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_韦伯与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_韦伯与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_韦伯与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_韦伯与马克思

理论与现代化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2011-09

Sep ,2011

2011年第5期NO.5,2011

本文把“现代性批判”界定为韦伯与马克思共同面对的问题域。韦伯以“理性化”概念切入到现代性诊断与批判之中,立足于理性化的两种逻辑,在文化—世界观层面和社会—制度层面做出了“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的时代诊断。马克思通过“异化”概念来揭示现代性悖论,将“异化劳动”阐释为现代性问题的“本质性一度”,指出了它有经济学和哲学两种话语。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就表现为对国民经济学和现代形而上学的“双重批判”。

理性化是韦伯现代性理论的“总命题”,也是其现代性诊断与批判的理论基础。我们认为,韦伯的理性化存在两种逻辑:一为文化—世界观的理性化;二为社会—制度的理性化。①理性化的吊诡(paradoxes of rationality

)在理性化的两种逻辑中都体现出来并有所不同。第一种逻辑反映的是,客观理性与主观理性、总体理性与片面理性之间的矛盾,呈现出来的是理性的相对化与主观化。理性本身分解为多元的价值领域,

从而毁灭了其自身的普遍性,价值多元论由此产生。第二种逻辑指的是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理性内部发生分裂,内涵出现变化。理性化内部充满了手段与目的、

工具与价值、权力与自治、奴役与解放之间的紧张,并且不断演化为前者对后者的支配与统治。其核心要点在于理性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并与权力合谋,成为统治现代人的“支架”。韦伯的现代性批判建立在理性化的两种逻辑之上,并表现为两个方面:理性化导致的价值冲突问题和理性化与自由的悖论问题。“多神论”和“铁笼”这两大隐喻最为直接地体现出韦伯现代性批判思想。

韦伯把现代性特征定义为“祛魅”,即理性化。

“祛魅”意指的乃是尼采的命题:“上帝死了”。“上帝死了”

———就其要害而言———是现代与传统的决裂。这种决裂导致的后果乃是“多神论”。传统社会提供了一种绝对真理和价值标准,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客观”意义和伦理价值之总体。现代世界是一个“上帝已死”的图像,传统确定性和“客观”意义丧失了合法性,导致了真理和价值的多元化。原始宗教时代是一个多元

作者简介:唐爱军(1984-),男,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邮编:200453

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韦伯与马克思

唐爱军

摘要:本文把“现代性批判”界定为韦伯与马克思共同面对的问题域。韦伯以“理性化”切入到现代

性的揭示与诊断中,立足于理性化的两种逻辑展开现代性悖论的阐释;马克思通过“异化”来揭示现代性悖谬,将“异化劳动”领会为现代性困境的“本质性一度”,并对异化劳动的经济学话语和哲学话语实现批判,由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体现为一种“双重批判”。文章最后对两人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同与异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关键词:韦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性化;异化劳动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1)05-0011-07

论的价值观和世界图像的“多神论”时代。普遍宗教时代指的是相互冲突的价值多元论被一神论和兄弟爱的伦理所取代。[1]而我们的新时代则是宗教一元论世界和信念系统丧失殆尽,各文化价值又处于相互冲突中。现时代是一个“新的多神论”时代。

理性化导致了宗教合法性的式微,科学取代了宗教,成为现代性的“主导文化”。这带来了一个“令人不舒服的事实”:价值冲突的不可避免。我们的文化命运是诸神混战,我们要“勇于正视时代的命运”。这一命运是科学无法根除的。韦伯说道:

“希腊人时而向阿芙罗狄蒂献祭,时而又向阿波罗献祭,所有的人又都向其城邦的诸神献祭,今日的情形也如出一辙,只是那些礼俗中所包含的神秘的、内心深处又是真实的变化,已遭除魅和剥离而已。在这些神和它们之间的斗争中,起主宰作用的绝对不是‘科学’,而是命运。”[2]科学无法回答下面的问题:

“在这些好战的诸神之间,我们该侍奉哪一位?抑或我们该侍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神?”[2](45)人们只能根据对待生活的各种可能的终极态度进行抉择,而它们是互不相容的、相互争斗的,即“你将侍奉这个神,如果你决定赞成这一立场,你必得罪所有其他的神。”[2](44)总之,理性科学是无法解决现代世界的“意义”问题,价值多元论就成为时代的“天命”了。

韦伯在文化—世界观层面上不仅诊断出理性化导致了现代世界的价值冲突,而且揭示出现代文化“精神风格”的变化。尼采曾经指出现代文化转向在于:

“理想主义”转向了功利主义和“唯物主义”。韦伯则指出,禁欲主义转向了无灵魂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韦伯现代性批判问题域在理性化的第二种逻辑中表现为:做出“自由丧失”的时代诊断。我们首先来看韦伯语境中的“自由”到底是什么意思?比瑟姆描述了韦伯使用的“自由”有三种意义:第一,指经济个人主义的自由;第二,指公民和政治意义的自由;第三,倾向于精神的人的自治性或人格的概念。[3]一般来说,韦伯的“自由”概念包括了以上三种涵义,但韦伯更为关注的是个人自治性概念。

韦伯是在批判自由主义和启蒙主义的双重语境中,揭示现代世界的自由问题。他深刻洞悉到古典自由主义危机在于:

“新教和天赋人权传统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丧失殆尽,其社会支柱生气勃勃的小资产阶级逐渐为资本主义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所吞并。”[3](导言)康德曾指出,所谓启蒙就是人类运用理性、理智能力摆脱人类的不成熟的状态。启蒙主义的信仰有三大核心点:世界是一致的;在工具上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世界会提升人类自由和自治。康德和一般启蒙主义者都是在普遍意义上理解理性的,并把理性诠释为解放人的进步力量。“西方启蒙抓住了理性的意义,并且对理性化的作用持完全乐观态度。在启蒙传统中,现代世界是普遍理性塑造的世界。理性运动仍然保持着实体性的统一,保留了调节事实与观念的希望。”[4]启蒙主义者(甚至某些启蒙批判者)相信理性的解放潜能;认为理性有能力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冲突,对历史辩证运动之理性消除现代性在资本主义的问题充满信心。他们都没有卢梭或尼采的意识,即个体自由不是文明的礼物。现代启蒙、文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个体自由和社会进步。韦伯指出,生活秩序的理性化即“祛魅”带来的不是理性自治,而是他治。[4](4)理性渗透到公共领域,不是生产出理性的自治,而是不断增长的统治,这是对理性促进自由的启蒙主义的讽刺。由此,韦伯把现代资本主义标示为“没有进步的发展”。

尽管很多人热衷于诠释韦伯与康德的“暧昧”关系,并认为康德的批判唯心主义为韦伯理解启蒙规划设定了议题,[4](7)但不可否认,韦伯仍然远离了康德,回到尼采的怀抱中:理性主体是由权力关系建构的,理性已然成了“权力意志”。对于韦伯而言,

“开朗的继承者(启蒙运动),似乎已永远地褪尽了她玫瑰般的红颜。”[5]的确,像M ark E.Warren分析的一样,韦伯(以及尼采)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之前就提出了“启蒙的辩证法”,揭露出启蒙的“野蛮”

