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教育学基本知识框架

教育学基本知识框架

教育学基本知识框架
教育学基本知识框架

教育学知识要点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研究并揭示教育的规律,这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教学相长、及时施教、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教学原则均出自《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论述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适应性原则),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张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理论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赫尔巴特就成了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为学生改成“教学五步法”而流传。)强调教师权威,课堂中心和课本中心。

杜威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现代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从做中学”。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苏>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苏>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苏>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苏>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苏>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提出了和谐教育主张。

●教育的基本概念

(1)广义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的概念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3)有时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

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

②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都可能各不相同。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

●教育的发展

①原始社会的教育概况。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言传身教和模仿是主要的教育手段。

②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奴隶社会学校名称――序、校等,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鄙视和脱离生产劳动。

我国封建社会,学校大体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教育内容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学生实行棍棒纪律;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内容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许多方面。

欧洲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僧侣封建主教育)和骑士教育(世俗封建主教育)。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③现代社会的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概况及出现的新的改革:改革教育目的――双重教育目的;改革教育内容――增加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改革教学方法――引进实验法、演示法、实习法等;改革教育组织形式――班级授课普遍采用;改革受教育权――第一次提出普及义务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教育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由共产党统一领导;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实施平等的民族教育;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强有力手段。

●教育的基本规律

1、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教育与生产力相互制约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学校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的制约);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爱教育权等方面的制约);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1)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是指人们从父母先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第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第二,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其阶段。第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有限度的,“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②环境的概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对人的影响较大的是社会环境(包括被人改造的自然;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但是,人们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要通过主观努力和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环境决定论”也是错误的。

③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教育是大环境的一部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单凭教育就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教育的作用不能脱离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而机械地实现。同时,教育的主导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还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尤其要受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教育万能论”也是错误的。

(2)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①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②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

③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

④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可以说,全部教育工作自始至终都应围绕教育目的这个核心而展开。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教育方针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规定“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3)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教师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的任务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的具体任务是: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怀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关心学生的生活。

(2)教师劳动的特点

①复杂性、创造性:教师劳动是一种复杂的劳动。复杂性表现在第一,教育目的的全面性;第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第三,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具体表现在:第一,因材施教;第二,教学上的不断更新;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

②连续性、广延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③长期性、间接性: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④主体性、示范性:主体性是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3、教师的素养

(1)职业道德素养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师爱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师爱是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如何爱学生?爱与严结合;爱与尊重、信任结合;全面关怀学生;关爱全体学生;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③集体协作的精神;

④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①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②精深的专业知识;

③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④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素养

①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②语言表达能力:对教师的语言表达的要求主要有:准确、简练,具有科学性;清晰、流畅,具有逻辑性;生动、形象,具有启发性;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巧妙结合。

③组织管理能力;

④自我调控能力。

●学生

1、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

①依据:第一,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领导者。第二,从学生自身特点看,学生具有可塑性、依附性和向师性。

②表现:学生成为教育的对象表现在,学生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具有愿意接受教育的心理倾向,服从教师的指导,接受教师的帮助,期待从教师那里汲取营养,促进自身的身心发展。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①依据:首先,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其次,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具有了一定的素质,可以进行自我教育。

②表现在三个方面:自觉性(也称主动性)、独立性(也称自主性)、创造性(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

“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都是片面的。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这说明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2、发展阶段

(1)学生年龄特征的概念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学生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特征。

(2)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分期

①婴儿期(又称先学前期,相当于托儿所阶段)――出生至三岁;

②幼儿期(又称学前期,相当于幼儿园阶段)――三岁至五六岁;

③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五六岁至十一二岁;

④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十一二岁至十四五岁;

⑤青年初期(又称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十四五岁至十七八岁。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教学的概念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教学和智育是不同的概念。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二是对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三是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课程

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规定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所有学科与应该从事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应该学习的一门学科或应该从事的一种活动的内容及其有计划的进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教育的内容与途径之间的关系。

课程的意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课程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同时,课程又是教与学的根据。

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

●我国当前的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2001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同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①课程任务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任务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课程结构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课程实施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拨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我国各级学校课程设置的特点

①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②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③高中阶段则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直接经验的作用

