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目录:

背景

一、董事长简介:

二、蒙牛中小企业融资历程:

三、蒙牛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四、蒙牛中小企业融资意义:

五、案例分析点评

背景:蒙牛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产品。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集团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1999年-2002年间,总资产从1000多万增长到近10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排名中排名第四位。截至2007年底,蒙牛总资产76亿元,员工规模达3万人,市值超过250亿港币。

一、董事长简介

牛根生,蒙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共党员,生于1954年1月。牛根生从事乳业近30年,曾担任伊利副总裁,1999年被迫离开伊利后创立蒙牛。牛根生带领蒙牛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并成功借力资本市场,创造了中国企业成长第一速度--“蒙牛速度”。

二、蒙牛中小企业融资历程

2001年,蒙牛集团销售收入约7.3亿元。为了寻求更快发展,蒙牛集团需要更多资金,牛根生开始与国内外投资者接触,欲借力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002年初股东会董事会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到香港二板上市。然而由于流动性比较差,机构投资者不敢兴趣,造成融资困难。

2004年6月蒙牛集团上市前,牛根生先后引入两轮投资。

三、蒙牛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3.1 投资者选择

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既可以选择战略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财务投资者。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战略投资者往往是相关产业内的知名公司,其对目标企业的投资出发点,更多在于自身产业的战略布局而非单纯的金融利益,比如法国达能对杭州娃哈哈的投资即属于战略投资。而财务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资金投资回报率,所以它们一般不会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决策。

基于经营决策权掌控方面的考虑,牛根生决定引入财务投资者而不是战略投资者。

3.2 对赌协议

投资者一方面想获得更大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想最大程度地降低投资风险。在与投资方的谈判博弈中,牛根生将信心更多地寄托在蒙牛的高速成长上。双方签订了对赌协议,规定,2003年-2006年,蒙牛业绩复合年增长率不得低于50%。如果达不到该预期,蒙牛管理团队支付投资方7800万股上市公司股份;反之,投资方奖励蒙牛管理团队相应股份。

四、蒙牛中小企业融资意义

4.1 高速发展

蒙牛集团上市前累计引入投资达6123万美元,这些资金有力地推动了蒙牛集团的高速发展。蒙牛集团2002年收入16.69亿元,2003年则达到40.72亿元,收入增幅显著。

4.2 管理规范

摩根等投资者除了为蒙牛带来实现高速发展所不可或缺的资金外,还为蒙牛引入更加规范的管理体系。摩根等投资者的全球品牌效应和关系资源,也为蒙牛集团的国际化战略注入了更多活力。

4.3 双赢合作

投资者与被投资企业之间是一种利益相关,蒙牛借外来资本实现了自身的高速增长,迅速成为国内乳业巨头,而投资者也因投资蒙牛获得了超额回报。蒙牛上市后,投资者在股票市场公开出售所持有的蒙牛股份,最终退出了对蒙牛的管理。

五、案例分析点评

从结果来看,蒙牛集团与摩根等投资方的这一合作双方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虽然事后很多分析人士认为摩根等对蒙牛集团的对赌条款设计得过于苛刻。但龙耀资本分析,在2002年恶劣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下,蒙牛集团能够与国际顶级资本达成合作,实属不易,其遭遇倒也在情理之中。所幸,蒙牛集团成功了!而这一事件也被认做中国民营企业与国际资本合作的经典案例。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这时,风险注资还未开始,壳公司架构搭建已经完成,壳公司的结构和预计注资完成后的股权结构如下图。 这样设置壳公司结构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避税,一方面是为蒙牛将来上市做准备 ②风险投资的进入 2002年9月24日,在完成了壳公司结构搭建后,风险投资正式开始。 第一步,股本结构准备: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扩大股本1亿倍,即从原来的1美元扩大到1亿美元,共计1亿股,并将股本分为A类股5200股和B类股99999994800股。其中,A类股每股拥有十票投票权,B类股每股拥有一票投票权,另外规定了AB类股票的分红权,中国乳业同时规定,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原先持有的1000股为A类股。这些关于投票权和分红权的规定为双方之后的对赌协议提供了条件。 第二步,注资过程开始: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三家风险投资机构以530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7332705美元、5500000美元、3141007美元,认购了中国乳业公司32685股、10372股、5923股的B类股票,合并持有B类股票48980股。三家金融机构总计为中国乳业开曼公司注入资金2597.3712万美元。 第三步,注入蒙牛公司资产:中国乳业将得到的全部资金以增资的方式,转移给毛里求斯公司,毛里求斯公司使用这笔资金(2597.3712万美元)购入内蒙古蒙牛66.7%的股份。中国乳业是毛里求斯公司的母公司,因此,中国乳业间接成为了蒙牛乳业最大的股东 第四步,股权分配,金牛公司与银牛公司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合计持有A类股票5102股。第一轮注资后,蒙牛股份的股权结构如下

(完整word版)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蒙牛企业案例分析 ●组长:金凡楣 0607060122 (企业组织文化分析及案例、 组织文化、环境、战略部分文档制作) ●小组成员:王利 0607060120 李雪瑞 0607060135 (案 例描述) 张泽英 0607060130 (企业环境分析) 温哲 0607060121(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万嘉阳 0607060118 (企业社会责任观分析) 张丹 0607060129 (企业职能分析) 案例描述: “天苍苍,野芒芒,风吹草低见牛羊”,就在内蒙这快天然优质且人均拥

