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2019年八年级数学——图形题附答案

2019年八年级数学——图形题附答案

2019年八年级数学——图形题附答案
2019年八年级数学——图形题附答案

初中数学组卷-图形题

评卷人得分

一.解答题(共21小题)

1.如图,△ABC和△CDE均为等腰三角形,AC=BC,CD=CE,∠ACB=∠DCE,点D 在线段AB上(与A,B不重合),连接BE.

(1)证明:△ACD≌△BCE.

(2)若BD=2,BE=5,求AB的长.

2.如图,在△BC中,AB=AC,∠BAC=40°,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ACE使∠BAD=∠CAE=90°,AB=AD,AC=AE,

(1)求∠DBC的度数;

(2)求证:BD=CE.

3.如图,在Rt△ABC中,∠C=90°,AC=BC,AD是一条角平分线.求证:AB=AC+CD.

4.如图.已知∠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

(2)求∠F AB+∠DAE的度数;

(3)请问线段CE、BF、DE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F分别为BC、AB边上的点,AF=BD,以AD为边作等边△ADE.

(1)求证:AE=CF;

(2)求∠BEF的度数.

6.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交AB于点E,DF⊥AC交AC于点F.若S△ADC=7,DE=2,AB=4,求AC的长.

7.如图,AC∥EF,AC=EF,点A、D、B、F在同一条直线上,AD=FB,试说明:△ABC ≌△FDE.

8.如图,线段AD,CE相交于点B,BC=BD,AB=EB,求证:△ACD≌△EDC.

9.如图,△ACF≌△DBE,其中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

(1)若BE⊥AD,∠F=62°,求∠A的大小;

(2)若AD=9cm,BC=5cm,求AB的长.

10.已知在△ABC与△ABD中,AC=BD,∠C=∠D=90°,AD与BC交于点E.(1)求证:AE=BE;

(2)若AC=3,BC=4,求△ACE的周长.

11.如图所示,BC=DE,BE=DC,试说明.

(1)BC∥DE;

(2)∠A=∠ADE.

12.如图,在△ABC和△ABD中,∠BAC=∠ABD=90°,点E为AD边上的一点,且AC =AE,连接CE交AB于点G,过点A作AF⊥AD交CE于点F.

(1)求证:△AGE≌△AFC;

(2)若AB=AC,求证:AD=AF+BD.

13.如图,E、F分别为△ABC的边BC、AC的中点,BC=4,延长EF至点D,使得DF=EF,连接DA、DC、AE.若AC⊥DE时,求四边形AECD的周长.

14.如图,△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A 的于点E,交AC于点,且∠BDC=130°,∠AFE比∠ABC大20°,求∠EDB的度数.

15.如图,点D,E分别在等边△ABC的边AC,BC上,BD与AE交于点P,∠ABD=∠CAE,BF⊥AE,AE=10,DP=2,求PF的长度.

1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C上有点D,分别以BD为边作等边△BDE和等腰△BDF,边BC、DE交于点H,点F在BA延长线上且DB=DF,连接CE.求证

(1)△ABD≌△CBE;

(2)BC=AF+CE.

17.如图,△ABC与△A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F AD=∠BAC=90°,点D在BC上,则:(1)求证:BF=DC.

(2)若BD=AC,则求∠BFD的度数.

18.如图,已知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1)求∠DBC的度数;

(2)若△DBC的周长为14cm,BC=5cm,求AB的长.

19.等边三角形ABC中,D、E分别是AB、BC上的点,且AD=BE,AE、CD相交于点P,CF⊥AE.

(1)求∠CPE的度数;

(2)求证:PF=PC.

2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AD⊥AB,AD=2,AB+CD=4,点E为BC 的中点.

(1)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若AE⊥BC,求CD的长.

21.如图,在△ABC中,∠ABC=90°,过点B作BD⊥AC于点D,BE平分∠ABD交AC

于点E.

(1)求证:CB=CE;

(2)若∠CEB=80°,求∠DBC的大小.

初中数学组卷-图形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21小题)

1.如图,△ABC和△CDE均为等腰三角形,AC=BC,CD=CE,∠ACB=∠DCE,点D 在线段AB上(与A,B不重合),连接BE.

(1)证明:△ACD≌△BCE.

(2)若BD=2,BE=5,求AB的长.

【分析】(1)由∠ACB=∠DCE,得出∠ACD=∠BCE,由SAS证得△ACD≌△BCE;

(2)由(1)知:△ACD≌△BCE,得出AD=BE=5,则AB=AD+BD=7.

【解答】(1)证明:∵∠ACB=∠DCE,

∴∠ACD=∠BCE,

在△ACD和△BCE中,,

∴△ACD≌△BCE(SAS);

(2)解:由(1)知:△ACD≌△BCE,

∴AD=BE=5,

∴AB=AD+BD=5+2=7.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2.如图,在△BC中,AB=AC,∠BAC=40°,分别以AB、AC为直角边作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D和△ACE使∠BAD=∠CAE=90°,AB=AD,AC=AE,

(1)求∠DBC的度数;

(2)求证:BD=CE.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DBC的度数;

(2)证明△ABD≌△ACE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1)解:∵△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BA=45°.

∵AB=AC,∠BAC=40°,

∴∠ABC=70°.

∴∠DBC=∠DBA+∠ABC=45°+70°=115°;

(2)证明:∵△ABD和△ACE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AD=∠CAE=90°,AB=AD,AC=AE,

∵AB=AC,

∴AB=AD=AC=AE,

在△ABD和△ACE中,,

∴△ABD≌△ACE(SAS),

∴BD=C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Rt△ABC中,∠C=90°,AC=BC,AD是一条角平分线.求证:AB=AC+CD.

