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正方形导学案(第十课时)

正方形导学案(第十课时)

正方形导学案(第十课时)
正方形导学案(第十课时)

16.2.3 正方形(第2课时)

怀柔四中 刘长红

学习目标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

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有一组邻边____ __,且有一个角____ __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2.正方形的四边____ __,四角____ __,对角线____ __且____ __;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____ _;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____ ______ __。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8,DM=2,N 为AC 上一点,则DN+MN 的最小值为 .

4.如图,正方形ABCD 边长为2,两对角线交点为O ,OEFG 也为正方形,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

5.如图,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CDE 是等边三角形,则∠EAB 的度数为 .

6.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56,点F 在AD 上,点E 在AB 的延长线上,Rt △CEF 的面积为200,则BE 的值是 .

N M 第3题图D

C B A

第5题图A B C

D

E 第6题图F

E

D

C B A

二、释疑提高

1.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AF 平分∠DAE ,求证:BE+DF=AE.

A B C D

E F

2. 如图,正方形ABCD 中,E 为BC 上一点,DF=CF ,DC+CE =AE ,求证:AF 平分∠DAE. A B C D

E F

五、巩固检测: 课本P119 习题 15;

(完整版)鸿门宴学案学案及答案

《鸿门宴》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欣赏本文波澜横生,扣人心弦的情节。。 4.学习运用对照烘托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有关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学时 主要任务:熟读课文,掌握文中的重要文言现象。 一、课前尝试 (一)学法指导 1.借助课本注释和导学了解本文作者和写作背景。 2.借助课本和工具书,疏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二)尝试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飨.鲰.生毋內.诸侯卮.酒百余骑. 戮.力玉玦.瞋.目有郤.参乘 .. 彘.肩樊哙.跽.须臾.刀俎. 桮骊.山芷.阳度掳 2.文学常识填空 (1)作家作品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史学家、、思想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父亲司马谈是太史令。司马迁20岁外出游历,足迹遍南北,后继父职,任太史令前后曾为郎中、太史令、中书令等职。 《史记》共130篇,52万字,包括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中经唐、虞、夏、商、周、秦,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通史。鲁迅赞誉它为“。” 二、课中任务 (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置之坐上 8.不——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9.豪——毫秋豪不敢有所近 10.采——彩皆成五采 (二).一词多义

《鸿门宴》导学案答案

《鸿门宴》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 注音 欲王wàng关中飨xiǎng士卒为wèi击破沛公军崤xiáo山 好hào美姬jī鲰zōu生说shuì我孰与君少长zhǎng 奉卮zhī酒为寿从百余骑jì戮lù力而攻秦范增数shuó目项王樊哙kuài 举所佩玉玦jué交戟jǐ之卫士瞋chēn目目眦zì尽裂 按剑而跽jì沛公之参乘shèng 赐之彘zhì肩切而啖dàn之 如恐不胜shēng 人方为刀俎zǔ何辞为wéi 道芷zhǐ阳 2 根据标题和情节发展,本文可分为宴前、宴中和宴后三个部分,请将每个部分分出若干小情节并分别拟出小标题。 示例:第一段:1、无伤告密2、范增说羽 明确:1、宴前(开端、发展)(1-2):无伤告密、范增说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项私约、项王许诺 2、宴中(高潮)(3-4):沛公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3、宴后(结局)(5-7):沛公出逃、张良入谢、项王受璧、亚父破斗、沛公除奸 二文言知识 1 解释下面的重点词语。 (1)劝说(2)一向(3)到(4)逃离(5)固( 本来)不如也(6)秦时与臣游( 交往) (7)所以( ……的原因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偏义复词,进入)与非常也。 2解释下面的多义词。 (1)言①说,动词②话,名词 (2)幸①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动词②幸亏,特意,副词 (3)当①正当……时候,介词②对等,比得上,动词 3 指出并解释下面个句中的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4 指出并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现象。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情况今义:副词,很、非常)(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古义:道歉今义:感谢) 5 指出并解释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 (1)名词用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做王) 3)籍吏民(籍,造户籍册或登记) (2)名词用作状语 4)项伯乃夜驰之/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 5)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6)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 (3)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7)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4)形容词用作动词 8)素善留侯张良(善,交好) 9)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触,沾染) (5)形容词用作名词 10)君安与项伯有故(故,老交情)

《鸿门宴》导学案(附答案)

