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课程标准变化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变化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变化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变化的对比分析

课程标准变化的对比分析

摘要:中国21世纪初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试验,国家编制完成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三个角度,主要变化表现为:坚持“双基”的同时增加了“二基”;坚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增加“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坚持“了解价值、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增加了“学习兴趣和习惯”。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对比分析

中国本世纪初基础教育领域进行了课程改革,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试验,《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为原课标)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试验研究成果,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育部组织专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编制完成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文简称为新课标)。为了更好地帮助数学教师了解课程标准总目标部分的变化情况。本文通过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对比,试说明其中的主要变化,供大家参考。笔者主要从获得“四基”、增强能力、培养科学态度三个角度,对总目标部分进行对比分析。

一、四基

从新课标与原课标总目标的第一条对比中,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数学教育目标进行了明确和完善的修改,且提出了“四基”。

1.坚持“双基”

新课标六大变化

六大变化 新课标涵盖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所有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历史、历史与社会、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初中科学等学科。对比“旧课标”“新课标”有哪些变化呢?对此, 省课程教材中心副主任高定量分析认为,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控制课程容量和难度减轻负担 本次修订的“新课标”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对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关切,从标准 层面科学安排了课程容量和难度,为控制学生课业负担奠定基础。主要体现在:(1)在课程难度控制上,有些学科直接删去了过难的内容。如4~6年级的数学中删除了“了解两点确 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等内容,因为这个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 (2)有些学科降低了一些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如语文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写字量做了适当调整,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教学建议中提倡“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力争扭转多年 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达“四会”要求的做法。整个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总量保持不变,仍然 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3)一些学科精选了内容,减少了容量。如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做了大的调整,对第一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大幅减少, 由原来的11条具体要求减少为现在的3条,全部删除了有关概率内容的“不确定现象”。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删除了众数、中位数等内容。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领域 的内容,删除了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同时,对于难度较大又不宜删除的课程内容, 以“选学”的方式处理,既增加了课程弹性,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选择机会,又控制 了课程难度,使梯度要求更加清晰。 2各科课程渗透强化德育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在各科课程中有机渗透德育,即修订后 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各学科把 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如英语新课标修订的重点

新旧课标对比

新旧课标对比 2001版课标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011版课标 1.史前时期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知道炎帝、黄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信息。 2001版课标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4)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5)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6)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7)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2011版课标 2.夏商周时期 ●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 ●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001版课标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5)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等名医名著。 (6)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主要史实。 2011版课标 3.秦汉时期 ●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

新旧课程标准对比

对比内容新课标旧课标第 一部分前言一、 课程性质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 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 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 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 问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 断。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 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 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 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 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 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 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 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 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 课程基本理 念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 科学探究的过程,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 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 学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与社 会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 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 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 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 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 重大的贡献。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 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 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 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 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 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 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 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

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第第二 部分 课程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初步学会设计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科学探究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 一级主 题 二级主 题 科 学 探 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科 学 探 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

最新版与200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

2011年版与200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 ——摘自自己的《教师博客》 对于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个人比较欣赏十里中心学校长江小学陈庆发老师的解读: 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问世,取代了使用近五十年的《教学大纲》。2011年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是以2001年版为蓝本经过修改而成的。与之相比,修改稿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具体变化有十个方面: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数学观的变化,基本理念的变化,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双基”变“四基”,设计思路的修改,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主要的关键词的变化,课程目标的修改,内容标准的修改。 一、关于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总体框架基本没变,都是四个部分。实验稿: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修改稿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两

个部分,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增加了课程基本性质。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 数学观的变化是“三句”变“四句”。 实验稿: *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改稿:

2017语文新课标

1月16日上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 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教材局局长郑富芝在发布会上介绍,教育部组织260多位专家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4门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历时4年已全部完成,经国家教材委员会审查通过,于2017年底印发,并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提出了哪些新概念? 增加了哪些新内容?一起来看为你总结的五大变化和两大热点! 1变化一: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那么何为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 语言构建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2变化二:由五大课程目标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 2003版的课程标准中,设置五大课程目标,分别为:积累·整合、感受·鉴 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2017版课标则变为十二大课程目标,分别为: 语言积累与构建 语言表达与交流 语言梳理与整合 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发展逻辑思维 提升思维品质 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 鉴赏文学作品 美的表达与创造 传承中华文化 理解多样文化 3变化三:新增选择性必修课程

