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34例患者,按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9例。结果所有研究对象术后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骨折愈合的时间为术后1.5~6个月,平均2.5个月。按照Neer’s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9例,良11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达88.2%。结论通过解剖型锁定钢板方法,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较小,固定强度能达到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是治疗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标签:解剖型锁定钢板;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常见的近关节处骨折,在中老年人群中好发,与患者骨钙流失而引起的骨质疏松有关。部分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但手术也是必要的手段。而普通的内固定,常因螺丝钉的松动、脱出和螺钉对肱骨头骨质的切割而固定失败;骨折固定欠牢固使患肢无法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因而不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我院自2008年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4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骨科就诊的患者,共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2~79岁,平均(53.0±11.1)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事故伤17例,跌伤7例以及高处坠落伤10例。根据Neer分类法对研究对象的骨折进行分类[1],其中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19例,四部分骨折9例。

1.2 手术方法

手术者经三角肌、胸大肌间入路,钝性分开患者三角肌及胸大肌,牵开保护头静脉,显露并清理骨折端,无需剥离患者骨膜。复位骨折后用克氏针作临时固定,X线透视证实骨折复位,骨质缺损的根据情况植骨。可以在四部分骨折的冈上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部穿引缝线,预先将其穿过钢板近端的缝合孔,钢板固定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骨科与显微外科讨论版】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cm,即肱骨大结节之下,胸大肌止点之上,也就是肱骨干坚质骨与肱骨头松质骨交接处,最易发生骨折故名为外科颈骨折。此种骨折好发于中年和老年人。 一、骨折原因及类型 (一)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 无移位肱骨外科颈骨折包括裂缝型和无移位嵌入型骨折。直接暴力较小,可产生裂缝骨折;跌倒时,上肢伸直外展,手掌触地,两骨折断端嵌入而无移位产生无移位嵌入骨折。 (二)外展型骨折 间接暴力造成骨折。跌倒时上肢外展,手掌触地在外科颈处发生骨折。骨折近端内收,骨折远端外展,外侧骨皮质嵌插于近侧断端内侧,形成向内、向前成角移位。或者两骨折段断端重迭移位。骨折远端移位在骨折近端内侧,形成向前、向内成角畸形。 (三)内收型骨折较少见。与外展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或肘着地,上肢内收,骨折近段肱骨头外展,骨折远段肱骨干内收,形成向外成角畸形。 二、移位机理 肱骨外科颈骨折后,受肌肉牵拉引起移位。骨折近段受岗上,岗下肌牵拉而外展与外旋移位;骨折远端受胸大肌、背阔肌、大园肌、肱二头肌和三角肌牵拉向前内上方移位。如果所受暴力大,骨折移位多,可损伤腋神经和臂丛神经,以及腋窝处动、静脉。 三、临床症状及诊断 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容易。了解受伤历史及发病机理,伤后肩部疼痛、肿胀、皮下瘀血、肩关节活动受限。大结节下方骨折处有压痛。根据肩部正位X片可显示外展或内收骨折类型。还必须有侧位片(穿胸位)了解肱骨头有无旋转、嵌插、前后重迭移位畸形,以便明确有无骨折端向前成角。 肱骨外科颈骨折应与肩关节脱位鉴别,有时,骨折同时合并肩关节脱位。 四、表3-3 肱骨外科颈骨折与肩关节脱位鉴别要点 肩外形肘腕贴胸试验肱骨头位置 肩关节脱位方肩阳性(不能同时贴胸)移位 外科颈骨折正常阴性(能同时贴胸)正常 四、治疗 (一)无移位骨折单纯裂缝骨折或嵌插无移位骨折无需固定,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3周。 (二)外展型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体会

