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重点章:第二、四、九、十、十一、十二、十五、二十、

?次重点章:第三、八、十四、十八、十九、十六、二十一章

?一般章:第一、五、六、七、十三、十七章

?第1编德育心理

?第一章德育心理概述

?第一节我国传统的德育心理思想?一、关于道德认识的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非常强调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起的作用。为了迎合不同时代统治阶级培养人、实现其封建统治的要求,他们又提出了一整套伦理要求。他们还对道德评价予以高度重视。?二、关于道德情感的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总是把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论述。他们还注重把诗歌、音乐作为陶冶学生道德情感的手段。?三、关于道德意志的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对道德意志的作用也很重视。他们认为,要利用艰苦的环境条件来磨练人的道德意志。

?四、关于道德行为的思想

?在知行关系上,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特别强调行的重要。这反映在德育心理方面,就是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培养。?五、关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思想?(一)内求说

?人的品德生来就存在于自己的心中,只需向内心去求,就可以得到它们。?(二)外铄说

?人的品德并非内心所固有,只有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才能得到它们。

?必须指出,内求说和外铄说并非绝对对立,不过是着眼点不同罢了。

第二节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

现今品德心理研究的理论构思和研究方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掌握的一系列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从这些道德概念和观念中逐渐形成的观念体系(道德观)。

?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评价一般包含两类问题:一类是个体对别人的是非对错的道德判断和推理;另一类是关于个体知觉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善恶。

?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是道德认识,而其核心因素是道德判断能力。

?二、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激发一个人道德行为的主要内部动力。情操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立身处世的态度是另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三、道德行为

?观察学习、思维表征作用、自控作用与道德行为

?四、道德价值取向

?道德价值观念对人的行为决策往往起着重大的作用。信念蕴涵着价值的意义。?第三节德育心理研究的任务

?总的来说,德育心理研究的任务是要把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研究与品德教育实践相联系、相结合。

?德育心理研究的具体任务应该是

?第一,揭示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中一些心理品质的形成过程及其规律性。

?第二,查明并揭示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中出现的新东西。也就是要鉴别出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方式的价值取向上的新品质。

?第三,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每一年龄阶段中品德培养的具体内容。

?第四,怎样评定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发展。

?第四节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

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实验研究法四、经验总结法

?第五节德育心理研究的意义

?一、德育心理研究的理论意义

?近数十年来,道德认知心理学家把道德判断和道德推理这类认知问题纳入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逐渐形成了一种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揭示出人的道德观念从认知的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的序列发展过程。这些新成果使人们深信,过去仅靠思辨论证的人的道德现象,可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与此同时,道德哲学也可从心理科学对道

德现象的某些实证研究中汲取新的营养,用以进行新的哲学思索。这对道德哲学和心理科学两方面的进步和繁荣无疑都是有利的。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认为,德育心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德育心理研究的实践意义

?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以德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规律为基础。根据儿童和青少年品德发展研究中得的资料,对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阶段要求以及实施方法作出心理学的分析,使之符合他们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考题:简述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和任务。?第二章道德认识的发展

?第一节道德认识发展概述

?一、道德认识发展的涵义

?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自觉的、自我评价的、受自己观念指使的人格倾向。个人按他所处的社会集体的行为准则自觉地去行动和决策,必须首先对这些道德准则有所认识,必须掌握一系列的道德概念,形成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只有这样,他才能对行为的是非善恶等道德上的因果关系作出道德判断和评价,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他自己的道德观念体系。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属于人的道德认识方面的问题。

?在品德心理领域中,对儿童青少年的道德认识过程的研究取得的成果最为丰富、全面,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皮亚杰、柯尔伯格。

?二、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一种是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另一种是社会化的过程。

?三、道德认识的检测

?检测一个人道德认识的潜在结构,主要是看他在面对与人或与群体间各种冲突性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人的不同要求时,优先选择的是什么。

?第二节道德观念的发展

?一、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儿童道德判断》一书。在皮亚杰看来,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社会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通过实证性研究,皮亚杰揭示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水平。

?(一)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皮亚杰在分析研究中发现,儿童对规则的意识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变化的。早期儿童在虽然已能意识到游戏规则的存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游戏规则是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动准则。只有当儿童意识到有一种义务去遵从这些规则时,规则对这些儿童来说才能成为他们的行动准则。因此,在分析儿童的行为时,必须善于把只是以满足规则为目标的行为与包含义务意识的行为区分开来。义务的意识是皮亚杰用来标志儿童道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二)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客观责任:根据行为者行为客观上造成的后果。

?主观责任:根据行为者行为的主观意向性。?皮亚杰通过对儿童过失行为或说谎行为的道德判断研究发现,客观责任在年幼儿童身上首先出现,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主观责任则出现稍迟,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增。两种道德判断过程部分重叠的过程就是道德法则内化的内化阶段。?(三)从服从到公平或平等再到公道(公正)

?“7岁、10岁和13岁是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这年龄阶段儿童的公正判断分别以服从、平等和公道为特征。?(四)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处罚

?抵罪性惩罚:在年幼儿童看来,谁犯过,谁就该接受惩罚以抵罪,且惩罚要严厉,最严厉的惩罚将是最公正、最有效的。?报应性处罚:在年长儿童心目中,谁犯过,谁就会遭到同辈集体的报应。

?抵罪性惩罚是儿童在成人的约束和强制条件下的产物,带有专断的性质,是他律道德的表现;报应性处罚是儿童同辈间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的产物,不带有专断的性质,是自律道德的表现。

?(五)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到自律

?年幼儿童出现他律道德,源于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他

律水平逐渐过渡到自律水平,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认识上的成熟逐步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在同伴间建立了真正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关系,增强了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的能力。

?综上所述,从他律到自律是贯穿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理论的一条思想主线,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具有客体性,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为儿童自己主观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具有主体性,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二、我国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皮亚杰从个体发生的角度探索道德形成和发展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一)李伯黍等对儿童的行为责任判断、公正观念和惩罚观念的研究(二)李伯黍等对我国儿童一些特定的道德观念形成和发展的研究

?第三节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创造性地继承了皮亚杰的研究路线,形成了品德心理领域的认知发展学派。在多年探究(包括追踪和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勾勒了道德发展的年龄趋势。

?一、道德发展阶段

?柯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对10——16岁的青少年进行研究,提出了青少年德性发展的六个阶段。

?(一)阶段1和阶段2是把个人得失作为评估手段来决定道德上的是非。凡是给个人带来有价值结果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

?(二)阶段3和阶段4从注重对个体的结果转向注重社会组织成员的结果。是与非是根据对社会期望的因循、遵守程度来决定的。

?(三)阶段5和阶段6是从因循观念转向道德原则定向观念。是非问题是由社会契约、人的固有权利以及德性普及原则来决定。

?概括说来,道德控制的发展是从个体水平经由社会水平向道德观念水平发展的。?二、道德阶段的年龄趋向?柯尔伯格的道德阶段实质上代表着一个统整的发展序列,阶段1和阶段2的道德推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阶段5和阶段6的道德推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减。?三、批评与反批评

?四、道德判断的测量

?道德判断的测量是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道德判断的测量就是分析被试在道德交谈中所表述的可观察的道德思维模式。

?柯尔伯格的“假设—演绎认识论”的理论体系建立在大直觉的基础上。?他通过自己建构的“标准问题记分系统”(SIS)来测量和分析被试在道德交谈中的思维模式。SIS应用三种互相联系着的手段:道德两难、深入查询和测量单位。?思考题:1.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涉及了哪些问题?

?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及年龄趋势。

?第三章道德情感的发展

?第一节道德情感发展概述

?一、道德情感的涵义

?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评价自己或别人的思想、意图和举止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激发人们思想行为的重要的内部驱动力量。

?二、道德情感的作用

?(一)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的激发力量与驱动力量

?(二)道德情感的认识对道德行为的调控作用

?道德情感的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道德情感的知觉和理解。

?(三)移情或通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

?第二节高尚情操的发展

?一、情操的涵义

?我国学者通常将情操理解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与坚定的行为方式(操守)的结合。?二、情操的分类

?(一)道德情操/感、审美情操/感和理智情操/感

?(二)爱的情操、恨的情操和敬的情操?三、情操的发展

(一)影响情操发展的因素

(二)情操发展的趋势

?1.情操的对象范围不断扩大,并且从具体向抽象发展2.情操的社会性程度不断提高3.情操的独立性逐步增强

?四、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立身处世态度的形成

?立身处世的态度:对己对人对事的态度。?一、态度及其构成要素(一)认知因素(二)情感因素(三)意向因素

?二、立身处世态度的类型

(一)傲慢莽撞、盛气凌人的立身处世态度(二)怯懦退缩、与世无争的立身处世态度(三)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三、胸襟坦荡、开朗坚定的立身处世态度是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四节移情或通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或通情:情感上的相互分享现象。移情或通情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指个体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去,分享他人的情感;另一方面,指个体的心理活动跟随他人,受他人的情感引导。

