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第一课时上

●教学目的:

这部分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有关内容,以及简单了解一下其他XX性的中文报刊。

●基本要求:

1、重点掌握《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创办的一些情况和有关内容

2、掌握《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有关内容

3、简单了解其他XX性的中文报刊。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这部分的重点就是《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有关内容,因为它们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授课内容:

一、《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和时代背景

1815年8月5日,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在马六甲正式创刊。

性质:XX宣传性质的期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内容:神理、人道、国俗、文章、诗歌;形式:线装书式、雕版印刷;文风:文白相掺、通俗浅显、对话体、章回体。1821年12月停刊。预报性新闻《月食》是中国近代报刊史上的第一条消息。1823年7月,麦都思在雅加达创办《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内容为XX、时事、历史及杂俎等,1826年停刊。

1828年中文月刊《天下新闻》在马六甲创刊,纪德主持,1829年停刊;1828年《依泾杂说》在澳门出版。

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的有关内容

1833年8月1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在XX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郭士立,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言论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行为准则。

1834年1月,《新闻纸略论》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内容为报纸的起源、新闻自由和当时西方国家报纸出版情况。1838年10月《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停刊。

1838年10月《各国消息》在XX创刊,麦都思创办,本意是改变中国人思想闭塞状况和宣扬英国统治殖民地的威力与德政,1839年5月停刊。

XX性报刊基本内容:一是阐发教义,二是宣传西方文化,后新闻传播性质凸现。

三、其他XX性的中文报刊的情况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2、名词解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和《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他各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1996年、1998年版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第一课时下

●教学目的:

这部分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掌握一下近代初期外文报刊的一些情况,以及英文商业报刊的出版。

●基本要求:

1、掌握《蜜蜂华报》等一系列外文报刊的出版

2、了解鸦片战争后XX英文商业报刊的出版情况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这部分的重点就是《蜜蜂华报》、《德臣报》、《中国之友》等报纸的创办情况。

●授课内容:

一、《蜜蜂华报》等外文报刊的出版

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文周刊《蜜蜂华报》创刊,为澳门出版的、也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1823年12月《蜜蜂华报》停刊。

1827年11月8日《XX纪录报》创刊,马地臣出资创办,伍德为编辑,是XX第一份英文报纸,1839年迁澳,1843年迁港,1858年停刊。1831年7月28日伍德创办并编辑《中国差报与XX钞报》,是美国人在华创办的第一份报纸,1833年停刊。

二、英文商业报纸的纷纷出版

1841年5月1日,《XX钞报》创刊,为第一份在XX出版的英文报刊。

1842年3月17日,《中国之友》创刊。

1845年2月20日,《德臣报》创刊,是XX历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1857年10月1日,《孖剌报》创刊,为XX最早出版的英文报纸。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简述鸦片战争后英文商业报纸在XX的发展情况。

2、名词解释:《蜜蜂华报》、《德臣报》、《中国之友》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蜜蜂华报》、《德臣报》、《中国之友》,其他各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1996年、1998年版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第二课时上

●教学目的:

希望通过这部分的讲解能够使学生对《遐迩贯珍》这份报纸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能够掌握鸦片战争后在XX中文商业报刊的崛起情况。

●基本要求:

1、掌握《遐迩贯珍》创办的情况

2、了解鸦片战争后在XX中文商业报刊的崛起情况。

●这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这节课相对重要的部分就是《遐迩贯珍》这份报纸的创办情况,在鸦片战争后XX中文商业报刊的崛起的部分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孖剌报》。

●授课内容:

一、《遐迩贯珍》的问世

(Chinese Serial)1853年8月1日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

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它不仅是XX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

二、XX中文商业报纸的崛起

孖剌报馆:1857年11月3日,《XX船头货价纸》创刊,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65年改名《XX中外新报》继续出版,1873年改为日刊,1919年停刊。

德臣报馆:1861年8月10日中文附刊《XX新闻》创办,后停刊;1871年3月18日,创办《中外新闻七日报》,陈蔼廷主持,1872年4月停刊;1872年4月17日《XX华字日报》创刊,1941年停刊。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文商业报纸在向XX的发展情况。

2、名词解释:《遐迩贯珍》、《孖剌报》。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遐迩贯珍》、《孖剌报》,其他各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1996年、1998年版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第二课时下

●教学目的:

这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XX报业的崛起情况,尤其是要对以《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XX性报刊为主的中文报刊有一定的认识。

●基本要求:

1、掌握XX外文报刊的发展情况,以《北华捷报》、《字林西报》为主。

2、重点掌握《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的有关情况

●这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即是《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的有关情况,学生要对这两份报纸有清楚的认识,重中之重是《万国公报》。

●授课内容:

一、XX外文报刊的发展

1850年8月3日,XX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创刊,由英国商人亨利·奚安门创办并任主编,后由英商字林洋行发行。《北华捷报》初创时主要刊登广告、行情、船期等商业性材料,1856年增出英文广告日刊《每日航运新闻》,1862年更名为《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

1864年7月1日,北华捷报馆将《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名为《字林西报》。1882年5月《字林西报》创办中文日报《沪报》,后改名为《字林沪报》;《字林西报》1931年时的发行量约为8000份,1951年3月31日停刊,成为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1870年12月5日,法文周刊《XX新闻》创刊,是XX出版的第一份、也是国内出版的第一份法文报刊。

1886年10月1日,第一家德文报纸《德文新报》创刊。

1872年英国路透社在XX建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

外国通讯社。

二、《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中文XX性报刊

1857年1月26日《六合丛谈》(Shanghai Serial)创刊,伟烈亚力主

编;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内容上XX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无所不包。1868年9月《中国教会新报》创刊,1874年9月改名《万国公报》由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主编。

《中国教会新报》内容以宣传XX为主,间刊一些中外史地、科学常识等方面的稿件,以及有关中国教育方面的消息;

