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相互作用

1.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m的A、B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于A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轻绳OA与AB垂直且长度之比为3:4.试计算:

(1)OA绳拉力及F的大小?

(2)保持力F大小方向不变,剪断绳OA,稳定后重新平衡,求此时绳OB及绳AB拉力的大小和方向.(绳OB、AB拉力的方向用它们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值表达)

(3)欲使绳OB重新竖直,需在球B上施加一个力,求这个力的最小值和方向.

【答案】(1)4

3

mg(2)

1

213

T=,tanθ1=

2

3

2

5

3

T mg

=,tanθ2=

4

3

(3)4

3

mg,水平向左

【解析】

【分析】

【详解】

(1)OB竖直,则AB拉力为0,小球A三力平衡,设OB拉力为T,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则T=mg/cosθ=5

3

mg,F=mgtanθ=

4

3

mg

(2)剪断OA绳,保持F不变,最后稳定后,设OB的拉力为T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1,AB拉力为T2,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2,以球A、球B为整体,可得

T1x=F=4

3

mg;T1y=2mg;

解得:T1213

mg;tanθ1=

2

3

单独研究球A,T2x=F=4

3

mg;T2y=mg;

解得:T2=5

3

mg,tanθ2=

4

3

(3)对球B施加一个力F B使OB重新竖直,当F B水平向左且等于力F时是最小值,即

F B=F=4

3

mg,水平向左

【点睛】

本题采用整体和隔离法相结合进行分析,关键先对B球受力分析,得到AB绳子的拉力为零,然后对A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解未知力.

2.如图所示:一根光滑的丝带两端分别系住物块A、C,丝带绕过两定滑轮,在两滑轮之间的丝带上放置了球B,D通过细绳跨过定滑轮水平寄引C物体。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物体两侧丝带间夹角为600,与C物体连接丝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00,此时C恰能保持静止状态。求:(g=10m/s2)

(1)物体B的质量m;

(2)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f;

(3)物体C与地面的摩擦系数μ(假设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答案】(1)3kg(2)f=10N(3)

【解析】

(1)对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侧绳子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知

解得:m=3kg

对C受力分析,受重力、两个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知水平方向受力平衡:

解得:f=10N

(3)对C,竖直方向平衡,支持力:

由f=μN,知

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倾角为的斜劈,质量为m.一个光滑小球,质量也m,用绳子悬挂起来,绳子与斜面的夹角为,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1)求出绳子的拉力T;

(2)若地面对斜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的k倍,为了使整个系统保持静止,k值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答案】(1)(2)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以小球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应用正交分解法求解绳子的拉力T;(2)对整体研究,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斜劈的静摩擦力f,当f≤f m时,整个系统能始终保持静止.

解:(1)对小球:

水平方向:N1sin30°=Tsin30°

竖直方向:N1cos30°+Tcos30°=mg

代入解得:;

(2)对整体:

水平方向:f=Tsin30°

竖直方向:N2+Tcos30°=2mg

而由题意:f m=kN2

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应该满足:f m≥f

解得:.

点晴:本题考查受力平衡的应用,小球静止不动受力平衡,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建立直角坐标系后把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写x轴和y轴上的平衡式,可求得绳子的拉力大小,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支持力、绳子的拉力和地面静摩擦力的作用,建立直角坐标系后把力分解,写出水平和竖直的平衡式,静摩擦力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利用此不等式求解.