(barbarism)。尼采和韦伯关注的乃是:当理性制度化,为什么权力没有或不能减弱?正是如此,两人都质疑康德和启蒙主义的议题:理性与权力在原则上是对立的。与尼采、福柯的思路一样,韦伯通过揭示理性的悖论即理性充满着权力意志和统治内涵,破坏了启蒙的希望。现代世界理性化带来的是最少的自治、最多的纪律以及最多的不成熟。[4](68)退一步讲——

—蒙森的表述——

—是:

“通过最大可能的统治实现最大可能的自由”。总而言之,韦伯对启

蒙主义的批判与反思,主要着眼于批评理性自治潜能和理性进步的启蒙主张,揭示出理性走向了反面,成为新的统治形式和压迫力量,理性已然与权力同盟。正是在此语境中,韦伯现代性思想最为本质的理论构架清晰地呈现出来:理性化与自由的二元悖论。

接下来,我们分析理性与权力共谋、理性化与自由悖论的概念内涵和具体表现。Brubaker指出,韦伯语境中的“理性”至少有16种含义。[6]尽管理性涵义众多,但基本上可以在两分法层面上加以理解。两分法的模式一方面方便描述出西方理性主义或社会秩序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是解释现代社会冲突或悖论的出发点。[6](37)理性内涵的二元界分是揭示理性统治或现代性悖论的分析框架。一般讲来,韦伯的理性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前者指的是逻辑的一致性和实施的工具性;后者指个体自治理性。②狭义理性不仅不与权力、统治(domination)对立,而且两者具有同谋关系,即狭义理性实际上必然导致理性化的统治或权力。而广义的理性即个体自治的理性在原则上与权力和统治是对立的。理性与权力的共谋实际上指的是狭义的理性充满了权力意志,是一种权力。毋庸置疑,韦伯否弃了启蒙主义的理性内涵,而是切入到理性内在的界分与冲突中,并将其揭示出来。不仅如此,韦伯还审视出两种理性力量的对比,察觉到现代社会实际上是狭义理性统治了广义理性、形式理性统治了实质理性、目的理性统治了价值理性。韦伯的策略实际上是将理性彻底知性化,下降为合理性,即将黑格尔式的理性总体转化为康德式的知性,并进一步领会为权力的共谋者。理性成为一种统治力量、理性化与自由的对立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反映。第一,禁欲主义精神。与马克思不同,韦伯从文化价值系统来研究现代性的发生学,并最终落脚于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因此,韦伯的理性统治或“自由丧失”的诊断必然追溯到新教的禁欲主义伦理及其生活样态。宗教理性化即禁欲主义宗教的负面效果就是带来了文化的纪律,[1](197)即塑造了个人内心的服从。禁欲主义从修道院深入到日常生活,丧失了其形而上学或宗教的内容,成为主导的世俗道德,造就了精神的统治,其带来的是纪律的增强,而不是更大的自由。第二,形式理性系统。世界的“祛

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2](48)公共生活领域或秩序日益成为一个形式理性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以现代资本主义企业为核心的经济理性主义系统;二是以现代国家为核心的政治官僚系统。两者都是形式理性的制度化,都建立在形式理性的核心要素即可计算性上。资本主义——

—两大系统是其核心——

—成为现代人不可抗拒的命运般力量,决定着出生在该机制当中的每一个人。资本主义成为自由的异己力量。披在圣徒肩上的“随时可以卸下的薄斗篷”变成了钢铁般的牢笼。[5](187)第三,理性化的统治类型。韦伯指出统治有三种形式。而现代世界则是法理型统治类型。理性——

—工具理性——

—已然取代了传统的或卡里斯玛的人格统治,成为新的合法性形式。传统习惯、情感以及道德伦理不再具有或者说弱化了合法化能力,工具理性成为新的“意识形态”。韦伯把现代法律和道德系统理解为形式主义的和实证主义的,消除了传统的道德伦理内涵。“法律作为社会一体化的核心制度,脱离了道德-实践的价值领域。”[7]以现代法律系统为基点的现代统治实际上是一种“非人格化”的统治形式,摆脱了“人格化”统治的限制,实现一种“匿名统治”,使得统治的范围和程度都扩展或加深了;其本身的存在就宣告了个体人格能力和个性的衰弱。第四,人的存在方式。理性化统治重新塑造了现代人的形象。专家成为现代“精神风格”的核心表征。个体及其行为日益依赖于有意识的反思和计算上。工具技术理性行为威胁到个人自治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人格丰满的有教养者正趋于没落,取而代之的则是技术专家,是职业人(Berufsmensch)。这是自由的机会趋于萎缩的一个证据。现代世界“向一个完美人性的时代断念诀别”,[5](187)并充斥着“无灵魂的专家,无心灵的享乐者”。

与韦伯不同,马克思以“异化”为核心概念进入到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开创出独具特色的现代性批判之阐释定向。“异化”是现代性悖论之本质,其反映出

的问题乃是现代社会的自我矛盾及其悖谬。由此,马克思开辟出的现代性批判之意义区域,就是对现代社会自我异化的揭示与批判。洛维特曾精辟地指出,“人的自我异化”有三种表述:

“它的政治表述就是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矛盾,它的直接社会表述则是无产者的实存,而它的经济表述则是我们的利用对象的商品性质。”[8]而在我们看来,现代人的自我异化存在两大形式:神圣形象与非神圣形象。前者指的是人在宗教、哲学和意识形态中的异化;后者触及到的乃是人在物质生活领域中的异化,即经济异化,亦即劳动异化。两种异化形式之不同领会导致了对现代社会“抽象统治”的截然相反的诊断。“个人现在受抽象统治,而他们以前是互相依赖的。但是,抽象或观念,无非是那些统治个人的物质关系的理论表现。关系当然只能表现在观念中,因此哲学家们认为新时代的特征就是新时代受观念统治,从而把推翻这种观念统治同创造自由个性看成一回事。”[9]马克思把现代社会抽象统治力量领会为物质领域的权力对抗,超越了现代形而上学之“观念统治”的理论阐释;由此,马克思把物质领域中的异化劳动抑或劳动异化指认为现代性自我悖谬的“本质性一度”。进而,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必然全部集中于对“异化劳动”的揭示与批判之中,此乃马克思现代性问题域得以展开的枢纽。

在我们交代了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根本对象——

—异化劳动——

—之后,随即而来的问题是:马克思是如何展开对“异化劳动”的批判的,其所采纳的方法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着重要回答的问题。“异化”或“异化劳动”作为现代性的“本质性一度”,有着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现代性的经济学话语和哲学话语。两者都是现代性自我确证,都停留在异化劳动的辩护上。

国民经济学以劳动作为自己的原则。正是由于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原则,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将他称作“国民经济学的路德”。[10]国民经济学是建立在对货币主义和重商主义的超越基础上的。无论是货币主义还是重商主义,都是把财富(私有财产)看作人之外的并且不依赖于人的存在物;对待财富的方式也“只应以外在方式来保存和维护”。[10](74)一句话,财富是外在的,无思想的对象性存在。国民经济学的贡献在于扬