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4-07-17T16:14:00.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5期供稿作者:乔占民 [导读] 肱骨外科颈是指解剖颈下2~3cm处,相当于大小结节移行于肱骨干的交接处。为松、坚质骨交界部,此处皮质骨突然变薄,故易发生骨折。 乔占民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161100) 【摘要】目的:浅谈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7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5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5-0166-02 肱骨外科颈是指解剖颈下2~3cm处,相当于大小结节移行于肱骨干的交接处。为松、坚质骨交界部,此处皮质骨突然变薄,故易发生骨折。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7例,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8岁~62岁。 1.2结果:37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经过治疗后康复率高,35例患者已经完全恢复健康满意出院,2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治疗方法 2.1手法复位 2.1.1内收型骨折复位:助手先顺肢体牵引,然后将上肢内收,维持牵引;术者用拇指按压近端,余四指向外拔远折端,使骨折内侧边对合后,助手再轻轻外展上臂而复位,然后逐渐减轻牵引[1]。 2.1.2外展型骨折复位:助手先顺肱骨纵轴方向向下牵引,再轻度外展患肢;术者双手于骨折近远端推拉折顶,使骨折外侧边对合后,再将上肢回复至中立位或轻度内收位,逐步去除牵引。 2.1.3上举牵引复位:骨折近端有轻度嵌插时,牵引有时难以牵开,外展或内收上肢时,肱骨头也随之活动,难以复位,将上肢上举时,肩峰挤压近折端,控制其活动,再使远端与近端对合,较易复位。但是这种复位方法有损伤臂丛神经、腋神经和血管的危险。 2.1.4骨折脱位复位法:必须先整复脱位,再整复骨折端的移位。一助手顺上肢向下牵引,另一助手用布单于腋胸部向上牵引,术后双手拇指于腋窝部推挤肱骨头复位,再矫正骨折成角畸形。 2.2外固定 2.2.1外展支架固定:这种固定包括包扎固定与皮牵引,骨折对位较好,骨折愈合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也好。但这种姿式由于重力作用和肌肉拉力不平衡。患者容易疲劳、疼痛、睡眠差,尤其是有肋骨骨折或胸壁损伤的患者难以耐受这种固定。 2.2.2Velpeau固定:这种贴胸位固定,肌肉最松弛,骨折不易再移位,患者较舒适。但这种固定时间长,易产生肩关节固定综合征,故固定不宜超过4周。 2.2.3单纯性外展型或内收型骨折的固定:此二型骨折近折端的内后侧常带有鸭嘴样骨折片,实际上骨折线呈短斜形或螺旋型,而不是真正的横行骨折。胸大肌牵拉常使骨折向内、向前成角。骨折既使复位,也不稳定。①外展型骨折的固定:将上肢移于胸前,前臂旋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相当于Dugas位),再用2~3层石膏绷带将上肢固定在躯干上。在这个位置上,骨折的远折段向前屈,并内收和内旋,胸大肌松弛,即能逐渐自行矫正骨折向前、向内成角畸形,不必手法复位。而且肱骨干内旋后能使短斜型的骨折线相互扣紧,并带动肱骨头向后旋转抵触在三角肌的后部,利用三角肌被牵张的张力,可增加骨折端的稳定。3~4周后再改用三角巾悬吊上肢,开始肩部功能锻炼。②内收型骨折的固定:可用同样方法固定骨折,但腋下要放一等腰三角垫,垫的尖端向上使远折段外展,逐步矫正骨折内收畸形。 2.3切开复位内固定 2.3.1交叉针固定:克氏针固定不牢靠,最好选用螺纹针,自远折端穿入肱骨头,这样可减少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针尾最好不要留在肌肉中,因肌肉收缩,可导致固定针松动。 2.3.2张力带钢丝固定:克氏针固定由于重力作用,较容易发生折端分离及固定针松动。为克服此缺点,可自远折端向肱骨头平行穿入两枚克氏针,再经肱骨大小结节及两针尾绕“8”字钢丝行张力带固定。合并有大结节撕脱骨折者,也可用螺钉及张力带钢丝固定。 2.3.3拉力螺钉或空心螺钉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常有斜行骨折及不规则螺旋形骨折,这类骨折上拉力螺钉较易,且固定较克氏针牢固,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利用空心拉力螺钉,因有导针定位,操作更为容易。 2.3.4T形接骨板内固定: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头劈裂骨折者,用T形接骨板固定,复位理想,固定牢,但操作稍复杂。3讨论 损伤机制:直接暴力或杠杆作用力可产生裂纹骨折、横形骨折和粉碎骨折;由于肱骨上端稍向前、外弧凸,传导暴力可致内收型或伸展型骨折;由于肱骨自远而近的冠状轴逐渐内旋,构成约27°的内旋扭转角,传导暴力可产生外旋的作用力,而引起螺旋形骨折;骨折畸形的方向与伤肢着力方位密切相关:伤肢后伸位着力骨折向前成角(后伸型);伤肢外展位着力骨折向内成角(外展型);伤肢内收位着力,骨折向外成角(内收型);伤肢后伸外展位着力,骨折向内畸形;伤肢后伸内收位着力,骨折向前,向外移位;无移位的嵌插型骨折,跌倒时,手撑地的位置在肩关节重心地面的投影点[2]。 参考文献 [1] 谭文乐;谭建基;张大庆;黄东手法复位与手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 [2]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567.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常规

肱骨外科颈骨折护理常规 解剖生理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 ~3cm ,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与肱骨干的交界处,又为松骨质和密骨质的交界处,是应力上的薄弱点,常易发生骨折。紧靠肱骨外科颈内侧有腋神经向后进入三角肌内,臂丛神经、腋动脉、腋静脉经过腋窝,骨折端严重移位时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本骨折以老年人较多见,亦可发生于儿童和壮年人。 临床表现 ?伤后肩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上臂内侧可见瘀斑、肩关节活动障碍,患肢不能抬举,肱骨外科颈局部有环形压痛和纵向叩击痛。外展型骨折肩部下方稍呈凹陷,在腋窝能触及移位的骨折端或向内成角;内收型骨折在上臂上端的外侧可摸到突起的骨折远端和向外成角畸形;合并肩关节脱位者,会出现“ 方肩” ,在腋下或喙突下可扪及肱骨头。x 线正位片显示骨折内外侧方移位和向内或向外成角情况。 护理要点 ?1.手法整复固定后,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循及感觉运动情况,如发现肢端严重肿胀、青紫、麻木、剧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2.经常检查固定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保持有效的外固定。 ?3.切开复位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肢的末梢血循情况及伤口渗血情况,有无压迫神经和血管现象,手部是否肿胀等。术后伤口疼痛,可适当给于止痛药。 护理评估 ?1肢体的情况 ?1骨折体征望诊:肩部是否肿胀,上肢近段的前侧和内侧是否有淤血或血肿,患肢是否有内收或畸形。触诊:上肢近端是否有骨擦感。腋窝下能否触及移位的骨折端。量诊:是否有患肢缩短,肩关节活动范围是否算小。患肢上臂的周径是否大于健肢,以判断肿胀程度。 ?2血液循环和感觉、运动状况患肢桡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 ?2. 受伤史是否有跌倒、摔伤史。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即使有轻微的摔伤史,亦可发生骨折。了解受伤时的姿势、外力作用的方向。跌倒时是否手掌撑地,上肢是处于内收还是外展,以便估计骨折的类型,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 ?3. 既往健康状况是否有影响骨折愈合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钙磷代谢紊乱。 ?4.X 线检查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手法复位,外展架固定;药物辅助治疗。 2.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用1~2枚螺纹钉或克氏针维持复位,然后再用外展架固定4~6周 ?[常见护理问题] ①疼痛。②有固定部分失效的可能。③有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可能。④知识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由于骨折后外固定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人易产生焦

