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四讲江河之变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四讲江河之变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四讲江河之变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四讲江河之变

第四讲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前言

第一节黄河

黄河历史和中华民族历史关联极大: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之后许多朝代都与黄河有关。

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是黄河的正源,源头位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的雅拉达泽峰,干

历史上对黄河源有很多探讨:《元史地理志》中的记载显示,当时的人已经意识到他位于青藏高原。

1、上游

黄河源头水极清,此处人迹罕至。

从源头到内蒙古河口镇是上游,曲流、油菜花都显示了青海独特的景观。在甘肃、宁夏等省,虽属上游,但和青藏高原景观就不同了。沿岸有农田,比如著名的银川平原。

2、中游

中游河口—孟津。山陕以黄河为界,黄河形成峡谷,“山陕峡谷”【山西和陕西两省的界河,主要穿行峡谷地带。修了一个万家寨水库!山陕峡谷的下游,没有了峡谷的束缚——现实版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改道多次】

往西的时候,支流可以汇入黄河干流中,往东偏就不行了……洛河和黄河渭河的关系:宋朝短短的几十年中就改变了很多次,宋朝的古地图:

镇江《禹迹图》洛河注入渭河中,成为黄河的二级支流。

《九域守令图》黄河往西,洛河直接注入黄河中,成为黄河的一级支流。但是这个地图是刻在石头上

的地图,刻完不就,这个中游又发生改动,黄河又偏东了,后来有人就感叹——洛河转而注入渭河的情形一起刻在石板上。

西安《禹迹图》洛河又注入渭河了……

问题:山西和陕西以河为界,河老师变肿么办……老百姓是哪里人?黄河又把地淹了……政治和地产的纠纷。

3、下游

河南孟津以下是下游。典型景观:两岸是农田,黄河是“地上河”,易淤积、易决口、易徙,地上河。

黄河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河水约束在大堤内成为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除大汶河由东平湖汇入外,本河段无较大支流汇入。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1400余千米。

开封城所在的地方,开封铁塔,当时是都城啊,肯定建在

最高的地方了。现在和河床水面远远高于。

现实的照片,顶部的河堤和地步高差太大——悬在两岸人

民头上的利剑。

毛泽东说:“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他那么牛的人都没

说要把黄河治理好。

一、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三年两决口】,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

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改道地图的路径,最北已经接近太行山东路地区,然后

经过整个华北平原,夺豫西丘陵】。影响过从海河流域到淮河流域的很大一片地

方。

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河南、陕甘乃至更西。

龙山文化(距今3000年左右):山东延伸到河南陕西甚至湖北。

青莲岗文化:山东、江苏北部。

这些文化都没有影响到华北平原(河北省)的腹心地带,这个地方环境挺

好,但为什么没留下人们的活动遗迹呢?

反复研究:这地方没有古人类活动和黄河很有关系。早期黄河在这块处于

(漫流:没有固定的河道,多股并行或河道迁移不定,洪水期流路更加复杂。)【进入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没有任何自然地域的控制,漫流】

反映在中国历史上呢?

大禹治水之后,他的儿子建立夏朝,开始了“家天下”。

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这个是确定的,阻隔黄河水影响居民,开始堤坝距离河道很远,河水还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流,后来人民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多,堤坝越修越窄——人工堤坝的修建将其固定在一个河道中,被称为第一次改道】。

(一)第一次重大改道——春秋战国时期

齐、赵、燕都与他有关。齐先修大堤,但初

衷是做军事屏障。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土地

——产出更多粮食——支持军事,在这个作用下,

人们开始着眼于黄河漫流淹没的土地。

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

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在下游分俩岔,以濮阳为顶点,分为汉志大河与

另一个,那个又分岔为山经大河与禹贡大河。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

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

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

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

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二)第二次重大改道——汉代

西汉王朝鼎盛时期,黄河就决口一次,南冲

淮河,不过很快就堵上了。

在王莽是期又在这个方向(河道南侧)决口,

河流夺淮往东南方向流,延续半个世纪以上。因

为淮河流域在全国经济中不太重要,所以没太管。

而且王莽祖籍大名,他的祖坟什么的都在那,他

怕把南边的口子堵上之后黄河向北淹了他老家

祖坟。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

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刘秀东汉政

权刚建立开始也没空治理,一直到公元69年王

景治河,固定形成了东汉年间的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

-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王景治河非常成功,黄河安流八百年。【虽然也

有小的泛滥决口,但程度几乎可以忘记】

(三)第三次重大改道——北宋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

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

河道。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

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有点接近第一次人工修建堤坝的河道,但这次

不是夺淮河入海,而是海河及其干流)】

1.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与王景河道差不多)

2.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原因?)

这次改道比以往都严重,南边达到淮河流域这个顶点,北边到太行山东麓,在这个扇状区域中,每五到十年间就进行一次摆动。

对于黄河第三次改道,由于离国度开封很近,而且影响的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区,朝臣议论很多,形成两大派别。有人主张堵北边,有利于国家安全(宋辽边界在白沟一带)。在这块有很多湖泊(保定—白沟的平原上),比如现在的白洋淀,可以阻挡契丹马队。一旦黄河从这里流(流到契丹境),契丹人可以乘船打到开封。有人主张堵东边:北流虽然有安全问题,但在重要的所在设好卡就行了。可是黄河已经东流八百余年,泥沙已经淤的很高,难以给他找到一条适应水性(水往低处流)的河道了,过不了多久还会决口。历任皇帝也没准主意,就那么两条流着。

【北宋朝廷对治理哪一条争议很大。主张治理北流的,水往低处流,而东流的河床已经很高了而且地面高低不平很难找到合适的水道,但北流天津入海那个低。主张治理东流的认为这个对政权意义更大——宋辽的分界线:白沟,黄河决口注入北流如果治理好了契丹人直接溯流而上就是开封了,威胁国家安全,故主张治理东流!——从宋仁宗一直争执……治河方略到两派别——最后北宋王朝一个没治好】

又回来。荒地上开垦朝廷三年以上才收税,起课,但黄泛区当年就起课。

但黄河改道的地点不同,有的地点水流流路变长,没有肥土还抬升水位,地下水矿物质上浮水面形成盐碱地。沙化问题(古河道留下)+盐碱地的问题!

