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正文)解读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正文)解读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正文)解读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指导书(正文)解读

实验一 离散时间信号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常用的序列,理解其数学表达式和波形表示。 2.掌握在计算机中生成及绘制数字信号波形的方法。

3.掌握序列的相加、相乘、移位、反褶等基本运算及计算机实现与作用。 4.掌握线性卷积软件实现的方法。

5.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使用。

6.通过编程,上机调试程序,进一步增强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1.序列的基本概念

离散时间信号在数学上可用时间序列来表示,其中代表序列的第n 个数字,n 代表时间的序列,n 的取值范围为∞<<∞-n 的整数,n 取其它值)(n x 没有意义。离散时间信号可以是由模拟信号通过采样得到,例如对)(t x a 模拟信号进行等间隔采样,采样间隔为T ,得到一个{})(nT x a 有序的数字序列就是离散时间信号,简称序列。

2.常用序列

常用序列有:单位脉冲序列(单位采样))(n δ、单位阶跃序列)(n u 、矩形序列)(n R N 、实指数序列、复指数序列、正弦型序列等。 3.序列的基本运算

序列的运算包括移位、反褶、和、积、标乘、累加、差分运算等。 4.序列的卷积运算

∑∞

-*=-=)()()()()(n h n x m n h m x n y

上式的运算关系称为卷积运算,式中代表两个序列卷积运算。两个序列的卷积是一个序列与另一个序列反褶后逐次移位乘积之和,故称为离散卷积,也称两序列的线性卷积。其计算的过程包括以下4个步骤。

(1)反褶:先将)(n x 和)(n h 的变量n 换成m ,变成)(m x 和)(m h ,再将)(m h 以纵轴为对称轴反褶成)(m h -。

(2)移位:将)(m h -移位n ,得)(m n h -。当n 为正数时,右移n 位;当n 为负数时,左移n 位。

(3)相乘:将)(m n h -和)(m x 的对应点值相乘。

(4)求和:将以上所有对应点的乘积累加起来,即得)(n y 。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6.5教学版、TC 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

1.知识准备

认真复习以上基础理论,理解本实验所用到的实验原理。 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产生

利用MATLAB 或C 语言编程产生和绘制下列有限长序列:

(1)单位脉冲序列)(n δ

(2)单位阶跃序列)(n u (3)矩形序列)(n R N (4)正弦型序列)3

5

sin()(π

π

+

=n A n x

(5)任意序列

)4(5)3(4)2(3)1(2)()(-+-+-+-+=n n n n n n x δδδδδ

)

3(2)2()1(2)()(-+-+-+=n n n n n h δδδδ

3.序列的运算

利用MATLAB 或C 语言编程完成上述两序列的移位、反褶、和、积、标乘、累加等运算,并绘制运算后序列的波形。

4.卷积运算

利用MATLAB 或C 语言编制一个计算两个序列线性卷积的通用程序,计算上述两序列

)()(n h n x *,并绘制卷积后序列的波形。

5.上机调试并打印或记录实验结果。 6.完成实验报告。

五、思考题

1.如何产生方波信号序列和锯齿波信号序列?

2.实验中所产生的正弦序列的频率是多少?是否是周期序列?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列出计算卷积的公式,画出程序框图,并列出实验程序清单(可略)(包括必要的程序说明)。

3.记录调试运行情况及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4.给出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出分析。 5.简要回答思考题。

实验二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

2.掌握序列傅氏变换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利用序列的傅氏变换对离散信号、系统及系统响应进行频域分析。

3.熟悉理想采样的性质,了解信号采样前后的频谱变化,加深对采样定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离散时间系统

一个离散时间系统是将输入序列变换成输出序列的一种运算。若以][?T 来表示这种运算,则一个离散时间系统可由下图来表示:

图 离散时间系统

输出与输入之间关系用下式表示

)]([)(x x T n y =

离散时间系统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线性时不变系统。 2.离散时间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设系统输入)()(n n x δ=,系统输出)(n y 的初始状态为零,这是系统输出用)(n h 表示,即)]([)(n T n h δ=,则称为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可得到:∑∞

-*=-=

)()()()()(n h n x m n h m x n y

该式说明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响应等于输入序列与单位脉冲序列的卷积。 3.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采样是从连续信号到离散时间信号的过渡桥梁,对采样过程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采样前后信号时域何频域特性发生的变化以及信号内容不丢失的条件,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拉氏变换、傅氏变换、z 变换和序列傅氏变换之间关系的理解。

对一个连续时间信号进行理想采样的过程可以表示为信号与一个周期冲激脉冲的乘积,

即:)()()(?t t x t x

T a a δ= 其中,)(?t x

a 是连续信号)(t x a 的理想采样,)(t T δ是周期冲激脉冲 ∑∞

--=)()(mT t t T δδ

][?T

设)(t x a 模拟信号,冲激函数序列)(t T δ以及采样信号)(?t x

a 的傅立叶变换分别为)(Ωj X a 、)(Ωj M 和)(?Ωj X

,即 )]([)(t x F j X a a =Ω

)]([)(t F j M T δ=Ω

)](?[)(?t x F j X

a =Ω 根据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中的频域卷积定理,式)()()(?t t x t x

T a a δ=表示的时域相乘,变换到频域为卷积运算,即

)]()([21)(?Ω*Ω=Ωj X j M j X a

π

其中

?∞

-Ω-==Ωdt e t x t x F j X t j a a a )()]([)(

由此可以推导出

∑∞

-Ω-Ω=Ω)(1)(?s a jk j X T j X

由上式可知,信号理想采样后的频谱式原来信号频谱的周期延拓,其延拓周期等于采样频率。根据香农定理,如果原信号是带限信号,且采样频率高于原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则采样后的离散序列不会发生频谱混叠现象。 4.有限长序列的分析

对于长度为N 的有限长序列,我们只观察、分析在某些频率点上的值。

?

?

?=0)()(,n x n x n N n 其它10-≤≤ 一般只需要在2~2π之间均匀的取M 个频率点,计算这些点上的序列傅立叶变换:

∑-

=-=10

)()(N n jn j k

k

e n x e

X ωω

其中,M k k /2πω=,1.10-=M k ,,,

。)(ωj e X 是一个复函数,它的模就是幅频特性曲线。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6.5教学版、TC 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

1.知识准备

认真复习离散信号与系统、单位脉冲响应、抽样定理等有关内容,阅读本实验原理与方法。

2.编制信号产生子程序,用于产生实验中要用到的信号序列 (1)系统单位脉冲响应序列

)

4()3(2)2(3)1(2)()(-+-+-+-+=n n n n n n h δδδδδ

(2)矩形序列

)()(6n R n x =

(3)理想采样信号序列

对信号)()cos()(t u t Ae t x t a Ω=-α进行理想采样,可以得到一个理想的采样信号序列

)()cos()(n u nT Ae nT x nT Ω=-α,1000≤≤n 。其中A 为幅度因子,α是衰减因子,Ω是

频率,T 为采样周期。这几个参数要在实验过程中输入,以产生不同的)(n x 。

3.离散信号、系统和系统响应的分析 观察信号x (n )和系统h (n )的时域和频域特性;利用线性卷积求信号通过系统以后的响应。比较系统响应和系统的时域和幅频特性。注意它们之间有无差异,绘出图形。

4.分析理想采样信号序列的特性 产生理想采样信号序列,使:

(1)首先选用采样频率为1000Hz ,T =1/1000,观察所得理想采样信号的幅频特性,在折叠频率以内和给定的理想幅频特性无明显差异,并作记录。

(2)改变采样频率为300Hz ,T =1/300,观察所得理想采样信号的幅频特性曲线的变化,并作记录。

(3)进一步减小采样频率为200Hz ,T =1/200,观察频谱混叠现象是否明显存在,说明原因,并记录此时的幅频特性曲线。

五、思考题

1.线性时不变系统的输出的长度与输入和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2. 对信号进行理想抽样时,抽样频率不同,相应理想采样序列傅立叶变换频谱的数字频率度量是否都相同7它们所对应的模拟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 总结在上机实验内容中要求比较时域、幅频曲线差异部分内容的结果,定性分析它们正确与否,并简要说明这些结果的含义。

