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5考研专硕冲刺-写作(王诚)讲义

2015考研专硕冲刺-写作(王诚)讲义

2015考研小作文典型真题破解2004年1月MBA联考真题:公关公司

目前,国内约有1000余家专业公关公司。去年,规模最大的10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10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公关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比前年增长25%,达到了25亿元人民币;而日本约为5亿美元,人均公关费用是中国的十多倍。由此推算,在不远的将来,若中国的人均公关费用达到日本的水平,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从25亿元增长到300亿元,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

2005年10月MBA联考真题:洋快餐的发展

某管理咨询公司最近公布了一份洋快餐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对洋快餐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当乐观的预判。

该报告指出,过去5年中,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每年以40%的惊人速度增长,而在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和乡镇还有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估计未来10年,洋快餐在中国饮食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成为中国百姓饮食的重要选择。

饮食行业的某些人士认为,从营养角度看,长期食用洋快餐对人体健康不利,洋快餐的快速增长会因此受到制约。但该报告指出,洋快餐在中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喜爱。显然,那些认为洋快餐不利健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该公司去年在100家洋快餐店内进行的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食用洋快餐对于个人的营养均衡有所帮助。而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洋快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跃升。

洋快餐长期稳定的产品组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迎合了消费者希望获得无差异食品和服务的需要,这也是洋快餐快速发展的重要优势。

该报告预测,如果中国式快餐在未来没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

2006年1月MBA联考真题:空客订单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这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2007年1月MBA联考真题:真正的经济学家

每年的诺贝尔奖,特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后,都会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当看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西方人包揽,很多国人在羡慕之余,更期盼中国人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这一奖项。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却是,中国的经济学还远远没有走到经济科学的门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

真正的经济学家需要坚持理性的精神。马克思·韦伯说:现代化的核心精神就是理性化,没有理性主义就不可能有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要向现代科学方向发展,必须把理性主义作为基本的框架。而中国经济学界太热闹了,什么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什么问题他们都敢谈。有的经济学家今天评股市,明天讲汇率,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的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怎么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

经济学和物理学、数学一样,所讨论的都是非常专业化的问题。只有远离现实的诱惑,潜心于书斋,认真钻研学问,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家离这个境界太远了。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中,你能找到为不同产业代言的人,西方从事经济学研究最优秀的人不是这样的,这样的人在西方只能受投资银行的雇用,从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要把经济学当做一门科学来对待,必须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必须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否则,不可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独立的研究成果。

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听起来刻薄,但只要去看一看国际上经济学界那些最重要的学术刊物,有多少文章是来自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就会知道这还是比较客观和宽容的一种评价。

2003年10月MBA联考真题:蜜蜂实验

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的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2011年1月管理类联考真题:股票买卖

如果你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股价的高低。只有正确地判断股价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义,否则就毫无实用价值。

股价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现。一般来说,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但是,有人在判断当前某一股价的高低时,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而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定性: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

再说,股价的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他的涨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大;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不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小;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不相一致,他的上涨概率就需要酌情而定。由此可见,要从股市获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还是要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三也还是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

2012年10月MBA联考真题:“四不”承诺

某县县长在任职四年后的述职大会上说:“‘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今天可以坦然地说,我兑现了四年前在人大会上的承诺。”接着,他总结了四年工作的主要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报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几天后,关于“四不”的承诺在网上传开,引起多人热烈讨论,赞赏和质疑的观点互不相让。主要的质疑有以下几种。

质疑之一:“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是普通公务员都要坚持的职业底线,何以成为官员的公开承诺?如果那样,“不偷、不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闯红灯”都应该属于承诺之列了?!

质疑之二:不管是承诺“四不”还是“八不”,承诺本身就值得怀疑。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干的”,“事实胜于雄辩”。有本事就要干出个样子让群众看看,还没有干就先来一番承诺,有作秀之嫌。有许多被揭发出的贪官,在任时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质疑之三:作为一个县长,即使真正做到了“四不”,也不能证明他是一个好干部。衡量县长、县委书记这一级的领导是否称职,主要看他是否能把下面的干部带好。如果只是洁身自好,下面的干部风气不正,老百姓也要遭罪。

质疑之四:县长的总结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他说的“四不”全是小节,没有高度。一个县的领导应该有大局观、时代感、战略眼光、工作魄力,仅仅做到“四不”是难以担当县长大任的。

2013年1月管理类联考真题: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普同性,一个是特异性。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东方文化固守集体意识,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艺作品当然也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肯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2013年10月MBA联考真题:“勤俭节约”过时了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革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就是靠全国人民发扬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艰苦奋斗精神,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时代车轮开进了21世纪,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全面开放,与30年前相比,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勤俭节约”的观念就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对“勤俭节约”的观念进行分析。

先从个人的角度谈起。一个人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开源”就是要动脑筋,花气力,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合法赚钱。个人的财富不是省出来的,只靠节省,财富的积累是有限的;靠开源,财富才可能会滚滚而来。试想,比尔盖茨的财富是靠省出来的吗?

