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 第2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 第2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 第2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道路通行能力手册2000 第2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目录

2.1 概述 (2)

2.2 通行能力 (3)

2.3 交通需求 (5)

2.4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

2.4.1服务流率 (5)

2.4.2性能指标 (6)

2.4.3服务指标 (6)

2.5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 (7)

2.5.1理想条件 (7)

2.5.2道路条件 (8)

2.5.3交通条件 (9)

2.5.4车辆类型 (9)

2.5.5方向分布和车道分布 (10)

2.5.6管制条件 (10)

2.5.7技术 (11)

2.1 概述

本手册阐述了大量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方法,可分析城市道路、公路、公共汽车和街道上的轻轨公交以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这些交通设施按照交通流类型分为两种:连续流设施和间断流设施。连续流交通设施中不存在来自交通流外部,可能中断交通流的,固定的影响因素,如交通信号。交通流状况取决于交通流内车辆相互作用以及车辆和道路几何线形、环境特性之间相互作用。

间断流交通设施中存在着中断交通流的设有控制或没设控制的出入口,这些出入口,通常设有交通信号、停车标志、让车标志以及其他与交通数量无关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或者显著降低车速)的控制设施。

连续流和间断流描述的是交通设施的类型,而不是交通流在特定时间的特性。比如,已经非常拥挤的高速公路仍然是连续流交通设施,因为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来自交通流内部。

高速公路及其组成部分是在最纯粹的连续流方式下运行。高速公路上不仅没有固定中断交通流的交通设施,而且在匝道处控制车辆进入。在固定的中断交通点之间的长路段上,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也是在连续流方式下运行。在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上,通常有必要考查固定的中断点,确定连续流路段。

分析间断流交通设施必须考虑固定中断交通设施的影响。如交通信号灯限制了交叉口中不同流向交通流的通行时间,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仅受到物理空间的

限制,还受到不同流向通行时间的限制。

公共交通、行人和自行车流通常作为间断流考虑。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作为连续流,如没有公交车站的长距离公交专用道或长距离的人行通道;而在多数情况下,其通行能力受到沿线车站的限制。

因此,通行能力分析方法是指一套分析程序,可估算交通设施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交通运输能力,是评价交通设施和改善交通规划、设计的工具。

通行能力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计算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和合理的安全条件下,交通设施所能通过的最大的人数或车辆数。然而,在达到或接近通行能力时,交通设施的运行状况通常较差,所以很少将设施规划在这样的范围内运行。因此,通行能力分析也能计算交通设施在保持其规定运行水平时,能够通过的最大的交通数量。

引入服务水平概念,规定了运行状况的标准。确定了每一种交通设施运行状况的范围,以及在每一级服务水平下所能容纳的与运行状况范围对应的交通数量。

以下部分定义了本手册中两个基本概念——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2.2 通行能力

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是指在通常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一定时间段内能合情合理地期望人或车辆通过车道、道路中某一点或均匀断面的最大小时流率。

车辆通行能力是指在通常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一定时间段内车辆能

够通过道路某一点的最大数量。这里假设不存在下游交通运行状况的影响,如返回到分析点的交通返回波。

人员通行能力是指在通常条件下,一定时间段内能够通过道路某一点的最大人,员数。人员通行能力通常用于评价公共交通服务、高载客率车辆(HOV)车道和行人交通设施。

通行能力是在通常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确定的。对于任何交通设施的分析路段,这些条件都应该相当的一致。任何通常条件的改变都将导致交通设施通行能力的变化。

通行能力分析是针对统一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交通设施的路段或点(如信号交叉口)。这些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决定其通行能力。因此,不同条件的路段,具有不同的通行能力。

合情合理地期望是定义通行能力的基础。也就是说,对于已知的交通设施而言,手册所指的通行能力是指在足以满足交通需求的高峰期间能反复达到的交通流率。手册给出的通行能力值是指在具有与全北美地区类似交通特性的交通设施所能达到的值。通行能力不是在该交通设施中观测到的绝对最大的流率。驾驶员特性因地而异,绝对的最大流率在每一天、每一个地方都各不相同。

由于交通设施类型和分析目的不同,计量通行能力的单位有人/h、辆小客车/h 和辆/h。当对大出行量交通走廊中的交通方式进行战略决策,确定公共交通和高载客率车辆(HOV)优先措施的地位时,客流量的概念非常重要。人员通行能力和客流量是用交通流中每类车辆运载的乘客数来度量。

2.3 交通需求

本手册中,使用某种交通设施的交通总量基本代表了交通需求。交通需求与车辆到达相关,而交通量则与车辆离去相连。当没有车辆排队时,道路某一点的交通需求等于交通量。整本手册中,对运行条件而言,使用的交通量总是小于通行能力值。

