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 登革热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1 背景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通过蚊媒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非洲、美洲、东地中海地区的100 多个国家,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疫情尤为严重。近30 年,登革热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20 世纪初就有本病传入,解放前曾造成长江中下游、华东和华南地区登革热的多次流行。1928-1929 年,疫情波及浙江省,在杭州和宁波形成流行。此后,浙江省的登革热疫情进入静熄期。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往来日益增多,我市2004 年以来,每年都有从东南亚、南亚、南美洲等登革热流行区输入的登革热疫情。

我市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作为登革热传播媒介之一的白纹伊蚊生长繁殖,其分布广泛,而且在一些地区蚊密度较高。我市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市,国内外交流频繁,境外旅游蓬勃发展,相当一部分入境人员来自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区,一旦疫情输入,条件合适时就可能引起登革热的暴发流行,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严重影响当地经济、贸易、旅游等事业的发展。

编制目的为规范全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登革热预防控制技术,有效防制登革热疫

情,防止输入疫情扩散蔓延,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工作原则

登革热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

依法管理、分级负责、科学应对、快速反应原则。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登革热诊

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卫生部行业标准,WS216-2001)、《登革热防治手册》、《登革热

疫情现场调查处理规范》、《全国登革热监测方案》等。

适用范围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本市区域范围内涉及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预防与控制的各项工作。

2疫情监测、报告,与分级判定按浙江省登革热监测方案开展监测,按规范要求及时

上报。

根据疫情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登革热疫情可划分为I级(红色)、II

级(橙色)、III 级(黄色)、IV 级(蓝色)四级。

I级(红色):发生登革热流行,疫情波及两个及以上县(乡镇)。

II级(橙色):以县为单位,发生登革热本地病例,并在当地引起暴发、流行。

III级(黄色):以县为单位,发生登革热输入性群发病例,或发生登革热本地散发病例。

IV级(蓝色):以县为单位,发生登革热输入性散发病例。

3应急响应

W级和川级突发疫情,县(乡镇)卫生行政部门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在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县(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登革热疫情现场控制、监督检查、疫情报告、信息沟通等相关工作。

U和I级预警时,在上述基础上,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浙江省卫生厅的领导下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在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负责登革热疫情现场控制、监督检查、疫情报告、信息沟通等相关工作。

4 现场处置

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

4.1.1 个案调查按统一的登革热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一定数量个案调查并核实诊断。

4.1.2 分布及特点调查查明本次流行的分布,包括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专率、病死率,确定疫点、疫区范围和流行特点。

4.1.3 传染源和传播轨迹的追踪

追踪首例或首批疑似登革热病人。

4.1.4 流行因素调查

详细查清疫区的自然条件、人群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特点和环境卫生、卫生设施、卫生习惯等,分析流行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4.1.5 媒介调查

流行期间,随时对伊蚊孳生性质、种类、幼虫密度进行调查,计算布雷指数、房屋指数、容器指数。有条件时也可以对室内栖息率、成蚊刺咬/停留率、季节

消长、对杀虫剂抗药性进行调查。

4.1.6 病毒监测

及时采集病人(疑似病人)急性期血清和捕捉伊蚊成蚊分离病毒,鉴定型别。疫点的划定

无论城市和乡村,已证实登革热发生或流行时,划定以病家为中心半径100 米周围的居民区作为疫点。大村、乡镇或居委会内有多个疫点划为疫区。受登革热疫情直接威胁的地区为“危险区” 。

病人和接触者的管理急性病人是主要传染源,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新发病人住院隔离期限从发病日起不少于6 天。隔离室应有防蚊措施,如纱窗、纱门、蚊帐,并在隔离室周围100 米范围内定期杀灭伊蚊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在病人较多的疫区,应就地设置临时隔离治疗点,尽量避免远距离就医,减少传播机会,降低病死率。对疫点、疫区内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做好病家访视,必要时接触者要进行15 天医学观察。

灭蚊和防蚊

在疫点、疫区紧急杀灭室内外成蚊的同时,要针对不同蚊种、当地孳生地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限期将疫区范围内蚊蚴布雷图指数降至5 以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蚊媒,埃及伊蚊主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内,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要特别做好流行区内医院、学校、机关、建筑工地等范围内的灭蚊工作。⑴水缸加盖:每隔3?5天清、刷、洗一次,以清除水缸内壁幼虫及蚊卵。

⑵生物灭蚊幼:在水缸内放3?5条吞食蚊虫的鱼类,如柳条鱼、中华斗鱼、非洲鲫鱼、塘鲺鱼等。或水缸中投放苏云杆菌H-14制剂等生物杀虫剂。

⑶开展以防制伊蚊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全面实行翻盆倒罐,填塞竹树洞,处理室内外各种小积水,花瓶、盆景等每隔5-7天换水一次,不在露天堆放废轮胎或用塑料布覆盖,不得积水。

⑷对难于清除的非饮用水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机油类或缓释杀虫剂。

⑸落实处理孳生地期限要求:疫点限期3?5天,、疫区(乡、镇、大村)限期10?15天内把布雷图指数降至5以下,可以兼收应急和远期效果。

⑹紧急灭蚊:疫区内带病毒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必须统一行动紧急杀灭室内外伊蚊。针对不同蚊种特点,选择最优时机和方法。室内外环境针对伊蚊栖息场所(如竹洞、

园林、花圃、废旧轮胎贮藏地、沙井、暗渠、污水排放口、桥底、防空洞、建筑工地、废

品收购站及住宅周围场所等)进行大面积喷洒。

灭蚊在白天进行,注意防止食品污染、人畜中毒,室内喷洒前要关好门窗,喷完药关门,经1小时后再打开门窗。

⑺必要时可实施交通工具灭蚊。

保护易感人群

公众要做好个人防护(进入疫区人员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使用纱门纱窗,防止蚊媒白天叮咬传染。

