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高中生物复习第9讲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复习第9讲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复习第9讲细胞呼吸
高中生物复习第9讲细胞呼吸

第9讲细胞呼吸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及过程1,2,3,5,6,7

2.细胞呼吸方式探究8,9,12

3.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原理应用10,11,14

4.综合考查4,13,15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B.有H2O产生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C.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呼吸已停止

D.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解析:无氧呼吸也能产生CO2;有H2O产生说明一定有氧气的消耗,故该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也可能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

细胞的大。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

C.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

D.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

解析: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因此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时,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还

原性氢和氧气结合,产生水;肺炎双球菌是细菌的一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

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

3.(2018·四川成都七中模拟)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

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作用都要产生NADPH

D.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解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其产生的CO2中的氧有一部分来自水中的氧;高等动物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只有有氧呼吸才

能产生CO2,所以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时,可能也进行了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是NADPH而是NADH,NAD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PH是还原型辅酶Ⅱ;用18O标记(CH2O),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

二氧化碳,因此用18O标记葡萄糖完成该过程后,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4.(2017·海南卷)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甲组乙组

处理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

结果种子中的胚呈红色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使染料变成红色

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解析:依题意染料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染料若被氧化则呈无色,被还原则呈红色,活细胞有细胞呼吸产生还原剂,染料被还原,故呈红色,死种子没有代谢,不能将染料还原,甲组细胞是活细胞,胚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作为还原剂使染料变成红色;乙组中的种子煮沸后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变性失活,细胞失去了选择透过性,不能将染料运出细胞;依题意“染料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可知,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5.(201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期中)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X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 a

C.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D.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Z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解析: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

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X(无氧)条件下的产生物质是乳酸,a是二氧化碳;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现象Z是灰绿色。

6.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

D.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氧气

解析:题图为细胞呼吸过程模式图,①②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①④③为有氧呼吸,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CO2、[H]、O2、酒精;

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H]。

7.下表是苹果在有氧条件下,测得O2消耗量和CO2产生量的关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D )

氧浓度(%) a b c d e CO2产生量(mol/min) 1.2 1.0 1.3 1.6 3.0 O2消耗量(mol/min) 0 0.5 0.7 1.2 3.0

A.氧浓度为a时,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在细胞质基质中形成

B.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3

C.氧浓度为c时,细胞呼吸产生酒精的量为0.6 mol/min

D.氧浓度为d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4用于酒精发酵

解析:氧浓度为a时,由于O2的消耗量为0,说明此时苹果只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氧气为0.5,CO2产生量为0.5,葡萄糖消耗量为0.5/6,无氧呼吸CO2产生量为0.5,葡萄糖消耗量为0.5/2,因此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

吸的1/3;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为1.3-0.7=0.6,所以苹果产生C2H5OH的量为0.6 mol/min;氧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量为1.2,故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无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4,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2,消耗的葡萄糖中有1/2用于酒精发酵。

8.(2018·河北邢台高三质检)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培养液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B.重铬酸钾能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C.降低温度对培养液中气泡的产生速率无影响

D.该实验中有氧组为实验组,无氧组为空白对照组

解析: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过高会造成酵母菌细胞失水,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温度影响酶的活性,降低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该实验为对比实验,有氧组和无氧组都为实验组。

9.(2019·山西太原月考)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④→①→③,一般④前需接橡皮球或气泵

B.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②→③,一般需将②瓶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③

C.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有CO2产生

D.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还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替代,以检测是否产生CO2

解析:设置有氧条件要通入空气,并且要除去空气中的CO2,防止CO2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所以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④→①→③;为了避免锥形瓶空气中CO2和O2对实验的影响,需先放置一段时间,再由②

连接③;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则说明有CO2产生;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用来检测酒精,不能检测CO2。

10.如图表示一昼夜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从图甲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的温度为B点所对应的温度

B.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

C.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D.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贮藏水果和蔬菜解析:由D到E,氧气增加,无氧呼吸受到抑制,有氧呼吸增强,由E到F,随着氧气浓度增加,有氧呼吸增强;E点呼吸作用最弱,更适合贮藏水果和蔬菜。

11.(2018·福建福州期末)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及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马拉松运动时,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2

B.伤口较浅时,破伤风芽孢杆菌进行有氧呼吸繁殖快

C.中耕松土能促进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吸收无机盐

D.利用酵母菌在持续通气的发酵罐进行无氧呼吸可以生产酒精

解析:马拉松运动时,人体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菌,不进行有氧呼吸;中耕松土能促进根系细胞的有氧呼吸,有