有奶量和牛奶增长进展居全国第一的牧场上,牛根生以1000万元注册资本于1999年1月成立了这个中国民营企业巨头——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简称“蒙牛乳业”。 成立之初,企业面临着无工厂、无奶源、无市场,以及“伊利”的重重压力。牛根生进行大胆的作法,以注册资本300万元打广告,雇佣工人,为合作方出人才,出标准,出管理,出技术,出品牌,进军了牛奶市场。为避开与当时乳业老大“伊利”的冲突,他们做出了:凡是伊利等大企业有奶站的地方蒙牛不建立奶站;凡是非奶站的牛奶蒙牛不收;凡是跟伊利收购价格标准不一致的蒙牛不收。并且于2000年提出“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把标杆定为伊利,随后又在呼和浩特市的红色路牌上打上“蒙牛乳业,创内蒙古第二品牌”和“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争气”。有的广告牌还写着“千里草原腾起伊力、兴发、蒙牛乳业”。借这两个内蒙无人不知的大企业的“势”出自己的“名”,使伊利降低“敌意”。2000年9月~2001年12月,他们推出《为内蒙古喝彩,中国乳都》的公益广告,在3000多幅灯箱广告中,推出“我们共同的品牌——中国乳都,呼和浩特”。在成长的过程中,蒙牛从未错过每一次商机。2005年的“超级女生”,更让蒙牛走进大家视野,并使蒙牛酸酸乳销售额比同年增长了2.7倍。神五升天,蒙牛打出“航天员专用奶”,在中央电视台争做广告。蒙牛1999年4400万的销售额排名1116,而到2002年,就进入乳业排名第四,销售额直迈21亿。这些成就取决于他们得天独厚的资源与管理。在成员之间8大元老均来自伊利,90%的中层干部也来自伊利。干部们在乳业平均工作年限都在五年以上。2003年,以牛根生任院长成立企业商学院。要求每位新员工接受一周全封闭入职培训,灌输企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第一次作业: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杨帆1201212159,汪乙戈1201212088,孔团有1201211927, 陈磊1201211831,谭清1201212077,陈天鹏1201211835 1、创业的初始资金来源何处?为什么? 牛根生和他的创业伙伴跑遍全国,费劲艰辛筹措到了900万元。这些钱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和信任,所以说这也相当于自己的钱。 创业期,创业者依托的更多是创意、技术专利和人脉,而这些创业者认为宝贵的东西,其价值很难像固定资产一样度量。企业实力小,没有固定资产,就很难从银行等传统资金渠道获得融资。凭借一纸创业计划书,创业者的领导力、管理能力、市场前景等都不明确,投资风险极高,所以创业者基本都是靠亲朋好友筹得创业资金的。 2、蒙牛引入风险投资时的估值大约是多少?可能的估值方法是什么?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过程中要考虑到一些定性的因素,传统的财务分析只提供估值参考和确定公司估值的可能范围。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被广泛应用的有以下几种估值方法: (1)可比公司法:首先要挑选与非上市公司同行业可比或可参照的上市公司,以同类公司的股价与财务数据为依据,计算出主要财务比率,然后用这些比率作为市场价格乘数来推断目标公司的价值,比如P/E(市盈率,价格/利润)、P/S法(价格/销售额)。目前在国内的风险投资(VC)市场,P/E法是比较常见的估值方法。 (2)可比交易法:挑选与初创公司同行业、在估值前一段合适时期被投资、并购的公司,基于融资或并购交易的定价依据作为参考,从中获取有用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求出一些相应的融资价格乘数,据此评估目标公司。 (3)现金流折现:这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过预测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资本成本,对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进行贴现,公司价值即为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4)资产法:资产法是假设一个谨慎的投资者不会支付超过与目标公司同样效用的资产的收购成本。比如中海油竞购尤尼科,根据其石油储量对公司进行估值。 蒙牛2001年税后净利润3344万元,2002年为7786万元。3家投资机构投入资金约合人民币2.1亿元,间接获得大陆蒙牛60.4%的股权,对蒙牛的估值为3.5亿元。其测算方法

蒙牛案例分析(1)