贯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只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一是只强调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去发现、积累知识,忽视书本知识的学习。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贯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要注意两个问题: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作用。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是相互统一和相互促进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这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活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有了某一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去从事某方面的思维活动;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智力既是接受人类已有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是开发新知识的工具。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一定的智力。

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

要使知识的掌握真正促进智力的发展是有条件的:从传授知识的内容上看,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是规律性的知识。从传授知识的量来看,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学知识的量要适当,不能过多。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采用启发式教学。

贯彻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形式教育论只强调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忽视知识传授的倾向。二是实质教育论只向学生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忽视对学生认识能力的训练。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贯彻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一是脱离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二是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规律是教学内部的本质联系,是客观的;教学原则是第二性的,是人们制定的。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不同的教学体系有不同的教学原则。

3、我国目前主要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和一整套工作方式。启发式和注入式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讲授法,其中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学校讲演等方式;

②谈话法;

③讨论法;

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演示法;

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练习法;

②实验法;

③实习作业法;

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①欣赏教学法;

②情境教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

新课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①教学任务;

②教学内容;

③学生年龄特征

教学方法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

教学手段及其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以及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其功能主要在于把教材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历史上教学手段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口耳相传;文字教材;直观教具;电教工具;电子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

①教学媒体日益自动化、微型化;

②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涌现;

③教学手段运用的多媒体化、综合化和网络化;

④现代化教学的服务目标多样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①教材建设的突破;

②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③师生关系的突破;

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⑤扩大了教学规模。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或课堂教学)

(1)班级授课制的概念:班级授课制也叫课堂教学,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首先由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进行理论论证。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

(2)班级授课制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固定班级;按课教学;固定时间。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越性――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局限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2、课的类型和结构

(1)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指按课的任务将课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大致分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2)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指课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综合课的结构包括:

组织教学

复习过渡

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

布置课外作业。

3、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现场教学的概念

4、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的概念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备课

①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②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几点:

教学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结构合理

方法恰当

语言艺术

板书有序

态度从容自如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给以价值上的判断。

常用的教学评价

诊断性评价:它是指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的评价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教学前是否具有新的教学单元目标所需的基本技能、能力。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可确定教学起点,安排教学计划。

形成性评价: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学评价,其目的有赖于:了解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使所有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布卢姆特别重视这种评价,指出要尽一切努力用它改进教学过程。

终结性评价:它是指在教学结束时进行的教学评价,主要用于评定学生对一学期、一学年或某个学习课题结束时,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判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并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种评价的目的有赖于给学生划分等级。终结性评价应该成为一个新的教学起点。

5、当前我国教学评价的新理念――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同等重要的过程。评价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评价被用来辅助教学,它是教与学一个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评价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反馈调节的功能

展示激励的功能

反思总结的功能

记录成长的功能

积极导向的功能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促进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把一定社会的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简称为德育过程)和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其一,范畴不同。其二,影响因素不同。其三,结果不同。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德育过程是由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共同构成的,这四个因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或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

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

情即道德情感

意即道德意志

行即道德行为

德育具有多端性

注意知、情、意、行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于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经过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才能发生作用,才能促使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接受外界教育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事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品德的形成是学生能动地接受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学校德育应在多方面影响中发挥主导作用。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长期、反复、渐进的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长期一贯,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德育原则

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2、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知行统一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德育的途径

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课外、校外活动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班主任工作

●德育的方法

(1)常用的德育方法

说理教育

榜样示范

实际锻炼

陶冶教育

指导自我教育

品德评价

(2)德育方法的选择与应用须依时间、地点、条件而定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是: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

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创办业余党校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建立德育基地

●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对全班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负直接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不仅是联系各科教师与团队组织的纽带,而且起着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作用。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

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

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2、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指导学生课余生活,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

指导本班班委会和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

做好家访工作,争取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

评定学生操行

3、班主任工作的方法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了解和研究学生常用的方法有:考核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谈话法、实验法、调查法、访问法和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也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途径,组织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的中心工作

培养班集体的主要方法有:

A、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B、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C、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集体舆论是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集体舆论是集体生活和集体成员意愿的反映,以议论、褒贬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和集体成员的言行。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正确的集体舆论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形成和发展班集体的巨大力量,有利于提高集体成员的思想觉悟,能够使大家

