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农村综合改革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来源:时间:2012-9-24 点击:577 评论:0

朱传勇

农村税费改革,终结了2600年的“皇粮”历史,但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一系列问题并未就此解决,于是,“农村综合改革”便应运而生。可以说,从“农村税费改革”到“农村综合改革”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是“三农”的呼唤,也是社会的进步。

农村综合改革的推行,实现了对农业从“取”到“予”的转变。种田有补贴、看病有报销,教育国家办、读书不收钱,债务化解、水利建设、农机购置、电器配备、公益事业等等,国家都按一定的模式“买单”,看起来“三农”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了。但从现实情况来看,深化改革的路仍然很漫长,很多问题仍然困扰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困扰着乡村干部、各级政府。从环洞庭湖区的情况来看,突出表现在“十难”。

第一、干群关系难清。几千年来,中国的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就是“征粮”与“纳粮”关系。作为老百姓,不管谁当皇帝坐江山,只要“纳粮”,便算尽了义务;作为政府,只要老百姓按规矩“纳粮”,便是良民、顺民,其它的事也不大理会。税费改革后不要农民“纳粮”了,维系政府与百姓关系的纽带也就断了,干群关系便有些茫然起来。村民认为“有田有钱不靠你、不偷不抢不怕你、外出挣钱不理你、出了问题要找你、解决不好闹死你”,基层干部认为“没有了权威、没有人理解、说话话不灵、办事事不成”,自己是“风箱

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实事也确实如此。自古以来的“家族治理”模式早已淘汰,先进的“依法治理”、“村民自治”模式又还没有真正建立,以前的“管理和被管理”、“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基本上已不被认可,农村干群关系确实有些令人困惑。另外,不交农业税了,如何增强农民的“国家”观念?农民对国家究竟有些什么“应尽的义务”?也没有人说得明、理得清了。

第二,农业收益难稳。尽管现在农民不“上交”还有补贴,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远远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国家的补贴相对于价格因素,便显得无足轻重了。以粮、棉、油为例,税费改革前的1998年,津市每百斤稻谷、籽棉、油菜籽价格分别为55元、320元、110元,据2010年《津市统计年鉴》反映的价格,则分别为95元、291元、226元,分别增长72.7%、-9%、105.5%。而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由9875亿元增加到了83101亿,增长742%,农产品价格增幅与之相比,实在汗颜!同期农业生产资料涨价较慢的农用柴油,也由每升2.2元涨到了7.34元,上涨233.6%,比粮、棉、油任何一项涨幅都高得多。价格因素加上自然灾害给农产品产量、质量带来的不确定性,农业的收益实在谈不上什么保障。而且,由于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产得多便价格低、产得少便价格高,“勤半收、懒半收”成了广大农民的共识,因而,农民也有了“限产保价”意识,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打折扣,这也是农业收益不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农民素质难保。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打工”成了农村最为热门的话题。目前的农村,40岁以下的成年人已是稀罕物,50岁以下的劳动力也已不多,60多岁的人成了种田的主力军。“老农”这个原来因为样样农

活都拿手而备受尊重的称呼,现在反而带上了一点点不屑之意。若是今后再没有年轻人安心学农、安心务农了,能种田、会种田的农民将会少之又少。因而,甚至可以这样设问:今后,农村还有种田的人吗?农村的田地还有人耕种吗?

第四、弃耕抛荒难止。由于种田风险大、收益低,且费神费力,很多农民都想跳出“农门”。原来,农民想跳没有路,只能守着田地过日子,不得不把种田当一回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打工”成为时代潮流,青壮年劳力便大都背井离乡去打工赚钱。由于没有劳力种田,“分到了户”的田不耕种别人又不能干涉,加上取消农业税费后农民没有了“上交提留”压力,随便种一点农作物即可满足“口粮”之需,而且占着田地不耕种都有补贴,弃耕抛荒便愈演愈烈。一些被原来的“老农”们视为“宝贝”的良田,现在,很多也都野草丛生,成了荒滩、荒山。“粮食安全”问题实已迫在眉睫!

第五,乡风颓势难抑。农村,历来被视为中华传统文明的发源地、守护地、繁衍地。纯朴的乡风、浓烈的乡情,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文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农民们沾沾自喜的骄傲。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风气也日渐颓废。一是亲情观念逐渐淡薄。传统的孝亲敬老、尊老爱幼理念逐步被以自我为中心、以金钱为中心的理念取代,不少人情愿“妻离子散”也要在外赚钱,一些“留守老人”、“留守孩子”被抛在一边无人问津,使不少村组成了只见老弱病残背影的“空心村”。甚至有的人因为对外面的花花世界充满向往,而对乡土、乡亲全然没有留恋、没有牵挂,过年都不肯回家。二是互助意识逐渐退化。原来邻里互相守望、有事主动相帮,甚至有一点好吃的都要共同分享的风气越来越淡,“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成为一些人的信条,有

的人甚至看到别人比自己的日子过得好还心生妒嫉、心生猜忌。有的地方办理婚丧喜事,邻里间打个帮手还要收钱。三是集体观念逐渐弱化。原来可以为集体利益赴汤蹈火、为集体荣誉舍生忘死,现在,即使国家出钱为农民兴办公益事业,若涉及到砍谁一根树、占谁半分田等些小损失,也要漫天要价索取补偿,而不是象原来一样感到荣幸,更不用说出钱出力了。有的村召开个户主会,不发“生活费”人还聚不拢来。四是人情关系逐渐功利化。把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传统的道义、亲情、友情均被丢在一边,做什么事都要与金钱挂勾。对自己有好处则趋之若骛、甚至不顾尊严、丧失人格;对穷困疾苦毫无怜悯之心、唯恐避之不及。五是传统习俗逐渐变味。过年过节、婚丧嫁娶等一些带着地方特色、传统韵味的庆典方式、礼节逐步淡化甚至退出,红包礼金成为“包打天下”的工具。六是荣辱观念逐渐异位。“笑贫不笑娼”、“有钱便是爷”这些原来极个别人的思想逐渐被大众接受,而传统的“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等则逐步被人淡忘。甚至贪污、当扒手都被认为是有“本事”,嫖娼、养情人、坐过牢都被作为“资本”炫耀。