财务战略分析 ——蒙牛案例分析一、公司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奶类产品系列,现已在全国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二、蒙牛发展路线 ?1999年:蒙牛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埋下基石 ?1999年8月:股份制改造,增资到1398万元,10个发起人,进入快速成长期 ?2001年:从内蒙古走向全国 ?2002年:进军香港市场 ?2003年:借力航天,行业领跑 ?2004年:踏上世界牛“寻梦”之路 ?2005年:勇于追求,实现“乳都”梦想 ?2006年:获得国际乳业大奖,开启中国牛奶爱心行动 ?2007年:多元合作,200亿领军乳业 ?2008年:牛奶安全,取信于民 ?2009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 成立仅仅8年多的蒙牛,销售收入就从1999年的119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第2位,其中,超高温瞬间灭菌牛奶、液态奶、冰淇淋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并成为中国牛奶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三、蒙牛集团财务战略简介 (一)蒙牛的融资 1.蒙牛第一次融资 面世不到半年,资金成为蒙牛发展的巨大瓶颈。与此同时,蒙牛开始了向民间资本融资,并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非法集资”风波。1999年8月18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398万元,法定代表人牛根生,发起人共10位。 2002年蒙牛将绣球抛向风险资本。2002年10和2003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分两次向其注入了约5亿元资金。 2002年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开曼群岛公司)注入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 2003年10月三家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的海外母公司注入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蒙牛第二次融资 到2003年,蒙牛上市已经水到渠成,丰硕的果实等待着收获。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了。本次共发售3.5亿股,股价3.925元。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这笔资金将通过增资大陆蒙牛的方式注入。 不断地筹资使蒙牛的资金流超越了“环绕速度”,从而成功使企业避免了面临困境、险境、绝境乃至死境的局面。 (二)蒙牛的投资 1.虚拟联合 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蒙牛搞“虚拟联合”,与中科院联合,开发产品,塑造品牌;与中间商联合,开辟全国大市场。 后来蒙牛将“虚拟联合”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作“体外循环”,把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作“社会办企业”,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正式稿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叶长燮 2010-12-9 一、 宏观背景、乳业的状况 图1城镇居民基本情况 ■从图1可知,城镇居民的收入和食品支出在不断增加,并且消费结构不断由低档商品向中高档发展。2003年我国人均GDP 一举突破1000美元大关,2006年则越过了2000美元的关口,2008年,我国人均GDP 突破了3000美元,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 超过3000美元的时候,其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将出现加速发展,而产业结构、消费类型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图2牛奶人均消费量对比 图3奶类人均年消费量 ■从图2可知,200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仅7.2公斤,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不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远远低于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是发展中国家的20%。然而,滞后中蕴藏着发展的潜力。当前我国乳制品业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难得的机遇之中。从图3可知,世界人均年消费奶类93公斤,而我国只有7.2公斤,我国的人均消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4,在180个国家的排名中排在100位之后。从图2、图3对比可知,就固态、液态奶而言,液态牛奶更具有市场潜力。(事实是,蒙牛起来后,占据了液态奶市场第一,20.8%,而固态奶类制品由伊利长期占据第一。) 20 40 60 80 100 世界人均亚洲人均中 国人均

图4奶牛的生产和消费 图5蒙牛成立初的乳业企业状况 ■从图4可知,乳品生产仍然满足不了消费市场的需求,市场未来发展潜力非常大。从图5也可以看出,乳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从图5中看出,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有接近1/3的乳业企业亏损)。 二、蒙牛简介 1999年,在中国乳业老大伊利当了10年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被开除了。他东拼西筹了900万,成立蒙牛,蒙牛最初的启动资金来自至爱亲朋,承载着亲情、友情和信任。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但是包括牛根生在内的10位创业者有5位是来自伊利,可谓经验丰富、往绩彪炳。牛根生团队对乳品行业的运营规律有着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他们拥有广泛的人脉关系和可资利用的市场渠道。蒙牛在第一个年头剩下的3个半月就实现了3730万元的销售收入。2000年是2.467亿元,2001年升至 7.24亿元、2002年再升至16.687亿元,2003年跃过40亿元! 仅仅5年,蒙牛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截至2009年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仍以28%的年增长率在不断成长。 三、蒙牛融资背景 2002年已驶入快车道的蒙牛对资金十分渴求,要开拓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链条,在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蒙牛风险投资案例分析 小组成员:许倩倩 何佳飞 田琳琳 王萍萍 翟利娟 胡娟 孙飞

一﹑蒙牛简介 牛根生,生于1954年。从1992年开始,担任内蒙古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到1998年底被内蒙古伊利集团免去生产经营副总裁一职,随后,自立门户,创办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兼总裁职务。蒙牛集团在3年内销售额增长50倍、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4位。在2001年,蒙牛股份有限公司刚起步,还未进行过大规模融资。作为零售行业,蒙牛急需提升其生产能力、铺开其物流链来占领市场,对资金有大量需求,而这些资金主要通过融资市场来取得。蒙牛选择了引入风险投资者,计划在企业取得一定的成长后,再到主板上市。对蒙牛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有三家,为摩根士丹利(美国),英联(英国),鼎晖投资(中国)。 二﹑投资背景 国际风投公司在退出了互联网等高科技领域后,把目光逐渐转向了风险较低的行业,其中餐饮食品企业由于发展前景好、风险较低而被看好。1999年成立之初,蒙牛的营业额只有3700万元。在国际的大背景下,摩根等投行进入了蒙牛使其近10年快速发展,仅2008年上半年蒙牛的营业额即达到137亿元,其中仅2002年蒙牛的销售额就增长了20倍。截至2005年底,主营业务收入由0.37亿元增加到108亿元,年均递增158%;年度纳税额由100万元增加到4.87亿元,年均递增180%;净利润由53万元增加到4.56亿元,年均递增208%;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 三、风险投资实施过程 1.第一轮投资计划实施 2002年12月,摩根士丹利公司、北京鼎晖创业投资中心和英联投资有限公司,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注资蒙牛26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16亿元),获得了蒙牛乳业49%的股权。这个注资的过程,可分为壳公司结构的搭建、风险投资的进入和对赌协议的签订三个过程。 ①壳公司结构的搭建 2002年6月5日,在摩根斯坦利等三家跨国公司的帮助下,蒙牛在境外注册了几家壳公司:中国乳业控股公司作为将来上市的主体壳公司,MS Dairy 、CDH、CIC3家壳公司分别作为3家风险投资方持股的代表公司,这四家公司均位于开曼。另注册有金牛乳业、银牛乳业,分别作为蒙牛管理层和蒙牛相关人士(供应商等)持股的代表公司。金牛、银牛均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另外还注册了毛里求斯公司,作为连接中国乳业控股(上市主体)和蒙牛乳业(实质资产)的壳公司。三家风险投资机构将分别通过MS Dairy 、CDH、CIC3家壳公司间接持有中国乳业控股的股份,而蒙牛则将通过持有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的股份来间接拥有中国乳业的控股权。 这几家壳公司的初步股权结构和注册资本如下: 中国乳业控股公司注册股本1000股,注资1美元,每股面值0.001美元。 金牛乳业公司和银牛乳业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此时,金牛乳业和银牛乳业分别以分别以0.5美元购得中国乳业控股公司50%的股份,即合计100%控股。毛里求斯公司100%的股权都由中国乳业控股开曼公司持有。