焦裕禄——河土盖到盐碱地上就可以自理沙化——淤泥上种了树木——泡桐树。在兰考这个地方,黄河改道的地点如果离兰考近的话带来的就是肥沃土,远的就是盐碱地了,焦裕禄把决口近的地方沃土翻上来,治好了沙。

(四)第四次重大改道——南宋

1126年靖康之变

为了阻挡女真人南下,人为掘开了河口!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

固渡,大河由泗入淮,夺淮入海,这是第四次重大

改道。【淮河本来就是大河容纳不了,何况泗水这

个小河道】

这是人为的,以河代兵,为了阻挡女真人,但

没挡住。(1126年徽钦二宗被俘。)黄河的水多,淮

河、泗水盛不下,于是泛滥更多,也出现一些支流。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

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水

量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水量6/10:因为出现晚,淤积少,所以水量大)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五)第五次重大改道——人为

【1234年蒙古人灭金。蒙古人崛起从北方草原一直南下,女真人都城在北京,金中都,皇帝一直往南逃跑,到开封再往南到了商丘归德府。听说可以打开黄河口,但黄河更高啊!一定会淹没归德这个城。两者相较蒙古人更可怕。就派军人去扒黄河口,后来木有人完成任务……同时,蒙古人也在打算这个,蒙古人实现了,就在1232年从黄河趴了一个口试图淹归德城,但事与愿违,商丘还是比黄河高的,阻挡了蒙古人前进,保护圈!故从黄河决口到大金覆灭有了2年】

要如下:1. 夺濉入淮。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这次的特点是淮河的各个支流都成了黄河的水道。)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但使用不久又堵上了,蒙元帝国完全没人有力治水了】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

1.夺颍入淮(大黄河)。

2.贾鲁河(小黄河)。

3.夺涡入淮。

4.夺濉入淮。

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

6.曹县、鱼台入运河。

黄河和淮河没有明显分水岭,黄河大堤南岸就是淮河北面支流的分水岭,黄河夺淮顺理成章。

质运输不能断2、城郭3、田庐4、陵寝,朱元璋的祖坟,不是在安徽凤阳老家……】种种顾忌,明代治理虽然有很多水利工程学家但根本问题木有解决。当时黄河夺淮,大河夺小河,灾难深重。

(六)第六次重大改道——清代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向北的路径——今天黄河的走向——由山东渤海湾入海。

是否再治理?朝野又争了。

北流:丁宝桢(管山东的)

南流,李鸿章代表,祸水东引了,在江苏一带当官的喜从天降,占了上风,堵住决口,往北疏导。

黄河故道,是第五次改道形成的黄河主干道。(淮河那块已经淤得没法再流了)图上那个黄河故道是第五次决口后的主干道,现在还有一些小河在。老师认为可以申遗了!记录了黄河改道历程!

二、黄河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

(一)工程派→谭其骧20世纪60年代

原来工程派占主流,认为治河工程、河道选择是否合理对黄河是否能安流起重要作用。

1962年,谭其骧先生在题为《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的文章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这里的植被覆盖率直接相关,而植被情况如何又主要决定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农为主还是牧为主)。【800年时期是政治黑暗的时期,游牧民族进入中原,进入黄土高原,反而保持了这里的水土状况,泥沙减少了】

(二)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

【后来就矫枉过正了,都归结于人类活动,也是不对的!】

1970s之后人们集体认同是人类活动造成的黄河种种问题,但不完全科学,还是自然力占主导——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学术界从一个角度强调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环境破坏的同时,从事地质以及第四纪地貌的学者着手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对于人类活动营造的泥沙量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形成对人类活动强度与黄土高原自身物理特性的科学认识。

土状岩石,第四纪风积,黄土疏松+垂直节理发达——大雨之后黄土极易崩塌,坠入河道——水土流失

是戴维斯1899年提出的地貌变化模式,理论认为,在地貌营力作用下,平坦地面抬升过程依次经历幼年、壮年和老年发育期,不同阶段地貌起伏变化以及经历时间均不同。在抬升过程中高地有夷平过程,形成高台地,他的裂隙被侵蚀形成沟壑。随着地壳上升停止,外力作用占主导【太阳、风雨】,侵蚀加强原来平坦的高平原变成沟谷——夷平。

下一个步骤这些沟谷还会被夷平化。如果再有地壳上升,上面的过程反复。内外合力,地貌沟谷循环……

中国地貌学家据此认为:黄土高原就有这样的过程。

地壳下面的岩石高低不平的阶段叫做青年期,是高低变化最多的时代,侵蚀最严重的时期,黄土高原就属于这个时代,塑造远远没有停止。在这个阶段之后,受蒙古高压影响,内蒙古高原吹来的尘土泥沙覆盖在基岩上(风成说)。地貌种类多:沟谷纵横,也有平坦的塬【黄土地貌中最大的平台地带】还有墚【纵向】、峁(这挖下陷式窑洞)。地貌主要按基岩面貌塑造。

