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讲义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讲义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讲义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十六章区域经济发展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讲义

第 2 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考纲导

思维导图考情导引区域工

业化和

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以“生态城市建设” 及“十三

五”中有关城镇化发展的大政方

针为背景,配合相关图表,结合

实例考查某地经济和工

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工业化与

城市化调整的措施和发展方

向。

考点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理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其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 “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

阶段:

1979~1990 年为第

阶段; 1990 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如下表所示: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79 ~1990 年

1990 年以后

劣势

①原有工业基础薄弱;②矿产资源

贫乏

政策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

优势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②政策优势;

③侨乡优势;④发达国家与地区第 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

①工业实力大为增强;②恰逢世界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与发 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 整时期

主导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

特点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 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 原因

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

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②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

①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 大;②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 较高

影响

①带来就业和发展机会;②促使一

①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城

[ 经典例题]

(2015·上海高考)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区(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回答(1) ~(2)题。

(1) 2000 年到2012 年,崇明区( 县) 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崇明区( 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

先发展的行业是()

A. 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 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图中反映了崇明区(县) 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的变化。

2. 图像信息获取

3. 推理分析

解答过程中应结合图中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和上海城镇率的变化趋势具体分析回答, 特别注意产业产值比重与该产业总产值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城市化的最重要的标志和不同产业活动对城市化的影响。 [ 小试牛刀 ]

(1) _______ (2) __________ [ 方法归纳 ] 拓展性归纳

(1)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又会促进工业化。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原有优势逐渐减弱,具体表现如下: ①决定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工资水平明显提高。

② 随着周边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和职工收入水平的较大提高, 动力增长率有所回落。

③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珠江三角洲地区所具有的一些优惠政策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地。 ④ 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外移所带来的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⑤ 整个国内市场需求结构变化和国内其他地区工业供给能力增强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产品在 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下降。

(3)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发展条件比较

项目

地区

发展历史

工业中心

工业部门

相比状况 国 内 腹 地 产 业 基 础 科 技 实 力 人

队 伍 长江三角洲

历史久,工业

上海、南京、杭 轻型及精密机械、轻 大

强 强 大

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来劳

(2)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优势减弱的影响因素

基础雄厚

州纺、电子、化工

珠江三角洲起步晚,发展快

广州、深圳、珠

海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

(受

南岭

响)

弱弱小

(4)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典型模式

[ 变式训练]

(2018 ·全国卷Ⅲ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

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回

1.

A.

B.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基础设施较完善

更接近消费市场

( )

答1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2.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

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考点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2) 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2. 问题与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工业基础、世界产业发展主导条件的变化及国内、国际竞争的增强等因素影响,在完成初步产业升级后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显现出如下主要问题:

命题角度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分析

[ 经典例题]

(2014 ·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 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材料二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图1

图2

(1) 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

(2) 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填写序号)

①国际金融②机械制造③服装制造④石油化工⑤文化创意⑥进出口贸易

(3) 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

(4) 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

(1) 结合表格数据,考查城市群的特征。

(2) 设问首位城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考查城市群内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3) 设问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考查城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 设问“长三角”城市群竞争力增强的措施,主要考查区域城市等级体系的完整性。

2. 图表信息获取

3. 推理分析

首先可从表中数据分析出两大城市群,在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方面都较高,从而推断出两城市群都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等级体系。其次在明确“长三角” 城市群的首位城市是上海市的基础上推断出其重点发展的三类产业。再次从产业基础、产业发展、政策、交通条件等方面分析苏州和嘉兴存在差异的原因。最后可从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等角度,提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具体措施。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区域城市发展。

[ 小试牛刀]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法归纳]

针对性归纳

(1) 分析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带来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做好区域规划和调整,合理布局城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发展模式。②搞好城镇规划,防止城市过度膨胀,使人口、生产规模与当地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④优化产业结构。尤其要淘汰耗能大、成本高、污染重的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2) 构建城市群需具备的条件

在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 往往形成城市群, 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大城市 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构建城市群需具备以下条件: ①高密度的聚落。 ② 一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枢纽。③拥有发达的网络结构。④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

[ 变式训练 ]

(2019·江苏省常州中学模考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8年 9月16日17时,台风“山竹”在广东登陆, 2017 年年底建成通车港珠澳 大桥经受住台风的考验。 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 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3) 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图型攻略