2.4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服务质量要求以定量地度量交通流中运行状况的特性。服务水平(LOS)是描述交通流运行状况的一种质量标准,通常用速度、行程时间、驾驶自由度、交通中断、舒适和方便等条件来度量这种服务指标来描述。

按程序做分析的每一种交通设施,其服务水平都规定为六级,用A到F六个字母表示每一级,其中A级服务水平代表最佳运行条件,而F级服务水平则最差。每一级服务水平代表了运行条件的一定范围和驾驶员对这些条件的感受。安全性不包括在确定服务水平的标准之内。

2.4.1 服务流率

本手册的分析方法试图确定或预测除F级服务水平(该服务水平,交通流为不稳定流,车辆延误很大)之外,各种交通设施在每一级服务水平上的最大流率。因此,每种交通设施有五个服务流率,与各级服务水平相对应(从A级到E级)。对

于F级服务水平,由于交通流处于停停走走的状况,很难预测其流量。

服务流率是在通常的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合情合理地期望人或车辆能通过一条车道、道路的某一点或均匀断面,所能达到的最大小时流率。服务流率通常以15分钟的时间段为基础。一般,小时服务流率为高峰15分钟交通量的四倍。

应当注意服务流率是离散值,因此各级服务水平代表运行状况的一定范围。服务流率是每一级服务水平的最大值,有效地定义了不同服务水平等级之间流量的界限。

通常,大多数的设计或规划都使用C级或D级服务水平的服务流率,以保证为交通设施的使用者提供可以接受的运营服务。

2.4.2 性能指标

对每一种交通设施都有一种规定的估算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参见本手册的第三篇)方法,同时还有可以计算的性能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交通设施在给定的一系列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下的运行状况。比如高速公路的行程速度和密度、信号交叉口的延误和行人的步行速度,都是度量交通设施上交通流运行条件的特性。

2.4.3 服务指标

每一种交通设施都有一个或几个性能指标对确定服务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各种交通设施的服务指标,有时也称为效率指标(MOE)称为确定服务水平的参数。

2.5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

2.5.1 理想条件

本手册的很多分析程序针对一组指定的标准条件备有公式、简明的表格或图解,当通常条件与标准条件不符时,必须修正按标准条件做的计算。这样规定的标准条件称为“理想条件”。

理想条件是指天气良好、路面状况良好、用路者熟悉交通设施以及对交通流没有障碍。另外,其他一些特定的理想条件在第三篇的各章进行说明。下面以连续流交通设施和交叉口引道的理想条件为例对理想条件进行说明。

连续流交通设施的理想条件包括:

●车道宽3.6米;

●车行道边线与最近的障碍物,或与路边、中央分隔带中物体之间的净宽为 1.8

米;

●多车道公路的自由流速度为100km/h;

●交通流中只有小客车,没有重型车;

●平原地形;

●双车道公路中没有禁止超车区;

●没有交通控制或转弯车辆对直行车造成的阻碍。

交叉口引道的理想条件包括:

●车道宽3.6米;

●坡度为零;

●交叉口引道上没有路边停车;

●交通流中只有小客车;

●没有(市内)公交车停在行车道上;

●交叉口位于非中心商务区;

●没有行人。

在大多数通行能力分析中,通常条件都不同于理想条件,计算通行能力、服务流率和服务水平时,必须进行修正。一般地,通常条件分为道路、交通和管制条件。

2.5.2 道路条件

道路条件包括几何线形和其他要素。有些情况下,这些因素会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另外一些时候,它们则影响性能指标值,如速度,而不影响该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或最大交通流率。

道路要素包括:

●车道数;

●交通设施类型及其街道化程度(开发环境);

●车道宽度;

●路肩宽度和侧向净空;

●设计速度;

●平、纵线形;

●交叉口处可用的专用转向车道。

公路的平、纵线形取决于设计速度和公路所经过的地形。

一般地,恶劣的地形将降低通行能力和服务流率。对乡村双车道公路,这一点

特别明显,恶劣的地形不仅影响交通流中每一辆车运行的性能,而且减少了超过慢车的机会。

2.5.3 交通条件

影响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级的交通条件包括车辆类型和车道或方向分布。

2.5.4 车辆类型

在交通流中,由于重型车(也就是除小客车外的其他车辆,这里小客车类型车辆包括小货车和有蓬货车)的混入,影响了道路能服务的车辆数。重型车是指四个以上轮胎接触路面的车辆。

本手册中分析方法指的重型车分为货车、公共汽车和旅游车(RVs)三类。重型车对交通产生两方面的不利影响:

●重型车的尺寸比小客车大,占用了更多的道路空间;