蒙牛案例分析

蒙牛案例分析 一、公司简介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奶类产品系列,现已在全国15 个省市区建立生产基地20 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奶品、奶酪五大系列200 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覆盖国内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加拿大、蒙古、东南亚及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二、蒙牛发展路线 ?1999年:蒙牛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埋下基石 ?1999年8月:股份制改造,增资到1398万元,10个发起人,进入快速成长期 ?2001年:从内蒙古走向全国 ?2002年:进军香港市场 ?2003年:借力航天,行业领跑 ?2004年:踏上世界牛“寻梦”之路 ?2005年:勇于追求,实现“乳都”梦想 ?2006年:获得国际乳业大奖,开启中国牛奶爱心行动 ?2007年:多元合作,200亿领军乳业 ?2008年:牛奶安全,取信于民 ?2009年:跻身世界乳业20强 成立仅仅10年多的蒙牛,销售收入就从1999年的119位上升到了2007年的第2位,其中,超高温瞬间灭菌牛奶、液态奶、冰淇淋销量均居全国第一,并成为中国牛奶出口量最大的企业。 蒙牛集团销售收入(单位:亿元) 三、蒙牛集团财务战略简介

(一)蒙牛的融资 1.蒙牛第一次融资 面世不到半年,资金成为蒙牛发展的巨大瓶颈。与此同时,蒙牛开始了向民间资本融资,并经历了一场有惊无险的“非法集资”风波。1999年8月18日,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398万元,法定代表人牛根生,发起人共10位。 2002年蒙牛将绣球抛向风险资本。2002年10和2003年10月,摩根、英联、鼎辉分两次向其注入了约5亿元资金。 2002年摩根、英联、鼎辉三家国际投资机构联手向蒙牛的境外母公司(开曼群岛公司)注入259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约2.1亿),同时取得49%的股权。 2003年10月三家投资机构再次向蒙牛的海外母公司注入352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9亿元。 2.蒙牛第二次融资 到2003年,蒙牛上市已经水到渠成,丰硕的果实等待着收获。2004年6月蒙牛股票在香港持牌上市了。本次共发售3.5亿股,股价3.925元。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冻结资金280亿港元。这笔资金将通过增资大陆蒙牛的方式注入。 不断地筹资使蒙牛的资金流超越了“环绕速度”,从而成功使企业避免了面临困境、险境、绝境乃至死境的局面。 (二)蒙牛的投资 1.虚拟联合 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蒙牛搞“虚拟联合”,与中科院联合,开发产品,塑造品牌;与中间商联合,开辟全国大市场。 后来蒙牛将“虚拟联合”渗透到企业运营的各个方面。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把传统的“体内循环”变作“体外循环”,把传统的“企业办社会”变作“社会办企业”,整合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2.财务资源向营销及产品质量倾斜 四、蒙牛集团财务战略的评价与分析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融资 案例分析 --企业融资报告 GROUP ONE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目录 蒙牛乳业简介...................................................................... ............................................ 4 (一) 创 建 ..................................................................... ............................................. 4 (二) 发展历 程 ..................................................................... ...................................... 4 (三) 技术投 入 ..................................................................... ...................................... 5 (四) 价格策 略 ..................................................................... ...................................... 5 (五) 营销渠 道 ..................................................................... ...................................... 6 乳品产业分析...................................................................... ............................................ 7 (一) 发展道 路 .....................................................................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蒙牛私募股权投资上市案例分析 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登陆香港股市,公开发售亿股,在香港获得206倍的超额认购率,一次性冻结资金283亿港元,共募集资金亿港元,全面摊薄市盈率达19倍。尽管如此,蒙牛携手境外资本的发展路径也仍是毁誉参半。 一、案例简述 (一)蒙牛为何选择PE融资 据蒙牛介绍,他们在创立企业之初就想建立一家股份制公司,然后上市。除了早期通过原始投资者投资一些资金之外,蒙牛在私募之前基本上没有大规模的融资,如果要抓住乳业的快速发展机会,在全国铺建生产和销售网络,蒙牛对资金有极大的需求。 他们也尝试过民间融资。不过国内一家知名公司来考察后,对蒙牛团队说他们一定要求51%的控股权,对此蒙牛不答应;另一家大企业本来准备要投,但被蒙牛的竞争对手给劝住了;还有一家上市公司对蒙牛本来有投资意向,结果又因为它的第一把手突然被调走而把这事搁下了。 2002年初,蒙牛的股东会、董事会均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上香港二板。为什么不能上主板因为当时蒙牛发展历史较短、规模小,不符合上主板的条件。这时,摩根士丹利与鼎晖(私募基金)找到蒙牛,要求与蒙牛团队见面。见了面之后,摩根等提出来,劝其不要去香港二板上市。众所周知,香港二板除了极少数公司以外,流通性不好,机构投资者一般都不感兴趣,企业再融资非常困难。摩根与鼎晖劝牛根生团队应该引入私募投资者,资金到位,帮助企业成长与规范化,大到一定程度了就直接上香港主板。 (二)外资进入蒙牛进程

