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1 文理分科和高考制度的改革

1 文理分科和高考制度的改革

1 文理分科和高考制度的改革
1 文理分科和高考制度的改革

1 文理分科和高考制度的改革

昨天中国新闻网发布,据教育部网站消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就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个规划纲要讨论教育改革非常好,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点我个人的想法,就是中国教育怎样可以有更好的发展,文理要不要分开,特别是如何改革我们的高考制度。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时机来探讨这个话题。我不是教育专家,在这方面不是有很多的研究,但是我觉得可以谈一些切身的体会,也作为经历过中外教育制度的一个学子的体验。我感觉回顾中国几十年的教育,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教育,我感觉就是我们文理分科和教育高考制度到了一个非要改革的时候了。

我想这个可能我们很多人都有同感或者甚至都已经开始考虑到了,我想从我个人角度来谈一下这方面的所面临的最要害的问题,特别是应该取消文理分科。然而文理分科的根源来自我们的高考的应试教育,首先是中国教育对人才选拔的机制。我认为要取消文理分科,首先要解决应试教育的高考制度。

中国高考制度是一个非常过时,很不人道的一个制度,为什么呢?比如说中国现行的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一个一考定终生,一考决定了未来上什么学校,决定他一生受什么教育的一个唯一的方式。假如说如果这个考生他今天身体不舒适,今天发烧或感冒了,或者他去考场的路上堵车,或者是家里发生任何一种意外情况,或者他今天心情不好怯场,我觉得就可能就影响他考试的成绩,就可能影响他上大学,就影响他的自信心,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我遇见过很多的朋友都有这种情况,包括他们的子女,还有我认识的考生本人,由于他们在考场上一时非常紧张,有可能就导致他发挥不正常,那么这样的话,就影响他整个的考试水平正常发挥。那么中国现在问题是,一年就这么一次两次的闭卷考试定终身,说对很多考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建议,就是我们能不能改革我们的不人性的高考制度。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我觉得可以有6个方面可以建议。

第一,建议高考简化,并且一年可以设置多次考试,就像每年可以考很多次的托福一样,我们已有这方面的经验。我在我最近的一本新书中提到我女儿王安琪,她去年考上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我感觉国外的高考制度比较人道或者比较全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北美像这种高考的话,实际上一年有很多次,比如说一年可以高考6到8次,主要是一次考不好你可以不给学校报成绩,你可以考很多次,选择你方便的时间,一直到你满意为止,再把分数通知你报考学校。我觉得这种制度比较人性化,他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我没考好我可以重考。而且高考主要是SA T考试,主要就是考语文和数学。所以我觉得高考的科目也不是很多,当然也有SA T 的专科考试,但取决于考生的选择,不是硬性的。

第二,建议大学录取学生要看平常的成绩。比如在高中的成绩。因为这样可以看这个学生平时学的怎样,是不是在他那个群体中是最优秀的,综合学习成绩怎样。中学期间的成绩也应该作为一个高考参考,我觉得这个需要占到高考成绩一定的比例,这也是比较适合学生的全面学习发展。国外大学就是这样,不光看高考成绩的一时发挥,还要看他平时在中学最后三年的一贯成绩,综合考量。

第三,建议录取学生还要看他的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的参与情况,包括在校园活动。我觉得我们现在教育基本是一个应试的教育,完全是培养学生考试,从小学开始就是围着高考

转。那么这种制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不利的。举例来讲,像我女儿她要报考一流学校,除了要看她的学习成绩,还要看她是否做很多的社会活动或公益活动,比如她去养老院帮助老人做很多事,这是学校规定的,必须达到做公益工作有多少小时。还有另外一个她也到社区帮忙,比如在流浪狗中心,帮这些丢失的狗溜狗,或者参加校外例如模拟联合国的辩论的社会活动等等。这个公益和社会活动占掉她不少时间,但在靠大学考虑这些公益或社会活动时占很大一个比重,这个东西实际上也是录取学生上大学的参考,非常重要,它培养学生的公益心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作者:RafaelPrince 2009-2-8 20:36 回复此发言

--------------------------------------------------------------------------------

2 文理分科和高考制度的改革

第四个建议就是高考录取学生需要有几份推荐信。比如说学校或教师的这些推荐信。这些推荐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方面,可以让大学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学生,不光是他的成绩,他还有老师的推荐信,可以全方位的掌握学生的情况。老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都写一样的信,这样就可以反映学生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第五个建议就是让学生自己填写上不同大学申请表和为什么要上大学作文,或者是完成所申请学校的命题。你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你还要作文,比如说为什么你要上哈佛、你为什么要考哥伦比亚或者你为什么要考北大或者清华,你要谈你高考的志愿,你为什么这么做?这实际上是一篇高考作文,可以是开卷的。这样可以考察学生的理解力和有没有独特的个性和新颖性。这也是国外大学录取学生很重要的一方面。

第六个建议就是高考还应当有面试。不论是学校自己面试,委托所在地校友面试,或者电话面试也好,面试实际上是考察学生很重要的一环,就像工作面试一样不能或缺。今天市场经济找工作要面试,为什么上大学就不面试了呢?我们有些学生,甚至是高考状元,只善于考试,完全没有表达能力,这样的人才是无法适应未来人才需要的。

总的来说,我认为文理分科必须要取消,而首要的是高考制度在今天已经到了一个必须要该的时候了,如果采用这上述六种综合录取大学生的选拔方式,是比较人性化的高考高考制度,它涵盖了6个方面,可以录取更多真正的人才。

这种高考的改革改革包括了简化的语文和数学标准考试,一年数次;学生在学校的平常成绩;学生参与社会公益的活动的情况;老师的推荐信参考;高考申请表和作文;还有一个最终的面试。它一共有六道工序,完全胜过那中国目前高考就是关起门来考两天,然后定终生了,我觉得这个制度有些残忍或者说不人道。我们现在已经有这个改变的条件,互联网和通讯交通等都不是几十年前的状况,以前是因为没有这个条件,可能我们做不到,现在我觉得社会的诚信也逐步在建立,学校的自主招生权也逐步在扩大,我觉得是不是就是从这个角度上改革我们的高考制度,改变我们的文理分科的怪现象。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我认为目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够,我们在科学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我们中国目前培

养出来人才还是一个特别善于考试的学生。

目前,过去一年我们已经有了20多万人出国留学,甚至成千上万人去香港澳门读书,台湾也要开放大陆学生来台留学,今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和美元英镑加元澳币等国外货币大幅贬值,出国人数会再创新高,实际上,而且出国的中学生会越来越多,很多人是在用脚投票。如果我们的文理分科不改革,高考制度不改变,中国学生大量流失的局面还会更多。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在2020年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我们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的人才,我觉得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就在教育制度改革,再深一层就是我们高考制度的改革,就在我们中小学的选拔机制和培养方向上。我们是鼓励应试人才,还是创新型的人才,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我们教育改革关键所在。所以我觉得就是说我们高考制度如果不改进的话,我们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有很难培养出在今后30年也好或者60年也好中国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所以我认为改革高考制度一个很关键的方面就是要改革我们招生的思路或者说这种一考定终生的制度需要改革。因此如果把一考定终生的制度改革成这种从六个方面全面考核学生的新制度,一个只看高考成绩,改为看六个方面,用六个指标来衡量的话,我觉得这就会对我们的学生学习方式有一个大的改变,整个学生围绕高考为中心的这种培养方式也会有逆转,中国的学生学习水平和质量及创新型的思维会都有一个很大的发展,所以我想改革高考制度是教育改革一个关键所在,势在必行了。

一、高考制度改革回顾

高考是为了选拔人才,特别是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把高考形成一种制度,全国统一考试,统一科目,这当然是为了公平、公正、公开,使每个考生都能够按照统一标准接受选拔,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事实上,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加强反思高考对中学“素质教育”的扭曲,并由此推进旨在“引导素质教育良性发展”的一系列高考改革。近10年来,重大的高考改革事件如下:1998年下半年,教育部提出“3+X”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新方案在1999年逐步推广至全国。“3+X”被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教育专家认为是治疗学生偏科、同时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良药”。2000年1月,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实行春、夏两季高考招生。春考以肩负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使命而高调出现,让当时的人们很是兴奋。2001年4月2日,教育部宣布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2003年,夏季高考时间由传统的7月7日提前到6月7日。人们以为,“黑色七月”由此可以远离人间。2003年,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到2005年,享有这一自主招生权力的高校扩大到了42所。2003年北京、上海两地试行高考自主命题后,2005年高考考场上共有15个版本的高考试卷。2006年,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各拿出300个名额,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拔招生,两校采取面试为主的方式录取学生,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受5%自主招生权的高考“一本”录取分数线限制,考生虽然参加高考,可分数只作为参考,或者是对比分析的“样本”——研究面试选拔与高考选拔有多大的相关性。

二、高考制度改革的效果

上述这些一出台就被“定性”为“重大”、“关键”、“史无前例”……等等的高考改革,实际

效果又是如何呢?

