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世界史通论--浅谈日本近代化之路及其特征

世界史通论--浅谈日本近代化之路及其特征

世界史通论--浅谈日本近代化之路及其特征
世界史通论--浅谈日本近代化之路及其特征

浅谈日本近代化之路及其特征

摘要:日本,从偏居太平洋西北角的一个弹丸小国,在很短的时间内

一跃而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回首其漫漫变革之路,犹如漫溯在一条屈辱与光荣并存、成功与曲折同在的历史长河中。从幕府统治到“倒幕开国”,我们看到一个饱受束缚的大和民族正在摆脱封建的桎梏;从明治维新到称霸东亚,我们看到一个开明上进的政府废旧立新,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的崛起之路。让我们超越沧桑的历史,穿梭时空的隧道,汲取大国崛起之经验,肩负复兴中华之使命!

关键词:幕府明治维新近代化殖产兴业

一、从幕府统治到“黑船”叩关

日本在经历了从公元9世纪起一直到12世纪初的200多年的藤原氏外戚专政后,公元1190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终于结束了纷争,统一了日本,并取得了天皇授予的“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在镰仓设立幕府,掌握了国家政权。历史上通常把源赖朝在镰仓设立幕府作为日本进入幕府统治的标志。从此,日本开始了武士政权与天皇政权并存的统治时代,但是实权却掌握在幕府手中。直到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共经历了镰仓、室町和德川三个长达700多年的幕府统治。

镰仓幕府以武士作为统治的阶级基础,而经济基础则是庄园。将军与武士之间以恩赐的土地作为媒介结成了主从关系,这多少与中国历史上周天子分封诸侯有几分相似之处。幕府的这种统治模式保持了一定时期的国内稳定。但是到了12—13世纪,日本再次内乱四起,纷争频繁。直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丰臣秀吉的出现,日本才再次归于统一。丰臣秀吉对巩固统治和发展日本国内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在这个时期,日本开始露出侵略的面目。1592年和1597年成两度侵略朝鲜,觊觎中国,但均以失败告终。

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日本又进入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在此期间,幕府建立起了“幕藩体制”,即幕府把持中央大权,地方各藩由“大名”来管理。同时,幕府还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将军之下为大名,武士再次之。他们构成了统治阶级,而“士农工商”成了被统治阶级。

面对16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航海贸易的兴起,幕府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从最开始的单纯以禁教为目的发展到全面的闭关锁国。但幕府却允许荷兰和中国的船只与日本来往。此后,“兰学”在日本兴起,并成了日本了解西方的唯一窗口。闭关锁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显而易见,这样的做法是逆历史发展之潮流而为之,必然会落后于西方。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中国的完败而收场。而几千年了,日本一直以中国为师,而此次目睹如此庞大的中华帝国在英国的铁舰火炮下不堪一击,这着实让日本人目瞪口呆。可以说,鸦片战争给日本国的震动甚至比中国本身还大。因此日本国内开始出此很多有识之士的

觉醒。他们疾呼:“鸦片战争虽为外国之事,但足为我国之戒。”

1853年6月3日,在东印度舰队司令官佩里的率领下,4条美国黑船不期而至,叩开了日本长期关闭的国门。其实在黑船叩关之前已有1711年俄国人的叩关。1772年,俄国的“卡塔琳娜号”抵达北海道,要求与日本开港通商。但遭幕府拒绝而无功而返。此次在佩里以强大武力要挟的情况下,幕府最终在1854年3月31日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这是近代日本通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国际性条约,也好似第一个屈辱性条约。此后后门一开,西方列强便蜂拥而至。英、俄、法、荷竞相效仿美国。日本的主权遭到损害,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从尊王攘夷到倒幕开国

幕府的昏庸无能激化了国内统治阶级与农民及城市贫民的矛盾,而外国的入侵加重了民族矛盾。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双重作用推动下,幕府统治被推倒了悬崖边上。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大批改革派武士挺身而出,以中下层武士为主要力量,与幕府对抗。

起初,改革志士对幕府还抱有一定的幻想,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希望借助天皇的神威御辱雪耻。但在遭到幕府残酷镇压后,他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推翻幕府的统治才能救亡图存。于是,“倒幕开国”的口号代替了“尊王攘夷”。1865年,以长州、摩萨为首的强藩结成了倒幕的军事同盟。1868年1月3日,日本睦仁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权归天皇。经过伏见、鸟羽之战,倒幕派取得最终胜利。历史上把这场倒幕战争称为戌辰战争。戌辰战争为日本的近代化扫清了最大障碍。从此,日本进入明治维新时代。

三、明治维新初期的破旧之举

在明治维新初期,明治政府进行了许多破旧之举。

首先,在经济方面,明治政府废除了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这就促进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同时,统一货币,取消关卡,并进行了地税改革。通过地税改革,日本实现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主的转变,确立了近代日本土地所有制,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资本积累,我政府发展发展工业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

