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_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

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_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

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_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
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_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

收稿日期:2008-01-15 作者简介:朴婷姬(1965-),女(朝鲜族),吉林汪清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

第25卷第3期2008年7月东 疆 学 刊Dongjiang Journal V o l .25N o.3July .2008

?民族问题研究?

试论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

——以对中国朝鲜族认同研究为中心

朴婷姬

(延边大学师范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 要:中国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作为朝鲜民族的后裔,如今是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朝鲜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过程。朝鲜族认同的三个层面,即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对世界朝鲜民族的跨国民族认同、对中国少数民族一员的中国朝鲜族的族群认同釉及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入手,阐明跨国民族认同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跨国民族;多重认同;朝鲜族

中图分类号:C 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007(2008)0320037207 民族的认同意识是具有政治意义也是具有文化意义的心理现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拥有30多个跨国(或跨界)民族[1]的国家。相对而言,跨国民族的认同容易受政治的影响,较强烈地遭受他律变化,呈现复杂多重的特点。因此对跨国民族认同的研究,不仅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对国家的安定繁荣,而且对构建多元民族文化与国际交流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朝鲜族源于朝鲜半岛,作为朝鲜民族的后裔,如今是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朝鲜族认同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历史过程。本文从朝鲜族认同的三个层面,即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对世界朝鲜民族的跨国民族认同、对中国少数民族一员的中国朝鲜族的族群认同以及三个层面之间的关

系入手,阐明跨国民族认同的多重性和复杂性。

“认同”

(iden tity )一词原本属于哲学范畴,后来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日益频繁,“作为一种操作性概念,主要是一种能动的与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密切相连的归属性”。国家认同,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

的“身份感”[1]

国家认同对民族群体来说,是群体意义上“家”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个人对国家所持有的感情和认识,除此之外,也包含理性层次的利益考虑[2],体现了民族的政治认同与归属。“国家认同

的主要标志是国籍认可”[3],但从认同主体因素

上分析,除了获得法定国籍还不够,还必须在观

7

3

念和行为上认同所在国,并获得所在国主流社会的承认和接纳。中国朝鲜族由一个外来民族成为中国的一个最年轻的少数民族有一个历史渐变过程,即朝鲜民族与中华民族双向认同的过程[4]。

“国家认同通常籍由某些代表性事件(icon ic even t)给予个人感觉到属于一个国家(Zodgekar, 2005,p151)。个人通常在透过这样的代表性事件确认自己并且感到骄傲,并进而使他们有整体的感觉,有属于一个国家的感觉。这种成因可以超越个人、族群或文化资源的因素”[5]。朝鲜族对中国的国家认同,也是经历了诸如东北边疆开发、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抗美援朝、民族区域自治、改革开放以及中韩建交等重大历史事件后逐步明确的。

19世纪中叶,朝鲜族先民移居中国之始,东北地区尚属人迹罕至的“封禁”之地。他们冒禁潜入,开垦荒地,由此扎下根,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他们最先在寒冷的东北地区从事水稻生产,使此地域至今还是东北稻谷生产的主产地。第一代移民到中国后,对母国还有某种情结,存在“落叶归根”的想法,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国。但随着历史和生活的演进,“落叶归根”逐渐变成了“落叶生根”,他们在当地繁衍生息,对母国的认同感渐渐减少,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的认同开始形成,并且在与中国其他各民族共同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2万5千里长征、东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过程中,对中国的国家认同逐渐得到发展。但是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朝鲜族常常被当作“外国人”、“侨民”,他们自己也曾经“担负了‘一身兼两任’的历史使命”[6]①,在国家认同意识上存在双重性。日本战败之后,围绕着留在中国还是回到母国的问题,朝鲜族经历了价值选择上的剧烈阵痛。除了回故国(有100多万人)的以外,对于留在中国的朝鲜族,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民族政策解决了中国朝鲜族一百多年的根本问题,即法律地位和土地权的问题,朝鲜族开始以中国少数民族的身份正式成为新中国公民,朝鲜族社会从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朝鲜族的国家意识也随之进入了新的转型期。“在族群的多元认同中,政治认同是诸认同中对其他认同起支配作用者”[7]。政治身份的转移,意味着朝鲜族必然从内心情感上调整与所在国的关系,意识到作为一国公民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并将自身的命运与所在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朝鲜战争爆发后,大批朝鲜族青壮年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同胞并肩战斗,为朝鲜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朝鲜族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印证了她无愧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赢得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赞同与接纳[7]。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一时期朝鲜族的国家认同不能说是明确的,朝鲜族在“保家卫国”的同时,也有为解放自己母国的因素,特别是中朝两国朝鲜民族之间频繁的双向流动,也增加了一些朝鲜族在国家认同上的双重性。

朝鲜族国家认同的发展与朝鲜族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密不可分的。1952年9月3日,根据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朝鲜族人民建立了“延边朝鲜族民族自治区”②, 1958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又成立了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地区的朝鲜族也先后建立了民族自治乡、村。朝鲜族同各民族一起积极参政议政,自主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真正享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共同的历史经验、集体记忆和国家归属,使朝鲜族与主体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形成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进而成为中国认同的基础。而且这种认同在比较封闭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中相对稳定地延续下来。

改革开放以后,朝鲜族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朝鲜族出现了空前的人口流动。[8]长期从事跨境劳工和移民研究的云南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洁分析认为:跨境民族的人口流动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关联,她认为边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实际上体现了一种生计策略[9]。由于朝鲜族与汉族相比在文化、人口数量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作为跨国民族在国外又有该民族建立的独立国家,因此他们的国家认同具

83①

②延边朝鲜族民族自治区于1955年12月,根据我国第一次宪法规定改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一身兼两任”指朝鲜族既“为朝鲜的民族解放而斗争”,又“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斗争”。

有特殊性。中韩建交以后,韩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朝鲜族逐渐产生了对于“母国”的怀念和期待,朝鲜族以亲戚访问、劳务输出等形式到了韩国。[10]“韩国虽然在文化层面上强求单一民族,但在社会层面上却为保障廉价劳动力和劳动市场的弹性而将其排挤为‘外国劳务者’”[11]。在韩国的朝鲜族主要从事中小企业及饮食等行业,因多为非法打工者,不仅在人权保障方面容易遇到困难,如拖欠工资、受工伤者得不到补偿等,而且被韩国政府遣送者也很多,由此激起了中国朝鲜族的不满情绪。朝鲜族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与韩国之间的隔阂和差异,使他们更强烈地意识到他们是“中国人”。“自我认同是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形成的。全球化时代就创造了一个差异相遇的场域,在其中不同的他者通过另外的他者而获得自我认识”[12]。朝鲜族地区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更多的朝鲜族走出家乡、走向全球的时候,不仅没有削弱我国朝鲜族的爱国心,相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作为中国人的意识,如在美国、日本等国的朝鲜族建立起的中国朝鲜族联合会也印证了他们对中国的国家认同。