“3+X”让学生全面发展了么?“3+X”在很多地方,被学校、家长、学生痛恨:为了那一个“纠偏”的“X”,对于每分必争的高考来说,多少学生被高考进一步折磨。全面复习、全面背记,学生学业负担进一步加重自在不言之中。

扩招缓减了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么?事实表明,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以及一些学校不具备基本办学条件而大幅扩招造成的教育质量下降,更导致了高考新型独木桥的出现。而眼下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每况愈下的“身价”,让扩招几成众矢之的。

计算机录取就公平了么?机器自己并不会运行,运行机器的是人。重点大学在本地投放的招生指标每年增加,让大家品味到高考的不公平在拉大而不是缩小。而且,统一时间分省命题的高考,进一步将以前全国一张卷时地区间由于招生指标分配不合理而出现的巨大录取分数线差异,悄悄地掩盖。分省出题让地区分数线失去了可比性,同时国家和地区政府严厉“打击”高考移民的政策,则试图用制度,扼杀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背景中人们的移民冲动,从而营造表面的公平与合理。可有趣的事,北京、上海等地,为发展金融行业,政府出台了政策,明确表示:金融高管的子女在京沪,可以享受当地人同等的教育待遇。

自主招生,可以让特长学生脱颖而出么?看看5%自主招生的一本分数线限制,你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复旦、交大面试录取的方式,成为了考生的福音么?听听外省市学生的质疑、其他学校的反对、众多没有优秀到可以获得“面试”机会学生的声音,大家也会发现,这种学校说了算的自主招生,让大家对公平问题很不放心,同时,不同学校各行其事的测试、面试,明显地在加重学生的负担而非真正导向“素质教育”。

纵观高考改革,各种不同时期推出的不同政策共性十分突出:体现“改革业绩”。把改革本身作为一种业绩,而并没有真正关注考生,即学生的真正发展。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改革尚未推出,便高调“定性”,其实改革究竟能起到何种成效,是需要时间检验的;二是事关重大的改革措施,基本是政府官员主事,并没启动广泛的论证程序,没有倾听当事的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意见,每年有改革,似乎就意味着每年有成果,实际上,改革不是儿戏,政策更需要相对的稳定性。三是所有改革,并未出触及高考改革的根本,我国高考要改的,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录取制度。可以说,如果录取制度不改,中国高考的时间改革、内容改革,均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三、关于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教授说:“高考制度迫切需要改变。考试是必要的,高考不能废除,但是应该改变一槌定终身的做法。作为高校来说,我们希望中学能把高中三年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变成全省统考,对考生各个学科进行全面的考核,这六次的考试和高考在升学中所占的比例各占一半,这样做更能如实反映学生的成绩。对学生来说,由一槌定终身改成7次定终身,这样的选拔制度才更加公平。”自主招生有缺陷:“这其实反映出自主招生的一个缺陷。学校说这个学生好,这个学生就好吗?仅仅通过几次面试就能选拔人才吗?(自主招生的成绩)和平时的成绩可能并没有可比性。”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提出,要改变高考一次统考的现状,把高考变为多次考试。此前中科大校长朱清时也提过类似观点。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将逐步建立以国家统考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我认为:高考制度改革应该围绕公平、优秀、负担三个方面来进行。

1、公平。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首先考试内容、考试时间、考试方式都应该是全国统一。至于如何统一,需要研究,但肯定不是一个省市出题考试。高考试题的门数与科目需要调整,比如,英语(外语)科目至少不应该成为高考的科目,强调外语考试,势必冲淡了母语的学习,许多高中生,连汉语都没有学好,反而花费很大精力去学习外语,教育部把高考考外语的指挥棒应该置于指引科学的方向。高考的录取制度要公平,在考虑地区差别的同时,不能把这个差别扩大化,应该是高考分数面前,所有考生人人平等。

2、优秀。高考是要选拔真正优秀的学生,而优秀的学生不仅高考中优秀,就是平时的学习成绩也一样优秀。我认为,高考录取应该注重考生的平时成绩,并且平时成绩应该占高考录取的60%以上的比例。至于平时成绩如何取得,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在每个学期期末,一个地区统一进行考试,学生一答题结束,成绩立刻自知。这样,不仅使学生注重平时各门功课的学习,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素质。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进行个人爱好与兴趣方面的发展。真正高考时也仅仅参加2—3门课程的考试,主要应该考数学、语文、外加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3、负担。所谓负担不仅是高考考生的负担,还有学校、家长的负担。为了能够真正减轻考生负担,需要让学生关注平时学习的各门课程。这样,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还可以真正鼓励有特长的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如果首先有一部分学生提高了自身素质,整个考生队伍的素质就提高了。如果是这样的高考指挥棒能够真正形成,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也就提高了。我们的高考制度才真正改革好了

《高考制度的改革建议》

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事实,许多人就是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中失去前途的。比如: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他的英语相当相当的好,但是就因为一科物理不行,所以他也就不可能考到高分。没有高分也就意味着大学无望了。当然前途就是个问号了。还有的理科生因为一科英语不行一生也就完了。他们没有努力吗?他们属于那些好吃懒做的公子哥儿吗?不是啊!他们没有长处吗?可是他们的人生就因为高考而不如别人。他们是无辜的啊!为什么会有高考生自杀?为什么啊!

当然有考生的行为是不好的比如:湖南的那个4科都故意考零分的同学,他就是为了发对现在的高考制度,当然他的行为是不好的。

我说这些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大家都来努力起来,希望把现在的高考制度改革一下,为了许多无辜的同学的大好前途,为了我们的弟弟妹妹他们不要再受高考制度的残害,为了我们国家有更多的专业人才。

世界顶尖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这个名字可能没有多少人不知道

吧!他考试成绩相当糟糕。但他非常喜欢数学,而就因为他的数学超越别人所以他就凭这点就直接进入大学。而且进入大学后他的一些科目会考居然是别人帮他考的。我们想一下如果爱因斯坦是在现在的中国高考那么他肯顶是个落榜的高考生,那么世界上还会有《相对论》吗?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没有有小学毕业证,高中毕业证,大学毕业证。如果他在现在的中国可能连工作都找不到。因为他没有证啊。可是他在美国,因为他有能力。所以他成功了,所以他能为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我建议现在的大学生注意不要太注重手中的毕业证,要注重新中的那个“毕业证”。

世界大富豪:比尔盖茨他在大学期间只做两件事情玩电脑和扑克。而且他还放弃了哈佛大学毕业证,在中国是绝对不会有放弃北大毕业证的大学生。比尔盖茨曾经招聘人时,选了一个连大学都没有进过的高中生,而放弃了一个博士生。在中国有这样的老板吗?

中国有个高考生干得更好,年年他都高考而且年年拿高分,为什么呢?他疯了吗?因为人家一考起清华北大就可以找100000元人民币。走那里找这样好的工作啊!