?一、移情或通情作用及其产生的条件?(一)移情或通情的作用

?移情或通情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激发和促进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动因。

?(二)产生移情或通情性情绪体验的三个条件

?道德情绪归因:指个体根据他对行为当事人情绪反应的知觉、根据他对行为当事人所出处境的理解而作出道德情绪原因的推论。?1.对他人的情绪表达的觉知2.对他人所处情境的理解3.相应的情绪体验的经验?二、移情或通情能力的发展

?移情或通情性情绪体验的发展具有三种水平:(一)个体水平(二)社会水平(三)综合水平

?三、移情能力的发展是道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思考题:略述移情或通情能力的发展。?第四章道德行为的发展

?第一节道德行为发展概述

?道德行为在个体品德心理结构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考察人之德性的重要依据。同时,人的道德行为又具有复杂性,因为其发生会经历一定的心理过程,且受动机与后果所影响。

?一、道德行为过程的构成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雷斯特把人的道德行为过程概括为四种成分:?(一)解释模型;(二)作出判断;(三)道德抉择;(四)履行道德行动计划

?第二节观察学习与道德行为

?一、什么是观察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学习者通过对榜样人物的示范行为进行观察所产生的替代性经验。当儿童看到被模仿者的犯规行为受到惩罚,从中便习得了“犯规受罚”的经验。

?二、观察学习的阶段和过程

?(一)观察学习的两个阶段:班杜拉的经典实验(二)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三、观察学习对道德行为的影响

(一)形成新的行为(二)消退已有的行为(三)抑制已有的行为(四)解除已有行为的抑制(去抑制)

?四、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

?(一)影响获得的因素

?影响获得阶段的因素与该阶段的注意、保持两个内部认知过程有关。

?(二)影响操作的因素

?影响操作阶段的因素与该阶段的复线、动机两个过程有关。

?第三节思维表征作用与道德行为

?思维表征作用,是社会学习理论研究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一、什么是思维表征作用

?思维表征作用,指一个人运用语词符号来获得或表示相应的认知性表象的一种心理活动。

?二、两种思维表征作用

?(一)表征未来结果的能力:能够运用语词符号在头脑中表征未来结果。(二)确立行为目标的能力:能够为自己的行为确立明确的目标。

?三、思维表征作用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一)凭借思维表征活动来概括过去的道德经验,并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二)运用思维表征活动来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并支配个体的道德行为(三)利用思维表征活动来明确当前的行动目标,并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

?第四节自我调节过程与道德行为

?自我调节过程,是社会学习理论研究涉及的又一个领域。

?一、什么是自我调节过程

?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是个体自身行为改变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个体选择、组织、并改变着作用于他们的刺激物。他们会凭借自我生成的诱因和后果对自己的行为施加影响,正是这种行为自控能力,个体才能成为自身行为改变的主要动因。

?二、自我调节过程的机制

?(一)行为过程的自我参与(二)在行为过程中的自主认知加工(三)对行为发生原因的内归因

?三、自我调节过程对道德行为的影响?(一)有助于增强人的行为的内部动(二)有助于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三)有助于培养人的某些特定行为

?思考题:简述雷斯特关于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模型。

?第五章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价值观的科学界定

?(一)对价值观的科学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阿尔波特的研究,制定了一份“价值观研究量表”。

?(二)马斯洛的动机理论体系:指出人类有两类需要,生理需要和高级心理需要,后者包括社会性需要和创造性需要。这两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成金字塔形排列,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三)美国心理学家罗卡奇的开创性工作将价值观研究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罗卡奇将价值观界定为行为方式和终极状态(目标状态),使这一领域突破了原有价值工具所测量的内容。罗卡奇把价值观区分为工具性和终极性两类,体现了他对价值观的深层结构的认识。

?二、价值观辨析学派的兴起

?在品德心理领域中,价值观辨析学派主要通过价值观辨析与赋值策略来促使人们对各种道德判断和伦理思考的知晓和明辨,以此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此学派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了重视。

?代表人物有拉斯、西蒙和哈明,三人合写《价值观与教学》。

?此学派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西方道德教育在传统上主要奉行极权主义方针。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交通和信息传播手段等的日益发达,极权主义的道德教育方针陷入了困境。于是在道德教育领域出现了文化相对主义。然而它最终还是适应不了西方社会千姿百态的道德伦理观念。于是价值观辨析学派应运而生。

?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价值观的形成:三过程七阶段?1.选择:a.自由地选择,b.从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c.对每一可选择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后选择;2.赞赏:d.喜欢这个选择并感到满意,e.愿意公开这个选择;3.行动:f.按这一选择行事,g.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

?(二)价值观的发展

?一个人选择某一道德规范,经过这一系列过程后,这一道德规范就内化为他的道德价值观念。只有当它成为道德价值观念并构成道德价值观念系统后,才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可以持久地指导人的行为。

?四、价值观辨析

?价值观的根本点就是帮助儿童利用理性思考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以及辨析和实现他们的价值观念;鼓励学生辨认自己的价值观念,以及这些价值观念与其他价值观念的关系,揭示并解决自己的价值冲突,将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别人的交流,以及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价值观辨析方法基本上是诱导性的,从特定的团体经验逐渐转移到有关自我认识和自我直觉的一般观念。教学过程中运用价值观辨析方法涉及如下几个基本因素:第一,教师必须诱导学生的态度和价值陈述;第二,教师无判断、无批判地接受学生的思想、感情、信念和情感;第三,教师必须向学生提问题以帮助他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二节正确、健康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总体而言,个体的人生观是其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体现。

?一、人生观的涵义

人们对人生的看法,归结起来,其核心不外是生死观和幸福观,也就是在人生的过程中,对生命的存在和归宿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对什么是幸福,如何去获取幸福究竟抱什么样的看法。

?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

?人生观蕴涵着价值的意义,因此人生观的研究引进价值观念,能较好地反映个人的人生观信念的本质;同时,价值观念具有明显的质与量的特征,便于对人生观进行实证性研究。

?第三节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一、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好处于对自然、

社会及自我认识和理解的发展的转折时期。从道德发展的角度看,

?(一)他们虽然已经具有许多较为复杂的道德观念,但都是一些杂乱、零碎的、暂时性的、尚未固定的观念结构;

?(二)他们虽已发展出高度的自我敏感性,但这种自我敏感性能否外投、能否转化为对他人的敏感性,还需要妥善引导。?(三)世界观的形成也不单纯是一种认识过程,而是与各种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意志性格特征密切联系着的。这些情绪体验和意志性格特征表现为面对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思想政治问题时的态度,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坚强毅力。

?二、科学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一)把握好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关系

?内因指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外因指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

?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西方对于人的德性的形成和发展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心理学观点:一是成熟主义的观点,二是行为主义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类似于我国古代思想家的内求说和外铄论。?(二)把握好量变与质变的辨证关系

?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发展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他们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各有其不同的矛盾特殊性,因而学校德育工作也该按其自身的规律来进行。

?思考题

?试述价值观辨析学派关于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论说。

?第六章德育模式

?第一节德育模式概述

?一、德育模式的涵义

?(一)模式:指事物各部分或元素组成整体或完形的一种紧凑统一的结构形式。?(二)德育模式:是由德育工作过程中诸多内外因素所构成的复杂成分折射出来的。?二、德育模式的功能

?(一)提高道德教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

?(二)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发展?三、德育模式的种类

按照品德心理结构,可以把德育模式分为五类:(一)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德育模式(二)培养道德情感的德育模式(三)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模式(四)促进道德社会化的德育模式(五)价值观辨析的德育模式?四、德育模式的运用

?上述五种德育模式对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是有益的。

?(一)德育工作者可以根据自己工作任务的需要,灵活选择和运用一定的德育模式,以使德育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二)德育工作者还可以参照这些德育模式,结合学生具体的思想品德状况,制定学期或学年的实施规划或工作体系,有计划地开展德育活动

?第二节发展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一、主要理论观点

?道德认知学说的基本原理是发展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建构和运作的理论依据。?(一)德性含有认知结构的方面。(二)标志一个阶段发展水平的道德观念在许多儿童的道德行动中反映出一致性;在一个儿童的许多道德行动中,道德判断的水平也是一致的。(三)道德阶段序列反映着逐步困难和复杂的顺序,因而也反映出不同的道德判断水平。(四)道德判断上的成熟预示着道德行动上的成熟。(五)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提供道德两难情境,是使儿童道德品质自觉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教育方略

?(一)小组道德讨论

?小组道德讨论的内容,一般是把儿童在家庭中、学校中和社会上的一些典型道德问题。

?(二)自主管理的组织活动

?班委会、学生自治会、团队组织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度假村等活动。?(三)道德氛围

?道德氛围指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环境中的道德气氛。

?衡量道德氛围有两个指标:第一,让学生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道德活动,使他们在直接的道德实践中能设身处地地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反观自己。第二,学生所处的学校、家庭和社区机构的道德原则水平的高低。