那么黄土高原这个样子到底是自然力还是人力占了主导呢?有两种研究方案,一是黄河下游冲积扇的沉积模式,二是用数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

黄土高原的侵蚀活动由来已久,中国地质学家分析了河套平原、汾渭平原、华北平原等黄土高原侵蚀的相关沉积区,指出至更新世黄土高原至少已经经历了三次堆积、侵蚀交替的轮回期,全新世期间黄土高原虽然仍有高空降沉堆积,但地貌过程则以侵蚀为主。

1、黄河下游冲积扇沉积模式

第一种:自然侵蚀为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自然侵蚀又叫正常侵蚀、地质侵蚀,自然侵蚀是一种地质过程,它是地质环境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受自然演变规律支配,是没有人类活动影响下地面发生的侵蚀作用。人为加速侵蚀是由人类生产活动而导致的土壤侵蚀。

实验原理:【距今一万年以前,人类初始阶段为参照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活动为0,所有泥沙都是自然堆积的。然后一层一层测年份,距离人类越近泥沙越厚——人类加速侵蚀。】

河坡上沉积的泥沙,冬春水少,沉积的细,位置比较低;夏季水多,泥沙粒大,位置比较高。年复一年,形成书页状。科学家研究万年以来太行山东麓冲积扇的泥土,人类产生农业活动之后泥沙沉积多,说明人为加速侵蚀是有的。

2、室内模拟实验加数理模型。

根据黄土高原地貌发展阶段、河网密度以及黄河下游相关沉积物等条件建立了数学模型,经计算发现黄土高原的自然侵蚀量随时间推移是逐渐增加。

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的总侵蚀量中自然侵蚀最少占70%,加速侵蚀最多占30%。这一比例表明即使在今天黄土高原人类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也仍然以自然侵蚀为主,人类活动导致的加速侵蚀,仅占较小的一部分。该研究成果认为黄土高原地貌演化仍处于初期或中期阶段,自然侵蚀占绝对优势,治理成效较为有限。

总结多数学者的研究可以认为由于黄土自身的物理特性以及黄土高原的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决定,黄土高原环境演变过程中自然侵蚀始终占主导地位这一事实,人类活动在整个侵蚀总量中仅占较小部分。

治理黄河不能扭转自然规律,治理黄河只能作用于那30%的人为原因。

还我青山绿水,有没有绿水还是值得质疑的,喜马拉雅山阻挡印度洋水汽,这个历史时期一直都是这样的。

第二节历史上长江中游河道与主要湖泊的变迁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仅体现在黄河,南方的江河湖泊也多这样。

中国湖泊面积相对与国土很小,分成两大群:一是青藏高原。成因与冰川活动有关系,水源多位冰雪融水,二是是长江中下游。

一、云梦泽的演变过程

云梦: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是多种地貌的综合体。

范围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昌、宜都一线,北至

大洪山区,南缘大江。

1960s就得出结论:云梦是综合地貌区域,有山水树木、

湖泊沼泽,范围东至大别山麓、幕阜山麓,西至宜昌、宜都

一线,北至大洪山区,南缘大江。【今天的江汉平原】

云梦泽就是湖泊。“千湖之省”湖北的湖泊都与当年云

梦泽有直接关系。

【50米等高线,江汉平原的外围,云梦泽位置在哪里?

三根等高线】

在云梦泽水体最浩大时,湖岸线大约在图上江汉平原的

30米等高线,枯水时在25米等高线。如果现在还存在,超过现在五大淡水湖面积之和。

【现在云梦泽已经消失了,是自然力量还是人的力量?考察地里环境和人的发展】

长江,沙市,有一个近视直角的拐弯!因为长江水道的南侧有一个坚硬的岩石底。每当洪水来的时候就会冲破长江固有水道,形成支流并堆积泥沙。以沙市为顶点形成了支流夏水、涌水、扬水+路上三角洲。

(一)先秦时期的云梦泽

先秦时期由于长江、汉江泥沙淤积,形成荆江三角洲与武

汉西侧泛滥平原两处平原,云梦泽限于两处平原之间。

先秦沙市荆州一带:江陵,楚国国都郢【章华台的位置是云

梦泽陆上三角洲的边缘地带】。长江支流夏水、涌水、扬水。长

江受地形影响在荆州附近有个90度拐弯,泛滥漫溢,泥沙淤积,

以江陵为顶点形成陆上三角洲,不断发育扩展。章华台:潜江一

带,(陆上三角洲已经发展到这)说明三角洲发展到这一带。东

边武汉一代地形较高,束缚湖水。陆上三角洲以江陵为顶点。后

来章华台这块成了这个三角洲的腹心,西汉设行政建制竟陵(今

天门)、华容(跟现在不是一个)。泥沙淤积,三角洲面积增加,

云梦泽减小。

(二)秦汉时期的云梦泽

秦汉时期荆江三角洲不断向东扩展,汉代设立了华容、云杜

县【设置一个县必须有1000户人口+开垦耕地】,云梦泽被排挤

到华容以南,东、北为沼泽。从先秦到秦汉再到南北朝,逐渐变

小主要是自然原因。

(三)魏晋、南宋时期的云梦泽

魏晋时期长江携带泥沙继续向南汇集,新扩展的三角洲设立

监利县、惠怀县,云梦泽向东移动,基本位于云杜、惠怀、监利

以东。

唐宋时期云梦泽主体消失,为一系列小湖取代

从南宋末年开始,由于人口增加,大量北方人南迁,有三条

主要路线:

1.陕西—四川,因为交通不便(蜀道难)所以迁移人口少;

2.东部,运河—淮河,人多;

3.中路:洛阳—南阳—襄阳

迁到云梦泽北侧,边缘土地不够用之后,围湖造田——叫做院

田,最初在江汉平原边缘,后来越来越进入江汉平原腹心地带,南

宋时候开始。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元末明初已经没有成片的云梦泽了。

现在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华容道

曹操过过华容(湖北),但关羽没在那拦。从长江北岸乌林到华

容县——此条路在云梦泽水大时会被淹没,所以常常泥泞【狭窄而

泥泞】。整个云梦泽腹心地区就有一个高出湖水的狭长地带,就是华

容道,历史背景和地理基础可信。但电视里演华容道两边是高山,那是绝对没有的。

【长江大堤之内的田地——院田,98年洪水的时候,朱镕基泄洪麻烦,水还有好多个院田堤当着】 江汉平原三座名城:

江陵【古郢都不远】、襄樊【湖北江汉平原边缘】、鄂州。50米等高线,这三座城包围。历史上他们不在云梦泽范围内。有人研究东晋南朝,说那时长江中游发达,以以上三地作为实例,但那时他们还在水下。元末明初才露出来。(这个地方似乎前后矛盾,我没听明白,求指正。)

二、荆江河床的演变

长江中游的变化

伴随着云梦泽的变化,长江本身也在变化。

武汉上有荆江。荆江是长江中游的一段河道,上起枝江,下迄城陵矶,全长400公里。

1. 荆江漫流阶段:第四纪以来河槽淹没湖沼之下,并随新构造运动向南掀动荆江漫流向南移动、汇集。

2. 荆江三角洲分流阶段: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陆上三角洲,主泓道向南偏,三角洲上的夏水、涌水成为分流水道。

3. 荆江统一河床的塑造:随云梦泽解体,统一河床塑造完。荆江沿岸县治的设置:公安(三国)、石首(西晋)、建宁(北宋),县治自上游向下游增置的时间与荆江河床的形成一致。

泥沙堆积形成的松软河道容易侵蚀,第四纪以来运动影响江陵为顶点陆上三角洲及魏晋时期的地壳侵动:北岸抬升【单方向的,北边高南边低,自北向南的抬升,北高南低】,涌水、夏水逐步消失,往低处流融入了今天的长江主干流当中——长江中游统一河床的形成,水量增加,水动力增大。

泥沙淤积,陆上三角洲南移的影响下,荆江统一河道形成。水流大,泥沙软,所以河曲很显著。河流起初是直的,后来受地偏力、地球重力几方面力的影响下,河流一个方向受力大,侵蚀强。

地偏力、侵蚀力、旋转力把侵蚀岸挖空,泥沙淤到对岸堆积下来。统一河床形成后动力更大了——河流边弯,越弯力越大,所以形成了曲流。

荆江曲流显著,船只行走危险,险滩多,且一发洪水就会沿直线冲出河床——切穿——河道的裁弯取直。有可能事后还按原河道流,有可能裁弯取直,然后直的再发展成曲流,遗留下的湖泊叫牛轭湖。

1998长江洪水就是荆江地带非常危险,一旦荆江大堤被冲破,武汉将会有极大的损失。

三、洞庭湖的演变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屈原时的洞庭比后代的洞庭小得多,只在岳阳附近有一小片水体。何以为证?在现在的洞庭湖核心区有很多新石器时代遗址,从那时到商周时期那地儿都是平原——洞庭平原。】

洞庭湖区原属地堑式盆地,全新世初普遍上升,湖区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

先秦汉晋时期有局部沉降,形成小湖泊与沼泽化现象。至东汉三国时期洞庭四水——湘、滋、沅、澧仍直接入江。【湘资沅澧当时都是直接注入长江,一级支流,和洞庭湖木有关系,今天是经过洞庭湖注入长江】

华容隆起为荆江与洞庭湖的分界【湖南的华容县,隔绝长江水与洞庭平原,阻挡长江水往南流,早期

人类聚落出现在这里,几条支流直接注入……见PPT动图】

东晋南朝时期江水穿过华容隆起进入洞庭平原(长江北部地段发生侵动,涌水和夏水消失,荆江统一河段形成,水流变大,对南面的侵蚀作用增强),形成广阔湖面。唐宋时期湖面进一步扩大,形成“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平原。

明清之际,洞庭湖面积达到最大,之后开始缩小(尤其是19、20世纪):长江的泥沙进入洞庭湖,把湖底淤浅。

19-20世纪藕池、松滋两口形成,通过荆江四口(虎渡、调弦),荆江45%泥沙注入湖区——泥沙淤积与人工堤垸,造成湖水萎缩。

近100年洞庭湖不断萎缩,19世纪后70年,萎缩600平方公里,20世纪前50年萎缩1050平方公里,20世纪50-80年代萎缩了1610平方公里。原是洞庭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现在是鄱阳湖。由于垸田的存在,这块一旦发生洪水非常危险:没有通畅的泄洪通道。

【从小变大,从大变小——自然和人力的双重作用】

四、鄱阳湖的变迁

鄱阳湖属于新构造断陷湖盆,全新世以来由于赣江泥沙的淤积,已成为河网切割的平原。留下大量新石器时期遗址,西汉代在现在湖区设立过枭阳县【现在已经在湖水中了】。五世纪前后【南北朝时期】由于湖底下沉【新地质下沉式的构造——地质上的断线+原有赣江水道注入变化,泥沙停留改变】,湖面扩大,逐渐往南发展。