DAE三段六步语文科导学案 主备_ ____主授人_ ____审核______授课时间_____班级__ ___姓名_______ 必修五14.《鸿门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的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3.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4.学习历史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格,并以史为鉴,以人为鉴,完善自己的性格。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的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言行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 【教学难点】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并能够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子匈奴的李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史记》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记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史事。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 二、创作背景: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旧贵族项梁率侄项羽(24岁)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48岁)也在沛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由于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击杀。章邯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函谷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进,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队与秦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秦丞相赵高逼杀秦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为王。由于秦主力军为项羽所破,刘邦就很顺利地进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后,为了收买民心,与秦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申明军纪,废除了秦朝一系列严刑苛政,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于是派兵守关,想做关中王,驻军于霸上。 项羽击败秦军后,也向函谷关进军,破关而入咸阳,驻军于鸿门,并准备消灭刘邦军队。就在这样的剑拔弩张形势下,出现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学习过程】

鸿门宴学案及其答案 超详细!

《鸿门宴》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1-2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掌握1-2段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掌握“为”、“之”的用法。 【学习难点】掌握1-2段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法探究讨论法 【学习过程】 【背景介绍】 秦末,反秦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濒于灭亡,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项羽、刘邦分别向秦的首都咸阳进军,并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结果,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破武关入秦,抢先占领咸阳,并与民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严刑,颇得民心。项羽一路与秦精锐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之主力,乘胜向咸阳进发。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想称王关中,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准备消灭刘邦。“鸿门宴”的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鸿门宴故事就是在这个地方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预习检测】 1、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史称“太史令”,后人又称《太史公书》《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后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

《鸿门宴》导学案含答案

《鸿门宴》复习学案一、复习目标 (1)、复习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2)、复习文中人物形象。 二、文学常识回顾: 司马迁,西汉着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着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字音。 飨士卒()美姬()卮酒()郤()鲰生()玉玦()目眦()跽()戮力()参乘()()彘()啖()刀俎()樊哙()数()目项王嗔()目桮杓()() 四、课文翻译。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句式:)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句式:),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句式:),欲

鸿门宴导学案教师版.

《鸿门宴》导学案编号:10 命制时间:2012.4.11教学课题课型主备教师审核教师使用教师使用时间、班级 《鸿门宴》 新授姜松林 冯延平宋晖 边佳佳姜洋 姜松林 学习目标: 1.准确概括故事内容 2.多样化朗读(读准句读,读出思想感情) 3.了解相关文化知识(古代“座次”,古代的礼节)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一【回顾旧知】(《谏太宗十思疏》名句背诵) 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2.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而况于明哲乎! 3. ,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4. 念高危,;惧满溢,。 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二【新课导入】(诗歌欣赏)

【导入】1.实物展示 老师在课堂上展示出一张中国象棋棋盘,并提问学生:同学们,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手上拿着的是 什么?(学生齐声答:中国象棋棋盘。)对,我想请大家留意一下,棋盘中间的两行汉字:“楚河” 和“汉界”。大家知道它们分别代表哪位中国历史名人的势力范围吗?(学生纷纷回答),老师明确: 楚河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势力范围,汉界是汉王刘邦的势力范围。他们原本为了推翻秦朝的暴政统治而 同仇敌忾,后来却又因各自的利益反目成仇、势成水火,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争霸便由此而开始了。 先人们为了各自的理想而兵戎相见,聪明的后人们却把这种你死我活的残酷战争化为了象棋棋盘上斗 智斗勇。 2.诗歌欣赏(多媒体展示) 老师:提到楚汉争霸的项羽和刘邦,我们不要以为他们都只是一介武夫,其实他们都给后人留下 了文采斐然、大气磅礴的诗歌,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垓下歌大风歌 项羽刘邦 力拔山兮气盖世,大风起兮云飞扬, 时不利兮骓不逝。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骓不利兮可奈何,安得猛士兮归四方! 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朗读,老师引导学生鉴赏并明确:项羽的《垓下歌》暗示着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 的毁灭,刘邦的《大风歌》暗示着荣归故里时的沾沾自喜,对国防的思虑以及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要求:熟读全文(扫清生字障碍),请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划出重点字词,并给下面的字注音。飨.士卒(xiǎng) 奉卮.酒(zhī) 戮.力(lù) 玉玦.(jué) cān shèng) 樊.哙.(fán kuài) 交戟.(jǐ) 嗔.目(chēn) 参乘 ..( bēi sháo) 芷.阳(zhǐ) 啖.之(dàn) 刀俎.(zǔ) 桮杓 ..( 鲰.生(zōu) 彘.肩(zhì) 目眦.(zì) 按剑而跽.(jì) 四【再读】(多样化朗读课文) 方式一:小组之间进行赛读(文章长,可指定段落),读准句读,读出思想感情,其他同学注意听, 之后进行点评。 方式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整体感知】

