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胃癌治疗整理

胃癌治疗整理

胃癌治疗整理
胃癌治疗整理

胃癌临床治疗概况整理

目录

1. 概况 (1)

2.胃癌靶向治疗 (2)

2.1. HER2靶点与曲妥珠单抗 (2)

2. 2 VEGF 靶点与相关靶向药物 (3)

2. 3 EGFR 靶点与西妥昔单抗 (3)

2. 5 mTOR靶点与依维莫司 (4)

2.3 胃癌靶向治疗小结 (5)

3. 胃癌化疗 (5)

3.1 胃癌的化疗 (5)

3.2 胃癌化疗小结 (6)

参考文献 (7)

1.概况

胃癌是世界第四大常见类型的癌症(934 000 例新病例,占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8.6%),是全球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 每年死亡人数达70 万)1。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发病率最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2012 年数据统计,世界上每年有一百万新发的胃癌病例,超过40% 的病例就发生在中国2。目前由于筛查手段的限制,我国大部分胃癌患者初次诊

断就已经处于进展期。因此,胃癌的研究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2.胃癌靶向治疗

目前化疗是晚期/转移胃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是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仍较短(8~11 个月),因此,寻找更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是胃癌的重要研究方向。尽管胃癌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通过对胃癌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过程中分子生物机制的研究,胃癌相关的分子靶点就产生了。目前主要研究靶点有HER2、VEGF、EGFR和C-MET 等。

2009年ToGA研究的成功宣告胃癌治疗进入分子靶向时代,ToGA试验是一个在胃癌的靶向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III期临床试验,首次将患者延长至1年以上,大大提高了进展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3。目前已经完成胃癌靶向药物Ⅲ期临床研究的药物有曲妥珠单抗、雷莫卢单抗、阿帕替尼。

2.1. HER2靶点与曲妥珠单抗

HER-2 是目前临床意义最明确、应用最广泛的靶点。HER2 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但缺乏特异性配体,是一种原癌基因通过17 号染色体ERBB2 编码4。HER2 在许多组织中,包括乳腺癌、胃肠道、肾脏和心脏中表达。它通过与肿瘤细胞增殖,凋亡,粘附,迁移而导致肿瘤发生的关键驱动因素。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是针对HER-2 的完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抗体5,美国FDA 批准用于HER-2 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曲妥珠单抗为首个被推荐应用于胃癌临床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结合HER2 受体的胞外域,使受体裂解而产生堵塞,抑制二聚化,同时诱导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ADCC) 而发挥作用,还可增加受体的内吞作用并通过抗血管生成而产生影响。

ToGA 研究3是奠定曲妥珠单抗在HER-2 高表达胃癌人群治疗地位的里程碑式的研究。该研究发现,相对于XP 方案(5-FU/卡培他滨+ 顺铂)的11.2 个月,联用曲妥珠单抗后患者的OS 延长到13.8 个月,患者生存期首次超过了1 年。尤其是IHC3+或IHC2+/FISH+亚组,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组的mOS 长达16.0 个月,mPFS 提高到7.6 个月,客观缓解率提高到51.3%,均较单纯化疗组显著提高。曲妥珠单抗是首个在胃癌治疗中获得阳性结果的单抗,但遗憾的是,HER-2 扩增在胃癌中的比例仅占10%~15%;在预后最差的弥漫性胃癌中只占2%~10%6,临床实用价值有限。另外,针对HER-1 和HER-2 两个靶点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拉帕替尼却未能复制曲妥珠单抗的成功7。在一项纳入HER-2 阳性的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LOGIC 研究中,XELOX 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拉帕替尼后mOS 为12.2 个月,与单纯化疗组的10.5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于HER-2 靶点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尚需进一步探索。

2. 2 VEGF 靶点与相关靶向药物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的调节是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多种组织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VEGF 家族成员主要包括VEGF-A、VEGF-B、VEGF-C、VEGF-D,各个成员还有许多异构体,VEGFR 主要包括VEGFR1、VEGFR2 及VEGFR3。其中,VEGF-A与VEGFR2 是调节血管生成、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键分子8。VEGF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促进上皮细胞的存活、分化、迁移和增加血管通透性。

目前进入临床应用或研究阶段的VEGF(R)抑制剂主要包括靶向VEGF 的贝伐珠单抗、阿柏西普(Afilibercept);靶向于VEGFR 的大分子雷莫芦单抗(Ramucirumab)及胞内小分子TKI 尼达尼布、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瑞戈非尼、阿西替尼、阿帕替尼等。其中,在晚期胃癌中生存获益的仅有雷莫芦单抗、阿帕替尼、瑞戈非尼等药物。

雷莫卢单抗(Ramucirumab) 是针对VEGFR-2 的大分子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以优先审评产品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的批准上市,且收入2015 年NCCN 临床实践指南作为晚期胃癌二线治疗方案。雷莫芦单抗是完全人源化的IgG1 单克隆抗体,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胞外结构域,从而阻断VEGFR-2 及其配体间的相互作用,抑制新生血管生成,进而阻断肿瘤细胞血液供应,导致肿瘤细胞凋亡。雷莫芦单抗在二线治疗的两个Ⅲ期研究中,无论是单药(REGARD 研究9)还是联合紫杉醇(RAINBOW 研究10)OS 均较对照组显著获益。

贝伐珠单抗是美国FDA 批准的第一个抗血管生成药物,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非小细胞肺非鳞癌、膀胱癌等晚期恶性肿瘤11。一项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Ⅲ期临床试验研究AVAGAST 显示,XP 方案联合贝伐珠单抗将OS 从单纯XP 方案化疗的10.1 个月提高到12.1 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

阿帕替尼(Apatinib)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Apatinib,艾坦)是新一代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VEGFR-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治疗晚期胃癌的小分子口服靶向药物,可选择性抑制VEGFR-2 的酪氨酸激酶,也轻度抑制c-Kit 和c-Src 酪氨酸激酶13。其主要作用机制是竞争性结合该受体胞内酪氨酸ATP 结合位点,高度选择性地抑制VEGFR-2 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结合后的信号传导,从而强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2. 3 EGFR 靶点与西妥昔单抗

EGFR (HER1)是肿瘤组织中普遍高表达的一个蛋白家族,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同时具有配体结合能力和酪氨酸激酶活性。EGFR 被激活后,通过将信号传递到细胞核内,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转移以及肿瘤新生血管形成。EGFR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非癌的

胃黏膜组织中几乎检测不到,因此,针对EGFR 的靶向治疗可以阻断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浸润、转移而达到治疗胃癌得目的。

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是一种针对EGFR的IgG1人鼠嵌合型单克隆抗体,,竞争性阻断EGF 和其他配体结合,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14。在晚期结直肠癌的靶向治

