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两宋钱币

两宋钱币

两宋钱币
两宋钱币

两宋钱币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铸币业极为发达的时期,不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远远超过前代,是继新莽之后的又一高峰。

两宋钱币的钱文,以国号、年号加宝文为主要结构。北宋宝文只用元宝、通宝、重宝三种。南宋宝文多样,达二十余种。书体不限篆、隶,又有行书、草书、九叠篆、瘦金书等多种书体,有名家所书,也有皇帝御书。钱文旋读、顺读互见。同文钱中三枚或两枚,可以组成对钱。北宋几乎每种钱都可组成对钱。南宋只有少数初期钱文可组成对钱。宋朝铜铁钱并用,在不同时期,各地使用铜钱或铁钱区域性明显。北宋钱以小平钱为主,大钱品类不如南宋复杂。南宋以折二钱为主。

宋朝钱币特征

两宋的钱币制度,仍是以钱为主。但这时白银已大大地重要起来,纸币的产生和推行是该朝币制最大的特点。

两宋的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最复杂的。它不仅是币材多样,而且流通受地方限制,钱币面额又多,钱名称也多。宋代最流行年号钱,两宋的铁钱是长期的币制,四川一带就是专用铁钱的。北宋九个皇帝就改了三十五次年号,铸了二十七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宋元、圣宋、皇宋);南宋七帝,改二十次年号,铸了十八种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大宋、宋圣、皇宋)。

在北宋,大约开封府、荆湖南路、京西路、江北路、淮南路、两浙路、福建路、江南东西两路等十三路用铜钱;成都府路、梓州路、

利州路、夔州路等四路专用铁钱;陕府路和河东路则铜铁钱都用。在南宋,铜钱限于东南,四川用铁钱。但实际上那时各地用纸币的很多,因为金属货币根本不够。这就在货币经济方面造成了割据局面。宋钱币一般有小平、折二、折五、当十大小五种,南宋又往往有当百钱,又有临安铜钱牌。南宋的宝文很杂,嘉定铁钱宝文最杂,在中国钱币宝文中是最多的,至于钱文书法,就有多种多样,有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楷书及宋体,大观、崇宁钱就是宋徽宗的御笔瘦金体。铸造精良的瘦金体宋币,常常使伪品立即暴露。南宋初年铸钱仍沿袭北宋遗风,钱文有几种书体,而且成对。

宋钱的版别也特别多,比如宣和、政和共有数百种版别。背文把纪地、纪值都区分开了,普通宋钱,无人伪造。但象靖康通宝之类价值千元以上的古币就有伪造的了。

宋朝的钱制,南北宋大不相同。北宋以铜钱为主,南宋以铁钱为主;北宋以小平钱为主,南宋则以折二钱为主。

宋太祖在建隆元年铸宋元通宝。这是赵宋第一种钱,这不是年号钱。宋太祖在位没有铸过年号钱。乾德钱是十国钱,不是宋太祖乾德年间所铸。太宗铸太平通宝。这是宋朝第一种年号钱,背面有星月,牌别比宋元钱少。淳化五年铸淳化元宝。宋元钱和太平钱都用的是隶书,到了淳化时发生了变化,正式确立了宋朝多种书体裁的钱制。淳化钱也有真、行、草三种书体。淳化钱也有铁钱,但流传后世的极少。

浅谈数字货币..

浅谈数字货币 XXXX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013级一班XXX 指导教师XXX 中文摘要:数字货币的出现带动了支付的创新,比特币、Ripple 等在支付功能上显示出的独特优势,对完善现有支付体系、促进金融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数字货币本身的属性特征也使得其在实现支付功能时面临一些阻碍。本文从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入手,分析数字货币与传统支付、网络支付的差异性,最后总结数字货币的利与弊以及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数字货币传统支付网络支付利与弊挑战 一、引言 当我们用支付宝为一顿丰盛的早餐付费,当我们用微信钱包给亲朋好友发去代表节日祝福的红包,我们不禁想到:终于某一天,纸币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那沉甸甸的手感、清脆的点钞声也将离我们而去,同时一种风靡一时的炫富方式——晒现金也将成为记忆;代替纸币的将是无影无形的数字货币。尽管是那样的不舍,但正如金银代替了实物,纸币代替了金银,货币进化的脚步从不停歇,让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的更迭,看看未来的数字货币。 二、数字货币的概念及特征 1、数字货币的概念 (1)理论内涵 目前,理论界对数字货币尚未形成专门的学术定义,但对数字货币基本形成三种认识:一是数字货币等同于电子货币;二是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一种;三是数字货币是一种独立的支付工具。不同的认识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数字货币是新兴事物,且主要是依托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使得其被蒙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二是数字货币早期的理念创立者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而技术的长期价值让数字货币展现于世人面前,显现出其蕴藏的巨大能量。 2.实践概念 从最早的 Bit Gold、B- money 等数字货币实验,到将数字货币概念首次大规模引入公众视野的比特币,显现出数字货币发展的速度之快。基于此,数字货币可以定义为