利于根吸收无机盐;持续通气的发酵罐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能产生酒精。

12.(2018·湖北襄阳调研)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①~⑥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表的实验。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类别

①②③④⑤⑥

葡萄糖- + - + + + 丙酮酸+ - + - - - 氧气+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②⑥

B.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③⑤

C.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D.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解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由表格可知,①试管在细胞质基质中,提供丙酮酸和氧气,不能进行呼吸作用,②试管在细胞质基质中,提供葡萄糖,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2,③试管在线粒体中,提供丙酮酸和氧气,能够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二、三阶段,

能产生水和CO2,④试管在线粒体中,提供葡萄糖,不能进行呼吸作用,⑤试管中有酵母菌、葡萄糖和氧气,能进行有氧呼吸,⑥试管中有酵母菌、葡萄糖,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酒精是在无氧情况下,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会产生酒精的是②、⑥;有氧情况下丙酮酸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产生CO2和H2O,会产生CO2和H2O 的试管只有③、⑤;根据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根据试管②④⑥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二、非选择题

13.(2018·福建莆田模拟)下图1表示蛙的腓肠肌及与之相连接的神

经和骨骼,电刺激坐骨神经,腓肠肌可发生收缩,下图2表示某实验小组以蛙肝细胞为原材料制备的甲、乙两种溶液,该实验小组利用腓肠肌和相关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小组用电持续刺激坐骨神经,发现腓肠肌的收缩程度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失去收缩能力,其原因是

(2)实验小组向完全失去收缩能力的腓肠肌分别滴加葡萄糖溶液(A组)和ATP溶液(B组),然后再电刺激坐骨神经,发现组腓肠肌恢复收缩能力,该实验说明是直接能源物质。

(3)若将图2所示溶液甲和溶液乙分别滴加到(1)中失去收缩能力的

腓肠肌上(分别标记为甲组和乙组),再电刺激坐骨神经,看到的现象是;该实验可说明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场所是。

解析:(1)肌肉在离体的情况下,由于缺少能源物质的供应,在肌肉细

胞中储存的能源物质消耗完后,由于缺少能源物质而不能收缩。(2)

葡萄糖不能给生命活动直接供能,而ATP可以,故B组腓肠肌恢复收缩能力;说明ATP是直接能源物质。(3)肝细胞的上清液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能够分解为丙酮酸,产生ATP;沉淀物是肝细胞的细胞器,葡萄糖在线粒体中不能分解,不能产生ATP。

答案:(1)腓肠肌的持续收缩使细胞内储存的能源物质消耗殆尽

(2)B ATP

(3)甲组腓肠肌收缩,乙组腓肠肌不收缩细胞质基质

14.(2018·四川成都二诊)为探究高浓度CO2对冷藏水果细胞呼吸的

影响,研究人员将等量新鲜蓝莓分别置于两个密闭的冷藏箱中,一个冷藏箱中只有普通空气(未处理组),另一个加入等量的含高浓度CO2的空气(CO2处理组),两组都在4 ℃条件下贮藏。以后每10天(d)取样一次,测定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mol)和O2吸收量(mol),计算二者

的比值得到如图所示曲线(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0~10 d内蓝莓细胞呼吸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10 d后未处理组蓝莓细胞呼吸的产物除了CO2外,还有;20 d后CO2处理组蓝莓细胞产生CO2的场所是。

(2)实验结果显示,10 d后未处理组蓝莓的CO2/O2的值逐渐上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高浓度CO2处理对蓝莓细胞的无氧呼吸有明显的作用。

解析:(1)实验过程中,0~10 d内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等于1,说明都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此蓝莓细胞呼吸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10 d后未处理组蓝莓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说明蓝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因此细胞呼吸的产物除了CO2外,还有水和酒精;20 d后CO2处理组蓝莓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2)实验结果显示,10 d后未处理组蓝莓的CO2/O2的值逐渐上升,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密闭冷藏箱中O2浓度逐渐降低,蓝莓细胞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无氧呼吸逐渐增强。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O2处理组加入等量的含高浓度CO的空气”,而曲线中处理组的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比值低于未处理组,说明高浓度CO2处理对蓝莓细胞的无氧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答案:(1)线粒体内膜水和酒精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2)密闭冷藏箱中O2浓度逐渐降低,蓝莓细胞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而无

