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1)

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1)

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1)
中考数学总复习提纲(1)

a a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 分)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 7, 3 2 等;

π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 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 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 分)

1、相反数

+8 等;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 a 与 b 互为相反数,则有 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 若|a|=a ,则 a ≥0;若|a|=-a ,则 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 a 与 b 互为倒数,则有 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1 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 分)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 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 a 的平方根记做“ ± 2、算术平方根

a ” 。

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 a ≥ 0)

≥ 0

= a = ;注意 的双重非负性:

3、立方根

- a ( a <0) a ≥ 0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 a 的立方根(或 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a 2 a

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年深圳市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深圳市初中数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估初中毕业生达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所规定的数学毕业水平的程度,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一、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 1.数学学业考试体现《标准》的评价理念,引导和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益和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 2.数学学业考试既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还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3.数学学业考试命题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丕同韵数学认知特点,一不同的数学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所获得相应发展。 二、考试命题原则 数学学科毕业考试的命题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考查内容依据《标准》,体现基础性 命题突出对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评价。试题首先关注《标准》中最基础和最核心的内容,即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的技能。所有试题求解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以《标准》为依据,不扩展范围与提高要求。 2.试题素材、求解方式等体现公平性 数学学业考试的内容、试题素材和试卷形式对每一位学生是公平的。试题不需要特殊背景知识也能够理解。对于具有特殊才能和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试题允许学生用各自的数学认知特征、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才能。制定评分标准系统时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合理的、但没有预见到的答案形式,尊重不同的解答方法和表述方式。 3.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 试题背景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业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它学科现实。应用性问题的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在学生的生活中找到原型。 4.试卷具备有效性 数学学业考试试卷应当有效地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以下几点应当特别注意:

浙江中考数学考试大纲.doc

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数学)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

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 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 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数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 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⒈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考试目标 【数与代数】 1.有理数 (1)有理数的意义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 值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5)乘方的意义 (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 步为主) 2.实数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 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 (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求实数的立方根 (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 (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代数式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求代数式的值 (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 (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 仅指一次式相乘) (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运用 (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 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 (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运算 4.方程与方程组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 (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 过两个) (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 一元二次方程 (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计方程的解 (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纲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可下载可修改优质文档 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实施细则 数学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参考《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结合本市数学教学实际,制订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数学学科的相关说明。 一、考试笵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的基本内容。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考试要求】 考试着重考查七至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效果。 学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数学课程目标诸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状况也是数学学习能力考试的重要内容。 数学学习能力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方面,依次用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辨认。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能感受经历过的有关数学活动,并从中辨认数学对象。 b——描述。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感受和体会有关数学活动,并能描述数学对象的有关特征。 c——运用。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体会具有新情境的数学活动,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一些简单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d——综合。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能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或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某些特征和活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验证等。 二、考试方式 1

完整版浙江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大纲 (数学) 一、命题依据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 二、命题原则 ⒈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全面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所设立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综合有效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状况. 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双基”的结果与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性评价,重视对学生数学认识水平的评价. ⒊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命题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⒋试题的考查内容、素材选取、试卷形式对每个学生而言要体现其公平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尊重不同的解答方式和表现形式. ⒌试题背景具有现实性.试题背景应来自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 ⒍试卷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结果与过程的考查,加强对学生思维水平与思维特征的考查. 中考试卷要有效发挥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开放性问题、应用性问题、阅读分析题、探索性问题及其它各种题型的功能,试题设计必须与其评价的目标相一致. 试题的求解思考过程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数学活动方式,如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等等. 三、适用范围 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初中数学学业考试. 四、考试范围 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7—9年级)中:数与代数、空间1 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课题学习四个部分的内容. 五、内容和目标要求

