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原创]考研国际关系史名词

[原创]考研国际关系史名词

[原创]考研国际关系史名词
[原创]考研国际关系史名词

近代编(1618——1917)

三十年战争

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签订后,德国新、旧教诸侯之间的对立更加严重,彼此矛盾不断。1617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指定反对宗教改革的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为波希米亚王位继承人,引起波希米亚人民强烈不满,导致次年5月23日发生“掷出窗外事件”和反对哈布斯堡王室的起义,三十年战争由此爆发。战争历经波希米亚-巴拉丁、丹麦、瑞典、法国-瑞典四个阶段,逐渐由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发展为各国争夺霸权、扩土开疆的混战,一方以法国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面则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最终各方在法国、瑞典占据军事优势的情况下,于1648年缔结威斯特伐利和约,宣告战争结束。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是神权衰落的背景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它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民族国家组成的国际社会,削弱了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为法国和瑞典的称霸奠定了基础,对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深远。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7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迫于法瑞联军的优势要求停战,三方在威斯特伐利亚的两个相邻城市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同时开始和平谈判,最终缔结了《奥斯纳布吕克和约》及《明斯特和约》,统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根据和约,法国取得除斯特拉斯堡之外的阿尔萨斯,1552年对洛林之梅斯、图尔、凡尔登的占领也获确认;瑞典占有西波美拉尼亚和部分东波美拉尼亚、维斯马以及不来梅和维尔登两个主教区,控制了奥得河、易北河及威悉河河口,并且取得了军费赔偿。和约限制了皇帝的权力,承认了各诸侯具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和战争期间扩大的领土;同时重申了教随国定原则,确认卡尔文及路德教享有与天主教同样的权利。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不但结束了三十年战争,而且在欧洲大陆形成了力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同时该和约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确立了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对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航海条例

17世纪中叶,英荷双方因争夺海洋霸权和海上贸易垄断权而冲突不断。英国在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后,曾向荷兰派出使团试图与之缔结同盟关系,但遭到拒绝。在外交手段不能达到目的后,英国决计使用经济和军事手段。1651年10月9日,代表英国独立贸易和殖民利益的主战派代表克伦威尔向议会提交《航海条例》,于10月9日经议会辩论通过。条例规定,自1651年12月1日起,凡在亚洲、非洲和美洲或其他岛屿生产或制造的一切商品或货物,只有用英国船员管理的英国船只才能运入英国的领土;欧洲国家出产或制造的产品和货物,或用英国船或用生产该项商品国家的船,才可运到英国的领土;不准英国人进口通过某种外来的中介运来的该地区不生产的商品;只有英国船所捕的鱼制成的鱼品,才许可在英国进口;从英国出口的鱼品只能用英国商船,而且这些船上的船长和大多数船员都应该是英国人。违反上述条款者,没收其货物和船只。该条例是对从事转口贸易的海上大国荷兰的沉重打击,直接导致了第一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威斯敏斯特和约

1653年,英国在英荷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同时由于双方均面临国内压力,遂开始了关于停战和约的谈判。谈判历时一年,最终于1654年4月5日缔结《威斯敏斯特和约》。条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同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等于荷兰实质上承认了《航海条例》;荷兰保证赔偿从1611—1652年在给英国东印度公司造成的损失,惩办1623年在波那岛杀害英国人的罪犯;发给证书的私掠船被认为是合法(荷兰在此之前要求禁止颁发此类私掠船证书)。条约附加的秘密条款规定,荷兰声明不选举奥伦治亲王为荷兰执政。威斯敏斯特和约意味着作为海上大国的荷兰开始衰落,英国开始走上争夺海洋霸权的殖民帝国的道路。

比利牛斯和约

1649年初,西班牙借法国内爆发“投石党运动”之机进兵法国,法西战争爆发。战争绵延近10年,最终西班牙在英、法联合打击下战败,于1659年11月7日与法国签订了《比利牛斯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向法国割让卢森堡的一部分、鲁西荣、塞尔达涅北部、阿尔土瓦以及弗兰德斯的一些城市;法国归还占领的加泰罗尼亚,赦免投石党领袖孔代亲王;路易十四娶西班牙公主玛丽·泰莉莎为妻,西班牙国王陪送557万法郎的妆奁,但公主需放弃对西班牙王位及财产的继承权。该条约扩大了法国的领土,维护了其应有的权益,使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第一强国,为其下一步称霸欧洲作了准备。同时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法西联姻即为以后的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了隐患,进而深刻影响了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第二次英荷战争

1660年5月,英国复辟的查理二世为稳固政权,继续执行保护本国海外贸易的政策,颁布了《奖励和发展造船业和航运业条例》,重申航海条例,并规定殖民地的一系列商品如烟草、食糖等只能直接运往英国,不在限定范围内的商品允许用英国船只自殖民地运往他国。此条例使英荷两国矛盾再度激化,1665年3月14日,英国向荷兰宣战,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6月,英海军在洛斯托夫特海面击败荷兰舰队;次年1月,法国加入荷兰一方;6月,英荷舰队在英吉利海峡激战四天,英国战败,双方开始和谈,但始终未能达成协议;1667年6月,荷兰舰队攻入泰晤士河并封锁伦敦,最终迫使英国于7月31日签署《布雷达条约》,将航海条例作了有利于荷兰的修改,允许其船只将莱茵河沿岸货物运往英国,荷兰则将1664年9月被英国攻占的新阿姆斯特丹永久割让给英国。

亚琛和约(1668)

1667年,法王路易十四以西班牙国王未能兑现玛丽·泰莉莎公主的妆奁为由,要求继承西班牙部分遗产(即占有全部西属尼德兰),引发了法西之间的“遗产继承战争”。1668年,在战争中获得大胜的法国迫于荷兰、瑞典和英国结成同盟进行干涉的压力与西班牙媾和,缔结了《亚琛和约》。根据和约,法国退出在战争中占领的兰斯孔太,但保留弗兰德斯边境设防城市二处,同时得占有西属尼德兰之杜埃等十二城市及周围土地。

第三次英荷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后期,法国发动了针对西班牙的“遗产继承战争”,进军西属尼德兰,英国出于共同安全的顾虑,在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的次年1月与荷兰、瑞典结成反法防御同盟,但不久即因需要法国的军事及经济援助,又于1670年6月1日同法国签署了《多佛尔密约》,约定查理二世待国内形势稳定后改宗天主教;同意参加路易十四发动的反荷战争,不单独缔结和约。1672年,英国先于法国开始了对荷兰的海上攻击,是为第三次英荷战争,并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海上优势。同年7月,威廉三世就任荷兰执政,查理作为其舅父无意继续与之作战,遂接受了西班牙的斡旋,于1674年2月9日同荷兰签订了第二个《威斯敏斯特条约》,荷兰同意其船只遇英国军舰时降旗致敬,并支付战争赔款200万金币。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

法荷战争

遗产继承战争后,法王路易十四对荷兰联合英国、瑞典干涉法西战争十分不满,同时有意通过战争实现法国东北部的天然国界(即莱茵河)、削弱荷兰的海上贸易优势,遂在拆散三国反法同盟后,于1672年4月6日以荷兰的高关税防碍法国出口贸易为由对荷宣战。战争初期,法国占据了战场主动,但荷兰次年与奥地利、西班牙及洛林公国结成同盟,不久英国也退出战争,形势开始对法国不利。最终法国被迫接受英国调停,于1676年11月与荷兰在奈梅根开始谈判。和谈期间,法国又占领了奥属弗莱堡等地,最终在此有利形势下,于1678年8月10日、9月17日和次年2月5日,分别与荷兰、西班牙和奥地利缔结和约,统称《奈梅根和约》。和约规定法国交还侵占的荷兰领土,恢复两国战前边界,荷兰商船有权同法国及其敌国进行充分的自由贸易;法国将其在1688年占领的沙勒罗瓦等五处地方交还西班牙,代之以兼并康布雷、瓦朗谢那等七处领土和位于法东部边境的法兰斯孔泰;放弃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菲利普斯堡的驻军权,奥地利同意法国占领莱茵河岸边的布雷萨克;洛林公国将隆维及南锡割让给法国。《奈梅根和约》再次中断了路易十四向“天然国界”的进军,但仍使法国的东北部及东部国界得到了较大的扩张,为其在1684年达到顶峰的霸权奠定了基础。

奥土战争

1536年,法土出于对抗哈布斯堡王室的需要结成同盟。17世纪后半期,欧洲国家间的竞争对土耳其向中欧伸张势力有利,土耳其遂恃与法国的盟约关系,于1683年以五十万大军进攻维也纳,引发了奥土战争。同年九月,奥地利借波兰之援解维也纳之围并反败土军,与此同时,土耳其又在对波、俄的战争中失利,且国势日弱,逐渐落于下风,被迫于1699年与奥地利缔结《卡洛维茨和约》。通过该和约,奥地利重新占领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大部分特兰西瓦尼亚,增强了在欧洲的政治地位;而土耳其自此无力干预欧洲政治。其前时与法国商人签订的优惠协定,更成为以后西欧列强对土攫取各种特权的开端。

“大同盟”战争

17世纪后半期,法国的不断扩张激起了全欧洲的反对。1688年,当法国入侵巴拉丁并于当年11月对荷宣战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与荷兰签订了《维也纳防御同盟条约》,英国、勃兰登堡、萨克森、萨伏依等相继加入,形成反法大同盟,双方以西属尼德兰为主战场爆发了大规模战争。战争持续九年,法国虽在陆战方面取胜,却在海战和爱尔兰战争中落败,被迫在瑞典斡旋下开始和谈。1697年9月20日,法国在海牙附近的里斯维克分别同西班牙、荷兰、英国及神圣罗马帝国签订和约,总称《里斯维克和约》。根据和约,法国归还《奈梅根和约》之后侵占的全部西班牙属地和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及洛林,承认英国光荣革命成果,同意以指定专员磋商的方式解决与英国在北美哈得逊湾的边界争端,取得斯特拉斯堡和全部阿尔萨斯;荷兰将位于印度东南部之本地治理交还法国东印度公司。和约使法国失去了在战争中夺取的领土和制海权,标志着大同盟战争的结束和法国由盛转衰的开始。北方同盟

17世纪末18世纪初,为击败瑞典以取得波罗的海出海口,俄国先后与多个国家缔结军事同盟。1699年,俄国与丹麦签订防御条约,约定彼此提供军事援助,共同对瑞作战;9月25日,波兰国王、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同丹麦国王腓特烈四世缔结反瑞同盟;11月11日,奥古斯特二世以萨克森选帝侯身份与彼得一世缔结同盟条约,规定两国共同对瑞典作战,战后萨克森获得利沃尼亚和爱斯特兰,俄国占有卡累利阿和因格里亚;同意吸收勃兰登堡加入同盟,许之以波美拉尼亚;萨克森承诺将促使波兰立陶宛王国加入同盟;12月6日,丹麦加入该同盟,各国同意其战后占有荷尔斯泰因、易北河河口和威悉河河口,北方同盟至此正式建立。该同盟是俄罗斯进行反瑞战争准备的产物,但战争开始后,丹麦、萨克森和波兰先后退出,最终于1706年瓦解。三年后,俄国在波尔塔瓦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随即与奥古斯特二世缔结托伦同盟条约,约定推动波兰及立陶宛王国、普鲁士和丹麦加入同盟,彼得一世承诺帮助奥古斯特二世恢复波兰王位,利沃尼亚仍归奥古斯特二世,但爱斯特兰划归俄国。不久丹麦、波兰立陶宛王国、普鲁士及汉诺威陆续加入,北方同盟又得以恢复。