【分析】过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E=DC,由AAS证得△ADE≌△ADC得出AE=AC,求出∠B=45°,求出∠EDB=∠B=45°,推出DE=BE=DC,代入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过D作DE⊥AB于E,如图所示:

∵∠C=90°,

∴DC⊥AC,

∵AD是∠A的平分线,

∴DE=DC,

在△ADE和△ADC中,,

∴△ADE≌△ADC(AAS),

∴AE=AC,

∵∠C=90°,AC=BC,

∴∠B=∠CAB=45°,

∵DE⊥AB,

∴∠DEB=90°,

∴∠EDB=45°=∠B,

∴BE=DE=DC,

∴AB=AE+BE=AC+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性质等知识,作辅助线求出DE=BE=DC和AE=AC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已知∠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

(2)求∠F AB+∠DAE的度数;

(3)请问线段CE、BF、DE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分析】(1)易证∠BAC=∠DAE,由SAS证得△BAC≌△DAE;

(2)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E=45°,由△BAC≌△DAE,得出∠CAB=∠DAE,∠BCA=∠E=45°,则∠F AB+∠DAE=∠F AB+∠CAB=∠F AC,证出∠F AC=45°,即可得出结果;

(3)延长BF到G,使得FG=FB,连接AG,易证∠ABF=∠G,由△BAC≌△DAE,得出AB=AD,∠CBA=∠EDA,CB=ED,则AG=AD,∠ABF=∠CDA,推出∠G=∠CDA,由AAS证得△CGA≌△CDA得出CG=CD,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1)证明:∵∠BAD=∠CAE=90°,

∴∠BAC+∠CAD=90°,∠CAD+∠DAE=90°,

∴∠BAC=∠DAE,

在△BAC和△DAE中,,

∴△BAC≌△DAE(SAS);

(2)解:∵∠CAE=90°,AC=AE,

∴∠E=45°,

由(1)知△BAC≌△DAE,

∴∠CAB=∠DAE,∠BCA=∠E=45°,

∠F AB+∠DAE=∠F AB+∠CAB=∠F AC,

∵∠AFC=90°,∠BCA=45°,

∴∠F AC=45°,

∴∠F AB+∠DAE=45°;

(3)解:CE=2BF+2DE;理由如下:

延长BF到G,使得FG=FB,连接AG,如图所示:

∵AF⊥BG,

∴AB=AG,

∴∠ABF=∠G,

∵△BAC≌△DAE,

∴AB=AD,∠CBA=∠EDA,CB=ED,

∴AG=AD,∠ABF=∠CDA,

∴∠G=∠CDA,

∵∠GCA=∠DCA=45°,

在△CGA和△CDA中,,

∴△CGA≌△CDA(AAS),

∴CG=CD,

∵CG=CB+BF+FG=CB+2BF=DE+2BF,

∴CD=2BF+DE,

∴CE=2BF+2D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F分别为BC、AB边上的点,AF=BD,以AD为边作等边△ADE.

(1)求证:AE=CF;

(2)求∠BEF的度数.

【分析】(1)由SAS易证△ABD≌△ACF得出CF=AD,由△ADE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E =AD,即可得出结论;

(2)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C,AE=AD,∠BAC=∠EAD=60°,则∠BAE=∠CAD,由SAS证得△ABE≌△ACD得出BE=CD,∠ABE=∠ACD,证得BE=BF,由∠EBF=∠ACD=60°,则△BEF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CAB=∠ABC=60°,

在△ABD和△ACF中,,

∴△ABD≌△ACF(SAS),

∴CF=AD,

∵△ADE是等边三角形,

∴AE=AD,

∴AE=CF;

(2)解:∵△ABC和∠AED都是等边三角形,

∴AB=AC,AE=AD,∠BAC=∠EAD=60°,

∴∠BAE=∠CAD,

在△ABE和△ACD中,,

∴△ABE≌△ACD(SAS),

∴BE=CD,∠ABE=∠ACD,

∵AB=BC,AF=BD,

∴BF=CD,

∴BE=BF,

∵∠EBF=∠ACD=60°,

∴△BEF是等边三角形,

∴∠BEF=60°.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交AB于点E,DF⊥AC交AC于点F.若S△ADC=7,DE=2,AB=4,求AC的长.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F=DE=2,再依据S△ABC=S△ABD+S△ACD,可求AC 值.

【解答】解:∵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DF⊥AC交AC于点

F,

∴DF=DE=2.

又∵S△ABC=S△ABD+S△ACD,AB=4,

∴7=×4×2+×AC×2,

∴AC=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主要体现在垂线段相等,一般可作为某三角形的高处理三角形的面积问题.

7.如图,AC∥EF,AC=EF,点A、D、B、F在同一条直线上,AD=FB,试说明:△ABC ≌△FDE.

【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F,再由AD=FB得到AB=FD,然后根据“SAS”

可判断△ABC≌△FDE.

【解答】证明:∵AC∥EF,

∴∠A=∠F,

∵AD=FB,

∴AD+BD=BD+FB,

即AB=FD,

在△ABC和△FDE中

∴△ABC≌△FDE(SAS).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灵活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8.如图,线段AD,CE相交于点B,BC=BD,AB=EB,求证:△ACD≌△EDC.

【分析】由BC=BD,可得∠ADC=∠ECD,再证明CE=DA.而CD边公共,根据SAS

即可证明△ACD≌△EDC.

【解答】证明:∵BC=BD,

∴∠ADC=∠ECD,

又AB=EB,

∴BC+EB=BD+AB,

即CE=DA.

在△ACD与△EDC中

∴△ACD≌△EDC(SAS).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9.如图,△ACF≌△DBE,其中点A、B、C、D在一条直线上

(1)若BE⊥AD,∠F=62°,求∠A的大小;

(2)若AD=9cm,BC=5cm,求AB的长.

【分析】(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FCA=∠EBD=9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BD,结合图形得到AB=CD,计算即可.

【解答】解:(1)∵BE⊥AD,

∴∠EBD=90°,

∵△ACF≌△DBE,

∴∠FCA=∠EBD=90°,

∴∠A=90°﹣∠F=28°;

(2)∵△ACF≌△DBE,

∴CA=BD,

∴CA﹣CB=BD﹣BC,即AB=CD,

∵AD=9cm,BC=5cm,

∴AB+CD=9﹣5=4cm,

∴AB=2cm.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10.已知在△ABC与△ABD中,AC=BD,∠C=∠D=90°,AD与BC交于点E.(1)求证:AE=BE;

(2)若AC=3,BC=4,求△ACE的周长.

