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视界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视界 › 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陈列馆讲解词

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陈列馆讲解词

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陈列馆讲解词
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陈列馆讲解词

湘鄂西革命烈士陵园陈列馆讲解词

序言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亦称湘鄂西苏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的,较大的几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它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逸群、贺龙、段德昌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带领革命军民,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起来的。

湘鄂西根据地以洪湖为中心,它包括湘鄂边、巴兴归、鄂西北、襄枣宜、以及黔东苏区等五块根据地,它的地理位臵南达洞庭湖和武陵山脉,西抵长江山峡和神龙架一带,北至桐柏山南麓,东连武汉西部边缘。全盛时期包括五十三个县市,拥有近三万工农红军,二十万地方武装。它与鄂豫皖根据地和湘鄂赣根据地互为犄角,起到了牵制敌人,策应和配合各地革命斗争的作用,为积蓄和发展中国革命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馆整个展线长是一百二十米,共分五个部分,下面请看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湘鄂西武装斗争的开始

湘鄂西苏区的人民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早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的早期革命青年(如图表:新堤的熊传藻,沔阳的邓赤中,汉川的王平章等)受到了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等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教育后,先后被党中央派回湘鄂西各地开展革命工作,他们积极宣传革命思想,串联和发动群众,秘密发展党员,使湘鄂西地区的农民运动迅速的向前发展(农会组织分布图)。当时全国的农运会人数一共是九百多万,湖南就占有四百多万,湖北就占有二百多万(文物:考察报告)。

湘鄂西人民在白色恐怖下的坚持斗争

一九二七年春末夏初,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照片、文物、付蒋传单以及大革命时期的有关报道)。

随着大革命的失败,湘鄂西地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逐步转入低潮(照片:这是先后牺牲在敌人屠刀下的共产党员、殉难地)。然而,反动派的残酷剥削,只能引起人民深刻的仇恨和猛烈的反抗。一些保存下来的共产党员和群众中的积极分子他们由公开转入秘密,由城市转到农村,领导群众继续抵抗、顽强斗争。

湘鄂西地区的秋收暴动

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中国革命,委派周恩来、朱德、叶挺、刘伯承等于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反动派的第一枪。当时,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是贺龙、周恩来是前委书记。

同年的八月七日,由瞿秋白主持,党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决定在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四省组织农民,举行秋收起义(照片)。

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党中央又具体作出了两湖“暴动计划决议案”确定了九月十日为两湖暴动的日期(文件)。为了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湖北省委决定从七月下旬起,陆续派遣四百多名党员下乡发动秋收起义(图表:这是当时的湘鄂西地区的暴动形势图)。

戴家场的暴动

沔阳县戴家场暴动,首先揭开鄂中区各秋收起义的战幕,这是暴动领导人肖仁鹄、邓赤中、刘绍南、彭国材、赵文允等同志的照片。戴家场原只是沔阳县的一个集镇,盘据在这里的大土豪劣绅涂老五长期以来作恶多端,民愤极大,根据鄂中特委指示,决定先从涂老五开刀发动起义。1927年9月10日,鄂中特委以及少数游击队配合农民捕杀了罪大恶极的涂老五。

戴家场的胜利,有力的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接着螺山暴动、天汉暴动,各地都掀起暴动。十月,瓦仓地区的农民在鄂西特委李超然等领导下,发动了瓦仓起义(实物:九节力罐子炮、洪湖赤卫队用过的土炮)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巴东起义,石门起义,像荆江两岸的暴动以及巴东起义和石门起义都是相继举行的。其中贺龙和周逸群就是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于一九二八年元月受到党中央的派遣,专程从上海来到湘鄂西,组织并发动了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照片、文物、贺龙给巴东的亲笔信)。

第二部分红军和根据地的建立

红四军和湘鄂边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2月,周逸群、贺龙离开石首,辗转到达了湘鄂西的桑植县洪家关,在这里由于贺龙亲族和旧部的支持,3月下旬便组建立了一支工农革命军,攻占了桑植县城,建立了湘鄂西的第一个政府——桑植苏维埃政府(照片)

1928年7月,湖南省委决定将湘西北特委合并于湘西特委,另成立

前敌委员会,并将工农革命军编为中国工农革命第四军,由贺龙任军长和前委书记(序列),部队发展到了一千五百多人,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争(这是贺龙转战路线图)。

红四军所到之处,都是以标语,布告、宣讲形式来开展土地革命和建立苏给埃政权的宣传,从而扩大红四军的影响。

红四军的诞生

1929年1月,以贺龙为首的湘鄂西前委率领红四军攻占了鹤丰县城,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照片)。在此前后,湘鄂西前委先后收到中央和湘西、鄂西的批示和文件,特别是收到了一九二九年三月十七日,周恩来代表中央给前委的指示信,这些指示信,主要是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建军的经验,为湘鄂西前委和红四军指明了方向(文物:载入《周恩来选集》的指示信)。

根据中央指示,湘鄂西前委和贺龙同志于一九二九年春,在梅坪杜家村和堰垭等地对红四军进行整训,加强了党对红军的思想建设。

红四军占领桑植城后,接连取得了南岔和赤溪河战斗的胜利,这样鹤丰,桑植两县红色割据区域基本上连成一片,湘鄂边革命根据地逐步形成了。这是贺龙带领红四军创建的一块比较大的苏区,红四军的人数由原来的一千五百多人发展到四五千人,其中赤溪大捷也是红四军建军以来取得最大的一次胜利。此役我军歼敌三千,获长短枪千多支。

红六军和洪湖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5月,当年曾设于沙市的鄂西特委机关遭到了敌人的破坏,七月,湖北省委在宜昌正成立以周逸群为书记,万涛为副书记,段德昌为委员的鄂西特委,继续领导了鄂西的游击战争。

沙岗会议,六大决策贯彻

1928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会,六大决议当时成为指导全国革命斗争的重要文献。1929年3月6日,为了贯彻六大决议和文件,鄂西特委在江陵县沙岗召开了第一次扩大会议传达了六大精神,总结了鄂西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各项决议,这次有力的推动了湘鄂西地区革命斗争的继续发展鄂西党组织在领导游击战争的过程中,采取了“只打虚,不打实,要打必胜。不胜不打”的战术原则,灵活机动的打击敌人,十七天内,打了二十一仗,大获全胜随着军事斗争的胜利,特委还及时加强军队建设的措施,七月末,特委还集中江、石、监、沔、汉川五县八十多个基层干部在豆