可见,朝鲜族对中国的国家认同,大体上经历了从作为朝鲜人对朝鲜(韩国)故国的认同,到对朝鲜(韩国)、中国的双重认同,直到作为中国人的中国认同这样一个历史渐变的过程。目前“绝大多数朝鲜族群众认为中国是自己的祖国,而且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视中国为祖国的人还会不断增加”[12]。朝鲜族这种国家认同意识的确立往往容易被归因于政府对朝鲜族公民身份的认定和朝鲜族在新形势下的生存策略,但是从朝鲜族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朝鲜族对中国的认同是发自内心的由衷的选择,与世界各国的朝鲜民族相比,中国朝鲜族有截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民族关系,他们对作为中国国民具有强烈的自豪感。朝鲜族中国认同的明确,对朝鲜族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认同常常被理解为一种区分,区分我群与他者的关系。民族认同是“民族身份的确认”,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在全球化进程中,“‘民族认同’实际上应该被理解为‘民族认异’,即一个民族确定自己不同于别人的

差异或他性[13]”。

中国文化语境下“民族”概念具有两个层面:一层是指不同的民族群体——56个民族;另一层是国族统一体——中华民族。在朝鲜族身上,两种民族认同即对朝鲜族先祖——朝鲜民族认同与对自己所在国的国族——中华民族认同并存是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朝鲜族作为跨国民族尽管是中国公民,但在中国境内,“朝鲜族”仍然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文化身份,“朝鲜族”族名本身就是朝鲜族对自己种族的一种认可和确定。由于传统的朝鲜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使朝鲜族成员有了社会遗传性的文化基因,所以他们在与主体民族和主流文化的交往中,有明显的“民族认异”倾向,他们用“我们”、“朝鲜族”来区别于汉族和其他民族。因此,探讨朝鲜族的民族认同,应该从朝鲜族与汉族的关系脉络中去把握,而不能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

民族“根”的概念是人类的普遍心理现象,朝鲜半岛是朝鲜民族的发源地。如今,朝鲜民族除朝鲜半岛以外,还有700余万朝鲜人或以居住国“公民”或以朝鲜半岛“侨民”的身份散居于世界各地。“各跨境民族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国家的价值观念和国家感情,但由于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的历史文化,仍然决定了跨境民族整体的共同性和部分的差异性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基本特点”[14]。从地理上看,中国朝鲜族、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朝鲜民族、在日朝鲜人及朝鲜半岛的朝鲜民族,构成了跨国界而居、分布地域连成一片的同一民族群体;从文化上看,他们至今还保留着朝鲜民族的语言和传统风俗习惯;从民族特征看,他们在半岛有亲属关系,对朝鲜半岛怀有深厚的感情,有着共同的民族血缘溯源认同。因此朝鲜民族虽然在各不相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但朝鲜民族仍然维持着其固有的共同性,朝鲜族民族认同的基础应该归属于朝鲜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其归结点常常指向民族起源或祖先的认同,这可以看成是民族集体无意识留下来的历史积淀。

特殊的历史造就了跨国民族多重的民族性格,也带来了多重的民族认同。在构成民族的诸要素中,民族文化心理的消失过程比起民族语言和一些民族风俗习惯的消失需要更长的时间,其中在民族历史和起源认同基础上产生的民族自

93

我认同心理和民族感情等的消失则需要更漫长的时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朝鲜族基于血缘、地缘、同文和同种等原因,与祖籍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朝鲜族女性与语言相通、种族同源的韩国男性结成的跨国婚姻中,同源民族的认同心理就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韩国经济发展和“韩流”盛行及中国人对韩国传统文化、流行文化的认同,提升了他们对本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自豪感,强化了他们对朝鲜民族的血缘认同和文化认同。但是应该明确一点,即朝鲜族对朝鲜民族的认同,属于对朝鲜民族的种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认同。朝鲜族与朝鲜半岛的关系,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民族的族内关系,实际上更多的是合作伙伴的关系,是在遵循资源合理流动、取得最佳利润的原则上发展的

。这层关系可以更多地从不问政治归属下的同一文化民族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角度去理解。

民族认同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过程和心理过程。作为跨国民族,朝鲜族既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朝鲜民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韩建交后,韩国人的文化特性,以及积极推动同胞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对朝鲜族融入中国主流社会而言,或许不能说都是积极因素。当很多朝鲜族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中国主流社会并获得成功时,被边缘化、边缘人的感受仍然存在于朝鲜族的意识深层之中。朝鲜族要在中国继续得到发展和繁荣,需要帮助他们克服“被边缘化”的心理,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特色,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更自觉主动地融入主流社会,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与朝鲜半岛、俄罗斯和朝鲜半岛之间促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15]

“朝鲜族”是取得中国国籍的朝鲜民族的后裔,这里的“族”可以从“族群”[14]的文化意义上去理解,朝鲜族的族群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一种变体。朝鲜族在中国生存的一个多世纪里,不仅确立了自己主人翁的地位,而且还创造出了朝鲜族特有的文化,即以朝鲜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中国社会主流文化、时代文化精神为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文化,由此构成了朝鲜族族群认同的载体和基础。“对于一个社会共同体和民族来说,文化是每个民族证明其存在即安身立命的唯一方式,这种文化上的认同也将是共同体的核心与基础,它赋予我们一种身份,告知了我们是谁。”[16]

文化是文化全体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一整套社会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系统。“对于人类而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文化认同,毫无例外地都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17]。“文化认同作为身份识别、规范求同和归属感确立的一种符号与意义的赋予过程,它在不同的层次、范围上有着不同的性质、方式和效果预期”[18]。朝鲜族的文化认同至少有两类规范。一类是朝鲜民族文化认同,即超国家的世界范围内的对同质文化的认同,如同世界各地华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一样。朝鲜民族无论处于哪一个国家,其民族的生理特征,尤其是自身文化特质始终是难以丢掉的。中国的朝鲜族是世界朝鲜民族文化中最为活跃的载体,因为在中国朝鲜族民族自治区域规模大,同化程度小,加之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使朝鲜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生存空间,而且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存、融合。朝鲜族所传带的文化来自朝鲜半岛,特别是作为开拓移民,他们把朝鲜半岛祖籍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移植到人烟稀少的中国东北地区,相当顽强地保持了朝鲜半岛的传统文化。因此,朝鲜族的族群认同意识集中反映在对独具特色的朝鲜民族文化的认同上,如族源神话、集体记忆、语言文字、地域、生活习俗等,各地的教育机关、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团体、老人协会等也给散落于各地的朝鲜族提供了民族归属感,并对保留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总之,改革开放前朝鲜族的聚居生活、族群边界的维持、历史文化的特殊性、民族语言的应用、民族教育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族政策等因素的作用下,朝鲜族维持着非常鲜明而强烈的族群意识。朝鲜族文化认同的第二类规范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即超越民族文化内部的自我疆界或者扩展这种疆界的对异质文化的认同。“当作为移民及其后裔的群体的政治认同转向以后,侨民文化的落叶归根取向也转为‘落地生根’取向,其文化成长的营养更多取自当地而非故土”[18]。“在中国这片广大的土地上,固然存在着无数的次文化,但是,这些次文化