●重型车的运行性能比小客车差,尤其是加速、减速和保持上坡速度的能力。

第二方面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很多情况下,重型车跟不上小客车,在交通流中形成大的间隙,该间隙很难由超车车辆使用,不能完全避免道路空间的低效利用。在运行条件差别最明显的连续的、陡峻的上坡路段,和必须使用对向行车道超车的双车道公路,重型车的影响非常不利。

特别是当坡度很陡,要求重型车以低速挡运行时,重型车辆也影响下坡运行。在这种情况下,重型车辆必须以低于小客车的速度运行,从而在交通流中形成间隙。

货车包含多种车型,从小货车和小型厢式货车到重载的煤炭、木材和砂石运输车。各类货车的运行特性由于其载重和发动机性能的差别而各不相同。

旅游车同样包含有多种车型:自行式和拖挂式宿营车、房用汽车、拖挂各种旅游设备的小客车和小卡车,这些包括赛艇、雪上汽车和摩托车的拖车等。尽管旅游车辆的运行性能比货车好,但是由于驾驶员不是专职驾驶员,加重了交通流中旅游车的负面影响。

长途公共汽车在性能上相对一致。市内公共汽车一般没有长途公共汽车的动力强;它们对交通最严重的影响是沿路上下乘客。本手册的分析方法认为,公共汽车的运行特性与货车相似。

2.5.5 方向分布和车道分布

除了车辆类型的分布外,其他两个影响通行能力、服务流率和服务水平的交通特性是方向分布和车道分布。方向分布对双车道乡村公路的运行产生显著的影响,当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基本相等时,其运行状况达到最优。多车道公路的通行能力分析关注的是单方向的交通流。然而,通常将交通设施的每一方向设计成为能够容纳在交通流方向的高峰流率。一般情况下,早高峰出现在一个方向上,而晚高峰出现在相反的方向。车道分布也是多车道道路的一个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最外侧车道比其他车道承担的交通量小。

2.5.6 管制条件

间断流设施,对具体交通流通行时间的控制是影响其通行能力、服务流率和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这类设施的最主要的控制设施是交通信号。使用的控制方式、信号相位、绿灯时间分配和信号周期长度以及与邻近控制措施的相互关系均影响车辆运行。所有这些将在第10章和第16章详细讨论。

停车标志和让车标志也影响通行能力,但不起决定作用。在允许每次放行时,交通信号分配给一定的时间。然而,在双向停车控制交叉口的停车标志只是将优先通行权分配给主路。支路的驾驶员必须停车,然后在主路交通流中寻找间隙通过。因此,支路的通行能力取决于主路的交通状况。全向停让控制则强制驾驶员停车,然后依次通过交叉口。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运行特性会因各引道的交通需求不同而发生很大变化。

还有其它类型的管制和规则也能显著地影响通行能力、服务流率和服务水平。限制路边停车能增加街道和公路中的有效车道数;限制转向能消除交叉口车流的冲突,提高通行能力;控制车道的使用功能可给各流向分配道路空间,开辟变向车道;单行道则能够消除左转车流与对向车流之间的冲突。

2.5.7 技术

新兴交通技术,众所周知的智能交通系统(ITS)将提高车辆和道路系统的安全和效率。ITS的目标是提高道路设施的安全,改善其运行状况。在这里,ITS包括各种技术,使驾驶员和交通控制系统的操作员收集和使用实时信息,并改善车辆导航和道路系统控制。

到目前为止,在ITS对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方面研究得很少。本手册中的分析程序所涉及的道路设施都没有包含ITS的影响。

目前,ITS计划可能对特定的通行能力分析产生下列影响:

●对于高速公路和其他连续流道路,ITS可能某种程度地缩短车头时距,提高这

些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另外,即使没有减小车头时距,如果在车辆拥挤的条件下,车辆导航系统使驾驶员感到比原有状况更舒适,也可以提高服务水平。

●对于信号交叉口和城市主干道的运行状况,ITS最主要的好处是能更有效地分

配绿灯时间,提高通行能力。与连续流设施相比,ITS的特性可能对间断流设施产生的影响较小。

●在无信号交叉口,如果ITS辅助驾驶员判断相交车流中的间隙或以某种方式控

制主路交通流的间隙,则可能提高通行能力。

很多ITS的改进措施(如事件反应和驾驶员信息系统)都是在系统层次上提出的。尽管ITS的特性将有利于整个道路系统,但不会影响单个道路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计算方法。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下面只是相关的计算方法只是要寻找更为专业只是还是要看专业书籍的。 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p=3600/ti(3.2.1-1)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m=αc·Np(3.2.1-2)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Npb=3600Nbt/(tf(ωpb-0.5))(3.2.2-1)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 m)); 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αb·Npb(3.2.2-2)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 αb——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自行车交通量大的城市采用大值,小的采用小值。 第3.2.3条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停止线法计算。

