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七年制2001级(04.2)广中医,学前考,中基中诊课稿

七年制2001级(04.2)广中医,学前考,中基中诊课稿

七年制2001级(04.2)广中医,学前考,中基中诊课稿
七年制2001级(04.2)广中医,学前考,中基中诊课稿

第二临床医学院

七年制2001级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2004年2月-中基、中诊)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题1分)

1.在中医学中,最早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书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小儿药证直诀》

E、《温病条辩》

答案:C

2.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

A、五脏

B、六腑

C、经络

D、气血

E、形体

答案:A

3.“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一种关系:

A、对立

B、互根

C、消长

D、交感

E、转化

答案:B

4.“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证

B、阴偏盛证

C、阴偏衰证

D、阳偏衰证

E、阴阳偏衰证

答案:C

5.属于阳证范围的是

A、寒证

B、表证

C、里证

D、虚证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6.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答案:E

7.以下不属于五行相克关系传变的是

A、木旺乘土

B、土虚木乘

C、木火刑金

D、水不涵木

E、土虚水侮

答案:D

8.六腑的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E、虚实交替,泻而不藏

答案:A

9. 肺开窍于:

A、口

B、舌

C、鼻

D、目

E、耳

答案:C

10.下列五脏化液中的错误是

A、心在液为汗

B、肺在液为涕

C、肝在液为泪

D、肾在液为尿

E、脾在液为涎

答案:D

11.激发整个脏腑经络生理活动的功能是气的:

A、温煦作用

B、推动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答案:B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

A、滋润

B、推动

C、气化

D、固摄

E、温煦

答案:A

13.大出血时常常导致气脱,其基理是: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养气

答案:D

14.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

A、津能行血

B、津为血之载体

C、津血同源

D、津能摄血

E、血能行津

答案:C

15.具有联络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

A、经别

B、经筋

C、皮部

D、经脉

E、别络

答案:B

16.下列各组经脉中,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的是:

A、胃大肠胆经

B、心脾胆经

C、大肠小肠三焦经

D、小肠三焦胃经

E、胆大肠三焦经

答案:C

17.不是纵向循性的经脉是:

A、冲脉

B、督脉

C、任脉

D、带脉

E、阴维脉

答案:D

18.风性主动,在临床上常见:

A、恶寒无汗

B、眩晕抽搐

C、鼻塞喉痒

D、关节曲伸不利

E、关节疼痛游走不定

答案:B

19. “百病多由痰作祟”是指痰:

A、致病广泛

B、病势缠绵

C、阻滞气机

D、阻碍气血

E、扰动神明

答案:A

20. 阴阳偏盛的治疗以下哪一项最中肯:

A、调整阴阳

B、寒者热之

C、热者寒之

D、损其有余

E、阴阳互求

答案:D

21.《脉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B、李时珍C、崔紫虚D、巢元方

答案:A

22.戴阳证的面色是:

A、面色晦暗B、面红目赤C、面红如妆D、面色潮红

答案:C

23. 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A、萎黄B、黄胖C、阴黄D、阳黄

答案:C

24. 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佳: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

答案:B

25. 胖人的体质特点有:

A、相火易亢B、气胜形C、易生痰聚湿D、中焦有火

答案:C

26. 小儿食指络脉色深而滞多属:

A、吐泻伤津B、阴虚火旺C、邪陷心包的闭证D、阴阳暴脱证

答案:C

27. 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A、舌体柔软B、舌色鲜红C、大小适中D、舌苔薄白

答案:B

28. 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A、津液的存亡B、胃气的有无C、湿浊的消长D、邪气的深浅

答案:D

29. 面色苍白,颧红如妆是:

A、湿热B、阴虚火旺C、虚阳浮越D、气随血脱

答案:C

30. 雀目多见于:

A、心血虚B、脾气虚C、肝阴虚D、肝血虚

答案:D

31. 下列哪一项为望神最重点:

A、神志B、面色C、形态D、两目

答案:D

32. 巅顶头痛属

A、太阳经B、阳明经C、厥阴经D、少阴经

答案:C

33. 瘀血疼痛的特点是:

A、胀痛B、绞痛C、刺痛D、灼痛

答案:C

34. 结、代、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特点是:

A、脉来时一止B、止有定数C、止无定数D、脉来缓慢

答案:A

35. 脉象有神是指:

A、不浮不沉B、从容和缓C、沉取有力D、柔和有力

答案:D

36. 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

A、恶寒B、发热C、头身痛D脉浮数

答案:A

37. 阴虚证的典型舌象脉象是:

A、舌红苔黄脉细B、舌淡脉细无力C、舌红脉数D、舌红少苔脉细数答案:D

38. 八纲中的虚实是辨别疾病的:

A、病位B、病因C、病性D、邪正盛衰

答案:D

39. 以下哪项不是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凝滞B、重着C、病变缠绵D、不易速去

答案:A

40. 以下哪项不是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A、为百病之长B、善行数变C、生风动血D、性轻扬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20题,每题1分)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预防为主