在流行区和流行季节尽量减少群众集会,减少人员流动。从登革热非流行区进入流行区(如旅游等),要特别注意防护。

健康宣传和培训

积极运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向群众宣传关于登革热的发生、传播、早期症状、危害及防治等基本知识,确保防蚊、灭蚊的知识和方法家喻户晓,提高群众对登革热的自我防治能力。。有系统地培训医务卫生人员,提高诊治预防水平,早期发现病人,降低病死率,查清流行规律,控制流行。

防制措施的效果评价

防制措施效果评价常用的指标包括发病率(罹患率)、二代发病率、流行持续时间、伊蚊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等。其中伊蚊布雷图指数可作为登革热防治措施落实情况评价的

参考指标:当该指数超过20时,判定为危险地区,如控制措

施不落实有暴发流行的可能;低于5 时中止流行。

5 附件

(1)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2)登革热病例调查一览表/ 登革热发病情况入户调查登记表

附表1

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个案调查表

县(县)名称: _____________ 国标码:□□□□□□

病例编号:□□口□口

基本情况 1.

患者姓名: (如患者年龄<14岁,则家长姓名:

)

2.

性别: 1男,2女

□ 3.

年龄: 岁

□ □□

4.

民族: 1汉族,2壮族, 3维吾尔族,4其他少数民族 □

5. 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饮食从业人员 (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 (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待业(17)其他

6.所在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家庭住址: _____ 省(自治区/直辖市) _______ 县(市区) ______ 乡(镇/居委会) ______ 村(街道)

二、发病情况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9、临床诊断日期: 10. 出院诊断:

1登革热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确诊病例, 11. 临床分型:1典型,2轻型,3重型,4其他

三、症状和体征及一般实验室检查

1. 起病急:1是, 0否

2. 乏力: 1有,

0无

2.就诊日期:

□ □□□ / □□ /□□

3.发病地点:

4.住院医院:

5.住院号:

□□□□□□ 6.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 □□□ / □□ /□□

7.出院日期:

□ □□□ / □□ /□□

1.发病日期: 年 月 日 8.入院诊断:

□ □□□ / □□ /□□

4其他

□ □□□ /□□ /□□

4其他

12.转归:1痊愈,2好转,3死亡(日期:

月—日)

3.

发热:1 有,如有,

则热型为:10无□双峰热,2 稽留热,3驰张热,4其他□

4.头痛:1有,0 无□

5.颜面潮红: 1 有,0无□

6.眶后痛:1有,0无□

7.肌痛:1有,0 无□

8.关节痛: 1 有,2无□

9.胸红:1有,0 无□

10.结膜出血: 1 有,2无□

11.鼻衄:1有,2无□

12.牙龈出血:1有,2 无□

13.呕血: 1 有,2无□

14.便血: 1 有,2无□

15.血尿: 1 有,2无□

16.呕吐: 1 有,2无□

17.结膜充血: 1 有,2无□

18.眼睑浮肿: 1 有,2无□

19.黄疸: 1 有,2无□

20.皮肤出血点:1 有,2 无□

如有,则出血点为: 1 散在,2 条/线状, 3 簇状,4 其它 ________ □

21.皮疹:1 有,2无□

如有,则皮疹为:1斑丘疹、,2 麻疹样皮疹条/线状,3 猩红热样皮疹簇状,4 红斑疹,

5其它_________ □

皮疹部位:1全身,2四肢,3 躯干,4面部□22.烦

躁:1 有,2无□

23.昏迷: 1 有,2无□

24.休克: 1 有,2无□

25.肝大: 1 有,2无□

26.脾大: 1 有,2无□

27.淋巴结大: 1 有,2无□

28.束臂试验:

1 阳

性,

2 阴性,

3 未做此项检查,

4 不详□

29.白细胞计数: 1 正常,2 增多,3 减少,4 未做此项检查□

30.中性粒细胞(%):□

31.淋巴细胞(%):□

32.血小板减少:1有,2无,3未做此项检杳□

33.红细胞压积: □

34.出血时间:1正常,2延长,3缩短,4未做此项检查,5不详□

35.凝血时间:1正常,2延长, 3缩短,4未做此项检杳,5不详□

36.脑脊液: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杳□

37.尿常规: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杳□

38.肝功能:1正常,2异常,3未做此项检杳□

五、病例分类

1. 是否首例:1是,2否□

2. 病例类别:1输入性病例,2本地病例,3不明感染原因病例□

3. 病例分类: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断病例□

六、既往史

1. 过去身体是否健康:1是,2否

2?既往是否患过登革热或“乙脑”:1是,2否

3. 乙脑疫苗接种:1是,2否

七、接触史及有关因素调查

1. 发病前2周内是否有外出(或旅游)史:1是,2否

如是,到何地:________________ ;外出时间:—天

返回时间:_____ 年_____ 月 ____ 日

2. 发病后到过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留时间:

3. 病家及院内人口:

0?4岁__________ 人

5?9岁__________ 人

10?19岁_______ 人

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方案(修订版)

目录 一、工作目标 (2) 二、主要任务 (2) 三、工作标准 (2) 四、检查工作时间 (3) 五、防蚊灭蚊人员组织架构 (3) 六、工作方式 (3) 七、灭蚊工作措施 (4) 八、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5)