1874年改名《万国公报》后,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和科技知识,减少了XX宣传,1907年12月停刊。读者对象由基督教徒扩展为社会各界人士,成为当时全国影响最大的XX性报刊。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名词解释《六合丛谈》、《万国公报》

2、思考XX中文报刊崛起的背景。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六合丛谈》、《万国公报》,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1996年、1998年版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第三课时上

●教学目的:

这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中文性商业报刊在XX的发展情况,尤其要对《申报》的所有情况有深刻的认识,既包括它的创办情况,也包括它的编辑方针。

●基本要求:

1、掌握《XX新报》的有关内容

2、熟练掌握《申报》的创办情况和办报情况,尤其是它的办报方针问题。

●本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这一部分重点即是《申报》的创办和办报方针,这是由《申报》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它也是本课的难点问题。

●授课内容:

一、《申报》等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

1、中文商业性报刊的迅猛发展的背景

2、《XX新报》的创办与发展

1861年11月19日,《XX新报》创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字林洋行出版。

《XX新报》样式接近现代日报,是国内最先使用白报纸印刷的报纸;1870年3月24日起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

二、《申报》的创办与发展

1、《申报》的创办

2、《申报》的编辑方针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名词解释《XX新报》

2、论述XX《申报》的编辑方针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XX新报》,论述XX《申报》的编辑方针,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1996年、1998年版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第三课时下

●教学目的:

这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继续学习XX《申报》的其他办报方针,并且要与沙关内饥渴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对《申报》形成整体的认识。同时这节课也要让学生了解其它中文商业性报刊的产生情况,如《字林沪报》、《新闻报》。

●基本要求:

1、重点把握《申报》的其它办报方针

2、掌握《字林沪报》的办报和发展情况

3、掌握《新闻报》的创办和发展情况

●本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本部分的重点即是《申报》的其它办报方针,这是由《申报》的历史地位决定的,它也是本课的难点问题。当然,《字林沪报》、《新闻报》的有关内容也是比较重要的。

●授课内容:

一、《申报》的其它办报方针

1、其他出版物的发行

2、兼营出版业务

3、发行、广告等经营业务

二、《字林沪报》的创办

1882年《字林沪报》创刊,1897年11月24日创办我国报纸的第一个副

刊《消闲报》。

三、《新闻报》的创办

1893年2月17日《新闻报》创刊,1960年5月31日终刊。XX商业性报

纸在19世纪80年代后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形成“申”、“新”、“沪”三报鼎立的格局。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名词解释《字林沪报》、《新闻报》

2、论述XX《申报》的其他办报方针

3、结合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论述XX《申报》的创办与办报方针。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字林沪报》、《新闻报》,论述XX《申报》的创办与办报方针,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1996年、1998年版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了解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能够清楚地意识到外报的历史作用是双面性的。

●基本要求:

1、了解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2、掌握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要从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从横纵方向思考问题。

●授课内容:

一、在华外报网的形成

鸦片战争后:XX、XX、XX、XX、XX、XX的报业情况;第二次鸦

片战争后:汉口、XX、、澳门的报业情况。

二、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1、外人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XX义文化侵略活动

2、外报的出版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外报的实践有助于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简述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试题考核方式

大部分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简述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

●参考资料: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1996年、1998年版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

SCI收录中国期刊国家一级期刊名录一览表

SCI收录中国期刊一览表

国家一级期刊名录 JuneSnow-王从彦 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 国家一级刊物目录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确定的一级刊物。国家一级期刊目录如下: 一、国内一级学术期刊名录 1 人文、社会科学 30 经济学家59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 中国社会科学(中、英 文版)* 31 世界经济60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 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 港)* 3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32 会计研究61 中国体育科技 4 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 33 中国农村经济62 中国语文* 印资料 (全文复印) 34 农业经济问题63 古汉语研究 5 学术月刊35 中国土地科学64 语言研究 6 马克思主义研究* 36 中国工业经济65 外语教学与研究* 66 外国语 7 哲学研究* 37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 理 8 自然辩证法研究38 财贸经济67 中国翻译 9 自然辩证法通讯39 金融研究68 当代语言学(原为:国 外语言 10 心理学报* 40 国际金融研究学) 11 心理科学41 管理世界* 69 现代外语 12 世界宗教研究* 42 科学学研究70 外国文学评论*

13 统计研究43 科研管理71 外国文学 14 社会学研究* 44 新闻与传播研究* 72 外国文学研究 15 社会科学战线45 中国出版73 文学评论* 16 中国人口科学46 中国图书馆学报* 74 文艺研究* 17 民族研究47 图书情报工作75 文学遗产 18 政治学研究* 48 大学图书馆学报76 文艺理论研究 19 国际问题研究49 情报学报7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丛刊 20 求是50 档案学研究78 美术研究 21 中共党史研究51 高等教育研究* 79 中国音乐学 22 台湾研究52 教育研究80 历史研究* 23 法学研究* 53 比较教育研究81 中国史研究 24 中国法学54 教育发展研究82 近代史研究 25 中外法学55 中国高教研究83 世界历史 26 法学评论56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84 考古学报 27 经济研究* 57 体育科学* 85 文史(中华书局) 28 中国经济史研究58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86 敦煌研究 29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 究 注:带*号的学术期刊为人文社科权威级学术期刊 2 自然科学 1 中国科学(A-E 辑)(中、英文版) 28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55 地理学报 2 科学通报(中、英文 版) 29 中国物理快报(英 文版) 56 遥感学报 3 自然科学进展(中、英 文版) 30 无机材料学报57 生理学报 4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 版)31 材料研究学报(材料 科学进展) 58 遗传学报 5 清华大学学报(英文 版) 32 化学物理学报59 动物学报 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英文版)33 催化学报60 植物学报(中、英文 版) 7 数学学报34 化学学报(中、英文 版) 61 生物物理学报8 数学年刊(A、B辑) 35 物理化学学报62 生物化学与生物 物理学报 9 应用数学学报36 分析化学63 微生物学报 10 计算数学37 高分子学报(中、英 文版) 64 实验生物学报 11 数学进展38 无机化学学报65 细胞生物学杂志 12 系统科学与数学39 有机化学66 生态学报 13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4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67 古生物学报 14 应用数学与力学(英41 中国稀土学报68 植物分类学报

