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方案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方案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方案2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方案2

增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方案

增城市金站城市建设测量队

GIS branch of Jinzhan survey group of Zengcheng

目录

1 概述 (1)

1.1公共平台设计背景 (1)

1.2公共平台设计目标 (1)

2 相关技术介绍 (1)

2.1 WMS (1)

2.2 WFS (2)

2.3 WCS (2)

3 公共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 (2)

3.1 公共平台的体系结构 (2)

3.2 公共平台的功能 (3)

3.3 设计原则 (5)

4 信息发布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

4.1 子系统技术框架 (6)

4.2 底层组件平台选择 (7)

4.2.1 ArcGIS Server (7)

4.2.2 ArcGIS Server 的特点 (7)

4.3 子系统环境构建 (8)

4.3.1 软件环境 (8)

4.3.2 硬件环境 (8)

5. 平台建设的概要计划 (8)

5.1 数据要求 (8)

5.2 平台建设进度计划 (8)

5.3 平台建设费用 (9)

6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意义 (9)

1 概述

1.1公共平台设计背景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服务是最近几年才被广泛提及的技术,它以基础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服务技术,建立一个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用户的、开放式的信息服务平台,对各种分布式的、异构的地理信息资源进行一体化组织与管理,在多重网络环境下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实现各类信息(空间或非空间)网络化服务。同时能较好地解决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专题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共享的问题。

随着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单位要求提供各种所需数据。这不仅涉及到数据的保密性,而且带来了数据维护更新困难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状况,我们有必要建立一套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对地理信息数据的访问,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与技术支撑。

1.2公共平台设计目标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采用集中式数据管理,以网络化的地图与地理信息服务为表现形式,以规划局的局域网和为依托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将各类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WMS、WCS形式发布,构建一个标准的、开放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实现空间数据共享、权限控制、空间数据发布及浏览查询、业务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从而促进各行业部门空间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为各行业的应用提供权威的、精确的、现势性较好的地理空间数据。构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对促进增城市信息化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WMS

Web 地图服务(Web Map Service,WMS)是专门提供共享地图数据的服务,负责根据客户程序的请求,提供地图图像、指定坐标点的要素信息以及地图服务

的功能说明信息。它可以动态地利用地理信息中的空间数据绘制地图。Web 地图服务所产生的地图一般是PNG、GIF 或JPEG 格式的,但也产生矢量格式的地图如SVG 或WebCGM 格式的地图。

2.2 WFS

Web 要素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WFS) 是一个基于Web 服务技术的地理要素在线服务标准,它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实现地理数据的Web服务。数据服务部门建立了地理空间数据库的系统,对外提供在线服务,用户可以通过该标准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地理空间数据。二是用于异构系统互操作规范。两个不同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异构数据互操作,包括数据查询、浏览、提取、修改、更新等操作。它基于Web 技术可以实现远程互操作。

2.3 WCS

Web覆盖服务(WCS)面向空间影像数据,它将包含地理位置值的地理空间数据作为“覆盖(Coverage)”在网上相互交换。网络覆盖服务由三种操作组成:GetCapabilities,GetCoverage和DescribeCoverageType。GetCapabilities操作返回描述服务和数据集的XML文档。网络覆盖服务中的GetCoverage操作是在GetCapabilities确定什么样的查询可以执行、什么样的数据能够获取之后执行的,它使用通用的覆盖格式返回地理位置的值或属性。DescribeCoverageType操作允许客户端请求由具体的WCS服务器提供的任一覆盖层的完全描述。

以上三个规范既可以做为Web服务的空间数据服务规范,又可以做为空间数据的互操作实现远东。只要某一个GIS软件支持这个接口,部署在本地服务器上,其他GIS软件就可以通过这个接口得到所需要的数据。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可以将Web服务理解为一个应用程序,它向外界暴露出一个能通过Web进行调用的接口,允许被任何平台、任何系统,用任何语言编写的程序调用。

3 公共平台的体系结构和功能

3.1 公共平台的体系结构

平台总体框架由三层结构构成,见图1。

图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结构图

从下而上,第一层是数据层,是整个系统的信息资源核心。各行业专题数据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下,由数据集成、发布子系统提交公共平台管理中心对外发布。

第二层是服务层,除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等基本功能外,主要完成地图服务的配置、功能服务的发布和WebGIS 应用系统的定制等,是系统运行的技术核心。

第三层是应用层,在服务层的基础上提供基础的地图操作功能及行业用户定制的行业分析功能。专业厅局通过应用层可以定制其网站或桌面操作系统。

在平台体系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平台的两个重大功能,一是电子地图数据库的建设,包括数据标准制定、数据的采集、数据维护、数据更新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另外一个是空间信息服务功能,包括电子地图的发布、多源空间数据综合服务、空间分析和查询、电子地图的共享与交换等功能。同时还应考虑到系统的管理和安全性。

3.2 公共平台的功能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包括如下几个功能和系统:

(1)统一的电子地图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推进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GIS建设已经深入到社会应用的各个方面。为了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都在不断进行相关GIS的建设,每一个GIS 建设都要进行数据的采集,数据的重复采集导致了数据的冗余。为了尽量减少数据的冗余,由此确立了建设“统一的地图”的建设目标。该目标的实现依靠完善的地图数据维护机制。

