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7区域农业发展

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7区域农业发展

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7区域农业发展
新课标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27区域农业发展

考点27 区域农业发展

(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玫瑰喜光、喜阳、怕水,花期要求气候凉爽,开花数量随气温升高而增加,云南晋宁为我国玫瑰主产区之一。目前,晋宁玫瑰花园艺采用了世界领先的智能温室花卉精准种植体系,75天就能完成从种苗到开花的过程。下图示意云南晋宁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考向区域农业生产条件]晋宁种植玫瑰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光照充足②土层深厚③排水条件好④水源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晋宁地处云贵高原,光照充足,排水条件好;玫瑰怕水;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表层土壤浅薄。

2.[考向提高农业技术的目的]晋宁玫瑰花种植采用智能温室精准种植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劳动力投入

C.提高花卉品质 D.提高单位产出率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75天就能完成从种苗到开花的过程”可知,采用智能温室精准种植体系能缩短从种苗到开花期的时间,提高单位产出率,这是采用智能温室种植体系的主要目的。

(2018·皖南八校联考)自马铃薯进军主食化产品开发领域以来,马铃薯的热度节节高升,不少马铃薯种植区域也欲趁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开发战略的东风,走品牌化道路。内蒙古乌兰察布被誉为“中国薯都”。近年来,乌兰察布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 00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到40亿千克。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和10%,成为全国马铃薯主产区。读乌兰察布市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3.[考向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乌兰察布生产优质马铃薯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光照充足

C.水源丰富 D.热量充足

答案 B

解析乌兰察布位于内蒙古草原地区,土壤较为贫瘠;降水较少,多晴天,光照充足;河流稀少,水源不足;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4.[考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马铃薯主食化之后,当地应( )

A.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

B.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

C.依托政府政策引导,马铃薯自产自销

D.发展马铃薯主食加工业,改变饮食习惯

答案 B

解析马铃薯主食化之后,当地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B项正确。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不利于生态保护,A项错误;当地人口密度小,消费市场小,C、D两项错误。

(2019·广西百校大联考)机井是利用水泵抽取地下水的水井,下图示意我国某地机井景观,当地普遍采用大水漫灌方式。读图,完成5~7题。

5.[考向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图示机井普遍分布于我国的( )

A.河北省 B.青海省 C.云南省 D.上海市

答案 A

解析河北省农业发达,农业生产规模大,但降水量少,河流水量不足,地表水资源缺乏,所以地下水开采量较大。

6.[考向区域农业问题]图示机井灌溉方式易导致( )

①地面沉降②水土流失③石漠化④土壤次生盐碱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抽取地下水灌溉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引起地面沉降;大水漫灌方式易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故D项正确。

7.[考向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该地农业发展应( )

A.推广喷灌、滴灌方式 B.提高畜牧业比重

C.限制农田灌溉用水量 D.压缩粮食种植面积

答案 A

解析采用直接抽取地下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会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可推广喷灌、滴灌方式,节约水资源。故A项正确。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16·全国卷Ⅱ)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8~9题。

8.[考向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答案 B

解析庄园经济是利用区域优势,开展集约化经营而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经营模式。当地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故B项正确。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是其发展的重要辅助性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故A、C两项错误;庄园经济不是高精尖技术产业,故D项错误。

9.[考向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答案 C

解析现代茶庄园实行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的经营组织模式,可促进茶产业的深加工,拓宽经营范围,会使产品更多样;另外,管理企业化,更能促使效益提高,这是现代茶庄园相比传统茶园的突出优势,故C项正确。与传统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品牌可能更多,但品牌多只是其表现形式,不能体现“突出”优势,突出优势应体现在市场与效益上,故A

项错误。依现代庄园经济特点可知,现代茶庄园投入更多、生产成本更高,故产品价格更高,故B、D两项错误。

(2016·江苏高考改编)图一、图二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考向区域农业布局]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②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③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④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山上河谷养种鱼,主要是因为山上水质好、环境好,利于种鱼培育,故①错误。山腰梯田种水稻,主要是因为该处水源和有机肥有保障,且水稻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故③错误。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稻田中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故②④正确。

11.[考向区域农业生产特点]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有( )

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②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④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解析该农业生产系统是混合农业,生产灵活,其产品主要供应农户,受市场影响小,故①错误。专业化程度高并不能决定是否利于安排农事活动,农事活动与农事闲忙季节相关,故②错误。生活废水作为肥料,害虫虫卵成为鱼类的饵料,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故③④正确。

(2019·超级全能生浙江联考)老种子也称地方品种,是在当地自然或栽培条件下,经过长期自然或人为选择形成的传统品种,对当地适应性强,口感好,但产量低。目前,各地老种子消失呈加剧趋势。据此完成12~13题。

12.[考向区域农业问题产生的原因]老种子品种消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品种质量差