第六,自给能力难强。从津市2010年的情况来看,不包括教育、卫生及在市级各部门直接报帐的支出在内,市财政安排给乡镇的支出总额为3500多万元,而当年来自于乡镇的财政收入只有500万元左右,约占14%。可见乡镇财政自给能力之低下!按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各个乡镇实际也只是一个预算单位,基本上没有生财、聚财的职能,而且,即使赋予其生财、聚财职能,任何乡镇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培植、发掘出能够满足基本支出的财源。因此,在经济尚不十分发达的地区,提高乡镇财政自给能力确实是一个很艰难的课题。

第七,维稳压力难卸。“稳定压倒一切”,在中国的现在、将来都是真理。没有安定团结的局面,也就没有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在利益诉求日益复杂的情况下,维稳的难度也在日益增大。特别是乡镇干部,绝大部分精力都不得不放在维护稳定上。因为,维稳是“一把手工程”、是“帽子工程”,任何“一把手”都不想掉“帽子”。于是“花钱买稳定”便成了底线。但是,买来稳定的同时也“买”来了不公平,并成了新的不稳定诱因。因而,“拦访、截访、压访”,“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成为当今社会广为针砭的时弊。一些公民个人之间的事故、纠纷,也非要政府买单,而不是寻求正常渠道解决。政府处理稍不如意便越级上告,闹得各级政府不得安宁。可以说,当前的维稳,堪比当年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事”的“收粮收款”。

第八,监管措施难硬。在现有机制体制下,很多政策在执行中走样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农村原来的社会救助对象主要就是“五保户”,由村民凑钱供养。现在,随着“农村低保”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救助对象逐渐多元化,执行中也往往偏离政策目标。仅就农村低保而言,为安抚退职的干部,就让他们“吃低保”;为安抚下了岗的职工,也让他们“吃低保”;为安抚喜欢告状的“刁民”,还是让他们“吃低保”;一些乡村干部为表明自己是“说话管用”的人,也想方设法给亲戚朋友捎上一份“低保”。于是乎,真正享受“低保”的人不仅不是些生活最困难的群众,反而是那些在当地有钱、有“面子”的人了。很多“三农”优惠政策的落实也莫不如此。“农业保险”的政策目标是为农民减灾补损,但实际上,大都成了保险公司和乡镇政府的“面包”;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一些较为普遍的补贴,虽然农民该补的都补了,但由于国

家给的钱往往比农民补的钱要多,多给的部分也便成了乡村两级的“工作经费”,很多被用于请客送礼;大量的专项资金都偏离政策目标使用,一个项目多头申报、多头迎接检查验收是常事,捏造名目把专项资金变成请客送礼的工作经费也很普遍;在控支、控债方面,由于政绩考核体系、干部任用体系有缺陷,加上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很难“控”到位,乡村债务因而越“减”越多,包袱越背越重,严重损害了党的凝聚力、政府的公信力,危害社会稳定。

第九,基础数据难真。国家出台了很多奖补政策,对精减机构、精减人员,粮、油、猪等农产品达到一定产量后给予补助,还按人口规模核算财力性转移支付等等。从政策设计理念来看,鼓励县乡政府增加财税收入、精减机构人员,鼓励增加农产品产量,力求照顾地域公平等等,这些理念都很正确。但在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就在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挤进奖、补笼子,各地都会想方设法迎合奖补界线“制造”各种数据,甚至“人口数量”也因为被作为财力分配依据而被虚报,从而导致基础数据严重失真,影响国家宏观决策。比如,大量的田地在抛荒,粮食真的在年年增产吗?就很值得质疑。看到“粮食产量年年超历史”之类的报导,《天下粮仓》这部电视剧便活生生浮现在眼前。又如,田地在大量被占用,18亿亩耕地红线真的没有被突破吗?再比如,如果国家今年按精减的人数给予重奖,各地马上会“被减少”很多人,如果明年又按人头核定经费,减了的人则肯定会重新上岗;如果国家今天对消赤减债给予补助,各地债务马上就会锐减甚至结零,如果明天宣布所有债务都由国家“买单”,各地的债务肯定又会铺天盖地。无怪乎“被”字现在与涨薪、就业、幸福等词连在一起,也成了一个极为流行的词。这就是利益驱动下数据失真的必

然。

第十,融资纠结难解。尤努斯是孟加拉国一个经济学教授,因创办小额贷款模式消除贫困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可见,农民脱贫致富离不开金融支持。在解决农业融资问题上,30年前,“生产贷款”还是广大农村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所有农民还都入股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现在,农民的“股金”虽然没有退,但广大农村却没有一家面向农业的银行了。一直“根在农村”的“农业银行”前两年推出了一个“惠农卡”贷款模式,凭卡授信3万元,每个农户都可以申请。但结果却是“惠农卡”几乎全部到了一些“跑社会”的人手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被“授信”。由于发卡的人得的回扣不少,贷款的人也大多没有打算还债,“惠农卡”政策不到一年便夭折了。一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村信用社”也早已“嫌贫爱富”起来,尽管农民当年的“股金”都没有退,但也有很多年基本不面向农业、农民贷款了。可以说,随着银行的商业化、市场化,农业、农民融资已经成了一片空白地带。