其次,在政治方面,政府实行“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消除了封建割据,实现了中央集权在政治上的统一。

在进行废藩置县的同时,政府还逐渐废除封建身份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的一部分特权。但改革触动了武士阶层的利益,因而引发了以西乡隆盛为首的武士的反抗,但最终被镇压下去。

明治政府仅用了近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封建幕府体制的破旧改革。但破旧更需立新。因此,在打破旧体制的同时,明治政府还开始了强国之路的实践。

四、向西方学习

1871年12月23日,日本岩仓使节团离开本土,开始了对西方国家的厨房和考察。他们承载着两个使命:一是交涉修改不平等条约;二是考察各国,学习强国之路。使节团虽然没有完成第一个使命,但是却很好的完成了第二个任务。他们归国后将考察的资料整理编成

《欧美回览实记》,大大开阔了日本人民的眼界。同时也促进了革新之举的推行。

在经济方面实行殖产兴业。岩仓使节团八欧美国家“内治优先”的发展经验带回了国内。明治政府根据考察团的建议,制定了殖产兴业的政策。主要是发挥国家干预力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为了推行殖产兴业的政策,明治政府专设“内务部”,全面统领经济建设。同时为了筹措资金,政府还采取了发行公债、税费改革、开设银行及大量发行纸币的措施,提高了国家的资本积累。改革先锋大久保利通实行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以农牧业、轻工业和海运为中心,调整开始时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加大对民间资本的鼓励和支持,并大力支持私营企业的发展。在殖产兴业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低价出售给关颖企业,使之私营化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长远效果。

为了解决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设备和人力问题,明治政府实行“拿来主义”,这样可以将西方的先进成果直接应用到日本的经济建设中,快速的转化为生产力。实践证明,日本的“拿来主义”既节省了自主研发的成本,也缩短了崛起的时间,可谓意义深远。而且日本人这样的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国家干预与扶持下,日本经济发展迅速,私营经济一片繁荣,并涌现了很多大财阀、大财团。

在军事方面,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明治初年,政府曾采取创建中央军队、扶持军事工业的政策。山县有朋任首相过后,他决定让日本陆军采用法国体制,而海军则采用英国体制。1872年,明治政府取消兵部省,设陆军省和海军省。1873年颁布了《征兵令》,实行全民义务兵役制。1874年山县有朋以普鲁士为师,在陆军省内设参谋部,后扩大为独立于陆军省的参谋本部。此后不久,又社了监军本部,后来改为教育总监,专司军队教育与干部人事之职。至此,形成了由陆军省、参谋本部和教育总监共同组成的军队最高指挥机构—军部。同年,日本政府还参考外国经验,建立起了警察组织。为提高军队素质,日本建立了各种专业学校,并且在训练中灌输忠君思想,使他们甘愿成为替天皇卖命的战争工具。

明治政府不惜重金购买武器装备和先进的军事技术,并坚持将引进和自主研发相结合。在19世纪70年代末,日本已经掌握了独立的设计建造军舰的能力。1883年,大阪兵工厂实现了火炮生产的自主化。1885年,日本建成了“严岛”、“松日”和“桥立”三艘先进战列舰,用于对付中国的“镇远”和“定远”号战舰。

在文化方面,实行“师从西方,文明开化”。几千年来,日本始终以中国为师,入学在日本可谓根深蒂固。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了新的老师——西方国家。

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他们参照欧洲国家的教育体制,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兴办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更重视高等教育。在1877年,东京大学成立。

通过教育改革,日本完成了“士人教育”向“国民教育”的转变。在1908年日本小学的入学率已达98%,而中国在最近几年才达到,可谓相差了近100年。

除了教育改革,在生活习惯方面也大力西化。如提倡穿西服、区长发、改行阳历等等。

1868年的明治维新,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思想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古代天皇制向近代天皇制的转变。

19世纪70到80年代,由于破产农民和没落武士以及新兴的中小地主、资产阶级不满

藩阀专政,爆发了反对政府、争取民主自主的“自由民权运动”。自由民权运动迫使政府接受“开国会、立宪法”的要求,不仅有效的促进了资产阶级进步思想的传播,还推动了日本近代政党制度的起步和发展。

伊藤博文为立宪而考察了普鲁士和奥地利。最后决定以奥地利为样板,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立宪制。1885年重新改组政府机构,废除太政官制度,并建立了内阁制。此后不久又设立了枢密院,二者皆由天皇直接领导和任命。

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宣读了《大日帝国宪法》的诏书。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日帝国宪法》中,有很多条例是为规定“天皇至高无上”而设的。其实质是一部封建思想与西方立宪主义相互混合、相互妥协的产物。

五、称霸亚洲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后,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亦以一大国姿态开始在东亚乃至国际上说长论短。以强大国力为后盾,日本侵略的本性开始显露无遗。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本最终通过《马关条约》,不仅获得割地赔款,还取得了开港通商的特权。