明辨是非,支持正确的言行抵制错误的倾向。

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形成一种风气,这就是班风。

D、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同集体教育的关系

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工作(正确对待后进学生,关心热爱后进生;弄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状,对症下药;培养学习兴趣;抓反复,反复抓)

(4)家庭与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5)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班主任计划一般分为学期(或阶段)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教育知识与能力 框架整理

【知识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涵义构成 要素 属性起源发展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教育 者、受 教育 者、教 育影 响(中 介) 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 养人的社会活动 1.人类所特有的有意 识的社会活动,个人在 社会生存的需要 2.有意识、有目的、自 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 活动 3.以人的培养为直接 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三种要素之间的矛 盾运动 1.神话起 源说 2.生物起 源说(利 托尔诺、 桑代克、 沛西能) 3.心理起 源说(孟 禄) 4.劳动起 源说(米 1.原始社会 2.古代社会 奴隶社会与封 建社会 古代教育特性: 道统性、专制 性、刻板性、象 征性、作为统治 阶级工具、非生 产性、阶级性、 等级性 3.近现代

会生活 经验的基本途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2.历史性 3.相对独立性 (1)具有继承性 (2)受其他社会意识 形态影响 (3)与社会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落后或超 前 丁斯基、 凯洛夫) 教育起源 于劳动过 程中社会 生产需要 与人的发 展的辩证 统一 资本主义教育 与社会主义教 育 4.20世纪后 终身化、全民 化、民主化、多 元化、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萌芽阶段创立阶段 17C后发展阶段 1.习俗的认识为主 2..机械类比、比喻、寓言为主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学原则、制度、思想、内容、 原则 1.马克思主义 教育学的形成 与发展

3.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 述中 2.卢梭的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 3.最早讲授教育学 4.裴斯泰洛齐:小学各科教学法 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华 5.洛克的白板说与绅士教育 6.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 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传统教育 学代表:伦理学和心理学奠定科 学教育学基础、三中心论、四阶 段教学、教育性教学原则 7.杜威《民族主义与教育》实用 主义教育学代表:新三中心论、 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学校即 社会、五步教学法 8.陶行知:生活及教育、社会及 学校、教学做合一凯洛夫《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范例教学理论 代表人物:学记、孔子、 墨翟、苏格拉底、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昆体 良三阶段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教育学原理》知识框架整理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其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发展提供重要理论参考。(三)教育学的研究任务:1.揭示教育规律;2.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的理论建设⑴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立足现实,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学逻辑体系;⑵学习和消化西方教育学理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⑶学习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构建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⑷总结和升华教育实践经验,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教育学的实践运用⑴教育学要为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提供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提供一些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方法;⑵教育学必须为当代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论证和解释;⑶教育学必须研究如何使教育理论迅速而有效的转化为实践运用的问题。 (四)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概念的起源与演化 西方⑴“教育学”在英语、法语国家被称为“pedagogy”,在德语国家被称为“padagogik”,它们均源于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 ⑵到了19世纪,在英语国家人们先后用“education”,和“educology”取代了“pedagogy”。 我国⑴“教育学”一词是源自日本的译名:1901年,王国维先生译日本立花铣三郎的《教育学》,并在《教育世界》上发表,至此,中国始有“教育学”; ⑵早期,中国主要是向日本学习,20世纪20年代后又转向美国,但与此同时,国人学者也在努力建构自己的教育学。 2.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三个阶段 阶段标志性著作或成果历史条件与特点 教育学的萌芽 《学记》乐正克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著作多属论文形式,停留于经验的描述,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 体系。 《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论科学的价值 与发展》 培根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独 立 条 件 ⑴历史上前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⑵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⑶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的奠定; ⑷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大教学论》 夸美纽 斯 1632年 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开创教育学独立探索时 期的标志 《教育漫话》洛克1693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发 展 特 点 ⑴教育学 已具有独 立的形 态,形成 了一门独 立学科; 研究对象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爱弥尔》卢梭1762年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概念范畴 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 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哥尼斯堡大学康德1776年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研究方法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方法》 裴斯泰 洛奇 1800年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 研究结果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机构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教育学知识框架