(2)无所不在的GIS服务

GIS综合平台提供了GIS接口服务,各部门的业务系统可以利用GIS接口服务实现GIS功能,以满足业务数据的地图展示和对通用的GIS空间分析功能的需求。GIS接口服务仅仅通过“地址信息”来进行业务与地图数据的关联,操作上简单易用;满足部门GIS应用时不需要自身建设GIS系统、不建设和维护地图数据、不增加GIS相关的产品的要求,降低GIS建设和应用的难度,充分利用了平台的资源;GIS接口尽量降低客户系统调用开发的技术、时间和资金等成本。

(3)GIS接口服务系统

GIS接口服务系统主要是为各个单位的业务系统提供GIS功能,用来满足各个单位系统中的业务数据在地图上进行定位和显示分布图,同时可以运用一些通用的GIS功能,还可以将地图上的查询结果集在业务系统中进行显示。

GIS接口服务系统满足部门GIS应用时不需要自身建设GIS系统、不建设和维护地图数据、不增加GIS相关的产品的要求,降低GIS建设和应用的难度,充分利用了平台的资源;GIS接口服务系统尽量降低客户系统调用开发的技术、时间和资金等成本,也充分体现了GIS综合平台的GIS服务价值。

为了使应用系统能够实现GIS接口服务系统所提供的一系列GIS功能,并且应用系统也不需要太大的改造和开发。

(4)GIS配置服务系统

GIS配置服务通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使得各个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把与自己相关的并希望能够通过GIS更直观显示出来的数据,运用个性化GIS业务配置功能转换后,显示在GIS 综合平台上。

GIS配置服务系统就是为了实现没有建设自身系统各个单位的GIS功能应用。

通过配置形成的GIS应用系统将自动实现以下GIS功能:GIS基础功能(放大、缩小、漫游、全图、鹰眼、地址详址、清除、打印)、GIS扩展功能(图层控制、距离量算、域量算、面积量算)、查询功能(简单查询、组合查询、框选查询、街坊、多边形查询)、数据更新、业务分布、专题设置、决策支持、遥感影像叠加等功能。

(5)地图数据维护交换系统

地图数据维护交换系统是GIS综合平台中的一个子系统及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各个单位的地图数据上传到地图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并通过地图发布服务实现共享,以节省各单位在建立GIS系统时地图数据重复采集过程中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利于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避免数据采集的冗余。

3.3 公共平台设计原则

1.先进性

在技术上,采用当前先进而且成熟的技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更为先进。选用的软件平台不仅是现阶段成熟的先进产品,而且是同类产品的主流,符合今后的发展方向;在软件开发思想上,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面向对象的理论来设计,管理和开发,保证系统开发的高起点。

2.稳定性和可靠性

由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需要支持实时运行的专业应用系统,因此要求平台的稳定性极高。

平台的安全可靠是一个优秀系统的必要待征,平台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安全可靠性应作为平台建设的首要出发点。平台必须保证其信息的安全性,严格各种权限管理,充分考虑权限和数据保密等情况,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漏、修改或破坏,并能提供数据备份功能,进行数据的备份。在考虑平台的组网时应选用高可靠性的产品和技术,充分考虑现有业务的实际情况和平台可能出现的情况,提高整个系统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整个平台的安全和可靠。平台软件要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使整个软件平台不易崩溃和受破坏,并具有良好的备份和恢复能力。软件本身还可以对用户进行多重定义。

从平台的设计到验收均执行相应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如数据分类、数据编码、数据库设计、数据的输入输出、数据共享等。平台的开发与数据的编码

分类要严格遵循现有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省市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软件开发应按照软件工程的规范标准进行

3.可伸缩性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求系统具有良好的可伸缩性。

4.开放性和标准化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必须基于标准构建。由于增城市在将来有可能并入广州的一个区,因此本平台必须能够与广州市的空间信息发布平台对接;另一方面,本平台必须提供满足标准的空间信息服务供专业应用系统调用。

5. 海量空间数据管理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必须支持包括影像、矢量在内的多种类型数据源的海量空间数据管理。

6. 支持多用户并发编辑访问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中空间信息基础库的建设要求必须支持多用户的并

发编辑功能,保证在复杂编辑环境下,数据维护的一致性。GIS 数据处理流程和数据共享机制不同于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短事务处理,它需要一个长事务处理机制。

4 信息发布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发布子系统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一个重要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到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地图资源,客户端可以不安装任何GIS 软件,直接利用URL即可获得为其发布的数据。

4.1 子系统技术框架

该信息发布子系统是基于ArcGIS Server9. 2 的信息发布体系设计的,其配置包含客户机、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 IIS) Web 服务器、ArcGIS Server 9. 2 应用服务器、ArcSDE 9.2 空间数据库引擎和Oracle 10g 数据库。用户服务平台将向Internet 用户提供元数据的发布和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发。信息发布子系统将布置在一台计算机上。