弃了财富的对象性本质,揭示出财富的主体性本质。马克思指出: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这句话极其深刻地揭示出国民经济学的立场。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乃是对人的承认,确定的乃是“主体性”原则,即现代性的经济学话语。也就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给国民经济学一个十分荣耀的光环:启蒙国民经济学。[10](73)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确定了自我意识原则,对现代性进行了哲学上的阐释;斯密则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确认了劳动原则,对现代性进行政治经济学的论证。正如哈贝马斯所指出的,自我意识原则和劳动论题不过是现代性主体性原则的两种不同表述。那么,国民经济学以之作为前提的“劳动”到底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加以说明的是,国民经济学之“劳动”不是特殊的、具体的劳动,而是“一般劳动”;它是在普遍性和抽象性意义上被理解的。重农学派也提及劳动,但他们眼中的劳动不过是与天地要素相结合的特定劳动,并且是作为“农业劳动”被承认的。只有到了国民经济学那里,劳动才作为“一般劳动”得到了原则高度的承认。那么,是否像国民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劳动价值论带来了“对人的承认”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中的“劳动”是“有害的”、

“招致灾难的”劳动,一句话,是异化劳动。如此这般的劳动,实现着对人的彻底否定,由此马克思发出这样的感叹:

“把人类的最大部分归结为抽象劳动,这在人类发展中具有什么意义?”[10](14)正是这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资本)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普遍力量,实现着对人的奴役和统治。劳动,这一给国民经济学带来“启蒙王冠”的东西,最终恰恰是“敌视人”的。国民经济学以异化劳动为前提,但它从未澄清自己的前提并划清界限。如果说后国民经济学立场被标示为异化劳动批判和资本批判,那么国民经济学立场就归结为停留在异化劳动和资本之上。

国民经济学言说的乃是“异化劳动的规律”,停留在异化劳动和资本的辩护上。这一点是比较明显的。那么,我们说,现代形而上学与现代性的“本质性一度”——

—异化劳动——

—也有着内在关联,这一点也不太容易察觉到了。下面,我们以黑格尔哲学为例试图

给出相关说明。之所以以黑格尔哲学为切入点,原因在于黑格尔哲学不是现代形而上学之一种,而是现代形而上学之一切。我们的观点是:黑格尔哲学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是异化劳动的抽象的、思辨的表达方式。作为康德之后唯一真正研究过时代问题的哲学家,[11]黑格尔意识到劳动已成为时代的主题。早在耶拿时期,黑格尔就把劳动规定为相对于自然的“否定性行为”,从而论证劳动的精神性特征。劳动是一种“理性活动”,一种“精神方式”。对于黑格尔的“劳动”主题,海德格尔曾说过:

“劳动的新时代的形而上学的本质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中已预先被思为无条件的制造之自己安排自己的过程,这就是通过作为主观性来体会的人把现实的东西对象化的过程。”[12]卢卡奇、海德格尔以及哈贝马斯都曾指出,黑格尔以自己独特的思辨哲学方式论证了劳动成为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的原则或规范基础。马克思也说过:

“他(黑格尔——

—引者注)把劳动看作人的本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10](101)然而,马克思的分析并没停留于此,而是进一步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抽象、精神劳动就是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异化劳动。“他(黑格尔——

—引者注)只看到劳动的积极的方面,没有看到它的消极的方面。”[10](101)黑格尔将异化劳动领会为一般劳动,停留在对异化(异化劳动)的承认基础上。情况难道不是这样吗?不必说黑格尔没有将异化与对象化区分开来;同样不必说他只看到劳动的积极方面,而未能看到它的消极方面;马克思下面的一句话就给我们以决定性的提示:

“把这个世界冒充为自己的真正的存在,恢复这个世界,假称在自己的异在本身中就是在自身。”[10](109)在这里,黑格尔的虚假的实证主义昭然若揭。黑格尔将自己的劳动立场表述为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辩证法,由此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看作异化(外化)和外化的扬弃;但是,这种异化的扬弃起着一种“独特的作用”:“一个认识到自己在法、政治等等中过着外化生活的人,就是在这种外化生活本身中过着自己的真正的人的生活。”[10](10)黑格尔通过“抽象劳动”辩证法确定的只是绝对精神的统治,理性的统治,或逻辑之于历史的绝对宰制性权力,实际上疏离了人的感性生活,放逐

了人的诗意生命。“个人受抽象统治”,在黑格尔哲学那里,表现为精神统治和理性专制主义;在国民经济学这里,表述为异化劳动(货币、资本)的统治。这揭示了黑格尔哲学与国民经济学的内在贯通,亦即黑格尔哲学的国民经济学底色,因为“逻辑学是精神的货币”。[10](98)“黑格尔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10](101)由此可见,与国民经济学一样,黑格尔哲学惟一承认的抽象—精神劳动就是异化劳动,黑格尔哲学的“非批判的实证主义”和“非批判的唯心主义”的理论实质就是:复归于现代性的意识形态窠臼之中,论证“异化劳动的规律”。

正是由于现代性的两种话语,异化劳动的两种自我确证的形式,所以,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抑或对“异化”的批判,必然表现为“双重批判”。一方面是对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另一方面是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前者侧重于批判抽象理性,后者侧重于批判资本逻辑;前者侧重于批判“观念统治”,后者侧重于批判“物质统治”。由此,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表现为两个层面:第一是思想观念层面;第二是现实物质层面。另外,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哲学批判与国民经济学批判、理性批判与资本批判之间的关系不是外在比拟的,而是内在贯通的。由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必然依赖于如何击破两者之间的内在贯通。“除非国民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双重‘魔法’能够同时被彻底解除,否则的话,其中的任何一种魔法都不可能被真正解除。”[13]原因就在于,现代社会理性与资本已然成为“同盟者”:理性是资本的观念形态;资本是理性的“现实运作”。一句话,抽象理性与资本逻辑达成了“共谋”。马克思现代性的“双重批判”必然依赖于马克思所开辟的哲学道路。马克思在存在论发动的哲学革命是现代性批判得以成功的哲学基地或思想基础。当人们在现代形而上学——

—主体性哲学,或理性哲学——

—之中展开现代性批判之时,他们就先行地复归于现代性的意识形态的汪洋大海之中,现代性的“本质一度”根本没有被揭示出来,或真正被根除。只有马克思突破了现代性的基本建制,在一个全新的哲学基础上开展出现代性批判之积极成果。

“理性化”和“异化”(异化劳动)是韦伯和马克思各自采取的现代性批判的规范基础。前者立足于理性化的两种逻辑而展开现代性的诊断;后者把“异化劳动”领会为现代性悖论的“本质性一度”,进而对其经济学话语和哲学话语开展出原则高度的批判。最后,我们对两人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的同与异做一些简单的总结。

相同点在于:

第一,两人都反思、批判启蒙主义,与此同时抵制浪漫主义。韦伯反对“启蒙”,主要反对启蒙的理性乐观论和进步论。理性在启蒙主义那里,是解放的力量和自由的潜能,是带领人们走向幸福与自由的保障。韦伯秉承了尼采的时代意识,指出理性已然蜕变为合理性,即转化为权力和统治的共谋者。理性化成为现代人不可抗拒的“天命”。在反对启蒙理性主义的同时,韦伯又抵制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侵蚀。他试图在科学与宗教、技术与浪漫的二元构架中保持平衡或张力,并不希望在反对前者的征途中而导向极端的对立面之中。韦伯的“科学学说”、

