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地球热平衡机制与地壳运动

地球热平衡机制与地壳运动

地球热平衡机制与地壳运动
地球热平衡机制与地壳运动

地球热平衡机制与地壳运动及地震预报的探讨

【该论文在中国科协第十届年会2008防灾减灾论坛宣读】

摘要: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幔热量是由于引力导致的压力使岩石晶格结构破坏,岩石分子之间的键能释放的结果。地热能本质上是引

力能的转化形态。海洋地壳与陆地地壳的形成物理条件不同,散

热性不同,因此,其地壳活动的特点也不同。火山、地震的共性

是地球内部热能的积聚与释放;地震预报宏观上应采用卫星红外

遥感技术、微观上应采用人工地震和层析成像技术。

关键词:地热能、自然界四种基本力、地壳与地幔交界面、能量转化、热平衡机制。火山,地震共性

地壳运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如火山喷发即是地球内部存在大量热能的明证。然而,地球存在已有46亿年,年年都有火山喷发,年年都有大地震发生。至今也没有停息的任何迹象。地球内部的热能看来是无穷无尽,永远都充满着火热的激情,不时来一次热烈的释放。那么,地球内部的热能到底来自哪里呢?

有些学者认为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来自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时不断地释

放放射能的积累,但是据研究结论放射性元素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岩石中,靠这点放射能不足以维持地球内部46亿多年源源不断的热能释放。

太阳的光和热来自太阳内部发生的热核反应,即4个氢原子聚合为一个氦原子时所释放出来的核能。这种反应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地球内部不具备热核反应的物理条件,也不具备核裂变连锁反应的物理条件,因而,地球内部的热能也不会来自核聚变反应与核裂变反应。

在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结构时,科学家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运动时有规律性的变速现象,并据此分析研究,得出了地球内部是分层结构的结论,即最外层是地壳,中层是地幔,里层是地核。在层与层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分界层面,地震波就是在这些分界面层中发生变速现象的。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地壳与地幔的交界面(莫霍面),在这个面之上的是固态岩石,在这个面之下的是半流体态的地幔物质。当半流体态的地幔物质顺着地壳裂隙向上涌动时,由于压力递减,半流体态的地幔物质就会变成流体态的岩浆。正是地幔物质大规模浸入地壳才造成了火山喷发、地震活动、造山运动等地质现象。

地壳中的岩石分为火成岩(岩浆岩)与水成岩(沉积岩)两大类。火成岩又可分为花岗岩(缓慢凝固形成)、玄武岩(快速凝固形成)与变质岩(岩石在高温高压下重结晶形成)三大类。大陆的地壳中以花岗岩和沉积岩为多,海洋的地壳中以玄武岩为多,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为40公里,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为20公里。从地壳已有46亿年的历史来看,地壳的厚度应是相当稳定的,如果随着温度的降低,地壳每年增厚1毫米,46亿年时间,地球基本上就全部成为固化的实心球了。显然,地球内部的热能和地球向外散失的热能有一个维持平衡的机制,使地壳的厚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数值。

这个维持地球热平衡的机制其原理是什么呢?从以上的分析来看,已排除了聚变与裂变能,也排除了地壳岩石的放射能。那么,在自然界存在四种基本能量形式中,电磁力、引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这四种能量中,最有可能产生地热的能量是那一种呢?电磁波是向外发散的能量,通过特定的机制,才可以转化为机械能与热能,强相互作用是核子结合能,即原子核能,弱相互作用是分子结合能(化学键能),引力能是向心运动的能,也是一种大尺度聚合能。显然,地热的能量来源最有可能是引力能与弱相互作用能。那么,这个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呢?在对地壳钻探时,人们发现了每往下钻深1000米,温度上升30℃,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为40公里,按此处计算,温度大约为1200℃,这正是岩浆形成的温度。

为什么地壳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显然,与压力增加有关系,而压力又是与重力(引力)相关。我们据此可以认为压力增大使岩石分子间的距离更接近,当压力使分子之间形成的晶格结构无法保持时,岩石晶格解体,分子之间的晶格结合能释放出来使固态的岩石变成流体态的岩浆物质。而这个变化就是在地壳与地幔交界面部位发生的。因此,地热能本质上是引力能,即引力能转化为热能。

地震波探测大陆地壳与海洋地壳的厚度不等。从理论上讲,只要压力相同,岩石的温度就应相同。所以,海洋地壳与地幔交界面的压力不会比在陆地壳与地幔交界面的压力小。但因为海洋的平均深度为3000米以上,水的导热性较差,海洋地壳向外散失热量较少,同时吸收太阳光热又较多,所以海洋地壳的热能散失的较慢,地壳与地幔之间维持热平衡的界面位置就比陆壳向上一些。