3.总结实验所得主要结论。

4.简要回答思考题。

实验三 用FFT 进行谱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加深对DFT 算法原理和基本性质的理解(因为FFT 只是DFT 的一种快速算法,所以FFT 的运算结果必然满足DFT 的基本性质)。

2.熟悉FFT 算法原理和FFT 子程序的应用。

3.学习用FFT 对连续信号和时域离散信号进行谱分析的方法,了解可能出现的分析误差及其原因,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 。

二、实验原理

1.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算法

长度为N 的序列)(n x 的离散傅立叶变换)(k X 为:

∑-=-==1

010)()(N n nk

N N k W n x k X ,,,

N 点的DFT 可以分解为两个2/N 点的DFT ,每个2/N 点的DFT 又可以分解为两个4

/N 点的DFT 。依此类推,当N 为2的整数次幂时(M

N 2=),由于每分解一次降低一阶幂次,所以通过M 次的分解,最后全部成为一系列2点DFT 运算。以上就是按时间抽取的快速傅立

叶变换(FFT)算法。当需要进行变换的序列的长度不是2的整数次方的时候,为了使用以2为基的FFT ,可以用末尾补零的方法,使其长度延长至2的整数次方。

序列)(k X 的离散傅立叶反变换为

∑-=--==10

10)(1)(N k nk

N N n W k X N n x ,,,

离散傅立叶反变换与正变换的区别在于N W 变为1

-N W ,并多了一个N /1的运算。因为N W 和1

-N

W 对于推导按时间抽取的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并无实质性区别,因此可将FFT 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 )算法合并在同一个程序中。 2.利用FFT 进行频谱分析

若信号本身是有限长的序列,计算序列的频谱就是直接对序列进行FFT 运算求得)(k X ,

)(k X 就代表了序列在[0,2π]之间的频谱值。

幅度谱 )()()(22

k X k X k X I R +=

相位谱

)

()

(arctan

)(k X k X k R I =? 若信号是模拟信号,用FFT 进行谱分析时,首先必须对信号进行采样,使之变成离散信号,然后就可按照前面的方法用FFT 来对连续信号进行谱分析。按采样定理,采样频率s f 应

大于2倍信号的最高频率,为了满足采样定理,一般在采样之前要设置一个抗混叠低通滤波器。用FFT 对模拟信号进行谱分析的方框图如下所示。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6.5教学版、TC 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

1.知识准备

实验前学生应认真复习DFT 和FFT 有关的知识,掌握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用FFT 等计算信号频谱。

2.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产生

利用MATLAB 或C 语言编程产生和绘制下列两有限长序列:

)5.0cos(2)25.0sin()sin()8cos(

nT nT nT

nT nT πππ

*+、、

)25.0(sin )25.0cos(2)125.0cos(nT nT nT πππ、+

3.用一种语言编写FFT 的通用程序块

4.画主程序实现框图并编写主程序,实现信号的谱分析。 5.记录下实验内容中各信号)(n x 的)(k X 值,作出频谱图。

五、思考题

1. 根据实验中各)(n x 的)(k X 值以及频谱图,说明参数的变化对信号频谱产生哪些影响?

2.如果周期信号的周期预先不知道,如何用FFT 进行分析?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结合实验中所得给定典型序列幅频特性曲线,与理论结合比较,并分析说明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用FFT 作谱分析时有关参数的选择方法。

3.总结实验所得主要结论。

4.简要回答思考题。 FFT 参考子程序

void fft(double *dr,double *di,int N) {

int lh,m; lh=N/2;

m=int(log(N)/log(2)+0.9999); int j=lh; int k;

for(int i=1;i<(N-1);i++)

{

if(i

{

double tr,ti;

tr=dr[i];ti=di[i];

dr[i]=dr[j];di[i]=di[j];

dr[j]=tr;di[j]=ti;

}

k=lh;

while(j>=k) {j=j-k;k=k/2;}

j=j+k;

}

for(i=1;i<=m;i++)

{

int b=int(pow(2.0,(i-1)));

for(j=0;j

{

double p;

p=j*pow(2.0,(m-i))*2.0*PI/N;

for(k=j;k

{

double tr,ti;

tr=dr[k+b]*cos(p)+di[k+b]*sin(p);

ti=di[k+b]*cos(p)-dr[k+b]*sin(p);

dr[k+b]=dr[k]-tr;

di[k+b]=di[k]-ti;

dr[k]=dr[k]+tr;

di[k]=di[k]+ti;

k=int(k+pow(2.0,i));

}

}

}

}

实验四 利用FFT 实现快速卷积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FFT 在实现数字滤波(或快速卷积)中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利用FFT 进行数字信号处理。

2.掌握循环卷积和线性卷积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数字滤波器根据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h(n)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可分为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 )系统(简记为FIR 系统)和无限长单位脉冲响应(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 )系统(简记为IIR 系统)。

对于FIR 滤波器来说,除了可以通过数字网络来实现外,也可以通过FFT 的变换来实现。 首先我们知道,一个信号序列x(n)通过FIR 滤波器时,其输出应该是x(n)与h(n)的卷积:

∑∞

-∞

=-=

*=m m n h m x n h n x n y )()()()()(

当h(n)是一个有限长序列,即h(n)是FIR 滤波器,且10-≤≤N n 时

∑-=-=1

)()()(N m m n x m h n y

在数字网络类的FIR 滤波器中,普遍使用的横截型结构就是按这个卷积公式构成的。

应用FFT 实现数字滤波器实际上就是用FFT 来快速计算有限长度序列的线性卷积。 这种方法就是先将输入信号x(n)通过FFT 变换为它的频谱采样值X(k),然后再和FIR 滤波器的频响采样值H(k)相乘,H(k)可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最后再将乘积H(k)X(k)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简称IFFT )还原为时域序列,即得到输出y(n)。

现以FFT 求有限长序列间的卷积及求有限长度序列与较长序列间的卷积为例来讨论FFT 的快速卷积方法。

1.序列x(n)和h(n)的长差不多。设x(n)的长为N 1,h(n)的长为N 2,要求

∑-=-=?=1

)()()()()(N m m n x m h n y n x n y

用FFT 完成这一卷积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为使两有限长序列的线性卷积可用其循环卷积代替而不发生混叠,必须选择循环卷积长度121-+≥N N N ,若采用基2-FFT 完成卷积运算,要求m

N 2=(m 为整数)。

②用补零方法使x(n)和h(n)变成列长为N 的序列。

??

?-≤≤-≤≤=1010)()(11N n N N n n x n

x

??

?-≤≤-≤≤=10

1

0)()(22N n N N n n h n

h

③用FFT 计算x(n)和h(n)的N 点离散傅里叶变换 ④完成X(k)和H(k)乘积,)()()(k H k x k Y =

⑤用FFT 计算Y(k)的离散傅里叶反变换得

*

-=*--=?

?

?

?????????=??????=∑∑nk N N k nk N N k W k Y N W k Y N n y 101

0)(1)(1)(

2.当x(n)长度很长时,即,通常不允许等x(n)全部采集齐后再进行卷积,否则使输出相

对于输入有较长的延时,另外,若21NN 21NN 太大,h(n)要补上太多的零点,很不经济,且FFT 的计算时间也要很长。为此,采用分段卷积的方法,即把x(n)分成长度与h(n)相仿的一段段,分别求出每段卷积的结果,然后用相应的方式把它们结合起来,便是总的输出。分段卷积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重叠相加法和重叠保留法。具体内容请参考数字信号处理教材中“快速离散傅里叶变换”一章中的线性卷积的FFT 算法部分,本实验这部分不作重点要求。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6.5教学版、TC 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

1.数字滤波器的脉冲响应为

)()2/1()(2n R n h N n

=,N 2

取8。 输入序列x(n)可选下列几种情况 ①)()(1n R n x N = ,N 1取8。 ②) )(2cos

)(1

1n R N n x N π

=,N 1取8。 ③) )(31)(1n R n x N n

??

?