鄱阳湖在汉晋时很小(南边就到星子县附近,而现在南边到很远),

1、江西境内有四大河流注入他,泥沙沉积在平原上。后来河流路线有所改变(主要是赣江),泥沙来源切断。

2、地沉,湖水涌入。

唐五代宋鄱阳湖向东南方向发展,枭阳县(现在只剩了个小岛)附近均为湖水。

明清时期湖面扩展,但湖底逐渐淤浅。

近几十年支流携带的泥沙造成湖面自南向北萎缩。

江西比湖南开发历程慢,人口少,于是造田需求小(这块参考南方交通那节关于唐宋的区别:韩愈被贬去岭南是走湘江道的,元祐党人被贬去岭南则走鄱阳湖,赣江道,这个时候这个道路才常用,带动经济发展);再加上战乱,江西经济一向不甚好,鄱阳湖变化受人类影响小。

五、太湖水系变迁

太湖。唐宋以来这里一直是经济中心,人口众多,但是它的面积居然是增长的,为什么呢?

(一)三江时期

太湖由吴淞江、娄江、东江分流入海,湖泊面积较小。

“三江”是与太湖相连的吴淞江、东江和娄江,都是太湖注

入海洋的泄水通道。太湖平原,碟形洼地。太湖以西天目山,与

他相关的有荆溪、苕溪(不知道是那俩字儿,求指点),发源于

天目山,注入太湖——补给源。

(二)湖泊兴盛时期

太湖地势低洼,怎么形成的呢?潟湖,最早时是海湾,与东海连为一体,半圆形的口泥沙淤积,把它

与海隔开。东侧是三江携带泥沙淤积而成的滩地,海洋运动泥沙也到这,碟形洼地形成。东也高西也高。湖陷在中间。

战国时期三江联通且顺畅,水可以痛快流到东海里。

(三)水网系统的形成

五代吴越时期,初步完成了水网系统。

唐朝人多,土地挖的多,修了运河,有一段是从长江开始穿越这个太湖平原和钱塘江相连。唐宋元明清运河经过太湖平原,与吴淞江交汇,运河截流他,上有拉纤的长桥挽道,石板相连,之间的桥墩阻隔泥沙,水流不畅。

但补给在增长。湖泊向四方扩张。东江、娄江都不发挥作用了,被农田阻碍。因为谁在上涨,水面在不断扩大,所以人有点忌惮,围湖造田少,但这片平原上也有小湖泊消失,与人类活动有关。

太湖水系变迁大致沿着: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发展。

98年洪水时,太湖下水不畅也是个严重问题。

【将吴淞江东江娄江都清理出来成为泄水通道,东西南北发达的通道。降低大洪水季节的危险——整治是重要问题】

湖水两侧也都是历史文化名城

第三节海岸线变迁[没讲]

中国有18000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和14000多千米的岛屿岸线,杭州湾以北地区历史上岸线的变化最明显,主要有渤海湾(辽宁、河北、天津)、黄河三角洲、苏北海岸、长江口等。

1.辽东湾海岸

辽河平原在第四纪海侵后,滨海部分被淹没,未被淹的地方,因排水不良,形成沼泽。从西汉到唐初今辽宁黑山以南、台安以西、北镇以东的近海地区空无城邑,10世纪后海岸线开始向海延伸。近大连旅顺,今天的沿海村落在一千多年前不是这样的。第四纪海进,今天看到的陆地很多在那时候都是在海里。一万年来,海退+河流泥沙堆积,海岸线大幅变化。

2.渤海湾海岸变迁

天津附近海岸线变化。贝堤:海水停留过的地方。海河支流起于山西,泥沙较多,形成水下三角洲,若干年后会升到陆地上。

3.黄河三角洲

许多国家的版图在自然力的影响下会有变化:马尔代夫、马达加斯加都是变小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印度板块俯冲到亚欧大陆板块下,印度土地向喜马拉雅山下缩去,不过很慢。而黄河三角洲面积是在不断增加的。

自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渤海的百余年来,其决口改道的范围,北起徒骇河的套儿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间,成为三角洲的南、北缘,以利津县东的宁海为顶点。近代黄河三角洲的全部面积达五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如以1855年的推测岸线为内界,则1855年以后新淤积而成的三角洲部分为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

黄河三角洲,从1953年至1982年间,就造陆1100平方公里。

湿地

4.苏北海岸线变化

1.距今5000——4000年前海水深入陆地约30公里,此后海水后退,形成数条沙堤、贝堤。

2.自西汉至北宋海岸基本稳定在北起阜宁、南至吕四镇——范公堤(范仲淹所修,拦海用)的位置。

3.自黄河第四次改道后海岸不断向东延伸。

黄河曾给这里补充过泥沙:第四次改道前

废黄河口那面积减小的那段是怎么回事呢?黄河补给结束,海水侵蚀占主导。

范公堤以东没有带沙滩的海滨景观,都是淤泥质海滩(黄河留下的)当地发展养殖业+旅游业:踩泥玩。

5.长江口

崇明岛北边水下有大量泥沙:有望与长江北岸相连。崇明岛的形成:隋代长江的喇叭形河口格外明显,南通、启东一带还没有成陆,只有一个小小的胡逗洲。北宋时期,胡逗洲与大陆相连,(崇明岛形成),南通大部分成陆。明朝中叶,长江江流偏向北泓,北岸大坍。清朝末年,长江江流重新偏回泓,北岸大涨。启东和石港湾的快速成陆。在这个过程中,人口迁移,见缝插针。