4.如图所示,置于水平面上的木箱的质量为m=3.8kg,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25,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的拉力F的恒力作用下从A点向B点做速度V1=2.0m/s 匀速直线运动.(cos37°=0.8,sin37°=0.6,g取10N/kg)

(1)求水平力F的大小;

(2)当木箱运动到B点时,撤去力F,木箱在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5m/s2,到达斜面底端C时速度大小为v2=1m/s,求木箱从B到C的位移x和时间t;(3)木箱到达斜面底端后冲上斜面,斜面质量M=5.32kg,斜面的倾角为37°.木箱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5,要使斜面在地面上保持静止.求斜面与地面的摩擦因数至少多大.、

【答案】(1)10N (2)0.4s 0.6m (3)1

3

(答0.33也得分) 【解析】

(1)由平衡知识:对木箱水平方向cos F f θ=,竖直方向:sin N F F mg θ+= 且N f F μ=, 解得F=10N

(2)由22

212v v ax -=,解得木箱从B 到C 的位移x=0.6m ,

2112

0.12.5

v v t s s a --=

==- (3)木箱沿斜面上滑的加速度21sin 37cos378/mg mg a m s m

μ?+?

=

=

对木箱和斜面的整体,水平方向11cos37f ma =?

竖直方向:()1sin37N M m g F ma +-=?,其中11N f F μ=,解得113

μ=

点睛:本题是力平衡问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

求解平衡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正确的受力分析,不能多力,也不能少力,对于三力平衡,如果是特殊角度,一般采用力的合成、分解法,对于非特殊角,可采用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对于多力平衡,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

5.如图所示,倾角为θ=30°、宽度为d =1 m 、长为L =4 m 的光滑倾斜导轨,导轨C 1D 1、C 2D 2顶端接有定值电阻R 0=15 Ω,倾斜导轨置于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5 T ,C 1A 1、C 2A 2是长为s =4.5 m 的粗糙水平轨道,A 1B 1、A 2B 2是半径为R =0.5 m 处于竖直平面内的1/4光滑圆环(其中B 1、B 2为弹性挡板),整个轨道对称.在导轨顶端垂直于导轨放一根质量为m =2 kg 、电阻不计的金属棒MN ,当开关S 闭合时,金属棒从倾斜轨道顶端静止释放,已知金属棒到达倾斜轨道底端前已达到最大速度,当金属棒刚滑到倾斜导轨底端时断开开关S ,(不考虑金属棒MN 经过C 1、C 2处和棒与B 1、B 2处弹性挡板碰撞时的机械能损失,整个运动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保持水平,水平导轨与金属棒MN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g =10 m/s 2).求:

(1)开关闭合时金属棒滑到倾斜轨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金属棒MN 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电阻R 0上产生的热量Q ;

(3)已知金属棒会多次经过圆环最低点A 1A 2,求金属棒经过圆环最低点A 1A 2时对轨道压力的最小值.

【答案】(1)6m/s ;(2)4J ;(3)56N

【解析】

试题分析:(1)开关闭时,金属棒下滑时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产生感应电流,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0时,速度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安培力与速度的关系式结合,求解即可.

(2)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内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求出整个电路产生的热量,从而求出电阻上产生的热量.

(3)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速度,对金属棒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定律求解.

(1)金属棒最大速度时,电动势,电流,安培力

金属棒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以最大速度

(2)金属棒MN在倾斜导轨上运动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代入数据,得

(3)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速度为V A,由动能定理得:

金属棒第三次经过A1A2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金属棒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6.一吊桥由六对

..钢杆对称悬吊着,六对钢杆在桥面上分列两排,其上端挂在两根钢缆上,图为其一截面图。已知图中相邻两杆距离相等,AA′=DD′,BB′=EE′,CC′=PP′,又已知两端钢缆与水平面成45°角,若吊桥总重为G,钢杆自重忽略不计,为使每根钢杆承受负荷相同,求:

(1)作用在C.P两端与水平成45.钢缆的拉力大小?

(2)CB钢缆的拉力大小和方向?