【分析】(1)由AAS证得△ACE≌△BDE(AAS),即可得出结论;

(2)由(1)得:AE=BE,则△ACE的周长=AC+AE+CE=AC+BE+CE=AC+BC=3+4=7.

【解答】(1)证明:在△ACE和△BDE中,,

∴△ACE≌△BDE(AAS),

∴AE=BE;

(2)解:∵AC=3,BC=4,

由(1)得:AE=BE,

∴△ACE的周长=AC+AE+CE=AC+BE+CE=AC+BC=3+4=7.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如图所示,BC=DE,BE=DC,试说明.

(1)BC∥DE;

(2)∠A=∠ADE.

【分析】(1)由SSS证得△BCD≌△DEB得出∠CBD=∠EDB,即可得出结论;

(2)由AC∥DE,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证明:(1)在△BCD和△DEB中,,

∴△BCD≌△DEB(SSS),

∴∠CBD=∠EDB,

∴BC∥DE;

(2)∵BC∥DE,

∴AC∥DE,

∴∠A=∠ADE.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如图,在△ABC和△ABD中,∠BAC=∠ABD=90°,点E为AD边上的一点,且AC =AE,连接CE交AB于点G,过点A作AF⊥AD交CE于点F.

(1)求证:△AGE≌△AFC;

(2)若AB=AC,求证:AD=AF+BD.

【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EG,利用ASA定理证明AGE≌△AFC;

(2)延长AF至点H,使AH=AD,证明△CAH≌△BAD,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H=BD,∠ACH=∠ABD=90°,得到CH∥AB,证明HC=HF,结合图形证明结论.【解答】证明:(1)∵∠CAB=∠F AE=90°,

∴∠CAB﹣∠F AG=∠F AE﹣∠F AG,即∠CAF=∠EAG,

∵AC=AE,

∴∠C=∠AEG,

在△AGE和△AFC中,

∴△AGE≌△AFC(ASA);

(2)延长AF至点H,使AH=AD,

在△CAH和△BAD中,

∴△CAH≌△BAD(SAS)

∴CH=BD,∠ACH=∠ABD=90°,

∴CH∥AB,

∴∠CHA=∠HAG,

∵△AGE≌△AFC,

∴∠AGE=∠AFC,

∴∠AGF=∠AFG,

∴∠CHA=∠CFH,

∴HC=HF,

∴AH=AF+HF=AF+CH,

∴AD=AF+B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3.如图,E、F分别为△ABC的边BC、AC的中点,BC=4,延长EF至点D,使得DF=EF,连接DA、DC、AE.若AC⊥DE时,求四边形AECD的周长.

【分析】由“SAS”可证△ADF≌△CEF,可得AD=CE,∠DAF=∠FCE,可证平行四边形AECD是菱形,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CE=BE=BC=2,即可求四边形AECD的周长.

【解答】解:∵E、F分别为△ABC的边BC,AC的中点,

∴EF∥AB,CE=BE,CF=AF

∵AF=CF,∠DF A=∠EFC,DF=EF,

∴△ADF≌△CEF(SAS)

∴AD=CE,∠DAF=∠FCE

∴AD∥CE,且AD=CE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C⊥DE

∴平行四边形AECD是菱形

∵EF∥AB,AC⊥DE

∴AC⊥AB,且CE=BE

∴AE=CE=BE=BC=2

∴四边形AECD的周长=4×2=8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四边形AECD 是菱形是本题的关键.

14.如图,△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交A 的于点E,交AC于点,且∠BDC=130°,∠AFE比∠ABC大20°,求∠EDB的度数.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BC=2∠DBC,∠FCB=2∠DCB,根据已知条件

求出∠DCB=30°,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FDC=∠DCB,最后得出∠EDB=180°﹣∠BDC﹣∠FDC.

【解答】证明:∵EF∥BC,

∴∠AFE=∠ACB,

∵∠AFE﹣∠ABC=20°,

∴∠ACB﹣∠ABC=20°,

∵BD、CD分别∠ABC和∠ACB,

∴2∠DCB﹣2∠DBC=20°,

∴∠DCB﹣∠DBC=10°,

又∵∠BDC=130°,

∴∠DCB+∠DBC=50°,

∴∠DCB=30°,

∵EF∥BC,

∴∠FDC=∠DCB=30°,

∴∠EDB=180°﹣∠BDC﹣∠FDC=180°﹣130°﹣30°=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5.如图,点D,E分别在等边△ABC的边AC,BC上,BD与AE交于点P,∠ABD=∠CAE,BF⊥AE,AE=10,DP=2,求PF的长度.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以证出△BAD≌△ACE,进而得到BD=AE=10,求出BP的长为8,再证明△BPF是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解:∵等边△ABC,

∴AB=AC,∠C=∠BAD=∠ABC=60°,

又∵∠ABD=∠CAE,

∴△BAD≌△ACE(ASA)

∴BD=AE=10,

∵PD=2,

∴BP=10﹣2=8,

∵∠BPF=∠ABP+∠BAP=∠CAE+∠BAP=∠SAC=60°,

又∵BF⊥AE,

∴∠PBF=90°﹣60°=30°,

在Rt△BPF中,PF=BP=4,

答:PF的长为4.

【点评】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在等边三角形中构造三角形全等是常见的题目.

1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C上有点D,分别以BD为边作等边△BDE和等腰△BDF,边BC、DE交于点H,点F在BA延长线上且DB=DF,连接CE.求证

(1)△ABD≌△CBE;

(2)BC=AF+CE.

