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第7节 答案

第7节 答案

第7节 答案
第7节 答案

第7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火车转弯问题

[观图助学]

火车转弯时外轨与内轨的高度一样吗?火车转弯的向心力来源是什么?火车的车轮设计有什么特点?

1.火车在弯道上的运动特点:火车转弯时实际上做圆周运动,因而具有向心加速度,由于其质量巨大,需要很大的向心力。

2.向心力的来源

(1)若铁路弯道的内外轨一样高,则由外轨对轮缘的弹力提供向心力,这样,铁轨和车轮极易受损。

(2)若内外轨有高度差,依据规定的行驶速度行驶,转弯时向心力几乎完全由重力G和支持力F N的合力提供。

[思考判断]

(1)火车弯道的半径很大,故火车转弯需要的向心力很小。(×)

(2)火车转弯时的向心力一定是重力与铁轨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的。(×)

(3)火车通过弯道时必须按规定速度行驶。(√)

二、拱形桥

[观图助学]

同一辆汽车先后经过凹形区域和凸形区域,在哪一区域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更大?汽车过凸形桥与凹形桥的比较

[思考判断]

(1)汽车驶过凸形桥最高点,对桥的压力可能等于零。(√)

(2)汽车过凸形桥或凹形桥时,向心加速度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的。(×)

(3)汽车驶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一定大于重力。(√)

三、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

[观图助学]

空间站中的宇航员

(1)空间站中的物体为什么能漂浮在空中?

(2)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为什么躺着与站着一样舒服?

(3)我国宇航员王亚平为什么能在空间站做“水球”实验?

1.向心力分析:宇航员受到的地球引力与座舱对他的支持力的合力为他提供向心

力,mg-F N=m v2

r,所以F N=m(g-

v2

r)。

2.失重状态:当v F N=0,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思考判断]

(1)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航天器中的宇航员及所有物体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航天器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

四、离心运动

[观图助学]

(1)摩托车赛车过弯道时为什么向内侧倾斜?车速过快容易向哪一侧甩出去?

(2)滑雪运动员过弯道时为什么向内侧倾斜?否则容易向哪一侧甩出去?

(3)旋转拖把为什么能把拖把头上的水甩干?

1.定义:物体沿切线飞出或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

2.原因:向心力突然消失或合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3.应用:洗衣机的脱水筒,制作无缝钢管、水泥管道、水泥电线杆等。

[思考判断]

(1)做离心运动的物体沿半径方向远离圆心。(×)

(2)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突然失去向心力时沿切线方向远离圆心。(√)

(3)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只有突然失去向心力时才做离心运动。(×)

铁路的弯道问题

[问题探究]

火车在铁轨上转弯可以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如图1所示,请思考下列问题:

图1

(1)火车转弯处的铁轨有什么特点?火车受力如何?运动特点如何?

(2)火车以规定的速度转弯时,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3)火车转弯时速度过大或过小,会对哪侧轨道有侧压力?

答案(1)火车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由于外轨高于内轨,火车所受支持力的方向斜向上,火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可以提供向心力;火车转弯处虽然外轨高于内轨,但火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中心的高度不变,即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即火车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均沿水平面指向圆心。

(2)火车以规定的速度转弯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3)火车转弯时速度过大会对轨道外侧有压力,速度过小会对轨道内侧有压力。[探究归纳]

1.火车在弯道上的运动特点

火车在弯道上运动时实际上是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由于其质量巨大,需要很大的向心力。

2.转弯轨道受力与火车速度的关系

(1)若火车转弯时,火车所受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2所示,有

mg tan θ=m v20

R,则v0=gR tan θ,其中R为弯道半径,h为内外轨的高度差,L为

轨道宽度,θ为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tan θ≈h

L),v0为转弯处的规定速度。此

时,内外轨道对火车均无侧向挤压作用。

图2

(2)若火车行驶速度v0>gR tan θ,外轨对轮缘有侧压力。

(3)若火车行驶速度v0<gR tan θ,内轨对轮缘有侧压力。

[试题案例]

[例1] 铁路在弯道处的内外轨道高度是不同的,已知内外轨道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如图3所示,弯道处的圆弧半径为R,若质量为m的火车转弯时速度等于gR tan θ,则()

图3

A.内轨对内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B.外轨对外侧车轮轮缘有挤压

C.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等于mg cos θ

D.这时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大于mg cos θ

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m v 2

R ,F 合=mg tan θ,解得v =gR tan θ,

此时火车受重力和铁路轨道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内、外轨道对

火车均无侧压力,A 、B 错误;如图所示,F N cos θ=mg ,则F N =mg cos θ,

故C 正确,D 错误。

答案 C

[例2] (2019·菏泽高一检测)有一列重为100 t 的火车,以72 km/h 的速率匀速通过一个内外轨一样高的弯道,轨道半径为400 m 。(g 取10 m/s 2)

(1)试计算铁轨受到的侧压力大小;

(2)若要使火车以此速率通过弯道,且使铁轨受到的侧压力为零,我们可以适当倾斜路基,试计算路基倾斜角度θ的正切值。

解析 (1)v =72 km/h =20 m/s ,外轨对轮缘的侧压力提供火车转弯所需要的向心力,所以有

F N =m v 2r =105×202

400 N =1×105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铁轨受到的侧压力大小等于1×105 N 。

(2)火车过弯道,重力和铁轨对火车的支持力的合力正好提供向心

力,如图所示,则mg tan θ=m v 2r

由此可得tan θ=v 2rg =0.1。

答案 (1)105 N (2)0.1

解答火车转弯问题的两个关键

(1)合外力的方向:火车转弯时,火车所受合外力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而不是沿轨道斜面向下。因为,火车转弯的圆周平面是水平面,不是斜面,所以火车的向心力即合外力应沿水平面指向圆心。