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胃癌一线治疗中,EXPAND 研究15报道了西妥昔单抗联合XP 方案(卡培他滨+顺铂)与单用XP 方案的疗效,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组mPFS 和mOS 低于XP 方案组。另一个针对EGFR 的帕尼单抗的REAL-3 研究16亦得到类似结果。而国内对于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胃癌的小样本临床研究中发现,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但仍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以上几项临床试验说明,至少在晚期胃癌中,EGFR不是合适的靶点,其原因可能是胃癌的高度异质性干扰,导致在未经选择人群中的相应靶向治疗一再失败。

2. 5 mTOR靶点与依维莫司

mTOR是是一种苏/丝氨酸蛋白激酶,是EGFR 下游信号通路的一个肿瘤蛋白,通过它的下游蛋白激酶PI3K/Akt的关键信号传导途径,可以调节细胞生长、增殖、代谢和血管生成17。

mTOR的行为直接导致mTORC1 的两个主要下游目标:激活核糖体蛋白S6 激酶1(S6K1)和抑制翻译抑制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 的磷酸化。S6K1上几个部位S6蛋白质的40s核糖体亚基磷酸化,包括丝氨酸235 /236 和丝氨酸244 /240,从而加速蛋白质的合成。而这种过度激活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它能够加速细胞周期,减少细胞凋亡、并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

依维莫司( everolimus) (RAD001) 是抑制mTOR 的一种新型的大环内酯衍生物。依维莫司通过P13K/Akt /mTOR 途径来发挥功效,依维莫司抑制mTOR 使S6K1 和4EBP1 磷酸化的能力,在肿瘤细胞中从而诱导G0 /G1 期和抑制细胞周期的传播17。

mTOR的TKI 依维莫司在晚期乳腺癌及肾癌中疗效确切,也在第II 期临床试验中发现依维莫司对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有强劲效能,但在晚期胃癌三线治疗患者进行的Ⅲ期GRANITE-1 研究中,依维莫司并未较安慰剂显示出显著的生存获益18。

表2 胃癌靶向治疗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

2.3 胃癌靶向治疗小结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化疗疗效仍不理想,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根据对胃癌靶点的研究,各种胃癌靶向药物相继问世,有关胃癌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数逐年增多,但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胃癌患者的研究大多未获得成功,多数靶向药物在进行Ⅱ期、Ⅲ期临床研究中,并未获得较好的疗效。目前只有曲妥珠单抗、雷莫卢单抗和阿帕替尼完成胃癌靶向药物Ⅲ期临床研究而获准治疗胃癌患者,原因可能是由于胃癌的发生发展与多种信号通路有关,因此对于胃癌的发病机制及发生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

3.胃癌化疗

3.1 胃癌的化疗

在晚期胃癌患者中,对于局部复发或出现消化道梗阻等外科急症者,可考虑选择二次切除、放射治疗、介入治疗、造瘘引流、营养管置入等局部姑息性治疗措施,以控制局部病灶发展、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对于已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胃癌,全身化疗仍然是“基石”性的治疗手段。氟尿嘧啶、铂类、紫杉类、伊立替康及蒽环类药物是五大基本药物。目前,晚期胃癌一线化疗方案主要包括两药和三药方案。两药方案即氟尿嘧啶类联合铂类为主的CF 方案,包括氟尿嘧啶的口服制剂卡培他滨(XP方案)或替吉奥(SP方案),铂类可以是顺铂或奥沙利铂(OX 或OS 方案)22-24。三药方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上述两药基础上添加紫杉类药物(DCF、DOF、DOX 方案)23或蒽环类药物(ECF25及其衍生方案EOF、ECX、EOX25)组成;另一类是伊立替康、亚叶酸钙及氟尿嘧啶组成的FOLFIRI方案26。Guimbaud 等27的French Intergroup Study研究比较了ECX 方案与FOLFIRI 方案一线治疗晚期胃癌或食管胃交界腺癌的长期疗效,发现FOLFIRI 组的中位至进展时间(mTTF)显著长于ECX 组,而中位无病进展期(mPFS)和中位总生存期(mOS)两组无显著差异。基于该研究结果,NCCN 指南(2015.V2 版)推荐FOLFIRI 作为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此外,根据患者的

耐受情况,还可选择有效药物的搭配,如紫杉类药物联合顺铂(DP方案)、卡铂(PC 方案)、奥沙利铂(DO方案)或卡培他滨(DX方案)、替吉奥(DS 方案)等,以及伊立替康与上述铂类或氟尿嘧啶口服药物联合方案。见表1。

表1 晚期胃癌一线化疗的重要研究及常用方案

二线及以上化疗方面,仍然是上述有效方案或药物的组合。排除一线使用药物,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进行选择,包括紫杉类药物、伊立替康、铂类药物、蒽环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单药或组合。目前,晚期胃癌单纯化疗mPFS 为4~6个月,而mOS小于12 个月,疗效不容乐观22-26,29。因此,化疗虽然是晚期胃癌内科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但其疗效已达瓶颈期,亟需探索更好的治疗方式。

3.2 胃癌化疗小结

化疗仍是晚期胃癌治疗的基础,基石性地位不可替代,但受到胃癌高度异质性的干扰,其疗效已进入瓶颈期。随着胃癌分子分型及发病机制研究不断进展,胃癌治疗也逐渐进入靶向治疗、精准医疗及免疫治疗的新时代。对于晚期胃癌患者,在充分利用NGS 技术进行精准诊断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上述治疗策略进行分层或联合治疗,有可能实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获得最大的生存受益。从理论机制和目前的研究趋势来看,精准治疗(包括篮子研究和雨伞研究)和免疫治疗是晚期胃癌领域最有可能获突破的临床研究方向,有可能实现晚期胃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Kim, K.M.et al.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testing in gastric cancer:

recommendations of an Asia-Pacific task force. Asia Pac J Clin Oncol10, 297-307 (2014).

2. Liang, Y.Z., Fang, T.Y., Xu, H.G. & Zhuo, Z.Q. Expression of CD44v6 and Livin in gastric cancer

tissue. Chin Med J (Engl)125, 3161-5 (2012).

3. Bang, Y.J. et al. Trastu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versus chemotherapy alone

for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cancer (ToGA): a phase 3,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376, 687-97 (2010).

4. Chen, C.T. et al. MET activation mediates resistance to lapatinib inhibition of HER2-amplified

gastric cancer cells. Mol Cancer Ther11, 660-9 (2012).

5. Boku, N. HER2-positive gastric cancer. Gastric Cancer17, 1-12 (2014).

6. Tanner, M. et al. Amplification of HER-2 in gastric carcinoma: association with Topoisomerase

IIalpha gene amplification, intestinal type, poor prognosis and sensitivity to trastuzumab. Ann Oncol16, 273-8 (2005).

7. Hecht, J.R.et https://www.docsj.com/doc/8b4876732.html,patinib in Combination With Capecitabine Plus Oxaliplatin in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Positive Advanced or Metastatic Gastric, Esophageal, or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TRIO-013/LOGiC--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J Clin Oncol34, 443-51 (2016).

