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由可逆性谈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_陈萍

由可逆性谈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_陈萍

由可逆性谈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_陈萍
由可逆性谈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_陈萍

第11卷 第4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 11, No. 4 2009年8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Aug. 2009

收稿日期:2009-02-21

作者简介:陈 萍(1968-),女,河北衡水市人,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教授;

李 勇(1981-),男,河北衡水市人,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助教.

由可逆性谈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

陈 萍,李 勇

(衡水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摘 要: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数学解题中应用十分广泛.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归纳可使用逆向思维方式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几点经验,并结合对实际数学问题的分析,阐述逆向思维是数学解题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可逆性;逆向思维;换位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2065(2009)04-0108-02

可逆性是指考虑问题可以从正面去想,也可以从反面想,可以从原因看结果,也可以从结果去分析原因,这在数学应用中是一个分析和综合的过程.由于数学解题是一种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离不开辩证的思维,由此便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一种发散思维,它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对司空见惯的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从问题相反面深入探索,树立新思想,对于很多数学问题,从结论着手进行逆向思考,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从几方面说明逆向思维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1 合理运用公式、法则、定理及定义的可逆性

在数学中可逆的法则、公式及定理不胜枚举.如离散数学中各类等值式、置换规则、代替规则、等价推理规则及附加前提引入规则等均具有可逆性,在解题过程中恰当使用会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例1 将公式),,(),,(z y x yG z y x xF ?→?化成与之等值的公式,使其没有既是约束出现的又是自

由出现的个体变项[1].

分析 原式中的y x ,都是既约束出现又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项,只有z 仅自由出现,所以使用换名规则将公式),,(z y x xF ?转换为),,(z y t tF ?,而将),,(z y x yG ?转换成为),,(z x G ωω?,这样便将原式转化为:),,(z y t tF ?→),,(z x G ωω?,在此公式中再无既是约束出现又是自由出现的个体变项.同样,原公式也可以通过代替规则达到要求,即:原式

),,(),,(),,(),,(z y yG z t x xF z y x yG z t x xF ω?→???→??.

例2 证明)()()(p r q r q p ?→→→∧?→[2]

分析 由于需推导的结论为:p r ?→,其本身也是蕴含式,可直接引用前提r ,依前提有q r →,应用假言推理规则得q ;由于q p ?→,应用拒取推理规则,便得结论p ?.

2 对原问题的条件作反向思考,再逐步还原

例3 解方程组

?????????=+?=+?=+?111

232323c z c y c

x b z b y b

x a z a y a x (其中c b a ,,互不相等).

第4期 陈 萍,等 由可逆性谈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 109

分析 上述方程组为三元一次方程组,z y x ,,是未知量,而c b a ,,为常数,常变量关系是明显的,通过分析观察知3个方程的特征很相似,但求解较复杂,不妨换位思考该问题.将原方程常量和变量互换,进行反向逆求.即先把z y x ,,看作常量,来分析c b a ,,3个量的特征,找出表示这种特征的方程,再反求z y x ,,.

由原方程不难得到c b a ,,为关于方程123=+?t z t

y t x 的根,此方程同解以下方程:023=?+?x yt zt t ,由韦达定理知:c b a z bc ac ab y abc x ++=++==,,,此即为原方程组的解. 3 直接从结论入手,采用归谬方法

归谬方法也就是通常解题中应用的反证法,在推理理论中其构造形式结构通常为B A A A k →∧∧∧)(21",若将B ?作为前提能推出矛盾来,则说明推理是正确的.这种解题方法在求解数学问题,尤其是推导证明中经常使用.

例4 证明q p s s r r q p ?→∧?∧∨?∧→∧))()())((

分析 上式左侧有4个前提条件r q p →∧、s r ∨?、s ?和p 较为复杂,很难直接推导出右边的结论,为此考虑采用归谬方法.假设结论不成立,引入前提条件s r ∨?s ?,根据析取三段论规则得到结论r ?,引入前提r q p →∧,应用拒取规则得结论)(q p ∧?,对上式应用转换规则得结论q p ?∨?,再引入前提p ,应用析取三段论规则得到结论q ?,由于矛盾,说明q p s s r r q p ?→∧?∧∨?∧→∧))()())((推理正确.

4 从概念的可逆联想出发,寻求解题途径

数学中可逆的概念很多,诸如函数与反函数、正向与反向、高次与低次、合成与分割、定点与动

点、至多与至少,正面与反面、一般与特殊[3]等,对含有这些概念的问题,均可进行可逆联想,从其概

念的反面入手,寻求解题途径.