毕业论文中国货币政策分析

引言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 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而我们中国,自1998年起就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 货币政策。即以币值稳定为目标,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在 提高贷款质量的前提下,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需要, 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货币政策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国货币政策的出现往往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相 得益彰。稳健的货币政策是98年以后才渐渐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的,可见在当时的社 会经济环境为其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形成的背景 (一)90年代初的房地产热,为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创造了大的宏观环境。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使得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到了97、98年时 已相当突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操作性风险等几大风险 交互错杂,又衍生出更多的子风险,而原有的货币政策已经不能与此时的经济环境相 得益彰。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质上,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来自中央政府的多目标约束: 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 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一系列的约束,无疑让政策执行时的 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货币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坚持稳定 物价的单一目标,逐步弱化直至消除多目标约束成为当务之急。 (二)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建立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尽管当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 贷款需求不足。具体地说,这些结构性问题包括七个方面: 1 1、二元经济结构继续强化,反差过大。改革开放以来,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在持 续转化,而是经常出现波动、迁回、反复甚至强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贫 富差距越来越大。 2、区域差距继续扩大。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区域差距一度缩小,然而在1978一 2005年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GDP占全国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26%和18%。在

参考资料浅析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题目: 浅析货币的起源与发展学院: 人文学院 专业: 市场营销 姓名: 指导老师:

论文摘要 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处于强势不改的状态,近日又是刷新了历史最高水平,人民币身处世界货币市场压力不断增大。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人民币一直处于单边升值状态,在6年多的时间里升值已达30%以上,二中国现在的外贸状态,正是引文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恶果。从中国的利益角度看,谭雅玲呼吁:“人民币不能再升值了,应该贬值,但要控制贬值,使汇率双边走势以贬为主,同时要去规划筹谋与准备,我们不能看着价格想着未来,而是要通过价格规划和战略去实现未来。” 由于现在世界货币市场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故本文从货币起源与发展开始,同时分析货币的本质与功能,具体的阐明货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货币;货币政策;经济影响

目录 引言.......................................................................................................................................................... - 4 - 一、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 - 5 - (一)定义与本质 .............................................................................................................................. - 5 - (二)、货币的起源与形态的演变 .................................................................................................. - 6 - 1.实物货币阶段 .............................................................................................................................. - 6 - 2.金属货币阶段 .............................................................................................................................. - 6 - 3.待用货币阶段 .............................................................................................................................. - 7 - 4.信用货币阶段 .............................................................................................................................. - 7 - 二、货币的职能...................................................................................................................................... - 7 - (一)价值尺度.................................................................................................................................. - 8 - (二)流通手段.................................................................................................................................. - 8 - (三)贮藏手段.................................................................................................................................. - 8 - (四)世界货币.................................................................................................................................. - 9 - 三、货币政策........................................................................................................................................ - 10 - (一)调控作用................................................................................................................................ - 10 -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 - 10 -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 - 10 -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 - 10 -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 - 10 - (二)货币政策工具 ........................................................................................................................ - 11 - (三)货币政策与证券市场 ............................................................................................................ - 12 - 1.利率............................................................................................................................................ - 12 -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 - 13 -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 13 -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 - 13 - 四、货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 14 - 五、结论................................................................................................................................................ - 17 - 参考文献:............................................................................................................................................ - 17 -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金融硕士MF金融学综合(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试卷4 (总分:44.00 ,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 凯恩斯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V B. 货币供给量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凯恩斯很注重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 2. 货币主义主张以()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中间目标。 (分数:2.00 ) A. 利率 B. 货币供给量V C. 通货膨胀率 D. 存款准备金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此题注意与第l 题相区别,货币主义不认为利率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相反他们认为维持货币供给的稳定对宏观经济有重要意义。 3.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中间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货币供给量 B. 适度利率水平 C. 适度的经济增长V D. 适度的存款准备金率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间目标两种基本类型。其中,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包括利率、货币供应量、准备金、基础货币。比较可发现:A、B、D 属于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故此,正确答案是C。 4. 在下列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属于最终目标的是()。 (分数:2.00 ) A. 适度的失业率 B. 适度利率水平V C. 适度的经济增长 D. 适度的通货膨胀率解析:解析:见第3 题解析。 5.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不包括()。 (分数:2.00 ) A. 物价稳定 B. 国际收支平衡 C. 经济增长 D. 收入分配平衡V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货币政策目标,收入分配不属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6. 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 ) 。 (分数:2.00 ) A. 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