??=,N 1取8。

2.实验前,预先计算好)()(n h n x *的值。

3.实验前,预先编制一个应用FFT 实现数字滤波器的通用程序。 4.上机独立调试,并打印或记录实验结果。

5.将实验结果与预先笔算的结果比较,验证其正确性。

五、思考题

1.N 同时取8、16、32时,线性卷积和循环卷积的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

2.分析直接计算线性卷积和利用FFT计算线性卷积的时间。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记录调试运行情况及所遇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给出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出分析。

4.简要回答思考题。

实验五 I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双线性变换法及脉冲相应不变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的具体设计方法及其原理,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及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低通、高通和带通IIR 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编程。

2.观察双线性变换及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的滤波器的频域特性,了解双线性变换法及脉冲响应不变法的特点。

3.熟悉Butterworth 滤波器、Chebyshev 滤波器和椭圆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二、实验原理

1.利用模拟滤波器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方法

(1)根据所给出的数字滤波器性能指标计算出相应的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2)根据得出的滤波器性能指标设计出相应的模拟滤波器的系统函数H(S)。

(3)根据得出的模拟滤波器的系统函数H(S),经某种变换得到对该模拟滤波器相应的数字仿真系统——数字滤波器。

将模拟滤波器转换成数字滤波器的实质是,用一种从s 平面到z 平面的映射函数将Ha(s)转换成H(z)。对这种映射函数的要求是:(1) 因果稳定的模拟滤波器转换成数字滤波器,仍是因果稳定的。 (2)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模仿模拟滤波器的频响,s 平面的虚轴映射z 平面的单位圆,相应的频率之间成线性关系。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都满足如上要求。

2.脉冲响应不变法

用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h(n)模仿模拟滤波器的冲激响应h a (t),让h(n)正好等于h a (t)的采样值,即h(n)=h a (nT),其中T 为采样间隔。

3.双线性变换法

s 平面与z 平面之间满足以下映射关系:

1

111--+-=z

z s s 平面的虚轴单值地映射于z 平面的单位圆上,s 平面的左半平面完全映射到z 平面的单位圆内。双线性变换不存在混叠问题。

双线性变换时一种非线性变换)2/(ωtg =Ω,这种非线性引起的幅频特性畸变可通过预畸而得到校正。

以低通数字滤波器为例,将设计步骤归纳如下:

(1)确定数字滤波器的性能指标:通带临界频率f p 、阻带临界频率f s ;通带内的最大衰减A p ;阻带内的最小衰减A s ;

(2)确定相应的数字角频率,ωp =2πf p ;ωs =2πf s ; (3)计算经过预畸的相应模拟低通原型的频率,tg ;

(4)根据Ωp 和Ωs 计算模拟低通原型滤波器的阶数N ,并求得低通原型的传递函数H a (s); (5)用上面的双线性变换公式代入H a (s),求出所设计的传递函数H(z); (6)分析滤波器特性,检查其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6.5教学版、TC 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

1.知识准备

在实验前复习数字信号处理理论课中有关滤波器设计的知识,认真阅读本实验的原理部分。

2.编制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和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的程序。采样周期、通带和阻带临界频率以及相应的衰减等参数在程序运行时输入;根据这些输入参数,计算阶数N 、传递函数;输出分子分母系数;绘制幅频特性曲线,绘制点数为50点。

(1)利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Butterworth 、Chebyshev 和椭圆数字低通滤波器,要求满足dB A dB A a p s p 1526.02.0≥≤==,,,πωπω。

(2)利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Butterworth 、Chebyshev 和椭圆数字滤波器,要求满足

dB A dB A a p s p 1526.02.0≥≤==,,,πωπω

(3)设计Butterworth 、Chebyshev 和椭圆高通数字滤波器,3dB 数字截止频率为

rad c πω2.0=,阻带下边频rad s πω05.0=,阻带衰减dB A s 48≥。

五、实验思考

1.双线性变换法中Ω和ω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实验中你注意到这种非线性关系了吗?从那几种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中可以观察到这种非线性关系?

2.能否利用公式完成脉冲响应不变法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为什么?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按照实验步骤及要求,比较各种情况下的滤波性能。

3.总结实验所得主要结论。

4.简要回答思考题。

实验六 FIR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悉FIR 滤波器的设计基本方法

2.掌握用窗函数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熟悉相应的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 3.熟悉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和相位特性。 4.了解各种不同窗函数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FIR 滤波器的设计问题在于寻求一系统函数)(z H ,使其频率响应)(ωj e H 逼近滤波器要求的理想频率响应)(ωj d e H ,其对应的单位脉冲响应)(n h d 。

1.用窗函数设计FIR 滤波器的基本方法

设计思想:从时域从发,设计)(n h 逼近理想)(n h d 。设理想滤波器)(ωj d e H 的单位脉冲响应为)(n h d 。以低通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为例。

∑∞

-∞

==n jn d

j d e n h e H ωω

)()(

?-

=

π

π

ωωωπ

d e e H n h jn j d d )(21

)(

)(n h d 一般是无限长的,且是非因果的,不能直接作为FIR 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要想得

到一个因果的有限长的滤波器h(n),最直接的方法是截断)()()(n w n h n h d =,即截取为有限长因果序列,并用合适的窗函数进行加权作为FIR 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按照线性相位滤波器的要求,h(n)必须是偶对称的。对称中心必须等于滤波器的延时常数,即

?

?

?-==2/)1()

()()(N a n w n hd n h 用矩形窗设计的FIR 低通滤波器,所设计滤波器的幅度函数在通带和阻带都呈现出振荡

现象,且最大波纹大约为幅度的9%,这个现象称为吉布斯(Gibbs )效应。为了消除吉布斯效应,一般采用其他类型的窗函数。

2.典型的窗函数

(1)矩形窗(Rectangle Window)

)()(n R n w N =

其频率响应和幅度响应分别为:

)

2/sin()

2/sin()()

2/sin()2/sin()(2

1ωωωωωωω

N W e

N e W R N j j =

=--,

(2)三角形窗(Bartlett Window)

??

???≤≤----≤≤-=N

n N N n N n N n

n w 2112221012)(,, 其频率响应为:2

1

2

)2/sin()4/sin(2)(--??

????=N j j e N N e W ωω

ωω

(3)汉宁(Hanning)窗,又称升余弦窗

)()]1

2cos(1[21)(n R N n n w N --=π

其频率响应和幅度响应分别为:

ωω

πωπωω2

1

)]}1

2()12([25.0)(5.0{)(---++--+=N j R R R j e

N W N W W e W

)]1

2()12([25.0)(5.0)(-++--

+=N W N W W W R R R π

ωπωωω (4)汉明(Hamming)窗,又称改进的升余弦窗

)()]1

2cos(

46.054.0[)(n R N n n w N --=π

其幅度响应为:

)]1

2()12([23.0)(54.0)(-++--

+=N W N W W W R R R π

ωπωω

ω

(5)布莱克曼(Blankman)窗,又称二阶升余弦窗

)()]1

4cos(08.0)12cos(

5.042.0[)(n R N n N n n w N -+--=π

π 其幅度响应为:

)]1

2()12([25.0)(42.0)(-++--

+=N W N W W W R R R π

ωπωωω )]

1

4()14([04.0-++--+N W N W R R π

ωπ

ω

(6)凯泽(Kaiser)窗

1

0)

()

)]1/(21[1()(020-≤≤---=N n I N n I n w ,β

β

其中:β是一个可选参数,用来选择主瓣宽度和旁瓣衰减之间的交换关系,一般说来,β越大,过渡带越宽,阻带越小衰减也越大。I 0(·)是第一类修正零阶贝塞尔函数。 若阻带最小衰减表示为s s A δ10log 20-=,β的确定可采用下述经验公式:

??

?

??>-≤<-+-≤50)7.8(1102.05021)21(07886.0)21(5842

.0210

4.0s s s s s A As A A A A 若滤波器通带和阻带波纹相等即δp=δs 时,滤波器节数可通过下式确定:

136.1495

.7+?-=

F

A N s

式中:π

ωωπω22p

s F -=?=

?