⒈初中毕业生数学学业考试的主要考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数学活动过程;数学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对数学的基本认识等. 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考查的主要内容 了解数产生的意义,理解代数运算的意义、算理,能够合理地进行基本运算与估算;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有效地应用代数运算、代数模型及相关概念解决问题;能够借助不同的方法探索几何对象的有关性质;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几何对象的大小、位置与特征;能够在头脑里构建几何对象,进行几何图形的分解与组合,能对某些图形进行简单的变换;能够借助数学证明的方法确认数学命题的正确性;正确理解数据的含义,能够结合实际需要有效地表达数据特征,会根据数据结果作合理的预测;了解概率的涵义,能够借助概率模型、或通过设计活动解释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⑵“数学活动过程”考查的主要方面 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与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 ⑶“数学思考”方面的考查应当关注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数感与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意识、推理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其内容主要包括: 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够使用符号表达数量关系,并借助符号转换获得对事物的理解;能够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基本几何现象;能够运用图形形象来表达问题、借助直观进行思考与推理;能意识到作一个合理的决策需要借助统计活动去收集信息;面对数据时能对它的来源、处理方法和由此而得到的推测性结论作合理的质疑;面对现实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角度、用数学思维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能合乎逻辑地与他人交流等等. ⑷“解决问题能力”考查的主要方面: 能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⑸“对数学的基本认识”考查的主要方面: 2 对数学内部统一性的认识(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同数学方法之间的相似性等);对数学与现实、或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等等. ⒉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考试要求的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不同层次: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具体涵义如下: 了解(认识):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 理解: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运用: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具体涵义如下:

2019安徽中考数学考纲解读

安徽中考数学考纲解读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标》)规定,我省2019年初中数学学业水平的考试内容与要求分别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知识技能”的考试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部分。试题的题型和难易度基本保持不变,考查的重点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考试形式 2019年安徽中考数学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卷面满分为150分。与2018年安徽中考考试形式一致。 三试卷结构 (一)内容分布 数与代数内容约占50%,考点主要分布在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与分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几大模块;图形与几何内容约占38%,考点主要分布在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圆,尺规作图,图形的变换等几大模块;统计与概率内容约占12%,考点主要分布在几种统计图,数据的分析,概率等问题;综合与实践渗透在这三个领域之中,考查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认识和掌握情

况,以及结合生活经验,综合应用知识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整体内容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二)试卷难度 试卷由较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组成,总体难度适中。 了解水平(A)的试题约占30%,主要考查实数及函数的有关概念、图形的变换、图形的相似与位似、统计的相关概念等内容; 理解水平(B)的试题约占40%,主要考查有理数及整式的概念、图形与几何的相关概念及简单运算等内容; 掌握水平(C)的试题约占20%,主要考查实数和方程的运算、函数的应用、图形的性质,图形与坐标的运用,统计与概率的运用等内容; 运用水平(D)的试题约占10%,主要考查三角形,四边形,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相关内容的应用与综合(一般在压轴题内出现)。 试卷难度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三)试题类型分布 试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三种题型的分布比例为:选择题占25%±5%,填空题占15%±5%,解答题占60%±5%。试题类型分布与2018年安徽中考一致。

人教版初中数学复习教案

第1课时有理数(1) 一、 考纲要求: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 2.掌握求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3.掌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含计算器); 4.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二、 -知识基点: 有理数的意义 1、 和 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还可以分为 、 和 三类。 2、数轴的三要素为 、 和 . 3、 实数a 的相反数为________. 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b a += . 4、非零实数a 的倒数为______. 若a ,b 互为倒数,则ab = .. 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 <10的数,n 是整数. 6、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 边第一个不是 的数起,到 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三、中考例解: 例1 、1、(08芜湖)若2 3(2)0m n -++=,则2m n +的值为( ) A .4- B .1- C .0 D .4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近似数3.9×103 精确到十分位 B .按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数8.04×105 其原数是80400 C .把数50430保留2个有效数字得5.0×104. D .用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8.1780精确到0.001 例3.右图是我市2月份某天24 小时内的气温变化图,则该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 ℃. (2006连云港) 例4.a 、b 两数在一条隐去原点的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4个 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只填写序号)(2006连云港) ①a -b <0;②a +b <0;③a b <0;④a b +a +b +1<0.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大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3有理数的加减法 4有理数的乘除法 5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整式 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从算式到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3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与去分母 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几何图形 2直线、射线、线段 3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相交线 2平行线及其判定 3平行线的性质 4平移 第六章实数 1平方根 2立方根 3实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 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 2一元一次不等式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统计调查 2直方图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 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3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轴对称 1轴对称 2画轴对称图形 3 等腰三角形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整式的乘法 2乘法公式 3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1分式 2分式的运算 3分式方程 八年级下册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乘除 3 二次根式加减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函数 2一次函数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1数据的集中趋势 2数据的波动程度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 2解一元二次方程 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第二十三章旋转 1图形的旋转 2中心对称 第二十四章圆 1圆的有关性质 2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3正多边形和圆 4弧长和扇形面积