8. Vempati, P., Popel, A.S. & Mac Gabhann, F. Extracellular regulation of VEGF: isoforms,

proteolysis, and vascular patterning. Cytokine Growth Factor Rev25, 1-19 (2014).

9. Fuchs, C.S.et al.Ramucirumab monotherapy for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REGARD): an international, randomised, multicentre,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383, 31-39 (2014).

10. Wilke, H.et al.Ramucirumab plus paclitaxel versus placebo plus paclitaxel in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RAINBOW): a double-blind, randomised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15, 1224-35 (2014).

11. Hurwitz, H.et al.Bevacizumab plus irinotecan, fluorouracil, and leucovorin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350, 2335-42 (2004).

12. Ohtsu, A.et al.Bevacizumab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study. J Clin Oncol29, 3968-76 (2011).

13. 秦叔逵,李进. 阿帕替尼治疗胃癌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临床肿瘤学杂志20, 841-847

(2015).

14. Imai, K. & Takaoka, A. Comparing antibody and small-molecule therapies for cancer. Nat Rev

Cancer6, 714-27 (2006).

15. Lordick, F.et al.Capecitabine and cisplatin with or without cetuximab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EXPAND):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14, 490-499 (2013).

16. Waddell, T. et al. Epirubicin, oxaliplatin, and capecitabine with or without panitumumab for

patients with previously untreated advanced oesophagogastric cancer (REAL3):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Oncology14, 481-489 (2013).

17. Park, J.H.et al.Successful control of heavily pretreated metastatic gastric cancer with the

mTOR inhibitor everolimus (RAD001) in a patient with PIK3CA mutation and pS6 overexpression. BMC Cancer15, 119 (2015).

18. Ohtsu, A.et al.Everolimus for previously 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esults of th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hase III GRANITE-1 study. J Clin Oncol31, 3935-43 (2013).

19. Satoh, T. et al. Lapatinib plus paclitaxel versus paclitaxel alone in the second-line treatment of

HER2-amplifie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n Asian populations: TyTAN--a 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J Clin Oncol32, 2039-49 (2014).

20. Li, J. et al.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I Trial of Apatinib in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Refractor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J Clin Oncol34, 1448-54 (2016).

21. Pavlakis, N. et al. Regorafe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NTEGRATE): A

Multinational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II Trial. J Clin Oncol34, 2728-35 (2016).

22. Ajani, J.A.et al.Multicenter phase III comparison of cisplatin/S-1 with cisplatin/infusional

fluorouracil in advanced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study: the FLAGS trial. J Clin Oncol28, 1547-53 (2010).

23. Van Cutsem, E.et al.Phase III study of docetaxel and cisplatin plus fluorouracil compared

with cisplatin and fluorouracil as first-line 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eport of the V325 Study Group. J Clin Oncol24, 4991-7 (2006).

24. Kang, Y.K.et al.Capecitabine/cisplatin versus 5-fluorouracil/cisplatin as first-l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sed phase III noninferiority trial. Ann Oncol 20, 666-73 (2009).

25. Cunningham, D.et al.Capecitabine and oxaliplatin for advanced esophagogastric cancer. N

Engl J Med358, 36-46 (2008).

26. Dank, M.et al.Randomized phase III study comparing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and folinic acid to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 in chemotherapy 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or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nn Oncol19, 1450-7 (2008).

27. Guimbaud, R.et al.Prospective, randomized, multicenter, phase III study of fluorouracil,

leucovorin, and irinotecan versus epirubicin, cisplatin, and capecitabine in advance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 French intergroup (Federation Francophone de Cancerologie Digestive, Federation Nationale des Centres de Lutte Contre le Cancer, and Groupe Cooperateur Multidisciplinaire en Oncologie) study. J Clin Oncol32, 3520-6 (2014).

28. Koizumi, W. et al. Addition of docetaxel to S-1 without platinum prolongs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randomized study (START). J Cancer Res Clin Oncol140, 319-28 (2014).

29. Vanhoefer, U.et al.Final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phase III trial of sequential high-dose

methotrexate, fluorouracil, and doxorubicin versus etoposide, leucovorin, and fluorouracil versus infusional fluorouracil and cisplatin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 trial of the 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 Cooperative Group. J Clin Oncol18, 2648-57 (2000).

第4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更新

2014 年第 4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更新要旨 【摘要】2010 年第 3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发行以来,对胃癌外科治疗产生了巨大影响,胃癌治疗更为标准化、合理化、规范化。近年来,新的科学研究成果的问世,两次促使“指南”修订、再版。2014 年第 4 版“指南”在原来的基础上,对7 个大的问题进行了修订,引进了新的证据和标准(更新胃手术的定义;制定食管胃结合部癌<4 cm 时淋巴结清扫的暂行规定和流程图;确定Ⅰ期胃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为常规性治疗;胃镜下治疗的相关标准;化疗方案推荐度;HER2 阴性、阳性胃癌的推荐方案、流程图;M1 胃癌的手术、化疗问题以及术后随访的相关规定)。第 4 版“指南”汲取了最新的科学成就,将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概念更为科学化、精准化,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10 年10 月,第 3 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以下为“指南”)发行,极大地改变了胃癌治疗的基本理念,高级别循证医学为依据的全新治疗原则使胃癌治疗进入崭新的时代。近年,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指南”的补充、更新迫在眉睫。 2014 年 5 月,日本胃癌学会对第 3 版“指南”进行了修订并发行了第 4 版新的“指南”,将胃癌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概念更清晰、更科学化。并确定新的治疗方针,为今后的临床诊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修订、更新的要点为: (1)更新胃手术方法定义; (2)制定食管胃结合部癌长径<4cm 时淋巴结清扫的暂行规定及其流程图;(3)确定Ⅰ期胃癌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可为常规性治疗;

(4)关于胃镜下治疗,规定含未分化型成分的分化型癌,直径 <3 cm,UL(+),pT1a 适合扩大治愈切除。另外,追加组织学 muc 的处理和 UL 诊断标准;(5)设置了化疗方案的推荐度,记载了 HER2 阴性和阳性胃癌的推荐方案且制成流程图; (6)针对 M1 胃癌能切除时的治疗方针和难以适用标准化疗方案时的化疗问题,设定 7 个临床问题,予以回答和解说; (7)关于胃癌术后临床路径和随诊,制作了模板。 以下具体介绍本次更新的主要内容。 1 胃癌手术定义的更新 手术种类没有变更,仍然为全胃切除术、远端胃切除术、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胃分段切除术、胃局部切除术、非切除手术。但是,对每种类型的手术进行了明确规定。 (1)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 ,TG)含贲门(食管胃结合部)和幽门(幽门轮)的全胃切除。 (2)远端胃切除术(distal gastrectomy ,DG)含幽门的胃切除术,保留贲门,标准手术为切除胃的2/3 以上。 (3)保留幽门胃切除术(pylorus-preserving gastrectomy,PPG)保留胃上部1/3 和幽门及部分的幽门前庭部的胃切除术。 (4)近端胃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 ,PG)含贲门(食管胃结合部)的胃切除术,保留幽门。 (5)胃分段切除术(segmental gastrectomy,SG)保留贲门、幽门的胃全周性切除,适合保留幽门胃切除术者除外。