氧呼吸逐渐增强抑制

15. (2019·河北唐山月考)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酵母菌在

不同温度下的发酵实验,取200 mL不同温度的无菌水倒入培养瓶,然后加入15 g葡萄糖及5 g干酵母,混匀后放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实验进行20 min,观察现象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处理方法实验现象

1 冰水(0 ℃) 没有气泡产生

2 凉水(10 ℃) 只能看到少量气泡

3 温水(30℃) 产生气泡,由慢到快,由少到多

4 热水(55℃) 始终没有气泡产生

(1)分析表格中实验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温度影响了,从数据中分析(填“能”或“不能”)得到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

(2)实验甲的装置中最初液滴未移动,在15 min后液滴缓慢向

(填“左”或“右”)移动,整个过程细胞中产生该气体的场所

有。

(3)有的同学认为实验组1和实验组4现象虽然相同,但原理不同,老师建议他进行实验验证,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若 ,

则证明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解析:(1)温度影响酵母细胞内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无氧呼吸强度。从表中数据判断,该实验中30 ℃时气体产生量最快、最多,但不能确定该温度为酵母菌发酵的最适温度。

(2)实验甲的装置中最初液滴未移动,说明进行有氧呼吸,氧气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产生量;在15 min后液滴缓慢向右移动,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整个过程细胞中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

有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3)实验组1中低温使酶活性较低,空间结构不变,实验组4中酶在高温下变性失活,为验证该假设,可将实验组1和实验组4放在30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观察气泡产生情况。若实验组1产生气泡,实验组4仍然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假设正确。

答案:(1)酵母细胞内酶的活性不能 (2)右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3)将实验组1和实验组4放在 30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观察气泡产生情况实验组1产生气泡,实验组4仍然没有气泡产生

第9讲细胞呼吸

复习目标 2. ATP 的结构分析 仆 I M C 、 i M CH HC C / 4嚓哇 右一 匕/ H I I OH OH 大量的能量。ATP 分子中 4.ATP 与ADP 的相互转换(反应式): 【课堂训练】 1. 一个成年人静止状态下 24h 有40kg 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 ADP 、ATP 仅有2— 10mg ,由此可见 ATP 第9讲ATP 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1编号: 班级: 姓名: 知识点1、细胞的能量通货 ATp 【课前准备】 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 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 1 2 345 合称 (2) 2 3 4 5 合称 (3) 3 4 5合称 (4) 4 5合称 3.ATP 是 的英文名称缩写, 结构简式可以写为 ,其中A 代表 ,P 代表 ,?代表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叫做 ,蕴含着 很容易水解。 5.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 相联系,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 相关联。

ATP 合成 ATP 水解 场所 包括细胞内所有需要 的进行生命活动的结构 能量 合成ATP 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 释放的 和光 合作用中吸收 的 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用于 【课前准备】 1有氧呼吸: 总反应式: 2、无氧呼吸: (1)场所: (2)反应式:① ,实例:. 【课堂训练】 1. 根据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③C 原子的转移途径: ④呼吸作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在生物体内含量 ,但需求量大,生物体内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 物质变化二 Hg — ,实例: ①CO 产生于第 阶段,Q 参与反应的场所 ,产生ATP 的是第 阶段。 ②[H ]是第 阶段的产物,来源于哪些物质? 变化: 产能怙况= 物质变化: 产能怙况: 二阶

第10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

第10讲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 [目标要求]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应用。 1.物质名称:b :O 2,c :ATP ,d :ADP ,e :NADPH([H]),f :C 5,g :CO 2,h :C 3。 2.生理过程及场所 考向一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基本过程的判断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中物质及能量的转化 (1)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中各种元素的去向 C :CO 2――→暗反应 有机物――→呼吸Ⅰ 丙酮酸――→呼吸Ⅱ CO 2 H :H 2O ――→光反应 [H]――→暗反应 (CH 2O)――――――→有氧呼吸Ⅰ、Ⅱ [H]―――――→有氧呼吸Ⅲ H 2O O :H 2O ――→光反应 O 2――――→有氧呼吸Ⅲ H 2O ――――→有氧呼吸Ⅱ CO 2――→暗反应 有机物 (2)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中[H]和ATP 的来源、去路

(3)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中的能量转化 1.(2019·徐州考前模拟)下图表示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转移途径,其中①~⑥代表有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③不在生物膜上进行 B.参与过程②、③、⑤的酶种类不同 C.过程②、③、④、⑤都有A TP产生 D.过程③产生的[H]全部来自丙酮酸 答案D 解析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都不在生物膜上进行,A正确;②、③为有氧呼吸的过程,其催化酶都为呼吸酶,⑤为光合作用光反应过