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一个家庭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也就是秉持“勤俭持家”,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出去挣钱了;但对于尚在工作年龄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提倡勤俭持家有害无益。为了家庭的长远利益,缺钱的时候还可以去借钱,去抵押贷款。为了勤俭持家,能上的学不上,学费是省了,可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即使是学费之外的学习费用,也不能一味节俭。试想,如果郎朗的家长当年不买钢琴,能有现在的国际钢琴大师吗?

最后从国家的角度审视,提倡“勤俭节约”弊远大于利。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2008年之前,中国的高速发展靠投资拉动。而今,发达国家一个个囊中羞涩,减少进口,甚至还要“再工业化”,把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再招回去,而且时常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中国经济已经不能靠出口拉动了。怎么办?投资率已经过高了,只能依靠内需。

如何刺激内需呢?如果每个个人、家庭都秉持勤俭节约的古训,内需是绝对刺激不起来的,也就依靠不上了,结果是只能单靠投资拉动,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刺激内需,必须首先揭示“勤俭节约”之弊端,树立“能挣敢花”之观念。

只要在法律的约束之下,提倡“能挣”就是提倡“奋斗”,就会给经济带来活力,就不会产生许多“啃老族”,也不会产生许多依赖救济的人,就会激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国家的经济可以发展,科技也可以上去。提倡“敢花”就是鼓励消费,就能促进货币和物资流通,就不会产生大量的产品积压,从而也能解决许多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使他们得到挣钱的机会,并进一步增加消费。试想,如果大家挣了钱,都不舍得花,会有多少人因此下岗失业啊?本来以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结果是祸害了他人。就在你为提倡节约每一度电津津乐道的时候,有多少煤矿和电厂的工人因为得不到工资而流泪。

综上所述,“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已经过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的理念,对个人,对家庭,特别是对国家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利。

2014年1月管理类联考真题:制衡与监督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的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要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到这一机制的制约。

再者,由于制衡的核心是权力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平衡就可以使企业运营保持平衡。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利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

2014年经济类联考真题:如何看待高考英语改革

2013年10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20114—2016年高考高招改革框架方案》(征求意见稿)显示,从2016年起该市高考语文由150分增至180分,数学仍为150分;英语由150分减为100分,其中听力占30分,阅读写作等占70分。这一举措引发了各方对高考改革的热烈讨论。

支持者的理由如下。第一,语文高出英语分值80分,有助于强化母语教育,因为不少学生对外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远远超过语文。第二,母语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学好母语才能学好包括英语在内的其他科目。第三,很多中国人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但除了升学、求职、升职经常需要考英语,普通人在工作、生活中很少用到外语。第四,此举可以改变现有的“哑巴式英语”教学的状况,突出英语作为语言的实际应用作用。

反对者的理由如下。第一,没必要那么重视语文,因为我们就生活在汉语环境中,平时说的、看的都是汉语,喊着“救救汉语”的人实在是杞人忧天。第二,普通人学习英语时不可能像学习母语时那样“耳濡目染”,若还要在学校里弱化英语教学,那么英语就更难学好了。第三,中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并不全是因为英语,英语改革需要有周密的调研,高考改革也应从全局考虑。第四,这一举措把中小学英语教学负担推给了大学,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因为学生读大学时还得参加四六级英语考试,而检验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生以后的就业情况。

(改编自《北京高考改革方案: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人民网,2013年10月28日;《英语特级教师:反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九点理由》,中国教育在线,2013年10月24日。)

【2004.1题目解析】

1.一千家公关公司中只选择了二十家作为调差对象,而是还是“规模最大的”,这样的样本选择很可能没有代表性,无法体现国内公关公司真实的总体情况。

2.收入增长速度与收益能力是不同的概念,在题干中也被混用了。营业收入增长率只有在增长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说明收益能力的差异。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收入增加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收益能力强(在小的基数的基础上增加总是比在大的基数上增加容易),由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高于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能得出前者的收益能力比后者强的结论。

3.公司的利润水平与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根据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比外资公司高,推断出本土公司的利润水平比外资公司高。即使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高,但是总体利润水平仍有可能低于外资公司。

4.在题干第一段的论证中,混淆了“公司规模”与“员工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员工的数量和员工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总有效工作量。十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十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只能说明本土公司规模小,而不能得出结论“前者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后者高”。