刂口举办了训练班,并由周逸群亲自担任主讲进行军政训练,不久又把游击大队编为鄂西游击总队,由周逸群兼任总队长,段德昌任参谋长,下辖三个大队

一九二九年底,鄂西特委将鄂西游击总队改编为中国红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段德昌,下辖三个纵队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的诞生

1930年2月5日,独立师一二纵队在监利汪家桥胜利会师,会师后,改编为红六军由孙德清任军长,周逸群任政委,红六军的诞生,标志着鄂西革命武装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的主要变化。

红六军成立后,于1929年2月下上旬,在江、石、监、沔等地连战皆捷,(这是红六军的路线图、照片、文物、捷报)1930年4月4日,鄂西特委在石首调弦口,召开了江、石、监、沔潜五县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西苏维埃五县政府选举了周逸群任主席并成立了主席团。

红六军的建立,湘鄂西根据地的形成

1930年,红四军主力挥师东下,而红六军挥师南下,于七月四日两军在公安文庙胜利会师,并组成红二军团。由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

此时,洪湖地区的反动组织“白极会”活动猖狂,为了巩固和发展苏区,红军决定彻底消灭白极会,红六军在赤卫队的配合下,到九月底基本平息了“白极会”的叛乱。

湘鄂西第二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1930年,湘鄂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监利召开,会议通过了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决议案,宣布苏维埃法令,大会把鄂西联县政府改为湘鄂西联县政府。这次大会的召开和湘鄂西联县政府的建立标志着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根据地初步形成。

红二军团南征枝柘坪改编

红二军团在杨林寺失利后,于1930年2月到达鹤丰的走马坪,收编了土著武装甘占元部,使红军得到了补充(照片),1931年初(三月)红二军团在长阳枝柘坪经过整编,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照片)军长贺龙,政委邓中夏、参谋长孙德清,政治部主任柳克明,下辖7、8、9三个师(序列)。接着在1931年4月,周小康在五峰主持召开了五县党代会,决定成立五县联县政府,由周小康任湘鄂边特季书记(序列)

巴兴归根据地的形成

在洪湖,湘鄂边苏区斗争的日益发展的同时,巴兴归地区的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也迅速发展起来。1930年6月,巴兴归苏维埃政府在甘坪宣告成立。并根据特委指示,将鄂西游击大队改编剧为工农红军四十九师,至此巴兴归根据地初具规模,红三军走后,巴兴归地区的巴东、秩归重陷敌手,红教二师二百多人被围困在万仙洞内全部牺牲(文物、万仙洞旧照)。

荆当远及松枝宜的斗争

在荆当远游击战争的开展的同时,松枝宜地区的斗争也日益发展起来(照片、文物、布告)。

第三部分反“围剿”斗争和苏区的发展

1930年12月,国民党反动派趁红二军团南征之机,蒋介石,蒋介石调集三万多的兵力,向洪湖苏区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围剿”,苏区军民在没有主力红军的支援下,在特委和周逸群的领导下,运用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洞庭特区的开辟

在第二次反“围剿”的斗争中,周逸群同志在洞庭特区指导工作,为了掩护战友,于1931年5月,不幸在岳阳贾家凉亭(照片)一带遭敌人伏击,壮烈牺牲。周逸群同志是湘鄂西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牺牲是湘鄂西党和人民的重大损失。为了纪念他,把瞿家湾的红色书店、红色小学命名为逸群书店和逸群小学。

洪湖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和抗灾斗争

1931年3月,夏曦以中央代表身份到洪湖,建立了以他为首的湘鄂西中央分局,6月召开了扩大会议成立了湘鄂西临时省委,取代了湘鄂西特委,还成立了以夏曦为主席的省革命军事委员会及其主席团。1931年上半年,蒋介石调集了二十四团的兵力,向湘鄂西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决议》(照片)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剿,我红九师二十六团占领沙洋、荆门、二十五团占领潜江,并歼敌徐德佐全部(地图)。红九师的胜利,打破了敌人第三次“围剿”巩固了监、潜、江、汉,恢复了潜江政权。

洪湖苏区的抗灾斗争

1931年7月,由于连降暴雨,加上厅国民党掘堤,使洪湖苏区成了一片汪洋,党和苏维埃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洪湖人民的抗灾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援。特别是新西兰友人路易.艾黎,他利用他

国际委员会成员的公开身份,排除国民党政府的干扰,把救灾物质亲自送到洪湖新堤一带。

鄂西北根据地形成

1931年5月,红三军主力,由荆当远转移到鄂西北的均县和房县一带,在贺龙的领导下,红三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多次进犯,并开展了土地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鄂西北出现了新的革命形势。

红军主力返回洪湖

1931年9月,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迎接主力红军返回洪湖,红三军七、八师经保康、南漳东下,28日与九师会师于荆门的刘猴集。当晚在此召开会议,决定主力红军返回洪湖。二十九日贺龙率红三军东渡襄河。10月8日部分红军回到洪湖苏区,驻所在潜江县境(照片)。红三军七、八师的会师以及返回洪湖苏区,增强红军力量,为巩固和发展苏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照片)

湘鄂西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

1931年12月11日,在洪湖苏区召开了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选举了崔琪为主席,领导群众进行根据地的各项工作。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尚未全面贯彻,苏区的斗争还在继续开展,1932年初红三军在贺龙、段德昌的领导下,出击襄河两岸(统计表)连取三大胜利。当时是歼敌两旅,一个营,并且活捉旅长韩昌俊。红军的胜利使湘鄂西苏区得到了新发展,面积超过一倍以上,红军的人数由原来的五千人,增加到一万五千人,并且党的组织和地方武装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图表)。