建立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的条件

第九章第十章国际货币体系和区域货币一体化 基本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与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P240 美元危机:人们对美元信心发生动摇,由此导致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其他货币的风潮——美元危机。(课件) 最适货币区:就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区域内各种货币实行固定汇率或采用共同货币,而对区域外的货币则实行浮动汇率。P263 区域货币一体化:指一定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个统一体,并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P262 简答题: 1、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主要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与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 1)汇率和汇率制度的确定;(核心) 2)国际货币或储备资产的确定;(基础) 3)国际结算的安排; 4)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5)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能。P240 2、简述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调节机制,纠正各国国际收支不平衡;这要求:——全部调节损失最小 ——各国公平合理地承担调节责任 2)国际储备的供应要在国际控制之下,随世界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相应增加; 3) 拥有稳定的国际货币发行基础,对国际储备货币具有信心。 3、简述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及划分标准。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以及由习惯与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1)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故按储备货币的不同分: ——金本位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度 ——信用本位制度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RR/03/04 Array CFEF研究报告 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王连洲杨如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RR/03/0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虚拟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2003年10月金融稳定需要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目标协同 债券市场下跌之后,关于资本市场投资人基础收窄的讨论,重新引起各方的兴趣。我们注意到,在中国的金融市场上,债券市场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共同作用的领域,央行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冲外汇占款,并透过收缩或者放大基础货币供应量以落实其既定货币政策;财政部则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或者交易所债券市场,或者同时在两个市场,通过发行国债,来落实其财政政策。在大多数的年份里,作为政府左膀右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安无事,彼此和谐。但在特别情形下,如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不一致,或者尽管长期目标一致,但实现短期目标的操作方法出现冲突,则债券市场投资人和机构的预期将会被扰动,最终加大金融市场的波动。因此,这一次债券市场的下跌,给了我们一个机会,来反思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标协同问题。 1.独木难支:政策目标分离与资金的短距离周转 回顾以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运行轨迹,我们发现,由于政策操作从来没有刻意谋求过二者之间的目标协同,宏观调控方面经常出现的情形是,要么单纯依靠财政政策,要么单纯依靠货币政策。这期间,财政政策与计划体制混淆在一

起,货币政策被淹没在中央银行包揽商业银行业务的格局之中。实际上,在1984年以前,我国没有确立中央银行体制,货币政策也完全服从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下。目标是计划目标,手段是计划手段。1984年以后,民间经济的勃兴使得财政收支规模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出现了弱化趋势,货币政策手段逐步受到国内宏观经济调控主体的重视。不过,那时我们缺乏必要的经验,直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货币政策与金融业监管被混为一谈,加之市场传导机制没有形成,金融市场表现出“一抓就死,一放就热”的波动状态。因为面向市场的财政政策的独立地位没有凸显出来,至少从表面上看,改革开始以后直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宏观调控是由并非纯粹的货币政策独挑大梁。这种局面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了改变,由于国内出现的局部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质量下降,我们开始首次尝试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工具,以期刺激需求,恢复人们的预期和信心。综合利用两个政策工具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到,单纯依靠一种政策工具难以受到切实的效果。在综合利用中,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变化是这两个政策工具都是面向市场的,主动运用经济杠杆,而不是计划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央行先后通过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取消贷款规模计划管理,以及连续多次降低利率等手段,推动微观经济投资和消费活跃。财政政策方面,连续五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主要依靠国债发行,支持基础项目建设,国债发行量累计达到23187.33亿元。 但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目标协同远非一次尝试就能完成,从实际效果看,过去几年我们执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妥的货币政策效应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货币政策方面,刺激投融资的效应不能持续,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能力仍然较差,资金在央行和商业金融机构之间封闭循环,无法渗透到实体经济层面。由