方言区表现了这个迁移过程:大致来看,东南地区长江北岸是江淮官话区(属于北方方言),南岸是吴语区。但是崇明岛和苏北南通、海门、启东一带是吴语区,为什么呢?崇明岛形成后,江南吴语区的人迁入。后来崇明岛扩大,南通大部分成陆,崇明岛上讲吴语的人又迁到这里。明中叶北岸坍掉一部分后,原来住在这块的人又往里迁,吴语区扩大。然后长江江流重新偏回泓,又回迁。如东东边后来也成陆,也由于人口迁入变成吴语区。

上海附近海岸线的变迁,看幻灯片吧,没什么说的。

中国历史地理大题通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2、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 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3、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4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5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趋势: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已经灭绝,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繁殖(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不能应变者被自然淘汰。如猛犸);其次是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变化,使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过去的气候异变导致某些猿类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诞生了人类,而今天人们的不当行为正将动物从森林中赶出—因乱砍滥伐导致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森林植被减少,灭绝其家园、进而灭绝动物本身。 6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一方面人口增长、膨胀都会相应的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往往又是以依赖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为背景的。如今,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危机。是人们发现主义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最终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具体分一下两个方面:A一方面历史时期生物群落间本来存在现实上的生物链,这种生物链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态链向简单化的发展,使生态处于低层次的平衡,这本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B一方面历史时期中国野生动物绝大多数是资粮性动物,因此形成的一些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兴衰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一把双刃剑。要把保护野生动物与发展社会经济统一起来。 7、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 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 教学内容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基于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理念的中小河流治理应用

基于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理念的中小河流治理应用 发表时间:2019-03-14T16:13:54.017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34期作者:董琳朱晓春景文洲 [导读] 本文系统回顾了“生态治河”理念的演变历程,总结了目前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一些误区,针对中小河流治理中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理念的应用提出了具体措施建议。 董琳朱晓春景文洲 海河水利委员会科技咨询中心天津 300170 摘要:中小河流是我国众多河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流与其周边河岸带等环境载体一同构成了现今丰富多样、生动立体的生态系统。中小河流治理既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进一步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重要保障。本文系统回顾了“生态治河”理念的演变历程,总结了目前生态治理中存在的一些误区,针对中小河流治理中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理念的应用提出了具体措施建议。研究成果与结论可作为工程设计、河流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字:中小河道;河流生态系统;自然恢复;治理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River System,Middle and Small Creeks,as well as surrounding reparation zone,constitute a diversified,vibrant and tridimensional Ecosystem. To efficiently harness Middle and Small Rivers is not only one of the mains tasks in curr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but a great improvement to China’s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Redu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olution process is conducted in this paper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present Middle and Small Creeks Harness. Some concrete measures are propounded,aiming at the application of Ecosystem Restoration Concept,to promote the Middle and Small Rivers construc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can be referred by Engineering design or River Management. Key words:Middle and Small Creeks,Rover Ecosystem,Natural restoration,Harness 1 传统治理模式及变化趋势 中小河流是数量众多的河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江大河综合治理中关键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河道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支撑着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发展。 在中小河流治理之初,受传统的大江大河治理模式影响,以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恢复防洪功能,保障河流周边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农田防洪安全为目的。主要措施为清淤、复堤、新建堤防、护岸等措施。在河道治理中,采用裁弯取直、束河筑堤、清淤清障等方式增大过流断面,畅通河道、宣泄洪水,硬质护岸可以有效保护堤防不受水流冲刷的影响,防止河流溃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中小河流在防洪排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传统的治理中,主要采用浆砌石、钢筋混凝土等硬质建筑材料,护岸基本型式为直立式和陡坡式,这种工程结构抗冲刷侵蚀和整体性较好,但堤岸过度硬化,封闭隔绝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使得土壤、植物、生物之间失去有机联系,严重破坏岸坡周边的生态系统。经过裁弯取直的河道,较之自然蜿蜒曲折的河道,其水流流态更为均匀、汇流和下泄流速更快,不仅增加了上一级支流的防洪负担,也使得原来河流中生长的鱼类、植物失去适宜的水温、流速等生存环境。这些问题导致水生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河流生态功能退化。伴随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治河方法的弊端已逐步为大家所认识,我国在近年来实施的中小河流治理中也突出生态治河理念,农村河道以保护农田为主兼顾恢复生态、美化环境,县城河道以县城防洪为主,兼顾亲水需求,营造水景观,尽量保持河流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恢复河流生态多样性。 2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 河流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 1962年,“生态工程”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而后专家学者提出了对于生态治理的不同理解,Schlueter认为近自然治理首先要满足人类对河流的利用要求,同时维护河流的生态多样性,Bidner认为河道治理首要考虑河道的水力学特性、地貌学特点与河流的自然状况,以权衡河道整治与生态系统负面影响之间的尺度。Hohmann则强调生态多样性在生态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从维护河流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认为近自然河流治理要减轻人为活动对河流产生的压力,维持河流环境多样性,注重工程治理与自然景观的和谐性。 对于如何将生态系统修复理念应用于中小河流治理,有人主张河流生态治理应该更多的依靠自然界的力量,靠自然演替过程实现生态恢复目标;一些人认为,对于生态工程的把握,应在权衡满足经济社会需求与满足生态健康关系上,采取二者并重的立场。 3 中小河流的生态恢复治理理念 尽管许多发达国家在河流治理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但其理论和方法尚处于发展阶段,由于我国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不能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生态治理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河流生态治理。 董哲仁提出河流生态恢复应在充分发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功能的基础上,采取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促进河流生态系统恢复到较为自然的状态,改善其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的一种生态保护行动。 中小河流以县、乡河流为主,河流沿岸多为集中居住地区或基本农田,两岸滩地宽度较小,加之投资规模受限,不适宜采用大江大河与城市规划相结合的综合生态治理模式,治理应从河流水系自身的自然规律出发,在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基础上,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防洪需求,统筹协调流域防洪安全、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河流生态修复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极简单的建筑材料与自然修复手段,在没有人类活动干预,或者干预较少的情况下,通过水流、植物、动物、土壤等河流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恢复河流自然原始状态,在一定的时间作用下,达到自然的平衡状态,恢复自我组织、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持续河流健康状态。 4 生态恢复在河道治理中的运用 从治理目标来看,河道生态恢复需要根据环境变化、经济状况及河流特征等因素确定,将河道整治目标定位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保护和恢复,对河流水文、水质、河流生物、河流形态、河岸带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统筹考虑,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河道整治目标。 从治理措施来看,为了有效恢复和维持河流生态系统,中小河流治理必须转变单一追求工程安全的传统水利工程设计思想,根据治理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面向历史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旨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并向学生传授以地理思维模式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视角。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基础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的思维模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地理学;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授课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 二、本文 第1章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1 导论(1学时)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2 历史地理学重要典籍与研究动态(1学时) 历史地理学要籍。 历史地理学人物。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考核要求: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历史地理学要籍与人物。 第2章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教学要点: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3学时)