鄂北苏区的恢复和发展

鄂北苏区也叫襄枣宜苏区,鄂豫边苏区,它以襄阳、枣阳、钟祥、宜城四县部分地区为中心,发展到豫南一带(地图)。

大革命失败后,鄂北特委就在这里开展过武装斗争,建立了革命武装,这是当年赤卫队在鄂北苏区武装斗争中使用过来的武器(照片)。

第四部分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

随着根据地的发展,红军的壮大,党领导根据地的军民开展了土地革命,进行了政权、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地图、统计图)。党员由1929年的4000余人发展到了1932年的二万二千多人,为了培养一批党员、团、工会和苏维埃政府等方面的干部,省委于1931年8月还专门举办了列宁大学,由夏曦、鲁易、

潘克鲁等亲自担任主讲(列宁学校讲授内容)。

革命的根本总是是政权问题,党领导苏区人民进行了政权建设。《决议案》、《法令》(照片)等文件,在决议和法令的指导下,各县、区、乡苏维埃政府相继建立起来(照片),这是洪湖、房县、江陵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1年秋,在瞿家湾建立了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省政府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表(机构表),领导全省各县苏维埃的工作。

随着政权的建立,青年团、总工会、济难会、反帝大同盟(照片)等群众性的革命团体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苏维埃运动达到了高潮(照片、文物,印章、印泥盒)。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内容,湘鄂西苏维埃建立以后,即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打土壕分田地的土地革命斗争(照片、文物)成了土地的主人的农民,决心用枪杆子保卫革命胜利果实。他们踊跃参加,参战,积极支援革命战争(画、扩红歌)地方革命武装

在建设正规红军的同时,根据地还成立了各种地方武装,如赤色警卫队、教导队、守备队、少先队等,他们以梭标、大刀、鱼叉(实物)等为武器,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

经济文化建设

苏区的党和政府为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领导人民进行了经济文化建设(照片),在生产建设方面,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一些服务于革命战争和人民需要的兵工厂,被服厂以及邮电(照片)和无线电等军需要工厂和民用工业,支援了红军战争,部分地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要。为了活跃经济,苏区还建立了消费合作社(照片),为了统一苏区的金融管理,湘鄂西苏区还设立了农民银行(文物:一角、二角等)负责办理储蓄和借代等。

海关税收是根据地的一项经济收入,当时设有海关十三处,每月收入万余元(照片)海关遗址。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仅31年统计就有列宁小学292所,学生达一万三千多人,这是当时列宁小学使用过的课本(文物、照片)。

苏区出版的各种报刊达到二十多种,省委办有《红旗日报》、省

工农政府办有《工农日报》,谢觉哉当时是工农日报的主编,这是他写的感觉和余文,还有深受群众喜爱的“宝塔诗”通过这些诗歌抒发他们对革命的决心和豪情壮志。

苏区的医疗卫生工作也很出色,洪湖湘鄂边等地先后建立了后方医院(照片),广大医护人员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利用这简陋的医疗器械,治好了一批又一批的红军战士,使他们重返前线。

第五部分湘鄂西苏区的丧失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全面贯彻及严重危害

一九三二年元月,在洪湖瞿家湾召开了湘鄂西第四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一系列有左倾错误的决议,至此,在夏曦主持下的湘鄂西分局在政治,军事,组织等方面全面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方针,给湘鄂西苏区的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统计表)。内部进行了反所谓的错误肃反,大批的党、政、军领导干部都遭到了诬陷而被杀害。先后发动了四次肃反,这是第一次肃反中被错杀的主要干部名单(表)。

正当党和革命力量大量削弱的时候,蒋介石又调集了十万兵力对洪湖苏区进行了第四次“围剿”(地图)面对强敌围攻,夏曦拒绝接受贺龙、关向应的正确意见,坚持采取分兵“把口”与敌人拼消耗的左倾冒险方针。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发表批评夏曦的电文,也被夏曦封锁了,继续坚持冒险政策,致使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这一场瓦庙集的战斗(地图)集中反映了夏曦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特征,是一场死打硬拼的消耗战,因此红三军陷入非常被动的作战状态,处境十分困难,最后不得不被迫转移,湘鄂西根据地就这样被左倾冒险主义断送了。

红三军转战七千里

红三军转战七千里,被喻为当时的小长征,他们从随县出发,越过桐柏进入豫西南地区,在转战的途中,夏曦继续执行错误肃反,沿途抓人,一边行军,一边“肃反”也错杀了不少同志,使红军处于空前的困难境地,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转战七千里,终于回到了湘鄂边。这是红军转战时吃的蕨根,用过的饭盒、饭盆(照片)。

恢复湘鄂边苏区的斗争

为了恢复湘鄂边苏区,1933年1月,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毛坝召开了扩大会议,决定以鹤丰为后方,逐步恢复湘鄂边苏区(照片),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工作,虽然恢复了一部分苏区,由于夏曦始终一意孤行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恢复苏区的斗争没有取得多大的结

果,致使我们湘鄂西根据地的创始人段德昌和王炳南也遭此厄运,他们是在第三次肃反中被错杀的。

段德昌在我们湘鄂西被誉为“常胜将军”当地红军打白匪,用兵赛过诸葛亮,从这首诗可以看出这是老百姓对段将军的高度赞扬,他打了那么多胜仗,没有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反而死在自己的同胞手里,非常可惜。牺牲时,年仅29岁。

面对这种危险的革命形势,夏曦从怀疑一切,发展到解散党团组织和苏维埃,取消红军的政治机关,以贺龙为代表的湘鄂西党政军领导干部,同夏曦一伙的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油画)这是斗争的场面。

红三军游击湘鄂川边

1933年7月,中央分局在宣恩召开会议,决定一部分巩固原有的苏区,一部分创建新的苏区,由于夏曦的否决,此次会议没有解决问题,贺龙和关向应率部在宣恩,咸丰,利川(照片)一带游击边界。

黔东苏区湘鄂川鄂苏区的开辟

为了改变红三军的被动局面,湘鄂西中央分局先后召开几次会议,但由于夏曦不执行决议,而失去了创造根据地的机会,通过这几次失利后,贺龙和关向应总结了两条经验:“野鸡有个山头,白鹤有个滩头,一支红军没有根据地怎么行呢?”,“要想在川、黔边站住脚,没有群众的基础是不行的。”。直到1934年6月1日,红三军东渡乌江,占领沿河县城后,中央分局在沿河县枫香溪(照片)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在黔东建立根据地,夏曦被迫接受了贺龙等同志的正确意见,恢复了党组织和政治机关,停止了错误的肃反。创建了纵横二百多里的黔东苏区(地图)