北方大战

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东北欧霸权与瑞典进行的战争。1699年,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于1700年7月19日向瑞典开战。战争历时二十一年,最终俄国占得上风,瑞典战败。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自此步入欧洲强国行列。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去世前签署遗嘱,将王位及全部领土传给法国王室成员菲利普·安茹公爵,同时规定其不能再继承法国王位。但时隔不久,法国即违反遗嘱,遭到英、荷、奥的联合反对,奥地利试图以同样有继承王位资格的查理大公取代安茹公爵,英、荷则力求阻止法西合并,最终引发了双方间的大规模战争。战争主要在西班牙、西属尼德兰、巴伐利亚和意大利北部及北美进行,英国一方逐渐占据军事优势。后由于三国同盟内部的形势变化和法国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先后妥协,于1713年和1714年分别签署《乌德勒支条约》和《拉斯塔特和约》,结束了战争。此次战争既是法国与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的王朝战争,也是英法为争夺海上及殖民地霸权的第一次大冲突。英国在战争中扩张了海上势力,法国则受到极大挫败,但两国矛盾仍未得到解决,势必进行更激烈的争夺。

乌德勒支和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交战国于1713年4月签订的和约。主要内容有:菲力五世保留西班牙王位,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法国承认安妮继承英国王位;法国在和约签署5个月内拆除在敦刻尔克的防御工事;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获得在西属美洲殖民地专卖黑奴的权利,从法国取得纽芬兰、阿卡第亚、哈德逊湾等北美属地;法国将西属尼德兰交还荷兰,荷兰在法奥实现和平后将其转交给奥皇(部分上格尔德兰除外);普鲁士国王(勃兰登堡选帝侯)获得部分上格尔德兰和纳沙特尔公国,但放弃对奥朗日公国的要求;法国承认葡萄牙在南美亚马逊河两岸的主权。该和约瓜分了西班牙王国,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通过此条约,奥地利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英国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法国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争霸欧洲计划也严重受挫;普鲁士的存在得到肯定,为日后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和约还首次将“均势”原则写入条约,进一步发展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拉斯塔特和约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哈布斯堡王室与法国在1714年签订的和约。根据条约,法国交出战争中所得的莱茵河以东地区的利益,但保留阿尔萨斯;奥皇同意恢复巴伐利亚和科隆选帝侯(法国在战时的盟国)的国土及特权;奥皇获得西属尼德兰;路易十四承认奥皇在战争期间占领的撒丁、那不勒斯、米兰以及托斯卡纳为奥属意大利领地。该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最终结束。

阿姆斯特丹条约(1717)

北方大战末期俄国与法国、普鲁士于1717年8月15日缔结的条约,条约规定:俄国承认《乌德勒支和约》;法国同意俄国关于同瑞典实现和平的条件,并承认未来的俄瑞和约;法国将不再延长将于1718年到期的法瑞同盟条约;俄、普在同瑞典谈判及缔结和约时,将接受法国调停;缔约国中之任何一国如受外来攻击将互相援助。该条约的缔结使瑞典失去了法国的支持,加速了北方大战的结束。

尼斯塔德和约

北方大战结束后俄国与瑞典于1721年8月30日签订的和约。通过和约,俄国占领了芬兰湾、里加湾、卡累利阿、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大部分,瑞典丧失了其在波罗的海的所有省份,只保留了芬兰的大部分地区。尼斯塔德和约是北方大战正式结束的标志,俄国成为最大的受益国,获得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自此开始在欧洲国际政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1733年2月,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去世,法国、奥地利、俄国等大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分别支持不同的王位继承人,引发了以法、西为一方,以俄、奥为另一方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双方在交战中各有胜负,最终在英、荷调停下于1753年10月3日签订了初步和约;三年后,法、奥又缔结了《维也纳最终和约》,西班牙、俄国于次年4、5月先后加入。和约规定法奥双方承认俄、奥支持的奥古斯特三世为国王;列辛斯基获得洛林公国作为补偿,去世后洛林公国并入法国;奥皇查理六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兰茨获得托斯卡纳公国作为补偿;奥皇收回战争中被占领的帕尔马和皮亚琴察,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让与西班牙,但不得与西合并;撒丁王国获得部分奥属米兰公国领土;法国承认查理六世的“国本诏书”。此次战争使法国扩大了领土,使奥地利在意大利受到较大削弱,俄国则通过战争在波兰扶植了傀儡政权,确保了此后三十年间对波兰的决定性影响。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1740年,哈布斯堡王室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奥地利国王查理六世去世,按照其1713年起草的国本诏书,王位将传于其长女玛丽亚·特利萨。但普鲁士、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国此时出于种种原因,均拒绝承认新君的合法继承权,普鲁士更要求用西里西亚换取这种承认,并在遭到拒绝后于1740年12月出兵占领该地区,引发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战争以普、法、西、巴伐利亚、萨克森、那不勒斯、撒丁、瑞典为一方,以奥、英、荷、俄为另一方,战火遍及欧洲本土、北美、印度和海上。各方在西里西亚、巴伐利亚、波希米亚展开反复争夺,先后缔结《柏林和约》、《菲森条约》、《德累斯顿条约》,最终陷入僵持阶段,后于1748年签订《亚琛最终和约》,实现停战。此次战争没有使英法得到预期的收益,恶化了普奥关系,同时也使普法、英奥间的同盟关系产生嫌隙,为后来欧洲大国关系格局的变动和七年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柏林和约》

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期间,奥军于1742年2月12日攻占巴伐利亚都城慕尼黑,但三个月后即被普鲁士击败。双方最终在英国调停下于7月28日签订了《柏林和约》,奥地利将上、下西里西亚(特罗保、特申及耶夫多根三地除外)及格拉茨(今波兰之克沃兹科)割让给普鲁士,并由英荷予以保证。该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的结束,暂时改变了奥地利的被动处境,使其得以集中力量同侵占波希米亚的法军作战,最终迫使后者从波希米亚撤军。

《德累斯顿条约》

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期间,普奥两国及萨克森公国在英国调停下于1745年12月25日签订的和约。根据条约,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及格拉茨让与普鲁士,以换取普鲁士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兰茨一世的承认;普鲁士则将其占有的萨克森领地全部予以归还。该条约终止了普奥的对抗,标志着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的结束,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自此主要在英奥和法西之间进行,并逐渐进入僵持阶段。

亚琛和约(1748)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参战各方于1748年10月—11月间签订的和约。主要内容有:承认玛丽亚·特利萨的继承权;奥地利将西里西亚和格拉茨割让给普鲁士,将帕尔玛、皮亚琴察、瓜斯塔拉让与西班牙,将部分米兰公国让与撒丁王国;英法两国将各自在本次战争中夺取或占有对方之战利品或领地(包括在美洲及东、西印度群岛的领地)毫无例外的归还对方,法国将马德拉斯和敦刻尔克工事让给英国。该和约使法国一无所得,英国也仅仅保持了以前所征服的土地,奥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亚,恶化了普-奥、英-法之间的关系。

《威斯敏斯特条约》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英法在北美的对峙局面反而更加紧张。为保护好汉诺威领地以便同法国作战,英国开始考虑同军事实力较强的普鲁士结盟,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普鲁士出于防范俄、奥的需要,予以积极回应。1756年1月16日,英普两国订立《威斯敏斯特条约》,规定当英法在北美作战时,英普两国政府不允许任何其它国家的军队侵犯或在德意志领土过境;普鲁士政府负责保护汉诺威不受法国侵犯,英国则保卫普鲁士(包括西里西亚)免遭俄国入侵。

1756年外交革命(外交大改组)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后,为争取法俄以打击普鲁士,曾任奥驻意、法、尼德兰大使的新任奥地利宰相考尼茨通过他的外交渠道,展开各种秘密外交活动,利用1756年英普签订威斯敏斯特协议的时机,于1756年与法国签署了“第一个《凡尔赛条约》”,规定奥地利在英法的北美战争中保持中立,法国在尼德兰问题上守中立;奥法两国共同保证彼此在欧洲的边界不受侵犯,并为此同意在情况需要时保证提供24000人的军队或与此相当的补助金,从而与法国结成防守同盟。后又通过向俄提供财政津贴(真正财源来自巴黎),于1757年与俄订立攻守同盟,从而将之前英奥对抗普法的局面变更为奥法俄对抗英普。这种同盟关系的变化被称为1756年外交革命,又称“外交大改组”。

七年战争

1756年,奥地利为夺回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被普鲁士割占的西里西亚与法国结盟,此后俄国、萨克森、瑞典和西班牙等国先后加入;英国则与普鲁士结盟,双方矛盾愈演愈烈。1756年5月18日,英国正式对法宣战;8月29日,普鲁士对奥宣战,七年战争爆发。在欧洲,普鲁士与俄、瑞、法等国交战,互有胜负;1762年,俄国国内政局变动,退出战争,普鲁士开始占据战场主动;1763年,普鲁士、奥地利和萨克森签订胡勃图斯伯格(胡贝尔茨堡)和约,欧洲战事结束。同期,英法在美洲、印度等地为夺取殖民地进行多次战争,1763年法国战败,被迫签署《巴黎和约》,海外战事结束。七年战争使法国的海军几乎被消灭殆尽,海外殖民地也大量丧失;英国夺取了大量海外殖民地,进一步巩固了海上霸主地位;普、俄开始在国际关系中取得大国地位,普鲁士更迈出了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此外,这场战争虽然调整了一些大国间关系和其各自的领土与海外利益,但基本上仍以保持欧洲大国均势结束,没有一个大国达到完全称霸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实践了欧洲国际关系史上的均势理论。

巴黎和约(1763)

1763年英法在巴黎签订的和约。主要内容有:法国放弃它在美洲的大部分属地,将加拿大和除新奥尔良外的密西西比河以东土地让与英国;将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格林纳达让给英国;法

国放弃1749年以来在印度占领的所有土地,仅保留少数几处商站,并不得设防或派驻军队;西班牙重得古巴及菲律宾,但将佛罗里达让给英国,同时法国将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割让给西班牙以为补偿;法、西军队从葡萄牙和葡萄牙属地撤出,法国还需保证撤出属于英王的汉诺威选帝侯领地。该条约确立了英国的海上霸权,是七年战争结束的标志之一。

胡勃图斯伯格和约

1763年普奥之间签订的和约。主要内容是普鲁士保持对西里西亚的占有,但必须支持玛丽亚·特利萨之子约瑟夫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普鲁士把在战争中占领的所有属于萨克森和波兰的领土归还给原主;免除缔约各国赔偿战争损失的义务。和约使普鲁士的大国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彼得堡同盟条约》

1764年4月11日,俄国为联合普鲁士反对法、奥,以便实现吞并波兰和入侵土耳其的计划,与普鲁士缔结了为期八年的《彼得堡同盟条约》。条约规定,两国相互保障其欧洲领地的安全,如缔约国一方受到它国攻击时,另一方应提供12000人的军队予以援助,非经双方同意不得单独缔结和约;条约秘密条款还规定,当土耳其进攻俄国或普鲁士的西部领土时,应提供援军的一方因战场遥远可代之以每年40万卢布的补助金;双方对瑞典采取一致政策;双方将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防止对波兰的国家制度实行任何改革,普鲁士将同意俄国提出的波兰国王候选人。该条约的缔结是俄国外交的胜利,它巩固了俄国在波兰的地位,也为俄国进攻土耳其提供了条件。