【分析】(1)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证AB=CB,DB=EB,∠ABC=∠DBE=60°,进一步推出∠ABD=∠CBE,即可证得△ABD≌△CBE;

(2)先证∠CDH=∠HBE,由DF=DB可推出∠F=∠CDE,由△ABD≌△CBE可得到CE=AD,再证△F AD≌△DCE,得到F A=DC,即可推出结论BC=AF+CE.

【解答】证明:(1)∵△ABC与△BDE为等边三角形,

∴AB=CB,DB=EB,∠ABC=∠DBE=60°,

∴∠ABC﹣∠DBC=∠DBE﹣∠DBC,

即∠ABD=∠CBE,

∴△ABD≌△CBE(SAS);

《图形的旋转》综合练习(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图形的旋转 1. 如图23-36所示的图案可以看做是由一个小正方形连续旋转三次形成的,那么 它的旋转角为() A.60 ° B.30 ° C.90 ° D.120 ° 2. 如图23-37所示的四个图形中,△ ABC 经过旋转之后,不能得到 △ A' B' C 的是( ) 3. 将图23-38中的图案绕中心顺时针旋转 270°后能得到的图案是图23-39中的 () 酣菇■甜 23 - 39 4. 如图23-40所示的是分别以正方形四条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作半圆形成的阴影 图案,它可以看做是以 _____________为基本图案,经过____________ 次旋转得到 的,它的旋转中心是 _____________ ,每次顺(或逆)时针旋转 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钟表的分针24分钟转过了 .

6. 在方格纸上建立如图23-4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将 △ ABO 绕点 0按顺时 针方向旋转90°得厶 A / B / 0,则点A 的对应点A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 . 7. 如图23-42所示,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的中点,F 为BA 延长线上 1 点,若AF 二-AB ,则可通过 2 段BE 与DF 的关系是 ______ 8. 如图23-43所示,△ ABC 和厶DB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 和/ E 都是 直角,如果△ ABC 旋转后能与△ DBE 重合,那么旋转中心是点 时针旋转了 ________ . 9. 如图23-44所示,将△ ABC 绕点A 旋转后得到△ ADE. (1) 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角; (2) 若/ B+ / E=110°,/ CAD=25,求旋转角度? 10. 如图23-45所示,△ ABC 中,/ BAC=15,将△ 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 转90°,到△ ADE 的位置,然后将△ ADE 以AD 为轴翻折到△ ADF 的位置,连 接CF ,判断△ AC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1. 如图23-46所示,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 ABP 绕点B 顺时针旋转,厂卜 rLILr r lr^ 变换,使△ ABE 变到△ ADF 的位置,且线 7 41-1^114 L 卜」 iL 卜」 E A D 23 ■ 46

图形的旋转 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P ′C D B A 《图形的旋转》导学案设计 23.1图形的旋转(一) 一、简介: 《图形的旋转》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的内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是以省级课题《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模式》的《五步教学》为蓝本来设计的。“五步教学法”以“导学——自学——助学——强化——评价”五步组成,就是将“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先学后讲"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学 1、引入新课:运用课件欣赏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旋转现象,如旋转的风车、旋转的钟面、飞驰的车轮等,然后让学生根据上述现象用一个动词进行概括引入新课。 (设计说明:借助课件,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入新课,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迅速的的引入课堂中,又能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学习目标: (1)、了解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旋转现象; (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 (3)、知道旋转的性质,会运用旋转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说明:学习目标的展示,是为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个整体认识,知道这节课即将学习哪些内容,要掌握哪些知识,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无的放矢。学习目标是属于课前预设性目标,是学生对这堂课的一个浅性认识阶段。) 3、重点:旋转的有关概念 难点:理解并运用旋转的性质 (设计说明: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平移、轴对称这两种图形的基本变换之后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所以确定旋转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性质的运用。在“五步教学”中,明确学习的重难点,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知道这些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是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而逐步实现的,就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应变能力。) 《二》分层学习 第一层次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预习p56——57页归纳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约4分钟 (3)、自学方法:观察生活中物体的旋转现象,体会旋转过程,形成旋转概念的感性认识。 (4)、自学参考提纲: ①、旋转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从课文中的思考实例可以看出:图形的旋转三要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内一点,将△ABP 旋转到 △CBP ′的位置时,其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为________,旋转方向为_______。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附答案(3)

最新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M 在CD 的边上,且1DM =,AEM ?与 ADM ?关于AM 所在直线对称,将ADM ?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90°得到ABF ?,连接EF ,则cos EFC ∠的值是 ( ) A 17 1365B 6 1365 C 7 1525 D . 617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首先证明 AEH EMG V :V ,则有 1 3 EH AE MG EM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求 ,,,EH BN CG EN 的长度,进而可求FN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的长度,最后利用 cos FN EFC EF ∠= 即可求解. 【详解】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则 90AHG MG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90AD AB ABC C D ==∠=∠=∠=? , ∴四边形AHGD,BHEN,ENCG 都是矩形. 由折叠可得,90,3,1AEM D AE AD DM EM ∠=∠=?====, 90AEH MEG EMG MEG ∴∠+∠=∠+∠=? , AEH EMG ∴∠=∠, AEH EMG ∴V :V , 1 3 EH AE MG EM ∴ ==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 222AH EH AE +=Q , 222(1)(3)3x x ∴++= , 解得4 5 x = 或1x =-(舍去), 125EH BN ∴== ,65 CG CD DG EN =-== . 1BF DM ==Q 17 5 FN BF BN ∴=+= . 在Rt EFN △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13EF EN FN =+=, 17 cos 1365 FN EFC EF ∴∠= =. 故选:A . 【点睛】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旋转教案