4.2 底层组件平台选择

4.2.1 ArcGIS Server

选择了业内较为成熟的ArcGIS Server 作为平台的底层支撑。ArcGIS Server 是ESRI公司旗下用于构建WebGIS应用的一套软件平台,是构建集中管理、支持多用户的、企业级GIS应用解决方案的核心的服务器平台。它拥有强大的、完善的、开放的GIS服务架构,支持高度的、可伸缩性的二次开发的特点,在构建基础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空间数据共享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凭借其技术上的成熟性,已经相继在地质、林业、交通、海域、电力、市政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ArcGIS Server 9.2全面支持Web Service,通过桌面系统产品ArcCatalog或服务器管理软件ArcGIS Server Manager可直接发布各类地图服务,其发布的GIS 服务支持Web Service的工业标准,方便其它应用系统访问其发布的地图,获取空间数据支持。

ArcGIS Server 包含了在网络服务及C/ S 环境中最新先进的GIS 功能。它可以实现所有Engine 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一些高级的GIS 功能,如空间分析等,是为高级GIS 应用提供的集中管理的GIS 服务器。它既可以像ArcIMS 那样轻松地提供在线地图发布和在线地图浏览的功能,也可以像ArcMap提供在线的地图分析和地图编辑功能。

在公共平台中,矢量数据服务是采用WMS、WFS 来实现的,影像数据服务是采用WCS 来实现的,应用功能服务是采用WPS 来实现的。

4.2.2 ArcGIS Server 的特点

(1) 低建置成本:ArcGIS Server 提供集中化管理,软件更新时不需分别安装上百台的个人计算机上。这将明显地降低版本同步化、凭证及安装管理成本。

(2) 高扩充性:即使有越来越多的使用者需要企业GIS应用程序的服务,应用程序的服务功能可轻易地透过将现存服务器的内存或硬盘升级,或是增加额外的ArcGIS Server 来提升。而负载量可透过特别设计的管理工具,轻易地由多个实体分担及平衡。

(3) 开放平台:ArcGIS Server 符合信息科技标准,提供最大的互用性与兼容性,可使用任何一种普及的程序语言、开发环境、企业应用程序服务器及数据库

管理系统(DBMS) 。

(4) 安全性:ArcGIS Server 是一个安全的服务器,只有被GIS 服务器管理员认证的用户才被授权连接到GIS 服务器上。它提供两个级别的安全配置:GIS 服务器级别和运行在Web 应用服务器上的Web 应用和Web Services 级别。

4.3 子系统环境构建

4.3.1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地图服务器:Arcgis Server 9.2+ArcSDE 9.2

Web服务器:Microsoft IIS

数据库:Oracle 10g

4.3.2 硬件环境

网站服务器(web服务器+地图服务器):暂时采用五楼新配置电脑

光纤宽带接入:增城市广播电视网

5 平台建设的概要计划

5.1 数据要求

作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需要向用户提供浏览、交互访问、查询的功能。根据平台功能设计,需要的数据有以下几种:地名数据、路网信息数据、休闲娱乐数据、宾馆饭店数据、交通信息数据、专题服务数据、购物广场数据、集群单位数据等。

5.2 平台建设进度计划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复杂的巨大系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数据库与专题数据库建设;2.建设硬件购置、安装和试运行阶段;3.应用开发和网站建设。

在选择硬件设备时,应考虑一期要满足的用户数量、类别,如市级政府部门、增城市公众。同时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如以后面向更多潜在用户以及省级政府时所需的硬件配置。

在应用开发时,应分别考虑对部门的服务、对公共服务,不同服务对应着不

同的需求。

5.3 平台建设费用

参考烟台市地理空间信息平台投资:烟台地理空间公共信息平台总投资764.5万元,其中ARCGIS软件65万元、烟台地理空间公共信息平台系统软件开发251万元,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448.5万元。

6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意义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将有效地改变地理信息的重复建设和利用效率低微的现状。各单位可以对本领域的信息进行生产、维护和运营,并能共享其它单位或部门的信息,从而使信息得到极大的共用。

通过Internet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一些通用服务(新闻、文化服务)和专题服务(交通应用服务、遥感应用服务、环境分析等)可以集合到中心服务器,使多用户共享此服务,从而将大大降低系统的重复建设费用和数据重复采集的工作以及减少一致性的问题。城市公共地理信息平台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必将带动城市规划、国土、房产、公安、消防、电信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为政府电子政务和空间数据分发服务莫定基础。

根据发达国家开展这项相关工程所统计的数据,尽管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周期较长,回报期比较晚,但其经济效益巨大,投入与产出比为1:8。

公共地理信息平台还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宏观决策能力,减少相关决策失误或调控措施出台滞后而引起的损失,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以预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在以后的增城市建设发展中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信息技术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展企事业单位名称标载,广告业务、多媒体制作发布、专题电子地图制作,通过开辟手机定位、网上寻址等市场,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将逐步形成规模信息产业。

数据发布测试网址:

http://172.27.210.206/arcgis/services/testzc/MapServer/WMSServer?WIDTH=25 60&SRS=EPSG:4326&LAYERS=0&HEIGHT=2560&STYLES=&FORMAT=image