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

1764年的《彼得堡同盟条约》为俄国干涉波兰事务准备了条件。1767年6月,为阻止波兰国内旨在加强王权的改革,俄军入侵波兰并迫使其签订《华沙条约》,引发波兰部分贵族领导的武装反抗。俄国的扩张引起相关国家的警惕,土耳其于1768年对俄宣战;1771年7月,奥土订立军事同盟,普鲁士也拒不履行《俄普同盟条约》。为摆脱外交上的困境,俄国放弃独霸波兰的计划,接受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提出的瓜分波兰的主张,俄、普、奥三国于1772年8月在波得堡签订条约,实现了对波兰的第一次瓜分。俄国占领德维纳河、德鲁奇河和第聂伯河之间的白俄罗斯以及部分拉脱维亚,面积9.2万平方公里、人口130万;普鲁士占领瓦尔米亚、除但泽、托伦以外的西普鲁士,从而将勃兰登堡、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连成一片;奥地利占领克拉科夫省、桑多梅日省的南部和加里西亚大部,面积8.3万平方公里、人口265万。

库楚克·开纳吉和约

1768年,俄土之间爆发战争,俄罗斯利用在波兰问题上的让步迫使奥地利放弃1771年与土耳其缔结的防御条约,在海陆两路接连获胜,后因国内爆发普加乔夫起义方与土耳其于1774年缔结库楚克·开纳吉和约。根据该和约,俄国取得第聂伯河与布格河间的土地以及刻赤、叶尼卡列、亚速等要塞;克里米亚汗国被承认为独立国;俄国取得对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的保护权;黑海及黑海两海峡对俄国商船开放,土耳其在贸易、关税、裁判领事权等方面给与俄国与英法两国同样的特权;土耳其给予俄国在君士坦丁堡建立教堂的权利,并允许俄国宫廷的公使在一切场合代表该教堂人员从事的事业,土耳其政府允诺永久保护基督教及其教堂;土耳其向俄国支付战争赔款400万卢布。该和约是俄土关系史上最为重要的条约,它使俄国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南方出海口,为其向巴尔干扩张奠定了基础。土耳其自此更加衰落,进一步刺激了列强对东方问题的关注。

法美同盟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法国处于削弱英国的目的对美国进行了援助,但一直拒绝与美国结盟公开对抗英国,直到1777年美国取得萨拉托加大捷、英美开始秘密和谈后才转变了态度,于1778年2月6日与美国缔结了《法美友好通商条约》和《法美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法美两国相互给予贸易最惠国待遇和执行1776年计划的海运原则;在美英战争期间,缔约双方根据形势的需要采取一致行动;缔结同盟条约的主要和直接目的是有效维护美联邦在贸易和政治上的自由,维护其主权和独立,美国要求领有美洲大陆上的英国领地(包括加拿大和百慕大群岛在内),法国取得了要求领有英属西印度群岛的权利;在没有获得缔约一方正式同意之前,无论是法美均不能单独与英国“停战媾和”。

武装中立同盟

北美殖民地反英独立战争期间,英国在同支援美国的法国、西班牙、荷兰作战时实行海上封锁,拦截

中立国船只。1780年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发表宣言,提出了战时保护中立国贸易的原则,即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中立国家有以武力保护本国船只的权利;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货物。该宣言确立了战时禁制品、封锁等概念,成为后来国际法中海洋法的一个基础。宣言发表不久,欧洲列强除英国外陆续加入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孤立之势渐成,客观上有利于美国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

莱亨巴赫协定

1790年,英国从均势政策和扑灭法国革命的需要出发,出面调停普奥两国间因波兰问题而引发的战争危机。普奥两国在其压力下做出让步,于当年7月签订了《莱亨巴赫协定》,奥地利承诺在维持战前原状的基础上实现与土耳其的和平;普鲁士放弃对奥地利的要求(将加里西亚归还波兰),并同意帮助奥地利恢复其对原奥属尼德兰的统治,英荷两国则对此给予保障。该协定促成了普奥两国合作镇压奥属尼德兰革命,也为英国建立反法联盟奠定了基础。

雅西和约

1789年,土耳其为反对俄国在黑海巩固其势力,加之受到英法的挑唆,又一次对俄宣战,并逐渐扩大为瑞、土与俄、奥的战争。后由于瑞典受到丹麦、奥地利受到英、普的压力,双方于1792年同意结束战争并缔结《雅西和约》。根据该条约,俄国的国界推至德涅斯特河,确认克里米亚与库班并入俄国,进一步削弱了土耳其对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的统治;土耳其放弃对格鲁吉亚的要求,并答应不对格鲁吉亚采取敌对行为;保证俄国在阿尔及尔、突尼斯和的黎波里的商业利益,并负责赔偿俄国商人可能因海盗而遭受的一切损失。该条约使俄国扩大了在南方的出海口,保证了其黑海霸权的建立,同时为其在巴尔干扩张奠定了基础。

俄普奥第二次瓜分波兰

18世纪80年代末,波兰中小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代表乘普奥、俄土、俄瑞之间纷争之机掀起爱国革新运动,于1791年通过了旨在加强主权、排除俄国干涉的《五三宪法》,俄国对此极为不满,于1792年出兵10万开进波兰,占领华沙,同时普鲁士也出兵入侵波兰西部,波兰战败。1793年1年23日,俄普两国在奥地利疲于应付法国围攻之际在彼得堡签订瓜分协议,规定俄占领白俄罗斯(包括明斯克)、第聂伯河西岸乌克兰大部、立陶宛一部,面积25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普占但泽和托伦两市、大波兰地区的几省、马佐夫舍一部分,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俄普成约之后,通知了奥地利这一既成事实。

杰伊条约

美英缔结《巴黎和约》后,英国迟迟未予履行,两国间形势日益紧张。在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华盛顿及联邦党领导人认为应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这一争端,于1794年派遣美国首席法官杰伊为特使赴英谈判,同年11月19日缔结了美英友好、贸易和航海条约,即《杰伊条约》,规定英国承诺于1796年6月1日前将其军队撤出美国西北部地区;赔偿被劫掠的美国船只的损失;密西西比河向美英两国开放;禁止在美国港口装备针对英国的私掠船;美国在英国和英属东印度群岛享有贸易优惠;只准许美国以载重量不超过70吨的船只同西印度群岛进行贸易,但不得进行棉花、可可、食糖等商品的贸易;双方同意成立联合委员会以确定美国同英属加拿大的边界。该条约不是一个平等条约,引起了美国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但在华盛顿和汉密尔顿的游说下仍于次年6月24日获得通过。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4年3月,在两次被瓜分后面临灭亡危机的波兰爆发民族起义,但最终于当年11月被俄普奥三国联合镇压。1795年10月,俄、普、奥3国再次签订瓜分波兰的协议,规定俄占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库尔兰、沃伦西部、西乌克兰大部,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120万;奥占包括克拉科夫、卢布林在内的全部小波兰地区和马佐夫舍一部分,面积4.75万平方公里、人口50万;普占其余的西部地区,其中包括华沙和马佐夫舍的余部,面积5.5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至此,波兰被瓜分完毕。国家灭亡,人民被异族长期奴役。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始复国。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是欧洲强国在扩张中玩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牺牲弱国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波兰由此亡国,而俄、普、奥三国的欧洲大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坎波福米奥和约

1797年,拿破仑率法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攻入奥地利本土,于4月攻占了维也纳附近的莱欧本,迫使奥地利与法国议和,于当年10月17日签订了《坎波福米奥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将奥属尼德兰、卢森堡、莱茵河左岸、伦巴底割让给法国,同时得到威尼斯城、威尼斯共和国在大陆上的领土和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等地作为补偿;奥地利承认南阿尔卑斯共和国和利古里亚共和国;法国得到威尼斯共和国的爱奥尼亚群岛。该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反法同盟的彻底瓦解。

XYZ事件

1796年杰伊条约生效后,法国下令拦截美国商船,美法关系高度紧张。1797年,为协调两国关系,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派遣驻法公使平克尼、联邦党人约翰·马歇尔和共和党人埃尔布里奇格里为代表同法国谈判。三人于10月抵达巴黎,时任法国外长的塔列朗没有正式接待,却私派3名官员同美国代表接触,暗示美国使团应向法国提供巨额贷款、付给督政府24万美元的礼金。美国代表当即予以拒绝,并把谈判的全部公文报回国内,文中以“XYZ”代替3个法国索贿的官员,史称“XYZ事件”。此事引起美国国内的愤慨,亚当斯随即宣布,在法国尊重美国之前,将不再向法国派出任何使者。该事件使本已紧张的美法关系走向战争边缘,1798年7月,美国单方面宣布废除1778年的美法条约。联合东印度公司

16世纪末,荷兰参与东方贸易的商业团体过多,彼此间激烈的竞争不利于其在东方的扩张,荷兰遂借鉴英国的经验,于1602年3月成立了联合印度公司,以出资6000盾以上的人组成该公司在荷兰各地区的董事会,又由各董事会选派的60人组成总董事会,在其基础上建立17人的管理委员会,作为公司领导机构。根据荷兰议会给予的特许状,该公司不仅垄断荷兰的东方贸易,还具有在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之间地区的司法权、行政管辖权及拥有军队、修筑堡垒、宣战和缔约的权力。1603年,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万丹建立了荷兰在印尼群岛的第一个永久商站,此后经过与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的一系列争夺,最终在17世纪中期完全垄断了东南亚的香料贸易。到18世纪,联合东印度公司在爪哇群岛的势力范围经过一系列殖民战争进一步扩大,但庞大的行政和军事开支也耗费了其大量财力,英法等国加强己方殖民地香料生产、欧洲农业的发展和英法在印度的扩张也削弱了该公司在香料贸易中的利润和在亚洲内部贸易中的地位;在对华贸易的竞争中,联合东印度公司也处于下风。1780—1784年的第四次英荷战争和之后的法国大革命进一步打击了该公司,1798年,联合东印度公司的商业特权和殖民地行政权被取消,于1800年1月正式解体。

《莫特枫丹条约》

1800年3月,美法再度就劫掠商船问题谈判,最终于9月30日签订《莫特枫丹条约》,规定终止1778年法美友好通商条约,双方放弃在条约基础上的一切权利要求;缔约双方彼此在对方的港口将享受有关商业和航行的最惠待遇;自由船只可以自由运载货物;中立国船只有在各交战国进行非违禁品贸易的自由;食品和造船材料不在违禁品之列。该条约终止了法美两国在海上的多年冲突,使美国完全摆脱了同法国的联盟关系,忠实贯彻了华盛顿确立的孤立主义原则,再次避免了美国卷入欧洲战争。

法俄和约(1801)

1800年,拿破仑在进攻奥地利的同时决定利用英俄矛盾,将法国拉出反法同盟,遂利用马耳他岛为条件,与俄国展开了谈判。保罗一世被刺身亡后,其子亚历山大一世延续了法俄谈判,并于1801年10月8日与法国缔结了和约。根据和约,双方承诺彼此不得帮助或庇护对方的国内外敌人从事破坏活动,并根据以往存在的原则恢复两国间的贸易关系。此外双方还签订了关于欧洲事务的秘密协定,约定尽可能不使德意志帝国发生重大变革,并保持普鲁士与奥地利之间的均势;同意在解决意大利政治事务和教皇皇位时采取一致行动;法国承诺那不勒斯王室的领地不受侵犯,在俄军撤出的基础上承认“七岛共和国”;两国承诺采取共同行动,在世界各地“恢复均势”和确保“海上航行自由”。