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因素分析

影响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主要取决于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及服务水平等因素。道路条件一般指道路分类、道路横断面、车道宽度、道路线型、交叉口形式、路面抗滑能力等;交通条件指大型车辆、公共交通、自行车的混入、超车、车道分布、交通量的变化、交通管理、交通管制等;而服务水平则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一、道路条件影响因素 1 道路分类(路网结构) 2 道路横断面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有: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及四幅路。 (1)单幅路 将所有的车辆(机动车、非机动车)组织在一条道上混合行驶。道路上,由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因此互相间的干扰势必就大,通行能力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双方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其通行能力难以提高。 (2)双幅路 利用中央分隔带(或防撞墙)将机动车道按上下行方向隔离。由于双幅路将机动车道的双向进行了分隔,减少了对向车流的干扰,道路通行能力比单车幅路有所提高。但由于其在一个方向上机非混行,机非之间的干扰还是存在,道路的通行能力还是受到制约。 (3)三幅路 利用机非分隔带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由于三幅路的组成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进行分隔,避免了机非之间的干扰,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但由于其没有将机动车道上、下行分隔,机动车道对向车流的干扰同时存在。 (4)四幅路 利用中央分隔带(或防撞墙)、机非分隔带将机动车道双向、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分隔。四幅路彻底避免了机非之间、对向车流之间的干扰,从而大大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是最理想的道路横断面型式,缺点是路幅宽占地多。 3 道路宽度 当计算行车速度40km/h,车道宽度为3.75m,而当行车速成度<40km/h,车道宽为3.5m。可见速度越大,要求车道宽度越宽,通行能力越大。当车道宽<3.5m时,就应考虑采用车辆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 4 道路线型 道路平面线型由直线段和平面曲线段组成。道路纵断面线型由上坡、下坡的直线和竖曲线组成。 (1)道路曲线半径 (2)道路纵坡 5 道路交叉口形式 城市道路交叉口形式通常分: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形式有十字形、T形、Y形、x形、环行交叉、多路交叉、错位交叉、畸形交叉等。通常采用最多的是十字形交叉,十字交叉以正交为宜,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45°。规范规定应避免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平面交叉口的特点是:交叉路口的冲突点和交织点多,视线盲区大,交通流量大,各方面的车辆均在此实现合流分流,相互交织、冲突的机会增多。 提高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有:将路口进行渠化,对车流进行有效引导,增设交叉口进口的车道数等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分为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类。 互通式立体交叉又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和环形式三种。由于平面交叉口制约了道路通行能力,因此,现在很多城市在道路与铁路,高速公路现各级道路,快速路与陕速路、主干路,主干路与主干路等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等均采用立体交叉。采用立体交叉可以减少或消除交叉口的冲突点,从而从根本上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最新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第二节道路通行能力 1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2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3 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4 Np=3600/ti(3.2.1-1) 5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6 ti——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7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8 9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10 Nm=αc·Np(3.2.1-2) 11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12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13

14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15 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16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17 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18 Npb=3600Nbt/(tf(ωpb-0.5))(3.2.2-1)19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 20 (h· m)); 21 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22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23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24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h·m); 25 无分隔设施时为1800veh/(h·m)。 26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27 Nb=αb·Npb(3.2.2-2) 28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h· m)); 29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 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 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公路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饱和度 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之间; 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至之间; 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至之间; 四级服务水平:V/C>,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影响因素 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和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和度的因素主要还有车流量、道路通行能力、行程速度及运行时间等。 2.2.1 行程速度与运行时间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与度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道路饱与度就是研究与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与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就是公路与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 饱与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就是交通量,二就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就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与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 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与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与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与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就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与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

公路就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与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与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1 饱与度 道路饱与度就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与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与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与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与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 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 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 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2、2 影响因素 饱与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与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与度

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解

公交车辆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急剧上升,交通需求迅速膨胀, 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使得交通拥挤成为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问题之一,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分析现有的公交优先措施及其交通流特性,结合公交车的运行方式,分析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公交发展情况以及公交一些概念;然后分别对公交车辆在路段上、交叉口、公交停靠站三个地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做了分析说明;最后得出了结论,又结合我国当前的公交运行现状给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公交车辆道路通行能力交叉口公交停靠站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意义 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入口急剧增加,大量流动人口涌进城市,人员出行和物资交流频繁,城市交通面临着严峻。全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众的迫切呼声。为了缓和与改善城市交通紧张的局面,仅仅拓宽马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因此建设一个高效率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成为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公共交通是指供公众群体使用的各种交通方式,它包括公共电、汽车、地铁、轻轨、出租小汽车、轮渡、缆车、索道等等,本文研究的公共交通主要指公共汽车。但这并不说明实施公交优先就一定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这个问题:第一,公交优先措施与城市道路交通之间存在相互适应性的问题;第二,公交优先的实施对其他社会车辆运行的影响程度问题。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公交优先措施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来体现,基于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总结我国各 大城市常用的公交优先措施,分析各种优先技术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程度,并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得出道路通行能力计算的修正系数,为改善公共交通提供依据和方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通常认为,公共交通是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巴黎最早提出的,后来很快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得以推广,在技术、政策等各方面进行了四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公交优先技术应用方面,欧洲76%的城市拥有公交专用道系统,设公交专用道的道路总长 度超过30公里以上的城市有西班牙的马德里市和巴伦西亚市、英国伦敦市、法国巴黎市,芬兰赫尔辛基市和德国柏林市等。德国奥地利和瑞士80%的城市,北欧国家45%的城市为公共汽车建立了公共汽车信号分离系统,近几年托美地区主要以美国为代表,也实施了大量的公交信号优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

