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DOC)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DOC)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DOC)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DOC)

《信息资源管理》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姓名:马超

学号: 2

专业班级: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02班

2014年6月

Theory of the Orig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NIRM)

Studment Number:2

Studment Name: Ma Chao

College: College of LiShan

Speciality:Informatia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an System

Class: LiShan Class Two

2014-6

【摘要】本文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和发展及其特征进行了包括其定义在内的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并指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起源于图书情报管理、政府文书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和民间信息服务等领域,还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时期、形成期时、成熟时期和变革时期等四个时期,并对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情况进行了回

顾和总结,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网络信息资源,更好地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起源发展Abstrac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NIRM),and points out that the NIRM originates frOm the ibrary manage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the government Iiterature management,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the civi infor mation service etc.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NIR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that is,the embryotic,the formation,the mature and the change period,also reviewed and summa rized the situation of NIRM online system based on the center of single computer,the local network,the wide network and Internet,an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NIRM),make us better to manage the network informaatian resources.

Key words: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NIRM origin

development

1.引言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著名学者刘嘉把它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黄纯元则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时通过因特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

源。吉林大学资深教授毕强则认为: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信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是指借助于网络环境可以获取和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不难看出,对于网络资源,从字面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从目的上看是“为了提高信息系统效率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而采用计算机网络整理、传递、获取的各种信息”;在范围上不仅包括因特网上的各种资源,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地域网和广域网上的信息资源。

为什么要将网络限定为计算机网络或因特网呢?我认为有三点:

①计算机网络、因特网的发展和普及才促使信息资源的深入、全面、

方便快捷地利用。

②因特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增长的加快带来的使用上的许多问题,

才使更多的人关注它,研究它。

③多媒体、超媒体信息在因特网上的广泛传播,要寻找、获取它,首

先就必须研究它。

网络信息资源和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浩瀚无边,变化多端而又鱼龙混杂,想要准确、有效地发现并查找出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并非易事,因此,为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检索,首先对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的特点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概括而言,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存储数字化

数字化存储能够使信息的存储、传递和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②表现形式多样化

网络信息资源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③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网络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态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体现出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④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网络信息量之大,增长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无法比拟的。

⑤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

信息在网络中的流动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充分利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数秒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

⑥关联关系丰富

这些关系所描述的概念不局限和分类体系的某个层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在任意层次的任意概念之间建立连接。

⑦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索取和存放信息,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

2.网络信息资源的起源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NIRM: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作为专有名词出现在学术论坛不过十来年的时间,但是其作为一种专业管理工作可追溯到20世纪中叶。计算机发明不久,人们就把它用于文献信息的加工和管理,目的是要提高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和查找效率,实现对文献信息流的控制。早期的图书情报管理、政府文书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和民间信息服务等领域就有了NIRM的萌芽。我们不妨从图书情报领域谈起。在图书情报领域,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的对象多为纸载体文献及相关设施,管理手段主要是手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突破了纸载体文献管理的局限性,带动了图书情报管理的数字化、集成化、网络使之成为信息技术使用成效最为显著的行业之

一。1952年9月6日UNESCO成立了IFLA———国际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的成立是国际范围联网、资共享开始的标志。1973年在IFLA内提出了UAP的想, UAP (Universal Availability of Publications)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包括文献

的制作、出版和行,又包括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全部领域,还包了这些学科实践工作的全部过程、全部环节。从文共享的角度,又涉及地区之间,不同类型馆之间,及世界范围内的馆际协调和网络等问题。1978年在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目自动化作业分时系统BALLOTS的基础上又建立RLIN (研究图书馆情报网络)和WLN (华盛顿地区书馆网络)。和此同时,联机检索也迅速发展。到20世纪年代,全世界的联机情报检索系统有570多个,公数据库有4 200多种,存储的机读文摘和索引超过1亿条。在这些系统中,著名的有美国洛克希德公(DIALOG)、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联机系统、美国文献检索服务局(BRS)、欧洲空间组织情报检索研究中心(ESA—IRS)、日本科学技术情报中心(JICST)、英国图书馆自动化情报服务系统(BLAISE)、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系统(MEDLINE)等。其中DIALOG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联机检索服务系统。DIALOG于60年代中期开始提供联机检索服务,到1972年开始成为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为全世界用户服务。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网络年代,融入了多种高技术的互联网铺天盖地席卷全球,和其他学科一样,信息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信息网络大面积使用之前,信息资源管理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也遇到一些问题,除了学科理论基础研究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需要加强外,在技术方面也遇到存贮空间紧张、信息传播慢、资源共享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干扰,人们期待着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和技术的新突破。1993年美国政府出台国家信息基础实施计划,提出建设高速信息网络,本是冷战时期产物的互联网开始迅速发展,用途日渐突出,影响日益扩大。我国1995年开始建立中国教育科研网,同国际互联网互联。1996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在国内迅速普及。每年上网的设备、人数成倍增长。互联网产生及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正日益显著,是国家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一个发育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如果只能传送内部信息,那么无论它多么复杂,都不足以满足机构的需求,好的信息系统必须能够通过开发外部信息源来掌握产业和竞争活动的线索,而内部和外部信息系统的整合将是9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信息需求者不仅需要和内部信息