3.利用窗函数设计FIR 滤波器的具体步骤如下:

(1)按允许的过渡带宽度△ω及阻带衰减A S ,选择合适的窗函数,并估计节数N : 其中A 由窗函数的类型决定。

(2)由给定的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参数求出理想的单位脉冲响应)(n h d 。 (3)确定延时值

(4)计算滤波器的单位取样响应)(n h ,)()()(n w n h n h d =。 (5)验算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6.5教学版、TC 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知识准备 在实验编程之前,认真复习有关FIR 滤波器设计的有关知识,尤其是窗函数的有关内容,阅读本次实验指导,熟悉窗函数及四种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的特性,掌握窗函数设计滤波器的具体步骤。

2.编制窗函数设计FIR 滤波器的主程序及相应子程序。绘制它的幅频和相位曲线,观察幅频和相位特性曲线的变换情况,注意长度N 对曲线的影响。

(1) 设计一线性相位FIR 数字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πω2.0=c ,过渡带宽度

πω4.0s A dB 。

(2) 设计一线性相位FIR 数字高通滤波器,要求通带截止频率πω5.0=p ,阻带截止频率πω25.0=s ,通带最大衰减1=p A dB ,阻带最小衰减A s =40dB 。

(3) 用Kaiser 窗设计满足下列指标的线性相位FIR 低通滤波器。πω3.0=p ,

πω5.0=s ,Ap=1dB, As=40dB 。

五、实验思考

1.定性地说明用本实验程序设计的FIR 滤波器的3dB 截止频率在什么位置?它等于理想频率响应H d (e jω)的截止频率吗?

2.如果没有给定h(n)的长度N ,而是给定了通带边缘截止频率ωc 和阻带临界频率ωp ,以及相应的衰减,你能根据这些条件用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FIR 低通滤波器吗?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按照实验步骤及要求,比较各种情况下的滤波性能。3.总结实验所得主要结论。

4.简要回答思考题。

实验七数字信号处理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会MATLAB的使用,掌握MATLAB的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在Windows环境下语音信号采集的方法;

3.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4.掌握MATLAB设计FIR和IIR数字滤波器的方法;

5.学会用MATLAB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

二、实验原理

参考《数字信号处理》教材。

三、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微型计算机、Matlab6.5教学版、TC编程环境。

四、实验内容

1.语音信号的采集

要求利用windows下的录音机或其他软件,录制一段自己的话音,时间控制在1秒左右。然后在MATLAB软件平台下,利用函数wavread对语音信号进行采样,记住采样频率和采样点数。通过wavread函数的使用,要求理解采样频率、采样位数等概念。

wavread函数调用格式:

y=wavread(file),读取file所规定的wav文件,返回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

[y,fs,nbits]=wavread(file),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fs表示采样频率(Hz),nbits表示采样位数。

y=wavread(file,N),读取前N点的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

y=wavread(file,[N1,N2]),读取从N1点到N2点的采样值放在向量y中。

2.语音信号的频谱分析

要求首先画出语音信号的时域波形;然后对语音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在MATLAB中,可以利用函数fft对信号进行快速付立叶变换,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从而加深对频谱特性的理解。

3.设计数字滤波器和画出频率响应

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给出有关滤波器的性能指标:1)低通滤波器性能指标,fp=1000Hz,fc=1200 Hz,As=100dB,Ap=1dB;2)高通滤波器性能指标,fc=4800 Hz,fp=5000 Hz

As=100dB,Ap=1dB;3)带通滤波器性能指标,fp1=1200 Hz,fp2=3000 Hz,fc1=1000 Hz,fc2=3200 Hz,As=100dB,Ap=1dB。要求学生首先用窗函数法设计上面要求的三种滤波器,在MATLAB中,可以利用函数fir1设计FIR滤波器;然后在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上面要求的三种滤波器,在MATLAB中,可以利用函数butte、cheby1和ellip设计IIR滤波器;最后,利用MATLAB中的函数freqz画出各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4.用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

比较两种滤波器的性能,然后用性能好的各滤波器分别对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在MATLAB中,FIR滤波器利用函数fftfilt对信号进行滤波,IIR滤波器利用函数filter对信号进行滤波。

5.比较滤波前后语音信号的波形及频谱

要求在一个窗口同时画出滤波前后的波形及频谱。

6.回放语音信号

在MATLAB中,函数sound可以对声音进行回放。其调用格式:

sound(x,fs,bits);

可以感觉滤波前后的声音有变化。

五、实验思考

1.双线性变换法中Ω和ω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在实验中你注意到这种非线性关系了吗?从那几种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中可以观察到这种非线性关系?

2.能否利用公式完成脉冲响应不变法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为什么?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及目的。

2.按照实验步骤及要求,比较各种情况下的滤波性能。

3.总结实验所得主要结论。

4.简要回答思考题。

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万用表原理及应用 实验二电路中电位的研究 实验三戴维南定理 实验四典型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实验五变压器的原副边识别与同名端测试

实验一万用表原理及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万用表的面板结构以及各旋钮各档位的作用。 2、掌握万用表测电阻、电压、电流等电路常用量大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万用表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万用表分为指针式万用表、数字式万用表。从外观上万用表由万用表表笔及表体组成。从结构上是由转换开关、测量电路、模/数转换电路、显示部分组成。指针万用表外观图见后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做表头,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就会有电流指示。但表头不能通过大电流,因此通过在表头上并联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等。万用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如若使用不当,不仅会造成测量不准确且极易损坏。 1)直流电流表:并联一个小电阻 2)直流电压表:串联一个大电阻 3)交流电压表:在直流电压表基础上加入二极管 4)欧姆表

2、万用表的使用 (1)熟悉表盘上的各个符号的意义及各个旋钮和选择开关的主要作用。 (2)使用万用表之前,应先进行“机械调零”,即在没有被测电量时,使万用表指针指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的位置上。 (3)选择表笔插孔的位置。 (4)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和大小,选择转换开关的档位和量程,找出对应的刻度线。 (5)测量直流电压 a.测量电压时要选择好量程,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然后逐步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b.将转换开关调至直流电压档合适的量程档位,万用表的两表笔和被测电路与负载并联即可。 c.读数: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6)测直流电流 a.将万用表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档合适的量程档位,量程的选择方法与电压测量一样。 b.测量时先要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到“-”的方向,将万用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即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如果将万用表与负载并联,则因表头的内阻很小,会造成短路烧坏仪表。 c.读数: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7)测电阻 a.选择合适的倍率档。万用表欧姆档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所以倍率挡的选择应使指针停留在刻度较稀的部分为宜,且指针接近刻度尺的中间,读数越准确。一般情况下,应使指针指在刻度尺的1/3~2/3之间。

