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翻译的主体性_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翻译的主体性_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翻译的主体性_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翻译的主体性_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翻译的主体性

———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曲文燕

(温州大学外语教学部 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对作为译者的行动主体无疑具有约束性,因为译本的接受毕竟是多数译者必须正视的问题。译者的主体意识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 1.面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需要调动必要的手段进行变通,是译文顺利地进入到译入语系统,达到交际的目的。2.作为译者的行动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出于某种考虑,介入或干预文本,对翻译规范和主体意识构成复杂的互动关系,对翻译行为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规范;主体意识;译入语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39(2006)06-0007-04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carry out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s and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N orms underlying s ocial and cultural establishment regulate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s an agency since acceptability remains the prima2 ry concern of m ost translators.In view of this,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s manifest in a).appropriation by making use of a wide spectrum of means and devices to facilitate translation entering the target language system,and in b).efficacious intervention,in the form of manipulation or control,in the translated text through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which is invariably driven by a certain ideo2 logy or poetics.The resultant translation helps to manifest the prim ordial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or as well as dem onstrate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The com 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al norms and subjectivity produces a direct and profound im pact on translational activity.

K ey w ords:norm;subjectivity;target language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人把目光投向西方。在翻译界出现了对外国文化的又一次大规模译介活动,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4次翻译高潮,也引发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等诸多方面的热烈争论与探讨。翻译究竟如何面对全球化?如何面对蜂拥而入的西方理论和西方文化思潮以及异质文化的日渐交流与碰撞而出现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关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西方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法国的安托娃钠?贝尔曼(An2 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指出,翻译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些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为我们译学研究大有启发。

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符号与文化体系。既然源文本是某种规范的产品,那么翻译就难免受译入语系统包含的规范所制约,各自的规范可能是全然不同的。翻译的终极目的是沟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翻译活动便告失败,主要是翻译文本受到抵制所致。译文能否被接受主要在于能否

[作者简介]曲文燕(1961~ ),女,汉,吉林,英语应用语言学副教授。

7

在译入语体系规定的规范中得到足够程度的认可,而制定相应合理的变通策略则可使译文得以顺利进入译入语体系。为了恰当地处理语言规范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交际障碍,就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令我们欣慰的是,翻译主体性研究已经提上了国内译学研究日程。译学界的有识之士认为“当我们不再把对翻译的理解停留在字间的层面上,不再试图去寻找与原文本对等的影子,而是把翻译文本看作经过变形和改造,融入译者主观审美和历史存在的一种自足的艺术创造产物时,立刻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面临关于翻译主体性及其能动空间的提问。”(袁莉,2002: 402)

二、翻译主体性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策动者,一方面具有许多不依赖于作为客体的原作而存在的独立性,要达到翻译的目的,他就必须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施展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主体性的发挥也并不是没有限度和范围的。首先,作为边缘主体,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审美情趣及目标读者的审美要求及期待等,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翻译目的的确定等方面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次,不同的语言系统,译者自身所处的语言文化规范及原作所处的语言文化规范等因素也会制约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同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译者自身的因素,其认识图示、价值标准、思维方式、情感、意志等都会介入到译者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译本就不可避免地带有译者的主观化色彩。译者的“隐身”似乎遮掩了主体性的存在,这就陷入一个悖论:译者的大范围介入竟造成了译文的透明,那介入的痕迹到哪里去了呢?真正的隐身是让译入语读者看到或看清原作的本来面目,以及可能带有的特异性(idiosyncrasy)。读起来越不像译作的,读者越不相信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作。如不把译文当原文,必然不通顺。而顺者,必隐身也。只有把译文当作译文,才谈得上译者的存在;若译者不存在了,也无所谓其主体性了。

关于翻译的主体,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原作者、译者、读者以及接受环境都被认为是翻译的主体,这和不断涌现的哲学与文艺思潮对翻译研究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许钧教授(2003:11)认为,把译者看作是狭义的翻译主体,而把原作和读者看作是广义的主体。原作、译者、读者、接受环境等因素之间相互指涉、相互制约,从而促成翻译活动的主体性,而译者主体性在其中无疑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它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其他因素的主体性都只是体现在整个翻译中的特定环节。

翻译家既是读者,又是作者,既是阐释者,又是接受者。理想的译者应该同时是学者和作家。翻译活动的主体即是译者,只有把译者作为人的精神和心智的方方面面也纳入观察的视野,才可能解答种种触及翻译本质的微妙问题。

我个人认为,就翻译主体性而言,无论我们从事的是普通翻译,还是文学翻译,要想实现中国译学观念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即保持中国特色。在学习西方理论成果的同时,一定要保持和发扬历史悠久的中国译论的传统和特色。全盘照搬西方的译论不可取,因为中西文化存在很大差异,特别是作为各自文化主要载体的语言,其形态和结构存在质的差别。这便决定了语言翻译的实践与理论,在中西之间必然存在本质区别。香港中文大学的刘宓庆教授从另一个角指出了这一区别。他认为,西方译论与语言学发展关系密切,具有“显著的形态学特征”;中国译论与中国传统美学紧密结合,具有“显著的人文特征”。

