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汉语历史音韵研究若干问题

汉语历史音韵研究若干问题

汉语历史音韵研究若干问题
汉语历史音韵研究若干问题

汉语历史音韵研究中若干问题之我见*

麦耘

摘要:本文围绕梅祖麟和郭锡良的文章提出一些想法:梅说王力的古音学不属上古音研究的主

流,这说法是错误的;王力不用谐声材料研究上古声母是其缺失;汉藏语比较研究与汉语上古

音研究相结合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对郭针对潘悟云提出的批评,有必要进行辨析;要提倡敢于

突破传统的、开放的学术观念;应正确认识学术态度上创新与谨慎的关系;应净化学术批评的

空气。

关键词:主流;谐声系统;汉藏语比较研究;突破传统;创新

§02002年的年中,在汉语历史音韵学界发生了一场论争。事缘于2001年底,梅祖麟先生在香港一个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有中国特色的汉语历史音韵学》的演讲(以下简称“梅文”),2002年4月, 此文的电子文本被贴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术论坛”网站(https://www.docsj.com/doc/853320222.html,/bbs/)的“汉语语言学”栏里,引起了相当激烈的反响。笔者曾在此网站上以“zsu麦子”的网名对此发表了一些看法。6月、7月和8月,郭锡良先生分别在南昌、乌鲁木齐、石家庄的三个学术会议上提交了同一篇文章,题为《历史音韵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郭文”),对梅文作了回应。在南昌会议后不久,郭文也贴到了北大中文论坛上。笔者也在网站上就郭文提出的问题写下了一些文字,并与一些持不同意见的网友进行了有意义的交锋。

9月,郭文刊登于《古汉语研究》(长沙)总56期上。差不多同时,梅文也发表在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美国)第25卷第2号上(不过笔者没读到,本文依据的梅文是网上的版本)。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在网上发表过的意见重加整理、修改和删削,再作一些补充,正式发表。不过本文不打算对这两篇文章所涉及的所有问题作全面的讨论,仅是想谈谈读了这两篇文章之后的一些想法。

§1梅文最激起争议的是其“主流”之说。

梅文说,李方桂、董同龢等先生的学说是上古音研究的主流,王力先生则不是,理由是:(1)王先生研究上古音时不用谐声资料,(2)王先生也不用汉藏语比较资料,(3)在王先生的上古声母构拟中没有复辅音。

这3个问题将放到后面讨论,这里先谈一点:学术主流指什么?20世纪汉语历史音韵学的主流是什么?

可以根据朱晓农先生[1]提到的“范式理论”,把“学术主流”定义为“在常规科学时期,合乎学术界公认的范式的研究工作的总和”。朱先生把顾炎武之前的音韵研究划为“非常规科学”时期,而从顾炎武之后,为“常规科学”时期,因为顾氏为乾嘉学派树立了一个研究范式。顾氏开创的古音学是有清一代音韵研究的主流,而与顾氏同时的毛奇龄,他的那一套理论没有成为后世研究者遵循的范式而流传下来,所以毛氏不是主流。

20世纪初的章黄学派是乾嘉学派的继承者。清代古音研究成就之高至此已经到了没法突破自己的地

* 本文刊于《古汉语研究》(长沙)总61期(2003年12月)13-19页,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北京)2004年第3期。

步,换句话说,路已经走到头。这时恰好碰上了“五四”,在整个社会的破旧求新、学习西方的风气带动下,古音韵学界也开始追求新的范式。正好来了瑞典人高本汉,还有其他西方汉学家,带来了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同时结合中国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创出新的主流,是为另一个常规科学时期。

顾炎武的范式是什么?大致说来,是理性的系统研究 (与感性的、无系统的“叶音说”相对立)、“音有转移”的观念(这两点都是顾氏前有所承而有所提高的)以及“离析唐韵”的方法。清代重要的古音学家都在此范式之下作出了自己的卓越成就,如江永和戴震的审音、段玉裁的谐声研究、王念孙的词源学、钱大昕的古声母研究等等。

梅文在提到段玉裁和王念孙时,对段氏的“同声必同部”大加赞扬,而贬低王氏的“因声求义”,似乎两人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别。其实段、王对清代古音学各有贡献,今天的学者可以评价他们的长短,可以讨论他们的哪一方面应该继承、发扬,哪一方面应该抛弃或汲取教训,却不能说在当时谁是主流谁不是。王氏不受汉字形体的局限,循语音流转之轨,窥语义变化之迹,在当时是一大进步。用现代语源学的标准来看,他的理论和方法(“一声之转”之类) 当然不够严谨。不过我们对古人是无权苛求的。

高本汉的范式是什么?构拟音值,历史比较,梳理音变条例。在高本汉之后,只有那些拒绝这一范式的才不是主流。李方桂、董同龢、王力等先生的研究工作都合乎这一范式,都属于这一时期汉语历史音韵研究的主流。

“‘范式’是一种学说、一种理论、一套工作方法,它被广泛接受而又留下许多有待证明(证实或证伪)的问题。”(朱晓农[1])在同一范式下的研究工作也常常会对具体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观点。看来梅文是把在同一研究范式共同体内对有待证明的问题的不同观点看成为不同的研究范式了。

具体地比较李方桂[2]和王力[3]的上古音构拟,可看到有同有异。先秦韵部王氏分29部,至战国时期增一部为30部。李氏阴、入同部,是22部,而若阴、入分部,也是30部 (王氏于前期不立冬部即李的中部,笔者以为正确)。他们分部相同而与清人不同的主要之处,是脂、微分两部,这是王先生的首创(王力[4])。他们都主张一部一元音,这种做法是否妥当,还可以讨论。具体的元音在各部的分配是同多异少,各有所长(总体上李氏合理一些)。单声母王32个,李31个,多有参差,李的骨干部分是中古可以出现在各个“等”中的19声母,其实王也一样。比较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阴声韵李拟为闭音节,王拟开音节,不过李在这个问题上信心不太足。二是李有复辅音声母,王没有。

梅文拿最后这一点作为主流与非主流的分水岭,非常牵强。从整个音系来看,复辅音声母只占相当小的一部分 (尽管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凭此定“主流”与否,实无法服人,也不符合上述定义。因此,梅文关于王先生不是“主流”之说是完全错误的。

§2 梅文说王力先生不懂得“同声必同部”的重要性,不懂得利用谐声偏旁来研究上古韵部,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证据。郭文根据多项事实对此作了反驳,其结论无庸置疑。

回忆笔者初习历史音韵学,即读王力先生的著作[5],其书第八章有一节是“谐声偏旁和上古韵部的关系是怎样的”,从此知道可凭声符来记忆形声字在上古各韵部的分布。其时笔者尚未读过段玉裁以及李方桂、董同龢诸先生的著述。

笔者可以举一个例子为郭文的补充。自戴震提出“霭”部(即祭部)以来,这个部是否一个独立的韵部,就一直存在不同意见。王力先生主张把祭部归入月部,说“去声的祭泰夬废和入声月曷末等韵无论就谐声偏旁说或就《诗经》用韵说,都不能割裂为两部。”[5][p139脚注]其实如果仅从《诗经》押韵情况看,祭、月分立是说得过去的①。王先生主要的证据是对谐声偏旁的分析结果。

总之,王先生不仅懂得,而且非常重视利用谐声偏旁来研究上古韵部。梅文的说法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

§3 不过,说到上古声母研究方面,情况就不一样。诚如郭文所引,王先生早年曾撰文谈谐声材料可用于上古声母的研究。但在他的研究实践中,却倾向于不用谐声偏旁来证明上古声母。他说:“我们知道,声符和它所谐的字不一定完全同音。段玉裁说:‘同声必同部。’这是指韵部说的。这只是一个原则,

①据李毅夫[6],祭、月通协韵段占此二部全部韵段的18.57%。而据王力[4],脂、微合韵占此二部全数的四分之一弱。

还容许有例外。如果我们说:‘凡同声符者必同声母。’那就荒谬了。”[3][p17]

王先生这话中前后概念有些不统一。其实主张用谐声字研究上古声母的学者也不会说“凡同声符者必同声母”,而只会说“凡同声符者其声母必相同或相近”。这正如“同声必同部”也不等于“凡同声符者必同韵母”,合适的说法是“凡同声符者其韵母必相同或相近”。声符和所谐的字的读音(包括韵母和声母)必相同或相近,这应是最重要的谐声原则。

郭文说:“为什么谐声偏旁不足为上古声母的确证呢?因为谐声字不是一时一地的产物,即使只用《说文》以前的材料也在一千年以上,比《诗经》押韵字的时地问题复杂得多。一千多年间不同地域的人群所使用的语言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变化,不同地域所造的字可能出现各种分歧,把它看成一个平面是很危险的,王力先生采取慎重的态度,有什么不对呢?”