中国报刊业发展方式的新变化

中国报刊业发展方式的新变化 2010-5-19 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在过去一年多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报刊业普遍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仅美国就有几十家报刊破产、转让或者停止出版。而在中国,国际金融危机给报刊业带来的影响似乎并没有那么大,甚至还出现了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中国报刊业在过去的一年里究竟有哪些现象值得归纳?进入 2010年,报刊业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又出现了什么新的亮点?在5月8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与会嘉宾深入探讨,找寻着答案。 亮点一:微博出现,改变纸质媒体生存环境 微博这种形态非常新颖,它的出现让人感觉到一个新的媒体生态革命正在发生。纸质媒体长期在新媒体发展中无声无息的状态终于得到了一次非常巨大、彻底的改变。 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此后,随着3G 的进一步普及应用,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利用手机短信、彩信和移动上网构建起来的移动网络新产品也逐渐受到网民的追捧。其中,运营最成功且拥有最多拥趸者的新产品当属微博。 2009年秋天开始,微博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微博在移动互联网方面的表现更有超过传统互联网领域之势。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魏玉山在发言中感慨道,微博的出现可以说带来了一种新的技术传

播方式,现在很多人都在新浪、搜狐、腾讯上开设了微博,并且他们了解及时信息也大都是通过微博来实现的。 当3G迎来“最好的年代”,当与3G沾边的移动网络新产品风生水起,3G运营商们与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博弈也会更加激烈。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在新媒体的重压之下还能找到传统媒体的存在?面对3G时代的到来和微博等新产品的冲击,传统纸质媒体又该如何实现突围?魏玉山给出的答案是“与3G运营商们更加紧密地合作”。事实上,在过去几个月里,微博这种全新的网络文化在改变网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传统纸质媒体的生存态势。比如《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都在3G时代到来的时候迅速而果断地向微博抛出了“橄榄枝”。 “《新周刊》最近在新浪微博上挺有名的。”谈起《新周刊》大踏步地向微博迈进,该刊总编辑封新城发言时表示,很多纸质媒体都曾经尝试办自己的网站或者跟电信合作,希望寻找发展新媒体的突破口,但这些尝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比如一些杂志做的网站不过是把纸质形态网络化。“当然,一些纸质媒体也有突破,比如跟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合作推出彩信服务,但这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微博这种形态非常新颖,它的出现让我感觉到一个新的媒体生态革命正在发生。2009年9月新浪推出微博后,《新周刊》长期在新媒体发展中无声无息的状态终于得到了一次非常巨大、彻底的改变。” 微博是时下最时髦的网民交流方式,《新周刊》是新浪微博里较

中国近现代报刊索引

11中国近现代报刊索引 编制说明: 本索引是试图将本论坛出现之中国近现代报刊电子书加以汇总,期待做得更加专业一些,为报刊研究者提供帮助。这项工程需要多人合作,期待更多同行加入,未来目标是申请独立的版块。最后谢谢各位朋友的鼓励! 1、晚清民国部分的索引共48条:在 7 楼 2、49年后的索引(包括台湾)共计41条:在 8 楼 3、补充部分:4楼 4、redyoung君提供的:5楼 本索引根据国学数典论坛中各个板块所见中国近现代报刊加以整理。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只是锦上添花,使各位前辈的工作价值得以彰显。 下面为有志于进行中国近现代报刊电子稿上传工作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信息。 1、国家图书馆的数字期刊 2、中美百万图书计划。由浙江大学图书馆负责开发的数字化图书计划,有加盟的高校图书馆可以下载DJVU格式的民国期刊。 3、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全六册),编者:上海图书馆编,年代:1965~1981 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viewthread.php?tid=77619&extra=page%3D4

这份资料有助于各位朋友了解近代期刊篇目情况。 国学数典中国近现代报刊索引2 1、国学图书馆编辑: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djvu 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viewthread.php?tid=159976&extra=page%3D4 2、北平私立木斋图书馆季刊(第一期、第二期),djvu 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viewthread.php?tid=174933&extra=page%3D5 3、王献唐等主编:山東省立圖書館季刊第一卷第一期/第二期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viewthread.php?tid=175121&extra=page%3D5 4、中法汉学研究所编:中法汉学研究所图书馆馆刊,djvu 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viewthread.php?tid=165237&extra=page%3D7 5、广州大学图书馆季刊(1933.6——1937.3),djvu 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viewthread.php?tid=156136&extra=page%3D8 6、浙江省立图书馆編:文澜学报1935-1937,djvu https://www.docsj.com/doc/ad11532200.html,/viewthread.php?tid=141875&extra=page%3D1 1

国家期刊刊物名录

浙江海洋学院文件 浙海院发…2006?48号 浙江海洋学院 关于公布《浙江海洋学院国内学术刊物名录 (校内使用稿)》的通知 各学院、各部门、各单位: 经征求各学科组意见,并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现将《浙江海洋学院国内学术刊物名录(校内使用稿)》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附件:1. 浙江海洋学院国内学术刊物名录说明 2. 浙江海洋学院国内学术刊物名录 二○○六年十二月五日

