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刘邦的用人之道及其团队构建

刘邦的用人之道及其团队构建

刘邦的用人之道及其团队构建
刘邦的用人之道及其团队构建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中国管理智慧和现代企业经营》

刘邦的用人之道及其团队构建

指导教师:史振厚

所在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学生姓名:王猛

学生学号:090205225

摘要:刘邦能以布衣与群雄角逐中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能在楚汉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建立大汉天下,实有赖于刘邦阵营内部两个强大的实力集团即封侯者集团和诸侯王集团。驾驭两大集团,合理的团队结构,守弱积强,熟谙阴阳之道,取得巨大成功。封侯者集团由丰沛故人集团与归依集团构成。其中,丰沛集团对刘邦集团势力起着凝聚作用,是其实力核心。而归依集团是刘邦势力的谋略层,与丰沛集团归合,结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团结的作战和谋略核心,它是刘邦立于不败之地的智力基础和西汉初期政权的支撑力量。诸侯王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央的集权,它的形成是刘邦在敌强我弱形势下迫不得已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刘邦在起初对他们是重在利用,兼有防备,直至项羽破亡后,刘邦就开始了剪除诸侯王的政策。

关键词:西汉刘邦功臣集团用人之道

刘邦,沛县人,而他的第一班也是最亲近的一班人就是丰沛集团。刘邦巧妙的利用自己性格的优点,广交朋友,为人够义气,虽说有流氓习气,但在当初,在他那一批人中确实大哥形象,利用感情的投资,为后来在起兵反秦到楚汉相争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丰沛集团是籍贯在刘邦早年活动频繁、颇有影响的丰、沛、砀及其附近地区,并且与刘邦关系密切的一个人物关系群体。秦末,刘邦为泗水亭长时,这个集团已经有些规模了,在彼此的频繁交往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利益认同和心理依赖,这就构成他们事业的基础。因此,在未起事前,它就作为一个以刘邦为中心、相互之间有归同趋向的帮派出现了,其实也就是无所事事的流氓而已,但在后来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即“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佑之”。而且,刘邦触犯秦法,夏侯婴“坐高祖系岁余,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主动为其开脱责任。丰沛故人集团是沛县起义的基本力量,当刘邦率领砀郡的部下兵临沛县城下时,其中一部分人与刘邦里应外合,夺取了沛县,他们与砀郡的人员一起初步构成了刘邦军事政治集团。刘邦部队反秦义军主力地位的奠定,主要是丰沛故人集团的功劳,他们以作战勇猛为刘邦集团树立了威信。《史记》在樊哙传中载其“先登”10余次,“斩敌首”11次,“益爵”加官16次之多,就是这样的战功,使刘邦立足于众诸侯之中,获取了角逐天下的地位。

充分的了解,充分的授权,充分的信任,充分的利益,就有充分的回报,刘邦知人善任,充分信任下属,在感情、利益上建立紧密关系,并用自己的统帅地位,恩威并用,可谓阴阳的和谐之道啊。

丰沛故人集团在反秦和楚汉战争中对整个刘邦军事集团起着凝聚作用,是刘

邦集团的实力核心和权力资本。在战争中,战事激烈频繁,胜负无常,而刘邦势单力孤,屡战屡败,但无论成败,丰沛故人集团始终跟随刘邦,维持着这支队伍的基本稳定。蒯成侯周紲,沛人,刘邦起事时以舍人从,“军乍利乍不利,终无离上之心”。及彭城(今江苏徐州)之败,士卒多逃散,夏侯婴驾车载刘邦西走;曹参“围取雍丘。灌婴力战不懈,与曹参会师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樊哙到荥阳,以将军守广武一年,与主力成抵角之势,最后,丰沛故人集团争取韩信、张耳支持,初步稳定了局势。正是丰沛集团的这种凝聚力,使得刘邦集团散而复聚,屡败而弥坚。因此丰沛集团就成为刘邦号令天下的资本,使各诸侯不敢轻视和轻易叛离刘邦这股力量。刘邦与他们结成一个兴衰与共的稳固集体,在许多问题上保持同一步调,这时候,刘邦就成为集团的利益代表,集团成员在拥护刘邦的同时,也就维护了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他们毫不保留地支持刘邦,同时,刘邦也不得不顾及集团成员的愿望和要求,他们为这个集团的巩固、发展和壮大不遗余力。