源直接联通,而且也需要和他们所需的外部信息源直接联通,在互联网环境中,提供这种内部和外部信息源的多功能联通是比较简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互联网及其五花八门的网络工具正是实现这种整合的必要前提。人们对数据资源和信息服务实现共享的要求,构成了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使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有别于传统信息资源的网络信息资源。于是,人们把通过互联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称为网络信息资源。而把对这种资源进行采集、组织、加工、传播、开发和利用一系列活动称之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NIRM)。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阶段划分

NIRM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其发展阶大致上可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成熟期和变革期;萌芽期应从上世纪50年代美国海军兵器中心建立的一个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算起至80年代止。形成期从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大面积使用开始到21纪初叶。成熟期应从NIRM形成以后,延伸至未来网信息资源管理实现标准化、有序化、智能化和产业变革期是指这门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随着新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出现, NIRM的学科理论和方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革,甚至衍生出新的学科。显目前的NIRM学面临一些基础性问题的研究,尚处于成熟期。从NIRM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这门学科的发展基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并伴随计算机技术、网络技和通信技术的进步而成长的。由于网络经历了单机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这样几个发展阶段,此,我们可以把NIRM的萌芽期和形成期合起来划分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局域信息资源管理、广域网信息资源管理和互联网信息源管理这样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下面分别对这4阶段的情况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

①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信息资源管理联机系统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由一台主机连若干台终端,组成一个简单的联机系统。这类结构人有时称之为第一代网络。联机系统是以信息流的控制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建造为主要工作内容。在这一时期,计算机的信息(据)处理功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显示出广阔的用前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突破性进展。1951年,人们首次利用计算机进行文摘检索试并初步证明了它的技术可行性。1954年,美国海军器中心把文献号和少量索引词输入计算机,这可以是世界上第

一个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但它仅仅是验性的。1958年,具有批处能力的第二代计算机问世。科技情报界以召开“国际科学情报会(1958年,华盛顿)为契机,掀起了研制开发文献处自动化系统的小高潮,并在会上展出了许多机编关词索引以及自动标引、自动摘录和机器翻译等方面研究成果。它们为后来的机读数据库和机检系统的制奠定了技术基础。1959年,以计算机为主要检索工具的定题检索服务(SDI)诞生。1961年,化学文献社用计算机成功地编制了《化学题录》。它包括600多种重要的化学化工期刊的字顺主题索引,由此萌发了上下文关键词索引(KWIC),用计算机对文献中的题名自动抽取关键词并进行排序,从而节省了概念标引中的人工智力负担,大大提高了文献处理效率。这种方法实际上代表了自然语言和全文检索的原始形式,此后在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使用。KWIC 由于可以迅速、廉价生产,很快被其他二次文献信息加工所采用,成为相当长时期内通过对二次文献信息的管理来达到对所有原始文献信息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上述这些基于联机系统的信息加工和管理活动就是早期的NIRM的表现形式。在这种以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系统中,只要把原始文献的信息进行一次分析,输入计算机系统,就能从中选取和编制出二次文献索引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处理功能越来越强,使人们对文献的加工有可能从宏观层次向微观层次深入,从文献的局部信息扩展到全文信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对文献信息的处理和管理能力,提高了图书情报中心对文献信息流的自动化控制程度。