由于海洋地壳与陆地地壳厚度不等,温度有差异,在海陆地壳交界处,地壳就会发生断层或断裂现象,这就是海沟形成的基本原因。大陆地壳断裂的最直接的物理原因就是热胀冷缩作用。地表之上的岩石散热快,处于收缩过程(包括风化和雨雪侵蚀)的状态之中,而地壳深处的岩石散热慢,处于热胀的过程状态之中,上下不同的冷缩热胀作用,就会使岩层断裂,大陆地壳的断裂还有以下各种具体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是慢胀作用[地壳表面物质因气象风化等作用发生改变,另外地球表面接受的来自宇宙空间的陨石,宇宙尘埃,慧冰等物质,使地球体积质量逐年加大,地壳与地幔之间的交界面(莫霍面)不断地调整改变];二是快胀作用(如岩浆上浸遇地下水后的剧烈汽化反应);三是岩浆冷凝时体积变化产生的膨胀作用(使岩层抬升,地表形变);四是地下流体水位和压力发生变化,渗入岩层裂隙后,引起岩体位移和滑动,形成断裂;五是固体潮汐的引力触发岩层薄弱处发生断裂;六是板块构造理论和地壳弦动理论所说的板块水平位移,即板块互相碰撞挤压造成的岩层断裂。岩层断裂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地质运动现象,而对人类安全产生威胁的是强度高、突发性的岩层断裂,即破坏性地震,地震预报的主要任务就是及时预报破坏性地震在何时、何地发生。

地球的自转必然对地壳运动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低纬度的地壳由于线速度较大,其离心力较大,因此,低纬度的地壳相对于高纬度地壳所受到的地球自转力影响就较大,岩层的内应力较高,岩层发生断裂就较大较多。所以低纬度的

地壳中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和火山最多。大洋沿岸和岛屿的地震火山较多主要是因为洋陆地壳在物理条件和物理性质上的差异,而导致岩层断裂较频繁。

大洋中部的洋脊形成和大陆上的巨大山脉形成很可能是在地球发生大灾变时产

生的。如地球曾经发生过三次大冰期,由于太阳系环境的剧变,使地球迅速降温导致地球的热平衡机制发生改变,地壳收缩力大于地壳膨胀力,加之地球自转力的作用,使地壳发生皱折运动,导致一些皱折山脉的形成。而地球的间冰期,温度升高,地壳的膨胀力大于地壳收缩力,地壳岩层的断裂作用突出,导致一些断层山脉的形成。而大型的火山喷发会改变地壳的力学平衡,导致一些地方隆起为溶岩山地,一些地方下沉为沉降盆地。

另外,直径1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会引发整个地球运动状态的变化,如自转速度、自转轴的倾斜度都会有改变,还会引发地球地幔物质的震荡,引起地壳频繁断裂,发生较大的地震和火山喷发,导致地壳表面的地形改变。地球自形成以来的46亿年中至少遭遇过千次以上的小行星和大慧星撞击,这是研究地球演化、地球运动、地壳运动必须重视的自然历史事实。不可否认,地壳表面的现今形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小行星、慧星、慧冰,陨石,宇宙尘埃造成的,只是由于地球表面的气象风化作用太强,我们很难直观地看出来罢了。而当我们看水星、月球表面的形态时,就会得出水星、月球的表面形态主要是由小行星、慧星、陨石造成的结论。

火山喷发与大地震是地球上最猛烈的自然运动现象。从表面上看,两者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自然现象,就象刮风与下雨是两种气象表现,刮风是大气流动,下雨是降水,两者在表面上没有相同之处。

但是,从动力来源上分析,火山喷发与地震,刮风与下雨这些自然运动都有共同的动力来源,即热能的作用。空气冷热不匀,就会流动;水受热就会蒸发并形成云雾。火山喷发是地球局部热量集中于一点冲出地表;而地震则是地球局部热量作用于脆弱岩层时胀裂岩层。虽然表面上看不出火山与地震的共同之处,但是地震发生前,地温、地下水温的大幅度快速升高则明确显示出热能的集聚。椐历史地震资料,很多大地震前,当地都有温度明显升高和动植物异常表现情况,如植物反季节生长、开花,冬眠动物出洞。1975年2月4日辽宁海城7。3级地震前,

1月31日出现高气温、低气压;2月4日,日平均气温比常年高8度;2月3日3时至10时,震区气温突然上升,形成一个以海城为中心的急剧升温区,两个小时内,海城增温12度。1668年9月2日,山东莒县8。5级地震前“酷暑方挥汗”。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源8。5级地震“震前数日,四面天边,变黄如火焰,人均感觉焦灼干燥。”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前,人们普遍感觉异常闷热。2008年5月12日四川纹川8级大地震发生前,人们普遍感觉异常闷热[范美忠博客日志也有记载]。而“板块运动”则不可能出现温度突然升高的情况。因为板块机械运动和挤压运动,应当表现为岩石内应力增大,岩层温度不会产生大幅度升温现象。而很多研究地震的科学工作者却受制于板块构造与板块运动理论学说,忽视岩石温度和地下水温度大幅升高这一重要的物理变化事实,对地震的动力来源和发震机制的判断理解呈现教条化倾向,即地幔物质对流——导致板块运动——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导致岩层应力增大——岩层应力达到