“农村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其艰巨性、长期性,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根据农村综合改革推行以来“三农”工作仍然面临的严峻挑战,建议从七个方面着手,逐步加以解决,也就是全面推进“七治”。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自治”体系。就是着力完善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真正让村民自己当家、自己作主、自己管自己的事,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制定自己的村规民约。完善“自治”体系需要理顺村民自治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关系。农村基层党组织不能把村民自治组织当摆设,更不

能包办代替。其职能应该定位于三个方面:一是发挥纽带作用,作为连接政府与农民的桥梁,负责贯彻政府的施政意图、监督村民自治组织履行职责。二是承担宣传、教育、引导责任,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农民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引导农民当家作主、自行纠偏。三是履行代言职责,向政府反映农民的心声,在村霸和黑恶势力面前为农民伸张正义。

2、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法治”进程。中国的政府历来只设到县一级,主要是“当裁判”、“管大事”。现在,政府延伸到了乡镇,但仍应以“当裁判”、“管大事”为主。要通过制定规则,并监督规则执行,来管理村务。能够通过村民自治管理的事务,政府不宜过多干预,更不能以“父母官”自居包办代替。处理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政府不能无限制地扩张权力,而应该尽可能地搞好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决策服务、公共安全服务、公共事务服务等等。

3、加强农村道德文化建设,回归“德治”模式。就是着力解决好“信仰缺失”问题。现在农村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存在,其根子都在于“没有信仰”,而“没有信仰”又主要因为“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改革开放后西方“唯利是图”思潮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因此,只有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建立“敬”、“畏”的道德体系、“普世”的价值观念,使“仁义礼智信”回归民众共识,才能使“三农”问题不会越解决越多、越研究越复杂。

4、改革对农补贴机制,发挥“钱治”功能。就是以财政奖补政策为导向,使公共财政尽量在农村“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要把农业真正摆在“基础”

位置上予以重视、舍得投入(美国2002年5月生效的农业法案明确规定10

年内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按当年美国农业从业人数计算,人平补贴28万元多美元。相对而言,我国的补贴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对农投入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投入体系,充分发挥政策功能。如粮食补贴,现在的“直补”方式只能鼓励农民“占着田地不放手”、不耕不种拿补贴。只有改成按销量给予补贴,才能真正提高农民增加粮食产量的积极性,实现农业增收,进而对扩大内需、促进农民回归农业、改变其它行业把廉价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等起到很好的作用。

5、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行“善治”政策。就是彻底改变长期以来施行的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对待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以在农村推行“善政”为抓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存环境、农民生活质量。

6、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强化“刑治”手段。就是要通过严厉的惩治,防止“制度失灵”,使“制度管钱”成为准则。只有在财经纪律执行上实行“零容忍”政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绝大部分财经纪律实际上被束之高阁的状态,达到强化预算约束、强化制度约束,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一级控人、控支、控债问题。

7、完善农产品流通机制,形成“商治”格局。就是通过建立真正的、完善的农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完善农产品产、供、销体系,拉长农业产业链条,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实打实作用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当前中国税费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当前中国税费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税费改革,是指在对现有的政府收费进行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用税收取代一些具有税收特征的收费,通过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初步建立起以税收为主,少量的、必要的政府收费为辅的政府收入体系。其实质是为规范政府收入机制而必须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 正如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其必要性一样,我国税费改革也是十分必要的。(1)从规模庞大的收费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负面影响分析,税费改革势在必行。规模庞大的收费不仅侵蚀了税基,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重了农民和企业的负担,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廉政建设,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是我国当前税费改革的直接动因。(2)从公共财政的需要出发,税费改革十分迫切。1.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普遍的无选择的服务,其费用的取得只能采取向全体公民收税的办法,并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税收是基本财源。而对特定公民提供服务,其费用不能也不应当用全体公民缴纳的税收进行弥补,只能对直接享受服务的公民个人采取规范性的政府收费(如规费或使用费),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收费只能起补充和辅助作用。2.财税部门一定要统揽政府收支(包括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和制度外收支),并按照政府的政策通过财政收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3)从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税费改革意义深远。现行税费改革主要涉及农村、社会保障、交通车辆、环境保护和教育等经济和社会领域,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社会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如,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税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亟需社会保障税费改革;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通过教育税费改革培养大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税费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课题组提出的“费改税”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对我国收费项目按性质分类,实现由费改税,应本着先清理、整顿,区分性质,而后逐步改税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是分类进行:取消收费项目由费改税一部分;收费项目保留一部分;降低收费标准一部分;收费改为价格一部分。实行“费改税”是近两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既要扎实推进,又要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因此,其基本设想和具体改革措施是:对于省级以下地市、县、乡等四级政府自行设立的各种收费项目应分两年全部取消,确需保留的项目,经清理后由省政府报国务院批准;行政单位的经营性收费项目应全部取消;将行政单位收取的大部分行政性规费改为税收;将事业单位收取的有偿性工本费、手续费等,实行一部分保留,一部分合并,一部分根据成本情况以不盈利或少盈利为原则降低标准;将事业单位收取的带有经营性质的收费改为价格。 关于税费改革,简单来说,就是改革对现有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收费,区别不同类别和情况,采取“一清、二转、三改、四留”的改革措施,建立以税收为主、少量规费为辅的政府收入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及经验 论文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论文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 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 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 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 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 改革。(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