附件1: 浙江海洋学院国内学术刊物名录说明 (校内使用稿) 一、本名录仅供校内岗位聘任、考核及科研工作量计算使用,不作其他依据。除刊物名后有专门说明之外,每篇需满2000字始计,不满2000字不计。 二、本名录只列国内一、二级学术刊物名,未列入名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报及未被SCI、EI 、ISTP、SSCI、A&HCI收录的发表在国(境)外刊物上的外文论文,作为国内二级刊物认定,其余正式出版的学术刊物均作一般刊物认定。 三、有公开出版书号的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或全国一级学会主编的学术论文集,作为国内二级刊物认定;有公开出版书号的国内其他学术组织的学术论文集,作一般刊物认定。 四、学术期刊专集论文、学术期刊增刊论文按期刊标准降一级认定,如学术期刊本身为一般刊物,其岗位聘任、考核及科研工作量计算按一般刊物的二分之一量认定。 五、参照其他兄弟院校的做法,《浙江海洋学院学报》在校内作为国内二级刊物认定。 六、本名录经校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由学校科研处负责解释。

附件2: 浙江海洋学院国内学术刊物名录 (校内使用稿) 一国内一级学术刊物名录 1 人文、社会科学类 1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 2求是 3社会学研究 4文史(中华书局) 5学术月刊 6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7新华文摘(1千字以上) 8文学评论 9中国语文 10文艺理论研究 11文学遗产 12文艺研究 13语言研究 14古汉语研究 15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6文献 17历史研究 18近代史研究 19中国史研究 20世界历史 21考古学报 22台湾研究 23民族研究 24档案学研究 25中国图书馆学报 26大学图书馆学报 27情报学报 28中国出版 29编辑学报 30新闻与传播研究 31哲学研究 32文史哲 33中华文史论丛 34自然辩证法研究 35自然科学史研究 36国学研究37中国社会科学评论(香港) 38高校理论战线 39中共党史研究 40政治学研究 41思想教育研究 42马克思主义研究 43国际问题研究 44世界经济与政治 45研究与发展管理 46法学研究 47中外法学 48政法论坛 49中国人口科学 50经济研究 51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52世界经济 53中国工业经济 54财政研究 55金融研究 56中国经济史研究 57世界金融研究 58会计研究 59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0中国农村经济 61农业经济问题 62财贸经济 63统计研究 64国际贸易问题 65经济学家 66教育研究 67中国高教研究 68比较教育研究 69高等教育研究 70外国教育研究 71教育发展研究 72课程、教材、教法 73当代语言学(原为:国外语言学)

中国报纸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报纸产业发展历程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报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形式。我国报业的产业化进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团化”以及现今正在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是进程中三次重要调整。现今报纸产业正面对互联网的不断冲击,需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寻求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报业;产业化;市场化; 我国近代报业自19世纪初产生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报业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由于旧中国政权的长期压制和摧残,人民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严重制约。新中国成立后为我国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使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报业的发展情况 由于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操控下,我国的报纸经营单位长期被归于事业单位的行列,单纯地行使其喉舌的功能,缺乏产业经营意识。 1.1949—196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与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发展报业作为保障人利,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为报业发展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展报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恢复出版解放区报纸,即恢复出版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停刊的解放区报纸;二是创建新的人民报纸,即为各党派和人民团体创建报纸提供条件;三是接管国民党政府的报业机构,将其作为发展人民报业的物质基础;四是接受、改造和重组私营报纸,使其成为新中国报业的组成部分。由此,新中国的报业开始形成了以党报为主体,包括人民团体报纸、党派报纸、私营报纸等在的基本格局。 这一期间,我国报业在事业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1956年开始的以《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为我国报纸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服务国家和社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但是由于受政治气候的影响,在后来的“反右”、“反右倾”、“大跃进”等重大事件中,我国报纸在宣传报道上也犯了不少错误,为“左”的路线与思潮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社会上和群众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这一时期,我国报纸的数量增加不多,到1960年的十年间,才增加了10家,为392家,但总印却由6.51亿增加到47.84亿。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1965年,全国报纸数为413家。 2.1966——1976年:“文革”重创与灾难时期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报业遭受重创,导致了灾难性后果。在当时的极“左”路线下,报纸被林彪、“四人帮”一伙所控制,成为他们篡党夺权,推行极“左”路线,实现其政治野心的工具。当时的报纸“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许多宣传报道不顾事实,不计效果,任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指鹿为马,强奸民意,给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带来重大损失,也给新闻业本身造成极坏影响。 受极“左”路线的破坏,这一时期,我国报纸的数量锐减,至1970年,全国仅剩下42家正式出版的报纸,而且这个数量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文革”十年,我国报业发展跌入历史低谷,队伍受到严重损失,一直到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才重新获得了发展与振兴的机会。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1.口头传播 (1)口头传播是最早的传播形式。 (2)前语言时期,人类使用呼唤、手势、体态等简单方式传播,音节语言产生后,人类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口头语言传播。 口头传播 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手写传播 印刷传播 欧洲国家近代报刊的出现 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殖民地国家近代报刊的出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报刊 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与报刊 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英国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美国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法国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新闻 传 播业的 诞生与 发展

(3)口语传播具体形式:部落、团体、民族的聚会,甚至包括传闻、说唱、民谣等。 (4)口头语言传播的局限性: ①空间上传播范围有限。 ②时间上转瞬即逝,不可保留。 ③口口相传容易失真。 2.手写传播 (1)文字的产生 ①文字出现之前,古代人类通过结绳、刻木、实物书信等用以记事、交流。 ②文字的出现,为手写新闻传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书写材料的改进 ①早期传播载体:岩壁、黏土、兽皮、兽骨、竹简等。 ②公元前2世纪,中国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③公元105年,东汉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开始用树皮、破布、纤维和渔网造纸。 (3)手写新闻传播:通过手写文字传递的新闻及信息 ①官方公报 a.官方公报用以传递统治阶级内部信息,与普通民众无关。 b.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每日纪闻》,这是一种手书公告,内容为公民投票、官吏任命、政府命令等。《每日纪闻》在书记员抄写后分送给各地军政长官。 c.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