?三、模式范例

?第三节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的德育模式

?一、主要理论观点

?道德情感的发展中的基本原理是形成正确

的立身处世态度的理论依据。

?(一)人们的态度是建立在与其有关的出认知、情感和行动意向诸多成分的综合性的基础上的;(二)人们的立身处世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三)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信念仍带有初始性,道德情感的表现也不稳定,道德行动更缺乏定向性,往往会在不良时尚的影响下,形成某种立身处世的不正确态度。

?二、教育方略

?(一)信念重建(二)态度测量(三)情感沟通(四)察言观行

?三、模式范例

?第四节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一、主要理论观点

?现代社会学习理论的行为原理,是培养行为自控能力的德育模式建构和运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一)现代社会学习理论强调替代的、符号的、自我调节的过程在心理机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二)对替代性过程的认识,促使观察学习模式的形成。(三)促使学生行为自控能力的发展,主要在于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主角角色、培养行为决策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进行内归因和多从个人方面考虑应负的责任。

?二、教育方略

?(一)自我监督(二)自我评价(三)自我强化

?三、模式范例

?第五节价值观辨析的德育模式

?一、主要理论观点

?(一)心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观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方面的特征;(二)通过价值观辨析的各种赋值策略,可以帮助青少年形成完整、清晰的价值观念系统和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三)教师在价值观辨析活动中,既是他人价值观念的分享者,又是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四)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反映了他对世界和人生的信念,因而是整个价值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教育方略

?(一)认知选择法(二)情感分享法(三)行为决策法

?三、模式范例

?思考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自控能力??第七章道德发展的评定方法

?第一节品德发展评定方法的鉴定、设计和选用

?一、鉴定品德评定方法的标准?(一)信度:测验的一致性。1.初测—复测信度2.分半信度;3.等同类型信度;4.多种评价信度(二)效度1.表面效度;2.内容效度;3.构思效度;4.并存效度;5.预测效度(三)适用性(四)可行性?二、品德评定方法的设计

?(一)评定的内容受特定的道德含义所制约(二)设计品德评定方法的步骤和依据?1.设计品德评定方法的两个步骤:?(1)阐明包含于某一道德解释中的道德思维、情感和行为;(2)针对这些道德思维、情感和行为拟定评价项目或问题以进行测查。

?2.设计品德评定方法的两个依据

(1)在要求人们对道德事件进行判断时,要他回答自己对情境中的行为者的行为是怎样想的很重要(2)要求儿童在有控制条件的道德情境范围内反映他们的道德观念,更易于找出比较客观的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品德评定方法的选用

?品德评定方法的选用应该与人们考查的品德因素相匹配。

?第二节道德认识的评定方法

?一、个别谈话法

?(一)解释道德概念(二)对偶故事(三)多重选择(四)不完全故事

?二、纸—笔测验法

?(一)提供道德认知问题的测验(二)包含道德因果关系问题的测验(三)学业成绩测验

?第三节道德情感与道德价值取向的评定方法

?一、评定道德情感的方法

?(一)投射法

?1.图片故事测验2.造句测验3.完全故事和不完全故事

?(二)语义分化测验

?二、评定道德价值取向的方法?(一)谈话法(二)价值取向测验(三)学业成绩测验

?第四节道德发展一致性的评定方法?一、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一致性的评定方法

?(一)例证法(二)寻找逻辑关系(三)事后询问(四)自然观察(五)实验研究?二、道德认识或道德行为在时间上的一致性的评定方法

?(一)事后询问法(二)追踪研究(三)横断研究

?思考题:1.如何判断品德评定方法的优劣?2.评定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取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八章学习心理概述

第一节我国传统的学习心理思想?一、有关学习涵义的思想

?在我国古代,“学”与“习”两个字一般是分开来说的。学——效,习——鸟频频飞起,是说小鹰在学着反复飞翔。今之“学习”一词的含义,显然与我国古代的“学”与“习”二字联结在一起的涵义基本上相当的。所谓“学习”,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我国古代几乎所有的思想家、教育家都对学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二、有关学习过程及其阶段的思想

?学习的过程就是积累与贯通相结合的过程。学习过程可分为七个阶段: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立志涉及动机,其余六个阶段都直接与人的智力因素有关。

?三、有关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思想?首先,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其次,在学习中学生要对学习有情感,即乐于学习。最后,学贵有恒。?第二节学习心理研究的范围

?一、学习心理研究的发端及其影响?1903年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学习心理科学研究的发端。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赫尔、苛勒和我国的郭任远等进一步把动物学习行为研究引向深入,各自建立起一套有关学习的理论观点,企图用科学的手段揭示动物学习的奥妙,以解决动物乃至人的学习的性质问题。?二、学习的过程、迁移、动机

?(一)对学习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一般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两方面进行。?1.关于学习内容,心理学在传统上把它分为知识与技能两大类。广义知识观认为学习的内容均为知识,而知识有陈述性、程序性两大类。

?2.关于学习方式,对陈述性知识来讲,有指导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而对运动技能来讲,练习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而对智力技能来讲,样例学习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二)学习迁移研究:处理探讨迁移研究的设计与效果测量外,主要集中在迁移理论和迁移过程两方面。

?(三)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更加聚焦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以阐述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三节学习心理研究的任务

?一、研究学习性质,阐明各种学习的心理机制二、研究学习过程,把握不同学习过程的心理特点三、研究学习迁移,促进学习之间的积极影响四、研究学习动机,揭示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的心理规律五、研究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果

?第四节学习心理研究的方法

?一、实验法

?对变量的操纵与因果关系的揭示是实验法的基本含义。

?二、测量法

?测量法是通过心理测验或问卷收集数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三、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科学仪器收集被试信息的方法。

?四、个案法

?个案法是根据一定目的,选定一个或一些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

?个案分析的两种形式:第一,有一个已知的概括作出一个特殊的分析;第二,有特殊个案来发展一般的陈述。

?第五节学习心理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

?1.为教学论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2.帮助探索和揭示人的认知活动的机制与规律3.丰富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2.有助于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3.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思考题:略述学习心理研究的主要任务及其关系

?第九章学习的性质

?第一节学习即试误

?一、桑代克的研究

?他把学习过程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尝试—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饿猫出迷箱实验。

?二、学习的基本规律

?(一)效果律(二)练习律(三)准备律?三、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

?(一)问题(二)动机(三)试探(四)偶然成功(五)淘汰与选择(六)整合与协调

?第二节学习即条件作用

?学习的条件作用说是由美国的行为主义学派提出的,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等。?一、经典条件作用

?(一)巴甫洛夫的研究

?经典条件反射,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种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而由条件刺激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重视刺激替代。

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情境

?(二)经典条件作用的五条定律

1.习得律2.实验性消退3.泛化律4.分化律5.高级条件作用律

?二、操作条件作用

?(一)斯金纳的研究

?斯金纳箱。白鼠按杆实验。强调动物的反应。

?(二)操作活动的强化

?强化:任何能够提高一个特定反应概率的事物。按其形式,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是斯金纳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第三节学习即顿悟

?一、苛勒的研究

?学习的顿悟说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苛勒通过黑猩猩实验建立的。?实验一叠箱实验

?实验二接棒(杆)实验

?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动作的“为什么”和“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苛勒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顿悟的过程。黑猩猩解决问题实验

?二、顿悟说的理论要点

(一)情境中所有刺激构成了一个整体(二)知觉的组织知觉: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整体认识。(三)同化学习者往往能利用经验对未知的知觉模式加以同化。(四)顿悟?第四节学习即信息加工过程

?把人看成信息加工系统乃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观念。其基本特征,在于它能以符号的形式表示外部环境中的事物及自身内部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并能对他们进行加工。

?一、信息加工理论及其研究途径?(一)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信息论的出现和通讯技术的发展,现代认知心理学者开始把人类比作通讯通道,即把人看作接受信息和加工信息的信息传送装置。?(二)研究途径

?二、信息加工的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比做物理通讯系统,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探测、编码、贮存和复现的过程。

第五节学习即建构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一)关于知识,建构主义强调它的动态性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2.知识并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面临具体问题时,是需要对具体情境进行知识的在创造;3.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独特地建构起来。?(二)关于学习的本质,建构主义强调它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要求学生高水平的思维活动来学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2.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文化的参与,内化相

关知识和技能,掌握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二、认知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大致可归纳为两种主要的取向:个体建构和社会建构。

?(一)个体认知建构的过程

?1.生成性学习

?意义的理解正是通过外界信息与已有知识经验的互相作用而实现的。

?“生成性学习”的理论由美国的维特洛克提出。学习是学习者生成意义的过程,意义的生成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结构与从环境中接收到的感觉信息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高水平意义建构过程的条件:①学习材料本身的可理解性;②学习者的原有知识水平;③学习者的建构性加工活动。

?比较:知识学习的3个条件

?2.知识理解的深化:

?斯皮罗等人提出了认知灵活性理论,重点解释了通过理解的深化促进知识的灵活迁移应用。根据知识及其应用的复杂多变程度,他把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