党风廉政建设汇报提纲

党风廉政建设汇报提纲 首先,我对一行来我县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下面,我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和下步工作的思路打算,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盛市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情况 中央和盛市相继召开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中央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次会议召开后,县委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实际,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认真研究,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盛市领导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加深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进一步加深对反腐倡廉与加快发展关系的认识,增强自觉性;进一步加深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重要环节、重要工作的认识,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按照会议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三是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通知》,对贯彻落实问题做出了安排部署。四是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盛市委领导的讲话精神,汇报调度各乡镇、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部署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工作。五是结合安排年终工作考核,把落实“五个不许”的情况列入检查考核的内容,对照上级要求和年初签订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逐级逐项抓好对照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 二、近年来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换届以来,我们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威信形象的大事来抓,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1、抓学习教育,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矗去年以来,我们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学《党章》、学党规党纪和“两个条例”的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带头抓好学习;在全县领导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学纪守纪,警钟长鸣”、“理想信念,廉洁从政”等主题教育活动,并开展了现身说法、以案说纪的警示教育;专门在报纸、电视上开辟专栏,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播发各单位的廉政承诺和经验做法。通过学习宣传,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还得不出事的氛围更加浓厚。 2、抓责任分解,形成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这方面,一是结合实际,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目标责任分解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本着谁主

解读《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解读《电力体制改革方案》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继2002年国务院下发《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时隔13年 之后重新开启的针对电力行业的新一轮改革.新电改强调“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其中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成为本轮电改方 案的最大亮点,标志着我国一直以来电网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被打破.受此影响,一些工商业者盘算着新电改施行之后用电成本下降会为企 业节省不少成本,而受新电改方案冲击较大的电网公司,一些中层干 部动了心思,有人准备抓住机会下海搏一搏. □方案 放开配售电业务成最大亮点 新电改方案概括起来是“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 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 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进一步强 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 运行和可靠供应.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巡视员王强表示,管住中间是指对具有自 然垄断属性的输配电网环节加强政府监管、实行政府定价,确保电网 公平开放、市场公平交易,并更好地实现电网科学规划,充分发挥电 网规模效益、提高管理效率.放开两头是指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实行市 场开放准入,引入竞争,放开用户选择权,形成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 价格由市场形成,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管住中间、放开 两头的体制构架符合国际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特征,符合我国的基 本国情和发展阶段,也是兼顾市场手段和政府作用在电力行业发挥功 能的最佳方式.

外界普遍认为,新电改方案最大的亮点是“三放开”当中的“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尤其是其中的售电业务,这是电力 行业的终端环节,也是与广大用电者、用电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环节,当然也是各方利益盘根错节、难度颇大的一环.此外,新电改方案界 定了发电、输电、配电、售电四个环节的性质,尤其是对输电环节也就是电网企业的性质界定,这是所谓的“管住中间”,也值得期待. □样本 深圳成电改首个试点 今年1月,深圳正式启动电改试点工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城市.试点工作的一个关键是对输配电电价成本进行厘清,也就是明确哪些是真正的电力成本,对电网线路、变电设备及其他输配电业务进行成本核算,算出一个“合理”的电价. 根据深圳电改的初步估算,未来三年深圳输配电电价每度将下降 1分多钱,未来三年电网公司在深圳将累计减少收益24亿元.而最新的消息是,深圳方面正在组建民营售电主体,要参与到新电改方案的 售电市场开放改革中,这意味着深圳终端电价还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实际上电力系统改革的一个难点就在于输配电电价成本核算,这被外界称为是一个暗箱地带,电网公司不愿说清楚,某种程度上也确 实说不清楚.因为输配电电价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补贴,难以厘清. 简单点说,工商业用电户一般都比较集中,电压等级也高,这对于电网公司来说电网线路铺设省力、降压也容易、电力传输损耗也少,所以供电成本就低.而居民用电分布分散,尤其是一些农村,可能要专门铺设电网线路,而且居民用电电压等级最低,所以供电成本就很高.所以如果完全由市场决定的话,工商业电价应该便宜,居民电价则贵,但是我们的做法是工商业电价高,以此通过政府统筹调节来补贴居民用电,这中间就存在着大量的交叉补贴,比如工商业用电对城市居民 用电的反哺、城市电网对农村电网的反哺等.

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收制度创新(一)

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收制度创新(一) 内容提要:现阶段对是否要征收农业税收,理论界和实践界出现了观点完全相左的纷争,并提出了各自理由。农村税费改革的难点是:计税土地面积确定难;常年产量确定难;税收征收管理难。文章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规范稳定农业税收执法主体等才能进一步推进。农业税收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倾向于建立农业收益所得税制。 农业产业发展问题,农民收入增加问题,农村社会全面进步问题,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重研究、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税收负担或轻或重,直接影响农民群众收入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因此,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农业税收制度创新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巩固县乡财政制度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迫切的工作。 一、对是否要征收农业税收的两种观点必须理性分析 在我国,尽管农业税收在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农民群众法制观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现阶段,对于农业税收的征与否,理论界和实践界有完全相背的两大观点纷争。 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税收制度应予废止。其理由是:(1)农民是弱势群体,为了我国的工业化,农民已付出了巨大代价,而且还将付出更大代价,目前农村需要休养生息。(2)我国加入后,首先受到巨大冲击的是农业,比如近年美国出口到我国的大豆在1500万吨左右,相当