我建议现在的高考照样执行,依然用来取大多数学生,但是录取最好包括面试,如果不能面试那就看考生的作文,这样应该也有相当于面试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把那些有特长的学生也送进大学继续深造。比如物理好的学生,哪怕态度生物,英语,历史,地理这些对他的物理深造没有影响的科目考的不好,也要让他们去。也让他们进入大学深造因为他们只挖一个井所以他们一定能挖得很深。因为他喜欢物理所以他的物理才会好。

还有就是可以在高考试卷最后加题目:比如考公安院校的给他一个案例叫考生分析怎样破案。要读数学系的考生就叫他写论文。等等。答案不一定要确定,按答案的完整性和优越性来打等级。这样就使考试做到了灵活自由,可以大量的挖掘人才。

我还要建议一点:我们还要看考生平常在学校的表现和生活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等。

就像刘翔,姚明,你叫他们去学数学,物理干什么嘛?爱因斯坦你叫他学生物,袁隆平你叫他学习几何,华罗庚你叫他化学。当然不能像赵微那样连日本的国旗多拿来做衣服穿。所以我们也要知道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所以我建议任何一个大学生的高中会考都得过关。以免闹出一些笑话。

我相信如果高考改成这样的话,可能我们中国人拿诺贝尔奖的日子困难就不会很远了。中国现在搞的全面发展当然是好的,但是挖的井多了不好。俗话说:十门通不如一门金。

如果实行这样的高考制度的话。我相信中国一定会涌现出更多专业人才,更多的世界级的科学家,为中国的发展一定回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推动作用当然就是不可估量的了。

如今,中国教育界上下已经渐渐认识到,不彻底改革现行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改革现行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迫在眉睫!

应试教育的产生及其制约因素的分析

应试教育不单是一个高考问题,尤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生存环境巨大反差造成了人口集中加速流动的一种反常态势。

人们常说:“鸟往高处飞,水往低处流”,用来比喻人们都在向往和争取美好的生活,这是一种无可指责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在一个充分就业的国家,社会保障日趋完善,两极分化得到遏制,教育机会充分而且平等,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就没有了产生的条件。所以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政府实施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为之不懈努力。

那么,为什么中国政府三令五申减轻学生负担,并要求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呢?这就要研究与高考竞争强度相关的几个变量了。一般来说,城乡和贫富分化越大,参与高考的期望值越高动力也越大,这是市场竞争的需求一方就越强烈。高校普及率越大,则高考的竞争力减弱,这是市场竞争的供应方;上高校以外的就业途径越多,则参与高考的人数减少,相应减弱高考的竞争,这种人力资源分流等于扩大了供应。如果把贫富分化率设为H,高考普及率设为S,上高校以外的就业途径设为m ,这三个变量与高考竞争烈度K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公式示意如下:K=H/m.S。这个公式明白地显示,要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除了教育评价和人生观教育的改革措施以外,必须降低高考竞争的烈度K,因而必须遏制社会贫富两极分化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鼓励国内外资金和社会力量兴办高校以扩大高校普及率;而国家制订普及中等职业教育规划,则是广开上高校以外的就业途径的重大决策,这是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减轻高校招生压力的有效措施。

现行高考制度改革既要双向选择又要坚持公平原则

上面谈了转变应试教育的综合社会措施,那么现行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又怎样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呢?

如前所述,现行高考制度的产生既有其历史的渊源,又有现实社会的客观条件。而且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隋朝以来的科举制度比世袭封建制度要进了一大步,我们现行高考制度当然也有其产生的必然性。应该说,现行高考制度最大的优势,乃在于它所体现的在录取分数线上的社会相对平等性,这是社会腐败日趋严重情况下广大群众最看重和关切的焦点。说“相对平等”是指“录取分数上的人人平等”,不包括贫富和地域的许多因素。所以,高考尽管严重扭曲了教育发展,但一说取消全国高考统招,弱势群体皆大呼反对。高考统招,还有一大不可忽视的好处,是保证了高校的入学基础水平,既缩短了各个高校的质量差距,又便于宏观调控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同时是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的必要条件。其三,这种

高校统招的办法简单易行,评价标准客观明确量化操作,有利于比较选拔检查和监督。但是,现行高考制度之所以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当然也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柳斌说:“问题是现在高中离高考很近,压力很大。有的同志说,高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雷区。”现在已经到了不改革高考统招不能推进素质教育的相持阶段了,采取掩盖和回避的办法是无济于事的。

有人说“应试也是一种素质”,这话当然也有道理,书面考试要考的知识很多,这里就包含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和部分分析能力,也能考出临场不乱的冷静思考能力等等。然而书面考试,无论如何考不出人的道德品质,考不出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考不出操作技能和技巧,考不出创新思维所需要的非智力素质。书面考试成绩优异的考生,往往是刻苦学习和记忆力较强的人,因而死记硬背已成为应试教育的唯一选择,知识轰炸和题海战术,正在残酷地摧残着青少年的心灵和健康。为了分数、文凭和学位,强行灌输知识的大脑,越来越失去了自主思考的余力,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了。也就是说,现行单一书面高考形式,无法考察人的内在的更加重要的素质,因而现行高考这种素质的选择是片面的,常常会遗漏善于深入思考的有创新能力的好苗子,忽视实践能力和个性特长的青少年发展,却出现了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怪现象,长此以往必然成为束缚我国蓬勃发展民族精神的桎梏。

由于现行高考制度是“一张考卷定终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高考竞争的强度K 函数中,由于其他分流途径m小于1而使K值迅速扩大给学生造成巨大精神压力,特别是由于偶然的因素而使m →0时,考生因精神崩溃而自杀的现象就成为必然了。

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必须同时进行

根据上述分析高考制度改革的任务,高考制度改革首先是内容的改革。为了全面了解考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高考内容应分为全国学科统考项目和社会实践考察项目,这两个项目的量化总成绩输入全国高校招生网中,作为公平合理的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的客观依据。全国学科统考科目分为基础科和专业科两部分,基础科实为任何专业通用的工具课程,是考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发展的核心能力,科目不宜多,内容不能偏,重点在于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了解,可设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程。专业课则根据宽基础活模块的原则,与高中阶段的通用选修课相对应,设现有高校主要专业基础所需学科,考试内容比工具课程要深入一些,但仍应强调基础和分析能力的考察。

高考内容的改革必然引发高考形式的改革,既考工具课程(必修科目),又考专业课程(选修科目),现行全国统一高考的办法已不能完成了,我认为可以借鉴和纳入每年两次全国统一自学考试来进行。每年元月全国和各省高校在统考网上,公布各校各专业招生除基础课外的专业课(不得超出两门)要求和计划招生名额;考生按自己实际情况和高校招生专业信息,自主选定自己参加统考的科目和时间。春季统考各科目完成的即可参加8月份统一录取并于9月入学,春秋两季统考各科目完成的则参加次年2月份统一录取并于3月入学,而秋春两季统考各科目完成的又可参加8月份统一录取并于9月入学。这样,一年内两次统考成绩有效,既允许一部分考生一次统考进入高校;又允许考生多次统考进入高校;既照顾到考生个性特长自主选择,又照顾到高校专业特色自主办学需要。实行双向选择全国统考按客观成绩录取的办法,实现了高校录取的公开公正和平等的目标,又保证了各高校入学新生的基础质量,同时给考生多次选择统考和专业的机会,完全打破了“一次考试定终生”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尤其重要的是,这一举措完全改变了科举制度被动录取的局面,