B、整体观念

C、辨证论治

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E、治病求本

答案:BC

2.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

A、阴阳相互对立

B、阴阳的交互感应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可以相互转化

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答案:DE

3.五行中归属木的

A、夏

B、青

C、肝

D、筋

E、目

答案:BCDE

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有

A、肝阴不足导致肝阳上亢

B、心火旺盛引动肝火

C、肝气横逆犯脾

D、肝之气火上逆犯肺

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

答案“CD

5.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

A、滋水涵木

B、佐金平土

C、益火补土

D、抑木扶土

E、泻南补北

答案:BDE

6. 奇恒之腑包括:

A、脑

B、胃

C、胆

D、三焦

E、女子胞

答案:A、C、E

7. 肝的主要功能是

A、主疏泄

B、主情志

C、主统血

D、主藏血

E、在志为怒

答案:AD

8. 肺主宣发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

A、吸清呼浊

B、排出体内的浊气

C、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到全身

D、宣发卫气

E、调节腠理开合、排出汁液

答案:BCDE

9. 肝与肾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精和血

B、疏泄和藏气

C、疏泄与封藏

D、藏血与主水

E、藏血与封藏

答案:AC

10. 气的基本含义是

A、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物质

B、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

C、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D、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物质

E、气具有不断运动的特性

答案:ABCDE

11. 下列哪些是诊断学的基本原则

A、整体审察B、急则治标C、病证结合D、四诊结合E、阳病治阴答案:ACD

12. 主病有寒热之分的舌象是:

A、绛舌B、紫舌C、青舌D、灰苔E、黑苔

答案:DE

13. 有神的病人可表现为:

A、肌肉不削B、目光精彩C、神志清楚D、面红如妆E、语言清晰

答案:ABCE

14. 裂纹舌可见于:

A、热盛伤津B、阴虚液涸C、脾虚湿浸D、中焦湿热E、热入心包答案:ABC

15. 腻苔的主病是:

A、痰饮B、湿浊C、食积D、热毒E、瘀血

答案:ABC

16. 嗜睡的常见病证有:

A、痰湿困脾B、心肾阳虚C、热入心包D、热在胸膈E、心肝血虚答案:ABC

17. 表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是审察:

A、寒热B、头痛C、咳嗽D、舌象E、脉象

答案:ADE

18. 寒热证的鉴别要点是:

A、寒热喜恶B、四肢温凉C、口渴与否D、面色赤白E、小便短赤与清长

答案:ABCDE

19. 气逆证主要以___的病变为多见:

A、肺B、心C、脾D、胃E、肝

答案:ADE

20. 阳水与阴水的临床表现均有:

A、脉沉B、水肿C、小便短少D、舌淡苔白滑E、发热

答案:BC

三、填空题(10题,每题2分)

1.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是:虚则______实则_______。

答案:补其母;泻其子

2.五脏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方面。

答案:母病及子;子病及母

3. 阳盛则______,阴盛则_____,阴虚则____,阳虚则_____,是中医学的病理总纲。

答案:热,寒,热,寒

4.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

答案:化生和贮藏精气

5. 气的_______作用与_______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

答案:推动;固摄

6. 失神的面色表现是;失神的临床意义

是。

答案: 精神萎靡,面色无华;精亏神衰或邪盛神乱

7.我国正常人面色是;“善色”,即面

色。

答案:红黄隐隐,明润含蓄;光明润泽

8. 代脉脉象主病。

答案: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脏气衰微

9. 虚实是的二个纲领;虚证是

病理概括;实证是病理概括。

答案: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二个纲领;是对人本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是对人

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的各种表现的概括

10.七情即。

答案:喜、怒、忧、思、悲、恐、惊

四、名词解释(10题,每题2分)

1.整体观念

答案: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整体观念又叫统一整体观,即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人与自然界存在着统一性的思想。

2.辨证论治

答案: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3. 泻南补北

答案: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

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

4. 心肾相交

答案:中医理论认为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心肾阴阳水火相互协调,心肾之间的生理才能协

调。这就是“心肾相交”,又称“水火既济”

5. 辨证求因

答案: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推求病因的方法,称为“辨证求因”。

6. 神

答案: 广义神是指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和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是对人体生命现象