“客观”的方法论等思想使得他与当时的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保持了距离。马克思把启蒙的成就及限度表述为“政治解放”。政治解放只是实现了人们在思想政治层面上的形式平等与自由,停留在市民社会的辩护上,市民社会的自我异化、自我矛盾即资本对劳动的奴役(异化劳动)之揭示与批判并没有被课题化。启蒙思想在马克思那里,成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韦伯在理性化的系统中揭示出启蒙的野蛮;马克思则是切入到社会的利益层面揭露出启蒙思想的阶级性和解放承诺的虚假性。另外,马克思承继了黑格尔的“客观思想”,拒绝空想社会主义和卢梭式超越现代性的方案。

第二,无论是通过理性化还是异化,两人都揭示出现代性悖论之特征:二元论。韦伯在理性的基本概念系统内对现代性进行诊断,把现代性吊诡归结为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手段与目的、科学与宗教、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等一系列的对立与冲突,将现代性悖论的“本质性一度”领会为理性

化与自由的二元构架。二元论是现代世界的形构特征,也是现代个人不可抗拒的天命。现代个人只能在二元论之间进行自我选择。马克思在分析黑格尔法哲学的时候,就意识到现代世界本质上是分裂的,市民社会日益独立出来,并与国家处于对立之中。现代社会的二元特征不仅体现为市民社会与国家、私人与公民的分裂,还体现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异化劳动与自由劳动、资本与劳动、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等一系列的矛盾。马克思深入到感性的活动领域,把现代性的二元论领会为感性自身的冲突与对抗。

不同点在于:

第一,韦伯把现代性的问题最终归结为合理性统治的“技术问题”,马克思则是领会为劳动异化、资本奴役劳动的“政治问题”。虽然两人都将现代性界定为“资本主义”,但其中的内涵大为不同。在韦伯那里,资本主义是现代人不可逃避的“铁笼”,是一个庞大的合理性系统,现代资本主义问题乃在于技术成为现代人的座架,禁锢了人的自由。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乃是“范畴谬误”,即拜物教。此乃根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斗争,根源于感性领域的“社会权力”。理性化悖论涉及的主要是人与技术—物的关系问题,而异化则涉及的主要是感性权力的统治问题。

第二,反思现代性的路径不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尽管将韦伯与马克思界分为“观念论”与“唯物论”的做法是肤浅的,但不可否认,在反思、诊断与批判现代性的问题域上,两人采取了截然相反的路线。韦伯从文化—世界观的合理化出发来把握现代性“祛魅”特征,从宗教伦理的合理化来阐释资本主义秩序的生成,从文化理性的制度化来审视现代性所造就的支配与统治。他沿着“自上而下”的路线图展开现代性的揭示、诊断与批判。马克思则是从感性活动领域来分析理性的矛盾,从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出发理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社会关系,从商品、货币和资本出发来揭露现代性意识形态的本质。历史唯物主义将现代性批判的问题域定位在“自下而上”的阐释路向上。

第三,在现代性出路问题上,两人的差别尤为突出。韦伯认为现代性是现代人不可摆脱的天命,人们

只能在理性化的世界中寻求自我之可能性。责任伦理是韦伯面对现代性困境的理论选择。韦伯的终极目标在于追求人的尊严,并且此目标的实现也在于个人。马克思则认为超越现代性是可能的,其价值旨归在于“人类解放”。共产主义作为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乃是超越现代性的唯一方案。另外,

马克思指出只有通过实践,共产主义才能现实地生成,并且是一种“内在超越”

:异化扬弃与异化走的是同一条道路。在超越现代性悖论如何可能的问题上,韦伯继承了康德的二元论,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的“客观思想”,以历史-实践的辩证法来超越现代性。

注释:

①其实《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核心任务就在于寻求如何解决两种理性化逻辑之间的转换与衔接问题。这一问题是韦伯分析资本主义起源的关键。而不能简单地把“韦伯命题”理解为宗教观念“生长”出资本主义。

②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传统都是立足于韦伯理性内涵的二元界分。其主要着眼点是批判工具理性。

参考文献:

[1]Max Weber,Rationality and Modernity.edited by Scott Lash and Sam Whimster.London:Allen?Unwin,1987.208.

[2]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40.

[3]戴维

·比瑟姆.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M].徐鸿宾,徐京辉,康立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44.

[4]The Barbarism of Reason:Max Weber and the Twi -light of Enlightenment,edited by Asher Horowitz and Terry Maley.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94.3.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87.

[6]Rogers Brubaker.The Limits of Rationality:an essay on the social and moral thought of Max Weber.London:George Allen ?Unwin,1987.2.

[7]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258.[8]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M].李秋零译.上海:上

海三联书店,

2006.204.[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73.

[11]卢卡奇.青年黑格尔[M].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142.[12]丁耘编译.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

2001,(3).[13]吴晓明.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批判[J].学术月刊,2006,(2).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M odernity Criticism"is treated as the same problem from Weber and M arx.Weber used "ra-tionalization"to reveal and diagnose modernity,w hich is based on the tw o logical explanation of rationality and expand the paradox of modernity.M arx made the use of the "alienation"to reveal the paradox of modernity,and "alienated labor"is understood as the essence of M odernity.He criticized economical and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the alienation of labor,w hich embodies M arx's critique of modernity as "double criticism".Finally,Weber and M arx ’s thought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re briefly summarized.

Keywords:Weber;M arx;M odernity criticism;Rationalization;Alienated labor

责任编辑:

懿勤

The Question Domain of Modernity Criticism:Weber and Marx

TANG Aijun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拥有者无穷的独特魅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50多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和基本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马克思主义不是一般学说,而是工人阶级的战斗武器,因此它的鲜明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反映实践、指导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不断创新,因此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僵化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因为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逝世宣告中止,而是继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 马克思主义体现了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精神,其基本的特征是:科学性和批判性的统一、坚持原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面向现实与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统一。 一. 科学性和批判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现时代的表现,以及现实中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规律和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首先包含着科学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中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由于自身的普遍联系而在必然性和规律性的支配下发生着,社会历史发展也具有自然历史过程的性质,社会中人创造历史的活动,既不能撇开现存的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又不能完全摆脱现实环境与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充满着批判性。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永恒的、绝对不动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了所有一切事物都包括自身的暂时性。正是基于这种批判性的精神,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反对因循守旧、墨守陈规,反对对一切已丧失其生命力的旧事物采取妥协的态度,在变革已成为必要时,坚定地支持合乎规律性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是把科学性和批判性看作内在统一的。科学性和批判性互为前提、互为保证。 二. 坚持原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兰州市公示语英 译研究

Modern Linguistics 现代语言学, 2019, 7(5), 767-775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sj.com/doc/8a9325675.html,/journal/ml https://https://www.docsj.com/doc/8a9325675.html,/10.12677/ml.2019.75102 A Study on Public Signs C-E Translation in Lanzhou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urdieu’s Field Theory Songbai Bai1, Su Chai2 1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 & Institute of Translating Studies LZU,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Received: Sep. 29th, 2019; accepted: Oct. 14th, 2019; published: Oct. 21st, 2019 Abstract This paper refers to the concept “field” in Bourdieu’s sociology theory, discussing two func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limit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Lanzhou City, drawing the proportion of these two functions in different fields, analyzing different types of wrong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and proposing som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aims to assist the develop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public signs in Lanzhou city to enrich the present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system of public signs in transla-tion sociology. Keywords Lanzhou City, Public Signs,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ierre Bourdieu, Field 布迪厄“场域”理论视域下的兰州市公示语英译研究 白松柏1,柴橚2 1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2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暨翻译研究所,甘肃兰州 收稿日期:2019年9月29日;录用日期:2019年10月14日;发布日期:2019年10月21日

