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班级:经管交叉实验班

教师:庞浩,黎实

姓名:王丽

学号:40509107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摘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出其因素,并针对

它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本文利用2005 年中国各省市的截面数据通过逐步回归等希望找出其因素所在。

关键词:第三产业政府支出比例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等等。范围极为广泛,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在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GDP 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期内部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不但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饮食业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贸易及房地产等部门也保持着迅猛地发展势头。它不仅能够多方面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世界上第三产

业占GDP 比重平均水平为68%,低收入国家是48.5%,中等收入国家是54.2%,高收入国家是71.3%,我国为40.7%,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大规模转移,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难以完成,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

而且,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加入

WTO ,国内服务市场会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尚处于稚嫩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必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了解到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供参考,使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持续的增长的同时还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所以本文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希望能找到影响他的主要因素,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二)研究现状

目前也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李江帆教授对中国第三产业研究贡献较大,他建立了中国第三产业方程,从第三产业供给和需求角度,利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了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综合要素生产率以及服务需求等因素对中国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华中科技大学的张锦的《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选用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指数,基本建设投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旅客周转,城镇人口数,大学生占学生总数比重及邮电业务总量7 个解释变量,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我认为城镇家庭人均收入指数应该改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农村人口在内。这样来说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好些。城镇人口数是绝对数,也不能说明城

市化速度的上升。可见,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还是有待深入的。

综合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探讨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中,多偏重于经济发展水平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对政府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很少。本文采用了政府支出比例,城镇化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由于时间,经历,知识等原因,本文采用计量模型对此问题进行了又一次探讨,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到影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建议,加快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进程。

(三)模型设定

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率,政府支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们的消费观念等因素已开始或多或少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本文选取了下列变量。

本文选用了2006 年中国各省市的第三产业总值作为因变量Yi,

人均可支配收入X1 :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在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

等的花费应该会有所增加。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2 :在一定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越多,能够推动的生产

资料越多,所生产的服务产品就越多,第三产业应发展越快。

城市化率X3 (各城市人口占其总人口比例,表示城市化程度) :服务产品不同于工业品,他具有不可贮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特点,客观上决定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城市化的水平越高越能获得人口与产业发展的集聚经济效益。从而使社会产生对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高需求,达到对第三产业部门形成和发展所需的起点规模。

建设总规模X4 :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程度,即住房等的规模,对第三产业总值应有正向的影响。

政府财政支出比例X5 (各省财政支出占GDP比例,表示政府消费份额):第三产业

的发展需要政府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如公共产品的建设投入,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完

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形成良好的区域环境,引致第三产业较快的发展。

货物周转量X6 :货物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两者应为正比关系。

邮电业务总量X7 :邮电业也属于第三产业,可以看出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及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否有较大联系。

国际旅游收入X8 :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占了较大比重,应该对其有正比的影响。

本文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初步设定为:

Y = ■ '-i X ii - 2X2i 3X3i >X4i - '-5X5i - '-6X6i - 出

(四)数据来源

上述数据均可从《中国统计年鉴2007》获得,城市化率是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来获得的,具体数据见附录:

(五)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运用EViews对初步模型进行最小二乘(OLS)估计,得下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8/07 Time. 1255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941.1397586.9266 1.6035050.1231

X10.1303730.027126 4.8062550.0001

X2-0 1953000 061271-3.1874670.0043

X30.6067700.2B7990 2.1069130.046B

X4-21.4098111.36576-1 8837120.0729

X501448980 027014 5.3638750.0000

X613.0516332.343480.4035320.6905

X7-0.1Q25270.027608*3.7137060.0012

X8 2.4110160 2B236S8.5385590.0000 R*squared0.987772Mean dependent var2511 682

Adjusted R-squared0983325S D dependent var2134 055

S.E. of regression275.5708Akaike info criterion14.31327

Sum squared resid1670664Schwarz criterion14,72959

Log likelihood-212.8556F-statistic222.1430

Durbin-Watson stat 2.363472Prob(F-statistic)0.000000由上可得,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由上可知,方程的可决系数

R 2 =0.987772 ,修正后也为 R 2 = 0.983325 ,可见所建

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的拟合很好, F 统计量也很显著。 但是我们注意到x2,x4,x7的系数均

为负,但是从理论上我们可知,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建设总规模,邮电业务总量与第三产业

总值应为正比关系,即此处不符合经济意义。再看 t 统计量,截距项,x4与x6的t 值均小

于2,均不显著,可见模型中的建设总规模,货物周转量对第三产业总值得影响均不显著。 这些都表明变量间很可能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为了知道是否存在多重共线,选择

x1,x2,x3,x4,x5,x6,x7,x8 数据,点"view/correlations "得相关系数矩阵,如下: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1 1.000000 0.226151 0.S0S459 0..683952 0.34&131 0.664605 0.486624

0.806975 X2 0 225157 1.000000 -0.030509 0735752 0 716026 0.104204 0 751937 Q431933 X3 0.808459 血030509 1JOOOOO 0.447682 0.238433 0.644336 0.27934S &. 642627 X4 0.683952 0785752 0.447662 toooooo 0.730427 0.436781 0.833060 0.752S45 X5 0.349131 0.716026 0.238433 0730427 1 000000 0.369727 0.617033 0 332276 X6 0.5B4635 0.104204 0.844336 0.436781 0.369727 1.000000 0.234583 0.356163 X7 04S5624 0.751937 0 279346 0833060 0 617033 0.234湖 1 0OQ0 0.807671 X8 0.805975 0.431938 0.642627 0.752845 0.332276 0.355163