体现了考生和高校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新的时代精神。这里,一方面要借重自学考试模式,使之逐步完善和规范成为国家考试。另一方面,凡公民均可参加这种国家统一考试,并把统考成绩依照公民身分证号,按一年有效期输入统考网站,供考生随时查询和高校招生作为依据。也就是说国家建立高信度的统考网站,是保证高考双向自主选择公开公正平等录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如上所述,要考察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这里就包括了社会公德、人格品质、奉献精神、个人特长、创新能力等等,这些内在素质的考察是不可缺少的,却又是书面统考所无法完成的工作。欧美诸国虽然也有全国统考,但往往单科考试,也不都是政府行为,不是一纸考卷决定升学与否,而且对于高教普及的国家不存在应试教育问题。美国高校自主招生,既看书面考试在校成绩,也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表现,两者各占50%左右,这样评价考生就比较全面。但我们不能照搬,因为我国目前高考竞争强度很大,没有政府统一考试和考察成绩作为录取客观依据,则根本无法保证高校招生的公正和平等,从而使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升学权利受损,导致高校入学质量的普遍下降。上面所讲的是学科统考的方式,还要同考生社会实践的考察结合起来,才能作为高校招生评价考生综合素质的依据。

要考察学生社会实践的表现,应由县(区)级团委牵头,教育和民政部门协同设立考生社会实践考察办公室,凡报名者按公民身份证号立档三年内考察成绩有效。应分别设立考察专项,比如:学校評比前3-5%,社会公益劳动项目,社会捐助项目,扶贫支教项目,竞赛评比获奖项目等。这里就包含了道德品质、劳动观念、个人特长、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了解,也考虑到了偏远地区薄弱学校中刻苦努力学生[8],各个项目要相对稳定以便于考察和相互比较,各大项要细分为条目并制定具体量化标准,通过对比试验取得一个合理的当量数值。各项目考察数据按三年有效合成,就构成考生社会实践成绩,经社会实践考察办公室考核确认,即输入全国统考网站按公民身份证号码与考生的学科考试成绩合成或并列,作为高校和考生双向选择的客观依据。

在每年8月和2月两个高校录取月内,各高校在网站公布招生专业、名额和特殊要求,考生自主选择高校和专业然后输入其公民身份证号,则高校网站自动调入全国统考网站学科成绩和社会实践成绩,按由高分到低分排队显示至招生计划专业额满为止。考生每次只能在网上选择一校一专业,自己根据网上自动显示排队情况确定取舍,还可多次选择专业和学校。这就有点象是到火车站买票一样选择窗口自动排队,也类似到大百货公司各柜台去选择购买商品一样,考生完全根据自己的愿望、特长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自然消除了被淘汰和失败绝望的心理,也避免了考生填报志愿的盲目性,有利于高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避免招生计划的落空。在考生自动排队录取后即获得高校面试资格,按高校专业要求面试合格的考生同时注册入学。第一次录取名额未满学校专业,可在统考网站公布第二次和第三次排队自动录取直到开学前10日截止。这样多次双向选择的高考统招,既保证了考试考察的全面素质标准,又有利发现特长学生和学校特色专业的发展,真正实现了高校招生的公平公开和平等目标。同时这种招生高校和考生的双向自主多次选择,完全打破了全国和分省高校录取分数线,使高校和考生都有了多次选择的机会,既避免了高校招生不足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也避免了考生报考志愿的盲目性而造成高素质学生落榜的不正常现象。因为学生都是自主选择学校和专业,按自己的统考和社会实践成绩去权衡和评价,充分体现考生主体权利;如果考生选择学校专业不满意的话,还可准备下一期统考和提高社会实践成绩,从而实现自己的更高的愿望,我想因此可以减少许多考生失败和绝望情绪所造成的恶果。

现行全国高校统考招生是基础教育的一个指挥棒,它不断地用一个模式淘汰了许多青少年,使他们失去主动选择生活的权利而在心灵深处永远烙下失败者的印记。同时,这个指挥棒又迫使所有学校进入一个模式,把如花似玉、千姿百态的青少年变成没有思想的信息存储器,乃至产生铜臭腐蚀高雅学术殿堂的腐败现象,从死记硬背的书堆里走出一个又一个高分低能的硕士和博士!现行高考制度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拦路虎,万夫所指群情激愤已经到不清除这个障碍无法实现科教兴国目标的最后阶段。

对文理分科的看法

应不应该文理分科呢?现在是众说纷纭,有极力赞成的,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中国出不了诺贝尔奖,高中文理分科导致人才培养水平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等等;也有并不这么认为,说是业术有专攻,能使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集中精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目前多数的教育家、学者及部分教师、家长对文理分科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文理分科让学理科的学生不再学习政治、历史、地理,更少阅读文学经典等,使理科生知识面偏窄,致使缺乏人文精神,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懂,如理科生不知巴尔扎克或雨果是何人;而同时这也导致文科生对物理、化学、生物的陌生,不知道基本的自然学科知识,导致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缺乏,如一些文科生不知光年表示的是长度。文理分科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也有部分人甚至指出文理分科将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造成负面影响,将其视为大毒瘤。 我们国家文理分科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其间,为高中该不该分科考试,教育系统及社会各界也进行过多次论争,但最后还是维持了现状。人大常委朱永新认为,“太早地分科,可能让我们损失了一大批像苏步青、钱伟长一样文理兼容的大师”。他举例说,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可以从文科生转学物理,并取得巨大的成就,可现在,还有哪个文科生可以转学物理的?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做客新华网两会访谈中说到不支持文理分科,文理分科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学生负担加重。首先,我们要了解文理分科的弊端在什么地方,其次就是寻求解决的思路或者解决的办法。弊端首先就是现在中学阶段的过早分科造成了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文理偏科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多多少少都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过早的分科对于年轻人、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来讲,他们的思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缺陷。我们现在要提倡培养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就是要完善地把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是将来出成果的重要基础。 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自然学科,创新的思路不仅仅是单纯凭一种思维能够解决的。我们关注最近一些诺贝尔经济奖的获得者,大部分都是有着深厚的数学底子的人,用现在的方法去解决传统的问题,这种文理分科对思维方式是有影响的。

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弊大于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同学们,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刚刚听到对方辩友提到高中要取消文理分科的时候,我觉得好啊!仔细一想,觉得悬那!在理智的一想,这事现在还不能干!所以,对方辩友的发言虽精彩,我还是要指出其中存在疑义的地方:第一,对方辩友提到文理分科会严重导致偏科,但偏科是个人的天赋和兴趣问题,即使不分科偏科也仍会存在。 第二,对方辩友说文理分科消弱了文科的水平。我们只能说选择学问的人数少,只能说明那是他们没有抓住机遇,选我所选。 第三,对方辩友提到理科生对文科只是了解得很少,我们认为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所要完善的内容。与高中文理分科其实没多大关系。 第四,对方辩友认为分科降低了综合素质,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其实,分科不代表荒废,九年义务教育及大学选修课可以完善我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弊大于利”。因为ie,高中文理分科,有利于发展个人天赋,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一专多能”。接下来,请听我方的具体阐述:第一点,针对个人天赋的发展,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基因决定大多数学生不能做到文理皆优,我们更不可强求,高中文理分科恰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古文《杂兴》中有言:“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倘若文理不分科,我们岂不是今日看着物理化学苦思冥想,明日抱着政治历史彻夜难眠。大家都是过来人,请亲爱的

对方辩友您说句公道话吧!相信带着一份喜爱去探求知识比我们盲目的去涉猎更能收获懂啊理想的果实。所以,针对高中文理分科,我们要“选我所选,爱我所爱”! 第二点,对于发现和培养人才,我们要知道,国家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具中国社科院报告,我国严峻缺口的人才包括技工、物流、电子商务、护士等等。不难发现这些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需要大学为他们输送人才。高中文理分科恰好为大学选拔培养专业人才打下了基础,并且提供了很好的量化标准。倘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大学选拔将缺乏导向性,我们还如何为大学提供可造人才。 第三点,让我们从发展的“一专多能”来看看高中文理分科制度。在座的各位同学都经历过九年义务教育的洗礼,我们从中早已丰富了人文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而大学的选修内容更足以去完善这些内容。与其冒着颠覆传统制度,造成更大混乱的危险取消分科,何不维持已铸造三十载辉煌成绩的政策呢! 亲爱的同学们,请您站在学弟学妹的角度上,为他们说句公道话吧!高中文理分科弊大于利!