总之,逆向思维在数学中的应用是广泛而行之有效的,可以培养思维敏捷性、深刻性、双向性,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是数学解题中值得深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式.

参考文献:

[1] 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4-75.

[2] 耿素云,屈婉玲.离散数学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3-54.

[3] 王朝璇.逆向思维在解题中的应用[J].上海中学数学,2007(4):35-36.

Reverse Thinking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CHEN Ping, LI Yong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Abstract: Reverse thinking is a special form of creative thinking, which is widely applied in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Based on years of math teaching practice, some experience of it is summed up. Meanwhil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analysis of practical mathematical problems, it expounds that reverse thinking is a kind of way of thinking and strategy worthy of in-depth study.

Key words: reversibility; reverse thinking; change-place-reflect

(责任编校:耿春红 英文校对:杨 敏)

逆向思维

第三节横向思维 1、趣味数学你来解 1+1=?(2、王、土、11……) 1+1=1 (请说明算式成立的理由) 2、奇趣数学我来算 3+4=1 (七天为一周) 10+14=1 (24小时为一天) 5+7=1(十二个月为一年) 聪明的同学们在解决刚才的数学题时,改变了一般解决数学题思路,突破了问题的结构范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要学的“横向思维”。 一、定义 横向思维是爱德华。德。波诺首先提出的。又叫水平思维。从空间的各个方向上,即从思维对象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中,来考察其本质、特点和运动规律。 例如:一个人从外面进来发现他的头发湿了。 二、横向思维的类型 书190 第四节纵向思维 小品导入 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提问:⑴小品中,赵本山和宋丹丹是怎样理解“昨天、今天、明天”

的?他们这样理解对吗?为什么? ⑵你是如何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呢?(过去、现在、未来)一、概念 将思考对象从纵的发展方向上,依照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思考,从而设想、推断出进一步的发展趋向德思维,叫做纵向思维法。 针对某一物品,谈谈其发展史,表现科技的进步; (电视、手机、文具盒……)发展史 针对某人,谈谈其变化,揭示一个中心;(略讲,动态观察法中讲过)就人们(衣食住行)某一方面来谈生活变化,反映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设置一个情境引出现在(买家电、买汽车……) 借他人之口引出现在(长辈讲述过去的生活) 总结变化,谈感受,从而展望未来。 《小区的变化》《搬新家啦》《逛街》

《我家的新变化》《饭桌上的故事》 《买手机》《手机下岗记》《××发展史》 第五节逆向思维 例如“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 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 了小伙伴性命。 曾有一篇文章说到:一位中国人移民到了美国,因要打官司就对其律师说: 我们是不是找个时间约法官出来坐一坐或者给他送点礼。律师一听,大骇,说千 万不可,如果你向法官送礼,你的官司必败无疑。那人说怎么可能。律师说:你 给法官送礼不正说明你理亏吗? 几天后,律师打电话给他的当事人,说:我们的官司打赢了。那人淡淡地说,我 早就知道了。律师奇怪地问,怎么可能呢?我刚从法庭里出来。 中国人说,我给法官送了礼。那位律师差点跳了起来,不可能吧!中国人说: 的确送了礼,不过我在邮寄单上写的是对方的名字。 在这两个故事当中,主人公运用的就是逆向思维。 一、定义 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是指从常规思维相反的角度、过程出发去思考问题 的方式。 这种思维的特点是对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善于唱反 调。当然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可以给人 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特点 1.普遍性 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 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2.批判性 逆向是与正向比较而言的,正向是指常规的、常识的、公认的或习惯的想法与做法。逆向思维则恰 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 3.新颖性 循规蹈矩的思维和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虽然简单,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往往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答案。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属性。由于受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容易看到熟悉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却视而不见。逆向思维能克服这一障碍,往往是出人意料,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 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初探