(2)规定速度:火车轨道转弯处的规定速率一旦确定则是唯一的,火车只有按规定的速率转弯,内外轨才不受火车的挤压作用。速率过大时,由重力、支持力及外轨对轮缘的挤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速率过小时,由重力、支持力及内轨对轮缘的挤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针对训练1] (多选)铁路转弯处的弯道半径r是根据地形确定的。弯道处要求外轨比内轨高,其内外轨高度差h的设计不仅与r有关,还与火车在弯道上的行驶速率v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一定时,r越小则要求h越大

B.v一定时,r越大则要求h越大

C.r一定时,v越小则要求h越大

D.r一定时,v越大则要求h越大

解析设轨道平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由mg tan θ=m v2

r

,得tan θ=v2

gr

,又因

为tan θ≈sin θ=h

L ,所以h

L

=v2

gr

。可见v一定时,r越小,h越大,r越大,h越小,

故A正确,B错误;当r一定时,v越大,h越大,故C错误,D正确。

答案AD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问题[问题探究]

如图4所示,过山车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

图4

(1)过山车能通过轨道最高点时什么力提供向心力?

(2)过山车通过最高点时的临界速度是多少?

(3)当过山车通过轨道最高点的速度大于临界速度时,过山车对轨道的压力怎样计算?

答案(1)由重力和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2)最高点的临界条件为mg =m v 2r

故临界速度v =gr 。

(3)根据F N +mg =m v 2r ,可得F N =m v 2r -mg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F N ′=-F N 。

[探究归纳]

1.汽车过桥问题的分析

(1)汽车过凸形桥:汽车经过最高点时,汽车的重力与桥对汽车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5甲所示。

图5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 -F N =m v 2r ,则F N =G -m v 2r 。

汽车对桥的压力与桥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即F N ′=F N =

G -m v 2r ,因此,汽车对桥的压力小于重力,而且车速越大,压力越小。

①当0≤v

②当v =gr 时,F N =0

③当v >gr 时,汽车做平抛运动飞离桥面,发生危险。

(2)汽车过凹形桥:如图乙所示,汽车经过凹形桥面最低点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两个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则F N -G =m v 2r ,故F N =G +

m v 2r 。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汽车对凹形桥面的压力F N ′=G +m v 2r ,大于汽车的重力。

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1)细绳模型

如图6所示,细绳系的小球或在轨道内侧运动的小球,在最高点时的临界状态为

只受重力,由mg =m v 2r ,得v =gr 。

图6

在最高点时:①v =gr 时,拉力或压力为零。

②v >gr 时,物体受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③v <gr 时,物体不能达到最高点。

即绳类的临界速度为v 临=gr 。

(2)轻杆模型

如图7所示,在细轻杆上固定的小球或在管形轨道内运动的小球,由于杆和管能对小球产生向上的支持力,所以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件是在最高点的速度大于或等于零。

图7

在最高点时:①v=0时,小球受向上的支持力F N=mg。

②0<v<gr时,小球受向上的支持力0<F N<mg。

③v=gr时,小球除受重力之外不受其他力。

④v>gr时,小球受向下的拉力或压力,并且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0。

即杆类的临界速度为v

[试题案例]

[例3] (2019·滨州高一检测)长度为0.5 m的轻杆OA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A端连着一个质量m=2 kg 的小球。求在下述的两种情况下,通过最高点时小球对杆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1)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为2.0 r/s;

(2)杆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转速为0.5 r/s。

解析小球在最高点的受力如图所示。

(1)杆的转速为2.0 r/s时,

ω=2πn=4π rad/s。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Lω2,

故小球所受杆的作用力

F=mLω2-mg=m(Lω2-g)=2×(0.5×42×π2-10) N≈138 N,

即杆对小球提供了138 N的拉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对杆的拉力大小为138 N,方向竖直向上。

(2)杆的转速为0.5 r/s时,ω′=2πn=π rad/s。

同理可得小球所受杆的作用力

F=mLω′2-mg=2×(0.5×π2-10) N≈-10 N。

力F为负值表示它的方向与受力分析中所假设的方向相反,故小球对杆的压力大小为10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1)138 N,方向竖直向上(2)10 N,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

(1)明确运动的模型,是轻绳模型还是轻杆模型。

(2)明确物体的临界状态,即在最高点时物体具有最小速度时的受力特点。

(3)分析物体在最高点及最低点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针对训练2] (多选)如图8所示,用长为l的细绳拴着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8

A.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所受的向心力一定为重力

B.小球在最高点时绳子的拉力不可能为零

C.若小球刚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其在最高点的速率为gl

D.小球过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一定大于小球重力

解析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向心力可能等于重力,也可能等于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之和,取决于小球的瞬时速度的大小,A错误;小球在圆周最高点时,如果向心力完全由重力提供,则可以使绳子的拉力为零,B错误;小球刚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在最高点,重力提供向心力,v=gl,C正确;小球在圆周最低点时,具有竖直向上的向心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拉力一定大于重力,故D 正确。

答案CD

离心运动

[问题探究]

链球比赛中,高速旋转的链球被放手后会飞出(如图9甲所示);雨天,当你旋转自己的雨伞时,会发现水滴沿着伞的边缘切线飞出(如图乙所示)。

甲乙

图9

(1)链球飞出后受几个力?

(2)你能说出水滴沿着伞的边缘切线飞出的原因吗?