于我国大豆的年总产量,国外农产品大量在中国销售,国内农产品价格还要下降,农民收入还会相对减少,多渠道、全方位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很有必要。(3)我国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近两年国家财政收入的净增额都在2000亿元以上,而全国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扣除减免后仅300亿元左右,即使不征收农业税收,也不会影响财政状况。(4)减除了农业税收,不一定影响国家税收总规模,而且减除了农业税收,增加了农民收入,为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和扩大生活消费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可能,生产、生活行为的实现可以增加新的税收。(5)宁可国家公务员少调一两次工资,也应当减除农业税收,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缩小贫富悬殊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6)我国加入后,就应当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遵循前工业化时期农业支持工业、工业化时期农业与工业平等竞争、后工业化时期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规律,现在不谈财政补助农业,至少不应再从农民那里取得税收。 另一种观点认为,农业税的征收,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农业税收的征收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长远看可以不予征收,从现实看农业税收征收具有客观必然性,其理由是:(1)对农业产业征税是增强农业生产者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主要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农民已经形成了“皇粮国税,自古有之”的习惯意识;而在“一大二公三纯”的人民公社时期,积极、主动交“公粮”、交

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农业税的逐步取消对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严峻的课题。乡镇财政要走出困境就必须以新的视野观察、分析,探索新的出路。关键词:乡镇;财政;农业税;改革 2004年7月5日至6日,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在2000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决定从今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推进减征、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同时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今后的五年里,农民负担将进一步减轻,改革的效果也将进一步明显。但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将进一步减少乡镇政府的收入,加剧了乡镇财政的收支矛盾,使乡镇财政在“后农业税时代”陷入困境。(一)“后农业税时代”乡镇财政的困境及表现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内容是“三项取消”、“两项调整”、“一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用五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样,在分税制改革中税收收入被大大缩减后,农村税费改革连乡镇财政向农民收费、集资的口子也扎紧了,有效地堵住了“三乱”之源头。但乡镇财政在三大块资金收入同时大量削减的情况下,也难以为继,资金缺口问题终于“浮出水面”,“三个缺口”——预算内缺口、预算外缺口及自筹资金缺口,成为乡镇政府正常运作的桎梏。其具体表现为:一、农村社会公共产品和公益事业资金短缺在取消“三提五统”和各种集资摊派后,又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乡村兴办公益事业,如农村教育、卫生、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等面临新的困难。国家转移支付的数额有限,不可能对所有乡村的所有项目都照顾到,而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政策规定来解决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问题,由于标准低、数额小,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加之具体操作难、落实难等因素,就必然导致一些乡村,特别是农业县乡村和贫困地区乡村难以兴办公益事业,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难以实现。第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乡镇财政拨款;二是向农民征收“三提五统”中的一项,即“教育附加费”;三是向农民征收的“教育集资”。而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取消了以乡村两级办学为主的乡镇统筹、各类教育集资和一些教育方面的收费项目,显然这将导致教育投入大幅度减少。改革后农民承担的教育负担明显减少,乡镇教育经费缺口则明显扩大。将对今后一定时期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虽然在“后农业税时代”乡镇教师的工资改由县(市)统一发放,从而有可能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教师工资的拖欠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半数以上的县级财政状况并不乐观,以及多数地方仍由各乡镇全部或部分解决国家规定发放的各种补贴,财政状况差的乡镇无法保证补贴的足额发放,乡镇教师的工资问题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第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缺口较大。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乡镇道路建设费、集资和村提留,乡镇道路的建设要求列入乡镇财政预算,村级道路的修建,则通过村民“一事一议”方式加以解决。对于大部分乡村来说,交通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道路修建任务繁重,在税费改革大幅度地减少了乡镇财政收入、上级转移支付量又与道路修建实际所需资金量相去甚远且人员经费都存在严重缺口情况下,再挤出一块经费来安排乡镇道路建设支出似乎不太现实。同样,对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土地治理等方面的支出,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同样是捉襟见肘。虽然自1998年起,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这块转移支付大都是有条件的,即需要乡镇财政按一定比例配套。在有收费权的情况下,乡镇可通过向农民集资和解决,但收费权取消后,大部分乡镇都无力解决配套资金。[!--empirenews.page--]第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将受到较大冲击。目前,我国除村级经济发达乡镇基本建立了以村级经济为依托、乡镇财政给予补助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外,大部分乡镇农村社会保障还只停留在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的层面上,尚未建立完善的保障支出体系,并且就目前对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的支出,也来源于农民的统筹资金。“后农业税时代”对大部分乡镇而言,若上级政府转移支付不到位,不要说建立完善的保障支出体系,就连现有的军烈属优抚、五保户供养都将出现资金缺口。第四,农村文化、卫生等其他农村公益事业支出无保障。税费改革前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本来就很有限,进入“后农业