/png&SERVICE=WMS&VERSION=1.1.1&REQUEST=GetMap&bbox=436419.8,2

552311.8,512423,2612227.8

综合信息平台整体方案

第一章系统背景、范围及目标 1.1.系统背景 为全面掌握信息服务工作情况,通过从相关部门获取的调研数据发现,我市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面向城市居民、涉农部门和基层农民的信息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涉及百姓生产生活的信息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各级管理与服务部门信息化意识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为了提高政府对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的管理力度和水平,决定建立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实用型服务信息资源,利用方便、快捷的信息化传送手段,向社会各行各业、大众群体提供信息服务,树立政府便民服务形象,促进本地信息化的发展,达到方便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1.2.系统范围 ?系统信息展示平台提供涉农信息(种养殖、农产品加工、市场行情、农用物资供求、农村医疗、灾害预警等)展示功能; ?系统信息展示平台提供新闻、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涉农企业、专家咨询等信息展示功能; ?系统信息展示平台提供城市民生信息(衣食住行、水、电、煤等)查询、展示功能; ?系统应用平台为农户、涉农企业、涉农专家等提供信息的发布功能; ?系统应用平台提供农户、涉农企业、涉农专家、城市市民等之间的交流互动功能;交流的方式有手机、农村信息机、网站门户论坛、网站视频下载等; ?系统平台为同构或异构的数据采集、处理、转换提供统一的适配协议或接口; ?系统平台为同构或异构的数据提供多样化的采集、处理、转换方式;包括:手工录入、批量导入、数据接口访问、专用数据通道访问等; ?系统平台为建立起涉农信息资源库、农业信息专家知识库、城市民生信息资源库提供支持; ?系统平台提供移动无线应用业务(包括短信、彩信、远程广播等)支持。

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模板

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目录 4管理信息系统 (3) 4.1系统体系 (3) 4.1.1系统结构 (3) 4.1.2信息共享和信息接口 (3) 4.2应用架构和模式 (3) 4.2.1应用架构 (3) 4.2.2应用模式 (3) 4.3应用功能设计 (3) 4.4数据采集方案 (3) 4.5网络设计 (4) 4.5.1现状和需求 (4) 4.5.2广域网结构 (4) 4.5.3局域网结构 (4) 4.5.4网络与信息安全设计 (4) 4.6系统配置 (5) 4.6.1配置原则和范围 (5) 4.6.2系统配置能力估算 (5) 4.6.2.1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5) 4.6.2.2内存估算 (5) 4.6.2.3存储容量估算 (5) 4.6.2.4应用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5) 4.6.2.5应用服务器数量估算 (5) 4.6.3系统配置建议 (5) 4.7系统平台和运行环境 (5)

4管理信息系统 建设目标: 建设范围: 设计依据: 4.1系统体系 4.1.1系统结构 4.1.2信息共享和信息接口4.2应用架构和模式 4.2.1应用架构 4.2.2应用模式 4.3应用功能设计 4.4数据采集方案 ●数据采集 ●数据量分析

4.5网络设计 4.5.1现状和需求 4.5.2广域网结构 4.5.3局域网结构 4.5.4网络与信息安全设计 (1)应用系统网络访问漏洞控制 (2)数字签名与认证 (3) 数据传输的机密性。 (4)防病毒体系

4.6系统配置 4.6.1配置原则和范围 4.6.2系统配置能力估算 4.6.2.1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 4.6.2.2内存估算 4.6.2.3存储容量估算 4.6.2.4应用服务器处理能力估算4.6.2.5应用服务器数量估算4.6.3系统配置建议 4.7系统平台和运行环境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技术方案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技术方案
物流信息系统的核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 2 开放性的供应链事务处理系统 ..................................................... 4 功能需求 ................................................................... 5 应用托管: ..................................................................... 6 物流增值应用系统 ............................................................... 7 物流交易撮合 ............................................................... 7 公告板 ..................................................................... 7 第三方认证 CA ............................................................ 7 货物追踪 ................................................................... 7 装运管理 ................................................................... 7 运输工具调度 ............................................................... 8 进出口申报作业 ............................................................. 8 费用结算支持 ............................................................... 8 合同&协议管理 .............................................................. 8 物流平台构建模式 ............................................................... 9 商业服务框架 .............................................................. 10 商业连接器 ................................................................ 11 供应链集成 ................................................................ 12 社区管理 .................................................................. 13 竞拍服务 .................................................................. 14 目录管理 (ASP 模式) ....................................................... 15 物流信息平台模块列表 .......................................................... 17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 18 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竞争优势 ................................................ 19 营销战略及经营计划 ........................................................ 20 利润来源 .................................................................. 21 发展前景 .................................................................. 23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信息集成平台建设方案 1建设需求 一个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通常由上百个子系统组成,牵涉众多的专业领域。这么庞大的系统需要非常专业化的软件开发分工,整合不同厂商有特色的专业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医院信息化能够取得成功必须保证各个系统的有效集成和数据的高度共享。然而这些系统通常是随着医院的发展需求逐步建设的,它们来源于不同的厂家,基于不同的技术,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标准,这些系统的集成整合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数字化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系统集成平台的构建主要面向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为各种医疗应用提供统一的医疗数据访问服务,从而消除各种医疗应用系统与医疗数据中心的直接耦合性;另一个是为各种临床信息系统提供系统集成服务,系统集成服务基于系统集成模型,通过HL7和DICOM等标准通讯协议为各种医疗应用系统提供集成服务,确保各个临床信息系统在工作流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交互协作,从而以数字化的形式完成各项医疗业务。 2建设目标 系统间的整合、集成和扩展一直都是制约医院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不同厂商之间的产品不兼容,使得医院整体信息化步履维艰。通过建设一个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在IHE、DICOM、HL7等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制定覆盖医疗所有业务流程的系统集成规范,开发基于规范的系统集成平台,为遗留的、当前的以及将来的系统提供了一个统一且标准的数据交换和工作流协同的平台。