程,它们的酶种类不相同,B正确;过程②、③、④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有ATP产生,⑤为水的光解,有ATP产生,C正确;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产生的[H]部分来自丙酮酸,部分来自水,D错误。2.(2017·全国Ⅱ,29)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O2NADP+ADP和Pi C5NADH(或还原型辅酶Ⅰ)(2)C和D(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形成NADPH和O2,因此图中①是O2;②可形成NADPH,应为NADP+;③可形成ATP,应为ADP和Pi;C3还原可形成有机物和C5,因此 ④表示C5。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代表的物质是NADH(或还原型辅酶Ⅰ)。 (2)图中A表示光反应阶段,B表示暗反应阶段,C代表细胞质基质(可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D代表线粒体(可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合成A TP,而暗反应阶段不但不能合成ATP还会消耗A TP。因此,ATP合成除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C和D。 (3)植物叶肉细胞中,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最终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考向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中的气体代谢分析 不同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的气体代谢特点

第9讲 细胞呼吸-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名师精讲练(新高考地区专用)

第9讲细胞呼吸 【基础梳理】 一、细胞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1.有氧呼吸 (1)概念: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2)过程 (3)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细胞呼吸过程中元素的转移过程,如设两组,分别用18O标记氧气(1 8O2)和葡萄糖(C6H1812O6),从而研究物质变化。(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O2参与了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所以细胞呼吸产生的水中的氧来自O2,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CO2是在第二阶段产生的,是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有氧呼吸过程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水,反应物中的水在第二阶段参与反应,生成物中的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由[H]和O2结合生成的。 (4)放能:1 mol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有1161 kJ左右的能量转移至ATP中,其余能量则以热能形式散失。 (5)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相比,有氧呼吸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

步释放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 中。 2.无氧呼吸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发酵。 (1)场所:全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2)总反应方程式 生成乳酸:C 6H 12O 6――→酶 2C 3H 6O 3(乳酸)+少量能量 生成少量ATP 生成酒精:C 6H 12O 6――→酶 2C 2H 5OH(酒精)+2CO 2+少量能量 注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 。 (3)放能:1 mol 葡萄糖释放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5.94 kJ(生成酒精)的能量,其中均有61.08 kJ 左右转移至ATP 中。 (4)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4细胞呼吸中能量的释放与去向

第7讲 细胞呼吸

第7讲细胞呼吸 新课程标准北京市教学指导意见 内容要求内容标准及活动要求 (1)说明生物通过细胞呼吸将储存在有机分子中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 的能量转化为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 (教学提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名师解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从物质与能量的视角,探索细胞呼吸的过程,阐明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形成物质与能量观、通过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培养实验探究与科学探索能力。 备考指南:①利用图表对比有氧呼吸的三阶段、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②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加深理解细胞呼吸过程中元素的去向;③依照对比原则,分析有氧、无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产物及其检测方法。 考点一细胞呼吸的方式及过程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有氧呼吸 (1)过程图解 (2)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标出各种元素的来源和去路 3.无氧呼吸 1.细胞呼吸中[H]和ATP的来源和去路的比较 来源去路 [H]有氧呼吸:C6H12O6和H2O; 无氧呼吸:C6H12O6 有氧呼吸:与O2结合生成水; 无氧呼吸:还原丙酮酸 ATP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产生;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过程模型 必需条件 O 2和酶 不需O 2,但必须有酶催化 场所 细胞质基质(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三阶段)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全过程 产物 CO 2和H 2O 酒精、CO 2(或乳酸) 能量释放 1 mol 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释放 2 870 kJ 能量,可合成38 mol ATP(1 161 kJ) 1 mol 葡萄糖分解产生乳酸时释放196.65 kJ 能量,合成2 mol ATP(61.08 kJ) 特点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能量完全释放出来 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联系 ①第一阶段完全相同;②实质相同: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合成ATP 满足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而来的 据图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 (1)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 ,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 (填序号)。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2)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3)学生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童义。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2)学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有氧呼吸 一、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过能量,那么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硝化细菌的化学合成作用),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