②局域网信息资源管理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影响联机检索发展的几项重大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它们是:分时计算机,带终端的远程处理系统,廉价的大容量随机存贮器(磁盘存贮器)、分组交换网,以及数据库生产的迅速发展。这些条件的具备,使联机检索由先前的内部试验性使用发展为面向公众的商业性服务。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一些信息机构将多个单主机联机终端网络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多主机为中心的局域网,并利用通信线路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例如,DIALOG、MEDLINE、ORBIT、BRS、JOIS等系统先后投入商业性运营和网络化服务。我国也开始实施“七四八"工程和计算机检索试验。这就使得人们可以使用远距离的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的空间也大大拓展了。数据库数量成倍地增长。更多的非官方机构,特别是商业性公司,开始加入数据库生产者的行列。数据库的用户构成由原先以政府机构为主,逐步扩展到更多的科技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少数公共图书馆和许多间机构。联机检索使用次数也飞速增长。联机检索已逐渐代批式检索,成为主流方式。这一时期人们所关心的问题主要是有关数据库量控制、内容交叉重复、检索技术的发展和检索系性能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③广域网信息资源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发展,微型计算机性能的迅速提高,特别是在性能格比上的巨大优势,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和途径,加上大容量存贮设备的普及利用,使得信息资源管理出现了节构性变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局域网范围内的信息利用和共享已经不能满足客观需要,人开始追求覆盖面更大的、功能更强的、信息量更为富的网络信息系统。于是,各行各业借助远程公用息通信网纷纷建立起跨行业跨地域的信息网络,导制广域网的大量出现。广域网允许异种机入网,兼容好,通信线路利用率高,是计算机网络概念最全、备最多的一种形式。广域网的出现,标志着信息系统开始向多样化向发展。NIRM的概念在人们的脑海里逐渐明朗。一方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信息资源有效控制和利用,人们感到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一方面,或许是更重要的原因,面对大量信息的涌迫切需要从技术、经济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对这种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

④互联网信息资源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浪潮席卷全彻底改变了人类信息活动的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和联网的结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信息资源的管理方使得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采集、加工、组织、发布和播更为便利快捷,互联网成为信息资源存贮和传播主要媒介,信息资源规模急剧膨胀,种类繁多。人们不仅可以浏览和检索,还可以张扬个性,对信息资源进行个性化的制作、转换和后续开发。互联网和局域网和广域网相比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除开技术特性和连接方式方面的区别外,其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广泛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它一方面带给我们种类丰富、形式活泼的巨量信息资源和方便的服务,使我们可以像使用自来水和煤气一样方便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网络信息的动态、混乱、无序状态。这就使得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鉴于此,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急迫性和重要性,都积极从技术、经济、人文、法律和社会等各个角度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规律、特点、组织、加工、传播、检索和服务等多方面问题

进行综合研究,这样就从客观上促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的诞生。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人类社会进入网络时代以来,网络信息资源在类型、形态、数量、结构、内涵、控制机制和传播方式和范围等方面,和传统的信息资源不可同日而语。NIRM源自于传统的信息资源管理,它又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它和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首先,在管理对象、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等方面,NIRM对传统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拓展和深化。NRM的对象不仅是数字化、编码化的信息,还包括非编码化的相关信息如存贮方式、传播手段、利用增值,甚至还涉及到多方面的管理问题。NIRM的目标是在传统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挖掘和知识重组,实现知识的共享和知识创新,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生产率以及技术性能。目前,诸如知识挖掘、知识发现、数据仓库、信息推送和智能搜索等软件新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NIRM的实践,极大地提高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和管理的效率。总之,由于信息技术及其网络的巨大作用和广影响,加上网络信息资源和传统信息资源有着显著同的特性,这就使得NIRM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同寻常。

4.结语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虽已取得部分成果,但发展前景并不乐观。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有一定的发展,但网络环境差强人意;我们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仍然缺乏;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存储无统一标准;不同的图书馆之间重复建设,管内重复劳动严重;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地区分布不平衡。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NIRM,不仅有助于从理论上进一步拓宽信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丰富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而且对于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及其开利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知识的传播和交增加信息资产和知识财富的存量,促进科技进步和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谷琦等·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和利用·科学出版社 2008

【2】饶伟红等·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检索·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3】王宇等·信息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4】王瑞菊翰章·信息资源管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图书和报2002

【5】贾春华·论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情科学2002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ARPANET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同年,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它的目的就是重新树立美国在军事科技应用开发方面的领导地位。当时的网络传输能力只有50Kbps,按标准来说就是非常的低。 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当时ARPANET使用的是NCP协议,它允许计算机相互交流,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最初的NCP 协议下的ARPANET上连接了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是Internet 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但在NCP 协议下,目的地之外的网络和计算机却不分配地址,从而限制了未来增长的机会。但无论如何,ARPANET成为了第一个简单的纯文字系统的Internet。可以说,最早促使互联网最初起源的推动力是冷战时期的军备角力思维。 2、TCP/IP协议的产生。 由于最初的通信协议下对于节点以及用户机数量的限制,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显得尤为重要。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 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 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 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 、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 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 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 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 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 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 ARPANET 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 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Sputnik 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 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 。当时, 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 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 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 正常工作, 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 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 ARPANET ,进行联网的研究。同