0.807671

1.000000

从相关系数矩阵中可看出, x4与x7的相关系数达到 0.833060。x1与x3,x1与x8的相

关系数也均达到 0.8以上,可见,模型中的确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消除多重共线性,下面 采用逐步回归法剔除不合理变量。

(586.927) (0.027) (0.061) (0.288) (11.366) (0.027) (32.343) (0.028) (0.282)

t = (1.604)

(4.806) (-3.187)

(2.107) (-1.884)

(5.364)

(0.404) (-3.714)

(8.539)

2

R =0.987772

2

,R 0.983325

DW=2.353472, F=222.1430, df=22

其中,当加入X4时,R2最大为0.927,且t检验与F检验均显著,所以以X4为基础,

经过比较,新加入的方程修正后的可决系数为改进是最大的,而且

各参数的t检验均显著,F统计量=362.179,也明显是显著的。所以保留X7,再加入其他新变量进

行逐步回归,结果如下图:

变量X4 X7 X4 X7 X1 X4 X7 X2 X4 X7 X3 X4 X7 X5 X4 X7 X6 X4 X7 X8

10.478 7.849 9.437 9.448 8.885 9.034 10.554 t

5.429 4.808 5.836 4.892 4.854 3.457 统计

量 4.985 1.775 -0.365 2.549 0.088 0.428 2.66 F统362.

计量179 261.058 234.02 291.007 232.9 234.47 296.202

2

R 0.963 0.967 0.963 0.97 0.963 0.963 0.971

_2

R 0.96 0.963 0.959 0.967 0.959 0.959 0.967 在X4 , X7基础上加上X8后的方程修正的可决系数R2= 0.967>0.96,也有改进,而且

各个参数的t检验都显著,加入X2,X5,X6后的R2有所下降,且新加入变量的参数估计

值均不显著。保留X8,再加入其他新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如下:

变量X4 X7 X8 X4 X7 X8 X1 X4 X7 X8 X2 X4 X7 X8 X3 X4 X7 X8 X5 X4 X7 X8 X6

t

10.554 8.242 7.369 9.576 7.192 9.488

计 3.457 1.865 1.822 3.324 2.718 3.186

1.947 3.239 1.166 3.507

2.569

2.66 -0.602 1.749 0.945 2.087 -0.071

F统296. 216. 239. 221. 250. 213.

计量202 993 845 499 861 966

2

R 0.971 0.971 0.974 0.971 0.975 0.971

—2

R 0.967 0.966 0.97 0.967 0.971 0.966 在X4,X7,X8基础上加上X5后的方程修正的可决系数R2=0.971>0.967 ,也有改进,

而且各个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均显著。加入X1 , X2 , X3后修正的可决系数也有所改进,但是原来的参数也变得不显著,如加入X1后,X7和X8的t检验却变得不显著了,X1参数

的符号也变得不合理,即从理论上讲,第三产业总值应跟个人可支配收入成正比,此处却为负相关。所以保留X5,再加入其他新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如下表:

X4 X7 X4 X7 X8 X4 X7 X8 X4 X7 X8

X4 X7 X8 变量X8 X5 X5 X1 X5 X2 X5 X3 X5 X6

7.192 7.409 5.323 7.051 7.11

2.718 0.493 1.206 1.924 2.222

t 3.507 3.288 4.132 2.111 3.49

计 2.602 2.244 1.795 2.157

量 2.087 -1.609 1.936 0.032 -0.635

F统

计量250.861 213.478 222.652 192.978 196.164

R20.975 0.977 0.978 0.974 0.975

R20.971 0.973 0.974 0.97 0.97 可见,加入X1 , X2后方程的修正可决系数R2虽然有所改进,但是--些参数的t检验

却变得不显著,加入X1后,X7和X1的t检验均不显著,甚至X1的符号也变得不合理。加入X2后,X7和X2的t检验也不显著。加入X3和X6后的修正可决系数并没有得到改进,反而还有下降的趋势,且其中某些参数的t检验也不显著。这说明X1,X2,X3,X6

引起多重共线性,应予以剔除。

最后修正严重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8/07 Tme: 1&1Q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370.7472213.3143-17380330.0940

X40.1793100.0249327.1919930.0000

X7 1 0532420.387448 2.7184120.0115

X80 3546150.101109 3.5072680.0017

X696.2109046.09298 2.0873220.0468 R-squared0.974744Mean dependent var2511.632

Adjusted R-squared0.970950S.D. dependent var2134.056

S E of regression364 3052Akaike info criterion14.78055

Sum squared res id3450674.Schwarz criterion15.01104

Log likelihood-224.0985F-statistic25D.86D5

Durbin-Watson stat 2.199192Prob(F-statistic)0 000000

即模型的回归方程为:

Y?=—370.747 0.179 X4i 1.053 X 7i 0.355 X8i 96.211 X5i

(213.314) (0.025) ( 0.387) ( 0.101) (46.093)

t = (-1.738) (7.192) (2.718) (3.507) (2.087)

2 2

R =0.974744, R =0.970858, DW=2.199192,F=250.8605,df=26

由上可知,方程的可决系数R2 =0.974744,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较好,,F统计量

为250.8605,明显显著。但是由于模型设定过程中可能省略了某些重要的解释变量,而且本

文选择的是截面数据,这些原因均可能产生异方差。所以下面进行异方差检验并修正。

由于是截面数据,所以采用White检验。在上最后回归结果的基础上,点"view/residual tests/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cross terms)"因为样本容量为31,待估参数数目为5,所以采用有交叉项的white检验,即辅助函数为:

2 2

-t 八。?「Nt …* 5X4t 一* 9X4t X7「_ ? U t

经EViews估计得出检验结果,如下表: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E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03/07 Time 16 15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ir t-Statistic Prob.