高中生如何选择文理分科

高中生如何选择文理分科? 怎样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正确选择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第一部分,首先要弄明白文科和理科的含义、科目及以后的发展方向。 在高中阶段参加高考的文科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等六科;理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六科。 从科目上可以看到文、理科都包含语、数、外三科,但文科数学要求相对容易些。因此,对政、史、地或理、化、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就是选文、选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进入大学之后,文科、理科又包括哪些学科、发展方向如何呢? 文科 文科的全称是人文社会学科,通常意义上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科学。文科按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六大门类。哲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人们心目中哲学是枯燥无味的,其实不然,它是思想灵光的闪现,是智慧的结晶,是行动的指南。北京大学哲学系的毕业生很多成了超级商人。经济学是比较热门的学科,它包括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市场营销、保险等,对数学要求较高,北大数学学院的学生大多数在硕士阶段选修经济。近年来许多省市文科状元被北大光华学院录取。法学也是热门学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对法学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教育是一门深邃的艺术,它可以塑造人的一生,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文学包含的面很广,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语言、新闻学、广告学、艺术设计、戏剧、表演、播音和主持、音乐、绘画等。历史,包括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等。 理科 理科是自然科学学科。它包含四大组成部分:理科、工科、医科、农林科。其中的理科主要是指自然科学理论的研究学科,是运用理性思维,唯物地、客观地进行研究,不仅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还要耐得住钻研过程中的寂寞,是基础学科。 包括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力学、地质等等。 工科是指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学科。它包括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电子工程、材料工程、水利、环境工程、热能、汽车工程、生物工程等等。 理科侧重基础研究、时间长、收效慢。 工科侧重实际应用,短平快,毕业后薪金相对较高,各有所长。国外知名大学对留学研究生中报考理论研究专业就大开绿灯,中国学生尤其受欢迎,因此有种说法“要出国,报理科”。 “医学”被称为饿不死的职业,包括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中医学、药学等。这是与人民生命健康联系的专业,报考者需要理化基础好、做事严谨,还要有一颗爱人之心。 农林科主要包括农学基础类、植物生产类、动物生产类、水产类、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兽医、林业基础、林业加工、森林工程、资源环境等。 第二部分,高中生如何选择文理分科,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谈谈: 一、兴趣和志向

文理分科的重要性

文理分科的重要性 同学们,目前,我们要面临一次文理分科的选择,虽说不是两年半后的高考填报志愿,却有高考填报志愿那么艰难、那么慎重、那么严肃。今天我就文理分科谈几点看法。 (一)文理分科的重要意义 文理分科可说是高中生面临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有人说:“择文择理十分重要,它几乎能决定一个同学今后一生要走的路。”也有同学认为分了文理科就把自己推进了一个区域、一类行业,与另一个区域、另一类行业就毫不相干了。这些看法虽然不免有其偏颇之处,但从学生文理分科后,高考填报志愿的角度来说,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规定,除了少量的学科、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可以兼收文理科考生外,大部分专业对于学生学文还是学理的要求很明确,也很严格。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说,高中生在进行文理分科时,在一定程度上就已经选定了自己将来上大学时的学习方向和职业的发展发向,同学们在进行文理分科时一定要慎重抉择。 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选择学文还是学理,虽然不完全是一锤定音的事情,但毕竟意味着你在一生发展阶段初期的一种取舍的态度,选择文科,你对理科知识的摄入,可能相对就少了;而选择理科,你对文科的了解也会不容易达到一个很系统、深入的程度,从这一点来说,文理科的选择确实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

(二)选择文理分科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学习兴趣是文理分科的关键要素 陶行知先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钻研一样事物关键在于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决不会有长达数十年的拼搏热情。只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才有孜孜以求的饱满热情,才有奋斗不止的风在动力,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所以,要认真想一下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是什么,最想学什么,由此来确定自己是报文还是报理。 第二、要大致确定自己以后所想从事的职业 报文报理将大致决定你以后所能从事的职业。所以要根据你以后所想从事的职业报文理科。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分类目录的标准,将现有的大学专业划分为13大类,分别为:哲学历史类、法律社会类、语言文化艺术类、教育心理类、管理类、经济类、医药卫生类、理学原理类、生物农业类、自然类、建筑土木类、工程类、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类。按大范围来看,哲学历史类、法律社会类、语言文化艺术类所辖的专业大部分属于文科;教育心理类、管理类、经济类所辖专业有的属文,有的属理;医药卫生类、理学原理类、生物农业类、自然类、建筑土木类、工程类、电子电气计算机通信类所辖的专业大部分属于理科。(以上分类是一个大致的分法,不一定都是这样。)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

2020年安徽高考文理不分科改为“3+3模式”.pdf

2020年安徽高考文理不分科改为“3+3模式” 2021年安徽高考文理不分科改为“3+3模式”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安徽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 方案》,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都有体现。值 得注意的是,2018年我省将出台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从当年秋季入 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这也是为2021年我省高考不再文理分科做准备,2018年秋季起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高中 学业水平考试要考全部科目。 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进 提高高校录取率中小学招生全面实行学区制 根据目标,我省2015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2018年全面推进,到2021年,基本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安徽省情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 生模式。 对中小学招生方法进行完善,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义务 教育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具体办法,全面实行学区制,积极推 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规范义务教育招生行为,根据适龄人口数量 和分布状况,合理划定学校招生范围,保障入学机会公平。 对普通高中招生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将初中学 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招生录取的依据, 示范性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比例不低于80%。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治理公办高中跨市招生行为,规范民办高中招 生行为,鼓励和支持辖区内示范性高中联合招生。 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 2018年秋季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全部科目都要考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将进行调整和优化。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考试形式和方式,合理确定考试科目成绩等级呈现 和使用。2016年修订和完善我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高中则按照全面考核、自主选择、统筹兼顾的原则,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组织形式、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考试范围涵 盖国家课程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思想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考试,由省教育行政 部门统一组织;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通用技术、信息技术考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统一要求,确定具体组织方式。2016年修订和完善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2018年秋季起高中生将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成绩也不再变成唯一的衡量标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和社会实践等。2016年修订和完善我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以后,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会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 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文化素质成绩使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 考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阶段毕业生及具有高中同等学力的各类社会成员可通过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统一高考等多种途径进入高职院校。考生可选报多 所高职院校,扩大考生自主选择权。制定规范有序的操作规程,加 强过程监督管理。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2021年我省高考不再文理分科

2019-2020年高一物理文理分班考试试题

2019-2020 年高一物理文理分班考试试题 2017/7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第 1---6 题单选,第 7---10 题多选) 1.某物体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物体在第 2s 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物体在第 2 s 内和第 3 s 内的加速度是不相同的 C.物体在第 6 s 末返回出发点 D.物体在第 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 0.5 m 2.质点在恒力 F 的作用下做曲线运动, P、 Q为运动轨迹上 的两个点,若质点经过 P 点的速度比经 3.如图所示, a、b、c 是环绕地球圆形轨道 上运行的 3 颗人造卫星,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m a= m b< m c, 则 ( ) A.b、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 a 的线速度 B.b、c 的周期相等,且小于 a 的周期 C.b、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 a 的向心加速度 D. a 所需向心力最小 4. 如图所示,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AB总质量为M,质 量为m的木块C 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和C都静止,当突 B 端冲去,并跟B 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 擦,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 ) 然烧断细绳时,C 被释放,使C离开弹簧向 A.弹簧伸长过程中C向右运动,同时AB也向右运动 B.C与B 碰前,C与AB的速率之比为 M:m C.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继续向左运动 D.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继续向右运动

B 质量相同,球 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当球 A 从高为5.如图所示,小球 A 和小球 处由静止摆下,到达最低点恰好与 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继续摆动,它们能上升的最