C.农村劳动力流失 D.商业种子冲击

答案 D

解析老种子对当地适应性强,故受到全球变暖影响小,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老种子品质好,B项错误;劳动力流失不会影响老种子的数量,C项错误;老种子产量低,但农业发展过程中对农作物产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业种子对老种子冲击大,D项正确。

13.[考向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遏制老种子消失趋势的合理措施是( )

①建立老种子库,完善贮存环境②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种子改良③规范化种植,加强保种育种④减少人为干预,杜绝污染生长环境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建立老种子库,完善贮存环境,有利于遏制老种子的消失,①正确;加大科技投入,改良种子会改变老种子的性质,加速其消失,②错误;规范化种植,加强保种育种,有利于老种子种植规模扩大,利于其延续,③正确;老种子已经面临消失,如不进行人为干预,将会加速其消失,④错误。

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据此完成14~16题。

14.[考向区域农业发展条件]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

A.盐碱地的改良 B.生产技术的发展

C.运输条件改善 D.灌溉水平提高

答案 B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地在盐碱地上利用海水和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规模化种植,说明该地主要靠生产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海水蔬菜种植并没有进行盐碱地的改良;运输条件的改善并不能促进海水蔬菜的种植过程;灌溉技术的提高依赖于生产技术的发展。

15.[考向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太阳光照 B.气温

C.土壤肥力 D.降水

答案 D

解析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主要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利用的水资源为咸水;而大气降水会降低水的盐度,会对海水蔬菜的品质产生影响。

16.[考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发展海水蔬菜种植( )

①可改善生态环境②能节约淡水资源③可扩大土地面积④会污染沿海滩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发展海水蔬菜种植的生产特点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可以利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进行种植开发,一方面可以改善盐碱地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节约耕地和淡水资源。

(2019·百校联盟TOP20联考)垂直农场类似于高楼的发展模式,在摩天大楼里通过技术手段模拟农业生物所需的水、阳光、温度等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产品为安全、绿色产品,深受人们喜爱;其成本高,价格昂贵。下图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市某垂直农场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考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城市发展垂直农场可以( )

①增加农民收入②增加市民就业③节约运输成本④减缓全球变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垂直农场通过高技术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出的能耗,从而减少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进程。垂直农场属技术密集型农业,劳动力需求少。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垂直农场位于都市,可以节约运输成本,并减少运输带来的污染。垂直农场没有季节性,全年可以收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8.[考向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影响迪拜发展垂直农场且前景看好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水源丰富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

答案 C

解析由于迪拜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蔬菜需求量大但种植量少。所以,迪拜能够发展垂直农场且前景看好的主要区位条件是市场广阔。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019·湖北黄冈质检)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其果实个大、味甜、抗病性强,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湖北省东部的罗田县,是著名的板栗产区,所产板栗色、香、味俱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罗田的板栗生产还处于初加工阶段,深加工附加值不高,经济价值与其良好的声誉极不相称。据此完成19~20题。

19.[考向区域农业发展条件]与北方产区相比,罗田板栗上市时间较早,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热量不足

B.罗田纬度较低,夏季均温高

C.人工改良品种

D.病虫害少

答案 B

解析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湖北罗田位于南方地区,板栗上市时间较早,主要原因是罗田纬度较低,夏季均温高,B项正确,A项错误;与人工改良品种关系不大,C项错误;南方地区冬季温和,利于害虫过冬,病虫害多,D项错误。

20.[考向区域农业发展措施]为提高罗田板栗的经济效益,以下措施可行的有( )

①扩大种植规模②打造深加工产品的品牌③改良品种,提高产量④鼓励加工企业整合、扩张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目前,罗田的板栗深加工附加值不高,经济价值与其良好的声誉极不相称。为提高罗田板栗的经济效益,应扩大种植规模,①正确;深加工附加值不高,不适宜打造深加工产品的品牌,②错误;所产板栗色、香、味俱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需要改良品种,③错误;鼓励加工企业整合、扩张,扩大规模,提高加工能力,④正确。

(2018·贵州贵阳模拟)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见下图)素有“千年椒乡”之称。据此完成21~22题。

21.[考向区域农业发展条件]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优越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

④年温差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读图,武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结合图中等高线判断,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纬度较高,①正确;海拔较高,②正确。武都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花椒品质好;与年温差无关。

22.[考向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目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不便 B.人力成本上升

C.土质退化 D.种植面积扩大

答案 B

解析目前,武都交通条件不断改善,A项错误。果实需人工采摘,经济水平提高,人力成本上升,B项正确。土质退化不是主要问题,C项错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面积不会明显扩大,且其不是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共4题,共56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3.(2019·广西三市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板栗喜光性强,花期忌雨,成果期又需要充足的雨水。迁西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板栗是其传统特色农产品。迁西板栗花期为5~6月,果熟期为9~10月,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其绝佳的口感和风味,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曾一度畅销日本,可现今出口却面临寒

流。下图为迁西位置示意图。

(1)分析迁西板栗生长的气候条件。(4分)