文字的发展史

文字的发展史 1.1.1 文字的萌芽时期文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字的创造和产生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在人类社会中,文字的起源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先有语言,再有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原始人利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为了便于流传,记录语言和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便产生了文字,人类用声音表达语言,文字用形象表达声音。也就是文字的萌芽时期。我国的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符号以及美国印第安人的结绳和画书都属于萌芽的文字。文字的萌芽得益于图画。在古代的原始绘画当中,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各种形象的符号,这些洞穴中的涂鸦之作,奠定了原始文字的基础。我国原始时期、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 石器、玉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几何形、符号等文字的雏形。从最初的以图形为主的象形文字,发展到利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事件和思想,文字的起源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60年代,Internet起源 70年代,TCP/IP协议出现,Internet随之发展起来 80年代,NSFnet出现,并成为当今Internet的基础 90年代,Internet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向全世界普及 1、Internet的起源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 (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 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2、TCP/IP协议的产生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ARPA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

网络游戏的发展

中国文化背景下网络游戏的发展方向 摘要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历经了从代理到自主研发的过程,国产网游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标志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元素能够在网络游戏中体现。网络游戏的文化内容呈现形式极其丰富,融合了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电影,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网络游戏本身也被称为第九艺术。随着网络游戏开发技术的日渐成熟,现行的网络游戏进入了一个误区,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只是致力于游戏画面,而对于游戏中的文化内涵却不甚认真琢磨,这也是近两年网络游戏发展趋于平缓的一个重要原因。网络游戏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游戏文化内涵则显示的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内容。 关键词网络游戏中国文化体感网游 1.中国网络游戏的发展 中国网络游戏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2000-2005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市场上网络公司数量有限,自行运营能力欠缺,游戏运营的方式大多通过购买授权的方式获得,比如《传奇》,2006-2008成长阶段:在此阶段,知名公司纷纷涌现,市场竞争开始加剧,但是获得国外公司成功产品的运营牌照仍是这一时期网游运作的主要方式。09-至今成熟阶段:网络公司逐渐成熟,拥有姣好的自主研发能力和运营能力,并且部分游戏流传国外。 2.中国网络游戏存在的问题: 从2000年起的市场起步到2013年一个年规模达到831亿的产业,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流行的文化娱乐形式,但是现行的网络游戏普遍有重娱乐轻文化的倾向,随着游戏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文化内容成为网络游戏的核心竞争力。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网络游戏存在的问题:①类型化同质化严重,缺乏真正的文化内涵,现行的游戏几乎都是分职业,然后依靠打怪,副本刷经验来升级,这种传统的游戏模式早已被游戏大众所熟知,开发一种新型的经验系统对于一个网络游戏来说绝对是一个亮点。另外游戏中渗透的文化内涵较少,所构建的游戏世界观虽然宏大,但是却不是一个可以维系下去的世界,这种世界,往往是忽视了生活中的一些不可缺少的文化,这样才使得玩家融入不到游戏。②为吸引眼球部分游戏走低俗化路线刺激玩家的感官和欲望,诸如采用暴力色情来引诱玩家,现在的网络游戏开发技术日渐成熟,独立开发一款游戏已经不是水中望月,部分小型公司为追求更多的玩家,经常会使游戏中的角色穿着暴露,或者以一些譬如“十八岁禁玩”的敏感性话语来引诱玩家;再者游戏中玩家往往为了追求暴力的装备不惜花重金购买。 3.网络游戏对于文化的作用 网络游戏文化表现形式丰富,从外部来说,其外在的包装,画面,音效,故事情节,操作方式等体现了这个游戏创造者所想要表现的价值观,立场与态度。而从内部观察,玩家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与其他玩家争夺,与团队的合作等等则表现了这款游戏的内在文化标准和所倡导的价值取向,这也是当今社会越来越追求团队合作的表现。文化的传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而网络游戏作为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文化的宣传和发展有着极强的作用,网游本身的特性就是可发展的。任何一款网游经过几年的积累,内容都会无比庞大,文化的积累也会越来越多,玩家在一款网络游戏中玩的时间越长,再转投其他游戏的成本也就越高,因此网络游戏将会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文化传播器。它通过人机交互,不仅仅能够给玩家带来精神上的享受,而在娱乐性体验的背后蕴含的是文化内容特定的价值观,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网络虚拟社区中游戏互动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游戏者能够实在的感受到游戏背后的真实性,游戏的愉悦不仅仅是感官上的兴奋刺激,而是人的感性冲动借助想象的自由交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学生: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妇),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这是十二属相,是不是有点像简意画。