货币简答题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2、什么是纸币本位制其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理解目前我国的“一国三币”制度 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⑴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 ⑵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符号; ⑶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⑷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⑸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发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1、为什么说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答案首先,商业信用可以克服在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卖方商品积压买方又缺乏资金的矛盾;其次,厂家向商家提供商业信用有利于商家减少资本持有量,提高商品流通速度,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得以充分发展,成为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由于商业信用是厂商之间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商资本数量的限制;二是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而银行信用是由银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以贷款的形式提供给贷款人的信用。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大大扩充了信用的范围、数量和期限,更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成为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尽管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但商业信用依然是现代信用的基础。因为商业信用能直接服务于产业资本的周转,是厂商首先使用的信用形式;银行信用的大量业务仍以商业信用为基础(如票据贴现)。 2、商业本票与商业汇票有何区别 商业本票是由债务人向债权人发出的,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一定款项的债务凭证。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发给债务人,命令他在一定时期内向指定的收款人或持票人支付一定款项的支付命令书,须经过票据承兑手续才具有法律效力。两者的区别: (1)当事人不同:商业本票有两个当事人:一是出票人(即债务人),二是收款人(即债权人)。而商业汇票有三个当事人:出票人(债权人),受票人或付款人(债务人),收款人或持票人。 (2)方向不同:商业本票是债务人发给债券人的,商业汇票则是债券人发给债务人的。 (3)是否承兑:商业汇票须经承兑才有法律效力,商业本票则不需承兑。 1、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⑴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⑵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⑶加快资本集中,推动经济增长;⑷调节经济结构。 第三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体系 为什么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其一是指中央银行从事“存、放、汇”银行业务的对象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其二中央银行通过“存、放、汇”业务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活动施以有效影响,以充分发挥金融管理职能。 具体体现在:集中存款准备金,最终的贷款人,组织全国清算 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发挥怎样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是中央银行性质的具体体现。其职能可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类: (1)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自身特有的金融手段对货币和信用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影响和干预国家宏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朱晶晶,肖存泉(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 330013;中国银行福清支行,福建福清350300) 摘要:针对通货膨胀高企的现象,2006年至今,央行多次上调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是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 2003年以来,我国GDP增长率连续五年超过10%。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一直持续急升,继2007年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4.8%后,2008年第一季度我国CPI同比增长8%。中国政府已经将治理通货膨胀视为宏观经济第一要务。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表现在:⑴构成CPI的八大商品类别看,上涨幅度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大部分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⑵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的不断扩散,美元持续贬值,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国际石油、有色金属等能源和基础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使中国企业背负了越来越重的成本压力,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动效应,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扬。⑶动力市场的紧张推动了劳动力价格的上升、特别是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而且就业刚性增强。 针对CPI高企的现象,2007年提出适度从紧“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货币政策,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一年内十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六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又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7.5%。一季度央行累计发行约1.7万亿元央票,正回购额超过1.8万亿元。银行为回收流动性采用了这么多政策,但必须看到,由于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大,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依然严重。仅到11月末,外汇占款已经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比年初增加31 639.4亿元人民币,扣除央行净回笼的2.63万亿元,仅外汇占款一项,基础货币新增约5 000亿元。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增加,2006年和2007年基础货币余额只是增速放缓,但是绝对量还是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可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得到挑战。 一、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货币政策能否立足于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运用特定的政策工具与政策手段选择,通过不同的传导机制,影响现实经济金融运行,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顺利实现其预定的调控目标。中国人民银行调节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利率政策等。这些工具都因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而存在着制度缺陷,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很好地通过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制约了货币政策效率的发挥。 (一)公开市场业务。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对冲工具,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搭配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和以特别国债为工具的正回购操作,收回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是,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和持有结构不合理使得国债缺乏足够的操作规模,且多为中长期国债,而适用于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短期国债却很少。2007年,通过在公开市场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所回笼资金5.14万亿,但净回笼仅为8 200亿元,比去年增加不到一成。原因在于今年有高达3.6万亿元的央行票据到期,如果再加上正回购量,则到期资金量高达4.4万亿元。因此,虽然通过央行票据等收回了部分流动性,但这些央票以后还会到期,只是把更猛烈的流动性问题给推迟了,因此,很难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压下去。

