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

近代史课后题答案

1.怎样认识中国社会由盛转衰?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的原因和表现

⑴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⑵表现: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明朝中后期,在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生产关系虽然没有像欧洲那样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但已经从经济基础方面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②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特务统治、八股取士、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表明了依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难以维持统治,只好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君主专制制度走向反动,证明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衰落。③对外关系上,一方面,外国势力开始侵扰我国,出现了边疆危机,如明中期倭患严重、葡萄牙侵扰我东南沿海、荷兰侵占台湾、沙俄侵略东北地区等,表明封建王朝面临民族危机;另一方面,统治者的政策也由积极进取转向闭关锁国、消极防守,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④文化上,科技发展相对缓慢,逐渐落后于西方;理学走向极端,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启蒙思想;具有新思想、新内容的明传奇佳作的涌现;直接揭露封建社会走向腐朽和没落的明清小说;西学东渐现象的产生等。这些都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在文化领域里的反映。⑤农民斗争上,明末农民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口号,矛头直指土地兼并,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反封建斗争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被迫同英、美、法等国签订了《向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1.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战前,中国政治上是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国家。战后,割让香港等条款破坏了中围的领土及领海主权;“领事裁判权”制度,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破坏了小国的关税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为列强广泛地掠夺中国提供了方便。这样,中国就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园家开始沦为一个遭受外因侵略者奴役的半殖民地国家。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战前,中国经济上是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国家,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有力地排斥着外国的商品侵略。战后,废除“公行”制度,增加通商口岸,丧失关税主权,外国的廉价商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这种商品“重炮”,逐渐摧毁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中国日益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3.中国的社会阶级结构和主要矛盾开始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基本上只有两大对立阶级,即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战后,出现了一批买办和买办商人;在外国企业中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除原有的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又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相中华民族的矛盾。从此,中国的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期。因此,鸦片战争是申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近代史上资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有哪些?

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中法战争(1883—1885年);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抗日战争

4.资本—帝国主义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1使中国有封建社会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开始变化,由封建领导阶级与农民的矛盾变成中国人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3 中国门户开始开放,改变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4但是也有积极影响,外国的洋枪大炮使沉睡中的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开始寻求富国强兵的方法

,一些先进的进步人士引进介绍先进的西方科技、文献等.

5. 列举洋务运动举办的洋务事业?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派最早的现代军事工业。李鸿章:早期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最大的军事工业,后来又创办开平矿物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接管天津机器制造局,是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船舶修造厂。

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是中国重工业的先驱。洋务派还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北洋海军实力最强,归李鸿章管辖;其次是福建海军,归左宗棠管辖,南洋海军形同虚设实力非常弱,无法与北洋和福建相提并论。奕忻:洋务派中央代表人物,总理衙门大臣,是洋务运动的中央领导核心。

6. 评价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的原因?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第一,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第二,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第三,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7. 结合洋务运动与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谈谈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开端1、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工业现代化。

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生产,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起步。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使中国这个古老的荒原上,出现了大型的近代新式企业和新型的社会生产力。

例如: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虽然仍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存在诸多的缺陷,但它们采用机器生产和雇佣劳动制,给中国增添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使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道路上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些军事工业的兴办,多少增强了清朝的国防力量,而且对后期民用工业(包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发生发展起到一种开路和引导作用。

2、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经济现代化。

例如: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比军事工业更具有积极意义。这些民用工业大多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虽然要受地方官僚的控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主要表现在民用企业的兴办是为了“求富”,以赚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行商品生产或进行商业性运作。一方面,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绅商,他们在企业中有一定的权力,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具近代色彩。另一方面,这些企业还往往以外商为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夺回不少权利。

洋务企业的创办,在清政府压抑工商业的封建传统政策上打开一道缺口,带给私人资本追求资本增值的希望,推动社会资金流向新式企业。通过新式企业的创办,一些买办、买办商人、官僚和旧式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同时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引进了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传播了先进科学知识,积累了管理新式企业的经验,迈开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