2009年胃癌诊治指南

2009年第二版 胃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制订 2009年第二版

2009年第二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成员外科: 王亚农师英强 周烨朱惠燕 傅红吴江宏赵广法杜春燕蔡宏徐宇龙子雯 内科: 李进王碧芸 印季良陈治宇 王佳蕾罗志国 朱晓东吕方芳 郭伟剑 首席专家:李进 副首席专家:王亚农 影像: 彭卫军 许玲辉 内镜: 沈俊 张召珍 放疗科:病理: 章真李桂超杜祥盛伟琪

2009年 第二版 第一部分 诊断与评估 第二部分 手 ·评估: ·病史及体检 ·血常规 ·CEA/CA19-9 ·血生化全套 ·腹部增强 CT ·盆腔增强 CT/超声(女性) ·胸部CT ·GI ·内窥镜检查(推荐超声胃镜) ·PET/CT 扫描(复发转移可能者推荐) 局限性 (M0) 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可以切除 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无法切除 身体状况差 IV 期(M1) 内 科 治 疗 根治性 手术治疗 身体状况良好, 肿瘤可以切除 身体状况差, 肿瘤无法切除 内 科 治 疗

2009年第二版 第二部分手术治疗原则 根治术前评估: 对T3-4患者,建议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或新辅助治疗。有梗阻出血倾向建议手术。腹腔镜可用于评价是否有腹膜播散情况,以决定是否适合根治性手术。手术方式: ·上1/3:(包括贲门):根据情况选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 ·中1/3:根据肿块大小和位置行近端、远端或全胃切除。 ·下1/3:(包括胃窦):首选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 ·脾脏、胰体尾及联合脏器切除:脾门淋巴结转、胰体尾及结肠受累,酌情联合脏器切除。推荐留空肠营养管。 ·建议切除的近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5cm,贲门癌食道切缘>3cm,切缘可疑者,应术中切缘冰冻病理检查。 ·切缘有3种情况: R0:切缘阴性; R1:切缘镜下阳性;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

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 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 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详细解读了2020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详情如下。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

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胃癌诊疗方案

胃癌诊疗方案 【诊断】 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等。病情进展后可出现上腹、或左上腹痛,疼痛无规律,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贫血。晚期可出现腹部包块、呕血、穿孔。 2.体检早期体检多无阳性发现,随病情进展上腹部可触及压痛。晚期可触及腹部肿物、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直肠指诊可触及直肠陷窝肿物。 3.实验室检查半数患者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大便潜血阳性。 4.辅助检查 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可发现直径<1 cm早期胃癌,纤维胃镜检查可发现直径<0.5cm早期胃癌并可进行病理诊断。CT及超声检查有助于肿瘤诊断及临床分期。 【鉴别诊断】应于胃炎、胃溃疡、胃肉瘤、胃良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通过X线气钡双重对比造影、纤维胃镜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原则】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1.手术方式 (1)胃癌根治术:胃切除范围应距肿瘤边缘>5cm,淋巴结清扫范围应超出转移淋巴结(D>N)。 (2)胃癌姑息性切除术:适用于胃癌较大,侵犯周围脏器,无法完整切除者,或远处淋巴结转移者。 (3)短路手术:肿物浸润广泛、无法切除或患者一般状况极差者,可行胃空肠吻合术。 2.化学治疗 (5-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丝裂霉素、表阿霉素等)、生物治疗、放疗等。

小草急急忙忙的返青依旧;细雨迷迷濛濛的飘洒依旧。 盈盈月下来,照亮你的山歌依旧;灿灿星升起,白杨树绿影婆娑依旧。 好风似水,不惊你安眠依旧;鸟儿呢哝,爱的春天依旧。 可我,望尽了我的花季,望尽了长长的一路落英缤纷呵!岑凯伦的绵绵春雨依旧,戴望舒的深深雨巷依旧! 漂泊的船,寻找一个温馨港口;孤寂的心,渴望一声温暖问候。 是你在我最落寞的时候,把亲切放在我左右;是你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把慰藉放在我心头。 红酥手,黄藤酒;春如旧,人空瘦。蝴蝶双飞影孤单,泪痕红浥鲛绡透!