网络游戏的货币制度浅析

网络游戏的货币制度浅析 前言:货币作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其能否有效的发挥作用,无论对现实中还是网络游戏(本文提到的网络游戏,着重指存在经济和货币系统的MMORPG)里的经济系统都至关重要。看到游戏界位前辈云风提出,要改良网络游戏的货币制度,解决目前网络游戏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和金币farmer问题(https://www.docsj.com/doc/9114003940.html,/2006/06/currency.html https://www.docsj.com/doc/9114003940.html,/2007/07/money_in_game.html)。本文也尝试从货币出发,对网络游戏里经济系统的一些问题提出笔者的观点。 一、货币的一些基础知识 研究游戏里的货币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把现实社会的货币问题搞清楚:它为什么出现,发挥什么作用,有何特性,如何演化。然后再以此为基础研究游戏里面的货币,那就一目了然。 货币最初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商品交换,降低交易成本。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价值储存。为了行使这几个职能,货币需要具备的几个特性包括:(1)价值稳定,只有价值稳定,公众同时认可的物品,在交易中才容易衡量其他物品的相对价格,也保证储存中不会造成价值流失;(2)便于携带,拿一斤铜钱和拿一两白银来交易,其便捷性立分高下,而现代的电子货币具有最好的可携带特性;(3)易于分割和计量;(4)质量稳定,不会随着时间而变质。这几个特性需求,是我们衡量各种货币优劣的基本出发点。 历史上人类所采用过的货币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实物货币,各种金属本位货币,还有信用货币。实物货币是比较原始的货币,只是把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商品作为交换的媒介,比如牛羊。由于牛羊是不能分割的活物,其价值尺度只能在较大的价值量上发挥作用,价值储存职能也只能在其生命周期内起作用。 金属由于不易变质,易于分割,并且单位价值比较高,所以一度是世界各国主要的货币。经过不断演化,黄金和白银这两种贵金属最普遍地被世界各国用作承担货币的职能,并发展出更为便利的银本位、金本位、金银复合本位等货币体系。但是金银作为货币,也有自身的缺陷。由于受开采技术和矿藏发现的制约,金银的存量通常成跳跃式增加:平常的增长速度相对其他物资的增速过慢,但如果提炼技术的改进和发现大矿藏后又会出现大量的增加。这造成金银与其他物资的相对比价不稳定,而且难以控制。纵观历史上各国的情况,金银作为货币通常都会经历长期的通货紧缩和一些突发性的通货膨胀。到了近代,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金银的价值总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交易和价值储藏职能的需要了。以目前为例,世界各国政府的黄金储备总量大约9亿多盎司,以650美元/盎司算,其总价值大概6000多亿美元。如果以此来发行基础货币,也就只能满足中国的需求量。 为弥补决金银货币这些缺陷,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并最终采取了信用货币制度取代了金银本位的制度。为了便于划分价值量和提供更多的货币,曾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是由国家提供其他金属(铜、铁)的法定铸币。由于生产铸币的成本低于铸币本身的购买力,所以各国政府通常都会垄断其生产权,这其中的差价就是政府征收的铸币税。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法定铸币,其购买效力都是当时的政府保证的,改朝换代后就最终会失去效用。这种制度就是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前身。纸币化和账目化是货币发展的另一种趋势。当初纸币出现是为了方便货币的携带和运输,可以兑换等值的贵金属,所以发行方不能征收铸币税。以中国古代的银票为例,当你往钱庄存入白银后,钱庄给你开具等值的银票。由于钱庄保证银票可随时兑换回白银,银票的价值就得到保障。后来这个权力被政府独揽了,政府以库存的黄金为基础发放货币。其实可以将政府或民间发行的货币理解为一种债券(没有利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sj.com/doc/9114003940.html,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关系研究 作者:徐礼吏陈杨杨 来源:《科技与企业》2014年第01期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传统中使用CPI作为衡量社会整体价格水平,其准确性有所下降,且在经济周期中变化也相对滞后。