亚眠和约

1802年3月27日,法国及其盟国西班牙、荷兰与英国在法国北部的亚眠签订的和约,主要内容包括:英国近年来占领的殖民地除保留荷兰属地(锡兰和特立尼达岛)外,归还法国及其盟国;好望角主权仍属荷兰,其他缔约国所属各种船只有权在该地停泊并购买其所需的供应品,不必支付额外税捐;英国从马耳他撤军,由法英俄奥普西6国保证马耳他的独立和中立;法国同意从那不勒斯、罗马和厄尔

巴岛撤军,埃及归还奥斯曼帝国;双方承认爱奥尼亚七岛共和国。该和约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最后破产,也是英、法两国在1793—1814年的战争中所缔结的唯一和约。但后来双方都没有认真履行自己承担的条约义务,1803年5月,两国间又恢复了战争状态。

《芬肯斯泰因同盟条约》

1804年,俄军攻入阿塞拜疆,挑起了俄伊的战争。为抗击法军入侵,伊朗与法国于当年5月4日缔结《芬肯斯泰因同盟条约》,规定法国确保伊朗领土不受侵犯,承认伊朗对格鲁吉亚的领土主权,并促使俄国将格鲁吉亚归还伊朗;法国以武器援助伊朗和派遣教官以改组、训练伊朗军队;伊朗断绝与英国的一切关系并对英宣战;伊朗允许法军过境进攻印度并向法军提供粮秣。但条约签订不久,法国即与俄国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结为同盟,不再支持伊朗对俄作战,法伊同盟条约名存实亡。

英俄彼得堡同盟条约

1805年4月11日,英、俄两国出于反对拿破仑的共同需要,在彼得堡签署了同盟条约,在条约中,双方同意采取一切措施组成全欧联盟,并提供一支50万人的军队,以促使法国媾和及恢复欧洲的政治均势;英国承诺以本国舰队援助联盟,并向联盟国家提供补助金。该条约的签订为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年9月,俄国与土耳其缔结了俄土同盟条约后,第三次反法同盟终告组成。

普雷斯堡和约

1805年12月26日奥地利与法国在普雷斯堡缔结的和约。根据和约,奥地利承认法国对热那亚、帕尔马、皮埃蒙特和皮亚琴察等地的侵占;承认拿破仑为意大利王国国王;奥将其在《坎波福米奥和约》中获得的威尼斯、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等亚得里亚海沿岸地区(的里雅斯特除外)让与意大利王国;奥地利承认巴伐利亚王国、符腾堡王国和巴登大公国,并支付战争赔款4000万金法郎;法国同意奥地利兼并萨尔茨堡、贝希斯特加登等地作为补偿。该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莱茵联盟

德意志西部和南部十六个小邦以和法国缔结攻守同盟为基础,在拿破仑保护下组成的联合。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联盟后,为巩固其在西部和南部德意志的地位,于1806年7月将他所控制的16个邦(如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等)组成了莱茵联邦,1807年后扩大到21个(萨克森、威斯特伐利亚等加入)。联邦内实行法国的《民法典》并接受拿破仑的保护,每年需向法国提供63000名士兵。该联盟的使命是作为法国东部莱茵河边疆上军事和政治的屏障和法国与两个最大的德意志国家之间的缓冲地带,其建立加强了法国对德意志诸小邦的政治统治,同时也为法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与原料,分担了法国对外战争的重荷。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失败后,该联盟宣告瓦解。

提尔西特和约

第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中,法国先后击败普鲁士和俄国,迫使俄国求和。1807年6月,俄法两国皇帝在提尔西特附近涅曼河的船上会晤,达成部分谅解,最终于7月初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根据和约,俄国承认拿破仑的兄弟所取得的王位,允诺将科托尔湾转让给法国,承认法国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主权;法国同意将其攻占的西里西亚及易北河与涅曼河之间的原属于普鲁士的领土归还普鲁士;双方同意在普鲁士第二、三次瓜分波兰所取得的领土上建立华沙大公国,确认但泽为受普鲁士和萨克森保护的自由市,但在和平恢复前仍由法军驻守;法国在对英谈判中接受俄皇调停,如调停失败,俄国将同英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参加大陆封锁;俄国同意停止对土军事行动,接受法国调停,在俄土和约缔结后从多瑙河流域各省撤军。该和约实质是法俄瓜分欧洲的条约,标志着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彻底失败。埃尔富特同盟条约

法俄缔结《提尔西特和约》后,俄国并未严格履约,两国关系时生龌龊。但当时的法国陷入半岛战争,又面临着奥地利的再次威胁,不得不寻求协调解决。1808年9月,法俄两国皇帝于埃尔富特举行会谈,最终于10月12日签订了为期10年的同盟条约,法国承认俄国有权获得芬兰和兼并摩尔达维亚及瓦拉几亚;俄国承诺在法奥发生战争时向法国提供军事援助;两国非经双方预先同意不得蓄意侵犯土耳其任何领土;两国同意联合照会英国政府,敦促议和,如遭拒绝,将再度会晤以商对策。该条约的缔结暂时缓和了法俄关系,但并未根本上消除两国固有分歧,法俄同盟的裂痕此后仍在不断扩大。《申布伦和约》

即第五次反法同盟战争中,法国击败奥地利后迫使其于1809年10月14日缔结的《维也纳和约》,因

签署于申布伦宫,故又称《申布伦和约》。和约规定奥地利将萨尔斯堡和因菲特尔割让与巴伐利亚;将的里雅斯特、伊斯特利亚、达尔马提亚、卡尼奥拉及克罗地亚割让给法国,作为法国的“伊利里亚省”;将西加里西亚割让给华沙大公国;将部分东加里西亚割让给俄国;断绝同英国的一切关系,并不干预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的事务;本国军队限制在15万人,并支付赔款8500万法郎。

《布加勒斯特和约》

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土耳其原本与俄国结盟共同对法作战,但随着拿破仑在军事上的胜利,其立场逐渐偏向法方,拒绝续订1805年9月的俄土同盟条约,撤换了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大公,阻挠俄国军舰根据1799年同盟条约通过黑海海峡。这些举动激怒了俄国,导致俄土战争在1806年再次爆发。1807年,因俄国在第四次反法同盟中失败,战事在法国调停下暂时中止;1808年,俄国乘法国陷入半岛战争之机再次对土宣战,取得较大军事优势,但最终迫于法俄战争危机同意与土进行和谈,于1812年5月28日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规定土耳其将比萨拉比亚割让给俄国,俄国将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归还给土耳其;俄国归还攻占的土耳其亚洲部分领土;土耳其允许塞尔维亚自治。

《古利斯坦和约》

1804年法伊战争中,伊朗先后与法、英结盟对抗俄国,但均因欧洲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而告失败。最终伊朗战败,于1813年10月24日与俄国签订《古利斯坦和约》。根据和约,伊朗将达吉斯坦、格鲁吉亚、阿哈兹、卡拉巴赫、巴库等汗国划归俄国所有;俄国获得在里海拥有自己舰队的特权;俄国商人可在伊朗境内自由贸易,其商品在缴纳5%进口税后,即可在伊朗全境自由交易。该和约的签订使俄国获得了高加索地区的大面积领土,大大加强了俄国在伊朗的地位和影响。但同时也加剧了英俄在该地区的冲突。为防范俄国势力的进一步扩张,英国在此和约签订的次年与伊朗签订了新的同盟条约,力求“将俄国约束在距离印度边境尽可能遥远的地方”。

肖蒙条约

1813年底,第六次反法联盟各国军队攻入法国境内,但因内部对法国未来政治体制和战后的领土分割存在分歧,影响了联合军事行动的进行。1814年初,拿破仑又取得几次军事胜利,英俄奥普4大国意识到必须加强联合,遂在英国提议下于当年3月9日签订《肖蒙条约》,规定缔约国继续同法国作战直到彻底胜利,非经全体同意不得单独议和;每一国家提供15万军队对法作战,英国除外但需每年向盟国提供数额相同的资助,1814年资助总额为500万英镑;条约有效期20年。所附秘密条款规定作战结束后,在德意志建立联邦;瑞士在大国保障下实行独立;恢复波旁王朝对西班牙的统治及奥兰治亲王对尼德兰王国的统治;邀请西班牙、瑞典及尼德兰参加本条约;同盟各国在缔约后一年内应使其军队保持战时状态,以防法国进攻。该条约加强了联盟各国在战时的团结,对加速拿破仑的失败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起了一定作用。条约还进一步发挥了均势思想,在条款中明确写出“同盟缔约国以维持欧洲均势为目标……缔约国之间庄严保证自签字之日起将以上目标持续二十年”,并以这一原则主导了此后维也纳会议和巴黎条约的实践。

第一次巴黎和约

第六次反法联盟成员国与法国于1814年5月30日在巴黎签订的和约,后瑞典、西班牙和葡萄牙陆续加入。条约规定:法国保留1792年的疆界,恢复荷兰、瑞士、德意志诸公国和意大利各国奥地利统治地区除外的独立;拿破仑战争时期,各国占领的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英国控制的多巴哥等岛屿除外)归还给法国,马耳他岛归英国所有;宣布莱茵河和希尔德河自由航行。对于法国放弃的领土归属问题以及涉及除法国以外的欧洲其他国家的问题,条约规定另外召开国际会议解决。

维也纳会议

反法战争结束后,参战各国为解决战后问题,于1814年9月在维也纳召开国际会议。会议以“恢复旧秩序”为目的,实际由英、俄、普、奥四大国主导。原本是战败国的法国因其代表塔列朗巧妙利用了俄普与英奥之间在波兰-萨克森问题上的矛盾,并适时提出了旨在恢复旧有“合法”王权及其旧疆界的“正统原则”,也得与上述四国组成五国委员会,实际掌握会议各项问题的决定权。10月1日,维也纳会议正式召开,各国就波兰-萨克森问题、莱茵边界问题、比利时-荷兰问题、丹麦-瑞典问题、瑞士问题、意大利问题、德意志联邦问题、国际河流问题和奴隶贸易问题展开讨论,其中尤以波兰-萨克森问题的争执最为激烈。英奥为迫俄普在此问题上让步,与法国缔结了《维也纳秘密同盟条约》,

结为攻守同盟,并准备邀请巴伐利亚、汉诺威和荷兰入约。此条约标志着法国地位的改善和反法联盟的解体,迫使俄普不得不做出妥协。最终双方于1815年2月11日就此问题达成协议,规定普鲁士占有但泽和波兹南,奥地利获得加里西亚,克拉科夫及其周围1000平方公里地区建为自由市,由俄普奥三国共管;在波兰其余3/4领土上建立波兰王国,由俄皇兼任国王;普鲁士另获得萨克森北部领土、威斯特伐利亚、瑞属波美拉尼亚为补偿。会议后半期,拿破仑逃离厄尔巴岛并重建政权,为尽快结束会议以集中力量对法作战,英、奥、法、俄、普、西、普及瑞典8国于6月9日共同签署了《最后议定书》,长达八个多月的维也纳会议宣告结束。此次会议依照“正统”和“补偿”原则在欧洲大陆上恢复了旧秩序,但没有考虑民族和民主原则,因此其成果注定不能维持长久。