1904年,以中国东北为主战场的日俄战争爆发,最后以俄国的失败而告终,并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日本又从中获得了库页岛南部以及第朝鲜的占领权和中国南满铁路的修筑权。日俄战争开创了东方人打败西方人的先例,令世界震惊。日本开始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强占了德国在我国山东的权益。日本已是东亚霸主。

六、总结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称霸东亚,基本完成了近代化,也是第一个实现近代化的亚洲国家。其崛起过程所呈现的特征正如陈晓律先生所言:(1)、“变革的压力来自内部,而非本国自身发展的结果。”换言之,黑船叩关后而引起的列强入侵加重了民族危机,而民族危机最终促成了倒幕运动的爆发。(2)、“变革由精英阶层推动,自上而下进行。”的确,无论是倒幕运动还是明治维新,主力阶层都是改革派武士,在天皇的倒幕下完成变革。(3)、“在变革中国家政权起到了异乎寻常的作用,而建立一个愿意推动变革的强大政权是实现现代化的书要任务。”这是日本成功的关键所在。显然,明治政府的开明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1、唐晋:《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2、[日]大隈重信:《日本开国五十年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5月

3、林明德:《日本史》,三民书局出版社

4、[英]赫伯特·乔治·威尔士:《大国的崛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一、两次鸦片战争 1、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客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③导火线(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内容: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开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须缴纳的税款应和英国人商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试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来阐明理由。 革命史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从此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经济因素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全球史观: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外联系日益密切。 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马关条约》有哪些主要内容?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内容: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负担)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的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特权和利益 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列举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①金田起义——运动开始(1851、11) 定都天京(1853、3) 北伐、西征、东征—— 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6 颁布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挽救危局(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世界史通论古代部分复习