肱骨外科颈骨折1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中医诊断:骨折病 西医诊断:肱骨外科颈骨折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9-94) (1)有外伤史。 (2)好发于老年人,亦可发生于成年人及儿童。 (3)局部肿胀,上臂内侧可见瘀斑,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局部疼痛、肿胀,腋前皱褶处有瘀斑。 (2)需拍正侧位X线片。有时正位片显示骨折并无移位,但侧位片上却可看到有明显的成角畸形。如因疼痛而不能上举患肢者,可采用经胸投射法拍片。 (3)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Ⅰ型:无遗位或移位小于1cm或成角小于45度;Ⅱ型:解剖颈骨折(2部分骨折);Ⅲ型:外科颈骨折(2部分骨折);Ⅳ型:大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Ⅴ型:小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Ⅵ型:骨折脱位型(2、3、4部分骨折并累计关节面的骨折)。 (二)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发热,夜间较甚。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紧。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复。舌紫脉弦涩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外展型骨折:比较多见。跌倒时患者上肢外展,手掌撑地,外力沿上肢纵轴由下向上至外科颈发生骨折,肱骨头内收,肱骨干外展,断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多向内成角。 2.内收型骨折:临床较少见,移位与成角与外展型相反,即跌倒时,上臂在内收位,手掌撑地,外力沿上肢纵轴自下而上传导,至外科颈发生骨折。肱骨头外展,肱骨干内收,断端外侧分离而内侧嵌入,向外侧突起成角。。 3.粉碎型骨折:临床较少见,以老年患者多见,患者跌倒,由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导致肱骨外科颈断裂成几块。 二、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有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 1.外展型复位 三人复位法:患者坐位或卧位,一助手用布带绕过患侧腋窝向上提拉。屈肘90°,前臂中立位,另一助手握其肘部,沿肱骨纵轴方向牵引,纠正重叠移位。然后术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拇指按于骨折近端的外侧,其余各指抱骨折远端的内侧向外捺正,助手同时在牵引下内收其上臂即可复位。 2.内收型骨折 过度外展复位法:患者平卧,患肢外展位,术者坐于患者外上方的凳子上,双手持握患肢前臂及腕部,将患肢稍向前屈,并利用一足踩于患肩前上方作为支点,牵引外展的患肢,以矫正重叠移位。然后逐步加大外展角度,以矫正向外成角畸形及向前成角畸形,但勿操之过急,以免损伤腋部神经血管。 3.骨折合并关节脱位 先整复脱位,再整复骨折。患者平卧,患肢轻度外展位,用一宽布带绕过患侧腋窝,将布带两端系在健侧的床脚上,在两布袋间用一木块支撑,助手握持患肢腕部,不要用力拔伸,术者用两手拇指自腋窝将肱骨头向外上推顶,其余各指按住近肩峰处以作支点,使肱骨头纳入肩关节盂内,如腋下已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则脱位已整复成功。然后,术者用双手固定整复好的肩关节,助手外展拔伸牵引,术者在按内收型骨折复位法整复骨折。 (二)外固定 1.三角巾悬吊固定:适用于无移位骨折或不全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一).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一)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常发生于解剖颈下2-3 cm,相当于大、小结节下缘于肱骨干的交界处,此为松质骨与致密骨质接壤,占肩部骨折的26%〔1〕。外科颈骨折远端由于胸大肌和近端肩袖牵拉而向前成角。临床上根据移位情况可分为内收型和外展型骨折。根据陆裕朴等提出的分型〔2〕:外展型骨折和内收型骨折两种。肱骨外科颈骨折也可归为肱骨上端骨折的分型,目前比较通用的分型为Neer的解剖学分型〔3〕:1型为所有移位小于1 cm内,旋转成角在45°以内 的骨折;Ⅱ型为两部分骨折,包括大转子、解剖颈、外科颈骨折和伴肩关节脱位的撕脱骨折;Ⅲ型为三部分骨折;Ⅳ型为四部分骨折。其中Ⅲ型以上为不稳定骨折。AO的分型〔4〕将肱骨上端骨折分为3型:A型为关节外单处骨折:B型为 关节外2处以上骨折;C型为关节内骨折。按此型,B、C型均为不稳定骨折。 1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以钢板螺钉内固定为主,但对于不同的骨折特点可选用不同的内固定器材。黄少峰等〔5〕在用2枚或3枚克氏针治疗35例患者中术后伤口一期愈合3例,1 例伤口感染二期愈合;本组35例全部如期骨性愈合。术后X-ray 检查结果:优,远近骨折端解剖对位,肱骨头无旋转、无倾斜。杨勇等〔6〕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49例患者,平均住院16d,随访5~60个月(平均10个月),49例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9个月,平均14个月,按Neer标准〔1〕评定肩关节功能:优23例, 满意19例,不满意5例,失败2例,优良率85.7%。庞瑞明等〔7〕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3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周无任何并发症发生,按Neer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13例均优良。孙贻忠等〔8〕交叉螺纹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22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采用Neer的百分制评定标准评定,结果优14 例,良8例无固定失败和感染发生。张志成等〔9〕用肱骨螺旋内固定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16例获随访4~36个月,平均23个月。肩关节主动前屈120°(80~160),外展110°(80~150°);后伸45°(30~60°)。肩关节功能优8例,满意6例,不 满意2例。无神经、血管损伤;无骨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固定失效,螺旋内固定器无退钉;术后肱骨头无坏死征象。大量研究表明〔10-12〕:采用合适的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是确实可行的方法。 2 术后康复锻炼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处理方法总体分为两类,即手法复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13-14〕。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所有并发症中,肩关节僵硬的发生率最高,除了和手术导致创伤及疤痕形成有关外,术后缺少系统的康复训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术后第2d开始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同时进行手和肘部的主

