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

高中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

高中历史复习通史知识整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

一.原始社会(石器文明)

1.历史阶段:(1)起止时间: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原始人群:元某人、北京人

早期:山顶洞人

原始社母氏氏族

氏族公社繁荣: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会阶段父氏氏族: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炎黄结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尧、舜、禹时期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

2、原始经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原始农业的耕作形式是刀耕火种。主要使用石斧、木耒、石铲、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工具。

中国古代饲养的家畜主要有猪、牛、鸡、狗等。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上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

二、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

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奴隶社会的开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朝:奴隶社会发展时期,我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青铜器制造水平很高

西周: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实行井田制和分封制

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1.夏朝和商朝

约公元前2070年,古代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出现。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2.西周的政治制度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以王都为中心的附近区域被称为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

(1) 分封制度

基础:井田制的实施

目的:封邦建国,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内容:①分封对象:同姓亲族、异姓贵族(功臣、姻亲、古代帝王的后代等)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影响: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确立了周王的天下共主地位;④形成了“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5为后来的诸侯争霸埋下隐患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

特点:等级森严

(2) 宗法制

定义:用父系血缘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地位最尊贵,由嫡长子传宗继统的血缘系统称为大宗。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特点: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使我国后来的封建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3.夏商西周的经济

(1)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土地制度:井田制

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

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②生产工具:商周时期.青铜制品虽然广泛存在,但由于铜的产量小,比较贵重,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等。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

③生产方式:简单协作

(2) 手工业

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已相当成熟,工艺精湛,器物造型生动.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

②丝织业产生并发展起来。

③早期的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市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原料;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不计成本;集中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官营手工业代表着古代手工业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3) .商业

商朝时期,职业商人产生。

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统一管理,驱使他们为官府服务。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1.春秋时期的形势

(1)王室衰微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①【选修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西周时期结束。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有的诸侯国借着天子的名义,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讨伐弱小诸侯国,壮大自身。

②宗法制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周王室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东迁后周王室的直接辖区不断缩小,财政收入减少。

③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

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

(2).诸侯的争霸和改革

①背景:【选修1】一些强大的诸侯进行争霸战争,兼并战争使众多分散的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各国的国君也想在残酷的争霸战争中求得生存,进而成为霸主。因此,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改革变法运动在各国相继发生了。

②内容:A、在齐国,管仲对井田制下的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地的好坏和产量征实物税。客观是打破了井田制的瓦解。

B、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实际上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

③影响:但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能触及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进入战国.废除世卿世禄制便成为变法的根本任务。

2.战国时期的形势

【选修1】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进行变法,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著名的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等,其中以商鞅变法收效最为明显。

(1)战国时期最早进行改革的是魏国。魏文侯先后任用了一批有识之士进行改革,李悝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又提出了“尽地力”的农业政策;李悝还强调法治的作用,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在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政局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2) 魏文侯还任用吴起进行军事改革,创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

(3)魏国的变法有效地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3.秦国的商鞅变法

(1) 变法的背景和变法的开始

【选修1】战国初期,秦国地广人稀.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他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下迭《求贤令》,广纳贤士,商鞅就在这时来到秦国,

商鞅向秦孝公阐述法家富国强兵之术,并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赏识。在孝公的支持下,商鞅于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

(2).主要的变法措施

变法主要包括以下诸方面的措施。

第一、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各级爵位都有一定的政治经济特权。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在这些措施的影响之下,秦国人“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第二,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规定什伍互相监督,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必须告发,否则连坐.以强化统治。

第三.废除井田。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这一法令正式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第四,奖励耕织。商鞅新法规定.凡是努力耕织、促进谷物和布帛生产的人,可免除其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不事劳作的,全家要被罚作官奴。

第五,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商鞅新法把秦国划为41个县,县令由国君任免。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强化了中央集权。

第六,统一度量衡。在泰国范围内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是在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的

重要举措,

第七,加强思想控制。在思想文化领域,商鞅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商鞅认为以诗书礼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是于国有害的。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实际上与商鞅一脉相承,都是为了加强恩想文化统治。

(3) .变法的成效和结局

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兼并六国逐渐成为秦国的战略目标。

变法受到旧贵族的阻挠破坏,商鞅为使新法得以顺利执行,不惧权贵,执法如山。太子的师傅教唆太子故意犯法,商鞅对太子的师傅施以刑罚。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曾受到变法打击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而死。

商鞅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

④影响: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后世有人说:“百代犹得秦政法。”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 .井田制破坏和土地私有制形成:管仲的改革、商鞅变法