3信息集成方法 信息集成方法有三,即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界面集成,这三种集成方式各解决不同方面的问题。应用集成指应用程序之间实时或异步交换信息和相互调用功能,可以采用HL7消息,Web Service,CORBA,EJB,DCOM, RPC等标准,采用消息中间件,BPM等中间件实现;数据集成是指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及数据之间的映射变换,常采用ETL (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实现;界面集成含义是应用程序界面之间相互关联引用合成,采用技术包括ActiveX插件、Portlet、IFrame等。 协同应用从早期单纯的点对点接口方式,发展到现如今的集成平台方式。各种方式中: 点对点接口方式的复杂性在于要和不同的系统建立1:N的接口,假定有 N个系统相互之间需要建立接口,则接口数为 N*(N-1)/2。 集成平台方式中,在N个系统需要进行应用协同的情况下,只需要开发 N个适配器接口即可,减少了集成平台的系统负荷。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复杂性,我们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应用场景,设计分别采用上述三种不同集成方法和手段进行信息集成。 4应用集成 和医技辅诊科室信息系统(如PACS/RIS、LIS、MUSE等)的信息集成,这种场景,信息交互的数据量不大,实时性要求不高,且各信息系统各专业厂商实现方式相差较大,采用基于集成平台的应用集成方式是最优选择。 集成平台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集成平台对外提供支持多种方式的集成服务:包括WebService服务、TCP监听服务、文件监测服务、FTP服务、SQL监控服务等方式。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2020)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202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有关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 为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我部制定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2020年12月31日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 为加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地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及其所属相关单位从事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数据更新、运行维护、应用推广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国家级节点、省级(兵团)节点、市县级节点组成。 国家级节点是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总枢纽,汇聚、整合全国各类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并为地方节点提供统一的基础底图、应用程序接口、目录发布、用户管理等功能与服务。 省级(兵团)节点、市县级节点汇聚、整合本地区各类地理信息公共产品,逐级向上融合共享,并集成国家级节点提供的相关功能与服务。 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工作坚持全国统筹、分级负责、共建共享、协同服务、安全可控的原则。 五、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承担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级节点的建设、运行维护和应用推广,以及基础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更新维护。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负责国家级节点卫星影像资源的建设和更新维护。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负责国家级节点海洋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更新维护。 县级以上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组织相关单位开展本级节点的建设、数据更新、运行维护和应用推广。

智慧政务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系统技术投标方案

XXX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5) 1.1.项目背景 (5) 1.2.项目概况 (6) 1.3.项目建设目标 (7) 1.4.项目建设内容 (8) 1.5.项目特点及重难点 (11) 1.6.项目建设标准依据 (12) 2.项目需求分析 (13) 2.1.平台建设整体需求 (13) 2.1.1................................................. 建设指标要求 13 2.1.2................................................. 平台技术需求 13 2.1. 3................................................. 平台安全需求 14 2.2.平台系统应用对象分析 (14) 2.2.1................................... 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工作人员 14 2.2.2...................................... 条线业务部门及相关领导 15 2.2. 3................................................. 社区办事居民 15 2.3.业务需求分析 (15) 2.3.1................................................. 业务功能分析 15 2.3.2................................................. 业务流程分析 16 2.4.平台功能需求 (18) 2.4.1................................... 公共服务事务受理服务需求 18 2.4.2............................................ 业务整合对接需求 19 2.4. 3................................................. 后台管理需求 19 2.4.4................................. 综合绩效评估和分析决策需求 20 2.5.业务梳理及规范与标准制定需求 (21) 2.6.配套硬件建设需求 (21) 2.6.1.......................................... 网络与安全设备需求 21

(信用管理)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信用管理)信用信息平台 建设方案

信用信息体系平台 建设方案 2017年x月x日 目录 1.平台概述 (6) 1.1. 建设背景 (6) 1.2. 建设目标 (6) 1.3. 建设原则 (7) 1.4. 建设内容 (8) 1.5. 建设依据 (9) 2.平台需求分析 (9) 2.1. 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10) 2.1.1. 信用信息资源整合的需求 (10) 2.1.2. 政府部门开展信用联合奖惩的需求 (11) 2.1.3. 社会公众信用信息化需求 (11) 2.1.4. 重点领域诚信建设信息化需求 (12) 2.1.5. 重点人群诚信建设信息化需求 (12) 2.1.6. 其它个性化的信用信息使用需求 (12) 2.2. 信用数据征集范围及来源分析 (13) 2.2.1. 信用数据的征集范围 (13)