笔者的看法是:

第一,谐声字的时、地差异如果没对上古韵母的研究造成根本性的障碍,那么对上古声母的研究也应该是如此。再说,《诗经》不也同样有时 (数以百年)、地(诸国之风)的问题吗?

第二,谐声偏旁情况复杂,王先生持谨慎态度本是合情合理的。但连对庄组近于精组这样简单的问题,也要避免使用随手可得的谐声材料,而宁可用系统性不太强的连绵字材料[3][p20],就谨慎得过分了①。其实,即使是用王先生的拟音系统不好说明的谐声现象,在所有谐声现象中也还是只占少数;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判定,同声符者其声母是相同或相近的。譬如精组与庄组声母的关系,依王先生的构拟,“且” tsia 与“阻” t ia 相近,“才” dz 与“豺” d e 相近,等等。其他如显示知组归端组、重唇归轻唇等的谐声,以及大量同纽、同组自谐的,多不胜数。由于少数材料的复杂性,就放弃一大笔研究资源,是很可惜的。

第三,鉴于谐声材料的复杂性,指出据以构拟一时一地的声母系统是危险的,实际上等于提出了另一个严峻的任务:通过谐声材料观察上古声母的历时演变和方言分布。——大凡于一方面“有所不为”者,必当于另一方面“有所为”。肯定地说,这是极其重要、值得大力鼓励的研究方向,尽管这种研究也有犯错误的危险。笔者认为,这一研究与上古单一声母系统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怎样,对谐声材料里蕴含的上古声母信息是不应放弃的。如果一方面对别人的研究持否定态度,另一方面自己又不试图对材料作出解释,那就是“无所作为”了。

不用谐声偏旁来研究上古声母,的确是王先生上古音研究中的一个缺失。

§4 对于汉藏语比较研究与汉语上古声母研究的关系,王先生说:“有人引用汉藏语系各族语言的同源词来证明汉语上古声母,这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办法。这种研究工作我们做得还很不够。”[3][18]“汉藏系语言的比较研究,对上古汉语声母系统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可惜这方面的工作进行的还少,还没达到一些满意的结论。”[5][p162注脚]

梅文以“不用汉藏语比较资料”作为王先生不是主流的一条理由,显得非常不合逻辑。汉语历史音韵学界有许多学者并不或很少作汉藏语比较研究 (笔者就是一个),难道都要被排斥到主流之外吗?何况王先生还是把汉藏语比较研究的成果用于汉语上古音研究的积极支持者。

不过郭文在反驳梅文时说的一些话,笔者也不同意。郭文说:“我们认为汉藏语的研究首先要把本族语研究好,然后才谈得上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过分强调要到本族语“研究好”之后才来做语言比较研究,对学术发展是不利的。一般来说,只要本族语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亲属语言之间的比较研究就可以开展,两方面的研究会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对本族语的研究还非常差的时候,当然无法搞什么比较研究,但对本族语研究到相当程度时,比较研究滞后就会拉本族语研究的后腿。事实上,正如王先生所指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很不够,这是汉语上古音的一些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王先生的意思很清楚:应大力提倡汉藏语比较研究,以促进汉语上古音的研究。

谈到汉藏语比较研究时,郭文提到李方桂先生和张琨先生,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肯定。其实他们俩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李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汉藏语系的系属,以后也一直坚持这一观点。他指出汉藏语比较“是将来发展汉语上古音系的一条大路”,不过也说研究工作“还只是初步的”[2][p5](自那

①不过他在较早期谈这个问题时是引用了谐声资料的。[5][p163]

以后的30年里,汉藏语比较研究已有很大发展,如果李先生还健在,相信对目前的研究状况会有稍高一点的评价),态度跟王力先生是一致的。而张先生则多次对汉藏语系的系属问题提出疑问[7](当然他的怀疑也自有其道理)。可以说,李先生是汉藏同源的“主张派”,张先生是“怀疑派”。郭文本不应该一方面说相信李先生的判断,一方面又说“当然完全同意”张先生的意见的。

郭文说:“我们……对目前的汉藏语比较研究是关注的,也是宽容的”。从“关注”、“宽容”等用语看来,郭先生对待汉藏语比较研究的态度远不如王先生那么积极,这是令人遗憾的。

§5 梅文批评王先生反对构拟复辅音时,把这扯到“主流”问题上,这不对,前面说过了。但郭文的反批评也存在问题。

郭文说:王力先生批评高本汉的复辅音说,李方桂、董同龢先生同样也批评高说,可见他们之间“绝对对立的假象”是梅文虚构的。说“对立”太尖锐,笔者宁愿用“分歧”这个词。李[2]、董[8]两先生批评高氏,基本的立场是支持古有复辅音的观点,他们接受高的主要构拟方案 (如以来母为后一成分的复辅音),批评高氏构拟中他们认为不合理的部分,另外提出了他们自己的一些复辅音的构拟。虽然他们也委婉地说这是假设,说很多问题还难以解决等等,但断定古有复辅音,却是非常坚定的。王先生则认为古无复辅音,拒绝高有关的各种构拟,自己更没提出任何这类构拟,观点也很坚定。在复辅音问题上,王与李、董的分歧非常明显,读过他们著作的人对此都不会有任何疑问。固然没有必要过分夸大这种分歧,更不应拿来作为“主流”与否的标准,但把这种分歧说得似乎很不重要,好像他们之间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大同小异,也不符合事实。

§6 郭文批评潘悟云先生[9]关于上古汉语形态的讨论,断言上古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在谈到动词的自动式与使动式在清、浊声母之间的转换时,郭文说:“周祖谟、周法高、王力等三位先生认定它是构词现象,是上古汉语音变构词大格局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不是什么形态变化。……(潘)企图证明上古汉语也是一种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这是完全不顾客观语言事实的。”

这批评有问题。潘先生说:“我们一时还难以确定上古汉语的形态到底属于构形还是构词形象(引者按:‘形象’应为‘现象’之误),更可能是一种逐渐失去能产性的构形现象,所以我们只能笼统地用‘形态’一词去概括它们。”[9][p124]应该说,潘先生在这点上还是比较谨慎的。一般所说的“形态”包括构词和构形,要说一种语言现象是构词变化,却又不是形态变化,逻辑上不通。当然,在一些学者的概念中,“形态”是狭义的,只指构形而不包括构词 (郭文即是如此),这也无可厚非,但这里显然对不上了。当然,郭先生并非有意把自己的概念强加于人,他只是没细读潘书,看漏了上面引的话。

在另一个地方,郭先生也没读仔细。潘书里有这样的话:“潘悟云(1987b)[10]指出,谐声反映上古汉语的形态现象,而不是语音现象。”[9][p122]郭文评论说:“(潘) 摆出了不容置疑的架势。”郭先生没注意到,潘书在讨论了“语音的形态相关”之后,又说:“不过还是有不少形声字间 (引者按:此处当有脱漏,应是指形声字与其声符之间)不同音,而且语音上形态无关。……潘悟云(1987b)[10]没有考虑到形声字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类……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批声音相近但是在语音上形态无关的形声字。”[10][pp137-138]潘书承认自己过去的说法不全面,指出谐声的通转有的与形态有关,有的就与形态无关。这本来无可指摘。在这个问题上,潘书的缺陷是有些地方没把话说清楚——例如那个小标题“谐声现象是上古汉语形态的反映”[9][p122],俨然是个全称判断,很容易让人误会。