c-84866.32176166 3-0.4844900 6346

X482.6107744.13491 1.8717780 0796

XE0.0029270.0055350.5287880 6042

X4*X7-0.1782360.205311-0.8681260.3982

X4"X8-0.0271610.024350-1.1154280.2811

X4"X5-6.52690510.93774-0.5967330.5590

X7-3368.0641592.661-2.1272980.0493

X7*2 1.776728 3.9045760.4550370 6552

X7*X8^0.0634700.980043-0.0698640.9452

X7*X5447.60172B7.6716 1.5559470 1393

X8300.3332373 06320 8050470 4326

X8*2-0.0223330 068439-0 3263240 7484

X0*X535.0167560.511200 5786820 5709

X589347 9799015 1509023670 3802

X5A2■13384 5513243 05”1 0106240 3272

R-squared0 689356Mean dependent var111312.1

Adjusted R-squared0 417543S D dependent var147816 6

S 匚of regression112812 0Aka ike info criterion2641116

Sum squared resid 2.04E+11Schwarz criterion27 10504

Log likelihood-394.3732F-statisti 匚 2.536140

Durbin-Watson stat 2.049020Prob(F-statistic)0.038580

从上表中可看出,nR 2= 21.37005,由White检验知,在〉=0.05下,查2分布表,

得临界值720.05 (14) = 23.6848,因为32°.05(14) = 23.6848> nR 2= 21.37005,所以接受原假

设,说明模型中不存在异方差。同时各参数的t检验也都不显著。即此模型中随机误差的确

不存在异方差。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截面数据,可能存在空间自相关,所以还要进行自相关的

检验与修正,下面进行自相关修正。

由于DW检验不能用于截面数据的检验。所以直接将模型修正后与之前对比,从中可

以看出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在Equation Specification中,点击Options,再选择其对话框中左上角的Newey-West,点击OK,再在Equation Specification对话框中输入“ Y C X4 X7 X8 X5 ”确定,得到的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2/07 Time: 20:33

Sample: 1 31

Included observations: 31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3707472213.3143 1.73B0330 0940

X40.1793100 0249327.1919930 0000

X7 1.0532420.387443 2 71E4120.0115

X80.3546150 101109 3 6072680 0017

X696.2109046.09298 2.0873220 0468

R-squared0.974744Mean dependent var2511.682

Adjusted R-squared0.970858S.D. dependent var2134.055

S.E. of regression364.3052Aka ike info criterion14.7B055

Sum squared resid3450674.Schwarz criterion15.01184

Log likelihood-224 0985F-statistic250 8605

Durbin-Watson stat Z199192Prob(F-statistic)0.000000

跟前面修正多重共线与异方差后的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几乎完全一致,由此可知,此模型是不存在自相关的。这一点也可从残差图中看出,点击Eviews方程输出窗口的按钮Resids

可得到残差图,如下:

10000

-1°°° 1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Residual ------------ Actual ------------- Fitted

由于数据是截面的,序列相关并不存在;由上残差图中可以看到,残差图也是较标准的,即不存在自相关。

由上述检验可知,最后得到的模型已较能说明问题。方程的可决系数是0.974744,可见

模型对样本的拟合是很好的,而且F统计量也明显是显著的,各系数的t检验也均是显著的。

各变量的估计参数符号也都符合经济意义。变量X4,X7,X8,X5的系数分别是0.179,1.053,

0.355 和96.211,这说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建设总规模X4 和邮电业务总量X7

分别增加1 亿元,国际旅游收入X8 增长1 百万美元,政府财政支出比例X5 增长1 个百分点时,第三产业总值

Yi分别增长0.179亿元,1.053亿元,0.355亿元和96.211/100 = 0.96211 亿元。

基于最终模型可看出,邮电业务总量,政府支出比例,国际旅游收入和建设总规模是影响我国第三产业总值的四个因素。由此可见,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政府支出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是很显著的,要不断加大服务行业的投入,而政府支出大部分是用于社会保障及福利,卫生教育等,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在可行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投入,要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的内容,加强旅游区的管理,努力吸引国际游客,增加旅游收入。而剔除的变量多半是因为跟这四个最终变量有较大的相关程度。从理论上讲,剔除的变量还是或多或少对第三产业总值有影响的。

(五)结论及建议

根据上述模型回归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一在中国,现阶段要想发展第三产业,就要加大邮电运输旅游业的投入及管理,鼓励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数将增多,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运输网络,而且随着人们联系的日益紧密,邮电业也变得必不可少。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完善交通网,保护和管理好旅游区的环境,尽量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推动第三产业中的一些基础行业的发展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在可行的基础上加大政府在基础配套设施等公共产品上的投入,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训

即加大教育经费支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法律制度等等。积极推进市场化建设和扩大开放,政府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适当加大对社会的建设规模也即要在一定程度上注重基本建设投资,基本建设支出的多

少以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大基本建设投资能消除经济中“瓶颈” 问题。他的增加使建设总规模也进一步增大,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电力,能源,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然而面临我国现阶段投资过热的现状,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才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出路,才能较大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因为第三产业实际上还可以说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所以可以增加许多就业岗位,不断发展新的服务领域,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参与到第三产业中来,这样不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也能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由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政府也可以加大补贴,进行一些免费培训等形式采取第三产业就业优惠政策,激发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积极性,在解决劳动力剩余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积极降低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庞浩。《计量经济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周娜,罗洎,刘虹。影响湖南第三产业增长因素实证分析。区域经济2006【3】张锦。制约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北方经济2006

【4】孙大海,陈建业,刘雪飞。第三产业的发展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高考仿真模拟试题六