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17-08-08T18:12:32.6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0期作者:阎羽鹏 [导读] 摘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尽管被予以重视,但仍存在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习惯性违章(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 010090) 摘要: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尽管被予以重视,但仍存在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习惯性违章,工器具管理混乱等新老问题,对此笔者提出要杜绝常规性的安全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要准确地把握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轻重缓急、要加强安全生产的软管理工作、运用系统思维方法进一步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四条对策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对电力需求十分迫切;与此同时,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电力生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力生产内在的固有特点和客观规律不会变化,各级领导的安全责任不会减弱。在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衡量一名领导干部政治敏锐性强不强、思想觉悟高不高,关键还是要看对“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措施落实得深不深、细不细、严不严、力度大不大。在此,笔者就电力生产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员工安全意识不强 虽然目前各大电力生产企业已经制定了一系列配套的安全生产制度,也明确了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但也有部分电力生产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落实“安全生产”精神方面工作不到位,忽略了员工的安全教育,没有定期为员工做安全教育培训和演习。这些导致部分员工在生产中,不能落实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精神,且缺乏全面的安全生产知识。 1.2 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电力生产企业自身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章程,且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出现的安全隐患无章可以,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就无法对本单位的生产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就更谈不上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了。 1.3 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不规范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离不开规范的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离不开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部门。但是,现阶段多数电力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存在以下问题: 1.3.1 监管部门的队伍建设上重视程度不足。部分电力企业只重视大型生产作业的管理,而轻视日常管理,尤其是在安全监管部门的队伍建设上重视程度不足。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了又走,走了再来,这大大影响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电力企业高层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管理部门的存在感低,工作人员的职业前景不明朗,工资待遇较其他部门没有明显的差异,很难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导致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动力。 1.3.2 安全管理人才业务技能不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安全管理的人才。但是,在现今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技术型人才缺乏。而大部分电力企业并未建立培养此类人才的培养计划。被分配到该岗位的工作人员,通常只是经过几天简短的培训就上岗工作了。 1.3.3 企业领导的素质有待提高。电力企业的部分领导对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安全管理部门领导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安全管理经验,专业知识不足,与安全管理工作很难适应。 1.4 生产现场混乱 电力生产现场混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4.1 习惯性违章。在现实的电生产过程中,习惯性违章的发生频率相当高,其中包括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等。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存有侥幸心理,仍为这次违规没出现事故,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规。习惯性违规可能会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1.4.2 安全器具质量低劣。在一些基层电力生产企业中所使用中的安全器具质量堪忧,且工作人员缺乏对工器进行定期检查的意识,报废管理更是流于形式,使得许多早已不合格的工器仍在被使用,也可能造成严重事故的发生。 1.4.3 现场记录工作不到位。电力生产常常需要连续作业,生产人员之间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对生产设备的检修记录、试验报告等也应详细记录在案。但是在现场工作者,记录工作同时存在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及保管不认真等问题。 2 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2.1 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执行力建设 2.1.1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每个岗位人员在其工作标准之下,都对应有相应安全责任,岗位责任不清晰,必将带来无人履责,或履责不到位。所以,安全管理必须将每个岗位职责进行明晰,安全目标按职责进行分解,压力向下传递,实现“人人身上有指标”,进而才能共同努力,集众人之力量保证安全生产。 2.1.2 安全风险管理。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检查,进行分析,明确隐患,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根据不同变电站或工作场所,集中人员经验和智慧,编制完善的风险库,便于员工在工作中有针对性预防危险。同时,要有完善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制度,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制度化、周期化。 2.1.3 安全考核制度。安全考核是对安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效果的检查,对好的应予以表扬,对执行不力或违反制度者要进行惩罚。在当今不断注重安全管理的环境下,安全考核应实行“重奖重罚”。要褒扬正气,以营造人人讲安全氛围。要严肃处理违规者,以体现安全制度不可违反的刚性原则。在安全考核制度上应力求完善,对一些小的违规、违章不能因小而不考核,否则,安全大堤将“溃于蚁穴”。 2.2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安全能力 加强全员安全知识培训。安规规定从事电力生产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并且每年还要进行安规考试,但实际工作中,上岗前培训基本以自学为主,年度考试很多是走过场,所以很所员工对安规掌握不熟,特别是对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后果理解不深。所以,首先必须抓牢上岗前培训,安规不能熟练掌握坚决不予上岗。其次,要抓牢每年一次的安规考试,应

农大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在线作业答案

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_在线作业_1 交卷时间:2017-08-19 15:39:29一、单选题 1. (5分)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两书的作者是()。 ? A. 吴文藻 ? B. 费孝通 ? C. 乔启明 ? D. 晏阳初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2. (5分) 国际合作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0年 ? B. 1895年 ? C. 1900年 ? D. 1897年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3. (5分) 传统发展战略出现的时间是()。 ? A. 20世纪80年代中 ? B. 20世纪90年代初 ? C. 20世纪40年代末

? D. 20世纪5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4. (5分) 发展中国家实行以经济政治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型发展战略的时间是()。 ? A. 20世纪50年代末、60 年代初 ? B. 20世纪70年代初 ? C. 20世纪80年代初 ? D. 20世纪70年代末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A 解析 5. (5分) 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A. 个人 ? B. 社区 ? C. 企业 ? D. 国家(政府)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 我国最早提出“乡村自治”的学者是()。 ? A. 费孝通 ? B. 梁漱溟 ? C. 乔启明 ? D. 杨开道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中国农村发展理论与实践 收起解析 答案B 解析 7. (5分)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 ? A. 单位 ? B. 多渠道 ? C. 国家