道路通行能力报告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学院: 专业:组长:指导老师:交通工程 短号: 年级:2011级 成员: 中国·珠海 二○一四年一月

目录 一、调查目的 (1)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1) 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1) 1.交叉口地点: (1) 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1) 3.道路截面结构 (3) 4.调查数据 (3) 5.通行能力计算 (5) 6.延误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8) 四、城市道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9) 1.交叉口地点 (9) 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9) 3.道路截面结构 (10) 4.无信号交叉口车流运行特性 (10) 5.调查数据 (11) 6.通行能力计算 (13) 7.饱和度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3) 五、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14) 1.路段地点: (14) 2.路段概况: (14) 3.调查数据 (15) 4.通行能力计算 (16) 5.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7) 参考文献 (18)

1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 一、调查目的 交通调查是指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状态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通过现场勘查得到的数据以及相关参数,计算并分析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评价其设计合理性和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1、时间:2014年1月7号 2、时间段:17:30—18:30 3、地点: 1)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 2)金峰北路-科技二路无信号交叉口 3)港湾大道路段 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1. 交叉口地点: 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 2. 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地理环境:交叉口位于港湾大道与留诗路形成的平面十字型交叉口,位于珠海市香洲东北部。港湾大道全长21.1km,是由歧湾公路珠海段扩宽改造的珠海市东出口公路。根据珠海市的总体规划,该大道分为城市型和郊区型两部分。其中,城市道路10.8km,路幅宽度为45m,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 交通环境:港湾大道属于珠海市主干道。作为珠海市区进出京珠高速的唯一道路,是珠海的北大门。担负着周边城市进出珠海的重要途径之一。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根据交叉口的现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各流向流量的构成关系,可推得各路段流量,从而得到饱和度V/C 比。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 C N N a ????=ηγ0,其中N a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该值由设计车速来确定,如表2.2所示。 表2.13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其中γ为自行车修正系数,有机非隔离时取1,无机非隔离时取0.8。η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 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 s 为交叉口间距(m),C 0为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 车道修正系数采用表 2.3所示 表2.3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表2.4所示 表2.4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由路段流量的调查结果,并且根据交叉口的间距、路段等级、车道数等对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路段的交通负荷进行了分析。 路段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如下: δ m c p m k a N N = (1) 式中: m N —— 路段机动车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 p N ——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 c a ——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快速路分类系数为0.75;主干道分类 系数为0.80;次干路分类系数为0.85;支路分类系数为0.90。 m k —— 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 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 为0.85;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65.经过累加,可取单向二车道 m k =1.85;单向三车道 m k =2.6;单向四车道 m k =3.25; δ—— 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如高架 道路和地面快速路)δ=1;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 b v a v v l v l 2/2///δ (2) l —— 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 a —— 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0.82/s m ; b —— 车辆制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1.662/s m ; ?—— 车辆在交叉口处平均停车时间,取红灯时间的一半。 Np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其值由路段车速来确定: 表4.1 Np 的确定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道路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 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 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 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1.1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1.2 公路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

交通量、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2.1 饱和度 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为如下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0.6之间; 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0.6至0.8之间; 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0.8至1.0之间; 四级服务水平:V/C>1.0,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2.2 影响因素 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和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和

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可能通行能力 根据交叉口的现场交通调查数据,通过各流向流量的构成关系,可推得各路段流量,从而得到饱和度V/C 比。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采用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的方法,该方法的计算公式为:单条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n C N N a ????=ηγ0,其中N a 为车道可能通行能力,该值由设计车速来确定,如表2.2所示。 表2.13 一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 其中γ为自行车修正系数,有机非隔离时取1,无机非隔离时取0.8。η为车道宽度影响系数,C 为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决于交叉口控制方式及交叉口间距。修正系数由下式计算: ???>+≤≤=m s s C m s m s C C 200),73.00013.0(200,200,0 s 为交叉口间距(m),C 0为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比。 车道修正系数采用表 2.3所示 表2.3 车道数修正系数采用值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表2.4所示 表2.4 路段服务水平评价标准