总体来说,翻译主体性就是原作者、译者和读者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查建明、田雨, 2003:21)。译者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

三、翻译规范性

规范的存在是自然形成的规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在适应了一套行为准则以后开始接受其存在。规范是在历史、文化和社会诸层面上建立和形成的传统和惯例。规范这一概念的提出,实际上直接面对了翻译所涉及到的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的差异,尤其是在语言方面的惯例。

规范这一概念关注的是意义传递的效果,因

8

为源文本里的意义移植到译入语后不一定自动产生意义。源信息是在特定的时间,有源文本作者按照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惯例编码而成的。信息必须在规范限度内编码,才可能准确解码。当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被重新编码而形成另一种符号时,因为语言规范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改变,从而影响了信息本身的纯度。源文本在先行创作中使用的规范与译入语文本的规范显然不同,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不可调和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对源语系统现有的规范进行某种形式的变通,就不能“自然地”将其转化为译入语。变通的定义不至于如归化那样过于宽化:归化是倾向性的总体翻译行为,表现的极致就是译文读起来全不像译文,使得源文本的文化信息丧失殆尽;而变通是局部的处理方法,体现的是一种灵活的手段,更为注重译文能否被接受这个迫切性的问题。

从功能的角度出发,翻译首先须关注译文在译入语中的接受。无论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处理和解决翻译问题,翻译不可无视译入语系统中规范的功能与作用。规范限定了一个特定词汇或术语的语义范畴及搭配方式,如果任意拓宽或者随意增加额外意义,表征为语义含糊或亏损,甚至曲解,译文就有可能受到译入语系统的抵制。因此,规范具有制约性,必须遵守,否则翻译的基本交际沟通功能就无从谈起。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在相对狭窄的语义空间内,把潜在的对抗转化为和谐的对话,达到调节协商的效果。

源语系统的语言与文化特征源自并受制于该系统本身的规范。如果类似形式没有在译入语里出现(也的确很少出现),那么就可能产生保留源语规范特制的倾向,或者至少反映出源语言系统的这些语言文化特色。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从翻译的观点来看,源语言系统中固有的、与这些特征有关的规范成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除非这些源语言系统中的规范被转换为译入语中的替换形式,并且允许它们在译文中处于决定性地位,那么意义的有效传达就值得怀疑了。有时即使译文并非完全不可理解,可读性也会降低很多,这是译文在译入语系统中受到抵制的一个显著标志。因此,有必要强调译入语系统中规范功能的重要性。必须清楚的是,就翻译而言,规范这一概念并非主要关涉正确性。雷内特?巴茨(Bartsch,1987:xii,176)重申了正确性这一概念。如果应用到译入语中,这一概念可能会模糊,而不是澄清这一问题。因此,如果有不符合语言规范的情况,用莎夫讷(Sch ffner)的话说,就是“从音系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的观点来看”(1999:1)未必是不正确的。

与规范相关的问题关系到翻译所涉及的两种语言系统的不同,其相异性深深地植根于二者的文化差异之中。图里的“与功能相关的概念”(functional2relational concepts)(1985:21)概述了翻译的功能,翻译说到底还是为了交际。规范布局规定性就是因为它们建立在社会或者语言群体共有的交流模式的基础上。一旦建立或确立,就会在决定和限制交际行为方面表现出规定性的特点,尽管这种规定性很少能明确。一般情况下,描述的是过去,而规定的只是未来。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现实,后者是预期。虽然图里本人一再否认规范的规定性功能,但当翻译被视作受规范制约的行为时(T oury,1995:56),规范的规定性是难以否认的。翻译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对译入语中规范的存在有清醒的认识。

在讨论翻译规范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切斯特曼(Chesterman)提出的“期待规范”,是“由读者对(特定类型的)翻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期待而建立起来的。”(1997:64)。但是紧接着又出来了另一个问题:难道这意味着翻译规范可以不同于译入语系统的固有规范吗?切斯特曼只是部分回答了这个问题:“这种期待部分是由译入语文化中普遍流行的翻译传统决定的,部分是由于译入语文化中(同一文本类型的)平行文本形式———即译入与文化中的流行的样式和框架———决定的。”(1997:64)译文读者可能习惯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规范”,这些规范由某些特殊的历史因素产生,如源语与译入语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造成的某些翻译规范。假如一篇译文被认为符合这些规范,那么读者不仅会容忍违反译入语系统规范的某些小过失,而且还会期待与之相遇,因为这些读者会有机会读到带有某些怪异的带有异国色彩的文字。简言之,读者希望译文能够给人异质感。从这个意义上讲,“期待规范”近乎于违背规范,同时意味着在译入语系统中,由翻译文本所代表的子系统可能具有自己的、显然不同于该语言的规范体系。