极限发生断裂错动形成地震。

震区在震前温度异常升高,不容置疑地表明了地球内部热能在震区集聚的事实,这是理解判断地震成因和发震机制的关键所在。而过去在预测地震所依据的探测资料数据上,由于思路原因,恰恰忽视了温度探测和岩浆活动这一重要的地壳变化,而把观测重点放在非主要的项目上。

根据地壳中存在局部热能集聚和岩层突然大幅升温的事实,不难推断出火山喷发与地震发生过程的机制原理:1、火山喷发过程:地幔物质岩浆上涌,在靠近地表的岩层中形成岩浆包或岩浆房并持续扩大体积融化周围岩层,最终从某一点或几点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2、浅源地震发生过程:地幔物质岩浆沿岩层老断裂缝隙蔓延,在距地壳表面较深的岩层中形成岩浆床或岩浆墙,但由于岩浆床、岩浆墙距地表层的距离较长,且周围岩层含水分较多,随着岩浆不断加温周围和上部的岩层,被加温岩层中的水分汽化并迅速膨胀,使岩层发生高温高压下的相变,岩层大面积发生破裂,岩浆迅速在破裂部位扩展蔓延,引起更大范围的岩层升温和脱水相变,水分增多后汽化的规模更大,膨胀力更强,进一步使更大范围的岩层突然破裂(超过岩层受力极限),形成地震。3,深源地震发生过程:由于小行星击穿地壳,引起地幔物质重组,在重力分异作用和过程中发生物质急剧相变,能量突然释放而引发的震动。

由上述的火山喷发与地震发生过程不难看出其共性都是岩浆侵入地壳,对岩石增温后引起岩石物理变化。其本质是热能量的积聚与释放。

本文所阐述的地震发生过程机制能够对应地震前兆现象和前震、主震、余震全部运动,并且也能够对应地震在某一地带可多次重复发生,即地表水容易顺着地壳破裂处下渗,给此处岩石补充水分。为下一次地震的产生积累必要的汽化膨胀水分质量条件。

从本文阐述的地震发生过程机制也可以归纳总结出地震及“地震三要素”形成的规律性。1、地震的能量取决于地壳中某一部位形成的岩浆床或岩浆墙的体积质量与岩层接触的面积。2、地震发生的震中位置取决于含水分较多的岩层在岩浆床或岩浆墙上方及两侧方的位置。3、主震发生的时间取决于已形成的岩浆床或岩浆墙向最近的含水较多的岩层扩展的速度与距离。

根据上述地震发生过程机制和“地震三要素”的规律性,可以演绎推理出探测地震及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方法,即宏观上应采取人造地球卫星红外遥感观测技术,以便于及时发现地球某处异常增温和显著增温情况;微观上应采取对异常增温地段进行人工地震波与核磁共振层析成像等地质探测技术,以便于及时的比较精确的掌握岩浆床或岩浆墙的形成情况以及其附近的岩层结构与岩层含水分多少情况,并对未来发生地震的三要素进行计算和预测。

参考文献:

中国地震信息网2005-1-19《地震的分类,发生及预测》作者:陈运泰曾融生吴忠良

中国科普网《地球的三种基本运动》作者:王金甲,王镇张义安车存仁,项建华刘春义

《院士专家谈地震》地震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把握地球的脉博—探察地震》作者:慕明[该文获2002年郑州市首届科普征文大赛三等奖]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破解地球运动规律

破解地球运动规律 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据此完成1、2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解析】1选D,2选C。第1题,因甲、乙、丙是位于地球大圆上的三个点,乙是飞行路程中纬度最高的点,因此从甲-乙-丙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后向东南。结合纬度特点,可知纬度差是先变小后变大。第2题,结合文字材料和图2可知,甲、乙、丙位于晨昏线上,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恰好日落;又因甲、丙位于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根据丙地日落时间为17点,可知该纬度的日出时间为7点。 3.某游客在杭州(30.3°N,120.2°E)西湖边甲处拍摄了西湖的“雷峰夕照”景观(如左图),右图为“西湖景区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拍摄时间应在18点之前 B.拍摄当天杭州日出东北 C.拍摄后第二天杭州昼长变短 D.拍摄当天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9.7° 【解析】选B。图中雷峰塔位于甲地正西方向,结合左图可以看出,日落方向位于西北,故拍摄时间应在18点之后;日落西北,应为夏半年,日出应为东北方向;拍摄第二天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无法判断;此时为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9.7°,故拍摄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59.7°。 青岛(36°N, 120°E))的李明同学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44°N, 88°E)探亲。下图示意李明购买的2020年4月30日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4、5题。 4.从青岛北站出发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李明看到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 是( ) A.西南方向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西南方向 C.西南方向正南方向 D.西北方向正南方向 5.Z105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李明马上给在青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李明和妈妈手表显示的时间是( ) A.9:52 10:00 B.10:00 10:00 C.10:00 12:00 D.12:00 12:00 【解析】4选A,5选D。第4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即120°E 的地方时。青岛的经度为120°E,地方时即为北京时间。李明从青岛北站出发的时间为4月30日17:25,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还未到18点,因此太阳位于西南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知识总结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规律总结与补充 (说明:此内容主要是对课本内容的深化与补充,有些课本上非常明确的基本知识没有体现,所以不代表全部内容。大家还应结合课本进行复习,并认真理解每一道习题,通过习题巩固这些规律。) 本节知识逻辑关系示意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区分两个词语: 昼夜现象.... 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可以再加上:有且只有一个太阳照射地球),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昼夜交替.... 的原因:昼夜现象+地球自转。 只要有昼和夜的存在,就是“昼夜现象”;而“昼夜交替”则增加了动态的过程。 (