浅谈肱骨外科颈骨折个案查房

2011年9月份业务学习 时间:2011年 09月 21日 地点:滨湖医院关节骨科外科示教室 主持人: 刘倩 主讲人:王莉 参加人员: 内容: 刘倩(护士长): 大家下午好!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心电监护中常见心律失常的处理及护理, 下面由王莉给我们讲解一下具体内容。 王莉(护士): 护士长及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心电监护中常见心 律失常的处理及护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收获,不对的地方还请大 家多多批评指正。 王莉(护士): 正常的心率 窦性心律 心脏由窦房结 每分钟60-100次的频率 规律地发出冲动 沿正常传导系统 在一定时间内激动心房或心室请哪一位同志说一下正常心脏的传导系 统? 杨慧(护士): 窦房结 房室结 房室束 左右束支

蒲金野氏纤维 和心室肌 王莉(护士): 基本上都答到了!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心率失常? 刘领俊(护士): 我来说一说,当激动的产生或传导发生异常时,使心脏活动的品频率和 节律发生紊乱,称为心律失常。那么正常的心电图又是什么样的呢? 李研(护士): P-R间期:0.12-0.20秒 Q-T间期:0.40秒 P波宽度不超过0.11秒 QRS波群时间: 0.06-0.10秒 心率失常分为哪几种呢? 孙娜(护士): 按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 失常又分为房早、室早(偶见、频发)、心动过速(房性、室性)、 房颤、房扑、室颤。 王莉(护士):下面就来分别学习一下这些疾病,首先是窦性心动过速, 生理性:健康人运动、情绪紧张、饮酒、喝茶、咖啡 病理性:发热、贫血、休克、甲亢、缺氧、心力衰竭、心肌炎 药物性:阿托品、肾上限素 临床特点:频率在101--160次/分; 治疗原则:休息、镇静、倍他乐克 王莉(护士):房早、室早,每分钟<5-6个为偶见;每分钟>5-6个为频发偶发早搏者多无症状,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者有心悸,喉部梗塞 感,伴发短阵咳嗽,乏力、头晕。 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电解质(血K+↓)、药物问题 王莉(护士): 室速,严重心肌损害:风心病、急性心肌炎、AMI

肱骨髁上骨折健康教育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健康教育 病人评估: 了解病人、家属的学习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对治疗、护理、检查、操作、手术、用药的态度和反应。 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能够:1、简述病情观察的方法、功能锻炼的意义及一般原则。 2、掌握患儿的生活护理方法及饮食、用药的护理。 3、了解疾病的概况、治疗、预后及转归。 教育内容: 1、疾病简介 肱骨髁上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内外髁上下2cm范围内的骨折,多发生于3~12岁的儿童。我院主要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术,尺骨鹰嘴骨(T型钉)牵引术治疗,部分需要行手术治疗。为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向家长做如下指导: 2、心理指导 在情志方面,允许患儿哭闹发泄,不要训斥。家属可以利用语言和非语言沟 通技巧多与患儿交谈,转移注意力,可以缓解疼痛。比如:抚摸、呵护患儿,交 谈时应注意声调、音量及速度,应富有童趣,提供一些玩具、画板、少儿图书等 使其情感与注意力转移到游戏、绘画等活动中来。患儿治疗时家属要避免因惊慌 或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增加患儿的恐惧心理。 3、饮食指导 (1)骨折早期(骨折后1~2周):饮食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如蔬菜、蛋类、豆制品、 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 骨头汤、肥鸡、炖水鱼等,否则淤血积滞,难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成 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在此阶段,食疗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 品,如田七瘦肉汤、鱼片汤、金针木耳汤,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于热象的患儿 宜凉血清热的食物,如莲藕汁、马蹄水、苦瓜排骨汤。 (2)骨折中期(骨折后3~4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 痂生长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田七煲鸡、动物肝脏之类,以补给 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食疗饮食宜补气和血、接骨续筋之品,如续断猪 脚筋汤、桂圆红枣鹌鹑汤、北芪乌鸡汤。