2020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高考仿真模拟 试题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2月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江门、中山、肇庆九市组成,是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日本东京湾区比肩的世界四大湾区之一。读四大湾区基本资料图,完成1-3题。 1.与其他三个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是 A.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沿海 B.海陆交通便利,协作历史悠久 C.矿产资源丰富,第二产业发达 D.发展空间广阔.劳动力丰富 2.粤港澳大湾区的五大目标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互联互通 B.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 C.推动粤港澳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加快区域转型升级 D.深化对外开放,打造高技术合作平台培育传统产业发展 3."下列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于推动内地与港澳的深化合作 B.利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与合作 C.利于发挥内地九市的金融.服务优势,提升经济地位 D.利于发挥其对全国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 日本统计年鉴数据表明,沿海地区的人口密度非常高,1/3的人口居住在东京周围的中央平原。在东京,每个工作日有500多万人上下班,人均通勤时间为3个小时。统计数据表明,在8000万德国人口中,居住在10万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而有70%的人口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下的较小城市中。下图为美、日、德三国城市化发展历程图。据此完成4-6题。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解决对策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班级:动物营养2班 姓名:李久日学号:201140511215 课程论文题目: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解决对策 课程名称:市场经济学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解决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日趋完善。但其办学条件与城市基础教育相比,仍相差甚远。因此,了解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现状,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效益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对策 教育资源,总的来说,包含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及管理资源等几个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日趋完善。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与城市基础教育相比,仍相差甚远。因此,了解中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现状,对于我们研究如何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开发,优化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的效益有重要意义。一、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一)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较之城市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近十年来这种状况虽有所改变,但其在教育投入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偏低,甚至近年来又有下降的趋势。 事实上,国家财政投入中有限的教育经费被更多用于城市基础教育。尽管国家在保证义务教育投入的工作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实际投入中偏向城市基础教育,城乡差距拉大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正是由于财政投入的低水准,很多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运转都很困难,更别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改革。 (二)农村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城乡差距逐渐拉大。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受旧的办学体制的影响,基础教育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成效的现象,造成农村基础教育人、财、物资源严重浪费的一系列问题。 教育公平,是我国在新时期致力发展的一种新教育观。然而在基础教育方面,政策仍然向城市倾斜,城乡差距仍然在拉大,导致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各个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以亳州为例,好的学校不仅有图书馆、实验室,还有配套齐全的体育馆、塑胶跑道;差的乡村学校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其结果必然是如报纸所报道的:“最好的中小学校在中国,最差的中小学校也在中国。” (三)师资力量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其教师资源配置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从纵向上来看,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有失公平。实施教师资源配置的主体单位,

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和劣势

中国的第三产业优势和劣势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和电子化,世界经济正在进行着一场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这给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既带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和工艺创新,一些落后的产业也会在日益竞争中淘汰。因此挖掘和发现本国产业的优势和缺点对我国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字:生产结构;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现状

摘要 (1) 一、我国优势产业的发展状况 (3) 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3) 2.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持续上升。 (3) 3.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部结构不断优化。 (3) 4.第三产业的区域分布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超大城市聚集。 (4)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4) 1.市场化程度低。 (4) 2.城市化水平低。 (5) 3.在产业构成中,第三产业比重低。 (5) 三、对策建议 (5) 1.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调整我国经济结构的着力点。 (5) 2.第三产业中应重点发展的产业。 (6) 3.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7) 4.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7) 四、参考文献: (8)

一、我国优势产业的发展状况 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1979~1998年,第三产业每年平均增长10.5%,以1978年为100,1998年第三产业产值指数达到732.8。199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6104.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2.8%。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比“六五”时期上升8.4个百分点,比“七五”时期上升2.2个百分点,比“八五”时期上升0.6个百分点,比1997年上升0.7个百分点。 2.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持续上升。 从1991~1998年,全社会从业人员共增加6048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减少3590万人,第二产业增加2786万人,第三产业则增加6851万人。第三产业不仅吸纳了大量新增的劳动力,而且吸纳了部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到1998年底,全社会从业人员共6995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为34838万人,占 49.8%;第二产业为16440万人,占23.5%;第三产业为18679万人,占26.7%。一、 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为49.8∶23.5∶26.7。与1978年对比,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2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上升14.5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长。 3.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部结构不断优化。 商业、饮食、居民服务、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产业持续发展。商业饮食业“八五”期间年均增加值为8.2%,1997年增加值为8.5%,1998年为7.7%,占GDP 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6.1%上升为9%。交运、仓储、邮电业“八五”期间年均增加值为10.6%,1997年为10.7%,1998年为8.0%,占GDP的比重由“六五”时期的4.5%上升为5.8%。商业饮食服务业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多种经营业态特别是连锁代理、货仓式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发展很快。物资流通也开始变革物流形式,与新型业态相配套的物流中心、商品配送中心不断发展。交通运输的“瓶颈”已经打破,公路、铁路、空运供不应求的局面缓解,初步形成了通达的交运网络。 在传统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旅游、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教育、文化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使第三产业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逐步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八五”期间国际旅游创汇年均增长