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工作方案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为加强工地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及传播,制定本方案。 工作目标 根据《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广东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深圳市爱国卫生工作规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防控登革热的通告》、《深圳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国庆节前开展全市灭蚊统一行动的通知》和《深圳市2017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建立工地防蚊灭蚊工作体系,广泛发动工地人员,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大力清除蚊媒传播,预防登革热发生和传播。 主要任务 加强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开展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对灭蚊知识的认知度,进一步增强施工人员防控登革热病的意识。 发动施工人员做好宿舍、厕所、办公室、工地清除积水工作。清除积水是降低蚊虫密度、预防登革热病传播的关键。广泛发动施工人员清理宿舍、水池、沟渠等各类小型积水和生活垃圾,从源头上清除蚊虫的孳生地。 工地每周对施工范围内各种有可能孳生白纹伊蚊的容器积水或小型积水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处理。将每周检查和控制情况填于《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周记》。 工作标准 具体灭蚊行动,参照深爱卫【2017】12号文件-2017年夏秋季深圳市灭蚊预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总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生产厂房项目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由于近期内广东地区出现登革热现象,较多的人员感染,事态比较严重。为了加强生产厂房工程的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公司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尽快控制事态,尽量减少损失,尽早恢复正常施工秩序。为了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科学、有力的防控措施,落实做好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和根治疫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科学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大灭蚊、环境整治、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工作力度,彻底扑灭登革热疫情,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本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防控措施 强化环境卫生整治管理,积极消杀蚊虫,做好登革热防控。

1、加强对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防控工作督导小组,小组人员名单如下: 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 2、对工地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实施全面防控,生活区作为重点区域进行防控,防控工作分三个部分: ⑴做好食堂、厨房、宿舍、垃圾池等地方的生活垃圾及废物进行及时清理,不留卫生死角,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效防治蚊虫的孳生、繁殖。 ⑵定期对卫生间、冲凉房、食堂、厨房、宿舍、仓库、垃圾池、排水沟、积水池、绿化带等地方进行灭蚊、杀虫、打药、消毒等科学方法来处理,有效防止蚊虫的滋生、繁殖从而把病源体传染至人体。 ⑶做好工地现场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对一些正在施工的场地,注重施工材料堆放和现场环境卫生。对一些已完成的工程,做到工完场清,保持整洁的施工场地,也是消除蚊蝇孳生场所的有效措施。 3、积极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全面的宣传,普及登革热防控知识,提高防控意识,切实增强职工自我防范意识、公共卫生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动手。 4、强化督查考核,严格落实防控责任制,做到任务到人、工作到人、责任到人。要求每星期开展至少1次的检查工作,并在每次防控工作后由项目督导小组进行一次检查考评。

登革热应急预案

目录 前言 5 一、总则 5 二、组织领导与职责分工 6 三、疫情监测,预警与报告 8 四、疫情处置 9 五、保障措施和应急准备 13 六、疫情应急响应和终止 13 七、预案制定 13 登革热应急预案

前言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该病起病急、传播快、病情严重者可因出血或多器官损害而死亡。在中山市登革热主要由白纹伊蚊传播。自1978年发生建国以来首起较大规模的疫情之后,中山市陆续出现多起局部暴发疫情。中山市发生了一起近30多年来最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秩序。 各工地由项目建设单位作为责任主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组建专职的灭蚊防控队伍和督导队伍,负责统一协调开展各自项目的灭蚊工作,并结合各自项目的实际,由专人负责落实,定期喷撒药物进行灭蚊,对实施的防控工作建立台账;专项工作小组负责督导施工单位每天彻底清理施工场地、建筑物内(尤其是地下室)及工人生活区积水,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工人生活区的生活垃圾,对因工程质量需要不能清理的,必须定期喷洒药物,防止蚊虫孳生。项目部应每天早晨上班前检查工人的身体状况,发现可疑患者必须及时送诊,并向当地有关部门报告,严禁工人带病作业。 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充分认识登革热防控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登革热防控工作,认真负责地做好对施工企业的宣传力度,施工企业必须对建筑工人积极宣传登革热的危害性及防控的方式、方法等知识,并融入到日常的安全教育中,使工人自觉讲卫生、爱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自我保护。 加强灭蚊防控队伍的培训、指导工作,加强与当地卫计部门的沟通联系,按照市政府的统一布置和当地有关部门统一灭蚊的行动时间、标准,在卫计部门的指导下,项目专项工作小组认真开展对建筑工地和工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审批稿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及健康教育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本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DHF/DSS)病死率较高等特点。 登革热患者和感染者是本病城市型的传染源,病人一般在发病前一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在流行期间,非典型病例及亚临床感染者比典型病例多几十倍,具有更重要的传染源作用。在东南亚存在丛林型自然疫源地,猴子是自然储存宿主,人仅在偶然机会进入循环圈才可能受染。 登革热广泛分布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有时侵入温带地区引起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云南也曾发现病例,在丛林猴、蚊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一般流行于夏秋季,但地理性质不同的地区流行高峰时间不同。如为输入性传播则发病高峰依输入时间而转移。 在登革热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存在着蚊媒孳生的自然条件和高人口出生率,疫情年年不断,可分离出多型登革病毒,主要在儿童中发病,且常发生DHF/DSS,成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外来人群发病则为多表现典型登革热。流行季节与雨季相一致。尚无证据表明我国存在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但有人认为我国海南岛、云南省也面临威胁。 登革热地域分布特点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生物区带有极密切关系,流行季节性表现和气温、降雨及伊蚊密度相关,海南省由于长年气温高,冬季伊蚊吸血活动依然,则全年均可发病。 社会因素方面如人口密度高、不良居住卫生条件、卫生知识水平和习惯,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及人口流动等都对发病率有重要影响。沿海或缺水地区家家户户有贮水容器,易形成伊蚊