(2)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水利

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出现。

②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③农业灌溉,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等。

(3) .个体生产的小农经济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自耕农经济应运而生。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当时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从此,“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也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

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和压榨是自耕农破产的原因之一。

2.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1)生产方式: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兴起。小农的家庭手工业生产也十分普遍。

(2)冶金业:铁器

3.商业的发展和重农抑商政策

(1) 私营商业的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庶人冲破官府的束缚,在经营商业中发家致富,成为有强大经济实力的自由商人。

(2)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

早期商业的发展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鼓励。但商业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

五.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与科技

1.科学技术:(思路:四大发明、天文历法、数学、农书、医学)

(1)战国时人们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2)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关于日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我国对彗星和哈雷彗星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3)战国时期的《石氏星表》记载了已测定的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4)春秋时期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至迟秦秋末已发明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2.哲学思想:

(1)“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①、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③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

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②、主要代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见后)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功、节俭、尚贤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所重视)③、意义: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2)孔子和早期儒学

①春秋――孔子

a.核心是“仁”,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性的体现)

c.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

d.哲学思想: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e.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f.: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

②战国――孟荀(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亚圣。)

a.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

b.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

c.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

d.义利观:提倡“养浩然之气”

③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a.施政用“仁义”和“王道”(礼法并施),“以德服人”;

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

c.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

(3) 道家学派

①老聃即老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后被尊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言行被后人整理为《道德经》.又称《老子》。

a.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原。.他还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b.老子认为诸如有和无、难和易、贵和贱等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

c.老子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老于向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纯朴风气。

②战国时的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4) .墨家学派

墨子是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

(5) .法家学派

韩非是战国后期的一位思想家,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韩非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4.文学和艺术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楚辞:是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3) 绘画艺术: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编钟

第二单元秦汉时期

一、秦朝的大一统

1.秦灭六国

(1)背景:①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争霸,社会动荡,经济发展,统一成为时代呼声。

②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七国势力最强国家。

③赢政锐意进取,广招人才,把秦国的繁荣强盛推向新的高峰,加快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2)过程:它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等国。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2.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同内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权力的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1)至高无上的皇权:秦朝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2)秦朝的中央官属: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组成的中央政府。

(3)地方管理:废分封,行郡县: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

(4)开拓疆域:秦始皇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在北边筑起万里长城;在南方,派兵攻打岭南(今广西、广东一带),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疆域初步奠定。

(5)作用: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

(1)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2)统一文字.以小篆为标准通行全国。

4.秦的暴政

(1)赋敛过重,刑罚严酷。

(2)“焚书坑儒”控制思想,摧残文化。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西汉中央集权的巩固

(1)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①刘邦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王,想以此巩同皇权、稳定刘氏的天下。

②中央和封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国诸侯王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③汉武帝刘彻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

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2)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汉武帝建立中朝,三公成为外朝。

(3)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2.两汉的社会经济

(1) 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西汉中期,人们发明了犁壁。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西汉时还发展起来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②西汉时陆续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 手工业的发展: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的发展:①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实行盐铁官营等,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②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3.两汉时期的文化

(1)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2)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懦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董仲舒:《天人三策》、《春秋繁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

(3) 造纸术的发明: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4)数学成就: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5)医学成就:《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东汉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渗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华佗的“麻沸散”。

(6)天文学:张衡的地动仪

(7)汉赋的创作: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文体。赋是吸收楚辞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司马相如是著名的代表人物.

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

(1)北魏统一北方:鲜卑族拓跋部,原来居住于大兴安岭北段。386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硅乘机复国,改国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北魏。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 改革的背景

①鲜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

②民族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④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

(3)前期的改革措施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继住时年仅5岁.一切军国大政皆由他的祖母冯太后主持。冯太后是汉人。北魏早期的改革,虽以孝文帝名义进行.但实际的决策者却是冯太后。改革措施主要有

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均田制。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第二,三长制。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北魏废除了宗主督护制,改行三长制:以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邻长、里长、党长合称三长.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三长制的实行使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鳊户.北魏的地方政权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第三,整顿吏治。孝文帝制定了俸禄制度.规定官吏的俸禄由国家筹集,各级官吏无权到民间征收。凡贪污帛满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北魏吏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4)后期的改革措施

①迁都洛阳: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从平城迁都洛阳。

②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

第一,异服:孝文帝下令。无论何人一律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第二,改姓:孝文帝还下令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亲自主持“定姓族”的工作。

第三,通婚: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第四,学汉语: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禁止人们说鲜卑语。