?(二)社会认知建构的过程

?代表人物有苏联的维果茨基和列昂节夫等。

?1.内化2.学习过程是内化过程的理解3.支架性教学

?第六节行为主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和当代认知心理学

?一、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重大成就?(一)二战后的数十年间,对当时行为主义学派的那些极端偏颇的观点立场进行了严肃批评,使其得到了遏制。?(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把人类比作通讯通道,把人看作接受信息、加工信息的信息传送装置,同时计算机模拟也被引入认知心理学领域,这大大便利了对人的学习过程的研究,也就更便于揭示人的学习活动的本质。

?(三)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先驱者们还分别参与各种课题的实证研究,这就大大促进了本领域发展。

?二、人的心智的新理念

?20世纪70年代,“当代”认知心理学先驱者提出了关于人的心智的新理念——心智的具身性。他们还认为,研究人的心智活动必须把握人的心智的特征,即认知是具身的、情境的、发展的和动力学的。

?思考题:简要概括和评价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

?第十章学习过程

?第一节学习过程概述

?一、知识学习过程

?从总体上讲,知识学习过程是一个积累、贯通、再积累、再贯通,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二、技能学习过程

?从总体上讲,技能学习过程是试练、熟练、再试练、再熟练,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三、问题解决学习过程

?从总体上讲,问题解决过程就是试误、顿悟、再试误、再顿悟,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第二节知识学习过程

?一、知识学习的性质

?(一)什么是知识学习

?1.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得意义的过程。

?追求符号的意义是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的根本标志。

?2.学习者获得观念意义的标志

?①实质性联系:用形式不同的等值语言表达而引起的心理内容的实质不变。

?②非人为联系:新旧知识是以某种合理的逻辑为基础的的内在联系。

?(二)知识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本身应具有逻辑意义;2.学习者具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自身认知结构中应具有适当的观念

?比较:高水平意义建构的条件

?二、知识获得过程

?(一)接受学习的过程

?把事物的共同关键特性用言语的形式呈现出来,学习者将其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的观念建立联系,就是意义的接受性获得或者概念、命题的同化(接受)。

?1.下位学习:原有知识(概念、命题)是上位的,新学习的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下位观念。

?2.上位学习:原有知识为下位的,新学习的知识是原有知识的上位知识。

?3.结合学习:原有知识和新学习的知识是并列的。

?(二)发现学习的过程

?1.发现学习的涵义:发现学习,又叫发现法,由美国布鲁纳明确提出。在他看来,“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2.发现学习的好处

?①能够发挥智力潜能;②能够培养内在动机;③能够学会发现试探;④能够巩固知识记忆。

?三、知识保持过程

?知识的获得也就意味着意义的获得。新意义的保持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继续。因此,保持是指新意义的可利用性维持。保持的反面是遗忘。

?新旧知识的不同关系在知识的保持和遗忘过程中以两种方式呈现出来。?(一)保持和遗忘的单向过程

?保持和遗忘的对象是新获得的意义。单向过程主要体现在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的同化模式中。

?(二)保持和遗忘的双向过程

?知识的保持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有意义遗忘的过程。有意义遗忘的利弊在不同的学习类型中是不同的。在派生归类学习中,新知识的遗忘对于学习并无实质性损失;在相关归类学习、并列学习以及上位学习的初期,新知识的遗忘对学习会造成真正的损失。?知识的保持过程,同时也是认知结构不断分化、重建的过程。

?四、机械学习过程

?(一)机械学习的获得过程

?人们可以借助“觉察”赋予无意义材料外在的、形式的“联想意义”来进行学习。通过机械学习所建立的是一些孤立的、无法按层次组织的、零散的联想。

?(二)机械学习的保持过程

?1.研究机械学习保持量的三种方法:回忆法;再认法;重学法。

?2.德国艾宾浩斯的“遗忘和保持曲线”:保持是一个负加速的过程;在识记的最初阶段,保持急剧下降;随着时间的流逝,保持逐渐趋于平稳。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机械记忆)Time 20m 1h 9h 24h 2d 6d 31d

Forget 42 56 64 66 72 75 79

?3.影响保持过程的个人因素:机体因素、后继因素和动机因素。

?4.前摄抑制:先前学习对当前学习与保持的干扰。

?后摄抑制:当前学习与保持受后继学习的干扰。

?第三节技能学习过程

?一、技能学习的性质

?(一)什么是技能学习

?技能即动作方式,或者说,就是在特定目标指示下的操作程序。

?技能学习的本质就是获得方法的步骤。?(二)动作及动作系统

?动作系统是指人所能执行的一组外显的肌肉活动。它的基本原理是:肌肉对一个特殊的知觉线索作出特殊的动作反应,这个线索本质上是外部刺激,为S—R形式。

?人真实的、完成的动作包含三类成分:一是执行程序,二是知觉反应线索,三是肌肉动作反应。

?从纯粹的动作技能角度来说,学习的内容有两个:一是作为动作技能组成部分的若干单一动作;二是若干单一动作的连锁。?(三)产生式及产生式系统

?所谓产生式系统,就是人所能执行的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即条件—行动(C—A)的形式。一个“条件—行动”就是一个产生式,一个智力技能需要一系列产生式,即按照某种结构组织起来的产生式序列。?二、动作技能学习过程

?动作技能的学习,本质上是掌握一个动作连锁,即掌握一套形成系列的单个“S—R”的相互联结系统。

?动作技能的学习形式主要是练习。所谓练习,即动作系列的重复。

?(一)动作技能学习的量变过程

?麦克唐纳认为,实际的学习曲线是学习过程的量变,这个过程也包括高原现象。他将学习曲线划分为六个阶段:A.无进步阶段;B.迅速进步阶段;C.学习速度逐渐减慢阶段;

D.高原期;

E.再次缓慢进步阶段;

F.进步再次减慢,并临近极限阶段。

?(二)动作技能学习的质变过程?1.认知阶段2.联系阶段3.自动化阶段?三、智力技能学习过程

?智力技能的学习,本质上掌握一个程序,即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

?(一)智力技能形成过程的阶段?1.前苏联加里培林提出“智力按阶段形成理论”。:智力技能形成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定向活动阶段;(2)物质与非物质化活动阶段;(3)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

?2.智力技能形成三要素(中国)?(1)物质的观察活动;(2)物质形式的操作活动;(3)言语表达活动。?(二)样例学习的心理过程

?样例学习,指学习具体事例,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条件,根据条件采取“行动”。?(三)智力技能的策略

?所谓智力技能策略,是超越具体目标、致力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控制智力技能执行程序特征的一种内部定向技能。智力技能实际上是解决问题的技能。

?智力技能策略;有两大类:

?1.内部指导的策略:智力技能执行者用自己内部已有的信息来解决问题,主要是靠内部短时记忆贮存的信息来指导解决问题的操作顺序或模式。包括两种策略:目标递归策略和模式策略。

?2.刺激指导的策略:智力技能执行者根据外部刺激及引发的反应来解决问题。包括两种策略:知觉策略和机械记忆策略。

?第四节问题解决学习过程

?一、问题解决学习的性质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学习

?1.问题解决学习:是指具有明确目标却不明确达到目标的途径或方法的情况下,而运用的一系列有指向的认知操作过程,也称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学习的三个基本成分或条件:(1)目标指向性;(2)认知系列;(3)操作系列。

?3.问题解决过程的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目标状态。?(二)问题解决的类型

?1.清晰的问题解决与模糊的问题解决:以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描述或界定是否清楚或明确为标准。

?2.非常规性的问题解决与常规性的问题解决

?非常规性的问题解决:又称创造性问题解决,是需要用新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常规性的问题解决:运用已有程序来解决问题。

?二、问题解决过程的阶段

?(一)杜威的五阶段论(传统)

1.开始意识到难题的存在;2.识别出问题;3.收集材料并对之加以分类整理,提出假设;4.接受和拒绝试探性假设;5.形成与评价结论。

?(二)奥苏泊尔与鲁宾逊的四阶段模式1.呈现问题情境;2.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有条件;3.填补空隙;4.解答之后的检验。?(三)问题解决阶段(一般意义上)1.提出问题;2.明确问题;3.提出假设;4.验证假设;5.作出结论。

?三、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与思维策略?(一)问题解决的模式识别

?1.模板(知识团)说2.原型说:反映对象基本特征的模式。3.特征分析说?(二)思维策略

?1.算法式策略(规则式策略):按照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一个一个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2.启发式策略:在解决问题时,受到类似性的启发,往往选择那种能使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的状态更为类似状态的操作途径,从而对经验中认定的最有可能成功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行探索。

?启发式策略的三种方法

?(1)手段—目标分析法: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把当前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二是旨在消除差异。

?(2)反推法:既逆向推理。

?(3)计划简化法:实际就是制定计划,其作用是防止错误与简化问题解决过程。?思考题:1.学习过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试述知识学习过程的性质及其两种学习方式的联系。

?3.试述技能学习过程的性质以及两种学习方式的联系。

?4.何谓问题解决学习过程,其识别模式和思维策略如何?