(3)物体做离心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1)重力和空气阻力。

(2)旋转雨伞时,雨滴也随着运动起来,但伞面上的雨滴受到的力不足以提供其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雨滴由于惯性要保持其原来的速度方向而沿切线方向飞出。

(3)物体受到的合力不足以提供所需的向心力。

[探究归纳]

1.离心运动的实质:离心运动是物体逐渐远离圆心的一种物理现象,它的本质是物体惯性的表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总是有沿着圆周切线方向飞出去的倾向,之所以没有飞出去,是因为受到指向圆心的力。

2.离心运动的条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提供向心力的外力突然消失或者外力不能提供足够大的向心力。

3.离心运动、近心运动的判断:物体做圆周运动、离心运动还是近心运动,由实

际提供的向心力的外力F与所需向心力(m v2

r或mrω

2)的大小关系决定。

图10

(1)若F=mrω2(或m v2

r),即“提供”满足“需要”,物体做圆周运动。

(2)若F>mrω2(或m v2

r),即“提供”大于“需要”,物体做半径变小的近心运动。

(3)若F<mrω2(或m v2

r),即“提供”不足,物体做离心运动。

(4)若F=0,物体做离心运动,并沿切线方向飞出。

[试题案例]

[例4] 如图11所示是摩托车比赛转弯时的情形。转弯处路面常是外高内低,摩托车转弯有一个最大安全速度,若超过此速度,摩托车将发生滑动。对于摩托车滑动的问题,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图11

A.摩托车一直受到沿半径方向向外的离心力作用

B.摩托车所受外力的合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

C.摩托车将沿其线速度的方向沿直线滑去

D.摩托车将沿其半径方向沿直线滑去

解析 摩托车只受重力、地面支持力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没有离心力,选项A 错误;摩托车正常转弯时可看作是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等于向心力,如果向外滑动,说明提供的向心力即合力小于需要的向心力,选项B 正确;摩托车将沿曲线做离心运动,选项C 、D 错误。

答案 B

分析离心运动需注意的问题

(1)物体做离心运动时并不存在“离心力”,“离心力”的说法是因为有的同学把惯性当成了力。

(2)离心运动并不是沿半径方向向外远离圆心的运动。

(3)摩托车或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当最大静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即

F max <m v 2r ,做离心运动。

[针对训练3] (多选)如图12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球在拉力F 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 点时,拉力F 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小球运动

第七课《丝竹相和》

第七课《丝竹相和》 学习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音乐,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等。 3、掌握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重点、难点: 1、掌握两乐队编制及主奏乐器音色感受其音乐风格,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2、掌握两个乐种的风格特征和社会功能。 活动一:《娱乐升平》赏析 1、组织教学:课前播放广东音乐《花好月圆》。营造气氛。 2、教师提问: 结合广东音乐《步步高》欣赏,请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及音乐风格。 学生答:主要演奏乐器有:高胡、扬琴。音乐风格:音色清脆明亮;节奏清新、刚劲有力;曲调优美流畅,悠扬悦耳;风格轻巧活泼。 活动二:观察乐曲的记谱 教师提问:(3)和真听《娱乐升平》第一段,观察它的记谱实的音响有什么差异(特别是在高胡这个乐器上)? 学生回答: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对个别乐句的范唱后,学生可以得出结论:原谱较简单,但实际演奏中高胡多滑音、旋律加花、装饰音等。 活动三:广东音乐风格再探 教师提问:再听乐曲和原谱比较一下? 学生回答:乐曲原谱比较简单,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了进行再创作。主要有:对旋律的加花和装饰音,以及滑音的配合。——所以我们在对广东音乐风格的定义中用华丽、细腻等词语,旋律的加花装饰是原因之一。 教师总结:当我们在前面提到“广东音乐”华丽、华美时也许只是对这些词语的了解。现在通过对音乐要素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这些风格有一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加花装饰,较之“朴、拙”,这样的音乐风格的确是华丽、华美的。 教师总结:广东音乐的老艺人们一直非常强调配合,音乐中注重“你进我出,你繁我简,你有我无。”追求相互配合的和谐之境。而“和谐”也正是我们民族文化中的根脉。朗读白居易的《忆江南》,从中品味江南秀丽、柔美、典雅的气质。 活动四:《中花六板》赏析 1、视频:江南音乐 2、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老艺人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乐器去描绘江南的气质与风情。为什么? 学生回答:箫、二胡、古筝、扬琴等。因为其音色上的典雅、绵柔。 3、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解释《中花六板》? 学生回答:把《老六板》“放慢加花”所得(书本51页)。

第六章 第七节 数学归纳法

A 组 考点能力演练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2+132+…+1n 2<2-1 n (n ∈N +,n ≥2). 证明:(1)当n =2时,1+122=54<2-12=3 2,命题成立. (2)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即 1+122+132+…+1k 2<2-1 k . 当n =k +1时,1+122+132+…+1k 2+1(k +1)2<2-1k +1(k +1)2<2-1k +1k (k +1)=2-1k +1k -1k +1=2-1k +1 命题成立. 由(1),(2)知原不等式在n ∈N +,n ≥2时均成立. 2.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通项公式为a n =1 n f (n )=????? S 2n ,n =1,S 2n -S n -1 ,n ≥2, (1)计算f (1),f (2),f (3)的值; (2)比较f (n )与1的大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结论. 证明:(1)由已知f (1)=S 2=1+12=3 2, f (2)=S 4-S 1=12+13+14=13 12, f (3)=S 6-S 2=13+14+15+16=19 20; (2)由(1)知f (1)>1,f (2)>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3时,f (n )<1. ①由(1)知当n =3时,f (n )<1; ②假设n =k (k ≥3)时,f (k )<1,即f (k )=1k +1k +1+…+1 2k <1,那么 f (k +1)=1k +1+1k +2+…+12k +12k +1+1 2k +2 =??? ?1k +1k +1+1k +2+…+1 2k + 12k +1+12k +2-1 k <1+????12k +1-12k +????12k +2-12k =1+ 2k -(2k +1)2k (2k +1)+2k -(2k +2)2k (2k +2)=1-12k (2k +1)-1 k (2k +2) <1,所以当n =k +1时,f (n )<1也成立. 由①和②知,当n ≥3时,f (n )<1. 所以当n =1和n =2时,f (n )>1;当n ≥3时,f (n )<1. 3.(2015·安庆模拟)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a >2,a n =a n -1+2(n ≥2,n ∈N *).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第一章4~7节知识点+习题