相较于2003年版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新版课程标准新增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即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串这三类课程。 必修课程,每名高中学生必须修习,开设2个学期,8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开设2个学期,6学分;选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开设2个学期,设计12学分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比重按学分计,安排如下。 4变化四:设置十八个学习任务群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这十八个任务群被归置于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中。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当代文化参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语文积累、梳理与探究 文学阅读与写作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 汉字汉语专题研讨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 跨文化专题研讨 学术专著专题研讨 5变化五:明确学业质量 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部分,明确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新旧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比变化

注:红色黑体是新增补的,划双删除线的是要删除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一部分总则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阶段。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 本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基础,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一系列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精神的重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主要有以下特点: 思想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实际,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养成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爱国主义、集体注意的思想情感,逐步树立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确定课程理念、设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为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服务。 人文性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以初中生的发展为本,为他们的成长服务;从初中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少年文化特点,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发展,为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的发育奠定基础。 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构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与初中生的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紧密联系,对学生在这些领域中的体验、认识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提炼和加工。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是课程的核心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新课标变化对比表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原新课标变化对比表

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有几点显著变化? 曾长春 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内容上有几点显著变化?我想围绕“显著变化”,做如下四个方面的列举: 一、彰显课程内涵和理念 1.课程目标具体、明晰 《(实验版)课标》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素养的四点要求出发,指出语文教育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提出语文教育五个方面的改革和改革的原则,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作为语文课程努力的方向;这不便于教师把握和操作,在实践中容易出现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2011版)课标》从“语言文字”的作用、地位出发,提出了当今世界语言运用和文化选择能力的高新要求,特别强调

“语言文字”及其“运用”,贴近语文本质,凸显学科特点,有了具体、明晰的课程目标。 2.课程内涵和作为 《(实验版)课标》在“课程的性质”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版)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语文课程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具体明确地指出了课程内涵。课程内涵指明了教学所作所为:交流沟通——工具性、信息性;优秀文化——人文性;思想文化修养——思想性;精神成长——人格品质。 3.课程基本理念 ⑴强调语文学习“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增加“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一语;提出“通过优化文化的熏陶感染,促使学生和谐发展”。 ⑵人文内涵具体化、明晰化。由原来的“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具体化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⑶在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上,将原来的“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改为“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⑷在学习方式方面,将原来的“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改为“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增加了“语文学习应注意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使“问题意识”得到了凸显;同时还明确了学习方式中包含的更为具体的内容。这样,就不至于出现在教学中只顾让学生合作探究,而不顾合作探究的内容和价值,偏离了语文学习的目标的现象。 ⑸在建设语文课程方面,由原来的“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为“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在语文教育艰难曲折的道路之上,传统的语文教育对于今天的母语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重视课程目标和内容 1.三维目标的整合。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总目标增加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等内容,《(2011版)课标》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阅读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 3.增加“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要求。 4.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增加“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的内容,这是适应现代信息处理能力的新要求,培养学生不仅要具有处理连续性文本材料的能力,而且应该具有处理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新旧课标区别

小中大引用推荐编辑只看复制 新旧课标对比 新旧课程标准对比分析研究 一、课程标准整体的一些修订与变化 1.对数学的概念进行了回归性定义 《数学课程标准(送审稿)》和《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送审稿”和“实验稿”)都对“数学”进行了定义。 “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是过程 “送审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科学 2.基本理念由“三句话”改成那个了“两句话” “实验稿”: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送审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数学教育的起点和终点的公平性;数学学习过程的差异性和个性化。 3.关于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理念将原标准的六条合并为五条。 “实验稿”:关于数学课程——关于数学学科——关于数学学习——关于数学教学——关于数学评价——关于信息技术 “送审稿”:关于数学课程——关于课程内容——关于教学活动——关于学习评价——关于信息技术 其中提法上做了新的阐述: 数学课程——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

(完整word版)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泸州市泸南中学易建洪 一、结构的变化 新标准在保持《标准》(实验稿)的基本体例不变的基础上,在结构上有以下调整。 1.重新撰写“前言”。从五个方面来看其变化 (1)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方面:从数学的学科特点重新定义 (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11版新课标)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教育的功能:从学科性及价值的提法作了调整。 (实验稿)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版新课标)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数学课程的性质:新课标对数学课程的性质更具人性化提得更高远。 (实验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011版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4)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有价值”“必需的”数学等的提法置疑,从课堂教学建构角度强调理念而有所改变 (实验稿)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新旧课程标准对照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与旧版本对照版一、课程的基本理念的不同 新课标的理念旧课标的理念 1.课程宗旨: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内容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的特征、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数学课程目标,特别是数学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3.倡导积极主

