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建筑乌托邦

建筑乌托邦

建筑乌托邦

00711098 管昕玥生命科学学院

一建筑的乌托邦解读

何谓乌托邦?提起乌托邦,一般都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事实上,乌托邦一词出自托马斯·莫尔的小说《乌托邦》(1516)。“在乌托邦岛国……人人都能够获得公平的配额,从来就没有穷人或乞丐。每个人都不拥有任何东西,但是每个人都很富有——还有什么财富能够比快乐、心灵的平和、无忧无虑更加伟大呢?”i从此以后,乌托邦就成了理想中的完美生活的代名词。自古至今,人们提出了无数乌托邦的模型。它们是如此的美好,在任何一个时期都能够以思想者的理念打动人心。

建筑的意义在于何处?为了确定这一点,不妨考察一下建筑定义的开始。洞穴是建筑吗?巢居是建筑吗?不,不是。它们虽然满足了人类遮风避雨的功能需要,但是它们缺乏一种超越功能的,可以让它们成为建筑的意义。所以,建筑的美,建筑的意义,就在于加诸功能之上的理念。

正因为这种功能和理念的结合,建筑才成为一种极为独特的存在。建筑师们小心翼翼地走在结构工程师和艺术家的边缘之间,将自己的理念以持久而庞大的形式固化在世界上,无声地宣传着他们的思想。建筑,是建筑师的乌托邦在现实最前沿的投影。

二现代主义建筑——民主乌托邦

如果从玻璃宫算起,现代主义建筑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而至今仍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份额。提起现代主义建筑,人们的映像往往是:钢结构、玻璃幕墙、简洁。“散步建筑”萨伏伊别墅,“less is more”的范思沃斯住宅,都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但他们并不是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精神。抽象、功能、批量生产的机械美学才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乌托邦。

从玻璃宫开始思考。这座由花匠的儿子在短时间内廉价制造的“暖棚”引起的轰动,源于它的快速、廉价、采光。机械化大生产提供了在短时间内廉价地建造大量建筑的可能性。虽然工业生产初始受到了“工艺美术”运动的抵制,但是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机器美学预示的未来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技术的进步颠覆了传统建筑漫长的建造过程,专属于有钱人的特权,向所有人敞开了大门。现代主义建筑的民主乌托邦就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

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谈到:“每个人都梦想能住到他自己的房子里,在那里他感到安全、稳定和舒适。这种梦想由于今日的现实情况是不可能的、不能实现的……为什么我不能买一所自己的房子?我需要这样一个工具;一所像福特牌汽车一样的房子。”ii“我们到处看到的机器,生产出非常简洁美妙的产品;而我们的居住机器则是一辆老牛破车,充满着肺病菌。”iii可以看到,柯布西耶的理想并非是中产阶级的“像印度之夏那样的诗一样的房子”,而是像汽车一样可以通过机械化大生产制造的,“简洁美妙”的房子。他希望通过机械的快速生产,迅速为所有人提供健康的居住空间。

马赛公寓就是这种民主乌托邦精神的最佳体现。马赛公寓是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

的状况而设计的密集型住宅。和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项原则一样,马赛公寓具有支柱,架空层用于停车和通风;具有屋顶花园。从外观看是简洁的几何形体。公寓上层共有18层,共337户,可供1500~1700名居民居住。大楼内部有23种不同的居住单元,给住户提供了多种选择。每户均为双层楼构成,空间开阔。在第七、八层布置了各式商店,设有幼儿园和托儿所,屋顶上有儿童游戏场、小游泳池、成人的健身房、供居民休息的地方和电影场。沿屋顶周围还布置了一条跑道。整个公寓相当于一个竖立起来的小城市,能够满足居民们的各种需求。在有限的占地下,柯布西耶通过垂直的密集型住宅为普通人提供了充分舒适的生活空间。

在马赛公寓的设计中,

柯布西耶运用了他根据人

体创造的模数。根据这些模

度,就可以进行大批量地生

产建筑单元,迅速地构建公

寓。

马赛公寓的概念在今

天依然超越了绝大多数公

寓。马赛公寓的外形简洁不

事装饰,运用清水混凝土,

而在内部的功能空间却精

心安排。它灵活的户型,利

用模度进行既利于生产又

人性化的空间构架,在公寓

中融入自然与运动的场

所……保证了居民的生活

质量。通过密集型与工业化,

柯布西耶提供了让所有人

都能够安居的解决方式。三后现代主义建筑——个人乌托邦

现代主义建筑的民主乌托邦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快速和廉价上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一致性湮灭了个人的存在。二战以后,极权带来的惨剧诸如纳粹的屠杀、斯大林主义,使得人们开始警惕这种完全的一致性导致的极权主义倾向。《我们》《美丽新世界》《一九八四》三部反乌托邦小说陆续诞生,对于乌托邦的批评开始蔓延成为主流思想。

在这种一致性,尤其是担心对于思想的一致性的钳制下,《一九八四》的主人公发出了呼喊:“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老大哥的时代,双重思想的时代,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生活并不孤独的时代——像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被抹掉的时代致敬!”iv出于这种恐惧,后现代以一种极端的鲜明和个人的狂欢来对抗现代主义的理性。