【答案】(1) (2)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rctan斜向右下方

【解析】

【详解】

(1)对整体受力分析,整体受重力和两个拉力,设为F,根据平衡条件,有:

2Fsin45°=G

解得:F=G

(2)对C点受力分析,受CC′杆的拉力、拉力F、BC钢缆的拉力,根据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Fcos45°=F BC cosθ1(θ1为F BC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竖直方向:Fsin45°=+F BC sinθ1

解得:F BC= mg,tanθ1=

则θ1=arctan

则CB钢缆的拉力大小为mg,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rctan斜向右下方。

【点睛】

本题的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巧妙地选取受力分析的点和物体可简化解题过程,要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解答时特别要注意每根钢杆承受负荷相同。

7.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θ=37°的粗糙直轨道,BCD是光滑的圆弧轨道,AB恰好在B点与圆弧相切,圆弧的半径为R=1m,一个质量为m=0.5kg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从直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结果它能在两轨道间做往返运动.已知P点与圆弧的圆心O等高,物体与轨道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求:

(1)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在AB轨道上通过的总路程;

(2)为使物体能顺利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释放点P' 距B点的距离至少多大?

【答案】(1)5m (2) m

【解析】试题分析:(1)因摩擦力始终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最终在圆心为2θ的圆弧上往复运动

对整体应用动能定理得:mgRcosθ-μmgS cosθ="0"

所以总路程为

(2)设物体刚好到D点,则由向心力公式得:

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sinθ-μmgL cosθ-mgR(1+cosθ)=mv D2

得最小距离为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

【名师点睛】本题综合应用了动能定理求摩擦力做的功、圆周运动及圆周运动中能过最高点的条件,对动能定理、圆周运动部分的内容考查的较全,是圆周运动部分的一个好题。

8.长为5.25m轻质的薄木板放在水平面上,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在木板的右端固定有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物体A,在木板上紧邻A处放置有另一质量也为1kg的小物体B,小物体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A、B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当A、B 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3m时,A、B之间存在大小为6N的相互作用的恒定斥力;当A、B 之间的距离大于3m时,A、B之间无相互作用力。现将木板、A、B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g取10m/s2,求:

(1)当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刚刚等于零时,A、B的速度.

(2)从开始到B从木板上滑落,小物体A的位移.

【答案】(1)v A=2m/s,方向水平向右;v B=4m/s,方向水平向左(2),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试题分析: (1)当A、B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时,对A和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得:a1=2m/s2

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得:a2=4m/s2

由运动学公式:

得:t1=1s

故当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刚刚等于零时,A、B的速度分别为:v A=a1t1=2×1=2m/s,方向水平向右;

v B=a2t1=4×1=4m/s,方向水平向左

(2)当A、B间的作用力为零后,对A和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对B有:

解得:

由运动学公式:

解得:t2=0.5s或t2=1.5s(舍去)

故当B从木板上滑落时,A的速度分别为:

所求小物体A的位移:,方向水平向右

考点: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关键理清放上木块后木板和木块的运动情况,抓住临界状态,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9.质量为5kg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在0~4s内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4~12s内去掉了该恒力F,物体因受摩擦力作用而减速至停止,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求:

(1)在0~12s内物体的位移;

(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

(3)此水平恒力F的大小.

【答案】(1)96m(2)10N(3)30N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得

x=×12×16=96m

(2)4s~12s内,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a2=5×2=10N

(3)0~4s内,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ma1

代入数据:F-10=5×4

解得:F=30N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v-t图线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均匀球体,放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并被斜面上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挡住,处于平衡状态.求球体对挡板和斜面的压

力.(sin37°=0.6,cos37°=0.8,g=10m/s2)

【答案】15N; 25N

【解析】

试题分析:球体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G、挡板对球体的支持力F1和斜面对球体的支持力F2.根据平衡条件求出两个支持力,再由牛顿第三定律求解压力.

解:球受三个力:G、F1、F2.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得

F1=Gtan37°=mgtan37°=15N

F2===25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球体对挡板的压力大小:F1′=F1=15N,方向水平向左

球体对斜面的压力的大小:F2′=F2=25N,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答:球体对挡板为15N,方向水平向左;斜面的压力为25N,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点评】本题是简单的力平衡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出力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