设计通行能力 由路段流量的调查结果,并且根据交叉口的间距、路段等级、车道数等对路段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对路段的交通负荷进行了分析。 路段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的计算如下: δ m c p m k a N N =(1) 式中: m N ——路段机动车单向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 p N ——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 ) c a ——机动车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快速路分类系数为0.75;主干道分类系 数为0.80;次干路分类系数为0.85;支路分类系数为0.90。 m k ——车道折减系数,第一条车道折减系数为1.0;第二条车道折减系数为 0.85;第三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75;第四条车道折减系数为0.65.经过累加,可取单向二车道 m k =1.85;单向三车道 m k =2.6;单向四车道 m k =3.25; δ——交叉口影响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如高架道 路和地面快速路)δ=1;该系数与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行车速度、绿信比和车辆起动、制动时的平均加、减速度有关,其计算公式如下: ?+++= b v a v v l v l 2/2///δ(2) l ——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m ); a ——车辆起动时的平均加速度,此处取为小汽车0.82/s m ;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

第二节道路通行能力 第3.2.1条路段通行能力分为可能通行能力与设计通行能力。 在城市一般道路与一般交通的条件下,并在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机动车车道的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p=3600/ti(3.2.1-1) /h); 式中Np——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ti—— 连续车流平均车头间隔时间(s/pcu)。 当本市没有ti的观测值时,可能通行能力可采用表3.2.1-1的数值。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Nm=αc·Np(3.2.1-2) 式中Nm——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1-2。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不同的计算行车速度、绿信比、交叉口间距等进行折减。 第3.2.2条一条自行车车道宽1m。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 可能通行能力按下公式计算: Npb=3600Nbt/(tf(ωpb-0.5))(3.2.2-1)

式中Np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veh/(h·m));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辆数(veh); ωpb——自行车车道路面宽度(m)。 路段可能通行能力推荐值,有分隔设施时为2100veh隔设施 时为1800veh/(h·m)。 /(h·m);无分 不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按下式计算: Nb=αb·Npb(3.2.2-2) 式中Nb——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vehαb—— 自行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见表3.2.2。 /(h·m)); 受平面交叉口影响一条自行车车道的路段设计通行能力,设有分隔设施时,推荐值为1000~1200veh/(h·m);以路面标线划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时,推荐值为800~1000veh/(h·m)。自行车交通量大的城市采用大值,小的采用小值。 第3.2.3条信号灯管制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按停止线法计算。 十字形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各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为各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之和。 一、各种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1.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应按下式计算: Ns=3600ψs((tg-t1)/tis+1)/tc(3.2.3-1) 式中Ns——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 tc——信号周期(s); tg——信号周期内的绿灯时间(s); /h); t1——变为绿灯后第一辆车启动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s),可采用2.3s;tis——直行或右行车辆通过停止线的平均间隔时间(s/pcu); ψs——直行车道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可采用0.9。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计算说明 一、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 n C单= C i( 1-1) i 1 C单——路段单向通行能力; C i——第i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i——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 n——路段单向车道数。 C i C0 条交车道(1-2)C0—— 1 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1-1 中对应的建议值: 表1-1C0值 条——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1.00,第二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0.80~0.89,第三条为0.65~0.78,第四条为0.50~0.65,第五条以上为 0.40~0.52; 交——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 由表 1-2 确定:

表 1-2 交叉口折减系数 车道——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1-3 确定: 表 1-3 车道折减系数 2、饱和度计算 V / C ——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二、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n C 交叉口 = C i (2-1) i 1 C 交叉 口 —— 交叉口通行能力; C i —— 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 i —— 交叉口进口编号; n —— 交叉口进口数, n 为 4 或 3。 K C i = C j (2-2) j 1 C j —— 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 j —— 车道编号; K —— 进口车道数。 先计算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 再计算各个进口的通行能力, 然后计算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用专用工具计算进口各车道通行能力, 按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专左、专右的先后顺序 。 (1) 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 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 需要输入的数据: ① 信号周期 T ; ② 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 t ; ③ 对应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 t j ; ④ 对应的车流量。 注意: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道路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土木073班陈雷 200711003227 摘要:探讨道路路段的通行能力和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道路通行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交通规则;交通管理。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在特定的交通条件、道路条件及人为度量标准下单位时间能通过的最大交通量。在道路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道路建设的合理规模及建设时间,如何科学地进行公路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道路设计以及道路建设后评价,如何知道道路网的最优管理模式,都需要以道路通行能力系统研究的成果为依据。本文对道路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道路路段通行能力 1、基本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道路与交通处于理想情况下,每一条车道(或每一条道路) 在单位时间内能够通过的最大交通量。 65 m , 路旁的侧向余宽作为理想的道路条件,主要是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 不小于1.75 m , 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形和路面状况。作为交通的理想条件, 主要是车辆组成单一的标准车型汽车, 在一条车道上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不断的行驶,各车辆之间保持与车速相适应的最小车头间隔, 且无任何方向的干扰。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立的车流计算模式所得出的最大交通量,即基本通行能力,其公式如下:

其中: v ———行车速度(km/ h) ; t0车头最小时距(s) ; l0 ———车头最 小间隔(m) ; lc ———车辆平均长度(m) ; la ———车辆间的安全间距(m) ; lz ———车辆的制动距离(m) ; lf ———司机在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的距离(m) ; l0 = lf + lz + la + lc。 2、可能通行能力 计算可能通行能力Nk 是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考虑到实际的道路和交通 确定其修正系数,再以此修正系数乘以前述的基本通行能力,即得实际道状况, 路、交通与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可能通行能力。影响通行能力不同因素的修正 系数为: 1)道路条件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很多, 一般考虑影响大的因素, 其修正系数 有: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γ1 ; ?侧向净空的修正系数γ2 ; ?纵坡度修正系数 γ3 ; ?视距不足修正系数γ4 ; ?沿途条件修正系数γ5 。 2) 交通条件的修正主要是指车辆的组成, 特别是混合交通情况下, 车辆类型 众多, 大小不一, 占用道路面积不同,性能不同, 速度不同, 相互干扰大, 严重地 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一般记交通条件修正系数为γ6 。 于是,道路路段的可能通行能力为 Nk = Nmaxγ1γ2γ3γ4γ5γ6 (辆/ h) 3、实际通行能力 实际通行能力Ns 通常可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依据。只要确定道路的可能通 行能力,再乘以给定服务水平的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就得到实际通行能力, 即 Ns = Nk ×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辆/ h) 。 二、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摘要 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的重要节点,它把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网,其通行能力直接影响城市道路的通达,交叉口的交通流密度过大,将会造成路口的拥挤与堵塞,影响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而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减少交叉口停车与延误是城市道路交通追求的目标,鉴于此,本文以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交叉口的调查,探究其通行能力,并分析信号交叉口的运行状况。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通行能力研究概况;第二部分概括信号交叉口分类、服务水平分析、运行分析、通行能力研究方法以及影响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因素;第三部分以**市某信号交叉口为例,进行交通调查,计算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分析交叉口的运行状况;第四部分针对目前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的总体特性,分析提高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对策;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关键词: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

Abstrac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rban road. It connects urban road up a road network, and its capacity directly affect the running efficiency of the urban road. Urban road will not work normally if the traffic congestion or jam happened to the signal intersection when the traffic flow desity of the intersection is too large. To improve the traffic capacity and reduce parking and delaying in the intersection are the goals of urban road traffic. For reason above, the signal intersection is studied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traffic capacity of intersection is explored. The running status of the signal intersection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general capacity; The second part summarizes signal intersection classification, the service level analysis, operation analysis, capacity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traffic capacity; The third part takes a signal intersection in Jinzhou. As an example, surveys the volume of traffic, calculates the capacity of signal intersection, analysis the status of the inters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road intersection, a number of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signal intersection traffic capacity are analyzed in the forth part of paper; The fifth part summarizes the whole reserchers of the paper. Key words:Urban road;Signal intersection;Capacity

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服务水平

第八章二、三级公路 目录 第八章二、三级公路 (1) 8.1 一般规定 (1) 8.1.1 运行特性 (1) 8.1.2 基准条件 (2) 8.1.3 通行能力影响因素 (3) 8.2 分析方法 (5) 8.2.1 通行能力分析流程 (5) 8.2.2 计算公式及参数 (6) 8.3 分析步骤 (11) 8.3.1 规划、设计阶段的通行能力分析 (11) 8.3.2 运行状况分析 (14) 8.3.3 特定纵坡路段分析方法 (17) 8.4 分析计算表 (20) 附录8-I 横向干扰等级分析方法 (24)

第八章二、三级公路 第八章二、三级公路 8.1 一般规定 本章介绍的方法可用于分析二、三级公路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以及道路、交通对二三级公路通行能力的影响。 二、三级公路是我国公路网中最普遍的一种公路形式,是供车辆分向、分车道 行驶,行车道数量为2的公路。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因地形、地物不同而使二、 三级公路的基本横断面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参见表8-1。 表8-1 二、三级公路典型横断面几何数据 8.1.1 运行特性 不同于其他公路形式,二、三级公路是供车辆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因此它具 有如下运行特性: 1)双车道公路中任一方向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仅受到同向车辆的制约,还受到对向车流的影响。由于在二、三级公路上行驶车辆的超车行为必须在对 向车道上完成,因此,车辆只能在对向车道有足够的超车视距时才能有变换 车道和超车的可能,否则,只能继续保持被动跟驰行驶的状态。 2)由于我国机动车性能差别显著,在交通量不大的路段,超车需求经常出现,且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二、三级公路上的交通流一个方向上的 正常车流会受另一个方向上车流的影响,这与其他非间断交通流是不同的, 表现出独有的交通流特性。 3)路肩形式多样:从全国范围看,由于各地的地形不同,交通量也不同,使路肩宽度和路肩硬化程度的差异性较大。路肩宽度从0.5~2.25m,而有些土路