5.中国与日本的人口结构存在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尤其对于公关这样折城市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行业而言,简单地将日本的人均公关费用情况套用到中国,是错误的类比。

6.对未来市场总额的估计与现在市场中企业的总数不是同一时点的数据(前者是预测值,后者是统计值),不具有可比性。

7.公关市场营业额的增长,极有可能伴随着公关公司数量的增长。上述论证使用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增长到300亿元的预测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家公关公司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隐含的假设是公关公司的数量基本不变,这个假设是很难成立的。

8.论证根据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的增长,推算出每家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有大的增长。这里,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的自然同时包括国内和外资公司。因此,这不能成为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的根据。即使中国的公关营业总额增加到300亿元的水平,即使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

9.当讨论本土公关公司中是否会诞生一批世界级公司时,采取平均的方法所推算出的每个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缺乏说服力。在某个行业中,常常是20%的企业创造了80%的市场营业收入,所以,这种根据平均值推断的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中国公关公司前景必定看好吗?

材料通过一系列中外公关公司运营等方面的数据,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大批本土公关

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司。这样的论证实在是缺乏说服力。

首先,材料仅通过比较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年营业收入、利润率,就判断本土公司的利润水平高,该比较缺乏科学性。因为文章没有给出具体的年营业收益是多少,如果外资公关公司的年收益是中国公关公司的十倍,那即便中国公司的增长率高于外资的,收益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并且利润额也将有很大差距。所以这些数据无法直接证明论据。

其次,材料仅通过增长的比例和雇佣人数就判断本土的公关公司占据明显上风,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衡量一个企业的水平需要从多方面考虑,比如规模、营业额、影响力、市场占有率等等,仅从材料中的数据无法得出中国的公关企业一定占上风,需要进一步的数据。

再次,材料提到如果中国人均公关费用达到日本水平,其市场营业额将增长到300亿元。但是中国的人口远远要多于日本,二者的市场发育程度也不同,不具备可比性。

最后,材料通过平均销售额到1000多家本土的公关公司,得出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超过外资公司的结论,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规模、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有高低,不同的公关公司的收入可能有很大的差距,不能取平均数来代表每家公司的水平。

综上所述,作者仅通过简单的比例数据和一些错误的计算方法归纳得出将有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超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是有待商榷的,需要进一步通过数据和事实证明的。

【2005.10题目解析】

1.过去5年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的增长速度,并不一定在未来10年仍能保持,因为洋快餐市场空间可能已经趋于饱和;更不能用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发展速度推断其在中国广大的二级城市和乡镇的发展速度,如果我们发现洋快餐针对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甚至大城市的话,上述推断就会受到强烈的削弱。

2.用在洋快餐店内进行的问卷调查来推广得出中国百姓的饮食营养观念,样本选择存在偏差,即在快餐店内的消费者大多是认同洋快餐的,而总体中从不去或很少进快餐店的这部分意见却没有能够在该样本中体现。

3.未成年人到成年之后饮食习惯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不能轻易推断“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洋快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跃升”。成年之后更具消费能力,却有可能不再消费洋快餐食品。

4.中国式快餐与洋快餐并不是中国饮食行业的全部,甚至算不上主要组成——正餐可能占到饮食行业90%的市场份额——即使中国式快餐没有发展,也无法自然就推断出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

5.洋快餐长期稳定的产品组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迎合了消费者希望获得无差异食品和服务的需要,但是也可能同时失去了满足别的消费者追求新鲜感、追求服务多样化的可能。

6.洋快餐在中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喜爱,并不能消除饮食行业的某些人士对于“洋快餐存在着长期食用对人体营养的不利影响”的质疑——毒品消费者

可能都很喜爱毒品,但毒品却对人存在着致命的伤害。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预判真的合理吗

某管理咨询公司根据过去五年中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网点数的增长速度,就对洋快餐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当乐观的预判,甚至认为如果中国式快餐在未来没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这种预判由于存在诸多逻辑问题,未必靠得住。

首先,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每年以40%的惊人速度增长,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和乡镇也有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因为中小城市和乡镇居民与大城市的居民相比,在接受外来事物的开放度、消费习惯和消费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看不到这些差异的预判很难成为现实。

其次,洋快餐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并不就意味着洋快餐对身体健康就无害,喜爱与无害并无必然联系。儿时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是任性的,而真正成为成人消费者时理性的思考会占主导地位。而在洋快餐店内进行调查,其调查对象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待研究。如果被调查者本身就是洋快餐的忠实顾客,该调查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就有限了。

第三,希望获得无差异食品和服务的需要,很可能只是某些消费者在某些特定场合的需要,在用餐时间比较充裕,比较讲究用餐气氛、情调或排场等时候,人们就不一定会选择它。洋快餐长期稳定的产品组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很可能成为它未来发展的劣势。