9

四、结束语

在翻译研究中,规范的概念固然重要,但与之相关的主体意识同样不容忽视。二者是密切的互动关系,翻译透过主体意识,遵循一定的语言、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使意义从源文本抵达译入语文本。在文本转换的过程中,规范可能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翻译不能无视其存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我们既不能无视译者在翻译中的介入,也不能一味张扬作为中心主体的译者。译者的主体性是要打折扣的,因为必须向接受的社会性妥协,纯主体性不断面临社会的挑战,压迫性的社会规范有时会将主体性降低到隐性状态。但主体性的隐蔽性并非一无是处,作为“边缘化了的”隐身人,译者享有特权,在一定范围内不受“文责自负”的束缚,用别人的话语畅抒己见,在潜移默化中操纵文本,从而有效地影响译入与读者。规范不但制约同时还驱动翻译进行创新。无论动机、目的如何,翻译总不能漠视规范而产生一种近乎怪异的东西。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翻译决不可大面积地曲解原作的意思,但巧妙地操纵所指意义是完全可能的。影响翻译活动的因素包括:理性的思维、信仰的执著、天生的气质、后天的学习等。而译文的接受条件与环境,决定译者的翻译取向和趋向,也决定翻译策略和价值作用。这一切无不与规范和主体意识息息相关,当规范由于两种文化和价值观冲突而具有某种现实性时,翻译主体意识的重要性就突出显现出来了。在生机勃勃的文化语境中,随着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高扬,个人和时代语言均由具有清醒意识的译者操纵,再经过选择、清理、修饰、过滤、强调与重新组合,译文便具有了生命,透过语言文化的再现和体验,构成了对原作生命的延续。在译学构建中,我们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综合考虑,力戒偏颇。

参考文献:

[1]Bartsch,Renate.Norms o f Language: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M].London&New Y ork:Longman,

1987.

[2]Frank,Men fred.Identity and Subjectivity[A].in S im on

Critchley and Peter Dews.Deconstructive Subjectivities[C].

Albany:S tate University of New Y ork Press,1996.

[3]Chesterman,Andrew.Memes o 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 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oery[M].Amsterdam/Philadelphi2

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 om pany,1997.

[4]Her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2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

S t.Jerome Publishing,1999.

[5]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中国翻译》,

1987(6).

[6]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

2003(1).

[7]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1999.

[8]袁莉.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思[A].张柏然、许

钧.面向二十一世纪的译学研究[C].北京:商务

印书馆,2002.

01

对英语翻译的认识

对英语翻译的认识 英语翻译专业培训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从翻译方向来讲,主要发展方向为同声传译、专题口译和笔译。 在上王军平老师的课之前,我有这样的误区:翻译英语其实很简单,虽然自己不是英语专业的,但可以买一本专业的《英汉字典》,遇到不会的单词,随便查查就知道意思了。 然而,听完这节课才发现英语翻译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简单的。 听王军平老师就会举的例子,“The old man smiled toothlessly.”结果网上就有这样的翻译:这个老爷爷缺齿地笑了。另一个是英译中的例子,“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The Chinese people have great goals, they do not like wearing makeup but they like fighting.相比下面的这个翻译“The Chinese are so ambitious that they don't like to powder the face but like to face the powder”.的差距简直太大了。而生活中这样别扭的翻译比比皆是,尤其是国内的景区贴出来的标语提示的翻译更是禁不住发笑。 其次,翻译的过程绝不是简单地把一种文字直接转换成另一种文字,它是一个复杂而又曲折的过程。首先要反复研读原文内容,弄清原文题材、文体、作者写作态度和作品主旨,并借助词典弄清楚那些不太熟悉的诸如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名称。科技术语的翻译方式等。不能一拿到原文就下笔翻译,因为准确的翻译必须基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基础之上。不研读原文便下笔翻译必将会产生以偏概全、译文不自然、欠通顺、前后不统一的错误。接着根据原文作者的思想,揣摩译文中将要采用的句型,选定译文与原文句子类型相近的句子结构,确定句子基本框架后,初步完成译文,还要运用翻译过程中常用的增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浅析翻译的创造性 人们常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丝毫谈不上有什么创意,甚至有人认为翻译就是“模仿”或“拷贝”的同义词。不仅如此,在传统观念中,作者和译者是全然不同的两种角色,作者是自由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处置自己的作品,而译者在这方面没有任何权利,他只能跟在作者的脚步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他只能如实地反映原作的思想和风格,不能有自己的主观意志,更没有发挥创造性的自由。 近些年来,认为翻译缺乏创造性的看法在理论界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这对于广大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 译者的创造性体现在翻译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英国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曾列举了翻译中对译者创造性要求最高的七种情况,包括文化词语、特殊的句法结构、具有文化内涵的暗喻、习语、谚语、双关语和新造词、特殊的语音联觉效果等等。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原文中遇到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所做的出色而灵活的处理。请看例子: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第22章,有这样一段近乎文字游戏的表达,幽默而不失词趣,可是,多年来成为了一个翻译难题,各路高手屡试不爽。 I love my love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ticing;I hate her with an E,because she’s engaged.I took her to the sign of the exquisite,and treated her with an elopement,her name’s Emily,and she lives in the east. (David Copperfield,XXII) 这段文字其实是英语中的一种嵌字顺口溜,也是一种文字游戏,说的人一般要讲六句话,每句话最后一个字的头一个字母都要一样(如上述文字都是以字母E打头的单词),如果作不上来便要受罚。此类文字游戏的翻译通常对译者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这种文字上的特点在汉语里似乎是不可能再造的。且看以下两种译文: 译1:……我爱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ticing(迷人的);我恨我的爱人为了一个E,因为她是Engaged(订了婚的)。我用我的爱人象征Exquisite (美妙),我劝我的爱人从事Elopement(私奔),她的名字是Emily(爱弥丽),她的住处在East(东方)。(转引自《英美名著翻译比较》,第271页) 翻译家董秋斯是以上译文的译者。 在这段译文中,英语和汉语夹杂。对于不懂英语的读者来说,那就构成了遗