样进行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胞呼吸。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什么,指的是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的,这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细胞呼吸指的是什么,它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请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介绍细胞呼吸其实就是糖的氧化。Ppt展示光能—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细胞呼吸--将能量释放供机体利用,根据有无氧气的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说明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这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主要形式。 教师:结合木头的燃烧的过程,它是一个较剧烈的化学变化,在高温下发生产生光和热,细胞呼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产生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是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则变成热能释放出去。比较细胞呼吸的过程,总结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糖的的氧化过程, 教师:提问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学生:线粒体 教师:PPT展示线粒体结构模型,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线粒体各部分结构,细胞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所以称其是动力车间。 教师: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让学生阅读书本P73-74,然后请同学回答哪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场所。 学生:阅读并回答三个阶段及场所。 教师:解释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过程,并书写每个过程的方程式,和同学一起来配平方程式,对[H]进行解释,它是一种脱氢酶的辅酶,其实就是脱氢酶脱下的氢然后给它拿着,待会给第三个环节利用,NADH是还原型的,NAD+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糖酵解)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 第10讲 细胞呼吸(含解析)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第10讲细胞呼吸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 B. 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会使溶液出现灰绿色 C. 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都可产生CO2 D. 酒精的产生说明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2.下列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中,产生CO2最多的是() A. B. C. D. 3.用“×”表示“无”,“√”表示“有”。下列关于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乳酸发酵酒精发酵 产生CO2√ √ 合成A TP ′′ 乳酸发酵酒精发酵 产生CO2√ √ 合成A TP ′′ 乳酸发酵酒精发酵 产生CO2′√ 合成A TP √ ′ 乳酸发酵酒精发酵 产生CO2′√ 合成A TP √ √ 4.癌细胞即使在氧气供应充足的条件下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ATP,这种现象称为“瓦堡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瓦堡效应”导致癌细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 癌细胞中丙酮酸转化为乳酸的过程会生成少量ATP C. 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利用 D.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NADH比正常细胞少 5.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 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 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 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6.生命活动的进行依赖于能量驱动,不同生物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噬菌体从宿主获取原料,依靠自身结构完成呼吸作用 B. 大肠杆菌没有线粒体结构,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C. 植物在叶绿体合成葡萄糖,并直接运输到线粒体中氧化 D.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供能 7.如图为以葡萄糖为底物的需氧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如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转变成乙和丁的过程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B. 乙转化成丙和丁的过程中有CO2产生 C. 催化丙转化成丁的酶主要存在线粒体基质 D. 上述物质转化过程中均能产生ATP 8.丙酮酸通过MPC(载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参与相关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时会产生少量[H] B. 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可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C. MPC功能缺陷可能导致乳酸积累对细胞产生毒害 D. 丙酮酸通过MPC进入线粒体不属于自由扩散 9.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能产生CO2 B. 过程①②均能生成ATP C. 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 D. 图中葡萄糖能彻底氧化 10.某种高等植物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①~③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过程释放的能量大于③释放的能量 B. 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②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 C. 即使在有氧条件下,该植物有些内部细胞由于供氧不足也会进行①② D. 发生①③时,CO2的释放量大于O2的吸收量 11.下列关于乳酸菌和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遗传物质都是DNA,都与蛋白质结合组成染色体 B. 在无氧条件下,两者的有氧呼吸过程都会受到抑制 C. 在有氧条件下,两者都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CO2并释放能量

学习网站大全

因为东西实在太多了,不可能一一写好发,所以存了网站,需要什么直接复制网址打开看就行了。有空可以自学,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挑着看看。 语文: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第二部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 第五部分写作 数学: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二章函数 第三章数列 第四章三角函数 第五章平面向量 第六章不等式 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第八章圆锥曲线 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第十章排列、组合和概率 第十一章统计 第十二章导数 英语:

第一部分单元训练 第二部分写作训练 第三部分语法训练 第四部分听力训练 第五部分高考试卷 第六部分单词拼写 生物: 高二生物第1册(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高二生物第1册(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高二生物第1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上) 高二生物第1册(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下) 高二生物第1册(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二生物第1册(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高二生物第2册(六上)(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高二生物第2册(六下)(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高二生物第2册(七)(第七章生物的进化) 高二生物第2册(八)(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高二生物第2册(九)(第九章人与生物圈)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四生命的延续)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五生物与环境) 高考总复习二轮(专题六实验、实习和研究性学习)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上)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下)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上)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下) 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七章生物的进化,第九章人与生物圈)高考总复习一轮(教师用书)(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高三生物全一册(一)(第一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高三生物全一册(二)(第二章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 高三生物全一册(三)(第三章遗传与基因工程) 高三生物全一册(四)(第四章细胞与细胞工程) 高三生物全一册(五)(第五章微生物与发酵工程)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3节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认识有氧呼 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 2.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掌握两 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重难点) 3.理解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重点) 1.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形成物质与 能量的生命观念。 2.通过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 的学习,养成分类与比较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提高 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的科学探究能力。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呼吸产物的检测 检测产物试剂现象CO2 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酒精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橙色变灰绿色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产物? ????有氧条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2.细胞呼吸的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总反应式 C 6H 12O 6+6H 2O +6O 2――→酶12H 2O +6CO 2+能量。 2.过程 3.概念 (1)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条件:有氧参与、多种酶催化。 (3)物质变化 ①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②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4)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并生成大量ATP 。 4.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的不同特点 (1)有氧呼吸过程温和; (2)有氧呼吸进行时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 (3)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 中。 三、无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类型和过程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呼吸作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三、教学时数 本节内容需要约2课时完成。第一节为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本节讲述第二课时。 四、教学用具 要求学生合上课本,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表格,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五、教学方法 结合PPT课件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六、学法指导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注意细胞呼吸过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及条件,注意整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以及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七、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生活中的食物图片,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2: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大家知道,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可以释放出其中的能量。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内怎样才能释放出来呢? (回答:有机物必需分解才能释放其中的能量。) 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细胞要生活在常温常压下,这就意味着在细胞内葡萄糖不可能通过燃烧释放出能量。在细胞中应该有一个类似葡萄糖燃烧的过程,可以将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但又不伤及细胞。又由于生命活动是持续不断的,需要葡萄糖将储存的能量逐步地、缓慢地释放,随时被细胞利用。这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也叫做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1)主要场所:线粒体 (2)过程 请观察,第一阶段的变化 提问:这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什么?(回答: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还原型[H]和少量ATP。)提问:这个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回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提问:这个阶段在哪儿进行?(回答:细胞质基质。)

2018届高中三年级生物一轮复习学案_第9讲_细胞呼吸

学案9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课前探究案 【预习目标】 1.明确“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各步操作的目的。 2.准确写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总方程式和分步。 3.能够分析课本中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基础知识回顾】 一、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成,释放能量并生成 的过程。 2、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存,属于菌。在有氧条件 下,产生较多,释放更多,用于自身繁殖;在无氧条件下,产生较少,释放较少,同时产生。 3、检测CO2的产生:可使用或,其现象分别为或。 检测酒精的产生:可使用橙色的溶液,其在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色。 4、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来探究某种因素与的 关系的实验。 思考1:该实验中如何保证酵母菌的正常生活? 思考2:呼吸作用实验常见试剂及措施

⑴常用试剂及作用:NaOH ;Ca(OH)2。 ⑵若用种子,遮光与否对实验不产生影响,若用叶片或幼苗,则必须处理。 ⑶控制无氧呼吸:装置要,溶液配制要用水。 二、有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产 生,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过程: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3、反应式: 4、释放能量:1 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释放2870 kJ的能量,其中有kJ的能量存储在 ATP中,能量利用率为,其余能量以形式散失。 思考3:所有生物有氧呼吸都在线粒体中进行吗?有氧呼吸全过程均需O2参与吗? 三、无氧呼吸 1、概念:细胞在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分解为的氧化产物,同 时产生少量能量的过程。 2、场所过程: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3、反应式:⑴酒精发酵:

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强化训练:第三单元 第9讲 细胞呼吸

第9讲细胞呼吸 测控导航表 知识点题号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及过程1,2,3,5,6,7 2.细胞呼吸方式探究8,9,12 3.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原理应用10,11,14 4.综合考查4,13,15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B.有H2O产生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C.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呼吸已停止 D.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解析:无氧呼吸也能产生CO2;有H2O产生说明一定有氧气的消耗,故该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也可能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 C.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