此外,论证认为“如果中国式快餐在未来没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这就忽略了快餐之外的其他餐饮业态。如果其他餐饮业态发展迅猛,那么即使中国式快餐没有发展,洋快餐也未必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霸主;就算其他餐饮业态没有快速发展,但只要其本来占有的市场份额足够大,那么材料的估计也是过于乐观的。

根据以上分析,“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的预判就难以成立了。

【2006.1题目解析】

1.文中指出“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里的5%概念界定不清,到底是飞机部件数量的5%,还是飞机价值的5%等,无法识别。

2.从“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中,得出“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的结论明显错误。“A350飞机的5%”只是飞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极少的一个部分,与5架完整的飞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中国参与“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可能只是参与少部分非关键的零配件的制造,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更不能得出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的结论,因为飞机仅是众多航空器的一种,不能仅以飞机代表了全部的航空器。

4.空中客车公司邀请中国参加“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可能意在获得中国市场,而不是因为对中国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的认可。这种归因也存在偏差。

5.从前面的陈述中无法推断出“参与国际合作会带来双赢的结果”,属于主观臆断,没有论据支持,而且,参与国际合作未必带来双赢的结果。

6.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参与国际合作,可能只是其中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而不一定是“必由之路”。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5%意味着多大的优势

材料通过中国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项目的事件,得出结论说: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这样的推论看似有道理,但实则经不起推敲,主要有以下论证上的不足:

首先,中国承担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并不一定是指所有飞机数量的5%,有可能这5%是指占一架飞机设计和制造中的工作量,有可能只是对飞机某个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如果是这样的5%的话,那么每销售100架飞机就有5架由中国制造的推论就难以成立。

其次,就算中国承担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意味着100架中有5架是中国制造的,但也未必能说明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设计和制造工作只是研发和生产飞机起步阶段的工作,是否能说明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还要结合飞机在今后的日常使用情况以及乘客的满意度等方面来衡量,并不能仅从起步阶段来推论整体情况。

另外,由中国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就推论说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这样的推论有扩大范围之嫌。航空器除了飞机之外,还有例如宇宙飞船这样的其他设备,这样进行由小及大的推论,如此得出的结论恐怕不令人信服。

最后,从中国参与空客A350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就得出推论说“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这似有强拉因果的逻辑错误。文中只是给出了中国参与国际合作这样一个事实,并没有明确说明其带来的结果,换句话说,是否带来双赢结果未知,因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是没有事实依据的,结论难以成立。

综上所述,文章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其结论“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是站不住脚的。

【2007.1题目解析】

1.“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概念界定模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不等于没有得诺贝尔奖的都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所以不能由中国还没有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推断“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五个”。

2.经济学家确实要坚持理性精神,但“经济学界太热闹”并不等于“不理性”,二者也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在这里偷换了概念。

3.“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与他们“不可能做出严肃的经济学研究”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与逻辑推断关系。

4.前文中提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隐含命题是: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真正的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能脱离实际。“远离现实诱惑,潜心于书斋”,与前文所述相矛盾。

5.“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也不意味着必然是产业代言人。

6.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是重要的,但是否“必须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要看“官场”与“商场”的明确定义。如果“官场”代表政府政策制定场所、“商场”代表企业的实践场所,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但不能保持距离,而且还要参与其中,以便发展和验证理论。在没有明确定义概念的情况下进行推论,只能造成混淆。

7.即使把“发表多少文章”作为评价“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的标准,也没有证据断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况且,由于语言原因,将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多少文章作为评判中国经济学家水平的标准,其公平性也是值得质疑的。

8.真正的经济学家要坚持理性的精神,要认真钻研学问,要把经济学当做一门科学来对待,要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这些界定都不能得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的结论。

9.即使文中对一些中国经济学家的批评都是客观的,也不能以偏概全,轻率概括出关于中国经济学界的一般性结论。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中国只有五个真正的经济学家吗

上文材料通过诺贝尔经济获得者都是西方人,引申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是不够严谨的,在论据和论证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确实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但是没有得奖的经济学家就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了吗?同时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与西方的经济体制存在不同,衡量的标准有所不同,所以以得诺贝尔奖来确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过于绝对。

其次,材料引用韦伯的话,得出中国经济学家要向现代化科学方向发展,必须把理性主义作为基本框架。这里偷换了概念。因为韦伯的名言是谈现代化和理性主义的关系,但是材料中将现代化直接等同于现代化科学——这两者是不能等价替换的,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就值得商榷。

再次,文章谈到中国的经济学界太热闹,并举了一些例子,认为不能作严肃的经济学研究。这些例子和观点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文章也只是提到有的经济学家,他们不能代表一个整体,甚至是大部分,因此更不能引申到我国只有不到五个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而且“担任董事”、“频频上镜”与“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并不矛盾。