的高度概括;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思维行动,亦称神志。

7. 遍诊法

答案:为《内经》中的三部九候法,切脉部位有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各分天、地、

人三处,合共九处。

8. 金破不鸣

答案:入病音哑失音,多属虚证,常见精气内伤,肺肾阴虚,虚火灼金,致津枯肺损,

声音难出。

9. 脾不统血

答案:指由于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气不

摄血证。

10. 肝风内动

答案:泛指患者出现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为主的一类证候。

中基1重点

山中医复习资料共享群645912210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辩证与辨病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辩证是对证候的辨析,以确定证候为目的;辨病是对疾病的辨析,以确定疾病的诊断为目的。辨明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即辨明疾病从发展到转归的总体病机 辨病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疾病的诊断,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不同,故反映的证候也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差异 异病同治: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第一节精气学说 精、气、神的概念 精: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于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的本源,在某些情况下专指气中的精粹部分,是构成人体的本源气: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源 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中医考试试卷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A型题(每题1.0分,共30.0分) 1.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E.身热,咳喘,苔黄 2.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 A.藿香正气散B.芍药汤C.保和丸D.参苓白术散E.四神丸 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 A.被动体位B.端坐位C.强迫仰卧位 D.强迫侧卧位E.辗转体位 4.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 A.桂枝加附子汤证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C.桂枝加葛根汤证 D.桂枝新加汤证E.桂枝加芍药汤证 5.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 A.淡红色B.淡黄色C.淡蓝色D.淡绿色E.白色 6.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 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 7.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 A.12小时B.24小时C.48小时D.72小时E.1周 8.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 A.穿刺损伤肺组织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C.胸膜过敏反应D.穿刺损伤肺血管E.空气栓塞 9.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遂 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 10.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 A.1次B.2次C.3次D.4次E.5次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

解表药1、??? 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寒表实证)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 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 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少阴头痛)(汤1-3,散0.5 -1)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 夷: 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 白: 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 风) 桑 叶: 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 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 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自学考试英语考前重点复习(unit24)

自学考试英语考前重点复习(unit24)

自学考试英语考前重点复习(unit24) Text A Saving the Rainforests for Future Generations Ⅰ.New words: 带有前缀的单词: deforestation: v.& n. 开伐森林 ecosystem: n. 生态系统 ecospecies:生态种 overpopulate: v. 使人口过密 population: n. 人口 international:国际的 nation: n. 国家,民族 inter- 表示“在一起,交互”之义 export: n. & vt. 输出,出口 port:港口 import:进口

recycle: vt. 使再循环,使再生;n.再循环,再生 economy n. 经济 economic a. 经济(上)的 economics n. 经济学 economical a. 节约的 consequence: n. 结果,后果 consequent: a. 作为结果的 massive: a. 大量的;大而重的,魁伟的 mass: n. 群众,大量 regional: a. 地区的 region: n. 地区 globe: n. 地球 global: a. 全球的 contribute: v. 贡献,捐献 contribution: n. 贡献,捐献,投稿

contributor: n. 捐助者,贡献者 senseless: a. 无知觉的;无意义的,愚蠢的 living: n. 生活,生计 make one's living 谋生 newly: ad. 新近,最近;重新,以新的方法 合成词: rainforest: n. 热带雨林 rainfall: n. (降)雨量;一场雨 greenhouse: n. 温室 forestland: n. 林地 make-up: n. 组成,化妆 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单词: 1.upset v. 弄翻,打翻;使苦恼 过去式、过去分词:(upset-upset-upset )

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英语方向七年制

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英语方向七年制) 指导性 一、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要求,按照学校以培养学生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以及创新思维为一翼、以较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系统掌握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中医临床和针灸推拿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医疗能力,外语基础厚实,并能较好地运用专业外语进行对外交流,具有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达到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外向型复合型人才。 (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和针灸推拿医疗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能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开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辨证论治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具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熟练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较为流畅、正确地运用中医专业外语对外交流及介绍中医药,具有初步的对外中医临床和教学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医学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初步从事针灸推拿临床科研工作的能力。 (五)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六)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同时通过体育俱乐部制,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5年(允许延长至7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课程设置】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2017考研中医综合真题含标准答案(完整) A型题(1-81题) 1.《素问·疏五过论》“尝贵后贱”可致“脱营”,其影响因素是B A.体质因素 B.社会环境因素 C.地理差异因素 D.季节因素 2.与“阳胜则阴病”,病理变化相关的是B A.互根互用 B.对立制约 C.交感互藏 D.相互转化 3.心火亢盛引动肝火而致心肝火旺,根据五行理论应选择的治则是C A.抑强 B.扶弱 C.泻子 D.补母 答案:C泻子。心为肝之子,子病导致母病,病因在子,因而泻其子。 4.根据《素问》,女子“面始焦,发始堕,面始白”与哪条经脉有关C 5.A.太阴脉衰 B.少阴脉衰 C. 阳明脉衰 D.少阳脉衰 6.“治痰先治气”的理论依据是C A.气能生津 B.气能载津 C.气能行津 D. 气能摄津 7.在奇经八脉中,与精冷不育证最密切相关的是B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带脉 8.依据《素问·刺志论》,能够导致气虚身热的原因是D 9.A.伤风

B.伤寒 C.伤湿 D.伤暑 10.下列选项中,属于三焦功能失司的病理变化是C A.水谷精微输布障碍 B.水谷受纳腐熟障碍 C.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D.糟粕传化排泄障碍 11.温热病过程中,邪热里结,阴液大伤,应选用的治则是D 12.A.治本 B.治标 C.先治标后治本 D.标本兼治 13.症见壮热、神昏,呼吸气粗,喉中痰鸣者属于B A.神乱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4.动脉与紧脉均可见于B A.寒证 B.痛证 C.惊恐 D.宿食 15.促、结、代脉的共同特征是A A.脉来时止 B.脉来迟缓 C.脉来数急 D.脉来无力 13、呼吸微弱,手撒身软,汗出不止,二便失禁,舌淡白,脉微欲绝,所属的证候是D A气陷 B亡阳 C气逆 D气脱 14.症见咳嗽痰黄,发热,微恶风寒,苔薄黄,脉浮数者,宜诊断为D A.风寒犯表证 B.痰热壅肺证 C.风热犯表证