而且,总需求的扩张也并不首先反映在通胀上,而是反映在信贷规模和资产价格上;且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是的工资、价格黏性变大,只是推迟了并聚集了通胀的压力。所以通货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会加剧金融稳定和物价稳定两种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新时期应当打破传统的货币政策机制,将宏观审慎政策纳入到货币政策的框架之中,互相协调配合。第一、两种政策存在一定的替代性,因二者都可以通过调整金融条件对借款人的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来防范系统性风险。第二、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有效的系统流动性管理保护了金融环境的稳定,货币政策通过建立稳定的经济环境,防止金融失衡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后的严重性,为宏观审慎政策提供支持。第三,金融系统的稳定是货币政策传导得以顺畅的保证,宏观审慎政策所影响的杠杆率、资产价格、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等变量,会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央行应紧密联系并及时做出调整。 Filardo(2004)认为从维护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二者结合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多年来以低通胀率为目标的货币政策实现了通货膨胀率和GDP的稳定增长,但是也存在诸多经济、金融失衡的现象,这些失衡有可能对实体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宏观稳定框架,使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能够有效地避免失衡。Borio(2009)提出应当用货币政策来解决金融失衡问题,仅依靠宏观审慎政策无法完全解决金融失衡的顺周期问题。Blanchard(2010)认为中央银行监测宏观经济的优势有助于其成为宏观审慎监管的执行者,可以避免在应对危机时产生多个部门的协调问题以及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和风险行为具有潜在的影响。从宏观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的最终目标上看,宏观审慎政策的最终目标与货币政策一致,都是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仍有部分学者认为,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二者在操作目标上存在一定冲突。Borio and White(2004)认为,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结合可能会导致利益冲突,中央银行对微观金融机构稳健性的关注会影响其宏观政策的实施,且货币政策也无法保证其能实现金融稳定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从上世纪70年代到在危机爆发前,新凯恩斯主义指导下的货币政策设计与执行周期大致为20个月,其政策目标主要关注价格和产出稳定,在应对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方面并不是一个有效政策,因此很少关注金融稳定或其他经济目标,且有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若能成功保持价格稳定,那么实现金融稳定便是水到渠成,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一致性,价格稳定可以促进金融稳定。另有少数研究者认为,货币政策能够影响金融稳定,比如通过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或消除金融不稳定。Kannan(2009)分析了货币政策对于消除资产价格膨胀的潜在作用,结果显示对于信贷和资产价格泡沫,更强的货币反应能够对抗信贷增长和资产价格上升的加速机制。但是,对于技术冲击,一个标准的泰勒规则仍旧在减少产出和通胀的波动方面做得最好。