3、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教育和技术现代化。

洋务派感到,办这些新事业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外,还需要大量的人才。于是,他们仿效外国,兴办了一些洋务新学堂,以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据统计,至1896年为止,各地洋务派开办的洋务学堂有34所。这些学堂大多是专门性的实用技术学堂,规模大小不等,程度高低不同。据一些资料估算,到甲午战争前后,各洋务学堂毕业的学生约计已有一千数百入。

此外,洋务派还通过派遣留学的途径培养人才。如著名的铁道工程专家詹天佑,便是洋务派派赴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原学航海驾驶技术,曾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后来成为著名思想家兼翻译家的严复,也曾被派赴英国留过学。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派遣出洋留学的人数共有200余人。此外,在洋务派所办的现代工矿企业中,还锻炼出了一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的还成为最早向中国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杰出学者,如精通数学的华衡芳,精通化学物理的徐寿、徐建寅父子等人。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毫无疑问,上述在洋务运动中锻炼和培养出来的科技人才,为稍后现代民族资本的发生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8. 有人说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结果的花,有人说辛亥革命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

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而且,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清朝皇室继续保留。这些都说明辛亥革命失败了。

9.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评价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成败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一个伟大事件,被称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在中华民族振兴的进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了我国国家体制的一次重大转变,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同时也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其次,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思想的主导观念,革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

第三、辛亥革命还解放了清朝专制统治禁锢下的生产力,为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建立以后,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从失败的一方面来看,第一,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势力和本国的封建残余仍存在。第二,辛亥革命没有完全达到资产阶级所提出来的纲领,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四个口号,只有驱除鞑虏算是勉强做到了,而其他的三个并没有完成。第三,辛亥革民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实行独裁统治;虽说建立了民国,但是人民并没有真正的享受民主的权利。第四,之后中国连年的军阀混战,导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社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从这一方面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10. 关于辛亥革命的影视作品书刊?

《走向共和》《辛亥革命》《宋家王朝》

11.抗战的正面战争和敌后战场个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的主要贡献是在正面战场,在正面战场中,国民党消灭了大量日军,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后来国民党逐渐的转向反动和消极,表现出消极抗日,积极的反共的战略动向。这时候的共产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虽然抗战初期其力量薄弱,但他们开辟了敌后战场,并确定了全民族统一抗战的路线,发动全国人民共同抗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成为了主战场。可以这样说,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而敌后战场是抗日的辅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则反之。在抗战过程中,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力量也发展壮大了。

12. 近代史上日本的侵华战争有多少次?

三次

第一次: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半岛海面袭击清军援助朝鲜的运兵船,8月,清政府应战。1895年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清廷战败,战争结束。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两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日本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第二次:1900-1901日本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9年,义和团运动兴起,矛头直指帝国主义。1900年6月,八国列强组成联军侵华,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第三次:1937-1945侵华战争。早在1931年,日军就进犯了东三省,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中国的局势也进入大反攻,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订投降书,宣告战争结束。

13. 近代日本为什么总是侵略成性不断发生侵略中国的战争?

在推动和有利于日本侵华的种种因素当中,除了武士道、天皇制、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经济发展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体现日本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东西,如团结、认真敬业、善于创造性摹仿和有危机意识等。日本因为强大起来才可能发动一场全面侵华战争,而日本的强大是与这些民族特性分不开的。

1.不搞内哄

二是民族优越论。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把自己视为“天照大神”的子孙,视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根深蒂固的民族优越感使日本人强化了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自己同胞的尊重,同时也强化了日本人对其他民族的蔑视和鄙薄心理。