我对翻译的认识

我对翻译的认识 ------以科技英语翻译为例 学习科技英语翻译的必要性 如果留意一下现在与过去的招聘广告或用人单位的要求,我们就不难看出其区别:在过去的招聘广告中,不少单位或企业招聘专职英语翻译,这样的招聘在现在的广告中很少见了。这并不是说没有东西要翻译了,而是在科技快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更高了:不但自己能看懂资料,而且能翻译自己所需的资料。这一要求正是不少大学生和科技工作者欠缺的。 鉴于这样的变化,科技英语翻译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动力、压力与日俱增,尤其在大学一、二年级更是如此。因此,近年来他们的英语水平大有提高,尤其是在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方面的提高更为显著,值得欣慰。然而,他们的科技翻译能力却令人担忧。不少教学单位为了提高通过率而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忽视了其他能力培养,这种做法令人深思。因此,就必须为大学生开设科技英语翻译课,使他们学习一些科技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科技英语基本特点,以便能更好地把学到的英语知识应用到科技翻译的实践中去,这样也能检查大学生掌握英语知识的情况和应用能力。 科技英语翻译的主要特点 1,科技英语翻译的专业性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英语科技词汇也在不断地增加,各门学科的专业词汇许多是延用或借用一般词汇,但往往赋予新的含义。如element一词,一般译作元素,但电学中译做电板,无线电中译做元件等等。 科技英语词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这些词汇在特定的专业有特定的含义,不是其他词汇可以替代,也不是在普通词汇中出现的常用的定义。这些都是从事科技翻译工作的专业人士必须遵循的原则。 2,科技英语翻译的精确性 科技英语翻译中常出现许多自然科学中的计数,例如:倍数的翻译、温度的翻译、长度的翻译、重量单位翻译等等。 由于科技的进步,各种度量衡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新出现的计量单位,这些都要求翻译工作者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技术精确,翻译准确。 学生在做科技英语翻译时存在的问题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谈古诗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 [摘要]古诗翻译要求译者根据需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对诗歌进行形式和意义的变通,最大限度地把原诗的情、韵、意完好地再现出来,从而达到译文和原文在意境、文化背景和情感上的和谐统一。 标签:古诗翻译;创造性;译者 [一、概论 在古诗翻译中,关于译者能不能进行创造性翻译的问题,许渊冲提出了另一种创造性的翻译理论,那就是译诗与原诗的创优似竞赛论。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许渊冲,2003)他主张译者应该充分发挥创作精神,译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诗,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同时又具有极大的自主性。作品中留有许多空白与不定点等待着读者去补充,而读者的思想中又存在不同的先行结构与前理解,所以读者不同,补充的图景也各异。译者不仅是原作的读者,还是译作的创作者。他们以理解的主动性、阐释的能动性以及重构的创造性把一个全新的译作呈现在译语读者面前,但同时译者不能完全脱离原文文本随意发挥,因为原作作为一个独立的审美客体具有相对固定的审美意蕴,寄寓了原作者的某种情感。译者的责任应该是把它们尽量完美地再现出来,在译语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忠实的译语文本。 二、译者的创造性发挥达到与意境的和谐 译文是原文的代替物,而不是译者随心所欲地改变原文的意思、风格,按照自己的意图重新创造出译文。诗歌有它比较固定的模式或内涵,翻译时,我们有时需要把诗歌原文中的意境传达出来,充分发掘出蕴涵于其中的美的因素。明朝的朱承爵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陈伟,1997)这说明了意境的重要性,也说明了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在考虑到源语的语言特征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译语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转化,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习惯特征。根据语境的需要还需进行必要的增减词,进行整体的变通。如: 刘方平的《月野》中有: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Winter Bynner的译文为: When the moon has colored half the house, With the North Star at its height and the South starsertting,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 践活动。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

“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常把文学翻译家比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又要舞姿优美,又难免时时受到羁绊。因为文学翻译被归结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但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意和形。再则译者还要受到译文读者的制约,顾羁他们不同的接受能力,所