9.1 图形的旋转 教学目标:了解旋转及相关概念,知道图形旋转的性质,能利用性质作图;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体会旋转的性质;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抽象的过程,探索旋转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专训 1.在平面内,我们将一个图形沿着移动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 图形平移的实质就是图形上所有的点都按照同一方向移动同样的距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 一个图形平移后的面积改变吗?。(特征: 平移前后只是 ..位置发生变化)一个三角形平移后,它的各内角的度数改变吗? 2.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三菱、大众、奥迪、奔驰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作由“基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要求:(1)能找出图形的基本图形;(2)借助于图形能更直观的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及其性质;(3)同时让学生思考除了平移变换应该还有其它的变换,这样也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 二、复习 回顾一下第八章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要求:对学习新的内容之前必须对刚学过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也是帮助学生对学习新内容提高信心的一种方式。 三、新知 (一)创设情境 展示一组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图片,提出问题: 1.观察这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特征:学生很有兴趣,并仔细观察、思考) 答案1.(1)它们都在转动(2)它们都绕着一个点在转动……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旋转 1.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瞧做三角形OAB,它绕O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就是什么?旋转角就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都就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1)这个图案可以瞧做就是哪个“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2)请画出旋转中心与旋转角 (3)指出,经过旋转,点A、B、C、D分别移到什么位置? 3.如图,△ABC绕C点旋转后,顶点A的对应点为点D,试确定顶点B?对应点的位置,以及旋转后的三角形. ,△ABF就是△ 4.如图,四边形ABCD就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DE=1 4 ADE的旋转图形. (1)旋转中心就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AF的长度就是多少 (4)如果连结EF,那么△AEF就是怎样的三角形?

5.如图,K就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以AK为一边作正方形AKLM,使L、M?在AK的同旁,连接BK与DM,试用旋转的思想说明线段BK与DM的关系. 参考答案 1、解:(1)旋转中心就是O,∠AOE、∠BOF等都就是旋转角. (2)经过旋转,点A与点B分别移动到点E与点F的位置. 2、 (1)可以瞧做就是由正方形ABCD的基本图案通过旋转而得到 的.(2)?画图略.(3)点A、点B、点C、点D移到的位置就是点E、 点F、点G、点H. (3)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分析:绕C点旋转,A点的对应点就是D点,那么旋转角就就是∠ACD,根据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即∠BCB′=ACD,?又由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即CB=CB′,就可确定B′的位置,如图所示. 解:(1)连结CD (2)以CB为一边作∠BCE,使得∠BCE=∠ACD (3)在射线CE上截取CB′=CB 则B′即为所求的B的对应点. (4)连结DB′ 则△DB′C就就是△ABC绕C点旋转后的图形.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位似》教案

《图形的位似》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特点,本节课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理解图形的位似概念,掌握位似图形的性质。 2.会利用作位似图形的方法把一个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 3.掌握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化与对应点坐标变化的规律。 4.经历位似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和谐一致的习惯。 5.利用图形的位似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6.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图形的位似概念、位似图形的性质及利用位似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位似变化与对应点坐标的关系,因为它涉及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等一些学生的数学薄弱环节,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构建新知 1.位似图形的概念 下列两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通过对图的观察能从生活中找到一种感觉吗?(像一种什么镜头)

图片的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顶点都在由同一点出发的一条射线上. 如果两个图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例如上图中的任何两个五角星都是位似图形,点O是它们的位似中心;放电影时,胶片与屏幕的画面也是位似图形,光源就是它们的位似中心. 2.引导学生观察位似图形 下列图形中,每个图中的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C′D′都是相似图形.分别观察这五个图,并判断哪些是位似图形,哪些不是位似图形?为什么? 每个图形中的两个四边形不仅相似,而且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所以都是位似图形。 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的相似图形是位似图形。其相似比又叫做它们的位似比. 显然,位似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殊情形。 3.练一练:判断下列各对图形哪些是位似图形,哪些不是.

初中八年级数学 4、图形的相似

第1页 共3页 数学测试(4) 一.选择题 1、两地实际距离是500m,画在图上的距离是25cm ,若在此图上量的A 、B 两地相距为4cm ,则A 、B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 、800m B 、8000m C 、32250m D 、3225m 2、如图,矩形ABCD 中,DE ⊥AC ,E 为垂足,图中 相似三角形共有(全等除外) A 、3对 B 、4对 C 、5对 D 、6对 3、如图,D 为△ABC 的边BC 上的一点,连结AD ,要 使△ABD ∽△CBA ,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 ) A 、 BC AB CD AC = B 、BD AB =2 ·BC C 、AD BD CD AB = D 、CD AC =2·BC 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B 、有一对锐角相等的两个角三角形相似 C 、全等的三角形一定相似; D 、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5、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高,∠BAC 的平分线分别交BC 、CD 于点E 、F 。图中共有8个三角形,如果把一定相似的三角形归为一 类,那么图中的三角形可分为( )类。 A .2 B .3 C .4 D .5 6.已知 0432≠==c b a ,则 c b a +的值为( ) A.54 B.45 C.2 D.2 1 7.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2,6,2,⊿A ′B ′C ′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3,如果⊿ABC 与⊿A ′B ′C ′相似,那么⊿A ′B ′C ′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 A.2 B. 22 C.26 D.3 3 8.如图,AB 是斜靠在墙上的长梯,梯脚B 距墙脚1.6m,梯上点D 距墙1.4m,BD 长0.55m,则梯子的长为( ) A.3.85m B.4.00m C.4.40m D.4.50m 5.如图,∠ACB=∠ADC=90°,BC=a,AC=b,AB=c,要使⊿ABC ∽⊿CAD,只要CD 等于( ) A.c b 2 B.a b 2 C.c ab D.c a 2 9.一个钢筋三角架三 长分别为20cm,50cm,60cm,现要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cm 和50cm 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的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另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0、在△ABC 与△中,有下列条件:①;⑵ ③∠A =∠;④∠C =∠。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 △ABC ∽△的共有( )组。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BC ,AC 、BD 相交于点O ,若S △OAB :S △OBC = 1:4,则S △OAD :S △OCB = 。 12、在口ABCD 中,E 为CD 上一点,DE :CE=2:3,连接AE 、BE 、BD 且AE 、BD 交于F , 则S △DEF :S △EBF :S △ABF = 。 13、如图,DE//BC ,CD 和BE 相交于点O ,S △DOE :S △COB =16:25,则AD :DB= 。 14、把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AC 的方向移动到A 1B 1C 1D 1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正方形ABCD 的面积的一半,若AC=2,则平移的距离是 。 15、如图,D 为△AB C的边AC上的一点,∠DBC=∠A,BC=2,△BCD与△ABC 的面积比是2:3 ,则CD= 。 16、如图,已知△ABC中,DE//FG//BC,(1)若 AD:FD:FB=1:2:3,则S1:S2:S3= ;(2)若S1:S2:S3=1:2:3,则AD:FD:FB= 。 C B A '''C B BC B A AB ''=''C A AC C B BC ''= ''A 'C 'C B A '''第5题 A B C D E F D A B C E 第2题图 A B D C 第 3题 第8题图 第9题图 O D C B A F E D C B A E O D C B A D 1C 1 B 1 A 1D C B A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图形的旋转