第五,废旧制:孝文帝宣布凡属鲜卑族旧制一概都在废除之列。政权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5)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①改革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

②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

2.经济发展

(1)农业:南方的开发和发展——南方经济逐步赶上北方。

(2)手工业:

①南北朝时发明了更先进的灌钢法。

②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 佛道兴起和儒学危机

①两汉以来.儒学占据了统治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懦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

②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2) 农学的新成就

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

(3) 数学: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

(4)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

①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王羲之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

②魏晋时期的顾恺之不仅长于丹青,其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他的绘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以形写神”,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代表作有《女史箴图》等。

第四单元隋唐两宋时期

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1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2、唐太宗和贞观之治【选修4】

(1)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夺取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的统治思想和统治作风:

①知人善任与兼听纳谏。

②兼容并蓄,博大开放。

(3)唐太宗时期的制度建设:

①修订《唐律》。

②进一步发展隋代的科举制。

③实行的均田制,租庸调制

3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中叶遭遇了“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他们在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拥兵自重,独霸一方。

二.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

1.唐代农业的发展

①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②唐朝出现了筒车。

2.唐代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①至迟从唐代起,瓷器开始大量出口。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

②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③自周秦迄唐代.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

④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唐代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市内规划整齐,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

⑤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过的交通要地兴起了一座座繁盛的城镇。

3.印刷术和火药的发明

①印刷术是造纸术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发明。隋唐时期出现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已用于战争。

4.天文学:僧一行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子午线的长度。

5.文学和艺术的发展

(1) 诗歌创作的繁荣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也促进了诗歌的创作。

①李白:放荡不羁,蔑视权贵,以非凡的气魄充分体现了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②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

③白居易:在对黑暗现实的猛烈批判中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民间疾苦的深切同情

(2)传奇:唐人小说的通称,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小说渐趋成熟,对后世小说'戏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绘画和书法艺术:

①吴道子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②隋唐一统,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③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

三北宋的政治和改革

1.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1) 清除武人专权和割据势力:宋初,宋太祖赵匡胤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收精兵。通过“杯酒释兵权”,夺回大将掌握的兵权。又将禁军分别划归互不统属的几个机构统领,但发兵之权归枢密院。这样就实现了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

第二,文官掌握地方行政权。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州郡不得由武臣掌握,以免拥兵作乱。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

第二,制钱谷。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他指定地点,由中央掌握,从而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维护了国家统一与社会的安定。

宋初通过上述各种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然而.另一方面,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却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

(2)削弱宰相权力

宋初还削弱或剥夺了宰相的权力。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财政则归三司(盐铁、度支、户部),三司的长官三司使总管国家财政,宰相仅有行政权。这样.就把过去“事无不统”的相权一分为三。

2北宋的政治和社会危机【选修1】

(1)“三冗”与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到北宋中期.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所谓“三冗”问题(2).庆历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1(1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3、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早年的经历和变法思想

①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②王安石担任地方官多年,在地方上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为以后主持变法打下了坚实

的基础。

③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

(2)王安石的理财措: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在经济和理财方面.有以下主要措施。

①青苗法。在夏秋两收前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政府拿出钱或粮食,在夏秋两收前以低息贷借给农民,收成之后,连本带息归还钱粮,这个利息率要比当时高利贷的利息率低。

②募役法.也叫免役法。州县政府出钱雇人服役.然后根据每家每户的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越是大户人家.出的钱越多。

③农田水利法。修复和新建水利工程.将许多荒地辟成良田。

④此外还有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改革措施。

⑤作用:农田水利法颁行后。各地共兴修水利一万多处.受益的农田达36万多顷。青苗法和市易法都以政府借贷的方式收取一定利息.免役法使民户以钱代役。这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3)整顿军队的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4)培育人才和改革科举的措: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不考士子对经文的死记硬背。而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经义。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考时、务、策三道,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在学校教育方面,太学生中的优异者可以不通过科举考试直接任官。新法还设立了律学和医学,健全了武学,培养能适应改革需要的各方面人才。

(5)王安石变法的结局:

①变法从一开始就遭到激烈的反对。

②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却加重了贫苦百姓的负担。

③1085年,宋神宗去世,司马光等逐步废除了新法。

四两宋时期的经济

1.社会经济的发展

(1)宋朝以后,随着南方社会经济的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2)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

(3)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加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5)唐宋时期.海上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除早已发展起来的广州之外,泉州等城市也都繁盛一时。

五、两宋时期的文化

1.儒家思想体系的新发展

(1) “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 程朱理学:①新兴的儒学思潮将佛、道关于宇宙和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学”。