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

女性视角下看翻译主体性 西方的女性主义产生于18 世纪法国大革命,自此之后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庞大多元的体系。女性主义在理论界中被广泛重视起来,女性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识。翻译界的文化转向为翻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研究翻译打开了一扇不同以往视角的新窗。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在这一“文化转向”的大潮中兴起的一派译论。它以鲜明的女性主义政治诉求在繁多的翻译理论中显得格外醒目。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女性主义与翻译理论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结果,由此译者的主体性被凸显出来,同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也变得更加丰富。 1回顾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主体性纵观中西方翻译史,女人和译者同时被归入话语的低等地位。译文被冠以“情妇”、“小女人”、“媒婆”、“不忠的美人”、“潘多拉”之喻等称呼,这些称谓无不表明了译文是从属于原文,是次要、派生以及被动的,如同女人从属于男人那样。以西方女性为例,16 世纪欧洲,女性不能够畅所欲言,不能自由得展示自己的才能,她们的言说与行为受到各方面严格的限制。在当时,女性只能被允许翻译工作,翻译的题材也只陷于宗教文本,而对于自主创作是得不到鼓励和支持的。在这种情况下,女性要想发表自己对社会、婚姻生活、政治上的见解,就必须通过翻译这个途径才可以实现,通过翻译加入个人的宣言,表达自己的诉求。18 世界的法国大革命浪潮使得自由平等的思想贯穿

了整个欧洲,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正式拉开了帷幕。三次妇女运动的浪潮,带动了女性主义对父权中心制更为深刻和激烈的批判意识。西方女性主义者从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中吸取养分,将女性视角引入翻译理论与实践之中,并且提出“女性的解放必须从语言开始”。 关于翻译译文与女性的地位长期的从属地位,Simon 批评道:无论被肯定还是遭谴责,翻译的女性气质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历史比喻。原作对于再生产的译本所具有的等级上的权威与阳性和阴性的意象连接在了一起,原作被视为强壮而具有生产力的男性,而译本则是低弱的派生的女性。正如女性的处境一样,翻译由此变得边缘化:“翻译被诬蔑为一种写作方式,为版权法所排挤,为学术界所不屑,并受到出版商、发行商、政府和宗教团体的层层盘剥。”翻译的女性化与其边缘化特征,体现了传统翻译关系二元对立的“主仆”关系。译文只是原文的模仿,它受制于原文的权力之下。由此,忠实性就变成了一部译作的好坏标准,对等于原作而言,忠实观主宰着翻译的标准。自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兴起,传统的翻译观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传统译论中原作与译作的男一女、主一仆、中心一边缘二元对立在女性主义的翻译研究中不再存在,“带着镣铐跳舞” 的忠实观同样也遭到了质疑。女性主义翻译研究者重新对忠实做出了定义,认为“忠实既不是对作者也不是对读者,而是对写作 方案(writingproject) ――一项作者与译者都参与的方案而言 的! ”由此,译者主体性问题开始得到普遍而热烈的关注。

认知翻译法

认知翻译法读书笔记 陈友勋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一)什么是翻译? 翻译就是特定认知体验在两种语言文化之中的移植和再现。 (二)模糊的意义 翻译的本质是意义的传达。而然意义概念的界定本身就非常模糊,正是因为意义的虚无飘渺,难以琢磨,从没有任何一个译文敢于宣称自己达到了完美境界。同样的原文,即使前人的译文已经是公认的成功典范,后人也会继续进行翻译,这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上更是屡见不鲜。 (三)意义的符号学解释 语言意义: 1.指称意义(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 如father(父亲),table(桌子) 2.言内意义(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所体现的意义) 体现在语音(如押韵,格律,重读等),词汇(谐音双关,一语双叙),句法(排 比,倒装等),篇章(句式的变化,段落的安排和衔接,粘连等) 3.语用意义(是语言符号使用者之间的关系) 包括表征意义(话语中发讯人的身份、性别、年龄、教育背景、以及在交往中 的态度)、表达意义(语言符号表达说话人的感情)、社交意义(语言符号在交 际过程中建立或保持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功能)、祈使意义(指发讯人企图改变 收讯人的行为或心态的意向)和联想意义(附加在指陈意上的意义,是语言符 号唤起收讯人对其他事物的联想) 图一至图二反映了由符号的定义(Peirce符号三角)推论出翻译中的三个语言意义 (四)神经认识语言学:激活扩散模式&认识意义的动静观 符号的转换本身是静态的,而认识是大脑神经网络通过激活扩散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状态,既有静态又有动态。 举例:《二六七号牢房》开头的那句话:“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是七步。