郭文的批评真正有力之处,是指出潘书对形态变化的语义类型讨论得太少。这的的确确是潘书的一大问题。对此笔者已经作出评论[11],这里不再多说。①

§7 郭文提到“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梅文太不尊重传统,不尊重前人的学术成就 (除了对王力先生的评价错误外,他如贬低王念孙,以及指章黄学派搞的不是语言学,就都不是对语言学史负责任的言论),应该受到严肃批评。

不过笔者认为,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也不能矫枉过正。学术是要不断前进的,一代又一代学人在继

①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构形变化,以及自动与使动在清、浊声母之间的转换是否一种特殊现象,还有讨论的余地。

承传统的精华部分的基础上,突破传统,不断创新,才创造了学术的发展史。今天中国大陆的汉语历史音韵学直接承传于以王力先生为重要代表之一的老一辈大师,他们的学术成就和研究方法都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但大师们不会希望后辈在他们的成就跟前裹足不前。王先生曾说:“我应该鼓励我的学生持不同意见。如果墨守师说,学术就没有发展了。近来有一种很坏的风气,凡不肯墨守师说的人叫做‘叛师’。我认为‘叛师’的说法是妨碍学术发展的。”[12]这是何等的胸襟!王先生生前就曾不止一次虚怀若谷地接受年轻学人的正确意见①,自然更愿意他的学术观点在他身后有所突破。譬如说,尽管王先生自己不认可古有复辅音之说,但今天的许多后辈学者,包括王先生亲炙的学生,在比较坚实的研究基础上, 运用谐声材料、汉藏语比较材料等,主张古有复辅音 (例如何九盈[13],唐作藩[14],耿振生[15]),王先生九泉有知,当不会视为不敬的。开放的学术才是有前途的学术。

汉语历史音韵学在20世纪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是在前人、主要是清儒的古音研究的基础取得的。但是,如前所述,高本汉以来的研究范式与清儒的研究范式相比,是革命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使这一个世纪的研究成果远远地——非常非常远地——超过了清儒两个半世纪的研究成果②。如果现代学术界不敢突破传统,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进步的。

诚然,前人的研究成果是不能不依据的,但依据不等于墨守。例如说,对清儒有关古音通转的学说就应有更科学的分析。潘悟云先生在讨论“语音的形态相关”时谈到:“主元音相同而韵尾部位相同的韵母形态相关,具体点说就是:V~Vk~V ,Vl~Vt~Vn,Vp~Vm (V代表主元音)。这种交替相当于清儒的对转。”[9][p128]郭文指责说,古韵对转“经他一‘科学化’,加上洋字母公式化,就深奥难懂了。这是浅入深出,粘上了近些年来流行的‘洋化’的文风。”笔者理解郭文的意思,是前人对古韵对转已经说得很明白,再用“洋字母”来“科学化”,就是故弄玄虚。对此,笔者有不同意见:第一,清儒谈古音通转仅着眼于语音形式,而不及其性质。用现代语言学的眼光看,古音通转只是外在形式,其实质会有多种可能:或反映方言对应、或古今变化、或音系内部的读音近似以至语流音变,当然更重要的一种可能是形态变化。潘书从形态角度谈古音通转,是在清儒研究基础上的进步,跟一般地谈通转不相同(他谈得是否足够好,是另一回事)。在现代的历史音韵研究中,光照清儒那样讲通转是很不够的。

第二,把语音关系公式化,是非常科学的做法,不应该受到指责,不应该称为加引号的“科学化”。在理科各学科中,用数学公式表达各种关系,总是比用语言表达同样的关系来得准确和简明;如果我们觉得公式深奥难懂,问题只是出在我们的知识结构有缺陷。把数学方法(包括公式表达法)乃至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于语音史研究,清儒当然没做过,20世纪的大多数时候也罕见,运用的水平也有限 (像上引潘书的例子其实显得过分简浅),是未来突破传统的重要方面,需要多加研究、提高。

第三,不应随便贬抑“洋化”。高本汉作为一个中国传统学问根基极其有限的外国人,之所以能超越清儒古音学——传统“小学”中成就最突出的领域——的学术传统,开创汉语历史音韵学的新纪元,正是凭着一套“洋”理论、“洋”方法,包括“洋字母”——国际音标。今后我们固然要一如既往地从汉语的实际出发进行研究,也要一如既往地吸收来自国外语言学界、汉学界的学术营养。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开放: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开放,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开放,中国学术向世界学术开放。这三点以第一点为最基本——开放的真正意义在于敢于突破传统。

所谓传统,不仅指清儒及其以前的传统,对于21世纪的学术来说,还包括20世纪的传统。前面说

①例如他接受郑张尚芳先生的意见,把上古歌部的拟音从a改为ai。这打破了大半个世纪来以鱼、歌两部同为a音的观点,使歌部拟音在音系中的位置与脂、微两部平行,-i~-t~-n三种韵尾配置更整齐,并因此取消了前、后a的对立,减少了一个主要元音,是涉及构拟系统的重大改变 (比较王[16]和王[5])。郭文也提到这事,但说这是“个别问题”,王先生对郑张先生的支持和听从“只是表示一种宽容”。这说法显然不妥当。王先生在日母的问题上欣然接受朱晓农先生的意见,则是体现其大师风度的另一个例子。

②郭文说:李方桂先生“说清儒的研究成果是对古音研究的‘最大的贡献’”。似乎李先生认为清儒对古音研究的贡献大于现代人。这是误解了。李先生的原文是:“以上三项(引者按:指《诗经》用韵研究、谐声系统研究、《切韵》系统和古韵比较)我觉得是他们(引者按:指清儒)对于上古音韵系统最大的贡献。”[2][p4]

过,20世纪的历史音韵学有与清儒不同的研究范式。随着学术的发展,未来还将有新的范式出现。笔者不知道我们这一代学人有没有为新范式的诞生作出贡献的荣幸,但不管怎样,我们应该努力去创新。笔者虽然不同意梅文对主流与非主流的划分,但绝不认为不存在这种分界。一旦有新的范式出现,就意味着有了新的主流。处在学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里,一个学者如果缺乏不断创新的意识,只会墨守传统或师说,的确是很容易跟学术主流拉开距离的。

§8 郭文赞同王力先生对谐声系统采取“谨慎的态度”。事实上,“谨慎”是贯穿郭文的一条红线,对潘书的许多批评实际上也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

治学谨慎当然是好的,但谨慎并不是衡量一个学者治学水平唯一的或“一票否决”的标准。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两个态度标准:创新和谨慎。可以设想有三种学者:第一种,在这两方面都做得很好,他会有骄人的成就;第二种,倾向于谨慎而创新不足,他不会出大错,但也难有大成绩;第三种,富于创新精神而不够谨慎,他容易犯大错,但也可能闯出常人闯不出的路子。

对第三种人怎么看,有争议。笔者认为答案应是正面的。我们一向把“谨慎治学”摆在首位,在此基础上谈创新。按这思路培养人才,是要培养第一种人才。不过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过分地跟年轻人强调谨慎容易束缚他们的创造力,实际培养出来的多是长于守成的第二种人才。有时候过分的谨慎还会导致无所作为。要叫笔者来说,在学术界里,有第一种人当然最好,但也不妨让第三种人去闯, 让第二种人来补救。学术是不怕犯错的——学术不犯错而能发展反而是不可想象的——,倒是最怕失去创新、开拓的冲动。尤其是在亟需突破传统的年代,第三种人的作用是第二种人所无法替代的。