最后,文章提到经济学要像物理学和数学一样,远离现实,认真钻研,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这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经济学不同于物理学和数学,它需要结合社会的生活,脱离现实,两耳不闻窗外事,闭门造车,恐怕难以造就真正的经济学家。所以此观

点有失偏颇。

综上所述,材料提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5个,论据过于绝对,论证不充分,存在以偏概全,混淆概念等逻辑问题,所以这个提法是值得商榷的。

【2003.10题目解析】

1.蜜蜂实验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个生物行为实验,不能简单地将生物行为类推到企业行为,更不能把生物行为实验的结果一般化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

2.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总体上是有规律的。在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虽然企业用随机试错的方法可能取得成功,但企业理性决策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大于随机试错成功的概率。不能用小概率的随机试错成功的特例否定理性决策。

3.在具有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方向;但方向的调整需要理性分析而不是随机试错,更不能否定企业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

4.技术预测具有不确定性,不意味着技术趋势不可预测,不能说进行预测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对未来的预测很可能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可预测时间的长短也不能作为否定预测必要性的根据。

5.就算高科技企业技术趋势不能预测,也不代表所有企业都不需要进行预测。

6.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不能机械地遵循规则,这个正确的观点被偷换为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不遵循任何规则。

7.不能把对规则的遵循和对规则的突破的区别绝对化。对规则的遵循和对规则的突破不是绝对排斥的。对规则的突破不意味着不遵循任何规则,而意味着突破或修改旧规则,创建并遵循新规则。

8.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和有序的衰亡并不是两种仅有的选择。没有理由因为反对有序的衰亡而提倡混乱的行动。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随机试错可取吗?

在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作者试图通过蜜蜂实验,得出结论:当今企业在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应采取“随机试错”的混乱行动获得生存机会。但这样的论证是经不起推敲的,有如下问题:

首先,蜜蜂实验只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实验,不能把简单的生物行为和企业的商业行为进行类比。因为生物行为是以生物本身的生理反应为主导,而企业行为是更为复杂的心智判断的结果,这种判断是企业管理者在更为复杂的商业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共同因素下产生的,所以不能把生物实验结果直接用来指导企业的商业行为。

其次,材料得出推论说“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其依据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这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经营环境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当今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无

规律可循的,是难以认识的。况且,高科技企业只是所有企业当中的一种类型,对于整个企业发展情况并不一定具有典型代表性。因此,由此说明预测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恐怕难以具有说服力。

最后,文章提出的“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这一结论未必准确。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和有序的衰亡并非是企业行为两种仅有的选择,因此不能因为反对有序的衰亡而提倡混乱的行动。有序的行动也许是另一种更好的选择。

综上所述,由于上述材料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其结论“在充满不确定的经营环境中,企业要在随机试错中寻求生路,要对规则突破”是站不住脚的。

【2011.1题目解析】

1.题干断定,“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同时又断定,“只有正确地判断股价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义,否则就毫无实用价值”。这一表述存在概念上的混淆:低价买进,高价卖出需要掌握的信息是股价的涨跌。股价的高低与股价的涨跌是两个概念。

2.如果将正确判断股价高低定义为正确判断股价走高或走低,那么正确判断股价走势就是从股市中赚钱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只股票短期可能走高,但是长期未必仍然如此,反之亦同。因此,至少还要考虑买卖的时机。

3.题干中说,“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不必然推出“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因为投资者完全可以二者兼顾;观察股票的历史表现是判断股价走势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股票价格的高低由多种要素影响构成,论证者忽略了其他影响要素。

4.不能把主观预测与客观事实绝对对立起来。因为主观预测往往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就算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不意味着不需要主观预测,也不意味着无法进行主观预测,至少材料本身所说的“判断股价的高低”也是一种主观预测。

5. 题干将“股票历史表现的确定性”与“股票走势预测的不确定性”不恰当地加以比较。论述者“忽略发展”,历史的表现未必能够代表该股票未来的走势。所谓的客观事实是过去的,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的“客观事实”。

6.此外,“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是决定股票价格的部分因素,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他们之间的关系未必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7.题干的论证在表述上存在自相矛盾之处,“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与“股价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相矛盾。

8.基于概率预测做投资决策,只能提高投资者的胜算,不能确保投资者赚钱。材料承认股票的涨和跌都是或然的,又说掌握了股票涨跌的概率就能赚钱,是对概率的一种误解。由于概率大的事情并不一定发生,小概率事件也不一定不发生,所以,由或然性前提无法推出必然性结论。