关于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探讨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宏观经济 【摘要】人民币币值的不稳定会对中国宏观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与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冲突,同时也不利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繁荣与稳定。随着中国成为WTO成员国,势必引起更多的贸易摩擦,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坚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政策。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贬值宏观经济政策 大多数人都认为人民币币值稳定就是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使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的或极具的波动,认为这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则表示,人民币币值稳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物价稳定,二是汇率稳定。传统上保持币值稳定主要考虑通货膨胀等四方面的因素,但是实际上要统筹考虑到这几个因素是比较困难的,只能在某一阶段更加侧重其中一个或两个因素,这样会比较合理。 一、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各个国家的影响 关于人民币汇率,主要贸易国的各种汇率都要保持稳定,只有汇率稳定各国的贸易才是公平的、稳定的,对谁都不会产生伤害。如果单方面要一个国家的币值升值,在正常的贸易额下损害的就是升值国家的利益,这不用多说。因此,每当欧美国家出现经济问题或者贸易问题,就希望其他国家货币升值,例如80年代要日元升值,这两年要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从长远来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有利于世界的经济,但如果它忽高忽低,就不利于中国经济,也不利于他国经济。对于人民币升值还有一个观点,中国是贸易强国,贸易强国的货币就应该越来越值钱,是强势货币。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一种货币要真正在世界许多货币中成为强势货币,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币值问题。人们觉得人民币在任何情况之下都抗风险、都稳定,那他就觉得人民币是强势货币。因此,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一直受到中国乃至世界的关注。 1、人民币升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关于人民币升值,中国近年一直在承受来自日美的国际压力。国内众说纷纭,当局者莫衷一是。谈升值,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货币升值。实际上,货币升值有两种涵义,即货币涵义与物价涵义。第一,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提升购买人民币的价格,即提升人民币对于其他货币的价格,此即货币升值的货币涵义。第二,货币升值亦意味着提升人民币与实物商品的交易能力。币值在实物意义上等于购买力,提升币值(在物价稳定不变的条件下)即提升货币之实物购买力。但实际上,货币升值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若使人民币升值,不仅意味着人民币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价格升值,也意味着以人民币估价的所有资产(包括劳力)及商品价值对于国际货币的价值普遍上扬。换句话说,此意味着物价工资水平的普遍上涨。因此,货币升值表面上看好像这个国家货币更值钱了,实际上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十分不利。货币升值后,按外币计算的商品出口价格相应提高了,这就削弱了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却又使进口商品价格降低了,大家都愿意买进口货而不愿买本国货,造成本国货在内销上的困难。同时,货币升值还会使外汇储备受到损失,使外汇储备折成的本国货币相应减少。这种由币值上升引起的物价上扬不同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发生原因是由于货币发行量过大,引起货币与商品之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物价上升,通常是在收入水平(工资)不变或变动幅度较小下的价格上涨,而货币升值引起的价格上涨则包含着一般工资水平的上涨。 2、人民币贬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货币贬值有利于鼓励出口,抑制进口,从而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后,会使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商品价格下跌,提高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降低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但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必须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只有满足此条件,出口商品数量的增长才能弥补价格的下跌,提高出口贸易额。而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只占总数的20%,出口需求弹性较低,需求量稳定,即使人民币贬值也不会产生较大的需求增长,最终导致我国贸易条件的恶化。此外,人民币贬值也会影响国内的物价水平,造成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通过以下三种渠道引导通货膨胀:第一,货币工资机制。进口物价上涨会推动生活费用的上涨,导致名义工资的上涨,名义工资的上涨反过来又推动生活费用的上涨,如此循环往复;第二,生产成本机制。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以其生产的商品价格上涨,推动物价水平的提升;第三,货币供应机制。人民币贬值后会导致官方在结汇时付出更多的成本,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若人民币贬值能改善国际收支,使国际储备增加,则货币供应量也会增加,从而提高通货膨胀。 关于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探讨 ○周克红冯雅茹刘梦忆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400067) 80 《当代经济》2010年5月(上)