2002年6月5日,摩根士丹利在开曼注册了两家壳公司:China Dairy Holdings 和其全资子公司MS Dairy Holdings,第一家作为未来回收自己对蒙牛投资资金的帐户公司,第二家作为对蒙牛进行投资的股东公司。 2002年9月23日,蒙牛在英属维京群岛(BVI)注册了两家新公司:Jinniu Milk Industry Ltd.(金牛公司)和Yinniu Milk Industry Ltd.(银牛公司),两家公司注册股本5万股,注册资金5万美元,每股面值1美元。 2002年9月24日,China Dairy Holdings扩大法定股本1亿倍,并开始对外发售股份,股份从1000股扩大为1000亿股,分为一股十票投票权的A类股5200股和一股一票投票权的B类股,并规定原来的1000股旧股算作A类股份,包含于5200股A类股份之内。 2002年10月17日,“金牛”与“银牛”以1美元/股的价格,分别投资1134美元、2968美元认购了1134股和2968股的A类股票,加上以前各自持有的500股旧股,“金牛”与“银牛” Dairy Holdings提供了现金万美元(注:2002年税后利润7786万元乘以8倍市盈率得出当时“蒙牛股份”的总价值应该是亿元,亿乘以1/3得亿元即万美元)。China Dairy Holdings其余A类股票和B类股则未发行。 2003年9月19日,“金牛”、“银牛”分别将所持有的开曼群岛公司1634股(500股开曼群岛公司最初成立时“金牛”所持股份,加上1134股管理层于首次增资前认购的股份)、3468股(同上的500股,加上2968股)A类股票转换成16340股、34680股B类股票,管理层股东在开曼群岛公司中所占有的股权比例与其投票权终于一致,均为51%。(注:(16340+34680)/48680=51%:49%,但未转换前股份数量比例却是%:%(即5102:48680))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融资案例分析目录: 背景 一、董事长简介: 二、蒙牛中小企业融资历程: 三、蒙牛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四、蒙牛中小企业融资意义: 五、案例分析点评

背景:蒙牛集团是中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拥有液态奶、冰淇淋、奶品等产品。蒙牛集团成立于1999年1月,集团总部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1999年-2002年间,总资产从1000多万增长到近10亿元,在全国乳制品企业排名中排名第四位。截至2007年底,蒙牛总资产76亿元,员工规模达3万人,市值超过250亿港币。 一、董事长简介 牛根生,蒙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中共党员,生于1954年1月。牛根生从事乳业近30年,曾担任伊利副总裁,1999年被迫离开伊利后创立蒙牛。牛根生带领蒙牛在“一无工厂,二无奶源,三无市场”的困境下,开拓进取,并成功借力资本市场,创造了中国企业成长第一速度--“蒙牛速度”。 二、蒙牛中小企业融资历程 2001年,蒙牛集团销售收入约7.3亿元。为了寻求更快发展,蒙牛集团需要更多资金,牛根生开始与国内外投资者接触,欲借力资本市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002年初股东会董事会同意在法国巴黎百富勤的辅导下到香港二板上市。然而由于流动性比较差,机构投资者不敢兴趣,造成融资困难。 2004年6月蒙牛集团上市前,牛根生先后引入两轮投资。 三、蒙牛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3.1 投资者选择 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既可以选择战略投资者,也可以选择财务投资者。二者的不同点在于,战略投资者往往是相关产业内的知名公司,其对目标企业的投资出发点,更多在于自身产业的战略布局而非单纯的金融利益,比如法国达能对杭州娃哈哈的投资即属于战略投资。而财务投资者更多考虑的是资金投资回报率,所以它们一般不会参与企业的具体经营决策。 基于经营决策权掌控方面的考虑,牛根生决定引入财务投资者而不是战略投资者。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班级:2015级财务管理2班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美娟、赛、高贵枝、雅婷、倩楠、天元

蒙牛并购雅士利案例分析 班级:2015级财务管理2班 小组组号: 小组成员:美娟、赛、高贵枝、雅婷、倩楠、天元 一、案例背景 (一)案例简介 2013年6月18日,中国蒙牛乳业(O2319.HK)(简称“蒙牛乳业”)与雅士利国际控股(O123O.HK)(简称“雅士利”)联合宣布,蒙牛乳业向雅士利所有股东发出收购要约,并获得控股股东氏国际投资(简称“氏国际”)和第二大股东凯雷 亚洲基金全资子公司CA Dairy Holdings(简称“ CA Dairy”)接受要约的不可撤销承诺,承诺出售合计约75.3%的股权。 本次交易金额为12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98亿元),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为该交易提供全部融资。蒙牛此前刚宣布以25亿元收购现代牧业26.92%股权, 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雅士利的股东将可就每股股票获得以下两种选择:(1)每 股3.50港币的现金;⑵每股2.82港币的现金加上0.68股蒙牛国际的股票。氏国际承诺接受“现金加蒙牛国际股票”的方案。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乳业最大规模的一次并购,也是蒙牛乳业在奶粉领域发力的重要信号。两大乳业巨头联手后,将通过资源整合与互补,利用双方在产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加快高端奶粉行业整体升级的速度。 (二)并购双方介绍 并购方一-牛乳业:蒙牛乳业始建于1999年8月,创始人牛根生,企业声誉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遭受重挫,2009年中粮入主,创业元老相继退出。 被并购方一-士利:创办于1983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领导企业,旗下完达山和施恩两大品牌广受消费者认同。 (三)并购信息对比