04

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可能比他们之间的差异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具决定性,因此,我们仍然说他们具有同一个文化”[19]。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社会中处于文化非主流地位”,来自迁出地的文化根基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在迁入地生存和发展,他们不得不根据定居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调整自身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自己的文化适应现实的需要。长期生活在中国社会主义体制下,朝鲜族在传承其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渐渐吸收了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体制的制度文化,同时形成了与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许多共同之处。如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民族性格方面的相互融合、语言文字方面的渗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方面的混合等因素。促使朝鲜族短时间内融入到新中国文化领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社会主义制度文化与重视精神追求的朝鲜族的传统价值观具有某些一致性。如以崇尚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朝鲜族传统观念与崇尚“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呈现类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朝鲜族比其他民族以更为积极的态度来吸收社会主义文化,并改造和发展了自身的固有文化。改革开放后,朝鲜族又最早适应新形势,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先进民族之一。

文化变迁和民族认同在理解民族关系结构过程中可能是彼此不相同的两个统一体。政策在民族认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个族群迁徙,往往要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其文化,以调适他们新的认同。朝鲜族在迁入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与韩国(朝鲜)不同的历史、社会、经济环境,已经成为与韩国(朝鲜)在文化上具有相似性和共同性而政治上却是异质性的民族,朝鲜族文化中中华民族的要素越来越多,特别是与韩国文化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两种体制和两种制度下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朝鲜族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性:即在保存朝鲜传统文化的同时,与中国文化日益涵化。[20]文化上的认同则是一个人民族身份之本,多重文化认同并不意味着失去文化立场。中国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西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放弃了自己的文化自主权。“在多重文化认同中,有些是核心性的认同,有些是外围性的认同。一般来说,最容易改变的是外围认同,而核心文化认同是最稳固、最持久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族群”特性的重要基础和族群认同的核心内容。

尽管文化认同寻求某种文化的一致性或同一性,但目前的世界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人们的认同显然很难稳固不变的。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利益追求,一个人会有多重身份,多元文化也可以创造性地共存,文化认同方面就更加呈现出多重或交叉认同的现象。

认同是动态而且多层次的。多重认同之间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意蕴,而且其具体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地变化,但是,它们之间却是一个存在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国家认同、跨国认同、族群认同等,“这些‘认同’的议题终究是围绕在探讨‘我们’的含意,‘我们’为何?‘我们’将何去何从?‘我们’将如何面临我们的‘选择’等问题”[22]。“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23]。

认同就是要与众不同,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态度。“对于人的认同来说,不仅要明白自己该认同什么,而且还要认同这种认同的真实意义,而后者对于前者来说更具有根本性”[24]。“民族认同与自我认同一样,不是一个固定的本质,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13]。由于作为认同主体的人具有多样性的存在形态,因此其认同也就必然表现出多重形态的存在。人总是同时属于几个不同的群体和集团,比如家庭、氏族、民族、国家、阶级等,由于这些共时性的多种归属,所以一个人具有多重身份和认同,“一个人给多少个人留下影像,属于多少不同的集团,他就有多少不同的自我。”[25]王赓武的多重认同论非常重视华人所在地生存现实的复杂性,他认为华人的认同不仅是变化的,而且是多重性的——不仅仅是指中国和居住国的双重认同。他将东南亚华人的身份认同描绘为七种:历史认同、中国民族主义认同、村社认同、国家(当地)认同、文化认同、种族认同和阶级认同[26]。多重认同中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关系,是西方理论界争论的焦点。许多学者认为,国内族群认同、跨国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

14

在矛盾冲突,乃至把国内族群认同和超国家认同视为对国家认同的挑战和否定。[27]亨廷顿把这一观点演化到极端,提出次国家认同和跨国认同都是解构美国国家认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28]。我们应该看到,族群与国家的关系不是对等的,而是“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族群身份内含认同与差异两个方面的张力:族群认同关注族群的文化归属,尊重并承认族群认同是形成国家认同的前提和基础;族群差异侧重族群的权利取向,过分强调族群差异与过分忽略同样不利于国家认同”[29]。应该倡导“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族群与国家关系,尊重多元与差异的文化态度以及宽阔的国际视野。

国家认同作为更大范围的认同,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涵盖族群认同[29],朝鲜族作为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群体,和作为与固定领土相联系的政治实体的“民族”之间,仍然存在重要的差别。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必然有冲突发生,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之间并不一定是矛盾和对抗的关系,相反,国家的日常管理行为常常积极地强化和保护着公民的族群认同。“个体成员对本族群的认同实际上是产生中华民族认同的前提和基础,而各族群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则是各族群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同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又为各族群的认同不断创造良好环境和发展方向”[30]。虽然文化是族群或国家民族的主要标识或主要标识之一,但文化认同无法不受政治认同的强大影响。朝鲜族文化在其继承(朝鲜民族文化)和变异的发展过程中,也明显受到政治认同转向的强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政治认同的变化是朝鲜族文化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变化。移居海外的朝鲜人,尤其是早期的第一代移民,在如何对待朝鲜半岛情结以及处理与主流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几乎都走过从困惑到安心的过程。一般来说,血缘、文化、地缘方面的认同比较稳定持久,中断后也容易恢复,而政治、经济方面的认同则比较脆弱,受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大。朝鲜族对自身认同的意识可以是互相重叠的,也可以因事态的变化而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朝鲜族往往依据不同的情境,强调或突出某一种认同,如有时会强调自己是“中国人”,有时会突出自己是“朝鲜族”。朝鲜族一方面主动融入主流社会,包括文化方面和汉族及其他民族融洽相处;另一方面又完好地保

持着浓郁的朝鲜民族风情,他们很少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避免被同化。这是中国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政策的具体体现,同时说明了朝鲜族自治地方宽松的生存环境和融洽的民族关系。有的学者提出政治认同其所在国和文化认同祖籍国可以相形不悖[31],反映了跨国民族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事实。

跨国民族的多重认同将长期存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三者共存于朝鲜族的观念和意识中,构成了朝鲜族的多重认同。这三种认同层次清晰:朝鲜族对所在国的中国认同意识鲜明,对世界朝鲜民族的跨国民族认同依然存在,对中国朝鲜族的族群认同日益明确。而且在不同的国际、国内情境中三种认同呈动态的、协调统一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朝鲜族社会将继续朝着当地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朝鲜族逐渐融合进入中国主流社会,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与朝鲜半岛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中国朝鲜族社会的发展趋势,大致展示了国际移民社会的发展趋势,朝鲜族的多重认同也反映了跨国民族认同的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1]郭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

[2]陈铿任,吴建华.大陆台商子女的认同之旅:从故乡到异乡[Z].2005.论文发表于台北市立师范学院举办的《社会重建课程的理念与实践:觉醒、增能与行动》学术研讨会,台北市.