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及相关规定(2013年版)

厦 门 大 学 文 件 厦大人〔2013〕101号 关于印发《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 目录及相关规定(2013年版)》的通知 全校各单位: 《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及相关规定(2013年版)》经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及相关规定(2013年版) 厦门大学 2013年5月8日

附件: 厦门大学核心学术刊物目录 及相关规定(2013年版) 一、文科核心学术刊物 (一)文科最优学术刊物 1.以下刊物为文科最优学术刊物(共60种): 序号 刊 物 名 称 序号 刊 物 名 称 1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31 世界历史 2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2 世界民族 3 财政研究 33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4 当代亚太 34 体育科学 5 法学研究 35 统计研究 6 高等教育研究 36 外国文学评论 7 公共管理学报 37 外国语 8 公共行政评论 38 外语教学与研究 9 管理科学学报 39 文学评论 10 管理世界 40 文学遗产 11 国际新闻界 41 文艺研究 12 国外社会科学 42 戏剧艺术 13 会计研究 43 现代法学 14 教育研究 44 心理学报 15 金融研究 45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16 经济学(季刊)46 新闻与传播研究 17 经济学动态(学术类)47 学术月刊 18 经济研究 48 音乐研究 19 考古 49 哲学动态 20 考古学报 50 哲学研究 21 历史研究 51 政治学研究 22 马克思主义研究 52 中国法学 23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53 中国行政管理 24 美术研究 54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 -

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一)

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萌芽(一) 【内容提要】 新文学的发生,在客观上经历了传教士——维新派士大夫——辛亥志士这一文化传播的三级跳过程,是域外文明的进入与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碰撞的结果。文化传播媒介的平民化特质使文学创作者的身份普泛化、文学传播市场化、文学接受大众化,这是前所未有的变革。文化传播这一过程为新文学萌芽造就了一个新知识群体,他们将民主、科学的文化思潮带给了新文学;与此同时的域外文学翻译带来了中国文学观念的变革,使小说、戏曲由传统文学的婢女地位登上文坛的霸主宝座;自晚清开始的白话文运动一直到新文学的萌芽,是一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关键词】文化传播/平民化/知识群体/文学变革 论及新文学的渊源,要么远祧明末,被认为是“童心说”、“性灵说”的张扬(注:参见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30页,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年12月版。);要么被说成是新文化运动干将努力为之的结果(注:参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学术文集》150页,中华书局1993年9月版。)。而对距此不到10年的维新派的作用言而慎之,认识不够,即使有人谈及,也多从文学改良与挽救清政府衰亡之命运方面入手。不仅如此,更少有学者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文学革新主张与新文学的形成关系作出恰当的历史评价。这一切都影响了对新文学源流、成因及其特质的准确把握和认识。为此,本文立足晚清民初域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和对话的历史背景,从文化传播和文化参与的视角来探讨新文学萌芽的要素。新文学的发生,不是20世纪初一帮留学生振臂一呼,于一朝一夕发动起来的,它在客观上经历了传教士——维新派士大夫——辛亥志士这一文化传播的三级跳过程,是域外文明的进入与绵延不断的传统文化碰撞的结果。晚清十字军东征带来的剑与火在刺伤国民自尊的同时点燃了域外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的导火索,士大夫们从拒斥、犹豫中开始反思,文化“开启民智”、文学救国的烽烟四起。之后的辛亥革命中,一股激进的文化革新思想几乎与如火如荼的革命同时成长,势如破竹。这一切都使得域外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面对面的冲突和碰撞,从而激活、重构、刷新着传统文化,引入了令民族震惊和自省的世界文化的参照系和坐标。由文化传播而导致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这一趋势,催生了新文学,并不断支配、影响着其变革的流向,这是20世纪初新文学发生、演变的基本形态。 一、传媒与文学传播通道的变革 曹聚仁先生曾说,“中国的文坛和报坛是表姊妹,血缘是很密切的”,“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注:曹聚仁《文坛五十年》8页、83页,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6月版。),此话一语中的。新文学从萌芽、发生以及之后的演变都是与报刊息息相关的,报刊是新文学得以广泛传播的载体,也可以说,近代报刊的崛起催生并哺育了新文学。所以,为论述文化传播与新文学的关系,首先得廓清这一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轨迹。 中国曾产生过世界上最早的报纸——邸报,一种传达君臣间消息、官员迁谪信息的政府机关报。但是,近代以来的现代报业却是由外国传教士带动发展起来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尽管这一过程伴随着入侵的枪炮带给了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屈辱,可笔者还是认为传教士在这一点上的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人为地缩小、回避其在报刊史上的地位,极不利于对新文学渊源的考察。 1815年8月5日,转道美国历尽周折到达中国的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33年,传教士麦都士与郭力士先在广州,后迁至新加坡出版有《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曾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中文期刊。戈公振在《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中称:“据《时事新报》记载,由嘉庆廿年至咸丰十一年之四十六年中,计有报纸八种,均教会发行。”(注: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载《国闻周报》1927年4卷5期。)叶继元在《核心期刊概论》中把中国期刊的发展分为六个时期,其中萌芽时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编辑与出版