1934年7月21日,黔东苏区在沿河县召开了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土地没收和分配条例》等文件,选举产生了由贺龙、夏曦、卢冬生等八十人组成的黔东特区(照片)革命委员会,正式产生了黔东特区革命政府,并成立了黔东独立师,贺炳炎任师长,冉少波任副师长(序列)黔东苏区的建立为二六军团会师创造了条件(照片)

湘鄂川、黔的开辟

1934年10月,由任弼时,肖克等率领的湘鄂西苏区的红六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地区(照片)同红三军会师。会师后,红三军改为红二军团,组成红二六军团总指挥部(序列表)并相继成立了中央湘

鄂川黔省委(照片),开始了湘鄂川黔根据地斗争的新时期(地图)。

在贺龙、任弼时的领导下,红二六军团按照中央指示,从刘家坪出发,开始长征。他们突破澧水,渡过金沙江,翻过大雪山,穿过草地,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和围追堵截,于1936年6月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红二六军团被命名为红二方面军,最终于1936年十月终于到达陕北,与党中央领导的红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照片)

湘鄂西苏区的斗争,历时7年,艰苦曲折,可歌可泣,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最新八一起义纪念馆实践报告

八一起义纪念馆实践报告 暑假期间我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八一广场南昌起义塔,我在那里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地处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段380号,这幢 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它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 格局。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 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 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1957年这里被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额由陈毅元帅手书。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 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该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现 供参观的有会议大厅即原“喜庆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卧室、军事参谋 团办公室、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二、三楼陈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和文物。 到了纪念馆外面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陈毅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几个大字,里面首先看到的是馆外一个一群指战员向前起义冲锋的大型雕塑。南昌起义纪念馆现 有旧馆和新馆两个景点,旧馆为原来的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呈“回”字形的中西 合璧转泥建筑,是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步入旧馆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块由江泽民 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醒目的金灿灿大字的石碑。在这里主要是陈列当年参加起 义战斗人员的生活、工作及住宿场所的原貌,有会议大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 办公室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和缴获的敌军武器等,从中我们依 稀能看到当年的指战员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的情形,也让我们再一次 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以敬重英灵、告慰先烈。

太清宫导游词

太清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我们今天首先要参观游览的是太清宫景区.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太清宫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其创始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现在已经走过了三官殿,面前的这一块大石头,雕刻着“逢仙桥”三个字。相传宋代的道长刘若拙除夕迎神,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白须飘飘的老翁,于是他走上前来与老翁交谈。正想问其姓名时,老翁却不见了,只在雪地上留下了两个脚印。于是刘若拙认为自己遇到了仙人,所以就将此桥称为“逢仙桥”。过了逢仙桥,大家现在跟着我左拐,然后就会看到这里有一颗弯弯曲曲的榆树,因为它是唐朝道长李哲玄亲手栽植的,所以呢称之为“唐榆”,又因为它树干盘曲,形状似龙头,又被称为“龙头榆”。 参观完龙头榆,我们再往前走,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大殿就是太清宫三大殿的主殿三清殿。三清殿是道教供奉主神“三清“的地方,正殿内供奉的是三清真神。中间的这位是玉清----元始天尊,他手持元珠,象征洪元;右边的这位是上清----灵宝天尊,他怀抱如意,象征混元,左边这位是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老子,他手持宝扇,象征太初。三清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这三位天尊也是道教信奉的三位最高尊神。 走出三清殿继续前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泉就是崂山四大名泉之一的“神水泉”。传说大旱三年泉水不涸,大涝三年不溢。 好了,现在接下来呢我们前往三皇殿,进入三皇殿院内,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颗近7米高、0.6米粗的耐冬,它的树龄呢已经有600多年了!走入三皇殿内,大家看到中间手里擎着太极图的就是天皇,也就是伏羲氏;旁边那个手捻稻菽的是地皇神农氏;另一边手握笏板的是人皇轩辕氏。关于这三位老祖先的传说很多,如伏羲制八卦、神农尝百草、轩辕黄帝做兵器、造舟车等,他们都被尊为开创华夏文明的先祖。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的游览到此先告一段落,现在有30分钟的自由浏览时间,大家可以去海印寺遗址看看,游览完毕后我们在太清牌坊前集合。篇二:太清宫导游词太清宫导游词 【景点定位】 太清宫坐落于太清湾北岸,又称下清宫,以道教胜境。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闻名。周边以江南植物区、崂山头的海天山岩奇观等为特征。 【游览路线】 太清牌坊——售票正门——钟鼓楼——元君阁、元辰阁——仪门——山茶树——三官殿——逢仙桥——龙头榆——三清殿——关岳祠——神水泉——许愿池——三皇殿——救苦殿——汉柏凌霄——海印寺遗址 【注意问题】 (1)太清宫景点建筑较多,讲解时要分清层次,记清线路。 (2)把握三个大殿: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 【导入】 崂山,古称劳山,原因是古代帝王曾来此寻仙问药,所到之处,劳民伤财,所以称劳山;还有一种说法是牢山,原因是崂山是在13亿年前火山喷发岩浆冷却而形成的,坚如磐石,意

八一起义纪念馆实践报告

暑假期间我参观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八一广场南昌起义塔,我在那里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一个社会青年,我的感慨很深。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地处南昌市繁华的中山路段380号,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它的前身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

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1927年7月下旬,参加起义的部队包租下这幢旅社,在“喜庆厅”召开会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动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后又多次在此举行会议,成为领导起义的指挥中心。1957年这里被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馆额由陈毅元帅手书。1997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该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现供参观的有会议大厅即原“喜庆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第二十军第一师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二、三楼陈列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照片、图表、绘画和文物。 到了纪念馆外面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陈毅题写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几个大字,里面首先看到的是馆外一个一群指战员向前起义冲锋的大型雕塑。南昌起义纪念馆现有旧馆和新馆两个景点,旧馆为原来的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呈“回”字形的中西合璧转泥建筑,是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步入旧馆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块由江泽民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醒目的金灿灿大字的石碑。在这里主要是陈列当年参加起义战斗人员的生活、工作及住宿场所的原貌,有会议大厅、周恩来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办公室卧室、军事参谋团办公室、警卫连及卫生处住房和缴获的敌军武器等,从中我们依稀能看到当年的指战员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的情形,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以敬重英灵、告慰先烈。