(2)指出迁西板栗主要出口地为日本的原因。(4分)

(3)推测迁西板栗出口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原因。(4分)

(4)关于迁西板栗生产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人主张“扩大种植规模”,也有人主张“延长产业链”你赞成哪种主张?请说明理由。(4分)

答案(1)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地带,降水多,为板栗生长提供充足水分;降水集中在7、8月,既避开花期,又满足果熟期对雨水的需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温带季风气候,板栗生长期间气温适宜,日照时间长,热量和光照充足。

(2)产品品质高,竞争力强;运输距离近,运输成本低(利于保鲜);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利润高。

(3)大规模种植,质量得不到保证;无序竞争;深加工不足,出口产品过于单一;缺少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等。

(4)赞成扩大种植面积。该地区土地开发的潜力较大,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板栗树的生长;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大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建成专业基地,提高专业化程度。

赞成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培育品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从降水、热量、昼夜温差、光照等方面分析,结合板栗生长习性和当地气候条件即可分析。第(2)题,从产品品质、距离、市场、价格等方面分析。第(3)题,面临的问题从产量质量、产品结构、市场竞争等方面分析。第(4)题,开放性试题,任选一个观点,理由支持观点即可。选择赞同扩大种植面积,主要从开发潜力、经济效益、规模效应、专业化经营等方面分析;选择赞同延长产业链,主要从附加值、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4.(2019·超级全能生26省联考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当煤矿层接近地表时,使用露天开采的方式较为经济。矿层上方的土称为表土。在尚未开发的表土带中埋设炸药,接着使用挖泥机、挖土机、卡车等设备移除表土即可生产。

材料二红枣,其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红枣为温带作物,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泛,具有耐旱、耐涝的特性,是发展节水型林果业的首选良种。山西省吕梁市某村进行露天煤矿复垦,栽培山西省有名的稷山板枣。2016年出现“通红喜人的红枣将枝头压弯,掉到地上无人拾捡连成红毯”现象。下图为山西省吕梁市某农村图和吕梁市气候图。

(1)指出该村露天开采煤炭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4分)

(2)简析该村种植红枣有利的条件。(6分)

(3)针对大枣“掉到地上无人拾捡”的情况,提出可行性措施。(4分)

答案(1)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

(2)该地雨热同期,夏季光热条件好;枣树耐瘠、耐旱、耐涝,适应性强;复垦区土层深厚;资金力量雄厚;政府政策支持。

(3)利用距东部市场近的优势,卖鲜枣;建温室大棚,错季上市;改良(嫁接)特色品种;发展大枣深加工产业;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

解析第(1)题,因为该村煤炭是露天开采,需要剥离表土,所以会造成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地表裸露,产生沙尘,污染大气;露天采矿,雨水冲刷下渗,污染水源。第(2)题,该村种植红枣有利的自然条件: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光热条件好;枣树耐瘠、耐旱、耐涝,适应性强。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红枣营养价值高,市场广阔;复垦区土层深厚;劳动力丰富;资金力量雄厚;政府政策支持。第(3)题,大枣“掉到地上无人拾捡”主要是供过于求,本地深加工能力有限,造成产品浪费。所以可行性措施是:改良(嫁接)特色品种,提高产品品质;利用距东部市场近的优势,加大推广宣传,卖鲜枣;发展大枣深加工产业;建温室大棚,错季上市;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等产业。

25.(2018·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辣椒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5~34 ℃之间,辣椒对水分条件要求严格,它既不耐旱也不耐涝,喜欢比较干爽的空气条件。贵州人“怕不辣”,种植辣椒历史悠久。老干妈牌油制辣椒是贵州地区传统风味食品之一,目前每天可灌装200万瓶油辣椒,原来该公司的辣椒供应由

省内40余个辣椒基地专供。随着老干妈产品市场上的拓展,加上贵州本土辣椒基地“靠天收”的瓶颈难以改变,导致辣椒原料供不应求。

近年来,该公司舍近求远,远赴新疆种辣椒。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辣椒具有产量高、个头大、粗纤维、辣味适中、糖分高、口味佳、红色素含量高等特点。下图为新疆辣椒主要分布图。

(1)分析老干妈公司辣椒原料主要来自贵州的原因。(3分)

(2)简述贵州本土辣椒生产“靠天收”存在的瓶颈。(3分)

(3)描述新疆辣椒种植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品质优、产量高的优势条件。(5分)

(4)新疆是否应该进一步扩大辣椒的种植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3分)

答案(1)接近原料产地,运输成本低;贵州经济水平低,辣椒生产成本低;辣椒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2)冬季多低温阴雨天气,初春多冰雹,夏季多洪涝;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薄,土壤贫瘠;地势起伏大,不利于机械化生产。

(3)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边缘和天山山麓地带。

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有河水或冰雪融水提供优质灌溉水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辣椒生产的机械化和规模化。