胃癌的围手术介入治疗

胃癌的围手术介入治疗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无论是早期胃癌还是进展期胃癌,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分析说围手术介入治疗的目的是:术前介入治疗有利于手术治疗,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是新辅助化疗的重要方法;术后介入治疗可降低或预防肿瘤的复发及转移。20世纪80年代起介入治疗开始涉及胃癌治疗,已积累了不少经验。 一、围手术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拟进行手术治疗的各期患者和术后患者。 (2)禁忌证具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如恶液质、严重感染、心肝肾功能严重不良、有出血倾向者等。此外,碘过敏以及白细胞数量严重减少(少于3.0x109/L)者。 二、介入治疗化疗药物的选择 作为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的化疗,是当今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介人手段的灌注化疔同样遵循这一规律。一般而言,增殖期细胞对抗癌药敏感,非增殖期细胞对抗癌药物不敏感或轻度敏感。目前对胃癌比较有效的药物有5-FU、MMC、ADM、BCNU、DDP等。由于同一群增殖细胞并非处于同一增殖周期,因而同时应用不同作用的抗癌药物可发生协同作用而增加效果,减少癌细胞耐药性的发生,因而联合化疗代替了单剂化疗。国内大多主张以5-FU为主,辅以MMC、ADM、CDDP等3种药或4种药联合化疗,采用FCM或者FAM 方案。如对上述药物无效或者产生耐药,国内外一致认为可使用5-FU+VP-16的FE方案。至2004年,EADM、THP、羟喜树碱等也用于胃癌治疗。单纯灌注化疗效果相对欠佳,如结合栓塞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栓塞剂有碘油、明胶海绵以及可降解淀粉微球等。对于血供丰富的肿瘤可以采用“夹心面包”的方法进行治疗,即先将MMC或者ADM与碘油混合成混悬液,初步栓塞肿瘤血管,血流缓慢后再灌注化疗药物,最后再用碘油栓塞肿瘤血管或使用明胶海绵栓塞主血管。这样可以使化疗药物在肿瘤内停留时间延长,带药的碘油亦可持续释放抗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DOI: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17.01.12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诊疗模式专家共识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多学科综合治疗专业委员会 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志码:A 【关键词】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专家共识 Keywords gastric cancer;multidisciplinary team;expert consensus 目前,胃癌的治疗已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时代。外科手术仍然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除手术外,以放化疗为主的其他治疗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胃癌的治愈率[1],而对于无法接受手术的病人则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合作,可以建立合理的胃癌诊疗流程,同时也有利于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改进和完善现有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医疗效率及质量。 1胃癌MDT的意义 首先,MDT讨论可以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精准确定胃癌治疗前的临床分期,而准确的分期也是规范化治疗和判断预后的基础和前提。其次,MDT是对胃癌病人实施合理综合治疗的必要条件。最佳、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只有通过MDT讨论才能够得出。最后,MDT在胃癌病人治疗期间及阶段治疗后的随访方面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不同科室间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和转移病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同时,还有助于指导病人生活及饮食,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和随诊,从而积极改善病人的预后。 2胃癌MDT学科及人员组成 2.1胃癌MDT的学科组成包括胃肠外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放射治疗科、诊断科室(病理科、影像科、超声科、核医学科等)、内镜中心、护理部、心理学专家、营养支持及社会工作者(临终关怀)等。 2.2人员组成及资质(1)医学领域成员(核心成员):胃肠外科医师2名、肿瘤内科医师1名、消化内科医师1名、放射诊断医师1名、组织病理学医师1名、其他专业医师若干名(根据MDT需要加入),所有参与MDT讨论的医师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有独立诊断和治疗能力,并有一定学识和学术水平。(2)相关领域成员(扩张成员):临床护师1~2名和协调员1~2名。所有MDT参与人员应进行相应职能 分配,包括牵头人、讨论专家和协调员等。 3胃癌MDT材料准备 准备材料包括详细病史、体格检查、病理学活检、影像资料[超声、胃镜、CT或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主要实验室检查资料(如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指标、肿瘤标记物等)。如果是老年人或伴心、肺、肾、脑疾病的病人,需要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检查、肺功能、肾功能和头颅MRI等检查。 4不同情况胃癌MDT诊疗策略 4.1早期胃癌 4.1.1MDT讨论重点(1)是否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2)手术切除的方式及范围。(3)手术治疗中淋巴结清扫范围。 4.1.2治疗原则部分T1a及T1b期肿瘤可于经验丰富的中心行EMR及ESD[2],术前应由以内镜医师为主的MDT进行详细评估,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及合理性,避免行二次手术治疗。如果经MDT评估不适合行内镜下切除,可考虑行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部位及病理学检查情况,可行楔形切除、胃部分切除(近端或远端)、全胃切除等。在淋巴结清扫方面,根据肿瘤位置及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可选择行D1式、D1+α式或D1+β式、D2式[3-4]。 4.2可切除的局部进展期胃癌 4.2.1MDT讨论要点(1)是否行新辅助治疗。(2)手术切除方式及淋巴结清扫范围。(3)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4.2.2治疗原则目前公认的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为标准的胃切除术(远端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对于肿瘤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如横结肠、胰腺、肝脏等,经术前MDT评估后,可行联合器官切除。对于术前临床分期为T3/4N+的病例,可考虑行新辅助治疗[5]。局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建议行术后辅助化疗。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有肿瘤残留,可行术后辅助放化疗。对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进展期胃癌应积极评估围手术期风险,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综合 通信作者:苏向前,E-mail:suxiangqian2014@https://www.docsj.com/doc/8b4876732.html,;陈凛,E-mail:chenlinbj@https://www.docsj.com/doc/8b4876732.html,

进展期胃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36 中国肿瘤2002年第11卷第1期 进展期胃癌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 颜志平,王 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32) 摘要: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方法主要有动脉灌注化疗、胃动脉栓塞术、经皮动脉穿刺植入药盒术等。对于可根治切除的进展期胃癌外科术前、术后及不能根治切除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可选择相应的方法。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肿瘤病灶的改变、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的改善、肿瘤相关性抗原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副反应、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的统计学分析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分析。目前的研究表明,进展期胃癌经介入治疗后确实起到了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存质量的效果,但是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今后的研究方向在于介入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如何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以减少可能的并发症(尤其是栓塞剂的种类和量的研究)、术前与术后介入治疗的选择原则、化疗方案的选择原则及循证医学在介入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关键词:胃肿瘤;介入疗法;疗效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242(2002)01-0036-04 Abstract :T here are m an y m ethods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 ent for advanced g astric cancer such as transca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g astr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p ercutaneous p ort 2catheter s y stem im p lantation ,and so on.T he criteria for evaluatin g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al treatm ent for advanced g astric cancer includes the chan g in g of cancer foci ,am elioratin g clinical s y m p toms ,the laborator y exam ination of the tum or associated anti g ens ,p atholo g ic histolo gy ,side effects ,m edial survival ,statistical anal y sis of survival and health 2related q ualit y of life.T he recent studies show ed im p rovin g survival and q ualit y of life w ith the p 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al thera py althou g h there are still som e p roblems.T he direction of the stud y lies in the selection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 gy for g astric cancer ,decreasin g the dam a g e to health y tissue ,p reo p erative and p osto p erative intervention ,selectin g the p rotocol of chem othera py and the a pp lication of evidence 2based m edicine in interventional treatm ent for advanced g astric cancer. K e y words :s tom ach neo p lasms ;interventional treatm ent ;effect 目前国内临床治疗的胃癌患者大部分均属进展期,早期胃癌病人不到50%。进展期胃癌疗效并不理想,国内资料,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15%左右。国外资料也仅有5%~ 40%。改善进展期胃癌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已成为改善和提 高整个胃癌生存现状的重要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介入放射学涉足于胃癌的治疗领域以来,为改善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现状以及介入放射学本身的发展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2]。 1 介入治疗胃癌的方法[1] 动脉灌注化疗(intra-arterial chem othera py ,I AC 或transca- theter arterial infusion ,T AI )经股动脉穿刺送入导管,依据病 变的不同部位分别选择至胃左动脉(贲门、胃体小弯侧),胃右动脉(胃体小弯侧、胃窦),胃网膜右动脉(胃窦),经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化疗方案多采用FCM (52Fu +CDDP +M M C )、 FAM (52Fu +ADM+M M C )、FAMT X (52Fu +ADM+MT X )或E AP (V p 16+ADM+DDP ),近来也有用E ADM 、T HP 、羟基喜树碱等。 胃动脉栓塞术(g astr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G AE )一般先 行动脉化疗,然后将栓塞剂(多为超液化碘油)同化疗药物混合均匀在电视监视下缓慢经动脉注入。同时可联合明胶海绵细条栓塞动脉主干。 连续长期动脉内化学治疗灌注术(continuous lon g 2term in 2 fusion ) 即经皮动脉穿刺植入药盒术(p ercutaneous p ort 2cath - eter s y stem im p lantation )。一般多为经锁骨下动脉或股动脉穿 刺植入动脉化疗泵,导管头端置于肿瘤供血动脉内。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对肝脏等处的转移灶可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 AE )。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 对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及胆道梗阻 可采用金属内支架植入术(stents )。 2 方法的选择[1] 进展期胃癌术前介入治疗包括两层含义,①为可根治 收稿日期:2001-09-10 Evaluation on the E ffect of I 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Advanced G astric Cancer Y AN Zhi 2p in g ,WANG Pin g (A ff iliated Zhon g shan H os p ital o f Fudan Univ er sit y ,Shan g hai 200032,China )