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备出高效课、课堂调动积极性与增加有效性、作业布置有效性、构建数学学习的氛围、形成强而有效的班级数学文化力、有效的课堂评价 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是奋斗目标。如何提升自身教学的有效性呢?看似这个问题比较大,细细品来:有效性还得从教学八认真中来,只有教师沉下心来,真正落实教学的几大环节,有效性也才能真正提升,阐述如下: 一、落实考点,关注全体,备出高效的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什么是“好课”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完成上面的要求就得从备课开始。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重要,不言而喻。怎样才能备好数学课?笔者以为:要备好数学课,全面了解知识体系,及有关章节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前提;做到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是关键;形散神不散是散文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传统教学法里有少于关于如何备课的经典之说,在现在乃至将来,仍值我们作进一步的认识、理解、与遵循。如: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把握相关内容的重点、难点;安排课堂形式、内容、结构等等。 在此,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如何备好数学课。 (1)了解知识体系因材施教 系统了解知识体系这里所说的“系统了解”,并非让我们掰着手指数出某章、某节是何内容,而是要我们认真研究数学发展的历史,反复考察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研究中,高考方向。每一年都要进行中、高考题的研究,做到与时俱进;与考试改革相一致;同时达到知识体系的更新。 系统了解某章、某节的的考点,这就要求我们每学期一开学就得做二至三套本学期综合测试,进行新的章节教学之前得先做本章测试题,进行本节新课之前一定得完成本节课内与课外的作业,从而达到熟悉考点,从而教学中渗透考点,尽量在课堂上排出学生作业中的障碍,从而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一堂课的有效性。 仔细关注能力要求,“可持续发展”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做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能力通常有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之分,其中,一般能力有: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等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证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等。

数学教师评课评语大全

数学教师评课评语大全 观课、评课是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样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之一。下面是一些数学教师的评课评语,供大家阅读参考。 数学教师评课评语 1、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 2、老师利用情境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起,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3、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习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得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4、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率极高,特别是老师能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情境。 5、老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让学生在玩活动过程中探究新知识、理解新知,人整体上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6、(1)有“创新”和“创意”。能活用教材,爱想点子。新课改的理念体现得很突出。(2)形成了校本特色:把数学生活化,设计好。

7、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认知基础,组织学生用对比讨论的方式比较原来学习的应用题和这节课学习的应用题有哪些地方不同,让学生明白这节课新知识“新”在由一个未知数发展到两个未知数。 8、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 9、要求学生将掌握的方法用于解题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解题方法的水平。 10、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1、例题、习题的搭配合理,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12、老师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数学课评课要点及建议 观课、评课是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样本研修的主要形式之一。观课、评课的目的,是通过集体、个体的评课活动,找寻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发扬的亮点,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可持续的提高和发展。为有效地开展评课,特提出以下几方面评课的要点和建议: 一、评教学目标

逆向思维的作文例子

逆向思维的作文例子 逆向思维的作文例子1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经教育一代又一代人。 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60年转瞬即逝。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走不多远,就可以到达洛阳、郑州、西安这些大城市。 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在华北平原土地肥沃的村庄;他为什么不找领导解决呢?两座大山,挡的肯定不只他一家的出路。 所以,他可以找乡长汇报,还可以找县长汇报。 如能争取到国家立项拨款,还可包下一段工程……也有人说,这样一来,愚公就不是“愚公了,更不是受人尊敬、值得学习的榜样了。 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 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主动挖山的精神。 在我们的面前,还有很多的“山。 比如落后的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和工作较艰苦的行业,都需要有