中基重点简答题

第一、二章绪论及阴阳五行 名词解释: 1.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 2.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在联系的能够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或者体征构成。 3.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其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是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思维和实践过程,就是将四诊(望、闻、问、节)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措施来处理疾病的思维和方法。 4.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故反映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就有异。 5.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采用大致相同的方法和方药来治疗。 6.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于分析一个事物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附:阴阳之间的关系: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 10、阳胜则热:是指阳邪亢盛所致疾病的性质而言。阳邪致病的性质是实热证。 11、阳胜则阴病:是指阳邪亢盛致病,阳偏胜必然要导致阴伤,故说阳胜则阴病。 7、阳虚则寒:阳虚是指人体的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的偏盛而出现寒象,称“阳虚则寒 8、重阴必阳:重阴,是指阴寒盛极。阴发展到极致,可向其对立面转化,即可转化为阳,即阴极生阳,与寒极生热同义。 9、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12、阴损及阳:是指阴虚至一定程度,因阴虚不能化生阳气,而同时出现阳虚的现象,称“阴损及阳”。 13、热者寒之:热者,是指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患者;寒之,就是用寒凉药治疗 14、阳病治阴:即用滋阴壮水法,以抑制阳亢火盛。适用于阴偏衰导致的虚热证的治疗(壮水之主,以制) 15、阳病治阳:即用扶阳益火法,以消退阴盛。适用于阳偏衰引起的虚寒症的治疗(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6、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17、相乘: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克制和制约,又称之为倍克 18、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克制和制约,又称之为反克 19、制化:制即克制,化即化生,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发展。 20、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异常,累及到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中医药大学七年制中医专业培养计划

成都中医药大学七年制卓越中医人才培养方案 (2013修订) 七年制中医专业是高层次的高等中医学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的重要形式,是获得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有效途径。学校自1996年开办七年制中医学专业以来,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不断进行改革探索,先后在1999年、2004年、2009年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为了适应医疗改革和中医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在总结中医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特制订2013版七年制卓越中医人才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坚持“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指导原则,在院校培养的基础上,与师承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职业以及传统文化素质;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医学知识,具有坚实的中医传承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正确的中医思维方法、较高的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高素质、强能力、卓越型中医人才。 二、培养要求 采用“先中后西、全程临床、科研前移、对接规培”的教学模式。推行“三个结合”,突出“四个加强”,即注重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理论与临床的结合,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加强中医思维训练,加强中医临床能力培养,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最终实现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 (一)素质要求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心理健康。 2.热爱中医事业,将中医事业的发展和维护人类的健康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3.尊重患者及家属,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意识与能力。 4.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能够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 6.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7.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中医考试试卷及答案 学号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科室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 一、 A 型题 ( 每题分,共分 ) 1.中焦阳明热炽的辨证要点是() A.潮热,便秘,苔焦躁,脉沉实有力B.身热不扬,脘痞,呕恶,苔腻 C.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或黄浊D.壮热,大汗,渴饮,脉洪大而数 E.身热,咳喘,苔黄 2.泄泻兼有表证宜使用的方剂是() A.藿香正气散 B .芍药汤 C .保和丸 D .参苓白术散 E .四神丸 3.急性腹膜炎患者的体位常为() A.被动体位B.端坐位C.强迫仰卧位 D.强迫侧卧位E.辗转体位 4.以下何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兼证() A.桂枝加附子汤证B.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C.桂枝加葛根汤证 D.桂枝新加汤证E.桂枝加芍药汤证 5.急诊处方用纸的颜色为() A.淡红色 B .淡黄色 C .淡蓝色 D .淡绿色 E .白色

6.下列哪一项是风热牙痛的证候() A.遇风发作,患处得冷则痛减,受热则痛增B.患处得热则痛减,受冷则痛增C.牙痛剧烈,牙龈红肿较甚,常伴口渴饮冷、口臭等症 D.牙齿隐痛,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兼腰膝酸软、头晕眼花等症 E.患处受冷受热均使疼痛增加 7.死亡讨论记录应在患者死亡后多少时间内完成() A.12 小时 B . 24 小时 C . 48 小时 D . 72 小时 E . 1 周 8.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A.穿刺损伤肺组织B.抽液过多、过快,胸内压突然下降C.胸膜过敏反应D.穿刺损伤肺血管E.空气栓塞 9.下列何组药不是属于十八反的内容() A.甘草反甘遂B.乌头反白薇C.海藻反甘遂 D.细辛反藜芦E.藜芦反丹参 10.葙危患者的日常病程记录应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每天至少几次() A.1 次 B . 2 次 C . 3 次 D .4 次 E . 5 次 11.气胸作闭式胸腔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A.锁骨中线第 2 肋间B.锁骨中线第 3 肋间C.腋前线第 4 肋间 D.腋前线第 5 肋间E.胸骨旁线第 4 肋间 12.下列哪项引起的ST-T 改变为继发性ST- T 改变 ()