世界史通论古代部分复习 1、为什么说公元前8-3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理论由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亚斯贝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和目的》中提出。 在公元前8-3世纪,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中国的孔子,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古代波斯的琐罗亚斯德以及以色列早期的伟大先知以利亚,创立宗教和思想体系,“同时而又各自独立地打下了人类的精神基础”,成为各自文明赖以发展的核心,其传统延续数千年。“这是今日人类依然存在于其上的基础”。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孔子、苏格拉底和乔达摩悉达多更是作为“典范人格”存在。在“两个伟大帝国时代之间的间歇、短暂的自由时代,引发出了最为光辉的意识”与游学大师。 这些文明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即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实现了对原始文明的超越与突破。而诸如古代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由于未能实现这种超越,因此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 由此历史学家们接受这一说法,把约公元前800-300年看成是历史上的“轴心时代”。 2、比较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的国家形态及其制度。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演变:上古的部落时代到夏商的国家诞生,再到西周至战国的中央集权的分封制国家,以及秦之后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皇权国家。 部落时代的制度难以考证,随着国家的雏形出现,通过文献可以看到 夏朝已开始设官分职、有了一定数量的军队、监狱等国家暴力机构,最重要的特点的是皇位的继承由禅让制走向了世袭制,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而发展到西周的分封时代,王朝官员已开始形成体系,官僚制度渐渐成熟,并且产生了成为国家支柱的井田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三大制度。 秦至清的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各方面的制度都不断地发生过变化,从选举制度而言:从军功爵制、到举荐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式不断完善;从土地所有制而言:从废井田开封疆的土地私有,到王莽复古改制的王田制,到北魏孝文帝的均田制再到以私有制为主的土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以历史建筑风格为例一个多世纪前,一个来自欧洲的列强带着它的坚船利炮堂而皇之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那一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序幕被拉开。至此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国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抢劫掠夺,给这个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国家带来创伤,当然,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我们一行人在12月2日这一天前往杭城,寻找我们周围近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变迁的足迹。众所周知,杭州是一座充满历史风情积淀浓厚文化的城市。这次我们以近代化过程中历史建筑风格为切入点,前往杭城的大街小巷,用心触摸历史变迁的脉络。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位于上城区中山中路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兴业银行是清光绪三十一年由修建沪杭铁路总理汤寿潜等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自办沪杭甬铁路。次年10月公司附设铁路银行。这座坐西朝东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阔五间,三层,入口台阶两边弧形石鼓上为爱奥尼克双柱式门楼、门面、台阶,欧式的雕花石刻,柱身采用苏州金山花岗岩,建筑中部冠戴高突的圆顶无不体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站在银行对面,一座巨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进入我们的视线,透过巨大的法国梧桐,顿时我们被它古朴又典雅的外形震撼了,气派却不落俗套。进到银行里面,据了解,现为杭州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 中国的外资银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从“耻于言利”到敢于“争利”是中国推进近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经之路,中国近代银行业就是在“争利”的过程中奋起直追,不断发展的。许多产业部门和金融业遵循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已或迟或早地出现了资本集中的趋势,产业和银行业开始相互渗透,银行业商办趋势日益明显,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传统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加速演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着新的活力。 紧接着,我们一行人还探寻了杭城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南宋御街,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主要展现南宋古代街区的古老风貌,但就在御街两侧散布着许多近代中西合璧的典范建筑。 五洲药房就是一个典型的建筑,五洲药房旧址是一排高高的四层建筑,有七八间门面的宽度,排场很大。墙面上有一块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安置的历史建筑说明铭牌,上面铭刻着“20世纪20年代钢筋混凝土西洋混合式风格商业建筑,反映了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五洲药房据说原本是三层的楼房,北侧一半的第四层楼是后面加上去的。当年,北边的一半是开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 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有意思的是,它管了很多非外交的事务,而属于外交的事务又并不由它全部负责。这就是有南、北洋大臣的问题。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1868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地,“五口通商大臣”遂改为“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长江以上各口,有时也兼理闽、浙三省的涉外通商事务。北洋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因通商事务扩大而改,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另外兼管北洋洋务、海防及全国性招商、各路电线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南北洋大臣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属于总理衙门职权内的事务。但是总理街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最多是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总理衙门和南、北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对内政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这些专管部门的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学会如何在近代社会进行恰当的对外交往,慢慢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订了外交规章。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这些改革都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外务部就其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与总理衙门并无本质差别。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演变还包括中国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传统中国以“蛮夷”视别国,没有派驻驻外机构人员的观念和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11级地方政府治理模块王世超201127920120 各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自始就与近现代国际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始终受到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及国际格局的强烈影响。现代化进程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其启动过程也包含着残酷竞争、“优胜劣汰”的血腥一面,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乃至民族与种族之间相互排斥的“零和”性质。在近代,率先发达起来的西方列强利用其优势地位, 对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民族实行了野蛮的殖民统治,打断了这些地区的自然发展过程,也阻碍了其正常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否遇到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是其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由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速度、成败上不会完全一致。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等属于民族与国家间竞争的概念密切相关。中日现代化道路就是建立在国家危难、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才走上正轨的,但一衣带水的毗邻两国,其现代化的过程却完全不同。 回溯起因:挑战相似命运不同 中日两国在19 世纪中叶的“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被卷入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之中。中日两国隔海相望,相互交往的历史超过2000 年。直至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一直在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圈内长期共存、交流和发展。 19 世纪中叶,基本上完成对其他地区殖民化的西方列强,以先进的工业文明为后盾,以廉价商品、坚船利炮和基督教义为武器至远东地区,先是要求这一地区各文明古国接受西方式贸易方式和国际秩序,继而开始强加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把这些国家和民族逼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面对“西方的冲击”,中日两国曾同样面临被殖民化的民族危机。在突如其来的相似挑战面前,起初中日两国作出了一连串十分相似的反应:先是都坚持“闭关锁国”,其后分别采取“中体西用”或“和魂洋才”模式,试图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排斥其制度和思想,再后开始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后,日本在为之震惊之余,迅速决定掉转船头改学西方,而中国则迟迟未能作出这一转变。19世纪中叶的一步之差,使中日两国站到了截然不同的近代起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建设西方式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中国则错过了改革图强的时机,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在近代的起点上,中日两国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第一,主体反应的不同。 这一点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中日现代化起点的差异,首先来源于两国的政治统治核心对“西方的冲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中国的末代皇朝清廷腐败衰落,全无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日本的明治政府生气勃勃,锐意改革开放。 第二,自然经济的相异。 在西方势力东渐之前,中国经济基本上实现着自给自足,在近代前夕还有大量茶叶、生丝出口海外,用以抵消西方国家的鸦片与棉织品的进口。与此不同,当时日本则在西方货品大量输入的情况下,没有同量物品足以抵消其巨额入超。经济上的危机感也促使此时的日本极力学习西方,寻求尽可能利用西方科技来增加生产。 第三,国际环境的区别。 19 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表面上类似,实质上具有很大差异。当时,从印度洋东渡而来的西方列强更为垂涎的瓜分对象是中国,而不是作为西方国家“东方航线”终点的日本。西方列强对日本没有实施大规模战争,没有进行走私的鸦片贸易,也没有提出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这几个月来通过对《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国法制史》(主编:郭建)《中国法制史》(仁井田阩)等几本书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对中国古代至近代的中国法制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法治思想的流变、法律发展的历程、司法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典的编撰、各种民间民事契约的规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这一方面,结合看书的体会,浅显的谈一下我的看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特别是刑法,在历史上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不管是在立法的原则、立法的技术还是法典的编撰方面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面。在立法原则方面,有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结合,立法技术表现在如唐律等里面的类推原则和罪行法定原则的融合等多方面。在法典编纂方面,不仅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体系化的成文法典—《法经》6篇,而且刑法典中在长时间里经历了从12篇体例到7篇的精炼和成熟。博大精深的以礼为中心、礼法有机结合的中华法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如日本的大宝、养老律令,高丽的律令,越南现存最古老的法典——黎氏安南的刑律,都深受唐律的影响。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侵略。而清朝的统治者们还在闭关锁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在这一片封闭的世界中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两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的一系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经历了“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攫取了诸多在中国的特权,其中就包括在华的领事裁判权,这是对中国政府司法主权的严重践踏。一批仁人志士开始被动的寻求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道路。 一、转型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华的产物,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与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原因是有关的。首先,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因为中国社会处在相当稳定的以权力为媒介的家父长制的统治之下,无论从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体例和法典的内容方面,基本上从唐律开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强烈的震撼了清朝的统治,自己知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发展,这就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在中国适用了几千年的法律开始逐渐的显露出它的弊端,法律是要求在社会中发挥实用的,如果一种法律已经不能再社会中发挥作用了,那么可以说他的功能也就丧失了,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应该有一种新的法律来取代他的位置。第二方面,西方列强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包括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烟台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等等不平等条约,还在上海等地设立了会审公廨,其实际上是对领事裁判权的延伸。对中国领事裁判权的攫取使得中国的司法主权收到严峻的挑衅,出现了“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怪现象,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西方列强也把中国法律的落后和不公正作为取得领事裁判权的借口。所以,在上面所述的根本原因的推动下,把收回领事裁判权为直接目的,中国的许多走在时代前列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之路。 二、指导方针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针对法律改革的原则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为代表的法理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理论争论,我们称之为“礼法之争”。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关于封建礼教伦理纲常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礼教派认为,“因伦制礼,准礼制刑”,“中国素重纲常”,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三纲五常”等伦理