第二章中国近现代编辑与出版 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西方列强不断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逐渐为欧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坚船利炮所打破,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这一时期,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和中西文化的冲突尖锐,也给中国近代编辑出版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编辑出版业无论是内容或形式上都发生着从古代编辑出版模式向现代编辑出版模式的转变,中国编辑出版业进入了近代变革时期。 第一节近代中国编辑出版业 一、近代印刷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编辑出版史,也是中国编辑出版从传统方式向现代化转化的历史。在编辑出版活动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引进和运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国金匠美因斯·J·谷腾堡在1440——1450年间发明了铸字盒、冲压字模、铅合金活字、木制印刷机和印刷油墨等印刷必备的工具和工艺,使活版印刷成为一门成熟的技术,还用压印原理制成木质印刷机来代替手工的印刷。 谷腾堡印刷术从1463年起开始先后传入意大利、法国、英国,在欧洲掀起了印刷业高峰。至1500年,欧洲已有250多个城镇开设了活版印刷所。仅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欧洲共出版了4万多种共9百多万册图书,而之前全欧洲手抄本图书还不到1万册。 真正使编辑出版业发生根本改变的则是19世纪初开始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滚筒式印刷机的出现.使编辑出版的功效比以往人力印刷机得以成十倍的提高. 在我国,滚筒式印刷机的传入是1844年,当时美国基督教新教长老会在澳门设立了我国第一家活字印刷厂“花华印刷房”。这标志着我国机械出版印刷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可以说,编辑出版现代化进程的开始,就是以工业革命即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运动的启动为前提的。正是蒸汽机的发明及其运用于工业生产中所带来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才为编辑出版现代化准备了基本的物质条件,为具有现代特征的专门编辑出版机构的诞生提供了社会基础。 (一)机械化印刷术的传入 19世纪后半叶,西方凸版印刷机开始传入中国。 凸版印刷是指使用凸版即图文部分凸起的印版进行印刷的技术,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及各类活字印刷都属于凸版印刷。西方近代机械化印刷主要也是建立在铅活字排版基础上的凸版印刷。 除了凸版印刷外,平版印刷技术也开始传入中国。 平版印刷与凸版印刷的区别,在于它使用的是平版,即印刷的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几乎处于一个水平面上,肉眼很难区分。印刷时,利用油、水相斥的原理,使图文部分抗水亲油而着墨,非图文部分抗油亲水而排墨,通过压印,将图文部分的油墨转印到印刷纸上。较之于凸版印刷,其印制质量更高,而且制版费用低,还适合印制大幅面的印刷品。 马克思曾在《经济学手稿》中认为,印刷术是“科学复兴的手段,是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恩格斯也把印刷术同蒸汽机、电的发明视为一种革命。可见印刷术在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是西方先进机械化印刷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大范围的应用,推动了中国印刷业逐渐走上现代化之路,也为中国编辑出版活动的现代化准备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二)中文铅活字的研制与改进 19世纪掀起了一场汉文字研制的热潮。 1807年,马礼逊为印《圣经》研制中文铅活字。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收稿日期〕2001-06-11 〔作者简介〕姚琦(1962-),男,安徽安庆人,历史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近世史坛】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姚 琦 (韶关大学社会科学系,广东韶关512005) 〔关键词〕中国近代;报刊业;社会变迁 〔摘 要〕1815-1915年中国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刊。这些报刊在内容上反映了近代中国从最初西潮东来到洋务、维新、反清革命、创建民国的全部过程。在名称上折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社会变迁和国人对中外大势的认识。在出版地上由东南沿海不断向内陆辐射,体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宏观考察分析,可知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与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线索基本一致,从诸多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01)06-0122-06 报刊是近代社会表达政治意向、传播思想文化和社会信息的重要工具,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1815年中国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刊到1915年《青年杂志》出版的100年间,中国大陆和海外总共出版了近2000种中文报刊。中国近代的报刊发展与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基本一致,是近代中国各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发展和变迁的缩影。 一 尽管远在唐宋时期中国就产生了刊载 封建皇帝诏书和封建王朝法令的中国最早报刊——邸报,但严格意义上的近代中文报刊是19世纪初才出现的。1815年8月5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在马六甲出版了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从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前,外国传教士和商人在南洋和中国东南沿海城市创办了60余种近代中、外文报刊,如1823年7月创刊于雅加达的《特选撮要每月统纪传》,1857年1月创刊于上海的《六合丛谈》等。这一时期正是中国由闭关自守、愚昧自大的封建帝国遭受西方列强的冲击、侵略,初步沦为丧失领土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 122—

文献揭示与知识服务——《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报纸数字资源建设

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有关民国时期的报纸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最具有特色的有两部分资源:一部分是期刊资源,一部分是报纸资源。从国内看,上图民国资源的收藏量,数字化的量应该排在前位。在民国资源的数字化加工部分,上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为能够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做准备。 一、《全国报刊索引》 《全国报刊索引》是1955年由文化部委托上图创办的期刊。上图近代报纸资源非常丰富,创立《全国报刊索引》后坚持数据的收集整理,至今整个报刊索引收集的数据量,已经超过7000万条,年更新数据量超过500万条。 二、《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 《中国近代报纸资源全库》包括4000多份中英文报纸,主要涵盖了《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中国近代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以及《字林洋行中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1)《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近代中文报纸全文数据库》主要涵盖了《申报》《民国日报》《新闻报》《时报》《中央日报》《大公报》《小报》等。 《新闻报》(1893 ~ 1949) 是上图特有珍藏文献,也作为近代上海第一份大报而闻名。该报发行逾半个世纪,内容丰富,特点鲜明,为研究者深入挖掘历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拥有副刊《快活林》和《新闻报本埠附刊》。《新闻报》是民国时期最具人气的商业性报纸,创下年度大型日报发行的国内最高记录,经济新闻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分析权威,其他报纸难以企及,其广告体量巨大,信息丰富,鼎盛时期超过日均版面的一半以上,因此也被称为“广告报”。数据库收录该报时间段为1893-1949年,约36.5万个版面,包括正文、广告及图片。 《时报》号称“东方泰晤士报”,在知识界颇受欢迎。《全国报刊索引》完成《时报》的数字化14.1万版, 其中包括所有报刊和各种特刊、周刊和号外。《时报》的特点是拥有时评、连载小说、图片报道、社会新闻、体坛快报。 “小报”在近代中国报刊发展的进程中,数量巨大、有广泛的读者,并以其独特的文化趣味,成为展现市井百态的万花筒。“小报”从清末诞生到解放初期消失,经历了创刊、繁盛、发展三个过程。清末的时候主要有《游戏报》《笑林报》和《世界繁华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有《晶报》《金钢钻》《福尔摩斯》和《罗宾汉》,从1937年到1949年主要有《社会日报》和《立报》。 (2)《中国近代英文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图在徐家汇有一个藏书楼,由于靠近旁边的教会,所以馆藏有很多英文报纸,且有些报纸保存非常完整。主要有《大陆报》《上海泰晤士报》《大美晚报》《上海晚邮》等。 《大陆报》由华人发起、美国人创办。全报采用美国新闻报纸样式进行编辑,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份由职业新闻记者、而非商人或传教士创办的近代在华英文报纸,也是民国时期最早、最重要的美式报纸。《全国报刊索引》独家完成《大陆报》数字化19万余版,完整收录《大陆报》自创刊至停刊的所有报纸。 《上海泰晤士报》是1901年美国侨民在上海创办的英文报纸,后由英国人接办,因接受日本资金支持,长期成为日本在华英文机关报,抗战胜利后由国民政府接收。该报发行量曾一度可与《字林西报》《大美晚报》相较,是近代中国最具影响的英文报纸之一。 《大美晚报》是美国人在上海发行的英文报纸,1929年创刊,以旅沪美侨为主要读者对象,重点报道美国和其他国家侨民在中国的商业、教育、文化等活动。1933年增出中文版,曾大量刊载宣传抗日的文章,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史料。 《上海晚邮》是近代上海早期的英文报纸之一,1867年创刊,由英人休兰主笔,刊登商行广告、海关布告、邮政公告及中外各类消息。为与《字林西报》竞争,特别注重中国国内新闻的报道,聘用一批华人记者,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年(总第28卷)第3期 “2018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研讨会”专题 文献揭示与知识服务 ——《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报纸数字资源建设韩春磊(上海图书馆信息处理中心副主任) - 30 -