考研中医综合必背笔记

中医方剂学 一、解表药主入肺、膀胱经,注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疮疡日久,淋证,失血虽有表证,也要慎用(一)发散风寒药 1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桂相配治疗风寒表证】 2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性味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桂枝单用解肌发表,配伍芍药,调和营卫;类似:柴胡单用疏肝解郁,配黄芩和解少阳。 eg: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配伍有:桂枝和白芍,生姜和大枣 3 紫苏(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不宜久煎,主治: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4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半夏南星及鱼蟹毒)—呕家之圣药 5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炭) 止血(肺胃等多种出血证)治外感表证,无论寒热皆可。荆芥穗祛风作用强于荆芥 6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风中润剂,既能祛外风,也能熄内风,祛风湿 7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驱上半身风寒湿痹见长(独活为下半身) 8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夏月麻黄 9 藁本:散寒除湿,祛风止痛—太阳引经药 10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经引经药 11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少阴经引经药,细辛辛燥伤阴,“辛不过钱” 12苍耳子:发散风寒、祛风湿止痛、通鼻窍—治鼻渊要药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包煎,有毛易刺激喉咙 14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通经下乳 (二)发散风热药 1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注:薄荷能发汗,表虚自汗者不宜用 2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宣肺祛痰、解毒消肿、润肠通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退翳明目、熄风止痉、镇静安神(3-6g) 4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5桑叶: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6菊花:疏风清热(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白)、清热解毒(野) 7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8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降压 9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10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截疟–疏肝要药与黄芩配伍和解少阳 11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12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麻黄汤 桂枝配芍药,生姜配大枣—调和营卫—桂枝汤 生姜配半夏—胃寒呕吐—小半夏汤 荆芥配防风—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小柴胡汤 升麻配葛根—外感风寒所致头痛,麻疹初期—升麻葛根汤

各类地质特征描述重点

地质观测描述1 岩、构造 (一)岩观察描述 (一)岩性描述 岩性的观察描述是野外地质观察描述工作的基础,只有在详细观察岩性特征、正确确定岩名称后,才能进一步研究其在空间上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岩性描述容: 1、岩颜色 为岩的新鲜面整体颜色(风化面颜色加括号写于新鲜面颜色之后)。 2、结构、构造 侵入岩结构如粗粒、中粒、细粒、微粒、斑状、似斑状等,构造如块状、斑杂、流动、条带状等; 火山岩结构如辉绿、粗玄、球粒、斑状、集块、火山角砾、凝灰等,构造如熔渣状、枕状、泡、流纹、流线、流面、饼状、豆状等; 碎屑岩结构如粗、中、细粒砂状、粉砂状、泥质结构等,并描述胶结类型、胶结成分、层理等特征; 变质岩如变余结构、粒状变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等,变余构造、片麻状、片状、千枚状、板状、条带状构造等。 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 一般按主要成分在前、次要成分在后的顺序描述。注意目估矿物含量总和不能大于100%。 对于斑(玢)岩,先描述斑晶成分、含量、形态、大小及变化情况,后描述基质;