太清宫导游词简短.doc

太清宫导游词简短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2019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太清宫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

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以前更加宽敞大方。这个门是2019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筑,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

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南昌市"爱克丝"旅游公司的一位导游,我姓张,可以叫我张导游,我身边是万司机,技术一流,大家上了车不用害怕,不会出车祸的,车牌号是赣A74189,请大家记住车牌号! 现在是前往八一公园的苏圃路上,八一公园清代时为贡院,1932年被称为湖滨公园,1945年4月3日又被改为介石公园,1950年7月定了这个今名,总面积可是有23.7公顷,陆地面积64公顷。 八一公园里面有小商店,可以划船乘凉,玩里面的玩具,还可以画画。河旁有很多柳树,风一吹,柳树姐姐的头发就像甩一下一样,河中心像北京的颐和园一样,也有一个小岛。岛上一片葱绿,许多树叶飘下来,像绿蜻蜓一样,许多垂柳的枝垂下来,游客们划船时要小心,不要被树枝挂到,八一公园里也有许多假石,样子不同,没有哪两块是桢的,石头中间还有一条小路,八一公园里还有小的乘凉亭,人们可以在这儿乘凉。 "自由活动1小时"我对大家喊道。大家的有买冰棍吃,有的拍照,有的情人在划船,我给每人发一袋子,不要乱扔食物袋,把食物袋放进袋子里,很快,时间过去了,我让大家在大门口集合,数了数人数,哇!不错,一个人也没有少嘛! 旅游八一公园结束了,明天还要去青山湖游乐园,后天要去南昌宝葫芦农庄,请大家好好休闲,养好精神,明天才能游玩,晚安!

篇二: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欢迎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很高兴我能够担任此次讲解工作。 进入馆区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反映出当年南昌起义将士"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的大型铜雕。这座铜雕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赠送给我馆的。铜雕右侧是著名的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待会儿我们会进去参观。 在大家正前方的陈列大楼,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新扩建的。大楼外观是由枪的造型、八一字体组成的长城图案和印有五星图案的装饰玻璃方框构成,显得大气、庄严、肃穆。进入大楼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在这大家可以看到——正中间的一座圆雕:圆雕的底座是一些崩裂的石块,其中的一块上镌刻着1927.8.1的字样。在圆雕中崩裂这些石块的——是一支冲破地面紧扣着汉阳造步枪扳机有力的手。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冲破白色恐怖的重重阻挠,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圆雕的上方绘有蓝天白云、背景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寓意着:"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升起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军旗两旁墙壁上环绕着一组反映南昌起义历程的浮雕,浮雕分四个部分——左侧两块是:起义部队浴血奋战、南昌民众奋力支前、右侧两块是:南昌军民欢庆胜利,起义部队南下转战井冈山会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入第一展厅。 篇三: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转泥建筑,是当年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创建于1956年,是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多年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致力于馆藏文物的征集和研究,不断丰富馆藏文物,同时对总指挥部旧址进行了维修和翻新,对现有陈列进行了更新、改进。运用高科技手段,采用声、光、电同步进行的大型沙盘模型,真实地反映了当年八一起义的战斗过程;运用多媒体影视合成景像,生动地再现了"朱德施计"的故事情节;运用电动图表、绘画、雕塑等现代化手段,丰富了整个大厅的陈列内容,新的陈列和复原陈列相结合,更富有生动性和教育性,江泽民总书记在建军70周年前夕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7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石刻作为陈列的序幕,将会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1927年8月1日,周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3篇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3篇 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道场于此。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崂山太清宫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崂山太清宫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的汽车现在已经进入了崂山的风景区内,从这到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景区还有20多分钟的车程,接下来小蒋利用这段时间给大家先就崂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崂山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18000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 崂山有"海上名山第一,“神仙窟宅“灵异之府。 之美称,同时,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1982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旅游景区。 那么我们今天要参观游览的太清宫呢,他是属于崂山南线上的一个著名景点,同时也是崂山内规模最大的一座道观。 崂山太清宫它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 其创始人是江西才子张廉夫,当张廉夫年从终南山云游崂山,在此修建了一所庙,称“三官庙,又建起了“三清殿,两殿合成“太清宫。 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来到崂山,续建了“三皇殿。 到了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重修了太清宫,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后又经过了丘处机、张三丰的发扬光大,到了今天才闻名天下。 好了,说着呢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太清宫门前,我们待会呢会从东门进,西门出,全程不走回头路,由于正值旅游旺季景区大,游人多,所以,请大家待会互相提醒,跟着小蒋,以防走散。 大家注意一下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前,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太清牌坊,又称牌楼,其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他呢建于1997年,上面写着“崂山太清宫五个大字,继续前行,我们现在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 此正门与2004年4月建成,2005年5月1日正式开放。 山门内两侧供奉着道教的四大护法天师:三眼灵光马灵耀、黑虎玄坛赵公明、威灵瘟元帅温琼和南宋名将岳飞。 走进山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侧的钟楼和鼓楼。 在我国古代有晨钟暮鼓之说,其目的呢是警示众道士勤修苦练,不可虚度光阴。 我们继续往前走,大家可以看懂啊在道路的左右两边呢有两座雄伟的建筑,他们分别是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正中供奉的是斗姆元君,元君阁供奉碧霞元君。 我们再往前走,好了我们现在已经穿过太清宫的第二个正门——仪门,来到了三官殿的正门前,三官殿主要供奉的是天官、地官、水官。 三官大帝,也就是我们的三位祖先尧、舜、禹。

最新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心得

21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伟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它也将是我心中不灭的火种。在系团组织的号召下,我系的党员和优秀团员以及部分领导一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感慨很深。 作为一次党团日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党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系里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2019年10月15日,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中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全体教工党员参观了宏伟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去了解我们江西人自己的革命历程,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具震撼的雕塑,一只有力的手,笔直地举着一杆枪,那是为了新中国一同奋斗的勇士的恢宏气概!在最后一个展厅里,看到了我们最敬仰的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塑像。橱窗里陈列着他就义时穿过的棉袄,子弹穿过的枪眼,依稀可见的血迹。展墙上是方志敏在狱中亲笔写下的不朽诗篇《可爱的中国》,“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青岛崂山三官殿导游词