人去“挖。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主动做当代“愚公:他们也知道大城市里经济待遇高,生活条件好,但还是义无反顾地奔向基层,奔向西部,奔向艰苦的地方。 因为他们明白,“搬家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却改变不了艰苦地区的落后面貌。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 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交给领导,推给集体,留给后人。 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年且九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 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 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吃饭问题、穿衣问题、工具问题、伤病问题、有人说闲话的问题、做了惊天动地的好事却没有得到奖励的问题等等。 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填鸭式”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活跃。然而,我们不难看出,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学习活动”掩饰不了形似神离的痕迹,放任而浮躁,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造宽松、和谐且便于学生思考、乐于探究的优质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更是关键。怎样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一、准确解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解读教材要做到“瞻前顾后”,既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也应关注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任务及要求。同时,解读教材要做到“入木三分”,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就不可能有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准确把握,留下的只是对教材的“背离”和“误读”。因此,唯有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并从教材“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有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比如,教学三年级初步认识平均数“比一比”时,学生在操作中通过“移多补少”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后,依托“平均分”的基础,借鉴“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的经验,学生不难想到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来直接求平均数。接着拓展情景,深化对平均数本质的理解,设计以下教学环节,结合统计图观察,虚线表示的平均数6和最多的比怎样?和最少的比呢?使学生明白平均数一定会在最多与最少之间,接着让学生观察:比平均数6个多的有谁?比平均数6少的有谁?从中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多的和与少的和肯定一样多,要不就拉不平。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如果佳佳投中的不是9个,而是5个,那平均数会怎样?如果佳佳投中的比9个还要多,是13个,那平均数又是多少呢?这样三次拓展情景,使学生对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介于原始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数据中每一个数与平均数之差的总和为0及平均数易受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的影响等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丰富了这一统计量意义的构建,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对学生而言,通过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平均数的概念变得丰富、饱满而灵动。当然,创造性使用教材要建立在对教材的整体知识体系的把握上,并充分了解学生,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只有恰当地、科学地、灵活地处理教材,真正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涉境体味,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行动研究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小学韩敏 作为有效教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教学评一致性”越来越受到理论与实践研究者的关注。它既反映了课程思维的本质要求,即整体一致地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为我们在推进有效教学中顺应课程视域的这种专业化诉求,建立以目标为灵魂的“三位一体”的关系,进而矫正种种偏差、建立专业自觉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体系基本形成,那么具体行动问题就上升到了我们教育教学的议事日程: 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应考虑在以下五个维度上构建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1.目标制定 所谓目标制定就是指教师和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和学生先前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共同选择学习目标。 通过对身边老师的观察,我们认为他们有想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良好愿望。但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教师一味地追求完美,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忽视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一意照搬教参的目标,一意照仿别人所上的目标来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目标,造成事倍功半,课堂效果差。 例如在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 教学:(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了底和高的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师:小组讨论一下,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面积呢? 生:(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 生:底乘以高。 2.教学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策略 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是指教师和学生共同设计,合作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整节课教学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一鲜明的特点,教师和学生有机的结合,最终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发挥出教师和学生在这知识点教学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在平时我们所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教师设计好整个剧本而让学生顺着剧情来表演的教学策略,也就是老师们经常提到的“教师牵着学生走”的教学。这类教学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把老师当成课堂教学的主宰,绝对权威,这样一来,课堂上的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学生学到的往往是知识的结果,而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而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学生知道结果,更重要的是产生这一结果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不单单“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学生自定步骤,为个别性学习而设计 所谓学生自定步骤学习,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某些知识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体现了学生真正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经验,每位学生都有各自原有的水平,每位学生都有怎样获取知识的兴趣、爱好。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都有着个

经典的10个逆向思维故事

经典的10个逆向思维故事 它是思维中较高级别的一种方法。 你听过哪些跟逆向思维有关的故事?接下来,跟你分享逆向思维的经典故事和案例。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1、如何得到美女的电话号码傍晚陪爷爷在公园散步,不远处有一个气质美女,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爷爷问我:喜欢吗?我不好意思的笑笑点点头。 爷爷又问:想要她的电话号码吗?。 我瞬间脸红了。 爷爷说看我的,然后转身向美女走去。 几分钟后我的电话响了,里面传来一个甜美的声音:你好,你是***吗?你爷爷迷路了,赶紧过来吧,我们在公园***处。 我对爷爷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然后默默的把这个电话存了下了。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2、如何让孩子做作业孩子不愿意做爸爸留的课外作业,于是爸爸灵机一动说:儿子,我来做作业,你来检查如何?孩子高兴的答应了,并且把爸爸的“作业认真的检查了一遍,还列出算式给爸爸讲解了一遍。 只是他可能不明白为什么爸爸所有作业都做错了。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3、惹不起的大爷大爷买西红柿挑了3个到秤盘,摊主秤了下:“一斤半3块7。 大爷:“做汤不用那么多。