(4)支持。新疆辣椒品质好,易加工储运,市场需求量大;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不支持。新疆气候干旱,辣椒种植规模过大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灌溉还会导致当地次生盐碱化等荒漠化问题产生。

解析第(1)题,原料地的选择一般要求原料成本低、原料品质好、运输成本低。依材料可知,老干妈公司位于贵州省,原料来自于本省,运输成本低;贵州种植辣椒历史悠久;贵州经济水平低,辣椒生产成本低。第(2)题,“靠天收”是指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改造利用自然条件难度大。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结合贵州省自然环境特征即可描述不利于辣椒种植的自然条件。第(3)题,农作物分布特征一般从总体分布格局、主要分布地区两个方面描述。新疆辣椒品质优、产量高的优势条件主要分析自然条件,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第(4)题,本题为开放型试题,答赞成与反

对均可,理由支持观点即可。回答赞成,主要分析新疆辣椒种植的条件和扩大规模的积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是经济社会效益。回答反对,主要分析新疆种植辣椒的不利条件和扩大辣椒种植规模带来的负面影响,负面影响主要指带来的环境问题。

[提智能—勇攀最高峰]

26.(2018·湖南长沙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我国第一个按小流域生物圈保护理念规划建设的多功能、综合型自然保护区,区内植被丰富。近几十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天然橡胶价格的不断增长,刺激了纳板河流域自然保护区(下图所示)橡胶种植面积的扩大,1991~2007年,区内橡胶园面积增加了960 hm2。

(1)分析纳板河流域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4分)

(2)分析本区域种植橡胶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分析大面积种植橡胶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

答案(1)热带季风气候,湿热多雨,季雨林自身植物种类繁多;区内高差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植被垂直带谱多;交通不便,建立保护区,受人为破坏与干扰小,植被保存好。

(2)地处热带,常年高温;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岭重重阻挡,冬季风影响小;地处内陆,受台风影响小;土壤较肥沃;地形起伏,排水条件好。

(3)天然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原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农药、化肥使用增多,环境污染加重;过度种植,土壤肥力降低。

解析第(1)题,植物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位置、气温、降水、地形、地域差异等方面。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该省地跨热带、亚热带,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同时西部有高大山脉,垂直地域分异显著,因而云南省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同时受人类影响较小,物种保护较好。第(2)题,根据文字材料关于橡胶的介绍和表格中橡胶生长条件的表述,结合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地形、土壤等方面描述橡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第(3)题,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应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该区域大面积种植橡胶会破坏当地的天然植被,引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受损,过度种植会导致区域土壤肥力降低,大量种植需要使用农药化肥,也会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农业

2019高考地理复习知识点:农业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④加强“南南合作”; 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②自然条件恶劣; 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3农业区位条件专题卷

微专题(十三) 农业区位条件 (2017·山东潍坊模拟)1960年独立初期到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棉花、花生等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近年来,南部热带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下图示意尼日利亚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石油产地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尼日利亚南部发展可可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灌溉便利B.科技水平高 C.能源充足D.热量丰富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尼日利亚花生产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工业及相关产业兴起 B.花生加工能力低 C.花生种植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 D.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业的兴起 3.20世纪70年代以前,尼日利亚大力发展花生种植业,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森林减少B.生物多样性减少 C.草原退化D.水土流失 答案 1.D 2.A 3.C 解析第1题,可可为热带经济作物,尼日利亚南部纬度低、热量丰富,适于可可种植。第2题,材料“70年代起尼日利亚经济发展转向石油工业,花生产业每况愈下”可以看出,花生衰落受石油工业影响。第3题,花生种植业主要在北纬12°左右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大力发展花生种植,必然破坏原有草原植被,造成草原退化。 (2017·山东潍坊二模模拟)雨育农业是指在干旱、半干旱或半湿润易旱地区完全依靠天然降水从事作物生产的一种栽培制度。下图示意伊拉克雨育农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区及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据此完成4~5题。

4.与灌溉农业区相比,该雨育农业区( ) A.地形平坦,平原广布 B.热量丰富,光照充足 C.降水较多,水土流失较严重 D.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5.改善该雨育农业区发展条件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发展集蓄水工程、集蓄雨水 B.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 C.修建温室大棚,减少水分蒸发 D.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答案 4.C 5.A 解析第4题,雨育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降水较多,水土流失严重;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平原地区,降水较少。第5题,雨育农业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所以应发展蓄水工程,集蓄冬季雨水,加强夏季灌溉。 (2017·山东淄博打靶模拟)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的埃尔埃希多地区曾是土壤贫瘠、人烟稀少