2.2.2. 信用数据的主要信源单位 (13) 2.3. 系统主要功能需求分析 (14) 2.3.1. 信用信息资源编录管理流程 (14) 2.3.2. 信用信息共享流程 (15) 2.3.3. 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流程 (16) 2.3.4. 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流程 (18) 2.4.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18) 2.4.1. 系统性能指标 (18) 2.4.2. 集群和负载均衡 (19) 2.4.3. 可扩展性 (19) 2.4.4. 可靠性 (19) 2.4.5. 安全性 (20) 2.4.6. 可用性 (21) 2.4.7. 帮助文档 (21) 3.总体设计 (22) 3.1. 总体建设思路 (22) 3.2. 系统总体架构 (22) 3.3. 数据架构 (24) 3.4. 技术路线 (25) 3.4.1. J2EE的体系架构 (25) 3.4.2. MVC处理模式 (26) 3.4.3. XML规范 (27)

企业统一信息平台解决方案

企业统一信息平台解决方案 广告载入中... 行业: 电信 功能: 信息管理办公 供应商: IBM 方案正文: 广告载入中... 方案概述 了一个合适的模式,它通过集成企业的数据和应用,为企业信息化包括电子商务提供了一个跨越多种分散的、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处理过程的系统结构。企业的竞争优势包含在现存的商业系统中。统一信息平台能够平衡这些系统、集成这些系统、并使它们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 提高商业过程的效率 统一信息平台的重点在于集成化,它减少了完成整个商业过程所需的时间。如一个用于收集在线订单的网络订单输入系统,若无集成,在后台,订单仍然是由人工操作传送到发货系统的,目录清单系统也是由人工操作完成目录更新,并与库存情况保持一致。 通过实现一个集成的、具有门户功能的结构,你不仅可以进行在线订货,还可以更新目录并在线通知发货系统。因此,仓库中没有的项目将不会提供给客户。利用统一信息平台将不同的系统集成在一起,可大大提高效率并增加可控性。 支持新商业模式的灵活性 在线商业的涌入已经提出了适应和支持新的商业模式的需求,统一信息平台给你提供了在快速环境中支持新的商业模式的灵活性。 办公系统 建设企业统一信息平台,当然首先需要通过传统办公系统的建设,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由于整个系统平台转型到B/S体系,以邮件、公告、收发文为核心的办公系统有了新的需求和其存在的意义。因此办公系统还应该有强大的扩展能力,为建立整个企业的统一信息平台打好基础。 传统的办公系统包括:日常办公、个人事务、电子邮件、企业文化、信息服务等功能子系统。统一信息平台 在系统建设中,所有外界对业务系统的沟通和访问都应该通过统一信息平台的服务器。这样做的好处如下: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资源管理平台技术方案

文档修改记录 版本号修改内容描述修改人修改日期V0.1 建立 V1.0 修订

目录 1概述 (1) 1.1 编制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建设目标 (1) 1.4 设计原则 (2) 1.5 术语及缩略语 (2) 1.6 引用文件 (3) 2主要功能与战术技术指标 (3) 2.1 总体要求 (3) 2.1.1 可定制性 (4) 2.1.2 可靠性 (4) 2.1.3 可扩展性 (4) 2.1.4 实用性 (4) 2.1.5 安全性 (4) 2.1.6 易维护性 (5) 2.2 主要功能要求 (5) 2.2.1 集成架构设计 (5) 2.2.1.1 硬件设施及基础监控层 (5) 2.2.1.2 采集管理平台层 (5) 2.2.1.3 资源层 (5) 2.2.1.4 应用层 (6) 2.2.2 业务系统集成注册发布管理 (7) 2.2.3 数据采集处理功能 (7) 2.3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8) 2.3.1 响应时间 (8) 2.3.2 可用性指标 (8)

3系统总体设计 (10) 3.1 系统体系结构 (10) 3.1.1 系统组成 (10) 3.1.2 组成架构 (12) 3.1.3 技术体制 (14) 3.2 系统使用流程 (14) 3.2.1 用户角色 (14) 3.2.2 工作流程 (16) 4分系统设计 (18) 4.1 系统运维管理功能 (18) 4.2 注册发布管理功能 (18) 4.2.1 功能组成 (19) 4.2.2 形式审查 (19) 4.2.2.1 功能说明 (19) 4.2.2.2 业务流程 (19) 4.2.2.3 外部信息关系 (20) 4.2.3 数据审核 (21) 4.2.3.1 功能说明 (21) 4.2.3.2 业务流程 (21) 4.2.3.3 外部信息关系 (22) 4.2.4 数据发布 (23) 4.2.4.1 功能说明 (23) 4.2.4.2 业务流程 (23) 4.2.5 数据查询 (23) 4.2.5.1 授权内数据查询 (23) 4.2.5.1.1 功能说明 (23) 4.2.5.1.2 业务流程 (24) 4.2.5.2 授权外数据查询 (24)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项目需求与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建设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一场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技术为核心的“新 IT”浪潮风起云涌,信息化应用进入一个“新常态”。***(某政府部门)为积极应对“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要求,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 大数据平台整合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监测管理、预测预警、应急指挥、可视化平台于一体的大数据平台,以信息化提升数据化管理与服务能力,及时准确掌握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牢牢把握社会经济发展主动权和话语权。 二、建设目标 大数据平台是顺应目前信息化技术水平发展、服务政府职能改革的架构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实现企业信用社会化监督,建立规范化共建共享投资项目管理体系,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提高政务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 1、制定统一信息资源管理规范,拓宽数据获取渠道,整合业务信息系统数据、企业单位数据和互联网抓取数据,构建汇聚式一体化数据库,为平台打下坚实稳固的数据基础。 2、梳理各相关系统数据资源的关联性,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建立信息资源交换管理标准体系,在业务可行性的基础上,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推进信息公开,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经济形势分析制度。 3、在大数据分析监测基础上,为政府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预见经济发展潜在问题、辅助经济决策提供基础支撑。 三、建设原则 大数据平台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协同共享,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深化应用、创新驱动”的原则,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软件平台运维技术方案1总体方案