2.2 气候变化的规律。(2学时) 2.3 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1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概况;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3章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 教学要点: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3.1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1学时) 3.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2学时) 考核要求: 土壤的形成;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 第4章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 ——以西北地区为主 教学要点: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4.1 中国沙漠的分布。(1学时) 4.2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4学时) 4.3 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 第5章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 教学要点: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及现代启示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5.1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原理与理论。(1学时) 5.2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1学时) 5.3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3学时) 5.4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第6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 教学要点: 历代人口概况;影响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原因;中国历代移民与文化 教学时数: 5学时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2013级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学习与思考

学习与思考 导言:了解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历史。著作、学者、刊物、学会等 1、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 2、你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研究有什么不足? 3、《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 4、中国古代有那些历史地理著作?(成书时间、作者、主要内容、学术价值) 5、简述裴秀在地图学方面的贡献。 6、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资料是如何获得的? 7、现代科技发展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那些新的研究手段? 8、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可发挥哪些作用? 9、简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10、工业化阶段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人类应从中汲取那些教训,如何检讨这段人地 关系? 11、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12、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3、从人地关系的视角评价科学发展观。 14、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二元论、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内涵。 15、从历史地理视角分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16、结合史实论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四个冷暖期、气候变迁规律、影响因素、气候变迁与社会发展 1、试述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变迁的温暖期与寒冷期及其气候变迁的规律。 2、分析影响气候变迁的因素。 3、论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迁的相互关系。 4、结合史实论述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5、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1、森林的价值。 2、分析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森林资源丧失的原因。 3、结合史实列举人类活动破坏森林资源的事例,并说明我们应从中汲取的教训。 4、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 5、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历史时期江河湖沼演变 1、历史时期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 2、列举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湖泊。 3、基本概念:云梦与云梦泽、金沙江、荆江、川江、峡江 4、分析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率增大和灾害强度增大的原因。 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 1、概念:疆域、西域、北向户(北户)、葱岭(葱山)、河西四郡、河西五郡 2、解释:“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3、谈谈你对历史时期疆域问题的认识。 4、谈谈你对《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认识。 5、谈谈你对第三环境和第四环境的认识。 6、画出近代东北边界疆土丧失图(略图、示意图),并对地图做出说明。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感悟

《中国历史地理》是一门知识性非常强的课程,内容极为丰富,涵盖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大领域,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生物、疆域、政区、古都、农业、工商业、人口、交通、文化、军事等分支;涉及的学科众多,包括历史学、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历史地理学注定具有一定的交叉学科的特性。课程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它以人地关系为枢纽,研究社会和历史文化在地理环境作用下的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的变迁。自人类产生以来至当代以前这一“历史时期”,不仅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文环境也有重大改变。“以大地山川为基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各具空间特征的经济生活方式,而且根据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产生了行政区划、都邑聚落、道路关隘、民风习俗,以及伴随这一切而出现的人口、物资流动。所有历史时期形成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不仅停留在过去时段,成为解读中国地理的基础,而且直接影响到今天,成为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在学习《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时,我们可以系统了解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的变迁,掌握中国历史自然地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文化地理等的分布。其中,我们通过对历史军事地理的了解和掌握,可以丰富他们的军事知识。 2.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学的,而研究资料、时间又多是历史学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阅读《尚书·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徐霞客游记》以及隋唐宋元时的地理总志、明清时期的地方志等史学典籍,可以管中窥豹,提炼不同时代历史发展的特点;通过了解不同类型的地理环境在不同历史朝代的变迁过程,可以理清历史时期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的发展脉络,在大脑中建构一部环境视角的中国历史。 3.有助于我们掌握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地互动观念成为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核心理念。因此,在学习《中国历史地理》时,我们在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地理分布基础上,学习人地关系的主要理论,进一步掌握“人地互动”观念,明晓“从天地生的综合研究来看,从长时段来看,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肯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是在