“对学术而言,‘多元’、‘争鸣’、‘创新’是生命之源,繁荣之本,恒久之根。”[17]诚哉斯言!对于变革中的学术而言,更是如此。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学术指导思想应该是:鼓励创新,劝导谨慎,提倡多元,坚持开放。

这可以联系到另一个问题。有些比较持重的先生常教导后进说,没探究清楚的东西不要拿出来。此说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总有道理。很多时候,学者把尚不成熟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让大家来评头品足、刊谬补缺、加深研究,会比自己一个人研究更有利于学术发展。这也是学术开放、多元、争鸣的一种体现。例如潘书中有些内容就属于不成熟但有价值、有启发性的想法,我们对此应持欢迎和体谅的态度。尽管也可能不同意他,批评、辩驳都是正常的,但贬斥、打压的态度就是不好的。

§9 学术批评的风气是这次论争中表现出来令人担忧的方面。

梅文在没弄清学术史上的许多问题之前,就主观地下结论;对学术观点不同者,轻易地加以否定;甚至本当引为学术同道者,只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意见不合,也轻率地加以贬损 (如对积极做汉藏语比较研究的邢公畹先生);有时只根据传闻就进行学术批评 (如对赵诚先生)。这是一种很不好的风气,郭文批之为“霸道”,不算过分。

郭文也令人失望。为了批评梅文,就把梅文许为主流的潘书拿来作靶子打,指为“决不是什么主流正道的经典之作”。其实,根据前述范式标准,潘书显然属于主流范围。

学术界需要严肃、坦诚、善意、宽容的批评,固然不要互相“捧杀”,也不要互相“棒杀”。梅、郭两位先生都是名家,笔者真诚地希望他们在学术批评方面给后学立一个好的榜样。

§10 笔者在网上、在本文中说的话,除了讨论一些具体问题外,主要是讲两个意思:

一,要有开放的学术观念;

二,要有健康的学术空气。

这是学术发展的必要条件。当然还可以列出其他条件,但至少这两条是不可或缺的。

2002年12月初草

2003年3月修改

于广州中山大学康乐园

参考文献 (不包括梅、郭两文):

[1] 朱晓农. 古音学始末[A],中国语言学发展方向[C],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 李方桂. 上古音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0

[3] 王力. 汉语语音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王力. 上古韵母系统研究[A],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

[5] 王力. 汉语音韵[M],中华书局1963

[6] 李毅夫. 上古韵祭月是一个还是两个韵部[A],音韵学研究1,中华书局1984

[7] 张琨. 张琨教授谈汉藏系语言和汉语史的研究[A],语言学论丛13,商务印书馆1984

[8] 董同龢. 上古音韵表稿[M],中研院史语所单刊甲种之廿一,1947

[9] 潘悟云. 汉语历史音韵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0] 潘悟云. 谐声现象的重新解释[J],温州师院学报1987,(4).

[11] 麦耘. 潘悟云上古汉语复辅音声母研究述评[J], 南开语言学刊2003,(2).

[12] 王力. 《中原音韵音系》序[A],中原音韵音系[M]卷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3] 何九盈. 上古音[M],商务印书馆1991

[14] 唐作藩. 从同源词窥探上古汉语的复辅音声母[A],中国语言学报7,语文出版社1995

[15] 耿振生. 音韵通讲[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6] 王力. 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57

[17] 鲁国尧. “多元”“争鸣”“创新”的音韵学[J],古汉语研究2000总49

Some Issu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Mai Yun

Abstract: This paper raises some views on the papers by Tsu-Lin Mei and Guo Xiliang. It is wrong for Mei to say that Wang Li’s does not belong to th e main trend of the research on Old Chinese phonology. It’s a defect that Wang researched the Old Chinese initials without Xiesheng(谐声). Ought to advocate the resrarch method of the combination of Sino-Tibtian linguistics and Old Chinese phonology. It’s n ecessary to distinguish and analyse Guo’s criticism to Pan Wuyun. Ought to promote the open academic concept and dare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 Ough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creative and cautious attitudes in the academic studies. Ought to purify the air of academic criticism.

Keywords: main trend; system of Xiesheng(谐声); Sino-Tibtian comparative research;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 creative attitude

六书音韵表序

六書音均表 韵書始萌芽於魏李登聲類。積三百餘年。至隋陸灋言切韵。梗槩之?【梗概之法;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乃具。然皆就其時之語言音讀。參校【参照同名的另一种版本校订某一部书】異同。定其遠近洪細。往往有意求密。而用意太過。强生區別。至如虞夏商周之文。六書之假借 聲。詩之比音協句。以成歌樂。茫乎未之考也。【之前韵书的不足,研究材料不正确】 唐初因灋言本爲舉士人作律詩之用。視二百六韵中字數多者限以獨 用。字數少者合比近兩韵或三韵同用。苟計字多寡而已。宋吳棫作韵補。於韵目下始有古通某、古轉聲通某之云。其分合最爲疎舛【疏舛;粗略紊乱;疏漏错乱】。鄭庠作古音辨。僅分陽支先虞尤覃六部。近崑山顧炎步?【更】 析東陽耕蒸而四。析魚歌而二。故十部。吾郡老儒江愼修永於眞已下十四韵、?已下九韵。各析而二。蕭宵肴豪及尤矦幽亦爲二。故十三部。古音之學以漸加 详】如是。【郑庠六部,顾炎武十部,江永十三部】前九年段君若膺語余曰。支佳一部也。脂微齊皆灰一部也。之咍一部也。漢人猶未嘗淆 借】通用。晉宋而後乃少有出入。迄【至,到】乎唐之 功令【旧时指法律、命令】。支注脂之同用。佳注皆同用。灰注咍同用。於是古之截然爲三者?【罕之本字】有知之。余聞而偉其所學之精。好古有 灼見卓識。又言眞臻先與文殷魂爲二。尤幽與矦爲二。得十七部。今官於蜀地且數年。政事之餘優而成是書。曰六書音均表。凡爲表者亓。 述之意、表各有序說。旣之矣。其書始名詩經韵譜、羣經韵譜。嘉定錢學士曉徵爲之序。兹易其體。且增以新知十七部。葢如舊也。余昔感於其言亓支六脂七之有分。癸巳春寓居浙東。取顧氏詩本音章辨句析。而諷誦乎經文。歎始爲之之不易。後來加者之信足以補其未逮。顧氏轉矦韵 入虞。江氏轉虞韵字入矦。此江優於顧。然顧氏藥鐸有分。而江氏不分。此顧優於江。若夫亓支異於六脂。猶淸異於眞也。七之又異於支脂。猶蒸又異於淸眞也。寔千有餘年莫之或省者。一旦理解。按諸三百篇劃然【界限分明貌】。豈非稽古大快事歟。時余畧記入聲之說。未暇卒業。今樂覩是書 之成也。不惟字得其古人音讀。抑又多通其古義。許叔重之論假曰。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夫六經字多假。音聲失而假之意何以得。訓詁音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现代汉语复习资料)

普通话辅音声母总表 第二章语音 1、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语音具有三方面的性质: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 3、语音的物理性质包括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要素。 4、汉语语音系统里声调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 5、在普通话里,轻声的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长。 6、音波振动形式的不同,就产生不同的音色。 7、人类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肺部和气管是发音时气流的动力器官;声带是发音时振动气流的主要器官;口腔和鼻腔是发音时气流的共鸣器官。

]8、语音的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9、音节是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10、对音节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11、音素可以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2、在一种语言里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叫音位。 13、记录汉语普通话语音的符号的是《汉语拼音方案》。 14、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拟订的一套记音符号,它表音细致,音标数很多,是研究各种语音的工具。 15、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多数不振动声带,发音不响亮,气流受到阻碍的音素是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发音响亮,气流不受任何阻碍的音素是元音。 16、一个音节开头部分的音叫声,用来表示声的字母叫声母。普通话的声母中,辅音声母有21个,还有一种是零声母,即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 17、一个音节声母后面的部分叫韵,用来表示韵的字母叫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39个韵。18、我国音韵学对韵母有传统的分类,即按韵母不同的韵头分类,叫做四呼。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19、声调是指音节读音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声调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声调的高低升降主要决定于音高。由于声带的松紧形成了音高的变化。 20、声调的种类叫调类。一种调类的实际发音,也就是声音的高低升降叫调值。一种方言有几种不同的调值,就有几种调类,调类的多少是根据调值的种类归并的。