软件平台运维技术方案 1.1 总体维护方案 全面保障招标人信息、应用系统平稳运行及有效应用,总体目标如下: 建立系统运维机制。提供全程运维服务,出现故障应能及时告警。必须建立完善的运维机制,包括运维团队、运维方案、运维制度、应急预案等:不发生六级及以上通信设备事件。不发生因云平台环境原因造成的系统故障、停机等事件。 信息安全。运维人员严格遵守有关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规定,运维期不得发生六级及以上信息安全事件。 运行指标要求。主机系统(包括存储)可用率不低于99.99%。主机系统可用率=(总时间-主机计划外停机时间)/总时间*100%。应用系统可用率不低于99.99%。应用系统可用率=(总时间-计划外停机时间)/总时间*100%。网络可用率不低于99.99%。信息网络可用率=(总时间-计划外网络中断时间)/总时间*100% 服务满意度。服务态度端正,有问必答,用语规范,态度诚恳,耐心解答用户疑难,虚心听取用户意见,处理业务不拖拉,不推诿。客户服务满意度达到99%以上。客户服务年投诉次数小于4次。 问题响应效率。从开始处理后3个小时内解决的问题占全部问题的比重不得低于80%;在一个小时内响应的问题占全部问题的比重不得低于95%;客户端、网络、用户管理、权限变更、操作类问题一个工作日内解决,业务流程、系统配置、权限设计类问题视问题的情况,一般在5个工作日内解决,系统变更业务审批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新需求、开发类问题需视开发及测试情况尽快解决。 恢复措施。具备自动或手动恢复措施,以便在发生错误时能够快速地恢复正常运行。软件系统故障时,自动恢复时间< 30分钟,手工恢复时间< 4 小时。 1.1.1 信息资产统计服务 此项服务为基本服务,包含在运行维护服务中,帮助我们对用户现有的信息资产情况进行了解,更好的提供系统的运行维护服务。

各种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前言 (3) 一、*信息系统建设目标与策略 (3) 二、*信息系统*产品功能匹配性解决方案 (3) 2.1、建立*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3) 2.2、系统模型图 (5) 2.3、系统功能 (9) 2.3.1 *业务管理平台 (9) 2.3.2仓储管理系统 (10) 2.3.3供应管理平台 (12) 三、*信息系统实施方案 (13) 3.1** *实施方法——基于价值实现的快速实施方法 (13) 3.1.1** *实施方法 (13) 3.1.2建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项目范围 (13) 3.1.3建议项目组织 (13) 3.1.4项目实施培训 (17) 四、费用预算 (18)

前言 经过与*信息化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以后,我们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于软件产品功能的需要有了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并以*软件产品功能为基础,为*编写了*软件产品功能适应性匹配解决方案。 一、*信息系统建设目标与策略 *信息规划目标 集成现有信息系统,建设*核心信息系统 *信息规划策略 根据对于*的业务结构,制定*信息化建设策略: 1、以信息集成为基础的整体规划,对信息化进行整合。 2、以订单为驱动的ERP管理模式,构建管理基础。 3、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工作流程,规避经营风险。 4、以财务管控为根本的业务支持,保障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值增值。 5、以突显个性为目标的应用方式,打造专业化优势。 二、*信息系统*产品功能匹配性解决方案 2.1、建立*信息系统总体框架

付给 $ 订单管理 调度管理 质量管理 财务管理 报表管理OA 管理 仓库 仓库管理系统 福田欧曼 福田时代 其它客户 。。。。 数据交换中心 供方管理平台 客 户 业务管理平台 生产计划、销售计划 运输、仓储等信息反馈 供应商信息获取 上行 下发 福田物流信息管理部 分配 设备管理 客户管理 ? 客户:信息系统的上线将不再有福田系内与福田系外的区别,全部定义为客户。 ? 供方管理平台:为供应商提供的库存、生产计划的管理平台。 ? 数据交换中心:客户信息、*管理信息转换处理。 ? *平台:*业务管理平台。 针对*公司总部及分公司信息系统各自单独构建,系统之间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缺少信息整体处理的管控平台的现状,需要一个信息系统集成的规划,即在各单体公司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搭建起一个协同各分公司物流业务的管控平台,用以实现业务审批,单据转换、库存查询、流程驱动协同的管理设想。以期达到*整个公司内的业务协同,包括客户、供应商、承运商分公司之间的业务信息共享。 *系统完全根据业务与客户进行对接,不管客户是否有信息系统,全部将客户的数据接入*的数据中心处理,然后根据业务配发至各个业务单元。同时并将*的仓储、运输等信息及时反馈至客户,以达到双方向的信息共享。*介入某业务同时,其供应商信息、获取客户的信息也需要通过数据平台获取加大了*的业务管控力度。