?第十一章学习迁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一、什么叫学习迁移

?(一)涵义: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条件下进行的学习对另一种条件下学习的影响。?(二)学习迁移的类型

?1.从迁移的影响方向分,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2.从迁移的影响结果分,正迁移和负迁移。3.从迁移的影响水平分,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二、学习迁移的实验设计

?(一)首尾测验法(二)相继练习法?三、学习迁移效果的测量

?(一)百分量表法(二)节省法

(三)与理论的学习曲线有关的迁移测量?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现象的系统假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它把迁移视为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进行分别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

?二、相同要素说

?由桑代克提出,认为只有当两个能力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技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种机能。经典实验是“形状知觉”实验(1901年)。

?此理论后由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说,意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才产生迁移。

?三、经验泛化说

?贾德提出。认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学习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将获得的经验进行类化。经典实验是“水下打靶”实验。?四、关系转换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顿悟”关系是学习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也就是说,迁移是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的结果。学习者所迁移的是顿悟,是两个情境突然被联系起来的意识。更强调个体的作用。

?经典实验是苛勒的“小鸡觅食”实验(1919年)。

?五、学习定势说

?所谓学习定势,是习得的学习方法的态度的倾向。学习定势说考虑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问题。一个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学习心向的影响,这就是学习定势的作用。

?经典实验是哈洛的“猴子实验”(1949年)。?六、分析概括说

?由鲁宾斯坦提出。他认为学习的迁移在于通过综合的分析,揭示出两个课题之间本质上相同或类似的条件,从而产生解决方法的概括。这种综合的分析及其所导致的概括是学习迁移的真正本质。

?经典实验是鲁宾斯坦的“梯形实验”。?小结:学校教育中如何促进迁移?

?综合上述各种学习迁移的理论,结合学习内容对心智作适当的训练;尽可能增加并利用学习情境中的共同的因素或相同成分;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学习方法;适当利用学习定势的正效应,克服其负效应;掌握基本原理,提高概括水平等。

?第三节知识迁移过程

?奥苏泊尔在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研究中,强调认知结构是知识学习发生迁移的主要媒介,即一种学习通过影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的组织特征,从而间接地影响另一种学习。?一、认知结构变量

?认知结构: 是学习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即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一)可利用性

?在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利用,是影响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二)可辨别性

?新的学习内容与同化它的原有观念的分化程度,是影响知识学习的第二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三)稳定性

?原有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其稳定和清晰的程度,是影响知识学习的第三个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

?二、认知结构变量的迁移作用

?所谓“先行组织者”: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比学习任务本身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包容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先行组织者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

?(一)影响认知结构“可利用性”变量的学习迁移研究(二)影响认知结构“可辨别性”变量的学习迁移研究(三)影响认知结构“稳定性”变量的学习迁移研究

?奥苏泊尔认为,自动教学机器实现了过度学习和反馈纠正的功能。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能够操纵新材料的呈现时间,以增强原有知识的稳定性;

?第二,能够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纠正错误意义,以增强原有知识的清晰性,从而大大提高知识学习的迁移量。

?第四节技能迁移过程

?一、智力技能的迁移过程

?(一)条件概括化(二)规则自动化?二、动作技能的迁移过程

?(一)必须回忆起这些作为总括技能组成部分的下属技能;

?(二)将各个下属技能的动作程式组合成更大的动作系统,以推动反应器,而最终实现了动作技能的迁移。

?思考题:1.试述不同迁移理论之间的联系。

2.知识迁移过程是怎样运作的??第十二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的涵义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

?1.动机: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二者紧密联系。

?①诱因按其性质分为两种:正诱因和负诱因。

?②从方法的角度,诱因分为三种:理智的诱因;情绪的诱因;社会的诱因。?2.学习动机: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导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二)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

?学习动机回答的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而学习目的回答的是“为了什么”学习的问题,二者紧密相联。一般来说,在学习活动中没有无学习动机的学习目的,也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应该把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效果放在一起考察。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他们把动机看作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产生行为冲动的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学校中的强化,可以是外部强化,也可以是内部强化。在学习中如能合理地增强正强化,减少负强化,将有助于改善他们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

?二、成就(动机)理论

?(一)成就动机(默里):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某事的愿望或趋势。

?(二)成就动机(阿特金森等):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励个体在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中快乐地去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他把成就动机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1.力求成功的动机: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

?2.避免失败的动机: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三)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奥苏泊尔)?1.认知内驱力: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善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需要。常常以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操作等表现出来。?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往往以自尊心、荣誉感、自信心、胜任感等表现出来。

?3.附属内驱力:为了获得长者和同伴们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搞好学习、工作的需要。表现为一种依附感。

?三、归因理论

?(一)基本观点

?归因是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果的原因

的推断过程。

?最早提出此理论的是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维纳是归因理论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和可控性;四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运气(机遇)好坏、任务难易。

?(二)理论应用

?1.归因理论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2.归因理论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3.归因理论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四、自我实现理论

?自我实现理论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有两方面的涵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在前四种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学习动机整合理论

?由沃勒渊德等于1999年提出,就是把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亦即将激发学习动机的个体因素(如学习者的需要、情绪状态、信念、目标定向等)与环境因素(如教师变量、任务变量、家庭与同伴变量等)整合在一起,使两方面在相互制约中对学习活动共同发挥作用。

?认知评价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是学习动机整合理论形成的两大基础。

?第三节学习动机变化的规律

?一、学习动机由外部客观条件激发而来?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有外部客观条件(诱因)吸引、激励、诱发学生,形成相应的(外部)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由内部心理因素转化而来?在学习活动中,能转化为学习动机的内部心理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的责任感和好胜心等,都可以直接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三、外部学习动机与内部学习动机相互交替、转化

?四、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与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相互结合

?五、主导性学习动机与辅助性学习动机协调作用

?六、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呈正相关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对于容易或简单的任务而言,动机强度高一些,效果会更好;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动机强度处于中等程度较好;对于困难或复杂的任务,则动机强度低一些,效果会更好。

学习效率、任务难度与动机的关系

?耶基斯—多德逊定律

?七、学习动机可以迁移

?(一)涵义:所谓学习动机迁移:是指把其他活动动机转移到学习上来,或者把对这一科目的学习动机转移到另一科目的学习中去。

?(二)应用

?1.分析现有动机,看它是否正确、合理;?2.找出“相同因素”,即找出现有动机与将要形成的写动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3.强化“相同因素”;4.导向新的学习。

?第四节学习动机的激发、转化与维持?培养学习动机可采取三种措施或途径:创设外部条件,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内部心理品质,转化学习动机;强化各种内外因素,维持学习动机。

?一、目标与反馈

?(一)理论要点:为了搞好学习,学生不仅要有明确的总的目标,而且还要有阶段性的具体目标。而学习目标的大小、高低,往往与一个人的抱负(志向)水平呈正相关。?学生在追求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如果能及时得到反馈,即让他们及时知道自己学习的结果,能明显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目标与反馈

?(二)理论应用;教师应当给学生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提出一定的学习要求;应对他们设置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引导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要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进步,了解自己的学习结

果。为此,教师要适当地进行课堂提问、作业批改,以及测验和考试等是必要的,但这些反馈方式,特别是测验和考试,应当加以限制和合理安排,以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

?二、表扬与批评

?表扬与批评是一门艺术,必须机智灵活、恰到好处地加以运用,方能收到应用的效果。

?学校中运用表扬与批评时,应当考虑三个方面;

?(一)无论表扬或批评都不能滥用,必须秉持实事求是、客观工整的态度,否则,会对学习活动产生负面作用。

?(二)要多用表扬,少用批评,特别是对于那些“差生”,更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抓住其点滴进步予以表扬。

?(三)表扬与批评都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奖励与惩罚

?三、个人竞赛与团体竞赛

?(一)理论要点:研究表明,无论个人竞赛或团体竞赛都能加强学习动机,激发积极性。参加竞赛者的成绩优于未参加竞赛者的成绩;参加个人竞赛的成绩优于参加团体竞赛的成绩。

?(二)理论应用

?1.个人竞赛和团体竞赛虽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运用必须适当;2.团体竞赛的效果虽不如个体竞赛,但仍适当地倡导团体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等集体精神。团体竞赛需要领导的合理组织3.要多提倡个人的自我竞赛和团体的自身竞赛。4.增多获胜的机会。

?四、期望与评价

?期望,亦称期待,是人们主观上的成功概率,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期性认知。学校里期望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学生对自己的期望。教师对学生应持适当的高期望。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在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及其结果的评价上反映出来。?思考题:1.试述西方五种学习动机理论。

2.怎样激发、转化与维持学习动机??第十三章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第一节兴趣与学习

?一、兴趣与学习的关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兴趣的发展规律与学习

?(一)兴趣发展逐步深化

?有趣——乐趣——志趣

?(二)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相互转化?(三)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四)好奇心、求知欲、兴趣,三者密切联系,逐步发展