第三讲统计指数习题

、单项选择题 7.指出下列表述中存在问题的一项目:同度量因素是 ( A .综合指数中的固定媒介因素 12.在没有适当权数资料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加权而引起的指数偏差,人们一般 乐于采 用( )。 13.统计指数按其指数化指标的不同分为 ( )。 A .简单指数与加权指数 B .个体指数与总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与数量指标指数 D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 1.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 是 A .总量指标 C .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2.总指数与个体指数的主要差异是 ( A .指标形式不同 C .计算方法不同 3.从计算方法的角度看,总值指数是一种 A .总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 ( ) 。 B .平均指标 D .百分数 )。 B .计算范围不同 D .计算范围和方 法均不同 ( ) 。 B .个体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 ( ) 。 D .鲍莱指数 ( ) 。 D .鲍莱指数 4.在计算范围相互适应的条件下,基期加权的算术平均指数等 于 A .拉氏指数 B .帕氏指数 C .理想指数 5.在计算范围相互适应的条件下,计算期加权的调和平均指数 等于 A .拉氏指数 B .帕氏指数 C .理想指数 6.下列指标中不属于统计指数的是 ( )。 A .两期同一商品价格的比值 B .两地区同一商品价格的比 值 C .某校实际招生人数与计划招生人数的比值 D .某校理工科招生人数与招生总数的比值 B .综合指数的权数 C .综合指数中所要对比的指标因 素 D .综合指数编制中的核心问题 8.下列现象中具有同度量性质的是 ( A .不同商品的销售量 C .不同商品的销售额 9.在现实 经济生活中,拉氏价格指数一般 A .大于 B .小于 10“改进功效系数”的取值一般应在 ( A . 0~ 1 之间 C . 60~ 100 之间 11 从计算方式看,综合评价指数是一种 A .综合指数 C .几何平均指数 )。 B .不同商品的价格 D .不同产品的单位 ( ) 帕氏价格指数。 C .等于 D .不能确定 )。 B .-1~ +1 之间 D .0~ 100 ( ) 。 。 B .算术平均指数 D .调和平均指数 A .简单算术平均指数 C .简单调和平均指B .简单几何平均指 数 D .简单综合指数

自己整理的部分CNKI年鉴和统计数据信息

1、年鉴和统计数据的收录情况 年鉴总计2582种,20783本,共计18020076条; 统计年鉴931种,6449册,共计1948510个条目。 2、年鉴和统计数据有何异同? 中国年鉴网络出版库内容:按行业分地理历史、政治军事外交、法律、经济总类、财政金融、城乡建设与国土资源、农业、工业、交通邮政信息产业、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科技工作与成果、社会科学工作与成果、教育、文化体育事业、医药卫生、人物等十六大行业;按行政区划分,可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地方年鉴。 统计数据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统计类年鉴与资料——收录我国历年正式出版的中央和省、市级统计年鉴301种,共3559册,占历年全部正式出版统计年鉴的99%。其中,我国仍在连续出版的160种统计年鉴全部收录,包括中央级统计年鉴47种,地方统计年鉴113种。此外,还收录了各类调查报告、(经济、人口、农业)普查报告等统计资料,共计387种815册。全部统计类年鉴与资料囊括统计指标1100万个、统计数据2.25亿条。 2、政府/产业统计指标与数据——采集我国政府部门和各行业协会通过年鉴、报告等形式发布的统计数据3800万条,涉及统计指标45万个,来源于98种共580多册权威年鉴和报告。 3、经济发展与运行最新季/月度指标与数据——采集国家和各省各市统计局、人民银行、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发布的我国经济发展与运行状况最新统计数据145万条,涉及统计指标1.2万个。 4、国际组织年度统计指标与数据——采集世界银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 及各行业国际组织发布的年度统计数据380万条,涉及统计指标4500个。 统计数据库中的部分数据来自于年鉴数据库,弥补了“统计数字散落于各年份年鉴资料表格内,关联程度差,查找整理指标数据过程繁杂”的缺点。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1、服务业发展速度缓慢,水平偏低。一方面产业发展有一种棘轮效应,即只能进不能退,江苏是制造业大省,产业结构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多年居全国之首,但制造业越是发展的多,就越是发展,因此导致了制造业的发展挤占了服务业发展所必须的各种资源,使服务业产业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弱;国际化程度偏低,发展受到极大的阻碍;另一方面.江苏地理上与上海的相邻.在现阶段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突出,现代服务业的高度发达,江苏特别是苏南地区已经是处于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辐射之中,苏南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企业对现代服务的需求依赖于上海,而不是江苏自身,这客观上遏制江苏本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区域分布上不协调,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运行的无效率。苏南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开始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区,但工业区与服务业区相隔甚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成木的增加。而部分城市间产业生态位重复,导致与之匹配的服务业重复建设,虽然有一定的市场,但达不到规模效益,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1 产业经济理论表明,经济发展到相当程度时,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所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需要发达的现代服务业支撑。特别是对于都市经济的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知识、技术和信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人类社会正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发展经济学所揭示的规律表明,经济的发展不仅是产出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反映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度化。根据OECD一份关于知识经济的研究报告,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我国的现代化同样必须要有发达的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支持。因此,研究我国服务业的现状和结构,明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对于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正确定位从而制订科学的发展战略,突出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并拉动服务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关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范围,理论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1除特别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3)或者根据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得到。

浅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浅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方向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巨轮的驱动下,中国经济已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了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点之一,同时第三产业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领域。本文通过对第三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浅谈我国未来第三产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中国第三产业发展 一、何为第三产业 (一)第三产业实质 第三产业即是服务业,经济产业的结构分类之一。三产业的划分是世界上较为常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