(完整word版)肱骨骨折诊疗指南

肱骨近端骨折 【概述】肱骨近端骨折系指肱骨头骨折及肱骨解剖颈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及肱骨大、小结节骨折。 【诊断】 1.局部疼痛、肿胀,腋前皱褶处有瘀斑。 2.需拍正侧位x线片。有时正位片显示骨折并无明显移位,.但在侧位片上却可看到有明显的成角畸形。如因疼痛而上肢不能上举者,可采用经胸投射法拍片。 【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 I型:无移位或移位

嵌入时,可选择手术切开复位及内固定。 4.大结节骨折单纯大结节骨折常有明显的移位,手法复位困难,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如系肩关节脱位合并大结节脱位,肩关节复位后大结节常自发复位。 5.小结节骨折少见。多合并关节后脱位。骨块小可行保守治疗。若内旋受限,可行手术复位固定。 6.3部骨折和4部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应行切开复位、简单固定,尽量保留肱骨头血运。如发生肱骨头坏死,必要时可行关节置换。 7.骨折脱位根据骨折脱位情况决定,2部骨折脱位首先行闭合复位,必要时进行切开复位。3部骨折脱位多考虑手术。4部骨折脱位、累及关节面或关节头劈裂时可考虑关节置换。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6-07-21T11:22:31.3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作者:欧宁辉[导读]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一般由外力所导致,肱骨外科颈骨折一般多发于老年患者中。 欧宁辉 宁远县人民医院骨科湖南永州 425600 【摘要】目的: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三叶草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手术时间、骨折部位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且手术时间较短,骨折部位愈合较快,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 临床治疗中,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三叶草型钢板;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效果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疾病,一般由外力所导致,肱骨外科颈骨折一般多发于老年患者中,这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自身骨质疏松、行动不够灵活等原因导致的[1]。对于移位较小的患者来说,一般需要接受非手术治疗,若患者骨折移位较大,患者就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一般的临床治疗方法有克氏针治疗、外固定架治疗等[2]。我院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三叶草型钢板与锁定加压钢板,收到不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经临床检查后均符合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标准,排除神经损伤患者、血管损伤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年龄为53—70岁,车祸导致骨折患者20例,坠跌导致骨折患者1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8例,患者年龄为55—69岁,车祸导致骨折患者17例,坠跌导致骨折患者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三叶草型钢板固定治疗,医生选择长度适中的三叶草型钢板置于患者肱骨近端前部的外部,将顶叶预弯后放于患者大结节处,并且选择3.5mm螺钉进行固定,将三叶草型钢板固定于患者肱骨的骨干处。医生针对患者顶叶位置与双侧叶位置的骨折情况选择4mm的松质骨螺钉来进行加固处理,在加固时要确保螺钉不会穿出患者肱骨头的关节面,以免患者出现撞击等,患者在术后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疗及功能锻炼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主要方法为:患者接受臂丛麻醉后行半坐卧位,医生以L型切口经由患者三角肌间沟进行入路,在必要时将患者的部分三角肌前端肌肉及时进行分离,使患者的肱骨骨折部位及时暴露出来,及时将患者的血肿等清除干净。医生选择长度适当的锁定加压钢板,将其放置于患者肱骨的大结节下部0.5cm位置,之后,医生将钻头导向器安放好,确保骨折近端不会钻透对侧的皮质,若患者的骨质量相对较差,医生就需要选择皮质骨螺钉进行固定处理。患者在C臂透视下显示活动不存在障碍后,医生可进行冲洗与止血,将切口逐层关闭。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要接受抗感染治疗,还要接受功能锻炼[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时的手术时长、骨折部位愈合时间,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患者的临床疗效由Neer评分来确定,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在70分以下为差、71—89分为良,90—100分为优,患者总有效率=优+良。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由SPSS17.0软件包进行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利用X2对其加以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x±s),利用t值对其加以检验。若两组患者数据经对比后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在临床各类型骨折中,肱骨外科颈骨折相对较为常见,可以占到全身骨折中的5%左右,且此类型骨折一般多发于老年患者中[4]。患者在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后,一般会表现为骨折部位疼痛、骨折肢体出现叩击痛等,此外,患者的肩关节等部位功能受到严重的限制,患者骨折肢体甚至会出现瘀斑等。由于老年人的年龄相对较大,自身身体机能出现了严重的减退,自身钙流失也较为严重,会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等,导致老年患者成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高发群体[5]。