迪尔凯姆与马克思韦伯社会方法论的比较

迪尔凯姆与马克思韦伯社会方法论的比较 摘要:迪尔凯姆与韦伯在西方社会学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两位思想家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建构了迥然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形成了社会学中的整体主义的、实证的传统和个体主义的、人文的传统的对立。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和自然一样有其运行的特殊规律,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试验和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和解释现象;并依据此,迪尔凯姆提出了以“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点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体系。韦伯则从社会唯名论的角度认为个体是社会的真实存在,社会只是个体集合在一起的“名称”。并依据此将“社会行动”作为其“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基点,韦伯社会学的任务便在于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因果性的说明。 关键词:社会学方法论社会事实社会行动 迪尔凯姆与韦伯是古典社会学阶段两大方法论———实证社会学与理解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在哲学观、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核心概念以及解释策略等方面各辟溪径,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社会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理论,它主要探讨的是有关社会学学科体系及基本假设的一般原理问题,包括研究的立场、方位、视角、基本观点以及解释社会现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逻辑程序等。 从社会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它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孔德最早提出“社会学”的概念也是将其划入哲学领域,进而对社会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并提出了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后为社会学的集大成者迪尔凯姆所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它却与社会学古典理论奠基者之一的韦伯的社会学思想完全不同,并因此分别开创社会学研究两大不同的方向领域。就它们的社会根源则是来自于欧洲中世纪经验哲学正统流派的唯实论和非正统的唯名论。唯实论则与维名论的观点相反。这种以唯实论和维名论的思想来看社会便产生了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并确认只有个人行为和细节才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社会唯实论者则认为社会是一个有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这种哲学思想在对社会的看法上在迪尔凯姆和韦伯的社会学思想里则表现为分别以“社会事实”和“社会行动”为逻辑基点和研究基点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和思想体系。 迪尔凯姆继承了法国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统,并对社会学作了明确的定义,认为它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从而从研究对象上是它与其他的学科区分开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后,又进一步提出了社会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统计和比较,从各类社会事实的相互作用中,揭示社会事实发生的主要原因,即从社会结构来解释社会事实,用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在这,社会事实实际上就是研究的基点,他的一切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都是围绕起展开的。韦伯则是吸收了德国唯心主义的传统——尤其是康德和狄尔泰的思想——对社会学做出了完全不同的界定,他认为“社会学是一门致力于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做出因果说明的科学”。韦伯的这种社会学思想被称之为“理解社会学”,他的基点便是“社会行动”。正是因为这种“社会行动”是具有独特性和主观意向性,也只有人自己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我们无法采用实证主义的比较规范的自然方法来解释它,而唯有用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才能解释“社会行动”。基于此,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4.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最初审视(一)

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最初审视(一) 摘要:现代性是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性相适应的本原性理论视域。对现代性的理解、反思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批判,剖析资本、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对现代性进行了最初审视。马克思关于现代性的理论,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合理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现代性;资本;异化劳动;共产主义“现代性”是一个复杂、模糊且至今难以定论的概念。它大体是指一种开放、动态、不断去魅、各个构成因素之间难以协调的社会形态和人的存在样态,是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取代旧的传统秩序的复杂过程。尽管马克思没有使用过“现代性”这一概念,但却是最早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性做出全面反思和批判的思想家。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现代性主要意味着自启蒙运动以来的资本主义历史时代及其基本原则。对于今天的学术界来说,现代性已成为各种问题争论所共享的一个问题背景,在此背景中凸显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看待主宰现代世界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现代性”是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本性相适应的本原性的理论视域。马克思身逢现代性的兴盛时期,以资本全球化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是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地平线,而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则是现代社会的哲学地平线。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审视、对资本现代性“无情地批判”,是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为发生地的。 一、资本——马克思对现代性最初审视的主要对象 在《手稿》中,马克思从经济学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以资本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生活现象——商品、货币、资本、异化的分析,直逼现代性的本质蕴涵。资本分析是其现代性审视的核心。马克思以“资本”为核心范畴,将现代概念化,对现代性的批判构成马克思哲学批判的内在基础。马克思通过分析工资与地租,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在国民经济学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利益的敌对性的对立、斗争、战争,被承认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是一个静态的、可供观察的对象,而是一种动态的运动,资本运动的逻辑就是无限制地增殖自己、膨胀自己。资本运动的这一逻辑,是建立在资本家追求财富的无限欲望之上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经常把资本家称为“人格化的资本”。在一定意义上说,现代文明是由资本为其奠定基础并制定方向的,资本乃成为现代经济一社会的总纲、原则,支配一切的普遍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资本成为一种“普照的光”,是社会中“支配一切的权力”。资本扩张过程推进的生活世界货币化,是资本带给人类社会的最根本变革,这一充满矛盾的过程是现代性生成过程的深层主线。因此,毋庸置疑的是,资本乃构成现代世界的主导原则,亦即构成现代性之最基本的支柱之一。 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政治、文化,甚至神圣的宗教,都以它为中心而舞动。资本统治的世界是一个“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世界,一个物化的世界。资本成为人的异己的东西,支配着人的生活,奴役着人的身心。在这个世界中,“活动的社会性,正如产品的社会形式以及个人对生产的参与,在这里表现为对于个人是异己的东西,表现为物的东西,不是表现为个人互相间的关系,而是表现为他们从属于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是不以个人为转移的,并且是从毫不相干的个人互相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活动和产品的普遍交换已成为每一个人的生存条件,这种普遍交换,他们的互相关系,表现为对他们本身来说是异己的、无关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在这个世界中,人们被物驱使,成为物的奴隶。主体生的人被全面客体化,资本成为惟一“能动的”主体。 在马克思看来,现代社会及其现代世界乃资产阶级按照其性格创造出来的。在“现代性的命运”与“资本的命运”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本质联系,“资本”乃是现代社会的“基因”,在其中蕴藏着全部现代社会的奥秘,离开对资本、对资产阶级实质的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整个现代社会及其进程。因此,从“资本的角度”来透视“现代社会”,从“资本的命运”出发来探讨“现代性的命运”,就被马克思自觉地选择为解剖现代世界最恰当、最有效的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布迪厄实践理论重要概念的辩证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实践理论场域资本惯习 〔论文摘要〕场域、惯习、资本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的核心概念,这下个概念的提出,使社会学的研究呈现新的视角。布迪厄力图通过场域、惯习这两个概念连同各种各样的资本来探索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奥秘,从而超越社会科学的一元对认。本文思考焦点即为社会实践理论的这下个核心概念。 作为当代世界一流的社会学家之一,布迪厄坚决反对二元论,他毕生致力于克服社会学中流行的二元对立,他的理论旨在消除主观和客观、行动者个体与社会结构分析之间的分歧,力图摆脱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对立的二者择其一的困境,达到主观和客观融合的效果,为此,他提出了他的“实践理论”,又叫“生成性结构主义”理论。 布迪厄认为,要有效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使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就不能作为旁观者以一种与生活保持一定距离,跳出现实生活之外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应避免客观主义以‘局外人’的眼光看世界和主观主义从‘局内人’的角度看待社会生活的做法,通过参与生活实践来获得对社会世界的认识。这样,实践能使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达到一种和谐与整合”,而这种整合是通过“参与性对象化”,即对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加以全面的社会学的对象化 途径实现的,实践本身又是在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中展开的。 在布迪厄看来,实践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独立于时空之外的实践是不存在也是无法理解的;同时,实践又是模糊的、盲目的和不确定的。社会生活的紧迫性使得人们无法质疑而是想当然地看待自己和社会世界。实践更具有策略性。策略是实践之源。策略就是布迪厄所说的“惯习”。布迪厄对于实践的讨论主要围绕场域(结构)和惯习的关系展开的。他因此提出了生成性结构主义公式:惯习×资本+场域=实践。这就说明了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要更好地认识布迪厄的实践观,就得认识他的实践理论中用来超越主观和客观二元对立的主要概念工具:“惯习、资本和场域”。 一、场域 在布迪厄看来,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既不是单纯的个体,也不是理想化的抽象社会,而是由无数个体所构成的“场域”以及无数场域构筑的一种更大的“场域综合性结构”。关于场域的概念,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正是这种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结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位置的客观性才得以界定。布迪厄本人认为,只有场域和社会空间的观点才能够揭示社会的真实结构,因为“一个分化的社会并不是一个由各种系统功能、一套共享的文化、纵横交错的冲突或者一个君临四方的权威整合在一起的浑然总体”而是各个场域的聚合。 在理解场域概念时,首先可以将场域设想为一个空间,场域的效果得以在其间发挥,并且由于这种效果的存在,任何与该空间有关的对象,都不能仅凭所研究对象的内在性质予以解释。其次,场域也不是一般性的空间结构形式,它是一个充满冲突和争夺的空间。场域中各种位置的占据者利用种种策略来保证或改善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不断在场域中展开斗争。不过,布迪厄特别强调,场域中斗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够强加一种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为有利的等级化原则。从场域的这一特征来看,行动者的策略正取决于他们在场域中的位置即特定资本的分配,同时还取决于他们对场域的认知,这种认知又依赖于他们对场域所采取的观点,也就是从场域中不同位置出发所采纳的不同视角。最后,场域也包含一种投入。当一个人进入某个场域时,就同时进入了与场域相连的一套他本人很可能认识不到的前提预设。因此,一个场域是由身体和信念两部分组成的。人们深陷其中的实践信念并非一种心灵状态,也不是武断遵从一套外界灌输的教条;而是一种身体状态,是被各种社会秩序加以系统利用的体现在身体上的性情倾向,也就是“内在性的外在化”,即布迪厄所谓“惯习”。 二、惯习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价值及实现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提出具有理论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当代性,主要因为它的三个特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科学性凸显出当代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背景 苏东剧变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实践和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的阶层划分、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场挑战。马克思主义具不具有当代性,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然而,西方国家一些人,在东欧剧变之后,当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纷纷远离马克思主义之后,反而去重读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作辩护,进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存在主义学者萨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甚至还在童年,似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时代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提出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有学者指出,“自马克思哲学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使马克思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境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诉求,而且更是时代本身的迫切需求,即要求我们从时代本质的高度去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著名学者杨耕在《重读马克思》中说,20 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理论的内在价值凸显出来,如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等等,同时又使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了。“为了理解和把握现实,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而为了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又必须接触并深入现实。同时,在联系现实的过程中,哲学不应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不能把自己降低为现实的附庸或仅仅成为现实的解释者。”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却又超越了产生它的时代局限,它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契合了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需求,具有强大的实践功效。马克思主义的精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尤其是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