教育学知识框架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 1、教育的其他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 心理起源说 2、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教育的发展 1、原始教育形态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的物产阶级、平等性 教育内容简单 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2、古代学校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 封建社会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特征 3、现代学校教育 现代学校教育的内涵 360安全浏览器.lnk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当代中国教育 1、当代中国教育的历史定位 2、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 3、当代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2、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3、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4、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教育在正在发展中的作用 3、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5、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具有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1、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 内发论 外铄论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的定义 遗传素质在人都能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作用的性质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的定义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环境作用的性质与特点 3、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的定义 人的发展过程中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三、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2、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1、教育目的的概念 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 3、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的因素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 1、西方教育目的理论 宗教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2、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 中国近代的教育目的 欧洲中世纪的教育目的 西方国家近现代的教育目的 三、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1、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化

最新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上岗考试试题《常识性知识》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13、(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14、乐正真考证是(郭沫若)完成的。 15、(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16、(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17、系统总结先秦时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教育学专著是(学记);被认为…… 18、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19、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0、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21、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2、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 23、夸美纽斯是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所著作是(大教学论) 24、洛克是(绅士教育)的代表著作是(教育漫画) 25、卢俊是(自然主义)的代表;著作是(爱弥儿) 26、裴斯泰洛齐是(要素教育)的代表。被成为19世纪中期以后到20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27、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28、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29、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30、历史研究法的工作是(史料真伪的鉴别);鉴别包括(外部考证)和(内部考证) 31、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32、调查研究法包括(调查、研究、访问)。 33、教育实验可分为(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34、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35、古代教育包括(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身心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含义: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尤指个体身心两方面的积极变化过程。身体发展指个体有机体各个组织系统的健康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因论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2)外铄论柏拉图是西方古代内发论的典型代表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内因论 1、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 2、柏拉图——认为“理念”先天存在于人的灵魂内,人只有通过追忆才能获得知识; 3、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费洛伊德——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 4、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发展的决定作用,认为“所有其他的能力,包括道德都是受成长规律支配。” (2)外铄论 1、荀子——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只有通过学,才能发展善。 2、英国哲学家洛克——“白板说”,人的心灵是“一块白板”,本身没有任何内容,可以在上面任意涂抹,即外部力量决定人的发展状况。 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强调外部力量的决定作用。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通过个体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 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 个体积极的实践活动是架通内因和外印的桥梁,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直接、现实的力量。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知识点合集

科二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知识 1.《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 liè)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问答法) .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提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提出“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17.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18. 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完整版)教育原理-知识点归纳

《心理学与教育》复习大纲 题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p10: 心理学既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社会科学,确切地说,是一门文理交叉的学科。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16: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冯特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学科。 第二章: 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因素或条件有哪些?p68 1、对活动目的的理解程度。 2、对活动的间接兴趣。(无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直接兴趣,有意注意主要依赖人的间接兴趣) 3、注意活动的组织。 4、内外刺激的干扰。 5、个体的意志力。 第三章: 感觉适应p99-101: 指同一感受器接受同一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厨师做菜越来越咸,渐渐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刚下泳池觉得冷,后来逐渐适应) 感觉对比: 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样重的铁和棉花感到铁比较重;吃糖之后吃苹果,觉得苹果酸;吃中药后喝白开水会觉得有甜味)感觉相互作用: (通感、连觉)指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暖色调、冷色调) 感觉补偿: 指由于某种感觉缺失或机能不全,会促进其他感觉的感受性提高,以取得弥补作用。(盲人的听觉和触觉、嗅觉特别灵敏) 第四章: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定义p119; 聚合思维: 又称求同思维、辐合思维,就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分析、整合,最终得出一

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 发散思维: 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扩展,不受已知或现在方式、规则等的约束,尽可能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多种办法的思维。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132-134; 1、情绪状态。高度紧张和焦虑会抑制思维活动,阻碍问题解决,而愉快—兴趣状态则为问 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提供良好的情绪背景。 2、动机强度。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思维定势。 4、功能固着。 5、迁移影响。 正迁移/负迁移: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有促进作用/阻碍或干扰的影响。 6、原型启发。 7、个性特点。 第五章: 影响记忆保持的因素,举例说明如何组织复习p163; 1、识记的程度。 2、记忆任务的长久性。 3、记忆材料的性质。 4、识记后的休息。 5、识记后的复习。 过度学习: 达到一次完全正确再现后仍继续识记叫过度识记,也叫过度学习。 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先快后慢进行的。 如何复习: 1、复习的及时性。 2、复习的经常性。 3、复习的合理性。 第六章: 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p214; 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p207: 创造力较高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较高;创造力较低组,其智力与创造力的相关则较低。智力与知识的关系p204-205:

教育学理论主要知识点.