②对理学的发展起了突出作用的是“二程”,即程颢(1032一1085)、程颐(1033一l107)兄弟。南宋时候.朱熹(1130—1200)继承他们的思想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人们统称之为“程朱理学”。

③在理学家看来,“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

④要把握“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当人的私欲与作为准则的“理”发生冲突时.就要“存天理,灭人欲”。

⑤朱熹编著成《四书章句集注》等书。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⑥明初承继这一趋势,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程朱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还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3)陆九渊的心学:南宋时期,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宁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他的思想因此被称为“心学”。

2.活字印刷、火器和指南针

①北宋时期,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

②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宋朝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威力巨大。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③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3世纪,指南针传人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3.文学和艺术

(1) 词的兴起和繁荣:宋代,城市生活丰富,词这种新体裁逐渐流行起来。

①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

②辛弃疾的作品表现了他一直无法实现自己报效国家、收复中原的抱负的悲愤心情。

③李清照在南宋时所作的词愁苦悲凉,成为婉约派的代表。

(2) 话本小说

①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就是在传奇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宋代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叫话本”。话本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

(3) 绘画和书法

①宋元——山水画兴起

②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市井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

③“宋四家”(苏、黄、米、蔡),倡导“有意无法”,追求书法个性。

第五单元元明清时期

一.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一省制的中枢权力机构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2.棉纺织业的发展

(1)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纺织技术.全面革新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是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流行,到明代后期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2)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3.科学技术成就

(1)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

(2)元代出现珠算法。

(3)元代王祯的《农书》是一项重要的农学成就。

4.文学和艺术成就

(1)散曲和杂剧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元代北方地区兴起了杂剧。散曲和杂剧合称元曲,关汉卿、马致远等是最为著名的元曲作家。

(2)绘画艺术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

二、明清时期的政治

1.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

(1) 废除丞相

①明朝建国之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

②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案,明太祖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且规定此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6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

(2) 内阁制度的建立

①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兼协理章奏.并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正式在文渊阁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再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2.明朝的张居正改革【选修1】

(1)隆庆六年(157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开始改革。

(2)整顿吏治、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张居正执政的十年中,国家财政状况好转,政府有了大量的粮食和金钱储备。但是改革触犯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的利益.招致强烈反对。张居正死后,十年改革毁于一旦。

3.清朝的军机处

(1)清朝建立后,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重要的军国大事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到清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在皇宫内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本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只能跪奏笔录。,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达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重要标志。

4.清朝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巩固【选修4】

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在执政的61年间,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1) 平定三藩:三藩”即清廷分别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拥有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种种特权,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1673年,三藩举兵反叛,康熙皇帝开始了历时八年的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最终他取得了平定“三藩之乱”的胜利,

(2) 收复台湾和设置台湾府

康熙帝亲政后,郑氏政权继续以台湾为根据地,坚持抗清,康熙帝一举收复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正式隶属于清朝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

(3) 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多伦会盟

清入关后,漠西蒙古的准噶尔部不断侵扰。,康熙二十九年(169『】年),清军与准噶尔部的噶尔丹在乌兰布通激战,取得了胜利。在此形势下,康熙三十年,康熙帝亲赴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与漠南、漠北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仪式,对各部首领进行封赏,将漠北蒙古也编八旗制。

会盟加强了蒙古各部的团结,密切了他们与朝廷的关系,使之成为保卫边疆的重要力量。

(4)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

17世纪中叶,沙俄开始侵扰黑龙江流域,修筑尼布楚、雅克萨等城堡作为侵略据点。康熙帝亲政后,两次亲赴塞外,巡视东北.积极准备抗击沙俄侵略。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1689年,两国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三、明清时期的经济

1.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2.手工业的发展

(1)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民间私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紧密,不断改善经营方式,有力地推动了手工业进步。

(2) 制瓷业的发展

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又出现了闻名中外的珐琅彩。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资金充足,设备先进。

3.商业的兴盛

①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不但商业市镇兴起.农产品也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②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等大商帮。

4.资本主义萌芽

(1) 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中叶以后,在江南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是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并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是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明朝苏州“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当地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关于“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记载,表明当时存在着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雇工有人身自由。

(2) 清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至鸦片战争前,除丝织、棉纺织、印染、制瓷业外,还在制盐、造纸、铜矿采冶、采煤、木材采伐等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3)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困素

①明清时期产生于中国农耕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还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

②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③清朝统治者坚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用各种手段压制打击。

④一些商业资本转而投入“衣租食税”的土地剥削之中,从而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大规模工业化的变革。