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按碎屑物、胶结物的顺序描述。 4、蚀变、矿化 蚀变:岩的蚀变情况,包括蚀变部位、蚀变矿物、残留矿物; 矿化:金属矿物种类、目估含量、集合体形式等。 基本要求:正确定名,切忌印象描述。 (二)岩层(岩体)观察描述 在岩性观察的基础上,向围扩大观察围,描述岩层、岩体在空间上的总体特征。描述容: 1、岩相划分情况; 2、岩性变化及互层情况; 3、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 4、包体特征; 5、化产出情况。 基本要求:正确分层。 (三)接触关系观察描述 描述不同岩层、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容: 1、接触带类型: 按接触界线的明显程度分为:急变、渐变; 按成因分为:沉积(超覆)、断层、侵入(脉动、涌动)、整合、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等。 2、接触带特征; 3、接触带侵入岩岩相变化;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留学生班) 指导性教学计划 一、前言 根据境外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及留学生教学特点,贯彻“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临床”的培养方针,按照学校培养留学生以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医学知识及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一翼、以较鲜明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一)本专业培养适应国际中医药科学技术竞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临床医学硕土专业学位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毕业后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事业工作,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 (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医传统经典著作阅读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中医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 (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 (五)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在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同时通过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 三、指导性修业年限 修业年限:7年(允许延长至9年) 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中医综合考研备考的经验和方法 (一)明确复习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做好应考复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复习的目标明确,复习过程中才能积极地调动大脑的潜力,提高记忆的效率和准确度,使时间的浪费减到最少。在复习开始之前应当先冷静下来进行思考,结合个人的实际和相关的条件,明确此次复习备考的目标。 1全面把握考试大纲的要求 考试大纲是复习备考的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熟悉和掌握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复习内容的基本步骤。考试大纲详细规定了各科目考查的内容、重点和要求,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重点与实际教学和学习中的内容和重点是有差异的。由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不同、内容详略不同,或者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常常和中医综合考试大纲有出入。平时任课教师不讲、一般考试不考的内容,大纲却常常作为考点或重点内容要求。因此,无论你是应届生、往届生或在职拟攻读研究生的人员,在开始复习之前,都有必要仔细地阅读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了解考试大纲对专业内容的要求和明确复习范围。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有不少同学没有做好这项工作,复习到一定阶段常常出现越复习越不知道复习什么,也不知道复习了有用没用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因此丧失了参加考试的信心。 2认真分析复习的重点 了解和把握大纲要求是开始复习工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考生还应当结合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每个学生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对各门课程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存在着对某些内容总是有的方面记得清楚,而另一些方面则较为模糊的情况。通过对大纲的学习,对照自己对各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仔细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细致地将自己掌握的不牢固的课程、章节、知识点等总结出来,这些内容就是复习的重点内容。 还有一个方法可以发现复习重点,那就是模拟题训练。在做题过程中常常出错的地方一般就是自己的弱点,在复习时就应当作为重点来对待。但是使用这种方法发现的重点往往比较分散,可以作为对前一种方法的补充,在复习进行到一定程度,对复习效果进行自我检查时使用。 3适应考试的方式和环境 虽然大多数考生都已“身经百战”,应考经验较为丰富。但中医综合考试不同于一般的结业考试和期末考试,考试时间长达三个小时,题量多达180个,涉及的课程有六门之多,考查的知识点多达数百个。考试时间长、题量大、考查内容知识点多,考试的方式和题型全部为客观性的选择题。这样长时间、大强度的考试对于一般考生来说都是没有经历过的,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考生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地进行心理调整,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树立坚持到底的信心和决心,使自己的身心较好地适应严酷的考试环境。 (二)借鉴往年考生复习备考经验 今年中医综合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虽然有了较大调整,但是除增加针灸学和设立分专业试题外,大部分考试内容、考试的方式、题型等没有变化,因此,借鉴往年考生的复习备考经验还是很有帮助的。往届考生经过了考研全过程的锻炼,对复习备考的过程往往有比较成熟

铀资源地质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放射性:一种元素的原子核自发衰变成另一种子元素的原子核, 同时释放出α、β、γ各种粒子的现象。 2、赤铁矿化(红化):赤铁矿呈云雾状全岩性浸染而导致岩石变 红的现象。 3、变成铀矿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通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铀矿床。 4、受变质铀矿床:矿床中铀的富集主要是在变质作用之前形成的, 但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发生了重结晶作用,铀发生了局部的再 分配,形成某些新的铀矿物和其他共生或伴生矿物。 5、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低 的可采厚度。 6、奥克洛现象:是指奥克洛矿床中天然发生的核链式裂变反应现象。 7、变生作用:是指在铀、钍衰变过程中放出的射线作用下和核裂变 碎片的作用下某些含铀、钍矿物的晶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呈非晶态 的现象。 8、碱交代:是指以钾、钠等为主要成分的热液交代围岩所引起的蚀 变作用。 9、脂铅铀矿:铀酰硅酸盐矿物紧密连生,形成的黄褐、黄橙色的细 粒多矿物集合体。 10、矿岩时差:是指成矿与成岩之间所存在的时间差。 11、双混合成因:是指成矿热液与深部流体和浅部大气成因水有关,成矿的铀源与深部流体作用浸出及浅部热水从富铀层(体)中浸出 有关,两者的混合形成成矿热液。 12、铀的后生淋积作用:是指成矿后,在含氧地表水或地下水的作 用下,将其流经富铀地层或富铀地质体中的分散铀或古铀矿床中的 铀淋滤出来,迁移至有利地段发生富集的成矿作用。 后生淋积作用:后生淋积作用系指成矿元素在岩石形成之后由地下 水的淋滤作用形成的次生(或后生)富集作用。 13、铀矿工业指标:是指铀矿的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工业储量和最 低的可采厚度。 14、成矿断裂夹持区:是指富铀地质体(铀源层或铀源体)在成矿 期构造应力作用下被一定规模的两条或两条以上成矿断裂带切割所 夹持的地质块体。 15、含氧系数:是指铀的简单氧化物中组成矿物的氧元素的原子数 与铀元素的原子数之比。