去掉了最大的西红柿。 摊主,“一斤二两,3块。 正当我想提醒大爷注意秤子时,大爷从容的掏出了七毛钱,拿起刚刚去掉的那个大的西红柿,扭头就走。 摊主当场无风凌乱。 。 至午夜十分,打电话到美女房间问:需服务否?答然。 男奋而前往,并得一千而返。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5、换个角度看问题海阔天空小伙子站在天台上要自杀,众人围观。 不一会警察来了,问其原因,小伙回答:谈了八年的女朋友跟土豪跑了,明天要结婚了,感觉活着没意思!旁边一老者答:睡了别人的老婆八年,你还有脸在这里自杀?小伙想了想,也对啊,笑了笑,就走下来了。 经典逆向思维的小故事6、大爷损失了多少钱王老板花30元进了一双鞋,零售价40元。 一个小伙子来买鞋,拿一张100元人民币,王老板找不开,只能去找邻居换了这100,然后找给了小伙子60元。 后来邻居发现这个100是假币,没办法王老板又还了邻居50。 问这场交易里,王大爷一共损失了多少钱?在数据化管理的培训中经常用这个题测试学员的数据思维,结果是只有约20%的人能算出准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18-10-11T10:12:49.163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0月20期作者:旦增[导读] 在初中阶段开展的教学中,数学是一门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学科,但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实际性的问题。 旦增(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第一中学西藏定日 858200) 摘要:在初中阶段开展的教学中,数学是一门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学科,但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它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实际性的问题。但是从当前的数学教学来看,很多学生并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有些学生是逃避的心理。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数学本身较难的因素外,还有教师教学方式的问题,枯燥单一的数学课堂无法吸引学生的关注,课堂质量相对较低,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本文就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0-092-01 引言 学习兴趣是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难点,特别是数学教学,其本身就是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生学习起来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加上教师讲课方式与内容比较枯燥,就更加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造成大量的知识积累,就很难再赶上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教学方式的灵活转变,要关注到学生的兴趣点以及心理需求,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1当前数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 虽然课程改革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较深,仍然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及时的转变观念,更多的是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学生的兴趣与能力。这就导致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大量的课堂内容导致学生只能强行的死记硬背,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忽视了学生的兴趣 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中更多关注的是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却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不断的给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习题的讲解,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就一定能够有所提升,相应的也就能够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这一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就不能在课堂中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除此之外,教师单一的评价制度与方式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初中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有效策略 2.1以问题为导向,激励学生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是现实,有意义和具有挑战性的。初中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之后再构建良好的教学模式,最后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开拓思维,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将问题情况放在第一位是让教师创造问题探究情境,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系统,这也是创造新的知识的好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得知,学生只要对感兴趣的事情就对全身心投入。 2.2多媒体辅助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一言堂,运用黑板和口头将要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给学生。这种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能利用投影、视频、音乐、动画等手段,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授新内容前,初中数学可以根据新知识的内容和特点,运用多媒体声形并茂,生动有趣的特点,创设情境,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全体学生参与观察、分析,进而发现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2.3合理设计导入,使课堂充满生机 课堂导入是教师讲授每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部分。假如教师没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而是急着给学生讲授知识,这样学生只会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制定良好的课堂导入,为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进而将教学推向高潮。 2.4锤炼教学语言,延续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学前提,教师的知识含量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好奇心较强的学生来说,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关注,使他们更容易接知识,这是一个初中数学老师应该有的基本技能。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语言特点,逐渐将这种非常有趣的教学方法移植到初中数学教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结语 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教材与学情,合理运用有效策略,点燃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独立分析、归纳的能力,通过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自身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杨景江.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01). [2]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谢必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9).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浅谈 当前,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历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势必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去年,我在“二期学科带头人”培训期间,充分感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全新的课改新理念,他们非常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他们以为教师要“加强备课—课堂教学—教后反思”;学生要“认真参与教学活动—复习后完成作业—预习新课”。下面我就简单和大家共同来分享、分享 一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做作业的效果和效率怎么样,取决于听课的效果;而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取决于课前的预习。一项调查显示:在小学生中,经常预习的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要高于不做预习的学生的成绩,而且差异是显著的。另一项调查显示:认为预习是好习惯的学生占95%以上,但不能坚持预习的学生也有95%。桑代克的效果律指出:如果没有从一件事情中深刻体验到好处的话,这种事情就会得不到强化和巩固。所以我们经常帮助学生了解预习的方法、意义,并且规范地开展预习工作,使预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巩固和持续预习的行为。数学课预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是:通过预习,在听课时就有所选择,可以克服盲目被动。预习的主要目的是对将要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了解自己在什么地方存在疑难问题,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自己在听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从而把一个被动的接受教学的过程转化成一个主动的求知过程。会听课的学生应该是有准备的、有疑问的、有目的的,是注意力“很会”集中的那种人。下面是开展预习工作的两点体会。

最新第九单元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模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三下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速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在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最后得出“速度=路程÷时间、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三个数量关系。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关系式“一份数×份数=总数”,已掌握解决问题的五步思维基础上,从分析关键句入手,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关系,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例;同时也为以后的行程问题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点:推理思维、抽象思维 学科德育点:理性精神主要体现在独立思考、探索创新、善于反思 思维严谨主要体现在有理有据、思维缜密两方面 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路程、时间与速度》。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运算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跑步比赛等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梳理归纳,并提炼数量关系,感受模型思想。建立了这个模型,不仅在解决生活中的行程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学习正反比例等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学习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让学生由第一学龄段的“情景问题串的学习”过渡到第二学龄段的“解决问题的数模学习”。 3.学情分析