这个,我很熟悉。” 这句话的静态意义就是“我”很清楚牢房门窗之间的距离是七步。但这句话的动态意 义却是读者看到这句话后大脑中浮现出来的一个人从门走到窗,又转身从窗走到门,来回数着步数在窗门之间走动的场景。这个动态意义已经在读者头脑中生动的模拟 了“我”在监狱中的苦闷彷徨。这里,实际上它比单纯的静态意义更重要。因为这个 动态意义才真正揭示了作者的写作用意和创作苦心。可以类比鲁迅在小说《秋夜》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 树。” (五)认知翻译法的理论支撑 翻译的实质就体现在“原文——意义——译文”这一转换过程当中。 翻译就是特定认知体验在两种语言文化之中的移植和再现。 (六)翻译中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翻译活动是“求同”和“存异”的妥协和平衡。认知体验的共性是构成翻译中可译性的 根本保证;而语言文化的个性是导致不可译性的直接原因。 一些谐音双关词等本身虽不可译,但其作用机制却是可以被人认识并再现于其他语 言之中的。从理论上来说,即便原文、译文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再大,也不过是初 始输入的语言符号刺激不一样,但译者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操纵语符的输入形式,从而保证最终在读者大脑中达到和原文一致的激活效果。 (七)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为翻译而进行的语言对比必须在英汉语言之间形成差异的最底层展开,即在语言基 本模式的基础上展开,这样找出二者基本的差别,做出本质的解释,才能真正起到“以 比促译”且“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英汉语言共性 事实上,英汉语言中的表达,往往都是基本模式的嵌套和变形。 如:她买了一本讲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的书。 ——拆分开其实是: 1.她买了一本书She bought a book. 2.书里讲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修养The book tells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因此合并后: She bought a book which tells college students how to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九)形合与意合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所谓的“合”就是“组合”,是语言符号由“散”到“集” 的组织手段。 汉语意合的表现在内容上是一个“悟”字,在形式上是一个“省”字。 英语形合的表现在内容上是一个“理”字,在形式上是一个“添”字。 例:张三打算进城买驴推磨做豆腐挣钱娶媳妇。 这句话体现了汉语在形式上“能省则省”的特点,而英语的形合结构很强调梳理清楚 各句子成分的彼此关系,重视交代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意思。在形式上,英语在采 取嵌套模式组句时往往是“能添则添”,而添加的这些词汇,很多都只是表明句子内 部各成分间的逻辑关系,本身没有实在的意义。常见的是加上了冠词、介词、连词、 关系代词、关系副词等等。如上例翻译如下: Zhang San decided to go to the market to buy a donkey, which would help him make bean curd by turning the mill, so as to make enough money to get a wife.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把一种语言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一般人总容易将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上的机械对应活动,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意。但是近些年来,这种看法开始受到系统而有力的挑战。这对于翻译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因为这犹如打开了一扇长期关闭着的窗户,使翻译者一下子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视野,由此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性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新的飞跃。当代翻译研究已经证明,翻译不仅是一个很崇高的职业,而且还是一个充满巨大创造性的职业。 在由Ann Beylard-Ozerfoff等大主编的题为《翻译者的策略与创造性》一书中,就有专门文章来讨论翻译与创造性的问题。在谈论翻译的创造性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地界定什么是创造性。该书中有关文章对创造性行为的认定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指一个人产生新的或原创思想、艺术创造的能力O。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一般定义为这样一种构想,它是"有新意的,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其所出现于其中的情景有用或合适"。 2.创造性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定义,它指把原先存在的一些构想以新奇的方式加以组合。 3.一种学科的规则与约束,不仅不与创造性对立,而且还使创造性成为可能。每一件音乐作品的创作都不能超出音符系统的范畴。一个文学作品,即使它是标新立异之作,也总是要符合它所成文语言的语法规则。但须在掌握了某一学科规则之后,方有可能来打破这种规则,这又是一种体现,创意的方式。 4.创造性行为还可以界定为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形式。 5.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转变成为目的语的过程。这一转换过程导致一个新的文本的产生,这个新文本在内容上虽与原作相同,但却是一个崭新的作品。从这一点上说,这就是一件创造性的作品。它是在词、句、语义三个层面上重构信息的结果。语言结构重组的程度越高,这个转换过程的创意便越大。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大体划分为“语言学前”和“语言学”两阶段。无论是“语言学前”阶段中译者所处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两难境地还是语言学阶段中作为翻译机器译者的状况,其哲学根源都在于二元对立认识论。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 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哲学解释学、权力话语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三元素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哲学解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因素:哲学解释学是西方哲学中语言论转向后深刻影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改变了人文学中的科学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视角。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如果说解释学给翻译的启发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那么权力话语理论将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权力话语在社会文化视角中阐释译者主动性。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任何行为都受到权力和话语的操控。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操控。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主要表现为受动性。 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目的论充分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这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准则就是目的解释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会调动他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 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身就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换句话说,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偏重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

论翻译的创造性-最新文档资料

论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 翻译不是一门简单的技术,而是一门艺术。之所以说它是一门艺 术,和翻译本身具有创造性是密不可分的。 翻译的创造性,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在透彻理解原文 的基础上,通过发扌车其主观能动性,对原文进行的创造性阐释和 再现。旨在通过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来再现原作中的精神内涵与 意境风貌。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曾写道: “翻译与其说是出自原作 之生命,不如说是出自其生命的延续。”。“译者的任务,就是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纯语言从另一种语言的魔咒中释放出来。 是通过自己的再创造,将囚禁在作品中的语言解放出来。 翻译具有创造性,但是这种创造性翻译并不是对原文进行随 意的更改和延伸。翻译的创造性要始终以原作为依据。因此翻译 中的创造也是一种有局限性的创造。正如英国诗人莱德顿所比喻 的那样,文学翻译是“带着镣铐的舞蹈。” 二、翻译的创造性在语言转换中的体现 (一)词义的延伸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词典中的意 思放到另一种语言中,原封不动地照搬翻译过来, 放到具体语境中,会出现意思不通的情况。这时候就要求对英语某些词语的语义进行适度的延伸。如以下的情况: 例1:A personnel deficit has existed for years.