蒙牛融资案例

蒙牛公司香港上市资本运作研究[1] 摘 要 2004年的蒙牛乳业香港上市是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和西方风险投资机构合作与博弈的经典之作,除了红筹上市的必要步骤之外,整个过程中还使用了西方资本市场中常用的运作方式,不但当时为人津津乐道,它的余波至今仍是许多人追踪的方向和研究的内容。本文以蒙牛乳业选择在香港上市前后的资本运作行为为主线,从税收结构筹划、员工持股信托和对赌协议等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这三种资本方式为蒙牛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在避税地注册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重要议题,员工持股信托在国内虽然不多见,但是在美国已经成为逐渐代替员工持股的一种新型激励方式,最后的对赌协议为蒙牛上市的整个过程添上了一抹传奇的色彩,事实上这种外部激励方式早已在国外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运作中已经被频繁的使用了。本文评价了这些运作方式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可行性,旨在探寻蒙牛公司上市资本运作的经济意义,希望能够为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资本运作,税收结构筹划,员工持股信托,对赌协议 引言 中国的融资体系长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直接融资偏低,资本市场发育不足,政策环节速度缓慢,往往不能满足伴随经济增长日益扩大的企业融资需要。为了谋求长远的发展,海外上市逐渐成为一些企业谋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1992年底中国证监会的成立开启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序幕,从最早的青岛啤酒在香港挂牌上市距今已有15年的历史。国内企业主要在香港、新加坡和美国三地上市,上市的方式主要有直接IPO,买壳上市,造壳上市,可转换证券上市模式和存托凭证上市模式五种,以食品/能源/农业、制造业与通讯/IT,金融/房地产等大型公司为主。 与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上市几乎在同一时间是海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逐鹿中国市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风险投资基金由IDG(国际数据集团)于1993年创立,之后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政策的一步步放松,不少国际知名的私墓基金都陆续涌入,它们参与投资并最终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中国企业的总市值超过千亿美元。“海外曲线IPO”,首先是境内企业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或购买壳公司,接着将境内资产或权益注入壳公司,最后再以壳公司名义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筹资。由于大陆在西方被称为“红色中国”,所以海外投资者便习惯将上述过程称为红筹上市。 海外曲线IPO还有很多好处。首先,它可以绕开国内严格的资本与外汇管制;其次,通过收购、注资、换股,境内企业股权为海外公司所控制,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享受相应优惠待遇;第三,也是对于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来说最有意义的一点——通过海外上市公司可实现所持股份的全流通,并可在离岸注册地简便地办理有关股权转让退出等资本运作,使得股权运作更为方便。同时,境外公司累积盈余可以无限制地保留。盛大、蒙牛、百度、携程网、分众传媒、新东方等一大批民营企业正是看中了红筹上市的诸多好处,纷纷选择了这条上市之路。 蒙牛公司具体的上市过程和结构变化 [1] 本案例选自<公司财务案例>一书

基于蒙牛的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资本运营和资产经营——基于蒙牛的案例分析 蒙牛集团是时任伊利集团生产经营副总裁的牛根生1999年出走后建立起来的一家小企业,经过很短的时间就高速成长为国内乳业巨头,产品覆盖除台湾省外的所有地区,值得称道的是打开了对内地奶有偏见的香港市场,与可口可乐等名列超市十大品牌之一。 蒙牛的发展战略 蒙牛集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成功,自有其不寻常之处。牛根生与其他几名决策者当年都是伊利的骨干,在市场开拓和企业管理上有优势,而当时许多奶企经营陷入窘境,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牛根生提出了“先做市场,再做工厂”一方面可以利用其他奶企的产能,另一方面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市场开拓。回想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大量的代工厂在为外企挣得更多利润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并拉动了就业,实现了大增长下的小增长,使中国广大地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蒙牛也创造了这种双赢的局面。当年蒙牛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又面临伊利的打压,在这样困难的环境下靠自己薄弱胡资金解决“三无”难以想象,当然随后蒙牛发展势头迅猛,靠这样的分散生产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明智之举。 蒙牛采用独家经销模式,避免经销商之间恶性竞争,既保护了经销商的利益又维护了自己的品牌价值。经销商有了利益,蒙牛对其的控制也更加有效,例如在“非典”期间,牛奶销售火爆,蒙牛就做出了不许经销商趁势涨价,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也得到了品牌价值的提升。 蒙牛的营销战略 蒙牛在营销战略上也有突出特色,“中国乳都”、“争创内蒙古第二品牌”、“非典”时期的公益营销、“航天员专用牛奶”、香港上市、“超级女生”还有最近网上反响强烈的《乐动青春》音乐剧。这里面不仅有一般的广告造势,也有借助公益的事件营销,有娱乐节目的赞助,也有自制微电影里面无所不在的对品牌内涵的挖掘。对比许多国外广告,蒙牛并不刻意追求标新立异,让人不知所云,而是脚踏实地,既把握当下受众的特点,又捕捉未来发展的趋势。不仅关注知名度更突出其核心优势优质奶源,你会发现蒙牛的成功来自于敢于花钱而不浪费,勇于开拓但不掉以轻心。抢占一线城市,保持主流地位,从而带动二、三线城市的销售。狭路相逢勇者胜,蒙牛不缺乏勇气,也因此有机会成为胜者。 蒙牛的竞争战略 从伊利出来独立设厂后,蒙牛为了能更好的发展自己打消对手的戒心,极力避免与伊利等大厂家在奶源、市场等方面的利益冲突。打出争创内蒙古第二,向伊利学习等口号。但丝毫没有放慢前进的脚步。直到后来香港上市和引进机构投资者使自己立足更稳之后,就不再甘居其后,而开足马力开拓市场。试想当时蒙牛若不自量力,极力想抢占一切机会,在强大对手的打压下,一定会举步维艰。 蒙牛的品牌战略 蒙牛注重品牌建设。从刚起步时借伊利、中国乳都提升知名度,到引进机构投资者和香港上市提升国际影响力;从广告语的策划和多类型产品的设计,做专业牛奶,为每款蒙牛牛奶注入其独特的内涵,蒙牛未来星,酸酸乳,新养道其贴近目标群顾客的品牌造势和宣传,都赢得了市场业绩的回报。蒙牛特仑苏牛奶在高端消费者市场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也是蒙牛利润的有力保证,再加上蒙牛现代牧业的优质奶源正不断建设,需要高端牛奶来承受其较高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企业融资报告 GROUP ONE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目录 蒙牛乳业简介 (4) (一) 创建 (4) (二) 发展历程 (4) (三) 技术投入 (5) (四) 价格策略 (5) (五) 营销渠道 (6) 乳品产业分析 (7) (一) 发展道路 (7) (二) 规模 (7) (三) 发展潜力 (7) (四) 进出口情况 (7) 与国内主要竞争者比较 (8) (一) 市场占有比较 (8) (二) 竞争者竞争力对比 (12) (三) 营销创新 (13) 蒙牛乳业财务状况分析 (14) (一) 赢利能力指标分析 (14) (二) 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15) (三) 负债和偿债能力分析 (15) (四) 资产流动性指标分析 (16) (五) 风险分解分析 (16) (六) 蒙牛乳业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17) 融资计划 (18) (一) 第一次融资计划 (18)