第4节电动机 1、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实验。 ⑴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安培力)的作用. ⑵磁场对通电导体作用力的方向跟方向和方向有关. ⑶当只改变电流方向或只改变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方向. ⑷同时改变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时,通电导体受到的磁场的力的方向 ⑸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大小与磁场强弱、电流大小、导体长短有关。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但不能持续。 (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有关。 (3)通电线圈所在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线圈受到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线圈的这一位置叫平衡位置。 (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是转化为的结果。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或反向时,受到的作用力为零。当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垂直作用时,受到的作用力最大。 (5)通电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不立即停下来,而是在位置附近摆地动几下才停下来3、直流电动机 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通电线圈的受力方向,从而使之沿同一方向连续转动。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时,换向器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从而改变线圈受力方向,使线圈连续转动。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直流电动机制作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当线圈转过平衡位置时,通过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从而改变线圈的受力方向,以保证线圈沿同一方向持续转动。 直流电动机的构造:磁极、线圈、换向器、电刷。(定子,转子) 4、交流电动机也是依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的力来运转的。 第5节磁生电 1、磁生电--电磁感应 ⑴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⑵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没有感应电流, 但是导体中却有感应电压。 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电路闭合且一部分导体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⑷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导体运动方向有关;改变其中的一个,电流方改变;若同时改变这两个方向,电流方向不变。 ⑸在电磁感应中,能转变成了能。 2、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⑴呈闭合回路的矩形线圈在磁场中不断地转动时,线圈中就有方向不断改变的感应电流产生。 ⑵交流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⑶矩形线圈、圆环、电刷、电流表组成了闭合电路。当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⑷分析线圈运动到几个特殊位置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当线圈平面和磁感线垂直时,两边的运动方向和磁感线平行,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上无感应电流。当线圈平面和磁

高中音乐_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诗、景、歌、乐、语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民间器乐的艺术魅力,并通过交流、探究、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民族器乐作品的美,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2、聆听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并能够判断其主奏乐器音色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古琴、笛子、二胡等民族乐器,聆听《金蛇狂舞》,《流水》,《十面埋伏》《鼓韵龙腾》等作品,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我是歌手》片段,提醒学生注意观看聆听歌曲伴奏部分。 二、新授 1、播放《金蛇狂舞》认识中国民族乐器及其分类。 2、分类欣赏 弹拨乐器:古琴、古筝、琵琶等。播放《流水》《十面埋伏》。 打击乐器:鼓、板、锣、梆子等。播放绛州鼓乐《鼓韵龙腾》。 吹管乐器:笛子、箫、唢呐、管子等。播放《梅花三弄》。 拉弦乐器:二胡、高胡、板胡等。播放《二泉映月》。 3、拓展探究

乐器听辨 4、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些中国民族民间乐器,如果说音乐是我们生活中一朵美丽的花,那器乐就是这花朵中那芬芳的香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不断细细品味!下课。 《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对音乐有兴趣,特别对流行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相对学生生活中对民间器乐了解较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丝竹相和——初识民间器乐的美》效果分析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判断能力,增进了学生音乐文化修养,拓展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尤其对于民间器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从诗、景、歌、乐、语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民间器乐的美,并通过歌唱、交流、探究、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激发学生对传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七节丝竹相和 教学内容:1.欣赏:中花六板(江南丝竹)娱乐升平(广东音乐) 2.知识: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3.拓展与探究: 教学目的: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之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 断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之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 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民族器乐的地方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动情地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民间器乐的风格特点,为节音乐课建立良好的开端。(思考中国民间器乐的悠久历史。) 2.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丝竹相和的民间器乐世界。(出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江南丝竹《中花六板》欣赏: ①介绍“江南丝竹”(见课本第50页) “江南丝竹”流行于上海市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乐队的编制少者二人,多者七八人。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 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快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 一曲丝竹心已醉,梦听余音夜不寐,内中奥妙谁得知?仙乐霓裳人间回. ②作品分析: 《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它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追求幸福,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 民间艺人的已决: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 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 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 ③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作品欣赏:(见课本第48也曲谱) ④聆听《中花六板》,判断乐曲中都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 ⑤《中花六板》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⑥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她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见课本第51页曲谱)