鸿门宴导学案(学生版)

《鸿门宴》导学案(学生版) 年级:高一班级:学生: 【课前预习任务】 朗读课文至少两遍,结合课文注释与工具书,完成《鸿门宴》预习学案。 一、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 2、关于《史记》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今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谈之子,少时随父在长安研习经史,二十岁后,游踪几遍全国,考察风俗,探访古迹,采集传说。初任郎中,后继父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任太史令,博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人共订太初历。承继其父遗志,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后因替降于匈奴的陵辩解,而受腐刑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述,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12篇本纪,30篇世家,70篇列传,10表,8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是大事纪,书记礼、乐、音律等。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通史)。书中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公侯、将相和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也是一部优秀的史传文学作品汇编。书中对国家统治者敢于批判、讽刺,同情农民起义,歌颂了我国人民的革命传统、群众的优良品质和殊异才能。作者有极高的写作技巧,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重要特征,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3、经典点评 板桥评论:“《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作者着重写他如何叱咤风云、勇冠三军,摧毁军主力,扭转反局势,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最后败亡,慷慨别姬,勇敢突围,斩将杀敌,所向披靡,虽无自知之明,但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 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破军。此时的项羽,豪气满天,“已破军,项羽召见诸侯,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垓下之战当四面楚歌之时,项羽仰天长叹“天亡我也”。这是怎样的痛断肝肠!项羽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4、背景知识 《鸿门宴》故事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涉起义后,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邦也先后起兵反。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仍号楚怀王。项,同为楚怀王所辖的主力军。项梁死,项分别战于黄北。楚怀王曾与诸将相约,谁先入关,就是关中王.项羽在巨鹿一带消灭军主力,邦则从黄河以南打进函谷关,攻下。 邦攻下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函谷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门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的代名词. 5、文化常识

《鸿门宴》导学案(教师用)

《鸿门宴》导学案 班级姓名 第一课时 1.导入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改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2..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3.背景资料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

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 4.熟读全文(扫清生字障碍)仔细理会 鸿门宴是个大舞台,谁是演技最高超的演员?谁是演技最不过关的演员?幕后导演又是谁? 5.文本链接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都想“如此”,他们又各交出了怎样的人生答卷呢? 大风歌 刘邦(汉)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赏析】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最终刘邦取得胜利,建立了汉朝。有一次,他回到故乡沛县,在宴会上乘兴高唱了这首歌,而且还慷慨起舞,伤怀泪下。歌中既表达了他平定天下的喜悦心情,也表达了他愿得猛士守卫四方、永保天下太平的愿望。这首诗击节而歌,豪放粗犷,充满了气势,不愧是汉代的开国君主的作品! 垓下歌 秦末汉初?项羽(一说是后人感叹而作)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注:英雄末路的挽歌)【翻译】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可比。可是这时代对我不利,我的乌骓马再也跑不起来了。乌骓马不前进我能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呢? 【赏析】这是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词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第二课时 一、解释课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者说明句式)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

(完整版)《鸿门宴》预习学案

《鸿门宴》导学导练 一、课内阅读(86分) (一)阅读文章第一段,完成1-5题。(19分)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3分,每3字1分)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范增说.()项羽曰④好.()美姬⑤皆为.()龙虎⑥未得与项羽相.()见⑦使子婴为.相()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1分,每词0.5分) ①旦日飨.士卒()②范增说.项羽曰() 3.解释下列多义词。(7分,每空0.5分) ⑴军 ①沛公军霸上()②为击破沛公军 ()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④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⑵相 ①未得与项羽相见()②使子婴为相 () ⑶为 ①为击破沛公军()②皆为龙虎 ()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⑷在 ①沛公兵十万,在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小 () ⑸于 ①使人言于项王曰()②贪于财货 () ③长于臣() 4.翻译文段中划线的句子。(4分,每句2分)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译文: ②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译文: 5.根据文段内容填空。(4分,每空1分) 本段文字交待了刘、项双方的对比,表明项羽一 方,。但此时双方此时本应“戮力攻秦”,而曹无伤的告密,。 (二)阅读文章第二段,完成6-12题。(33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6.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每字0.5分) ①鲰生说.我曰()②沛公奉卮.酒为寿()③要.项伯()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每词0.5分) ①张良是时 ..从沛公()②亡去不义 .. ()

鸿门宴学案及其答案超详细!