关于全国高考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的看法

关于全国高考是否应取消文理分科的看法调查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全国数百万学子们正在为迎接这一重要的考试而准备着,有无数的家长,老师也为了这场考试而整日忙碌着。高考,曾让无数农村的孩子实现了跳出“龙门”的心愿,高考,改变了无数学生的命运,但并不是所有学生的命运。至今社会上对待高考的态度仍然不一样。 我在沈阳市辽中县第二高级中学调查时,一位学员认为:“高考应该取消,因为人的才能不应只培养学习知识的方式,还有其它的人生知识,交往等知识。高考使一些人划老内等级,我们要取消它。而把高考变成选专业的一种方式,便人尽其才,都有发展空间。即使我们对高考进行改革,也改变不了它的本质,所以应该取消。取消高考,利大于弊。” 我在调查时,一位老师说:“高考给学生的压力太大了!学生为了考得好成绩不得不加班加点学习。一般学生要学到晚上11点以后睡觉,早上5点半起床,能睡7个小时就不错了。” 笔者也曾经历过高考,那时有人总结高中生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为考得好成绩不得不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人均学习资料在10本左右。此外,许多家长给孩子请家教来补课! 哪个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不顾身心健康去得高分?哪个学生愿意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坐在教室里学习?可是不学习就不能在

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就不能上一个好大学!这是否意味着高考应该取消呢?从笔者的调查来看,有92%的被访者表示反对取消高考。秦淮中学的60位被访者中仅有7人赞同取消高考。 一位同学说:“高考是一项大型的全国的最公平,最透明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弱势群体改变生活。”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位学员说:“要是没有高考,像我这样来自农村的,一无经济二无关系的人怎么进军校啊?” 但是并非所以反对取消高考的人都完全认同高考。一位被访者说:“中国的国情,教育体制,人口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高考失去了理应发挥的作用。但是高效选拔人才能用的方式在时间,空间上都被限制,所以高考不能被取消。由于人口过多,竞争过大,加上价值观不同,导致多数考生单一的追求高分,甚至为追求高分而弄虚作假,所以高考只能改革不能取消。”自1978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为中国选拔人才做了巨大的贡献,但近年来,高考也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 高考产生的问题之一:艺考热。近年来,艺考之风越刮越大,仅山东省今年就有98人次参加艺考!因为报考艺术学校对文化成绩的要求要低很多,所以这就成了一些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上好大学的一块有力的跳板。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就增设美术班,把原来一些非艺术生也招进去。 秦淮中学一位学生说:“03年以前,我们学校每届只有一个美术

文理分科潜能测试题

文理分科潜能测试题 给你一份选文选理学业兴趣测试题,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倾向,对下面试题做出相应回答。 计分方法:对题中所举的事情你非常喜欢的记2分;比较喜欢的记1分;拿不准的记0分;比较不喜欢的记-1分;非常不喜欢的记-2分。然后根据结果,统计分数,可判断你适合选文科还是选理科。 本潜能测试仅供参考! 文科测试 1。阅读天文学方面的书籍或文章,喜欢与他人一起谈论天文知识。 2。看小说。3。模范教师的事迹常使你感动。4。关心股票市场的变化。 5。对法律知识感兴趣,经常阅读此类书籍。 6。读历史方面的书籍。7。乐于给同学讲题。 8。能主动维持办理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 9。关心市场价格的波动。10。思考人生观世界观问题。 11。愿意给孩子讲故事、读书、带他们玩。 12。对犯罪、家庭纠纷、民事诉讼等报道感兴趣。 13。对财务、税收、银行等知识感兴趣。 14。热衷于学校和班里的黑板报工作。 15。看教育学、心理学书籍。16。协助民警、公安人员维持社会治安。 17。对自己的钱、物处理得当。 18。尝试写些故事和诗歌。19。读书给病人听。 20。羡慕律师和法学工作者的工作。 21。思考新产品如何推销。 22。归纳采访通讯。23。耐心辅导同学或小孩功课。 24。参加辩论会。 理科测试 1。阅读有关技术方面的科普读物。 2。看农业植物学和动物学方面的读物。 3。看到报刊有介绍医生生活与工作的文章,就想好好读一读。 4。上物理课。5。了解现代技术方面的新成就。 6。经常观察花草树木和各种庄稼。7。参观建筑工地。 8。想了解关于疾病的起因、治疗和病人护理方面的知识。 9。羡慕用动物做实验的生物学家们。10。想学会包扎和抢救伤员。 11。收集森林中的植物标本。12。一上化学实验课就特别感兴趣。 13。一上化学实验课就特别感兴趣。 14。对修理放音盒、汽车、微机等感兴趣。 15。能说出一些农作物的生长期特点。16。栽培树木,并精心管理。 17。爱解复杂的数学难题。18。喜欢制作飞机、滑翔机和舰艇模型。 19。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和各器官功能很感兴趣。 20。积极参加生物小组。21。研究害虫和杂草。22。制作骨骼标本。 23。会使用精密的电子仪器进行测量和计算。24。分析决算书。 每位同学把文科和理科都测试一遍,分别把两科测试分数相加(满分为48分),分数高的那一科即为更适合你的。 注:本潜能测试仅供参考!

2017年高考改革下高中文理分科选科

精选高中文理科选科指导 2017高考改革方案已出,根据高考改革的要求,高一的学生将在高二进行理科及文科方向选科,这将直接决定高考的方向,在此搜集整理了相关材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文理科选择应当注意的七个因素 因素1:实力。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目。如果你的政治、历史比较不错,而物理、化学比较差,应考虑读文科。读文科的学生,如果数学和英语很好,那是很占便宜的。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和英语。 因素2:特长。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在竞争上胜人一筹,它也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 因素3:潜力。了解学生各科成绩后在作有针对性的指导非常重要。任课教师有必要调阅一下学生高一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再作具体分析比较,看学生哪科更有潜力,将来更具竞争力。而且还要特别关注“拉分学科”,这在文理科选择中非常重要。 因素4:兴趣。无论选文、选理,兴趣都应关注。兴趣是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可以使枯燥的高三学习变的多姿多彩。有了兴趣,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学习,而不会抱怨声不断。因为兴趣所在,所以学习是为自己学,而不会显得压力重重。 因素5:升学。从目前的大学录取现状来看,文科的高考录取率的确不如理科;同校来看,现在理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比文科生的录取分要低;而且,适合理科生的大学比较多,系也比较多。但如果你文科很有天分的话,还是选文科去考,因为面对整天讨厌的东西也难有发展。 因素6:就业。读文,读理,对于大家今后的志愿是有很大影响的。因为现在尽管有的专业是文理兼收,但是很多还是分开招生的。想象一下自己将来会从事什么职业。比如喜欢文学,将来想做记者,编辑,或者对政治经济感兴趣,将来想从政或研究经济等等,这样的一般选择文科。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或者对科技感兴趣的,将来想当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等等,一般选择理科。在此推荐大家了解我们的专业选择评估测试。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高一年级数学文理分科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新课标)最新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高一年级文理分科考试数学试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2lg ,1x M x y N x x x -?? ===

浅谈高中生文理分科后的心理适应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9b2947849.html, 浅谈高中生文理分科后的心理适应 作者:孙洁 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7期 摘要: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和选择。而周围环境中 不恰当的舆论,学习中的挫折,都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怀疑、后悔自己的选择。本文从学生角度、老师角度以及社会舆论角度来阐述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度过这一心理适应期。 关键词:高中生;文理分科;心理适应 “虽然我知道要认真学习,但是似乎认真学习也没什么用。” “最近感觉学习效率很低,总是会胡思乱想。” “分完班之后,我以前的同学都问我你怎么选文科的呀,他们都觉得很难理解,他们都说选理科尤其是理化更好找工作一点,他们都说文科很难找工作的,而且还选的地理。老师,您说选文科,尤其是地理是不是不好啊?那要不然的话学校怎么只有一班的学生选呢?” …… 心理适应主要指各种个性特征互相配合,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一个人能否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能否处理好复杂、重大或危急的特殊情况,与他(她)的心理适应性高低有很直接的关系。 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学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和选择,面临着文理科的选择,不管学生选择理科还是文科,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不失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而当代中学生普遍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不清晰,因此出现文理选科摇摆不定,或是出现文前个案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选科后不自信,对将来的学习丧失信心等焦虑情绪。作为老师,应该将帮助学生度过这一时期作为重要任务。 一、有效地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 自我评价是心理学中自我意识的一个方面,是指人对自身条件、素质、才能等各方面情况的一种判断。“天生我材必有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文理分科对学生意义重大,尤其现代舆论将选科与将来的职业相挂钩,学生在作出选择时多半会出现对未来学习的焦虑心理,对自我评价不科学。前文案例中的学生即是不能有效地评价自己,从而对自己以后的学习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评价自己,树立自信心,促使学生对自己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平稳度过分科后的心理适应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找准定位,合理预期