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天河区启慧学校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意识。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登革热防控工作责任方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防控工作。 组长:李娜 副组长:惠琳、周静 组员:郑伶俐、王偶偶、周志强、李淑贤、胡绩南 二、防控工作网络化责任人及其职责: 为明确每个责任区的责任人,切实做到职责到人,责任到人,工作到人,形成一条“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登革热防控责任“链”,形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网络。具体如下: 1、校长为我校登革热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程指导、组织、督促各线人员积极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使防控工作达到区政府及卫生部门提出的要求。 2、总务处周静全面负责全校的登革热防控工作,经常组织人员对各线及各幢楼的防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第一责任人汇报。负责组织安排全校卫生大扫除,翻盆倒罐,清理积水,消杀灭蚊。

3、教导处王偶偶负责对全校师生进行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发动全校各班开展“登革热防控”主题班队会课,并鼓励学生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对家长进行登革热防控的知识宣传。 4、各班主任、各办公室负责人具体负责自己班级或办公室的卫生、灭蚊防控。 三、防控工作小组及其职责: 1、宣传教育组(由教导处负责) (1)通过宣传窗、广播、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讲解有关登革热的防控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 (2)向全校各班下发有关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材料,由班主任利用点名课统一组织学生学习。 (3)学校办公室订做有关登革热预防知识的展板,供学生观看。 (4)在升旗仪式时,开展“国旗下讲话”,进行登革热预防宣传。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既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又普及科学防范知识。让师生了解预防登革热就是要讲究卫生,不让蚊子有孳生场所,并积极开展灭蚊工作。 2、卫生保洁、督查组(总务处负责) (1)校园环境卫生、绿化场地卫生、教学楼公共区域卫生由总务处负责; (2)教室:由班主任负责; (3)各办公室、功能室卫生:由各办公室、功能室负责人负责; (4)学生个人卫生:由班主任负责。

登革热演练方案

2018年度兰溪市人民医院 应对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一直是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加强重症病例救治,中西医并重,是有效防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一、演练目的 为指导和规范登革热的临床诊疗和救治工作,强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技术指导,提高科学防治水平,提高我院对登革热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应对可能发生的登革热疫情,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8年X月X日X时 地点:XXX 三、演练单位 主办单位:兰溪市人民医院 四、组织与分工 1、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 1.1 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医疗分管院长、设备分管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科长、防保科科长 组员:党政办主任、护理部主任、院感科科长、健 教科科长、总务科科长、综治办科长、外 科片主任、感染科主任、内科片主任、妇 产科主任、儿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检验 科科长、放射科主任、门诊办公室主任 1.2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2.1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 1.2.2 及时准确掌握本地疫情动态,研究制定 我院登革热防治控制工作具体方案。 1.2.3 负责组织协调全院力量做好病人诊治、 疫情处置、紧急支援、后勤保障、对 外联络等各项任务。 1.2.4 负责组织全院医务人员登革热相关知识 培训。 2、医疗救治小组组成与职责 2.1 医疗救治小组组成: 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感染科主任、门办主任、大内科主任、 大儿科主任、急诊科主任、 呼吸内科主任、ICU主任、消化内科主 任、心血管科主任、神经内

施工现场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广州XXX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XXX安置房工程项目部 2018年8月10日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 广州地区过往年份出现登革热疫情,现在的季节正处于暴发期,广州市每年有较多的人员感染,一旦发生,事态比较严重。为了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和扩散,采取科学、有力的防控措施,落实做好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和根治疫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一)传染源。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带病毒动物是本病主要传染源和宿主。 1、患者。 患者是登革热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10天内具有病毒血症的患者是至关重要的传染源;轻型患者不易被发现,且数量远大于典型患者,是更为危险的传染源。 病例诊断原则:依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病例分为三种类型: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这三种病例均作为传染源对待。 2、隐性感染者。 登革热流行后,当年人群中抗体水平较高,表明很多人可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这些人在其病毒血症期也可以作为传染源。 3、带病毒动物。 有实验证明,非人灵长类等动物能携带登革热病毒,有可能成为人类登革

热的传染源。登革热在我国的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伊蚊雌蚊吸血感染病毒后,观察不到任何病变,但病毒在蚊体内繁殖,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再经蚊叮咬传染给人。人类对登革热不分种族、年龄、性别普遍易感,但感染后仅有部分人发病。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后对同型病毒有较巩固的免疫力,可持续数年,但对异型登革病毒免疫力只能维持很短时间。 4、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5、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工地积水坑、排水沟不畅通处、板房与围墙交界处的不易清理,容易积水的地方,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置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科学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大灭蚊、环境整治、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工作力度,彻底扑灭登革热疫情,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在我校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省、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校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二、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安全办、教科室、教务处、总务处主要负责同志、食堂管理员和班主任组成。 三、学校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鼓励卫生人员进修学习,充实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四、日常管理要求: 1、班主任及相关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卫生知识讲座、校画廊、广播、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传染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学校阅览室要配备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科普读物和刊物,学校要定期在宣传栏张贴有关传染病防治宣传挂图,营造预防传染病的宣传氛围,增强师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和能力。 2、班会课、卫生与健康课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指导学生的起居饮食,对卫生、生活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帮助教育,用老师的关心和呵护,尽量减少学生患病率。 3、进一步完善学生出勤登记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天上午负责学生到校情况检查,班主任做好缺课学生的原因记录,对因患病缺课的学生要做详细病因记录。 4、建立和健全家校联系制度,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与家长随时可以联系的通讯方式。教育学生有事要请假,来不及请假的要及时电告老师,因病请假的要把病因告诉老师,并做好记录。 5、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因病请假的学生要进行跟踪了解。对明显的传染病种及发热、腹泻等疑似传染病,一旦发现马上报告,如超过报告时限造成不良影响的,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关责任。 6、要教育学生,生病时及时让家人陪同就医,一般不鼓励学生带病上课,对明显有传染病的带病学生要劝其先治好病再上学,并及时与家长沟通,防止发生学生因带病上课而传染他人的现象。 7、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并根据法律、法规有关细节和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 六、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对教室、阅览室等人员聚集的区域要经常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应急演练方案