胃癌诊治指南(权威)

胃癌诊治指南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胃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制订

第二部分手术治疗原则 ◆根治性手术 根治术前评估: 建议多学科讨论确定手术或新辅助治疗。有梗阻出血倾向建议手术。腹腔

镜可用于评价是否有腹膜播散情况,以决定是否适合根治性手术和新辅助治疗。 手术方式: ·上1/3:(包括贲门):根据情况选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 ·中1/3: 全胃切除或胃大部切除。 ·下1/3:(包括胃窦):首选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 ·脾脏、胰体尾及联合脏器切除:脾门淋巴结转移、胰体尾及结肠受累,酌情联合脏器切除。推荐留空肠营养管。 ·建议切除的近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5cm,贲门癌食道切缘>3cm,切缘可疑者,应术中切缘冰冻病理检查。 ·切缘有3种情况: R0:切缘阴性; R1:切缘镜下阳性; R2:切缘肉眼阳性。 ·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标准: 腹膜种植或远处转移 无法完全切除 肿瘤侵犯或包绕大血管

·淋巴结清扫范围推荐D2淋巴结清扫: D0: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未完成第一站淋巴结; D1: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包括相应区域第一站淋巴结; D2: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包括相应区域第一、二站淋巴结。 ◆姑息性手术 一类是患者有梗阻症状而原发灶不能切除,行胃肠道捷径或空肠造瘘手术以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另一类是探查中发现有腹盆腔种植转移灶,已丧失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而原发灶又可切除,则局部病灶的切除可消除肿瘤出血、穿孔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可减少肿瘤负荷,提高术后化疗的效果。 第三部分病理诊断原则 原发性胃癌胃切除标本的检查 ?原发性肿瘤* ?外科切缘评估? ?淋巴结评估? 原发性胃癌的组织学类型§

胃癌诊疗规范(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胃癌(Gastric Carcinoma)就是指原发于胃得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得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就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近年来随着胃镜检查得普及,早期胃癌比例逐年增高。 胃癌治疗得总体策略就是以外科为主得综合治疗,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得胃癌就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得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胃癌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得症状,随着病情得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得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返酸、恶心、呕吐、黑便等。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②胃部疼痛,如疼痛持续加重且向腰背放射,则提示可能存在胰腺与腹腔神经丛受侵。胃癌一旦穿孔,可

出现剧烈腹痛得胃穿孔症状。③恶心、呕吐,常为肿瘤引起梗阻或胃功能紊乱所致。贲门部癌可出现进行性加重得吞咽困难及反流症状,胃窦部癌引起幽门梗阻时可呕吐宿食。④出血与黑便,肿瘤侵犯血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当出血量较大时可表现为呕血及黑便。⑤其她症状如腹泻(患者因胃酸缺乏、胃排空加快)、转移灶得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贫血、水肿、发热、黄疸与恶病质。 (二)体征 一般胃癌尤其就是早期胃癌,常无明显得体征,进展期乃至晚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下列体征:①上腹部深压痛,有时伴有轻度肌抵抗感,常就是体检可获得得唯一体征。②上腹部肿块,位于幽门窦或胃体得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上腹部肿块;女性患者于下腹部扪及可推动得肿块,应考虑Krukenberg瘤得可能。③胃肠梗阻得表现:幽门梗阻时可有胃型及震水音,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狭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④腹水征,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血性腹水;⑤锁骨上淋巴结肿大;⑥直肠前窝肿物;⑦脐部肿块等。其中,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腹水征、下腹部盆腔包块、脐部肿物、直肠前窝种植结节、肠梗阻表现均为提示胃癌晚期得重要体征。因此,仔细检查这些体征,不但具有重要得诊断价值,同时也为诊治策略得制订提供了充分得临床依据。 (三)影像检查

日本第三版胃癌指南

日本胃癌分类英文第三版日本胃癌协会 2011日本胃癌协会与国际胃癌协会1 总则用大写T、H等字母表示胃癌分类和记录。字母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每个参数的疾病的范围(如T3,H1)。疾病范围不清楚时,用X表示。临床分类与病理分类依据来源于诸多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源。(见表1)。临床分类(c),是基于治疗前的评估,即关于合理手术方式的决定之前。临床分类对指导治疗方式选择及治疗方案评估是极其重要。病理分类是在临床分类的基础上,通过来源于病理检查证据的补充或修改。病理分类告知了其他治疗的制定及预后信息。对TNM分期有怀疑的地方,应该需要更先进的分类。按照以下顺序记录肿瘤组织:肿瘤定位、宏观分型、大小、组织学类型、侵犯深度、癌--基质关系渗透模式 2 胃癌的解剖范围与分期 2.1. 原发肿瘤的描述 2.1. 病变的范围及数目每一个病变需记录最大的长宽尺寸。对于多个病变,记录病变侵犯最深的T分期(或最大病变的T分期)2.1.2 肿瘤定位2.1.2.1 胃的三个区域及胃食管联合部胃的解剖:通过平分胃小弯及胃大弯三点的连线把胃分为上、中、下三个部位。对所在部位的胃癌的描述。病变超过一个部位,则以肿瘤侵犯的程度的降序并以相应字母记录,如LM或UML。如果肿瘤侵犯食管或十二指肠,分别以E或D记录。Table 1 临床与病理学分类临床病理学体格检查、影像学、内镜、腹腔镜或外科手内镜或手术切除组织的组织学;腹腔灌洗细术发现。活检、细胞学、生物化学和

生物组胞学织学胃与食管联合处上下2.0cm被定义为胃食管联合区域。此区域胃食管联合腺癌有其特有的特征,无论其组织学类型。胃食管联合部腺癌的位置用E(近端 2.0cm部分)或G(远端 2.0cm部分)描述,并记录被侵犯的首要部位,例如E(病变全在食管)、EG(食管与胃被侵犯的范围相等)、G。记录肿瘤中心与胃食管联合处的距离。 EGJ被定义为食管和胃肌肉的边界。临床上,可由一个以下内容之一来确定:(a)内镜下显示食管下端纵向栅栏状排列的末端;(b)通过钡餐显示的His角水平线;(c)胃镜或钡餐研究中显示的纵向的近端褶皱的胃大曲线的末端(;d)切除的胃和食管的宏观caliber改变水平。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鳞-柱状细胞交界(SCJ)并不总是与EGJ 相符合。在临床上,肿瘤的位置,往往表现为贲门,胃底,体,胃切迹和胃窦部。胃的横切面:胃的横切面周长被平分为四个部分,大弯和小弯,前壁和后壁。残胃癌:2.1.2.3残胃癌癌残胃癌包括所有胃切除术后产生的癌,不论原发病灶组织学类型(良性或恶性)或复发风 险、切除范围,重建的方式。如果可以,应记录原胃切除的手术方式及重建方式。a.前胃大部切除术病变的类型:良性(B)、恶性(M)或未知(X)b.胃大部切除的原与当前诊断的时间间隔,年限(不明:X)。 c..肿瘤在残胃的位置:解剖位置(A),胃缝合线(S)其他位置(O,或总残胃(T)。侵犯到食道(E)、十二指肠(D)或空肠(J)以相应字母记录。例子:

中医治疗胃癌的名医案例

生活的压力使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胃癌就是以其极高的发病率阻碍着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中医治疗胃癌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全面兼顾及个体化治疗等优势,目前已成为胃癌患者常见治疗手段之一。随着用药患者的增多,中医治疗胃癌的案例也随之增多,增强了很多患者的用药信心。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医是我国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今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的积累。胃癌等恶性肿瘤虽然高发于现代,但并非现代病,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瘤”的记载,在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中,时常可以见到许多精辟的论述和典型病案。因此,中医治疗胃癌等恶性肿瘤有着悠久的历史,治疗经验也非常丰富。也许会有人说中医抗癌缺乏科学依据,然而,随着对中医药抗癌研究的进展,许多中药抗癌功效的被证实,尤其是其多靶点、多途径、不良反应小、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使得中医药抗癌的一些不实言论不攻而破。 以往,很多患者多是在无法西医治疗时才寻求中医治疗。此时,患者的病情往往已属晚期,在祛邪的同时着重扶正,中医治疗往往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由于患者病情较重,预后并不是很好。如今,随着中医治疗抗肿瘤效果的日益被认可,很多患者开始重视中医治疗,及时纳入中医治疗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大量临床案例证实,中医治疗不仅有助于增强西医治疗效果,而且还有助于改善一些治疗并发症,在预防复发、转移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从而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因此,目前我国胃癌等恶性肿瘤的

治疗多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一些晚期病重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保守治疗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自2004年起,在河南省会郑州先后举办了五届百位抗癌明星康复经验交流大会。大会上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患者的身影,而且不乏病属晚期的患者。这些患者都是中医治疗受益者,而帮助他们的正是大会举办单位,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袁希福院长自幼便开始接触并学习中医治疗。为了掌握更多中医学知识,他还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如今,从医已有三十余年的他,对于胃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更帮助了很多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还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王新江,男,胃癌术后复发,河南安阳人 2012年11月份,王新江在午饭后突然出现吐血,随后更出现休克。经过一系列检查,王新江确诊为胃癌,且肾上有囊肿,医生建议尽快手术。随后,王新江遵医嘱做了手术切除。但术后仅半年,复查结果就显示病情复发,且肝、肾上都长出了肿瘤,其中肝上的间质瘤达2.3公分,肾上肿块达6公分。复发后,王新江通过熟人在安阳某医院接受介入治疗,但治疗后却出现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吃不下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胃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 一、概述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胃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3位。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我国胃癌发病率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环境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居支配地位,而宿主因素则居从属地位。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ylori)感染、饮食、吸烟及宿主的遗传易感性是影响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胃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胃癌诊疗水平,改善胃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所称的胃癌是指胃腺癌(以下简称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癌。 二、诊断 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病理学、影像学

检查等进行胃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胃癌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早期胃癌常无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食欲减退、消瘦、乏力、恶心、呕吐、呕血或黑便、腹泻、便秘、发热等。 (二)体征。早期或部分局部进展期胃癌常无明显体征。晚期胃癌患者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发生远处转移时,根据转移部位,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出现上消化道穿孔、出血或消化道梗阻等情况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内镜检查。 (1)胃镜检查:确诊胃癌的必须检查手段,可确定肿瘤位置,获得组织标本以行病理检查。必要时可酌情选用色素内镜或放大内镜。 (2)超声胃镜检查:有助于评价胃癌浸润深度、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状况,推荐用于胃癌的术前分期。对拟施行内镜下粘膜切除(EMR)、内镜下粘膜下层切除(ESD)等

微创手术者必须进行此项检查。 (3)腹腔镜:对怀疑腹膜转移或腹腔内播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 2.组织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胃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活检确诊为浸润性癌的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如因活检取材的限制,活检病理不能确定浸润深度,报告为癌前病变或可疑性浸润的患者,建议重复活检或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进一步确诊后选择治疗方案。 (1)胃镜活检标本处理。 ①标本前期处置:活检标本离体后,立即将标本展平,使粘膜的基底层面贴附在滤纸上。 ②标本固定:置于10%-13%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包埋前固定时间须大于6小时,小于48小时。 ③石蜡包埋:去除滤纸,将组织垂直定向包埋。 ④HE制片标准:修整蜡块,要求连续切6~8个组织面,捞取在同一张载玻片上。常规HE染色,封片。

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及日本胃癌协会早期胃癌EMRESD指南(2015,中文翻译版)

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及日本胃癌协会 早期胃癌EMR/ESD指南(2015,中文翻译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黄思霖龚伟翻译 制定指南的必要性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治疗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在日本,得益于在全国范围开展内的筛查项目和内镜知识、技术的进步,早期胃癌在胃癌中的检出比例越来越大。如果肿瘤具备等同的治疗效果,内镜治疗被认为更优于开腹及腹腔镜手术。 为了使早期胃癌EMR和ESD取得良好的结局,优秀的技术、有关诊断的知识、适应症、操作程序、治愈性的评估、并发症、术后的长期随访和组织病理学都是非常必要的。随着EMR和ESD被应用得更广泛和更复杂,适合患者的治疗标准已经确立。尽管这些技术和知识已经被日本的内镜医生所熟知,我们推测这些知识在其他国家仍然是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消化内镜学会(JGES)与日本胃癌协会(JGCA)共同制定了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 制定JGES指南的基本原则 自1992年起,JGES先后发布了三个版本的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但是至今为止,这些指南是由数名专家共议,主要关注于

技术现状,而并没有严格的遵循循证医学。因此,2010年1月,JGES 为了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设计治疗指南而设立了指南委员会。委员会决定首先处理相对紧迫的话题,包括胃ESD和EMR,食道ESD和EMR,抗血栓治疗患者的内镜操作,以及内镜操作的麻醉与镇静。抗血栓治疗患者的消化内镜指南的英文版已经于2014年出版,随后启动了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的制定。 制定JGES指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所述: (此段省略) 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的制定程序 委员会成员 共有5名专家包括4名消化内镜专家以及消化道病理专家受邀作为指南工作委员会。另外8名专家包括1名消化内镜专家,3名胃肠病专家,1名临床肿瘤专家,1名消化道外科专家,1名放射科专家和1名消化道病理专家,受邀作为评价和鉴定委员会。 证据水平,推荐等级和短语 工作委员会确定了以下7个分类:适应症,术前诊断,技术,治愈性的评价,并发症,术后长期随访,和组织病理学。对于每一个分类,他们都起草了简要的共识;例如:“一般来说,只有当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非常低的时候方可实施内镜切除术,而且病变的大小和位置