《9.1图形的旋转》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观察课本56页的两幅实物图的旋转现象,再举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2.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对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进行抽象并数学化,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旋转.】 二、建立概念 1.由旋转情境,引出“图形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2. 感受旋转过程,得到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3.加深认识 如图,将△ABC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请说出: ?旋转中心是点____; ?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 ?CA的对应边是______; ?∠A的对应角是_______; ?旋转角是∠_______, ∠ 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旋转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性质探求 图形的旋转属于几何变换,基本问题是在该几何变换下原图形的哪些性质不

变. 为此,从观察图形的整体变换入手,考虑图形旋转前后的不变性质. 探求1. △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C' ' 'B A的位置 思考:旋转前、后三角形的哪些性质发生了改变? 哪些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旋转前后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哪 些相等的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 状没有变化,改变的只是位置.由于图形是由点组成的, 所以引入对应点的概念并在AB上任取一点K,找到它的对 应点K′.使学生理解“图形旋转时,意味着图形上每个点同时 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探求2.将任意△ABC绕平面内任一点O转动任意的角 度. 思考:刚才的发现还成立吗? 【设计意图:通过旋转中心的不同,继续探究性质,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探求3.归纳概括图形旋转的性质 (1)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即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 (2)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3)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4.巩固练习 △A′OB′是△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已知△AOB=20°, △A′OB=24°,AB=3,OA=5,则旋转角= °,A′B′= ,O A′= . 四、旋转作图 1.(1)画出将线段A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00°所得到的线段' 'B A. A B O B B' O A' C' A C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图形的位似》教学设计 塞波中学陈静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图形的位似概念,会判断简单的位似图形和位似中心。 (2)理解位似图形的性质,掌握以坐标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变换的性质。 2、能力目标: (1)能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图形的变换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的形成。 (3)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较多的社会背景素材的展现,使学生亲身经历位似图形的概念形成过程和位似图形、位似变换的性质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应用性、挑战性。 (2)进一步体验合作互助、解决难题的情感,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图形的位似概念、位似图形的性质及利用位似把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教学难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变换的性质涉及到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等一些学生的数学薄弱环节,不容易被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般地,取定一个点O,如果一个图形上每一个点P对应另一个图形G’上的点P’,且满足:

似比。 学生得到启示,把图形△ABC 学生得到启示,把图形△ABC 强调两种思路的作图技巧

三、设计理念 1、注重应用价值,培养学习兴趣 图形的位似是相似形的延伸和深化。位似图形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利用位似把图形放大或缩小;放电影时,胶片与屏幕的画面也是位似图形。从教材编排的一些素材看,不仅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加强了数学与自然、社会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同时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更突出地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因此,本节教材对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 2、注重面向全体,培养探究精神 新课标的理念,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图形的位似,作为新增的内容,以其丰富的社会背景为素材展示给我们,使我们感受到数学创造的乐趣,但它对后续学习的知识联系不是很大,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应以教材的编排为准,概念、性质、应用等让学生容易接受就好,水到渠成,不必要拓展和深化,按教材编排,。力求呈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概念――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结合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观察——验证——推理和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 3、注重学习过程,培养良好习惯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我们传授给学生的不只是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图形的位似概念过程中,让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认识事物总是互相联系的,温故而知新。而通过“位似图形的性质”的探索,让学生认识事物的结论必须通过大胆猜测、判断和归纳。在分析理解位似图形性质时,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练习,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

人教版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全集汇编 一、选择题 1.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111A B C ?相似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一一判断即可. 【详解】 解:因为111A B C ?中有一个角是135°,选项中,有135°角的三角形只有B ,且满足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AB 为O e 的直径,C 为O e 上一点,弦AD 平分BAC ∠,交弦BC 于点E ,4CD =,2DE =,则AE 的长为( ) A .2 B .4 C .6 D .8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D=∠BAD ,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DCB=∠BAD ,证明△DCE ∽△DA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D ,结合图形计算,得到答案. 【详解】 解:∵AD 平分∠BAC ,

∴∠CAD=∠BAD , 由圆周角定理得,∠DCB=∠BAD , ∴∠CAD=∠DCB ,又∠D=∠D , ∴△DCE ∽△DAC , ∴DE DC DC DA =,即244AD =, 解得,AD=8, ∴AE=AD -DE=8-2=6,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圆周角定理,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 =60°,AC =2,D 是AB 边上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E 是BC 边上一点,且∠CDE =30°.设AD =x ,BE =y ,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 与x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出4,23,AB BC ==4,23,BD x CE y =-=然后判断△CDE ∽△CBD ,继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y 与x 的关系式,结合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八年级数学图像的平移和旋转知识点、经典例题和习题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考纲传真】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察考点主要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旋转,并探索平移、旋转的基本性质. 【复习考纲】 1.探索图形平移、旋转的性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移、旋转的基本内涵. 2.掌握平移、旋转的画图步骤和方法,掌握图形在坐标轴上的平移和旋转. 【考点梳理】 一、平移定义和规律 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注意: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也不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但改变图形的位置); (2)图形平移三要素:原位置、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平移的规律(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平移后,原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平移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按一定方向和一定的距离平行移动. 平移作图要注意:①方向;②距离. 二、旋转的定义和规律 1.旋转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饶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关键:(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会改变图形的方向,也改变图