《鸿门宴》学案答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1-2 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掌握1-2 段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掌握“为” 、 “之”的用法。 【学习难点】掌握1-2 段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自主学习法探究讨论法 【学习过程】 【背景介绍】 秦末,反秦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秦王朝濒于灭亡,反秦力量中的两大主力项羽、刘邦分别向秦的首都咸阳进军,并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结果,刘邦于公元前206 年破武关入秦,抢先占领咸阳,并与民约法三章,废秦苛政严刑,颇得民心。项羽一路与秦精锐部队苦战,大破秦军之主力,乘胜向咸阳进发。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想称王关中,勃然大怒,率四十万大军破关直入,屯兵鸿门,准备消灭刘邦。“鸿门宴”的地点在现在陕西省临潼市新丰镇附近的“项王营”,当时叫“鸿门”。鸿门宴故事就是在这个地方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预习检测】 1、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后发奋著书,历尽艰辛,著成《史记》史称“太史令”,后人又称《太史公书》《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2、《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后期,共3000 多年的历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 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 禅、水利、财用),共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自主学习】 一、通读全文,通其大意,用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鸿门宴》导学案(一)

《鸿门宴》导学案(一) 教学参考 1130 1405 《鸿门宴》导学案(一)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12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 掌握12段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学习难点】 掌握12段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 【知识衔接】 1、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

(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鸿门宴》写的是刘邦和项羽的斗争。故事开始时,项羽拥兵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从“鸿门宴”的情节,读者已经能清楚地预见到将来刘邦胜项羽的结局了。项羽由主动步步转化为被动,而刘邦却是一步一步地由被动转为主动。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项梁与项籍(项羽)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繇(常,通“尝” ,曾经;繇,通“徭”,服徭役)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后的第四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起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作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为关中王。项羽在钜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 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出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刘邦面临危急的情况,在纷纭频仍的战斗中,产生了这一次酒宴上的斗争。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飨()士卒美姬()卮() 酒郤() 鲰()生玉玦()目眦 ()跽() 戮()力参乘()()刀俎 ()啖()

《鸿门宴》导学案(含答案)

《鸿门宴》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 (1)、复习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2)、复习文中人物形象。 二、文学常识回顾: 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在《史记》草创 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 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 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字音。 飨士卒( 美姬()卮酒()郤()鲰生() 玉玦()目眦()跽()戮力()参乘()() 彘()啖()刀俎()樊哙()数() 目项王嗔()目桮杓()() 四、课文翻译。 沛公军()霸上, 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大 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 )

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 J )项羽曰:“沛公

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句式:)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句式:),素( )善( 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 )之( 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句式:),欲呼张良与俱匚(),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 亡去( 不义(),不可不语( )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 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輙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 故()?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C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 )我呼入,吾得兄()事( )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为寿(),约为婚姻(), 曰: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 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 )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 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 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鸿门宴》导学案(一)

《鸿门宴》导学案(一) 编写人:王贤波审核人:高一语文组编写时间:2013-09-21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1-2段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熟读课文,讲述鸿门宴的经过。 【学习重点】 掌握1-2段中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学习难点】 掌握1-2段中的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 【知识衔接】 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楚汉之争概况简介 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

鸿门宴导学案及答案

《鸿门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学习难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 【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 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 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背景介绍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3、初读课文,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飨()士卒美姬()卮()酒郤() 鲰()生玉玦()目眦()跽() 戮()力参乘()()刀俎()啖()

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司马迁、《史记》的相关知识以及本文的相关背景。 2. 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特殊句式,疏通文意。 3. 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重点词语,翻译重点句。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三、学情分析 这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的第三篇文言文,高一学生在初中文言文学习以及高中前两篇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上,已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分析的能力,所以本文采取教师为主、师生共同讲解的方式进行。概括文意和分析人物性格也采用师生交互式方法,以便于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 2.师生互动法 五、课时安排:3课时 六、课前准备 1.预习学案,用一到两句话概括《鸿门宴》的历史背景 2. 通读课文,标出重点词语,尝试翻译课文。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用一到两句话来概括一下《鸿门宴》发生的历史背景。 二、《史记》及作者资料补充: (一)《史记》: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