广州市登革热疫情应急处置演练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一直是东南亚和加勒比海地区的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口岸开放,出入境人数增多,本病开始在广东流行,均由感染者入境引起传播,规模较大的疫情达数千例,持续数月,或因人为控制或因天气转凉而停止。广州市历年均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报告,患者在东南亚国家感染后到广州发病,2014年在广州市发生登革热疫情爆发,累计3万多例,并且出现了5例死亡病例。 一、演练目的 为提高市级以及区级的应急队伍处理登革热疫情的能力,确保能及时、有序、高效地处理登革热疫情,有效控制登革热疫情扩散。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5年X月X日X时 地点:XXX 三、演练单位 主办单位:XXX 四、组织与分工 1、市级病媒生物控制应急队伍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根据《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市级疫点进行快速灭蚊,并指导区级应急队伍开展灭蚊和清理孳生

地开展。对疫点周围区域及接诊的医疗机构开展蚊媒控制效果的进行快速评估。 2、各区级病媒生物控制应急队伍(共13个区级应急队伍) 组长: 成员: 职责:根据《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区级疫点进行快速灭蚊,并开展灭蚊和清理孳生地。 五、事件假设 2015年X月X日X时,广州市某社区出现了多例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病例,经医院专家会诊后,确诊为登革热。医院立即向辖区疾控中心电话报告,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各病媒生物控制应急处理队伍赴现场开展疫点应急消杀处理。 六、演练案例 患者x,女,x岁,XXX村居民,联系电话:x x x 。患者于2015年X月X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胀痛,伴腰部疼痛、乏力、畏寒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检查体温39.4℃,点状红色皮疹,束臂试验阳性,以“疑似登革热”收住院。经调查患者发病前1周曾被蚊子叮咬,同社区多人有症状类似的病人。 得到疾控部门和爱卫部门通知后,立即实施灭蚊和清除孳生地工作。负责室内灭蚊工作,抽选区域的各应急队伍到社区附近的居委会空地准备药物和器械。 室内疫点病媒生物控制(29分钟) 场地: 人员: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

登革热的防控措施及健康教育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由登革病毒(D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为媒介进行传播。本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病死率较高等特点。 登革热患者和感染者是本病城市型的传染源,病人一般在发病前一天至发病后5天内传染性较强。在流行期间,非典型病例及亚临床感染者比典型病例多几十倍,具有更重要的传染源作用。在东南亚存在丛林型自然疫源地,猴子是自然储存宿主,人仅在偶然机会进入循环圈才可能受染。 登革热广泛分布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有时侵入温带地区引起流行。我国主要流行于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云南也曾发现病例,在丛林猴、蚊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登革热在热带、亚热带地域可常年发病,一般流行于夏秋季,但地理性质不同的地区流行高峰时间不同。如为输入性传播则发病高峰依输入时间而转移。 在登革热呈地方性流行的地区,存在着蚊媒孳生的自然条件和高人口出生率,疫情年年不断,可分离出多型登革病毒,主要在儿童中发病,且常发生DHF/DSS,成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外来人群发病则为多表现典型登革热。流行季节与雨季相一致。尚无证据表明我国存在登革热地方性流行区,但有人认为我国海南岛、云南省也面临威胁。 登革热地域分布特点与埃及伊蚊、白纹伊蚊的生物区带有极密切关系,流行季节性表现和气温、降雨及伊蚊密度相关,海南省由于长年气温高,冬季伊蚊吸血活动依然,则全年均可发病。 社会因素方面如人口密度高、不良居住卫生条件、卫生知识水平和习惯,较高的人口出生率及人口流动等都对发病率有重要影响。沿海或缺水地区家家户户有贮水容器,易形成伊蚊孳生场所。,随着经济文化提高,户内绿化盆栽水养植物花卉增多,积水容器利于伊蚊孳生而引起登革热流行。基建较多的城市,建筑工地积水可以是伊蚊的主要孳生地,是城市型登革热流行的危险因素。 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也无疫苗,预防是防制登革热的关键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主要措施如下: 个人防护措施: 1.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注意个人卫生。 2. 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涂防蚊水。 3.不在树林、草丛及水潭逗留。 4. 在平时多锻炼,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6. 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 7. 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检查、就诊。 环境控制措施: 1. 清除蚊子滋生的容器、水潭、树穴、轮胎积水等 2.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生活区环境清洁卫生。 3. 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学药剂进行杀灭。如厕所、水沟、污水处理池等。 4. 宿舍应整洁卫生,定期灭蚊,睡觉时必须挂蚊帐。 5.加强登革热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防控意识。 6、若出现发烧的病例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如确诊患登革热必须隔离治疗。