高考地理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中国地理专题训练 据下图1,判断1~2题: 1.在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中,穿越长江的有() A.3条B.4条C.5条D.2条 2.沿江分布铁路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航运功能强B.沿江地形制约 C.沿江经济落后D.沿江人口稀少 【解析】1选C,2选A。该题组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五条南北铁路干线,都穿越了长江。第2题,由于长江航运功能强,是我国的黄金水道,所以,沿江铁路较少。 读下面“108°E的地形剖面图”(图2)。据图回答3~5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青藏高原 B. ①为四川盆地 C.①为黄河谷地 D. ①为喜马拉雅山 4.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有喀斯特地貌分布 B.具有广阔平原 C.海拔较高,起伏不大 D.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5.关于①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解析】3选B,4选A,5选C。第3题,关键是通过空间定位判断①①①①①①分别位于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汉江、秦岭、渭河谷地、黄土高原。第4题,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第5题,渭河谷地是一个地堑。 读“某区域示意图”(图3),完成6~7题。 6.图示地区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①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不足①污染浪费严重①沙质土壤,水分渗漏严重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7.该河口段冬季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暴雪 B.沙尘暴 C.咸潮 D.赤潮 【解析】6选D,7选C。第6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的珠江口地区,该地区人口、城市集中,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再加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导致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第7题,冬季,珠江注入南海水量少,海水容易倒灌,形成咸潮。 下图是“我国某省城市分布图”(图4),读图回答8~10题。 8.该省北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南部低,其主要原因是() A.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B.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 C.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D.少数民族聚居,开发较晚 9.该省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是() A.以旅游业为主B.以轻工业为主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D.以金融、贸易为主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技巧 一、统揽全局、突出重点 当前绝大部分地理综合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程序为首先实行专题知识的全面梳理,其次是典型例题讲解,最后是少量随堂训练,能够用“专题”、“系统”、“全面”、“少练”四个词组来概括。 不过地理学科内容多,考试范围广,“求全”、“求保险”的复习思路,似乎面面俱到,但实际上只能是浅尝辄止,最后什么都不能落实。“求全”的复习过程必然挤掉“水平训练”这个重要环节,考生吃的多为“夹生饭”,综合水平培养是建立在不扎实的根基上的。所以,与其“求全”导致不落实,不如化繁为简,突出重点、难点,就某些核心问题举一反三,持续训练,或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现在一套综合水平测试卷的有限题量,使得命题者一般会从核心知识与水平上设计题目。考生若能将地理学的核心问题真正领悟并能熟练使用,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地理科的考试以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内容为主。高中地理知识的核心应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线。譬如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宇宙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生活的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的形状、质量、自转与公转运动所带来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尤其是地球运动带来的自然现象更是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诸如恒星与星云、彗星、流星等恐难进入核心之列。 从近三年“文科综合水平测试”的试卷中能够看出,第一单元中的日照图判断,昼夜长短的判别,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与日期的计算等一些与人类生活、生产相关的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专家们眷恋的情结。再如第三单元“海洋环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曾多次涉及海水的盐度、洋流,如2001年的文综选择第12题,2002年的文综选择第11题。我们在复习第三单元时,应明确其核心应该是海水的温度、盐度、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洋流的成因等,海洋资源的

2021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第六章:农业专题

第六章:农业专题 我国: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 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①热量充足,温差大;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 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限制因素:①热量不足; 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③土壤肥力下降; 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限制因素:①水资源短缺;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③土壤的盐碱化等 :机械、化肥、良种、冷藏

率高; 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较高;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工业比较发达; ⑥国家政策扶持。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 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 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 场为主; 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 粮食单产高 3、我国水稻种植业 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三角洲地形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河网密布,水源充足。(2)社会经济因素:①交通便利; ②市场广阔; ③工业比较发达;④科技发达;⑤劳动力丰富;⑥国家政策扶持

(2)社会经济:①市场消费量大; 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 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不足:人多地少; 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 4、畜牧业 典型地区:内蒙古草原(四大草场:内蒙古、青 海、新疆、西藏) (1)自然因素:①草场面积广阔;②没有大型食 肉动物 东部地区夏季降水多些,有利于 牧草生长 (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2)社会经济因素: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②市场潜力广阔;③国 家政 策扶持等 5、郊区农业 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1)自然: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 ②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⑤水源充足。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6、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 A 、区位因素分析: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象 限制因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草场退化;③荒漠化加剧;④冬季暴风雪、寒潮影响;⑤鼠灾、蝗灾严重

2020高考地理专题之农业

《农业》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包括:(因地制宜) 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如水稻喜高温喜湿,因此主要分布在能满足水稻生长期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甜菜喜温凉,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产量、熟制。 ②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的山地地区耕作不便, 且水土保持不易,适宜发展林业或牧业;坡度小于25°的地区可以发展种植业(梯田)。因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土壤:种植业多要求土壤深厚肥沃,若土壤呈酸性或碱性,则宜加以改良或种植耐酸、碱植物。 ④水源:是否充足是农业稳产的保证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因时制宜) ①市场:对商品农业而言,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商品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 ④农业生产技术:①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率,②化肥、良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⑤劳动力:多、少,如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3)农业区位选择 总的来说,就是要因地制宜,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①综合分析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决定农业类型及农作物种类。自然因素相对稳定,但某些因素可以人为地改造利用。如温室农业。 ②综合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市场和交通。 (4)农业区位选择举例:如城郊农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地价的高低(一般来说,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较高,只能选择单位面积产