[3]周聿峨,代帆.全球化进程中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A].郝时远.海外华人研究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刘智文.中国东北朝鲜族自治地方民族和睦的成因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2).

[5]阙河嘉.国家认同初探——纽西兰的经验[EB OL].h ttp: www.tisanet.o rg A ctivity 20060610 conference 2-5.pdf.

[6]朴昌昱.中国朝鲜族的历史特点[A].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7]庄国土.论东南亚的华族[J].世界民族,2002 (3).

[8]李辉.吉林延边朝鲜族人口安全问题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7(2),P103.

[9]《 望》新闻周刊.云南边民曾大规模外迁[EB

24

OL].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

[10]张玉山.中朝经贸关系发展的现状及未来走势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1),P11.

[11][韩]白池云.离散(D iaspo ra)和文化民族主义:越境的认同性[Z].当代文化研究网.

[12]韩震.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5).

[13]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

[14]忠英.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边疆社会稳定的研究及其对策?——以景颇族为例[EB OL]https://www.docsj.com/doc/8c4089181.html,.yahoo. com blog-Q pAU b-k rc6lzJpZdo1lT5...75K

[15]潘广辉.俄罗斯在解决朝鲜半岛事务中的作用论析[J].东北亚论坛,2006(2).

[16]李宏图.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认同[J].社会观察,2004(4).

[17]韩震.多重文化认同下的民族崛起[N].中国教育报,2005-11-01.

[18]傅华.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文化认同[N].光明日报,2006-04-18.

[19]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M].台北东大图书,1998,P265.转引自“中华民族的凝成:国家认同与文化一体”[J].[台湾]桂宏诚.

[20]赵建民.试论构建“东亚共同体”的思想文化基础[J].东北亚论坛,2007(1).

[21]曾繁仁.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N].2005-10-17.[EB OL].h ttp: https://www.docsj.com/doc/8c4089181.html, r m zxb w hzk 200510170092.h tm

[22]费孝通.简述我国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23]贾英健.从个体、群体和类的视角看全球化条件下多重认同的困境[J].天津社会科学,2007(1).

[24][美]詹姆士.心理学原理(选译)[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P145.

[25]王赓武.中国与海外华人[M].香港:商务印书馆,1994,P245-246.

[26]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民族研究,2006.

[27][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8]庞金友.族群身份与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当代论争[J].浙江社会科学,2007(4).

[29]陈晓婧.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2005(4).

[30]曾少聪.全球化与中国海外移民[J].民族研究,2003(1).

[责任编校 明道 江灵]

A Tran s-Border Ethn ic ity and Its Pluralistic Iden tif ication ——A Study of Ch ina′s Ko rean E thn ic G roup′s N ati onal Iden tificati on

P i ao T i ngj i

(T eachers Schoo l,Yanb ian U n iversity,Yan ji,J ilin P rovince133002,Ch ina) Abstract:Ch ina′s Ko rean ethn ic group o riginated from the Ko rean Pen in su la.A s offsp ring of the Ko rean nati on,the Ko rean ethn ic group has becom e an i m po rtan t m em ber of the Ch inese nati on com po sed of56ethn ic group s.A nd Ch ina′s ethn ic Ko rean p eop le have a long and com p lex h isto ry of their nati onal iden tificati on.T he article,starting w ith the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th ree aspects,that is,the Ko rean ethn ic group′s iden tificati on w ith Ch ina as its m o therland,its iden tificati on w ith the Ko rean nati on as a tran s2bo rder nati on,and its iden tificati on w ith its ethn icity as one of Ch ina′s ethn ic m ino rities,expounds on the m an ifo ldness and com p lex ity of a tran s2bo rder ethn icity′s nati onal iden tificati on.

Key words:a tran s2bo rder ethn icity,p lu ralistic iden tificai on,the Ko rean ethn ic group

34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

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族名,同时又有一个共同的总称,那就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起源于多元,经过长期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多元一体格局。我国各个民族尽管在地域分布、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不尽相同,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异,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平等的一员,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都和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祖国大统一、中华民族大振兴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自强、自主的精神支柱,是团结中华民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当代爱国主义对我们来说,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中国人民。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利益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要自觉维护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处理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与各个民族特殊利益的关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强化对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就要加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实践中,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谊。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当前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是要认真研究如何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团结各族兄弟姐妹共同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认为,维护和发展“四个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成为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首先,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注重国家认同、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并在各项工作实践中努力贯彻公民权利义务平等,以此树立和巩固公民意识、构建现代法制观念下的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推动单一民族认同向国家公民认同发展。其次,要积极促进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使各族人民通过文化认知、文化认可的过程,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培育共同文化。第三,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价值,促进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感情,团结凝聚各族人民,塑造起各族人民从心理上、文化上认同的国民精神,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第四,要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开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渗透、反分裂斗争。长期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对新疆的渗透、分裂、颠覆活动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不会因人们的意志而转移。在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批驳“三股势力”散布的种种歪曲和杜撰新疆历史,包括民族发展和宗教演变历史的谬论。同时,加强对思想文化、宣传舆论阵地的领导和管理,切实维护民族地区文化安全。们坚信,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有了高度的认同感,就一定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焕发勃勃生机,伟大的中华民族就会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后的民族团结工作要注意把握几点:一是要坚持“公民一律平等”的宪法精神,树立和强化公民意识,克服狭隘民族情绪,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来处理”,不能把与民族关系无关的问题随意上纲上线,混淆不同性质的矛盾,避免把民族问题无原则地“泛化”“强化”和“高度政治化”;二是民族团结教育要强调各民族的“合”而不是“分”,多讲共同性,强调56个民族是一家,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意识;三是明确当今中国是现代公民国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研究