若是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生命质量与身体健康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中医手法治疗浅谈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中医手法治疗浅谈 【摘要】肱骨外科颈骨折诊断时减少漏诊与误诊,手法复位时要明确骨折类型,以巧至胜。固定时要“三联固定”,功能康复锻炼同步进行。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复位;有效外固定;功能锻炼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病,各种年龄都有发生但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此骨折分为嵌插型、内收型、外展型等。因受伤的外力作用不同,发生骨折的类型也不同,所以诊断及治疗上,手法复位和有效的外固定也不相同。在临床工作中需预防一些错误发生: 1 检查诊断时的错误 首先,将骨折误诊为肩关节脱位。其次,漏诊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再者,漏诊神经血管损伤严重后果。要预防这些错误,就必须详细查问其受伤原因,了解暴力方向,与肩关节脱位鉴别,测量患肢上臂与健侧的长度,查明骨的体征,认真检查手部的感觉及运动,桡动脉搏动情况,淤血肿胀的张力大小,有无血管损伤的可疑征象,并采用科学的辅助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如:X片,CT,彩色多普勒超声等,了解骨折类型及骨折断端的具体情况,包括血管、软组织的损伤情况,需提出的是摄片时,需有正、侧位不同方位的片,了解更全面的信息。因前后重叠移位的骨折,仅从正位片上是很难显现出前后移位,只能显现断端的嵌插,而从侧位片上就可清晰显示骨折远端前后分离移位。因为只有嵌插的骨折与完全移位的骨折在治疗方案上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诊断肱骨外科颈骨折不能没有肩部的侧位片。有时还需辅助以CT扫描成像,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依据,提高诊断率,减少漏诊与误诊率。 2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时需要预防的错误。 《医宗金鉴》手法总论曰:“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处,巧生于内, 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有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因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手法整复较困难。如手法不当即导致复位失败。常见的有:1.对抗牵引力不足,其原因是近断端甚短和肩部软组织丰满,用手牵拉无法用力,故须用较宽的布带绕腋下施以对抗牵引。坐势复位时须上提,卧势复位时需往头部斜向健侧方向斜拉。这样不仅可以获得足够的牵引力,而且有更多空间施法操作。2.肘关节位置不当,使复位不成功。在复位时不管采用平卧位或坐势位,在作对抗牵引时都要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左右,前臂中立位。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肘关节伸直位进行牵引,使肱二头肌紧张,产生对抗力,从而增加复位难度,以致复位失败。3.在没有矫正重叠移位之前,矫正侧方移位。如果拨伸牵引时重叠尚未完全矫正就矫正前后侧方移位不仅徒劳无功,而且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就会使肱骨头旋转,肌肉嵌夹,增加了复位难度。为防止此情况的发生,不仅注意复位时的体位,保证有足够的牵引力和充分使用牵引法的“顺势牵引”,即外展型施外展牵引,内收型施内收牵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一、概述 肱骨外科颈位于肱骨大小结节下松质骨与肱骨干上段皮质骨交界的部分,发生于该部位的骨折称为肱骨外科颈骨折。该部位发生骨折临床常见,以间接暴力导致骨折为主因。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5%,占肩部骨折的22%,此病多发于少年和5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7%,但以少年居多,占54%,女性患者多于男性。骨质疏松和皮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的解剖特点是该部容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按照受伤机制可分为外展及内收两种骨折类型。多数可采取保守方法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对于因肌腱卡压等原因不能满意复位的少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需采用开放方法复位,避免远期骨骺损伤而引起发育不良及畸形、功能障碍等后遗症。 二、病例摘要 病例:张某,女,20岁,学生。 主诉:摔伤右肩部肿痛,活动受限7天。 现病史:患者于2006年5月1日凌晨1时30分许骑摩托时不慎摔倒致伤右肩部及前臂,即感右肩部及前臂剧烈疼痛,患肢不敢活动,后逐渐肿胀。当时无昏迷、恶心及呕吐等症。患者被人救起后送至当地医院就诊,拍片后诊断为“右肱骨外科颈骨折”,给予静滴消炎止痛止血等药物治疗,右肱骨外科颈骨折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拍片后见骨折端复位不良。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患者今日来我院求治,经门诊以“右肱骨外科颈骨折”收住入院。入院时神清,精神可,纳佳,二便调。 既往个人婚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 体格专科检查:生命体征平稳,舌下有紫色斑点,苔薄白,脉细涩。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右肩部肿胀、疼痛,前外侧有广泛性瘀斑,活动受限,右肱骨上端部压痛(+),骨擦感(+),上臂纵向叩击痛(+),患肢末梢血循、感觉、运动均可,桡动脉可触及。 影像学检查:X片示(自带X线片):右肩正位片,右肱骨外科颈骨折,骨折远端向内移位约1.5cm,折端向内侧成角约30度。穿胸位片,右肱骨头向后侧翻转约40度,骨折远端向前错位约1/2。 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 诊断: 右肱骨外科颈骨折 骨断筋伤,血瘀气滞 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 1、术前准备:不同型号克氏针、医用电钻、老虎钳等,常规消毒材料、敷料等。 