论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日本社会现代化

论日本人的集团意识与日本社会现代化 集团意识,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熏陶,社会关系中处于集团内部的人们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素质。作为一个社会存在,集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作为集团内部的人们的集团意识则依据其组织结构、功能及规范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许多研究日本人“国民性”的学者都承认,日本人有一种“集团意识”。所谓“集团意识”,大概就是说日本人总是意识到自己是某个整体的一部分,这个整体是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自己与这个整体息息相关,同命相连。[1 ] (P10)所以,日本人常以“我家”来称自己的工作单位、所属的组织、办公处或学校,而以“你家”、“府上”来称对方的工作单位、组织等,这种情形就反映出了他们的集团意识。日本人把公司或企业叫做“会社”,“会社”这个词,就是集团意识的表征。“会社”并不意味着许多个人被契约关系约束在一个共同企业里,而在思想感情上各不相干;相反,会社是指“我的”或“我们的”公司,是指一个人主要隶属的社会集团,因而也是其生活中占首要地位的事物。可以看出,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公司似乎是自己的生命所在,自己的一切都系于公司一身了。所以,一般日本人是“以社为家”的,在他们之间有一种类似家庭感情的纽带把他们联结在一起。在这里,日语“家”一词的含义,要远胜过英语中的household 或family 的含义。因而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就表现为“家”的观念形态,他们认为自己只是某个组合中的一分子,而这种浓厚的集团意识,使他们把个人的命运与集团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忠诚于集团成为每一个集团成员的最高准则。从历史学的角度分析,日本人的集团意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接受汉民族的习俗与儒学的忠、信、义思想熏陶的结果。 *日本的集团意识产生于11 、12 世纪武士兴起的时期,后经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战国时期,及至江户幕府,一步步深化,凝结成为日本人的普遍的心态。在武士兴起时期,源赖朝为吸引众多的武士对自己的忠诚,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实行“御家人制”。成为御家人的武士,必须宣誓对源赖朝的忠诚,源赖朝则保证武士原有的土地财产不受侵犯,有功者还要依功劳大小授予“新恩地”。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后,“御家人制”进一步完善,成为幕府的阶级基础。御家人与幕府将军之间的主从关系,起初只是彼此经济、政治利益的一时需用的结合,而镰仓幕府以后,则引入了儒学的“忠”、“信”思想,即御家人对将军要忠,将军对御家人要信。这种“忠”、“信”为基础的封建道德,后来贯彻到1232 年制定的第一部武士法———《贞永式目》之中。镰仓幕府的执权北条泰时曾明确地说,他主持制定《贞永式目》,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仆忠主,子孝父,妻从夫。”室町幕府制定的《建武式目》,继续遵循这一中心思想。随着幕府势力的衰弱,15 世纪中叶地方武士纷纷割地自据,出现了战国争乱。战国大名们为了战胜强敌,相继实行领国内的整顿和改革。他们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建立“家臣团”,使领国内的大大小小的领主与自己结成主从关系,纳入自己的统治体制。家臣团的组织按照与战国大名的关系的亲疏,分设上层家臣和下层家臣。上层家臣称“寄亲”,直接隶属于大名,下层家臣称“寄子”,隶属于寄亲。这种家族式的军事组织,其核心思想就是臣者必须忠于君主。这种君臣的关系犹如船和水的关系,君是船,臣是水,水涨船浮,水涸船难行。战国时期的家臣制,到了江户时代发展成为幕藩体制。幕府除直接控制常备军“家臣团”以外,还在全国设置260 余藩。各藩既有地方分权的自治性,又必须受幕府的制约。维护幕府体制的理论基础就是日本