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识别研究 陈楠 (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31) 摘要:语音识别是当今语音研究的热点,它是一门涉及多领域的交叉学科,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针对中国有着55个少数民族这一实际情况,不少语言都处于濒临状态,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语音识别在少数民族语言应用中的技术和概况。希望利用这一数字化技术达到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遗产的目的。 关键字:语音识别,隐马尔可夫,数字化处理,少数民族语言 Based on China's minority language speech recognition research CHEN Nan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650031,China) Abstract:Speech recognition is the voice of today's hot,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involving multipl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n important branch. China has 55 ethnic minority groups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many languages are at the brink of the state, therefor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speech recognition in minority languages in the technology and profiles. Hope to use this digital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minority languages. Keywords:speech recognition, Hidden Markov, digital processing, minority languages 1 引言 1.1语音识别技术概述 语音识别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例如按键、二进制编码或者字符序列。与说话人识别及说话人确认不同,后者尝试识别或确认发出语音的说话人而非其中所包含的词汇内容[1]。 语音识别技术是以语音信号处理为研究对象,让机器接收并识别、理解语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相应数字信号的技术。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言,这是人们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语音识别是一门非常复杂的交叉性学科,它涉及语音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信号处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一系列学科,是模式识别的重要分支。50年代,是语音识别研究工作的开始时期,它以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可识别十个数字的Audry系统为标志。20世纪80年代语言识别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基于特定人孤立语音技术的系统研制成功。在过去的30年里,隐马尔可夫模型和人工神经元网络在语音识别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语音识别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式识别、概率论和信息论、发声机理和听觉机理、人工智能等等。并通过算法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目前,这样的系

2014山西教资考试: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之朝鲜族的抒情谣

2014山西教资考试:少数民族民歌的代表种类之朝鲜族的 抒情谣 民族概况 我国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三省的朝鲜人,一部分中国朝鲜族的祖先是在明末清初已定居于东北境内,但更多的是在19世纪中叶迁入的。 朝鲜族的音乐曲调抒情委婉,节奏多为三拍子,具有鲜明的特色,声乐艺术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朝鲜族民歌有农谣、抒情谣、风俗谣、童谣和长歌五种体裁。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抒情谣和农谣,如著名的《阿里郎》、《桔梗谣》、《嗡嗨呀》等。 1.抒情谣 朝鲜族民歌中抒情谣的数量多,题材广泛,表现了朝鲜族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有表现爱情生活的《阿里郎>、《呃浪打令》;表现劳动和丰收喜悦的,《丰收歌》、《道拉基》、表现妇女受苦的《苦媳妇》、带有知识性内容的《月令歌》、《释花图》《九九乘法解》……抒情谣大多数旋律流畅、节奏结构均衡规整。 朝鲜族民歌经常出现同音高反复的现象,经常与切分音、闪板一类的活跃节奏相配合,形成跳动热闹的气氛,其旋律流动常常采取小幅度内的环绕式进行, 是朝鲜族民歌具有文雅、稳定、端庄细腻的效果。 2.朝鲜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1.音阶调式——采用中国音乐体系,以五声音阶为主,主要调式为平调和界面调。 2.平调以sol为主音,界面调以la 为主音。 3.节奏节拍——其中音常常形成前短后长或前长后短的节奏形式,这与朝鲜音乐的三拍子倾向有明显的关系。 4.旋法——引向主音的下行二度和四读音程跳进,以及环绕调式中心音的纵向螺旋式升降,是其民歌曲调进行的突出特点。 5.润腔——朝鲜族民歌种颤音的运用具有特殊的意义,其形式也多种多样,从方法上有浅颤、深颤、拉颤、弹颤、柔颤、压颤纸分、速度上有慢颤、快颤的不同,顺序上有先直后颤、先颤后直等区别,朝鲜族民间艺人认为颤音的产生是由于情感的表达的需要。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https://www.docsj.com/doc/8c4089181.html,//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费老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① —————————————————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法政学院X级XXX班 XXX 指导教师××× 摘要: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成为国内外备受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学者们主要从民族认同的内涵、结构、发展、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而我国学者还特别提出民族认同应包含本民族和中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有密切的关系,但国家认同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展开。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和地区,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与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越来越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状况不但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密切相关,而且会对多民族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Phinney,1999;王亚鹏,万明钢,2002;高永久,2005)。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特别是西部地区基本上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西部多民族地区和整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也成为研究者近年来特别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民族认同的界定 “认同(identity)”最早由Frued提出,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而关于民族认同的定义,研究者有着内涵相似的不同观点。Phinney(1990)认为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包括对民族的归属感和承诺、对民族的积极评价以及对民族活动的卷入。Carla(1998)认为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高永久(2005) 认为民族心理认同是该民族群体成员普遍具有的对本民族归属感和感情依附的稳定心理特征。孙九霞(2004)将民族认同界定为:民族成员对自我身份归属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的依附感。总结这些观点,民族认同是对民族的自我认定,是对民族的归属感和依附感。 二、对民族认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研究者们主要对民族认同的结构、发展阶段、现状与影响因素、对文化适应和社会稳定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关于民族认同的结构,Phinney 的观点受到广泛赞同,她(1992)提出民族认同测量中的四种成分:民族自我认定、归属感、对民族群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态度以及民族卷入。Aune & Kristel(2001)通过实证研究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两个相关维度: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民族区分。万明纲、王亚鹏(2004)将民族认同划分为主流文化认同、消极民族认同和积极民族认同三个维度。陈晶(2004)认为中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与国家认同* 姚大力 2002年第4期 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问题时,元朝灭亡后的那几十年中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是明初甘为元遗民者为数众多。这里所谓遗民,指的是经历改朝换代后拒绝这样一种遗民概念的完全形成,大概要到元明之际。但是,凡在前一个王朝作过一道德约束实际上是从宋朝起就得到大力提倡和强调的。所以宋朝灭亡以后留下当然上述道德约束并没有要求作遗民的人直接去反对新政权或者从事秘密抵抗运合法性,只要采取消极的不合作态度(不再作官)就可以了。著名的宋遗民谢枋得就只不过他本人已是“宋室孤臣,只欠一死”而已。1传说中的商遗民伯夷、叔齐“不食土国家的概念去考量这段史事时,他们发现,像这样作遗民只有死路一条;因为草,莫不属于周朝所有。因此他们宁可把“不食周粟”解释成不接受周的俸禄。当那意思是:“伯夷久不死,必有饭之者矣。”这是实际上在婉转地说,他们并不是食。 元朝这样一个由蒙古人做皇帝的王朝,也留下大批心甘情愿的遗民,并且其中个人遭遇差别很大。其中名声最大的三个被明人称为“国初三遗老”,入明后分别考试的试卷等文化活动,但拒绝到明政府里面正式做官,居然都安然无恙地活到杨维桢写过一篇《老客妇谣》,借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妇人不愿再嫁的话题来表诗拿给朱元璋看,建议朱元璋杀他。朱元璋说“老蛮子止欲成其名耳”,没有采取行因为也有一点名气,躲了几年,还是被政府找出来,强迫他们做官,结果只好自当然更多的人没有这样戏剧化的命运,能够平安无事地以遗民身份了却一生。 二是遗民心态的泛化。如果遗民是指拒绝在新王朝做官的人们,那么遗民的范王朝做官的机会而又拒绝了这种机会(包括拒绝科举考试)的人们。这样的人数量总能扩大到比之大得多的社会范围中去。元明之际的遗民心态突出地表现在对改仕舆论中间。明朝的开国文臣第一人宋濂晚年因为子孙犯罪受牵连,被流放四川,息说,宋濂对自己一生小心为人,却几次遭遇命运颠簸很有点想不通。在夔州的来向一位老和尚请教。老和尚问他,“于胜国尝为官乎?”宋濂回答,曾经作翰林国