音韵学术语整理

[异文] (2).凡同一书的不同版本,或不同的书记载同一事物而字句互异,包括通假字和异体字,都称异文。《左传·隐公二年》“夏,莒人入向,以姜氏 还” 晋杜预注:“凡得失小,故《经》无异文而《传》备其事。” 清·龙翰臣《逆妇姜于齐》:“ 姜何罪?其不氏犹氏也。姜固为其氏矣。其或书或不书者,史异文耳。” 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两义传疑而并存例》:“凡著书者,博采异文,附之简策。如《管子·法法篇》之‘一曰’,《大匡篇》之‘或曰’,皆为 管氏 学者传闻不同而竝记之也。”例:《论语》中人名“申枨”,《史记》引作“申党”。 [声训] 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字义,推求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汉代应用较广,刘熙的《释名》就是声训的专书。当时的声训,有时是出于主观臆测,尤其是关于事物命名的解说,不可尽信。直到清代,才有了较为精密的方法,运用“因声求义,音近义通”的原理来研究训诂,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译音 将某种语言的词用另外一种语言与其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词的音调表达,如“tank”译成“坦克 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 金克木 《怎样读汉译佛典》:“这个‘禅’字本来是‘禅让’、‘封禅’,读音不同,后来成了佛教的‘禅’,是个译音的外来语。” 对音 在汉语音韵学里,对音是用来构拟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重要材料,对音分为两类:一是用外语对汉语,主要是借词,包括日语、韩语、越南语中的汉语借词;一是用汉语对外语,即是用汉字音译外语词,主要是专有名词,包括梵汉对音、藏汉对音等。 最早提倡使用对音来研究古音的,是曾在北大任教的俄国学者钢和泰。1923年,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一卷刊载了钢氏的《音译梵书和中国古音》(由胡适译成中文)一文。受到钢和泰的启发,中国学者汪荣宝在之后一期的《国学季刊》发表了他的《歌戈鱼虞模古读考》,提出唐宋以上“歌”、“戈”韵(参看《广韵》)的字都读/a/音,不读/o/音。汪的做法在国学界引起很大回响,有赞成的也有反对,魏建功称为“古音大论战”(见所著《古音系研究》)。然而,使用对音材料来测定古音的做法,很快就为海内外音韵学者所接受,法国的马伯乐、中国的罗常培、俞敏都利用对音材料写出了重要的音韵学论文 [古无舌上音] 古无舌上音这是由清代历史学家﹑汉语学家钱大昕首先提出的一条汉语声母演变规律。“古无舌上音”,指在上古声母系统中上只有“端[t]”、“透[t']”、“定[d]”、“泥[n]”这组舌头音声母,没有“

汉语言文字学上编一 第一章 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第二章 音韵学对汉语语音结构的分析和归纳

汉语言文字学(古汉语提高课) 本课程属于古汉语基础课之后的提高课,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音韵学,下编为古文字学。 上编音韵学 第一章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第一节什么是音韵学与语音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第二节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

古代汉语音韵

古代汉语音韵 第三讲通论 音韵(上) 传统语言学称语音为音韵或声韵。音韵是汉语声韵调三要素的总称。研究音韵的学问称为音韵学,音韵学是古代汉语领域里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一些音韵知识,对提高古文的阅读能力和研究水平是很有帮助的。章太炎在《国语学草创·序》中锐:“音以表言,言以达意,捨声音而为语言文字者,天下无有。” 音韵知识苛细丰繁,有关著述浩如烟海,这里只讲与阅读古文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 汉语的古音系统 一、音韵系统的构成 人们说话时是按一个个的音节排成序列而进行的。汉语的每个音节又可分解为声和韵两部分,韵包括声调在内。这样,声、韵、调就是汉语语音的三个要素。将汉语音节的三要素归纳起来,就够成了汉语的音韵系统,所有的汉语音节,都包括在这一系统之内。 古代汉语的音韵系统,称为古音系统。这一系统历时久远,流传广泛,为了便于认识和掌握,学者们又按时间对其进行了分期,一般分为上古音系、中古音系和近古音系。对每一时期的音系又按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和声调系统分别加以研究和说明。 (一)声母系统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部分称声母,音韵学上称“声”、“纽”、“字母”等。古人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对声母进行了分类,这就有了“五音”(喉、牙、舌、齿、唇)、“七音”(五音加上半舌和半齿)、“清浊”(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等诸多的术语。 古代没有音标,归纳出声母系统后,就给每个声母用一个同声母的汉字命名,这个汉字就是声母的标目。如说“帮母”或“帮纽”,就是指声母为“b”的字。唐代守温和尚参照梵文字母创制了三十个标目字,宋初的音韵学家又增加了六个,共三十六个,这就是所说的“三十六字母”。因是守温首创,故又称“守温字母”。 三十六字母大体代表了中古时期汉语的声母系统,也是称说上古声母和近古声母所用的标目字,只是因时代和地域的音系不同,或各家研究的结论不同而有所增减。所以三十六字母是认识古汉语声母的必备工具。现将其分类和拟音(用《国际音标》)列表如后(见下页)。 (二)韵母系统汉语音节除声母以外的后一部分称为韵母,或称“韵”。韵母一般包括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如“黄”(huáng), u是韵头,a是韵腹,ng是出尾。并非每个韵母都具有这三部分。或只有韵腹韵尾而无韵头,如“看”(kàn),或只有韵头韵腹而无韵尾,如“坐”(zuò),或只有韵腹而头尾均无,如“他”(tü)。 音韵学家按韵母构成的不同情况对其作了不同的分类。 按韵头的有无分为开合二呼,无韵头的称开口呼,如“张”(zhüng),有韵头的称合口呼,如“庄”(zhuüng)。这与现代汉语的四呼有所不同。二呼中又分洪细,一般说来,开口洪音相当于现代的开口呼,开口细音相当于现代的齐齿呼,合口洪音相当于现代的合口呼,合口细音相当于现代的撮口呼。

古代汉语音韵学知识

汉语音韵 教学目标:了解汉语语音史与音韵学史的基本知识,掌握上古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判定方法。教学重点:常用音韵学术语,各时代的音系状况,上古音的研究方法和成就。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绪论 一、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 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 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 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 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语音演变史的分期:一、上古音(先秦两汉);二、中古音(魏晋至唐宋);三、近古音 (元明清);四、现代音。上古音以先秦两汉韵文、谐声字、重文、异文、假借、古书注音、声训等为研究材料;中古音主要以隋陆法言《切韵》(宋《广韵》的前身)为研究材料;近 古音以元周德清《中原音韵》等韵书为研究材料。我们只学上古和中古两期。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 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二、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 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1、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 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王力先生的《汉语语音史》就是在汉语音韵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其突出的特点是比较详细 地展示出了汉语各个历史阶段的声、韵系统及拟音,指出了汉语语音发展的某些规律。 2、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 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点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 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作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 的音韵知识。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 0],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3k],北京 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只要有点音韵学知识就会知道,

