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必修3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必修3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必修3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必修3

专题1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师用书必修

3

考点1| 百家争鸣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的内容。

1.先秦时期,思想家孟子主张“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思想家荀子主张“君人者,欲安,则莫若平政爱民矣”。他们的主张( )

A.都属于春秋时期的同一思想流派

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积极性

C.都否定了法在治国中的重要作用

D.都被当时诸侯国国君采纳

B[孟子和荀子的主张都强调了施政为民的重要性,B项符合题意。]

2.(2016·浙江学考)有学者援引“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而无不治也”以总结汉初统治思想。据此判断,汉初统治者吸收了先秦时期( )

A.法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儒家思想

B[题干中出现“无为”,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B项。]

3.(2014·浙江学考)有学者在评论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时指出:他们的主张,由同情心立脚,但绝对不认亲疏远近的分际,所以最重要的精神在兼爱和非攻。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孟子B.庄子

C.墨子D.韩非

C[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战国时期”和“兼爱和非攻”,很容易判断出这一学派为墨家,故C项正确。]

4.(2015·浙江学考)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主张中,由他提出的是(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C.“制天命而用之”

D.“兼相爱,交相利”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仁政”思想的体现,故A项正确;“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是法家韩非提出的,故B项错误;“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的“兼爱”思想,故D项错误。]

考点2| 汉代儒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董仲舒的文化体制改革

①背景:汉武帝初年,起用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方略。

②内容:建议皇帝倡导儒学,实践德政,推行教化,养士求贤,当政策应当“更化”时就必须“更化”;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主张确立儒学独尊的地位,文化“一统”可以成为政治“一统”的根基。

(2)汉武帝的尊儒措施:汉武帝认可董仲舒的观点,采取了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等措施,使儒学地位开始提升。

(3)独尊儒术的影响

①消极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②积极意义:使儒学地位上升,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这有利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2.太学的创建

(3)意义

①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②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在文化传播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③改变了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情形,使少数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人得到入仕的机会。

④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

1.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

A.儒学地位上升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2.(2014·浙江学考)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实行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B.建立“中朝”

C.独尊儒术D.推崇理学

C[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董仲舒主张”以及“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可以得出这一措施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项正确。]

考点3|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1)代表人物: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是理学的开创者。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明代王守仁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2)思想主张

1.(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

是要( )

A.格物致知B.正纲常

C.正百官D.正君心

D[朱熹认为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正君心”,故选D项。]

2.(2015·浙江学考)“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

A.北宋B.南宋

C.明代D.清代

C[由材料“知行合一”可以判断出这位思想家为王守仁,他是明朝人,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4|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1.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1)思想主张

①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者”,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③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2)影响: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2.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

(1)思想主张

①提倡“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②批判“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③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④指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2)代表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3.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1)政治思想:政治思想的主旨是“循天下之公”;猛烈抨击“孤秦”“陋宋”,深刻揭露了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

(2)历史观: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强调“天地之化日新”。

1.梁启超在评价某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这部书应该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集注》

C.李贽的《焚书》《藏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由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早期民主思想,这正好迎合了近代民主思想的潮流,最能引起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的兴趣。故D项正确。] 2.“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以上言论属于( )

A.李贽B.顾炎武

C.王夫之D.黄宗羲

C[从题干材料“天地之化日新”“世之有鼎革”可知反映的是王夫之的唯物史观,故选C项。]

3.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来限制君权的思想主张出现于( )

A.秦汉时期B.魏晋南北朝

C.隋唐时期D.明末清初

D[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以限制君权,故选D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