核心素养,精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过程与结果、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关注与义务教育课程的衔接。 3.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数学的育人价值,增强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树立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意识与教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指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评价:评价的依据是相应学习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关于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2017地理课程标准与2003年比较的变化整 一、前言 2003实验稿: 第一段:解释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与要求。 第二段:阐述地理课程改革方向和目标。高中地理课程应该承担的使命,发展的功能和价值。 2016修订版:省略了背景这一部分,将一些内容融入课程性质中。 二、地理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1、课程性质——课程作用更明显,育人价值凸显 (1)重新定义学科作用 2003实验稿: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侧重于服务现在 2016修订版:对地理学作用的定位,除了服务现在,还强调了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 (2)修正学科性质的表现 2003实验稿:地理学的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并解释了内涵。 2016修订版:修正为:综合性和区域性,省略了内涵解释。 (3)中心定位课程作用 2016修订版:地理学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地理学科特有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会用地理的眼光认识和欣赏自然与人文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为培养有见识、有胸怀、有责任感的公民奠定基础。 2、基本理念——改动较大,主要围绕地理核心素养展开2003实验稿: 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 重视地理问题的探究。 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 2016修订稿: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 构建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的地理课程。 创设适于培育地理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建立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和课程目标 1、学科核心素养 2003实验稿:“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016修订版:学科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四个要素,三个维度”——基本思想和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和基本的思维视角。 综合思维: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区域认知:指人们对区域的特征、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意识和能力。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地理实践力: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2、课程目标——要点精简、维度变化2003实验稿:课程目标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2016修订版:课程目标体现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人地协调是地理课程的总目标,也是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 三、课程结构2003实验稿: 设计思路列述了4点,前两点属于课程的设计依据,后两点属于课程结构和学分分配与选课要求。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 课程结构由必修和选修组成,必修分3个模块,选修7个模块。 选修课程学习不作具体规定。 2016年修订版:

高中英语新旧课标对比分析及心得体会

新旧课标的对比分析及心得体会 作为指导各学科教、考、评的纲领性文件,新课程标准的发布自然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从事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应该及时针对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部分内容变化进行教学上的更新与改进,读过新课标后,我有了以下的粗浅理解。 一、课程设置变化 200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而2017课程标准采用的则是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设置模式。 这一变化进一步优化了高中英语课程结构,丰富了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张扬个性,发挥优势。 二、课程结构变化 2003标准以目标分级的方式设计课程,基础教育英语共分为九个能力级别,高中阶段设有六到九级,其中七级为所有高中学生的毕业要求,八级和九级仅供有兴趣和有潜能的学生选修。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求。而2017新标准则以三级水平来划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项核心素养各要素的发展。其中必修课程为全修全考,旨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为选修选考,旨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选修课为选而不考或选而备考,旨在为学生就业或高校录取提供参考。 2003课标必修课程共计10个学分,按模块1-5的顺序开设,每个模块2个学分、36学时(每周4课时),学生修满10个学分,达到7级目标即符合英语学科高中毕业要求。2017新课标必修课程共计6学分,必修课程为全体学生必 须学习的课程,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基础,也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英语学业质量水平。选择性必修课程共计8学分,供有兴趣和升学考试需求的学生选修,与必修课形成递进关系,学生完成选择性必修课程的8个学分后,方能参加高考。而选修课程则为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选修课程可以是国家设置的课程,也可以是学校根据校情开设的校本课程。 2017新课标课程结构变化用意非常明显,既希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学科 知识基础,又希望能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规划职业提供准备。这种变化体现了新课标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教育思想。 三、课程内容变化 2003课程标准英语课程内容包含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 略和文化意识五个要素。而2017新课标的英语课程内容则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新旧对比,发现新课标课程内容多了主题语境和语篇类型,文化意识则被修改成了文化知识。这种变化表明,今后的英语教学将更加注重真实语境下的语言教学,语料也将更加丰富多样。文化知识要求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