浙教版初中数学教学大纲

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一、中考数学命题特点分析 认真分析近几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题,不能发现,试题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三基”考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试题突出如下特点:一是典型性,即选题典型,难易程度做到逐步递进;二是针对性,即选题精炼,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三是新颖性,体现探究性、开放性、活动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数学素养。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备考: 1、重教材,抓基础,夯实基本知识点,熟练各种基本技能 大多数的中考的试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申、变形或组合,特别是教材的内容编排有“螺旋上升”的特点,有些知识点比较分散,因此,要深入钻研教材,不能脱离课本,进入初三的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把初一、初二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要有经常性的复习,反复练习达到知识的巩固熟练,把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落实好。 2、重过程,抓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中考试题中有突出“动态”、“探究”、“过程”等观念,如图表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结论的猜想与证明,利用学具操作、图形的旋转、翻折运动及文学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等,这些问题都是切切实实地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要知识的发生过程,避免死记硬背。平时训练要求高标准,定时定量,做到等题规范,表述准确,推断合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3、重通法、抓变通,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中考数学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千变万化,但其中运用是数学思想方法都是相通的。要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抓知识的主干部分与通性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注重变式和拓展训练,精做精练,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4、重反思、抓纠错 中考考试的分数高低,往往取决于细心,成绩再好的同学也难免粗心,但粗心的背后是有原因的,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数学概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大纲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大 纲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计数法)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直线、射线、线段 4.3 角 4.4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邻补角) 5.3 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 5.4 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稳定性|外角) 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 课题学习镶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10.2 直方图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二章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第十三章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初中数学考试大纲

数与代数 (一)数与式 ⒈有理数 考试内容: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简单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则、运算律、运算顺序以及简单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关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⒉实数 考试内容:无理数,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简单的实数四则运算. 考试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运算法则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⒊代数式 考试内容: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考试要求:(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能解析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 (5)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⒋整式与分式 考试内容:整式,整式加减,整式乘除,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最新中考数学考试大纲(最新版)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 1 考试目标 2 【数与代数】 3 1.有理数 4 (1)有理数的意义 5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及有6 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7 (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8 (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9 (绝对值内不含字母) 10 (5)乘方的意义 11 (6)有理数的加、减、12 乘、除、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13 (以三步为主) 14 2.实数 15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16 和二次根式的概念 17 (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18 (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 19 (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20 求实数的立方根 21 (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2 (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23 系 24 (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25 理的解释和推断 26 (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27 致范围 28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29 (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30 除运算法则 31 (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32 3.代数式 33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4 (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35 关系 36

(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37 景或几何意义 38 (4)求代数式的值 39 (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0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41 (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 42 (8)简单的整式加减43 运算及乘法运算(其中的多项44 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45 (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46 及运用 47 (10)提取公因式法和48 公式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49 指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50 (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行约51 分和通分 52 (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除53 运算 54 4.方程与方程组 55 (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56 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57 (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58 程组 59 (3)解可化为一元一60 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分61 式不超过两个) 62 (4)用因式分解法、公63 式法和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64 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65 (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估66 计方程的解 67 (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68 验结果是否合理 69 5.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0 (1)不等式的意义 71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72 (3)解一元一次不等73 式及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74 成的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75