第六章第七节自动操舵控制系统

1、对于采用直流G-M系统供电的电动-机械舵机,发电机G采用的励磁方式是______。 A.并励 B.串励 C.他励 D.差复励 2、舵机的电力拖动系统应设置至少______个控制站(台);其控制系统应保证各控制站(台)______同时操作。 A.2/不可以 B.2/可以 C.3/可以 D.1/不可以 3、下列对船舶舵机的电力拖动与控制装置的基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通常分左、右舷两路馈线方式向舵机供电,其中之一与应急电源相连B.至少有两个控制站(驾驶台和舵机房),控制站之间装有转换开关 C.当舵叶转至极限位置时,舵机自动停止转舵,防止操舵设备受损 D.从一舷最大舵角转至另一舷最大舵角的时间应不超过60 s 4、下列对船舶舵机的电力拖动与控制装置的基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通常采用一路供电并与应急电源相连 B.至少有两个控制站(驾驶台和舵机房),控制站之间装有转换开关 C.当舵叶转至极限位置时,舵机自动停止转舵,防止操舵设备受损 D.从一舷最大舵角转至另一舷最大舵角的时间应不超过30 s 5、下列对船舶舵机的电力拖动与控制装置的基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通常分左、右舷两路馈线方式向舵机供电,其中之一与应急电源相连B.只需设有1个控制站(驾驶台) C.当舵叶转至极限位置时,舵机自动停止转舵,防止操舵设备受损 D.从一舷最大舵角转至另一舷最大舵角的时间应不超过30 s 6、下列对船舶舵机的电力拖动与控制装置的基本要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通常分左、右舷两路馈线方式向舵机供电,其中之一与应急电源相连B.至少有两个控制站(驾驶台和舵机房),控制站之间装有转换开关 C.随动和应急操舵时,极限偏转限位不工作 D.从一舷最大舵角转至另一舷最大舵角的时间应不超过30 s 7、下列关于舵机对电力拖动与控制的要求的诸多说法,正确的______。 A.应设有专用的柴油发电装置向舵机供电以保证供电可靠 B.电动舵机的拖动电动机不允许发生堵转 C.通常分左、右两舷馈线向舵机供电,其中之一与应急电源相连 D.拖动电动机的过载能力较差

第八章第七节双曲线

第八章 第八节双曲线 课下练兵场 "难度及题号 容易题 中等题 稍难题「 知识点 (题号) (题号) (题号) 双曲线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 1、2 & 10 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3 4、5、7、9 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6 11、12 1已知定点 A 、B ,且|AB| = 4,动点P 满足|PA|—|PB|= 3,则|PA|的最小值是( 1 A.Q C.7 D . 5 解析:因为 |AB|= 4, |PA|— |PB|= 3, 故满足条件的点在双曲线右支上, 则|PA|的最小值为右顶点到 A 的距离2 + 2=纟 答案:C 1 2.已知点F i ( — 2, 0), F 2( 2, 0),动点P 满足|PF 2|—|PF i |= 2,当点P 的纵坐标是2时, 点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是 C. 3 解析:由已知可知 c = 2, a = 1, b = 1, ???双曲线方程为x 2— y 2= 1(x < — 1). 代入2可求P 的横坐标为x =—于. 3.已知双曲线9y 2— m 2x 2= 1(m > 0)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5,则m =( ) B.2 ? P 到原点的距离为 答案:A

C . 1v e v 5 D . e > 5 解析:依题意,结合图形分析可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斜率 解析:双曲线9y 2— m 2x 2= 1(m >0),一个顶点(0,弓, 3 32 + m 2= 5? m = 4. 答案:D =o ,^HPF i + PF 21= 答案:B 5. F 1、F 2是双曲线C 的两个焦点,P 是C 上一点,且△ F 1PF 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双 曲线C 的 离心率为 ( ) A . 1+ 2 B . 2+ 2 C . 3— 2 D . 3 + '. 2 解析:由△ PF 1F 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又|PF 1|M IPF 2I , 故必有 |F 1F 2|= IPF 2I , 即 2c = b ,从而得 c 2— 2ac — a 2= 0, a 即 e 2— 2e — 1 = 0,解之得 e = 1 ±. 2, ?/ e > 1, ??? e = 1 + 2. 答案:A 2 2 6.斜率为2的直线I 过双曲线活=1(a > 0, b > 0)的右焦点,且与双曲线的左右两支分 另肪目交,则双曲线的离心率 e 的取值范围是 ( ) B . 1 v e v 3 一条渐近线 3y — mx = 0, 4.设F i 、F 2分别是双曲线 2 x 2 -y 1的左、右焦点.若点 P 在双曲线上,且 PF^ -PF^ PF ( ) A. 10 B . 2 10 C. 5 2 y = 1的左、右焦点. 9 解析:设F 1、F 2分别是双曲线x 2 =0,则 | P F 1 + PF 2 1= 2| PO |= | F 1F 2 |= 2.10. 点P 在双曲线上,且PF^ -PF^ PF :必大

音乐课教案-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 [教学思路] 本课以江南丝竹《欢乐歌》作为导入新课,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二种不同体裁、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族器乐曲放在一个课时内,采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地方丝竹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发展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中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判断辨别其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件: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记》 聆听江南丝竹乐《欢乐歌》片断,导入新课。 探讨:它的音乐体裁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 二、 1、聆听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片段。

思考: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扬琴支持烘托,小三弦打点添线)、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音乐风格特征(清新优雅,细致活泼;曲调优扬柔美,婉转流畅) 教师补充:流传地域:上海市、江苏、浙江地区,以及八大乐曲。 完整欣赏《中花六板》 请学生思考:《中花六板》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其音乐所用的乐器分别是什么? 教师解答,并引入《老六板》,出示《老六板》和《中花六板》对比图,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请学生想想它们之间的联系?又发生怎样的变化? 教师介绍江南丝竹创作手法:加花变奏。写及小节简单的旋律,并请学生一同参与进行加花创作。 3、聆听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片段。 教师介绍:使用的乐器及主奏乐器(二胡、高胡、扬琴、秦琴、笛子)、乐曲情绪(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完整欣赏《娱乐升平》,判别乐曲的所用的乐器 4、出示课件提出思考::用《娱乐升平》和《中花六板》做比较,两首乐曲的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及乐曲的主要区别。 小结: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从流行地区、主要乐器、音乐特点进行分析。