实验一 信号放大电路实验

实验一信号放大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研究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的功能。 2.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的一些问题。 二、实验设备 1.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 2.虚拟示波器 3.函数信号发生器 4.直流电压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熟悉相应的实验单元,认清实验单元的信号输入及输出端口,把±15V直流稳压电源接入“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注:切忌正负电源极性接反和输出端短路,否则将会损坏集成块)。 1.反向比例放大器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输入端U i接地,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端U O,调节本单元的电位器,使输出为零。 (2)调节功率信号发生器,使之输出f=1KHz的正弦信号,接入本单元的输入端,实验时要注意输入的信号幅度以确保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用示波器观测U i及输出电压U O 2.同相比例放大器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3.电压跟随器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4.同相交流放大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 (2)实验步骤同内容1,将结果记入表下表中。 5.自举组合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2)实验步骤同内容1,将结果记入表下表中。 6.双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信号输入端接地,进行调零。 2)在U i1及U i2的两端输入正弦波信号,测量相应的U0,并用示波器观测U0与U i的幅 7.三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1)在“测控电路(一)”实验挂箱上找到相应的实验单元,两信号输入端均接地,调节本单元的电位器W2,使输出端U0电压为零。 2)在U i1及U i2的两端输入正弦波信号,并用示波器观测U0与U i的幅值及相位关系, 五、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挂箱中的直流电源正负极切忌接反。 六、思考题 1.自举组合电路一般应用于那种场合? 2.对测量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按照图2-7给定的电路参数,假设已调零,试计算当R D1=5KΩ时,放大器的差模增益?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教学要求 1、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4、加强移液管的使用; 5、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二、预习内容 1、碱式滴定管的规格、洗涤、润洗等操作步骤; 2、NaOH溶液的储存注意事项; 3、吸量管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1、吸量管的使用 要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常使用吸管。吸管有无分度吸管(又称移液管)和有分度吸管(又称吸量管)两种。如需吸取5mL、10mL、25mL等整数,用相应大小的无分度吸管,而不用有分度吸管。量取小体积且不是整数时,一般用有分度吸管,使用时,令液面从某一分度(通常为最高标线)降到另一分度,两分度间的体积刚好等于所需量取的体积,通常不把溶液放到底部。在同一实验中,尽可能使用同一吸管的同一段,而且尽可能使用上面部分,不用末端收缩部分。 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最后再取少量被量液体荡洗3次,以保证被吸取的溶液浓度不变。蒸馏水和溶液荡洗的用量由吸管大小决定,无分度吸管以液面上升到球部为限,有分度吸管则以充满全部体积的1/5为限。 用吸管吸取溶液时,左手拿洗耳球(预先排除空气),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吸管下端至少伸入液面1cm,不要伸入太多,以免管口外壁沾附溶液过多,也不要伸入太少,以免液面下降后吸空。用洗耳球慢慢吸取溶液,眼睛注意正在上升的液面位置,吸管应随容器中液面下降而降低。当溶液上升到标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紧按管口,取出吸管,左手拿住盛溶液的容器,并倾斜约45°。右手垂直地拿住吸管,使其管尖靠住液面以上的容器壁,微微抬起食指,当液面缓缓下降到与标线相切时,立即紧按食指,使流体不再流出。再把吸管移入准备接收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管尖接触容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第一次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二、三) 一、实验名称实验二KCL与KVL的验证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基尔霍夫定理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KCL为任一时刻,流出某个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流入任一封闭面的电流代数和总等于零。且规定规定:流出节点的电流为正,流入节点的电流为负。 KVL为任一时刻,沿任意回路巡行,所有支路电压降之和为零。且各元件取号按照遇电压降取“+”,遇电压升取“-”的方式。沿顺时针方向绕行电压总和为0。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间任一条路径经过的各元件电压降的代数和。 四、实验内容 电路图截图:

1.验证KCL: 以节点2为研究节点,电流表1、3、5的运行结果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流入节点2的电流为2.25A,流出节点2 的电流分别为750mA和1.5A。2.25=0.75+1.5。所以,可验证KCL成立。 2.验证KVL: 以左侧的回路为研究对象,运行结果的截图如下:

由截图可知,R3两端电压为22.5V,R1两端电压为7.5V,电压源电压为30V。22.5+7.5-30=0。所以,回路电压为0,所以,可验证KVL成立。 一、实验名称实验三回路法或网孔法求支路电流(电压) 二、实验目的 1.熟悉Multisim软件的使用; 2.学习实验Multisim软件测量电路中电流电压; 3.验证网孔分析法的正确性。 三、实验原理 为减少未知量(方程)的个数,可以假想每个回路中有一个回路电流。若回路电流已求得,则各支路电流可用回路电流线性组合表示。这样即可求得电路的解。回路电流法就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网孔电流法就是对平面电路,若以网孔为独立回

测控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测控电路实验教学大纲 一、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根据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计划和测控电路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本实验教学大纲。 二、本实验课程的具体安排 三、本实验课在该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测控电路实验是测控电路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完成相关电路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单元电路,实现电路的总体思想,围绕具体测控任务设计、调试电路。还要了解各种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构成,最终实现设计要求,并完成相应的电路。 学生应具有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相关知识。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与标准 测控电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学习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学会选择电子器件和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调试电路时,还要会分析电路、测试电路性能,并锻炼排除故障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五、讲授实验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知识 实验一相敏检波电路 .实验的基本内容 ()在熟悉和掌握相敏检波器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设计并连接相敏检波电路。 ()验证相敏检波器的检幅特性和鉴相特性。 .实验的基本要求

()画出该相敏检波器的电路图,并说明该电路的工作原理。 ()检测参考电压与相敏检波器的输入信号同相、反相时() ~()点的波形及低通滤波器的输出 波形。 ()检测参考电压通过移相器后(差时),相敏检波器() ~()点及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 ()分别纪录当参考电压与输入信号同相时、反向时,相敏检波器经低通滤波器输出对应输入信号的电压值。 .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 示波器,多路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计算机,面包板,元器件,调试工具等。实验二二阶有源滤波器 .实验的基本内容 ()熟悉和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连接三角波及方波发生电路。 ()验证二阶有源滤波器特性。 .实验的基本要求 ()掌握滤波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画出所设计的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的电路图。并注明元件参数。 ()画出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测试原理图,说明测试方法与步骤。 ()以表格形式分别给出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测试数据,并画出其特性曲线。 .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 示波器,多路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计算机,面包板,元器件,调试工具等。实验三波形发生器 .实验的基本内容 ()熟悉和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并连接三角波及方波发生电路。 ()验证波形发生电路的特性 .实验的基本要求 ()掌握波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三角波及方波发生电路设计方法。 ()正确地观察和分析相关电阻、电容变化对波形幅值与频率的影响。 .实验的基本仪器设备 示波器,多路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信号发生器,计算机,面包板,元器件,调试工具等。 六、实验的考核与成绩评定 以实验报告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参考提问和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七、主要参考书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书详解

装备制造学院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材料分析化学》教学系、部、室复合材料系 专业复合材料与工程 指导教师武春霞 编定时间2015年01月

学生实验守则 1、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熟悉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要求。 2、到实验室后,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制度和纪律,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3、实验时,应集中注意力,认真做好实验。注意培养自己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4、必须尊重指导教师的指导,注意人身安全,爱护仪器设备。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向指导老师报告。 5、爱护公共财物,除本实验所用的仪器外,不得动用其它设备。 6、实验完毕后,必须将实验现场及仪器设备整理干净,恢复原状。在实验记录送交指导老师检查签字后,经指导老师同意,方可离开实验室。 7、认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在规定时间内送交指导老师批改。

目录 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3) 实验二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练习 (6) 实验三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含量 (10) 实验四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H2O2含量的测定 (14)

实验一分析天平称量练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原理、结构特点 2、掌握正确的称量方法、严格遵守分析天平的使用规则 3、掌握有效数字的使用 二、实验用设备及工具 1、半自动电光天平一台,并附有砝码一套; 2、镊子和药勺各一把; 3、洁净干燥的瓷坩埚二个; 4、装有石英砂的称量瓶一个。 三、实验原理 减量法:这种方法称出的试样质量不要求固定的数值,只需在要求的范围内即可。常用于称取易吸湿、易氧化或易与CO2反应的物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天平的检查检查天平是否保持水平,天平盘是否洁净。若不干净,可用软毛刷刷净。天平各部件是否在原位。 2、天平零点的检查和调整启动天平,检查投影屏上标尺的位置,如果零点与投影屏上的标线不重合,可拨动旋钮附近的板手,挪动投影屏位置,使其重合。 3、直接称量法首先用铅笔在两个坩埚底部分别标上“1”号、“2”号,然后左手用镊子夹取1号瓷坩埚,置于天平左盘中央,右盘加砝码,用转动指数盘自动加取1g以下圈码。待天平平衡后,记下盘中砝码重量、指数盘的圈码重量,并从投影屏上直接读出10mg以内的重量,即为1号坩埚的重量w1。再用药勺在坩埚内加石英砂0.9000~1.1000g(注意:石英砂不要洒在天平盘上),称出其准确重量,记下w2。求出石英砂的准确重量w。w = w2-w1 4、固定重量称量法同步骤3称出1号瓷坩埚重量w1,在右盘加砝码0.5000g,然后在瓷坩埚内加入略小于0.5g的石英砂,再轻轻振动药勺,使样品慢慢撒入瓷坩埚中,直到投影屏上的读数与称量坩埚时的读数一致。此时称取石英砂的重量与后来所加砝码的重量相等。用2号坩埚重复一次。 5、差减法称量 (1)左手用镊子从干燥器中取出1号坩埚,置于天平左盘上,右盘上加