高考地理综合题专题训练------农业要素专题

综合题专题训练------农业专题 题型一:判断类 1、农业类型 答题模式: (按生产对象分)农(种植业)、林、牧、副、渔 【强化训练一】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图中莱茵河流域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和类型。(12分)2、农业地域类型 答题模式: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混合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强化训练二】 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题型二:特征类 描述农业生产特征 ①农业地域类型; ②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 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 ④农业机械化水平; ⑤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⑥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强化训练三】 松嫩平原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农业的生产资料投入增大,现代化农业科技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农业产量逐年增加。(3)简述松嫩平原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8 分)

题型三:成因类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自然因素(4点):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10点):市场、交通、技术(冷藏保鲜技术、品种改良等)、 劳动力、政策、机械、历史条件、工业基础、农业基础、 饮食习惯等。 【见省质检37(3)】 【强化训练四】材料2:大庆主要城镇示意图 k县生产的农产品质量较全国多数地区要高。分析k县能够发展优质农产品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6分) 2、区位因素变化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通常比较稳定,且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而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且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强化训练五】近20年来,昆明郊区的一些乡村由原来以粮食、蔬菜种植为主,逐渐转变为专门的花卉种植。目前云南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 说明昆明郊区种植农作物品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强化训练六】顺义历史上被誉为“京郊粮仓”。近年来顺义着重发展以观光农业、名优花卉、高价位蔬菜和优质果品为主导的产业带,并为燕京啤酒、汇源果汁等企业提供原料。试分析顺义农业区位条件发生的变化。(4分)

地理高考一轮复习计划(方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方案 地理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以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认真研读《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说明》,紧紧围绕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方式和特点,进一步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加强学法指导,争取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情况分析 1.教师情况:担任高三地理教学的五位老师,都任过高三地理教学任务,其中岳校长多年从事高三地理教学,经验丰富,对本组教学复课具有指导引领作用。 2.学生情况:本届高三文科共有13个班,10个应届班(其中2个实验班,1个艺术班,7个普通班),3个往届班。实验班基础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普通班少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近半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不积极主动;补习班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三、备考依据 初高中地理教材、《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学科考试大纲》 四、工作目标 通过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一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用图。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做到活学活用。 (5)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地理实验题的研究。要作专题讲座。 五、具体措施 (一)钻研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整合。着眼教材,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 1.分析考纲,把握考纲变化。 2.全面了解教材,把握重点。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日一题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每日一题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典例在线 (2016年江苏卷)下面两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 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 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 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参考答案】1.BD 2.CD 解题必备 我国的特色农业类型 灌溉农业:是在天然降水很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依靠水利工程设施发展起来的农业,主要分布于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等地区。灌溉农业通过水利灌溉设施作保障,能满足作物对水分的要求以实现稳产、高产,有时还可以培育肥力和冲洗盐碱。因此,灌溉农业是一种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能排能灌、稳产和高产的农业。

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于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或山麓地带与冲积扇等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有灌溉水源而成为荒漠地区发展农业的理想场所。绿洲农业多呈孤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 坝子农业: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些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典型。青藏高原因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立体农业: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农业用地类型多样,但利用形式单一,多发展一种或几种农作物品种,并且人多地少,水土流失问题突出,环境保护任务艰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立体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结构必须从单一结构向多种经营改变。“丘上林间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从过去以粮食生产为主转变到现在以林业为主,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业等都有安排的多样化发展,立体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发挥资源优势,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霸推荐 (2017届山西太原外国语学校高三10月半月考)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青稞,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①谷地海拔较低,光热资源较丰富②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 ③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关于湟水谷地油菜花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24 中国地理

高考地理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4 中国地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2题;共84分) 1.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 . 淮河流域 B . 太行山区 C . 松花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 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 . 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2. (2分) (2015高二上·南昌期中) 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该岛位于()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北半球④南半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3. (6分) (2017高二下·济南期末)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台湾岛东部与西部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气候

B . 地形 C . 水源 D . 土壤 (2)据观测,台北冬季降水比较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 气候活动频繁,形成降水 B . 东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C . 沿岸洋流水温高,蒸发水汽多 D . 西北风遇到地形阻挡形成降水 (3)台湾比较丰富的资源有() A . 渔业资源、水力资源、森林资源 B . 油气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 C . 耕地资源、油气资源、农林资源 D . 水力资源、耕地资源、渔业资源 4. (4分)我国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A . 北方 B . 南方 C . 青藏高原 D . 阶梯的交界处 5. (4分)(2018·浙江模拟) 2017年3月11日,广西发现特大型稀土可年产200万吨开采一百年。根据自然资源属性分类,稀土属于() A . 水资源 B . 气候资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之农业