企业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企业大学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浪潮席卷全球,人才已经越来越凸显其对企业的重要性,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外部培训机构不能满足企业的这种需求,高等教育机构也不能满足员工对职场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渴求,企业大学就在这种形势下走上了历史舞台。 一、企业大学的起源 1.1 国外企业大学 1.1.1 国外企业大学发源 一般认为,通用电气在1956年建立的克劳顿培训中心(即现在的韦尔奇领导力发展中心)标志着企业大学的诞生。事实上早在1927年,通用汽车即创办了通用汽车技术和管理学院(GM学院),试图将培训和学习带到工作中来,这个时间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大学的发源时间。 1.1.2 国外企业大学历史 企业大学出现以前,传统的企业培训主要集中在员工的技能普及和培训方面,企业大学的成立掀开了企业管理培训的序幕。下图1描述了国外企业大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企业大学发展的第一阶段(20世纪20—70年代),传统的培训体制发生改变,“企业大学”这一术语在20世纪50年代由迪斯尼公司首先采用,并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摩托罗拉大学成立后,企业大学有了全新的功能和形式,它的成功运作,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企业大学建立的高潮。数据显示,1998年,美国大约有400家企业大学成立,到2000年间,美国的企业大学已经超过2000家。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21世纪初,企业的培训对象开始进一步对外扩展。2001年,惠普应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培训需求成立了惠普商学院,很快,客户面就扩大到了整个社会。2002年,摩托罗拉大学完成了从企业内部培训为主到内外兼顾的整个价值链培训的转型,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在企业结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游戏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推荐下载

中国游戏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电子游戏起源于西方国际游戏行业已经有42年的历史而中国大陆的游戏出版业始于1994年。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游戏产业蓬勃兴起出现了一些游戏研发发行、渠道全面成长的公司。1983年智冠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台湾成立为全球第一家签订授权中文版产品代理销售合约的公司2000年智冠在台湾股票上市。1988年台湾第一家专业中文电脑游戏研发公司--大宇资讯有限公司成立所发行的DOS版《仙剑奇侠传》上市后深受用户喜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EA的《命令与征服》及中国台湾地区《仙剑奇侠传》进入内地市场刮起了一股电脑游戏旋风。90年代后期中国游戏的研发能力逐渐提高许多工作室如雨后春笋一些本土公司纷纷加入出现了不少佳作如前导的《赤壁》、金山的《剑侠情缘》、奥世的《铁甲风暴》等。可惜因市场不够成熟经营水平限制特别是盗版的冲击多数研发公司都难以为计纷纷作调整国产游戏的研发走入低谷。 1995年目标软件北京有限公司成立2000年在国际著名游戏发行公司EIDOS 的推荐下目标软件制作的《傲世三国》在美国E3大展上正式展出这是中国游戏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号称电子娱乐奥斯卡的盛会上另在2001年《傲世三国》进入美国全球游戏排行榜GLOBAL100这是中国大陆自主研发的游戏首次进入这个权威排行榜。 1996年3月新闻出版署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授权颁布了《电子出版物管理规定》这对于发展和繁荣我国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游戏出版物出版事业加强对电子游戏出版物管理规范经营和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1995年到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按照有关规定有选择、有计划地共审查批准了引进版电子游戏出版物约1000种占这期间出版的电子出版物总量的5。丰富了游戏出版市场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国游戏出版产业的自主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997到1998年中国游戏业由于受到盗版的冲击加上一些经营场所缺乏规范管理以及社会舆论的压力等原因产业发展陷入低谷。 进入1999年由于一大批优秀单机版游戏的出版中国电子游戏出版物市场逐渐走出低靡当年市场规模达到1.5亿元人民币。 进入新世纪由于大量海外网络游戏产品、人才、资金、技术进入及中国内地经营水平、市场规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中国游戏出版产业产生了新的生机。从2000年7月华彩在中国内地推出第一款网络游戏《万王之王》直到2001年7月这期间参与运营的网络游戏商和产品都可谓市场先驱。由于当时市场竞争尚不激烈所以这些网络游戏都有不俗的表现代表产品还有《万王之王》、《网络三国》、《千年》、《石器时代》等。 2000年9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2号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这是我国首次为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有序发展而制定的重要法规。在《办法》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出版的概念并明确了新闻出版总署对全国互联网出版单位资格审核、对互联网出版内容和活动进行监管的职责。《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互联网出版包括互联网游戏出版进入有法可依依法管理的轨道。互联网出版是继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后出现的又一种出版形态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内容资源在互联网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网络出版活动将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行为之