晨昏线举例: 2.时差 (1)地方时 概念:同一时刻,由于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 (同一经线上具有相同的地方时) 计时依据: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把这个时刻记为当地的地方时12点。 地方时的计算方法:(已知某地地方时,求另一地地方时) ①计算经度差:如果两地同为东经或者同为西经,则用减法计算经度差;如果两地一地为东经、一地为西经,则用加法计算经度差。 ②将经度差转化为时间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③“东加西减”原则:所求地点在东,用已知时间加上两地的时间差;所求地点在西,用已知时间减去两地的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a.时区相关计算: ①某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计算方法为:时区号数× 15° ②某一时区的范围:中央经线度数分别加、减7.5 °,即为时区的两条边界线。(东 西十二区除外) ③已知经度求时区,用经度除以15度,结果四舍五入。 b.区时相关计算: ①计算时区之间的时差:如果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者同为西时区,则用减法计算时差;如果两地一地为东时区一地为西时区,则用加法计算时差。 ②“东加西减”原则:所求地点在东,用已知时间加上时差;所求地点在西,用已知时间减去时差。 c.“北京时间”不等于“北京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 °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地方时,指的是116°E的地方时。 (3)国际日界线 原则上是180°经线,但有弯折。“东减西加”——由东十二区向东到西十二区,减去一天;由西十二区向西到东十二区,加上一天;但钟点的数值保持不变。(特别注意“东减西加”容易出错) 拓展:两条日期界线: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国际日界线原则上是180°经线,而自然日界线指的是地方时处于0点的经线。多数情况下,它们把整个地球分成了两个日期。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转偏向力) 北右南左;赤道不偏。特别注意:画图时,视线方向要与箭头方向保持一致。 地转偏向力与河流相关的问题:偏向的一侧容易侵蚀,不偏向的一侧容易堆积。

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专题01 地球的运动规律 1.某船于2018年4月13日16时(当地时间)到达里约热内卢(22°54′S,43°11′W),此时深圳的时间为() A.12日3时B.12日11时C.13日5时D.14日3时 读部分月份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图,回答2~3题。 2.曲线e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5月B.8月C.11月D.12月 3.图中三条昼夜长短分布曲线能够明确表达出的规律是() A.冬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全为极昼 B.赤道昼夜等分只出现在春秋分日 C.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D.纬度数相同的南北半球两地,一地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 下表为石家庄、),读表完成4~5题。 4. A.①—武汉B.②—杭州C.③—石家庄D.④—福州 5.该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如图),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家乡潍坊市(36.5°N,119.1°E)进行实地考察。该学习小组观测太阳,此时太阳处于正南方位,仰角为60°。下图为观测到的某居民楼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读图回答6~7题。 6.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B.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C.当日昼长夜短D.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7.为了冬至时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学习小组建议居民将太阳能集热板() A.调整方向B.不用调整C.角度大约上调9°D.角度大约下调9° 某人随队友于12月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所示),休息了12个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据此回答8~9题。 8.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A.东B.西C.南D.北 9.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A.70°W75°N B.75°E80°S C.75°E68°S D.105°W80°S 甲、乙、丙为我国某地300 m ×300 m范围内新建居民区的三个规划方案。三个方案中①~⑥为居民楼,

地球运动的规律总结

江夏一中 陈安德老师总结归纳 地球运动的规律总结 1、 昼夜更替周期问题 若飞机每小时向东飞行a 经度,则昼夜更替周期为x=36015+a 若飞机每小时向西飞行a 经度,则昼夜更替周期为x=36015-a 2、 有关日期判定问题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大日期变为小日期的那条经线是1800 , 由小日期变为大日期的那条经线可由它与1800 经线的夹角推算出来,它的时间为小日期的24点或大日期的0点。 3、 北半球某纬度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北极圈内某纬度极昼的天数等于南半 球南极圈内相同纬度的极夜天数。但两地的极昼天数不会相等,因为地球公转速度不等。在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之和相等。 4、 在太阳光照图上,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可视为当日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5、 当极圈内某区域为极昼时,晨昏线相切点所在经线为0:00或24:00,为极夜时,晨昏 线相切点所在经线为12:00 6、 当晨昏线与某纬线相切,相切点所在经线为0:00或24:00,则该纬线至极点区域出现 极昼现象,此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同一半球的余角纬度;如果相切点的经线为12:00,则该纬线至极点区域出现极夜现象,此日太阳直射纬度为另一半球的余角纬度。 7、 已知某地出现极昼,又知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H )和0:00的太阳高度角(最小H ), 求该地的地理纬度: 地理纬度=900 — 最大H — 最小H 2 直射点纬度=最大H + 最小H 2 8、 出现极昼现象的最低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或H 2 =直射点纬度 9、 日出方位:除极点外,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各地日出方位为东北,东偏北多少就是太 阳直射点的北纬度数;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各地日出方位为东南,东偏南多少就是太阳直射点的南纬度数;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时,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方落下。物体影子的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 10、一年中最大昼长与最小昼长之和等于24小时。 最大昼长 — 最小夜长 = 昼长最大差值 昼长变化幅度=(最大昼长-12)×12=(12-最小昼长)×12