三是矛头对外。日本是一个岛国,面积很小,资源贫乏,很多需求从日本国内无法解决,而必须通过贸易或战争的手段从国外解决,所以它的矛头是对外的,贸易是对外贸易,战争是侵略战争。无论是解决资源、市场问题,还是扩张领土,日本都是把矛头指向他国,尤其是中国。矛头对外,可以缓和内部矛盾,所以日本人从整体上比较团结。

2.认真敬业

日本人的认真和较真,在世界上只有德国人可与之媲美。而这两个国家恰恰是世界一流的强国,其产品质量的信誉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

日本学者研究郑和下西洋那条大船上究竟用了多少铆钉;一位专门研究李大钊的日本女学者能把李大钊在日本时住在什么地方,在那个饭馆吃饭,到哪里散步等等说得一清二楚,这让中国研究李大钊的专家们瞠目结舌;还有日本学者专门研究唐朝皇帝死后,太子守灵的礼仪,这个问题如果让中国的学者来解释不知是否有人说得清楚。日本学者的论文与中国学者的论文反差很大,我们讲究篇章布局,讲究观点的提炼和总的结论性评价;而日本人重视细节,重视资料,写得极为细致。中国人读了日本人的论文感觉过于繁琐,日本人看了中国人的论文则感觉大而空,不扎实。

3.创造性摹仿

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要进步就不可能不摹仿,但摹仿的水平和结果却大不相同。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国一直是世界一流的先进国家,中国人也一直习惯于以老大自居。直到鸦片战争爆发,国门被英国的舰炮轰开,中国人才发现自己已经样样落后了。于是,清廷的有识之士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下发起了洋务运动,企图“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但是,由于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禁锢了中国人的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上体制方面的大锅饭等原因养成的惰性,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的东西,往往只摹仿不创新,落后了再引进。

日本人的摹仿,与中国人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们跟着英国人学习造船的技术,最终达到甚至超过了老师,建起世界一流的“联合舰队”;他们向德国人学习照相机的制造技术,最终成为世界第一照相机强国;他们跟着西方学习汽车的制造技术,最终使日本汽车大举占领西方市场;他们向中国人学习陶瓷、造纸、染料、豆腐和景泰蓝等传统产品的制作技术,最终把我们甩在了后面。

可见,日本人的摹仿与我们不同,这可以叫作创造性摹仿或超越性摹仿。何以日本人能够实现摹仿的超越效果呢?首要的原因是日本人认真、较真,对引进的和学来的东西仔细揣摸,把它吃透,这样超越和创新就有了基础;第二个原因是日本人对于强者的态度,你的技术厉害,我佩服,我学习,我引进,但最终我要超过你。这表明了日本人对于强者的不服输的精神。

4.有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可以视为日本岛国心态的一部分。日本人因为自己的国家面积太小,资源贫乏,所以形成了特别强的危机意识,稍有风吹草动,就大呼小叫,如临大敌。在中国人看来,简直神经过敏,小题大作。但实际上危机意识并不是一件坏事。它使日本人总是处在一种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状态,这样就容易把事情做得好,而不致犯大的错误。相形之下,中国人的盲目乐观和麻木不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

日本对外扩张的方向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和远东的国际形势所决定的。中国、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距离很近,同时因与欧美相距遥远,故尚未完全被欧美列强所控制。这几个因素都有利于日本。日本可以将军事力量全部集中于远东,全力展开对亚洲大陆尤其是中国的争夺。

这是中国遭受日本侵略的客观因素。如果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距恶魔太近。

但是,这不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我们遭受日本侵略的更重要的原因在我们自身。

从中国的主观因素上看,有以下原因:

首先,由于中国国力衰弱,使日本侵略者认为中国不堪一击

中国综合国力落后,表现在各个方面,政治腐败,经济落后,人民愚昧而不觉醒。从军事方面看,中国军队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所暴露的落后,实际上经历过明清两代长期的量的积累,最终形成了质的落差;并且,这种落后不是某一个方面的,而是全面的、综合性的,表现在武器装备,军事训练,战略战术,组织指挥能力,官兵的军事修养、文化视野与自信心等各个方面。