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前言 从2009年1月13日召开的全国测绘局长会议上,国家测绘局表示将启动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开始,至今已有一年半载。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的平台建设也是开展的如火如荼,并且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平台建设案例,出台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建设规范。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在2010年的国家测绘局局长会议上再次重申“搭建共享平台、保障社会需求”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建共享、协同服务”的思路,整合系统内外的力量,切实加快数字中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多级互动、协同服务的功能,开展10个左右的省级分节点建设试点,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应用示范。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各级部门群策群力,因地制宜,结合了当地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了工作计划,逐步推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最典型的省份就是浙江,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专门发布了《浙江省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该《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地理空间信息交换共享运行机制和应用服务体系,有效地破解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地理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和及时更新,地理信息数据重复采集和系统重复建设的难题。这对其他尚未建设或者正在建设的地区或多或少提供了一些经验和参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实施也离不开各个业内企业的大力支持,很多企业在建设各地平台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调整与优化,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形成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这也使得各个地区在建设平台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启发,避免再走弯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有深远意义的工程,涉及众多行业和政府部门,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活的诸多方面,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统筹规划和大力协调,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一、平台总体构架 “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构架

信息化建设方案

阿里烟草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目的 为了从根本上加快我局(公司)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局(公司)从“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信息网络,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手段和依据;进而让信息化建设成为引领、带动、帮助全局(公司)各科室工作走向良性健康发展的“助推剂”,现结合我局(公司)实际,制定出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信息化建设意义 一是通过建立局(公司)管理业务信息化平台,对局(公司)人、财、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促进“局(公司)→区总局”更好的沟通和协调,满足公司及时管理的需求,使公司的整体运作能力及整体对外响应力获得提高,强化公司执行力。 二是建立局(公司)高效的项目管理平台,利用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完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手段,进行切实可行的成本控制及差异分析,辅助公司提高成本核算及控制的能力,降低局(公司)整体运营成本。 三是建立局(公司)统一的风险监控平台,加强异常和重大事项的监控与反馈机制,帮助公司更有效地对所属各县网点进行监控,降低公司整体运营风险。

三、信息化建设目标 根据局(公司)要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为“一个平 台、二大系统”,即建立集成系统应用平台;建立和完善以 进度管理为主线、以成本、安全和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综合 项目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以群件、WEB和数据库技术为 基础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局(公司)内部局域网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内 部办公、信息发布、数据交换的网络化;建立并开通局(公司)外部网络连接;使用综合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人事管理 系统,业务销售与财务相关软件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局(公司)信息门户、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 自动化、业务销售管理、档案资料管理、财务资金管理等 的现代化、透明化、节约化和快速化。 四、我局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信息化办公滞后,设备已安装但仍未投入使用,部分科室工作仍处于手工状态。 二、工程方网络布线存在问题,办公大楼一楼模块不通,一楼交换机无法使用。 三、内网的铺设方案不明确。多久铺设、什么时候铺设,以及相关后续工作如何开展不明确。 四、我局信息中心与上级领导部门缺少联系,无法及时获得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和业务指导。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技术设计指南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技术设计指南
国家测绘局 2009 年 3 月 20 日
1

目录
1 概述..................................................................................................................................................5 1.1 1.2 需求分析 .................................................................................................................................5 建设目标与意义 .....................................................................................................................7
1)建设目标 ....................................................................................................................................7 2)建设意义 ....................................................................................................................................8 1.3 主要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9 1)政策依据 ....................................................................................................................................9 2)参照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定 .................................................................................................. 11 3)设计原则 ..................................................................................................................................12 2 平台总体构架与主要建设内容....................................................................................................13 2.1 平台总体构架 .......................................................................................................................13
1)数据层......................................................................................................................................14 2)服务层......................................................................................................................................14 3)运行支持层 ..............................................................................................................................14 2.2 主要建设内容 .......................................................................................................................15 1)主节点建设 ..............................................................................................................................16 2)分节点建设 ..............................................................................................................................16 3)信息基地建设 ..........................................................................................................................17 3 数据层设计....................................................................................................................................18 3.1 公共地理框架数据构成 .......................................................................................................19
1)地理实体数据 ..........................................................................................................................19 2)地名地址数据 ..........................................................................................................................21 3)电子地图数据 ..........................................................................................................................22 4)影像数据 ..................................................................................................................................23 5)高程数据 ..................................................................................................................................23 3.2 1) 数据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24
数据资源建设 ...................................................................................................................24 2)数据管理 ..................................................................................................................................24 3)数据更新 ..................................................................................................................................25
4 服务层设计....................................................................................................................................26 4.1 4.2 4.3 4.4 服务层构成 ...........................................................................................................................26 门户网站系统 .......................................................................................................................28 二次开发接口库 ...................................................................................................................28 地理信息服务基础软件 .......................................................................................................28
1)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服务 ......................................................................................29 2)地理信息浏览服务 ..................................................................................................................29 3)数据存取服务 ..........................................................................................................................30 4)数据分析处理服务 ..................................................................................................................30 4.5 平台管理系统 .......................................................................................................................30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