太清宫导游词 在我们前面的就是崂山太清宫牌坊,高8米,宽16米,由白色花岗岩架构,分上中下三段,庄重大气,造型别致,自上而下雕有“事事如意”“福禄寺”“鹤鹿同春”“十二生肖”“龙形”等雕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排放前面是太清湾。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这棵高大的树是银杏树,银杏树还有白果树和公孙树等的别称。为什么又称“公孙树”呢?原来,是因为它生长的非常缓慢,爷爷种的树到了孙子那一代才能吃到果实,所有在民间又有“桃三杏四梨五年,无儿不种白果树”的说法。 现在大家已经到了太清宫,太清宫总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以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为主殿,咱们现在进入的是三官殿的正门,也是太清宫的正门,门朝南开,符合北方建筑中坐北朝南的基本原则,但是暂满看到的这个门是后来修的,三官殿最初的正门是咱们右手边的这个小门,这个门是朝东开,这其中是有讲究的,在道教经典《道藏》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道教始祖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守关的官员叫尹喜,他远远望见有一团紫气滚滚而来,他断定一定是有高人前来,于是命人将道路打扫干净,在路旁迎候高人。老子来了之后与尹喜交谈甚欢,觉得跟尹喜非常有缘,就将自己写的两卷书赠给了尹喜,这两卷书就是流传至今的《道德经》。从此以后,“紫气东来”就成了我国民间迎神求吉的高雅用语。崂山是道家仙境,不必讲究权势,在这里把门向东开是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即来到这里的都是神仙高士,而且会给这里带来吉祥。 两旁的树是银杏树,树龄有一千多年,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敕封崂山道士刘若拙重修太清宫时所植,银杏树最大的特点是雌雄异株,有性别之分,大家可以猜一下这两棵树哪颗树是雄树,哪颗树是雌树。(五分钟即可)其实,这两棵树都是雄树(可以讲一下全真教的教义:不娶不嫁,故道观中的树都是雄树,似乎有些牵强……)。在整个崂山风景区内,甚至在整个北方,无论是道观还是庙宇,都普遍种植银杏树,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这种树的树龄很长,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维系长久的象征,另一个原因是全真道教不杀生,这种树有特殊的树液,一般不生虫害。宗教庙宇多载此树,解决了“杀虫是杀生行为,不杀虫害树也是杀生行为”这一矛盾,遵从了既不杀生又能保住树木的原则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颗耐冬树,耐冬又叫山茶,花期从每年12月份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5月份,长达半年的时间,因其花开时正值隆冬季节,别的花都已经凋谢,而她却能迎风怒放,所以被称为耐冬。耐冬和月季是青岛市的市花,右手边的这棵耐冬树树龄有600多年,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渡海从附近长门岩岛移植的,隆冬季节,满树红花,下雪的时候,像是在树上落了一层红色的雪。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曾在崂山住过,看到这种美景,灵感油然而生,写下了《聊斋志异》中的《香玉篇》。文章中的红衣花神指的就是这棵耐冬,树名叫绛雪。左手边的这棵耐冬,是耐冬中的名贵品种---重瓣白雪塔,树龄有400多年,开花的季节与旁边的绛雪交相辉映,争奇斗艳,是太清宫冬季一大景观,很可惜,这两棵耐冬都死掉了。 《香玉篇》说的是书生黄某同牡丹花神香玉的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在崂山太清宫,有一个叫黄生的读书人,在次读书期间遇到了两貌美如仙的姑娘,一位是白牡丹化做的仙女叫香玉,一位是红耐冬化做的仙女叫绛雪。香玉原为青楼女子,活泼可爱,心地聪明,敢爱敢恨,绛雪性格内向,温文尔雅,善解人意,黄生爱上了香玉,两个人相爱之后,情深意长。绛雪是香玉的姐姐,是他们的好朋友,三个人在一起非常愉悦。好景不长,有一天,香玉哭了,不再说话,悲伤痛哭,与黄生度过了一夜,第二天就惆怅的离开了。原来,即墨县令蓝氏到太清宫游览,看到白牡丹,心生喜爱,挖移出来,竟然带着走了。白牡丹到了蓝氏家,一天天枯萎,很快死去。黄生听说后,非常悲痛,悔恨极了,在这段时间里,绛雪经常过来陪伴黄生,有时一起饮酒作诗,有时一起到香玉墓前痛哭一场。最后,花神被他的深情所感动,又让香玉回到了太清宫。从此以后,香玉和黄生彼此相爱,绛雪也和他们经常相聚,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是一个典型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

太清宫导游词.doc

太清宫导游词 太清宫位于山东青岛东50里崂山老君峰下、崂山海湾之畔,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崂山地处海滨,岩幽谷深,素有“神窟仙宅”之说。崂山方圆百里,宫观星罗棋布,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其中以太清宫最负盛名。据记载,汉时有江西瑞州府张廉夫弃官来崂山修道,筑茅庵一所,供奉三官大帝,名“三官庙”。唐天佑元年(公元92019年),道士李哲玄来此修建殿宇,供奉三皇神像,名“三皇庵”,后称“太清宫”。金章宗明昌年间,全真道士丘处机、刘长生等曾在此弘阐全真道。刘长生在此创全真随山派,信众甚多,太清宫便成为道教全真随山派之祖庭。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太清宫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太清宫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