人教版中考数学考纲教学内容

杭州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实施细则 数学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参考《浙江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结合本市数学教学实际,制订2016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数学学科的相关说明。 一、考试笵围和要求 【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七至九年级的基本内容。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课题学习)”四个领域。 【考试要求】 考试着重考查七至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以及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等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同时结合具体情境考查对学生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培养效果。 学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确立的数学课程目标诸方面的进一步发展状况也是数学学习能力考试的重要内容。 数学学习能力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方面,依次用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辨认。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能感受经历过的有关数学活动,并从中辨认数学对象。 b——描述。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感受和体会有关数学活动,并能描述数学对象的有关特征。 c——运用。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体会具有新情境的数学活动,并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一些简单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d——综合。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能在数学思维活动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或探索、发现数学对象的某些特征和活动中隐含的数学规律,提出猜想并加以验证等。 二、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与时间】 采用闭卷、书面笔答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docx

中考数学考试大纲(5)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考试目标(6)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数与代数】应关系 1. 有理数(7)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1)有理数的意义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8)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及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的大致范围 值(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0)二次根式的加、减、乘、(4)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除运算法则 值(绝对值内不含字母)(11)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5)乘方的意义 3. 代数式 (6)有理数的加、减、乘、除、(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乘方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三(2)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的 步为主)数量关系 2. 实数(3)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际背景或几何意义根和二次根式的概念(4)求代数式的值 (2)用根号表示平方根、立方根(5)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3)开方和乘方互为逆运算性质 (4)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根,求实数的立方根(7)整式和分式的概念

(8)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及乘一元二次方程 法运算(其中的多项式相乘(5)用观察、画图或计算等方法仅指一次式相乘)估计方程的解 (9)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的推(6)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导及运用检验结果是否合理 (10)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 5.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法(用公式不超过两次,指(1)不等式的意义 数是正整数)因式分解(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1)运用分式基本性质进(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由两行约分和通分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12)简单的分式加、减、乘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除运算出解集 4. 方程与方程组(4)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的简单(1)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应用 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6. 函数 (2)解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1)常量、变量的意义次方程组(2)举出函数的实例 (3)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3)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三种分式方程(方程中分式不超表示方法 过两个)(4)结合图象对简单实际问题(4)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和配中的函数关系进行分析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5)求简单整式、分式和简单实

上海中考数学考试大纲word版

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数学 第一单元数与运算 一、数的整除 1.内容要目 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因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分解素因数;能被2和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基本要求 (1)知道数的整除性、奇数和偶数、素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公倍数和公因素等的意义;知道能被2、5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2)会用短除法分解素因数;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素和最小公倍数。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会正确地分解素因数,并会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难点是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小公倍数。 4.知识结构 二、实数 1.内容要目 实数的概念,实数的运算。近似计算以及科学记数法。 2.基本要求 (1)理解开方及方根的意义,知道无理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2)理解实数概念,掌握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运算的法制,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3)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初步掌握估算、近似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科学记数法。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理解实数概念,会正确进行实数的运算。