2、操作过程:以外展型骨折为例,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取患者仰卧位,一助手用宽布带穿过患肢腋下,向上牵引,另一助手双手握患肢腕关节上方向下对抗牵引,术者站立于患侧,双手环抱骨折远端向骨折移位的反方向扳拉骨折端使之靠近骨折近端,远侧端助手在牵引下使患臂内收(外展型骨折)并前屈使骨折端复位,超肩夹板固定上臂,前臂屈曲90度,颈腕带悬吊固定。维持复位,进行肩部常规消毒后,在透视下经皮穿针交叉固定骨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 发表时间:2019-08-15T09:35:48.740Z 来源:《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作者:鲜先东[导读]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厘米左右,胸大肌止点以上,该位置由松质骨向皮质骨过渡, 四川省南充市身心医院 637700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病症,多发生在未成年人以及老年人群体,现目前,关于该类骨折并未形成统一的治疗模式,特别是粉碎性肱骨外科颈骨折。那么,临床上若是确诊肱骨外科颈骨折,我们应该如何治疗呢? 什么是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位于解剖颈下2-3厘米左右,胸大肌止点以上,该位置由松质骨向皮质骨过渡,且稍细,属于力学薄弱区域,容易发生骨折,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且老年人较为常见。肱骨外科颈骨折,若是伴有移位,病情相对严重,且局部出血量多,尤其注意。间接暴力是引起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主要原因,如跌倒时,手或者肘着地,暴力沿着肱骨干向上传导冲击,引起骨折,且肩部外侧直接暴力也可能导致骨折。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会表现出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一般情况下,通过肩部X线便可确诊。肱骨外科颈骨折,若是没能及时诊治,可能引起各种并发症,其中,常见的有血管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和胸部损伤等。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常见类型 1,分成一部分骨折、二部分骨折、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第一,一部分骨折,是指轻度暴力所致的位移型骨折,此种类型的骨折同时可见2处及其以上的骨折,但是,骨折端成角比45°小,每一处骨折位于都低于1cm;第二,二部分骨折,也就是肱骨解剖颈骨折,或者称小结节位移骨折,此类骨折类型存在单独的骨干移位现象,每一处骨折位移超过1cm,股骨上端分离,成为两部分;第三,三部分骨折,也称外科颈骨折,就是说肱骨上端分离成为3部分,好比在二部分基础上,另外合并一个位移超过1cm的结节骨折;第四,四部分骨折,就是说在三部分骨折的基础上,合并2个的结节,位移都超过1cm,肱骨上端分成4部分,即小结节、大结节、肱骨头与肱骨干上端。 2,分成裂纹型骨折、外展型骨折、内收型骨折和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节前脱位:第一,裂纹型骨折,是指因直接暴力所致的骨折类型;第二,外展型骨折,是指由于跌倒时,上肢外展引起的骨折类型,促使骨折远侧端呈现出外展状态,近侧端相应内收,两骨折端向外表现为成角移位,常常可见两骨折端相互嵌插;第三,内收型骨折,跌倒时,上肢保持内收位,促使骨折远侧端内收,近侧端外展,两骨折端形成向外成角移位,两骨折端内侧互相嵌插;第四,肱骨外科颈骨折合并肩节前脱位,多因上肢外展外旋暴力引起肩关节前脱位,暴力持续作用,到时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办法目前,关于肱骨外科颈骨折,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上,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保守治疗。采取手法整合复位方式治疗,指导病人坐在座椅上面,背部保持直立状态,手心向前伸直,做好准备工作后,主治医生经由臂丛神经实施麻醉处理,然后握住病人手臂的下端,进行对抗牵引。若是表现为内收型骨折,骨折的手臂一边牵引,一边向外侧延展,并且用手指按住骨折部位的外侧,轻轻向内侧推,复位后,选用超关节夹板予以固定,并且借助上肢外展支架,固定上肢外端;若是外展型骨折,操作医生用自己双手大拇指将骨折近端外侧部位按住,垂直向下牵拉骨折的手臂,利用其余的手指将骨折远端内侧按压住,实施复位,复位成功后,内侧板上端放一个平垫,借助4块超关节夹板进行外固定处理。一般情况下,手法复位固定2天后,允许病人轻微活动手腕,促进康复,3天后拍摄X线片,观察恢复状况,随后,每周拍摄1次,随时掌握病人的康复状况,2周后,指导患者轻微屈伸患肢肘关节,3周后,活动骨折手臂的肩关节,7周后,可以将夹板拆除,此时,仍需要活动患肢,开展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2,手术治疗。第一,适应症:①外科颈骨折伴有严重移位,复位后欠稳定;手法整复外固定失败的病人;②年龄低于50岁的病人合并有肱骨头粉碎性骨折;③合并有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伴有移位以及与肩峰下部抵触的病人;④不能复位的骺板骨折分离(肱二头肌长头嵌入);⑤治疗时间晚、已经不能复位的青枝骨折。第二,手术方法:主要包括4种方式,即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髓内钉固定术、钢板内固定术与人工肩关节置换术。其中,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是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该术式属于微创技术,可减轻对筋膜以及软组织造成的损伤,而且可降低由于缺血所致的肱骨头坏死发生率,采取此手术方案治疗,固定骨折断端,紧密连接骨折断端的缝隙,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操作时,通过臂丛神经实施麻醉,做前内侧微创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复位后,应用交叉克氏针予以固定。一般情况下,术后,需要用三角巾悬吊固定骨折手臂,配合常规抗生素治疗,2天后,可以稍微活动手肘,促进康复,4周后,开始活动肩关节。 综上所述,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率高,对人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学习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临床上,若是确诊肱骨外科颈骨折,我们应该根据病人的骨折分型,结合全身状况和医院现有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制定可行的治疗方案,尽早对症治疗,控制病情,改善预后,促使病人早日康复。