1. 人的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 2. 3. 4. 承为标志的。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5. 育学所研究的对象, 一般是指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6. 孟学派所写的《学记》。比《学记》晚三百多年的古罗马教育家、演说家昆体良所著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被认为是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教育方法论著作。 17世纪,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于 1632年出版的《大教育论》一书,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19世纪的赫尔巴特被西方认为是近代教育学的创始者和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于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7.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①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政治;

③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制造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8.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①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教育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9. 理两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和逐步完善的过程。 10.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③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④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11. 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活动在人身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12. 产关系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是影响教育目的直接的决定因素。 13.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二是以人的发展规律性为客观依据; 三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的客观现实为现实依据。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教育学学科的简称。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揭示或探讨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或探讨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教育现象: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教育问题:指反映到人们头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教育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教育规律: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科学、教育学科 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为其共同研究对象的相关学科的总称,是若干门教育学构成的学科总体。 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希腊城邦时期到十七世纪初叶。 ▲发展特征: (1)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分析; (2)教育学包含在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中,还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3)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代表作: 我国思孟学派《学记》(世界最早); 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 韩愈的《师说》; 朱熹的《语录》; 颜元的《存学篇》。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1623年撰写了《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书,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划了出来,标志着教育学在科学体系中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 ▲时间跨度:十七世纪——十九世纪中叶 ▲发展特征: (1)提出了“教育学”概念; (2)有建立“教育学”的明确目的; (3)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代表人物: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康德 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代表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近代最早);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独立学科代表作);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 法国卢梭《爱弥儿》;

(完整版)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2019考研《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下) 1、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遗传、环境和 教育。 3、人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又有质的,既有连续性,又有 阶段性,同时又是一种前进的运动。 4、人的发展,指的是青少年身体和心理上的连续持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 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 5、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 6、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 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7、“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 8、“一般发展”的理论是由前苏联又一心理学家赞可夫提出的。 9、“心理发生论可以分为三个学派:个性发生学派、认识发生 学派、活动心理学派即心理动力学派。 10、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这些 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 条件。 11、每个人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在一定水准上受遗 传因素的影响 1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 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13、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在人的发展中,社会环境起着 更为指导的作用。 14、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 会文明的整体水平,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以 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道德水准,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发展的水准 和个人拥有的社会关系。 15、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不是主动进行的。 16、因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指导性的。 17、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 人之所以具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 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 18、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 可教育性的前提。 19、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人类拥有文化,文 化是人类本质力量的确证与表征,人类心身能力的延伸。 20、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作用,但这种作用于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不过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 2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 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2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 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体差异性。 23、青少年身心发展速度是不均衡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另一方面,在同一时期,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下面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希望各位考生务要熟练掌握。清楚地了解了基础概念,那么对于理论部分的复习是有所帮助的。 1、教育学:教育学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以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为对象,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规律性联系,并服务于教育实践的一门学问。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指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3、教育目的: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 4、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学校之间的纵横衔接关系。 5、义务教育: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一种普遍的、全民的教育。 6、课程: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全部经验,狭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7、课程计划: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课程标准:指学科课程标准,它是各学科的纲领文件。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9、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10、教学:是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动态生成为存在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11、教学方法: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的总称。 1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 下面是教育学原理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希望各位考生务要熟练掌握。清楚地了解了基础概念,那么对于理论部分的复习是有所帮助的。 1、班级授课制: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 2、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专业课强化复习指南:教育学原理新增知识点之德育的模式(一)

