国之痛,民之哀,他深知自己没有能力能扭转这一切,所以只能在自己权职范围内的一些事情,让老百姓有饭吃,让朝廷放心东南这一块。最令人担心的是夷技这一块,外国军械优越,若起祸端,吃亏的肯定是中国,后来他就想尽快新办洋务,他写下了《致总理衙门书》想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后来朝廷同意了,他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他提倡“自强”、“求富”,开办近代军事工业,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建立北洋舰队。他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然而他所提倡的自强求富,他所建立的北洋水师却渐渐的被列强的枪炮和昏庸的王朝所粉碎。 李鸿章的一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鼎盛时期“坐镇北洋,遥执朝廷”。他推动了中国将现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就因为他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被众多人所误解,留下骂名,实属不公啊! 1 / 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