地球的运动规律总结1

地球的运动规律总结 一.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变化规律 1.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规律:除南北两极为零外,处处相等,均为15o/h 2.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为零,赤道处最大。 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冬至日,地球不在近日点) 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夏至日,地球不在远日点) 三.太阳光照图上判断节气的方法 1.判断投影方位:极点俯视图、侧视图、方格图(圆柱投影) 2.找出太阳直射光线(即对准地心的那条太阳光线) 3.判断晨昏线的位置 ①北极圈极昼(南极圈极夜),则为夏至日; ②南极圈极昼(北极圈极夜),则为冬至日; ③全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和经线圈重合),则为二分日; 四.晨昏线性质小结 1.晨昏线是地球上的一个大圆,把地球等分为两个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 2.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高度为0 3.晨昏线只在二分日与经线圈重合,其他时间和经线圈斜交; 4.晨昏线始终和赤道相互平分 ①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和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18点; 五.时间计算 1.太阳直射的经线上任何地点,地方时为12点 2.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 3.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当天0点(或者前一天的24点) 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 2.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3.太阳直射点在a(南或北)半球,则a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往a方向昼长越长。 4.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日出时间=12-昼长的一半; 日落时间=12+昼长的一半; 八.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定义:在地方时12点时,该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2.计算公式:H=90o-纬度差 ①纬度差必须为正; ②纬度差:所求地点的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间的差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①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距离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热带、南北寒带范围的大小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一致 南北温带的范围的大小变化与黄赤交角的大小变化相反

地球运动基本规律学案

地球运动专题----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及黄赤交角 一、 知识构建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运动基本特征 二、自主预习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 思考: 从南极上空和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有何不同,如何根据经纬度的变化确定地球自转的方 向? 从南极看 从北极看 请在图中标注出地球运动的方向 2.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随观测参照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一般以太阳和天空中的恒星为参照物,相应的周期我们分别称之为 日和 日。 分析“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判断A 为 , B 为 。 注意: 恒星(除太阳外)距离很遥远,不论地球公转到何处,所看到的恒星方位几乎不变 结论: 恒星日 (3600)——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360059')——昼夜交替的周期 3.地球自转速度 (1)角速度; (2)线速度; 注:纬度60度的地方的线速度是赤道的 思考: 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 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有何关系?线速度呢? 2. 我国四大航天发射中心(酒泉、太原、西昌、文昌)所在处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有何异同? 3.在野外看北极星确定方向,看北极星的仰角与所处的经纬度有关吗?有何关系? 例1.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 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 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二)、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 (2)周期:一恒星年:。 (3)速度 在公转示意图上标出地球公转运动方向、近日点、远日点与冬至日、夏至日的位置?公转速度有何特点? 思考:南极附近与北极附近极昼、极夜天数相等吗?为什么? 例2:每年的6月7日~8日,是学子们要信心十足地走进高考考场,为 社会、父母和老师交上满意答卷的不平凡日子。据此回答下题。 高考这三天,地球公转到的位置在右面示意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第一讲地球的运动规律 考点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1.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比较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 意 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绕地轴旋转,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 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夹角 (1)轨道为黄道,是一近似圆的椭 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 点上,地球位置有近日点(1月初) 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 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23时56分4秒, 是真正周期 (2)太阳日,自转360°59′,24小时,是 日常所用周期 (1)恒星年,公转360°,365天6 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 (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 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 常所用周期 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他各点均 为15°/小时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 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

(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例1】读中心点为地球某一极点的示意图,M为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箭头表示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方向。阴影部分为2008年2月28日。据此回答(1)-(2)题。 (1)下面关于图示中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在北极上空看到的半球示意图 B.a点角速度大于b点 C.b点的线速度大约为a点的一半 D.a、b两点同位于东半球 (2)关于该通信卫星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M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比a点大 B.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个恒星日 C.M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24小时 D.在b点观察到M的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运动