道路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摘要:道路饱和度是研究和分析道路变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人们仍比较简单地用V/C来计算饱和度,未能根据各类不同道路的标准进行计算,尤其是公路和城市道路,其计算方法并不一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0 引言 饱和度的计算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交通量,二是通行能力。前者的数据一般是通过交通调查数据经过计算获得,后者的计算则相对较为复杂。由于城市道路与公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不同,有必要分开讨论。本文将在介绍道路分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道路的通行能力及饱和度算法作一探讨。 1 道路分类 我国道路按照使用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和乡村道路。目前除公路和城市道路有准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外,对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和乡村道路一般不再进行等级划分。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具有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不包括街坊内部道路。城市道路与公路分界线为城市规划区的边线。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一般将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 公路 公路是连接各城市、城市与乡村、乡村与厂矿地区的道路。根据一级公路、一般将公路分为高速公路、公路使用任务和性质,交通量、.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具体分级标准参见《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等相关规范。 2 饱和度定义及影响因素 饱和度 道路饱和度是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即为 人们常说的V/C,其中V为最大交通量,C为最大通行能力。饱和度值越高,代表道路服务水平越低。由于道路服务水平、拥挤程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实际中因难以考虑多方面因素,常以饱和度数值作为评价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将道路的服务水平根据饱和度等指标的不同分为六级(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该手册,此处从略).我国则一般根据饱和度值将道路拥挤程度、服务水平分 为如下四级: 一级服务水平:道路交通顺畅、服务水平好,V/C介于0至之间; 二级服务水平:道路稍有拥堵,服务水平较高,V/C介于至之间; 三级服务水平:道路拥堵,服务水平较差,V/C介于至之间; 四级服务水平:V/C>,道路严重拥堵,服务水平极差。 影响因素 饱和度的大小取决于道路的车流量和通行能力,此外,影响饱和度的因素主要还有车流量、道路通行能力、行程速度及运行时间等。 2.2.1 行程速度与运行时间 道路行驶速度越高、运行时间越短,饱和度值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饱和度值与行车速度成反比,与行驶时间成正比。. 2.2.2 车辆行驶时的自由程度(通畅性)

城市道路交叉口与路段通行能力计算方法与公式

一、路段通行能力与饱和度的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计算路段单方向的通行能力,如“由东向西的通行能力”、“由南向北的通行能力”。 ∑=n i i C C 1=单 (1-1) 单C —— 路段单向通行能力; i C —— 第i 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i —— 车道编号,从道路中心至道路边缘依次编号; n —— 路段单向车道数。 车道交条ααα???=0C C i (1-2) 0C —— 1条车道的理论通行能力,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取表1-1中对应的建议值: 表1-1 0C 值 条α —— 车道折减系数,自中心线起第一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二条车道的折减系数为~,第三条为~,第四条为~,第五条以上为~; 交α —— 交叉口折减系数,根据道路设计速度和路段两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由表1-2确定: 表1-2 交叉口折减系数 车道α —— 车道宽度折减系数,根据车道宽度由表1-3确定:

表1-3 车道折减系数 2、饱和度计算 C V / —— 实际流量除以通行能力。 二、交叉口通行能力与饱和度计算说明 1、通行能力计算 ∑=n i i C C 1=交叉口 (2-1) 交叉口C —— 交叉口通行能力; i C —— 交叉口各进口的通行能力; i —— 交叉口进口编号; n —— 交叉口进口数,n 为4或3。 ∑=K j j i C C 1=

(2-2) C——进口各车道的通行能力; j j——车道编号; K——进口车道数。 先计算各个车道的通行能力,再计算各个进口的通行能力,然后计算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用专用工具计算进口各车道通行能力,按直行、直左、直右、直左右、专左、专右的先后顺序。 (1)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 需要输入的数据: ①信号周期T; ②对应相位的绿灯时间t; ③对应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间j t; ④对应的车流量。 注意: “有效绿灯时间j t”项,只需设定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建议与t相等。 “车流量”项, →对直行、直左与直左右车道的计算来说,只需输入一个不为零的数即可。 →对直左车道的计算来说,“车道总流量”项输入10,“车道左转流量” 项输入4。 必须严格按直行、直左、直右与直左右的顺序来计算。 结果只取“通行能力”一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