D.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 解析: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因此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时,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还原性氢和氧气结合,产生水;肺炎双球菌是细菌的一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 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3.(2018·四川成都七中模拟)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 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作用都要产生NADPH D.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解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其产生的CO2中的氧有一部分来自水中的氧;高等动物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只有有氧呼吸才 能产生CO2,所以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时,可能也进行了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是NADPH而是NADH,NAD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PH是还原型辅酶Ⅱ;用18O标记(CH2O),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 二氧化碳,因此用18O标记葡萄糖完成该过程后,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细胞呼吸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第9讲细胞呼吸作业(含解析)新人 教版 细胞呼吸 (限时:40分钟) 1.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 ) A.丙酮酸B.乳酸 C.二氧化碳D.水 D 解析:18O2进入小鼠细胞后首先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与[H]反应生成水,D正确。 2.(2019西安模拟)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是为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B.要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以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慢跑可以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获得较多能量 A 解析:选用透气性好的“创可贴”,主要是为了抑制厌氧菌的生存和繁殖。 3.(2018贵阳市5月试题)从小鼠的肝细胞中提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分别保存于试管中,置于适宜环境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保持活性需将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 B.向盛有细胞质基质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有CO2产生 C.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葡萄糖,可测得氧的消耗量加大 D.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降低温度不改变线粒体的耗氧速率 A 解析:线粒体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质基质呈胶质状态,有一定的渗透压,因此为保持活性需将提取的线粒体置于等渗缓冲溶液中,A正确;小鼠细胞的细胞质基质发生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不产生CO2,B错误;线粒体中只发生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被分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C错误;降低温度会使有氧呼吸过程所需酶的活性下降,从而降低线粒体的耗氧速率,D错误。 4.(2019正定模拟)长期浸水会导致树根变黑腐烂。树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的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2020年高考生物讲义:第9讲 细胞呼吸

第9讲细胞呼吸 测控导航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B.有H2O产生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C.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呼吸已停止 D.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解析:无氧呼吸也能产生CO2;有H2O产生说明一定有氧气的消耗,故该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也可能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来自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产生水 C.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在线粒体基质

D.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H],第二阶段消耗[H] 解析: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因此长跑时人体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时,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还原性氢和氧气结合,产生水;肺炎双球菌是细菌的一类,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其他细胞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 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3.(2018·四川成都七中模拟)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 胞呼吸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作用都要产生NADPH D.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解析: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其产生的CO2中的氧有一部分来自水中的氧;高等动物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只有有氧呼吸才 能产生CO2,所以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时,可能也进行了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是NADPH而是NADH,NADH是还原型辅酶Ⅰ,NADPH是还原型辅酶Ⅱ;用18O标记(CH2O),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 二氧化碳,因此用18O标记葡萄糖完成该过程后,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人教版2020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9讲细胞呼吸(含解析)

细胞呼吸 李仕才 1.(2018·河北保定一中第三次质检,59)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具有放射性的化合物是( ) A.丙酮酸B.乳酸 C.二氧化碳D.水 解析:D [18O2进入小鼠细胞后首先参与的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与[H]反应生成水,D正确。] 2.(2018·甘肃兰州月考,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H]少 B.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ATP的 C.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破坏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 D.细胞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解析:B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H]的比例是4∶24,A 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由于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所以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破坏内环境pH的相对稳定,C正确;细胞呼吸时有机物中的能量是逐步释放的,D正确。] 3.(2018·安徽1号卷)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构建的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A~G表示各种物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催化A→B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中 B.D表示[H],C和F表示同一种物质 C.葡萄糖→A→B的过程中能量大部分转移到ATP中 D.B可以参与光合作用,E可以来自光合作用 解析:C [A→B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由有氧呼吸的过程可知,D表示[H],C和F都表示H2O。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图中B和E分别表示CO2和O2,分别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4.(2018·宁夏银川一中一模,1)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可产生外毒素使机体发病,而外毒素的毒性可被胰蛋白酶解除。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破伤风杆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 B.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C.破伤风杆菌分泌的外毒素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D.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解析:B [由“破伤风杆菌一般在较深伤口内繁殖”可知,破伤风杆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A正确;破伤风杆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B错误;外毒素毒性很强,不能直接作为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经脱毒处理做成类毒素后,利用类毒素毒性很弱而免疫原性强的特点,才可做成疫苗来进行预防接种,C正确;破伤风杆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D正确。]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9讲ATP的主要来源__细胞呼吸课后作业含解析必修1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湖南长沙铁路一中二模)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有氧呼吸过程中[]的产生和消耗均在线粒体内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需呼吸酶不完全相同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中 .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 解析真核生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消耗于线粒体内膜,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催化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酶相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的酶不同,正确;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转移到中,大多数以热能形式散失,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没有线粒体的某些原核生物也可能进行有氧呼吸,正确。 .(·吉林省实验中学月考)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②过程既有水参与,又有水产生 .①③过程将导致细胞内[]的积累 .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都有大量能量释放 .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①③过程获得能量 答案 解析②过程代表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既有水参与,又有水产生,正确;①过程产 生的[]用于③过程的还原,不会导致细胞内[]的积累,错误;①②③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②有大量能量释放,错误;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①②过程获得能量,错误。 .酵母菌在一段时间内,放出的与吸收的之比是∶,该细胞的呼吸方式是( ) .有氧呼吸为主.无氧呼吸为主 .无法确定.两种呼吸方式强度相等 答案 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分别为++++能量,++能量,设酵母菌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则酵母菌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为,产生的二氧化碳为,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为,由反应式可得关系式:(+)∶=∶,解得∶ =∶,故选。 .(·东北三省三校二模)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无氧呼吸在第一、二阶段都能合成少量