电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及电源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方法。 2.学习直读式仪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说明 电阻性元件的特性可用其端电压U与通过它的电源I之间的函数关系来表示,这种U与I的关系称为电阻的伏安关系。如果将这种关系表示在U~I平面上,则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1.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该直线斜率的倒数就是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如图1-1所示。由图可知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对称于坐标原点,这种性质称为双向性,所有线性电阻元件都具有 这种特性。 -1 图 半导体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电阻元件,它的阻值随电流的变化而变化,电压、电流不服从欧姆定律。半导体二极管的电路符号用 表示,其伏安特性如图1-2所示。由图可见,半导体二极管的电阻值随着端电压的大小和极性的不同而不同,当直流电源的正极加于二极管的阳极而负极与阴极联接时, 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小,反之二极管的电阻值很大。 2.电压源 能保持其端电压为恒定值且内部没有能量损失的电压源称为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的符号和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3(a)所示。 理想电压源实际上是存在的,实际电压源总具有一定的能量损失,这种实际电压源可以用理想电压源与电阻的串联组合来作为模型(见图1-3b)。其端口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为: s s IR U U- = 式中电阻 s R为实际电压源的内阻,上式的关系曲线如图1-3b 所示。显然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越小,其特性越接近理想电压源。 实验箱内直流稳压电源的内阻很小,当通过的电流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时,可以近似地当作理想电压源来处理。 (a) (b) i s I 1

电路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 实 验 指 导 书 安徽科技学院 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实 验 内 容 实验一 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线性电阻元件和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的测试方法。 (2)学习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 (1)元件的伏安特性。如果把电阻元件的电压取为横坐标(纵坐标),电流取为纵坐标(横坐标),画出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曲线,这条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 (2)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在μ-i(或i-μ)平面上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与元件电压或电流的方向无关,是双向性的元件,如图2.1-1,元件上的电压和元件电流之间的关系服从欧姆定律。元件的电阻值可由下式确定:α=μ= tg m m i R i u ,其中m u 、m i 分别为电压和电流在μ-i平面坐标上的比例尺,α是伏安特性直线与电流轴之间的夹角。我们经常使用的电阻器,如金属膜电阻、绕线电阻等的伏安特性近似为直线,而电灯、电炉等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或多或少都是非线性的。 (3)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所以元件上电压和元件电流之间不服从欧姆定律,而元件电阻将随电压或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有些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还与电压或电流的方向有关,也就是说,当元件两端施加的电压方向不同时,流过它的电流完全不同,如晶体二极管、发光管等,就是单向元件,见图2.1-2。 根据常见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一般可分为下述三种类型: 1)电流控制型电阻元件。如果元件的端电压是流过该元件电流的单值函数,则称为电流控制型电阻元件,如图2.1-3(a )所示。 2)电压控制型电阻元件。如果通过元件的电流是该元件端电压的单值函数,则称为电压控制型电阻元件,如图2.1-3(b)所示。 3)如果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单调增加或减小的。则该元件既是电流控制型又是电压控制型的电阻元件,如图2.1-3(c )所示。 (4)元件的伏安特性,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定伏安特性的方法,叫伏安法。测试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可采用改变元件两端电压测电流的方法得到,或采取改变通过元件的电流而测电压的方法得到。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要点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分析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一、实验的目的: 1.验证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巩固、加深、拓展理论知识的学习; 2.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的程序: 实验前的预习-实验中的操作-实验后的报告-实验结束考试 三、实验预备知识: (一)误差及误差的表示方法 1.误差—实验测定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真实结果之间的差值 (注—真实结果:理论真值、约定真值、相对真值等) 2.表示方法 (1)绝对误差=测定结果-真实结果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结果×100% 误差反映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3.误差的分类 (1)系统误差—某些固定的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具有单向性、重现性、可测性等特点。 如:砝码腐蚀、试剂(包括蒸馏水)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沉淀反应不完全、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一致等。 (2)偶然误差—某些不确定的原因(如气压的微小波动、温度的微小波动、仪器性能的微小波动等)所造成的误差。具有双向性、不确定性、不可测性等特点,但符合统计规律(多次测定结果中:正负误差出现机会/几率相等,大误差出现的机会少,小误差出现的机会多,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多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可以代表真实结果) 如:天平零点稍有变化;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计不准等。 (二)偏差及偏差的表示方法 1.偏差—多次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值 2.表示方法 (1)绝对偏差=个别测定值-算术平均值 (2)平均偏差=单次测量偏差的绝对值的平均值 (3)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算术平均值)×100% 偏差反应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条件,但是精密度高的分析结果准确度不一定高,因为分析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系统误差。 (三)数据记录与数据处理 1.有效数字—只含有一位可疑数字的物理量。 (注—物理量:不仅给出数值,而且反应量度的方法/仪器的准确度) 2.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1)加减法—计算结果保留的小数位数应与原始数据中小数位数最少的数相一致。 如:0.0121+25.64+1.05782=26.71 (2)乘除法—计算结果保留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原始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相一致。 如:0.0121×25.64×1.05782=0.328 (3)数字修约—数据处理过程中舍去不必要的有效数字的过程 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留双 被修约数字≤4 舍去 0.52664=0.5266 ≥6 进位 0.36266=0.3627 =50 舍去/进位 =5* 进位 18.0852=18.09 末位为偶数10.2350=10.24;10.2650=10.26 (注意:不能连续修约,如:1.54546=1.5;1.54546≠1.6) (4)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设自变量x1,x2,x3,…x n(如浓度) 应变量y1,y2,y3,…y n(如仪器的信号值:电位、吸光度、峰高、峰面积等)

电路分析精品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实验仪器设备及电阻元件 一、实验目的 1、认识电阻器的种类 2、掌握电阻器阻值的读取方法,以及电阻串联与并联的作用 3、认识万用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且掌握使用万用表测量方法 4、认识示波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熟练掌握运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阻,电压,电流 2、使用示波器与信号发生器,调节测试信号 三、实验设备 1、色码电阻若干 2、万用表1台 3、模电试验台 4、示波器1台 四、实验步骤 1、认识万用表,并使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电阻阻值,并判断被测阻的阻值是否与电阻标称的电阻阻值一致,并做记录。 2、验证电阻的串联和并联阻值,并做记录。 3、熟悉示波器各个旋钮开关及其作用。 4、在模拟电路实验台上,用示波器调节出几组交流信号。 五、实验线路和数据表格 1、利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电阻 (1)在测量之前先检查指针式万用表的指针是否指示在电阻刻度的无穷大处。 (2)选择适当的档位,一般以电阻读数的倍数作为测量电阻的档位,选择量程后,进行欧姆调零,使指针指示在电阻刻度的零刻度上。若在无法辨别电阻示数值时,选择从大到小的档位逐个测量,直到找到适当的档位为止。

(3)读取电阻上的标称数值,并将两表笔分别置于电阻两端,读电阻阻值,并做记录。 2、验证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采用多组电阻R1和R2) (2)并联:(采用多组电阻R1和R2) 3、用示波器调节出几组交流信号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其波形 正弦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峰值(波峰与波谷的差)100mV 矩形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值(最大值)100mV 正弦交流信号:频率1000Hz ,峰峰值(波峰与波谷的差)500mV

测控电路实验报告

成绩 仪器与电子学院实验报告 (软件仿真性实验) 班级:14060142 学号:26 学生姓名:殷超宇 实验题目:信号运算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熟悉电桥放大电路的类型 2?理解电桥放大电路的原理 3.掌握电桥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 二、实验器材 MultiSim实验仿真软件 三、实验说明 1.设计信号运算电路,并在MultiSim 环境下搭建仿真电路。 2?把信号发生器接入输入端。 3?用示波器测量信号观测与理论计算是否相符。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仿真分析P26中图2-5(a)、(b)单端输入电桥放大电路,并列写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量、电桥电压的数学关系式。(仿真要求:改变某桥臂的电阻值:0.90R、0.92R、0.94R、0.96R、0.98R、R、1.02R、 1.04R、1.06R、1.08R、1.1R,记录相应输出电压,并绘制电阻-输出电压曲线) 2.仿真分析P27中图2-6差动输入电桥放大电路,,并列写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量、电桥电压的数学 关系式。(仿真要求:改变某桥臂的电阻值:0.90R、0.92R、0.94R、0.96R、0.98R、R、1.02R、1.04R、 1.06R、1.08R、1.1R,记录相应输出电压,并绘制电阻-输出电压曲线)