难点是认识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4.知识结构 第二单元 方程与代数 一、整式与分式 1.内容要目 代数式,整式的加减法,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 单项式的乘法和除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22222()();()2a b a b a b a b a ab b +-=-±=±+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最简分式,通分,分式的乘除法,分式的加减法,整数的指数幂,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2.基本要求 (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代数式的有关概念。 (2)通过列代数式,掌握文字语言与数学式子的表述之间的转换,领悟字母“代”数的数学思想;会求代数式的值。 (3)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及乘方的运算法则,掌握平方差公式、两数和(差)的平方公式。 (4)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二次项系数为1时的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等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 (5)理解分式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6)理解正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关整数指数幂的乘(除)、乘方等运算的法则。 说明 ①在求代数式的值时,不涉及繁难的计算;②不涉及繁难的整式运算,多项式除法中的除式限为单项式;③在因式分解中,被分解的多项式不超过四项,不涉及添项、拆项等技巧;④不涉及繁复的分式运算。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整式与分式的运算,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难点是选择适当的方法因式分解及代数式的混合运算。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大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阅读与思考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实验与探究填幻方 阅读与思考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观察与思考翻牌游戏中的数学道理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电子表格与数据计算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2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实验与探究无限循环小数化分数 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3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阅读与思考几何学的起源 4.2 直线、射线、线段 阅读与思考长度的测量 4.3 角 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4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2 垂线 5.1.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观察与猜想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 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 5.3.1 平行线的性质 5.3.2 命题、定理 5.4 平移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 平面直角坐标系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阅读与思考 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7.1.2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7.1.3 三角形的稳定性 信息技术应用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7.2.2 三角形的外角 阅读与思考 7.3 多变形及其内角和 阅读与思考 7.4 课题学习镶嵌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阅读与思考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教学活动 小结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 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 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实验与探究 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阅读与思考 教学活动 小结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 实验与探究 10.2 直方图 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教学活动 小结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 全等三角形 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阅读与思考全等与全等三角形 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1 第十二章轴对称 12.1 轴对称 12.2 作轴对称图形 12.3 等腰三角形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2 第十三章实数 13.1 平方根 13.2 立方根 13.3 实数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3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1 变量与函数 14.2 一次函数 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 等式 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教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4 精品文档

2019巴中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大纲精品教育.doc

巴中市2019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大纲 一、考试方式 ①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全卷满分为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试卷由试题和答卷两部分组成,只交答卷。 ②参加考试的学生带三角板、圆规、量角器、笔、计算器等进入考场。 二、试卷结构 1、基本结构 试题题型包括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大类。 客观性试题指选择题和填空题。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 主观性试题指计算题、证明题、阅读题、画图题以及探索题、开放题等(常统称为解答题)。解答题要有解题的主要过程,关键步骤不能省略。 2、题型比例 全卷约35个小题,每个小题的设问最多不超过3问,试卷采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开放性解答题)组成,其中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填空题)的分值不超过试卷总分值的40%,开放性解答题的分值可占总分值的5%-10%。 3、知识与内容比例 数与代数约75分,空间与图形约58分,统计与概率约17

分。 4、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60%;中等题30%;较难题1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1、数与代数 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会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整式乘法运算。会进行分式加、减、乘、除运算;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运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2、空间与图形 经历探索物体与图形的基本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等腰梯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复习课程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 一、试卷的总体情况 无论是上海市的数学中考,还是外地的中考数学,都是严格按照中考数学考试纲要制定的。大体上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考查。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多,很能体现出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来完成,这一点,上海市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其别。 二、试卷的内容与结构 1、代数和几何的比例 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以及探索、开放性试题等)。外地试卷的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占48.7%;空间与几何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9.3%。上海市《考纲》要求:数与代数的内容约占50%,空间与图形的约占35%,通过对近几年上海市各个区的中考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卷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 2、各章节分值情况 1、上海市中考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这与外地的考点有比较大的区别,外地二次函数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且难度很大,属于综合类的大题。 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这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区别。 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

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 三、考点分析 1、方程: (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外地没有出现过,这些内容是上海市自己独立命题的。 (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外地中考没有这一考点。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 (4)列方程解应用题; “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 ①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 ②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 ③“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一是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二是关注试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 2、函数 (1)求函数值; (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求系数的值; (3)函数与几何结合求值或证明; (4)求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3、几何证明及计算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大纲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1.5有理数的乘方(科学计数法)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2.1整式 2.2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多姿多彩的图形 4.2直线、射线、线段 4.3角 4.4 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2平行线及其判定(邻补角) 5.3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 5.4平移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6.1平面直角坐标系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7.1 三角形有关的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

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稳定性|外角)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7.4 课题学习镶嵌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举例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八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1.1全等三角形 1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二章轴对称 12.1轴对称 12.2作轴对称图形 12.3等腰三角形 第十三章实数 13.1平方根 13.2立方根 13.3实数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14.1变量与函数 14.2一次函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