图表专项突破 核心素养提升

产业结构图的判读

[ 图像特征 ]

产业结构示意图主要反映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体现了一个地区经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区域图。

(1)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变化,一般有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三角坐标图等形式(如下图所示)。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图1 某市1978 年和2010 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图2 某地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构成图

图 3 四地三大产业比重构成图

[ 经典例题 ]

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 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 图。读图,回答 (1) ~ (2) 题。

(1) 据图中信息判断

( )

A. 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

B.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C. 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第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

D. 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 与发达国家相比,图中信息无法反映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 )

A. 产业结构不合理

B. 城市空间分布不合理

C. 单位产值耗能高

D. 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

[ 思维建模]

1. 文字信息获取我国第二、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2. 图像信息获取

图甲和图乙的横轴都是年份,竖轴都是贡献率;图甲、图乙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城市化贡献率的数值。

3. 推理分析

4. 知识调用 此处需要调用的知识是产业活动对城镇化的影响及曲线统计图的判读方法。

[ 小试牛刀 ]

(1) _______ (2) __________

[ 方法归纳 ] 针对性归纳 该类图一般结合图中信息和题干信息以及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进行分析, 小及其变化

这两个核心特征,并能够找出判断规律。如下所示:

(1) 观察产业比重的变化,分析产业结构的发展 ①看增加还是减少

抓住产业比重的大

阅读图例,分清三大产业,读出数据,观察不同年份其比重的变化及变化的数值。一般来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都是呈不断下降趋势的;第二产业的比重一般是先上升,达到一定阶段后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更高。所谓产业结构优化就是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逐步由第二产业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发展。

②看变化的速度结合图示的数据变化,观察其变化的速度快慢。

(2) 抓主导产业,分析其内部的变化

根据数值的判断,可以找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内部并不是完全不变的,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第二产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3) 关注地区差异,探究产业结构转变的阶段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

[ 即学即练] (2016·上海高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

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 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材料二 2012 年,崇明区 ( 县)GDP 仅占上海全市 GDP 的 1.2%。

2012 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

产值比重 从业人员比重 崇明

全国

崇明

全国

第一产业 9.40 10.08 37.90 33.60 第二产业 53.10 45.27 16.30 30.30 第三产业

37.50

44.65

45.80

36.10

(1) 概括 2012 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 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 2012 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 分别说明 2012 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 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 提出 2020 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 70%。对此有专家建议, 崇明应大

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 评价这 一建议的合理性。

第 2 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考点一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高考清单 □1港澳 □2 东南亚 □3劳动密集 □4 劳动力

□5 地价 □6 对外开放 □7 工业基础 □8 矿产资源 □9 劳动力 1□0劳动力 1□1 政策 1□2工业 实力

1□3劳动密集型 1□4高新技术 1□5较慢 1□6较快

高考考向 命题角度

□1休闲旅游业 □2 三 小试牛刀

材料一 2012 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 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

70%,且主要分

(1)A (2)A

变式训练

1. D

2. C

3. B 解析:第1 题,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较低,基础设施、市场、资金条件都相对较差;而中心集镇距乡村近,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劳动力。故选D。第2 题,“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

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顾。故选C。第3 题,该县位于大别山区,地形条件不适合推广

大规模机械化种植;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成效不会太明显。故选B。

考点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解决措施

高考清单

□1产业基础□2 长江三角洲□3广州□4 石化□5钢铁□6城市规模□7广州□8 深圳□9 生态环境高考考向命题角度

□1等级体系□2 高□3高□4 上海□5水平

□6 速度

小试牛刀

(1) 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

(2) ① ⑤ ⑥ (3) 差异: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原因:产

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 通达性) 。(4) 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

全球经济活动变式训练

(1) 区位优势:位置优越,临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交通便利,铁路、高速公路、海运和航空等形成综合运输网络;劳动力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人才丰富;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前沿,便于吸引外资,资金充足;国家给予政策优惠存在问题: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环境问题突出(2)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等社会问题。

( 3) ①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②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③加强内部联系,扩大交流;④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

图型攻略

□1 增大□2 增大□3 第三□4 第二□5 第三

□6 不合理□7 高

小试牛刀

(1)D (2)B

即学即练

(1)2012 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

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3) 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②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4)

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

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