根特条约

1812—1814年,英美两国因中立国问题、强迫服役问题和领土扩张问题再度爆发战争,战争持续两年,后在俄国调停下于1814年12月24日签署了《根特条约》。条约规定双方相互交还在战争过程中或签约后占领对方的所有领土、地方和属地;停止任何一方同印第安人的敌对行动;交还战俘,交还或者赔偿英军带走的黑人奴隶;成立四个联合委员会,根据1783年《巴黎和约》第二条规定划定边界,解决美国同加拿大1783年边界条约的遗留问题;两国继续努力促使完全废除奴隶买卖。该和约在维持战前原状的基础上结束了第二次英美战争,美国最为关注的中立国权利及强迫服役问题未在和约中涉及,但英国也在谈判中放弃了在美国西北部成立缓冲国的要求,美国的独立在战后得到了保障。《维也纳会议最终议定书》

共121条,主要内容包括:波兰-萨克森协议;普鲁士收复根据《提尔西特和约》割让的省份和领地;奥地利收复伊斯特里亚、达尔马提亚、提罗尔、威尼西亚和伦巴第等地;比利时与荷兰合并为尼德兰王国,交由奥伦治亲王威廉一世统治;成立德意志联邦,奥地利担任联邦议会主席;维持意大利分裂状态,各邦交还旧王朝统治;瑞典放弃对芬兰的要求,丹麦割让挪威给瑞典,但取得石勒苏益格与荷尔斯泰因两公国;瑞士永久中立;国家间界河及国际河流应完全自由航行,贸易活动按统一的收税制度和税率纳税。该议定书还附有17项条约、专约、宣言、规章和其他文件,主要包括大国对欧洲领土及海外领地划分的确认(英国取得赫尔果兰岛、锡兰岛、好望角、圭亚那、圣卢西亚岛、多巴哥岛、塞舌尔群岛、毛里求斯岛、马耳他岛,并取得了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1815年2月8日各国关于取缔黑奴贸易的宣言和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章程。

神圣同盟

1815年维也纳会议结束后不久,在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倡议下,俄普奥三国皇帝于当年9月26日在巴黎签署《神圣同盟宣言》,宣称三国属于上帝治下“同一家庭的三个分支”,三国君主将根据基督教教义处理相互关系,以“手足之情”“互相救援”,引导臣民和士兵“保卫宗教、和平与正义”,并邀请承认盟约原则的国家参加。该条约完全是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神秘宗教信仰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神圣同盟没有明确规定成员的责任与义务,作用仅在于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和粉饰俄国的霸权。19世纪20年代,该同盟先后镇压了意大利革命和西班牙革命,还曾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后因欧洲革命蓬勃发展和列强间矛盾加剧,自1822年后名存实亡,后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和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冲击下彻底瓦解。

第二次巴黎和约

1815年拿破仑复辟后,英俄奥普四国立即组织了第七次反法联盟,在6月18日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法军,拿破仑被迫再次退位。当年11月20日,第七次反法联盟成员国与法国签订了第二次《巴黎条约》,规定法国只能保留1790年的疆界,法国因此丧失了菲利普维尔、萨尔路易、萨尔布吕肯和兰道等许多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区;要求法国偿付7亿法郎的赔款,以发行公债的办法分15次在5年内还清;赔款还清以前,联盟各国派兵15万人驻扎在法国东北的要塞,驻军费用由法国负担;法国归还拿破仑战争时期从战败国掠走的珍贵艺术品。此外,凡未被该约取消的1814年《巴黎条约》和维也纳《最后议定书》的所有条款,也都再次得到确认。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的彻底完结。

五国同盟

反法战争结束后,同盟各国在与法国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的同日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承诺维护第二次巴黎和约并保证其顺利实施;如任何一方受法国攻击,盟国各出兵6万相助;同意定期举行会

议,协商各国的共同利益和维持欧洲和平的方法。条约有效期20年。该同盟的建立确立了大国协商原则,标志着“欧洲协调”时期的开始。后因法国遵守1815年《巴黎条约》规定,按期偿付赔款且表现出和平意向,盟国于1818年召开亚琛会议,同意撤出在法国的驻军,并邀请法国加入四国同盟,法国予以接受。五国于11月15日发表共同宣言,表示要维持和平,保障已签订的各项协定,四国同盟至此扩大为五国同盟。该同盟的扩大标志着法国欧洲强国地位的恢复和“欧洲协调”的最终形成。亚琛会议

反法联盟成员国英、俄、普、奥和法国为讨论从法国撤出占领军问题而于1818年9月30日—11月22日在亚琛举行的国际会议。与会各国于10月9日签订《亚琛条约》,确定同盟国军队于1818年11月30日以前撤离,法国则应支付剩余赔款2.65亿法郎,其中1亿法郎由法国政府发行公债筹措,其余1.65亿向英国的两家银行举债。该条约的签订表明反法联盟国家已完成了反法战争的彻底清算,从法律上结束了长期的对法战争。11月10日,4国声称同法国签订的条约造成了普遍的和平,要求法国参加四国同盟。亚琛会议标志着反法战争的终结和“欧洲协调”时代的正式来临。

特罗保-莱巴赫会议

1820—1821年,欧洲先后爆发西班牙、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希腊革命,西属拉丁美洲也爆发独立运动,为商讨对策,五国同盟成员国在奥属西里西亚的特罗保召开会议,俄普奥三国君主和外交大臣及英国、法国的观察员与会。会上,俄普奥三国主张对革命进行干涉,而英法反对。最终俄普奥三国抛开英法,于1820年11月13日签订《特罗保议定书》,宣称凡经革命改变其政府的国家,同盟各国将不予承认,并不排除动用和平手段和武力措施,使发生革命的国家回到欧洲同盟内。英、法拒绝承认这个议定书,五国同盟开始产生分裂。会议经过短暂休会,于1821年1—5月在奥属莱巴赫(今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召开续会,那不勒斯国王及意大利境内其他各公爵也出席会议。俄普奥三国在此次会议上决定由奥地利出兵镇压那不勒斯和皮埃蒙特的革命运动。

维罗纳会议

19世纪20年代,欧洲各地纷纷爆发革命运动。1821年,奥地利出兵镇压了意大利革命,但西班牙革命仍在继续。在此情况下,神圣同盟各国于1822年10月20日—12月14日在奥属威尼斯的维罗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俄普奥三国君主、意大利各君主、法国外长和英国代表与会。俄奥普法四国在会上达成协议,授权法国以神圣同盟名义出兵镇压西班牙革命。会议还决定延长奥地利对那不勒斯王国和撒丁王国的军事占领,拒绝支持希腊人民反对土耳其的斗争;英国不愿法国在西班牙扩大影响,未参加上述四国的共同行动,干涉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独立战争问题,也因英国坚决反对未能达成协议。维罗纳会议期间,英国与法俄普奥之间,俄法与奥地利之间,俄奥之间均产生了矛盾,表明“欧洲协调”已难以为继,1823年法国镇压西班牙革命遂成为神圣同盟国家“干涉原则”的最后一次胜利。门罗主义

19世纪20年代,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美独立运动,英国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表示反对,迫使神圣同盟国家放弃了这一计划。为更好的维护本国利益,英国还试图与美国就拉美问题达成谅解,发表反对欧洲国家恢复西班牙在拉美统治的联合声明。但美国总统门罗多方征求意见后,最终决定单独发表宣言,以防止给英国在拉美的渗透提供可乘之机。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政策咨文,宣称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与合众国有根本区别,因此欧洲列强将其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的企图对美国的安全与和平是有害的;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美国不会坐视不管;同时强调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史称“门罗主义”。门罗主义秉持不干涉原则和非殖民原则,“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它的提出是美国外交的胜利,既打击了神圣同盟,也警告了英国,并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但随着美国国力的增强,门罗主义自19世纪30、40年代起日益成为美国向邻国侵略扩张的工具。

《彼得堡议定书》

19世纪初希腊爆发起义后,英国同情希腊但不希望支持希腊的俄国为此与土耳其开战;1825年,埃及军队对希腊的干涉增加了俄土战争的可能性,英国开始考虑进行调停,派威灵顿公爵于次年2月访俄,并于4月4日与沙皇尼古拉一世签署了《彼得堡议定书》。议定书同意英国对希土进行调停;允

许希腊自治,但仍作为土耳其的属国并向其交纳贡金,土耳其苏丹对希腊统治者的选定拥有发言权;土耳其从希腊撤军,希腊通过购买获得土耳其在本地区的财产;英俄均不在希腊谋求领土、排他性影响和商业优势;邀请奥法普担保希土之间的最终解决方案。协议还规定如土耳其不接受调停,不论俄土关系如何,协议中的安排仍有效,实际为俄国保留了对土开战的权利。该议定书对延缓俄土战争起了一定作用,后为拉拢法国和进一步争取俄国,英、法、俄又于1827年7月6日签订了《伦敦条约》,重申了议定书的内容,并在秘密附件中规定,如土耳其拒绝接受停火,三国将对其进行海上封锁。《土库曼恰伊和约》

俄土签订《古利斯坦和约》后,俄国仍不断蚕食伊朗领土,导致两国于1826年再次开战。最终伊朗战败,被迫在英国调停下求和。双方于1828年2月10日在距大不里士约10公里的土库曼恰伊签订和约,规定伊朗将埃里温、纳希契凡等南高加索土地割让给俄国,两国以阿斯拉河为界;伊朗向俄国支付价值2000万卢布的战争赔款,承诺不阻挠亚美尼亚人移居俄国境内;俄国在伊朗享有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经济特权。该和约的缔结加强了俄国在伊朗的地位,并为其在中亚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阿德里安堡和约

1827年,英法俄3国缔结《伦敦条约》,要求希土双方停战但遭土方拒绝。不久3国舰队在纳瓦里诺湾重创土埃联合舰队,土耳其因此断绝了同俄英法的外交关系,并号召对俄进行“圣战”。俄国乘势于1828年4月26日对土宣战,并于次年8月20日占领阿德里安堡,直接威胁土耳其都城。俄国的胜利引起了欧洲列强的不安,英法普为了阻止俄军前进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出面调停,俄国出于军事上的考虑和近东政策的改变表示接受。1829年9月14日,俄土缔结《阿德里安堡条约》,根据条约,俄国夺得多瑙河河口及整个黑海东岸地区(格鲁吉亚、东亚美尼亚等地),俄国臣民在奥斯曼帝国境内享有充分贸易自由;土耳其承认由俄国负责“保护”多瑙河两公国的自治权,向俄国及其他国家的商船开放黑海海峡,支付赔款给俄国,并承认同年3月英法俄就希腊问题缔结的《伦敦议定书》。伦敦议定书

英法俄三国关于希腊问题的议定书共三个,第一个于1829年3月22日在伦敦达成,规定希腊为在土耳其宗主权下的自治国家,规定了其王位确定方式和领土;第二个由英外交大臣与俄法两国驻英大使于1830年签订,废除了土耳其对希腊的宗主权,进一步确认了希腊的独立和王位问题。后因利奥波德亲王放弃了希腊王位,三国又于1832年通过了最后议定书即《伦敦条约》,使希腊成为王国,以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次子奥托为国王,条约同时规定了希腊对土耳其的领土赔偿方法(赔偿个别土地所有者),将希腊的陆上边界修改为沃洛-阿尔塔一线,并将克里特岛划归希腊。