高中音乐 《第三单元 第七节丝竹相和》学案

第七节《丝竹相和》学案 一、看 本节内容为第三单元第七节《丝竹相和》。教材所选的乐曲是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广东音乐《娱乐升平》。通过聆听乐曲应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培养判断乐器音色的能力,知道形成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1、乐曲介绍 ①江南丝竹《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又名《薰风曲》或《虞舜风曲》。它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乐曲中的各种乐器在旋律骨干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各自发挥了相对的独立性,二胡、琵琶、笛、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和扬琴起支持和烘托作用,小三弦则起打点和添线的作用。因此,这类民间器乐曲是一种多声部的支声性复调音乐。此曲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 ②广东音乐《娱乐升平》 《娱乐升平》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 2、音乐知识 ①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器乐乐种。其乐队有“丝竹板”和“清客串”两种。前者是专业性的,后者是爱好自娱性的。乐队的编制少者二人,多者七八人。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箫、笙、鼓、板、木鱼、铃等。其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其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江南丝竹的八大名曲有《欢乐歌》、《云庆》、《行坊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 ②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乐种。它的前身是粤剧的过场音乐和烘托表演的小曲。20世纪初,发展为独立的乐种。广东音乐的形成与发展,与一批专业创作者有关。1926年,吕文成改进了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此后,高胡、扬琴成为主奏乐器。1949年后,广东音乐有了更大的发展。广东音乐的乐曲,一部分源于古曲或民间乐曲的改编;另一部分则是作曲家的创作。通常,乐曲都短小精悍。其音乐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广东音乐的代表曲目有《雨打芭蕉》、《娱乐升平》、《旱天雷》、《彩云追月》、《步步高》等。 二、听 1、听《中花六板》,感受乐曲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再次聆听,体会乐曲中采用了二胡、笛、笙、箫、琵琶演奏主旋律,笙和扬琴起支持作用,小三弦起打点和添线的作用。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支声性复调音乐。同时,感受江南丝竹的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 2、听《娱乐升平》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热情开朗、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再次聆听,体

最新第六章第七节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资料

第七节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概念、特点,弄清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种类。 2、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的格式和要求。 3、能仿照本书中的例文学写经济活动分析报告。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媒体展示、实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要求。 教学重点: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格式讲解、范文欣赏、 教学用具:多媒体、文字材料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经济活动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企业要想赢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敏锐地捕捉市场最新的信息动态,把握市场变化的规律,分析经济活动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据此调整生产经营方略。 经营者如果总是被动应对经济活动的风云变幻,就很难在市场经济上站稳脚跟,相反,如果善于捕捉经济信息,并据此对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做出准确判断,那就完全可以征服市场。 二、实例赏析 【实例一】

重庆市江北区外经委拟入区建设项目情况分析报告 一、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简况 3、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安排 4、项目合作方式 5、项目已有实施基础 6、项目建设所需条件 1)场地(区位、建筑面积、交地时间等)条件 2)配套(水、电、气、通讯等)条件 3)环保条件 7、项目定位(是否符合区域发展规划、个性化、国际化等) 1)市场定位 2)功能定位

3)标准定位 8、其它 二、投资方情况 1、公司历史 2、公司注册资金及股份构成 3、公司管理团队、组织架构和人员组成 4、公司技术资质 三、投资方财务说明 1、企业总资产 1)流动资产 2)固定资产 2、企业总负债 1)流动负债 2)长期负债

注册测绘师 综合 第八章 第7节

第八章第7节空中三角测量 知识点一:空三基本概念 空中三角测量( aerotriangulation)是利用航摄像片与所摄目标之间的空间几何关系,根据少量像片控制点,计算待求点的平面位置、高程和像片外方位元素的测量方法。空中三角测量分为利用光学机械实现的模拟法和利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解析法两类。 模拟法空中三角测量是用光学机械的方法,在实现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原理的基础上,借助立体测图仪进行空中三角测量。一般只限于在一条航线内进行。 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是根据像片上的像点坐标(或单元立体模型上点的坐标)同地画点坐标的解析关系或每两条同名光线共面的解析关系,构成摄影测量网的空中三角测量。建立摄影测量网和平差计算等工作都由计算机来完成。建网的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是利用装在飞机和设在地面的一个或多个基准站上的至少两台gps信号接收机同时而连续地观测gps卫星信号,通过gps载波相位测量差分定位技术的离线数据后处理获取航摄仪曝光时刻摄站的三维坐标,然后将其视为附加观测值引入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经采用统一的数学模型和算法以整体确定点位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定位定姿系统(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system,pos)集差分gps( dgps)技术和惯性测量装置(imu)技术于一体,可以获取移动物体的空间位置和三轴姿态信息。pos主要包括gps信号接收机和惯性测量装置两个部分,也称gps/imu集成系统。利用pos系统可以在航空摄影过程中直接测定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 知识点二:精度指标 空中三角测量的精度指标主要指定向误差和控制点残差。 框标坐标残差绝对值一般不大于0. 010 mm,最大不超过0.015 mm。扫描数字化航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0. 01 mm(1/2像素),数码航摄仪获取的影像连接点上下视差中误差为1/3像素。 基本定向点残差、检查点残差、公共点较差依据相应规范执行。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7节新思想的萌发