浅议晚清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浅议晚清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摘要:中国晚清近代化的领导者们缺乏务实精神和冷静态度。他们忽视了中国的特定国情,企盼通过短期努力就使中国的近代化取得突破,一旦受挫便又一蹶不振。他们还缺乏求同存异的气量和胸怀,仅因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便互相攻讦,势同水火,这更加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布满了迷雾。 关键词:近代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进程 所谓近代化,在欧美各国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的近代化,亦称之为‘现代化’,指从1840——1949年期间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归根到底是在近代中国决定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因此近代化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化。”①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国人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败,仅仅使部分有识之士承认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就开始了探求“师夷之长”的道路。中国的近代工业化正是从武器的近代化开始的,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洋务运动由此产生。而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败于“蕞尔小夷”的严峻现实,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于是,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清末“新政”应时而出。一时近代化的前途变得更为坎坷。本文拟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来分析中国晚清的近代化进程。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的看法众说纷纭,如吴承明认为,提出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主题,探讨洋务运动与近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外交的关系,探讨洋务运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问题,这是一个跃进。②茅家琦、虞晓波在其文章中指出,甲午战后在政治上掀起维新变革思潮的同时,经济上也出现了以设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大大加快了近代化的步伐。③ 一、洋务派引导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发端 洋务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和当时世界近代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终于在此时付诸实践。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不想太多的去触动传统思想,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思想的信徒。那时保守派与洋务派的分歧不在根本的思想认识上,而在于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与做法上。例如,对于铁路的不同态度。当然,与保守派相比,洋务派还算进步的,他们毕竟睁开了半只眼睛,主张“师夷之长”,尽管这种“长”完全是技术性的。但是,洋务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文化,这才是洋务运动失败,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极为缓慢的根本原因。 甲午战争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做了一次总检验,结果表明“自强”、“求富”的目的远未达到。今后中国的近代化应该如何深入呢?战火甫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 ①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36. ②吴承明.世潮·传统·近代化[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86.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

1.浅析日本现代设计 By lisco 此时多难之邦:日本正在遭遇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和浪头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海啸。日本堪称是一个地理环境上多灾多难的国家,灾难也几乎一直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次灾难又在考验日本人的坚强。我们只能祈祷日本尽快的恢复过来。 从最后一张灾民排队取水的图片可以看出日本人团队精神和个人素养是很高的。在这种天灾人祸的时候依然能表现的这么井然有序。这是一种早已形成的习惯在发挥作用。而日本除了是一个礼仪之邦,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大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日本的设计文化: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政府确立了“设计兴国”的战略,为日本设计师提供一个个可以大胆挥洒灵感的舞台,经过短短的10多年的努力,日本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管是普通的日用品,包装,还是汽车、电子产品…日本人都做到了国际水平。这让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日本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重要的设计大国之一。 日本人的设计风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其简洁、细腻、天马行空而又富有创意的设计作品迅速推广着日本的设计实力,影响力日益深远。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别国成果的国家,但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别人的优点并整理自己的民族特性,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而且只用了短短10多年的时间,就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和优异成绩,不得不令人侧目。 > 浅谈日本现代设计 先从日本人身上说起: 日本人对于佛教禅宗的信仰–形成日本人简朴、单纯、自然的文化。 日本人传统的神道信仰(对于自然、祖宗的尊敬和崇拜,形成日本人对于自然风格的高度喜爱)–形成了干净、整洁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特征。

日本设计从禅宗中获益良多。禅宗对日本人的另一种影响就是极简,朴素,低调。这使得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懂得谦虚和礼让。以下来看看日本人的一些和生活环境和家居用品: 可以说“简洁”是日本设计的一大特色。 再看日本人的其它方面的设计作品: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自主梳理】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政治特点:天皇是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而幕府首脑将军掌握实权;形成幕藩体制。)在幕府的统治下,日本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主要表现在: (1)政治上: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并且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进步 (2)对外关系上,长期的政策,造成了近代日本落后。19世纪中叶,打开了日本的门户,使日本沦为,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 (3)经济上,萌芽和发展,冲击了封建经济,冲击幕府统治。同时,西方殖民国家的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4)思想上,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5)统治集团内部,广大人民包括生活日益贫困,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开始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二、倒幕运动成功和明治政府建立 (一)“尊王攘夷”到倒幕运动:由和平改革(依靠幕府关键人物?)到武装倒幕(领导?)1、1867年将军形式上把政权还给了天皇,标志着持续260多年的德川幕府统治结束。称之为 2、战争决定性战役倒幕运动彻底胜利 【合作探究1】领导明治维新的为什么不是资产阶级而是中下级武士?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破旧”和”立新”)