目前治疗胃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目前治疗胃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虽然国外许多医院都己开展手术前的新辅助化疗,国内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为手术治疗。但在2007年,治疗原则已有重大改变。2007年以前的治疗原则为手术加化疗,2007年以来新趋势为化疗十手术十化疗十生物治疗或中药治疗。目前治疗胃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1、早期胃癌治疗:这里说的早期胃癌指的是胃镜下病灶小而浅,B超没有发现胃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思者,手术后证实这一判断。一般不需要系统的化疗或放疗,但因为手术的过程中,由于不能完全杜绝因操作引起的腹腔内播散,作者建议术中作腹腔内化疗,已有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可以减少复发率。早期胃癌的重点在于术后随诊观察,尤其是术后定期标志物监测,一旦发现升高,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或服用帮助提高免疫力的中药即可。 2、中期胃癌治疗:中期胃癌指的是胃镜下病灶较大、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或肌层的患者,这些患者人数多,而且只要治疗措施得当,很有可能取得效果,所以是一个治疗的重点,应采取综合治疗。它包括:先给予1~2个疗程的化疗,传统常用的化疗方案有FAM(由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丝裂霉素组成。近年来多柔比星已退出市场,常改用表柔比星)、FAMTX(由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甲氨蝶呤组成)、EAP(由依托泊苷、顺铂组成),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也有一定疗效。近期由于靶向治疗药物加入化疗联合方案队伍,新的有效治疗方案有:FUP(由顺铂、氟尿嘧啶组成)、 PTX+DDP+5-FU(由利妥昔单抗,即美罗华,加顺铂和氟尿嘧啶组成),FOLFOX(由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组成)、XELOX(由美罗华、希罗达组成)、IF(由伊立替康,即开普拓、亚叶酸、氟尿嘧啶组成)等。 3、晚期胃癌治疗:晚期胃癌指的是触到上腹部固定性包块的胃癌,或B超、CT 提示已不可能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但不包括幽门梗阻的患者,因为后者仍需做一次胃、空肠吻合手术以保证进食。晚期胃癌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疗为主,配合中药和生物治疗。但手术仍有一定意义,因为虽然不能切除病灶,但若能尽量减少肿瘤的负荷,可增强对化疗的敏感性:对于经化疗有效并具备切除条件的患者,仍可作手术切除。关于上腹触到肿块的病例,日本学者的经验是:对凡有上腹包块的患者进行剖腹探查,发现有25%仍可肉眼完全切除。所以对于上腹包块的患者,不应放弃,而应积极利用化疗等一切手段,争取包块缩小,进一步争取手术切除。 以上就是对目前治疗胃癌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的相关介绍,胃癌的治疗方法是很多的,随着现在医疗的进步,疾病的治疗已经不是一个梦想了。但是,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不要盲目的就选择,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谨防疾病的误诊和误治。

胃癌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胃癌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 ★西安国医肿瘤医院★专家组认为胃癌常导致大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治疗又常因病变晚期和体质太差而不能进行。介入放射学在这方面有突出优势。 (一)治疗方法 1.血管造影表现 血管造影是诊断胃癌出血的方法之一,是其他非刨伤的方法不能确定后应考虑的方法,特别适合于准备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造影应根据其他影像学技术,估计出血部位,有目的地选择目标血管进行检查,若不易确定,则需进行全部胃的供血动脉造影。造影方法同第二节所述。 血管造影诊断消化道出血的直接征象是造影剂外溢,若出现这一征象可以确定出血;间接征象是肿瘤部位广泛的异常血管及肿瘤染色,异常血管表现为粗细不均的血管丛,末梢血管杵状扩张及纡曲,引流静脉早显等。 影像诊断阳性率的因素包括:病变的性质、出血量和出血速度、血管造影的时机、造影技术和设备等。一般而言,血供丰富、出血量大、处于出血活动期,则诊断阳性率高。需注意的是血管造影未出现造影剂外溢并不能排除出血的存在。综合文献报道,出现造影剂外溢时的出血速度在0.5—1.5ml/min。 关于造影时机,对于急性出血者,主张在出血活动期进行急诊血管造影,对于反复出血的患者不应强调出血活动期检查,以免造成病情延误。 2.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有消化道出血的直接征象,临床不能手术的患者。 禁忌证:冠心病、高血压、心律紊乱的患者应为药物灌注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3.治疗技术 胃癌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包括药物灌注治疗和栓塞治疗。

(1)药物灌注治疗常用的药物是血管加压素,为一种纯净的抗利尿激素制剂,可使胃肠道系统和脉管系统平滑肌收缩,对小血管平滑肌作用更强,作用直接而迅速。国内常用的是垂体后叶素。 一般在明确出血部位后,不需超选择性插管即开始用微量注射泵以0.2U/min的速度灌注血管加压素。20一30nun后进行血管造影复查,如仍见造影剂外溢,将药量增加到0.4U/min,如出血停止,用原剂量维持灌注12—16h,再将药物减量到0.1U/min,24h后如出血停止,则可停止药物灌注。但需继续留管12—16h,待临床上出血确实停止,则可拔管,如再次出血,则要进行再次灌注治疗或栓塞治疗。 (2)栓塞治疗出血量大,血管解剖易于栓塞或者药物灌注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血管栓塞治疗。栓塞治疗所需时间短,可避免血管加压素所导致的全身反应,不需要长期动脉内留置导管,加上胃的血管相互交通,只要避免终动脉栓塞,则安全性高,因此栓塞治疗在胃癌出血治疗中有一定优势。 一般而言栓塞治疗没有绝对禁忌证,常用于止血的栓塞材料包括自身血凝块、肌肉组织、硬脑膜、明胶海绵、聚乙烯醇、弹簧圈等,比较常用的是明胶海绵和弹簧圈,前者属于暂时性栓塞,一般1~2周后可以溶解,后者属于永久性栓塞。术前所用栓塞材料应彻底消毒,达到无菌要求。明胶海绵一般作为首选栓塞剂。 治疗时和药物灌注治疗一样,应首先进行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然后将导管超选择到出血动脉,必要时使用微导管,该点非常重要,以避免栓塞剂反流,导致正常部位误栓。确认位置后,缓慢注射适宜大小的明胶海绵颗粒和造影剂的混悬液,注射时应始终在透视下完成,确认出血动脉已经闭塞,且没有栓塞剂反流为止。栓塞后再次进行造影,明确栓塞效果,必要时补充栓塞。因胃癌常有多根血管供血,栓塞治疗中应尽量全面进行相关动脉造影,将所有参与出血的血管分别栓塞,以保证治疗效果。 (二)疗效评价 文献报道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灌注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一84%,由于肿瘤的血管对药物治疗可能不敏感,其有效率低于胃黏膜糜烂或者良性溃疡。栓塞治疗在胃癌的出血治疗中优于单纯药物灌注。总体而言,介入治疗可以在急性出血时予以暂时控制,为手术治疗提供机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