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字

1、阿昌族 语言:阿昌族有语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阿昌男子会讲汉语和傣语,有的还会讲缅语和景颇语。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潞西以及保山地区的龙陵等县。分陇川、潞西、梁河3个方言。 文字:无本民族文字。 2、德昂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潞西、镇康、保山、瑞丽、陇川、耿马、梁河、澜沧、永德和盈江等县。可分为纳盎、布雷、若买 3个方言。 文字:无本民族文字。 3、基诺族 语言: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文字: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无本民族文字。 4、蒙古族 语言: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 文字:使用汉字。 5、布依族 语言:布依语属壮侗语族壮泰语支。 文字:现行的布依文是放弃布壮文字联盟方针之后,于1981年至1985年间拟定的。以布依族较为集中、语音较有代表性的望谟县复兴镇话(属布依语第一土语区)为基础。 6、独龙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又名俅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分独龙江和怒江两个方言。 文字:独龙族没有文字,1951年,缅甸独龙族江尾列尼池人白吉斗,蒂其吉创造了一种拉丁文拼音文字,以其族名“日旺”命名为“日旺文”,但该文字没有流传开。独龙族的通讯和记事均依靠“刻木”、“结绳”。 7、水族 语言:使用汉语。 文字:使用汉字。 8、满族 语言:使用汉语。 文字:使用汉字。 9、景颇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瑞丽、盈江等县。 文字:景颇人使用的景颇文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10、布朗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一说属佤德昂语支)。分布在中国云南省部分地区。分布朗、阿尔佤两个方言。布朗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的布朗山、西定、八达、打洛和景洪县的大勐弄等地,人数较多。阿尔佤方言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澜沧、双江、镇康等县,内部比较复杂。 文字:无 11、普米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 文字:没有系统的文字,只有一种称其丁巴文的文字。也可以说是无文字。 12、怒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分布于中国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兰坪以及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等县。此外,还分布于缅甸喀钦邦北部恩梅开江流域。 文字:无 13、佤族 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原称佤-崩龙)。有布饶克、阿佤、佤三种方言,每种方言又有土语的差异。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沧源、西盟以及孟连、澜沧、双江、耿马和永德等县。 文字:新中国建立前,部分佤族地区使用以拉丁字母拼音的佤文,但其字母不完善;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与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一起对佤语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并广泛征求意见,制订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佤(当时称佧佤)文文字方案》(草案),并经批准试行。1958年对草案又做了修改,继续推进并出版了普及读物。 14、纳西族 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一种独立的分支语言,同彝语、哈尼语以及拉祜语等有着非常密切的亲缘关系。纳西语在语音方面的特点是:辅音分清浊,其中浊辅音较多;韵母以单元音为主,复元音较少,而且元音往往不分松紧。 文字: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15、瑶族