9. 对于股价未来的走势,也不必然“只能”通过概率来进行预测,很可能要结合企业

的自身经营状况以及社会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如此秘诀,未必有效

上述材料通过一系列不太严谨的推理,得出了在股市必胜法则:一是正确判断股价的高低;二是掌握股价涨跌概率。该论证过程看似成立,实则值得推敲。

“如果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要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一说法过于绝对,从股市中赚钱的方式或许不止买卖股票这一种,也许股利分红也是赚钱的方式之一,作者把在股市中赚钱的其中一种选择当成了唯一选择是有失偏颇的。

此外,作者强调,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这一论证也是不太确切的。历史表现虽是客观事实,但它可能仅仅是判断标准之一,除了历史表现,股票走势或许也是判断股价高低的途径,作者怎可视而不见呢?

进一步说,作者认为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说法是有待商榷的。倘若股票走势是结合历史表现与现实表现等种种因素,多番研究下得出的预测,那是不是存在降低其极大的不确定性的可能呢?

作者认为要从股市中获利必须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但是前文提到,如果要在股市中赚钱必须要低价买进,高价卖出,而现在作者又提到要从股市中获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第三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除了上述逻辑错误,作者还把论证中掌握股价涨跌这一从股市中获益的必要条件,当做从股市中获益的充分条件,误用条件关系。综上所述,作者不能自圆其说证明其主张,要想加强其主张的有效性,作者必须提供更为有利的证据证明从股市中赚钱的秘诀是行得通的。

【2012.10题目解析】

1.质疑之一说“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是普通公务员都要坚持的职业底线,即便如此,职业底线不等于不能宣之于众,与“公开承诺”之间并无矛盾冲突之处。

2.质疑之一将“四不承诺”与“不偷、不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闯红灯”等相提并论属于不当类比。“四不”对干部来说更有针对性,因为县长具有“贪”的机会,也有“整人”的权利。所以“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不能等同于普通人的“不偷、不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闯红灯”,前面的“四不”对领导干部来说更值得承诺。

3.质疑之二认为“承诺本身就值得怀疑”,一概否定承诺,其理由并不充分。虽然有许多贪官曾经有好听的承诺,并不能证明所有做出承诺的都是贪官。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公开承诺也是表示决心、表明态度的方式,以便接受下级干部和群众舆论的监督。所以“四不承诺”并不必然是作秀。

5.质疑之三“衡量县长、县委书记这一级的领导是否称职,主要看他是否能把下面的干部带好”,这样的判断标准也许并不全面,甚至并非主要标准。就算这是衡量标准,也不能以此证明“四不承诺”是不必要、不应该的。廉洁自好是带好队伍的必要条件,虽然还不是充分条件,但不是无关紧要的。

6. 质疑之四认为“四不”是小节,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县长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这里的“大局观、时代感、战略眼光、工作魄力”主要指领导的“才能”。“才能”与“四不”所指的“德”并不矛盾,甚至可能后者更为关键。因为一个有能力但缺德的干部给老百姓带来的危害更大,造成的影响更坏。

7.质疑之四仅抓住县长一个多小时的述职报告中的“四不”承诺就说县长的总结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全面客观的分析问题,很可能以偏概全

8.由材料难以看出该县长是否“仅仅做到‘四不’”,故要想质疑该县长不称职,还需要更多证据。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四不”难道就不应该承诺吗?

材料中提到对某县长“四不”的质疑,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些质疑都或多或少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导致质疑未必能成立。

关于质疑一:“四不”虽然是普通公务员都要坚持的职业底线,并不能说明官员就不可以承诺。因为对于官员来说,由于地位和权势较普通公务员要高,相对而言更容易受到各种金钱和美色等诱惑,“四不”的要求和其岗位有紧密关系,更需要官员提高警惕、严于自律,因此,此县长“四不”的承诺,正好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但“不偷、不抢、不喝酒开车、不闯红灯”等,和县长岗位并无太大直接关联,因此不需要县长去专门作出承诺。

关于质疑二:此质疑有过于绝对之嫌,材料说不管如何承诺,承诺本身就值得怀疑,缺

少论据,就急于给别人下结论是不大可取的。且无论从法律、道德还是情理上,都没有说不允许先承诺后做事情,如果该县长既承诺了,又做到了,岂不是比只做不说效果更好?更何况从材料第一段来看,该县长不但兑现了承诺,还总结了四年的主要成绩,和被揭发出的贪官有本质的区别。

关于质疑三:此处误把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虽然一个县长即使做到“四不”,也不能说明就是好县长,但如果一个县长做不到“四不”,那么可以认为他不太可能是个好县长,如果其连自身都管不好,那么也就极有可能带坏整体干部的风气。

关于质疑四:此处同样误把必要条件当成了充分条件,而且过于绝对。做到“四不”并不意味着该县长就一定没有大局观、时代感……,反过来,有大局观有魄力的县长如果做不到“四不”,岂不是更可怕,不但不能成事,反而有可能更坏事!