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蘸 偷刂士辈橐担?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 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 (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意义 大力发展推动第三产业首先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 为主的分配制度。其次,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综合国力。最后,有利于扩大就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同时还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一)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在过去的20年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在逐渐增加,但是 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相比较,这一点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在2013年第一产业总之大概有50000亿元,和经济总的发 展趋势相比,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 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始终是最重要部门,第二产业的产值始终高于另外两个产业。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它是在1990年站到GDP总量的40% 左右,并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始终保持在45%上下浮动。而 第三产业则从1990年的30%逐年上涨,知道2012年达到了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专科 《统计基础知识与实务》课程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1分,30道题,共30分) 1.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身高 B.工资 C.年龄 D.文化程度 2.统计调查所搜集的原始资料是指( )。 A.经过加工整理的资料 B.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资料 C.统计年鉴上发布的资料 D.对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后取得的预测数据 3. 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是( )。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抽取样本的方式不同 4. 对某工厂工人先按工种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按数量标志分组 D.以上都不对 5. 划分组限时,如果相邻组的上下限重叠,则()。 A.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B.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C.与上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上一组 D.与下限相等的标志值计入下一组 6. 甲、乙两企业,甲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1800元,乙企业职工平均月工资2500元,它们的标准差分别为360元和430元,则( )。 A.甲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B.乙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高 C.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相同 D.两企业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无法比较 7.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洗衣机拥有量为42.98台。这一指标是()。 A.比较相对指标 B.平均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总量指标 8. 下列数列中,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9. 已知最初水平、最末水平及时期数,要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本文来自欢迎访问嘉华学苑!,原文地址:http://10.66.152.36 A.水平法B.累计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加权算术平均法 10. 某企业2007年总生产成本比2006年上升了50%,产量增加了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A.25% B.2% C.75% D.20% 11.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基期销售量 B.报告期销售量 C.计划期收购量 D.报告期收购量 12.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误差()。 A.与样本单位数目无关 B.不受抽样组织方式的影响 C.与总体标志变异程度有关 D.不受抽样方法的影响 13. 对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进行调查时,按平原、丘陵、山区分组来抽选样本单位,此种抽样方法是()。 A.整群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 C.多阶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 14. 环比发展速度是()。 A.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比 B.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比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分析

中国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戚 聿 东 自美国经济学家贝恩(J.Bain)1959年在其《产业组织》一书中首创“市场结构-市场 行为-市场绩效”这一产业组织分析范式以来,产业集中度与经济绩效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中倍受关注的研究焦点之一。通过长期的实证分析和规范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积 累起丰富的思想宝库,并由此而形成很多学术流派,如哈佛大学学派(Harward school)、芝加哥大学学派(Chicago school)、新奥地利学派(Neo—Austrian school)等。这些流派的思想观点对西方国家不同时期的产业组织政策和反垄断法的指向都曾起过积极作用。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于中国产业集中度目前到底呈现怎样一种状况,不同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绩效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相关关系,引致这种相关关系的因素 是哪些,我们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全清晰的轮廓。本文在此试图通过实证研究揭示这些问题。 一、中国产业集中度的现状 产业集中度是刻画产业市场结构性状和大企业市场控制力的一个概念,通常用某一产业中前若干家企业的某些指标的合计数占整个产业相应指标的比重来反映,这一比值越大,说明产业集中度就越高。具体指标的选择,可以是投入方面的,如总资产、资金、劳动力等,也可以是产出方面的,如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前若干家企业的选择,一般可以是4家、8家、20家等,这主要取决于“产业”的内涵范围,产业内的企业数量以及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获取资料的难易程度等。这里,本文使用各产业前8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合计数占 整个产业的总销售收入的比重来揭示和反映产业集中度。另外,产业集中度是动态的,而 且容易受特定时期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为避免这种影响所导致的产业集中度的波动和不稳 定性,本文采用连续3年的产业集中度的平均数作为产业集中度的数值。在此,笔者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分类标准,计算了我国1993--1995年工业内各个产业的集中度,详见表1。

粮油加工业统计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附件4: 粮油加工业统计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填表方法 按《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国粮办展〔2009〕209号)的规定,县级及以上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及时告知辖区内粮油加工业企业网络直报用户名和密码,企业凭用户名和密码直接登录到国家粮食局政府网站(https://www.docsj.com/doc/911067347.html,..,主页左下侧)“粮油加工业统计网上直报”系统进行企业基本信息注册和数据填报,网上填报后可直接导出打印盖章后报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粮油加工业统计工作的统计员。对不具备网上直报条件的企业,企业可填报纸质报表盖章后,由当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代为网上录入。 二、填表说明 1.组织机构代码: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企业的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唯一法定代码。代码共九位。 2.法人单位名称:指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全称。 3.行业代码:同一企业生产不同产品(例如:米、面、油综合加工企业),按主要产品所属行业填写行业代码。⑴谷物磨制(即为粮食加工)类1310,其中小麦粉加工业:1311、大米加工业:1312、玉米加工业为1313、杂粮加工:1351;⑵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类为1331;⑶食品制造业(即为粮食食品加工业) 1400,其中糕点面包等:

1411、饼干及其他焙烤食品制造:1419、米、面制品制造:1431、速冻米面制品:1432、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1439;⑷饲料加工业为1320;⑸粮油机械制造业3632。 4.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代码:指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时确定的类型和代码。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代码见表1。其他指表中未列入的企业注册类型。 5、许可证情况:指企业获得粮食收购许可证编号和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粮食收购许可证是指由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收购许可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QS)许可证。 6.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所属加工厂(或分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应单独填报;未登记注册的,由综合性企业或企业集团统一填报。 7.产业化龙头企业指国家有关部门、地市级以上政府、省级有关部门正式发文认定的农业(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最高级别认定填报即可。 8.应急加工企业指县级及以上政府或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而正式发文指定的保障成品粮应急加工供应的粮油加工业企业;以最高级别认定填报即可。 9.企业隶属于上级公司(集团)或被控股的,请在补充资料中注明上级公司(集团)名称。 10.以“吨”为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千元”为单位的指标