因特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因特网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摘要: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真正感觉世界已是触手可及。通过计算机能够找到任何想知道的或是可以想象的信息;能够与在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们进行通信联络,召开视频会议;能够登录到资源丰富的计算机,搜索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图书馆,或是访问最吸引人的博物馆;可以在线观看电影,听音乐,阅读各种多媒体杂志;可以足不出户地购买所需要的各种商品······,所以这一切的活动都是通过进入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因特网来实现的。因特网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键字:因特网、发展进程、发展特点、现状、发展趋势、机遇和挑战 因特网(Internet)是一组全球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汇。有一种粗略的说法,认为因特网是由于许多的网络(子网)互联而成的一个逻辑网,每一个子网中连接着若干台计算机(主机)。因特网以相互交流信息资源为目的,基于一些共同的协议,并通过许多路由器和公共互联网而成,它是一个信息资源和资源共享的集合。因特网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自80年代以来,它的应用已从军事、科研与学术领域进入商业、传播和娱乐等领域,并与90年代成为发展最快的传播媒介。因特网是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一个用相同的语言传播信息的全球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计算机的产生不是偶然,而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它是人类对信息资源共享理想不断追求的结果,因此计算机的起源是很早的。近几十年来,人类在这方面取得的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发展为因特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例如:1957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将人类传播信息的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开启了利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新时代。到后来微型计算机的出现,预示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成为可能;激光和光纤了利用,使信息的处理和传播由点到面。而近十年多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资源共享。 因特网在我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3年之前是实验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很多的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开始研究因特网技术,并开展了科研课题和科技合作工作。这一阶段的网络应用仅限于小范围的电子邮件服务,而且仅为少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第二阶段为1994-1996年是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关村地区教育和科研示范网络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 Intetnet是全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它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Agency)于1968年主持研制的用于支持军事研究的计算机实验网ARPANET。ARPANET建网的初衷旨在帮助那些为美国军方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交换信息,它的设计与实现是基于这样的一种主导思想:网络要能够经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工作,当网络的一部分因受攻击而失去作用时,网络的其它部分仍能维持正常通信。最初,网络开通时只有四个站点:斯坦福研究所(SRI)、Santa Barbara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SB)、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和犹他大学。ARPANET不仅能提供各站点的可靠连接,而且在部分物理部件受损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在网络的操作中可以不费力地增删节点。与当时已经投入使用的许多通讯网络相比,这些网络中的许多运行不稳定,并且只能在相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才能可靠地工作,ARPANET则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间互相通讯。 ARPANET的两大贡献:第一、分组交换概念的提出;第二、产生了今天的Internet,即产生了Internet最基本的通讯基础---传输控制协议/Internet协议(TCP/IP)。 1985年当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为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通过计算机网络把各大学与研究机构的计算机与这些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开始的时候,他们想用现成的ARPANET,不过他们发觉与美国军方打交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他们决定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叫做TCP/IP的通迅协议自已出资建立名叫NSFNET的广域网,由于美国国家科学资金的鼓励和资助,许多大学、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已局域网并入NSFNET。这样使NSFNET在1986年建成后取代ARPANET 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在九十年代以前,Internet是由美国政府资助,主要供大学和研究机构使用,但近年来该网络商业用户数量日益增加,并逐渐从研究教育网络向商业网络过渡。Internet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的优势是能够实现一对多人的信息传递。(2)与专家和科研人员的网上交流与合作:通过电子布告板提出问题听取专家学者和用户各方面的建议。(3)了解商业机会和发展趋势:更多的公司通过Internet收集、调研和销售与商贸活动有关的信息。(4)远距离数据检索:查询各种商业性和专业数据库。(5)文件传输(FTP):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配合与联络:如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将设计方案直接传输给生产厂家。(6)检索免费软件:目前在Internet的公共软件里,有许多免费软件,很多公司利用这些软件来缩短产品的开发时间。(7)研究和出版:出版商利用FTP进行文稿的传递,编辑和发行,以减少出版和时间和费用。 近几年,Internet规模迅速发展已经覆盖了包括我国在内的170多个国家,连接的网络7万多个,主机达500万台,终端用户近1亿,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Internet在中国起步较晚。1986年,中国科学院等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联机数据库信息检索,开始初步接触Internet。1990年,中科院高能所、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石家庄54所等单位先后通过X.25网接入到欧洲一些国家,实现了中国用户与Internet之间的电子邮件通讯。1993年,中科院高能所实现了与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中心(SLAC)的国际数据专用信道的互连。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一、文字起源 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为了帮助记忆,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采用了各种和各样的记事方法,最原始得计亊方法是: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 不论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其他方位的一些简单概念。如大事记大疙瘩,小事记小疙瘩。疙瘩的多少也代表东西的多少。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却不能进行思想交流。所以不可能产生文字,只能说它是文字产生前的孕育阶段。 契刻记事 人们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做符号,刻在木片或竹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作为两半,双方各持一半。以两者吻合为凭据。古代契上刻的数目主要适用来做债务凭证的。 图画文字 由于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的不足。人们不得不采用其它的,比如图画的方法,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用文字的线条或笔划把要表达的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绘画导致了文字的产生。 “文字的产生,本是很自然的,几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已经有很好的绘画,这些画大抵是动物和人像,这是文字的前驱。”然而图画发挥文字的作用,转变成文字,只有在语言被广泛使用之后才有可能。 譬如,画了一头象,大家见了才会叫它为“象”。久而久之,大家约定俗成,类似于“象”这样的图画,就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久而用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图画越来越多,画得也就不那么逼真了。这样的图画逐渐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终导致文字从图画中分离出来。这样,图画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图画和变成为文字符号的图画文字。文字不再是图画