形的位置); (2)图形旋转四要素:原位置、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2.旋转的规律(性质): 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旋转前后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注意:旋转后,原图形与旋转后的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旋转作图,就是把整个图案的每一个特征点绕旋转中心按一定的旋转方向和一定的旋转角度旋转移动. 旋转作图要注意:①旋转方向;②旋转角度. 【典题探究】 【例1】、在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平移过程的有( ) ①时针运行的过程;②火箭升空的过程;③地球自转的过程;④飞机从起跑到离开地面的过程。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例2】、如图所示的每个图形中的两个三角形是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例3】、下列图形经过平移后恰好可以与原图形组合成一个长方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梯形 D 、都有可能 【例4】、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方向相同 B 、图形上任意点移动的距离相同 C 、图形上可能存在不动的点 D 、图形上任意两点连线的长度不变 【例5】、有关图形旋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图形上每一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B 、图形上每一点移动的角度相同 A B C D

初中数学图形的旋转公开课教学设计

图形的旋转(第1课时)教学设计 (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23.1)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2.内容解析 旋转是一种图形变换,也是初中学段继平移和轴对称之后学习的第三种全等变换,它是研究中心对称的知识基础,也是探究旋转对称类图形(如圆)的必要准备. 本课是本章的起始课,重点探究旋转的概念和性质,是本章知识的核心,也是后续研究中心对称和坐标应用的关键. 旋转的概念突出了三要素,即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这三个要素是确保旋转的唯一性的必要条件,也是表述一个旋转过程的必要因素. 通过观察大量旋转的实例逐步抽象得出旋转的概念,这一过程是将对旋转的认识逐步理性化的过程,也是感受如何定义一种图形变换的过程. 旋转的性质是研究在图形变化前提下图形要素间的不变性,是研究图形变换的价值之所在. 正是因为图形在位置变化的过程中保持了形状和大小的不变,并因各自不同的变化而产生出要素间新的确定的关系,我们才能以此为基础去作图、证明或解决其他问题. 同为图形变换,旋转的性质与平移和轴对称的性质有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更体现在性质的探究过程. 图形整体的变换过程是复杂的,可以先从研究图形上的特殊点(直线型的特殊点一般是其顶点)的变换过程出发,由点到形、由特殊到一般的去研究整体,并了解类似问题的基本研究套路.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旋转的性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通过观察具体实例认识旋转; (2)探索并掌握旋转的性质.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能通过观察具体的旋转实例抽象出旋转三要素,会判断图形的变化是否为旋转,能指出图形旋转中的三要素,会利用三要素描述旋转.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经历作图、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得到并理解旋转的性质,会利用旋转的性质发现旋转中的不变关系,会利用旋转的性质作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后的图形.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旋转,但仅限于图形的识别,没涉及几何要素间的定量分析. 学生也学习了平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具备研究图形变换的基本经验,知道只改变位置的图形变换是全等变换. 在平移和轴对称变换中,变换的途径更直观,对应量的关系更清楚,与之相比,旋转具有更强的抽象性. 学生在探究性质的过程中,或是应用性质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不能发现旋转的途径,找不到对应量,不会确定旋转中心等问题. 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本课的教学中应注意两点:一是通过大量的旋转实例展示,让学生通过不断地观察熟悉旋转,认识图形在不同的旋转中的相对位置,积累认知和判别经验;二是在实例的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上的点的变换与图形的变换具有一致性,从而通过对点的研究发现形的性质.

初中数学 图形的相似

图形的相似 考点一、比例线段 (3分) 1、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 如果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为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或写成a :b=m :n 在两条线段的比a :b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若四条a ,b ,c ,d 满足或a :b=c :d ,那么a ,b ,c ,d 叫做组成比例的项,线段a ,d 叫做比例外项,线段b ,c 叫做比例内项,线段的d 叫做a ,b ,c 的第四比例项。 如果作为比例内项的是两条相同的线段,即 c b b a =或a :b=b : c ,那么线段b 叫做线段a ,c 的比例中项。 2、比例的性质 (1)基本性质 ①a :b=c :d ?ad=bc ②a :b=b :c ac b =?2 (2)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d b c a =(交换内项) ?=d c b a a c b d =(交换外项) a b c d =(同时交换内项和外项) (3)反比性质(交换比的前项、后项): c d a b d c b a =?= (4)合比性质: d d c b b a d c b a ±=±?= (5)等比性质: b a n f d b m e c a n f d b n m f e d c b a =++++++++?≠++++==== )0( 3、黄金分割 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AC ,BC (AC>BC ),并且使AC 是AB 和BC 的比例中项,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C= 2 15-AB ≈0.618AB 考点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3~5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n m b a =d c b a =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习题训练