第三节地球运动题库(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第三节地球运动题库(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知识点 考点 Ⅰ、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一、地球自转的含义 二、侧视图、俯视图中的自转方向 三、自转周期、自转角速度、线速度规律 四、公转的含义 五、公转的方向及周期、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日 期及速度特征 学习目标 理解和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规律和特征(理解课本15页活动里的表格) 一、地球自转的含义 二、侧视图、俯视图中的自转方向 三、自转周期、自转角速度、线速度规律 基础组 1.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 .地轴的空间指向是随季节而变化的 B .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C .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D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24小时,叫一个恒星日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 ) A. 一般来说,地轴的空间位置随季节而变化,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斗星附近 B. 从北极上空来看,地球自西向东逆向自转;从南极来看,地球自东向西顺向自转 C. 地球自转一周360°,所需要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叫一个恒星日 D. 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3.下列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 4.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该图表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B、图中A点的地理纬度是南纬23026ˊ C、A点在的东南方 D、A点比B点的自转角速度稍大

5.右图中A 、C 、D 、E 、F 各点中,与B 点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相同 的有几个……(D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6.北京(40°N )和广州(23.5°N)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C )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D 、线速度相同,角速度广州小于北京 2003年10月15日9时,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在短短的20多小时里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后顺利返回。请根据资料回答7~8题。 7.在飞行中,杨利伟约见到几次日出现象? ( B ) A.1次 B.7次 C.14次 D.28次 8.“神舟”五号在太空运行的速度与赤道上的地球自转速度相比 ( A ) A.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大些 B.角速度,线速度都较小 C.角速度,线速度都较大 D.角速度大些,线速度相等 9、位于地球上空的同步人造卫星,其绕日公转的速度与地面上对应点的自转速度相比较、两者的:A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 D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10.(安微省育英高中2010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标出公转方向,地轴上标出自转方向。 33、读昼夜半球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 (2)A 、B 、C 地,地方时较早的是 ,地球自转线速度较快的是 。 A 、B 、C 三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点。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地球 呈 时 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 时针方 向旋转。 ③④①② B D C A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部分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部分1、常见图形(重点) 2、常见变式图 3、其他类型图 ① ② ③ B ④ B 太阳 远日点 (7月初) 近日点 (1月初)

北极星 a b c

1、读下面的图回答: (l )当AB 为晨线时,此日是 12月22日 前后,判断理由是 BAC 内为黑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 。 (2)当DF 为昏线,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位置是 北纬23度26分 (3)当AC 为晨线时,此日是 夏至节气; 当DE 为昏线时,此日是 冬至 节气;当AD 为晨线时,此日是 春分或秋分 节气。 (4)若DE 为晨线时,此刻北京时间是 20 点;当北京时间是8点正,DF 是 晨线 线。 (5)当H 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G 处区时为6点则此时昏线是 D 、 F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回答2~3题。 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甲地时间为 A .8时 B .9时 C .15时 D .16时 3.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北京时间为 A .6 日 8时 B .7日8时 C .6日20时 D .7日20时 下图为某日1500E 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4~7题。 4.太阳直射点位于 A .00 B .200N C .200S D .23026'N 5.甲地的昼长时间为 A_8h B .10h C .14h D .16h 6.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 .5:00 B .9:00 C .17:00 D .19:00 7.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 两地同时迎来日出,乙地位于甲地的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8.下图为“北京时间16点、太阳直射A 点时的光照图”,A 点的是纬度20°N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图和晨昏线(二分二至图)--太阳直射点-方向判断 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等太阳高度线图) 昼夜长短 时间的计算--日期变化(日期分界线)

地球的运动规律

专题讲座地球的运动规律(学案) 主讲李武德时间2016、3、30 考点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3、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美国科学家预言: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会有极光、停电等现象出现,很快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回答问题。 1、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短波通讯中断 B.信鸽丢失C.指南针失灵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考点二、时间计算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题。 1、T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2、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3、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B、1/3 C 、1/2 D、3/4 考点三、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doc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标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

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示例 〖导入新课〗 1.提问方式:说出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 2.演示方式:学生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并说明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昼夜交替的教学〗 1.演示: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 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 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板书: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昏为0度) 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地方时的教学〗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地球仪讲解,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引出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等概念,并且要求学生在赤道投影和极投影地图上学会如何辨别晨线和昏线。接下来要说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以及一天之中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随着地球自转,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最后,联系到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是太阳日制约着人类的起居作息,二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不长,使地球表面温度变化不致过分剧烈,保证了地球上的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讲解:昼半球和夜半球、晨线和昏线、太阳高度的概念,一日之内太阳高度的变化。强调:①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保持垂直的关系;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0度;③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④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阳日;⑤地球上昼夜交替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对某点地平面的倾角(一天中,正午最大,早晨和黄