的,而是书写的。而书写的技术不需要逼真的描绘,只要把特点写出来,大致不错,使人能认识就够了。”这就是原始的文字。 甲骨文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甲骨文字(男):这个字是“男”,左为“田”,右为“力”。“力”是表示古代的一种农具“犁”的一种形状。在田里劳动是古代男子的主要职责,因此用“男”这个符号来表示男人。 甲骨文字,帚(妇):这个字是“帚”像一把用植物做的笤帚,上部为帚苗,下部为帚把,有的中间还有绳索捆扎的样子,如图(二)甲骨文中,有时帚苗方向朝左,有时帚苗方向朝右。至今中国北方还在用高粱,黍子杆做笤帚,与字形很为想象。“妇”的繁体字为(婦),因为过去的女 人在家里主要是做家务的。 这是甲骨文的“车,”你们看看,像不像一辆你们在博物馆或历史书里看见的古时候的车。

20101126 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章:互联网基础知识 主讲人:杨春明 第一节互联网发展史 一.Internet 的起源和发展 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 ◆ARPAnet称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 ◆它是Internet 的主干网,它为Internet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Internet 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 的商业化。 1983年ARPAnet 分裂称为两部分: ARPAnet和存军事用的MILNET. 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蓬勃发展对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NSFnet 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 而称为了Internet 的主干网。 NSF 指的就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它建立的网站NSFnet。 NSFnet对Internet 的最大的贡献是使Internet 全向社会开放。 二.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现状 1.关于中国公用数据通信网。 我国已建成四大公用数据通信网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 ChinaPAC 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ChinaDDN 中国公用帧中继网ChinaFRN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2.关于中国Internet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研究试验阶段(1986~1993) 第二个阶段起步阶段(1994~1996) 第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1997~至今)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化工程进入互联网,实和Internet的TCP/IP 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有互联网的国家。 3 Internet的发展特点与趋势 ●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研究网、运行网和商业网三个阶段。 ●Internet的意义并不在于它的规模,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球性的信息基础设 施。 ●信息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 标志之一。 Internet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TPM的起源与发展

TPM是一种来源于生产现场的改善活动。全世界最好的工厂管理在日本,是因为改善活动在日本工厂无处不在,TPM活动就是其中最受关注而且最有成效的改善活动之一。TPM活动是从美国的PM活动(生产性维护或预防维护)演变过来的。20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设备制造业空前大发展,在设备制造业内广泛开展各类设备维护活动。 为了解决各类设备维护成本不断上升的问题,以及维护难度的加大,美国借助欧洲工业革命的成功,对设备维护经验进行了总结,将设备出现故障以后采取应急措施的事后处置方法叫做“事后维护(Breakdown Maintenance,BM)”,将设备出现故障以前采取对策的事前处置方法称为“预防维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PM)”,将延长设备寿命的改善活动叫做“改良维护(Corrective Maintenance,CM)”,把爲了制造不出故障不出不良的装备的活动将制造不出故障易于维修的设备的活动称为“维护预防(Maintenance Prevention,MP)”,最后将上述BM、PM、CM、MP四种活动结合起来称为“生产维护(Productive Maintenance,PM)”,从此找到了设备管理的科学方法,这就是TPM的雏形。美国利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大大减少了设备故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20世纪60年代,日本从美国引入了PM活动,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的充实其内容。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为了大力推广PM活动,设立了PM奖,以奖励那些在PM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企业。其中,日本电装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电装公司是丰田汽车公司下属的一家关联企业,主要生产电气零部件,它于1961年导入了GE公司的美式PM生产维护,以此开始探索日本式的PM方式。经过不断的改进,日本电装公司终于创建了日本式的PM,即“全员生产维护(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 与此同时,由于日本电装公司在PM活动中取得的卓越成果,一举获得了当年的PM优秀奖。日本电装公司的成功,在企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与会的教授和专家在考察了电装公司的现场后,发现制造部门的80%到90%的员工都参与了这项活动,于是在PM前面加了个T,正式将该公司的PM活动称为TPM,以区别于美国的PM活动。 1971年,日本设备管理协会(JIPE)正式认同了TPM活动,并且在日本企业全面推广这项活动。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内容提要] 汉文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记事符号,了解、探索和研究汉文字,必须追溯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并在汉文字的演进过程中找出它的发展和渐趋成熟的轨迹。石器时代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起点,也是我国汉文字的起源、发生和萌芽时期。这时期的文字还处于汉文字的原始时期。中国的汉文字的出现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生过程。我们应当把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作为一个过程来看待,从其结构中追溯它的历史发生、整合的情况。这样,我们才能深刻而全面地理解汉文字的起源与发展问题。 关键词:文字起源发生 汉文字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记事符号。了解、探索和研究汉文字,必须追溯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并在汉文字演进过程中找出它发展和渐趋成熟的轨迹。我们在研究、探讨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时,可以从一些古代岩画遗迹和石器上考察到一些汉字的意向和形迹。 石器时代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起点,也是我国汉文字的起源和萌芽时期。这时期的文字还处于汉文字的原始时期,但这时汉文字的明显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汉文字起源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我们的远古祖先在不断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渐产生、发展并日臻完善且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始