新课标文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影响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变化及其影响 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科学课标》。这是《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在一线实施16年后正式颁布,标注着小学科学课程实践探索阶段已经结束,新的课程标准将引领小学科学进入一个跃升发展的全新阶段。这是我国科学教育发展中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也令科学教学人振奋和鼓舞。 课程标准是学校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教学的学术积累和对课堂实践的期待,是科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科学课程标准时对教学要求和内容的具体描述,是教科书编写、课堂教学、教学评估和教学专业发展的依据。此次正式颁布的《科学课标》较世纪之初实施的《实验稿》有突出的变化。这些变化顺应了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现阶段小学教育的客观条件和实际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课程标准的变化也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全面全员的挑战。因此,深入了解这些变化及其意义,对科学教育工作者开展相关研究和教学实践有着积极地作用。 课程标准的突出变化 《科学课标》在体例和格式上与我国义务教育各学科2011版课程标准一致,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与2001版《实验稿》相比,《科学课标》延续了其基本思路和要点,并在标准文本的四个部分有明显的变化。其中,最为突出、意义重大或直接影响教学实践的至少有以下几点: 小学科学课程从一年级开始。纵观全球许多国家特别是教育和经济发达国家都将科学课程作为小学教育阶段与母语、数学同等重要的核心课程,并从一年级设课。这不仅因为一二年级是孩童了解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阶段,也是因为小学是基础教育普及率最高、影响公民素养最大的学段。在小学阶段全程开设科学课程,对全民科学素养在质和量方面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小学生在语言和数学方面的学习。 学习进阶成果支持了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分学描述。小学科学课程向下延至一二年级后,整个课程涵盖了学生6年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在小学阶段的6年中,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快、变化大,如果采用中学阶段理科课程目标和内容表述方式,只提出整体或笼统的

小学数学新旧课标对比

小学数学新旧课标的对比 我从网上搜集到小学数学新旧课标的对比,以便大家共同学习! 1.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修改稿: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中最需要考虑的是什么?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汇总

新课标新变化新感悟——初中思想品德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解读”培训心得体会2012年7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2012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思品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带着参透新课标的渴望,带着对前沿思品理念的追寻,我认真聆听专家们的报告,一些关键词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并不断碰撞,让我对思品课有了新的理解,也明朗了思品课所应坚持的方向。 在专家的解读中,在新旧课标的对比中,“回归生活”“以生为本”“情感体验”“道德实践”……一个个并不陌生的词汇在坚守中益发明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公民意识”“公共精神”“媒介素养”……一个个与时俱进的字眼在突破中熠熠闪光,我们可以展望:新课标正以新的理念引领我们初中思品课教学从坚守、突破走向超越。 此次修订没有在总体框架结构上做大的调整,而是在保持大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做具体内容和表述上的微调。修订后的《标准(2011年版)》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一是与时俱进地调整了具体的课程内容;二是进一步贴近青少年和生活;三是进一步淡化思想品德课程知识本位的特征,力求三维目标在课程中的综合实现。 (一)课标前言的简单调整 “前言”部分由两个段落构成。第一段话主要反映当前课程发展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对人的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句话点出了道德的地位,凸显德育课程的性质。第二段话侧重谈思想品德课程对于初中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的细微调整 此次修订对课程总目标做了新的论证和调整,明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课程的目标价值导向,并且进一步精炼表述,注重总目标的逻辑和层次,在总体方向上明确课程的主要任务和最终目标分别为“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和“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在最终目标中,将原课标中的“好公民”修改为“合

新旧课程标准数学对比

1. 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 原来的“三句话”: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现在的“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6条”改“5条”: 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原《标准》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原课标: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评价——信息技术 ●修改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 2.理念中新增加的提法: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什么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 ●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

●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注重启发式 ●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 ●处理好评价中的关系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原课标: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修改稿: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研读新课标 解读新变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体会》(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 于志强)

研读新课标解读新变化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体会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于志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实验稿”)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调整变化,文字修改200余处。其中,体例、内容方面的变化主要包括: 内容安排次序的调整(如第三部分实施建议,新课标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提前);具体内容的归并(如第三学段阅读要求由原来的11条整合为8条);内容要求的细化(如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评价建议”,分学段对语文教学各个学习领域的评价要求进行了具体阐述);篇幅明显增加(由实验稿的29页增加为80页)。此外,“附录”中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加了16篇(段);“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体现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教育部“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这次修订课程标准,是针对长期以来语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总结这十多年来课改的经验,同时按照国家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面向未来,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标准。主要立足于“为学生打好三个基础:那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综观新课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于“语文课程性质”这一原点、核心概念

语文课程标准新旧对比版

语文课程标准(新旧对照版) (说明:其中删去的内容,用括号、蓝字表示;增加或改动的内容,用红色字表 示。)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 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 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 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 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 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 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扩大视野,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 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 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 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