农业区位的选择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 A.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的表现形式 区位因素表现形式主要影响 自然因素地形类型、海拔、坡度、坡 向 影响农业类型,生产规模,机械化 水平,生态问题 气候 热量、降水、水热配合、 光照、温差、气象灾害 与农作物种类、复种制度、生长期 和生长周期、产量、品质关系密切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沃 程度、酸碱性等 影响农作物种类和产量、质量 水源河湖密度、水量、季节 变化、洪涝等 干旱半干旱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 素 区位因素表现形式主要影响 社会经济因素 土地人均耕地、土地租金生产类型与成本劳力数量、素质、价格生产类型与成本市场市场距离、市场大小、消费水平、消 费习惯 生产类型与规模交通主要运输方式、运输能力、通达度市场影响扩大 技术机械化、化肥、良种培育、冷藏保鲜、 信息等技术水平 市场影响扩大政 策 价格调节、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资 金和技术的支持等 干预影响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 B.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地形①通过修建梯田使地形变平缓,既增加耕地面积,又减少水、土、肥的流失,如我国东南丘陵地区; ②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通过修建台田,减少土壤盐碱化,如华北平 原; ③湿润地区通过修建花基鱼塘,充分利用当地水热资源,发展混合 农业,如珠江三角洲; ④平整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气候热 量①建温室大棚增加室内热量,如种植反季节蔬菜; ②通过盆栽减少地温对农作物的影响,如帕米尔高原种植蔬菜。 气候降水①降水少则采用开源(人工增雨、抽取地下水、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节流(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措施,如以色列地区; ②降水多则修建排涝设施,如南美奥里诺科平原; 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则修建具备蓄水、灌溉、排涝功能的水利 工程,如我国南方地区。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农业专题

高考地理答题要点之农业专题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印度河、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热带经济作物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①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强“南南合作”;⑤加强“南北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⑼非洲粮食问题突出的原因:①人口自然增长率高;②自然条件恶劣;③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加剧了干旱和土地沙漠化; ⑽新加坡缺水、缺粮的原因:①国土面积狭小,虽地处热带雨林区,但无大河,径流量小;②国土面积狭小,耕地面积小,粮食产量低. ⑾复种指数问题: ①俄罗斯复种指数和产量低的原因:纬度较高,农业生产热量不足 ②澳大利亚复种指数问题:纬度较低,但复种指数较低的原因是:与农业经济结构有关,其混合农业区是小麦和牧羊交替进行,小麦复种指数低,且有大量的休耕地 复种指数低对土地的有利影响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 ③中国复种指数高的原因:纬度低,人均耕地少 ⑿美国、印度的国土面积小于中国,但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中国,其原因是:(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分析)①美国、印度平原占国土面积大,干旱区面积相对较小;②中国平原占国土面积小,干旱区所占面积大。 ⒀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完整版)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归纳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美国五大湖区周围的乳畜带。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鲜牛奶。 A.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纬度高,气温低,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二、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 A.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有利条件: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 ④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河谷农业) 主要制约因素: ①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 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 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

有机质积累。 B.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①气候(降水):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②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③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 ④土壤: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罗河三角洲: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C.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我国东北与西北地区)——以东北地区为例 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 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 ①热量不足(与南方相比);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 相同点: 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 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

第1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 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 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 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教学难点: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 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 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根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 势的农业。 2.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根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 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 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 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二、地 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⑴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②东北大部 分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 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考: 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 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必背考点

高考地理农业专题必备考点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昼夜温差),土地(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生产历史 ⑴ 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 气候湿润多雨;② 排水良好的坡地; ③酸性土壤(红壤) ⑵ 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 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 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 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 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 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 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 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自然条件)②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社会经济条件) ⑹ 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 夏

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 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 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 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 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⑻ 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 市场消费量大;② 交通方便;③ 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 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世界和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分析 ⑴ 热带种植园农业 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所在国经济结构特点:以热带企业化种植园为主的单一经济 所在国如何发展经济: ① 继续发挥优势,抓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② 狠抓粮食生产,努力增产粮食;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8分) 1.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图为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适宜发展 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乳畜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热带种植园农业 2. (2分)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 .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是其发展的基础 C . 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 . 投入资金和技术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农业 3. (2分) (2014高一下·资阳期末) 大洋洲的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达37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西兰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广大 ②新西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③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多雾,日照少 ④新西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针对材料中我国乳业的情况,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继续保持新西兰居我国进口第一的势头 B . 加大我国奶牛养殖的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C . 加快构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养殖体系 D . 加强质量监控,提升监管水平,及时更新生鲜乳收购标准 4. (2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

高考地理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1---地图(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训练 1---地图 一、单选题 1.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图,完成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 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 2.读某运河简图,回答1?2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 A.55km B.110km C.190km D.240km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河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 D.运河穿过海拔500m以上的地区 3. 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3.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4. 下图为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屿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岛屿北部山脉的大致走向为( ) A.西北一东南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一西南走向 D.东西走向

2.若将该岛屿转绘到等高线地形图上,则甲、乙、丙、丁四处,等高线分布最密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某中学地理小组对如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下列1-2题。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上图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A. B. C. D.