浅析虚拟货币

浅析虚拟货币 摘要:虚拟经济近年来增长迅速,网络上的产品与服务日趋丰富,方便在网络上购买虚拟产品和服务的虚拟货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虚拟货币的概念着手,按是否与人民币直接挂钩的标准将虚拟货币划分为高能虚拟货币和低能虚拟货币,并探讨了虚拟货币的通用性和流通范围、虚拟货币与人民币的兑换、虚拟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虚拟货币为虚拟产品定价等问题。 关键词:虚拟货币;电子货币;虚拟产品 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交易和虚拟产品呈现爆发式增长,虚拟货币以其便捷和低成本性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支付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和网络虚拟经济的发展。面对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虚拟货币,人们抱有新鲜和好奇的心态,在试探中接触到了这种新型的币种。随着网络的能力逐渐被人们发掘,未来将有更多的事情通过网络来完成,会有更多的经济行为借由网络来交易,虚拟货币将成为网络经济的重要部分,改变无数人的生活。 虚拟货币一般是指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在发行者与持有者或发行者和少数商家与持有者之间流通,能买现实商品、虚拟产品或电子化服务的充当等价物的近似货币,目前由于虚拟经济处于起步的初级阶段,所以一般由提供虚拟产品和服务的商家作为发行者,而不是金融机构或政府来发行。按照是否与人民币捆绑来区分,可以分成高能虚拟货币和低能虚拟货币。高能虚拟货币一般由人民币按照一定比率兑换得到,因此它具有较实在和稳定的购买力,而低能虚拟货币则不与人民币挂钩,一般通过参与网上活动获得,只能购买价值较低的虚拟产品。当前典型的,如Q币、支付宝、财付通、U币等属于高能虚拟货币,而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网易POPO金币等属于低能虚拟货币。广义的讲,一些电话卡、公交卡、特定商家的储值购物卡和游艺厅的游戏币因为与人民币有稳定的挂钩关系,也可算作高能虚拟货币,只是他们不在网上使用,本文不加以讨论。 现阶段的虚拟货币一般是为了方便互联网商家为顾客提供服务而设,它的用途和使用范围都较固定,发行者即互联网企业根据自己在网上提供产品的方式设计并发行虚拟货币,货币系统的正常运行与安全由企业自行维护。各家发行的虚拟货币不能相互流通和兑换。而且大多数只提供人民币到虚拟货币的单向流动而不提供虚拟货币到人民币的回兑业务。我国目前使用人数较多的有腾讯的Q币、网易的一卡通、盛大的盛大币、新浪的U币、百度的百度币,还有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 虚拟货币的通用性和流通范围。作为一种一般等价物,它的流通范围决定了能力大小,越是广为接受的货币,它的价值越大。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流通性对虚拟货币的意义。想象一个游艺厅里的游戏币,人们不会把它们看成是货币,因为它的用途有限,而且只能在游艺厅中使用,除此之外它买不了其他东西,但是,在常去这家游艺厅的学生之间,有时游戏币可以当作货币来流通,它可以支付、

浅谈货币替代

金融121班施万雄学号:5400112133 浅谈货币替代 内涵 货币替代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公众对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发生的货币兑换、并进而发生外币在本国境内流通和本国资金外流的一种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时,本国法偿货币发挥价值储藏、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的功能就会被严重削弱。对于一种其价值经常以不可预见的方式不时下降的货币而言,它不适于作为价值储藏的手段,用作记账单位也很不便,当然,公众也不愿接受其作为交换媒介。 货币替代显然是在货币可兑换的基础上来讨论的,它也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在某种情况下,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同时持有本币和外币;但也有一种情况,即并不存在外国居民对本国货币的需求而只有本国居民对外币的需求。前者可以称之为对称性的货币替代,这种货币替代一般发生于发达国家之间;后者可以视为不对称性的货币替代。经常讨论的发生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替代就是属于这后一种。 产生原因 一般地说,货币替代取决于财富水平、制度因素、市场因素以及本币和外币的预期实际收益率的差距。制度因素是指

外币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被接受的程度以及两个市场之间的自由连通程度。市场因素是指外币的交易性需求、本国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外币交易的成本等。首先,国内国际性的交易形成了对外币的客观需求;其次,资本市场的不足把财富限定在商品、本币和外币等有限的范围内,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国内缺乏投资机会,从而形成了不对称的货币替代;最后,只要没有严厉的管制,如果本币与外币的交易成本低于本币与商品之间的交易成本,那么从保值的角度看,就会产生持有外币的倾向。但是本国居民产生外币需求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两种货币之间实际收益率的差异,这可以用本币的预期贬值率来近似地表现出来。因此外汇风险会极大地影响货币替代水平,长期贬值或剧烈浮动的汇率都会增加持有本币的风险,从而加剧货币替代。同时,如果两国的利率完全是由市场决定的,那么利率的差异可以视为汇率的预期变化或它的某种函数;如果一国的利率完全是由政策决定的,比如某些发展中国家名义利率长期固定,与通货膨胀率无关,那么负的实际利率会加速货币替代。 可以由两种货币的需求函数来说明货币替代。本币、外币的需求函数为: Md/P=Ld(rd,rf, r,θ,w)=A(wd)exp*a1(rd-rf)+a2(rd-r)-a3θ+ Mf/P=Ld(rd,rf, r,θ,w)=A(wf)exp*a1(rf-rd)+a2(rf-r)-a3θ+ 式中Md/P和Mf/P等于本币和外币的实际货币需求,r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