音韵学常识

音韻學常識 一、概述 1、什麼是音韻學 音韻學,也叫“聲韻學”、“漢語音韻學”。是中國傳統語文學的一個門類,是研究漢語語音古今沿革的一門學科。 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包括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 2、音韻學的研究物件 我們今天研究古代語音,只能根據單個漢字在歷史時期的不同讀音,進而瞭解語音的歷史變化。 3、古音韻的歷史分期 1)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時的語音,以《詩經》音為代表。 2)中古時期: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代語音,以《切韻》為代表。 3)近古時期:元明清時的語音,元·周德清《中原音韻》為代表。 4、音韻學的功用 1)對古代漢語的意義 A、明語法:音韻學上的“破讀”和“如字”術語,實際上就是指通過語音屈折變化以表現不同的詞性或詞義。如,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破讀/讀破:“yì,動詞,‘穿(衣)’;guàn,動詞,‘戴(帽子)’”。如字:“yī,名詞,‘衣服’;guān,名詞,‘帽子’”。又如:“Contrast,重音在前,名詞,‘對比、對照’;Contrast,重音移後,動詞,‘使對比、使對照’。”(詞法上的屈折變化) B、知構詞:通過語音的學習,可以瞭解古漢語中雙聲、疊韻等構詞法則,就不容易誤解詞義。如:逶迤(w ēi yí),道路彎曲而長(=委迤=委蛇=蜲蛇=委佗=委它=委侈=委陀=委維=委隨=委移=逶移=逶夷=逶隨=逶迂=……)。 連綿詞——因聲求義: a、“望洋興嘆”,《論衡·骨相》:“武帝望陽”,《莊子·秋水》:“望洋向若而歎”。解釋有“望視太陽、望著海洋、仰視貌、遠視貌”的意思,類推:“望×興歎”,如“望書興歎”、“望題興歎”。 疊韻連綿詞,“望洋:望羊、望陽、望佯、盳洋”——仰視的樣子/迷惘直視的樣子。 b、“猶豫”,解釋1:猶是犬名。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解釋2:猶是犬名,每聞人聲,即豫上樹,久之複下,故曰猶豫。 雙聲連綿詞,“猶豫:猶與、猶預、由豫、猶夷、由夷”——拿不定主意。 c、“貪婪”,至秦則不然,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憎帝王之道,以貪狼為俗,非有文德以教訓於天下也(《漢書·董仲舒傳》)。解釋1:狼性皆貪,故謂貪為貪狼也(顏師古注)。解釋2:“貪狼”是“貪狠”的錯誤寫法(晨風、劉永平編《韓詩外轉選譯》)。“貪狼”一詞在漢代典籍中常見:《鹽鐵論·世務》:“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漢書·賈山傳》:“秦王貪狼暴虐,殘賊天下。”《漢書·西域記》:“民剛惡,貪狼無行,多寇盜,最為強國。” 疊韻連綿詞,“貪婪:貪狼、貪惏”——不知足。 C、知通假。如:疲,勞也。從皮聲。罷,遣有罪也,從網,能,言有賢能而入網,而貰遣之。 《國語·吳語》:“今吳民既罷,而大荒薦饑,市無赤米。”《韓非子·存韓》:“陷銳之卒勤於野戰,負任之旅罷於內攻。”《漢書·高帝紀》:“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古音都為並母歌部) D、知聲訓。 聲訓:用同音或音近的字來解釋詞義的方法,推求字義的來源,說明其命名的原由。如:漢·劉熙《釋名》:“土,吐也,吐生萬物也。”“火,化也,消化物也。”“死,澌也。” E、知特殊讀音之特殊意義 a、或來自他民族,如:單于(chán yú),突厥(tùqiū)。 b、或來自方言,如:蚌埠(bang bù)。

音韵学

音韵学 一、音韵学的定义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从时间断限上看,远古迄清末,各个时代的语音系统都可以作为研究目标;从空间视野上看,汉语历史上的各个区域语音系统又都可以列入研究范畴,因而,所涉及的语音研究维度非常广阔。①汉语音韵学可以分为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韵学两种。传统音韵学主要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的双生叠韵和反切开始,历经隋唐韵书、宋元字母等韵之学和明清古音学,一直到朴学大师章炳麟、黄侃为止;现代音韵学主要是从1923年汪荣宝发表《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一文开始,历经高本汉、马伯乐、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王力、陆志韦、董同龢等,一直发展到现在。② 音韵学的“传统”和“现代”之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目的、理论和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作为经学的附庸,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古代经典文字的形音义,主要材料局限于韵书、韵图、反切、韵文、谐声字等,主要工作是考订汉字在历史上的音类,解释和评注各种经学文献,故实质上属于语文学的范畴。现代音韵学则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研究汉语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主要材料不仅有韵书、韵图等,而且增添了现代方言、中外译音、汉藏系语言等,主要工作不仅考证古音的音类,而且考证古音的音值,从而把各种历史事实联成一个自然发展的演变过程,故实质上属于语言学的范畴。③ 二、音韵学研究历史概述④ 汉语传统音韵学起源于东汉末年,它的建立以反切的出现为标志。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被注音字的声母取自第一个字,被注音字的韵母和声调取自第二个字。如:妥:孙(炎)他果反。(《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东汉末年的学者孙炎据说是创制反切的第一人。反切发明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汉代以前,人们已经能够不自觉地将两个字的音读成一个音了,以至于形成了“合音词”。比如《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的“诸”就是“之于”的合音。二是在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的经典是拼音文字——梵文写成的,人们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有的地方需要音译,要用汉字去对译梵文字母,这就促使人们去分析汉字的音节,最终发现汉字的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两部分,即后来称为声母的部分和韵母加声调的部分。 反切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准确地给汉字进行注音,因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韵书应运而生。韵书是按照语音顺序编排的辞典,中国的第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这一时期对后代较有影响的韵书还有:吕静的《韵集》、阳休之的《韵略》、李概的《音谱》、夏侯咏的《四声韵略》、杜台卿的《韵略》等。到了南齐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沈约、谢眺、王融、周颙等人在作诗押韵时发现汉语有四个声调,他们称之为“四声”,后来他们又给这四个调类分别取名为“平、上、去、入”。沈约等人有意识地把声调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去,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声韵上工整婉转,被称为“永明体”。陈寅恪在他的 ①《汉语音韵学通论》,李无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3页。 ②《汉语现代音韵学》,杨剑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3页。 ③同上,第9页。 ④本部分旨在勾勒汉语音韵学发展的整体面貌,概述音韵学史上一些有标志性的事件,因此对音韵学的一些具体研究不做详述。

古代汉语音韵

第十九講古代音韵 本講介紹有關古音的基本知識以及古書的讀音問題。讓學生瞭解古今語音的差異,建立語音發展的觀點,瞭解漢語語音史與音韻學史的基本知識,掌握有關古音知識的一些基本概念,為進一步的學習古音知識打好基礎。 一、古今語音的異同 語音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古代語音與現代語音的差異表現在聲、韻、調三個方面。考察古今語音的材料可以從兩方面入手:(1)方言;(2)書面語 語音演變史的分期: 1.上古音(先秦兩漢) 以先秦兩漢韻文、諧聲字、重文、異文、假借、古書注音、聲訓等為研究材料。可以拿《詩經》音作爲代表。 2.中古音(魏晉至唐宋) 主要以隋陸法言《切韻》(宋《廣韻》的前身)為研究材料。一般以《切韻》音系作爲代表。 3.近古音(元明清) 元代周德清的韻書《中原音韻》是反映這個時期語音系統的代表作。 4.現代音 以現代普通話音系即北京音系為代表。 (一)古今韻母的不同 古今韻母的不同比較容易察覺。我們讀古詩就常常會發現有的押韻今音唸起來不和諧。如: 長干吳兒女,嫁得瞿塘贾,