七年制中考中医内科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中西医专业(七年制)毕业考试卷 (中医内科学)(01) 姓名专业年级学号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计15分) 1、尸疰: 2、逆流挽舟法: 3、战汗: 4.单腹胀: 5.关格: 二、单选题(每题1分,计10分) 1、呕吐胃阴不足证,宜选用: () A、益胃汤 B、一贯煎 C、玉女煎 D、麦门冬汤 E、沙参麦冬汤 2、感冒之病名,首见于: () A、《内经》 B、《金匮要略》 C、《诸病源候论》 D、《仁斋直指方》 E、《医学源流论》 3、肺痈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 () A、痰热素盛 B、肺失宣肃 C、血败肉腐 D、肺络损伤 E、热壅血瘀 4、休息痢的形成是由于: () A、湿热痢日久伤阴 B、寒湿痢日久伤阳 C、痢疾日久正气亏虚 D、疫毒痢日久,正气受损 E、久痢伤正,胃虚气逆 5、久疟不愈左胁下结成痞块,谓之疟母,方宜用: () A、鳖甲煎丸 B、消积丸 C、桂枝茯苓丸 D、膈下逐瘀汤 E、以上都不是 6、中风后遗证肾虚精亏,语言不利的治疗方剂宜用: () A、解语丹 B、镇肝熄风汤 C、六味地黄丸 D、杞菊地黄丸 E、地黄饮子 7、当归六黄汤适用于: () A、肺卫不固自汗 B、营卫不和自汗 C、阴虚火旺盗汗 D、邪热郁蒸汗出 E、以上都不是 8、心悸头晕,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方剂宜用: () A、安神安志丸 B、归脾丸 C、朱砂安神丸 D、天王补心丸 E、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9、劳淋治疗可选用: () A、无比山药丸 B 《金匮》肾气丸 C 归脾丸 D六味地黄丸E 以上都不是 10、五味消毒饮用于水肿的: () A、风水泛滥证 B 湿毒侵淫证 C 湿热壅结证 D 水湿浸渍证 E 脾阳虚衰证 三、多选题(每题1分,计10分) 1、下列各项中,哪些是消渴的常见并发症: () A、肺痨 B、水肿 C、中风偏瘫 D、耳聋 E、雀盲 2、五磨饮子是下述哪些病证的治疗方剂: ()

中医综合考研中药学笔记(精华)汇总

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草质茎。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外感风 寒表实证) 桂枝:干燥嫩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胸痹) 紫苏:茎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脾胃气滞) 生姜:根茎。辛微温。归肺脾胃经。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胃寒呕 吐)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阴暑、水肿、小便不利) 荆芥:干燥地上。辛微温。归肺肝经。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根。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羌活:根茎及根。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白芷:根。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寒湿带下) 细辛:全草。辛温,有毒。归肺肾心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少阴头痛)(汤1-3,散0.5-1) 藁本:根茎及根。辛温;归膀胱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颠顶疼痛) 苍耳子:果实。辛苦温。有毒。归肺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去风湿,止痛。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发表散寒,通鼻窍。(包煎) 葱白:辛温,归肺胃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通乳,乳房胀痛)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地上,辛凉。归肝肺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后下) 牛蒡子:成熟果实。辛苦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惊风,破伤风) 桑叶: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菊花:花序。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疏风清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成熟果实。辛苦微寒。归膀胱肝胃经。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根,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伤寒邪在少阳、肝气郁结、气虚下陷致肛脱等,退热截疟) 升麻:根茎。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等) 葛根:根。甘辛凉。归脾胃经。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辛苦凉,寒。归肺胃经。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辛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含水硫酸钙。辛,甘、大寒,归肺胃经。生: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生,汤15-60克) 知母:根茎。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鲜、干根茎。甘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栝楼根,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成熟果实,苦寒,归心肺肝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焦:凉血止血(肝胆湿热、热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药)