农村税费改革的领头人

(排2个版) 农村税费改革的领头人 ——记广东省人大代表、徐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符强 中国有几亿农村人口,一直以来农村税费改革的步伐都很缓慢,这是为什么?是因为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影响到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地方基层人民政府财政收入直接受到冲击。然而,近几年中央加大农村税费改革的步伐,从2000年初开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行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及省农村税费改革的会议精神,徐闻县作为广东省三个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份之一,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过几年的试点改革与实践,徐闻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税费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全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村经济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徐闻县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取得如此好的开局,是与徐闻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分不开的,这也是与主管徐闻县金融、财税方面工作的副县长分不开的,而这位副县长是谁呢?他是一位年轻有为,金融系统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的领导,他曾经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被推选为省人大代表,主管徐闻县财税方面工作的副县长符强分不开的。 符强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我想徐闻县许多人都只是知道这位素有“财爷”之称的人名字吧!2006年记者曾多次到徐闻,先后采访了徐闻县政府办副主任兼县打私办主任殷堪承、县统计局长曾平(现为中共徐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局局长),以及副县长符强本人,从而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1) 在徐闻县政坛里,许多人都知道符强是一位非常能干,年轻有为,经验丰富,又极其有魄力的年轻领导干部。他的工作思路新颖、明确,又极具创造力,而且原则性很强;他的知识渊博,谈吐幽默,让人觉得十分随和亲近;他的身上似乎充满了一种极其神奇地色彩,让人十分敬仰。 记者在采访符强副县长时,知道符强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在徐闻县前山镇一个农村里。自小他就聪明好学,很快他就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业,在考取大学时他选择的是金融专业,毕业后在徐闻县银行系统工作了十来年。后来,又从徐闻县工商银行调到徐闻县财政局担任局长。 在徐闻县工商银行工作时,符强的工作能力就得到上级领导的赞赏和认可,在银行系统里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调到徐闻县财政局工作后,他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理财能力更是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他很快被提拔为徐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主管金融、财税、工商、供销等方面的工作。 据悉,徐闻县财政自1993年开始出现拖欠工资问题,1996、1997年欠发工资最高达4个多月。至1999年拖欠历年工资累计2838万元。历年拖欠省市追加的专项建设资金累计2050万元,县级财政负债大,自我消耗能力差,1999年财政负债累计2346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6683万元,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补助5524万元,可支配财力12225万元,人均财力7239元,当年收支缺口2500 万元。1999年乡镇负债累计 9837万元,乡镇本级财政收入2928万元,财政支出8370万元,可支配财力6545万元,人均财力7235元,当年乡镇收支缺口 387万元。补贴型乡镇16个,占乡镇总数的 88%。全县财政供养16763人,乡镇财政供养9046人,村委会干部1333人。 当时,年仅三十多岁的符强,刚刚接任徐闻县财政局长时,就要面临以上这个棘手问题。作为掌管一县财政收支的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配合县委、县政府解决政府拖欠工资问题,如何保证工资依时发放等问题,以致维护和保证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为此,他一方面在徐闻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财政收支管理;一方面积极向省、市各政府相关部门争取到政策资金扶助,并通过自己在银行系统工作多年的关系,多方面、多渠道拓宽资金筹集,从而保证了徐闻县工资依时发放,有效地解决了政府因拖欠工资

XX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文档

XX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文档XX town rural tax reform pilot work experience docume nt 编订:JinTai College

XX镇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验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经验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为 了表彰先进、传播事迹、交流和推广各种经验所写的文字材料。用于 大会发言、表彰评比、宣传印发或以文件形式转发。本文档根据经验 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 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农村税费改革是中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 营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这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堵住了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XXX镇在全面启 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2004】1号文件精神,以推动农村各项 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为着眼点,全心全意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巩固成果,努力做到“三个确保”,促进农村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经过全镇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基本实现了第一步改革预期目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中央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精神和XXX镇税费改革试点 的总体部署。为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税费改革会议精神,稳步推进XXX镇农村税费改革工作,XXX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 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成立了以镇长XXX为组长、副镇长XXX为副组长的“XXX镇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由 相关部门及村委会领导组成。并从全镇相关部门中抽调XX名 责任心强、能秉公办事的业务骨干到各村委会进行摸底调查、宣传发动、基础数据收集和测算。做到X 位镇班子成员挂帅,每个村委会一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都有 1 名领导班子成员、2 名乡镇工作队员,成立了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等各项责任制度。并采取了符合本地实际的试点实施方案,适当安排了必要的工作经费,保障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了税改政策的执行不走样和税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做到领导挂帅,机构健全,广泛宣传,把党和国家的减负政策交给群众,驻村到户调查测算,发扬民主作风,确保家家减负,人人受益,农民负担不反弹。 二、广泛深入地进行税费改革宣传工作 由于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所以XXX 镇组织了工作能力强的干部到各村委会宣传税改工作,把《致