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

登革热疫情分级防控技术指导方案 为加强全国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导各地在疫情早期及时有效控制疫情,特拟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根据既往伊蚊监测结果,本方案适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分布的省份,包括:广东、云南、广西、海南、福建、浙江、上海、重庆、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北京、河北、山西、天津、山东、陕西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余省份可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二、应对原则 登革热疫情应对应贯彻“早发现、早评估、早预警、早行动”的原则,参照本技术方案的疫情分级标准和应对措施,在疫情不同阶段,及时采取各项防控行动。各省应按照本方案信息报送的要求,及时共享登革热疫情和媒介信息。 三、疫情分级 (一)相关定义 输入病例:包括境外输入病例和境内输入病例两类。 .境外输入病例指发病前天内到过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的病例。 .境内输入病例指发病前天内离开本县区(现住址)、到过本县区外的境内登革热流行地区的病例。 本地病例:发病前天内未离开本县区(现住址)的登革热病例。 登革热暴发:在一个最长潜伏期(天)内,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点(例如一个社区、居委会、村庄、学校或其它集体单位等),发生例及以上本地感染的登革热实验室诊断病例。 (二)分级标准 级事件:一个县(区)有布雷图指数高于的社区(村),但尚无病例报告。 级事件:一个县(区)有布雷图指数高于的社区(村),并且报告年内首例输入病例;或一个县(区)报告年内首例本地病例。 级事件:一个县(区)在一周内,新发本地病例达例及以上,但未达到级事件;或一个县(区)发生暴发疫情。 级事件:一个县(区)在一周内,登革热本地病例发病水平超过前年同期平均水平倍以上,或新发本地病例达例及以上,但未达到级事件;或一个

防控登革热灭蚊专项方案

目录 一、简介 (2) 二、工作目标 (2) 三、应急小组 (2) 四、灭蚊药械 (3) 五、灭蚊方法 (3) 六、孳生地的处理 (4) 七、施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 八、环境卫生管理方法 (7) 一、简介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和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广泛流行。目前,广东省地区多个城市出现登革热疫情,中山市也发现多例登革热病例,根据《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媒介应急控制技术方法》,结合当前的防控登革热灭蚊实际情况,为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预防登革热疫情的发生及传播,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在工地现场,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大力清除蚊媒传播,预防登革热发生和传播,采取快速灭杀成蚊和清除伊蚊孳生地为重点的综合防制措施。 三、应急小组 针对登革热防控工作,成立应急小组,组长:黄顺根;副组长:黄华招;卫生清理负责人(赵壮光)、灭蚊行动负责人(方 子祥)、资料宣传负责人(陈坚真);组员:黄海林、黄耀旭、林金鸿、周明雄、王泽发、魏发兴。应急小组负责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组织管理、指挥和协调,负责疫情现场控制、监督检查、疫情报告、信息沟通等相关工作。 应急联系电话: 1、应急联动电话:110、119; 2、急救:120; 3、防蚊灭蚊人员组织架构

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 器械可选用背负式喷雾器、烟雾机、手推式喷雾机。 五、灭蚊方法 1、施药方法:将可用药物按产品说明书稀释一定倍数,喷洒于重点部位的蚊虫孳生栖息场所。 2、处理周期:每天处理1次,连续3次,以后每三天1次,直至应急程序结束,根据蚊虫监测结果考虑是否再进行处理。 3、重点滞留喷洒:蚊虫孳生栖息场所 4、 六、孳生地的处理 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主要传播蚊媒,埃及伊蚊主要孳生于水缸、水池和各种积水容器内,白纹伊蚊主要孳生于盆、罐、竹节、树洞、废轮胎、花瓶、壁瓶、建筑工地等清水型小积水。

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

防控登革热工作方案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防控登革热实施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子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已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惠州市政府关于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保障施工现场人员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二、防控内容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宣传登革热防控的重要性,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建筑工人的卫生知识和防病意识,引导工人改陋习、讲文明、讲卫生,普及蚊虫孳生、繁衍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清理蚊蚴孳生地,搞好环境卫生和组织统一灭蚊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主要措施之一。 坚持以环境整治、清除室内外蚊蚴孳生环境为主要内容,落实结合化学药物灭蚊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三、防控成员小组名单

组长:王超 副组长:郑华勇 小组成员:时其军吴俊坚陈浩委李振河 具体分工如下: 施工现场:时其军吴俊坚 办公区:陈浩委 生活区:李振河 四、防控措施 (一)加强环境治理。办公场所、施工区、宿舍区、食堂等全面清除积水、杂草,定期对工地开展全面的环境清理;对工地现场及生活区的塑料薄膜、一次性杯、饭盒、水坑等容器积水进行清理,贮水池每星期清理更换一次。 (二)与惠州市惠阳区除四害消杀服务站签订消杀合同,每月4次定期对现场及生活区进行防四害消杀处理并做好登记台帐(三)对所有管理人员及工人宣传登革热疾病的病征,如出现发烧及时报告项目安全部。 (四)现场配备应急药品及体温计等,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要及时报告并送定点医院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医院线路如下:惠台路-和畅东六路-仲恺大道-中信惠州医院。 天健阳光花园项目部 2014年9月30日