5.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清朝以“天朝上邦”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同时为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聚集力量抗清,长期关闭国门,实行海禁政策。

海禁闭关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四、明清时期的文化

1.思想的发展

(1)王守仁的心学: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

①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②王守仁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地方平叛。他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意识到重树思想标准的重要性。其学说在当时风行一时,并流传到海外。

(2)李贽的“异端”思想

①背景:明代晚期,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同时,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社会风尚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竞相逐利。在此背景下,不少士人试图摆脱“四书五经”的束缚.为思想界注人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他们蔑视礼法,冲破传统儒学的束缚,有着强烈的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了一股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②李贽:他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随便套用。李贽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李赞著有《焚书》与《藏书》等著作。

(3)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①明末清初,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由此而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顾炎武、黄宗羲和王夫之等人。

②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公然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者”。

④王夫之: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⑤他们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源,从而无情地揭露专制帝王的罪恶。还提出工商皆本和学以致用。

2.科学技术成就

(1)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选修4】

①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②李时珍提倡“医者贵在格物”,通过接触、考察客观事物的实践去探求医术。在编撰《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李时珍参阅800种图书文献,还餐风宿露,历尽险阻,亲自采集药物标本,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达二万里。为了了解和掌握药物性能,他采用解剖、跟踪观察乃至冒着生命危险遍尝百草等各种实验方法,获取第一手证据。

③《本草纲目》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④《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含有近代生物进化思想,其中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在论证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变异时所引用。

⑤《本草纲目》被译成拉丁文在维也纳出版,以后又被译成英、日、德、俄等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称赞它是“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2)农学成就

明代徐光启(1562-1633)编写的《农政全书》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失做出全面的评价和总结。

3.文学艺术成就

(1) 小说创作的兴盛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风靡全国。还写出了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其中《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最有代表性。

(2) 绘画和书法艺术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成就突出,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他们的艺术风貌不拘成法,与正统画风形成强烈对比。明清时期艺术更加民俗化。

明代文徵明是著名的书法家。

(3) 京剧的形成和发展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为庆祝乾隆皇帝八十寿辰.徽班进京献艺。道光年间,楚腔(亦称汉调)许多戏班也先后进京,徽剧、汉剧逐渐合流。经过不断融合吸收,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京剧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

第一单元晚清前期(1840—1895)

一、鸦片战争

1.鸦片贸易和禁烟运动

(1) 鸦片贸易

鸦片战争前,清王朝闭关自守,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中国出口的茶、丝、瓷器等货物广受欧洲各国欢迎,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逆差,以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从此,烟毒肆虐,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2) 禁烟运动

在禁烟的呼声中,道光皇帝下决心禁烟。他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英国政府闻讯,决定对华发动战争。

2.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在侵略者的武力要挟下,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同;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此外,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美法两国也相继强迫清政府签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自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3.开眼看世界

(1) “开一看世界的第一人”

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和西学东渐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交汇、碰撞。一批满怀爱国热忱和经世之志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跟光审视世界。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为了解对手,设立译馆.组织人员翻译《各国律例》《四洲志》等资料。《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2)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魏源也是放眼世界的先行者,他受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的基础上,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不久.编辑出《海国罔志》一书.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这就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此后,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也接连出版。

4.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1858年和1860年,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列强攫取了新的权益: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二.太平天国运动

1.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冲击通商口岸及附近地区的传统经济结构,导致部分手工业者破产。清政府战费和赔款分摊到参与战事的省份.各级官吏借机搜刮百姓,加之水、早、蝗灾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的反抗斗争此起被伏。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山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随后,1853年3月起义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与清廷对峙。

2.太平天国运动前期

(1) 北伐和西征

为拱卫天京,太平军主动出击,进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太平军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2)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于1853年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

3.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后期

(1) 天京变乱

1856年9月太平军上层领导集团被胜利冲昏头脑.生活上奢侈腐化,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以致发生了严重内讧。太平天国元气大伤,由盛转衰。

(2) 《资政新篇》

天京事变后.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李秀成指挥军事,还任用洪仁干主持朝政。洪仁干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它的主要内容是:效法西方,发展工商业;兴办医院和学校;奖励发明等。这是中国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迫于形势,未能实行。

(3) 太平天国的失败

在英、法军队支援下,清军分三路围困天京。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同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三、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倾销商品,外围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骄直入,涌向通商口岸乃至内地。中国小农经济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欧美各国在华倾销商品的同时,还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同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洋务运动

(1) 洋务运动的兴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