电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难点及对策 马伟刚

电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难点及对策马伟刚 发表时间:2018-06-19T16:24:12.7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作者:马伟刚 [导读] 摘要: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电网建设已经成为保障佛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国网天津静海供电有限公司天津静海) 摘要: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电网建设已经成为保障佛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电网工程项目必须经过规划、选址选线、可行性研究、备案立项等前期工作,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电网工程项目能否按时开工、顺利施工和如期投运。有针对性的分析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中的难点,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对策略,为电网建设铺平首段道路,是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电网建设工作大力开展,作为人民群众基本所必需的资源,电网建设也成为国家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任务。然而就目前形势来看,电网建设项目仍存在着巨大漏洞,主要表现在电网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电网建设的发展和质量,大量事故的出现也充分体现了电网建设前期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漏洞和隐患。为了确保国家电网建设项目的正常进展,必须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处理,从而推动电网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 1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面临的难点 (1)与地方关系协调日益困难。电网工程建设势必要触及地方政府的相关利益,即便是能给地方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配网工程,当地政府有时尚且要权衡利弊,对于不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主网工程,地方工作就更为困难。尤其是跨区域长距离高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所经过的区、镇(街道)和村更是缺乏积极性和支持力度。(2)电网发展规划未纳入城市规划给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很多地区电网发展规划未能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或是虽纳入总规,但未纳入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未在详规中对变电站站址用地和电力线路走廊予以预留和保护,从而导致电网工程项目前期选址选线困难,甚至项目长期搁置。(3)变电站用地及线路走廊资源日益稀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发展的日益饱和,很多城市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逐年减少甚至开始负增长控制,变电站站址用地和线路走廊与城市规划的冲突不断增多,站址和走廊用地难以落实。(4)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的与电网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电网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和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如《物权法》的出台增加了征地及拆迁补偿难度;《广东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取消和下放部分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事项实施方案》将绝大部分电网工程项目的立项手续由核准制转为了备案制;《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则给前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电网工程的前期管理评估和改进措施 2.1专业的评估方法分析 ①要对电网项目的前期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是公司从年初开始建设工程的需要,直到这段时间结束后做出计划,完成相应的总结。在电网工程前期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的管理工作,如征地和规划程序,受外界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部分,所以索引系统需要灵活的设置,还需要根据项目进度管理的实际情况,对主控项目的关键点。②关于基准数据的修订。和早期的跟踪管理与行业组比较,对一些效益存在差距,要赶上措施的实施,也可以在同行业中先进的管理措施,学习他们的管理,持续改进,确保在同一水平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 2.2规范工程管理 牢固树立规划为设计服务、前期为建设服务的意识,强化和落实电网建设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分工明确、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团结协作、统一指挥的项目管理工作“一盘棋”格局。大力推广电网项目标准设计,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特别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工作思路,尤其重视对设计的深度管理。技术经济人员和工程人员要积极主动介入前期工作,在可研及初设方案阶段就必须深度介入,及早发现问题并与设计单位沟通,把问题解决在设计过程中。例如:在选线过程中,主动避让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脆弱区、社会关注区、权属争议区等环境敏感区,尽量避开村庄房屋、厂房、部队设施等敏感地区,尽量减少公路、铁路、航道等干线的跨越,减少建设难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在电网规划、设计、建设中,要积极采用大截面导线、新型导线、高强钢塔材和同塔多回的输电线路方案,积极采用大容量变压器和多台变压器,适当加大GIS设备使用力度,减少对农田、建筑物、种植物的损坏,节约土地。大力推广应用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和标准化施工工艺,进一步提高电网发展的科技含量,实现电网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双提高。 2.3积极配合政府工作 电网的建设管理,需要运用一定的政府资源,电网建设本来就是一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以管理工作中必须要加紧和政府的联系,尤其是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积极加强和政府的合作,才能将电网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在电网建设项目前期管理工作中以政府为主导的理念是不可或缺的,要积极调动地方政府、城乡、农村对电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当与政府间的合作到达一定程度时,电网建设工作各个方面都会得到大幅度的加成,电网建设工作将会更加顺利。 2.4积极开展业务培训 电网企业要带头做到学法、懂法、依法、用法。自觉学习掌握与电网企业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如《环保法》、《环评法》、《物权法》、《城乡规划法》以及各地政府出台的土地占用补偿标准等,提高业务技能和办事能力。健全计划基建管理机构,完善规划建设队伍的建制,保证人员的充足配备,将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要加大对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各专职前期工作人员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相关的土地、环保、水保等专业知识和政策的学习,邀请发改委、国土、水利、环保、林业等政府部门举行专题授课。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预审、环评、水保、林地征占用的报审流程和相关工作细则,在公司系统内使用。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积累经验,提高项目前期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效率。 2.5加强公关宣传力度 巩固和加强政企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好与政府各层面搭建起的平台推动电网建设。加强舆论宣传引导,营造关心、支持电网建设的良好氛围。利用好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增强全社会对加快电网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大力宣传电能是清洁能源、绿色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三农问题改革与发展读后感 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从远古时代的刚萌芽的文明遗址上种植的各种作物,到今天的科技化与传统种植模式共存的农业,农业在中国一直占据着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即使今天农业已经不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仍然是最基础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农业产业背后的农村发展情况,农民的生活条件,与中国社会息息相关。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轻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在中国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伴随着经济转型发展以及体制变化,中国的三农问题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制度是左右三农问题的关键因素,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创新人手,通过加快制度创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农村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阶段和加人的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确立的指导思想是首先是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政府应当成为主导力量,寄希望于农村自发的制度创新是不现实的。因为农村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发育等,单纯靠农村自身力量推动不可能成功,只有政府力量这只看得见的手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营造一个全社会的公民和法人单位发展机会均等的社会环境,这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目前改革的发展前景较好。第一,我国农业发展显著,农业收入大幅增加,粮食总产与农业投入都有大幅增加,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第二,我国三农问题矛盾依然,一是城乡差距依然存在而且差距在不断扩大,而是农业产业结构失衡,三是农业要素流失,包括土地用途不合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流失,四是转化落后,我国现在的农业的产品大多是土地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对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制约。 第一,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主要是解决基本公共权益的均等化问题,而财产权益的城乡不平等问题是靠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来解决。农村产权制度与农村户籍制度,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制度有关,具有相当复杂性,涉及农村土地产权、农民宅基地与住房产权,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与其他资产等产权问题。公共权益的供给制度则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保制度有关,这一制度不仅存在城乡二元的特性,而且带有明显的地方化供给特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主要包括:承包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与农民住房;集体的经济非经营性资产、经济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收入。三权分置与经营权流转;我国目前农村土地的三权交易滞后于三权分置。我国土地三权分置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性质问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仅与农民土地权益、现代农业有关,而且关系进城农民城市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我国土地改革制度改革仍存在三大瓶颈:社保体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方向是:从政社经不分离到政社经分离;从单一所有制到混合所有制;从使用权、经营权到财产权;从实物性占有到资本化占有;从成员身份依附到契约依附;从封闭性运行到开放性运行;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村民自主、多种模式、稳步进行。 第二,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三化同步,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三化即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为了恰当解决三化同步的问题,应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发展一体化,可以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发展一体化并不是加减法式的城乡差距缩小,而是在城乡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城乡差距缩小。 第三,三农问题还和区域发展有很重要的联系。在中国东中西部,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在中国的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是很严重的问题这样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一是阶层差距,二是城乡差距,三是区域差距,而且区域差距的主要差距就在农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绝对不能忽视各区域之间发展的极大不平衡,而且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这样的不平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