登革热应急预案

XX医院登革热应急预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由于登革热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的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为了控制登革热的流行和防止扩散蔓延,规范应急处理,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登革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职责:指挥、组织、协调医院登革热防治监测工作。 (二)登革热疫情监测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 制定医院各项登革热防治监测方案、培训、自查、疫情报告、流行病学调查、疫点处理。 网络直报:XXX、XXX (三)登革热病例诊断院内专家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 负责院内登革热病例的会诊工作,隔离治疗和转诊病人 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及院内消毒等相关工作,防止院内感染。 (四)成立医院登革热防治工作医疗救治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负责日常接诊及医疗救治工作。 (五)成立医院登革热工作保障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职责:负责防治监测登革热所需各类物资、药品、车辆消毒 二、登革热病事件分级及应急响应 1、符合下列情形为Ⅰ级重大登革热病事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同一地区一周内出现登革热爆发流行疫情,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以上的。启动Ⅰ级应急响应。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立即组织登革热病专家小组会诊,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救治小组隔离救治患者,留取相关标本明,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同时报告医院应急办。医院应急办立即将疫情电话报告区疾病控制中心、区卫生局,同时完成传染病卡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并尽快将危重病人转诊至指定上级医疗机构救治。疫情控制小组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协助区疾控完成个案调查,疫点处理。 2.符合下列情形为Ⅱ级重大登革热病事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同一地区一周内出现登革热流行疫情,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以上的。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立即组织登革热病专家小组会诊,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救治小组隔离救治患者,留取相关标本明,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同时报告医院应急办。医院应急办立即将疫情电话报告区疾病控制中心、区卫生局,同时完成传染病卡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并尽快将危重病人转诊至指定上级医疗机构救治。疫情控制小组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协助区疾控完成个案调查,疫点处理。 3.符合下列情形为Ⅲ级重大登革热病事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同一地区一周内登革热出现流行疫情,未出现死亡和危重病例的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Ⅲ级应急响应行动:立即组织登革热病专家小组会诊,明确诊断。救治小组隔离救治患者,留取相关标本明,做好相关信息登记,同时报告医院应急办。医院应急办立即将疫情电话报告区疾病控制中心、同时完成传染病卡和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必要时将病人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救治。疫情控制小组2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协助区疾控完成个案调查。 其他处理参照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办理。

登革热防控工作总结

登革热防控工作总结 根据生省爱卫会《关于做好灭蚊防控登革热的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要求,现将我县开展夏季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1、我局成立了临时防控登革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负责整个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并且积极制定工作方案,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从根本上保证工作质量。 2、各乡镇积极成立临时工作组,集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实施方案并负责工作的组织落实。 二、高度重视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我局结合本地实际,全面组织了6家居委会、40家公共户单位通过召开工作动员会、利用广播、标语、板报等形式,宣传灭蚊防控登革热的意义、内容、方法。通过这些宣传活动的开展,使该活动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参与。 三、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综合整治 1、领导小组按照“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的原则,认真组织社区居委会、公共户单位开展环境治理活动,点对辖区垃圾进行积极清理,垃圾及时清运、日产日清,同

时每天两次清扫县城主要街道。 2、结合《县农村改水改厕与环境卫生项目管理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帮助本县群众改水改厕,并建立健全奖惩机制,从而在源头上堵绝蚊子的孳生和登革热的防 3、开展大面积、全方位的药物消杀活动。在加强环境灭蚊的同时,领导小组分三个阶段组织开展了对各个山村空地等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的施药消杀活动。 四、认真做好灭前、灭后的监测工作为保障消杀质量,确保施药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领导小组认真做好灭前、灭后的监测工作。通过科学灭杀,我县的蚊子大大减少,覆盖率极低,有效地防控了登革。 五、存在问题通过本次灭蚊防控登革热工作的开展,虽然有效降低了蚊子的密度,有效地防控了登革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开展此项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 一是个别单位投药不科学,致使消杀的覆盖率、到位率和饱和率没有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消杀还留有死角,影响了消杀的质量; 二是重药物消杀,轻环境治理。多数社区、公共户单位还没有把环境治理对灭蚊防控登革热的重要意义宣传到位,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案例)

预防登革热专项方案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项目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项目部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一、出现登革热的原因和传播 1、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蚊或花斑蚊)传播,人与人之间是不会传播的。伊蚊吸食了登革热病人的血后,会把登革热病毒传染给下一个被叮咬的健康人。人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后大约一周左右开始发病,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等症状;发病第3-6天全身出现发疹,有的病人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症状,少数病人会突然病情加重出现登革热休克综合症,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救,可于4-6小时死亡。目前还没有治疗和预防登革热的特效药物,但是只要消灭传播登革热的伊蚊,就可以防止登革热的流行。 2、要消灭伊蚊就要了解伊蚊的生活习性。伊蚊无论白天和晚上都会叮咬人,要切实做好防蚊叮咬的措施很困难,最有效消灭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孳生地。伊蚊繁殖的孳生地主要是小型盆罐、旧轮胎、塑料袋等积水也是伊蚊的孳生地,必须采取每星期翻盆倒罐消除积水,养鱼或放农药、清理弃臵容器等综合措施。伊蚊孳生地附近的居民危害最大,伊蚊飞行活动的半径为100米,所以需要大家互相督

促齐齐动手,你我齐参与共同开展消灭伊蚊的活动,防止登革热发生与流行。 二、工作目标 按照科学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切实加大灭蚊、环境整治、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工作力度,彻底扑灭登革热疫情,切实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本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内容及防控措施 现本项目正处于基础施工阶段,且由于地质条件原因导致基坑内积水较多,为有限防止项目部出现“登革热”疫情,现专门成立一个由四人组成的小组来预防登革热的发生,针对工地上四周环境、生活区宿舍、厨房、厕所、施工场地等伊蚊能孳生的地方,每天派专职人员清理积水,进行灭蚊喷药防治,具体人员、做法安排如下: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其人员组成 1、安全领导小组人员的分工职责 1)组长职责:负责整体安全防护工作,安排各班组长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对伊蚊孳生的地方进行监督处理。 2)副组长职责:对各施工班组跟踪调查,如有在场人员发烧现