眉目艷新月。朝朝误妾期。 屐上足如霜,早知潮有信, 不著鴉頭襪。嫁与弄潮儿。 (唐·李白《越女詞五首》之一)(唐·李益《相和歌辤·江南曲》) 李白詩中以“月、襪”為韻,古代同屬入聲月韻,但是現代韻母完全不同。李益詩中“期、兒”為韻,今天用普通話來讀覺得不押韻,但是用紹興話來讀聼起來又和諧了。 古代聯綿詞中有一類是叠韻的,叠韻是指兩個音節的韻相同(即主要元音和韻尾相同),如“窈窕、輾轉、蹉跎”等,這些詞今天讀起來仍然能感覺到它們是叠韻的。但是也有不少古代叠韻聯綿詞,今天讀起來卻不叠韻了。如“倉庚”,今音一個韻母是ang,一個韻母是eng。又如“芣苡”,一個韻母是u,一個韻母是i。這些也都是古韻不同於今韻的表現。 (二)古今聲母的不同 古今聲母的不同,我們可以從雙聲聯綿詞去考察。雙聲指兩個音節的聲母相同。如“仿佛、參差、踟躕、栗烈”等,聲母都是兩兩相同。古代雙聲聯綿詞,有的今天讀來也不是雙聲了。如“繽紛”,今音一個聲母是b,一個聲母是f。 (三)古今聲調的不同 現代普通話有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聲調,而中古有平、上、去、入四聲。兩者差別很大。這在詩歌用韻上也反映得很清楚。如 朝辤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万重山。 (唐·李白《早發白帝城》) 韻腳“間、山”今讀陰平,“還”讀陽平。而在中古,平聲字是不分陰陽的。 至於上古時代的聲調,與中古時代又有所不同。如: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 本知识 第一节汉语音韵结 构特点 学习音韵学,首先要分析汉字的字音, 要了解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使用拼音文字的印欧语言,分析语音一 般以音素为分析单位。 汉字的语音分析以音节为单位。 什麽叫音节呢?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 一个音节写下来也就是一个字,所以汉字是文字单位,也是语音单位。 特殊:有时有的词有轻音或儿化. 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 每个字音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後一部分叫做“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是音高,即字调。一个字音一般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语音学上,韵头又叫介音,韵腹也称主 要元音,韵尾指收音。

1 / 36 汉字字音结构有八种情况。从这八种情 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第一,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 分; 第二,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 字音必备的成分,不可缺少; 第三,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 个字音非有不可的成分。汉语音韵学上没有声母称作零声母。(语言学上看成一个音位) 这三点是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原 则和特点。 第二节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 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古代对汉字 字音结构的分析,已有科学的认识。 古代直行书写,反切的两个字一个在上, 一个在下。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取声,下字取韵, 调。 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

切下字,“?”称为被切字。反切的原理 2 / 36 跟拼音基本相同。但是反切的拼音方法跟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的拼音方法不一样. 早期反切用字都是任意的,只要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字都可以拿来作切上字,只要与被切字同韵母的都可以拿来作切下字。 反切注音在汉字的注音法上是一大进步。因为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叫做“譬况”。 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 多旄犀。”东汉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 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不准确。 还有一种叫“读若”或“读如”;《说文 解字》用得比较多, 玉部:“珣,读若宣。” 山部:“宋,居也,…,读

古代汉语语法练习(词类活用,虚词,音韵)

(词类活用、句法、副词部分)练习一 一、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2、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3、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4、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二、判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 2、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3、曲其堗(同“突”,烟囱),远其积薪;不者,将有火患。(说苑·权谋篇) 4、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 5、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史记·赵充国传)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它所表示的意义: 1、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2、乡邻之生日蹙。 3、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4、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5、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四、指出下列句子宾语所在的位置,说明其语序类型。 1、吾谁欺?欺天乎! 2、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今吴是惧而城于郢。 4、余唯利是视。 5、子归,何以报我?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并说明它的词性和用法。 1、太后之色少.解。 2、田忌一不胜而再.胜。 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 4、鲁周霸、孔安国,洛阳贾嘉,颇.能言《尚书》事。 5、陈涉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 6、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 六、古文加标点 光为人沈静详审长财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光(《汉书·霍光传》)

古代汉语音韵部分习题

音韵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 ________部。 顾炎武,段玉裁,29 2.《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在《切韵》的基础上, 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陆法言,206,陈彭年 3.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 ________________。 精清从心邪,知彻澄娘 4、上古时代的韵部是根据__________的用韵和___________的用韵归纳出来的。《诗经》和《楚辞》 5、中古音以隋代的为代表。隋代陆法言的《切韵》 6、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流水对,借对 7、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平平仄仄仄平平 8、《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中“被”的读 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遗”的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pī/披加/wèi/赠与,送给 9、《墨子·非攻上》“至攘人犬豕鶏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中“攘” 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甚”的意思是______ _。偷窃/超过 10、《老子》“天之道,其犹张弓与”中“其”的意思是________, “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张弓”的意思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与”的意思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大概/就像/把弦安到弓上/句末语气词, 后作“欤” 11、《汉书·艺文志》“儒家者流,盖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 者也”中“者流”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盖”的意思是_ ________________。这个流派/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

简体版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训诂学及音韵学from 豆丁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仅供参考) 肖庆峰整理 一、文字部分 1、甲骨文:简称甲文,指近代以来发现的商周时期写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也叫贞卜文字、殷墟书契等。 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青铜铭文等。 3、大篆: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一带的文字,也叫籀文。广义的大篆还包括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等。 4、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称秦篆。 5、籀文:旧说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着《史籀篇》中的文字,现在一般认为是指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的大篆。 6、古文:文字学上主要指战国时期流行于东方各诸侯国的文字,后来也叫战国古文。 7、奇字:战国时期六国古文的一种别体,可能是对战国时流行于六国的文字加以变异而来的。 8、今文:文字学上特指汉代流行的隶书。 9、古文字:指秦代小篆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战国古文等。 10、今文字:指汉代隶书以后的文字,包括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 11、隶变:指发生秦汉时期由秦国篆文、六国古文演变为隶书的过程。这一过程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12、隶定:指用隶书(后来也包括楷书)转写战国以前古文字的过程。 13、小学:原指古代的初等教育机构,后来又指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等。 14、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造的六种方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15、四体二用: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四种造字方法,二用指转注、假借两种用字方法。 16、初文:文字学上指反映一个字造字本义的初始写法,如“止”是“趾”的初文,“采”是”采”的初文。 17、本字:指表示本义的字,与“借字”相对。 18、通假:古代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法,也叫“通借”、“古音通假”。 19、通假字:用来代替某种意义的本字的音同音近的字,也叫“借字”。 20、古今字:历史上先后产生的表示某一相同意义的字,先产生的叫“古字”,后产生的叫“今字”。 21、异体字:完全同音同义,只有字形不同的字,也叫重文。 22、重文:即现在所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指与小篆相对的“古文”、“籀文”等异体字。 23、许慎: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主要著作有《五经异议》、《说文解字》等。《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据形说义的有系统的字书,对后世影响深远。 24、《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着,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对后代的语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

汉语音韵学基础十八讲 前言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我国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的一门学问,是传统“小学”的一个门类,一向被认为是很艰深的学问,甚至被称为“绝学”。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语言学中跟语音有关的学问总使人有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如现代语音学里的“音素”、“相对音高”、“音位”、“非线性音系”等,更不用说古代的“幫滂並明”、“内转外传”、“东董送屋”、“照二照三”、“戛透轹捺”、“一等洪大”、“四声八调”“果假遇蟹止效流”了。这种情况,与名词术语的五花八门不统一甚至标新立异或故作玄虚有关,也与学科性质有关。其实任何一门真正的科学都是这样,起初人们往往把它看的很神秘,似乎这是一门玄妙的学问,可望而不可及,这实在是人们不了解这门科学而产生的错觉,音韵学也不例外。音韵学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这门学问上,中国古代的音韵学家做出了巨大的成绩;“五四”以后的中国音韵学家和国外的一些汉学家利用现代语音学知识和工具,结合新材料,利用新的方法又把这门科学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今天,我们学习音韵学,肯定还要接触许多“玄妙”的术语概念,遇到不少的难题,但其“神秘”的面纱和外衣也会越来越少,露出“庐山真面目”来。 本书以本人教授汉语言文学专业选修课“汉语音韵学基础”的讲义为底子,主要介绍汉语音韵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汉语音韵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学习方法,语音学知识概说,古音(包括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古今汉语语音的发展演变规律,汉字声韵调的辨识,音韵学的作用等。本书共十八讲(一学期十八周,每周一讲),力求尽量做到简单明了转述古今贤德对音韵学的共识。每讲后附有一定量的练习题。 第一讲什么是汉语音韵学 第一节汉语音韵学的性质 1.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常简称为“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是汉语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语音系统,指的是一种语言中的各种语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体。语音系统简称音系。比如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包括普通话里的各种语音要素(元音和辅音音素、声调、轻重音等),以及这些语音要素相互配合的方式和变化现象。语音系统,具有规律性和独特性。现代汉语(包括方言)有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古代汉语有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包括不同的历史阶段)。音韵学就是要尽量客观、科学的研究清楚古代汉语不同历史时期的音系面貌。具体说,就是要研究清楚不同历史时期汉语声、韵、