3?仿真分析P27中图2-7线性电桥放大电路,,并列写输出电压与电阻变化量、电桥电压的数学关系式。(仿真要求:改变某桥臂的电阻值:0.90R、0.92R、0.94R、0.96R、0.98R、R、1.02R、1.04R、 1.06R、1.08R、1.1R,记录相应输出电压,并绘制电阻-输出电压曲线) 五、电路图实验结果 1.1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2009-02-18 20:08:58| 分类:理工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盐酸和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间:12月15号指导老师:某某—、实验目的 1. 熟练减量法称取固体物质的操作,训练滴定操作并学会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2. 掌握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二.实验原理有关反应式如下: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khc8h4o4 + naoh ==knac8h4o4 + h2o 三.实验步骤 1、 0.1.mol/l hcl溶液的配制 用小量筒量取浓盐酸42ml,倒入预先盛有适量水的试剂瓶中(于通风柜中进行),加水稀释至500ml,摇匀,贴上标签。 2、 0.1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用烧杯在台秤上称取2g固体naoh,加入新鲜的或新煮沸除去co2的冷蒸馏水,溶解完全后,转入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水稀释至500ml,充分摇匀,贴上标签。 3、 0.1 mol/l hcl 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用差减法准确称取 0.15 ~ 0.20 g无水na2co3 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锥形瓶中,加20~30 ml蒸馏水使之溶解,再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恰变为橙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4、0.1mol/l naoh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 (1)用基准物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在称量瓶中以差减法称取khc8h4o4 0.4~0.5 g三份,分别置于三个250ml 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加入2~3 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naoh 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无色变为微红色并持续30s 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计算naoh 溶液的浓度。 (2)与已标定好的盐酸溶液进行比较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naoh 溶液于洗净的锥形瓶中,加甲基橙指示剂1~2 滴,用hcl 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好由黄色转变为橙色,即为终点。平行滴定3 次。要求测定的相对平均偏差在0.2%以内。五.思考题 1. 滴定管、移液管至使用前为什么要用待装液润洗2~3 次?用于滴定的锥形瓶是否需要干燥?是否要用待装液荡洗?为什么? 答:避免滴定液被管内壁的蒸馏水稀释待装溶液,多次润洗实验数据更精确。不需要干燥,不用待装液荡洗,加入物品后还需用蒸馏水溶解,荡洗对待装液的物质的量并无影响。 2. 溶解基准物质na2co3使用蒸馏水的体积是否需要准确?为什么? 答:不需要,需要溶解蒸馏水的体积在20~30ml,在这之间均可,且计算时采用n=m/m,与c 无关。 3、酚酞指示剂有五色变为为红色时,溶液的ph值为多少?变红的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后右边为无色的原因? 答:ph值为8.0~9.6;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co2,ph值小于8.0,所以又变为无色了。 4、标定hcl的两种基准物质na2co3和na2b4o7·10h2o各有什么优、缺点?答:基准物质na2co3的缺点是易吸潮,使用前应干燥,保存于干燥容器中。 基准物质na2b4o7·10h2o的优点是容易制的纯品,摩尔质量大,称量时相对误差小,不易吸水。缺点是空气中的相对温度小于39%时,易失去结晶水。 na2s2o3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时间12月16号指导老师:某某—、实验目的 1. 掌握na2s2o3 的配制和贮存方法。 2. 学会用k2cr2o7标定na2s2o3浓度的原理和标定条件的控制。 3. 了解淀粉指示剂的作用及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解析]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 自控原理实验室编印 (内部教材)

实验项目名称: (所属课程:) 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地点:合作者:指导教师:本实验项目成绩:教师签字:日期: (以下为实验报告正文) 一、实验目的 简述本实验要达到的目的。目的要明确,要注明属哪一类实验(验证型、设计型、综合型、创新型)。 二、实验仪器设备 列出本实验要用到的主要仪器、仪表、实验材料等。 三、实验内容 简述要本实验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的方案、依据的原理、采用的方法等。四、实验步骤 简述实验操作的步骤以及操作中特别注意事项。 五、实验结果 给出实验过程中得到的原始实验数据或结果,并根据需要对原始实验数据或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或计算,从而得出本实验最后的结论。 六、讨论 分析实验中出现误差、偏差、异常现象甚至实验失败的原因,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问题,产生了哪些疑问或想法,有什么心得或建议等等。 七、参考文献

列举自己在本次准备实验、进行实验和撰写实验报告过程中用到的参考文献资料。 格式如下: 作者,书名(篇名),出版社(期刊名),出版日期(刊期),页码

实验一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比例、积分、实际微分及惯性环节的模拟方法; 2、通过实验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和动态特性; 3、了解典型环节中参数的变化对输出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 2、超低频慢扫描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只; 4、各种长度联接导线。 三、实验原理 以运算放大器为核心元件,由其不同的R-C 输入网络和反馈网络组成的各种典型环节,如图1-1所示。图中Z1和Z2为复数阻抗,它们都是R 、C 构成。 图1-1 运放反馈连接 基于图中A 点为电位虚地,略去流入运放的电流,则由图1-1得: 21 ()o i u Z G s u Z = =-(1-1) 由上式可以求得下列模拟电路组成的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及其单位阶跃响应。 1、比例环节 实验模拟电路见图1-2所示

数字电路实验指导书2016

***************************************************** ***************************************************** *********************************************** 数字电路 实验指导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电气工程系

目录 实验系统概术 (3) 一、主要技术性能 (3) 二、数字电路实验系统基本组成 (4) 三、使用方法 (12) 四、故障排除 (13) 五、基本实验部分 (14) 实验一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14) 实验二组合逻辑电路(半加器全加器及逻辑运算) (18) 实验三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 (43) 实验四触发器(一)R-S,D,J-K (22) 实验五时序电路测试及研究 (28) 实验六集成计数器161(设计) (30) 实验七555时基电路(综合) (33) 实验八四路优先判决电路(综合) (43) 附录一DSG-5B型面板图 (45) 附录二DSG-5D3型面板图 (47) 附录三常用基本逻辑单元国际符号与非国际符号对照表 (48) 附录四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法 (51) 附录五集成电路引脚图 (54)

实验系统概述 本实验系统是根据目前我国“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的要求,配合各理工科类大专院校学生学习有关“数字基础课程,而研发的新一代实验装置。”配上Lattice公司ispls1032E可完成对复杂逻辑电路进行设计,编译和下载,即可掌握现代数字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跨入EDA 设计的大门。 一、主要技术性能 1、电源:采用高性能、高可靠开关型稳压电源、过载保护及自动恢复功能。 输入:AC220V±10% 输出:DC5V/2A DC±12V/0.5A 2、信号源: (1)单脉冲:有两路单脉冲电路采用消抖动的R-S电路,每按一次按钮开关产生正、负脉冲各一个。 (2)连续脉冲:10路固定频率的方波1Hz、10Hz、100Hz、1KHz、10KHz、100KHz、500KHz、1MHz、5MHz、10MHz。 (3)一路连续可调频率的时钟,输出频率从1KHz~100KHz的可调方波信号。 (4)函数信号发生器 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频率范围:分四档室2HZ~20HZ、20HZ~200HZ、200HZ~2KHZ、2KHZ~20HZ。 3、16位逻辑电平开关(K0~K15)可输出“0”、“1”电平同时带有电平指示,当开关置“1”电平时,对应的指示灯亮,开关置“0”电平时,对应的指示灯灭,开关状态一目了然。 4、16位电平指示(L0~L15)由红、绿灯各16只LED及驱动电路组成。当正逻辑“1”电平输入时LED红灯点亮,反之LED绿灯点亮。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子信息系 2016年3月