肱骨外科颈骨折康复训练计划

肱骨外科颈骨折康复训练计划 谨告患者,骨折愈合后,并不意味着功能的恢复,只标志着关节功能恢复的的开始,没有严 格的康复训练,就难以恢复关节的功能,请严格按照本计划进行训练. 宋洪花 恢复期第1周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每日训练 (min) 次数(次) 1.理疗超短波电疗法 15 2 2.关节松动疗法用I、II级亚麦特兰德法 15 1 3.关节活动度训练①患者弯腰健肢手扶椅背,患肢放松, (主要伸屈和内收、下垂做回旋运动,前后和左右大幅度 15 2 外展)的摆动,逐渐增加活动的角度 ②肩梯练习或爬墙练习 15 2 ③利用身体重量进行被动伸展 15 2 ④高滑轮练习 15 2 4.肌力训练①三角肌静力力量训练:立位,双臂曲 肘平举肘上负重(沙袋0.5kg) 15 2 ②肩袖肌力训练:橡皮条 15 2 ③肩周肌力的训练:木哑铃 15 2 恢复期第2周康复训练计划 训练项目训练方案训练时间每日训练 (min) 次数(次) 1.理疗超短波电疗法 15 2 2.关节松动疗法用III、IV级亚麦特兰德法 15 1 3.关节活动度训练①仰卧双手抱头的枕部,做肩的外展 (继续伸屈和内收、动作 15 2 外展)②患者弯腰健肢手扶椅背,患肢放松, 下垂做回旋运动,前后和左右大幅度 15 2 的摆动,逐渐增加活动的角度 ③肩梯练习或爬墙练习 15 2 ④利用身体重量进行被动伸展 15 2 ⑤高滑轮练习 15 2 4.肌力训练①三角肌静力力量训练:立位,双臂曲 肘平举肘上负重(沙袋1-3kg) 15 2 ②肩袖肌力训练:橡皮条 15 2 ③肩周肌力的训练:小型哑铃 15 2 (1)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一、概念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解剖颈以下2-3cm之间的骨折,多见于中老年人,发生率为全身骨折的5﹪左右。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是骨折的主要原因。 二、健康指导 1、伤后一周内仰卧位时,头部应稍垫高,患肢垫高使换患侧肩与躯干平行,以免前屈或后伸。坐起时要给予协助,以免患侧.上肢用力不当而影响伤肢的固定。早期练习握拳,伸指及腕肘关节各种活动,练习次数由少到多。 2、伤后第3周根据X线光片情况练习肩部前屈,后伸,先轻度活动,如无不良反应在足部,扩大活动范围,但外展型骨折禁止患肢外展,内收型骨折禁止患肢内收。 3、术后3-4周:开始练习肩部前屈后伸运动先轻度活动逐步增加肩关节活动范围,如无不良反应情况下练习肩关节活动。向前弯腰、上臂自然下垂顺时针或逆时针在水平面上划圆圈,反臂摸腰即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肩外展、内旋,后伸举臂摸头后部;肩外展外旋患侧每次锻炼时各动作的次数以患者有轻度疲劳感为妥因人而异,幅度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健康教育灌 1.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免增强体质。 三.心理护理 骨折后外固定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其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病人易产

生焦虑和烦躁。应向病人解释固定的目的及重要性,让其了解固定的时限,自觉地维持有效的外固定,配合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 四、出院指导 1、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的饮食,增强体质,促进骨折的愈合。 2、休息:尽可能离床活动,患肢3个月内避免负重 3、维持外展架固定的位置如外展架松动应及时予以调整,不能在拆除固定后将患肢长期下垂或悬吊于胸前,否则将导致肩关节外展、上举活动障碍,并难以恢复。 4、继续坚持功能锻炼指导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多用患肢,用患肢端碗、夹菜、刷牙、系裤带等训练患肢功能,逐步达到生活自理。 5、定期复查在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器材一般在骨折愈合后取出。

骨伤科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肱骨外科颈骨折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 (1)有外伤史。 (2)好发于老年人,亦可发生于成年人及儿童。 (3)局部肿胀,上臂内侧可见瘀斑,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可触及骨擦音和异常活动。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腋前皱褶处有瘀斑。 (2)需拍正侧位X线片。有时正位片显示骨折并无移位,但在侧位片上却可看到有明显的成角畸形。如因疼痛而不能上举患肢者,可采用经胸投射法拍片。 (3)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I型:无移位或移位小于1cm或成角小于45度;II型:解剖颈骨折(2部分骨折);III型:外科颈骨折(2部分骨折);IV型:大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V型:小结节骨折(2、3、4部分骨折);VI型:骨折脱位型(2、3、4部分骨折及累及关节面的骨折)。 (二)骨折分期及证候诊断 1.血瘀气滞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肿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复。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外展型骨折:比较多见。跌倒时患者上肢外展,手掌撑地,外力沿上肢纵轴由下向上传导至外科颈发生骨折,肱骨头内收,肱骨干外展,断端外侧嵌插而内侧分离,多向内成角。 2.内收型骨折:临床较少见,移位与成角与外展型相反,即跌倒时,上臂在内收位,手掌撑地,外力沿上肢纵轴自下而上传到至外科颈发生骨折。肱骨头外展,肱骨干内收,断端外侧分离而内侧嵌入,向外侧突起成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