XX教育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XX教育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指导依据 学校疾病或传染病防治必须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依靠科学,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疟疾等疾病。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风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防治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常年坚持对学生进行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机构所有职工都有义务参加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和疫情报告,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二、加强领导 成立学生疾病或传染病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生疾病或传染病预防的组织领导工作。学校的疾病或传染病管理实行校长、卫生主管负责。学校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有关疾病或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全体教师 三、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措施 (一)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防病知识,让全体师生树立起预防疾病或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以增强体质;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 3.不食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不喝生水,不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 餐馆就餐或吃烧烤之类的食物;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和瓜果,生食的瓜果,一定要洗净,最好用消毒剂浸泡消毒后食用,自家的剩饭剩菜、海产品等食用前,一定要烧熟煮透; 4.生活要有规律,要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以提高自身抵抗力; 5.知道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要是做好校内的环境卫生,包括消灭四害(老鼠、蟑螂、苍蝇、蚊子) 以及臭虫等有害昆虫;对饮食、水源、粪便加强管理或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xxx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13年以来我省深圳、广州、珠海、中山等多个地市先后出现了本地感染的登革热疫情。布雷图指数调查高于安全区,一旦有输入性病例引入而未能被及时发现,则有可能引起登革热本地流行的风险,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为做好我县登革热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疫情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坚持当地政府主导、防治技术支持与群众自发并重的防控机制,做好以清理积水容器和科学灭蚊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宣传与监测并举的长效防控体系,形成“人人懂防控”的防控局面,严防登革热疫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爱国卫生运动 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结合政府部门充分发动群众力量,对村(居)道路、建筑工地、菜市场、废品收购站、外来人员聚居地等难点部位;楼顶阳台、破空置房、锁门无人居住房、小夹巷、闲置用地和各类地下沟渠(下水道、房前屋后阴沟)等卫生死角开展全面的卫生整治行动。做到无卫生死角、无积水积留、无暴露垃圾、无蚊蝇孳生,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加强消杀蚊虫 1.建立消杀队伍。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成立灭蚊队伍,落实责任制度,明确责任人,实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培训上岗、

统一规程消杀、统一编队管理。 2.落实灭蚊工作。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与政府部门结合严格消杀蚊虫,确保灭蚊有序、有力、有效开展。安排专人清理积水容器等蚊子孳生场所,对成蚊越冬栖息场所、孳生地如地下室、车库、窖井、柴堆、各类管道、垃圾站、各种水体、单位及小区绿化、居室内家具壁橱后面等重点部位,定期组织成蚊消杀,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角。 3.完善”布雷图指数”监测制度。在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公园、学校、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环境和博贺镇建立监测网点,开展定期“布雷图指数”抽查,及时采集数据并分析,提供下一阶段工作建议。 (三)加强疫情监测和培训 1. 医疗机构门诊监测。要加强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和管理,加大对具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和(或)面、颈、胸部潮红(即三红征)病人的筛查、诊断,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和采样送检,并对病例进行防蚊隔离治疗。对往来于东南亚、南美洲、非洲、云南、珠江三角州、台湾等登革热易发地区的人员进行监测,督促其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就诊或体检。发生疫情时,严格按照《广东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试行)》(粤卫[2007]31号)要求切实做好相关工作。 2.加强知识和技能培训。由疾控中心对消杀灭蚊队伍进行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规范开展消杀灭蚊工作。医疗机构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登革热防治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登革热的诊断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 (四)加强知识宣传活动

登革热演练方案

2012年青田县登革热防控应急演练(第二部分:实战演练) [主持人]:请所有参演人员入场(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参演人员列队整齐入场,面向主席台整齐列队,流调组长(陈明)向前,面对领导,“报告张县长,演练准备完毕,请指示。” 张县长:“请开始演练!” 主持人:请参演人员退场。(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第一场:个人防护演练 [主持人:首先进行个人防护演练,请演练人员入场] 演练人员携带应急包列队听口令齐步上场。应急演练人员面向考核领导专家、观摩人员,开始防护着装准备。 [主持人:针对登革热疫情处置,应急人员采用一级防护。 一级防护适用范围 ①对感染性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或可能经呼吸道传播的其他疾病的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②在传染病疫区进行预防性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处理的人员;以及外环境采样、监测人员。 ③对职业中毒或化学物伤害的患者进行诊治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 接下来演示一级防护: 第一步在全身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 第二步戴一次性口罩; 第三步戴一次性防护帽; 第四步穿工作服; 第五步穿长筒胶鞋; 第六步戴防蚊面罩;

第七步戴乳胶手套。 演示完毕,请起立。 请演练人员退场。 第二场:病人发现与报告演练 [主持人:现在进行病人发现与报告演练,请演练人员入场] 病人由妻子扶着上场 患:医生,我人不舒服,给我看看。 医:哪里不舒服? 患:头痛、眼睛一圈都痛、全身酸痛,人没力气,身上有一粒粒红点。 医:喉咙痛不痛,有没有发烧? 患:喉咙不痛,自己觉得头很烫。 (医生即嘱护士测体温,血压) 医:你有没有到过广东广西、等外地?家里有没有其它人生病? 患:我哥刚从国外回来,情况和我差不多,在村卫生室挂了几天盐水没见好。 医:他从哪国何时回来的? 患:柬埔寨,两个星期前。 医:你家蚊子多吗?是否有被蚊子叮咬? 患:我家后面是毛竹林,蚊子很多,都是一些花蚊虫,前段时间全身叮的都是包。 医:为了确诊,你得抽血化验。 (医生做常规检查如听诊、触诊等,并开化验单,护士抽血) 医:化验结果出来了,白细胞、血小板都偏低。你面部潮红,结膜充血,体温40℃,考虑你得了登革热传染病,先给你作留观处理。你的病情还要再进一步进行确诊。 [主持人:门诊医生将情况电话报告分管院长。经院内专家会诊后一致同意患者作为疑似登革热病例处理,并及时向县疾控中心报告与网络直报。] (“铃——!”):“你好,县疾控中心应急值班电话,请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