?(五)兴趣与努力不可分割

?第二节情感与学习

?一、情感与学习的关系

?知学、好学、乐学

?二、情感的活动规律与学习

?(一)情绪逐步向情操发展

?情绪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主要表现为激情、心境和热情。

?情操是一种习得的、比较高级的、复杂的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主要表现形式有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二)情感与认识相互促进、相互干扰?(三)情感与需要相互制约

?情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同时情感又可以调节一个人的需要。?第三节意志与学习

?一、意志与学习的关系

?二、意志的活动规律与学习

?(一)意志由简单意志发展到复杂意志,由软弱意志发展到坚强意志(二)决心、信心、恒心,三者密切联系、互相促进(三)意志与行动不可分割(四)意志的强度与克服困难的大小、多少呈正相关

?第四节性格与学习

?一、性格与学习的关系

?性格对学习活动很重要。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奋斗;二十是要实事求是;三十是要有独立意识;四是要有创造精神。

?二、性格的形成规律与学习

?(一)性格的稳定性与可塑性相互制约?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颇为稳固,较难改变,但是随着社会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性格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性格的先天性与后天性相互结合?(三)性格与气质相辅相成

?气质主要是先天的,性格主要是后天的。性格与气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性格对气质的影响:一方面,性格是在气质的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另一方面,性格又可以掩盖甚至改变气质的某些特性。?气质对性格的影响:第一,气质是性格的基础;第二,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而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又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第三,气质影响性格特征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思考题:如何遵循兴趣的发展规律来提高学习效果?

?第三编教学心理

?第十四章教学心理概述

?第一节我国传统的教学心理思想?一、关于教学中智力因素的思想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重视注意、记忆和创造性等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关于师生关系的思想

(一)教学相长(二)尊师爱生(三)和谐合作

?三、关于教师心理品质的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董仲舒等对教师的心理品质提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要求。

?第二节教学心理研究的范围

?加涅在1969年首次提出“教学心理学”这一术语。格拉塞与1978年出版了由他主编的《教学心理学发展》丛书的第一卷。这些可以看作是教学心理学正式成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独立领域的标志。

?一、关于教学设计方面的心理学问题?(一)对教学任务加以分析和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2.组织教学;3.分析教育对象;4.选择教学的方法、策略及传媒

?(二)介绍各种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二、关于教学环境方面的心理学问题?1.教学的物理环境方面的心理学问题?3.控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行为?三、关于教师心理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教学心理研究的任务

?一、为教学实践服务

?教学心理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揭示教师教学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和规律,并使之为教学实践服务。?二、为学科理论发展服务

?教学心理研究负有促进教育心理学理论乃至整个心理学理论发展的任务。

?第四节教学心理研究的方法

?一、牢记科学方法论的认识论原则

?科学方法论的认识论原则指出,世界在本质上具有有序性和因果性。

?二、遵循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思路?三、坚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四、选择合适而可行的研究方法

(一)S/R型的研究(二)R/R型的研究(三)准实验研究

?第五节教学心理研究的意义

?一、从分析教育的历史使命来看?二、从教学心理的学科性质来看?三、从教师担负的重要职责来看?四、从教师的自我了解和自我完善来看?五、从教师的理论素质和科学研究来看?思考题:教学心理研究的范围有哪些??第十五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

?一、教学设计的涵义、意义

?教学设计的涵义: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教学设计的意义与教学最优化密切相关。?二、教学设计观

?教学设计观体现在基本理念和操作思路方面。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主要有艺术的、科学的、工程的、问题解决的、人员因素的、系统论等基本观点。?(二)教学设计的操作思路

?1.“结构——定向观”:冯忠良提出。?2.“目标定向”观:基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围绕有效达标提出了四种基本课型和各种教学程序。

?第二节确定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

?这是按一定的心理意义把教学的任务具体

化地变为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或要得到的结果。代表人物是:布卢姆和加涅。?(一)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

?布卢姆提出教育目标有认知的、情感的和动作技能的三类。在认知领域,又把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等级。

?(二)加涅对教学结果的分析?1.言语信息

?2.智慧技能

?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

?(一)行为观的教学目标表述?1.行为的表述:要求以可观察和测量的具体行为来描述教学目标。

?2.条件的表述:要求指出学习者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出所要求的行为,即明确评定学习者达到教学目标时的情况。?3.标准的表述:指确定通过测验可以接受结果的一个标准,用以衡量作为学习结果的行为是否达到了最低要求。

?(二)结合观的教学目标表述

?代表人物是格伦兰德。他提出,可以先用描述内部心理过程的术语来表述基本的教学目标,然后用一些可观察的样例行为来使这一目标明确和具体。

?第三节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在组织教学内容方面的阐述集中在教材的组织呈现、不同知识类型的组织上。

?一、关于教材的组织呈现

?(一)布鲁纳的“螺旋”式组织

?布鲁纳指出,教材的组织呈现必须与智慧发展相匹配。儿童的智慧发展有三种水平或阶段,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映象式再现表象阶段和象征式再现表象阶段。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以分别从这三种不同智慧水平出发来加以编撰和组织。对年龄不同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教材。随年龄增长,教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可能相同,但教材的具体直观程度逐渐降低、抽象程度不断提高,学生逐步在较高的认知层次上掌握教材内容。?(二)加涅的“层级”组织

加涅认为,个体的种种学习活动可概括为八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5.多重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理的学习8.问题解决的学习

?(三)奥苏泊尔的“先行组织者”组织

?奥苏泊尔主张以“先行组织者”来组织呈现教材,使教学对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这点极具积极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组织?(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组织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以下三种:关于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简单的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如何组织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1.应明确学生能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判定其教学效果的依据;2.教学内容应按上述顺序予以安排,且在安排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3.组织教学时既要确保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还要考虑寻求新知识的生长点;4.要注意传媒选择、及时反馈。?(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组织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如何组织程序性知识?

1.应明确判断教学效果的标志是看学生能否运用概念/规则去解决问题;2.应把作为教学内容的概念/规则组织进相应的知识网络中进行教学;3.概念的教学组织要重视运用正例和反例;4.规则的教学组织要重视把它们运用于各种新情境,做到面对适当条件就能立即反应;5.如果是由一系列产生式组成的较长的程序性知识,组织教学时应注意把握分散与集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组织

?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的知识。教学中应如何组织策略性知识的教学?

1.应明确其效果是看“学生会学习”的情况。2.既可专门组织学习方法的教学,更要把思维方法渗透到上述两类知识的教学组织中;3.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内隐的思维活动的监控和调节的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加以仿效。

?第四节分析教学对象

?一、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态度

?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

倾向三种成分。

?二、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

?三、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背景

?(一)不利于新知识学习的背景知识常源自三个方面:1.非正规途径获得的错误知识2.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关知识的遗忘3.正规途径获得的有关知识不清晰、未分化?(二)如何根据学习者的知识背景进行教学设计?

?1.教学时注意防止与科学概念相悖的通过非正规途径获得的知识;2.重视那些与新内容紧密相关的原有观念;3.重视“先行组织者”的运用。

?第五节选择教学方法、策略、传媒?一、归纳的与演绎的教学方法

?在概念、公式或原理的教学中,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普遍使用的方法。

?教学中选择归纳法和演绎法,应注意:?(一)学生年龄小,年级较低或所教的概念、公式和原理本身较为抽象,教学应考虑归纳法,同时引导学生要看其本质属性和联系;

?(二)学生年龄较大,年级较高或所教的内容较为具体,教学应考虑演绎法,同时引导学生必须按定义、公式或原理中的语词及符号内涵来进行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应尽可能从归纳法过渡到演绎法上。

?二、指导与发现的教学策略

?指导的教学策略是教师按教学要求事先制定教学程序,学生在教师的系统讲授和直接指导下学习。

?发现的教学策略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有关的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概念、公式和原理。

?三、教学传媒

?(一)分析教学传媒的特性

?1.从提供信息及引起的反应来考察传媒?2.从知觉、认知活动来分析传媒?(二)把握教学传媒选择的影响因素1.教学任务方面的因素2.学习者方面的因素3.教学管理方面的因素4.经济方面的因素5.技术方面的因素

?思考题: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与加涅的认知教学结果有何异同?