朝鲜族

朝鲜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其中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口中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朝鲜族总人口为1,923,842人。 2008年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州户籍总人口为218.7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80.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 朝鲜族通用语言为朝鲜语,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朝鲜语属音位文字类型,有40个字母,是音素字母。拼写时,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 朝鲜族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角币贰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鲜族。 中国朝鲜族的来源: 在清朝对东疆的“封禁”时期,中朝两国对边界的管理都相当严格。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朝鲜人越江而至中国领土者仍屡见不鲜。公元1697年(清康熙三十六年、朝鲜肃宗二十三年)至1699年间,朝鲜全国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瘟疫,致使其首都僵尸达3900余,各道死亡者合25万余人。 在这种情况下,于公元1700年在朝鲜北部首次出现了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我国东北谋生的现象。咸镜道钟城人严贵玄,率妻子儿女并持牛马入居于吾罗、宁古塔两间站院,结果被清人发现,将其捉拿送到北京。此后,为了生计而潜越边界者越来越多。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庆源、庆兴、钟城等地的朝鲜人因“岁饥涌聊生”,自阿山、阿吾地潜越图们江,杀四人,并劫取人参、缎布、衣服等,朝鲜将金礼进等六人斩首,李友白等四人俱从宽免死,庆源、庆兴府使和阿吾地万户俱革职。1741年(乾隆六年,英宗十七年)因年荒饥饿,朝鲜西嫩达伊牟等男女55名趁土门(图们)江冻冰而潜入江北,饿死30人,其余25人寻榛子、松子等物,或在河中打鱼,各处觅食,被宁古将军摩下清兵捉住,解送到奉天衙门,后来由朝鲜使臣回国时顺便带去。1832年(道光十二年,纯宗三十二年),朝鲜张GAOLI等二人越图们江挖参捕牲,因迷路在“山东人于蒿窝棚换衣剃发”被清军拿获,于蒿交山东巡抚处理,将张GAOLI、张丫头押送朝鲜甲山府“枭首警众”。 从史书的诸多记载可知,在19世纪中叶以前潜越边界的朝鲜人,无论何种原因,一经发现,皆被遣还回国,朝鲜大多将其处以重刑。当然,亦有越江后藏匿起来的。留在中国境内的朝鲜人皆剃发易服,被汉、满民族所同化。1987年,有人对延边各县市进行过朝鲜族迁入时间的专门调查,结果证实,近代最早迁入延边的朝鲜族皆在1850年前后,没有发现1850年之前迁来定居的例子。 因此,中国朝鲜族的历史应从19世纪后半期算起,而19世纪前半期朝鲜族的迁入,皆应视朝鲜移民史或中朝关系史。[编辑本段] 【民族历史】 早期迁徙 从19世纪中叶开始,陆续有较多的朝鲜人从朝鲜半岛迁入,这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来源。由于当时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压迫,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同汉族、满族等人民杂居共处。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清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下来,据统计,18 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朝鲜族聚居乡。清光绪七年(1881)延边地区朝鲜族已达1万多人。1883年在集安、临江、新宾等县的朝鲜族居民已有3.7万多人。同一时期,乌苏里江沿岸一带也移入为数不少的朝鲜族农户。 民族融合 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更便于朝鲜农民大批移入东北地区定居。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蒙古语言研究方向) 一、专业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主要研究方向有: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少数民族文献研究, 已成为国内外规模最大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研究中心。1981年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博士授权学科专业审批中,我校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壮侗语族语言文学、苗瑶语族语言文学专业、蒙古语族语言文学、突厥语族语言文学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83年获得了藏缅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1986年获得了其他语族语言文学(朝鲜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1997年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各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1995年该专业被确立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2001年设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该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本专业研究领域涉及汉藏、阿尔泰、南岛、南亚、印欧等五大语系的80多种语言和30多种文字, 50多个民族的文学和文献学, 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学科的特有学术平台和综合比较研究及群体优势和鲜明的民族学科特色。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蒙古语言文学专业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是我校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第一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审批,我校获得了蒙古语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开始招收蒙古族民间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1997年学科专业调整后,蒙古语族语言文学和其他语族语言文学专业合并改称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专业。我专业是中央民族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之一,名师云集、人材辈出。 二、培养目标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朝鲜族 朝鲜族又称高丽族,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的朝鲜、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其余散居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一、朝鲜族的民族概况 朝鲜族,东亚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韩国称为韩民族)的主体民族,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现在绝大多数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生产的大米洁白、油性大,营养丰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貂皮、鹿茸,被誉为“东北三宝”。朝鲜族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开始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纸币贰角的正面图案就是土家族和朝鲜族。 朝鲜族是一个高度独立文化的民族,有语言文字和极其丰富多彩的传统。 二、朝鲜族的民族历史 朝鲜族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民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朝鲜族为抗击日寇和解放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早期迁徙 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1677年,清朝为保护其民族发祥地,将包括长白山区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实施了封禁令,持续近200多年。不过,公元1700年之后一些不堪朝鲜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自然灾害的朝鲜人仍然携家眷、牵牛马而潜居中国东北谋生。特别是1869年朝鲜北部遭受大灾难,一些苦难的朝鲜农民越过鸭绿江和图们江来到中国,在两江沿岸一带开垦。但此时迁入人数还不很多,大多数春来秋去,居住尚不稳定。19世纪50~60年代,清政府对入境的朝鲜农民尚采取封禁政策。后来改行招民开垦政策。1881年在吉林设置荒务局,在南岗(珲春)、延吉、东沟等地设置招垦局,招募移民,凡应募移入者,均为中国臣民。日俄对东北的争夺战争使摇摇欲坠的清廷意识到人烟稀少对东北边疆防卫的巨大不利影响,于是正式彻底废除了延续200多年的封禁令。1885年清政府将图们江北岸长约700里、宽约50里的地区划为朝鲜族农民专垦区,使更多朝鲜人进入东北。 随着日本在朝鲜侵略的加剧,大批居民为寻找生路,不顾朝鲜政府禁令,纷纷徙入中国东北边疆地区定居。据统计,1870年在鸭绿江北岸一带已有28个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论中国民族与民族关系 内容提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所说的和谐社会,是56个民族共同参与的。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关键字:分布特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民族平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一.地域辽阔,人口稀少。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以上,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总面积为160多万平方公里,西藏自治区120多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118万平方公里,仅这三个总面积加起来占了全国总面边境积的40%以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内蒙古大兴安岭盛产的落叶松闻名全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地区被成为“热带植物之宫”。更是内蒙古草原闻名世界,为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的和太平原素有“塞上谷仓”之称,宁夏回族自治区更有“塞上江南”的美誉。三。多诶与边疆和国防战略要地。我国幅员辽阔,路上边境线长达2.2万多公里。在漫长的路地边防线上,几乎都住着少数民族,十七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展贸易合作加强和邻国友好往来的前沿阵地。 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开端时期。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隋唐时期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发展时期。汉代以后,中国虽然经历了三百余年的分裂时期,但这期间。各民族相互融合、相互吸收,在历史上曾经强盛兴旺的匈奴、鲜卑、氐、羌、契丹、女真等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了汉文化,其中一部分人融入到汉族中。到了隋唐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上,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与吐蕃、突厥等民族的交往更加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意识形态。 元明清三代是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确立时期,全国所有的民族地区,都置于中央直接派官的管辖之下,形成了在中央直接管辖下的形省与特别政区并存的行政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此时,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和稳定的边界,而且形成了稳定而明确的在统一中国范围内,根据不同民族、文化、历史、地理特点,以不同政策、法令行使管辖的行政制度。各民族对统一的中国的认同观念进一步增强,确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多元一体格局。 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体现在一下几点: 一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 二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 三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在古代的民族关系中,有民族斗争的一面;也有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一面。民族斗争毕竟不是经常发生,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却是年年月月天天都在

全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

全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 路艳霞 北京日报2008.2.2 (9) 历经半个世纪调查和撰写,40多种语言首次公布,中国首部盘点民族语言专著《中国的语言》近日出版 中国幅员辽阔,共有56个民族,历来被世界公认为拥有语言资源的富矿,语言工作者因此被国外同行煞是羡慕。经过几代学者的艰辛努力,最近,中国第一部大型语言国情学术专著《中国的语言》面世,它第一次面向世界公布中国语言的整体状况:中国56个民族有129种语言。 从学者的个人田野调查、口问笔录,到归纳整理,反复核对;从一个个具体语言的描写研究,再到129种语言的综合集成,129种语言的盘点,历经半个世纪之久。 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分概论、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南亚语、印欧语、混合语等7编,360万字,共有90多位学者参与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已有10位学者先后过世。该书所展示的129种语言中,有五分之一是专为本书撰写的,40多种语言为第一次公布,其中相当部分语言已经濒危或正在走向濒危,个别语言在研究资料公布之际,已经完全失去交际功能。不过,就在该书编辑结束后,学者又发现了5种少数民族语言,北京大学教授陈保亚和其他专家因此认为,我国语言的种类还会增加。 一个民族好几种语言 作为外行人,每当看到129这个数字总会惊讶,为什么56个民族会有129种语言? 《中国的语言》主编孙宏开教授说,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基本上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少民族还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有一些少数民族除了使用母语以外,还使用另外一种或几种语言。像蒙古族主要使用蒙古语,但云南的蒙古族还使用卡卓语,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图瓦语;景颇族主要使用景颇语,但部分景颇族还使用载瓦、浪速、波拉、勒期等语言;回族一般都使用汉语,但海南省三亚附近的回族使用回辉语,青海省尖扎县部分地区的回族使用康家语等。有的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母语,像西藏的珞巴族分别使用博嘎尔语、苏龙语、义都语、崩汝语等;云南的怒族使用怒苏语、柔若语、阿侬语等。 汉族的语言不止汉语 很少有人知道,汉族作为人数最多的民族,虽说主要使用汉语,但还有一些汉族人在说临高语、标话、村语、茶洞语。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专家解释说,有一些讲少数民族语言的居民,在民族识别的过程中,他们自报的是汉族,一直延续到现在。比如说,海南岛临高县有五十多万的临高人,他们自己报的是汉族,但是使用的语言却是少数民族语言,它跟侗台语族的语言比较接近,如与壮族、布依族、傣族、毛南族、水族等等民族使用的语言比较接近,属于同一个语族。再比如,广东省的怀集县,在这个县有一部分汉族,这七万多人自称是“标”人,但是他们讲的语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在学术界,这种语言叫标话。 空白语言是如何发现的 一直到今天,语言学家仍然无法回答除汉语以外我国究竟有多少种少数民族语言。发现一种空白语言,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发现一个新大陆。 “多数空白语言是在进行大语种调查时偶然发现的,有目的地去发现、调查空白语言,要在分布如此广阔的地区普遍调查小语种,好似大海捞针。我们的办法是发动所有开展少数民族语言实地调查的学者,有机会在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地区调查研究时,通过各种方式对有差异的民族语言进行地毯式的排查、访问、记录和分析。”孙宏开说。