其次,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日本军阀觉得中国软弱可欺

崇尚以德服人的中华民族待人以和为贵,遇事处中庸之道,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平和善良,容忍克制,消极懦弱,重文轻武,性格内向。

中国人崇尚和平有其根深蒂固的经济基础,中国人的和平意识几乎是渗透到民族的血液和骨髓之中的。由此不难理解中国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何以总是那样愁怅凄苦,而没有一点冲天豪气,由此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强大而统一的中国王朝尤其是汉人王朝,从未产生过对弱小日本的侵略欲望。

第三,中国的内乱和内耗给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国民党内部的激烈的派系斗争,不仅给外敌以可乘之机,而且直接促使一部分民族败类投入日本侵略者怀抱,在日本人的卵翼下残害自己的同胞。汪精卫也好,大大小小的伪军头目也好,有许多人投敌叛国的直接起因正是内部矛盾。

14. 有哪些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影响到了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其走势请列举并简要分析?

2、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涉及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次大战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将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当时的中国政府曾派员于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接受日方(安腾利吉)的投降并向全世界宣告收复台湾。此后,日本在追随美国承认台湾蒋介石政府的同时,实际上一直把"台湾归属未定论"作为对华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1972年,在"尼克松冲击"和日本国内强大压力下,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日本政治家顺应民心,加速了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进程。田中内阁明确表示充分理解我国提出的复交三原则,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必须废除。经过反复谈判,1972年9月29日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第三条载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上述表明,中日两国之间围绕台湾地位问题已通过邦交正常化从政治上得到了结,双方就日台关系的性质和处理原则达成谅解。

但是,在台湾问题上,日本人从来贼心不死。当2001年小泉纯一郎任首相后,加强了对中国台海局势的干涉。这一议题后边专门论述。

3、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并非"无主之地"。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但1951年9月8日,日本却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对此,周恩来总理兼外长代表中国政府郑重声明,指出旧金山和约是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对日单独和约,不仅不是全面的和约,而且完全不是真正的和约。中国政府认为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对此,我国外交部于1971年12月30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美日两国政府公然把我钓鱼诸岛划入"归还领域",严正指出"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明目张胆的侵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忍。""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其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归还冲绳的施政权,对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不发生任何影响"。

近年来,日本政府已经公然提出: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并以政府名义在岛上修建灯塔等标志性建筑。

15. 1945——1949年国民党究竟在哪些方面败给了共产党?

1,政府等同虚设并无控制全国军队与税收的能力。

2,军队整体上失去控制,军令与政令根本不能贯彻。

3,军队指挥系统被间谍完全渗透。

4,军队与国家思想教育体制失败,整体上不知为何而战,普遍士气低落,民心低落。

5,国家经济崩溃,已经无法养活部队,部队的军饷与装备补充都无法保障。

16. 如何评价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的关系你是怎样看待当今大陆台湾两地关系的?

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演奏了一部由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构成的大革命交响曲。第二次国共合作谱写了中华min族团结御侮的历史新篇章,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双方的力量空前壮大。

对抗:国共两党第一次分裂后,双方进行了十年的对峙,频繁的内战使国共两党受到严重的创伤,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乘之机,大片的国土惨遭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践踏。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后,内战使得生灵涂炭,国min党败退台湾,偏安一隅;中国共产党则在百废待兴的大陆坚忍不拔的求发展,以完成min族振兴的大任。

从国共关系的历程中我们得出的基本经验是:过去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损”;因此,今天积极推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对国共两党和整个中华min族都是有利的。国共两党应该“求大同,存小异”。“一国两制”就是“求同存异”的经验在当今条件下的体现。

17.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由于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严重压迫,在中国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是十分广泛的。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由于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遵循毛泽东建党学说,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锻炼成立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成为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雄战士,成为全国各族人民拥戴的领导核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