?第十六章教学模式

?第一节教学模式的涵义

?一、什么是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就是指符合特定的教学理论逻辑的、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

?二、教学模式的构成

(一)步骤安排(二)师生交往系统(三)反馈方式(四)支持系统

?三、教学模式的种类

?(一)信息加工模式

?重视教学的信息加工过程,着眼于如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的信息加工能力,以及如何提高这种能力。

?(二)个人模式

?重视个人及自我的发展,重视个人知识、经验的建构。

?(三)社会相互作用模式

?很重视个体与社会或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认为每个眼中的“现实世界”都是不同的,它实际上是个体与社会、他人签定协议的一个过程。

?(四)行为模式

?重视学习者的外部行为,强调教师的及时反馈、强化、行为塑造、知识技能在学习中的决定作用。

?四、教学模式的运用

?首先,不同的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不同方面;

?其次,决定具体选择哪些教学模式,需要考虑课程性质和学生的情况等问题。?第二节概念形成的教学模式

?一、概念形成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

?布鲁纳认为,所有的分类活动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加以分辨,并把它们归入某一类别,同时又排斥其他事物的过程。这种分类过程是概念形成的基础。

?概念形成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分类、抽象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形成并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用概念思考已获得的知识。?概念的5个要素:名称、范例(正例和反例)、属性、属性值和规则。

?二、概念获得教学模式的结构?(一)步骤安排(二)师生交往系统(三)反馈方式(四)支持系统

?三、概念获得模式的应用

?第三节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

?一、科学探究模式的原理

?科学探究模式由理查德·苏赫曼创建。他坚信学生本能地对一切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想

弄明白这些新奇事物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教会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他强调学生的好奇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动力和心理资源。他构筑了此模式的总体框架。

?二、科学探究模式的结构

(一)步骤安排(二)师生交往系统(三)反馈方式(四)支持系统

?三、科学探究模式的应用

?第四节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模式

?“集体研究制”是威廉洁戈登等发明的。?一、创造性培养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一)提高个人和群体的创造力,均必须把创造的过程从暗处移到明处,同时再制定出一些增强创造力的具体办法;

?(二)创造力是新的心理形式的发展,情绪因素重于智力因素,非理性因素重于理性因素。

?(三)必须提高对那些情绪性的非理性因素的认识,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概率和对非理性因素的控制能力。

?二、创造性培养教学模式的结构

(一)步骤安排(二)师生交往系统(三)反馈方式(四)支持系统

?三、创造性培养教学模式的应用范例?第五节刺激控制与强化的教学模式?刺激控制与强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在对反应与强化刺激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刺激控制与强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刺激控制与强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列联安排计划。刺激与强化间的对应叫列联,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就是列联安排。

?二、刺激控制与强化教学模式的结构?(一)步骤安排

1.定义目标行为2.评价初始行为3.制定列联计划4.实施列联计划5.评价列联计划(二)师生交往系统(三)反馈方式(四)支持系统

?三、刺激控制与强化教学模式的应用范例?第六节智能训练的教学模式

?一、智能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一)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儿童的成长要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图式。儿童智力的发展,始终贯穿着同化与顺应这一矛盾统一体的运动。其智力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感觉—运动期(0-2岁);前运算期(2-7岁)具体运算期(7-11岁)形式运算期(11—成年)。?(二)皮亚杰的学习与教育理论

?儿童在学习环境中,会自发地去学那些与他的认知结构相匹配的知识,只有当儿童获得了自己的学习经验,他们的智力结构才会发展。

?(三)皮亚杰的临床研究法

?临床研究法,又称谈话法,源于皮亚杰对纯粹观察和测验法的不满。临床法是一种既有一定结构又很灵活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者与儿童的自由交谈,让儿童自由地回答问题,确定儿童智能发展的水平。

?二、智能训练教学模式的结构?(一)步骤安排(二)师生交往系统(三)反馈方式(四)支持系统

?三、智能训练教学模式的应用范例

?第七节丰富教学模式

?丰富教学模式是由美国的兰祖利提出的一种用于天才儿童培养的教学模式。

?一、丰富教学模式的基本原理

?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定时,兰祖利划分出接受性才能和创造性才能两个评价标准。基于此标准,提出三环天才理论,他将高于平均水平的能力、执著精神和创造力视为产生卓越的三大要素。他还提出个体—环境互动的优化教学理论。

?二、丰富教学模式的结构

?(一)步骤安排(二)师生交往系统(三)反馈方式(四)支持系统

?三、丰富教学模式的应用范例

?思考题:1.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与种类有哪些?

?2.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第十七章教学环境

?第一节教学环境的心理学问题?一、教学环境涉及的心理学问题

?教学环境(狭义):指教与学进行的物理环境。

?教学环境(广义):指除了物理环境之外,还包括学生群体(主要是班级群体)、师生关系(及其派生的教师威信等),以及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等心理因素。?(一)教学的物理环境(二)学生群体(三)师生关系(四)了解和把握问题行为?二、教学环境

?(一)教室

333教育综合教育心理学背诵

第四部分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大纲要求: (1)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2)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发展过程、研究趋势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大纲要求: (1)心理发展及其规律 心理发展的内涵;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2)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①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认知发展的实质;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②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最近发展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的本质;教学与认知发展的关系 ③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3)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4)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内涵;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与习得途径;攻击行为及其改变方法;同伴关系的发展及培养 (5)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认知差异与教育;人格差异与教育;性别差异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 大纲内容: (1)学习概述 学习的实质;学习的种类;学习学生的特点 (2)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说;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说;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应用 (3)认知派的学习理论 ①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认知学习观;结构教学观;发现学习 ②奥苏泊尔的有意义接受说: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认知同化理论与先行组织策略;接受学习的界定及评价 ③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4)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5)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教育心理学复习章节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就是个体由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表现或心理的持久变化。 3、学习理论就是教育心理学最核心的研究内容。 4、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就是当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两种基本范式。 5、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第四章 1、学习:就是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学习的作用:(1)学习就是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潜能。 3、按学习主体分类: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 4、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的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

5、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2)智力技能。(3)认知策略。 (4)态度。(5)动作技能。 6、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1)据学习方式分为接受的与发现的。(2)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机械的与有意义的。 7、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1)内隐学习:个体不知不觉的获得经验,并引起相应行为变化的学习。(2)外显学习:指有意识的、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需按照规则做出反应的学习。 8、(1)外显记忆:长时记忆中能够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与思考的知识。(2)内隐记忆:无法在意识水平上加以回想,但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行为与思维的学习。 9、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学习科学。 10、学习理论的发展:(1)两种倾向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行为主义学派与德国的格式塔学派。(2)行为、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收。(3)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4)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 11、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记忆遵循三条联想律:相似律、相对律与邻近律。 1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1)无条件刺激:本来就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由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中性刺激:给狗呈现刺激如铃声,狗不会产生唾液分泌的反应,铃声被称为中性刺激。(4)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它并不能引起无条件反应,但与无条件刺激多次在时间上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一、教育学与心理学教育与教育学(一) 3、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5、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颁布并正式实施了“癸卯学制”即《奏定学堂章程》;1922年颁布实施了“壬戌学制”即现在的“六三三”学制,沿用至今。 6、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其典型特征:“学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0、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 14、西欧中世纪主要学校类型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教区学校。 16、现代学校教育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17、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的主要措施: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重视教育立法。 18、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根本标志: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实现终身教育基本条件:学习化社会的建立。 20、世界教育改革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21、教育多元化表现为:培养目标多元化、办学形式多元化、管理模式多元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

23、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儒家文化的代表。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育内容上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教学上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24、我国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着作是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着。《礼记》中的一篇,写作年代约在战国晚期,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25、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第一人。16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卢梭和裴思泰洛齐等人继承并发展了夸美纽斯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是法国启蒙注意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思泰洛齐则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教育应做到智育、德育和体育的一体化,使头、心和手得到发展。 27、规范教育学的形成,以德国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出版为标志。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以教育学与心理学结合而产生的交叉学科。 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并以应用为主。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人(主体)的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学与教实际上是对同一过程的不同理解,要知道教师该如何教,首先就要理解学生该怎样学,故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多选题)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试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及阶段特点。)一、作为独立学科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心理学化”的思想。 德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 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他因此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1877年,俄国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此后,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认为教育心理学因教育需要而产生,其研究是以了解人性及改变人性从而实现教育目的为取向的。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20世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 附答案和重点第三章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l、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 A 】P32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2、巴甫洛夫的检点条件反射属于【 B 】P36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3、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D 】P35 A.斯金纳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桑代克 4、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A.顿悟过程 B.同化和顺应过程 C.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5、在桑代克的饿猫逃出笼子的实验中,饿猫一次成功逃山获得食物的动作就会保留下来,而多次出现的无效动作却最终都被淘汰。这种学习定律属于【 C 】 A.练习律 B.准备率 C.效果律 D.选择反应律 6、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中第一个规律是【 D 】P35 A.准备率 B.理解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7、如果条件相等,满意的结果会增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烦恼的结果会削弱联结。 这是桑代克的【 B 】P35 A.联结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8、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什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C 】P36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 9、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条件反射的【 C 】P37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lO、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 A 】P39 A.正强化 B.零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11、儿童因有改进错误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属于【A 】P39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无强化 D.惩罚 12、古典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过程是【 C 】P43 A.尝试与错误 B.形成认知地图 C.顿悟 D.观察 13、主张以“发现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理论是【 C 】P45 A.完形—顿悟说 B.尝试一错误错误 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沦 14、“学习的本质在于在头脑中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C 】P45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斯金纳 1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C 】P45 A.构造完型 13.尝试错误 C.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条什反射 1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C 】P48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意义学习 D.信号学习 1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学习属于【 D 】P48

教育心理学实战演练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本章重点提示) 实战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A.1879年 B.1897年 C.1789年 D.1798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教育心理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教育、学习和发展之间的关系 3.最近发展区 4.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第二章学习理论 1. 学习的概念(广义) 2. 学生学习的属性特点 3. 加涅的关于学习结果的分类 4. 布卢姆按照教育目标的学习分类 5. 桑代克“联结—试误说”的内容,三大学习律 6. 正强化、负强化、消退和惩罚。 7. 观察学习的概念 8. 班杜拉强化的分类 9. 发现学习的含义、优缺点。 10. 奥苏伯尔关于学习的分类 11. 有意义学习的概念及条件 12. 接受学习的含义、价值。 13. 先行组织者策略 14.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由三部分构成? 15. 人本主义的学习观。 16. 掌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学习动机 1.学习动机概念及结构。 2.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的成就动机由三种内驱力构成 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4.成就动机的概念。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两种成分构成? 5.理解成败归因理论。 6.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 7.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四章知识的学习 1.知识的概念 2.知识的分类(安德森) 3.知识理解的类型与过程。 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别的含义是什么?2)概念学习的两种形式: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3)概念形成的含义以及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4)概念同化的含义以及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根据新旧知识的关系,奥苏伯尔把知识理解分为三类?