报纸产业发展历程

报纸产业发展历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报纸产业发展历程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报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上了议事日程,报业产业化经营成为报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形式。我国报业的产业化进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集团化”以及现今正在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是进程中三次重要调整。现今报纸产业正面对互联网的不断冲击,需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寻求新的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报业;产业化;市场化; 我国近代报业自19世纪初产生以来,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报业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但由于旧中国政权的长期压制和摧残,人民报业的发展一直受到严重制约。新中国成立后为我国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使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报业的发展情况 由于长期处在计划经济的操控下,我国的报纸经营单位长期被归于事业单位的行列,单纯地行使其喉舌的功能,缺乏产业经营意识。 1.1949—196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与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发展报业作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各种形式,采取多种措施为报业发展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展报业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恢复出版解放区报纸,即恢复出版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停刊的解放区报纸;二是创建新的人民报纸,即为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创建报纸提供条件;三是接管国民党政府的报业机构,将其作为发展人民报业的物质基础;四是接受、改造和重组私营报纸,使其成为新中国报业的组成部分。由此,新中国的

【中国古代报刊为什么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

中国古代报刊为什么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 摘要: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报刊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部分,经历了近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先后诞生了邸报、小报和京报等类型。然而,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印刷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报刊并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而是一步步走向了消亡、最后惨遭淘汰的地步。 关键词:报刊封建专制演变信息文化大众传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璀璨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报刊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一部分,经历了近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先后诞生了邸报、小报和京报等类型。然而,中国古代的报刊起源甚早,但发展缓慢,到了近代仍处在很低的发展水平。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印刷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国古代报刊并没有演变成近代报刊,而是一步步走向了消亡、最后惨遭淘汰的地步。 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悠久,内容的丰富,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比拟的。中国古代报纸,从唐至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先后出现邸报、小报和报房京报等类报纸。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开元杂报,不仅是中国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报纸。唐代两份“敦煌进奏院状”,距今 1 2 0 0多年,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的原始状态的报纸。北宋末年出现的印刷报纸,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印刷报纸;宋代小报可以说是民营报纸,或多或少反映了一些表达民意的内容。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种由朝廷邸报派生出来的民营印刷发行的《京报》,《京报》与邸报比较是一大进步,它把千年以来只在官吏中内部发行的邸报“参考消息”,演变成了具有商品特征的大众传播工具,扩大了新闻信息的传播范围,是明清时期新闻信息传播活动的一大进步。但是,正如近代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一样,近代报纸也没能在近代中国产生,我国的近代报纸是随着西方的殖民侵略而产生的。马克斯·韦伯说:“印刷在中国古已有之。但是印刷的文献,即仅为印刷而设计并且仅能通过印刷得到的文献,尤其是报纸和期刊,却只见于西方。”古老的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报纸的国家,但无论是唐代的邸报,还是明清的京报,历史发展近千年,始终没有摆脱“官文书”的特征,仅仅满足于抄录宫门钞、谕旨和奏章。早期近代报纸并不是由中国古代的报纸演变而来,而是外国传教士独立创办的。中国古代报纸之所以没有演变为近代报纸,存在着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印刷技术等各方面的原因。正是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使得中国古代报纸最终走向消亡。 中国古代报刊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封建专制的政治体制。作为封建统治者的信息传播工具,封建统治阶级对新闻传播进行严厉控制,古代报纸只能是封建专制体制的体制内事物。办报者从官员扩展到私人,并进而成为社会上一种行业;从官办为主到以民办为主,从类似新闻信件的手抄品到活字印刷的小册子,从非卖品到沿街叫卖收费订阅,总趋势是逐渐进步的。但在封建专制政制中,古代报纸被严格定位在有利于专制统治的框架内,内容长期囿于朝政信息,停滞在抄传官吏文书状态。官方的邸报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喉舌和御用的宣传工具;民办的小报和京报,要在严格控制下活动,没有言论自由。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封建统治阶级掌握传播媒介,控制舆论工具,限制言论出版自