《屈塔希亚条约》

19世纪30年代,埃及统治者阿里帕夏力图重建一个阿拉伯帝国,与土耳其之间领土纷争不断,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土埃战争的爆发。1831年,阿里之子易卜拉辛率军攻入叙利亚,并在科尼亚战役中大败土军,土耳其被迫向欧洲列强求援,英法等国未予支持,而俄国为增强对土耳其的政治影响,维护在黑海海峡的利益,立即表示愿意提供援助,于1833年2—4月先后派遣3支舰队开到博斯普鲁斯海峡并在两岸登陆,宣称埃及不撤军,俄国舰队就不退出海峡。英法等国对此极为恐慌,两次出面进行调停,在两国压力下,土埃双方于5月4日签订了《屈塔希亚和约》,将叙利亚、阿达纳和克里特岛划归埃及,同时规定埃及帕夏仍臣属于土耳其,结束了第一次土埃战争。

温加尔·斯克利西条约

第一次土埃战争中,俄国出兵援助土耳其引起了其他列强的恐慌,英法为此出面调停,迫使交战双方缔结了《屈塔希亚和约》,敦促俄国舰队撤离海峡地区。沙俄不甘心就此收手,于1833年7月8日撤军前与土耳其签订了《俄土同盟条约》,即《温加尔·斯克利西条约》。根据条约,俄土两国将为保障彼此领土不受侵犯而相互支援;双方确认1829年的亚得里亚堡条约和俄土间的其他条约与协定;在土耳其需要的时候,俄国将派出必要数量的军队以供调度。条约有效期8年。条约秘密条款规定,土耳其承担根据俄国的要求封闭达达尼尔海峡的义务,即不得以任何借口允许任何外国军舰出入该海峡,但俄国军舰可以自由出入博斯普鲁斯海峡。该条约巩固了俄国在巴尔干和海峡地区的既得权益,尤其保证了其在黑海地区的安全,确立了俄国在土耳其的优势,使其成为苏丹政府的唯一“保护者”,但也激化了俄国与英法两国在东方问题上的矛盾。

《明兴格雷茨协定》

第一次土埃战争后,俄国因与英法在东方问题上矛盾激化,希望加强与普奥的合作。1833年9月,俄普奥在明兴格雷茨就东方问题进行了商谈,18日,俄奥两国就近东问题达成秘密协定,即《明兴格雷茨协定》。根据协定,两国同意共同反对埃及对土耳其欧洲属地的扩张;保证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完整;假如该帝国瓦解,两国将就如何分割它进行合作,以维护势力均衡。普鲁士也表示支持该协定的精神。通过该协定,俄国从奥地利得到了在必要时分割土耳其的正式承诺,奥地利则从俄国得到了保持土耳其完整的正式保证,但又避免了就分割问题达成具体协议。协定的缔结增进了俄普奥三国在近东问题上的合作,也相应的疏远了英法与东方君主国的关系。

第二次土埃战争

第一次土埃战争结束后,土耳其苏丹马哈茂德二世一直试图收复失地,但法国支持埃及,英俄普奥出于各自利益也希望保持现状。然而土耳其苏丹因复仇心切和健康状况恶化,仍下定决心开战。1839年4月21日,土军进攻叙利亚,挑起第二次土埃战争,但不久即落败。为保证土耳其的完整,英俄普奥于1840年缔结了《解决近东事件协定》,共同对土进行援助,最终以武力迫使埃及与土耳其缔结了《亚历山大条约》。根据条约,埃及承认是土耳其藩属,归还土耳其军舰,放弃对叙利亚的要求以交换对埃及的世袭统治权;未经土耳其苏丹允许,埃及不得建造军舰,常备军不得超过一万八千人。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第二次土埃战争的最终结束。

伦敦海峡公约

1841年7月13日,英、俄、普、奥、法、土耳其6国在伦敦签订的关于黑海海峡中立地位的《海峡公约》。公约确认了奥斯曼帝国的“古代规则”,即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两海峡在和平时期禁止任何外国军舰通行,土耳其有权准许友好国家使馆所辖的轻型军舰通过。公约使俄国丧失了自1833年《温加尔·斯克利西条约》签订后所取得的在海峡的优势地位,第一次把黑海海峡置于国际监督之下。该公约的签署意味着埃土纷争和列强在此问题上的外交折冲告一段落,但未提及海峡在战时的地位问题,未能从根本上缓和俄国和其他欧洲大国争夺海峡的斗争。

圣地事件

19世纪中期法俄在近东的宗教争端。所谓“圣地”是指耶稣诞生地巴勒斯坦的伯利恒教堂和耶稣墓地耶路撒冷,天主教与希腊正教都以此作为朝圣之所,并经常为“圣地”掌管权而争吵,史称“僧侣之争”。拿破仑三世上台后,要求将圣地保护权交给天主教会,得到了土耳其苏丹的同意,但招致俄国的强烈反对,俄援引《库楚克·开纳吉条约》,指出正教拥有高于天主教的豁免与特权,双方相持不让。1852年4月,法国以军舰向土耳其示威,迫使苏丹接受了己方要求;作为回应,俄国也于1853年2月派缅什科夫外交使团向土耳其强硬要求将“圣地”管辖权完全交与正教教徒,土境内所有基督教教堂置于俄保护之下,俄土成立防御同盟。遭到拒绝后,俄出兵占领了多瑙河两公国,最终导致了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

《神奈川条约》

1853—1854年,美国海军将领马休·佩里两度携舰叩关,以武力迫使日本幕府与美国签订了《日美友好条约》,也即《神奈川条约》。根据条约,日本须开放下田和箱馆两港,供美国船只停泊和获得补给,美船并可根据日方相关规定用金银和货物交换其他货物;若美船在日本海岸失事,日船须予救助,并将所救船员送至开放港口转交美方负责人;美国享有最惠国待遇;美国可在下田派驻领事。该条约虽未规定日本须开放通商,但打破了日本的锁国体制,是其崩溃的开始。

克里米亚战争

19世纪中期,沙俄与英法在近东的争夺日益激烈,1852年圣地事件的升级激化了这一矛盾。1853年7月,俄国出兵占领多瑙河两公国,引发战争危机,奥地利从中调停但失败。10月4日,土耳其在英法怂恿下对俄宣战;11月,俄军重创土耳其舰队,英法受激将舰队开入黑海;次年2月,俄国先后拒绝了土耳其提出的和平条件和英法的最后通牒,英法遂于3月正式对俄宣战,不久普奥也缔结针对俄国的同盟并与英法合作。最终俄国战败,沙皇尼古拉二世自杀身亡。1956年2月,参战各方签署巴黎和约,克里米亚战争结束。此次战争是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欧洲大国均直接、间接的参与其中,欧洲政治格局因此由英、俄主导转变为英、法主导。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

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战争还充分暴露了沙俄沙皇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加快了其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

维也纳四点

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英法尤其是法国极力争取奥地利加入反俄联盟并参战,奥地利则将确定和平条件作为入盟的前提。经过磋商,法奥就此达成了“维也纳四点”,即废除俄国对多瑙河两公国的保护权,以欧洲列强的保证取代之;取消俄国对多瑙河口的控制,多瑙河航行自由;修改1841年的《海峡公约》,以促进欧洲的力量均衡;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由欧洲列强共同保护,否定俄国的保护权要求。这四点协议旨在削弱俄国在近东的势力,也照顾了奥地利的利益。7月,英法奥达成了以这四点为和平条件的盟约草案,约定如俄国拒绝从两公国撤军,奥地利即对俄宣战;8月,奥地利将协议交给俄国,俄皇起先拒绝,但后因军事上的劣势又表示接受。同时英法奥三国也于12月签订了以“维也纳四点”为基础的同盟条约。1855年1月,俄国正式同意以此四点作为谈判基础,英法俄奥斯国遂于维也纳开始和谈,克里米亚战争由此进入和谈与战争同时进行的阶段。后因各国在第三点上分歧巨大,和谈破裂,直到塞瓦斯托波尔陷落后,才重开谈判并缔结了《巴黎和约》。

巴黎和约(1856)

1856年2月25日,克里米亚战争交战国及和议发起者奥地利在巴黎举行会议,后因讨论黑海海峡问题,又邀请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签字国之一普鲁士参加,最终于3月30日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列强承认土耳其为“欧洲协调”的一国,并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但土耳其苏丹需答应不分种族和教派改善土耳其境内人民的状况;俄国把多瑙河口及南比萨拉比亚归还给摩尔达维亚,把卡尔斯归还土耳其,收复被英法占领的克里米亚半岛,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东正教教徒的保护权,由列强共同保障其利益;多瑙河两公国仍处于土耳其宗主权之下,塞尔维亚自治,但保留土耳其的宗主权;黑海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俄土在黑海都不得保有6艘以上800吨的轮船和4艘以上200吨的船只,也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多瑙河贸易航行自由,由英、俄、法、奥、普、撒丁和土耳其组成“欧洲多瑙河委员会”来保证这一规定的执行。《巴黎和约》的签订沉重打击了俄国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使英法两国在土耳其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但未规定如俄国违约,其他缔约国将如何行动。1870年,俄国即宣布不再履行和约中黑海中立化的条款。奥尔西尼事件

1858年1月,以费利切·奥尔西尼为首的四名意大利共和派成员,以法国自1849年革命后陈兵保护教皇国、阻挠意大利统一为由在巴黎行刺法皇,事败被擒,震惊法国朝野,史称“奥尔西尼事件”。奥尔西尼后在狱中致信法皇,称意大利一日不统一,欧洲的安宁与拿破仑三世的的性命便一日得不到保障。事件发生后,法皇一面勒令撒丁严格管制报刊宣传,威胁将联合奥地利镇压意大利的民族主义运动,一面又主动向撒丁暗示法国将在撒奥战争中支持撒丁。加富尔借此洞悉了法皇既畏惧民族解放又畏惧民主革命的心态,趁势向法皇施压,劝其支持意大利统一以缓解民主革命压力,得到法皇认可。奥尔西尼事件的发生,表明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趋势已不可阻挡,促进了法撒同盟的结成。

普隆比耶尔协定

1858年7月20—21日,拿破仑三世与加富尔在法国避暑胜地普隆比耶尔秘密会面,商讨法撒结盟问题,最终缔结了普隆比耶尔协定。根据协定,法国将出兵20万,撒丁将出兵10万以共同对奥作战,法国并向撒丁提供军需物资和开战所需的财政支持;作为回报,撒丁允诺将萨伏依、尼斯二地交予法国,并以撒丁国王之女克罗蒂尔德公主许嫁法皇堂弟拿破仑亲王;清除奥地利势力后,在意大利建立由教皇国、中意大利王国、两西西里王国、上意大利王国组成的意大利联邦,由教皇出任联邦首脑。该协定中的战后安排部分与撒丁统一意大利的目标相差较大,但加富尔说服法皇接受了允许根据战争进程对协定中的安排进行调整这一原则,从而留下了未来的回旋空间。该协定实现了撒丁既定的外交目标,为意大利统一运动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被视为弱国外交的成功典范。

安政条约

1858年,经美国驻下田领事唐德森·哈里斯游说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的影响,日本幕府于当年7月29日在江户外海的美国军舰上签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规定日本对美国开放神奈川、长崎、新泻和兵库;美国可在江户派驻外交使节,在开放港口派驻领事,外交使节可在日本任何地区自

由旅行;美国人可在各开放口岸居住和租地建屋,可分别从1862年和1863年起因经商目的而居于江户和大阪的指定地域;日本可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关税,但美方所纳关税不得高于日船或他国船只,已纳既定关税的美国进口货物可运至日本各地而免除其他税费;美国拥有对己方在日违法人员的裁判权,可自由习教和建立教堂,信仰需得保护和尊重;日本与美国的商业和技术人员交流不受限制;如日本与任何其他欧洲国家发生纠纷,美国总统可应日本政府之请居间调解;在附件中还确定了日本的关税税率为5%。随后,日本又相继与荷俄英法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内容与日美条约大致相同。因这些条约均订立于安政年间,故统称《安政条约》。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锁国状态的最终结束。维拉弗朗卡预备和约