2017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3地球的运动规律讲学案(含解析)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规律 (1)从考查内容看,主要侧重于考查地球宇宙环境的探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方时、区时、日界线、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变化及四季的变化等主干知识。 (2)从命题形式看,有两大规律:一是直接以光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试题设计。 (3)从能力要求看,本讲侧重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等。 2017复习中注意:①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各种图形对基本原理、规律进行阐释。②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特别是结合时事新闻进行地方时、区时和时区的计算以及季节的判断。③注重原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相关计算等问题。 一、地球及其运动规律中的“对称”法则探究 地球的球体形状决定了其有多方面的对称性表现及地理意义,主要表现见下表: 对称中心对称要素特征地理意义 地心对跖点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度 数相等;经度数互补且分 属东、西经度 ①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②一点的昼长与另 一点的夜长相等;③两点的季节往往相反 赤道纬线(度) 两点分属南、北半球,纬 度数相等 ①两点线速度和角速度相等;②一条纬线的昼长 与另一条纬线的夜长相等;③两点的季节往往相 反;④两点位于同一经线时,地方时相等 地轴经线(度) 两条经线度数互补且分 属东、西经度 ①两经线分属于东西半球;②两条经线的昼夜变 化趋向相同 春分日(或秋分日) 时间 距离春分日(或秋分日) 的时间天数相同 以春分日(或秋分日)为对称分布的两日,一日的 昼长等于另一日的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相反 夏至日(或冬至日) 时间 距离夏至日(或冬至日) 的时间天数相同 ①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的两 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方位相 同;②同一半球以夏至日(或冬至日)为对称分布 的两日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相反

地球运动特点及意义

学案1 地球运动的特点及意义 【考试说明解读】 1.认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2.理解造成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 3.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变化规律及原因。 4. 分析昼夜交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知识梳理】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的自转 ①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地轴北端始终指向______附近。 ②方向:从侧面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③周期: ④速度:角速度:除了,其它各地都相等,约等于。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级,极点的线速度为。 2.地球的公转 ①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②方向:同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侧面看,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俯视,时针方向旋转 ③轨道:概念:地球公转的轨迹 形状:近似正圆的轨道 对地球的影响:近日点:时间;远日点:时间。 ④速度:近日点的速度较,远日点的速度较。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产生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分界线: 周期: 2.地方时:概念:因不同而不同的时刻 经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经度相差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 经度相差15秒,地方时相差 时区:划分目的:避免地球上无数个地方时给人们活动带来的不便 划分标准:全球共分24各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度,东、西十二区各跨经 度7.5度,合为一个时区。 区时:每个时区的的地方时称为这个时区的

计算方法: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 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原则上以经线作为日界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赤道上偏。 应用:大气运动、洋流的运动等。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自转:赤道面 夹角23.26‘黄赤交角 公转:黄道面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 周期:一个回归年 过程:3.21 6.22 12.22 3.21(在箭头上标上运动方向)赤道赤道 3.昼夜长短的变化: 赤道: 北半球夏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冬至日:昼夜长短随着空间(纬度)的变化规律: 春秋分: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时间变化过程及规律:随直射点南北移动而改变 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由直射点向 5.四季的划分 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思维训练】 1.能不能画图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侧视图和俯视图) 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在什么纬度地区最适合? 3.你能否判断当地球处于图中A、B、C、D四点时北半球的节气?说出你的判断依据。 4.假如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还有没有昼夜交替现象?如果有,昼夜交替的周期如何?

02_地球运动规律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时空分布规律,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3.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轨道特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以重大时政事件为背景,考查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2.结合图示有关资料,尤其是日照图,考查地球自转与经度变化、时间计算、昼夜长短。 3.结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示或日照图示考查季节判断、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以实际生活知识,如楼间距、太阳能热水器等为切入点,考查太阳高度的计算。 4.结合光照图,综合考查昼夜长短及季节变化规律的判断。 1.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计算时具体可分为四个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如6时经线、18时经线、0时经线、12时经线。 (2)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上图中求E 点的地方时,以D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 点位于D 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 点地方时,以B 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 点位于B 点以西,应“西减”。 (3)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 点所在经线与ND 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4)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 点地方时为12:00+15°45°=15:00,F 点地方时为24:00-15°45°=21:00。 2.区时的计算 (1)计算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得商+余数),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1;若余数<7.5°,则时区数为商。(注: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2)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 ①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 ②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3.日期分界判断技巧:在判断日期时,一般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加减日期时要注意月份甚至年份的变化);再根据太阳直射或其他时间信息,找出零时线的位置;由零时线向东至日界线的范围为早一天,由零时线向西至日界线的范围为晚一天。 (1)0时经线:0时经线东侧日期较西侧的早。向东越过0时经线加一天,向西越过0时经线减一天。 (2)国际日界线:国际日界线西侧日期较东侧的早。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减一天,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加一天。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单项选择题 [2013·北京东城区统测二]下图为1954~200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形成梅雨的天气系统及出现时间分别是() A.高压中心,3~4月B.低压中心,4~5月 C.锋面,6~7月D.反气旋,7~8月 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出现于每年的6~7月,是由于江淮准静止锋长期徘徊于该地区而形成的长期阴雨连绵天气。故C 项正确。 答案:C 2.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解析:结合图例分析可知,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负相关;安徽北部呈正相关,南部呈负相关;在图示西北部呈正相关;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示区域东北部,相关值在0.2以上。故四个选项中只有D项正确。 答案:D 3.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讯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解析:太阳黑子数目最多时,耀斑也会增强,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干扰最大。此时,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减弱的地区广。漠河不在极圈之内,不会出现极昼极夜。故B为正确选项。 答案:B [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二模]图中①②两处小圆圈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读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在②处