音韵学

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又叫声韵学。它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和它的历史变化的一门科学。是古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 什么是语音学? 研究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和物理基础。语音学是对人类的发音进行客观的描写,着重分析人类语音的生理现象和物理现象,讲述发音器官的作用,分析各种语音的构成。 什么是语音学? 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系统的。什么是古音学? 是对“今音学”来说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而以《诗经》用韵为主要根据,并且结合形声字,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系统的。 音韵学有哪些功能? 一、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二、利于做好现代语音规范化的工作。三、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四、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五、音韵学是训沽学的工具。六、音韵学是学习和研究古代诗歌声律的基础 什么是声纽? 声纽又称音纽或纽。大概古人以为声母是一个字音的枢纽,所以将它称作声纽。最早提到“纽”的文献是唐代孙愐的《唐韵·序》。根据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的研究,声纽与现在所说的声母略有不同,它包括同辅音的颚化音和非颚化音,如“见”纽包括 [kj]、[k]两个声母。 什么是三十字母? 字母相传是唐末一个叫守温的和尚根据当时汉语声母的实际创制的,共有30个,每个字母代表的声母就是它自身的声母。 唇音:不、芳、并、明 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彻、澄、日是舌上音 牙音:见、溪、群、来、疑等字是也 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 喉音:心、邪、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 什么是宋人三十六字母? 宋初,有人根据当时的语音实际,对这30个字母的次序及取字进行了整理,同时增补了“非、敷、奉、微”和“娘、床”6个字母,即成了36个字母 什么是声类? 这一名称来源于反切上字的归类。三十六字母基本上反映的是唐末宋初汉语的声母系统,而不是代表典型的中古时期——隋唐时代的声母系统。反映隋唐时期汉语声母系统的主要材料是《广韵》中的反切上字。由于代表同一声母的反切上字都不止一个,有些甚至多达十几个,所以要弄清《广韵》中共包含多少声母、,首先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所有的反切上字进行归类。 什么是五音? 五音的分法最早见于《玉篇》卷首所附《五音声论》,其名称为:喉、舍、齿、唇、牙,排列次序是所谓由内而外。还有一种排列法事所谓由外而内,即唇、舌、齿、牙、喉。《广韵》卷末所附(辨字五音法)的排列就是这样。 什么是七音? 七音诗从五音的舌音中又分出一个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为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古代汉语·音韵学课程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性质、内容,了解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重点:音韵学的性质,音韵学分支,音韵学知识的作用。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内容: 一、音韵学的性质: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各时期汉语语音及其发展变化的一门语言科学,属于历史语音学范畴。 二、音韵学四个部门: 今音学,古音学,等韵学,近代语音学。 三、音韵学知识的作用: 深入把握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其他知识及汉语史,为研究中国古代文献打下必须具备的基础。 四、学习音韵学的方法。 第二章音韵学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掌握音韵学基本术语及其意义,为后阶段讲授中古音系、上古音系、语音演变规律等内容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关于声母、韵母、声调的概念,反切,直音,等韵图。 课时安排:14学时 第一节关于声母的概念 教学重点:声纽,三十六字母,五音七音,清浊。 课时安排: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声纽: 传统音韵学对于声母的古称,又叫“声”或“纽”。 二、字母,声类:

声纽的代表字叫“字母”,“声类”则是古代某一反切系统中反切上字的分类。 三、三十六字母: 唐宋时代关于汉语声母系统的三十六个代表字,每字代表一个声母,大致反映了当时汉语声母系统的面貌。相传先由唐末和尚守温归纳出三十字母,宋人在此基础上增加非敷奉微床娘六母而成。 四、五音,七音: 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部位的分类。先是分为唇、舌、齿、牙、喉五音,后来又从舌音中分出一个半舌音,由齿音中分出一个半齿音,合称七音。 五、清浊: 传统音韵学关于声母发音方法的分类。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叫清音,反之叫浊音。清、浊又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全清指不带音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清指不带音而送气的塞音、塞擦音,全浊是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次浊是带音的鼻音、边音、半元音。 影母音值或以为零声母,或以为不送气清喉塞音,在发音方法上也属于全清。 六、汉语拼音方案声母表与国际音标对应关系; 三十六字母拟音; 三十六字母表结构关系。 练习: 一、比较宋人三十六字母与守温三十字母的异同。 二、将国际音标辅音表改成三十六字母拟音表。 三、默写宋人三十六字母表。 第二节关于韵母的概念 教学重点:韵部,韵目,韵摄,开合,洪细,阴阳入,对转,旁转。 课时安排:6学时。 教学内容: 一、韵部: 音韵学上根据韵腹、韵尾情况对韵母的归类,习惯上称中古韵部为“韵”、上古韵部为“部”。中古韵书里韵腹、韵尾及声调都相同的字归为一个韵,近现代学者划分上古韵部则不分平上去声,只是入声另为一部(也有入声不独立分部的)。 “韵类”则指古代同一反切系统中反切下字的分类。 二、韵目: 即韵部代表字(标目)。中古韵书以该韵第一个被注字为韵目,上古音的韵目由韵部划分者自定。也有用序数或两个字作为韵部标目的。

《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

《汉语音韵学》笔记整理 编著者:龙庄伟 语文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全书主要内容: 第一章总论 一、音韵学 1,什么是音韵学:又叫声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语音学和音韵学 语音学是对语音的客观描写,从生理、物理属性两方面对语音进行研究。 主要有三个分支:发音语音学、声学语音学、听觉语音学。 还有所谓的实验语音学。 普通语音学。 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中语音功能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音位学,包括研究某种语言历史上的语音变化等。 音韵总与一种具体的语言相联系,具有很强的民族特点,不可能有“普通音韵学”。 它们在观点、方法上也有不同。 音韵学侧重音类的划分,侧重语音系统的归纳整理; 语音学则侧重于发音原理的分析。 3,音韵学的功用

二、汉语语音的分期: 研究汉语语音的历史情况,主要凭借书面文字材料。根据文字材料性质,一般把汉语语音的历史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上古期:公元四世纪以前(晋代以前)对应语音上古音研究上古音的称之为古音学中古期: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中古音今音学近古期: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七世纪近代音北音学现代期:公元十七世纪到现代现代音现代音的研究一般包括在现代汉语里 古代还有一种研究和分析汉语语音的专门学问——等韵学。 这样,汉语音韵学分为四个部门: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严格来说,这只包括一半内容,只把几个代表时期横的面进行了剖析,属于共时的研究,都不研究汉语语音的发展规律。 对于语音发展规律的研究,形成了汉语语音史这个部门。 三、汉字标音方法: 1,反切以前的标音方法: 早期,直接口授法 后来,形声字的偏旁曾经被当作识字的拐棍用过 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譬况法(包括读若法)、直音法。 2,反切 3,音位学标音法 1913年开“读音统一会”时,经过多方商榷研究,得到两个系统: (1)1918年11月23日,公布“注音字母”四十文,取笔画最简单的汉字组成,是汉字形式的拼音字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