1859年5月,法撒奥战争爆发,法撒联军很快取得了战场优势。但法皇因担心普鲁士的攻击和意大利的崛起,在未通知撒丁的情况下,突然于7月6日派出特使与奥地利商谈议和。11日,两国皇帝在维拉弗朗卡会晤并达成了预备和约,商定奥地利将保留在伦巴第的曼图亚和佩斯奇埃拉两个要塞,其余地区交予法国,再由法国转让撒丁;威尼西亚仍属奥地利;中北部三公国统治者可以复国,但不得使用武力;和约还重申了法皇意大利联邦的设想。这一预备和约暴露了法国试图使奥地利与撒丁在亚平宁半岛持续对峙的企图和对撒丁的猜忌,后因撒丁坚持反对,拿破仑三世不得不在其后签订的《苏黎世和约》中放弃了对奥地利的承诺,致使法撒奥战争半途而废,意大利统一问题悬而不决。

阿尔文斯勒本协定

1863年,沙俄控制下的波兰王国爆发起义,德国首相俾斯麦欲利用这一机会笼络俄国,遂派出军队封锁了波普边境,并向俄方建议双方联手镇压波兰起义,俄国欣然接受。双方于2月8日在彼得堡缔结协定,约定两国在镇压行动中相互协助,且“在必要情况下有权越过国境以追捕由一国逃往另一国之暴动者”。同时双方还根据俾斯麦的要求签订了秘密条款,规定两国相互交流有关波兰民族运动的情报,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秘密条款后来成为俾斯麦在外交场合中迷惑其他国家的工具。阿尔文斯勒本协定的签署使波兰问题国际化,原本出于各种考虑对该问题持沉默态度的英法奥三国不得不有所表示,向俄国提出抗议照会,结果造成了法俄关系的恶化和普俄两国的进一步接近。

《加斯泰因公约》

1863年,普奥联合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夺取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公国,但不久即就如何分割战利品发生了争执。1864年8月,普奥举行申布伦会谈,但仅达成了两地归普奥共有的模糊协定;此后两国又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终奥地利被迫退让,与普鲁士缔结了《加斯泰因公约》。公约规定两公国为普奥共有,行政治理由两国分担,石勒苏益格由普鲁士掌管,荷尔斯泰因由奥地利掌管;普鲁士获准在荷尔斯泰因境内修建连接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运河,其首府基尔港防务由普军承担,军事重镇鄂尔登堡则由普奥军队共同控制,普鲁士还有权使用和维护该公国境内的两条军事公路,并有权在其境内铺设电缆;奥皇以250塔勒将其分得的部分劳恩堡卖给普鲁士。《加斯泰因公约》以安排复杂、内容繁琐著称,它名义上使两公国实现了分治,弥合了普奥关系,实则使两公国的行政和安全事务更加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为俾斯麦寻找战争借口提供了条件。

普奥战争

普丹战争结束后,普鲁士开始积极准备对奥战争,俾斯麦利用外交手段取得了俄、法在未来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承诺,又于1866年同意大利结盟。外交准备完成后,普军于1866年6月开进萨克森,挑起了普奥战争。普军很快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7月3日又在萨多瓦决战中击溃奥军主力,直逼奥地利首都。此时俾斯麦从防止法国干预、维持欧洲均势、避免爆发革命的大局出发,力主对奥议和。8月23日,普奥签订《布拉格和约》,规定解散德意志邦联,建立“没有奥地利参加的新的德意志组织”;普鲁士有权决定美因河以北的政治安排,奥地利放弃对北部两公国的权利;南德意志各邦成为“独立的国际存在”;奥地利赔偿普鲁士军费2000万普鲁士银元,普军在和约批准后三周内撤出奥地利。此次战争共进行了七周,故又称“七周战争”,普鲁士通过此战和战后签订的和约取得了德意志统一运动的领导权,从根本上改变了德意志的政治地图和中欧的力量对比。

埃姆斯电报

普奥战争结束后,普法矛盾激化,双方均开始为未来的战争进行外交军事准备。恰在此时,西班牙革命于1868年爆发,引发了王位继承问题。俾斯麦力促威廉一世允许霍亨索伦王室的利奥波德亲王出

任西班牙国王,法国对此坚决反对,1870年7月9日,法国驻普大使贝内德蒂奉法皇之命直接赶到普王疗养地埃姆斯向其提出抗议,原本即对王位不感兴趣的普王同意改变继承决定。但法国尚不满足,进一步以强硬措辞要求普王保证永不染指西班牙王位,威廉一世以委婉的外交措辞回避了这一要求,同时将交涉经过电告在柏林的俾斯麦。正在为普法战争寻找时机的俾斯麦接到电文后,对其重新进行编辑,将普王与法国大使的交涉过程描述成针锋相对、互相折辱并最终以破裂告终,以刺激法国的民族情绪。电报公开后,果然起到了激化矛盾的作用,7月19日,法国率先对普宣战,“埃姆斯电报”遂成为普法战争的导火索。

法兰克福和约

1870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随着战争进行,法军节节失利,9月1日色当战役中,法皇拿破三世及法军元帅麦克马洪被俘,法国惨败。1871年5月10日,新成立的法国国防政府被迫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法国将阿尔萨斯、东部洛林及梅斯要塞割让给德国;法国分期赔偿德国50亿法郎的战争费用,在梯也尔政府收复巴黎后30天支付5亿,1871年年底前支付10亿,其余款项须在1874年3月前支付完毕,赔款付清前德军继续占领部分法国领土,给养费用由法方负担;法德相互给予最惠国贸易待遇。该和约意在固化德国崛起、法国削弱的局面,同时保持德国在未来冲突中的战略优势。但事实证明过于严苛的条款并未从根本上削弱法国的实力,反而激起了法国的复仇情绪,使法德矛盾在一段时期内成为欧洲国际政治中的主要矛盾。

《伦敦海峡公约》

普法战争期间,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照会1856年《巴黎和约》签字国,要求废除原和约中关于黑海中立化的规定,即取消限制沿岸国家在黑海的军舰数量与规模的条款。英国对此表示反对并试图借机联德反俄,德国则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这一问题。1871年1月17日,俄、英、德、法、奥匈、意大利和土耳其7国在伦敦召开会议,讨论俄国修约要求,最终于3月13日签订了《伦敦海峡公约》,正式取消了原《巴黎和约》中的中立化条款,恢复了俄国在黑海部署舰队的权力;但同时重申了1841年《伦敦公约》和1856年《巴黎和约》中黑海海峡对一切外国军舰封闭的原则。英国和奥匈还特别补充强调土耳其有权在和平时期对“友好和同盟国家”的军舰开放海峡,试图以此保持对海峡的控制。东印度公司

1600年,东印度公司在伦敦成立,125位股东共出资72000英镑,伊丽莎白女王赐予其特许状,允许其在15年内垄断“东印度”即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之间地区的贸易。1609年,詹姆斯一世又授予该公司永久的贸易垄断权。1616年,第一个英国商站在印度建立,此后由于英国在东南亚地区香料贸易的竞争中不敌荷兰,印度成为东印度公司的主要商业开拓对象。该公司以苏拉特为主要基地不断向其他地区延伸,于1689年建立了孟加拉、孟买和马德拉斯三个管区,通过众多代理商,将大量的棉、丝织品、靛青、硝石和香料自印度销往海外,获得了巨额利润。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又从英王查理二世处取得了对辖地内英国臣民进行司法管辖、发行货币、拥有军队、对非基督教力量开战或媾和等特权。但巨大的利益也使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受到非议,另一家从事东方贸易的公司成立并与其展开了商业竞争,1702年,两家公司根据议会法案合并为新的东印度公司,并通过向政府提供320万英镑贷款换取了贸易垄断权,待政府贷款还清后归还,但事实上,该项特权因东印度公司所能提供的经济利益和在印度统治的需要而多次延长,直至19世纪才最终取消。七年战争后,东印度公司击败法国的势力,实现了对印独占。1765年,莫卧儿皇帝将孟加拉各省份的民政大权正式授予东印度公司。随着该公司股值和红利的不断上涨,英国国内对该公司的批评再度升温,但英国为维持对印度的统治和削弱王权,于1767年6月规定该公司仍掌握属于英王的印度属地,可享有10%的红利,但必须在规定年限内向政府缴纳40万英镑的年金以为回报;若红利低于6%则不必缴纳,同时每年还需向印度输出定额的英国货物,从而使东印度公司由商业组织转变为殖民统治机构。1770—1772年,孟加拉发生饥荒,影响了东印度公司的经营和年金缴纳,不得不向政府贷款,英国遂于1773年通过了印度管理法案,规定在贷款还清前,该公司红利不得超过6%;公司董事任期限4年,到期后需经过一年才可再次竞选;由由东印度公司任命一名总督统辖英属印度领地,但人选需经英王批准;组建由议会任命的四人理事会和英式最高法院,加强了政府对印度事务的监督。1784年,英国通过第二个印度管理法案,规定在印度的商业活动应与统治事务相分离;在伦敦建立向议会负责的六人委员会,

作为英国政府负责印度事务的专属机构;东印度公司保留对在印官员的任命权,但英王有将其否决和解职的权利;英国法院可审判在印度犯法的英国臣民;东印度公司雇员从印度返回时都须申报财产。这一法案使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在印度事务上的二元控制权得以形成,并使后者掌握了基本的最终决定权。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印度公司在内部和印度领地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收入趋于稳定,同时通过与各地印度王公签订“资助条约”和殖民战争进一步扩张了殖民势力。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商业特权,只维持了其对对华贸易的垄断;1833年,这一特权也被取消,东印度公司自此完全成为殖民统治机构;1853年,该公司的官员任命权亦被终结。19世纪中叶,由于东印度公司热衷于通过扩张消除赤字而漠视民生和对印度土邦的兼并,印度爆发了民族大起义。起义使英国不得不调整对印统治方式,1858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印度治理法案,废除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印管辖权,由英国政府对印实行全面直接统治。1873年,东印度公司不再作为法律实体存在。

三皇同盟

德国统一后,俾斯麦为孤立法国,积极策划与俄、奥结盟事宜。在其斡旋和协调下,奥皇弗兰茨一世、俄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72年9月访问柏林,与德皇威廉一世会晤,在会晤期间议定维持巴尔干现状,协同解决东南欧的纠纷,促进了彼此间的亲善气氛。1873年5月6日,德俄在彼得堡签订军事协约,约定缔约一方被欧洲任何一国进攻时,另一方应出兵20万相助;同年6月6日,俄奥两国又在俄皇访问维也纳期间签订了《申布伦协定》,约定两国将协商解决彼此间的利益分歧;遇有第三国侵略危及欧洲和平时,两国应立即商讨共同的行动方针,如有军事行动需要,两国将缔结特殊协定。10月22日,德皇也以“文书”形式加入这一协定,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三皇同盟”。该同盟是旧式王朝外交的产物,目的是维护君主间的协作关系,反对欧洲民主革命运动。它使俄国得以集中力量在中亚应付英国,德国得以孤立法国巩固其在欧洲的霸权,奥匈加强了在巴尔干的地位,但没有消除三国间的根本利益分歧,因而其基础并不稳固。