在建筑的实践上,现代主义带来了另外的问题。“功能追随形式”、简洁、一致性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削减了建筑师在艺术方面的创造。为了强调建筑而非结构,提出了诸如表现主义的解决方式。而密斯的严谨的水平制造了巨大的成本,在某种意义上背离了现代主义建筑对民主、廉价的强调,纯粹成为个人兴趣的展现。现代主义的理性风格覆盖了一切的色

彩,洁白、简单、无装饰成为典范。《一九八四》里虚构的“这是一个庞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筑,白色的水泥晶晶发亮,一层接着一层上升,一直升到高空三百米。”v就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为了反对这种一致性,后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多元化,强调个性化,强调个人品位、象征性、装饰性。后现代使用反讽、解构来使建筑物产生距离,避免千篇一律,是熟悉的事物产生价值。后现代主义这种反对一致性的思想,从另一种角度看,是一种追求个人价值独立的乌托邦。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文丘里对近代建筑提出了切实的批评:“近来的现代建筑在拒绝形式的同时,实现了形式主义,在忽略装饰的同时提升了表现主义,在拒绝符号的同时神化了空间”vi“这些建筑师否认我们社会的多样性”vii他在寻找现代主义的出路时首先看到了一种新的可能性:拉斯维加斯和莱维敦。前者以巨大的符号强调了商业时代建筑作为传递信息的符号的必要性,后者作为各种风格混杂的社区体现了“沉默的大多数白人”对于象征性的渴望——两者共同反映了,乌托邦不再由现代主义建筑统领,而在于和本地环境的协调,在于以装饰性、个性化提供给人们更多的欢乐。

以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为例。意大利广场是摩尔的杰作,为了纪念当地的意大利移民。乍一看,意大利广场给人的印象就是色彩鲜明,风格混杂。广场上的建筑混合了希腊柱式、罗马柱廊、喷泉、山花等等,组合无稽,甚至将建筑师本人的头像做成喷水头安放在柱子的顶端。整个建筑像是一场混乱的狂欢,像儿童玩具一样随意堆砌。事实上,它的确提供了一种欢快的气氛,就像文丘里在评论莱维敦时提到的那样。

四审美乌托邦的救赎

后现代带来了全面的个人化,所有的价值观都并驾齐驱,而传统的真理被结构成为滑稽的存在。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混乱。后现代的理想基于像尼采一样的“超人”,能够用个人的力量来对抗整个世界,但是,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或者不愿承担这样的任务。人们沉溺于“个性化”的商品标签之中,沉溺于取悦他们的视觉效果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后现代给了人们自由,却带来了意义的覆灭。

“现在我们说说我们这个文明中的少数派吧,如何?人口越多,少数派的种类也就越繁杂。别踩了爱犬族的脚趾,还有爱猫族,医生,律师,商人,各类长官,摩门教徒,浸信会教友,一神教派信徒,第二代中国移民,瑞典人,意大利人,德国人,德克萨斯人,布鲁克林人,爱尔兰人,还有俄勒冈人和墨西哥人。这本书、那出戏剧或者这部电视剧里的人物并不代表任何地方真实生活中的画家、制图师或者机械师。市场越大,蒙泰戈,你就越难处理争端,记住这一点!所有少数派中的少数派都想洁身自好、不趟浑水。作家们满脑子装着邪恶的思想,把你们的打字机都锁了起来。确实如此。杂志成了香草和木薯粉的精美混合物。那些该死的势利批评家说,书都是些洗碗水。难怪书会卖不出去,批评家们说。公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其中周旋自如,把连环漫画册保留了下来。当然少不了那些三维立体的色情杂志。这并不是政府下达的指令。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权威、声明或者审查,没有!技术,大规模的宣传和少数派的压力,造就了今天这个状况,感谢上帝。今天,正是由于它们的存在,你才能随时随地心情愉快,才被允许看那些连环漫画、古老而善良的教义,或者是商业杂志。”《华氏451》中的这一段话不是科幻的危言耸听,而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这不再是一个印刷术摧毁建筑的时代,而是少数派摧毁了印刷术,令人感官愉悦的视觉图像摧毁了思想。

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寻找一种意义和皈依。价值,意义,这样的名词是否真的能够具有力量?宗教建筑可以证明这一点。虽然宗教的力量已然萎缩,不复哥特时期的辉煌,但是相对于其他的建筑,教堂似乎更容易打动人心。比如柯布西耶最后的回归朗香教堂,阿尔托,

妹岛和世……这里面不全是建筑师的力量。或多或少的,我们可以看见宗教思想的融合——建筑本身就是一本圣经。宗教的力量的叠加使得建筑获得了更大的感召。

然而上帝已死,意义存在在世界何处?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审美乌托邦”viii。当所有的东西都被实际的工具理性统治,至少艺术里还存留着不能够被简单的理性所揭示的东西。当我们去相信的时候,这些就是价值的所在。