由于这种在实际斗争生活中建立起来的关系,丰沛集团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汉朝建立后,刘邦做了皇帝,丰沛集团也在政治上得到回报,位显一时。同样也让其在建国后发挥余热提供了动力。刘邦在开始时“所封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初置18侯中,刘邦起事的基地——丰沛砀地区的人员占了11个,而余下的几乎全部与这三角地带邻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侯年表》中载14多个侯,籍贯在丰沛砀三地的就有51人,占了1/3。朝中重臣更是如此。以三公为例,首任丞相为萧何,刘邦临终遗言,萧何死,曹参、王陵、陈平依次接替,而且从上表显示,直至孝文帝后元二年,担任丞相一职的仅陈平、张苍不属丰沛集团,但二人都是与丰沛集团关系较密的人物。太尉一职不常设,所任卢绾、周勃、灌婴全为丰沛集团成员。首任御史大夫为周苛,周苛死,其从弟周昌代,周昌迁赵王相,其属吏赵尧代,其后任敖、曹窋、张苍接任此职。周苛、周昌,沛人,曾为泗水卒史,是刘邦的老部下;任敖也是沛人,年少的时候是个狱吏;曹窋为曹参之子;赵尧籍贯不明,但其为周昌属吏,又经周昌推荐,关系不会很远。汉政权建立后,刘邦把战争中与丰沛集团唇齿相依的亲善关系移植到政权建设中,使其成为政权结构的主体,由此看出刘邦是多么信任他们,不过他们也为刘邦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但是,在紧密团结的背后,刘邦对丰沛集团难免也产生信任危机,主要集中在萧何和樊哙身上。但经过协调最终化解了这些不信任。刘邦最终还是将希望寄托在丰沛集团身上,他在临终前,确定了以丰沛故人集团为主的丞相名单,告诫丰沛集团成员,“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提示他们警惕天下情势,防止有危害中央皇权的势力出现,共同维护汉政权的稳固。此时,刘邦的倚重倾向,依然是丰沛故人集团。

由此看来,注重团队的结构优化领导团队是由不同的领导成员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优则功能强,结构劣则功能弱。重用丰沛集团,不遗余力的给予和拉拢,使其冲锋陷阵,为自己争夺天下。凡是战斗力强的领导团队,都应当是具有全面组织领导能力的“一把手”和精通专门业务知识的助手的合理搭配。为刘邦打天下和知天下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另外,人无全才,偏才组合,相互搭配就会形成l+l>2的局面。于是,兼容并包,广招天下贤士,亦是其中之意。

刘邦作为反秦主力的地位确定后,吸引了不少有识之士的加入,从而形成归依集团,其中包括平民出身的陈平、郦食和郦商兄弟、张良、张苍等,刘邦赋予了他们充分的认同和信任,并对其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反秦和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军事力量一直处于较弱的态势,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刘邦的策略是以谋略胜,用精心的谋划代替攻城野战力量的不足,把谋略转化为战斗力,他对归依集团优厚有加,无疑是出于这个目的,他曾对项羽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10]。说明刘邦已经掌握了自己的优势,以自己之长,攻彼之短,归依集团构成刘邦政治军事集团的谋略层,就改变、补充了它原先单一武将结构,使之作为一个健全完整的政治势力上政治角斗场。