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 摘要:正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累积了不少结构性不均衡问题。产业与产业、产业与行业、行业与行业的匹配多次发生结构性短缺与结构性过剩,甚至导致许多次结构性通胀。如何解决好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均衡问题,匹配与优化产业结构及行业结构?我认为必须从中国经济产业发 展趋势分析与预测,以及中国经济产业与行业的结构趋势分析与预测 一、第三产业的概念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二、第三产业在我国的状况 按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0年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16%、第二产业占49%、第三产业占34%;同样口径计算,全世界第一产业占5%(其中:低收入国家占23%,下中等收入国家占15%,上中等收入国家占8%,高收入国家的德、英占1%、美、日占2%、法国占3%),全世界第二产业占31%(其中:低收入国家占33%,下中等收入国家占43%,上中等收入国家占35%,高收入国家的法国占23%、英国占25%、美国占27%、德国占28%、日本占36%),全世界第三产业占63%(其中:低收入国家占44%,下中等收入国家占42%,上中等收入国家占61%,高收入国家的日本占61%,美、德均占71%,英、法均占74%)。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产业结构相当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上中等收入国家有一定距离,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远。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大体上先是农业为主的社会阶段、后是工业为主的社会阶段、再是后工业为主的社会阶段,也就是第三产业为主的社会阶段,如:法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1788年为49%,1850年为37%,1950年为13%,2000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3%、23%、74%。也是用了一、二百年时间脱离了农业为主的社会阶段,跨入工业和后工业为主的社会阶段。我国建国初期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阶段,到了1980年前后工农业比重稳固地转

国民经济核算_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答案

第1题.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 答: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指标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10.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0 36.7 168.0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食 (万吨) 83.5 122.3 126.6 144.9 钢材 (万吨) 6.0 14.1 36.0 160.2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0 政府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0.8 5.3 2.7 2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0 70.2 出口总额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0.3 1.5 6.2 31.0 (2).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

我国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

我国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判 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涉及的范围广。科学地评价一个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也应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方法。现在多数评价方法主要运用数据对比,对第三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一般性的类比分析,这样虽对第三产业各单项指标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但很难从综合性的角度给出一个满意的评价结论。本文尝试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通过建立因子分析模型,对第三产业进行综合评判,并对我国主要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测和分析。 一、评估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其中服务部门又可以分为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以及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以此为基础,在确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时,应把握以下四个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即指标体系的设置能全面反映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二是导向性原则。即指标的确立,应围绕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三是替换性原则。由于有些指标很难直接获得(如城市基础设施水平等),可通过其他直接可测的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城市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等)进行替代。四是客观性原则。指标设置时应尽量采用量化指标,但考虑到有些指标很难量化,则按比较客观和公认的准则处理(如政策体制变量等),以提高评估的可信度。 依据上述原则,经过分析,选出了20个指标构成了一个能综合反映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即是:1人口(POP);2国内生产总值(GDP);3第三产业增加值(TRP);4货运总量(FT);5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SPWT);6外贸收购总额(TPC);7年末银行贷款余额(LBB);8社会零售物价指数(RPI);9实际利用外资额(FCA);10每万名职工所拥有科技人员数(NST);11旅游外汇收入(TR);12三产就业比重(TRET);13邮电业务总量(PTS);14职工人均工资(AS);15人均居住面积(PCLS);16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PUWH);17城市煤气普及率(PUGH);18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PCRA);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PCGA);20政策体制变量(P)。 在这20个指标中,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表明了城市的总体经济规模;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三产就业比重指标反映了城市第三产业产值水平和产业结构的高度;货运总量是一个城市公路运输量、铁路运输量、海运量和内河运输量4个统计指标之和;批发零售贸易商品销售总额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市场容量和消费规模;外贸收购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了城市对外贸易的水平,也即表示城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规模;年末银行贷款余额表明资金供给量;社会零售物价指数标志着地区货币的稳定程度;旅游外汇收入代表了一个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对外吸引程度;邮电业务总量反映了城市的信息通迅能力;人均工资、每万名职工所拥有科技人员数分别表明了劳动力的价格和质量(即科技含量);人均居住面积、城市人口用水普及率、城市煤气普及率、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则标志着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政策体制变量代表一个地区享有的经济自主权和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这里我们按东、中和西部地区来划分,即对于东部城市,属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的城市,取值为4,其余取值3,位于中、西部的城市政策体制变量分别取值2和1。

中国火灾统计年鉴

名 称第几张盘 世界经济年鉴 1981-1984, 1988-1992 1 世界经济年鉴 1993-2001 2 中国统计年鉴 1981-1997 3 中国统计年鉴 1998-2001 4 中国生产资料市场统计年鉴1993 4 中国证券市场年鉴 1994 4 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 1998、2000 4 中国地震年鉴 1949-1987 4 中国地震年鉴 1988-2000 5 中国经济年鉴 1981 5 中国经济年鉴 1981 (简编)1981 6 中国经济年鉴 1982-1985 6 中国经济年鉴 1986-1989 7 中国经济年鉴 1990-1995 8 中国经济年鉴 1996-1999 9 中国经济年鉴 2000-2001 10 中华民国经济年鉴 1987 10 中国私营经济年鉴1978-1993、1996、2000 10 世界知识年鉴 1958-1959、1961 1982-1987 11 世界知识年鉴 1988-1994 12 世界知识年鉴 1994-1999 13 世界知识年鉴 1999-2002 14 SIPRI年鉴 1999 14 黄河年鉴 1990、1995 14 黄河年鉴 1996-1999 15 中国CIS年鉴 15 中国版画年鉴 1984 15 中国档案年鉴 1989 15 中国地图学年鉴 1990 15 中国第三产业年鉴 1993 15 中国房地产市场年鉴 1996、1998-1999 16 中国非国有经济年鉴 1998 16 中国妇女研究年鉴 1991-1995 16 中国国有资产年鉴 1993-1996 16 中国海洋年鉴 1999-2000 16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 2000、2001 16 中国横向经济年鉴 1991 17 中国会计年鉴 2001 17 中国火灾统计年鉴 1994-1997 17 中国集邮年鉴 1987 17 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86、1987、1990-1992 17 中国计划生育年鉴 1996 18 中国精神文明年鉴 1995-1996、2000 18 中国开放年鉴 1995、1997 18 中国民政统计年鉴 1993 18 中国年鉴 1983 18