学巨着,又是文学巨着。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二)作者: 《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三、翻译重点词语,疏通文意,梳理全文: (一)对照学案正字音 (二)全文共有七段,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在预习的基础上把文章分成三个部分。(1-2)宴前 (3-4)宴中 (5-7)宴后 (二)掌握1—2自然段重点词句,疏通文意。 1. “沛公军霸上”、“欲王关中”:军,驻扎;王,称王。名词用作动词 2. 沛公居山东时:在函谷关以东地区。古今异义 3. 范增说(shuì)项羽曰:劝告 4. 财物无所取:对财物。名作状,表动作对象 一词多义 为(之)击破沛公军: 为,替,给 皆为龙虎,成五彩:为,是 特殊句式 此天子气也。判断句 贪于财物。状语后置 1.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带领,使动用法。骑,人马 2. 将军战(于)河北:黄河以北。古今异义 3.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4. 项王、项伯东向坐:面向东,名词作状语。 5. 范增数目(于)项王:使眼色,名词作动词 6. 若入前为寿:上前,方位名词作动词 7. 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为……所……:表被动,引进主动者

《鸿门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鸿门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时 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互动设计 2: 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10年,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无独有偶,《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 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结果呢 ?

一边,星汉寥落,夜色深沉。荒原上老树枯藤,乌啼凄厉。帅帐中 倾国佳人翩然起舞。清锋灼灼寒光森森,挥不去数不尽的缠绵与悲怆。纵横天下的霸王苍凉吟唱着《垓下歌》 而另一边,平定黥布叛乱回京时,过沛县,汉天子面对故人沾沾自 喜地高唱着《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此为衣锦荣归的慨叹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 此为英雄末路的悲歌 (学生朗读并理解这两首诗)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

《鸿门宴》导学案答案

鸿门宴》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明确: 1、宴前(开端、发展) ( 1-2):无伤告密、范增说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 项私约、项王许诺 3-4):沛公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5-7):沛公出逃、张良入谢、项王受璧、亚父破斗、沛公除奸 1 解释下面的重点词语。 (1)劝说 (2)一向 (3)到 (4)逃离 (5)固( 本来)不如也 (6)秦时与臣游 ( 交往 ) (7)所以( ??的原因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 偏义复词,进入 )与非常也。 2 解释下面的多义词。 ( 1)言①说,动词 ②话,名词 ( 2)幸①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动词 ②幸亏,特意,副词 ( 3)当①正当??时候,介词 ②对等,比得上,动词 3 指出并解释下面个句中的通假字 (1) 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 ,把守;“内”通“纳” ,接纳) (2) 要项伯(“要”通“邀” ,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 ,背叛的意思)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 4 指出并解释下面的古今异义现象。 (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 2)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情况 今义:副词,很、非常)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 5 指出并解释下面的词类活用现象。 ( 1)名词用作动词 1)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做王) 3)籍吏民(籍,造户籍册或登记) (2)名词用作状语 4)项伯乃夜驰之 / 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 5)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那样) 6)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每日每夜) (3)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 整体感知 1 注音 欲王 wàng 关 中 好 hào 美姬 j ī 从百余骑 j ì 举所佩玉玦 ju é 按剑而跽 j ì 如恐不胜 sh ēng 2 根据标题和情节发 展, 情节并分别拟出小标题。 飨 xi ǎng 士卒 鲰 z ōu 生说 shuì我 戮 l ù力而攻秦 交戟 j ǐ之卫士 沛公之参乘 shèng 人方为刀俎 zǔ 为 wèi 击破沛公军 孰与君少长 zh ǎng 范增数 shuó目项王 瞋 ch ēn 目 赐之 彘 zhì肩 何辞为 wéi 崤 xi áo 山 奉卮 zh ī酒为寿 樊哙 ku ài 目眦 z ì尽裂 切而啖 dàn 之 道芷 zh ǐ阳 本文可分为宴前、 宴中和宴后三个部分, 请将每个部分分出若干小 示例:第一段: 1、无伤告密 2、范增说羽 2、宴中(高潮) 3、宴后(结 局) 文言知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