终。 关于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传统的说法有结绳说,刻契说,八卦(牺氏:即伏羲氏,一作宓羲,包牺,庖牺,伏戏,又戏牺皇,皇羲,中国传说中人类的始祖。《易.系词上》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背负“河画”而出,伏羲据之以作八卦。)说等。这些在早期文字中都可以找到痕迹,但都没有形成一种符号系统。但从战国开始,又在民间流传一种“仓颉造字”的说法;汉代在谶讳迷信流行的情况下,这一说法更为流行,并加以神话性的润饰。这种说法虽不可信,但在文明形成的过程中,个别英雄人物对长期流传约定俗成的表意符号进行整理、润色,推动原始文字的发展,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中国汉文字的起源与发生问题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迷,主要因为人们对人类早期的历史和文字方面的资料掌握挖掘甚少。尽管如此,许多专家学者在这一学术领域的辛勤探索所提出的各种不同的关于汉文字的起源发生理论,已为我们今天研究这一历史性课题奠定了基础。 史前岩画(岩画是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以动物血或皮胶作调和剂,或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在山崖石面上的图画。)中的某些符号已近似于文字,在中原和沿海地区也有不少重要的发现。中国不但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岩画的国家。岩画的内容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狩猎、放牧、祭祀、神灵、动物、舞蹈、战争、房屋、车辆、生殖、手印、图案、符号等,其中有些符号已近

internet的发展简史

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人类正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Internet,如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交互网络、网际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一、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Internet的发展大至经历了如下阶段: ·60年代,Internet起源 ·70年代,TCP/IP协议出现,Internet随之发展起来 ·80年代,NSFnet出现,并成为当今Internet的基础 ·90年代,Internet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向全世界普及 1、Internet的起源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 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2、TCP/IP协议的产生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公司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公司背景及发展过程 一,公司的起源: 英格兰移民威廉.波克特( WILLIAM.PROCTE)与爱尔兰移民詹姆斯.甘保(JAMES.GAMEBLE),一心想在美国西部寻求发展机会,但由于客观原因在辛辛那提市带了下来。威廉.波克特从事制造蜡烛的生意,而詹姆斯.甘保学习制造蜡烛,但碰巧的是这两个人取了两姐妹,在岳父的说服下,成了合伙人。在1837年4月12日,他们开始共同生产肥皂和蜡烛,8月22日,两方各出资3,596.47美元,确立合作关系,并于10月31日签定合伙契约,并用两个的名字,成立了宝洁公司,简称P&G。 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837年-1890年)公司的起步与发展: 自签约后,由于美国经济危机,公司发展很慢,直到1850年后,才有了突破。在公司创立22年后,宝洁年销售额首次超过100美元,员工发展为80人。 1879年,创始 人的儿子共同开 发出一种质量好 且价格适中的香 皂,取名为象牙 皂,于1886年进行生产和销售,到1887年,宝洁首创美国最早的利润制度。 第二阶段(1890年-1945年)创新与发展: 1890年,宝洁公司创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新产品一个接一个的产生,并实施了员工认购公司股份制度。1904年开始在辛辛那提以外设厂,到1923年,宝洁尝试采用新的传播媒介--电台广播,并成为首创使用电台广告的公司之一。1930年,保洁创立一百周年纪念,年销售额达到2,3000万美元。 第三阶段(1945年-1980年)崭新的领域,迅猛的发展: 1946年后,宝洁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产品,比如,汰渍,在试销一年后,在美国各地正式推出,接着又推出了佳洁士牙膏,并确认为防龋牙膏,佳洁士的销售突飞猛进。1973年,又收购了日本Nippon.Sunhome公司,在日本制造并销售产品,这时的宝洁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