高中生物考点练习:细胞呼吸(解析版)

高中生物考点练习:细胞呼吸 一、单选题 1.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 mL锥形瓶中,加入40 mL活化酵母菌和60 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答案】C 【解析】t1→t2,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下降,但与O→t1段相比,下降幅度变小,故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比较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时,培养液中O2相对含量较高,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t3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与t1时产生CO2的速率近似相等,相同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比有氧呼吸少,可见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B正确;由题意可知,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获得的,若降低10 ℃培养,则呼吸速率下降,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延长,C错误;因酵母菌在后期进行了长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故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会变成灰绿色,D正确。 2.下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呼吸类型所用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虑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 B.如果甲装置液滴不动,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

C.如果甲装置液滴右移,乙装置液滴左移,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D.如果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右移,说明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液滴移动代表氧气消耗量,乙中是蒸馏水在无氧呼吸时消耗氧气和产生二氧化碳量相同,液滴不会变化,如果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液滴向右移动。甲装置液滴左移,乙装置液滴不动,说明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故A正确。甲装置不动说明有无氧呼吸,乙装置右移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故B正确。在以葡萄糖为底物时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甲不会右移乙不会向左移动,故C错误。甲左移说明有有氧呼吸,乙向右说明有无氧呼吸,因此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故D正确。 3.下图装置用以测量小白鼠的呼吸过程中气体消耗的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经数小时后U形管a、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 【答案】C 【解析】因为小白鼠呼吸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的压强减小,故b处上升,a处下降。 4.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的小麦种子呼吸方式及其产物(呼吸底物都为糖类),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第9讲 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专题复习与巩固训练 【要点整理】 知识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 (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体积二氧化碳,加压可使其溶解得更多。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因此,可采用倾倒法转移二氧化碳。 (4)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会变成无色的液体,甚至变成白色雪状的固体。通常把固体二氧化碳叫做。干冰易,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说明: CO2本身没有毒性,但含量超过一定量时具有窒息作用,空气里CO2含量达到4%~5%(体积分数)时,会使人感到气喘、头痛、眩晕等;达到10%就会使人窒息,导致死亡。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受热分解更快。 CO2+H2O===H2CO3,H2CO3=== +↑ 说明: 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常用此反应二氧化碳的存在。 CO2+Ca(OH)2=== ↓+H2O 例1 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知识点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及原理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 ++CO2↑。 2.实验装置及步骤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说明①长颈漏斗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②反应装置中的导管要刚刚露出橡皮塞,以利于生成的气体排出,易于收集气体;③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应用法收集,集气瓶中的导管要伸到靠近集气瓶的底部,使空气完全被排出,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2)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将块状大理石(或石灰石)装入锥形瓶;③塞紧双孔橡皮塞;④由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⑤收集气体。 3.二氧化碳的验满与检验 (1)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如果,则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检验方法: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 例2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CO2和验证CO2的某些性质,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装置甲中应添加固体试剂的名称是。 (3)用装置乙收集CO2时,导管口a应与(填“b”或“c”)相连。 (4)用图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1/3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5)往图丁的烧杯内缓缓通入CO2,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 知识点3: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收集方法 1.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1)反应原理;(2)反应装置;(3)气体验证。其中最重要的是装置的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发生装置主要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收集装置主要考虑生成气体的物理性质(溶解性、密度大小)。2.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分析如下: (1)固体+固体气体,如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加热制氧气,如图A所示。装置特点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以免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导气管不能伸入试管中太 长,否则不利于气体排出。 (2)液体+固体→气体,如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如图B 所示。装置特点是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内,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逸出。3.根据制取气体的性质,集气方法可有下述两种情况: (1):凡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均可用此方法,如收集H2、O2等气体。 (2):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且不与空气中任何一种成分反应的气体均可用此方法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