(二) 第二轮融资计划 (19) 独特的激励机制 (20) (一) 蒙牛乳业控制权转移的股权激励机制设计 (20) (二) 与业绩相关的奖惩机制设计 (20) (三) 激励性股权结构设计 (20) (四) 公司权益计划设计 (21) 蒙牛股份资本运作成功启示 (21) 前景展望 (21) (一)未来3至5年的规划 (22) (二)未来新产品的分布图 (22) (三)潜在的客户群体潜在的市场前景 (22)

蒙牛乳业简介 (一)创建 蒙牛集团是一家经营以乳制品为主的民营上市企业,创建于1999年8月,其前身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牛根生是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伊利集团前副总裁.蒙牛集团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员工万余人。 (二)发展历程 “先建市场,后建工厂” 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公司成立之初董事会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 当时,比照"哑铃型企业"的说法,蒙牛把这种"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研发与销售在内,生产加工在外)的企业组织形式,称作"杠铃型"。1999年底,蒙牛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自此由"虚"转"实"。 建立“全球样板工厂” 1999年底,蒙牛总部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2000年底,二期工程投入使用;2002年底,三期工程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均定位于"国内顶尖、国际领先"。其中三期工程,是目前全球放置生产线数量最多、日处理鲜奶能力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单体车间,被世界上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瑞典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2003年底,四期工程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蒙牛生产基地在自治区境内以总部呼和浩特为轴心,向西延伸,进入包头、巴盟等地区;向东延伸,进入兴安盟、通辽等地区;向外省延伸,进入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河南、兰州、新疆、浙江、黑龙江等地区。 目前,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 智力整合财力,充分利用资本运作和社会资源扩大蒙牛规模 通过经济杠杆的调控,蒙牛整合了大量社会资源。目前,参与公司原料、产品等运输的1000多辆运货车、奶罐车、冷藏车,及奶站配套设施,近15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合计总价值近10亿元,通过当地政府及公司的动员和组织,均由社会投资完成。 2002年,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公司、鼎晖投资同时投资蒙牛,2003年,再次注资。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乳制