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发展教案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理解区域地理条件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理解区域农业的结构和布局特点、以及区域农业的生产特点;结合具体农业模式,分析区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阅读地图的技能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尊重自然规律,也要认识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重点: 理解区域地理条件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理解区域农业的结构和布局特点、以及区域农业的生产特点。 结合具体农业模式,分析区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法。 教学难点: 分析区域的地理条件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具体农业模式,分析区域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办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有三大产业的划分办法,第一产业为农业,第二产业为工业,第三产业包括商业、服务、交通旅游业等等。国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研究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非常必要。 板书:第一节区域农业的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1课时) 一、分析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因地制宜) 首先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发展的大方向→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过渡: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怎样呢? 二、区域地理条件及其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引导学生回顾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并从图4.1中读出东北地区的边界和范围,进而分析其农业生产条件) 板书: 1边界; 2范围:黑吉辽+内蒙古东部 3位置; 4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①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热量不足 学生活动:读图4.2气候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小结: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学生活动:完成思考题 1.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农业专题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农业专题训练 根据土地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农耕地比重森林和草地的覆盖率短期经济效益长期经济效益 A. B. C. D. 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苏南 B.陇东 C.湘北 D.皖西 3.对该地区调整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降水量大,暴雨多 B.方案土地利用均衡,最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C.方案长期收入最高,有利于该地产业链的延伸 D.三种方案的草地比重都大,说明该地降水少,属于绿洲农业 【答案】1.A2.B3.C【解析】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短期经济效益和农耕地的比重越小,生态效益越好;长期经济效益和森林、草地的覆盖率越大,生态效益越好;反之亦然,所以与生态效益出现此消彼长的是短期经济效益和农耕地的比重。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短期经济效益和农耕地的比重越小,生态效益越好;长期经济效益和森林、草地的覆盖率越大,生态效益越好;该地最有可能位于陇东,所以B正确。3.方案径流量比较大,是因为该地植被被破坏,水土保持能力较差;从“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表可以看出,方案长期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因此方案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该地草地比重大,但不一定属于绿洲农业。 复种指数即一年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也就是一年内同一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下图是2019-2019年我国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区2019年复种指数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其原因可能是 A.灾害损失大,农民的播种积极性降低 B.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 C.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出口量减少 D.推广农业机械化显著提高了单产量 5.图示期间,地区复种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变干旱 B.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严重 C.国家惠农力度减弱 D.非农产业发展迅速 6.影响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最可能是 A.地形崎岖,耕地零碎分散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气候干旱,水源短缺 D.土壤贫瘠【答案】4.A5.D6.B【解析】4.2019年地区(东、中、西部)复种指数均有较大幅度下降,这在图示年份是极为少见的,同时2019年后,这三个区域的复种指数均处于上升趋势,可推测2019年复种指数下降为偶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自然灾害导致的。 5.2019--2019年,地区(东部地区)复种指数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占用耕地,部分农业人口从事非农生产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下降带来的。 6.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地区复种指数低,为东北地区,该地区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气溫偏低,热量不足,所以B正确。 【点睛】复种指数的高低受当地热量、土壤、水分、肥料、劳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等条件的制约,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总积温高、水分充足是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经济发达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则为复种指数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山东寿光蔬菜种植采用的新型连栋日光温室,空间大,设施管理效率高,蔬菜高产优质。江

2020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练习试题《农业专题》解析版

农业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成,俗称“双抢”,该地“双抢”期间以炎热干燥天气为主。读图,回答1-3题。 1.该地区可能是() A.河套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江汉平原 解析:本题考查区城农业特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双季稻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套平原、东北平原处于温带,只能种一季稻,A、C错误;华北平原也处于温带;同时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B错误;江汉平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可种植双季稻;故D正确。 2.该地区人均耕地不足的主要原因是() A.河湖众多 B.丘陵广布 C.人口密度大 D.平原面积小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特征。人均耕地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耕地少或人口多,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为江汉平原,江汉平原人口稠密,故C正确。 3.该地区“双抢”期间抓紧时间完成农事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早稻收割 B.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晚稻插秧 C.保障早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D.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特征与农作物的关系。该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主要在6-9月,而早稻收割、晚稻插秧在7月,故A、B错误;“双抢”时早稻已成熟,故C错误;从图中可看出,晚稻生产有一部分在秋季,此季节气温已逐渐降低,因此热量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故D正确。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2013年习总书记考察当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当地探索出“飞地济”精准扶贫模式,如:由政府支持县城农产品公司,入股创建乡村果业公司;流转土地,建设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打造具有苗族特色、山村特点的文化旅游等,为我国农业资源开发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据此完成4-5题。 4.最适合湘西地区普及推广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是. A.灌溉农业 B.立体农业 C.休闲农业 D.有机农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