谋略层的形成只是使刘邦具备了胜利的条件,要达到最终的胜利,归依集团与丰沛故人集团必须进行归合,达到情感和利益上的高度统一,这就需要双方共同培育相互之间进一步接受的精神。然而,二者的合流并不是一拍即合的。刘邦自起事以来,投奔者日众,但其中不乏一些道德低下的人,这就损害了刘邦集团的形象,从而引起丰沛集团许多人的不满。陈平初投刘邦,即受到周勃、灌婴的攻击,这实际上反映了整个丰沛集团的疑虑。但刘邦了解到陈平并非平庸之士,不久就恢复了对他的信任。由此可见,丰沛集团与归依集团归合的基础是才能的展现和利益的共享。刘邦在当时的目的是:最大可能地吸纳人才,壮大自己的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对项羽作战的最终胜利,而最大限度发挥这部分人效力的办法是对他的部下一视同仁。归依集团归合于丰沛集团,无疑是刘邦所愿意看到的,他通过对归依集团的高官厚爵表示对他们的重视。陈平一到汉营,即“拜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欢”。刘邦以此昭示众人,目的是收拢人心,从诸将的反映看,他的策略显然获得了极大成功。同时归依集团也认识到,只有双方的和谐、圆满的归合,才能击败项羽,因此他们积极献计献策,主动消弭两个集团之间的隔阂,陈平“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他对刘邦集团可谓不遗余力。归依集团的这些举措,与刘邦用人不疑、人尽其用分不开的,陈平献计以重金收买项羽将领,刘邦“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所为,不问其出入”,完全摆脱了刚开始时的疑虑,而这些人屡献良计,也正是对刘邦的回报。

敢于守拙,水能下之,虚怀若谷,把两个集团的人巧妙的柔和在一起,充分

的处理好新人与旧臣的关系,使其团队发挥了巨大的能量。

敢用比自己强的下属领导者有了自知之明,便清楚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下属的优势,便有了弥补自己不足的机会,但关键是领导者敢不敢用这种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下属。刘邦之所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一统天下,是因为重用了一些在决策、管财、领兵等方面比自己更强的张良、萧何和韩信。美国的钢铁大王卡内基为标榜其用人的本领,在他的墓碑上篆刻着:“一个知道选用比自己更强的人来为他工作的人安息于此。”这段话,同样也可以刻在刘邦的墓碑上。作为一个领导,要想做到敢于、乐于用比自己强的人,就必须克服嫉贤妒能的心态。有的领导之所以不乐意用比自己强的人,除了怕这些人难以驾驭,担心彼此之间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工作会受到影响外,主要还是嫉贤妒能的心理作怪,总以为自己是领导,自然应该是皎皎者,各方面都应该比别人高出一筹。因此,遇到比自己能力强、本领大的人时,就萌生妒意,采取种种方法进行压制。嫉贤妒能是抑制和扼杀人才的一种腐朽、落后的意识,如果你希望你的下属能各展其才,各尽所能,为共同的事业奋斗,就要敢于下放权力给他们,用他们的才华,铸就事业的辉煌。

在战争中归合形成的封侯者集团在汉政权初立时,共同维护了政权的稳固。封侯者集团和汉政权之间存在着一种牢固的互动关系,而此二者又与刘氏皇族之间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又相互补充的有生命力的政治三角架构。刘氏政权是他们利益的体现和保障,而他们是刘氏皇权的坚定支持者。在铲平异姓诸侯王过程中,封侯者集团追随刘邦左右,成为平叛的主谋或主将。刘邦死后,吕后擅权,专封诸吕,封侯者集团多持不合作态度。然而吕后一死,这些功臣联合刘氏皇族,灭尽诸吕,复立刘氏,立代王刘恒为文帝。封侯者集团最终以极强硬的手段维持了他们与刘氏政权的生死相依关系。

所谓阴阳变化,其实也就是矛盾两方面的运动,对立而又统一,双方同在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刘邦正是把握了事物运动的本质规律,懂得如何利用人才,如何建立一个相互协作,高效率的团队,如何争取天下,如何治理天下,在不同的时期运用不同的策略,取得了大汉开国四百年的基业。

参考文献:

《史记·高祖本纪》。

《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陈丞相世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