6)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 4.什么是学习的迁移? 5.学习迁移的分类 6.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第五章技能的形成 1.什么是技能 2.技能的分类 3.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第六章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概念 2.学习策略的结构 3.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分别的含义、常用策略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记忆术? 5.元认知的概念和结构 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1.问题三个成分 2.问题解决的概念及特点 3.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4.问题解决有两类策略(途径) 5.创造性的概念 6.发散思维的特点 7.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8.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第八章品德心理 1.什么是品德,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2.品德的心理结构 3.皮亚杰的品德发展理论把儿童品德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名人理论汇总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含答案)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测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 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教育漫话》——洛克 35、《爱弥尔》——卢梭(法国) 36、“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37、“白板说”——洛克(英国) 38、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9、“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40、《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1、《民本主义和教育》——杜威(美国) 42、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教育心理学概念

教育心理学概念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旨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 的学习。 2、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 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4、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 理变化。 5、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大 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 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6、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 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 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 7、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 识,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8、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 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9、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 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1、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1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 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3、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 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C 【解析】 l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3.A 4.A 【解析】 桑代克的联结说、华生的习惯说、赫尔的内驱力递减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说、巴甫洛夫的联想一反射说、格式塔的完形说、勒温的场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伯尔的认知一同化说等等。 5.D 【解析】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 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6.C 7.D 8.D【解析】 l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都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9.D 10.D 【解析】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因此,教师的社会地位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11.D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而非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 12.A 【解析】 维果茨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13.B l4.A l5.C 16.A 【解析】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杰列夫于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7.D 【解析】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和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18.D 【解析】 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以本学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独立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最为严重,主要表现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不明确,意见分歧大;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庞杂,体系零乱;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有待改进。 19.C 【解析】 研究趋势:①在理论思想方面,外因论和机械论被逐渐克服。②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③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④在传统理论及课题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与研究方法。⑤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⑥分析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相结合。⑦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20.C 【解析】 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优势。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发展很快,也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21.D 【解析】 扩大教育内容不是教育心理学学科的任务。 22.D 【解析】 巴甫洛夫的联想~反射说,加里培林的学习活动。 23.B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归纳(3.2).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章节重点归纳(3.2)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桑代克(1874—1949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西方教育心理学奠基人之一,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桑代克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学习过程,较著名的实验是“小猫迷箱”实验。他把一只饥饿的小猫放人迷箱,把食物放在箱外,然后详细记录小猫在箱子中的行为表现。刚放入箱子时,小猫竭力想从任何缺口中挤出来,咬栅栏或铁丝,直至碰巧抓住线、环或扣,打开门逃出箱外为止。第二次再把小猫放入迷箱时,它的表现和第一次差不多。但重复很多次以后,小猫的那些盲目乱冲、乱抓、乱咬的行为逐渐减少,它从箱子里逃出来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以致于最后把小猫一放入箱子,它就能很快地用一定的方式抓住门上的环或扣,逃出箱外。根据这一实验结果,桑代克认为,动物初次进入迷箱时,其活动不是根据对箱子性质的理解,而是依照某种一般的冲动行事,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 (二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1.效果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作出特定反应之后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其联结就会削弱。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可改变的联结,给以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增强;给以不满意的后果,联结就减弱。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它也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了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 2.练习律在试误学习的过程中,任何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一经练习运用,其联结的力量就会逐渐增大;如果不运用,则联结的力量会逐渐减小。也就是说,尝试一错误联结被练习和使用的次数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后来的著作中,桑代克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人物思想汇总

第一部分教育学 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 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略) 内发论:孟子、格赛尔——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 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自然潜能,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社会本位论: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生活本位论: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生活适应说:杜威——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内在目的论:杜威——教育即成长、生活 文化本位论:斯普朗格、李特 全面发展说:马克思——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华生——学习是“刺激——反应”联结的强化程序教学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布鲁纳——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教学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罗杰斯——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 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以联结主义的原理 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 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六、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 体谅模式:麦克菲尔——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路易斯?拉斯——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1903年,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题的专著出版了,它的作者是【 B 】P9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学家【 C 】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桑代克 D.斯金纳 3、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作者是【 B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D 】P9 A.18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5、上世纪60年代初,由谁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 B 】P10 A.斯金纳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布卢姆 6、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A 】P11 A.社会文化研究 B.家庭环境研究 C.学校环境研究 D.班级气氛研究 7、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哪里引进的【 B 】P12 A.俄国 B.西方 C.日本 D.澳人利亚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B 】P12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C 】P10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0、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组成部分是在【 B 】P10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众多,其中核心内容是【 B 】P5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涉及【 B 】P7-9 A.三大方面 B.四大方面 C.五大方面 D.六大方面 1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C 】。P9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1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C 】P10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1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C 】。P4

教育心理学重点难点知识梳理——中公教育--第一章到第八章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梳理 心理学常考经典理论汇总 在历年の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大部分考生在理解方面比较费力,所以考生在复习の过程中要注意复习の方法和策略。小编帮广大考生梳理了教育心理学中常考の经典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の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の基本需要提出の。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の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の需要、尊重の需要、自我实现の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の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の需要。 需要の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の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の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の追求。如果一个人の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の物质保障;在基本の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の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二、奥苏贝尔の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の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の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の需要,要求掌握知识の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の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の和稳定の动机。由于需要の满足(知识の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の,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の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の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成为成就动机の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の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の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の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の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の学习成绩,目の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三、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の愈好,取得の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の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の增强而提高の。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の曲线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

赫尔巴特教育心理学理论概述

“ “ 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只有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才能成为一门科学。在他看来,实践 哲学即伦理学和心理学应是教育学的基础,他说:“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 理学为基础的,前者指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以及对教育成就的阻碍” 赫尔巴特的 伦理学和心理学是与其哲学紧密相联的。在哲学上,他是一个客观唯心论者。他认为宇宙 是无数的独立存在的“实在”所构成。实在”是永恒不变的,不可认识的。但它们之间会发生 关系,并相互影响。 哲学思想 “五道念”理论 1. 内心自由,个人意志与判断的关系; 2. 完善,多方面意志(强度、多样性和集中)的互相关系; 3. 仁慈,个人意志与他人思想之间的关系; 4. 正义,如果与他人发生实际冲突; 5. 公平,打算善或恶的后果。 心理学 赫尔巴特认为,心理学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科学教育学的首要科学。赫 尔巴特依据他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灵魂也是宇宙中无数实在的一种,它是脱离肉体而独 立存在的,最初是一无所有的,当其和肉体结合时,必然和各种各样有组织的物质发生关 系,开始获得感觉,进而形成表象或观念。赫尔巴特把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归结为观念活 动, 观念有同化作用,这就是说,人们心灵中已有的旧观念可以同化、吸收新的观念,使 自己得到补充、丰富,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观念。他把这个过程称为“统觉”。统觉 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统觉的过程。 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是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先驱,是 “教育性教学 ”的首创者和教学形式 阶段的发明者,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一) 论教育目的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目的可分为两部分,即“选择的目的与道德的目的”。选择的目的又称“可 能的目的”,它是指培养和发展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以便其将来选择职业。他认为, 选择的目的固属重要,但仅居次位,最重要的是道德的目的(又称必要的目的)。所谓道德 的目的,就是培养五种道德观念,使之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 (二)儿童管理 赫尔巴特重视儿童管理,视其为顺利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条件。他认为,只教不管”,会使 教育工作变成徒劳;相反的,如果只管不教,则会导致对“心智的压迫”。在赫尔巴特看来, 管理是教育上的一根缰绳,教师必须“坚强而温和”地抓住它。 (三)教学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的重点较少,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基本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较少有论述题。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理解。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

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

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括五要素和三过程,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

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狭义上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