专业课强化复习指南:教育学原理新增知识点之德育的模式(一) 万学·海文 教育学原理的德育部分知识点相对较多,变动也相对较大,万学海文的教育学名师在强化班的课堂上对新增知识点解析时,主要分析了德育的模式,现摘录如下: 一、知识点的解析 德育模式是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道德与德育理论、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的某种组合方式。 (一)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1932年,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第一个系统地追踪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 (1)前道德阶段(0—4岁)。儿童还不能把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将自己与外界混为一谈,以为自己就等同于外界,没有和外界共处的规则意识。 (2)他律阶段(4—8岁)。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依据外在的规则做出的,他们的道德标准只取决于是否服从这些成人给予的外在规则,道德判断只注意外在的行为结果,而不关注内在的动机,受自身之外的道德规则所支配,具有被动性和客体性。 (3)自律阶段(8—12岁)。这一阶段的道德判断已经从外在的客体性转向内在的主体性,不再简单地服从外部的道德规则,而是用公正、平等、责任去进行判断,认识到规则是共同约定的,要反映共同的利益,而不是成人的权威或霸权。皮亚杰认为,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这些阶段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只有达到了自律水平这个水平,儿童才算有了真正的道德。 2、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教育学基本知识框架

教育学知识要点 ●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规律是教育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在必然联系。 研究并揭示教育的规律,这是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成萌芽、独立形态、科学化、现代化四个阶段。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我国春秋末年出现的教育文献《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教学相长、及时施教、不陵节而施(循序渐进)、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教学原则均出自《学记》;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为开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出现了一系列对后世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代表作:<英>洛克的《教育漫话》、<法>卢梭的《爱弥儿》、<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笃德》、<德>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德>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英>斯宾塞的《教育论》、<沙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美>杜威的《主义与教育》。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的最主要的观点。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论述的观点是:教育要适应自然(自然适应性原则),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他还提出了“泛智”的思想,主应该让一切人掌握一切科学知识,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西方教育家称为第一本科学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理论后来被杜威称为传统教育,赫尔巴特就成了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学四步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为学生改成“教学五步法”而流传。)强调教师权威,课堂中心和课本中心。 杜威把自己的理论称为现代教育。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儿童中心”、“从做中学”。杜威被称为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制度》、<>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凯洛夫的《教育学》、我国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4、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其中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赞科夫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等原则。 <美>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课程理论和发现法。 <德>瓦.根舍因的“例方式教学理论”。 <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认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 <>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提出了和谐教育主。 ●教育的基本概念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知识点、论述题整理

很详细的资料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 一、选择题 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3、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自然形态的教育。 (1)社会教育: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4、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5、教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中的一般问题。 6、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教育科学是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二者关系)。 7、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是《论语》;它是孔子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学而时习之”—学习结合;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学行结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作则。 9、中国战国晚期乐正克《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10、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 11、1623年,英国培根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 12、捷克夸美纽斯根据年龄分期确立了班级上课制,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教育理论的独立阶段,《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一门独立学科。 13、西方著名的教育家和论著有: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尔》;爱尔维修《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斯宾塞《教育论》等。 14、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康德。 15、赫尔巴特是继康德后,最早系统讲授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于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视为“科学教育学”形成的标志,将其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 16、实用主义杜威主“儿童中心论”,所提倡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17、前苏联后期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其论著有: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教育诗》;凯洛夫《教育学》。 18、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1)蔡元培:毛泽东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著《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教育学知识结构框架第一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1、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 二、简述教育活动有哪些特点?1、首先,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 2、其次,动物界没有人类这样高级的语音、符号系统,他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以活动只停留在“个体(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层次上。 3、再者,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 1、教育活动的对象(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人)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教育活动的目的(目的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和人类的发展) 3、教育活动的方式(特殊的规训方式出现)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学校教育具有可控性(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 施教者受过专门训练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具有专门性专门的场所和设备 学生以学习为专门任务 3、学校教育具有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学环境、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 1、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法则。(4)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2、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①时间上,“从摇篮到坟墓”②空间上,利用所有的教育和学习场所 3、“终身教育”概念③方式上,各种教育方式的荟萃④教育性质上,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 大教育观就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 一种教育观,也即“泛教育观”。