同位素复习重点

1、区分: 放射性同位素:其原值和不稳定,能自发的衰变为其他核的同位素 稳定同位素:其原子核稳定,到目前为主,还未发现它们能够衰变成其他核的同位素 2、同位素比值:某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丰度的比值 3、同位素分馏:在一系统中,某种元素的同位素以不同的比值分配发哦两种物质或物相中的现象同位素的分馏系数:a=Ra/Rb(A/B)表示两种物质或者同一物质的两种相态) 5、对于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组成,其变化机理是什么? 1、主要是由同位素分馏引起的 2、同位素分馏 3、放射性性衰变类型: α衰变:放射出氦元素和能量 β衰变:放射出β粒子的衰变,有正、负粒子两种 γ衰变:原子核内部放射出来的电磁辐射,一般伴随着α、β衰变产生 电子捕获衰变:原子核从核外电子壳层中俘获电子而发生的放射性衰变 核裂变:原子核分裂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等质量碎片,并同时放出中子和能量的过程 6、同位素交换反应:在不存在化学反应的前提下,调查各种化合物或不同物相中轻重同位素原子分配比的过程 特点:1、可逆反应 2、元素的各种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指在不同化学化合物或物相之间产生轻重同位素原子或分子的分配,而不发生化学反应。交换前后系统中的同位素原子或分子的总数保持不变 3、交换只限于同一体系中,本质是同位素原子或分子键的断开和重新组合。4、交换有平衡和非平衡之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总数朝着平衡的方向进行。 7、同位素化学年龄测定的的前提: 1. 岩石和矿物自形成以来必须始终对母、子体同位素保持封闭的体系,没有没有因后期地质作用的影响而发生母体或子体同位素的带出或带入 2.必须能准确校正岩石或矿物形成时存在的子体同位素的值。 3.放射性母体同位素的半衰期或衰变常数必须能准确测定,而且半衰期不宜过长或过短, 4.必须准确知道母体和子体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及其相对丰度,并能精确而又灵敏的测定母、子体元素的含量. 8、适用于等时线法测定的样品,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 所有样品必须具有相同的初始同位素组成,即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同源性 2. 所有样品必须具有相同的年龄,即它们是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间隔内形成的;同期性 3. 所有样品必须对母、子体同位素保持封闭的化学体系,即样品自形成以来没有受到任何地质作用的迭加改造;封闭性 4. 样品要具有合适的母、子体同位素比值. 意义及应用:1、可获取等式线年龄 2、可获取初始值同位素的比值 9、在U-Pb法测年代体系中选择锆石矿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高硬度,化学性质稳定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力有利于同位素体系保持相对稳定 2、锆石结晶时,选择性富集U(及部分Th),而非排斥Pb,较大程度限定了Pb初始值 10、K-Ar法衰变方程计算年龄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1、岩石或样品形成以来对K-Ar保持封闭。 2、样品中不存在过剩Ar并对过剩Ar合理扣除 3、样品中具有正常K同位素组成,除了K40衰变外,没有同位素分馏作用或其他过程的影响 11、适用于K-Ar年龄测定的样品: 1、云母类矿物:K含量多,矿物晶体结构有利于K-Ar的保存,但由于封闭下低。样品受轻微加热会发生丢失。 2、角闪石:K含量低,但对Ar的保存性好及封闭温度高 3、钾长石、海绿石、伊利石、辉石:过剩Ar海绿石成分不稳定,钾长石保存能力差,所以选择此类矿物要慎重 4、是用于年轻的细粒中基性火山岩,尤其是玄武岩K-Ar年龄测定 12怎样根据矿物沉淀时的化学环境来估计热液的硫同位素组成? ①在高氧逸度条件下,出现重晶石或重晶石—赤铁矿—黄铁矿 组合为标志,重晶石δ34S值大致相当于或略大于热液的δ34S的值。 ②在低氧逸度条件下,以出现石墨和磁黄铁矿为标志,磁黄铁 矿的δ34S值大约相当于热液δ34S值。 13.说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富集、亏损)与εNd 的关系。说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与εNd的关系。 a 地壳岩石富集轻稀土,sm/nd值低于球粒陨石均一储库的值,起εnd<0; b 亏损地幔富集重稀土sm/nd值高于球粒陨石均一储库的值其εnd>0. 14.岩浆岩中石英一般比钾长石具有更高的18O/16O,控制矿物18O/16O比值大小的原因: 18O富集程度的递降序列的出现同矿物的晶体结构有关,不同键位与18O的亲和力大小有关,石英中每个氧原子在两个硅原子之间都是十分强烈的键合原子,因而Si-O最强的化学键Si-O-Al 比Si-O-Si键型矿物的&18O低,Si-O-Mg比Si-O-Al键型的矿物&18O低。 石英:Si-O-Si 100% 钾长石Si-O-Si 50% Si-O-Al 50% 钙长石:Si-O-Al 100% 15.蒸发和凝聚过程中,氢氧同位素分馏趋势。 蒸发相富集1H和16O,液相富集2D和18O,原因:水分子的蒸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专业(临床方向七年制留学生班) 指导性教学计划一、前言根据境外中医药人才培养需求及留学生教学特点,贯彻“七年一贯,本硕融通,加强基础,注重临床”的培养方针,按照学校培养留学生以较扎实的中医药理论和实践能力为主体,以较宽广的医学知识及中医传统文化底蕴为一翼、以较鲜明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为另一翼的“一体两翼”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学分制实施规定》,特制定本专业教学计划。二、专业培养目标(一)本专业培养适应国际中医药科学技术竞争,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并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临床医学硕土专业学位水平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人才,毕业后能从事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事业工作,并为他们在中医学教育、科研及中医药事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通过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临床诊疗基本技能课程,以及一定的现代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牢靠的中医思维和一定的批判精神,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及自我知识更新能力和自我发展潜能。(三)通过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中医传统经典著作阅读能力,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中医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逐步树立中医治未病等健康养护理念,并能对公众作中医药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四)不断加强中医药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学习,体现中医药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中医药多学科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注重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使学生能顺应中医药

国际化发展趋势,具备跟踪获取专业学术发展信息和基本分析处理能力。(五)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人文、道德和身心素养教育,强化医学伦理、 医患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环节教学,在培养中努力体现“勤奋、仁爱、求实、创新”的校训,同时通过学生掌握中国传统健身锻炼方法以及 中医特色养生的保健手段,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终身锻炼的意识, 保持人才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三、指导性修业年限修业年限:7 年(允许延长至9年)四、课程设置与基本要求 1 【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分为两大类:必修课类和选修课类。必修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中医汉语、中国概况、中医文体写作、医古文、医学伦理学;中医基础与临床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经典课、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肝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临床理论与实践、中医经典临床应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概括、小学期中医临床实践、临床技能训练及实习。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医用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学、影像诊断学、西医外科学。选修课程:开设汉语强化类、医学人文类、医学基础类、针推辅修类、中药类、临床类、英语类、科研类等选修课程模块。【基本要求】1、课程体系结构:完善基本知识构成体系建设,建立集现代科学基本知识、中医基础及临床基本知识、西医基础及临床基本知识、哲学人文科学知识、外语基本工具类知识等为一体的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