(三)“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从过程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1、你知道英国、德国、美国是怎样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吗? 2、俄国是如何走上近代化道路的? 3、日本近代化的特点 ①有现代化意识的明治政府在改革中起了领导作用;②经济资本主义由上而下,政治民主化由下而上;③和魂洋才,现代与传统并存;④现代化和民族独立并行发展;⑤善于引进和消化外国的先进技术。 三、评价明治维新 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积极: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日本的近代化。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局限: 经济: 政治: 文化:

日本现代化进程

日本现代化进程 执教:奉浦学校黄艳红2007年10月26日高三历史加一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材料阅读、教材资料运用、解答问题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1)日本现代化时间及阶段; (2)日本现代化进程各阶段的特点; (3)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2.能力与方法 (1)通过材料阅读、新课知识的储备整理出日本现代化时间及阶段; (2)通过对日本现代化进程各阶段特点变化的比较分析,培养学生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运用信息诠释历史事实的学史能力; (3)通过对日本现代化进程各阶段政治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特点总结,归纳二者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而培养历史辨证思维的能力; (4)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同一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 (1)认识现代化进程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2)认识政治的现代化与经济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促进; (3)认识由于各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等差异,现代化进程会体现不同的特点; (4)认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经验与教训并存的过程。 二、重点难点: 重点:日本政治、经济的现代化。 难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三、教学模式 引导分析教学模式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设想

七、教学反思: 这是高三选修教材的二课时的“日本现代化进程”的第一轮复习的一次尝试: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作为线索,分三个阶段分别研究其现代化的特点。以材料分析并结合教材作为基本形式,采用归纳法推导出结论,采用演绎法寻找史实加以佐证,做到“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 在三个阶段里,紧扣考纲,以第一阶段“启动”阶段和第三阶段“复兴和崛起”阶段作为重点,通过层层递进、推导、比较,分别归纳整理出三个阶段的现代化特点,梳理出“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线索,突出每一课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本单元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与印象。 由于新教材的特点是:观点较多,史实较少,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为避免误入大量补充知识点的误区,采用典型史实处理的方法,以点带面,“粗杆弱枝”,从高处着眼,小处着手,形成对本单元的系统印象。 站在能力立意的高度,在整个课堂中,强调解题思路和学法指导:熟练运用材料,搜索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 通过整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现代化进程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经之路;政治的现代化与经济的现代化密切相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促进;由于各国国情和文化背景等差异,现代化进程会体现不同的特点;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经验与教训并存的过程。 本堂课得到了兄弟学校同行的认可,但有不足之处:由于本单元容量大,知识点多,时间上显得有点仓促;因为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有部分学生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因为是落实知识点,课堂气氛显得有点沉闷。 学无涯,教也无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充实自己,更加完善自己。

浅谈清末新政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近代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9b5344144.html, 浅谈清末新政经济改革与中国社会近代化 作者:许艳 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3期 摘要:1900年后,空前严重的危机在中国出现,为延续统治,清政府进行了改革——清 末新政。没有配套的措施使改革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但改革仍有积极的意义,特别是在经济方面。本文从新政的经济改革中的工商业改革和农业改革来探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希望从本文中能得出一些对清末新政创新的认识。 关键词:清末新政;经济改革;近代化 一、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背景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统治者“颜面”尽失,但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变革更准确的说是没有改革的想法,然而社会上的一些有志之士开始认识到改革的必要,他们把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机器设备引入中国,在沿海地区设工厂,现代化之路开始出现,洋务运动出现了。由于经营者是地主阶级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只是为了救亡图存,管理漏洞百出,不能维系正常的现代工厂运转,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到甲午战争爆发,中国的惨败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洋务运动在實践上仍有积极性,它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 甲午惨败,清朝统治岌岌可危。为改变厄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变法维新,希望通过变法像日本一样把中国推上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实现强国保种。但仍以失败告终。中国何去何从?中国的近代化该如何推进?进入二十世纪,外国侵略者,加大了侵略的脚步。八国联军侵华,随之而来的战争赔款,加上以前的赔款,使得国库“一空如洗”,“如不设法经营,大局日危,上下交困,后患何堪设想。”[1]于是,1901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在西安颁布变法上谕:“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已,如何而因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己见,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1](p4771)清政府表明改革强国的决心。 二、清末新政经济改革的内容 在1902年的上谕中,清廷终于承认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农工商业,对于农工商应采取措施鼓励振兴。因此,新政的经济政策是以鼓励发展农工商实业为主要内容。 1.成立了工商业管理机构,主导机构是商部。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日本维新运动的原因: 1、腐朽的幕府统治下内忧外患,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倒幕运动的推动; 3、明治政府的成立则提供了维新运动的前提和政治保证。 (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国内危机:――社会现状与国内矛盾的产生 ①政治:士农工商的等级身分制(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下级武 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政治上四民不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 设在江户(东京);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 ①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发展 ②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③矛盾: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希望改变现状 (二)黑船事件引发的民族危机——民族危机的出现与社会应对 1.概况:1853年,美国海军将军佩里率领一支由4艘军舰组成的舰队来到日本,强行闯入日本港口。代表美国政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并约定将在第二年再来日本,听取答复。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 2、根本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急需扩大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3、直接后果:使日本被迫签定《日美亲善条约》 1)条约性质: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条约内容:开放港口:下田和箱馆;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等,今后日本给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北大历史系本科《世界史通论》教学大纲及课件(2010年)