马克思对于现代性两重批判 一、马克思学说对于现代性的有原则高度的批判 关键词:现代性、有原则高度、批判 1、现代性:modernity,有137种定义,可见理解其含义的角度之多,但是马克思揭示的现代性是指现代世界的本质根据、原则和纲领,也就是是现代世界称之为现代世界的某种东西。具体来讲主要是两点: (1)资本(物质动因):重商主义时代进行大量的货币累积,但是单纯的货币累积并不是资本,只有当货币投入流通,并且产生超出其自身价值之上的价值,才能称之为资本,可见资本要求增殖,因此在此现代性的作用下,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增长,并且对于增长高度敏感。海德格尔说现代社会处于一种“进步强制”的状态,当人们有一天认为增长可有可无,那意味着现代社会行将崩溃。正是资本增殖的根本属性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把增长和进步作为自己的基本法则。 (2)现代形而上学(实现手段):即现代哲学以及以现代哲学为基础的现代科学和技术。简而言之,即资本以何种方式增殖。人们可以通过延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获取绝对剩余,但是这是一种传统的、非现代的方式。而现代方式即一种现代形而上学——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这要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提高生产率则是使生产变成科学的生产性应用的过程。 2、有原则高度:马克思并不是批判现代性的第一人,对现代性的批判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的。重农主义就对现代世界进行了批判,认为积累货币是罪恶的根源,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在于健康的农村居民,而不是像老鼠一样在地洞里钻来钻去的城市居民。而卢梭作为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更是对于现代性批判的后盾式人物,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书中,卢梭就认为现代世界的原则使人文明起来,使人类没落下去,使人类没落的并非金和银,而是铁和谷物——工业和商业、科学和技术。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批判。海涅曾对浪漫主义者进行过定义:他们设想一个黄金时代,即原始的自然状态,认为那是最优越的,而人类的每一个进步都是没落的。在《爱弥儿》中,卢梭的教育理念就是让儿童回归自然状态,此外,他反对医学,认为医院是人在死亡之前不断练习死亡的场所。写完了《爱弥儿》,卢梭分别寄给了伏尔泰和康德,伏尔泰回信说:卢梭对自然状态的伟大描写让他都想回到森林里用四条腿走路了(讽刺),而康德则五天没有出门散步,并在书房里挂了卢梭的画像,卢梭的自由概念奠定了德国哲学的基础。至于普鲁东、西斯蒙第都有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在汤因比和池田大作一次长谈的文字记录中,他们二人对于现代性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汤因比表示希望出生在中国新疆或者尼泊尔,因为只有那里没有被现代性腐蚀地人人都想自杀。他们两人更认为GDP最恰当的含义是“人类受损害的尺度”,池田大作认为应该让世界的科学、技术、工业停滞50年,让人们进行一场精神的回归。但是以上均不是原则高度的批判,原则高度的批判应该既非浪漫主义的(回到黄金时代,开历史的倒车),又非只诉诸精神和道德而不真正诉诸社会改造。因此,慈善事业尽管是一项美好的事业,但缺乏原则高度,因为它是以贫困必须首先被生产出来为前提的,它并不能带来社会的改造。 3、批判:真正的批判应该是八个字“澄清前提,划定界限”,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就是在探究人类的知识是否有前提,又是否有界限。康德后来说他就是要为人类的知识划定界限,从而为信仰留出地盘。举个例子,在伦理上有一种公平叫行使公平,它是指一种无条件、无前提、无界限的公平。比如如何形式公平地分蛋糕?人们给出的答案是选定一个人企鹅蛋糕,然后让他最后一个进行选择,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保证形式公平因为只有尽可能公平地分蛋糕才能保证分蛋糕的人拿到他所可能得到的最大份。但是人们往往忽视这样的形式公平是需要前提的,即利己主义个人和原子个人,前者不言自明,而后者是指每个人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性,这种人格性是建立在一切宗法的、血缘的、裙带的关系彻底解体的废墟上