(最全)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 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 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 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1.0分) 1.0 分 ?A、六十年代 ?B、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D、九十年代后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1.0分)1.0 分 ?A、黄巾起义

?B、靖康之乱 ?C、安史之乱 ?D、五胡乱华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1.0分)1.0 分 ?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 ?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 ?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1.0分) 1.0 分 ?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 ?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 ?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1.0分)1.0 分 ?A、军事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人口因素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1.0分)1.0 分 ?A、徽州 ?B、山西 ?C、湘西 ?D、绍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浅议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理念和措施

浅议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活动对河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渐渐的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但是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传统的方法对生态破坏较大。采用生态修复的方法能恢复已受破坏的河流生态环境。通过分析受损河流生态系统在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现金理念和技术。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河流生态系统传统治理生态修复目标技术措施植物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对河流的过度开发利用而不加以保护。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而很少考虑河流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河流治理中大量的采用混凝土等硬质材料使自然水体形态渠道化或水池化,水岸混凝土化,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使得河流无法自净;隔断了水体与陆地之间的联系,使得水质恶化,水生生物锐减,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天然,提倡和谐发展、简历生态型社会等并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河流环境,修复和构建生态型河流已是势在必行了。河流石水陆交错带,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洪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能使物质通过其界面区的速度和形式保持适当,从而使陆地加强了“水土保持”,水体防止了“富营养化”的出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高强度的开发,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在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表现尤为突出。 河流生态修复的目标正是为了重建受到破坏的河岸生态系统,恢复水文、地质、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目前国内对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护坡上,而往往忽视了对河流功能恢复,对其河流生态治理整体上认识不足。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探讨河流生态功能修复的目标和措施。 一、传统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 河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水环境的重要载体,也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的和河流争夺空间和资源,特别是经济的发展更加重了对河流的索取,然而传统的河流治理技术中,特别是对城市河流,为了争夺有限的土地和控制河势、确保河流的防洪安全,人们着力于运用石块、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片面强调防洪、排涝或兴利输水,不考虑对水生态、水环境的影响,牺牲了河流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损伤了河流的健康,破坏了生态系统,污染了水环境,缩短了河流的生命,退化了河流应有的功能。而且在各种的设计规范,未明确提出河流的生态治理的要求,致使不少地方的河流,被人为渠化及对河岸的强行硬化,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主要有: 与河流争夺空间,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 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河流水面不断的被人为侵占或缩窄,导致城市水面积急剧减少,天然调蓄功能严重萎缩,家中了内涝发生的几率。在城市建设中,为了多争一块土地,许多城市盲目填河,将河流排水改为管道排水,将软排水改为硬排水,城市排水管网与城市河流不配套,排水系统不协调。防汛排水时,市区内河水满为患,泵站被迫停机的事时有发生,致使城市排水的矛盾十分突出。 河道两岸水渠化、硬化,导致城市景观河水环境的破坏 国内河流治理片面追求统一化、直线化、河槽渠化,河岸硬化,边界整齐,走向笔直,河流两岸被强行硬化覆盖,只考虑河流的防洪功能,而淡化了河流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破坏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破坏了生态环境。河岸衬砌硬化之后,原始河岸面目全非,土体与水体的关系相割裂,隔断了河流水域中的生物、微生物与陆域的接触,并引起其自然生存环境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概述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概述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0712班 左薇薇2007250036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河流生态系统退化问题愈来愈严重。从一首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我们可以了解我国大部分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大致过程。2000年,我国11.4万km河流水质评价统计结果显示.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58.7%,10年过去了,这一数字仍在大幅度下降。 说到这里大家就有疑问,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退化生态系统?我一一个大家做出解释。 在大气科学和应用气象学中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由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以及分解者(腐生微生物)4部分组成。 在地理学和生物地理学中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以及其中的能量流过程构成的系统。 在昆虫和昆虫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形成彼此关联、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在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中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我们主要采用第四个定义来解释生态系统。

退化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干扰下,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 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河流廊道水生和陆生动植物物种数量減少,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湖泊和湿地面积萎缩,华北等地区地下水位元持续下降等。 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目前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是江河、湖泊和水库的污染問題,这对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造成了重大威协; 二是北方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由于超量用水造成河流干涸和断流,引起河流生态系统退化。 三是除了化学药品和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随意排放到河流当中,人类为了自身的安全与发展,对于河流的进行了大量的人工改造。特别是近一百多年来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对河流进行了大规模开发利用,兴建了大量工程设施,改变了河流的地貌学特征。河流一百年的人工变化超过了数万年的自然演进。有学者估计,至今,全世界有大约60%的河流经过了人工改造,包括筑坝、筑堤、自然河道渠道化、裁弯取直等(Brookes,2001)。据统计,全世界坝高超过15米或库容超过300万立方米的大坝有45000座。其中大约40000座大坝是在1950年以后建设的。坝高超过150米或库容超过250亿立方米的大坝有305座。(ICOLD,2000)。建坝最多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前苏联、日本和印度。 一方面,这些工程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另一方面却极大改变了河流自然演进的方向。人们始料未及的是对于河流大规模的改造,造成了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导致河流生态系统的不同程度的退化。这种退化也降低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本来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因此而减少,这样反过来又损害了人类自身的利益。 人类也逐渐意识到河流生态系统对自身的副作用是异常巨大的,也开始寻求方法进行生态系统恢复。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维系河流健康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