根据生活实际经验,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他们抽象思维还不健全,可孩子们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路程、时间和速度的生活经验,对此,我们做了相关检测。依据前测数据,我们得到结论,只要引导孩子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就能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这一认知规律和课程标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要求相吻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掌握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概念和建构三者关系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初步渗透模型思想。 3.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问题解决意识,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实际应用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厘清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构建行程问题模型。理解速度的概念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的数量关系模型背后的意义。 【评价设计】 1.针对目标1: 评价任务:在环节1中,借助观察、比较、演示和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通过视频的播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物流中心,头脑中再现车辆运动的现象。 评价方式:在全班交流时倾听。 2.针对目标2: 评价任务:根据理解,小组内交流、分享,借助以前的知识与方法动脑思考,厘清数量关系,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通过观察、对比、思考、提炼、概括等活动,抽象概括出新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评价方式: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深入到学生中间倾听,学生展示交流时倾听。 3.针对目标3: 评价任务:在“练习拓展”环节,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由“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基本数量关系式出发,引导学生推理得出其他两个数量关系并解释其道理,深刻领会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评价方式:自主练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妙用逆向思维经典案例分析

妙用逆向思维经典案例分析

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是一个运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由于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手段,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的性命。古人很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许多案例,在今天读来,仍能让我们有所启发。

逆向思维的类型以及经典案例

逆向思维的类型以及经典案例 逆向思维法,就是指为达到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然后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逆向思维是非常有用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逆向思维的类型以及经典案例,希望大家喜欢! 逆向思维的类型: 1、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这种方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 事物的相反方向常常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2、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这是指在研究问题时,由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 如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司马光砸缸救落水儿童的故事,实质上就是一个用转换型逆向思维法的例子。 由于司马光不能通过爬进缸中救人的手段解决问题,因而他就转换为另一手段,破缸救人,进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3、缺点逆向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到解决方法。 例如金属腐蚀是一种坏事,但人们利用金属腐蚀原理进行金属粉未的生产,或进行电镀等其它用途,无疑是缺点逆用思维法的一种应用。 倒推型逆向思维法: 倒推型逆向思维法是指从已知事物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而产生发明构思的途径。这种类型的逆向思维首先要确定或设定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然后从目标倒过来往回想,直至你现在所处的位置,从最终目标出发倒回来进行逆向思维,就能获得前进的路线图。 要获得事物的相反方向常常要从事物的功能、结构、因果关系等三个方面作反向思维。比如,市场上出售的无烟煎鱼锅就是把原有煎鱼锅的热源由锅的下面安装到锅的上面。这是利用逆向思维,对结构进行反转型思考的产物。 我们在中学时期就学过的数学证明中的反证法,也是应用倒推型逆向思维的典型例子。比如证明: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大于或等于60度。如果用正向思维,对每一个三角形都去进行证明,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是,采用逆向思维,我们可以把它的成立等同于其反问题的不成立(反问题即: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都小于60度)。 我们只要证明这个反问题的成立是错的,那么原题即可得证:如

初中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初中数学的趣味性教学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大小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1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 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但要求老师要有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人曾形象地说,教师自己拥有一桶水,给予学生的那一杯水才会有分量和质量。所以,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如心理学、教育学、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等;关心时事学习,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在教学中,既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又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由于数学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联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生活热点、焦点问题,如果老师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理解这些生活问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相反,如果老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一问三不知,或者采取回避、敷衍的方法,这个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就要大打折扣,也就谈不上提高学生的兴趣了。学生在学习中最反感的简单说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知识的单薄和陈旧。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数学课教学是一个普遍联系的过程,同时也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当”。一个好的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获得最大的效益就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选择。在教学中应尽量将抽象的概念、原理用生动具体的事例、图案、歌谣等来表述。如果依然按传统方法教学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我讲你听,我写你录,我问你答,我打你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上不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是不会有的,也就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了。 上课的第一分钟的趣味性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上课的第一分钟就要开始着手。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特别的导入方法,一开始讲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用悬念法。导入新课可充分利用电教设施,设计导入法要特别注意思维的启发性和导入的趣味性,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讲究课堂艺术,教学手段多样化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能否达到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学教师的课堂艺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分钟。如果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光是教师的讲,没有学生的思和练,学生就很容易疲劳,就会开始走神。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答记者问”、辨论会等,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投影机、电视机、电脑等多媒体,使学生的多个感观器官都受到适当的刺激,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3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再偏重于传授书本知识,而是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现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作如下评述:在教学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