马克思资本主义精神思想

马克思资本主义精神 对资本主义精神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高度的分析,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开始的。其实早在韦伯等西方学者对此分析以前,马克思作为对资本主义进行“天才分析”、周详透彻地研究的第一人,他对这一问题已经有所论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自始至终沿着两条路线演进:一是从经济事实层面对资本主义的经济规律进行的科学性分析,一是对这一经济过程的价值性的精神批判,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中包含着丰富的资本主义精神思想。 一、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谈资本主义精神 什么是马克思资本主义精神思想,马克思又是在何种意义上谈资本主义精神的。首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研究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资本主义精神这一概念,但不等于没有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和批判思想。统观《资本论》以后可以发现,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精神既是资本主义经济伦理的表现,又不能完全归结为经济伦理这一单一层面上,它是与经济伦理相区别相联系而存在的。资本主义精神是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过程和经济行为等所决定的主体的精神状况,是市场经济主体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道德伦理以及价值取向的抽象、综合表达。 现在看第二个问题,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谈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进行了批判。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意识表现形式,一般商品社会追求的是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的是交换价值,因而主体就有着不同的精神动机和追求。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各种非人道、不道德现象,对资产阶级的经济伦理道德进行了批判,他还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关系状况,如拜物教现象、人的异化等。 可以看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精神的批判分析构成了总体分析的重要一环。 二、马克思资本主义精神的内涵 资本主义精神到底是指什么? 归纳起来,马克思资本主义精神思想的内涵有四个方面,这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表现为贪欲精神、剥削精神、利己精神和拜物教精神。 资本主义精神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贪欲精神。马克思认为资本的积累来自贪欲。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初期,致富欲和贪欲作为绝对的欲望占统治地位”。此外,资本的生产来自贪欲。马克思把工厂主和封建领主对剩余劳动的贪欲做了比较,封建主从剥削形式上、程度上、劳动界限上以及劳动立法等方面都无法和工厂主相比。资本“不仅突破了工作日的道德界限,而且突破了工作日的纯粹身体的极限”。 资本主义精神表现为无情的剥削精神。工作日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过程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资本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它也最能体现资本主义的剥削精神。在资本论第八章中,马克思运用了大量材料、用血和火的文字揭露资本家榨取工人血汗的残酷方法和制度,他还以花边业、陶器业、火柴业、壁纸业、面包业、铁路工人、女裁缝、铁匠等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批判了资本家对童工、妇女的残酷压榨和使用,对资本的原始积累进行了揭露。他指出,“1833年到1864年的英国工厂立法史,比任何东西都更能说明资本精神的特征! ”。 资本主义精神表现为利己精神。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资料的私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我批判[上]-精选资料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我批判[上] 大部分老一代俄罗斯人文科学家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Т?И?奥伊泽尔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962年)一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参考书目?这本书是作者在1947―1955年为莫斯科大学哲学系的学生们讲授同题课程的基础上准备的?当时,奥伊泽尔曼是一位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副教授,然后成为教授和西欧哲学史教研室主任? 尽管具有正统性,这本教程因为打算寻求青年马克思和恩格斯那些被逻辑矛盾所充斥的活动――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激进主义到革命共产主义,到《共产党宣言》的作者和这个党的组织者――生活事实和思想演变的真实性而显得与众不同?作为哲学系的学生,我曾在1952―1953学年听过这门课?与其他许多听众一样,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那种图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是其哲学学说,充满着尖锐的,时而是紧张的反对某些理论思想流派的斗争,长期与原来的同路人分道扬镳――这就是年轻的教授所描述的确凿而清晰的图景? 这部著作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肯定性的评论文章刊登在《共产党人》?《哲学问题》等杂志上?不久,又出版了俄文第二版(1970年)和第三版(1986年)?这部著作被列为大学教程,还被评为罗蒙诺索夫奖(莫斯科大学,1965年)和国家奖(1983年)?它还被翻译到日本?波兰?民主德国?捷克

斯洛伐克?匈牙利?韩国;苏联“进步"出版社还用英文出版过该书?这部书的作者从莫斯科大学调到了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晚些时候,到俄罗斯科学院工作,在那里出版了一系列关于西欧哲学史和历史哲学发展进程的著作,他主管哲学史部近20年,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现在是顾问? 那么,现在几乎经过了半个世纪,Т?И?奥伊泽尔曼院士对其1962年版的专著修改后出版,书名定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他为自己提出了怎样的目的和任务呢?作者在序言中写道,首先,把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整个教条式的论断和教条式的叙述样式中"解放之前的专著,作为自己的目的?[1]不能认为,这仅指的是文体的风格和局部的准确说明?当然,这些少不了,同时还增加了现实的观点和新文献的评述?新专著的结构,它的章节在原书的基础上扩大了:共分两部分?五章和若干节;当然,部分章节的措辞和排列发生了某些变化?笔者注意到,最彻底地重新修改了“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个小节,这不是偶然的?事实上,Т?И?奥伊泽尔曼重新思考了自己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对其内容和阶段的评价性理解?他实现这一从新理论立场原则出发的研究工作,是在他最近20年中养成的,努力从过去真诚地吸收了的神话部分和外部意识形态的限制中解放出来?这允许作者在哲学史和整个哲学的各种领域中获得新的科学结论?它们汇集成一系列文章和专著发表:《作为哲学史的哲学》(1999年)?《马克思主义和乌托邦主义》(2003年)?《为修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流变