B.E点所处的虚线为昏线 C.此时济南昼短夜长 D.北极点太阳高度角为15°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①②两处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则135°E 为太阳直射经线,图示范围大部分为白昼,观察图北半球昼长夜短,确定太阳直射在①处,E点所处的虚线为晨线,经计算,北极点太阳高度角为15°。D选项正确。 答案:D 5.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 A.11∶00B.10∶44C.11∶16D.12∶00 解析:135°E为太阳直射经线,即中午12∶00,北京的地方时即116°E的时间,与135°E相差19°,相差1小时16分钟,可得10∶44,B选项正确。 答案:B [2013·辽宁省五校协作体联考]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莫斯科旭日东升B.开普敦艳阳高照 C.北京夜幕深沉D.纽约夕阳西下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作者:————————————————————————————————日期: ?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两个方面,首先,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的轨道面,它影响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 的区分;其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 认识和利用它们的周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日制度和计时制度。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 401太阳的回归运动 §401-1太阳回归运动和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 地球上之所以有四季递变和五带区分,其根本原因在于黄赤交角,即黄道面对于赤道面的倾斜;而其直接原因则是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具体地说,天球上的太阳,半年在天赤道以北,半年在天赤道以南。这是因 为,黄道的一半在天赤道以北,另一半在天赤道以南。太阳的这种运动,是其周年运 动的另一个侧面,称为太阳回归运动。它在天球上所能到达的南、北界线,称为南、北回归线。回归运动的周期便是回归年。回归运动、回归线和回归年,是同一事物 的三个不同的侧面。 太阳相对于天赤道的回归运动,也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对于地球赤道的往返运动:半年直射在北半球,半年直射在南半球;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移动。地球 上的南北回归线的概念,也是相对于太阳回归运动而言的。 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这是地球的一个大圆。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晨昏圈便在南、北极两侧摆动,摆动的幅度也是23°26′。在这个纬 度范围内,有极地区域特有的天文现象——极昼和极夜,故南、北纬66°34′的两 条纬线,被称为南、北极圈。 太阳回归运动的主要表现,在于太阳赤纬的周年变化。在天文上,我国的二十四气和西方的十二宫,是按太阳的黄经划分的;然而,在地理意义上,它们之间更加 重要的区别,在于太阳赤纬的不同。前面说过,天体的周日圈,就是该天体所在的赤 纬圈。因此,天体赤纬的变化,意味着它的周日圈的改变。不同赤纬(或周日圈) 的天体,有不同的出没时刻(与方位)和中天高度。太阳赤纬的变化,影响各地的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二者都是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 太阳的赤纬随其黄经而变化。不同的太阳黄经总是与一定的太阳赤纬相对应,其大小可以解球面三角形方法计算。 sinδ=sinεsinλ=sin23°26′sinλ sinδ=0. 3977sinλ或sinδ=0.4sinλ §401-2太阳回归运动与地球公转 太阳的回归运动及其赤纬的周年变化,是太阳周年运动的一个侧面。太阳周年运动本身,是地球公转的反映,因此,从根本上说,太阳的回归运动,必须用地球的 公转和公转轨道来说明。 从每年的南至日到次年的北至日,地球从轨道上的最北点移到最南点,行程约为470 000 000km(轨道周长的一半),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约300000000km(轨道 平均直径),其中有向南分量为300000000km×sin23°26′=12000 0000km。在这期间,太阳在天球上相应地从黄道的南至点移到北至点,其赤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

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

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地球运动 专题复习教案

专题二地球运动 高考重点:一、从考查内容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宇宙环境、地球运动规律及其意义等主干知识。 二、从能力要求来看,高考侧重于考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断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注重考查地理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整合。如日照图的变形、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应用和延伸等。试题更是侧重于考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从命题形式上看,有两大特点。第一,以社会热点问题和现实生活情景作试题的素材来进行设计。命题的切入点越来越体现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第二,逐步趋向与地理环境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等环境要素的综合。 命题趋向:近些年来宇宙探索、航天发射成为热点事件,随着我国海南第四航天发射中心建设、神舟七号发射,我国航天强国梦的实现,以此为材料的试题似将大量出现在试卷中,试题的难度会略有加大。 知识要点 测试要点一: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天体与天体系统(由小到大):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恒星系和河外星系,总星系。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十分相似年,即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有相似之处。 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1)地球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2)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宇宙环境:①公转轨道固定,大小行星互不干扰,安全;②太阳光照条件相对稳定(2)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条件适中,才存在液态水;②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并经过长期演化形成为适合生物呼吸、生存以及昼夜温差不大的大气层;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 测试要点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②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取之不尽、稳定、廉价又无污染性,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③影响地球的天气与气候。④使极地上空产生极光现象。 测试要点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1)方向:自西向东。(2)周期:23时56分4秒(1恒星日)。(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表面的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纬度越小线速度越大,纬度越大线速度越小。 2、地球公转:(1)方向:自西向东。(2)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1恒星年)。(4)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3、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引起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3月21日和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时。(2)地方时表现为东早西迟,经度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