年级高一学科历史版本人教版 内容标题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编稿老师蒋桂平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资政新篇》。 ●教学难点 1. 如何认识鸦片战争后所萌发的新思想的内涵和本质? 2. 如何正确评价《资政新篇》? ●教学过程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在中国历史步入近代以后,面对外国的侵略和清朝统治者的封建剥削和压迫,中国的农民阶级所做出的反应,即太平天国运动。在清王朝统治日益腐朽,出现严重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的思想界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那些封建“士人”面对历史的大变局,提出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农民阶级的剧烈反应。然而,对于清王朝封建经济的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知识分子已有了清醒的认识,同时,鸦片战争的炮火又使更多的知识分子以及一部分封建官僚对严峻的现实进行思考。 第七节新思想的萌发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思想界,用“死水微澜”来形容是十分恰当的:程朱理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而乾嘉学派则把自己埋在故纸堆里,虽然也出现了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家,但其社会影响力却极其有限。而鸦片战争就像一块巨石,使中国思想界这泓“死水”开始激荡起来。 一、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思想界是“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在政治思想方面,维护封建统治的程朱理学严重束缚着自由民主思想的发展;在学术思想方面,由于清王朝的文化专制政策,人们不愿、不敢谈论政治,使学术研究越来越脱离实际;在价值取向方面,大多数读书人为求取功名,埋头于无用的八股文…… 1.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思想界程朱理学(专制)乾嘉学派(考据) 要求改变这种状况的主张,实行革故鼎新的思想是否在鸦片战争后才出现的呢? 不是的,在龚自珍的著述较早地反映了要求革新的思想。他那首反映对封建制度下死气沉沉文化局面强烈不满的七言绝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8一段小字内容,指出这则材料反映了林则徐的什么思想? 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的经世致用思想。 面对封建统治的危机,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部分士大夫感到空谈义理考据之学,无

《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 《丝竹相和》 教学目标: 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了解形成它们各自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2、感受、体验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掌握不同丝竹乐中乐器及辨别特色乐器音色的能力。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1、学会听辩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尤其是常用乐器的音色。 2、掌握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本知识,了解其重要的主奏乐器。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两种不同丝竹乐的音乐风格,学会归纳其社会功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紫竹调》民乐合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民乐合奏。 提出问题:你听出了几种民族乐器?演奏形式? 二胡、笛、箫、琵琶等乐器演奏民乐合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民族乐器已有知识经验的掌握,引导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民族乐器,引出课题。 2、师:中国民间器乐历史悠久,演奏形式丰富多样、特点鲜明,合奏、重奏形式分为四大类型:锣鼓乐、吹打乐、弦索乐、丝竹乐。今天我们将一起感受我国的丝竹乐。 3、出示课题:丝竹相和。 a“丝竹”这个名称,它泛指丝弦和竹管乐器。 b“丝”:二胡、琵琶、古筝,“竹”:笛子、笙、箫。 师:师:丝竹乐器有很多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下音乐会营造出不同的情绪和风格特点,就好比江南音乐和广东音乐,同属于丝竹乐种,却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地域特征。 一、江南丝竹 师:通过欣赏一组江南图片,感受江南一带山清水秀,小桥流水,古色古香,人杰地灵的优雅景致。 1、视频赏析,感受一下《江南风采》。 师: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 从服饰、言行举止等可以感受到江南人具有雍容典押、举止大方、温柔等气质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江南的风土人情,为接下来分析江南音乐的风格特点做铺垫。 2、简介江南丝竹 (1)江南:长江以南 师:广义上说,是指南方的所有丝竹乐,狭义是指流传在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民间器乐合奏曲。

八年级第六章第七节导学稿

艺 苑陵中学导学案 课题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二) 学科 数学 课型 新授课 年级 八 主备人 赵静 班级 姓名 通过函数图象,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一、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的第202到204页,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 与销售量的关系, 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 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 ①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_______元, 销售成本=____ ②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________元, 销售成本=_____元; ③当销售量等于______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④当销售量________时,该公司赢利 (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_______时,该公亏损(收入小于成本); ⑤L 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L 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研讨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外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 追赶,根据书本上的图中,L 1,L 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2)A 、B 哪个速度快? (3)15分内B 能否追上A ?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 (5)当A 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 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 2 4 6 8 10 O 2 4 6 8 t /分 s /海里 l 1 l 2 B A 7 5

高中音乐《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 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第七节《丝竹相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和爱好。(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流传地域及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四)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体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风格和特点。难点:对比《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加“花彩”的创作手法,从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聆听《中花六板》为重点内容,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二)聆听《娱乐升平》,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三)学习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了解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队的编制及其特色乐器。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二)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能够给学生范奏。带学生演唱,准确的把握好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韵味与风格特点。(三)引导学生自主收集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四)上网查阅了解更多的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曲目,推荐网址: https://www.docsj.com/doc/a718845840.html,/music/chwindow/culture/yinyue/ htt p://https://www.docsj.com/doc/a718845840.html,/yyxs/mzyy/mzcs/List_10.html https://www.docsj.com/doc/a718845840.html,/view/26913.htm https://www.docsj.com/doc/a718845840.html,/yayun/ind ex_3.shtml https://www.docsj.com/doc/a718845840.html,/Music/016.htm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一)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谱例,让学生了解作曲上的创作手法。(二)利用钢琴和演唱,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深对“花彩”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知识、曲目,制作成答题卡片,采取竞赛或抢答的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播放《江南风采》丝竹 演奏视频片断。 出示问题:录像片中的乐器 属于我国民族乐器中的那 一类? 2.引出学习内容——江南 丝竹 欣赏《江南风采》丝竹演奏 视频片断。 回答问题 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引出学 习内容,激发兴趣,拉近 学生与民间音乐的距离。 了解江教师请学生将自己查到的 江南丝竹相关知识向全班 同学讲解。 学生讲解、介绍。 (流传地域、人文环境、社 会功能等方面。) 初步了解江南丝竹的流传 地域、人文环境、社会功 能等知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7节随堂基础巩固(含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随堂基础巩固] 1.处于静电平衡中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的原因是() A.导体内部无任何电场 B.外电场不能进入导体内部 C.所有感应电荷在导体内部产生的合电场强度为零 D.外电场和所有感应电荷的电场在导体内部叠加的结果为零 解析:导体内部电场强度处处为零是由于感应电荷的电场与外电场叠加的结果,故D 正确。 答案:D 2.如图1-7-10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金属细杆ab附近P处,放置一个正点电荷,达到静电平衡后() 图1-7-10 A.a端的电势比b端的高 B.b端的电势比d点的低 C.a端的电势不一定比d点的低 D.杆内c处电场强度的方向由a指向b 解析:首先画出电场线,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b点电势比d点低,B选项正确;金属杆ab在静电平衡后是一个等势体,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都比d点低。A、C选项均错误;静电平衡后的导体内部电场强度为零,D选项错误。 答案:B 3.导体球壳B带有正电荷Q,其中心处放有导体球A,用细金属丝通过B上的小孔与地相连(细金属丝不与球壳B相碰),如图1-7-11所示。则导体球A()