1875年德法战争危机

1873年5月,法国国内力主对德复仇的极端保皇派麦克马洪上台,增强了法国的结盟能力,俾斯麦对此深感不安,决心寻机再次打击法国,以便使其无力发动复仇战争。1875年春,德国借法国扩军之机,大肆制造战争舆论,准备对法发动“预防性战争”,并希望利用三皇同盟得到俄奥支持,但俄国表示不能坐视法国再次被击溃,英国抱着势力均衡的原则也表示反对。迫于英俄压力,德国被迫放弃进攻法国的计划,是为“1875年德法战争危机”。此次危机是俾斯麦孤立、削弱法国外交的重大挫折,表明了三皇同盟的脆弱性,加深了德俄间的裂痕,促进了俄法的接近。

安德拉西照会

1875年,土耳其治下的波、黑两省爆发起义,很快得到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的支持,俄英奥等大国亦卷入其中。8月,俄外长戈尔恰科夫向奥国建议给予波黑两省自治权,11月又提出与奥地利共同占领起义的区域。奥外长安德拉西予以拒绝,同时提出了己方的解决办法,即由签署1856年巴黎和约的各国政府要求土耳其对波、黑两省实行各种改革,如宣布宗教自由、取消包税制度、利用省区税收改革农业、改善农业居民土地状况、设立基督教徒和穆斯林组成的混合委员会监督改革等,并将该方案以照会形式于1875年12月30日发给《巴黎和约》各签署国,是为“安德拉西照会”。列强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将该方案以个别照会的形式于1876年1月通知土耳其政府,土耳其表示接受,但却受到波黑起义领导人的怀疑和拒绝。

柏林备忘录

波黑起义爆发后,俄国外交大臣戈尔恰科夫于1876年5月同安德拉西、俾斯麦在柏林举行会谈,寻求解决巴尔干问题的办法。5月13日,三国通过了《关于巴尔干事件的备忘录》,也即《柏林备忘录》,其主要内容是:冲突双方停火两个月;起义者得保存武器;各领事国或代表监督土耳其苏丹实行改革;如停火期满而未达到预期目的,各大国将采取措施,以“防止战祸进一步发展。”备忘录基本反映了奥匈的对土政策倾向,即通过改革维持土耳其现状,仅关于预期目的未达到时应采取的措施一节是俄外长计划中的部分。备忘录得到法国和意大利的赞同,但英国为制止俄国势力的扩张,唆使土耳其予以抵制,致使针对巴尔干起义的外交干涉再次失败。

赖希斯塔特协议

1876年,在波黑起义问题尚未解决的情况下,土耳其治下的保加利亚又爆发起义,遭到土耳其残酷镇压,导致塞、门对土宣战。俄国积极对塞、门进行援助,但又担心引发全欧战争和与奥匈帝国的冲突,遂约奥皇于1876年7月8日在波希米亚境内的赖希斯塔特会谈并达成了协议。但此协议未签订议定书,双方对协议内容的记录也不尽相同。除确认“不干涉”原则、如土方获胜则恢复塞尔维亚战前原状、如塞方获胜则不协助成立大斯拉夫国家外,奥以为此后边界上不会出现一个大的斯拉夫国家,且经俄同意可获得波、黑两省的大部分领土;而俄则认为它仅答应奥匈占有波斯尼亚的一小部分,其余给予塞、门,俄将占有比萨拉比亚西南部和巴统,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将获得自治甚至独立。该协议反应了俄奥瓜分巴尔干的企图,但不久塞尔维亚战败,该协议也未能落实。

布达佩斯协定

1876年8月—9月,土耳其击败了塞尔维亚,俄准备出兵援助,并为此征求德、奥、英的意见。德国表示不容许俄国击败奥国,俄国只得转而寻求奥地利的支持,于1877年1月15日与奥地利在赖希斯塔特协议的基础上签订了《布达佩斯协定》。协定规定:奥匈在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波、黑两省归奥地利所有;塞、门为俄、奥间缓冲区域,双方不得对这一区域扩大军事行动;俄国可收回比萨拉比亚西南部,但不得再巴尔干建立大的斯拉夫国家;阿尔巴尼亚独立;色萨利、伊皮鲁斯和克里特并入希腊,君士坦丁堡成为自由市。通过这一条约,俄国对奥地利作出了重大让步,换取了奥地利在1877—1878年俄土战争中的中立。

圣斯特法诺和约

1877年4月24日,俄土战争爆发。6月起,俄军渡过多瑙河,越过巴尔干山脉,于1878年1月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迫使土耳其签订了停战协定。然而英、奥对海峡出现的新局势和俄方提出的议和方案极为不满,在两国抗议和武力威胁下,俄国只得止步于离君士坦丁堡12公里的圣斯特法诺,于当年3月3日与土耳其签订《圣斯特法诺和约》。和约主要内容包括:俄国取得南高加索的卡尔斯、阿达罕、巴统、巴雅西特等地和比萨拉比亚的南部;建立隶属于土耳其苏丹的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大于君士坦丁堡会议所规定的,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成立后由俄军占领2年;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独立;罗马尼亚获得北多布罗加,但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俄国;波黑两省自治,由俄、奥监督实行;黑海海峡在战时和平时均须对来往于俄国港口的商船开放;土耳其赔款14.1亿卢布,其中大部分以割让上述土地代替。该条约使俄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大为扩张,引起英、奥等国强烈不满。同年6、7月间,德、俄、英、奥、法、意、土在柏林举行会议并签订《柏林条约》,取代了《圣斯特法诺和约》。

英俄协定(1978)

1878年,俄土圣斯特法诺和约的签订引起英、奥等国的不满,奥地利要求分割大保加利亚、控制巴尔干西部而导致俄奥关系破裂,英国则以示威性的军事手段逼迫俄国让步。为免对英开战,俄被迫与英国进行谈判,双方于5月30日签订英俄协定,俄国同意取消大保加利亚,把原拟该公国的南方边界从君士坦丁堡退缩到巴尔干山脉防线以外;英国不反对俄国收复比萨拉比亚并占领卡尔斯、阿尔达汉和巴统;俄国同意不占领巴亚济特。英俄协定缓解了英俄矛盾,并同《英奥协定》和《英土同盟条约》一起,为柏林会议的召开铺平了道路。

柏林会议(1878)

1878年6月13日,在俾斯麦倡议下,德俄英奥法意土等国首脑与外交大臣为解决近东危机在柏林举行会议。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希腊和罗马尼亚等国也参加了会议,但无表决权。会议期间,各国就保加利亚、波黑归属、巴统地位和海峡通行规则等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最终于7月18日签订了《柏林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保加利亚划为3部分,马其顿地区仍属土耳其管辖;巴尔干山脉以南建立一个土耳其的自治省,称为东鲁美利亚,该省总督应为基督教徒;保加利亚公国的领土只限于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有权选举自己的王公,但需经苏丹认可和列强同意,并由俄国占领9个月,仍向土耳其纳贡;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仍属土耳其,但奥匈帝国有驻军权和行政管理权;承认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罗马尼亚独立,但须分担土耳其的债务;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俄国,以收回北多布罗加作为“补偿”;俄国将巴亚济特归还土耳其,兼并巴统、阿达罕、卡尔斯,巴统成为商

业性自由港;英国占领塞浦路斯;关于海峡问题,重申1856年和1871年各条约关于海峡问题的规定。《柏林条约》实质是俄奥英瓜分土耳其的条约,其签署标志着1875—1878年近东危机的结束,但条约没有解决列强的根本矛盾,并且由于剥夺了俄国在《圣斯特法诺和约》中的大部分成果而恶化了俄国与德、奥之间的关系,使巴尔干问题更为复杂化,为欧洲各大国日后的新冲突埋下了祸根。

德奥同盟条约

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德俄关系因柏林会议、对法政策和农业问题而迅速恶化,俾斯麦为防备法俄接近,决定借俄奥在巴尔干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之机与奥匈结盟。1879年秋,俾斯麦开始积极筹备德奥同盟条约,在排除了威廉一世的干扰后,于9月21日前往维也纳同奥国首相安德拉西谈判,24日与奥地利签订了关于缔结盟约的初步秘密议定书。10月7日,德国驻奥匈大使赖斯亲王与安德拉西在维也纳正式签署德奥同盟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的进攻,他方应以全部兵力援助,并不得单独媾和;如缔约一方遭到第三国(指法国)进攻,他方应采取善意的中立,如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支持,缔约双方应共同作战;缔约国双方对条约应保守秘密;条约的有效期暂定为 5年,实际一直存在到一战结束。德奥同盟条约被俾斯麦视为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成了当时欧洲国际关系的轴心,后来的德奥意三国同盟即为德奥同盟的扩大。但该同盟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法俄的接近,成为欧洲列强分裂为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的开端。

新三皇同盟

1878年德奥结盟后,又谋求与英国结盟。俄国深恐英德接近,考虑到德国在巴尔干并无直接利害关系,决定恢复德俄关系。1880年1月,主张对德友好的萨布罗夫出任俄国驻德大使后,提出了缔结双边安全协定的建议,德国表示同意,但坚持协议应有奥匈加入;奥匈起初反对,但不久其联英反俄的意图因英自由党内阁的上台而破灭,三国遂于1881年6月18日在柏林签订了《三皇同盟条约》,规定缔约国之一与第四个大国(土耳其除外)处于战争状态时,其他缔约国应保持中立,(以保证德奥两国不至于帮助英国进攻俄国);“中立”同样适用于对土耳其战争,但缔约各国应事先获得协议;缔约国承认禁止各国军舰通过海峡的原则具有欧洲一般国家相互遵守义务的性质,并要求土耳其遵守这一原则,禁止英国军舰进入黑海;俄国再次声明奥匈有合并波黑两省的权利,奥国则不再反对保加利亚与东鲁梅利亚合并。以三国中立协定为主要内容的新三皇同盟缓解了俄国的孤立,暂时防止了法俄接近,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国之间的矛盾。1887年,该同盟因中立协定不再续订而告瓦解。

德奥意三国同盟

德奥结盟后,俾斯麦为进一步孤立法国,利用法意两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拉拢意大利加盟。1881年法国抢先侵占了突尼斯,意大利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与之对抗,便投靠德、奥。三国经过长达半年的谈判,最终于1882年5月20日在维也纳签订了同盟条约,规定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即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意大利将不负该项义务);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意大利将保守中立;如共同参加战争,不得单独缔和。条约有效期5年,后分别于1887、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之一初告形成,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一起构成了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后来由于英德矛盾日趋尖锐,意大利从1896年起便采取措施改善对法关系,一战爆发后,意大利于1915年5月转投协约国,三国同盟瓦解。

柏林会议(1884—1885)

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比利时、法国和英国在中非刚果河流域展开了激烈争夺,1882年葡萄牙也加入竞争,逐渐形成了以英、葡为一方,以比、法、德、美为另一方的复杂局面。为调解列强之间的纷争,俾斯麦在法国支持下于1884年11月15日召开了柏林会议,英、法、德、比、葡、意、美、俄、奥匈、丹麦、荷兰、西班牙、瑞典、挪威、土耳其15国代表与会,国际刚果协会派观察员列席会议。会议期间,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利用列强间的矛盾,开展秘密外交,使各国分别同他控制下的“国际非洲协会”签订协定,承认其对刚果盆地的主权,并以“刚果自由邦”的名义正式成为自己的私人领地。最终与会各国于1885年2月26日通过了《柏林会议议定书》,其主要内容是:确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