安徽高考新方案:2020年将实行文理不分科

安徽高考新方案:2020年将实行文理不分科 安徽高考新方案:2017年将实行文理不分科 关键词:皖版高考改革方案 7月拿出初稿 春节前,我省出台了高职高考改革方案,在中职、高职、本科之间搭起了“立交桥”,高考不再“一考定终身”,打响了2014年高考改革的“第一枪”。春节后,高考改革的步伐将继续“以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切入点,有序推进高考制度改革”“启动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2291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任务”……今年的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教育改革。据了解,2017年我省将实施新的高考方案,文理不分科、一科多考等或将“照进现实”。向前,“本专分类”“文理不分科”“招考分离”“学生多选”“高校自主”“一科多考”等,都将是改革的关键词。 高考改革基本前提是‘三年早知道’,全国一旦统一行动,我省将在2017年开始实施,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几年)高中生可能会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来进行培养,高考不再分文理科进行考试了。 昨日,省教育厅厅长程艺介绍了我省高考改革方案的时间表——争取7月份在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基础上拿出一个初稿;到年底,拿出安徽高考改革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计划 一镇一园全覆盖 “我们在等教育部新的规划出来。”昨天下午,记者在省政协教育界别分组讨论现场采访了省教育厅副厅长金燕,她表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正在草拟之中,这三年时间主要还是要解决教育资源仍然不足的问题,(比如)入园难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第一期计划的效果还是很好的,三年建了(包括新建和改扩建)三

千多所幼儿园。尤其是农村这一块,建设的速度很快;有80%多的县 区达到一镇一园的目标,没有达到的也就几十所。”金燕表示,第 二期计划要实现农村一镇一所幼儿园全覆盖,城市要按照3万人口 1所幼儿园的目标推进。 按照学前教育的规律,禁止小学化倾向,“取消幼儿园使用小学教材……民办和乡村幼儿园还有死角,这一块也列入我们的第二期 行动计划。” 关键词: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2018年前全覆盖 我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2007年开始就设置了义务教育(学校)城乡统一的标准,2009年开始推进这项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已经达到60%,目标是2018年 以前达到100%。”金燕说。 据介绍,我省通过督导分批分期达到标准,去年全省六个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其中合肥和铜陵各三个。金燕介绍说,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就是办学条件要合格、师资队伍要合格、 校长队伍要合格,“办学条件包括人均校舍面积、课桌椅、仪器设备、实验室等,都属于标准化范围。”

文理分科建议

文理分科建议 文理分班是高中学习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文理科分班关系到以后的学习和大学专业,如何选择才能不选错,这个其实也是有原则可以遵循的。 误区一:有家长认为,好苗子就该学理科,学文科那是因为成绩跟不上而不得已;还有人认为,女孩子读文科也就算了,男孩子就应该学理科。其实文科和理科完全没有优劣之分。 误区二:认为“理科录取率较文科高”录取率文科稍低于理科,主要是由于这几年报考文科的人数相对多些但读文科的孩子中佼佼者不够多。同样,录取率仅是个群体概念,作为个体的学生,无需特别关注。误区三:认为“学理科将来比学文科工作好找”读理工科固然将来毕业可以做工程师、设计师。但是,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向是不一样的。像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城市,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作为政治、金融和文化中心的城市,对文科人才的需要量还是非常大的,文科人才未必比理科人才难找工作。误区四:完全根据成绩好坏选择文理科成绩的好坏固然是选择的重要参考,但并非唯一的依据,尤其是两

者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家长们在孩子高中文理分科时不能一味地只看成绩,随大流,而更应该多考虑一下孩子们的兴趣、价值观和个性等因素,这样的选择也许会让孩子受益终身。如何做出更好的选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兴趣和爱好是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他就会从内心接纳它,亲近它。无论这件事情有多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并且能从解决的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只要你喜欢哪一科,你就会加倍努力。这一科也一定会学得很好,也很轻松。有的同学从小就喜欢演算推理,他们能从逻辑推理中享受到乐趣;有的同学从小就博览群书,对政治、经济、历史等人

辩论论点-高考不分文理科的好处

文理分科之后,学习内容虽然减少了,然而学习深度却上去了。如果拿涉及面广泛而难度较低的考试和涉及面窄而难度较高的考试让人们做选择,相信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前者。此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够做目光短浅狭隘的“井底之蛙”。文理分科以后,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在高考报考的可选择面上都大大变得狭窄了,而文科可选的专业更是相对于理科来说是相形见绌。由此可见,文理不分科不管是从考试的难度来说,还是从选择大学专业的角度来看,都是比文理分科要有绝对优势的。 从国外学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文理是普遍不分家的。西方不少科学家都具有深厚的人文学科功底,比如牛顿、笛卡尔、莱布尼茨等人具有深厚的哲学功底。瑞士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皮亚杰也认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边界在逐步模糊化。毋庸臵疑,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自然科学研究者也必不可少的基本素养;人文学科根据需要适当运用自然学科的一些研究方法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知识面宽广的“宽口径”人才。在这种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双重因素驱动下,文理不分科这一政策不仅充分体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对于个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不失为一项惠及社会,关爱人才的明智之举。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基础教育阶段人才的培养。 从就业来看,文科生比理科生的选择空间要小许多。如果今后不再分文理,那么考生的选择面就要变宽,竞争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激烈了。 文理不分科对学生成长是有益处的。目前,江苏的高考是实行XXXXX模式,考生参加高考,实际考的是9门课程。但由于高考选拨的需要,一些大学课程已经下放到高中阶段,学生的潜在能力被提前挖掘。而目前高二的分班,学生的学科兴趣还不成熟,强制性分科,并不是兴趣特长的体现,不利于其长足的发展。文理不分科,可能学习的深度不如以前,但是从广度上看,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这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取消文理分科,对于中学来说,不用刻意让学生必须“学这个不学那个”,给教学带来了平衡,对学生的考察难度降低,实际上会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高中阶段,是基础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学生究竟适合学文科还是理科?还是在某一个大学科方面的某个专项有特长?大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并没有很明显的苗头,如果不是将来从事某一方面的学术研究,学生应该在高中阶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全方位的能力培养。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文理不分科方案将很快出台。 不分文理科的好处在于,让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对于纠正学生学习偏科、学习知识不系统、不全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文理不分科的好处就是因为绝大多数行业需要用到综合知识,文理不分科可以让学生兼备文理素质,对以后的工作有好处。 长远来看,不管是自然科学素养的欠缺,还是人文科学素养的欠缺,对一个人的发展来说都是有害的。 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应该是全面的,文科的知识有利于感性思维的培养,而理科的内容又有利于理性思维的形成,因此作为一个思维全面的人,只有在不分文理科的情况下才可能培养出来。文理本来就不是两家,而是人们在某种利益的驱动下强硬地把它们割裂开来。结果呢,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是不全面的,比如现在一些文科瘸腿的理科生解题时最大的问题是看不懂题,结果只能干瞪眼没办法。而那些文科同学在阅读科技资料时也象是被扔进云里雾里,虽然有文学知识,但是仍不懂材料所云的是什么。还有就是在作文方面,理科生的作文往往生动有余而文采不足,而文科生的作文虽然看起来很华美,但读起来不过是玩弄词藻,缺乏生活的气息