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

从方言认同、民族语言认同到共通语认同 日期:2008-05-05 作者:周振鹤来源:文汇报 ■周振鹤 本文试图以一些中国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语言认同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核心,语言的变迁意味着文化的变迁,语言认同实际上就是文化的认同。故德国语言学家威廉·洪堡有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从时间的维度上看,中国历史十分悠久,其间有多次民族融合的事例,有边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多次过程,因此出现了民族语言的认同问题。另一方面,从空间的维度看,各民族语言中的方言,尤其是汉语方言分歧颇大,方言的认同成为民族内部族群认同的一个标尺。这两方面的问题牵涉面甚广,本应敷衍成一篇较长的文字,限以时间,只作提纲挈领的叙述,虽篇幅不长,但力图面面俱到。 一、语言认同作为文化认同的尺度 1、鲜卑族的汉语认同 北魏孝文帝文化认同政策:迁都、禁胡服,改姓氏,倡通婚,定门第,死葬洛阳,至禁止三十岁以下鲜卑人讲鲜卑语。这一政策的长期后果即是,唐中期以后,鲜卑族已经不见于史册。民族语言的消亡造成民族文化的消亡,以至于整个民族的消亡。 2、汉族对鲜卑语的功利认同 北魏分裂为东西魏,东魏又为北齐所取代。北齐的统治者高氏家族,是鲜卑化了的汉人,反北魏政策而行之,鲜卑语在北齐恢复其重要地位,以至北齐治下的汉族为功利目的鼓励子弟学习鲜卑语,以服事北齐贵族。 3、鲜卑语与汉语的双认同: 尽管如此,北齐的汉语仍是主要的使用语言,也就是仍然占统治地位。即使是齐高祖高欢也不得不重视华言。《北齐书·刘昂传》载:高祖“每申令三军,常鲜卑语,昂若在列,则为华言。”最后是军事上落后文化上先进的北周打败了北齐,统一了北部中国。继承北周的隋统一了全中国。鲜卑语无立足之地,遂至消亡。 二、清代以前“国语”认同的失败:统治民族语言让位于被统治阶级语言 1、“国语”定义: 在清代与清代以前,国语指统治阶级的语言。在北魏指鲜卑语,在辽指契丹语,在金代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内涵与中华民族精神>教案 一、【课程标准】: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中华民族的内涵;中华民族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运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中华民族的特点 2.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四、【教学方法】: 材料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课堂讨论法、讲授法、 五、【新课教学】: 一、中华民族的内涵 1、内涵: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文化、社会、共同利益等方面密切结合、相互交融的多民族共同体。 2、体现:(1)、中华民族各成员具有共同的民族认同 (2)、中华民族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合作探究: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点? ①)“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都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服饰文化展示) ②)“一体”是指我国各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形成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民族复合体。 ③)“多元“以”一体“为前提,是国家和民族统一条件下的”多元“;既有中华民族整体的同一性,又有各兄弟民族平等存在、各具特点的差异性。 (3)、中华民族内部不同层次的认同相互协调(高层次和基层次认同不排斥) 过渡:既然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总称,那么中华民族发展到现在,维系这56个民族发展的纽带是什么呢? 二、中华民族精神 探究活动:1、什么是民族精神?2、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3面对困难和灾难时, 社会各界的行动体现怎样的精神?你知道有哪些精神,这些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结论: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精华。 2、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反映中华民族利益和进步观念,是中华民族赖以生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钟进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钟进文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考博参考书- 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每年招收博士生19人,下设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李锦芳的汉藏语系语言;钟进文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二、招生专业、人数及考试科目 招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专业备注 招生导师(或 导师组)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 钟进文 中国少数民族 文学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17语言学理论、文学 理论(二选一)③3021汉藏语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选 拟招收普通计划生1人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 招生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本专业备注 招生导师 (或导师组) 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导师备注 钟进文 中国少数民 族文学研究①1001英语或1002俄语或1003日语②2017语言学理论、 文学理论(二选一)③3021汉藏语概论/中国少数民族文 学(选 拟招收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1人 骨干计划考生的定向生源省区:新 疆、其它类、青海、云南、贵州 三、参考书目(推荐)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

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八九叁,二肆壹,二二陆,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阅读大量的paper,读哪一些、怎么去读、读完之后应该怎么做,这些也会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分数。 第二,专题信息汇总整理。每一位考生在复习专业课的最后阶段都应当进行专题总结,专题的来源一方面是度历年真题考点的针对性遴选,另一方面是导师研究课题。最后一方面是专业前沿问题。每一个专题都应当建立详尽的知识体系,做到专题知识点全覆盖。 第三,专业真题及解析。专业课的试题都是论述题,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强。一般每门专业课都有有三道大题,考试时间各3小时,一般会有十几页答题纸。考生在专业课复习中仅仅有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配合对真题最权威最正统的解析,两相印证才能够把握导师出题的重点、范围以及更加偏重哪一类的答案。 第四,导师的信息。导师的著作、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近期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另外就是为研究生们上课所用的课件笔记和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初复试出题的考察重点。同时这些信息也是我们选择导师的时候的参照依据,当然选择导师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还应当考虑到导师的研究水平、课题能力、对待学生的态度和福利等等。 第五,时事热点话题分析。博士生导师在选择博士的时候会一般都会偏重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热点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初试和复试中都有体现。近几年的真题中都会有联系实际的热点分析。所以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就应单多阅读一些本专业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权威的期刊上面“大牛们”都在关心、探讨什么话题,以及一些时事热点问题能不能运用本专业的知识来加以解释解决。 五、中央民族大学考博英语复习指导 中央民族大学大学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题型有如下: Part1:听力,15分钟,15分。共3篇短文,15小题。(有些年份不考)。 Part2:阅读理解,50分钟,45分。共6篇短文,30小题。 Part3:完型填空,30分钟,10分。共20小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