教育原理知识点梳理

1.分析与理解教育学的多种维度(课堂笔记) 第一,作为科学的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二,作为学科的教育学 在这个问题上首先要弄明白学科与科学的界定。人类活动的科学研究是时时处处存在的,但并不是任何研究领域都可能发展为学科。一个科学研究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学科的标志是:它必须有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和规范的学科体制。一定数量的得到承认的学术成果、特别是经典性学术著作以及学科的历史。 作为学科的教育学是人们对教育研究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它是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主要研究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但是直到今天教育学仍算不上是成熟的学科。第三,作为学说的教育学 即一定的理论视野出发,用一定的方法和表述方式,对教育问题进行系统地阐释而形成不同的学说。同一学科可以有诸多不同的学说,人们的理论视野不同,方法不同,对教育基本问题的回答不同就会构成不同的学说。 第四,作为学问的教育学 这是教育者个人对教育学的理解和体悟,它需要不停地质疑、反思与追问。其基础是教育者的生活实践。教育学是迷恋人成长的学问(自我及他人的成长),教育学乃成人之学。 教育学需要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化的知识形式。它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活动,它必须愿意随时质疑自己的所做所想。教育学的影响是情境性的、实践性的、规范性的、相关性的和自我反思性的。 2.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P48 人力资本理论由舒尔茨在1960年提出。 在舒尔茨眼中,人有前望性,人希望通过自己投入资源从事的活动将来能够获得收益,称为“人力投资”。而一个人在各种投资活动中获得的种种能力,称为人力资本。他认为教育不单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投资活动,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投资在所有人力投资中最重要。 另外,教育有经济价值。教育能提高一个人的认知技能从而使其劳动生产率上升。所以对个人来说,教育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工资的个人效益,对国家来说,教育水平提高则能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 但在进行教育投资时需要计算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即计算收益率(包括个人与社会),从而来决定最佳投资策略。 这个理论60年代风靡一时,但是70年代时无法解释文凭膨胀、过度教育、高失业率等问题,受到社会学理论的挑战。 3.存在主义的教育观点 P57 存在主义的教育观点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将存在主义哲学用于教育的人主要有贝恩、奈勒等人。由于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主观性、个人选择性,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其自己见解,在教育上难以形成完整的体系。 但他们在教育为什么上有一些共同点。他们关心教育怎样使人存在于自然界,特别是如何存在于工业社会。他们认为教育纯属个人的私事,教育为个人而存在,教育无论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任何责任。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

2016《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育理论基础 教育学(所占比重较大,应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教学第七章德育 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地培养人(严格说,动物界没有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相对于先天而言,必须是后天获得的),是传承文化、传承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例如:小孩生下来就会吸奶——不属于教育(先天的);小孩无意识间学会了用火——不属于教育。 基本属性:目的性、育人性、社会性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易出单选题。 从两种角度对教育的定义(社会角度和个体角度)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名词解释)更狭义的教育:德育(思想品德课)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过程 综上,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个体社会化的对立面是个体自由化(学习很多的社会规范) 社会个体化——共同的社会规范在个体身上的个体化表现 (二)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育人性(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单选 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多选题)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目的性)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社会性)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育人) 教育的社会属性: ( 1 )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记住:此处不能换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 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08政教内部资料 绪论(多出选择题) 一、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课本P1-P9) 1.教育学孕育、萌芽阶段 (1)孕育时期:孔子的《论语》、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均不是专门的教育着作。 (2)萌芽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论教育的着作 ....................《学记》,被称为“教育学的雏 形.”、古罗马帝国的昆体良所着的西方第一部教育专着 .........《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标志:捷克着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探讨“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1)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a.倡导教育对象普及化。b.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教育学科体系——开始 尝试班级授课制 ........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d. ..”.的写作及论述方式 ..描述 .....。c. “.经验 ..—— 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设想 ..........,将人的一生划分为成七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规定了具体的教育任务。 (2)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的教育...........,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家。。 同时期其他代表人物:洛克 ..(英)、卢梭 ....(德)、康德 .. ..(法)、裴斯泰洛奇 .....(瑞士)、福禄贝尔 (德)等。 3.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论》,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 .... ..............,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 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2)德国教育家拉伊的《实验心理学》,他将生物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感受 .. —— ..表现 ..”三个阶段。 ..—— ..整理 (3)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 脱离实际生活,主张“儿童中心论 .............. .....”,提出了着名的教育论断“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 中学 ..”。 (4)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的规律,标志着社会 .. 主义教学理论 ......的诞生。 4.教育学学科群深化、整合阶段 (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 ..............三类。 (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他提倡发现学习 ....。 (3)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 (4)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目的、内 容)、心理方面(动机、意志、情绪、思维)和控制方面(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第一章教育的涵义(以选择题为主) 一、教育家对教育的宽泛与偏狭解释(课本P17) 1、宽泛: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 2、偏狭:斯宾塞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涂尔干认为,“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 ............. 会化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