高一文理分科建议

给你一双慧眼,辨别文理不同 ----给高一学生关于文理分科的建议 对于广大家长和学生来讲,文理分班的重要性,几乎相当于一次中考或者高考。合理的选择文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而选择不当,则可能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发挥出真正的学习水平,阻碍他们兴趣的发展,更有甚者,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厌学。但很多学生与家长在如何选择文理分科上存在误区: 文理分科选择的几个误区: 1、学习好的报理科,笨的人才学文科。 这是带有倾向性的社会偏见。在一定意义上,理科属于自然科学,文科属于社会科学。 在选科过程中有一种想法,有这样一种情况:文科成绩好就报文科、理科成绩好就报理科。如果你把高中的学习目标确立为考大学的话,我觉得这种策略有可能未必就是上策,若是文科好的都报文科,你文科好的优势不一定就能够显露出来,反而如果你理科好的去读文科,至少在数学上大占便宜,所以这里面充满了不定之数。 2、成绩不好就去读文科,是一种逃避心理。试想,你现在的学习都成问题,换了学科就一定能学好吗?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如果全力以赴地学习,肯定能学好。之所以成绩不行,一般是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找出原因并解决问题比简单地换个环境重起炉灶要重要。 3、仅凭成绩确定。 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有多种因素,不能单单凭某一门成绩的好坏就做出断然选择。 4、仅凭兴趣 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青少年经历所限,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 5、认为文科的知识只要是下功夫背就能学好,其实不然。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选择文科,由于其招生学校的计划少,相对路子就窄,倒不如选择理科。由于理科招生学校多,计划多,可以选择的路子也就相对宽一些。 从目前的大学录取现状来看,文科的高考录取率的确不如理科;其次,同校来看,现在理科生的高考录取分比文科生的录取分要低;而且,适合理科生的大学比较多,专业也比较多。但如果你文科很有天分的话,还是选文科去考,兴趣可以激发潜力,面对你整天讨厌的东西,试想你又怎么会深入地去研究呢?

中学师生对文理分科看法的调查结题报告

《中学师生对文理分科看法的调查》结题报告 高一二班 一、主要成果: 通过查阅相关信息和实际调查,对中学师生关于文理分科的看法有了大致的认识,反映了较小范围内关于教育改革的利弊与否和文理分科中出现的趋向。 二、主要方法 1.问卷调查 2.收集资料 三、主要步骤: 1.首先,针对于文理分科关系较密切的三个年级初三,高一, 高二设计调查问卷并按相同数量分发。 2.回收问卷,并逐一统计。 3.得出结论。 四、调查得出数据: 高一:(总150份) 1.关于是否该分文理:是64%,否36% 2.关于文理的爱好和实际选择:相同74%,不同26% 3.理想的分班时间:高一上23%,高二61%,其他时间16% 4.分科时选择的想法: (1).感兴趣,想从事相关工作47%

(2).另一科不擅长27% (3).就业原因22% (4).家长指定4% 高二:(总100份) 1.关于是否该分文理:是66%,否18% 2.单一的文(理)学习的影响: (1).认为符合兴趣目标的41% (2).不感兴趣不得已18% (3).无所谓17% 3.文理分科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1). 顺和我的自身发展35% (2). 太单一18% (3). 没影响17% 4.选文科(或理科)想法是: (1).感兴趣,想从事相关工作38% (2).不得已,另一科不善长17% (3).选理(文)找工作容易(难)11% (4).家长指定3% 初三:(总100份) 1.关于是否该文理分科:是54% ;否38% 2.从兴趣爱好方面愿意选文科21% ;愿意选理科35% ;文理都想选的22%

3.大多数人认为,理科找工作容易而文科多走仕途,从自身考虑选文科(政史地)是19%;选理科(理化生)66% 4. 对不分文理科的看法是:认为学的科目太多37%;有利于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30%;只擅长单方面5% 五、结论: 通过对与文理分科关系较密切的三个年级初三,高一,高二调查问卷,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有61%的学生赞成分科,占大多数。有31%的学生不赞成分科,其他占8%。但调查中我们也发现,虽有61%的学生赞成分科,但原因不同,有的是兴趣爱好,有的是环境诱导,有的是不得已,有的想到是找工作。 从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希望分科,而教育改革提出的文理不分科与其相悖,多数学生希望通过文理分科发展自己的特长或扬长避短。而由于应试教育,文理不分科也会导致学生压力过大等一系列问题。 六、参考资料: 网上对文理分科的有关新闻、辩论等

(完整)高中文理分科选科指导

高中文理分科选科指导 根据高考改革的要求,高一的学生将在高二进行理科及文科方向选科,这将直接决定高考的方向,在此搜集整理了相关材料,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文理科选择的五个误区 误区1:学习好的报理科,笨的人才学文科。这是带有倾向性的社会偏见。 误区2:仅凭成绩确定。一门课程成绩的高低有多种因素。不能单单凭某一门成绩的好坏就做出断然选择。 误区3:仅凭兴趣。兴趣是一项重要指标,但是学生经历所限,兴趣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现在的兴趣可能是表层的。 误区4:理工类学生就业前景一定好。未来的就业趋势很难预测,读文科和读理科都存在就业上的风险。文科和理科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的东西只是提高你的综合素质,让你的接受能力更强,以后的前途是靠你自己的。 误区5:理科不需要背书。化学生物上面的知识点非常多,物理到了电磁学的时候,光是受力分析都需要很长时间。而相对于文科,也不仅仅是背书那么简单。文科要求的综合能力比较高,有时一个问题可以横跨几千年,并且牵扯到世界各国的地理问题和政治问题,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较广的知识面。 二、文理科选择应当注意的七个因素 因素1:实力。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科目。如果你的政治、历史比较不错,而物理、化学比较差,应考虑读文科。读文科的学生,如果数学和英语很好,那是很占便宜的。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和英语。 因素2:特长。特长是学习的推进剂,它将使你在竞争上胜人一筹,它也是文理科选择的重要依据。 因素3:潜力。了解学生各科成绩后在作有针对性的指导非常重要。任课教师有必要调阅一下学生高一历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再作具体分析比较,看学生哪科更有潜力,将来更具竞争力。而且还要特别关注“拉

2020年起重庆高考文理不分科

2020年起重庆高考文理不分科 2018年起重庆高考文理不分科 5月17日,重庆市深化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在市教委召开。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考试不分文理科。 高考内容 2018年起入学新生不分文理科 2016年起,重庆高考使用国家命题试卷。从2018年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考试不分文理科。 全国统考3个科目由国家统一命题,考试时间在每年6月份,每科150分。 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普通高校专业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科中自主选择确定,由市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并组织实施,考试时间在每年3月底至4月初。 外语可考两次取最好成绩用 从2021年(2018年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普通高校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制度,即:依据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每年4月、6月),取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 学业水平

用合格或等级方式呈现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科目,结果采取合格或等级方式呈现,分为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种。 合格性考试用于核定学生高中毕业水平和能力,覆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科目,原则上采取学完即考方式,以合格、不合 格方式呈现,作为学生具备高中毕业学历认定依据。 等级性考试,作为高等学校录取依据,采用“6选3”模式,即:考生根据所报考高校专业的具体“6选3”科目组合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自主选择确 定3个科目进行等级性考试。 志愿填报 今年起二本三本批次合并 从2016年开始,重庆合并本科二、三本和专科一、二段两个普 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下一步将逐步改进投档录取模式,完善平行 志愿投档方式,研究出台“按专业投档、一档多投”的投档录取模式,并适时推行,增加高校和学生双向多次选择机会。 高考加分 农村独生女照顾政策取消 按照国务院要求,《重庆市进一步调整规范高考加分政策实施方案》2015年出台。2015年1月1日后,获得全国奥赛、国家二级运 动员、科技创新大赛、工程类大赛、思想品德突出、万分之一优秀 学生等6个项目证书、荣誉称号的考生,高考录取不再加分;到 2017年,取消农村独生女、三峡库区搬迁移民子女地方加分照顾政策。 高职学院 2017年开始实行春季高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