同时被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或CSCD检索期刊收录的学术刊物名录

附件1: 同时被国家权威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CSSCI或CSCD检索期刊收录的学术刊物名录 (共493种) 编号期刊名称编号期刊名称编 号 期刊名称 1 癌症166 近代史研究33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 安徽史学167 经济地理332 信息与控制 3 半导体学报168 经济管理333 畜牧兽医学报 4 爆炸与冲击169 经济科学334 音乐研究 5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0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35 音乐艺术 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 171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36 预测 7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72 经济学动态337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8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73 经济学家338 岩石学报 9 比较法研究174 经济研究339 岩土工程学报 10 比较教育研究175 精细化工340 药物分析杂志 11 编辑学报176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341 药学学报 12 编辑学刊177 考古342 仪器仪表学报 13 编辑之友178 考古学报343 遗传 14 冰川冻土179 考古与文物344 印染 15 病毒学报180 科技与出版345 营养学报 16 波谱学杂志181 科学通报346 有机化学 17 材料热处理学报182 科学学研究347 园艺学报 18 材料研究学报183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348 原子能科学技术 19 财经研究184 科研管理349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 财贸经济185 课程、教材、教法350 哲学动态 21 财政研究186 空间科学学报351 哲学研究 22 草业学报187 空气动力学报352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3 测绘科学188 孔子研究353 针刺研究 24 沉积学报189 控制理论与应用354 政法论坛 25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0 矿床地质355 政治学研究 26 城市规划191 矿物学报356 植物保护 27 出版发行研究192 矿物岩石357 植物保护学报 28 大气科学193 昆虫分类学报358 植物病理学报 29 大学图书馆学报194 昆虫学报359 植物分类学报 30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5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0 植物生理学通讯 31 当代语言学196 力学学报361 植物生态学报 32 当代作家评论197 历史档案362 植物研究 33 党的文献198 历史教学363 中草药 34 档案学研究199 历史研究364 中成药 35 道德与文明200 量子电子学报365 中共党史研究 36 低温物理学报201 林业科学366 中国比较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类论文奖励报刊名录

广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类论文奖励报刊名录 (2010年修订版) 学科名称等 级 期刊名称期刊地址 法学A法学研究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15号 A中国法学北京市西城区兵马司胡同63号B法商研究武汉市洪山区政院路1号 B政法论坛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B中外法学北京大学法学楼5218室 B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西安市长安南路西北政法大学B现代法学重庆市渝北区回兴镇宝圣路 B法学上海市万航渡路1575号 管理学A管理世界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8号3层 A中国软科学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4号270室 A科研管理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B科学学研究北京市中关村东路55号8712信箱 B南开管理评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商学院B管理科学学报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天津大学 B外国经济与管理上海市武东路321号 B研究与发展管理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B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138号科技创新大厦B中国管理科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 环境科学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山东师范大学院内B资源科学北京市安外大屯路甲11号 教育学A教育研究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 A高等教育研究武汉市武昌喻家山华中科技大学 A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市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编辑部 A电化教育研究兰州市安宁东路967号西北师范大学B中国电化教育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B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市清华大学文南楼403室 B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名称级 B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B教育与经济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 B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 B开放教育研究上海市大连路1541号1301室 B教育发展研究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 B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市武昌桂子山华中师大三号楼 B教育学报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教育学院 B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经济学A经济研究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A中国工业经济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A世界经济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A金融研究北京市西城区成方街32号2号楼 A会计研究北京市西城区乐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3层A经济科学北京市北京大学法学楼4层 A中国农村经济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B国际经济评论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5层 B中国农村观察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B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B财经研究上海市武东路321号 B农业经济问题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B国际金融研究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 B财贸经济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B南开经济研究天津市卫津路94号 B世界经济研究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472室(西区)B世界经济文汇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B经济学家成都市外西光华村55号 B经济学动态北京市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B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B经济评论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B改革重庆市江北区桥北村270号

中国报刊业

浅谈中国报刊业 报刊的概念是通过利用纸张把文字资料传播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起到解释、宣传等作用。报纸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工具。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多项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世界报业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报刊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一、我国的报纸发行模式,从建国以来到今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前期,“邮发合一”模式一统天下; 第二个阶段从1985年洛阳日报退出“邮发”,自办发行开始,“邮发”和“自发”两种模式平分秋色,并存竞争; 第三个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期开始,“邮发”和“自发”相互结合,能够在一家报社内部同时采用。现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完善,使得我国的报纸发行模式也在进一步发展,多渠道的发行模式崭露头角,代表了报纸发行的方向,标志着报纸发行进入了新阶段。 (一)、邮发合一 1、产生:“邮发合一”是解放初期从苏联学来的一种发行模式,简单的说,邮发合一即是把报纸发行工作交给邮局来做,报纸的生产(编印)和流通(发行)是截然分开的,把送信与送报捆在一起,把多家报纸捆在一起,把报纸的征订、运发和投递捆在一起,把批发和零售捆在一起,这种“一分开、四捆起”就是“邮发合一”的发行模式。 2、“邮发合一”的优势:(1)拓宽了报纸发行的深度和广度。在“邮发合一”之前,报纸发行的范围主要局限在铁路沿线、交通枢纽,而很多偏僻的地区和许多县市都很少甚至几乎看不到报纸。通过“邮发合一”,邮电网络遍及全国,点多、线长、面广,只要是邮局公开发行的报刊,凡是邮路通达的地方都能订阅到,这样一来,便大大地拓宽了发行网点和覆盖范围。(2)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和混乱。“邮发合一”使报社专门编报印报,邮局则负责订报发报,简化了国内报刊发行系统,省去了许多人员开支和事务工作的麻烦,既可专心编报,又合乎经济原则,减少了浪费、纠纷和混乱,有助于解放初期全国报刊的发展,并增加了邮电业务。 (二)、自办发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