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景区风貌] 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环围着7座山峰,主峰称”老君峰”,左侧依次是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右侧依次是重阳峰、蟠桃峰、西王峰;东面是崂山头;南面是碧蓝的海湾,称”太清湾”。由于被远处巨峰和近处7峰环抱,阻挡住冬季北来的寒冷气流,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近似亚热带小气候、小环境,冬季平均气温是0.9℃。在夏季由海上吹来凉爽的海风。因此这里既无严冬,又无酷暑,温和湿润,植物繁茂,品种繁多,不仅北方植物生长良好,而且还有很多南方植物种类也在这里生根开花,生机盎然,所以有”小江南”之称。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doc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导游词 导语:江西是江南"鱼米之乡",有许多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以下是我为你介绍的江西导游词,希望您喜欢阅读: 各位朋友你们好,我首先代表我们旅行社以及我个人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大家现在看到的这栋大楼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原来是江西大旅社,建于1920xx年,是一栋标准的徽式建筑,并且是当时南昌最高的建筑之一。 进入大厅后我们就可以看到在建军七十周年之际,xx在这里游览参观留下的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大家现在看到的房间是起义部队卫生员的房间,对面的是警卫员的房间,中间是天井,天井不仅能起到通风采光的作用,还蕴涵了天圆地方的意思。地上的鹅卵石象征了一个个金元宝,而这些空白的线条则形似一个巨大的锁,有锁财的含义在里面。在天井四周的四个水缸是大旅社的消防设备,在起义的时候用来给起义军喝水用的。当时旅社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一直在解放以后才逐渐改变成为砖木结构的。 接下来我们要去看的是江西大旅社的喜庆礼堂,这里原来是给有钱人做寿办喜事的地方,起义军的领导同志曾多次在这里召开重要会议,部署起义的有关问题。这边陈列的四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和那面穿衣镜都是原物,其他的家具都是复制的。这座钟所指的时间是南昌起义打响的时刻,1920xx年8月1日凌晨2点。大礼堂右边是九号房间,这里是起义时军事参谋团的开会处,当时这里的房价是三块大洋一天,而一个大洋折合人民

币大概是100元,可想而知,当时大旅社的消费之高了。在左边是十号房间,在起义的时候,起义军的领导同志们曾在这里工作过和休息过。 请大家跟随我来二楼把,这是25号房间,周恩来同志曾经在这里办公,这里也是旅社最好的房间,不仅有落地玻璃,还有电灯和电话。 进入二楼大厅后,大家看到的五尊雕塑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贺龙,朱德,刘伯承。两边的浮雕是从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拓印下来的。继续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现代化的屏幕投影机,演示了朱德如何以设酒席,打麻将,吃饭的名义,牵制住了敌军的两名团长和团副,让起义顺利进行的情景。 南昌起义是在1920xx年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0xx年初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5月,孙中山先生创建了黄埔军校,1920xx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北伐战争的巨大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触动了蒋介石反动派的利益,1920xx年4月日,蒋介石在上海华东发动xx政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又在武汉宣布"分共",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无数革命者倒在血泊中,大革命惨遭失败。 革命的失败使中共中央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在七月上旬,中共中央否决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路线,7月13日,发表了"中共中央对政局宣言",确定了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总方针。后来在七月中旬,中共根据九江同志的建议,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暴动,并派周恩来同志代表党中央领导这次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积极准备南昌起义的同时,国民党武汉政府也加紧了在军队中的"清共"活动。1920xx年七月24日,张发奎通知叶挺,贺龙上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当时,得知会议内幕的叶剑

太清宫导游词

太清宫导游词 各位团友:如今我们来到的那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别顺,弃官修道,在此修筑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阶段,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定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要紧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造。 [太清牌坊] 这个地方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筑,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造,尽管它不过中国古建造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造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敞;"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别(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格的仙人居住之处。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我们如今来到了太清宫的正门,大门比往常更加宽阔慷慨。那个门是2004年4月完工,五月一日正式开放。大门为重檐庑殿顶建造,也称"山门",这一名称还保留着当初道众聚于山林隐修的痕迹。来到宫观,仙、俗相分的标志算是宫观的山门,按照道教的说法,跨过山门,就意味着踏进了仙界,与立于山门殿外遥望已是天壤之别、仙俗之别。 进入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右手的钟楼和左手的鼓楼。俗话说,"晨钟暮鼓"。钟鼓是为了给道士们一种严整的时刻观念,提醒他们勤学苦修,别要偷懒。 钟鼓楼后有两座高大宏伟的建造,这是新建成的"元辰阁"和"元君阁"。 元辰阁供奉的是斗母元君,斗母又称斗老,斗母是道教星宿神中的北斗众星之母,是掌管天文星象的女神,也算是掌管农业节令的神。 两旁有六十甲子,道教信奉六十位星宿神。每位神名基本上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循环相配而得。元辰殿內供奉的六十甲子神象,文武兼备,喜怒各异,或持枪剑,或抱琴执笏,各显神通,轮流治理人间一年祸福,被尊为值

青岛总督府景点旅游导游词

青岛总督府景点旅游导游词 青岛总督府,气势宏伟,精美别致,是山东旅游的好去处,导游给游客做介绍的时候,要结合青岛总督府的特色说给游客听。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总督府导游词,欢迎参考! 青岛总督府导游词篇一 青岛总督府,气势宏伟,建筑面积为4083平方米,高度为30米,厚达60多厘米的外墙以黄色为基调,局部以花岗岩石料作装饰,石面加工粗朴,正门墙饰以淡绿色、淡灰色花岗岩石,顶部石料雕以美丽的图案,于粗放之中见精巧。米红色筒瓦、蓝色鱼鳞瓦、绿色牛舌瓦铺设的楼顶,使大楼更加精美别致。1957年环绕迎宾馆修建了围墙形成了占地面积达86000多平方米的庭院,院内遍植果树和多种观赏植物。 位于沂水路11号的总督府坐落在观海山之南坡,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天然造就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威严气势。它始建于1903年,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根据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艺术形式设计,大楼外表均采用青岛优质花岗岩石料砌成,屋顶覆盖红色筒瓦。整个建筑既庄重典雅,又美观坚固,至今仍属青岛市著名建筑之一。 迎宾馆是德国总督官邸旧址,坐落于信号山南麓,1905年10月1907年10月建造,由德国建筑师马尔克设计,施特拉塞尔监督施工。因它是当年德国胶澳总督的官邸。故俗称"提督楼"。这是一座具有欧洲皇家风范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其造型之典雅,装饰之豪华,轮廓线