4月2日《图形的旋转》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90°能与自身重合的有( ) ①正方形;②长方形;③等边三角形;④线段;⑤角;⑥平行四边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五角星可以看成由一个四边形旋转若干次而生成的,则每次旋转的度数可以是( ) A.36° B.60° C.72° D.90° 3.下面的图形(1)-(4),绕着一个点旋转120°后,能与原来的位置重合的是( ) A.(1),(4) B.(1),(3) C.(1),(2) D.(3),(4) 4.在平面上有一个角是60°的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与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 ) A.90° B.180° C.270° D.360° 5.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观察如图所示的图形,问:它绕着圆心O旋转多少度后和它自身重合?甲同学说:45°;乙同学说:60°;丙同学说:90°;丁同学说:135°.以上四位同学的回答中,错误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下面四个图案中,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是旋转对称图形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8.请写出一个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旋转对称图形的图形_____. 9.将等边三角形绕其对称中心O旋转后,恰好能与原来的等边三角形重合,那么旋转的角度至少是_____. 10.如图所示的五角星_____旋转对称图形.(填“是”或“不是”). 11.给出下列图形:①线段、②平行四边形、③圆、④矩形、⑤等腰梯形,其中,旋转对称图形有_____(只填序号). 三、解答题 12.如下图是由三个叶片组成的,绕点O旋转120°后可以和自身重合,若每个叶片的面积为5cm2,∠AOB=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多少cm2.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图文答案(1)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图文答案(1) 一、选择题 1.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3AB =,点M 在CD 的边上,且1DM =,AEM ?与ADM ?关于AM 所在直线对称,将ADM ?按顺时针方向绕点A 旋转90°得到ABF ?,连接EF ,则cos EFC ∠的值是 ( ) A 171365 B 61365 C 71525 D .617 【答案】A 【解析】 【分析】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首先证明 AEH EMG V :V ,则有13 EH AE MG EM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求 ,,,EH BN CG EN 的长度,进而可求FN ,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F 的长度,最后利用cos FN EFC EF ∠= 即可求解. 【详解】 过点E 作//HG AD ,交AB 于H ,交CD 于G ,作EN BC ⊥于N ,则 90AHG MGE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3,90AD AB ABC C D ==∠=∠=∠=? , ∴四边形AHGD,BHEN,ENCG 都是矩形. 由折叠可得,90,3,1AEM D AE AD DM EM ∠=∠=?====, 90AEH MEG EMG MEG ∴∠+∠=∠+∠=? , AEH EMG ∴∠=∠, AEH EMG ∴V :V , 13 EH AE MG EM ∴== . 设MG x =,则3EH x =,1DG AH x ==+ 在Rt AEH V 中, 222AH EH AE +=Q , 222(1)(3)3x x ∴++= , 解得45 x =或1x =-(舍去), 125EH BN ∴==,65 CG CD DG EN =-== . 1BF DM ==Q 175FN BF BN ∴=+= . 在Rt EFN △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13EF EN FN =+=, 17cos 1365 FN EFC EF ∴∠= =. 故选:A . 【点睛】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综合练习题

图形的旋转 1、如图,将△ABC绕点A旋转50°后成为△AB′C′,那么点B的对应点是_____,点C的对应点是______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_,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___;∠B的对应角是_________,∠C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旋转中心是点_______,旋转的角度是_____________; 2、如图,△ABC是等腰三角形,∠BAC=36°,D是BC上一点, △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⑴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⑵旋转了多少度? ⑶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 什么位置?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E旋转后能与△DCF重合。 ⑴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⑵旋转了多少度? ⑶如果连接EF,那么△DEF是怎样的三角形? 5: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 (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多少度? 6: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A E M A B C D E F

旋转的特征 A C′ B′ B C 3:(1)将一个平面图形F上的每一点,绕这个平面一_____ 点旋转,得到图形F’,图形的这种变换就叫做旋转。(2)对应点到对应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__.(3)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成的角彼此_______,且等于_________角(4)旋转不改变图形的________和_______. 4、如图,△ABC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一个角后到△AB′C′,则线段AB=_______,AC=_______,BC=________;∠BAC=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难题汇编附答案

初中数学图形的相似难题汇编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9∶16,其中小多边形的周长为36 cm,则较大多边形的周长为 ) A.48 cm B.54 cm C.56 cm D.64 cm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计算即可. 解: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是9:16, 面积比是周长比的平方, 则大多边形与小多边形的相似比是4:3. 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因而设大多边形的周长为x, 则有=, 解得:x=48. 大多边形的周长为48cm. 故选A. 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 2.如果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边长比为1:10,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A.1:2 B.1:5 C.1:100 D.1:10 【答案】C 【解析】 根据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由两个相似正五边形的相似比是1:10,可知它们的面积为1:100. 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3.如图所示,在△ABC中,∠C=90°,AB=8,CD是AB边上的中线,作CD的中垂线与CD交于点E,与BC交于点F.若CF=x,tanA=y,则x与y之间满足()

A .2244x y += B .2244x y -= C .2288x y -= D .2288x y +=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得出CD = 12AB =AD =4,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 =∠ACD ,得出tan ∠ACD =GE CE =tan A =y ,证明△CEG ∽△FEC ,得出GE CE CE FE =,得出y =2FE ,求出y 2=24FE ,得出24y =FE 2,再由勾股定理得出FE 2=CF 2﹣CE 2=x 2﹣4,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在△ABC 中,∠C =90°,AB =8,CD 是AB 边上的中线, ∴CD = 12 AB =AD =4, ∴∠A =∠ACD , ∵EF 垂直平分CD , ∴CE =12 CD =2,∠CEF =∠CEG =90°, ∴tan ∠ACD = GE CE =tanA =y , ∵∠ACD+∠FCE =∠CFE+∠FCE =90°, ∴∠ACD =∠FCE , ∴△CEG ∽△FEC , ∴GE CE =CE FE , ∴y =2FE , ∴y 2= 24FE , ∴24y =FE 2, ∵FE 2=CF 2﹣CE 2=x 2﹣4, ∴24y =x 2﹣4, ∴24y +4=x 2,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教案

八年级数学图形的旋转 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3.1 图形的旋转 【课标要求】 ⒈通过具体的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 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⒉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⒊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⒈经历对生活中旋转现象观察、分析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中的有关问题。 ⒉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知道旋转的性质。 ⒊经历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的观察、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作图的技能。【教学重点】 ⒈旋转图形的性质 ⒉旋转图形的画法 【教学难点】 旋转图形的画法 【教学思路】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的旋转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再通过观察,从而得出旋转图形的性质,最后通过画旋转图形,让学生掌握作图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旋转图形性质的认识。【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以下情境:游乐场里的摩天轮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旋转;钟摆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摆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实物投影仪投放生活中的旋转实例) 提出问题:⑴上述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⑵生活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说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同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 二、探索活动一 ⒈将一块三角尺ABC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CB的位置 问题: 度量∠ACD与∠BCE的度数,线段AC与DC、BC与EC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⒉将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的位置。 问题:度量∠AOA`、∠BOB`、∠COC`的度数,线段AO与A`O、BO与 B`O、CO与C`O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