《世界史通论》教学大纲及课件(2010年) 第1讲导论:历史·世界史·文明史 1、什么是历史? 2、什么是世界史? 3、文明在交往中演进——我们的世界史观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致读者及推荐序)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第5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导言》 参考阅读: 马克垚,“困境与反思:‘欧洲中心论’的破除与世界史的创立”(《历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3-22页) 张芝联,“中国大学世界史教学及观念的变化”(张芝联《二十年来演讲录》第150-6页) 课件:上古史通论 (中间部分待补充) 第8讲1500年前后的世界 1、中华文明 2、印度文明 3、中东文明 4、欧洲文明 5、其他边缘文明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6、7章,第9-19章 参考阅读: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1章 第9讲新文明晨曦初现 1、所谓“资本主义”的兴起 2、地理大发现及其意义 3、若干现代观念的发生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20-23、25章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第二编第5章 参考阅读: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2-13章 第10讲国际社会的诞生

1、欧洲的统一与分裂 2、王权国家之间的战争 3、国际法的创生及其现代意义 基本阅读: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第二编第4、6章 参考阅读: 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5章 第11讲17世纪中后期的世界 1、民权国家取代王权国家的初步努力(世界政治民主化第一次浪潮) 2、这个时期的东方世界 基本阅读: 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第二编第7章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第1章第1、2节 参考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18、19章(重温) 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第4、5章 第12讲现代文明诸原则的确立 1、科学革命与科学化观念 2、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观念 3、民主革命与民主化观念 基本阅读: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中)第2、3、4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6(第1-5节)、27(第1-7节)章参考阅读: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16-20章 第13讲世界交往关系的大拓展 1、英国称霸海洋的历程 2、俄国与美国的大陆扩张 3、全球交往关系网络的初步形成 基本阅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第24、25(重温)、30、35章 刘新成、刘北成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第11章第一节(一) 参考阅读: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第二篇第3章

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

2005年第1期 时代法学 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 Ξ 汤毅平(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清末的法律近代化是指法律具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律的立法精神与特点。清末的法律近代 化集中表现为清政府在政治、经济、教育及社会生活领域相继制订或颁行了一系列具有向近代国家转型性质的法律、法规和章程。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法律法规具有系统性、模仿性等特征。尽管清末的法律近代化结果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二律背反,但它在推动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向前发展仍然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民国时期的立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清末;法律;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69X (2005)0120056205 On the La w M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 ing Dynasty T ang Y iping (Las School o f Hunan Normal Univer sity ,Hunan Radio and T V Univer 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China ) Abstract :The law m 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means the legislative spirit and characters in liberal capitalization era.The laws m 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collec 2tively represented laws acts and rules com posed and issued in politics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s ocial life.G enerally ,these laws were systematic and characteristic ;prom oted and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 ociety ,economics and politics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antinomy regarding the m otiva 2tion and im pers onality.The law m odernization created a knock 2down effects in the legislation in Mingguo Era. keyw ords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law ;m odernization 法律近代化是指法律的自由资本主义化,即使法律具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律的立法精神与特点。就世界范围而言,法律的近代化呈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源自本国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导致的法律近代化;另一种则是在外力压迫下,通过大量引进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而实现的法律近代化。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显然属于后者这种“派生性”模式。由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洋务运动至整个民国时期这一相对漫长的过程,且最终是否完成了这一过程尚待商榷,因此,本文仅就清末新政时期的法律近代化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教于有关同仁。 一 自清代中叶始,与传统社会迥异的近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便呼唤对传统法律进行近代化改造。洋务运动尤其是戊戌变法对此都作过积极的尝试,但均告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空前严重,维新之论不息,革命思潮突进,在内外交困下,清政府被迫在最末的10年内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即所谓新政。在这场新政运动中,笔者认为,最具有积极性的成果便是法律的改革,它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正如有 学者指出:“清末修法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确立了航标,奠定了基础。①”在清末新政的法律改革运动中,沈家本、伍 廷芳等人“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专以折冲樽俎,模范列强为宗旨”②。在立法实践中,提出“以中国法律与各国参考互 Ξ①②沈寄移先生遗书(台)[Z].华岗出版社,1971.841、736.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75. 收稿日期 2004212212 作者简介 汤毅平(19632),湖南宁乡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