条之优美,色彩之瑰丽,至今仍具居我国单体别墅建筑之前列,作为二十世纪初建造的这种风格的房屋在欧洲大陆甚至德国也不多见了。 青岛总督府导游词篇二 位于沂水路11号的总督府坐落在观海山之南坡,背山面海,居高临下,天然造就了权力机构的肃穆和威严气势。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位于青岛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由德国著名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样式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洲古堡式建筑。 作为“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其装饰之豪华、造型之典雅,至今仍雄居我国单体建筑之首列。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凝缩了近代以来青岛城市的历史风云,呈现了东西方建筑文化对话的丰富图景,集结着建筑艺术、城市史、近代史及中德关系史等多重内涵。 作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三级博物馆、国家首批AAA 级旅游景区(点),其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之桥梁,是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了解建筑艺术的一扇重要窗口。 青岛总督府导游词篇三: 青岛迎宾馆(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位于繁华商业区、风景区的中部。背山面海,雄伟壮观,它是一座欧式风格建筑精华的荟萃,始建于1905年,建成于1907年,是当时胶澳战区提督的官邸。

八一馆导游词

八一馆导游词 各位来宾大家好,首先欢迎来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很高兴我能够担任此次讲解工作。 进入馆区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反映出当年南昌起义将士“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八一精神的大型铜雕。这座铜雕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赠送给我馆的。铜雕右侧是著名的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待会儿我们会进去参观。 在大家正前方的陈列大楼,是为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新扩建的。大楼外观是由枪的造型、八一字体组成的长城图案和印有五星图案的装饰玻璃方框构成,显得大气、庄严、肃穆。进入大楼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厅,在这大家可以看到——正中间的一座圆雕:圆雕的底座是一些崩裂的石块,其中的一块上镌刻着1927.8.1的字样。在圆雕中崩裂这些石块的——是一支冲破地面紧扣着汉阳造步枪扳机有力的手。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冲破白色恐怖的重重阻挠,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圆雕的上方绘有蓝天白云、背景则是我们熟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寓意着:“开辟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升起了人民军队的第一面军旗。”军旗两旁墙壁上环绕着一组反映南昌起义历程的浮雕,浮雕分四个部分——左侧两块是:起义部队浴血奋战、南昌民众奋力支前、右侧两块是:南昌军民欢庆胜利,起义部队南下转战井冈山会师。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入第一展厅。 南昌起义的历史背景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的形势下爆发的。1924年初,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第一次建立了统一战线。同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创立了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为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周恩来同志当时曾在军校担任过政治部主任一职。参与创办黄埔军校,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懂得军事的重要。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雄壮口号中正式开始。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迅速占领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大革命的高潮。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和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动摇了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力在中国的统治,也引起了国民党右派的恐慌。1927年3月6日,蒋介石指使其爪牙杀害了赣州总工会委员长、共产党员陈赞贤。这也是蒋介石开始发起的第一起惨案。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公开叛变革命,宣布分共。随后,蒋汪合流,在“宁可错杀一千,不使一人漏网”的反革命口号下,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倒在了血泊之中,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惨遭失败。(艺术品雕塑《危难中奋起》)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艺术品雕塑是《危难中奋起》。面对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的严峻形势,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革命群众开始奋起抗争。著名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愤然发表宣言,毅然辞去了他在国民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宋庆龄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的身份发表声明,强烈谴责蒋介石的背叛行径,毅然宣布同中山先生事业的叛徒彻底决裂。 这一时期,中共江西省地方党组织做了很多工作,领导全省人民多次开展声势浩大的反蒋斗争,工农运动一度蓬勃发展。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奠定了群众基础。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为了挽救革命,中共中央经过充分酝酿,审时度势,决定“在南昌举行暴动”。为了挽救革命,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

太清宫完整版

太清宫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崂山 [太清宫的由来] 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道观是崂山的太清宫,它是崂山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已有2140多年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此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到了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由此给他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多间建筑。 [太清景区风貌] 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环围着7座山峰,主峰称"老君峰",左侧依次是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右侧依次是重阳峰、蟠桃峰、西王峰;东面是崂山头;南面是碧蓝的海湾,称"太清湾"。由于被远处巨峰和近处7峰环抱,阻挡住冬季北来的寒冷气流,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近似亚热带小气候、小环境,冬季平均气温是0.9℃。在夏季由海上吹来凉爽的海风。因此这里既无严冬,又无酷暑,温和湿润,植物繁茂,品种繁多,不仅北方植物生长良好,而且还有很多南方植物种类也在这里生根开花,生机盎然,所以有"小江南"之称。 [太清牌坊] 这里是太清宫牌坊,1997年太清宫出资修建,高8米,宽16米,由底座、立柱、额枋、字板四部分组成,为四柱三门式。 牌坊又称牌楼,是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虽然它只是中国古建筑中的"小品",但其古老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其被公认为是中华文化的象征,加上它具有强烈的装饰、衬托、气氛渲染的风格,自然被广泛地应用到寺观庙宇的建筑中来,起到了标识引导、空间分界、装饰美化、纪念颂扬的作用。 太清石坊阳面"崂山太清宫"五字为中国宗教局闵志庭道长题写;阴面"阆苑圣德"为本观现任道长刘怀远所题。"阆"字意为"空旷",庄子外物曾记"胞有重阆,心有天游",意指心胸宽阔;"苑"指花园,"阆苑"则指具有"阆风的花园",古指仙人所居之境;唐李商隐《李羲山诗集》中有"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墙无处不(妻)鸾"。"阆苑圣德"是指具备高尚品行的仙人居住之处.自下而上分别雕有"事事如意"、"福禄寿"、"鹤鹿同春"、"十二生肖" 、"龙形"等雕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牌坊前面是太清湾,后面是修竹茂林。古树名木掩映中的千年古刹,就是古今闻名的崂山太清宫。经过牌坊,我们可以来到新修的太清宫正门。 [正门→钟楼→鼓楼→元辰阁→元君阁]

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

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 21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伟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它也将是我心中不灭的火种。在系团组织的号召下,我系的党员和优秀团员以及部分领导一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感慨很深。 作为一次党团日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党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

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系里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八一起义纪念馆心得20xx10月15日,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中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全体教工党员参观了宏伟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去了解我们江西人自己的革命历程,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具震撼的雕塑,一只有力的手,笔直地举着一杆枪,那是为了新中国一同奋斗的勇士的恢宏气概!在最后一个展厅里,看到了我们最敬仰的革命烈士方志敏的塑像。橱窗里陈列着他就义时穿过的棉袄,子弹穿过的枪眼,依稀可见的血迹。展墙上是方志敏在狱中亲笔写下的不朽诗篇《可爱的中国》,"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主义,乃

相关文档