实验一、共射级单级交流放大器性能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单级共射电压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调试方法。 2、学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 u)、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的测试方法。 3、观察基本放大电路参数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 4、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和直流稳压电源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该电路设计时需保证U B>5~10U BE, I1≈I2>5~10I B,则该电路能够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温度变化时或三级管的参数变化时,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不会发生变化。 U B=V CC I C I E 由上式可知,静态工作时,U B是由R1和R2共同决定的,而U BE一般是恒定的,在0.6到0.7之间,所以I C、I E只和有关。 当温度变化时或管子的参数改变时(深究来看,三极管的特性并非是完全线性的,在很多的情况下,必须计入考虑),例如,管子的受到激发而I C欲要变大时,由于R E的反馈作用,使得U BE节压降减小,从而I B减小,I C减小,电路自动回到原来的静态工作点附近。所以该电路不仅有较好的温度稳定性,还可以适应一定非线性的三极管,只要电路设计得当。 调整电阻R1、R2,可以调节静态工作点高低。若工作点过高,使三极管进入饱和区,则会引起饱和失真;反之,三极管进入截止区,引起截止失真。 图1-1 分压式单级放大电路 如图1-1,C1、C2为耦合电容,将使电路只将交流信号传输到负载端,而略去不必要的直流信号。发射极旁路电容C E一般选用较大的电容,以保证对于交流信号完全是短路的,即相当于交流接地。也是防止交流反馈对电路的放大性能造成影响。电路的放大倍数 A U=,输入电阻R i=R1∥R2∥r be,输出电阻R O=R L’,空载时R O=R C。 当发射极电容断开时,在发射极电容上产生交流负反馈,电压的放大倍数为A U=,输入电阻R i=R1∥R2∥[]。输出电阻仍近似等于集电极负载电阻。

分析化学实验

分析化学实验指导目录 分析化学实验目的P2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P2 实验1酸碱标准溶液的比较滴定(半微量分析法)P3 实验3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半微量分析法)P5 实验4 滴定分析技能考核P7 实验5 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P8 实验6 天然水中总硬度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P9 实验7 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P11 实验8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P12 实验9混合碱组成的分析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P13 实验10高锰酸钾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P15 实验11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P16 实验1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半微量分析法)P17 实验13 胆矾中铜含量的测定(半微量分析法)P19 实验14亚铁盐中铁的测定含量(半微量分析法)P20 分析化学实验目的

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约占总学时的1/2~2/3。为此,分析化学实验单独设课。分析化学实验课的任务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熟悉各种分析方法,尤其应掌握基础的化学分析法;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术;使学生具有初步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与化学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完成上述任务,提出以下要求: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知识,如常见离子的基本性质和鉴定,常见基准物质的使用。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指示剂的选择,学会查阅分析化学手册和参考资料,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分析天平,会使用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等仪器。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思想方法,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爱公物、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分析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一年级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以定量测定为主的基础课,学生通过具体的实验,应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扩大和加深对分析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熟练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操作技术,充实实验基本知识,学习并掌握重要的分析方法。具有初步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实验条件、试剂用量等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影响,树立准确的“量”的概念。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分析方法、实验仪器、所用试剂和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3.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正确记录、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4.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实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5.根据所学的分析化学基本理论,所掌握的实验基本知识, 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其设计实验的可行性。 分析化学实验要求 1.实验课开始时应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和“天平室使用规则”,要遵守实验室的各项制度。了解实验室安全常识、化学药品的保管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按操作规程和教师的指导认真进行操作。 2.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步骤,做好必要的预习记录。未预习者不得进行实验。 3.洗仪器用水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要注意节约使用试剂、滤纸、纯水及自来水等。取用试剂时要看清标签,以免因误取而造成浪费和失败。 4.保持室内安静,以利于集中精力做好实验。保持实验台面清洁,仪器摆放整齐、有序。 实验课开始和期末都要按照仪器清单(见附录二十四)认真清点自己使用的一套仪器。实验中损坏和丢失的仪器要及时去“实验准备室”登记领取,期末按有关规定进行赔偿。 爱护仪器, 5.所有实验数据,尤其是各种测量的原始数据,必须随时记录在专用的、预先编好页码的实验记录本上,不得记在其他任何地方,不得涂改原始实验数据。 6.火柴、纸屑、废品等只能丢入废物缸(箱)内,不能丢入水槽,以免水管堵塞。 7.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能保证实验准确度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化学物质(特别是有毒有害试剂及洗液、洗衣粉等)的消耗。实验产生的废液、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排放,或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中,统一处理。 常量分析的基本实验,其平行实验数据之间的相对极差和实验结果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不超过±0.2%和±0.3%,自拟方案实验、双组分及复杂物质的分析和微量分析实验则适当放宽要求。 实验1 酸碱标准溶液的比较滴定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07版

目录 实验一叠加原理与戴维南定理 (1) 实验二单相交流电路的研究 (6) 实验三三相交流电路 (9) 实验四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2) 实验五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15) 实验六双口网络测试 (17) 实验七异步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 (20) 实验八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23)

实验一 叠加原理与戴维南定理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现有电路的参数测量,比较在不同电源作用时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 三、实验原理 1. 线性电路:由线性元件及独立电源组成的电路即线性电路。 2. 叠加原理(叠加性):在任何由线性电阻、线性受控源及独立源组成的电路中,通过每一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每一个独立源独立作用于电路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3. 齐次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压或电流值)也相应地增加或减小K 倍。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集中授课和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 五、实验条件 实验中用到的设备: +6V 、+12V 切换直流稳压源、0~30V 可调直流稳压源、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 相关书籍:《电路分析》教材、实验指导书等。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图 1K 510 R 2 R 1 R 3 R 4 R 5

(精)分析化学实验讲义

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基础化学教学团队

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 目录 第一章安全教育及课程要求 (1) 第一节安全教育. (1) 第二节分析化学课程要求. (2) 第二章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 (2) 第一节测量中的误差. (2) 第二节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5) 第三章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写法 (8) 第一节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8) 第二节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9) 第四章定量分析标准操作训练内容 (10) 第一节分析天平的操作. (10) 第二节滴定管的操作. (12) 第三节容量瓶的操作. (15) 第四节移液管的操作. (16) 第五章分析化学标准化实验内容 (19) 实验一葡萄糖干燥失重的测定. (19)

实验二电子分析天平的称量练习. (20) 实验三醋酸的电位滴定和酸常数的测定 (22) 实验四0.1mol/L 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25) 实验五苯甲酸的含量测定. (27) 实验六0.05mol/L 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8) 实验七水的总硬度测定 (30) 实验八0.02mol/LKMnO 4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2) 实验九H2O2 的含量测定 (34) 第六章分析化学实验带教规范与要求 (36)

第一章安全教育及课程要求 第一节安全教育 一、对分析仪器的使用要求 1. 实验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按清单清点后为一人一套,如有损坏,应按价赔偿。 2. 实验中所使用的精密仪器应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使用完后应拔去插头,仪器各旋钮恢 复至原位,在仪器使用记录本上签名并记录其状态。 3. 实验时应节约用水、用电,实验器材一律不得私自带离实验室。二、对试剂药品的使用要求 1. 实验室内禁止饮食、吸烟,不能以实验容器代替水杯,餐具使用,防止试剂入口,实验结束后应洗手。 2. 使用As2O3、HgCl2 等剧毒品时要特别小心,用过的废物、废液不可乱倒,应回收或加以特殊处理。 3. 使用浓酸、浓碱或其他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试剂时,操作要小心,防止溅伤和腐蚀皮肤、衣物等。对易挥发的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的液体或气体,在通风橱中操作。 4. 使用苯、氯仿、CCI4、乙醚、丙酮等有毒或易燃的有机溶剂时应远离火焰或热源。 5. 实验过程中万一发生着火,不可惊慌,应尽快切断电源。对可溶于水 的液体着火时,可用湿布或水灭火;对密度小于水的非水溶性的有机试剂着时,用砂土灭火(不可 用水);导线或电器着火时,用CCI 4灭火器灭火。 第二节分析化学课程要求 一、实验操作要求 1. 容器的洗涤:对实验中使用过的仪器应按正确的洗涤方法进行洗涤至洁净。 2. 基本操作: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在使用前、使用时、使用后的操作应规范准确。 二、实验报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