【内容提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是一个应当予以批判和超越的否定性概念。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用唯物主义的方法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然而,在马克思之后,意识形态观念发生了流变。这种流变具有历史的深层根源,它对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留下一定的缺憾。正本清源,继承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武器,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实践/社会学说/共产主义 【正文】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马克思整个哲学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最具力度的一个部分。在这个理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了既具科学精神、又具人文精神的批判,并进而提出了超越这种意识形态的初步设想,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学说——共产主义学说。在对这个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有一些十分关键的问题,即马克思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马克思是如何对待意识形态的?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理解在以后又是如何发生流变的?这种流变产生了什么后果?这些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关系到马克思批判理论的基本特质,关系到整个共产主义学说的基本性质。 一、马克思是如何理解意识形态概念的? “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托拉西提出的。在托拉西那里,意识形态被理解为一门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可靠性程度的学问。他认为,意识形态的职责就是要科学地分析观念的产生和发展,批判各种对观念的神秘主义理解。然而,托拉西在其《意识形态的要素》中却体现出一种实证主义的非批判倾向。据俞吾金教授的观点,这部著作,“至少是作为这部著作的第四、第五篇的‘意识及其作用’本身是从属于国民经济学的,因而也是对真实的社会关系的一种歪曲和神秘化”[1](P62)。于是,意识形态的含义就逐渐出现了逆转,意识形态被指认为粉饰现存、掩盖真实的观念和思想。马克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来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 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通过对普鲁士政府书报检查令的批判,通过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认识到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虚伪性和隐蔽性,意识到这些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开始认为,这种具有虚伪性和隐蔽性的统治阶级思想观念是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与国家机器一起发挥维护社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功能。他开始以自己在托拉西的基础上创制的Ideologie(意识形态)来指认这种思想观念。《莱茵报》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工作就是揭示这种意识形态的实质和社会作用。 首先,马克思对黑格尔思辨的政治哲学进行批判,指出这种政治哲学的特点是对国家的神秘化和对国家本质的遮蔽,因而充满了神秘性和虚假性。黑格尔是“通过对君主立宪国家形式的颂扬,表现了他向王室和贵族暗送秋波的庸人心理”[2](P65)。第二,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宗教观点的批判,指出宗教是一种颠倒的世界观,它既反映着社会的现实矛盾,同时又在现实矛盾上盖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把世俗问题变形、归结为宗教问题是统治阶级进行意识形态活动的一个基本手法。第三,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家进行批判,指出他们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理所当然的自然现象进行“实证”的分析,掩盖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异化本质和历史暂时性,掩盖了劳动的异化性质。因此,国民经济学是一种经济学领域的意识形态,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维护。第四,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进行批判,指出以“批判的批判”自居的青年黑格尔派表面上革命性十足,实际上他们对黑格尔哲学采取非批判的态度;表面上充满着斗争性,实际上远离现实,只是在和现实的影子作斗争;表面上弥漫着批判的力量,实际上只是在意识领域,主要是对宗教进行不切实际的抽象批判。因此,他们的思想终究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总结马克思对各种意识形态的批判,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指的是对当时社会采取非批判和维护态度的思想观念体系,其主要的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经济和社会学说、道德、哲学、宗教等等,在社会地位上,它总体上属于统治阶级意识的范畴,或虽不属于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但对统治阶级的统治自觉或不自觉地起着维护和辩护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

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这半学期开了一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我听了觉得很多东西很有道理,但是我同样也有很多问题,希望有somebody读到我这篇文章后帮我解决一下。 1,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 这种分类方法我觉得有些欠妥,前两者这样说我不反对,但是社会主义只是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怎么能说它是三大部分之一,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不把“科学共产主义”的理论也加入进马克思主义,成为四大部分?可见,分科学社会主义为一部分其实并不科学,只是在当下跟适应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但是这样可能就会就会导致人们只知道社会主义而忽视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分离开来,甚至可能受西方“统一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行才是最终的发展模式的错误影响,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我认为,有必要将科学社会主义改为科学共产主义。 而且,课本上说马克思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学是重要组成,科学社会主义是核心,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哲学是思维的精华,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是一种科学而抽象的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思想,任何一种主义的核心应该是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特点是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体系进行深刻剖析,得出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结论,而且通过历史辩证法得出“两个决不会”的结论,可见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在于对资本主义的研究和对未来政治经济体系的科学预测,不可否认它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科学社会主义是在新时期新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进行关于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的新的开拓,补充和完善,不能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我认为当代社会说它是核心,只是为了强加在人们头脑中一个印象——社会主义就是最完美的,仅仅是为了政治服务,其实并不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最基本的原理(如最基本的宇宙原理),而政治经济学只是用这种原理解决资本主义的问题(如牛顿运动定律),而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解决社会主义的问题(如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而“科学共产主义”则是解决共产主义的问题(如相对论下的量子力学——比喻有些不恰当,敬请见谅)。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一切,思维是物质的反映,应坚持唯物论,而且马克思主义也指明了唯心论的认知根源——事物是复杂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可能有正确的,可能有错误的,而唯心主义就是人类思想史上一颗不结果实的花。可是唯心论就真的那么不堪吗?唯物论就真的那么完美吗? 我对此表示怀疑:就个人而言,很多人青年时期天不怕,地不怕地坚信唯物论,坚信可知论,如一代大师章太炎先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可是到了晚年却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假如按照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随心所欲”年龄增长所知增加的话,那么唯物主义好像比不过唯心主义更科学吧!就国家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可是德国人,研究出了这套社会主义的理论,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观点,德国人应该接受社会主义理论更多,更深才对,为什么东西德国最终合并的联邦德国实现资本主义,而不实行更科学的社会主义呢?纵然,有些社会主义学者美其言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唯物论不见得尽善尽美;就整个历史进程中看,哲学体系从刚开始建立到现在基本上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在搏击的过程,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到古希腊的唯心主义再到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还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等等,就从马克思主义最“真理”的历史辩证法看,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规律,谁能说是唯心论否定唯物论,后来更科学的唯物论否定唯心论,唯物论是真理,还是唯物论否定唯心论,后来更科学的唯心论否定唯物论,而唯心论是真理呢?(这个问题我实在解决不通,就不说我的诡辩解法了) 3,马克思、恩格斯等理论家通过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领域的分析,特别是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揭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模式,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分析,大胆提出“两个必

迪尔凯姆与马克斯韦伯思想比较

迪尔凯姆与韦伯的思想比较 学生姓名:吴金丹 学号:20084053021 专业:社会工作 中国·大庆 2011年11月12日

迪尔凯姆与韦伯的思想比较 摘要:迪尔凯姆与韦伯是古典社会学阶段两大方法论,实证社会学与理解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两位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从各自不同角度出发建构了迥然不同的社会学理论体系,形成了社会学中的整体主义的、实证的传统和个体主义的、人文的传统的对立。他们在哲学观、对社会本质的认识、核心概念以及解释策略等方面各辟溪径、对后世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就两位社会学家的思想做一下浅显的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社会学方法论宗教社会学 一、二者主要思想对比 法国社会学家E·迪尔凯姆继承和发展了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 以其全面客观的分析方法成为实证研究社会的典范, 他明确地将社会学定义为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 使社会学获得独立学科的地位。指出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和普遍性, 研究社会的具体方法是通过观察、统计和比较, 从各类社会事实的相互作用中, 揭示决定某一社会事实的主要原因。迪尔凯姆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主义”。 而德国社会学家M ·韦伯则受狄尔泰等唯心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 认为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对象与自然科学有本质的不同, 无法采用自然科学的“规范方法”加以研究, 而只能用人文科学的方法加以阐释。因此他将社会学归结为一门“社会行动”的科学, 认为社会最基本的分析单位是社会行动。社会学就是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并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作因果解释”的科学。韦伯基于社会唯名论的立场始终认为个人才是社会行动的真正主体, 只有通过把握人的行动动机才能“理解”社会现象的“主观意义”。 二、社会学方法论的比较 (一)研究对象:社会事实与社会行动 1、迪尔凯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社会事实是“社会的”事实 ,指的是它以社会整体为基础 ,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 ,不仅不以个人的事实为基础 ,不以个人的事实为转移 ,而且具有个人事实所不具有的特殊性质。 2、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行为 社会行为是“社会的行为”, 它是指行为者在行为过程中以行为者赋予其行为的主观意义(这种主观意义考虑了他人的行为)为根据与取向的行为。 社会行为的社会性,与“社会事实”的社会性不同,它不是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而是存在于、产生于行为者赋予其行为的主观意义之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