人员短缺的情况已经存在多年了。 名词deficit 在词典上意思是“赤字”,“亏损”或“逆差”。但放在上面的句子中,显得很生硬,读起来很拗口。因此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引申,在句中译为“短缺”。 例2:The man was lured to north London house and secretly filmed in a compromising position with the woman. 这位男子被(一女人)引诱到北部伦敦的一所房子里。他与这个女子在一起有卿卿我我之嫌的情景被人偷偷地拍录下来。 英语中单词compromise 常常可以作“妥协”,“损害”讲,也可以表示“放弃”,“改变”,“修正”,“修改”的意思。 但是现代英语中频频出现如compromising position 一类的表达,使译者不得不费一点思量了。将其译成“妥协的地位”,或者“损害人的地位”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的翻译即便不使人误解,也常语焉不详。其实compromising 在现代英语中做形容词用,常表示人“处于或暴露在某种瓜田李下或不名誉的境况之中。”据此,译者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大胆进行词义引伸。 二)语义的引申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有很多的不同,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冲突,需要译者绞尽脑汁。译文要做到准确流畅, 可读性强,就要译者进行不地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意思上的调整。具体如下: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_许钧

2003年7月第35卷 第4期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J uly 2003Vol.35No.4 翻译的主体间性与视界融合 Ξ 南京大学 许  钧 提要:近年的翻译研究关注译者主体意识和翻译主体性的探讨,取得了明显成果,凸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如何认识与把握并协调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各种关系的和谐是保证涉及翻译的各种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积极、互动的主体间性使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存成为可能,也为从视界融合导向人类灵魂的沟通开辟了一条必由之路。 关键词:翻译、主体间性、视界、融合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0429(2003)04-029026 近年来,国内翻译界对翻译主体与翻译主 体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视,通过研究与探讨,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得以凸现。但同时,翻译界也更清醒地意识到译者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以排斥作者为前提,也不以否认读者的作用为目的;译者的主体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作者和读者的作用紧密相联。现代阐释学尤其是伽达默尔的阐释理论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为这种认识提供了理论基础,翻译活动不再被看作一种孤立的语言转换活动,而是一种主体间的对话。本文在这一理论背景下,提出要正确认识翻译的主体性,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 一 研究翻译的主体性,不能忽视翻译主体间的关系。于是需认识以下几个问题:如何看待译者在翻译中的中心地位?如何认识和把握翻译活动中作者、译者与读者这三个主体的关系? 杨恒达(2002)从翻译活动的任务和目的出发, 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从“主体间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出发,探讨了上述问题。杨恒达把处理好多重的主体间关系,当作成功、出色的翻译的基本前提。他(2002)着重分析了译者与原作者、译者与读者的双主体间关系,以及译者与作者和读者的多主体关系,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否定自己,然后才能确定自身。为说明此问题,他把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定为翻译的前提。他援引哈贝马斯的话说:“我把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行为看作是最根本的东西。”他认为对翻译来说,最根本的问题,也必须以达到理解为目的。而要在翻译中达到理解之目的,就“必须以确立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为前提”。就翻译的具体操作程序而言,虽然译者面对的是文本,但杨恒达不说“文本的可认知性”,而提出“作者主体的可认知性”,是因为文本不仅是作者主体的创造物,而且实际上是作者主体的一部分,对文本的理解 ? 092?Ξ本文为江苏省“十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对翻译的认识

摘要: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章试图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来说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实际上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文化交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交流障碍;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加强与他国各方面的往来越来越成为必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以语言交流为中心的翻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面对这样的新形势,加深对翻译本质及其目的的认识有助于摆正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方向以便使其更好的为本国社会发展服务。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许多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时都不可避免的论及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语言与文化总是难解难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也就有了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二、对翻译的界定 提到“翻译”二字,人们首先会想到“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即两种不同语言(通常被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译出语,而翻译之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译入语)之间词汇与词汇或句子与句子相互对应的一种转换,尽管有时可能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语篇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上的翻译)的不一致,但基本上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的。比如: 例1:I am reading a novel. 我正在看一本小说。 来看几个词汇方面的例子: 电影The First Blood被译为“第一滴血”。事实上,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 first success in a contest,据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 短语a bridal shower表面好像是“新娘沐浴”,但了解西方背景文化的人就知道它是指a party given by a bride’s fri ends at which they give her suitable gifts,意即为新娘举行的送礼派队。 由此看出,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该定义并不全面。针对这一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就指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 ‘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他们认为,翻译实质上是原作文本的再生,是在传达原作内容基础上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是人们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差异和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的媒介。 就目前而言,郭建中教授说“最近二十多年来,翻译研究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翻译理论深深地打