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

一、中国服务业三十年:发展历程 (一)服务业发展:增长迅猛,但滞后格局未变 1.服务业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低。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受物质生产部门优先发展战略、服务部门为非生产性寄生部门的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落后可见一斑。1978年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启开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门。在1978-2007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以上。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业(在统计局的资料中被称之为第三产业),也获得了高速的增长。服务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0.5亿元增加到了2007年的963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5%,高于同期GDP的增长率近两个多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23.4%增加到了2007年的39.2%。每年增加将近0.6个百分点,但近5年来其比重不断下降趋势。 2.服务业正逐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力军,但其潜力仍没有发挥出来。 1978年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先是上升再基本趋于稳定,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相对较快。200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到24945万人,而1978年其就业人数只有4890万人,2007年度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1978年的5.1倍,第三产业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参见表2)。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就业的主渠道。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都远多于第二产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3倍左右;中等收入国家(如保加利亚、巴西)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是第二产业的2倍左右(参见表3)。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被认为是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领域,但中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所吸纳的全部就业人口还不到三分之一,远低于国际水平。这固然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制造业较发达且市场化程度较高有关,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实。 3.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逐年提高,但服务业各行业间劳动生产率差异显著。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人均增加值)稳步提升。1978年,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只有0.1759亿元/万人,2007年则上升到了3.8616亿元/万人,2007年是1978年的21.95倍,年均增长12%(参见表4)。服务业门类众多,各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根据荆林波、李蕊(2008)的研究,在10个服务部门当中,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生产率最高,分别达到59.68506亿元/万人和52.25454亿元/万人,远远超过服务业生产率的平均水平。劳动生产率最低的行业是教育(3.434531亿元/万人)。此外,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的劳动生产率也不高。[1] 4.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报告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班级:经管交叉实验班 教师:庞浩,黎实 :王丽 学号: 40509107

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分析 摘要: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出其因素,并针对它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本文利用2005年中国各省市的截面数据通过逐步回归等希望找出其因素所在。 关键词:第三产业政府支出比例 (一)问题的提出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等等。围极为广泛,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在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期部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不但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饮食业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贸易及房地产等部门也保持着迅猛地发展势头。它不仅能够多方面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我国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世界上第三产业占GDP 比重平均水平为68%,低收入国家是48.5%,中等收入国家是54.2%,高收入国家是71.3%,我国为40.7%,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大规模转移,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难以完成,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而且,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加入WTO,国服务市场会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尚处于稚嫩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必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了解到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供参考,使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持续的增长的同时还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所以本文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希望能找到影响他的主要因素,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机床行业分析报告

普通机械 寻找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投资机会 ——机床行业深度研究 2004年8 月17日 行业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相关研究: 分析师 邹毅 (8621) 63295888×417 liyongjun@https://www.docsj.com/doc/911067347.html, 地址:上海市南京东路99号 电话:(8621)63295888 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https://www.docsj.com/doc/911067347.html, 机床行业处于整个制造业产业链上端,对其他主机行业有广泛影响, 在国家装备制造业中处于战略地位。 机床行业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周期性特征明显。 作为较为典型的投资品,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是决定机床产品产销量的 决定性因素。但机床对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的敏感度要弱于工程机械, 汽车、军工、信息产业、其他机械产业是机床产品的主要下游需求方。 下游需求拉动了行业产品结构的变迁,产品结构升级成为行业主要的发展趋势。 本土企业在低端普通机床市场竞争激烈,而高端数控机床产品对进口 依赖严重,成为外资企业竞争的焦点。我国逐年增长的机床进出口贸易逆差态势在短期内很难改变。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制造能力的匮乏成为目前制约国内机床企业产品结 构升级的主要瓶颈。 预计紧缩政策对机床行业的影响将在04年下半年逐步显现,同时国内 机床消费量和机床产量近两年将保持15~20%的增速。 在行业内公司的投资策略上,具备较强产品研发能力、资本运作能力、 上游功能部件整合能力及产品细分市场定位明确的公司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A 股四家机床类上市公司中,沈阳机床和秦川发展具有较高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均为“观望”。 行业及产业

目录 图表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作为装备制造业基础的机床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2.行业发展走出低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3.影响机床行业未来发展主要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3.1固定资产投资:决定总量需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3.1.1制造业基建投资与机床产量相关性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3.1.2机床对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的敏感度小于工程机械___________________5 3.1.3紧缩政策对机床行业影响主要体现在下半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3.2下游市场:影响需求结构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3.2.1下游市场广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3.2.2汽车工业:需求量最大的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3.2.3军工产业:高端市场的需求大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3.3进出口:产品供给对进口依赖度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3.3.1国产机床自给率低,进口依赖严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3.4功能部件:国内机床业未来发展的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3.5外商进入:对本土企业的强有力冲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3.5.1国企、民营、外企三分天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3.5.2本土企业:占据低端市场,高端市场开拓存在困难________________10 3.5.3独资方式渐成主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4.主要竞争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4.1普通机床:竞争激烈,利润下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4.2.专用数控机床:外资公司构成竞争威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4.3数控加工中心:高端市场的竞争焦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5.未来发展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5.1行业成长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5.2行业市场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6.行业投资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7.上市公司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7.1上市公司缺乏行业代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7.2沈阳机床:最具代表性的机床类上市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7.3秦川发展:磨齿机床行业龙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