蒙牛融资案例解析

蒙牛融资历程:红筹上市+对赌协议 1.红筹上市 国内资本市场对民企融资有诸多限制。民企掌控人,以个人名义在开曼群岛、维京、百慕大等离岸中心,设立壳公司,吸引境外创业或风险投资基金进行融资,并收购境内企业的资产或股权。在境内企业业务规模达到境外交易所上市要求后,再以境外壳公司名义达到曲线境外上市的目的。由于其主营业务依然在中国大陆,这类公司就称作红筹上市公司,它们的股票称作红筹股。 如何实现百慕大公司控股境内ABC公司? →股权置换:即百慕大公司与ABC公司换股。过程中不发生现金交易关系。(股权置换,就是公司控股股东,与战略伙伴之间交叉持股,建立利益关联。通常不涉及控股权的变更,其目的通常在于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合作伙伴。) →现金收购净资产/资产收购:如企业在境外能获得足够外汇,可以通过百慕大公司以现汇收购境内ABC公司50%以上净资产,达致控股目的。 →合资方式,即外商百慕大公司投人现汇,与境内ABC组建合资公司,百慕大公司持大股。 →合并报表,将利润和业绩注人百慕大公司。通过以上第3点操作,百慕大公司实现控股ABC公司后,原ABC公司相应比例的利润、权益则通过会计并报注人百慕大公司。例如,原ABC公司利润1亿元,重组后百慕大公司控股80%,便有8000万元(I亿元的80%)利润并人上市公司—百慕大公司,以实现上市。 →关注外商投资政策。主要考虑两个方面: ①如果重组结果是境内外资企业总投资超过3000万美元,则必须报商务部审批,可能会延长上市时间。解决方法是:可以把该公司砍成两块,每块总投资均在3000万美元以下。②国家《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如果ABC公司业务属于该政策中所界定的限制类或禁止类,则ABC公司不得由外商控股。解决方法是:将受限制业务砍在上市公司之外。ICP业务(Internet Communication Provider,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不允许外商控股的,故新浪网将之留在上市业务之外。 “离岸”的含义是指:投资人的公司注册在离岸管辖区,但投资人不用亲临当地,其业务运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开展。例如,在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贸易公司,但其贸易业务可以在中国与美洲之间进行。 著名的离岸管辖区有许多是前英属殖民地,因此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英国的司法体系。 离岸辖区一般都有以下特点:①政治稳定。离岸公司多用作保护财产,如果注册当地的政府不稳定,公司的财产如存款等就可能被没收或国有化。②银行及商业活动资料受法律严密保护。③大多数的离岸公司均无外汇及资本流通的管制。④免境外来源所得税、或税率极低。某些离岸辖区政府的主要收入,是来自容许外国人设立公司所收的牌照费及规费。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

S .. . .. 蒙牛融资 案例分析 --企业融资报告 GROUP ONE

蒙牛融资案例分析目录

蒙牛乳业简介 (一)创建 蒙牛集团是一家经营以乳制品为主的民营上市企业,创建于1999年8月,其前身是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牛根生是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伊利集团前副总裁.蒙牛集团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盛乐经济园区,前后四期工程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员工万余人。 (二)发展历程 ●“先建市场,后建工厂” 1999年蒙牛创立之时,面临的是"三无状态":一无奶源,二无工厂,三无市场。公司成立之初董事会确定了"先建市场,后建工厂"的战略。通过虚拟联合,蒙牛投入品牌、管理、技术、配方,与区内外8家乳品企业合作。 当时,比照"哑铃型企业"的说法,蒙牛把这种"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研发与销售在内,生产加工在外)的企业组织形式,称作"杠铃型"。1999年底,蒙牛建起了自己的工厂,自此由"虚"转"实"。 ●建立“全球样板工厂” 1999年底,蒙牛总部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2000年底,二期工程投入使用;2002年底,三期工程投入使用。全部工程均定位于"国内顶尖、国际领先"。其中三期工程,是目前全球放置生产线数量最多、日处理鲜奶能力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单体车间,被世界上最大的牛奶设备制造商瑞典利乐公司列为"全球样板工厂"。2003年底,四期工程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蒙牛生产基地在自治区境内以总部呼和浩特为轴心,向西延伸,进入包头、巴盟等地区;向东延伸,进入兴安盟、通辽等地区;向外省延伸,进入北京、天津、山西、山东、湖北、河南、兰州、新疆、浙江、黑龙江等地区。 目前,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开发的产品有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及奶片等系列100多个品种。 ●智力整合财力,充分利用资本运作和社会资源扩大蒙牛规模 通过经济杠杆的调控,蒙牛整合了大量社会资源。目前,参与公司原料、产品等运输的1000多辆运货车、奶罐车、冷藏车,及奶站配套设施,近15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合计总价值近10亿元,通过当地政府及公司的动员和组织,均由社会投资完成。 2002年,摩根士丹利、英联投资公司、鼎晖投资同时投资蒙牛,2003年,再次注资。04年6月10日,蒙牛正式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乳

融资案例分析附答案

1.某地自来水厂项目 案例背景:某地的自来水厂项目是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立项的第三个BOT试点项目,也是我国城市供水设施建设中首例采用BOT方式兴建的试点项目。项目建设规模含80万吨/日的取水工程,40万立方米/日净水厂工程,27千米输水管道工程。特性经营期不超过18年(含建设期),由法国水务和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组成的联合投标体中标。 项目合同结构:在该水厂BOT项目融资过程中,项目公司主要通过提供各种合同作为项目担保。在该项目中,项目公司主要取得了以下合同: 特许权协议:项目公司与所在地政府签订此协议,以明确项目公司据以融资、设计、建 设项目设施,运营和维护水厂,并将项目设施移交给该厂所在地政府或其他指定人。 购水协议:由项目公司和该地政府指定授权的市自来水公司签订,用以规定自来水总公司的购水和付费,以及项目公司按照购水协议规定的标准净水质量提供40万立方米/日净水的义务。 交钥匙合同:由项目公司与总成本欧尚签订,用以规定购买设备及项目承建等内容。 融资文件:项目公司与格贷款人就项目的债务融资部分签订的协议。 保险协议:由于该水厂BOT项目结构、合同结构比较复杂,从而增加了风险分担安排的难度。 请问.(1)请分析该项目的项目融资结构,并画出融资结构图。 (2)分析该项目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以及各自的利益及其可能的风险。 ?成都市政府:减少债务负担和财政压力,吸引外资,引进新技术。 ?发起人(股东):降低风险,稳定回收投资,进行利润分红。 ?债权人:获取贷款利息,实现有限追索。 ?项目公司:能够正常运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市自来水公司:通过净水销售获取利润。 ?建筑承包人:获得建筑工程价款。 ?保险商:分担风险,取得保险费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