综上所述,这几种质疑的论调都过于偏激,忽略了该县长的主要成绩,仅抓住部分词语作文章,这样的质疑经过分析是站不住脚的。

【2013.1题目解析】

1.这段论证由“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这两个条件,推出“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的结论,将“提升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同于“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

2.“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未必是“增强软实力”的充分条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未必是该国软实力的唯一组成部分,而且也不见得就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3.文化即使具有了普同性,也未必意味着本国的文化会被外国所接受,因为外国文化既然也已经含有了这方面的内容,何必再接受另外一国的文化呢?此外,即使文化具有了特异性也未必意味着某国文化就一定会被其他国家所关注,如果两种文化之间的特异性形成对立的话,很有可能导致外来文化受到排斥。

4.该论证由“文化具有普同性和特异性”推出“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再推出“文化影响力扩大”,进而“国家软实力增强”。这一推理过程中每一步成立的条件都是不充分的。

5.一篇文艺作品,要想被他国所接受和关注,至少需要一个隐含的假设,就是这个作品会被翻译和传播,如果这样的隐含和假设都不存在,就很难受到他国的关注和接受,也就不见得能产生文化影响力;即使一个文艺作品,会被传播,也不意味着一定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因为文化的特异性可能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冲突和抵触。所以难以由此推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通过文艺作品的创作就能得到增强。

6.“文艺作品肯定或宣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这里混淆了“文化”“文艺作品”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三个内涵不同的概念。论证最后结论是“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意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这

里用“文艺作品”取代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7.创作更多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也许只是文化影响力扩大的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仅仅靠这个条件,未必能推出来文化的影响力的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不见得是国家软实力增强的充分条件。

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范文参考】文化建设就能增强软实力吗?

在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作者试图证明只需通过文化建设就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为了证明这个观点,作者从文化的特性和文艺作品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但由于论证过程充满了逻辑谬误,导致结论难以必然成立。

首先,材料指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其他国所接受”,这样的推理是难以成立的。即使文化具有普同性,也不能说明一定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因为外国文化已经包含这一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还要接受别国的呢?这样文化就不一定会传播,也就无法通过文化传播来增强软实力了。

其次,作者认为文艺作品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这一结论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文艺作品中存在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如果与己国相同,那么没有必要再翻译和传播该作品;如果与己国相排斥,那么人们更不会去翻译和传播了。所有文艺作品不一定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

再次,如果创作的本国特色的文艺作品,得不到充分的传播,得不到别国的认同与接受,创造再多的特色文艺作品也是白费功夫。所以“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国家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这一结论是有失偏颇的。

最后,材料先说“增强文化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又说“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表明该国软实力的增强”,这是自相矛盾的。如果文化不在别国广泛传播,怎么能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又怎么能增强文化软实力?所以这样说是不严谨的。

总而言之,材料在论证的过程中漏洞百出,比如还有其他诸如文艺作品(如记录片)未必就包含有生活方式或价值观的内容。所以,作者如果想证明自己的观点,还需进一步寻找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013.10题目解析】

1.就算“形式在变,任务在变,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些变化,也要与时俱进”,由此得不出“勤俭节约的观念就到了需要改变一下的时候了”这一结论,因为有些好的传统是需要保持和发扬的。

2.“一个人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并不一定导致“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更不等于无法“开源”。因为“勤俭节约”中的“勤”就意味着要努力工作,和“开源”可以并行不悖。所以,即使强调勤俭节约,并不必然意味着个人财富无法累积。

3.“财富滚滚而来”与“财富的积累”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的是收入的增加速度,后者强调财富的总量。如果仅强调财富增加速度,即“开源”,而忽视了“节流”,很可能导致财富总量无法有效累积。

4.“个人的财富不是省出来的”这个论断未必成立。很可能个人财富积累既要靠“开源”,也要靠“节流”。比尔盖茨的财富就算不是靠勤俭节约节省出来的,也未必是因为反对勤俭节约而累积的。如果比尔·盖茨不注意节俭,他创办公司的资本从哪里来?即使他成功以后有再多的财富可能也不够他挥霍,哪里还有钱像现在这样建立上百亿的基金回报社会呢?