翻译的主体性_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翻译的主体性 ———谈翻译主体意识与翻译规范意识 曲文燕 (温州大学外语教学部 浙江温州 325035) 摘 要:本文的目的是分析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规范在社会和文化方面对作为译者的行动主体无疑具有约束性,因为译本的接受毕竟是多数译者必须正视的问题。译者的主体意识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 1.面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需要调动必要的手段进行变通,是译文顺利地进入到译入语系统,达到交际的目的。2.作为译者的行动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出于某种考虑,介入或干预文本,对翻译规范和主体意识构成复杂的互动关系,对翻译行为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规范;主体意识;译入语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539(2006)06-0007-04 Abstract:The aim of this essay is to carry out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norms and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N orms underlying s ocial and cultural establishment regulate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s an agency since acceptability remains the prima2 ry concern of m ost translators.In view of this,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is manifest in a).appropriation by making use of a wide spectrum of means and devices to facilitate translation entering the target language system,and in b).efficacious intervention,in the form of manipulation or control,in the translated text through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which is invariably driven by a certain ideo2 logy or poetics.The resultant translation helps to manifest the prim ordial identity of the translator as well as dem onstrates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The com 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translational norms and subjectivity produces a direct and profound im pact on translational activity. K ey w ords:norm;subjectivity;target language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中国人把目光投向西方。在翻译界出现了对外国文化的又一次大规模译介活动,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4次翻译高潮,也引发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等诸多方面的热烈争论与探讨。翻译究竟如何面对全球化?如何面对蜂拥而入的西方理论和西方文化思潮以及异质文化的日渐交流与碰撞而出现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译学研究的新视角。关于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西方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法国的安托娃钠?贝尔曼(An2 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指出,翻译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作为基本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这些对翻译主体性的认识为我们译学研究大有启发。 语言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符号与文化体系。既然源文本是某种规范的产品,那么翻译就难免受译入语系统包含的规范所制约,各自的规范可能是全然不同的。翻译的终极目的是沟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翻译活动便告失败,主要是翻译文本受到抵制所致。译文能否被接受主要在于能否 [作者简介]曲文燕(1961~ ),女,汉,吉林,英语应用语言学副教授。 7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雎》英译本的比较 摘要:《关雎》是《诗经》三百篇中为人熟知的诗篇,几乎人人能够出口诵读。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关雎》几个不同的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译文的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的体现。 关键字:《关雎》;译者主体性;内容;风格 Abstract: Guanju is known to everyone i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poems. And almost everyone can read it without other people’s help.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several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Guanju in the term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which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contents and style. Key words: Guanju;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ontents; style 引言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是是连接两个国家、两种不同文化的友谊使者,然而长期以来,译者经常处于边缘地带,依附于原文作者;译者的翻译活动被视为是再生产,译文被看作是原文的附属品。因此,学者们开始重新考虑翻译这一问题,认为一切译文绝不仅仅是对原文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一种再创造,是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这一主要因素。 一.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就是译者主体性。那么我们在探讨译者主体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翻译的主体:有些研究者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有些却认为译者和读者才是,还有人认为译者、读者和作者都是翻译的主体。从

对翻译的新认识

内容摘要:摘要: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章试图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来说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实际上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文化交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摘要: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文章试图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来说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实际上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接着分析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文化交流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翻译;语言;文化交流障碍;措施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许多语言学家在谈到语言时都不可避免的论及文化。那么什么是文化?为什么语言与文化总是难解难分? 根据《辞海》的解释,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 由此可见,文化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语言是在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同步出现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主要条件”;语言使人类表达内心思想,进行日常交际,组织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成为现实。所以,有了语言,就有了社会,同时也就有了文化的记载和传播。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借助于语言承传,语言是人类文化的镜像折射。 二、对翻译的界定 提到“翻译”二字,人们首先会想到“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即两种不同语言(通常被翻译的语言称为源语言或译出语,而翻译之后的语言称为目标语言或译入语)之间词汇与词汇或句子与句子相互对应的一种转换,尽管有时可能会出现词序或句序(涉及语篇层面,这里主要讨论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上的翻译)的不一致,但基本上是符合一一对应的原则的。比如: 例1:i am reading a novel. 我正在看一本小说。 来看几个词汇方面的例子: 电影the first blood被译为“第一滴血”。事实上,这是具有文化背景的习语,表示the first success in a contest,据此确切的翻译应为“初战告捷”。 由此看出,涉及文化背景方面的翻译并不符合上述定义,该定义并不全面。针对这一点,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这说明翻译是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结合文化背景而进行的一种活动。 对“翻译”的理解,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福柯和罗兰·巴特曾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德里达就指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