图1-7-11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 解析:球壳B带正电荷后,附近的大地因静电感应将带负电荷,由于导体球A与大地相连,相当于近端,因此,A上也会感应出一定量的负电荷。 答案:C 4.如图1-7-12所示,在孤立点电荷+Q的电场中,金属圆盘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若金属圆盘平面与点电荷在同一平面内,试在圆盘A内做出由盘上感应电荷形成的附加电场的三条电场线(用实线表示电场线,要求严格作图)。 图1-7-12 解析:导体A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因此内部每点的合电场强度都为 零,即导体A内的每一点感应电荷产生的电场强度都与点电荷Q在那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感应电荷的电场线与点电荷Q的 电场线重合,且方向相反。 答案:见解析图

第六章第七节 向心力

第六章第七节向心力 理解领悟 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过程中线速度的方向不断变化,其变化的快慢可用向心加速度表示。那么,向心加速度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向心力是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使物体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但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本节课我们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向心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推导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并用实验来验证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 1.向心力的概念 由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可以知道,一切物体都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不沿直线飞去而是沿着一个圆周运动,说明这个物体必然受到了外力的作用。用绳系着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是由于绳子对它有拉力作用,不难想像,如在某时刻剪断细绳,那物体必然沿切线方向飞出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月球不受地球对它的吸引力,则月球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其它天体对月球的吸引力很小,可忽略),月球必然不会绕地球转动,而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地球越来越远。 由于物体做圆周运动过程中,至少速度的方向在不断变化,所以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所以物体一定受到了指向圆心的合力,这个合力叫做向心力。 2. 向心力的表达式 设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为a n,所受向心力为F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 n=ma n。 通过上一节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a n=v2 r=rω 2, 所以F n=m v2 r=m rω 2。 3. 用圆锥摆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 教材提供了“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实验(参见教材图6.7-1)。 (1) 实验原理: 当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力正好提供物体所需向心力,即F合=F n,反映了一对“供”、“需”矛盾的统一,F合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供”,F n=m rω2是物体以半径为r、角速度为ω做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是“需”。当“供”、“需”平衡(相等)时,物体就做匀速圆周运动;当“供”、“需”不平衡时,物体原来的匀速圆周运动状态就会被破坏。 本实验即通过“供”、“需”双方分别测算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比较它们的大小,从而验证向心力表达式。 (2) 几点说明: ①实验时,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测量钢球的质量。这时因为在钢球向心力的两个表达式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向心力F与质量m都是成正比关系,只要验证了rω2与g tan θ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即证明了两种方法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也就验证了向心力的表达式。 ②使钢球沿纸上的某个圆周运动,这是实验的成败与否的关键,也是这个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大难点,这需要我们在实验时多加练习,较为熟练后再正式开始计时、测量圆周运动的周期。 ③在测量钢球运动周期时,一定要用秒表或手表记录钢球运动若干圈的时间,这样有

第七节《丝竹相和》

第七节《丝竹相和》 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主要乐器及判断其音色的能力。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流传地 域及音乐风格形成的原因。 (三)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四)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体验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风格和特点。 难点:对比《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加“花彩”的创作手法,从而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课以聆听《中花六板》为重点内容,对比赏析《老六板》和《中花六板》,了解江南丝竹中由板腔变奏而形成的一曲多变的套曲现象。 (二)聆听《娱乐升平》,感受广东音乐的风格。 (三)学习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了解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乐队的编制及其特色乐器。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好课本及配套的课件资源,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视听效果好的版本欣赏。 (二)教师本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自己能够给学生范奏。带学生演唱,准确的把握好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韵味与风格特点。 (三)引导学生自主收集音乐作品及相关资料。 (四)上网查阅了解更多的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曲目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谱例,让学生了解作曲上的创作手法。

(二)利用钢琴和演唱,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加深对“花彩”的体验和认识。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关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知识、曲目,制作成答题卡片,采取竞赛或抢答的方式进行巩固学习。 六、教学过程

第七节 丝竹相和 教案-高一音乐

课时教案 科目:音乐欣赏授课时间:第 7周星期一单元(章节)课题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本节课题第七节丝竹相和 课标要求 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丝竹相和》。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平》。①《中花六板》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其旋律清新悠扬,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 ②《娱乐升平》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学科素养目标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艺术魅力,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艺术表现:了解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表现形式。 文化理解:认识我国民乐文化背景知识以及风格特征。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聆听《中花六板》,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和音乐风格。能够掌握江南丝竹的流传地域、形成简况、乐队组成、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江南丝竹相关知识的探究 提炼的课题 本课以江南丝竹《欢乐歌》作为导入新课,将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二种不同体裁、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族器乐曲放在一个课时内,采用比较欣赏法,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地方丝竹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不同音乐风格,主要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表现出来的,发展音乐的感受、理解与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爱好。 媒体应用分析表 知识点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媒体来源 《中花六板》《娱乐升平》音频、聆听学唱 讲解、示范、举 例、概括、讨论、 自制、下载视频、聆听比较 聆听模仿 赏析对比 网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