5.勤俭持家对于“尚在工作年龄的人”就不应该吗?“勤俭持家”与“合理消费”并不矛盾。如果“勤俭持家”意味着“量入为出”,不能过度消费,超前消费,那么这对于“尚在工作年龄的人”的影响,未必是负面的。

6.“提倡‘敢花’”未必就能“促进货币和物资流通”,也未必能消除“大量产品积压”,也可能造成部分产品奇缺,部分产品过剩。我们还要看到,人们是否“敢花”还取决于是否有未来生活保障,不顾实际情况的“敢花”恐怕会带来更多社会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材料所反对的“勤俭节约”是有正面意义的,材料忽视了利弊的比较,由此得出的结论就不那么令人信服。

7.勤俭节约未必是刺激内需的大敌。因提倡节约不可再生资源而带来的企业停产等问题,可以用产业升级或转产等方式解决,采用浪费资源的办法很可能是饮鸩止渴。

材料中的其他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均可以得分。行文要注意逻辑结构和语言通顺。【范文参考】勤俭节约真的过时了吗?

文章通过描述社会的变化发展,以及对个人、家庭和国家三个层面的分析来试图说明勤俭节约已经过时且弊大于利的观点。文章的论证看似有道理,其实结论是很难必然成立的。

首先,作者认为一个人过度关注“节流”,就会不重视“开源”。然而,“开源”与“节流”并不处于矛盾的两端,若有很多人在“节流”的同时,亦极为重视寻找财富的源泉,岂非更好。另外,比尔盖茨就一定不注重“节流”吗?作者似乎没有提及,也无法为其提倡的“能挣敢花”提供更多的支持。

其次,就个人而言,即使一个人过分强调勤俭节约,也未必只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如果一个人在开源的同时,更加发扬勤俭节约来有效节流,那么她就能更加有效和快速地积累财富了。文章简单地将“开源”和“节流”对立起来,实则曲解了勤俭节约的观念。因此,其论证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再次,材料认为要刺激内需必然首先揭示“勤俭节约”之弊端,树立“能挣敢花”之观念,值得商榷。“勤俭节约”与“能挣敢花”并不矛盾,如果在能挣的前提下,将不必要不合理的支出省去,将节约下来的钱花在更该花的地方,也许在优化个人支出结构的同时也可以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发展。

最后,文章要从“每个个人、家庭都秉承勤俭节约的古训”,推出“内需是绝对刺激不起来的”,还必须包含这样一个假设:一个家庭只要勤俭节约,就没有购买和消费的需要。显然,这样的假设是难以必然成立的。

综上所述,由于文章推理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漏洞,它所谓的“勤俭节约利大于弊,甚至有害无利”的结论也是有待商榷的。

【2014.1题目解析】

1.制衡与监督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设计的重要原则,但是影响企业成功的因素不仅仅是制衡与监督。不能说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

2.同样道理,企业运营涉及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诸多环节,许多外部和内部的原因都可能导致运营失误。且不说仅仅分解权力未必能达到权力平衡,也就未必能保障“任何人不滥用权力”,就算做到这一点,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也不能说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因为所有的环节都可控不等于决策必定正确。

3.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不仅仅需要监督机制,监督机制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但并未提及它也能保证权力的有效使用。为了使“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也许还需要惩罚机制、淘汰机制的配合,仅凭监督机制未必能达到这样的目标;即便各种机制具备,它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权力的平衡和企业运营的平衡是两回事,其决定因素也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得出权力的平衡就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这一推论的根据是不充分的。

5.“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混淆了平衡和平等的概念,由此得出的“权力制衡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的推论是不成立的。至于“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的陈述与权力制衡与监督制度这一论题没有逻辑联系。

6. 就算制衡“这一观念本身蕴含平等的观念”,但我们不能忽视,它还可能带来决策效率的降低,如果制衡导致了权力无法有效运用,那么无论企业内部如何和谐、稳定,恐怕企业经营的成功也无法保证。

7.就算企业经营可以避免失误、就算管理制度有效、就算企业日常运营平衡并且内部和谐稳定,但是这些条件都不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充分条件。试想,如果企业产品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或者企业经营决策方向有重大失误,而以上条件既无法影响消费者决策,又无法保障管理层决策的正确性,那么企业仍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材料中的其他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均可以得分。行文要注意逻辑结构和语言通顺。

【2014年经济类联考题目解析】

支持者的逻辑问题有:

1. 英语分值减少未必会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投入减少;就算这种投入真的减少了,学生也未必会增加语文学习的投入;这就意味着“强化母语教育”的目标未必能达到。

2. 提升语文分值未必能“强化母语教育”,后者与学习者的主观愿望有关,也与教学水平等有关;此外,如果母语教育已经得到相当的重视了,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强化呢?

3. 如果提升语文分值就算作强化母语教育,那么降低英语分值,是不是意味着弱化英语教育呢?就算要强化母语教育,未必需要以牺牲英语教育为代价——二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况且英语教育是否应弱化,还有待论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