在当代的建筑实践中,祖姆托似乎可以认为是这种思想的拥护者。“但是,当一天结束时,如果结果看起来不美,不能打动我,我就会从头开始。”课件上如是说。课上提到的圣本笃会教堂,单看内部的结构,像一个放大的木条构成的手工盒子,美丽,干净,宁静。教堂的表皮更是让人惊讶,一片片细致的木片叠加,仿佛会随着周围的环境呼吸生长。在唯美主义之后,仍有人愿意赋予建筑足够的美,也许真的可以唤醒人们心中存留的一些什么。这样的建筑,就是通向乌托邦的路径。

五乌托邦建筑

离开现实中的建筑,存在于幻想家们心中的建筑也许可以反映一些别的问题。

美国科幻作家厄修拉·勒古恩在她获得科幻届最重要的两项大奖的杰作《一无所有》中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社会的种种形式。“城市里所有的房子都很相像,朴素坚固,材质则是石块及模压泡沫石。在谢维克看来,其中有些房子非常大。其实那些房子基本上只有一层,因为此地多发地震。出于同样的原因,房屋的窗户都很小,用的是坚固而不会碎裂的硅塑料。窗户虽小,数目却很多,因为在日出前一小时及日落后一小时这两个时间段里都没有人工照明……阿比内是无毒的:一座毫无遮蔽的城市,光线充足,色彩鲜明,空气纯净,而且非常安静。整座城市让人一览无余,就像洒落的盐一般明了。没有任何遮掩。”“没有哪一扇门上了锁,关着的也是极少数。街上没有任何掩饰,也没有广告。一切都在这里,所有的工作,城市里所有的活动,都让人举目可见、触手可及。”ix在这样的乌托邦里,对于物质的主导思想就是简洁和功能。人们对于艺术的追求反映在纯艺术的方面,而没有人会去做“浪费”的对建筑的装饰。可以想象,它们是纯粹的“形式追随功能”,而没有任何多余的地方。这个社会中的建筑似乎已经不能算作建筑,而是仅具功能的容身之处。等到艺术完全独立于建筑的时候,建筑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赛伯朋克”的代表人之一威廉·吉布森给出了对未来电脑、生物技术高度发达的都市的精彩描绘。在他的作品中,都市笼罩在弧光灯照耀的天棚下,人们生活在城市黑暗的角落中,这里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犯罪。建筑充满了后现代风格的日本风符号,同时又林立着现代主义高峻的摩天楼。在代表作《神经浪游者》中,他这样描绘一家“棺材”旅馆:“……朝港口那边有移动毫无特色的,墙面用丑陋的黄砖砌成的十层办公大楼……大门旁的一堆表意符号下有一个写着‘廉价旅馆’的霓虹灯箱,灯箱熄灭了。……每间棺材三米长,椭圆形的门一米宽,近一米半高。”从某种角度讲,这其实很接近于马赛公寓的微缩版。但是我们在里面看到的只有人们勉强的生存,而非作为建筑的意义。科幻电影《银翼杀手》里的一些场景充分地展现了那种高科技时代冷峻和混乱并存的感觉。

这幅图呈现的是高度现代化的都市建筑,密集的摩天楼。上图的建筑有些像《一九八四》中白色的金字塔建筑。下面这幅图呈现的是技术之外的混乱。上半部分在高楼的外墙上,呈现的是一张巨大的日本女人的脸,是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的的广告。下半部分是一个街巷。可以清晰的看到矮胖变形的石柱,带有古典风格的门厅。远处高楼的灯光将街巷里映照得更加杂乱和破败。

在这一类的幻想中,科技和利益统治了一切,而小人物的欲望在黑暗的角落里像野草一样生长。科幻家用了大量的日本风格的符号来象征一种全球化、混杂和冷酷。这些其实是现

实社会中现代与后现代不可调和景象的夸张。

六可以温暖入眠的场所

这是一本小说的书名,我用它来指代理想中的建筑。建筑应该是什么样的?过往的建筑家、幻想家提供了许多正面和反面的范本。而这些详细的描述,或多或少都有所局限。《不完美的图像》中提出一种非蓝图式乌托邦。这种源于犹太反偶像崇拜的思想旨在描述乌托邦不是什么,而对于乌托邦的描述只会陷于时代和个人的束缚,破坏乌托邦的神圣性。从过往中,至少我们可以知道,建筑不能够是完全的功能性,也不能完全的混杂。审美的多样由于其难以规范而流于晦涩。今天的技术若是继续发展,很可能会成为科幻电影中冷酷的模样。在科技已经无所不能的今天,也许我们需要的是其中所缺失的东西:人存在的意义、价值、情感、美……诸如其他。不管建筑的形式如何,美好的建筑都应该是一个能够让人可以温暖入眠的场所。

i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新星出版社,2007年,中译本序1页

ii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193-199页

iii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224页

iv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28页

v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5页

vi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46页

vii文丘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51页

viii李建,《审美乌托邦的想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ix厄修拉·勒古恩,《一无所有》,《科幻世界》译文版,2008年3月,34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